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射孔优化技术在疏松砂岩油藏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许江波[1](2020)在《海外G油田边底水复杂断块疏松砂岩油藏开发调整研究》文中提出海外G油田是典型的边底水复杂断块疏松砂岩油藏。油藏内部断层普遍较发育,油水关系较复杂。在开发过程期间,边底水会持续为地层补充能量,油藏开发效果较好,但同时容易导致含水上升快,含水率高。G油田从2004年开始投入开发,现在已经进入高含水时期,已经出现多种问题。如含水率高、采出程度低、措施效果逐年变差、低产层动用程度差,降低了开发效果,须改变开发方案来提高采收率。基于此,本论文以海外G油田为例,综合应用了石油地质学、油藏工程方法、三维地质建模与数值模拟技术,进行了G油田地质特征研究、生产动态分析、数值模拟研究和开发方案调整。通过石油地质学方法,对海外G油田边底水断块油藏构造特征、地层特征和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油藏地层厚度大、断层发育、储层差异性大、非均质性强,流体纵向差异大,给开发带来很大困难。通过油藏工程方法,分析了油田生产动态特征。明确了海外G油田大部分油井高含水的现状,这是制约油田当前产量的重要因素。经产量递减分析,得出目前G油田单井月递减率为0.83%。并利用合理采油速度法,计算了G油田合理井网密度,结果显示,可以合理对油田进行井网加密。另外采用了4种水驱曲线预测了油田最终采收率,结果显示采收率为14.1%。通过数值模拟技术,在保留海外G油田油藏物性特征下,建立了边底水油藏概念模型,并分别研究了避射高度、射孔厚度、水体倍数和隔夹层对边底水油藏含水上升的影响。对三维地质模型合理粗化后,建立了海外G油田边底水复杂断块疏松砂岩油藏实际数值模型,并进行历史拟合,结果表明模型符合实际地下油藏特征,可以用于开发预测。通过油藏数值模拟技术,进行了海外G油田水侵影响因素分析,明确了G油田剩余油分布区域,并设计了针对性的挖潜对策,如调整射孔层位,加密井网以及打水平井等措施,对方案进行开发指标的预测、对比以及优选,得出最适合海外G油田优选开发调整方案,为下一步海外G油田开发调整方案的设计提供有力的指导。
姚治明[2](2020)在《砂岩油藏出砂机理与筛管防砂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砂岩油藏开采过程中需解决的诸多技术问题中,油井的出砂是其普遍存在的难题。对此,技术人员主要采用筛管防砂技术进行防砂,提高油井的产油量。因而,开展砂岩油藏的出砂机理与筛管防砂技术的研究对砂岩油藏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首先,本文结合砂岩油藏的相关测井资料,对此砂岩油藏的组成、力学、物理特性等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山东三合村油田为岩石胶结能力弱、极强水敏、弱酸敏、高孔、高渗的疏松砂岩油藏。其次,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资料对岩油藏的出砂机理进行宏观研究。研究表明:砂岩油藏的出砂机理主要为拉伸、剪切、微粒运移破坏。再次,本文利用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有限元分析软件COMSOL来建立3种射孔井(射孔相位角:0°、45°、90°)的出砂预测模型,定量模拟计算研究某些因素与油井出砂的关联、作用。研究表明:(1)射孔井的出砂风险主要集中在井壁与射孔孔道相交处附近,出砂风险从井壁与射孔孔道相交处沿垂直于油井的方向由内到外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2)增加相关尺寸的大小(射孔直径、射孔长度、射孔孔密)、减小生产压差Δp的大小,可降低油井出砂的危害;(3)油井射孔相位角为45°的出砂风险小于其他两种油井(射孔相位角:0°、90°);(4)油井的出砂风险随地层泊松比ν的大小增加而逐渐快速减小;随摩擦角φ的大小增加而逐渐快速增加;随内聚力C0的大小增加而线性减小。从次,本文以地层砂为研究对象,计算防砂过程中达西流动下的相关表皮系数,分析研究了地层砂侵入对筛管砾石充填防砂井(定向井与直井)产能的影响。最后,本文选取筛管砾石充填防砂技术与改善射孔相关参数与工艺的基础上(增大射孔直径、射孔长度、射孔孔密的大小与采用射孔相位角为45°),采取合理设计分级挡砂屏障,进一步提出与阐明大容积防沉排一体化技术,即分级挡砂屏障来防大(大颗粒泥砂)、大容积沉砂管柱来沉中(中等颗粒)、抽油机连续举升泵来排小(小颗粒泥砂)、快速开关充填通道的补砂工具来补砂的一体化解决方案。研究表明:在山东三合村油田的现场实地防砂运用中,大容积防沉排一体化技术取得了极好的防砂效果,并优于传统的筛管防砂技术。
高春磊[3](2020)在《径向水平井砾石充填完井工具研究及充填模拟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径向水平井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径向水平井技术在疏松砂岩油藏中使用越来越频繁。但是这种地质的油井具有严重出砂的特点,地层砂进入井下工具会使工具腐蚀,出砂严重时会掩埋出油段导致油井关闭,因此如何更有效的防砂成为径向水平井完井最要紧的环节。通过对比几种防砂完井方法,砾石充填防砂完井比其它防砂完井方法具有防砂效果明显、防砂时间长和产油量高等突出优势。砾石充填工艺技术是利用砾石在筛套环空以及近井地带一定范围内形成均匀的具有高渗透、高强度、高密实的充填层。本文在综合考虑各大石油公司防砂工具优缺点的基础上,设计出适用于径向水平井的六位一体(洗井,坐封,充填,反洗,丢手,完井)的砾石充填工具。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通过数学模型描述径向水平井α充填过程,可以从理论上解释径向水平井砾石充填机理。依据优选砾石的标准、各大油田的出砂状况以及施工参数,以如何提高径向水平井砾石充填效果和预防砂堵为目标,以砾石充填工艺参数:砂浆排量、携砂比以及携砂液粘度为研究对象,利用正交试验和数值仿真计算的方法,根据正交试验结和数值仿真结果,综合选择最优施工工艺参数。通过以上两种方法得到如下结果:极差方法得出充填参数的影响次序:排量>携砂比>携砂液粘度,通过求水平综合评价指标的平均值,做出各因素水平随综合评价指标的趋势图,得出砂浆排量为850L/min、携砂比为15%和携砂液粘度为8m Pa.s是本文正交试验的最佳参数组合。并进行了数值仿真模拟分析,从砾石体积云图中看出径向水平井砾石充填过程特点,分为α、β两个充填过程,在数值仿真中最佳参数组合和正交试验结果类似,并在对比试验中得出:高排量,砾石输送的距离远,更易到达径向水平井水平段末端;高携砂比,砂浆中砾石含量越多,砾石沉降速度越快,砂床堆积速度也越快;高携砂液粘度,携带能力强,输送砾石更远,更不易造成堵塞。
