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川黄土剖面古地磁研究

洛川黄土剖面古地磁研究

一、洛川黄土剖面的古地磁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昝金波[1](2010)在《西昆仑山黄土与亚洲内陆干旱化》文中提出亚洲内陆干旱化被认为是晚新生代以来全球气候恶化的一个重要标志。研究表明,干旱化过程所产生的粉尘被季风和西风环流带到沙漠外围,沉降在黄土高原、北太平洋乃至格陵兰地区,通过“阳伞效应”、“冰核效应”和“铁肥料效应”等一系列物理化学过程对中亚干旱区乃至全球气候产生巨大的影响,是全球海陆气耦合变化中关键的连接纽带。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尤其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亚洲粉尘最重要的源区之一,目前我们对这一地区的演化历史及其对东亚环境的影响了解还相当粗略,对于亚洲内陆干旱化的驱动机制的理解也有待深入。西昆仑山北坡发育有中国极端干旱区厚度最大的黄土,紧邻我国重要粉尘源地——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沙漠发生尘暴将粉尘扬起并沉降在昆仑山北坡堆积而成,直接记录内陆地区干旱演化历史。我们于2006~2007年在西昆仑山北坡开展钻探工作,钻穿黄土地层,获取了深达671m的黄土岩芯,为揭示塔克拉玛干沙漠和中亚干旱区的形成演化以及其与青藏高原隆升和全球变化的关系提供了难得的宝贵材料。本论文通过对前207m黄土岩芯进行的地层学、古地磁与岩石磁学和古气候记录研究,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前207m的西昆仑山黄土岩芯时代约为0.95Ma,根据沉积速率推算,671m的黄土岩芯底界年代可达上新世,是中亚地区已知的时代最老、厚度最大的风成黄土地层。(2)西昆仑山黄土的磁化率和碳酸钙古气候意义与黄土高原黄土有着明显的不同。岩石磁学分析表明,西昆仑山黄土的主要载磁矿物为磁铁矿和磁赤铁矿,同时还含有少量的针铁矿、赤铁矿。该地区磁化率的变化主要受源区粗颗粒的软磁性矿物含量的影响,成壤作用形成的细颗粒磁性矿物对磁化率的贡献极小,这一结论也得到了表土样品岩石磁学实验的支持,而磁化率在0.5Ma左右急剧升高,也主要与该时期干旱化加剧导致的源区扩大有关。此外,西昆仑山黄土碳酸钙含量随着降水量的增加呈逐渐增多的趋势,也与黄土高原地区碳酸钙含量随降水量的增加而减少有着本质的区别。对于西昆仑山黄土碳酸钙含量的这种变化,我们初步推测可能主要与极端干旱地区特殊的地表过程有关。(3)各气候代用指标的综合分析表明,近1Ma以来中国西北内陆极端干旱区气候总体上呈持续变干的趋势,其干旱化过程主要经历了五个演化阶段:0.95-0.87 Ma(207~191m),相对湿润阶段;0.87-0.52Ma(191~111m),干旱化发展阶段;0.52-0.33Ma(111~67m),干旱化强烈发展阶段;0.33-0.13Ma(67~30m),现代干旱环境格局的调整过渡阶段;0.13-0Ma(30~0m),现代干旱化格局的形成阶段。并存在有四次重大的干旱化事件。其中,0.87Ma左右的干旱化事件可能是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构造活动双重作用的结果;推测0.52Ma和0.13Ma左右的干旱化事件主要受控于青藏高原的隆升;0.35Ma左右的干旱化事件的触发机制目前不是十分明确,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支持。

王清雅[2](2020)在《中国黄土研究简史》文中提出回顾了我国黄土研究的发展历程,划分了我国黄土研究阶段,重点论述了我国不同时期黄土研究的特色及成就,探讨了中国黄土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我国黄土研究历史分为五个阶段,包括孕育期(19世纪中叶以前)、萌芽期(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成长期(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繁荣期(20世纪70年代–20世纪90年代)及成熟期(21世纪初期–至今)。孕育期我国限于有关黄土的记录,尚未在地质学思想启蒙下开展研究。萌芽期我国黄土研究主要以国外学者为主,国内从事的人员较少,主要集中于黄土成因探讨和宏观特征观察。成长期我国成立了专门的黄土研究机构,逐步开始进行系统性地研究,主要集中在黄土调查,研究区域以黄土高原为主,积累了大量的黄土资料,研究内容主要为黄土地层划分以及黄土地质工程问题。繁荣期我国黄土研究进入了比较研究阶段,开始注重进行室内分析和研究,14C年代学、古地磁地层学和热释光年代学等研究方法应用,大大促进我国黄土古气候学的研究,使黄土-古土壤气候指标成为研究全球变化的重要标尺之一。成熟期我国黄土研究逐步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得到了世界的积极认可,并获得了一系列国家级奖励,尤其在研究地球季风-干旱系统等方面成绩显著,为全球气候变化方面提供有力支撑。中国黄土研究还面临着基础研究相对薄弱、欠缺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和对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力度还不够等问题。将中国黄土研究未来发展方向归纳为四个方面:1、坚持多学科渗透交叉,加强“黄土-地球季风-大陆演化”相互作用研究;2、探索新技术和新方法应用;3、加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使用;4、加大中国黄土研究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岳乐平[3](1995)在《中国黄土与红色粘土记录的地磁极性界限及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报道由蓝田、陕县、洛川、西峰、平凉、兰州及靖远等剖面获得的古地磁研究结果.主要结论为:1.中国黄土剖面记录了Brunhes正极性带与Matuyama负极性带,Brunhes/Matuyama极性转换过程位于第8层黄土(L8).在段家坡黄土剖面该转换过程对应的地层厚度为0.375m,持续时间约6000a.转换过程由3次极性变化构成,每次经历的时间约为400a.2.Jaramillo正极性亚带(J)位于标志层L9至L15之间,大约S10-S13位置.3.Olduvai正极性亚带(O)对应的地层为S27-S334.Reunion正极性亚带(R)由两部分组成,在蓝田段家坡黄土剖面分别位于L36和S385.Matuyama负极性带与Gauss正极性带界限(M/Ga)位于黄土和红色粘土交界处,中国黄土的底界年龄为2.48Ma左右.黄土与红色粘土为整合接触关系.6.黄土下伏的红色粘土记录了Gauss正极性带,Gilbert负极性带和古地磁年表编号5(Epoch5).

