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程公式推导方法的再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树[1](1980)在《路程公式推导方法的再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公式"是高中物理"运动学"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怎样推导这个公式,概括起来有以下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主张用图线法来推导。这种方法的好处是科学性较严密,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
刘植雨[2](2020)在《初一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现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字是文明诞生的标志,通过阅读文字可以了解世界,发展文明。而自主学习能力是人类可以终生学习的最基本的技能。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是现在学校和社会一直关注的问题,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最主要的方法是阅读。数学学习在人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从现在的教育来看数学学习在课堂上只能学到皮毛,要想真正学好数学必须自己在课下进行深入研究,首先要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调查问卷调查初一学生对数学阅读的认识、态度、动机、态度、习惯和元认知来了解初一学生对于数学阅读的了解和应用并根据问卷和访谈给出数学阅读能力的概念界定,根据调查来探索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方法。接下来通过问卷调查内容和对比实验的方法来确定概念的界定和探索出来的方法是否合理有效。对于初一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现状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已有的结论进行分析编制《初一数学阅读现状调查问卷》并且选择初一学生进行测试和访谈,初步得出初一学生对数学阅读的认识、态度、动机、兴趣态度、习惯和元认知;第二部分是根据调查问卷得出的结论给出对数学阅读能力概念的界定并制定解决初一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现状薄弱的方法,并通过对比实验研究和《数学阅读能力测试卷》检测方法是否有效和概念界定是否合理;第三部分对分析结果进行确定,通过对部分学校的老师和初一学生进行访谈、听课、评课等活动鉴别实验结果合理有效。研究结论是:1、明确了数学阅读的概念,把数学阅读分为循序渐进的四个维度,随着维度的加深,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影响越大。2、目前初一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整体薄弱,超过半数的同学和老师对于数学阅读的认识不够,态度不重视,动机单一(只是为了考试得高分),没有兴趣,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3、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培养初一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1)、学生方面: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数学阅读,提升学生对数学阅读的兴趣、发展学生在数学阅读中对数学信息的提取能力、根据概念划分培养学生知识网络的构建;(2)、老师方面:根据数学阅读概念的划分,有目的,明确的以身作则激发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更多的把课堂交给学生、走出课本,构建知识网络。通过对初一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调查研究,提出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为教师教学提供了部分参考。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高晶[3](2020)在《数学建模融入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学建模是现实世界与数学世界相互连接、相互转化的桥梁,数学建模素养是数学核心素养之一.但是调查发现,目前高中数学建模的实施困难重重,数学建模素养的培养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且缺乏有效策略,使得数学建模素养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渗透不全面、不深入.基于以上现状,本文试图在当前核心素养落实的新要求和目前教育现状之间找一个切合点,提出了将数学建模融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观点.并进一步探究数学建模如何融入课堂教学,包括数学建模融入课堂教学的宏观策略和微观策略.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数学建模融入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到结论:(1)数学建模融入课堂教学的宏观策略为:需要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对高中三年的数学建模融入进行相应的教学策略设计.宏观上将数学建模融入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横向上采用建模教学层次逐步递进的方式,纵向上采用建模问题层次逐层深入的方法进行建模融入,使学生的建模素养实现阶段性螺旋式提高.(2)数学建模融入课堂教学的微观策略为:在宏观设计的基础上,需针对课堂教学的特点对数学建模融入课堂教学进行微观设计.概念教学中,在概念的引入环节丰富概念的现实情境;在概念的形成环节借助情境案例多元表征同一数学概念;在概念的应用环节,创设与知识相关的现实问题情境,在数学建模的完整过程中实现概念的现实应用.命题教学中,在命题获得环节精选命题的引入背景情境;在命题的证明环节借助模型或情境进行数学建模,进而完成命题的证明过程;在命题的应用环节着重加强命题的现实生活应用,训练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在问题解决教学中,数学建模的融入过程采用数学建模的完整步骤,增加问题的现实背景的同时,更要注重问题设置的特点,提高学生的问题处理能力.最后,本文给出了与数学建模融入课堂教学的微观策略相对应的3个课堂教学案例,结合案例进一步阐述何为数学建模的融入以及如何具体融入。
