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机关、事业单位1994年暂不发放一次性奖金的通知(论文文献综述)
李宁[1](2019)在《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执行研究 ——基于政策工具的视角》文中提出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维护者,属于基层社会精英。长期以来广大乡村教师工作任务繁重、工作压力较大,生活待遇较低,乡村教师流失现象较为严重。特别是那些在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乡村教师更处在社会的边缘地带,整体生活状况及生存处境堪忧。如何切实解决乡村教师“下不去、教不好、留不住”的现实问题,缩小城乡间师资差距,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议题,需要政府从政策层面加以支持和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教师社会地位逐渐恢复,中央政府先后出台多项政策以改善乡村师资状况,有关乡村教师生活待遇的规定和要求也散见在这些政策文本中。2015年6月《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出台,该计划曾多次提到要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让更多乡村教师看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乡村教师的关怀以及对乡村教育的高度重视。乡村教师生活待遇系列政策出发点是很好的,但政策本身是否存在不足,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又能否有效落实,依然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基于对这些现实问题的审思以及对学界相关研究成果的分析,本研究将聚焦点定位在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本身。试图通过研究探讨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发展历程是怎样的?政策文本包含哪些内容?使用了哪些政策工具?政策执行中还存在哪些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受到哪些因素影响?如何实现政策预期目标?如何有效地推动政策执行?要想将政策理想转变为政策现实,实现政策目标的要求,就必须科学地选择和使用政策工具。研究政策工具是为了帮助政策决策者和执行者更好地选择合适的工具以解决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问题。尽管一直以来人们较多地将政策工具研究聚焦在政策执行阶段,但事实上政策本身就是一种决策的手段。政策决策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可行性也将直接影响着政策执行的有效性。本研究主要是基于政策工具视角对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执行进行系统分析。在乡村教师生活待遇被高度关注且现行政策目标尚未完全实现的背景下,适时运用政府可以选择的政策工具来识别、分析和研究政策,进而对其进行恰当的选择、匹配及组合,能够切实提高政府教育治理的实效,加强我国乡村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师资的均衡发展。因此,本研究的基本思路为从研究主题入手,基于对政策发展历程梳理的事实分析和政策工具分类的理论分析,对当前我国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内容及执行情况进行文本分析和实证分析,对其问题诱因进行因果分析,在借鉴国外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执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对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进行改进策略分析。澄清及确认政策目标是政策制定者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政策价值分析的重要环节。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在政策层面上来看,关键之处在于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的主要目标在于改善乡村教师生活困境、激发乡村教师工作热情以及增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诚然,任何一项政策的制定及其完善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具有周期性的。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也是在经历了一定政策周期后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内部协调一致的政策系统。本研究对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住房保障、社会保险以及医疗保障待遇内容,分别从国家政策的宏观要求和地方政策的配套衔接两个方面进行了历史梳理及分析。如何切实提升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水平,激励其更好的从事乡村教育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定什么样的政策以及如何有效执行政策。本研究基于政策工具视角对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文本及其政策执行现状进行分析。