一、话说巴黎“温州街”(论文文献综述)
车守同[1](2006)在《由台静农与庄严生平看迁台知识分子》文中提出人类的政治活动,强烈地牵动着社会的变迁。 本篇论文,从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庄尚严(庄严·慕陵)与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系主任台静农(台静农)这二位的生命历程、死生交情,扩大追溯到上个世纪申,在北京大学自由学风成长,历经文学发展、新旧冲突、艰苦环境下知识分子的价值观,以及1987年两岸开放后的互动关系。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蒙受了百年苦难,使得知识分子从来在心灵深处,反复思考着「中国往何处去」的问题。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因于信仰的不同,使海峡两岸不幸分治至今,国族无法统一,这毋宁是当代中国人的最大缺憾。 笔者是来自台湾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目睹成千上万优秀的知识分子跨海而来,他们或者大节凛然,坚忍图成:或者不泯名禄,不惑流俗。以理性克制感情及乡愁,甚至终生没有再回到神州故土,但是「志道、据德、依仁、游艺」,他们践履笃实,对民族的大爱,对文化的执着,可歌可泣,动人肺腑,亦足以成为民族的英范。 因此,透过这篇论文,笔者较为详尽的说明及分析知识分子的生命历程。而且笔者深信,只要中华文化存在一天,中国人的血脉必能相连。
刘秀珍[2](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徐刚[3](1993)在《梦巴黎》文中研究表明 11 一个长住加拿大温哥华又游历了欧洲各国的朋友告诉我:在巴黎的万花筒里,最出类拔萃的是女人、时装和酒。使刚到巴黎的中国人最为眼花缭乱的,大概也是这三者了。巴黎的女郎漂亮、时装摩登,马路上、地铁里随便抓一个就是影星影后的料——在中国人看来——那秀发玉腿真是上帝的杰作。可是你无法想象,倘若没有时装设计
赵国青[4](1995)在《话说巴黎“温州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巴黎“温州街”位于市中心,是巴黎第三区最古老的市景之一,街道弯弯曲曲,蜿蜒伸展,横穿半个巴黎。 坐落在这条街上的商家,多是批发商。多年以来这里是犹太人的领地,他们一直垄断着巴黎这个最大的皮货、服饰批发市场。 三十多年前,温州人杨岳在这条街的尽头,开了一家小小的商店,从此开始了巴黎温州人街市的历史。温州人到法国定居,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温州人曾为欧洲反法西斯战争流过血,后来有十几位温州人曾荣获法国总统颁发的最高荣誉勋章。
曹南来[5](2016)在《旅法华人移民基督教:叠合网络与社群委身》文中提出全球化不仅指经贸关系上的世界一体化,也涉及宗教文化与道德观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流动。在这一背景下,移民宗教已经成为凝聚华商华侨的重要纽带。本文聚焦于旅法温州商业移民的跨国基督教网络及其扎根策略,运用人类学民族志个案研究揭示出温州人的网络经济、传统家庭观念与其基督教文化认同之间的社会空间联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反思北美移民宗教研究中的"同化"范式,强调宗教与移民的全球化和多向性发展趋势,而非西方强势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单向渗透与改造。