谢兴俊,周卫健,鲜锋,武振坤[4](2014)在《中国黄土中松山-高斯极性倒转事件记录的空间对比》文中提出前人古地磁学研究表明,中国黄土不同剖面中松山-高斯(M/G)地磁极性转换界线记录层位并不一致,有的记录在黄土中,有的记录在红粘土中,这种不一致现象将可能影响到基于古地磁的黄土年代框架的建立及与全球气候记录的准确对比。针对这一问题,选取目前已有的典型黄土剖面中M/G地磁极性转换研究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尝试采用磁化率-深度曲线的空间对比来检验不同剖面M/G界线层位记录的差异,结果表明中国黄土中M/G界线均记录在由磁化率-深度曲线所反映的"黄土L33层",说明黄土中M/G界线层位记录不一致的现象可能主要是由于地层划分方案的差异所致。根据这一思想,论文尝试对传统的洛川、西峰黄土地层划分方案进行部分修订,并简要介绍了M/G界线记录的海陆对比差异和未来利用宇宙成因核素10Be示踪M/G极性倒转事件过程的可能性,以期为研究黄土中地磁极性转换过程和确切层位提供一种新方法。

韩朋,翟云峰,栗粲圪,张运,杨会会,靳春胜[5](2017)在《末次间冰期以来洛川黄土天然剩磁记录的可靠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磁倒转和漂移不仅是研究地球动力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也能使地磁年代框架更加准确。通过对洛川黄土剖面L1、S1进行详细的岩石磁学、古地磁研究,结果表明:L1、S1中主要的载磁矿物是磁铁矿,但赤铁矿也可能携带稳定的特征剩磁;洛川黄土剖面能够记录Blake漂移,并发生于(123±2)ka。通过S1中1 0921 240cm处6套平行样品的古地磁结果,表明洛川黄土难以记录Blake漂移的形态学特征;L1未记录到Mono Lake和Laschamp漂移,但是在175cm处识别出1次明显的地磁异常事件,年代约17.9ka。我们认为该地磁异常事件应为Hilina Pali/Tianchi漂移。此外,导致同一极性事件在不同地区记录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有中国黄土存在千年尺度的沉积间断、较低的沉积速率及黄土剖面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同一剖面平行样品间地磁漂移形态学存在差异,可能是由于极性漂移期间较低的古地磁场强度抑制了黄土剩磁记录能力所致。

张华[6](2012)在《大别山北麓罗山黄土古土壤古环境信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别山地区处于中国南北地理及气候的分界线,属于对区域和全球气候响应的敏感地区,为了探讨大别山区域第四纪沉积物的古环境演变史,选取大别山北麓罗山剖面第四纪沉积物黄土古土壤作为研究对象,罗山剖面是该区域到目前为止发现的保存最完好的剖面,其完整的地层记录为研究的可信度提供了良好的保证,通过从罗山黄土古土壤提取古环境信息,进而对黄土古土壤的成因环境和古环境变化规律及物质来源等进行详细的研究,为中国中东部地区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反馈机制提供重要基础。论文首先通过古地磁、光释光测年结果对大别山北麓罗山黄土古土壤进行了定年,然后通过对样品的粒度、磁组构、磁化率等指标进行研究分析,初步探讨了罗山黄土古土壤的成因方式、沉积环境、物源方向等古环境信息,根据地球化学元素指标进一步探讨了罗山第四纪风尘堆积物的物质来源和沉积环境的变化规律。经磁性地层研究结果表明,罗山黄土古土壤剖面B/M界限出现在剖面1440cm处,且在B/M界限至剖面底部未出现松山负向期的贾拉米洛正向极性亚带事件,初步推测剖面底部所处的地质时代约为早更新世晚期或中更新世早期;分别以光释光测年结果及B/M界线年龄作为时间控制点,推测大别山北麓罗山剖面黄土古土壤开始堆积的起始年龄为870kaB.P左右。单一磁组构参数及其组合参数结果表明,研究剖面从成因上分为两阶段,其中第一阶段(1480~1600cm)样品的磁组构参数P、F、L平均值均高于第二阶段的相应值,但q平均值较第二阶段(0~1480cmm)大,上述标志特征揭示剖面第一阶段(0~1480cm)属于水成搬运沉积,而第二阶段属于典型风成沉积;磁组构参数组合关系图F-L、P-q、P-F显示,第一阶段水成的样品的数据点集中分布于远离坐标原点的区域,指示沉积动力较强,而第二阶段的风成样品的数据点集中分布于坐标原点附近的区域内,指示沉积动力弱而稳定;磁化率各向异性主轴Kl和K3方向的等面积赤平投影图显示第一阶段样品的椭球体轴向分布聚集,长轴的倾角一般小于10°,短轴的倾角大于80°,而第一阶段的分布分散,长轴的倾角大于60°,短轴的倾角小于150。磁化率最大主轴偏角指示第一阶段风成沉积的主导风向为NW-SE方向,第二阶段水成沉积的古流向为SW-NE方向。综合来看,磁组构特征指示了第一阶段为水成搬运沉积而第二阶段为风成沉积,整个剖面自老至新磁组构特征的变化暗示了研究区成因类型的递变,并记录了沉积环境由温湿向干冷逐渐转变的气候环境。