尽管国内外学者对政策工具概念的具体表述有所不同,但大家在对工具分类的认识上还是比较一致的。相比较而言,麦克唐纳尔的政策工具分类属性特点更为鲜明,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因此,本研究主要运用麦克唐纳尔的政策工具分类对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执行进行具体分析。首先对当前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文本工具选择情况进行分析,建立了生活待遇政策内容与政策工具的二维结构分析框架,发现当前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文本工具选择和使用特点主要表现为倾向于政策的行政命令,侧重于多重路径的教育投入,着眼于政策工具的短期效益以及依赖于系统内部资源调配。其次对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执行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结合量化和质化研究结果分析政策执行的主要成效及存在的现实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前乡村教师工资收入水平有所提高,住房保障得到改善,医疗保障取得进展,社会保险进一步规范,生活补助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乡村教师整体职业期待正在提升。在正视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的意识到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现实问题,从政策工具视角进行分析主要表现在命令性工具受到阻碍,报酬性工具作用有限,权威重组性工具形式单一,职能拓展性工具易被忽视,劝告性工具执行力度不足等。对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进行归因分析。究其原因,既有内部因素的直接性影响,又有外部环境的综合性影响。深入剖析后,不难发现政策工具差异性与工具选择复杂性、政府资源有限性与政策对象需要无限性、对组织的权威性期待与低效性现实、政策环境良性需求与现实偏差性影响之间还存在着矛盾冲突,进而影响着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发展中,各国都非常重视乡村教育的发展,均将其作为本国政府决策的重要领域。国外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及其保障制度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和学习。本研究在借鉴国外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执行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乡村教育实际提出适合于本土的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执行策略。从政策制定到政策执行全过程进行系统阐释,分别从政策目标与工具选择、生活待遇与保障机制、责任意识与权力配置、政策宣传与环境创设、多中心治理与增强职业吸引力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唐艳华[2](2018)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全面从严治党这个目标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全面从严治党,关键在严格,重心在基层。鉴于乡镇干部在基层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对乡镇干部的激励约束机制建设,不仅必要,更显迫切。但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过程中,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建设出现了动力不足、活力不强、流动不畅、效率不高等问题。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推进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创新发展,既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也是治理我国基层干部懒政怠政现象的关键举措,更是贯彻落实中央从严管理干部最新政策法规的现实诉求,相关研究具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我国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建设在经历建国初期、人民公社、社改乡和新时代四个时期的发展过程中,在治理体系、干部效能、责任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面临因为薪酬制度固化、考核评价脱节、轻视心理管理、晋升条件过严和配套制度建设滞后而导致的激励约束失衡、薪酬激励不够、精神激励缺失和晋升激励不足等困境。在对江西省南昌市X区的干部薪酬、福利、晋升、考核、廉政制度系统考察中进一步发现,该区所辖乡镇中激励与约束机制方面存在失衡、失调、乏力、软化等问题。在国外,美国、日本和越南的基层公务员考核具体化、晋升程序化、薪酬分类化与奖励多样化等方面的经验非常典型,而国内无锡市滨湖开发区、济南市、黄石市三地干部考核任免、正向激励和容错免责激励机制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归纳起来,国内外在考核激励、薪酬调节、职务晋升、培训教育的机制建设,为我国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与启示。