陶冶[4](2019)在《普通稠油油藏提高蒸汽驱开发效果技术研究 ——以中亚M-Ⅲ油藏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全球石油剩余地质储量中,稠油(含沥青和油砂)储量占70%以上。蒸汽驱是最为有效,也是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且成功的稠油热采技术,主要应用于地下原油粘度在1000 mPa×s以上的稠油或特稠油油藏。油藏数值模拟是利用计算机模型模拟油气田开发过程,拟合动态开发历史,进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开发指标预测及参数优选等有效的工具。对于在地下原油粘度低于500 mPa×s的普通稠油油藏进行蒸汽驱,由于其剩余油分布规律、合理井网井距和最优注采参数均不同于地下原油粘度大于1000mPa×s的稠油油藏,目前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供参考。本文以中亚M油田M-Ⅲ油藏为例,对浅层普通稠油油藏的地质特征和开发效果进行深入分析,利用动态监测资料和实际生产数据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对蒸汽驱剩余油分布规律、蒸汽驱开发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油藏工程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改善蒸汽驱开发效果以及蒸汽驱中后期转换开发方式的时机与可行性的策略。取得以下认识:(1)蒸汽驱在浅层普通稠油油藏(M-Ⅲ油藏)的应用已取得成功,但也暴露出注汽速率低、层间矛盾突出、蒸汽前缘突进不均匀、井网井距不合理、油层厚度大导致开发效率低、稳产难度大等一些问题和矛盾;(2)普通稠油流变性实验结果反映出,当油藏温度在60 oC以上时,研究区原油为牛顿流体,油气渗流符合达西定律。不同温度下热水与蒸汽的驱油效率实验证明,蒸汽驱驱油效率明显高于热水驱,温度越高驱油效率越高;(3)蒸汽驱开发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沉积微相、油层有效厚度等,以及注汽量、注汽干度和完井方式等方面;(4)经过论证,合理井网密度在0.3-0.5ha/井之间,合理井距在73-114m之间;(5)对于地下原油粘度小于500mPa×s的普通稠油油藏,注汽速率应不低于1.0t/(d×ha×m),井底蒸汽干度大于30%,采注比大于1.1;(6)井网二次加密试验区生产实际反映出,油藏开发平面矛盾得到了改善,采油速度提高了0.5%,最终采收率达43%以上,与现井网相比提高11个百分点;(7)对油层厚度超过10m的区域应实施避射顶部油层,充分提高蒸汽热利用率,对油层厚度大于24m的区域应实施分层蒸汽驱开发,以提高纵向蒸汽驱波及系数;(8)通过论证对比蒸汽驱接替技术方案,水-汽交替段塞驱的开发效果优于热水驱、间歇蒸汽驱、连续蒸汽驱,综合考虑推荐水-汽交替段塞驱为蒸汽驱后期开发方式转换的接替技术。通过以上研究和取得的认识,明确了下步M-Ⅲ油藏蒸汽驱开发调整优化思路,即现阶段在平面上全面推进井网二次加密,纵向上在D2层和J1层之间实施分层注汽,同时优化注采参数,蒸汽驱后期适时转换开发方式为水-蒸汽交替段塞驱。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浅层普通稠油油藏蒸汽驱开发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贾宗毅[5](2018)在《水平井完井控水控砂优化设计方法》文中提出随着水平井钻完井技术的日益发展与成熟,水平井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油藏并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由于水平井在储层中穿行距离较长,水平段储层物性非均质、避水高度差异和水平井筒流动的跟趾效应等导致井筒各处的生产压差和见水时间(岩石见水会加剧破坏而出砂)存在不同,水平段出砂与底水脊进存在较强的非均质性,引起油井过早见水和局部大量出砂,严重影响水平井的产能发挥和开发综合效益。水平井分段ICD完井能够实现对出砂和出水井段的有效控制,达到延缓底水脊进和控制储层出砂的效果。但是目前尚未有综合考虑控水与控砂的水平井分段ICD完井设计方法。因此,有必要开展综合考虑控水和控砂需要的水平井完井分段方法及ICD完井参数优化研究。本文在调研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根据势的叠加和镜像反映原理,考虑油藏地质、水平井开发和完井工艺特征,建立了油藏渗流与水平井筒管流耦合模型,并对造成水平井非均衡生产的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然后综合考虑储层物性非均质性、避水高度差异和水平井筒流动跟趾效应的影响,基于水平井出砂临界生产压差预测模型和底水油藏水平井见水时间预测模型,沿水平井段定量确定各微元段出砂临界生产压差和见水时间,以出砂临界生产压差和见水时间为分段指标构建向量矩阵,引入多维有序聚类方法,形成了兼顾控水控砂的水平井完井分段设计方法。最后选取水平井ICD完井方法作为研究对象,以见水时间、产量作为优化目标,控制出砂为约束条件,以各分段下入ICD管柱的数量和喷嘴尺寸作为设计变量,建立了水平井ICD完井参数多目标优化模型,利用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进行求解,得到了综合考虑控水控砂效果的最优ICD完井方案。本文形成了一套集水平井完井分段设计和ICD完井参数优化的水平井完井控水控砂优化设计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某实例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发挥控水控砂的作用。