张庆云[4](2019)在《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数字化的发展,社会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信息都与阅读有着密切的联系.阅读是人们获取有效信息的主要途径,其中数学阅读能力是在数学活动中人们获取知识和终身学习的必备能力.近年来,中考逐渐出现数学理解类题目,其信息量较大,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要求较高.因此,加强对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从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出发,阐述了研究本课题的必要性,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明确了研究内容与方法;其次,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对数学阅读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阐述了与数学阅读能力培养有关的理论基础;再次,对初中生数学阅读现状做了问卷调查,从阅读态度、兴趣、数学语言转化能力、阅读方法、教师阅读指导情况、课外阅读情况以及阅读习惯七个方面分析了目前初中生数学阅读出现的问题,并通过对部分教师和学生做详细的访谈,深入了解学生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以调查结果分析为基础,结合相关理论基础以及自身实际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培养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增强阅读意识,端正阅读态度;通过多种渠道,培养阅读兴趣;转化数学语言,促进阅读理解;优化阅读方法,提升阅读效率;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本文从实际出发,将提出的培养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应用于教学实践,并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这对改进教师教学,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嘉琪[5](2019)在《基于倾斜摄影的大规模场景三维重建》文中研究指明大规模、大尺度场景的三维重建结果在国土资源管理、电力系统维护、城市建设、文物保护、环保监测、应急指挥、灾害评估等领域中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无人机航拍与倾斜摄影技术在处理大规模数据采集问题上有着诸多优势,本文针对大规模、大尺度场景,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获取其中数据并开展三维重建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三部分:(1)无人机路径自动规划算法研究:固定翼无人机的续航负载能力强,更能适应大规模场景的数据采集中对采集效率、采集时间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升优化采集效率和时间,对无人机巡航路径规划进行改进。无人机定速巡航飞行速度较快,其具有较大的转弯半径及测绘区域独特的形状轮廓会导致现有的无人机路径自动规划算法效果不佳,存在测量效率低的问题,因此必须通过研究上述约束下无人机的路径自动规划算法。(2)基于航空摄影的地形地貌的三维高精度重建技术及方法:主要研究重建大尺度场景时,航拍图像的特征提取技术、特征匹配模型和基于摄影几何的三维模型重建方法,过程中结合了实时差分GNSS数据、IMU数据和地面控制点数据,实现从连续航拍图像到三维模型的重建过程,分析了大规模场景情况下上述过程的变换并针对实际条件进行改进,以提升重建效率和精度。(3)基于航空摄影的浅水地形的三维高精度重建技术及方法:主要研究浅水航空摄影光照折射模型和不同水面倾角下的三维重建误差模型,提出有效的基于航空摄影技术的周边浅水地形的三维高精度重建模型和误差控制方法。解决了传统水下重建方法不能同时对水上物体进行处理的问题。目的是增加重建场景的多样性,扩展三维重建结果的用途。
杨玉[6](2019)在《基于HOM干涉仪的量子精密测距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传统测距技术不断发展,例如超声波测距、红外测距、电磁波测距、激光测距等,但获得的距离分辨率始终受限于标准量子极限(Standard Quantum Limit,SQL)或散粒噪声极限(Shot Noise Limit,SNL)。与之不同,量子精密测距技术通过利用特有的量子属性,比如量子纠缠态或量子压缩态,可以突破束缚传统测距技术的标准量子极限,使测距精度提升至海森堡极限(Heisenberg Limit,HL)。特别是基于Hong-Ou-Mandel(HOM)干涉仪的量子精密测距方案,可以提供100 fs(亚皮秒级别)的时间间隔分辨率,即微米级别的测距精度。这无疑为未来新型导航定位系统的研究带来了新思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深入剖析了HOM干涉仪的测距原理,即时间延迟参数的零值与光子符合计数结果的零值(称为“Mandel Dip”)之间,具有唯一对应关系(“HOM效应”)。并且给出了几种扩展型HOM干涉仪结构,通过将“Mandel Dip”从单个时延参数形式扩展至多个时延参数形式的手段,实现了“HOM效应”的高维扩展,解决了多个独立时间延迟参数的数值估计问题,得到了多对光学路径的路程差,达到了量子测距的目的。此外,借助于扩展型HOM干涉仪测距精度高、安全性好的特征,分别从量子定位与量子通信两个角度提出了实际应用方案,说明基于HOM干涉仪的量子精密测距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相关的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包括:1.针对传统HOM干涉仪仅采用频率纠缠光子作为输入,并未考虑经典光作为输入的研究背景,比较分析了基于量子光源与经典光源的HOM干涉仪测距性能。通过分析双光子态和相干态各自引起的光子符合计数结果发现,在理想信道上分别采用双光子态与相干态作为输入,均可以实现“HOM效应”,但由相干态引起的光子符合计数零值伴随着一系列的参数快速抖动。这样的参数抖动直接影响光子符合计数结果的下降沿可见度,表明了量子光源是相较于经典光源的更优选择。此外还对比分析了衰减信道上由两种量子态分别引起的光子符合计数结果,用于说明光子损耗对HOM干涉仪测距性能的影响。2.针对传统HOM干涉仪仅能估计出单个时间延迟参数数值的局限性,提出了一个两时延参数HOM干涉仪方案,相比于传统HOM干涉仪结构,添加了另一个50:50分束器(Beam Splitter,BS)以及一个四分之一波片。在理想情况下,以双光子态作为输入,实现了“HOM效应”的二维扩展,即通过识别两时延参数形式的“Mandel Dip”特征,可以估计出两个独立时间延迟参数的数值,实现量子测距。但在参数抖动情况下,该光子符合计数结果的唯一零值却不再存在,但是两个独立时间延迟参数的数值,仍然可以通过光子符合计数结果的对称特征得到估计。此外,在理想信道与衰减信道上,通过对比分析由双光子态和相干态分别引起的光子符合计数结果,说明了以量子光源作为输入光源所带来的测距优势。3.针对多个独立时间延迟参数的估计问题,提出了一个三时延参数HOM干涉仪方案。与两时延参数HOM干涉仪相比,该光路结构中添加了另一个50:50 BS,一个四分之一波片仍然保留。通过遍历不同时延参数情况下,基于双光子态的光子符合计数结果发现,符合计数结果的零值并不能与所有时延参数均为零的情况,形成唯一对应关系。即并不能利用三时延参数形式的“Mandel Dip”实现“HOM效应”的三维扩展。但即便如此,在参数抖动情况下,三个独立时间延迟参数的数值仍然可以通过光子符合计数结果的对称特征,分两个步骤得到估计。4.针对上述两种扩展型HOM干涉仪的实际应用前景,以量子定位系统(Quantum Positioning System,QPS)为例,从理论上提出了基于两种扩展型HOM干涉仪的新型量子定位系统理论模型。特别针对基于两时延参数HOM干涉仪的QPS简化模型,详细推导了目标用户的空间三维坐标解算过程。与传统QPS相比,新型QPS仅需要两个两时延参数HOM干涉仪,即可求解出目标用户的四维空时坐标。如果仅需求解目标用户的三维空间坐标,使用一个三时延参数HOM干涉仪即可实现,优化了QPS的硬件资源。5.针对真空诱骗态BB84量子密钥分发(Quantum Key Distribution,QKD)协议中,单光子到达时间精度低的缺陷,提出了一种结合量子精密测距方法的QKD优化方案。具体来讲,采用M个纠缠光子的平均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TOA)代替传统方案中的单光子TOA,可以实现更低的密钥误码率和更高的密钥成码率。并且针对实际信道中,完全纠缠光子方案对光子损耗十分敏感的缺陷,进一步提出了部分纠缠光子方案与分组纠缠光子方案。特别是分组纠缠光子方案,以牺牲部分TOA精度为代价,提升了QKD系统对光子损耗的抵抗性。此外,进一步讨论了在衰减信道上,从三种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的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无论哪一种方案被选择,由其带来的QKD性能均好于传统单光子方案中的QKD性能。