为此,在全面从严治党大背景下,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的创新,应重在完善政绩考评机制、选拔任用机制、正向激励机制、动态监督机制、容错纠错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六大机制”上着力。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第一,选取江西南昌市X区乡镇干部作为研究标本,系统分析了他们的薪酬、福利、晋升、考核、廉政等乡镇干部激励约束体系,具有一定的原创性;第二,从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度来探讨乡镇干部的激励约束机制,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提供经验范本和决策参考,拓展了公务员管理相关理论,且具有一定的推广和适用价值;第三,基于国内外典型经验的总结,从实践操作层面,提出一整套完善乡镇干部政绩评估机制、选拔任用机制、正向激励机制、容错纠错机制、动态监督机制、责任追究机制的对策建议,在国内研究还比较少见,必将是一种较新的尝试。未来有关该问题研究,可以在加深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扩充实证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并充分运用符合现代化要求的激励手段与约束形式。
晋江艳[3](2021)在《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文中指出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中国人民的社会保障实践持续了上千年,且随着社会发展,保障对象逐步扩大,保障措施日益多样,保障思想不断丰富,但严格来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始终没有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1949至1956年,较全国其他地区,东北地区经济基础较好,重工业相对发达,加上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处于战争前沿,优抚安置任务异常艰巨,促使社会保障事业迅速发展,建立了包括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在内的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之后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研究这一时期东北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丰富东北地区党史研究和完善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一定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重点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计量史学法,分六部分对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进行全面分析。作为文章的起点,第1章遵循党史研究基本思路,介绍了选题背景,说明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重点整理和介绍了国内外研究成果,认为到目前为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保障的研究已硕果累累,但关于东北地区的研究尚有不足,仍有一定的研究空间。任何实践都不是空中楼阁。研究社会保障,首先要追根溯源,探究其实践基础。1949至1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开展的社会保障实践具有坚实的理论、历史和现实基础,三者缺一不可。第2章和第3章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认为这一时期东北地区党组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保障思想)为指导,受中国传统社会保障思想影响,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尤其是东北解放区的社会保障实践基础上,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形势,建设国家重工业基地、开展农业合作化的经济计划以及抗美援朝战争形势,在学习借鉴苏联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情况下,领导人民创建了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亟需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同时也具备了建立社会保障的条件。第4章和第5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各级政府始终没有明确提出“社会保障”概念,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完善,但无论是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还是社会优抚工作都已经开展起来。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相对系统的组织机构体系、广泛的社会动员以及以政府、社会和内部机构为主体的监督机制搭建了一个社会保障体系。