利用粒度组成、粒度参数及粒度曲线和石英颗粒表面结构特征对罗山黄土古土壤进行古环境分析,结果表明,第一阶段(1480~1600cm)无明显富集风成的基本粒组即10~501μm,且标准偏差较大,分选相对较差,频率曲线表现为双峰至多峰正偏态为主,其环境判别参数(Y>0,平均值为1.13)显示其为水成搬运沉积;此阶段石英颗粒粒径较大,>200μm粒级含量多见,形状以棱角状、次棱角状为主,粗颗粒含量较高,说明沉积物可能是受较强动力水流搬运近源物质堆积而致,与冲积扇相中的泥石流相的沉积特征十分相似;剖面第二阶段(0~1480cm)粒度参数和粒度曲线特征显示,沉积物粒度以风成的基本粒组即10~50μm粒级为众数粒组,粘粒含量次之为次众粒组,属粘土质粉砂类型,且粒度组成非常均一,标准差较小、分选较好,在累积曲线上表现为双峰负偏态且细尾较重,因此属于风成成因,与北方黄土呈明显的延续关系,符合我国黄土从西北向东南粒度逐渐变细的基本特征;由环境判别函数Y<0(平均值为-9.85)再次印证为风成堆积物的特性;磨片显示石英粒径较小,形状以棱角状、次棱角状为主,沉积物镜下显示颜色较红,显示了风成沉积的特征且经受了较强的风化作用,与沉积物所具有较小的Kd值而反映的罗山沉积物受到较强的风化作用一致,侧面说明了大别山北麓自870kaB.P.以来整体较温湿的气候特征。黄土古土壤磁化率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自870kaB.P.以来磁化率值总体水平较高,说明整体气候背景较温湿;磁化率曲线显示磁化率的峰值和谷值分别对应古土壤与黄土,由质量磁化率经四次回归方程计算出研究区年平均温度为0.91~13.88℃、年平均降水量126.46~789.14mm的特征。对地球化学元素特征研究表明,大别山北麓罗山黄土古土壤表现出明显地富硅铝铁的现象,表明了大别山北麓自约870kaB.P.以来,气候以湿热为主且由湿热向干冷发展的气候特点。化学风化指数(CIA)值及特征元素比值等的变化等特征显示罗山经受了中等强度的化学风化程度;采用常量元素的富集因子法、特征元素比值法及稳定的微量元素法进行物源判别,元素富集因子值及其分布模式、特征元素比值的分布模式和稳定微量元素的物源判别指数和图解方法分析表明,大别山北麓罗山剖面自870kaB.P.以来,罗山整个剖面的黄土古土壤物源均来自西北的风尘堆积,也进一步确定研究剖面第一阶段(1480~1600cm)的沉积物为原始的风尘堆积而后又经过水流的次生改造而成,也进而得出大别山北麓罗山风尘堆积的底界年龄约为870kaB.P,此年龄与地理位置相近的长江中下游皖南地区的风尘堆积时间一致,说明罗山第四纪沉积物黄土古土壤的堆积是在全球大环境下实现的是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朱日祥,岳乐平,白立新[7](1995)在《中国第四纪古地磁学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扼要介绍了中国第四纪古地磁学研究的进展,其主要结论为:中国黄土-古土壤的主要磁性矿物是磁铁矿、赤铁矿和磁赤铁矿,特征剩磁载体为磁铁矿;L8和L33分别记录了M/B和G/M地磁极性转换过程;Jaramillo极性亚带的顶、底分别位于L10和L12;六盘山以东的黄土剖面,由于土壤化作用强烈,成土过程产生的次生剩余磁性已将持续时间只有5000a左右的Blake极性亚时的原始磁信息掩盖,无法分离出来;只有六盘山以西的黄土剖面才有可能记录Blake极性亚时。黄土的剩余磁性受“Smoothing”和“Look-in”效应的影响很小,因此是研究极性转换期间地球磁场形态学和古风向的合适物质。

安芷生,王俊达,李华梅[8](1977)在《洛川黄土剖面的古地磁研究》文中提出 六十年代以来,地磁场在其地质历史时期曾经发生倒转的事实得到进一步的证实。以地磁极性时期表出现为标志的地磁极性世的研究,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利用古地磁的方法对比和划分地层,特别是划分第四纪地层在国内外已越来越广泛。第四纪地磁极性历史的研究不仅为全球性第四纪地层对比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而且对于阐明和探索

毛沛妮[9](2018)在《汉江一级阶地形成时代及其上覆黄土对MIS-3以来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文中指出黄土堆积及其风化成壤改造所记录的季风气候变化信息是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课题。汉江上游位于秦巴山地之间、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变化的敏感过渡地带,是环境变化研究中具有独特地理位置的特色区域。汉江上游河谷两侧分布有一系列大型山间盆地,相对开阔的盆地地段发育四级阶地,上覆厚度约5~20m不等的黄土堆积。其中,二、三、四级阶地上黄土经长期侵蚀多为残丘,而一级阶地上黄土分布范围广,地层连续且完整,是记录汉江一级阶地抬升以来成壤环境变化的理想研究材料。本文重点对汉江一级阶地的形成年代、上覆黄土的完整地层和年代序列、及其记录的深海氧同位素MIS-3以来气候变化信息展开系统、深入研究。选取地层完整清晰的黄土剖面进行连续高分辨率采样分析,包括汉中盆地的军王村(JWC)和张沟(ZG)剖面、安康盆地的罗家滩(LJT)剖面、郧县盆地的庹家湾(TJW)和黄坪村(HPC)剖面。