傅宁军[6](2006)在《悲鸿:未被报告的报告》文中指出真实的徐悲鸿是怎样的一个人?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又该如何认识徐悲鸿?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怀念徐悲鸿,他的魅力究竟在哪里?为什么徐悲鸿在新中国诞生时已是一代大师,以往却总是回避徐悲鸿生存与成长的时代,以及与之交往的民国人物?2004年,在徐悲鸿先生诞辰110周年的前夕,我终于踏上采访之路,沿着这位艺术大师的生命足迹,痴痴地寻觅。很快我就发现,这是一本太大的书。徐悲鸿的生命包含了如此博大、如此丰富的内容,几乎勾连着一部中国近代史和当代史。比如,在先生最初的人生旅途上,他的身边就已经站满了历史巨人,荟萃着无数大师。而先生早年生活在太湖之滨的宜兴屺亭,一个乡村僻静之地,他何德何能,竟可以走入这样的境界?至于徐悲鸿与艺术、徐悲鸿与女人、徐悲鸿与这个纷纷攘攘的尘世,有着太多的话题。一个已为人所知的徐悲鸿,一个仍鲜为人知的徐悲鸿。无论他走得多远、成就多大,和摆脱不了贫寒的出身、私塾的熏陶和早年经历所铸就的执拗个性,这又告诉我们一些什么?徐悲鸿,站在今人的视野里,他还是那么神采飘逸,魅力十足。一个被这么多人关注乃至议论的人,本身就有着未被遗忘的荣耀。
李哲[7](2005)在《生态城市美学的理论建构与应用性前景研究》文中认为生态城市作为面向未来的一个崭新的人类聚居概念和发展模式,在美学观念上已突破工业文明以来的现代主义城市美学原则。论文汲取了哲学、美学、生态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透过当前剧烈变动的城市美学发展动向,分析了生态城市潜在的意义与美学价值,并选取了一些在当前颇具代表性的城市、建筑、景观作品进行结合分析与阐释。论文注重吸收当代生态美学观念、生态科学思维与生态哲学思想,在城市范围内多角度、多层面的探求生态城市美的本质、内涵、规律、价值以及相应的审美过程。论文在哲学美学、艺术社会学、审美心理学等领域进行拓展的同时,着眼于对城市规划与设计思想发展脉络的整体把握,将对未来的思考建立在深厚的历史和现实基础之上。 论文侧重的不是提供某种城市设计手法,而在于展现一种新的审美观念和在新的审美观念影响下的城市艺术现象。任何研究工作都不能达到一劳永逸的终极,本文旨在为城市设计者和欣赏者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考视角,一个生态的“看城市”的方式。文章认为,作为生态城市美学观念的“在场”与“去蔽”,面向生态城市的人类聚居营造始终是一个“进化”的过程,它所依据的不是“乌托邦”式的构想,而是一种“务实的理想主义”;其追求目标的实现,将取决于人类哲学、美学观念的转变和务实的行动。这一过程饱含着反抗、创造与希望! 全文包含八个部分。首先是背景论,即论文的导论部分。在背景论中探讨了生态城市美学研究的价值,并对相关概念加以限定与简释,以利于下文的进一步阐述。然后对当前有关生态城市研究的相关理论与成果作了简要的回顾与总结,在分析其不足的基础上提出课题的研究意义。最后,在明确了课题的相关理论、研究重点与方法的基础上,对论文总框架进行了说明。 第二章是生态城市美学研究的系统建构。首先是当代生态城市美学的生成背景分析,重点在于将视角置于20世纪美学的整体发展与变迁之中,审视当代城市美学发展的走势与趋向,找到生态城市美学的独特性与超前性。其次是在当代生态城市美学的生成背景与城市美学发展趋势的分析阐释基础上,建构符合当代思维的生态城市美学研究理论框架,继而应用于生态城市美学研究之中。 第三章是生态城市美学观念的历史回顾,将城市美学与生态思想进行共时性比照分析。本章重点在于将视角置于东西方城市发展过程中,在对城市美与生态美的诠释中理清脉络,找到生态城市美学的历史渊源与美学规律。 第四章是哲学美学部分,即生态城市美学的哲学阐释。本章在对生态城市以及生态城市美学本质的追问中,将思想至于表象之外,探讨其存在的本体论层次上的意义,并从认识论角度加以分析与验证。 第五章是艺术社会学部分,重点在于分析生态城市美学的外在模式。本章以审美客体(城市)为主要分析对象,在审美价值论、审美关系论以及审美环境论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第六章是审美心理学部分,重点在于分析生态城市美学的内在展现。本章以审美主体(人)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作为美的最终接受者与评价者的人在审美过程中的思想轨迹与情感升华。 第七章是应用美学部分,在以上各章对生态城市美学观念作了理论上的推导之后,本章重点在于其美学基础理论的当代应用。论文选取了2004年天津总体城市设计中相关子课题为案例,进行生态城市美学基础理论的实践性探索与互证。 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