第4章重点介绍了这一内容,即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在这一制度框架下,东北各地竭尽所能救济灾民、贫民和朝鲜战灾孤儿,收容改造旧社会遗留的娼妓和游民;重点在企业中建立劳动保险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福利,为社会上的孤寡老人、孤儿、残疾人以及精神病人建立民政福利;优待军烈属和革命残废军人,褒扬抚恤革命英烈,妥善安置回乡转业人员等,丰富的内容使社会保障由简单的制度构建层面跨越到充实的制度实践层面。第5章则重点介绍了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在充分认识制度结构和实践内容的基础上,第6章进一步提升,重点分析了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认为其对政治建设而言,通过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巩固了新生政权;对于经济建设而言,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进而促进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对于军事活动而言,激发了群众参军参战的热情,为抗美援朝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对社会保障制度本身而言,构建了社保制度的基本框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结合当前东北地区的社会保障现状,以史鉴今,提出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确保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坚持群众观点,反对官僚主义作风;坚持自力更生,克服“等靠要”思想。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总体来说,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实践是成功的,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稳定性和和可持续性不足。因此,对于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实践,本文采取在总体肯定的基础上加以批判借鉴的态度。
史圣立[4](2011)在《从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力量博弈的角度看1979年以来我国演出市场的发展》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1979年以来我国的演出市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一体的分析性框架。从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力量博弈的角度,对演出市场的进入和退出、经营制度和财税制度、演出市场中的行政监管三个方面进行了考察,介绍了1979年以来我国演出市场的发展历程。针对演出市场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认为根本上是由于对政府、市场和社会的角色定位不清造成的。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1、要进一步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地位,深化市场导向型改革;2、确定政府管理者的角色,进一步实现由“办”到“管”的转变,同时做好宏观调控;3、发挥社会的力量,促进演出市场的健康发展。并从这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严凌燕[5](2017)在《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执行偏差研究》文中认为二十世纪末以降,各国对教育质量的诉求日益增加,决策者普遍将提高教师质量作为教育改革的着力点。同时,在教育问责系统扩展和延伸的过程中,社会对教育投入和产出效率的关注度持续上升。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成为这一国际化背景下的产物。我国于2009年在义务教育阶段率先启动绩效工资改革,打破了传统教师工资制度的"锁定状态"。然而,自绩效工资政策执行以来,目标群体的负面情绪、政策执行问题和政策效果不佳等现象给政策的进一步推进添加了诸多阻力,影响到政策效力,进而限制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此,发现并破解绩效工资政策的瓶颈状态,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本研究从政策执行理论出发,分析我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执行偏差,并运用治理理论构建矫正方案。基于国内外政策执行理论的研究成果,本研究设计了运用混合研究方法的绩效工资政策执行"整合"研究框架。首先,根据政策执行的研究成果,本研究将政策执行分为政策执行行为与政策执行结果两个维度。随后,运用政策文本内容分析法、话语分析法,利用Nvivo 11.0对地方政府政策文本进行编码,从"自上而下的层级性和多属性"视角,分析中央政策在各级和各类政府部门间的演绎过程,探究政策在中观地方政府的执行行为偏差;通过访谈和开放式问卷的方式获取质性数据,经过数据整理和编码后,从"自下而上"的视角分析绩效工资政策在基层场域发生的行为偏差。最后,在厘清政策目标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收集量化数据,利用Stata 14.0进行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以呈现绩效工资政策的执行结果并探究影响因素。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中观地方政府存在执行行为偏差。