裴升杰[6](2018)在《冀东油田柳102断块辫状河储层剩余油定量表征及预测》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采用油藏物理模拟实验、分阶段油藏数值模拟和微观驱替实验三种不同的方法,对柳102断块辫状河储层剩余油分别从油藏、单砂体和微观孔隙三种不同的规模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得出:在油藏规模上,剩余油分布受夹层遮挡、井网分布、沉积韵率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其中井网分布对整体油藏中的剩余油分布起主导作用,夹层通过改变驱替流体渗流方向而影响剩余油分布,沉积韵律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不明显,油藏底部极易形成优势渗流通道,影响注水开发效果;在砂体规模上,剩余油主要受砂体构造、夹层、物性遮挡及井网分布等因素控制,其中剩余油在无井控制的构造高点区域聚集明显,具有一定规模且连续的夹层下的遮挡区域也是剩余油形成的主要区域,物性遮挡区域一般形不成具有规模的剩余油;在孔隙规模上,借助CT扫描技术,通过岩心驱替实验手段,对辫状河储层砂岩岩心微观剩余油进行定量化分析,首次实现了冀东油田疏松砂岩储层微观剩余油的三维可视化及定量表征,将该地区辫状河储层微观剩余油分为三大类八种赋存状态,其中半束缚态孔隙微观剩余油占据主导地位,为下一步剩余油挖潜的重点类型。
韩玲[7](2018)在《蒙古林油田出灰浆治理工艺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随着蒙古林油田的不断开发,出灰浆井日趋增多,不仅造成生产成本增加,直接影响油井的产能和油田的产量,而且由于出灰浆导致的停产停注井造成了地下注采的不平衡,严重影响了油田的最终采收率。本文以蒙古林油田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地质构造、储层特征、流体特征和出砂(灰浆)机理,依次介绍了该油田采用过的三种机械防砂技术和准备引进试用的三种化学防砂技术。一方面,实地选取井号现场施工,取得第一手的录取资料;一方面,在实验室,分别进行了固化剂的有效性相关实验、固化剂配方的优化实验、充填介质的优选实验、纤维各参数对砂体稳定性影响的系列实验、纤维砂体性能的研究等实验项目。根据现场和实验结果,制定合理的防砂方案,有针对性的选择技术类型:双效胶结砂工艺和高弹胶工艺治理,以已经关停的单井为主要治理对象,进行施工。通过治理和一年的采出量观察,对关停井恢复生产,并保持合理油气生产,起到了良好作用,达到了减缓油水井出灰浆,延长生产时间的目的,但是对于正常生产的出灰浆井效果并不明显,这些为最终形成适合蒙古林油田的治理技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李小龙[8](2018)在《低渗稠油储层径向井辅助压裂裂缝扩展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径向井辅助压裂技术作为一种增产手段目前在国内一些油田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水力喷射钻孔技术在直井筒上形成径向井,可以引导裂缝走向、延伸裂缝穿透距离,降低地层破裂压力,扩大泄油面积。然而,目前国内外对于径向井辅助压裂裂缝形态及扩展规律研究较少,现场应用缺乏理论支撑。明确径向井辅助水力压裂裂缝扩展规律对合理优化径向井参数及压裂方案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基于数值模拟及物模实验,重点研究了径向井辅助压裂的裂缝起裂机理及其扩展规律,并进一步地探索了适用于径向井辅助压裂改造效果的评价方法。通过柱坐标系建立井筒及径向井眼的应力分布模型,利用最大主应力(最大拉应力)准则预测裂缝的起裂位置,并进行实例分析计算,得到近井带的最大主应力分布情况,结合最大主应力变化曲线的绘制分析、明确不同参数对裂缝起裂的影响规律;同时利用大型真三维物模实验验证径向井对裂缝具备定向起裂作用。结合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可知,最优起裂位置位于径向井处。借助ABAQUS有限元软件考虑地应力、孔隙压力等诸多参数模拟应力在井周的分布。ABAQUS中引入Mises及Max Principle应力准则分别对应塑性破坏及拉伸破坏。Mises应力于水平最小主应力方向取得极大值,因此水平最小主应力方向最易发生塑性破坏,应避免于该处布置径向井;Max Principle应力均于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取得极大值,因此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最易发生拉伸破坏,利于压裂裂缝起裂。应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不同径向井参数对地应力的影响规律,利用最大主应力(最大拉应力)准则判断裂缝起裂位置并预测裂缝形态,并通过大型真三维物模实验验证数模的准确性。数模及实验结果表明,在径向井内水力加压会改变原始地应力分布并形成诱导应力场,场内的诱导应力在一定范围内可有效改变原始地应力的大小及方向,实现了压裂裂缝的定向扩展。诱导应力场内存在垂直于径向井轴线方向的拉应力,该拉应力是压裂裂缝定向扩展的根本原因。基于地层流-固耦合方程,建立扩展有限元(XFEM)模型,利用最大能量释放率准则判断裂缝扩展,量化分析了不同参数对裂缝形态的影响规律,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最后通过大型真三维物模实验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数模结果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径向井辅助压裂技术对裂缝的引导能力可达40m,水平地应力差和径向井垂向井密是影响径向井对压裂裂缝引导能力的最主要因素,随水平应力差的增加,虽然起裂压力降低,但明显降低径向井对裂缝的引导能力;提高垂向井密可有效提高径向井对裂缝的引导能力同时降低起裂压力,当垂向井密小于1井/m时引导效果较差。相邻径向井间存在干扰应力场,场内应力数值较高,因此干扰应力场内最早发生裂缝的起裂并具备进一步扩展的能力。远井端各径向井仅受诱导应力场的影响,形成各自沿径向井扩展的主裂缝,且主裂缝扩展规律与单径向井辅助压裂裂缝扩展规律相同。主裂缝增大泄油面积,次级裂缝降低近井带油流阻力,两者结合构造的复杂多裂缝形态可有效提高产能。通过利用裂缝在均质储层中的波及面积并叠加模拟多裂缝的波及面积,以最大波及面积为评价标准优化径向井的布孔方式,为多径向井辅助压裂提供最优布孔方案的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多径向井在平面均匀布孔可得到最大波及面积、获得最大产能。结合研究分析的多重因素,最终优化的布孔方案为四径向井、四裂缝形态,且预期裂缝与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呈45°夹角,并对称分布,钻孔时需预留裂缝偏转余量,具体余量数值需综合考虑地应力差、岩石参数等。通过产能数值模拟研究,验证了“最大波及面积”理论的正确性,同时验证了最优布孔方案的正确性。径向井压裂辅助蒸汽吞吐技术对于开采低渗稠油油藏非常有效,在优化布孔方案下3年累产油量约为常规压裂辅助蒸汽吞吐的2.65倍。相比冷采,热采中径向井辅助压裂技术的优势更大。