野外对其地层学和沉积学特征进行详细观察,室内对磁化率、色度、粒度、地球化学等理化性质以及微结构特征进行系统测试分析,并结合光释光(OSL)测年、14C测年、地层对比、文化遗迹的断代分析,获得了一系列新的认识,具体结论如下:1)以技术测年数据为依据,论证了汉江上游一级阶地的形成年代及演变过程。对一级阶地古河漫滩相砂层顶部和上覆盖黄土底界样品系统的OSL测年结果显示,不同河段上覆黄土的底界年代介于46.1±4.1~57.2土2.5 ka,表明阶地形成上界年龄;而砂层的顶界年代介于54.4±2.8~55.1±5.2ka,表明阶地形成下界年龄;综合表明汉江上游一级阶地自55.0 ka B.P.开始抬升,逐步形成汉江流域的现代地貌格局。2)系统建立了汉江一级阶地上覆黄土完整的地层序列及其年代。结合野外地层划分、室内理化指标证据和年代测试,将一级阶地上覆黄土从上至下依次划分为:全新世黄土 L0(3.0~0.0 ka B.P.)—古土壤 S0(8.5~3.0 ka B.P.)—过渡黄土Lt(11.5~8.5 ka B.P.)—马兰黄土L1-L1(21.0~11.5 ka B.P.)—弱古土壤L1-S1(23.0~21.0 ka B.P.)—马兰黄土 L1-L2(24.5~23.0 ka B.P.)—弱古土壤 L1-S2(31.0~24.5 ka B.P.)—马兰黄土 L1-L3(33.0~31.0 ka B.P.)—弱古土壤 L1-S3(34.0~33.0 ka B.P.)—马兰黄土 L1-L4(36.0~34.0 ka B.P.)—弱古土壤 L1-S4(44.5~36.0 ka B.P.)—马兰黄土 L1-L5(55.0~44.5 ka B.P.)。这些年代框架建立为探讨黄土成壤改造及其季风气候响应变化等奠定了重要的年代学基础。3)系统研究和总结了汉江上游黄土-古土壤理化性质参数及微结构特征。汉江上游黄土-古土壤以粉砂含量(5~50μm)为主,介于56.60%~67.62%,黏粒(<5μm)含量介于13.22%~26.24%,砂粒(>50μm)含量介于13.32%~25.84%;常量元素以SiO2、Al2O3和Fe2O3为主,三者含量总和在780.64~851.43 g.kg-1之间,总体呈现风尘堆积性质。微结构特征显示马兰黄土 L1的薄片颜色主要呈黄橙色、疏松多孔,主要以简单填充孔隙为主且孔隙壁粗糙,甚至呈现不规则的锯齿状;黄土中次生黏土土矿物较少且以残积黏土为主;粗颗粒矿物主要以石英、长石、云母为主,边界不规则,主要呈次棱角或棱角状。而古土壤So薄片颜色主要呈红棕或暗棕色,次生黏土含量非常多,存在大量淀积黏土以及铁锰质胶团,且黏土被无定形铁浸染;孔隙较少,主要为面积较大的孔道或者圆形孔隙,孔隙壁平滑;粗颗粒呈圆状或次圆状且含量较少、主要以难以风化的石英矿物为主。黄土 L0和黄土 Lt层薄片颜色仍以黄橙色为主,含有中等数量的黏粒胶膜和孔隙数量,孔隙类型主要以简单填充孔隙为主,并存在一些形态细长的裂隙型孔道,孔隙壁较粗糙。黄土-古土壤中均未看到任何形式的次生碳酸盐矿物,CaCO3含量仅为0.8~2.4 g.kg-1。4)分析和总结了秦岭南侧亚热带地区黄土风化过程和风化强度。对古土壤与黄土细致对比发现,古土壤的磁化率、a*值、Fe2O3,烧失量含量明显增加,而L*值降低,CIA、黏粒含量高,易溶元素Ca、Na、Mg淋失强烈,Fe、Al相对富集。结合黄土、古土壤的微结构(粗颗粒、土壤形成物、孔隙)特征差异分析,共同反映了亚热带环境下黄土风化过程中主要经历了强磁性矿物的形成及红化作用、硅酸盐矿物的分解和黏化作用、有机质的形成、强烈淋溶作用等。采用CIA、PIA、CIW、CPA、钾钠比、淋溶系数、退碱系数、残积系数等不同化学风化参数深入分析,一致显示出黄土-古土壤的化学风化强度大致处于中等化学风化阶段,且A-CN-K三角图反映其处于脱钙、钠阶段,尚未达到脱钾阶段;化学风化产生的黏土矿物主要以蒙脱石和伊利石为主。为更好揭示季风过渡地带的汉江上游黄土风化特征与规律,与洛川黄土和下蜀黄土进行对比,其化学风化强度呈现从西北向东南(洛川黄土→汉江黄土→下蜀黄土)逐渐增强的变化规律,恰好与我国现代夏季风气候格局一致,有力地说明夏季风气候对南北及过渡区域黄土化学风化强度变化的影响,为深刻理解黄土风化对东亚夏季季风气候变化区域响应提供关键性证据。5)论证了汉江流域黄土母质发育的土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地位。汉江流域黄土母质发育的土壤具有A-AB-Bt-BC-C的剖面构型,不同剖面Bt层的厚度约50~170 cm,黏粒含量比上覆淋溶层和黄土母质层明显增加,且绝对增加量≥3%;并呈现致密坚硬、暗红棕(5YR)、红棕(5YR)、暗棕(7.5YR)等颜色明显偏红的色调;微结构特征显示该层分布有大量残积黏土和淀积黏土胶膜;这些特征与“黏化层”的诊断条件相吻合,并具有坚实的棱柱状或棱块状结构、常伴有铁锰胶膜和铁锰团,黏土胶膜厚度≥0.5 mm,符合“黏磐”的诊断层标志,结合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可将汉江流域黄土母质发育的土壤归属于为“黏磐湿润淋溶土”。6)揭示了晚更新世末次冰期中MIS-3时期温湿气候变化在汉江流域的存在,并讨论了其环境意义,重建了汉江一级阶地形成以来的气候变化轨迹。55.0~11.5 ka B.P.,整体上处于较干冷的气候环境中,风化成壤作用非常微弱,形成马兰黄土L1。但是本文鉴别出黄土L1中发育4层弱古土壤层,其年代为23.0~21.0 kaB.P.、31.0~24.5kaB.P.、34.5~33.0 ka B.P.