其一,下级政府在制定本地区的实施意见和实施办法时,没有结合本地区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实际,照搬照抄中央政策文本的现象普遍,存在为减少行政失误而采取"政策照搬"的行为偏差。其二,各级政府对于经费保障问题始终模糊,其实质上反映了绩效工资的经费保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绩效工资政策的政治激励和经济激励低,加之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性偏向的惯性依然存续,由此产生"政策规避"的行为偏差。其三,绩效工资政策作为一项多属性政策,在中观地方政府层面教师津补贴规范和绩效工资总量核定时,因人事、财政、教育部门利益协调缓慢,在改革中缺乏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学校和社会等多元组织机构的协同合作,绩效工资政策一度面临"执行孤立"。2.政策在基层场域存在执行行为偏差。其一,由于绩效工资政策模糊、部门利益博弈等原因,教师津补贴实际仅在部分内容上实现与公务员的联动,从整体上看,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工资的法定要求并未完全实现,产生"政策残缺"的行为偏差。其二,政策进入学校进一步落实的过程中,学校组织将绩效工资分配考核工作简化,教师参与到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制定、绩效考核的机会没有得到充分保障,绩效工资分配缺乏民主性、绩效考核标准违背政策精神等现象表明,执行过程存在"政策替代"的行为偏差。其三,因目标群体、学校组织复杂性和外部激励弱等原因,学校为平衡上级政策要求和目标群体的利益诉求,普遍采取缩小绩效工资差距的做法,使得奖优罚劣的绩效工资政策缺乏激励作用,政策存在"象征性执行"的行为偏差。3.政策执行结果并不理想。一方面,绩效工资政策的积极作用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同,政策仅产生"弱激励"的效应。在性别方面,男性教师的积极性感知偏低。在各年龄段的教师中,中年教师在绩效工资促进专业能力提升、工作激励等方面的感知均处于"凹陷"状态,表明绩效工资在学校实行时需关注这部分群体的特征。另一方面,在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探索方面,本研究发现,学校绩效工资方案完善、合理的特征对教师激励、社群发展、师德规范、教师专业能力四个政策结果项有显着积极影响,合作共享的学校文化对政策执行结果均呈现显着的积极效应,外部资源对学校社群发展和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具有显着积极作用,而绩效方案制定和实施的公开、公平在本研究中并未呈现显着作用。以上执行行为偏差、执行效果不理想的现象表明:绩效工资政策与各类行动者的整合机制尚未形成,缺乏认同、沟通与合作;政策配套的经费保障机制、绩效考核体系尚未健全,缺乏数量、质量和结构。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中,为切实落实绩效工资政策目标,矫正政策执行偏差,提高政策实效性,本研究认为,需要对绩效工资政策开展综合性治理。一是明确各级各类政府部门职责,在各级政府成立绩效工资改革领导小组,高位推动实施善政,开展政策的整体性治理。二是扩大社会公众参与,形成多元参与的共治格局,培养绩效问责的价值共识。三是维护法治权威,落实法定教师工资,加强省级政府统筹,建立配套政策的协调机制。通过以上措施综合治理绩效工资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偏差现象,使得政策执行进入良性的治理之路。
涂怀京[6](2003)在《新中国中小学教师法规研究(1949—2000)》文中研究说明“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1949年至2000年的51年间,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基础教育事业踔厉前行,走上了一条振兴的希望之途。本文试图完成的任务是:全程聚焦于这一动态的发展过程,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论为指导,运用文献法、分析比较法、案例研究法和必要的计量方法,追觅、解析、评述中小学教师法规的沿革轨迹、主要内容、制定实施及其所获成效,探寻在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宏观背景下,依法治教、依法治师与教育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互动机制,以为当代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改革服务。 新中国51年期间,中小学教师法规建设经由了发轫、萧条、停滞、复苏、突破直至揭开繁荣时代帷幕的发展历程,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教育管理、教师管理的人治模式逐渐远去,法治模式轮廓初现且日益清晰。对之作一冷静的省察,人们会深切地体认到,中国国情对于教育的法制化进程,既有作为资源所固有的积极因素,也有作为阻力而存在的消极因素,这是人们在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作中不能不格外留意的。 中小学教师法规的内容涵盖面很广,从事务纬度而言,包括教师的管理、教育教学、地位奖惩和进修培训等;从人员纬度而言,包括校长、班主任、普通公办教师和民办教师等。这些内容不仅多方面展现了中小学教师法规建设的历史面貌,而且为各个时期的中小学教师工作提供了权威性的法律依据和保障。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现行有效的中小学教师法规还远没有形成内容全面、上下有序的严密体系,控制执法机构权力、反映和保护作为个人的教育法律关系主体权利的力度还很不够。 中小学教师法规的制定,在立法主体的设置、立法权限的划分和立法程序的运行上,日臻科学、明晰和健全,成为整个教育法制链条中发展较快较好的一个环节。