卢宇[9](2016)在《压力衰竭疏松砂岩气藏自流注气水平井射孔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DF气田产能有较大下降趋势,该气田通过实施自流注气井,将压力较高的莺歌海Ⅲ上组的高含CO2气体注入到压力衰竭的莺歌海组Ⅱ下高烃气组。从对压力衰竭气组的储层保护角度考虑,已下入套管封固莺歌海组Ⅱ下气组,现需射开Ⅱ下气组内长水平段形成自流注气通道,完成自流注气。本文针对疏松砂岩气藏自流注气井实施过程中的射孔优化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基于气藏渗流和井筒流动耦合的射孔水平井注气能力评价模型,分析了自流注气井射孔打开的Ⅱ下气组的可注气能力;然后结合供气层,采用节点系统分析方法,将高含CO2的Ⅲ上供气组、水平井井筒和高烃Ⅱ下的产气组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分析射孔完井参数、供气层特征参数对自流注气井注气量的影响,形成了自流注气井注气量的评价方法,为优选满足注气量要求的射孔完井参数提供理论依据。其次,为防止压力衰竭疏松砂岩气藏长水平段射孔时出砂,避免射孔后沉砂卡枪或难以拔枪等安全事故发生,本文建立了水平井射孔出砂临界压差预测模型,并编制了出砂预测程序模块,对水平井出砂趋势和出砂临界压差进行预测;分析了射孔方向、地层压力衰竭等对射孔孔眼稳定性影响。然后针对疏松砂岩气藏射孔施工工艺适应性进行了研究,并从注气量、井筒压力变化等角度,对负压、平衡、正压射孔三种射孔方式在疏松砂岩气藏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同时优选了合理射孔压差,形成了疏松砂岩气藏自流注气井射孔工艺优选方法。最后,针对DF气田压力衰竭疏松砂岩气藏一口自流注气实例井,分析制定了满足自流注气井注气量要求和射孔工艺安全的射孔方案。对该气田自流注气井的射孔优化设计、射孔工艺的实施及稳定气区产能都具有重要意义。
郭海永[10](2016)在《疏松砂岩油藏出砂管理井的产能评价》文中认为疏松砂岩油藏储层具有弱胶结的特征,在生产过程中易于大量出砂从而导致套管损毁、磨蚀管线等危及安全生产的事故发生,所以在疏松砂岩油藏的开发过程中,通常采用防砂的完井方式来防止大量出砂危害油井生产。完全防砂会导致近井带地层的淤塞,从而降低油井产能,而允许地层出砂的生产方式疏通了地层,改善了孔渗结构从而提高了油井产能。适度出砂技术(又称出砂管理)就是在防砂降产与出砂增产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在不超过最大地面砂处理量的前提下,允许部分出砂,一定程度提高油井产能。实施这一适度出砂工艺的井称为出砂管理井,通过优化完井方式和生产压差,实现疏松砂岩出砂井的产能最优化。本文以疏松砂岩油藏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理论研究和实验模拟的基础上,从油藏渗流入手,以获得出砂对地层物性与产能的定量影响为目标,围绕出砂机理、完成了以下主要工作:(1)出砂临界条件计算方法研究;(2)产能计算模型与出砂后改善渗透率数学模型的建立;(3)完井表皮的计算以及出砂对完井表皮和油井产能的影响;(4)适度出砂井产能评价程序的编制;(5)定量计算与出砂相关的多参数对储层物性、产能的影响与合理生产压差的确定。通过以上研究,得到了以下主要结论和认识:(1)建立了评价砂粒产出的临界条件数学模型,将临界出砂压力梯度作为临界出砂条件,临界出砂压力梯度与剥蚀开始系数、残余内聚力、颗粒半径的倒数呈现出正比关系,与正有效体积应力、内摩擦角、孔隙度呈反比关系;(2)建立了出砂与储层渗流过程的模型,该模型主要由储层的孔隙度与渗透率以及储层压力分布、临界出砂压力梯度、剥蚀系数、坍塌孔隙度、生产压差等参数决定,出砂的程度受压力梯度控制,出砂的过程由剥蚀模型描述,剥蚀系数描述岩石剥蚀出砂的能力;(3)分析了疏松砂岩油藏开采过程中含砂流体产出与产能的关系,随着油井含砂流体的产出,油井的产能逐步提高,含砂浓度越高,产能提高的倍数也就越大;(4)编制了适度出砂井产能评价程序,程序可以用来分析不同参数对地层孔、渗条件和产能的影响以及建立合理的生产压差;(5)分析了出砂对地层孔、渗结构的影响过程,解释了油藏出砂增产的原因是由于地层的孔、渗条件得到了改善,并给出了具体的孔、渗改善情况分布图,分析了不同因素包括:临界出砂压力梯度、剥蚀系数、坍塌孔隙度、生产压差、防砂精度、完井表皮等因素对地层孔、渗条件和油井产能的影响。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包括:(1)编制了易于使用的疏松砂岩适度出砂井产能评价程序,可以用来模拟出砂井的产能、地层物性变化规律;(2)从出砂提高产能的机理入手,分析了多参数对出砂和储层物性的影响。
二、射孔优化技术在疏松砂岩油藏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射孔优化技术在疏松砂岩油藏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海外G油田边底水复杂断块疏松砂岩油藏开发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0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1 边底水断块油藏开发研究进展 |
1.1.2 边底水复杂断块油藏稳油控水技术现状 |
1.1.3 油藏边底水研究 |
1.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2.1 油藏开发动态特征分析 |
1.2.2 油藏含水上升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
1.2.3 油藏开发调整数值模拟研究 |
1.3 技术路线 |
2 海外G油田物性特征与生产动态分析 |
2.1 油田物性特征 |
2.1.1 流体性质 |
2.1.2 温度和压力数据 |
2.1.3 岩石物性数据 |
2.2 油田生产动态分析 |
2.2.1 生产动态分析 |
2.2.2 产量递减分析 |
2.2.3 采收率预测 |
2.2.4 合理井网密度及井位优选 |
2.2.5 开发问题及潜力 |
2.3 本章小结 |
3 海外G油田地质特征与地质建模 |
3.1 油田地质概况 |
3.1.1 地层特征 |
3.1.2 构造特征 |
3.1.3 储层特征 |
3.2 三维地质建模 |
3.2.1 数据准备 |
3.2.2 构造模型 |
3.2.3 岩相模型 |
3.2.4 属性模型 |
3.2.5 模型粗化 |
3.3 本章小结 |
4 海外G油田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
4.1 机理模型研究 |
4.2 数值模型建立 |
4.2.1 模拟软件介绍 |
4.2.2 数值模型建立 |