和 44.5~36.0kaB.P.。这 4 层弱古土壤风化成壤强度(以TJW剖面的黏粒变化为例),弱古土壤L1-Si、L1-S2、L1-S3和L1-S4(18.44%、20.60%、15.91%和14.48%)明显高于相邻上下黄土层,高于黄土 L1均值(13.32%),而低于古土壤S0(25.94%),并呈现L1-S2>Li-S1>L1-S3>L1-S4的变化特征,表明这4个时期气候温湿程度波动变化。其中,弱古土壤L1-S4和L1-S3的风化成壤程度较微弱,说明55.0~31.0kaB.P.期间气候以干冷为主,在44.5~36.0kaB.P.和34.5~33.0 ka B.P.期间表现出弱温湿的变化特征;弱古土壤L1-S2和L1-S1经历的风化成壤作用较高,且弱古土壤L1-S2最强烈,说明31.0~21.0 kaB.P.期间气候呈现一个非常明显的、持续时长约10.0ka的温暖湿润时期,且气候最为温湿阶段出现在31.0~24.5 ka B.P.,而24.5~23.0 ka B.P.时期出现一次短暂的干冷特征;21.0~11.5 kaB.P.期间气候表现出一个持续9.5 ka的干冷阶段,黄土大量堆积,与全球性的末次盛冰期相吻合。11.5~8.5kaB.P.,气候转向温湿→8.5~3.0kaB.P.达到最温湿阶段→ 3.0~0.0 ka B.P.又转向凉干。

陈蕴[10](2012)在《北京邻区矾山黄土—古土壤序列的古地磁和地球化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土高原不同地区记录东亚冬夏季风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黄土高原腹地。黄土高原东北缘边缘区虽受东亚季风影响较小,但黄土-古土壤序列发育层次清晰,质地均一且地层中的钙质结核并不像黄土高原腹地广泛发育,是探究黄土古地磁可靠性的理想材料。为此,本论文选择了北京邻区矾山黄土剖面S6-S9段地层进行了高分辨率古地磁和岩石磁学研究,试图对布容/松山极性转换(MBB)的产出层位以及“上粉砂层”—L9等关键层位记录原生剩磁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此外,本论文还开展了较系统的环境磁学、粒度及代表性样品的地球化学指标分析,来试图揭示早、中更新世过渡期的磁气候记录及其区域古环境意义。矾山剖面(40°11’39"N,115°23’51"E)的主要载磁矿物为磁赤铁矿和磁铁矿,并含少量赤铁矿。磁化率各向异性分析结果显示,矾山黄土呈以磁面理占主导的典型沉积磁组构,表明黄土沉积后未受明显的后期改造或扰动。S6-L9段地层总厚度与洛川经典剖面相当,磁化率值比洛川经典剖面相应层位略低,这暗示了矾山剖面相对于黄土高原腹地受东亚夏季风影响和成土作用要弱。χ%、Jv、Jv%、Hc和Hcr等磁参数与χ和中值粒径对比表明,在古土壤形成时强烈的成土作用生成了大量细粒亚铁磁性矿物,导致磁信号增强。这些环境磁学参数在S6-1和L9中达到极大和/或极小值,说明在早中更新世过渡期,矾山一带在S6-1时气候最为适宜,而L9则记录了一个气候极端干冷期。粒度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在中更新气候转型初期的L9堆积期气候最为干冷,东亚冬季风最强,物源区与沉积区的距离最近,沙漠扩张最大。<2μm细颗粒百分含量和地球化学分析结果也清晰表明,该剖面受东亚夏季风和成土作用较黄土高原腹地要偏弱。主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结果显示,该剖面和黄土高原腹地典型剖面(如西峰和灵台)的物源相似,均是来自于中国北部、西北部的沙漠和沙漠边缘区。MBB在该剖面L8~S8地层中并未被清晰地记录,却在L9的顶部记录了一个明显的正、反极性转换。相对古强度参数分析可观察到L8下部有一个相对古强度明显降低带,而这一特征极有可能暗示了M/B应该出现的位置;与近年来对黄土高原其他剖面L9的古地磁研究结果相似,矾山剖面L9也经历了广泛而复杂的重磁化,记录了3个正极性带和2个反极性带,而相对古强度参数并未随L9记录的极性变化表现出明显的趋势性变化;L9下部存在一个约0.8m厚的NRM异常高值带,由于该带在岩石磁学性质和地球化学特征上均未表现出异常,初步推测可能是瞬间极强磁场(如雷电)磁化的结果。矾山剖面缺失的MBB和L9复杂的热退磁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黄土记录原生剩磁的复杂性。

二、洛川黄土剖面的古地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洛川黄土剖面的古地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西昆仑山黄土与亚洲内陆干旱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国黄土古气候研究现状及进展
    第二节 亚洲内陆干旱化研究
    第三节 西昆仑山地区黄土与干旱化历史研究现状及进展
    第四节 选题依据和目标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黄土钻探
    第一节 大气环流和气候
    第二节 构造背景与地层
    第三节 西昆仑山黄土钻探概况
第三章 岩芯描述及磁性地层年代