杨东[7](2003)在《儿童解决学科问题认知模型的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文中指出对儿童认知及其发展的研究历来是心理学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其研究成果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该研究首先综述了大量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发现已有研究对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构(或认知成分)的看法存在“非辨证性观点”的严重不足。对此,该研究提出了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构既分离,又具有因果性关系的辨证性观点。在此基础上,该研究针对当代儿童认知研究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论上的片面性问题,针对研究方法缺乏整合性的问题,从问题解决的心理实质和内部机制的深层次探讨出发,以儿童解决学科问题的认知理论和教学实践为研究重点,构建了儿童解决学科问题的认知过程模型和认知结构模型(简称MOSD结构模型)。并通过对教学实验法、口语报告分析法、探索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法、眼动分析法等多种方法有机而综合地应用,从多个方面验证了儿童解决学科问题的认知过程模型和认知结构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是一个有效的认知模型。 进一步,该研究还针对实际教学中存在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方面的具体问题,提出了以促进儿童元认知、图式和操作这三个认知成分的迁移为主要教学目的的“高效率”教学观。认为认知教学的目标主要在于促进儿童对知识的有效学习和思维的发展。为此,该研究主张,在教学实践中,应该让学生对不同的策略陈述性知识、策略程序性知识、非策略陈述性知识和非策略程序性知识的建构达到不同的“五化”水平,即概念化、条件化、结构化和自动化。并建议,在促进儿童认知三成分充分发展的同时,还要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积极地促进以元认 儿童解决学科问场认知模型的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知为中心的三成分之间彼此的“密切配合”,以达到认知结构的最优化。 该研究的结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具体来看,其主要结论为: 1.问题解决的心理实质是问题解决者对原有认知结构的重新建构;而问题解决的内部机制表现为:在图式、操作和元认知这三个功能性认知成分的作用下,问题解决者内部表征与外部表征不断地进行双向建构的过程。 2.儿童解决学科问题的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构是既相互分离,又具有因果性关系的统一体,我们应该辨证地进行看待和研究,具体又体现在: (1)单从纯认知过程来看,学科问题解决的认知过程实质上是个体头脑中内部表征不断转换的过程; (2)单从纯认知结构来看,学科问题解决实质上是元认知、操作和图式这三个功能性认知成分作用于问题解决的结果,三个认知成分是一个有机整体; (3)从认知成分与认知过程的因果性关系来看,问题解决的认知过程是在认知成分的综合参与、协同作用下形成的,因此,该过程实质上也是一个认知三成分的迁移过程; (4)从问题解决认知研究的方法论来看,学科问题解决的认知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因此,可以通过信息加工的研究方法来对任务进行精细分析,但同时,还应综合“结构论”、“因素分析论”等方法论的研究方法; 3.儿童解决数学应用题的认知过程主要包括问题表征(又包括文字表征、情境表征、整体表征)、结构-规则表征(分为四种表征方式)和结果表征(包括算式表征、图式表征)几个表征阶段,各表征阶段不存在严格的线性关系。 4.儿童解决学科问题的认知结构包括三个主要成分,分别是元认知、操作和图式,三个认知成分之间具有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既可以相互转换,又需要相互协同工作,共同作用于儿童问题解决的认知过程。 5.图式和操作的“四化”是影响儿童问题解决迁移效果的必要条件,但图式和操作迁移效应的大小还与认知三成分之间的紧密配合有关,特别是与元认知的参与密切相关,元认知的参与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问题解决的迁移效应。
张蜀青[8](2019)在《问题驱动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文中提出近几十年来,我国中学数学教育改革进行了若干轮,从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到2017年的新课标,除了对教学知识版块进行了增减,还产生了各种教育理念.在教师群体中,则主要是基于教学形式的课堂教学改革.教育届有识之士提出数学教育应该是数学的再创造过程,我们也看到很多论文言必称弗莱登塔尔和“再创造”,但是什么是真正的数学再创造?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内涵解释和操作行为准则.本研究所提出的“问题驱动”是对弗莱登塔尔数学教育观的发展和丰富,是其“再创造”思想的具体化.它倡导教师借助数学史等深入了解知识内部,通过挖掘知识产生的背景,了解数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剖析其文化价值.具体实施过程则是结合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将引发概念被创建或定理被发现的问题嵌入到情境中,实现问题驱动教学.本研究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文献综述新中国建国以来的中学数学教育改革,及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世界数学教育改革情况.根据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问题驱动的数学课堂教学理论.2.从数学教育的本质、数学教育的价值来详细阐述问题驱动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指导思想,强调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重视思辨和直觉培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数学教育除了体现学科价值还应该体现人文价值.3.深入阐述了“问题驱动”的内涵与外延,指出何为“真问题”和“真情境”,如何通过问题驱动实现数学的再创造.给出问题驱动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及解读.4.本研究在积累了近百篇教学设计基础上,通过三种课型的5个典型案例的教学设计进行对比评价,从多个角度用实际案例示范引领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实现问题驱动.5.总结了近四年的研究成果与不足,明确下一步研究的方向.本研究的创新之处:1.和导师一起建立了问题驱动的数学课堂教学理论并进行了实践.2.和导师一起建立了反映数学本质的简单易操作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3.提出了数学教育是数学的有限再创造的观点,丰富发展了弗莱登塔尔的再创造理论.4.大、中学教师以及教研员长期扎根一线教学,通过教学研讨形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崭新合作模式,使理论研究落到实处,也使课堂教学有章法可循,在实践中提升教师的教育研究水平.本研究通过行动研究形成一套有效可行的实现数学再创造的理论,一方面落实“四基”和“四能”,一方面探索出一条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寻找平衡点的道路.本研究已在高中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