章妮[8](2006)在《三城文学“都市乡土”的空间想像》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关注的是1980年代至1990年代上海、台北与香港三城文学中城市/都市乡土空间想像的生成与成熟,及三城文学都市想像的变迁,由此从一个侧面考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走出“乡村中国”的叙事、进入城市/都市叙事的整体格局的变动,并思考三城都市文学的成熟在中国文学历史进程中的意义和价值。 都市不仅仅是可以入文的意象,也不仅仅是故事行进与人物活动的场所与背景。它是独立的生命体,有自己的身世、历史记忆与文化性格,是乡村之外的自足空间。它不仅具有都市共有的物质景观与精神景观,更拥有乡土空间蕴藏的独特个性。因此,成熟的都市想像应有自觉的空间意识,不仅着眼于都市共有的景观,还必须深入都市空间内部,在“都市乡土”的呈现中展示各个都市的个性。 文学刊物《上海文学》、《联合文学》、《香港文学》在三城文学流变中具有典范意义,或者可以说,它们本身就是三地文学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由它们考察三城文学,可以清晰把握三城/地文学的脉络。 论文主体部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考察1980年代三城文学城市想像的开启和变动,第二部分提出“都市乡土”的概念,第三部分考察1990年代以来三城文学“都市乡土”空间想像的成熟形态。 第一部分(第一章)回顾1980年代三份刊物的城市想像,由此探明这一时期三城文学“城市化”的程度与都市空间想像的面容。从总体看,这一时期三城文学的都市想像还不够成熟。在现实主义式的观察中,“上海”在文学想像中尚未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主体对城市的现代化常止于肤浅的赞颂与反思。台北和香港则已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其文学想像基本进入空间思考阶段。但在现代主义式的焦虑与后现代主义式的谐谑中,台湾的思考对象总体上是制式的整体台北,即使内部小空间的呈现,也往往具有抽象性、普适性,缺少个性特征和亲和力,主体显露疏离倾向。香港形象的书写中,虽然也有现代主义式的焦虑与后现代主义式的拼贴,但风格冷静、平实,主体情感主要指向对香港的认同与关怀。同时,“乡土”,空间开始在文学想像中出现。上海弄堂的文学想像中,普通弄堂、花园洋房、新工房在历史阴影之下已具备一定空间性。香港的旧城区、屋村、长沙街等富有乡土意味的空间更是大量出现,体现了写作者空间意识的自觉。 第二部分(第二章)围绕“都市乡土”这一概念,回顾“乡土”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的流变,归纳出“乡土”的基本特征,并提出“都市乡土”概念。正
吴昊[9](2020)在《《人民文学》“非虚构”栏目流变研究》文中指出《人民文学》作为由全国文协创办的文学期刊,被文艺界称为“国刊”,不管是1980年代的“纪实小说”,还是2010年提倡的“非虚构”,都在《人民文学》的推广下成为文坛热点。文学期刊为研究一个时期的文学现象提供了新的材料,从“纪实”到“非虚构”的演变,可在《人民文学》中寻到发展轨迹。本论文将《人民文学》设置的非虚构性写作栏目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借助《人民文学》自1985年命名“纪实小说”至2010年创设“非虚构”到如今这三十年的栏目流变。沿着“纪实小说——纪实文学——神州纵横——现场——非虚构”栏目设立的时间顺序,寻找栏目内在的文学联系和嬗变轨迹,进而深入探究其背后的流变动因,从而全面勾勒出从“纪实”到“非虚构”流变的立体图景。对“非虚构”进行理论研究和文本解读,并从民族心理、现实生活层面探究“非虚构”对文学精神的继承和对社会的作用与影响。本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从宏观角度分析《人民文学》的“纪实小说”、“纪实文学”、“神州纵横”、“现场”和“非虚构”栏目,意在总结栏目特征,梳理大致的嬗变脉络,寻找各栏目之间的细微差异。