    第一节 黄土岩芯描述
    第二节 古地磁样品采集与测量
    第三节 磁性地层年代
第四章 黄土古气候代用指标记录及特征
    第一节 粒度
    第二节 磁化率和岩石磁学
    第三节 碳酸盐
    第四节 粉尘沉积通量
第五章 1Ma以来亚洲内陆干旱化过程及其机制
    第一节 各气候指标反映的1Ma以来的亚洲内陆干旱化过程
    第二节 塔克拉玛干沙漠近1Ma以来的演化历史
    第三节 黄土气候记录揭示的重大环境事件及驱动机制
第六章 结论与问题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2)中国黄土研究简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1 社会文化意义
        1.2.2 经济建设意义
        1.2.3 生态环境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现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现状
    1.4 存在问题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检索
        1.6.2 数据处理
        1.6.3 专家访谈
    1.7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研究文献数据分析
    2.1 中文文献统计分析
        2.1.1 论文主题数
        2.1.2 研究机构发表论文数
        2.1.3 论文发表期刊数
    2.2 SCI英文论文分析
        2.2.1 SCI英文论文的国家分布
        2.2.2 SCI英文论文研究机构分布
        2.2.3 英文SCI论文的发表期刊分析
        2.2.4 SCI英文论文被引情况
    2.3 发表论文统计综述
第3章 孕育期和萌芽期(20世纪中叶前)
    3.1 孕育期(19 世纪中叶以前)
    3.2 萌芽期(19 世纪中叶—20 世纪中叶)
        3.2.1 黄土成因
        3.2.2 黄土地层学
第4章 成长期(20 世纪50 年代—60 年代)
    4.1 黄土地层学
    4.2 黄土地貌学
    4.3 黄土成因学与新风成学说
    4.4 黄土地质工程学
第5章 繁荣期(20 世纪70 年代—90 年代)
    5.1 新技术广泛应用和黄土地层学
    5.2 黄土与古气候
    5.3 黄土研究与全球气候变化
    5.4 黄土地质工程学
第6章 成熟期(21世纪初—至今)
    6.1 黄土地层学
    6.2 黄土古气候学
    6.3 黄土高原生态修复
    6.4 工程地质学
    6.5 黄土考古学
第7章 存在主要问题与未来发展方向
    7.1 主要问题
        7.1.1 基础研究仍需进一步加强
        7.1.2 研究技术和手段还显不足
        7.1.3 支撑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力度还不够
    7.2 未来发展方向
        7.2.1 多学科渗透和交叉研究
        7.2.2 使用新技术和新手段
        7.2.3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使用
        7.2.4 国际合作和交流
第8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末次间冰期以来洛川黄土天然剩磁记录的可靠性(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1.1 样品采集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
    2.1 岩石磁学结果
    2.2 古地磁结果
    2.3 磁化率各向异性结果
3 讨论
    3.1 漂移事件的年代学分析
    3.2 地磁异常的确定和剩磁锁定深度
    3.3 地磁漂移的形态学分析
4 结论

(6)大别山北麓罗山黄土古土壤古环境信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全球变化的研究意义
    1.2 黄土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1.2.1 黄土的成因研究
        1.2.2 黄土的地层年代学研究
        1.2.3 黄土的土壤学研究
        1.2.4 黄土的气候环境替代性指标研究
    1.3 黄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 选题依据和拟解决科学问题
        1.4.1 选题依据
        1.4.2 拟解决科学问题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背景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大别山地理位置概况及地形地貌