王萍萍[9](2018)在《基于任务设计的发展初中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课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目前,有关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研究按照关注层面的不同,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宏观层面关注数学学科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中观层面关注具体学科分支(代数、几何、统计与概率)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微观层面关注具体一堂课的创造性思维教学。已有文献显示,研究者围绕数学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宏观层面,得到的研究结果大多具有学科一般性,而针对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关注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研究。研究者指出培养高层次数学能力需要相应的教学任务和相应的教学策略(Stein,2001;鲍建生,周超,2009)。基于这一观点,本研究立足于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中观层面,即代数、几何、统计与概率三个数学分支,分别探讨如下三个问题:(1)初中生数学创造性思维有哪些行为表现?(2)为发展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有哪些有效的任务设计策略?(3)为发展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有哪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其中,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后两个问题的基础。本研究立足于中观层面,综合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展开质性研究。首先以数学宏观层面为切入点,结合不同数学分支特征,形成中观层面初步的创造性思维行为分析框架。接着以此行为分析框架为基础,初步形成中观层面创造性任务设计策略框架和教学策略框架,再根据中观层面的三个框架进行微观层面的课例研究。课例研究有两个作用,一方面展示怎样应用中观层面三个框架于具体一节课的教学;另一方面,在研究过程中反过来修正和完善中观层面的三个框架。由于本研究具有特殊的发展目标(发展创造性思维),设计课例从研究角度和教学角度同时展开,根据中观层面的三个框架,通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结合一线教师的意见,在一节课中选择若干创造性教学干预点进行创造性任务的设计和整节课的设计,依据框架实施教学。在课例研究过程中,修正和丰富三个框架,得出研究结果。通过“数与代数”的两个课例(《算24点》和《字母表示数》)、“图形与几何”的两个课例(《圆周角》和《一分为二》)、“统计与概率”的一个课例(《方差》)研究,得到三个数学分支以思维流畅性、灵活性、新颖性和精致性为主要特征维度的进一步细化完善的创造性思维行为分析框架(见7.1节),三个数学分支以背景、结构和认知为主要任务设计维度且兼顾创造性思维四个维度发展侧重的进一步细化完善的创造性任务设计框架(见7.2节),以及三个数学分支以氛围营造和方法引导为主要教学维度且兼顾创造性思维四个维度发展侧重的进一步细化完善的创造性任务教学框架(见7.3节)。上述研究结果是在数学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首轮课例研究下得到的,可进一步修正完善。
张红艳[10](2020)在《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数学高年级问题解决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社会正从各方面塑造着我们的生活,同样我们的教育也面临着新的发展要求。现代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将“问题解决”列入了课程的四个具体目标中。在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就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应用意识,为终身学习奠定思维基础,为以后的生活做好充足的准备。思维导图是一个开发思维的可视化工具,可以将大脑思维通过具体形象的框图呈现出来,帮助学生理清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本文将思维导图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研究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以期对小学数学教学起到促进的作用。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外思维导图在教育方面的应用,整理了国内思维导图在教学方面的研究现状,界定了思维导图和问题解决的相关概念,通过调查分析小学高年级学生对思维导图使用的认可度、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及其原因,最终确定了研究方案,将思维导图用于数学问题解决的课堂中,设立对照班级,在实验班级,根据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螺旋式上升的知识特点,大胆地提出了“三类思维导图研究法”,帮助学生理清杂乱的思路,优化思维,形成适合自己的思维方式。最后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整理和分析,证明了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是有促进意义的,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二、路程公式推导方法的再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路程公式推导方法的再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2)初一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教育背景 |
1.2 核心名词界定 |
1.2.1 阅读的概念界定 |
1.2.2 数学阅读的概念界定 |
1.2.3 数学阅读能力的概念界定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4.1 研究计划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数学阅读能力的概念研究 |
2.2 数学阅读能力现状研究 |
2.3 提高数学阅读能力策略和方法的研究 |
2.4 提高数学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 |
第3章 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理论依据 |
3.1 数学阅读的心理学要求 |
3.2 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的理论基础 |
3.2.1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