关于中小学教师法规的行政适用、司法适用和遵守,应该说均有了长足的进展,教师法规的中介机制正在形成和强化并呈现出逐步取代行政命令与民间调解相扭合的趋势。共和国成立后的前30年,中小学教师法规的制定与实施曲折坎坷、多有变故,后20年则屡现重要转机,获得了稳步有序的推进,总体上体现出特有的演进节律。 回溯、检视20世纪下半叶我国中小学教师法规建设的历程,是为了对这段有特殊价值的历史进行理性的反诘,从中总结、提炼出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藉此筹划其在21世纪的发展走向:构建较为完善的中小学教师法规体系,建立富有成效的教育法律监督机制,注重法律文化建设、增强教育法律意识,实现教师法规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只要所有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始终坚定对教育法治的信仰与追求,就一定能够加快我国中小学教育法制化、现代化和世界化的进程,致达理想的彼岸。
苌凤水[7](2006)在《确定政策去向程式的研究》文中提出一、立题依据和研究目的政策的重要性无可置疑,政策优劣决定事业兴衰,一套可用于指导实践的政策学理论则是促进政策制定科学化的重要前提,而政策制定科学化又可促进政策理论的不断发展,二者之间可形成良性互动关系。西方政策学理论于上世纪40年代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出现并得以迅速发展,而在70年代末期方开始传入我国,当前在总体上仍处于“引进”阶段,尚未完成学科的“本地化”过程,仍然缺乏符合国情的政策方法论研究。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制约我国政策价值提高的“瓶颈”,具体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制定理论要求和现实操作之间差距、政策研究理论要求和实际研究之间差距,又间接引起了政策研究者和决策者隔阂、科研和政策之间差距、政策学与其它学科隔阂。确定政策去向(即评价结果总结反馈)作为政策制定的一个必要环节,其地位已得到国内外政策科学学者的公认,其相关的程序、方法无疑是重要的。然而与政策学理论的研究状况相同,国内对于确定政策去向理论的研究同样表现出了上述五项隔阂,难以有效发挥对确定政策去向实践的指导作用。总课题《公共政策制定和研究方法论》,立足国内,旨在研制政策研究和政策制定优势互补、互为支撑的政策制定科学程式,围绕共同的目标——如何制定高价值政策,为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提供一整套政策制定和政策研究的步骤和程序。围绕提供政策制定和政策研究的步骤和程序目的,总课题研究将拟解决的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九个子课题,子课题间有机联系共同构成“政策制定科学程序”,本研究在总课题研究中的定位如图1。总课题研究属理论完善型研究,得到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79925002)的资助。本研究将在总课题的基本框架下,围绕“确定政策去向”环节展开探索。本部分研究的目的在于,在弥补国内现有着作中确定政策去向理论的不足基础上,旨在为国内研究者和决策者提供一套研究和决策互为支撑的确定政策去向程式,包括框架思路、步骤、各步骤的定义、目的、基本思路和原则、常用方法推荐,以及各步骤中需注意的主要问题、研究者和决策者各自优势与职责。研究包括理论探索和实证模拟两个部分。理论探索部分,重在明确国内政策学中确定政策去向理论的不足和缺陷,在弥补不足和缺陷的基础上,推荐研究和决策互为支撑的确定政策去向操作程式。实证模拟部分则重在运用现实数据,模拟和验证所推荐的确定政策去向操作程式。二、材料与方法(一)理论探索部分本学科(政策科学)之所以存在着制约政策价值的瓶颈和相应的五大隔阂,可追源于“逻辑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合理性”方面表现出种种的不足。作为课题组一员,参与构建了“逻辑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作为对包括确定政策去向理论在内的政策科学理论进行评价与完善的基本标准。该指标体系共包括42个具体指标,以这些指标及其标准为框架,运用规范-差距分析法这一指导性研究方法展开理论完善研究。在分析确定政策去向环节的不足、缺陷和空白阶段,通过比较国内政策学着作的“逻辑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合理性”现状与“理想”状况,以判断其间的差距,确定存在的不足、缺陷或空白。在缺陷明确的基础上,针对差距分别予以完善或弥补,并构建确定政策去向程式的基本框架、思路和步骤,再次运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作为工具,对确定政策去向程式的整体和各个步骤分别予以充实完善。运用专家咨询法,对本研究缺陷分析进行认同度判断,以及对完善后所形成的确定政策去向理论完善程度加以评价。理论探索部分的资料系采用普查方法收集截止2004年年底国内所有政策学着作,共计40部。(二)实证模拟部分依据本研究所推荐的“确定政策去向程式”,对“1993年卫生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的归宿展开模拟论证研究,判明该制度的去向。该项研究将以我国公立医疗机构工资分配制度的现状为基础展开讨论。主要的资料收集方法包括专题调查、常规统计资料提取和意向调查等。实证模拟中应用的具体方法包括各种统计描述和检验方法,如平均数、二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归纳的方法;多因素分析法,包括多元线性回归、主成分回归等;文献复习法等。三、主要研究结果(一)完善确定政策去向程式的理论探索1.确定政策去向环节理论的现况和不足按照“逻辑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合理性”指标体系的顺序,从确定政策去向总体到信息反馈、政策调整、政策法律化和政策终结四个步骤,针对现有国内政策学着作相关的内容逐一评价分析。