第二章从《人民文学》的“国刊”地位入手,从文学的社会功能这一角度出发,解读外部世界对非虚构栏目产生的推动力。分析主流意识形态、编辑的办刊理念、读者需求以及作者写作志趣对“非虚构”发展的帮扶。第三章以非虚构文学作品对“人”和“史”的解读为核心,从文本内涵层面挖掘从“纪实”到“非虚构”的文学精神内部嬗变轨迹。第四章在审美层面拓展嬗变的价值,结合上文分析出的时代、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等外部因素和文学自身不断发展的动因,寻找这种流变背后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品格,并且在结语中指出非虚构写作的局限性。非虚构文学对建立文学与现实的联系有着积极作用,为作家对“人”和“史”的表达提供新的思考路径。探究《人民文学》非虚构栏目的流变,对非虚构文学的理论建设可以起到微小的补充作用。
黄倩倩[10](2017)在《人教版和翰林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文练习系统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对于语文教材来说,练习系统是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合理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对一篇选文内容的教学起着定位和导向作用。练习中呈现教学内容的确定性强弱,影响着语文教学的取向。不同版本教材的练习形式各不相同,本文以大陆和台湾地区各自发行量最大的人教版和翰林版选文的练习系统作为研究的对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和统计归纳法对两套教材练习系统的组成、编排方式、教学内容的取向和特色等展开比较研究。论文重点从两套教材文本练习的不同设计对比各自的教学取向异同,并从中得出两岸地区不同的语文价值追求,论文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师使用练习系统的策略,以期能从更大程度发挥练习系统“教什么”的定位作用。
二、话说巴黎“温州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话说巴黎“温州街”(论文提纲范文)
(1)由台静农与庄严生平看迁台知识分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研究现状分析。 |
二、论文选题说明。 |
三、论文取材说明。 |
四、研究思路。 |
五、附带说明。 |
第一章 数点梅花天地心 (启蒙时代) |
第一节 慕陵师与台先生的家庭。 |
第二节 台、庄两位先生的初识。 |
第三节 鲁迅的影响。 |
第四节 离开北大—不同的职业·相同的兴趣。 |
第五节 抗战以前的命运发展。 |
第二章 山河破碎风飘絮 (抗战播迁) |
第一节 国难之初的颠沛流离。 |
第二节 艰难岁月。 |
第三节 胜利复员。 |
第三章 便下襄阳向洛阳 (台湾光复) |
第一节 台先生来台时从上到下的好关系。 |
第二节 光复后的语言与文字。 |
第三节 光复后的台湾大学及中文系。 |
第四节 台先生来台初期情况。 |
第五节 许寿裳辞世让台先生开始面对现实。 |
第六节 乔大壮其人。 |
第四章 梦中忧患尚如山(两岸分治) |
第一节 离乱年代中流砥柱的傅斯年。 |
第二节 故宫文物播迁来台。 |
第三节 安定建设的开始。 |
第四节 从北沟文物陈列室到士林故宫博物院。 |
第五节 记忆上的错误。 |
第六节 台先生主政时期的台大中文系。 |
第七节 台先生是否遭到政治迫害。 |
第八节 官方观点的鲁迅。 |
第五章 清江一曲抱村流(文人生活) |
第一节 台先生的文风。 |
第二节 酒与人生。 |
第三节 台先生的教书与家居生活。 |
第四节 慕陵师的教书与家居生活。 |
第五节 慕陵师在书法上的成就。 |
第六节 台先生在书法上的成就。 |
第六章 每依北斗望京华(两岸开放) |
第一节 两岸通信的经过。 |
第二节 大陆亲友的讯息。 |
第三节 前后去世。 |
第四节 回到故土。 |
第五节 安贫乐道。 |
第六节 中国结台湾情。 |