3.2.2 认知主义理论 |
3.2.3 元认知理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方法和方案 |
4.1.1 研究方法 |
4.1.2 研究方案 |
4.2 调查方案的设计 |
4.2.1 编制调查问卷和访谈内容 |
4.2.2 编制能力测试卷然后根据调查内容进行对照研究 |
4.3 数据的收集 |
4.4 数据的处理 |
4.4.1 问卷调查数据处理分析 |
4.4.2 访谈结果分析 |
4.4.3 能力测试卷数据分析处理处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初一学生数学阅读能力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5.1 初一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现状分析 |
5.2 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调查对数学阅读能力做概念界定 |
5.3 学生自身对阅读能力的影响 |
5.4 老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提高初一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 |
6.1 学生方面 |
6.1.1 提升学生对数学阅读的兴趣 |
6.1.2 发展学生在数学阅读中对数学信息的提取能力 |
6.1.3 根据概念划分培养学生知识网络的构建 |
6.2 老师方面 |
6.2.1 激发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 |
6.2.2 更多的把课堂交给学生 |
6.2.3 走出课本,构建知识网络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不足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 |
7.3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数学建模融入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基于社会发展的需求 |
1.1.2 基于课程改革的要求 |
1.1.3 基于教学现状的要求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关于中学数学建模教学的策略研究 |
2.1.2 关于中学数学建模素养水平的研究 |
2.1.3 关于中学数学建模阶段性与层次性的研究 |
2.1.4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2.1 情境教学理论 |
2.2.2 弗赖登塔尔数学化理论 |
3 概念界定 |
3.1 数学模型 |
3.2 数学建模 |
3.2.1 数学建模的涵义 |
3.2.2 数学建模的层次性 |
3.3 数学建模教学 |
3.3.1 数学建模教学的涵义 |
3.3.2 数学建模融入课堂教学的涵义 |
3.3.3 数学建模素养的水平划分 |
3.3.4 数学建模融入课堂教学的教学策略 |
4 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现状的调查 |
4.1 教师调查问卷分析 |
4.1.1 调查目的 |
4.1.2 调查问卷的开发 |
4.1.3 调查过程与结果分析 |
4.1.4 调查结论 |
4.2 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
4.2.1 调查目的 |
4.2.2 调查问卷的开发 |
4.2.3 调查过程与结果分析 |
4.2.4 调查结论 |
4.3 数学建模教学状况调查结论 |
5 数学建模融入课堂教学的整体设计 |
5.1 数学建模融入课堂教学整体设计的必要性 |
5.2 数学建模融入课堂教学整体设计的原则 |
5.3 数学建模融入课堂教学的整体设计策略 |
5.3.1 数学建模教学的层次性 |
5.3.2 数学建模融入课堂教学的阶段性划分 |
5.3.3 数学建模融入课堂教学的三阶段间的关系 |
5.4 数学建模融入课堂教学的专题研究 |
5.4.1 数学建模融入概念教学的策略 |
5.4.2 数学建模融入命题教学的策略 |
5.4.3 数学建模融入问题解决教学的策略 |
6 数学建模融入课堂教学的案例研究 |
6.1 数学建模融入课堂教学的初级阶段教学案例 |
6.1.1 案例说明 |
6.1.2 教学分析 |
6.1.3 目标分析 |
6.1.4 教学策略分析 |
6.1.5 教学过程 |
6.2 数学建模融入课堂教学的中级阶段教学案例 |
6.2.1 案例说明 |
6.2.2 教学分析 |
6.2.3 目标分析 |
6.2.4 教学策略分析 |
6.2.5 教学过程 |
6.3 数学建模融入课堂教学的高级阶段教学案例 |
6.3.1 案例说明 |
6.3.2 教学分析 |
6.3.3 目标分析 |
6.3.4 教学策略分析 |
6.3.5 教学过程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后记(含致谢) |
(4)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数学阅读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数学阅读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数学阅读的理论基础 |
第三章 初中生数学阅读现状调查与结果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调查 |
第二节 个人访谈 |
第四章 初中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
第一节 增强阅读意识,端正阅读态度 |
第二节 通过多种渠道,培养阅读兴趣 |
第三节 转化数学语言,促进阅读理解 |
第四节 优化阅读方法,提升阅读效率 |
第五节 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初中生数学阅读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 初中数学阅读情况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3 初中数学阅读情况学生访谈提纲 |
致谢 |
(5)基于倾斜摄影的大规模场景三维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背景知识 |
2.1 立体视觉与摄影测量的区别与联系 |
2.2 二维图像处理算法 |
2.2.1 SIFT特征点检测 |
2.2.2 特征匹配 |
2.2.3 图像颜色一致性 |
2.3 相机模型 |
2.3.1 齐次坐标 |
2.3.2 针孔相机模型 |
2.3.3 相机畸变模型 |
2.3.4 相机标定 |
2.4 对极几何 |
2.4.1 基础矩阵 |
2.4.2 本质矩阵 |
2.5 运动恢复结构 |
2.5.1 光束平差法 |
2.5.2 像控点 |
2.6 稠密重建 |
2.6.1 基于深度图融合 |
2.6.2 基于点云扩展 |
2.6.3 基于体素 |
2.7 表面重建 |
2.7.1 Delaunay三角剖分 |
2.7.2 泊松表面重建 |
2.8 纹理重建 |
2.9 多细节层次 |
2.10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概述 |
3.1 无人机系统 |
3.1.1 无人机设备平台 |
3.1.2 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 |
3.1.3 无人机数据采集技术路线 |
3.2 集群处理系统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路径规划 |
4.1 航摄参数 |
4.2 改进路径 |
4.2.1 传统路径规划算法 |
4.2.2 十字形路径 |
4.2.3 套耕路径 |
4.2.4 对比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分块与拼接 |
5.1 分块策略 |
5.1.1 分块方式 |
5.1.2 基于分块策略的特征匹配 |
5.1.3 基于分块策略的稠密点云生成 |
5.2 拼接 |