分析结果明确了现有着作中确定政策去向环节的理论现状,确认了其中存在的一系列潜在的不足、缺陷和待完善之处。并且在缺陷分析的基础上,定量明确了现有着作中确定政策去向环节内容的待完善程度。(1)确定政策去向核心目的和实现目的思路、步骤、原则与方法等方面的不足规范表达有关“政策去向”是政策学理论体现系统性、避免随意性的一个重要和基本前提,但恰恰现有政策学领域中解释“政策去向”的各种概念存在缺乏规范的现象。这无疑构成了整个政策去向环节的一个基本缺陷。确定政策去向核心目的表述方面,过半数(57.5%)专着未提及关于确定政策去向这一政策环节的核心目的,目的阐述的明确程度平均为2.2分,待完善程度为55.6%。现有着作中,关于本环节目的的最准确论述出现在政策监督和信息反馈相关内容中,“其目的在于及时掌握政策执行中的偏差现象,检查督导政策执行过程,及时掌握政策发生效果的信息资料,以决定是继续执行现有政策,还是需要修正或追踪决策”。这个论述与“确定政策去向”的关系非常密切,但尚不准确也不够明确,仅提示了“政策继续”和“政策调整”两个去向。所以关于本环节的核心目的,需要在系统明确概念的基础上加以明确表述。另外,缺乏较为系统规范的政策去向判断指标,更缺乏完善的政策去向判断标准。至于可以认为是与标准有关的内容,政策调整包括政策调整有关的导致因素、影响因素、前提依据、原因等等内容,政策终结包括定义、依据、形式、类型、原因或导致终结的情况等等内容,有关政策法律化的标准见于政策法律化定义以及政策法律化条件中,内容总体上分布均较为分散,详略、表述差异也较大。对考核指标以9分制评价,得分范围在1-4分之间,平均分为2.2分,待完善程度为55.6%。确定政策去向思路原理方面,在存在前述缺陷的基础上,再加上存在政策评价环节与本环节之间的联系不清的现象,这就势必造成现有政策学理论对于思路原理不可能进行有较系统的认识和阐述。现有理论虽然认识到信息反馈与实现核心目的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但相关内容对实现核心目的的思路原理无明确论述。由于缺乏思路原理的指导,使得现有专着在推荐步骤的逻辑性方面同时缺乏外部逻辑性与内部逻辑性,难以有效指导达成本环节的核心目的。在现有着作中提到的一些原则理论没有很强的针对性,在核心目的不明确的情况下,这些原则与核心目的的关系有待阐述;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论述普遍简略,落实的思路不明。研究发现一半以上的着作中有或零散或集中论述的方法学内容。进一步分析,发现所有的方法针对性均不清;而3部着作中提到的和本环节总体有关的政策控制方法也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现有方法与核心目的的关系不清楚,严重缺乏针对性;二是所介绍的方法内容往往简略,操作要点缺乏,需要进一步参考其他书籍的时候,参考的方向也不是很清楚。可见总体上,本环节核心目的相关理论存在众多不足,不论是研究者还是决策者都无法依据现有理论明确抓住本环节的核心目的,更难以依据现有理论达成本环节的核心目的。(2)确定政策去向与政策制定过程的内在联系经过广泛搜寻发现有52.5%的着作提及有关“确定政策去向”和制定政策核心目的之间关系的论述,但相关论述集中在意义、重要性以及作用等方面,缺乏对于“确定政策去向”与制定政策核心目的关系的明确系统的表述。以9分制判断,提及的理论的平均得分为2.6分,得分范围为1-5分,待完善程度为44.4%。现有理论在论述政策调整和政策终结的意义或者作用中提到“政策调整有利于政策的科学完善,政策调整有利于政策的相对稳定,政策终止有利于节省政策资源,政策终止有利于促进政策优化,政策终止有利于提高政策绩效”等等,但并没有真正道出本环节与“制定高价值政策”乃至解决政策问题的关系,呈现零散、随意的状态。这样也就意味着本环节的有关理论对于制定高价值政策的贡献难以明确,更难以明确与解决政策问题的关系,本环节定位必然会出现模糊的现象,其价值和意义也就无法真正明确。(3)确定政策去向与前继环节之间的关系研究虽然发现有40%着作提及有关本环节与政策评价关系的内容,但现有理论对于两个环节之间的具体联系缺乏明确论述,有关政策调整、政策终结与政策评价的关系论述简略,仅在定义中有所提示,此外,缺乏政策法律化与政策评价关系的论述,并且现有理论提示的“政策去向”标准缺乏论述与政策评价联系的思路。故以9分制判断,“确定政策去向”与“政策系统评价”核心目的之间关系的明确程度得分为1-6分之间,平均分为4.2分,待完善程度为33.3%。从得分最高的论述来看,现有理论已经认识到“通过政策评估,人们不仅能够判定某一政策本身的价值,从而决定政策的延续、革新和终结,而且还能够对政策过程的诸个阶段进行全面的考察和分析,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以后的政策实践提供良好的基础”,但对于“政策本身价值”与“决定政策的延续、革新和终结”之间的具体联系则普遍缺乏明确阐述。此外,缺乏检验确定政策去向与政策系统评价之间衔接的考核指标和方法,落实衔接的原则和方法也处于空白状态;落实确定政策去向与政策系统评价之间联系的思路不清,现有的步骤也无法保证落实确定政策去向与政策系统评价之间的联系。现有的政策调整相关步骤中对于信息反馈有一定的体现,如“政策调整的程序或功能活动包括了如下几步:第一,获取反馈信息,即掌握由监控机构在政策监督和控制中所获得的关于政策系统运行尤其是政策执行结果方面的信息”,还有“修正程序:信息反馈、修正决策”,这些理论无疑对于从完善联系本环节与“政策系统评价”联系的步骤入手完善“确定政策去向”步骤是有积极意义的,但过于简单和笼统,作用也不是很清楚。(4)确定政策去向内部步骤的逻辑关系现有着作提及步骤理论的比例是55%,但对步骤与本环节核心目的的关系,步骤之间存有什么内在联系则普遍缺乏明确说明,只能依据步骤名称及其阐述内容去推断。以9分制判断,各步骤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明确程度尚有66.7%。(5)确定政策去向与新一轮政策制定过程的关系确定政策去向的后续环节应是“新一轮政策制定过程”。对40本着作分析后发现,有42.5%的着作提及有关本环节与新一轮政策制定过程关系的内容,其论述集中在政策终结和政策法律化上,也从政策周期理论等其它角度提及了政策过程之间的联系。但分析后发现下列问题:一是政策终结与政策新周期的关系论述缺乏统一,有待明确阐述;二是政策法律化与政策新周期关系着重在政策法律化的意义上,其中的关系同样需要进一步明确;三是部分理论的合理性有待明确阐述。