结语。 |
参考书目。 |
附录:台静农嵇阮论。 |
(2)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5)旅法华人移民基督教:叠合网络与社群委身(论文提纲范文)
一、移民经济与跨国宗教空间 |
(一)流动的商人与对空间的投资 |
(二)圣俗界线的仪式性协商 |
二、海外的宗教“侨领”与传统大家庭的隐喻 |
三、坚守传统道德观 |
四、讨论与结语 |
(7)生态城市美学的理论建构与应用性前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生态城市美学观念与应用研究导论 |
1.1 绪论 |
1.1.1 生态城市美学研究的价值 |
1.1.2 相关概念的限定与简释 |
一、城市生态学与生态城市 |
二、美学与生态城市美学 |
三、观念与美学观念 |
1.2 课题研究的学术背景 |
1.2.1 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简述 |
1.2.2 当前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的不足 |
一、城市美学本身的缺陷 |
二、现代规划理论中美学的缺席 |
三、科学视野与美学思考之误 |
1.2.3 课题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1.3 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1.6 课题的研究框架 |
2 生态城市美学的系统建构 |
2.1 生态城市美学的生成背景 |
2.1.1. 科学的新发展——“理性”的危机与生态科学的兴起 |
一、“理性”的危机 |
二、生态科学的兴起 |
2.1.2. 哲学的新思维——“意义”的失落与生态哲学的介入 |
一、“意义”的失落 |
二、生态哲学的介入 |
2.1.3. 美学的新观念——“变异”的含义与生态美学的树立 |
一、“变异”的含义 |
二、生态美学的树立 |
2.2 城市美学研究的当代走势 |
2.2.1 城市美学研究的相关理论综述 |
一、基于实体环境的城市空间理论 |
二、基于人类知觉的城市空间理论 |
三、基于环境设计的城市空间理论 |
2.2.2 城市美学研究的整体走向与重点 |
2.3 生态城市美学的框架体系 |
2.3.1 城市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
一、城市本质的美学判定 |
二、美学是城市本质的研究 |
三、城市美学的逻辑分类 |
2.3.2 生态城市美学的研究框架 |
2.4 生态城市美学的外延扩展 |
2.5 本章小结 |
3 生态城市美学观念的历史回顾 |
3.1 中国传统城市生态美学观念 |
3.1.1 中国传统城市生态观念的哲学根基 |
一、参赞化育的儒家生态观 |
二、顺其自然的道家生态观 |
三、普渡众生的释家生态观 |
3.1.2 现代西方学者对中国生态思想的认识 |
一、卡普拉 |
二、詹奇 |
三、奈斯 |
3.1.3 中国传统城市生态美学特征 |
一、天人合一的意境追求 |
二、寄情山水的美学取向 |
三、有机统一的整体和谐 |
四、无往不复的表达方式 |
五、直觉体悟的审美过程 |
3.1.4 中国传统城市生态美学思想的时代局限 |
一、混沌的整体思维 |
二、宗法伦理的阴影 |
三、回归自然中的无奈与矛盾 |
3.2 西方城市生态美学观念概述 |
3.2.1 西方城市美学与生态思想的时代演进 |
一、图腾美学与生态自发 |
二、古典美学与生态失落 |
三、机器美学与生态沉沦 |
四、人文美学与生态觉醒 |
五、生态美学与生态自觉 |
3.2.2 近代以来西方城市美学特征 |
一、人类中心的理想图景 |
二、超越自然的美学取向 |
三、对立统一的整体和谐 |
四、精神独白的表达方式 |
五、逻辑思维的审美过程 |
3.2.3 西方生态建筑及景观的当代走势 |
一、生态建筑的当代走势 |
二、生态景观的当代走势 |
3.3 本章小结 |
4 生态城市美学的哲学阐释 |
4.1 认识论视界中的生态城市 |
4.1.1. “人”的重新认识 |
4.1.2. “真”的复兴 |
4.1.3. “善”的觉醒 |
4.1.4. 对“技术”的反思 |
4.1.5. 对“自然”的再发现 |
4.1.6. 对“后现代”的否定与发展 |