        2.1.2 大别山地区构造地貌演化发育史及特征
        2.1.3 大别山区气候特征
    2.2 研究剖面的位置
    2.3 实测黄土剖面的特征
    2.4 样品采集
第三章 基本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3.1 研究材料
    3.2 分析方法
        3.2.1 古地磁分析
        3.2.2 光释光分析
        3.2.3 磁组构分析
        3.2.4 粒度分析
        3.2.5 体积磁化率测量
        3.2.6 地球化学元素测试
第四章 大别山北麓罗山黄土古土壤年代学研究
    4.1 磁性地层学研究的基础
        4.1.1 磁性地层学研究的基本假设和原则
        4.1.2 磁性地层学研究的原理
    4.2 古地磁的测试结果
第五章 大别山北麓罗山黄土古土壤磁化率环境意义
    5.1 磁化率研究理论基础
    5.2 磁化率测试结果及分析
        5.2.1 磁化率变化特征及环境意义
        5.2.2 磁化率在两个区域出现高值的可能原因及其环境意义
        5.2.3 大别山北麓罗山剖面磁化率反映的古温度古降水量化结果
    5.3 小结
第六章 大别山北麓罗山黄土古土壤磁组构特征及环境意义
    6.1 磁组构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磁组构参数及其意义
    6.2 实验结果分析
        6.2.1 沉积磁组构参数特征
        6.2.2 沉积磁组构组合参数特征
        6.2.3 沉积磁组构磁化率椭球体轴向分布
    6.3 小结
第七章 大别山北麓罗山黄土古土壤粒度特征及环境意义
    7.1 粒度参数及其意义
        7.1.1 粒度参数及其意义
        7.1.2 粒度分布曲线及其意义
    7.2 粒度分析结果及古环境意义
        7.2.1 各粒度组成与分析
        7.2.2 粒度参数统计方法——矩法、图解法
        7.2.3 大别山北麓罗山黄土古土壤薄片的显微特征
        7.2.4 K_d值特征及环境意义
        7.2.5 频率曲线与累积曲线特征
        7.2.6 粒度的沉积环境判别
    7.3 小结
第八章 大别山北麓罗山黄土古土壤地球化学元素古环境意义
    8.1 常量元素测试结果与分析
    8.2 微量元素测试结果与分析
        8.2.1 微量元素测试结果特征
        8.2.2 微量元素Rb、Sr的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8.2.3 Rb/Sr曲线与磁化率曲线的区别与联系
    8.3 风化成壤程度的判别
    8.4 大别山北麓罗山黄土古土壤的物质来源分析
        8.4.1 常量元素的富集因子法物源分析
        8.4.2 特征元素比值法物源分析
        8.4.3 稳定的微量元素进行物源分析
    8.5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9.1.1 取得的主要成果
        9.1.2 创新性研究成果
    9.2 存在问题及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经历和已发表论文

(9)汉江一级阶地形成时代及其上覆黄土对MIS-3以来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进展与研究现状
        1.2.1 古气候变化研究现状
        1.2.2 黄土-古土壤研究现状
        1.2.3 汉江上游流域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区域概况和研究地点
    2.1 自然环境特征
    2.2 研究材料
        2.2.1 军王村(JWC)剖面
        2.2.2 张沟(ZG)剖面
        2.2.3 罗家滩(LJT)剖面
        2.2.4 庹家湾(TJW)剖面
        2.2.5 黄坪村(HPC)剖面
    2.3 研究方法
        2.3.1 物理性质参数分析
        2.3.2 化学性质参数分析
        2.3.3 微结构分析
        2.3.4 年龄测定
第3章 测年结果与汉江一级阶地的形成年代
    3.1 河流阶地形成年代判断方法及原理
    3.2 OSL测年在汉江黄土研究中的可靠性
    3.3 OSL测年数据与汉江一级阶地形成年代推演
    3.4 汉江一级阶地形成背景
第4章 汉江一级阶地上覆黄土的地层和年代
    4.1 汉江一级阶地上覆黄土的地层特征
        4.1.1 野外宏观特征
        4.1.2 室内理化性质参数证据
    4.2 汉江一级阶地上覆黄土地层的年龄
    4.3 汉江一级阶地上覆黄土地层的划分方案
第5章 秦岭南侧亚热带地区风成黄土理化性质特征