4.3 天然能量评价 |
4.4 历史拟合 |
4.4.1 储量拟合 |
4.4.2 全区拟合结果 |
4.4.3 单井拟合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海外G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开发调整方案设计 |
5.1 油水分布变化规律 |
5.2 水侵影响因素 |
5.3 剩余油分布特征 |
5.3.1 垂向剩余储量分布 |
5.3.2 平面剩余储量分布 |
5.3.3 剩余油分布模式 |
5.4 开发调整方案预测 |
5.4.1 基础开发方案 |
5.4.2 调整射孔层位方案 |
5.4.3 加密直井方案 |
5.4.4 水平井方案 |
5.4.5 方案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和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砂岩油藏出砂机理与筛管防砂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砂岩油藏出砂机理及出砂危害 |
2.1 砂岩油藏地质特性 |
2.2 砂岩油藏出砂原因 |
2.3 砂岩油藏出砂机理 |
2.4 砂岩油藏出砂类型及特征 |
2.5 砂岩油藏出砂危害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油层出砂预测方法研究 |
3.1 现场预测法 |
3.2 经验法 |
3.3 实验研究法 |
3.4 理论计算模型法 |
3.5 神经网络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出砂预测模型的有限元分析 |
4.1 出砂预测模型的建立 |
4.2 出砂预测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筛管防砂技术研究 |
5.1 防砂方法分类及特点 |
5.2 筛管防砂方法分类及特点 |
5.3 防砂方法的选择 |
5.4 防砂效果评价 |
5.5 地层砂对筛管砾石充填防砂井产能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现场应用效果 |
6.1 三合村油田地质特性 |
6.2 射孔防砂工艺参数设计 |
6.3 防砂技术的选择 |
6.4 防砂效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3)径向水平井砾石充填完井工具研究及充填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砾石充填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砾石充填工具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砾石充填工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问题 |
1.3.2 主要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3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砾石充填防砂机理研究 |
2.1 完井机理研究 |
2.2 出砂与防砂机理研究 |
2.2.1 出砂机理研究 |
2.2.2 防砂机理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径向水平井砾石充填工具的设计 |
3.1 筛管通过性的计算 |
3.1.1 几何分析法 |
3.1.2 间隙分析法 |
3.2 径向水平井砾石充填工具 |
3.2.1 砾石充填工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径向水平井砾石充填机理及数学模型 |
4.1 径向水平井砾石充填机理和堵塞机理 |
4.1.1 径向水平井砾石充填机理 |
4.1.2 径向水平井砾石充填堵塞机理 |
4.2 径向水平井砾石充填数学方程 |
4.2.1 砾石充填连续性方程 |
4.2.2 砾石充填动量守恒方程 |
4.2.3 各流动系统的耦合方程 |
4.2.4 砾石充填数学模型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径向水平井砾石充填参数优化 |
5.1 充填材料-砾石的优选准则 |
5.1.1 砾石的行业优选标准及指标[55] |
5.1.2 优选砾石尺寸的理论性分析 |
5.1.3 砾石与地层砂粒度中值比 |
5.2 径向水平井砾石充填指标 |
5.3 砾石充填正交试验及结果分析 |
5.4 数值仿真计算及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附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4)普通稠油油藏提高蒸汽驱开发效果技术研究 ——以中亚M-Ⅲ油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蒸汽驱技术研究进展 |
1.2.1 稠油开采技术 |
1.2.2 蒸汽驱开发技术研究进展 |
1.2.3 稠油热采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1.2.4 改善蒸汽驱开发效果技术研究进展 |
1.3 蒸汽驱现场应用现状 |
1.3.1 美国克恩河油田(Kern River Field) |
1.3.2 印度尼西亚杜里油田(Duri oilfield) |
1.3.3 中国新疆油田六、九区 |
1.3.4 中国辽河油田齐40块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基础地质特征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油田地层特征 |
2.3 油田构造特征 |
2.4 油田沉积特征 |
2.5 研究区储层特征 |
2.5.1 岩石学特征 |
2.5.2 储层物性特征 |
2.5.3 砂体和油层分布 |
2.5.4 含油饱和度分布 |
2.5.5 隔夹层分布 |
2.5.6 储层非均质性 |
2.5.7 储层敏感性评价 |
2.5.8 岩石润湿性评价 |
2.6 油藏性质 |
2.6.1 油藏温度和压力系统 |
2.6.2 原油性质 |
2.6.3 地层水性质 |
第三章 普通稠油油藏渗流机理实验研究 |
3.1 普通稠油流变性评价 |
3.1.1 实验设计 |
3.1.2 屈服应力 |
3.1.3 流变性与本构方程 |
3.2 高温驱油机理实验研究 |
3.2.1 实验设计 |
3.2.2 热水驱油效率 |
3.2.3 蒸汽驱油效率 |
3.3 温度对储层渗流特征的影响 |