5.2.1 模型拼接过程 |
5.2.2 生成LOD数据 |
5.3 集群数据管理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水下场景重建 |
6.1 背景介绍 |
6.1.1 背景内容及意义 |
6.1.2 研究现状 |
6.2 基本几何关系 |
6.2.1 共线约束 |
6.2.2 法线方向无穷远点 |
6.2.3 本质矩阵的变化 |
6.2.4 竖直方向约束方程 |
6.2.5 求解 |
6.3 实验 |
6.3.1 仿真数据实验 |
6.3.2 棋盘格数据实验 |
6.3.3 定量分析相机外参数 |
6.3.4 半水场景实验 |
6.3.5 全水场景试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成果及展望 |
7.1 研究成果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基于HOM干涉仪的量子精密测距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量子精密测距方法发展现状 |
1.2.1 脉冲式量子精密测距 |
1.2.2 量子照明 |
1.2.3 干涉式量子精密测距 |
1.3 HOM干涉仪的研究现状 |
1.4 论文章节安排与创新点 |
1.4.1 论文章节安排 |
1.4.2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量子精密测距理论基础 |
2.1 量子光学基本概念 |
2.1.1 电磁场的量化 |
2.1.2 常见量子态 |
2.1.3 三种绘景 |
2.2 量子精密测距性能提升原理 |
2.2.1 理想信道上多光子平均到达时间精度分析 |
2.2.2 衰减信道上多光子平均到达时间精度分析 |
2.3 HOM干涉仪基本原理 |
2.3.1 基本原理 |
2.3.2 符合测量计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两种量子态下的HOM干涉仪测距性能分析 |
3.1 不同绘景下的量子态演化 |
3.1.1 薛定谔绘景下的量子态演化 |
3.1.2 海森堡绘景下的量子态演化 |
3.2 基于双光子态的HOM干涉仪测距性能分析 |
3.2.1 理想信道上单个时延参数估计 |
3.2.2 衰减信道上单个时延参数估计 |
3.3 基于相干态的HOM干涉仪测距性能分析 |
3.3.1 理想信道上单个时延参数估计 |
3.3.2 参数抖动对符合计数结果的影响 |
3.3.3 衰减信道上单个时延参数估计 |
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4.1 理想信道上基于双光子态的符合计数仿真 |
3.4.2 理想信道上基于相干态的符合计数仿真 |
3.4.3 参数抖动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两时延参数HOM干涉仪的精密测距方法 |
4.1 单个时延参数HOM干涉仪扩展的可行性分析 |
4.2 两时延参数HOM干涉仪基本原理 |
4.3 基于双光子态的两时延参数HOM干涉仪测距性能分析 |
4.3.1 理想信道上两个时延参数估计 |
4.3.2 参数抖动对符合计数结果的影响 |
4.3.3 衰减信道上两个时延参数估计 |
4.4 基于相干态的两时延参数HOM干涉仪测距性能分析 |
4.4.1 理想信道上两个时延参数估计 |
4.4.2 参数抖动对符合计数结果的影响 |
4.4.3 衰减信道上两个时延参数估计 |
4.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5.1 理想信道上基于双光子态的符合计数仿真 |
4.5.2 π/2 相位偏移的唯一性讨论 |
4.5.3 衰减信道上基于双光子态的符合计数仿真 |
4.5.4 理想信道上基于相干态的符合计数仿真 |
4.5.5 参数抖动仿真 |
4.5.6 时延参数估计仿真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三时延参数HOM干涉仪的精密测距方法 |
5.1 多个时延参数HOM干涉仪扩展的可行性分析 |
5.2 三时延参数HOM干涉仪基本原理 |
5.3 三时延参数HOM干涉仪测距性能分析 |
5.3.1“Mandel Dip”的三维扩展 |
5.3.2 参数抖动对符合计数结果的影响 |
5.3.3 基于双光子态的三个时延参数估计 |
5.3.4 时延参数估计精度分析 |
5.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量子精密测距方法在量子定位系统中的应用 |
6.1 量子定位系统VS传统定位系统 |
6.2 多光源辅助的传统量子定位系统 |
6.2.1 基于传统HOM干涉仪的量子定位原理 |
6.2.2 目标三维坐标确定 |
6.2.3 定位精度分析 |
6.3 基于单一光源的新型量子定位系统 |
6.3.1 基于两时延参数HOM干涉仪的新型量子定位系统 |
6.3.2 基于三时延参数HOM干涉仪的新型量子定位系统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量子精密测距方法在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的应用 |
7.1 基于诱骗态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
7.1.1 BB84协议 |
7.1.2 PNS攻击与诱骗态理论 |
7.1.3 量子密钥分发对系统时间精度的需求 |
7.2 理想信道上完全纠缠光子方案带来的QKD性能提升 |
7.3 衰减信道上部分纠缠光子方案带来的QKD性能提升 |
7.3.1 部分纠缠光子方案 |
7.3.2 分组纠缠光子方案 |
7.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7.4.1 理想信道上部分纠缠光子方案对QKD性能提升的仿真 |
7.4.2 衰减信道上分组纠缠光子方案对QKD性能提升的仿真 |
7.4.3 最优方案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论文工作的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儿童解决学科问题认知模型的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研究意义 |
1.1 理论意义 |
1.2 实践意义 |
2 课题提出的背景 |
一、 问题解决的心理实质、内部机制和理论基础探讨 |
1 问题解决的心理实质和内部机制 |
1.1 前人研究综述 |
1.2 分析与评价 |
1.3 问题解决的心理实质和内部机制的基本观点 |
2 儿童解决学科问题认知模型的理论基础 |
2.1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
2.2 新皮亚杰理论 |
2.3 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的理论 |
2.4 建构主义的理论 |
2.5 迁移的理论 |
2.6 几种重要理论之间的联系 |
3 问题与研究设想 |
3.1 问题讨论 |
3.2 研究设想 |
二、 儿童解决学科问题认知过程模型的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 |
1 问题解决认知过程的研究进展 |
1.1 行为主义的观点 |
1.2 非认知心理学的阶段论观点 |
1.3 认知心理学的阶段论观点 |
1.4 当代认知心理学的表征过程论观点 |
1.5 问题表征 |
2 存在的问题与实证研究假设 |
2.1 问题 |
2.2 研究假设 |
2.3 研究方法 |
3 实验1:儿童解决数学应用题的表征过程研究 |
3.1 目的 |
3.2 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讨论 |
3.5 结论 |
三、 儿童解决学科问题认知结构模型的理论建构 |
1 认知结构理论的研究进展 |
1.1 智力结构理论 |
1.2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心理模式”理论 |
1.3 国内的研究 |
2 认知结构模型的成分 |
2.1 元认知 |
2.2 操作 |
2.3 图式 |
3 儿童解决学科问题认知模型的理论建构 |
3.1 基本概念 |
3.2 儿童解决学科问题的MOSD模型的理论建构 |