    5.1 磁化率特征
        5.1.1 汉江不同剖面的磁化率特征
        5.1.2 黄土剖面磁化率的垂直方向变化
    5.2 粒度特征
        5.2.1 自然分布频率曲线
        5.2.2 粒度组成特征
        5.2.3 黄土剖面粒度组成的垂直方向变化
    5.3 地球化学特征
        5.3.1 常量元素组成
        5.3.2 元素迁移率
        5.3.3 微量元素组成
    5.4 小结
第6章 秦岭南侧亚热带地区风成黄土微结构特征
    6.1 粗颗粒特征
    6.2 土壤形成物
    6.3 孔隙特征
    6.4 小结
第7章 秦岭南侧亚热带环境下黄土的风化成壤特征
    7.1 亚热带环境下黄土风化成壤过程分析
    7.2 亚热带环境下黄土的风化成壤特征
        7.2.1 黄土的化学风化强度
        7.2.2 黄土风化成壤强度演变特征
    7.3 汉江黄土与其他区域黄土风化特征比较
    7.4 汉江流域黄土母质发育土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地位
第8章 汉江一级阶地形成(55.0 ka B.P.)以来气候变化轨迹
    8.1 汉江流域黄土记录中MIS-3事件的发现
        8.1.1 MIS-3事件
        8.1.2 汉江黄土记录的MIS-3事件证据
        8.1.3 汉江流域的MIS-3事件特征
    8.2 汉江流域55.0 ka B.P.以来气候演变轨迹
    8.3 不同介质记录的气候变化对比
    8.4 小结
第9章 结论
    9.1 主要结论
    9.2 创新点
    9.3 存在问题及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10)北京邻区矾山黄土—古土壤序列的古地磁和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中国黄土磁学研究现状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方法和工作量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矾山剖面岩石磁学和环境磁学性质
    3.1 岩石磁学性质
    3.2 环境磁学性质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粒度和地球化学分析
    4.1 粒度分析
    4.2 地球化学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矾山剖面古地磁结果
    5.1 热退磁结果
    5.2 磁性地层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讨论
    6.1 MBB缺失/显著错位下移
    6.2 “上粉砂层”—L_9重磁化
    6.3 NRM异常高值带
    6.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洛川黄土剖面的古地磁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西昆仑山黄土与亚洲内陆干旱化[D]. 昝金波. 兰州大学, 2010(10)
  • [2]中国黄土研究简史[D]. 王清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
  • [3]中国黄土与红色粘土记录的地磁极性界限及地质意义[J]. 岳乐平. 地球物理学报, 1995(03)
  • [4]中国黄土中松山-高斯极性倒转事件记录的空间对比[J]. 谢兴俊,周卫健,鲜锋,武振坤.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2)
  • [5]末次间冰期以来洛川黄土天然剩磁记录的可靠性[J]. 韩朋,翟云峰,栗粲圪,张运,杨会会,靳春胜.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03)
  • [6]大别山北麓罗山黄土古土壤古环境信息研究[D]. 张华. 合肥工业大学, 2012(05)
  • [7]中国第四纪古地磁学研究进展[J]. 朱日祥,岳乐平,白立新. 第四纪研究, 1995(02)
  • [8]洛川黄土剖面的古地磁研究[J]. 安芷生,王俊达,李华梅. 地球化学, 1977(04)
  • [9]汉江一级阶地形成时代及其上覆黄土对MIS-3以来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D]. 毛沛妮.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10]北京邻区矾山黄土—古土壤序列的古地磁和地球化学研究[D]. 陈蕴.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2(10)

标签:;  ;  ;  ;  ;  

洛川黄土剖面古地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