3.3.1 实验设计 |
3.3.2 热水驱油相渗特征 |
3.3.3 蒸汽驱油相渗特征 |
第四章 蒸汽驱开发效果与调整潜力分析 |
4.1 开发历程与开发现状 |
4.2 蒸汽驱生产特征与开发效果 |
4.3 蒸汽驱开发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地质因素 |
4.3.2 油藏工程因素 |
4.3.3 完井工艺方式 |
4.4 开发调整潜力研究 |
4.4.1 采收率评价 |
4.4.2 平面潜力分析 |
4.4.3 纵向潜力分析 |
第五章 蒸汽驱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
5.1 蒸汽驱油数学模型 |
5.2 地质油藏模型 |
5.2.1 油藏地质建模 |
5.2.2 历史拟合 |
5.3 剩余油分布特征 |
5.4 注采参数优化 |
5.4.1 注汽速率 |
5.4.2 蒸汽干度 |
5.4.3 采注比 |
5.4.4 应用实例 |
5.5 井网三次加密可行性 |
第六章 开发方式转换接替技术可行性分析 |
6.1 间歇蒸汽驱 |
6.2 热水驱 |
6.2.1 热水驱原则 |
6.2.2 转热水驱方案可行性及预测 |
6.3 水-汽交替段塞驱 |
6.3.1 作用机理 |
6.3.2 方案预测与优选 |
6.4 开发方式对比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发表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基本情况 |
教育背景 |
(5)水平井完井控水控砂优化设计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油藏渗流与井筒管流耦合模型研究现状 |
1.2.2 水平井控水控砂完井技术发展现状 |
1.2.3 水平井分段完井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
1.2.4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油藏渗流与水平井筒管流耦合模型研究 |
2.1 底水油藏水平井渗流模型 |
2.1.1 底水油藏水平井物理模型 |
2.1.2 底水油藏水平井势的分布 |
2.1.3 不同完井方式表皮系数 |
2.2 水平井筒管流压降模型 |
2.2.1 水平井筒摩擦压降模型 |
2.2.2 水平井筒加速度压降模型 |
2.2.3 水平井筒重力压降模型 |
2.3 耦合模型建立与求解 |
2.4 水平段产液剖面影响因素分析 |
2.4.1 油层厚度对产液剖面的影响 |
2.4.2 水平渗透率对产液剖面的影响 |
2.4.3 渗透率各向异性对产液剖面的影响 |
2.4.4 原油粘度对产液剖面的影响 |
2.4.5 井筒直径对产液剖面的影响 |
2.4.6 水平段长度对产液剖面的影响 |
2.4.7 生产压差对产液剖面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平井控水控砂完井分段方法研究 |
3.1 水平井控水控砂完井分段原则 |
3.2 水平井控水控砂完井分段指标选取 |
3.2.1 底水油藏水平井见水时间预测模型 |
3.2.2 水平井出砂临界生产压差预测模型 |
3.3 基于多维有序聚类的水平井完井分段方法 |
3.3.1 多维有序聚类的原理及步骤 |
3.3.2 水平井控水控砂完井分段设计流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平井控水控砂完井参数优化设计 |
4.1 水平井ICD完井控水控砂机理 |
4.1.1 ICD结构与类型 |
4.1.2 ICD管柱工作原理 |
4.1.3 ICD管柱控水控砂原理 |
4.2 水平井ICD完井流动耦合模型 |
4.2.1 油藏渗流模型 |
4.2.2 井筒压降模型 |
4.2.3 ICD压降模型 |
4.2.4 流动耦合模型求解 |
4.3 水平井ICD完井参数多目标优化方法 |
4.3.1 多目标优化问题描述 |
4.3.2 NSGA-Ⅱ方法简介 |
4.3.3 ICD完井参数多目标优化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例应用与分析 |
5.1 基础数据 |
5.2 水平井完井分段设计 |
5.3 各分段ICD完井参数设计 |
5.4 不同完井方案应用效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冀东油田柳102断块辫状河储层剩余油定量表征及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油藏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现状 |
1.2.2 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微观剩余油实验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及技术难点 |
1.3.1 存在的问题 |
1.3.2 技术难点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1.6 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2章 油藏地质概况 |
2.1 工区位置与区域构造 |
2.2 地层构造特征 |
2.3 沉积特征 |
2.4 储层物性特征 |
2.5 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 |
2.5.1 构造模型的建立 |
2.5.2 沉积相模型的建立 |
2.5.3 单砂体模型的建立 |
2.5.4 属性模型的建立 |
第3章 物理模拟实验与油藏规模剩余油表征 |
3.1 物理模型设计 |
3.1.1 物理模型尺寸及井位分布 |
3.1.2 模型垂向物性 |
3.1.3 模型内部夹层设计 |
3.2 物理模拟实验 |
3.2.1 实验步骤 |
3.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3 剩余油定量化表征 |
3.3.1 剩余油平面分布 |
3.3.2 剩余油纵向分布 |
第4章 分阶段数值模拟与单砂体规模剩余油表征 |
4.1 建立数值模拟工区 |
4.1.1 地质属性模型优选 |
4.1.2 数模模型的建立 |
4.2 分阶段历史拟合 |
4.2.1 历史拟合基本原则 |
4.2.2 分阶段历史拟合方法 |
4.2.3 分阶段历史拟合 |
4.3 历史拟合结果评价 |
4.4 剩余油定量表征 |
第5章 岩心微观驱替实验与孔隙规模剩余油表征 |
5.1 微观驱替实验设计 |
5.1.1 实验技术难点分析 |
5.1.2 实验设计思路与实验步骤 |
5.2 微观驱替实验及结果分析 |