四、 MOSD模型的实证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程序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探索性因素分析 |
4.2 信度和效度分析 |
4.3 验证性因素分析 |
5 讨论 |
6 结论 |
五、 MOSD模型的验证与迁移研究 |
1 MOSD模型中的“图式成分”研究 |
1.1 研究进展、问题与实验假设 |
1.2 实验2A:图式结构化和条件化的不同水平对迁移的影响研究 |
1.3 实验2B:图式的结构化和条件化对迁移影响的内部机制研究 |
2 MOSD模型中的“操作成分”研究 |
2.1 研究进展 |
2.2 问题与实验假设 |
2.3 实验3A:操作结构化和条件化的不同水平对迁移的影响研究 |
2.4 实验3B:操作的结构化和条件化对迁移影响的内部机制研究 |
3 MOSD-1模型的验证与迁移研究 |
3.1 元认知在迁移中的作用研究 |
3.2 元认知、图式和操作的相互作用对迁移的影响 |
3.3 实验4A:自动化、元认知对图式和操作的迁移影响研究 |
3.4 实验4B:自动化、元认知对图式和操作迁移影响的内部机制研究 |
六、 专家与新手认知模型差异的内部机制分析研究 |
1 问题 |
2 研究的总目的 |
3 实验研究 |
3.1 实验5A:专家与新手在应用题解决中的眼动差异研究 |
3.2 实验5B:专家与新手的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构差异比较研究 |
3.3 实验5C:专家与新手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构差异的个案分析研究 |
七、 促进儿童学科问题解决认知发展的教学培养研究 |
1 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和不足 |
1.1 儿童在学科学习方面的问题分析 |
1.2 教师在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
2 儿童解决学科问题认知模型理论对教学实践的启发 |
2.1 认知教学的目标 |
2.2 知识的有效学习 |
2.3 思维发展的训练 |
2.4 元认知发展的教学 |
3 高效率教学的理论建构 |
3.1 高效率教学的意义 |
3.2 高效率教学的相关理论 |
3.3 高效率教学理论的基本设想 |
3.3.1 基本观点 |
3.3.2 认知领域的高效率教学观 |
4 高效率教学的具体实践 |
4.1 教学方法 |
4.2 教学原则 |
4.3 教学模式 |
4.4 教学技巧 |
总的结论 |
该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和存在的问题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认知过程的口语报告测试材料 |
附录2: 认知结构中的元认知、操作和图式的测查问卷 |
附录3: 操作条件化和结构化的教学实验材料(双高部分举例) |
附录4: 图式条件化和结构化的教学实验材料(双高部分举例) |
附录5: 图式实验的达标测验试卷 |
附录6: 图式条件化和结构化实验的口语报告测试材料 |
附录7: 图式自动化和元认知实验的口语报告测试材料 |
附录8: 图式实验正式测试试卷 |
附录9: 操作实验的达标测试试卷 |
附录10: 操作条件化和结构化实验的口语报告测试材料 |
附录11: 操作自动化和元认知实验的口语报告测试材料 |
附录12: 操作实验正式测试试卷 |
附录13: 眼动研究实验材料 |
附录14: 口语报告记录(其中的一小部分举例) |
附录15: 儿童解决学科问题口语报告的表征阶段和时间编码(部分举例) |
附录16: 口语报告语句数编码记录表(部分举例) |
附录17: 专家与新手的眼动“点轨迹”图(部分举例) |
后记 |
(8)问题驱动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1.2.1 新中国中学数学教育研究发展概述 |
1.2.2 国外当代中学数学教育改革历程 |
1.2.3 我国目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与问题驱动教学设计相关的研究综述 |
1.3.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3 研究的意义 |
1.3.4 研究的目的 |
1.3.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问题驱动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理论 |
2.1 何为数学的再创造? |
2.2 何为问题驱动的数学教学? |
2.3 如何实现问题驱动的数学教学 |
2.4 我们应该教什么样的数学 |
2.4.1 思辨、演绎、算法并重的数学课堂教学 |
2.4.2 培养直觉能力的数学教学 |
第三章 从数学教育的本质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核心要素 |
3.1 数学教育的本质 |
3.1.1 数学的本质 |
3.1.2 数学教育的本质 |
3.2 问题驱动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核心要素 |
3.3 案例分析 |
3.4 体现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的教学评价量表 |
第四章 问题驱动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 |
4.1 问题驱动的高中数学概念课教学 |
4.1.1 概念课案例1 |
4.1.2 概念课案例2 |
4.1.3 概念课案例3 |
4.2 问题驱动的高中数学原理课教学 |
4.2.1 原理课案例1 |
4.2.2 原理课案例2 |
4.3 问题驱动的高中数学解题课教学 |
4.3.1 问题驱动的习题课教学设计 |
4.3.2 教学评析 |
第五章 反思与展望 |
5.1 研究成果 |
5.1.1 问题驱动的数学教学对学生数学价值观念的改变 |
5.1.2 问题驱动的数学教学对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影响 |
5.1.3 问题驱动的数学教学对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 |
5.1.4 开创了一线教学实践者和理论研究工作者的合作新模式 |
5.1.5 研究的不足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9)基于任务设计的发展初中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课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发展创造性思维是人的发展赋予教育的必然使命 |
1.1.2 发展创造性思维是数学教育的本质属性 |
1.1.3 发展数学创造性思维需要落实于课堂教学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概念界定 |
1.4.1 数学创造性思维 |
1.4.2 教学任务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创造力领域的相关研究 |
2.1.1 创造力研究的基本理念 |
2.1.2 创造力的聚合理论 |
2.1.3 创造性思维研究 |
2.1.4 创造力教学研究 |
2.1.5 创造性思维评价研究 |
2.1.6 小结 |
2.2 数学中的创造性思维研究 |
2.2.1 思维、数学思维与数学创造性思维 |
2.2.2 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多角度理解 |
2.2.3 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影响因素研究 |
2.2.4 数学创造性思维教学研究 |
2.2.5 数学创造性思维评价研究 |
2.2.6 初中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特点研究 |
2.2.7 小结 |
第3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过程 |
3.2.1 总体研究阶段 |
3.2.2 创造性思维行为分析框架的初步构建 |