4.1.7. 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持 |
4.2 本体论视界中的生态城市 |
4.2.1 现代城市的思想根源——二元论 |
4.2.2 当代城市的发展趋势——多元论 |
4.2.3 生态城市的成立基点——非二元论 |
4.3 城市意义的重建 |
4.4 本章小结 |
5 生态城市美学的外在模式 |
5.1 生态城市审美价值论 |
5.1.1. “和谐”的向度 |
5.1.2. “整体性”的终极追求 |
5.1.3. 三个“中心主义”的消解 |
一、主题中心主义的美学消解 |
二、视觉中心主义的美学消解 |
三、语言中心主义的美学消解 |
5.2 生态城市审美关系论 |
5.2.1 多极互融的模式 |
一、由外在到内在 |
二、由二元到两极 |
5.2.2. “平等”的积极探索 |
5.2.3 重在体验的关系表达 |
一、从隐喻到移情 |
二、从典型到境界 |
三、从实在到潜在 |
四、从“是”到“应该” |
五、从独白到对话 |
5.3 生态城市审美环境论 |
5.3.1 绿色化的自然基础 |
5.3.2 循环化的经济支持 |
5.3.3 信息化的科技手段 |
5.3.4 多元化的文化环境 |
5.3.5 民主化的社会秩序 |
5.3.6 生态化的道德伦理 |
5.4 本章小结 |
6 生态城市美学的内在展现 |
6.1 生态城市审美中的科学思维 |
6.1.1 相互关联的观念 |
6.1.2 生态选择的观念 |
6.1.3 生态适应的观念 |
6.1.4 非线性循环的观念 |
6.1.5 适宜技术的观念 |
6.1.6 持续最佳的观念 |
6.2 城市审美的内在过程分析 |
6.2.1 城市审美的生命基础 |
6.2.2 城市审美的心理要素 |
6.2.3 城市审美的心理过程 |
6.3 生态城市与人的审美合一 |
6.3.1 生态城市功能要素与人的感知性情感合一 |
6.3.2 生态城市文化要素与人的想象性情感合一 |
6.3.3 生态城市艺术追求与人的理解性情感合一 |
6.4 本章小结 |
7 生态城市美学观念在天津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
7.1 天津城市美学评价与形象定位 |
7.1.1 天津城市基础条件分析 |
7.1.2 城市总体形象定位与特色培育总体策略 |
7.2 天津都市区总体城市设计概要 |
7.2.1 研究内容和设计目标 |
7.2.2 都市区的总体景观空间格局规划 |
7.2.3 城市蓝色生态景观网络 |
7.2.4 城市绿色生态景观网络 |
7.2.5 国家级湿地公园设计 |
7.3 天津中心城区及其外围组团城市设计 |
7.3.1 天津中心城区城市设计的目标 |
7.3.2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与结构 |
7.3.3 组织城市景观体系 |
7.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图表索引 |
参考文献 |
全文主要外国人名中英对照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三城文学“都市乡土”的空间想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研究借鉴 |
时间跨度和空间选择 |
样本选择 |
基本构架 |
第一章 1980年代三份刊物的城市想像流向 |
第一节 形象上海:渐行渐浓的“上海味”——八十年代《上海文学》的上海想像 |
第二节 都市台北:热情的现代化荒城——八十年代《联合文学》的台北想像 |
第三节 空间香港:游走、索骥与“香港性”剖析——八十年代《香港文学》的香港想像 |
第二章 “都市乡土” |
第一节 流动的“乡土”——“乡土”概念的历史与现状 |
第二节 “都市乡土”辨 |
第三章 街巷与街区:穿越历史与现实的论述 |
第一节 后街人生 |
第二节 街与家的同质性 |
第三节 街巷的空间意涵 |
第四节 街巷沉浮史 |
第五节 空间差异与生命记忆 |
第四章 社区:记忆与失落 |
第一节 眷念弄堂氛围 |
第二节 漂流的眷村 |
第三节 从唐楼到屋村 |
结语 |
都市乡土的窘迫 |
我城与他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答辩情况表 |