5.3 微观剩余油分类 |
5.4 微观剩余油定量化表征 |
第6章 不同规模油藏剩余油形成机理及分布模式 |
6.1 油藏规模剩余油形成机理及分布模式 |
6.1.1 油藏规模剩余油形成机理 |
6.1.2 油藏规模剩余油分布模式 |
6.2 单砂体规模剩余油形成机理及分布模式 |
6.2.1 单砂体规模剩余油形成机理 |
6.2.2 单砂体规模剩余油分布模式 |
6.3 孔隙规模剩余油形成机理及分布模式 |
6.3.1 孔隙规模剩余油形成机理 |
6.3.2 孔隙规模剩余油分布模式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微观驱替实验过程记录 |
致谢 |
(7)蒙古林油田出灰浆治理工艺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出砂对油田生产的影响和防砂工作的现实意义 |
1.1.2 出灰浆对蒙古林油田的影响 |
1.2 国内外出砂机理研究 |
1.2.1 根据地层特点分析出砂机理 |
1.2.2 由砂粒从骨架脱附情况分析地层出砂机理 |
1.2.3 根据出水后岩石性能的变化分析地层出砂机理 |
1.2.4 外在人为因素分析地层出砂机理 |
1.3 国内外防砂工艺技术研究 |
1.3.1 机械防砂 |
1.3.2 化学防砂 |
1.3.3 其它防砂方法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蒙古林油田地质特征和出灰浆机制分析 |
2.1 地理及区域构造位置 |
2.2 蒙古林油田基本储层特征 |
2.2.1 地层 |
2.2.2 沉积 |
2.2.3 储层 |
2.3 蒙古林油田流体特征 |
2.3.1 流体性质 |
2.3.2 渗流规律 |
2.4 蒙古林油田出灰浆机制分析 |
2.4.1 蒙古林油田灰浆物性概述 |
2.4.2 地质因素 |
2.4.3 工程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蒙古林油田出灰浆治理工艺研究与应用 |
3.1 蒙古林油田出灰浆情况统计和分析 |
3.1.1 类型统计和分析 |
3.1.2 特征统计和分析 |
3.2 机械治理出灰浆工艺 |
3.2.1 筛管悬挂式治理工艺 |
3.2.2 治理泵治理工艺 |
3.2.3 简易治理工艺管柱 |
3.2.4 现场应用情况 |
3.3 化学治理的研究与应用 |
3.3.1 双效胶结砂防砂 |
3.3.2 高弹胶治理 |
3.3.3 纤维复合治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蒙古林油田出灰浆治理效果评价 |
4.1 油气井防砂效果评价方法体系研究思路 |
4.1.1 挡砂效果评价方法 |
4.1.2 增产效果评价方法 |
4.1.3 改善井底流动条件效果评价方法 |
4.2 蒙古林油田防砂效果综合评价指标计算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低渗稠油储层径向井辅助压裂裂缝扩展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径向井辅助压裂技术研究现状 |
1.2.2 水力压裂裂缝起裂和扩展规律研究现状 |
1.2.3 定向射孔压裂裂缝扩展规律研究现状 |
1.2.4 裂缝扩展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径向井辅助压裂定向起裂机理分析 |
2.1 单径向井力学模型 |
2.2 多径向井力学模型 |
2.3 径向井辅助压裂定向起裂计算分析 |
2.3.1 径向井参数对裂缝起裂的影响 |
2.3.2 地应力差对裂缝起裂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有限元的低渗稠油储层应力分布研究 |
3.1 井壁稳定性研究 |
3.1.1 套管完井未钻孔时应力分布规律 |
3.1.2 钻孔后套管及水泥环应力分布规律 |
3.1.3 钻孔后地层应力分布规律 |
3.2 径向井稳定性研究 |
3.2.1 径向井参数对井壁稳定的影响规律 |
3.2.2 灰色关联分析 |
3.3 径向井辅助压裂对地应力的影响 |
3.3.1 双径向井对地应力的影响 |
3.3.2 多径向井对地应力的影响 |
3.3.3 裂缝形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径向井辅助压裂物模实验研究 |
4.1 实验准备 |
4.1.1 人造岩心的制备 |
4.1.2 实验方案设计 |
4.3 实验结果及规律分析 |
4.3.1 单径向井裂缝形态 |
4.3.2 水平多径向井裂缝形态 |
4.3.3 纵向多径向井裂缝形态 |
4.3.4 裂缝形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单径向井辅助压裂裂缝扩展规律研究 |
5.1 扩展有限元模型理论研究 |
5.1.1 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 |
5.1.2 扩展有限元损伤理论 |
5.1.3 低渗稠油储层流体流动模型 |
5.1.4 流固耦合模型的建立 |
5.2 不同压裂方式裂缝形态对比 |
5.3 径向井辅助压裂裂缝形态变化规律 |
5.3.1 水平地应力差对裂缝形态的影响规律 |
5.3.2 径向井参数对裂缝形态的影响规律 |
5.3.3 储层物性参数对裂缝形态的影响规律 |
5.3.4 压裂施工参数对裂缝形态的影响规律 |
5.4 灰色关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多径向井辅助压裂裂缝扩展规律研究 |
6.1 近井端两径向井干扰条件下裂缝形态 |
6.1.1 径向井参数对裂缝形态的影响规律 |
6.1.2 水平地应力差对裂缝形态的影响规律 |
6.1.3 储层物性参数对裂缝形态的影响规律 |
6.1.4 压裂施工参数对裂缝形态的影响规律 |
6.2 远井端两径向井干扰条件下裂缝形态 |
6.2.1 径向井参数对裂缝形态的影响规律 |
6.2.2 水平地应力差对裂缝形态的影响规律 |
6.2.3 储层物性参数对裂缝形态的影响规律 |
6.2.4 压裂施工参数对裂缝形态的影响规律 |
6.3 多径向井辅助压裂裂缝形态变化规律 |
6.4 多径向井布孔方案优化 |
6.4.1 波及面积评价方法 |
6.4.2 多径向井布孔方案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低渗稠油储层径向井辅助压裂产能规律研究 |
7.1 径向井辅助压裂产能研究 |
7.1.1 不同裂缝相位角条件下产能变化规律 |
7.1.2 不同裂缝数量条件下产能变化规律 |
7.1.3 径向井辅助压裂联合蒸汽吞吐产能研究 |
7.2 现场应用实例分析 |
7.2.1 微地震监测结果 |