3.2.3 创造性任务设计策略及教学策略框架的初步构建 |
3.2.4 课例研究的过程 |
3.3 研究工具 |
3.3.1 学生测试卷和访谈工具 |
3.3.2 教师的问卷和访谈工具 |
3.3.3 课堂观察记录表 |
3.4 数据收集 |
第4章 “数与代数”课例研究 |
4.1 “数与代数”学习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
4.1.1 “数与运算”学习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
4.1.2 “代数”学习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
4.2 本章研究思路 |
4.2.1 研究思路 |
4.2.2 初步构建的“数与代数”创造性思维分析框架 |
4.2.3 初步的“数与代数”创造性任务设计策略框架和教学策略框架 |
4.2.4 课例的选择 |
4.3 课例一:《算24 点》 |
4.3.1 设计前的调研 |
4.3.2 第一次教学设计及教学简析 |
4.3.3 第二次教学设计及教学分析 |
4.3.4 课例小结 |
4.4 课例二:《字母表示数》 |
4.4.1 设计前的调研 |
4.4.2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4.4.3 第一课时教学分析及反馈 |
4.4.4 第二课时教学情况简述 |
4.4.5 课例小结 |
4.5 “数与代数”课例研究小结 |
4.5.1 修正的“数与代数”创造性任务设计策略框架 |
4.5.2 修正的“数与代数”创造性任务教学策略框架 |
4.5.3 修正的“数与代数”创造性思维行为分析框架 |
第5章 “图形与几何”课例分析 |
5.1 “图形与几何”学习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
5.2 本章研究思路 |
5.2.1 研究思路 |
5.2.2 初步构建的“图形与几何”创造性思维分析框架 |
5.2.3 初步的“图形与几何”创造性任务设计策略框架和教学策略框架 |
5.2.4 课例的选择 |
5.3 课例(一):《圆周角》 |
5.3.1 设计前的调研 |
5.3.2 教学设计 |
5.3.3 教学分析 |
5.3.4 课后访谈及调查分析 |
5.3.5 课例小结 |
5.4 课例(二):《一分为二》 |
5.4.1 设计前的调研 |
5.4.2 教学设计 |
5.4.3 教学分析及反馈 |
5.4.4 课例小结 |
5.5 “图形与几何”课例研究小结 |
5.5.1 修正的“图形与几何”创造性任务设计策略框架 |
5.5.2 修正的“图形与几何”创造性任务教学策略框架 |
5.5.3 修正的“图形与几何”创造性思维行为分析框架 |
第6章 “统计与概率”课例分析 |
6.1 “统计与概率”学习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
6.2 本章研究思路 |
6.2.1 研究思路 |
6.2.2 初步构建的“统计与概率”创造性思维分析框架 |
6.2.3 初步的“统计与概率”创造性任务设计策略框架和教学策略框架 |
6.2.4 课例的选择 |
6.3 课例:《方差》 |
6.3.1 设计前的调研 |
6.3.2 教学设计 |
6.3.3 教学分析及反馈 |
6.3.4 课例小结 |
6.4 “统计与概率”课例小结 |
6.4.1 修正的“统计与概率”创造性任务设计策略框架 |
6.4.2 修正的“统计与概率”创造性任务教学策略框架 |
6.4.3 修正的“统计与概率”创造性思维行为分析框架 |
第7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
7.1 初中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行为表现框架 |
7.1.1 基于课例的研究结果 |
7.1.2 行为分析框架的共性提炼 |
7.2 初中生数学创造性任务设计策略框架 |
7.3 初中生数学创造性任务教学策略框架 |
7.4 研究的反思 |
7.4.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7.4.2 本研究的不足 |
7.4.3 后继研究展望 |
参考资料 |
中文文献 |
英文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第一阶段参与设计与讨论的部分课例简表 |
附录2 培养中小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调查问卷 |
附录3 《圆周角》前测卷 |
附录4 《圆周角》后测卷 |
附录5 《算24 点》课后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6 课堂观察记录表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10)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数学高年级问题解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内容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五、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分析 |
一、相关的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与思维导图 |
第三章 基于思维导图教学模式的调查与研究 |
一、问卷调查与分析 |
二、口语报告的调查过程 |
第四章 思维导图研究法的教学策略分析 |
一、思维导图的分类 |
二、思维导图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教学案例 |
第五章 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对象 |
三、实验设计 |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一、实验总结 |
二、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致谢 |
四、路程公式推导方法的再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路程公式推导方法的再探讨[J]. 王树. 物理教学, 1980(02)
- [2]初一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现状研究[D]. 刘植雨.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数学建模融入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D]. 高晶.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 张庆云. 聊城大学, 2019(01)
- [5]基于倾斜摄影的大规模场景三维重建[D]. 李嘉琪.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6]基于HOM干涉仪的量子精密测距方法研究[D]. 杨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7)
- [7]儿童解决学科问题认知模型的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D]. 杨东. 西南师范大学, 2003(03)
- [8]问题驱动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D]. 张蜀青. 广州大学, 2019(01)
- [9]基于任务设计的发展初中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课例研究[D]. 王萍萍.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10]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数学高年级问题解决的研究[D]. 张红艳.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