(9)《人民文学》“非虚构”栏目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目的及意义 |
(四)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 从“纪实”到“非虚构” |
(一) “纪实”的肇始 |
(二) 流变的“中间物” |
(三) “非虚构”的再出发 |
1.2010 年:人民大地·行动者——“非虚构” |
2. “我”观“纪实”与“非虚构” |
二、 举重若轻:以文学的名义寻求“共名” |
(一) 为社会主义服务:《人民文学》对“人民文学”的引导 |
1. 文学希望把方向给人民:《人民文学》的外部政治宣传 |
2. 文学希望把新鲜给人民:《人民文学》的内部编辑实践 |
(二) 为人民服务:“人民文学”对《人民文学》的诉求 |
1. 人民需要文学的力量:“纪实”方式满足读者需求 |
2. 人民需要文学的温度:“非虚构”品格重建作家追求 |
三、 深入浅出:借“民间”演绎“无名” |
(一) 从大到小的“人” |
1. “人”的失落与回归 |
2. 躲避崇高:从英雄到凡人 |
(二) 以小见大的“史” |
1. 自上而下的介入角度 |
2. 自下而上的反思立场 |
四、 删繁就简:“向内转”之后的出走 |
(一) 沟通现实的积极姿态 |
1. 关怀:文章合为时而着 |
2. 行动:绝知此事要躬行 |
(二) 打破规则的大胆探索 |
1. 超越虚实之辨 |
2. 突围文体之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人民文学》非虚构栏目作品统计表 |
后记 |
(10)人教版和翰林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文练习系统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人教版和翰林版高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的概述 |
第一节 练习系统的组成 |
第二节 选文练习系统的编排方式 |
第二章 人教版和翰林版高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的解析 |
第一节 不同组织形式对练习的影响 |
第二节 练习设计的学习方式对比 |
第三章 文本练习的不同设计所呈现的教学取向比较 |
第一节 小说练习的设计 |
第二节 散文练习的设计 |
第三节 诗歌练习的设计 |
第四节 戏剧练习的设计 |
第五节 文言文练习的设计 |
第四章 练习系统的特色评析及在教学中的使用研究 |
第一节 练习系统的特色评析 |
第二节 练习系统在教学中的使用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话说巴黎“温州街”(论文参考文献)
- [1]由台静农与庄严生平看迁台知识分子[D]. 车守同.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 [2]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3]梦巴黎[J]. 徐刚. 人民文学, 1993(04)
- [4]话说巴黎“温州街”[J]. 赵国青. 经济世界, 1995(01)
- [5]旅法华人移民基督教:叠合网络与社群委身[J]. 曹南来. 社会学研究, 2016(03)
- [6]悲鸿:未被报告的报告[J]. 傅宁军. 中国作家, 2006(12)
- [7]生态城市美学的理论建构与应用性前景研究[D]. 李哲. 天津大学, 2005(02)
- [8]三城文学“都市乡土”的空间想像[D]. 章妮. 山东大学, 2006(12)
- [9]《人民文学》“非虚构”栏目流变研究[D]. 吴昊.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10]人教版和翰林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文练习系统的比较研究[D]. 黄倩倩.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