7.2.2 实际裂缝形态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压力衰竭疏松砂岩气藏自流注气水平井射孔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自流注气井研究现状 |
1.2.2 射孔水平井注采能力研究现状 |
1.2.3 射孔井出砂预测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DF气田储层概况与物性参数 |
2.1 储层构造特征 |
2.1.1 Ⅱ_下气组构造特征 |
2.1.2 Ⅲ_上气组构造特征 |
2.2 储层特征 |
2.2.1 Ⅱ_下气组储层特征 |
2.2.2 Ⅲ_上气组储层特征 |
2.3 气藏特征 |
2.3.1 气藏类型与驱动类型 |
2.3.2 温压系统 |
2.3.3 流体性质 |
2.4 自流注气井高含CO_2物性参数计算 |
2.4.1 偏差因子计算模型 |
2.4.2 粘度计算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自流注气井注气量评价理论研究 |
3.1 射孔水平井注气能力评价模型 |
3.1.1 气藏渗流物理模型及无因次变量定义 |
3.1.2 射孔完井地层渗流瞬态压力响应模型 |
3.1.3 气藏水平井井筒流动模型 |
3.1.4 耦合模型及求解 |
3.2 射孔参数对水平井可注气能力的影响 |
3.3 自流井供气层供气能力分析 |
3.4 自流注气井注气量敏感性分析 |
3.4.1 射孔参数与自流注气量关系 |
3.4.2 供气层压力衰竭与自流注气量关系 |
3.4.3 不同渗透率级别对应注气量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疏松砂岩气藏射孔出砂预测研究 |
4.1 岩石力学参数计算 |
4.2 出砂趋势预测 |
4.3 射孔出砂临界压差研究 |
4.3.1 近井地应力分布 |
4.3.2 水平井射孔孔壁应力 |
4.3.3 出砂临界压差模型 |
4.3.4 射孔方位对临界出砂压差影响 |
4.3.5 压力衰竭对出砂压差影响 |
4.3.6 射孔参数优化防砂 |
4.4 出砂临界压差程序编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疏松砂岩气藏自流注气井射孔工艺研究 |
5.1 射孔工艺适应性 |
5.1.1 定方位射孔工艺 |
5.1.2 水平井射孔工艺 |
5.1.3 常规射孔与定方位射孔工艺对比 |
5.2 疏松砂岩气藏射孔方式适应性 |
5.2.1 负压射孔适应性 |
5.2.2 正压射孔适应性 |
5.2.3 射孔井筒压力变化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例井分析 |
6.1 目标井基本情况 |
6.2 目标井射孔参数优化设计 |
6.2.1 目标井钻井污染评价结果 |
6.2.2 射孔枪弹选择及校正 |
6.2.3 吸气层射孔完井单元注率比评价 |
6.2.4 均匀注气孔密优化设计 |
6.3 目标井射孔工艺优选 |
6.3.1 出砂趋势分析 |
6.3.2 目标井出砂临界压差 |
6.3.3 射孔方式优选 |
6.4 目标井注气量评价 |
6.5 射孔方案推荐 |
6.6 现场应用效果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疏松砂岩油藏出砂管理井的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出砂提高渗透率室内实验 |
1.2.2 适度出砂技术提高产能实例研究 |
1.2.3 出砂提高产能评价模型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适度出砂对油井产能影响规律研究 |
2.1 出砂来源及物理过程分析 |
2.2 疏松砂岩油藏出砂机理 |
2.3 出砂提高产能机理 |
2.4 适度出砂提高产能开发策略的适用范围 |
第3章 疏松砂岩油藏适度出砂井的产能模型的建立 |
3.1 油井产能模型 |
3.2 防砂完井表皮的计算 |
3.2.1 射孔—砾石充填完井表皮 |
3.2.2 割缝衬管完井表皮 |
3.3 出砂改善渗透率定量评价 |
3.3.1 油藏岩石的出砂判别准则 |
3.3.2 出砂预测模型的建立 |
3.3.3 砂粒剥蚀模型 |
3.3.4 剥蚀出砂过程计算步骤 |
3.3.5 模型参数的确定 |
3.4 平均渗透率的计算 |
第4章 适度出砂井产能预测模拟程序 |
4.1 系统整体设计 |
4.2 数据库设计 |
4.3 程序的开发 |
4.4 模拟结果及验证 |
第5章 地层物性与产能影响因素研究 |
5.1 临界出砂压力梯度的控制因素及影响 |
5.1.1 临界出砂压力梯度的控制因素 |
5.1.2 临界出砂压力梯度的影响 |
5.2 储层参数的影响 |
5.2.1 剥蚀系数的影响 |
5.2.2 坍塌孔隙度的影响 |
5.3 生产方式的影响 |
5.3.1 生产压差的影响 |
5.3.2 完井防砂的影响 |
5.3.3 防砂完井表皮的影响 |
5.4 确定合理的生产压差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射孔优化技术在疏松砂岩油藏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海外G油田边底水复杂断块疏松砂岩油藏开发调整研究[D]. 许江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2]砂岩油藏出砂机理与筛管防砂技术研究[D]. 姚治明. 长江大学, 2020(02)
- [3]径向水平井砾石充填完井工具研究及充填模拟分析[D]. 高春磊. 长江大学, 2020(02)
- [4]普通稠油油藏提高蒸汽驱开发效果技术研究 ——以中亚M-Ⅲ油藏为例[D]. 陶冶. 西北大学, 2019(01)
- [5]水平井完井控水控砂优化设计方法[D]. 贾宗毅.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6]冀东油田柳102断块辫状河储层剩余油定量表征及预测[D]. 裴升杰.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7]蒙古林油田出灰浆治理工艺研究与应用[D]. 韩玲.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8]低渗稠油储层径向井辅助压裂裂缝扩展规律研究[D]. 李小龙.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9]压力衰竭疏松砂岩气藏自流注气水平井射孔优化研究[D]. 卢宇. 西南石油大学, 2016(03)
- [10]疏松砂岩油藏出砂管理井的产能评价[D]. 郭海永. 西南石油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