所以,两者之间的关系缺乏明确阐述,仅散在涉及,缺乏系统性。2.确定政策去向环节理论的完善(1)逐项弥补现有缺陷,构建确定政策去向的框架思路和操作步骤针对现有政策学着作在确定政策去向环节阐述的不足、缺陷和空白,逐项进行弥补和完善,并逐步构建形成“确定政策去向”程式。首先,理顺确定政策去向的基本概念,然后在确定环节框架的基础上,明确阐述环节目的及相关理论。其次,构建从环节起点到环节终点层层递进的逻辑框架思路,以便达成确定政策去向目的。第三,依据所形成的框架思路,确定达成环节目的各阶段需要完成的工作,形成和总结“确定政策去向”的基本步骤,吸收评阅着作中的合理部分,借鉴相关学科的有关内容,总结和推荐各步骤的基本思路和常用方法。第四,同样以“逻辑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合理性”指标体系和标准为框架,在形成确定政策去向各步骤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明确确定政策去向总体及相应步骤中的操作原则,研究者和制定者各自职责、需协调之处、实现双方结合的内容和方法等。(2)确定政策去向理论的完善结果简介本研究认为“政策去向”,即政策的可能归宿可以用政策延续、政策调整、政策法律化和政策终结四个概念加以合理解释,政策去向的基础和前提是“政策系统评价”。简单地说,本环节的目的就是科学地确定政策去向,其中政策去向的选择范围包括政策延续、政策调整、政策法律化和政策终结。在确定政策去向框架思路的构建过程中,本研究明确了建立政策去向标准是科学确定政策去向的基础,为此研制了政策去向标准理论体系,其中包括政策去向变化规律(图2)、“政策价值”影响因素之间及其与“政策去向”决策的逻辑关系(图3)、政策去向判断指标的层次和构建依据、政策去向的具体标准等内容(详细内容请见正文)。根据本环节的框架以及达成目的的框架思路,确定达成本环节目的的步骤如下:信息准备、明确特定政策的基本去向、确定特定政策的去向。具体参见表1。表1归纳了各步骤的名称、基础、主要结果和目的。在表1中三个步骤的总体框架下,进一步运用评价指标体系对确定政策去向总体和各步骤进行了充实完善,完善内容包括思路、操作程序、原则和推荐方法,以及各个步骤中政策研究者、政策实践者的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提供了促进研究者和实践者结合,取长补短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其中推荐方法见表1。(3)确定政策去向程式理论的专家评价专家评价结果表明,确定政策去向程式理论在本环节的目的,本环节与政策过程总体关系,本环节与政策系统评价环节关系,本环节的操作思路、步骤、原则与方法,本环节与新一轮政策制定过程关系等方面都比现有政策学着作中确定政策去向相关论述有了较大的提高。专家认为,在判断指标体系中,弥补程度最低的指标完善了23.6%,最高的完善了60.4%,有10%的指标其完善程度在25%以下(包括25%),70%的指标完善了25%~50%(包括50%),而20%的指标完善程度达到了50%以上。但是确定政策去向程式理论并非完美,专家评价表明,在各类指标上,确定政策去向程式均有较大的进一步改善的可能空间。例如在可操作性指标上,确定政策去向程式自身的待弥补程度达13.5%-53.1%不等。(二)确定政策去向过程的实证模拟依据本研究所推荐的“确定政策去向程式”,尤其是操作步骤,对“1993年卫生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的归宿展开模拟论证研究,判明该制度的去向。该项研究以我国公立医疗机构工资分配制度的现状为基础展开。研究依据信息准备、明确基本去向和确定该制度去向逐一展开,其中信息准备所占篇幅最大。信息准备阶段中,在熟悉1993年工资制度改革内容等信息基础上,确定了该制度的去向判断指标,进而明确评价阶段相应指标的理论状态或取值,接下来综合运用各种材料收集方法和资料分析方法,以明确“政策去向”指标的实际状态或取值。上述过程基本结果见表2。以表2为基础,可以分析明确,政策的正面价值还是主要的,但同时其带来的问题也不少,程度也较大,“政策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大而导致的混乱和震荡也较大”,政策基本去向应为政策调整。最后,以立论依据和执行过程指标为突破口,明确了卫生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的潜在具体内容。当然,政策效果和影响中的部分指标也对调整内容也有提示作用。对于公立医疗机构分配制度改革来说,限于各种因素,本研究只能算是基础和初步的研究,但实证模拟过程已能够说明:该程式能够有效指导探讨改革去向的研究和实践,对弥补国内政策学“逻辑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合理性”四性的缺乏和消除政策的五个效率瓶颈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四、研究中的主要探索(一)参与建立了政策学理论的评价指标体系参与建立了判断逻辑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合理性的指标体系,作为政策学理论规范分析与完善研究的基本工具。(二)明确现有着作确定政策去向环节的缺陷不足运用指标体系,针对政策学着作中确定政策去向环节的相关论述,从总体到各步骤,逐一明确了确定政策去向环节相关论述在逻辑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合理性上的不足和缺陷,其中主要理论空白12处、理论缺陷28处。(三)针对缺陷不足的弥补和完善针对确定政策去向理论上的不足、缺陷和空白,逐项进行了弥补和完善,对其逻辑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合理性进行了尽可能的充实。(四)建立了政策去向标准理论体系突破了科学达成环节目的的瓶颈——政策去向标准,系统建立了包括政策去向标准应用思路在内的全套政策去向标准理论体系,为确保整体上达到本环节理论完善目标奠定了基础。(五)总结推荐确定政策去向程式确定政策去向程式理论包括确定政策去向的步骤、各步骤的目的、思路、原则和技术要求,可以成为政策制定者和政策研究者,在开展特定政策的去向研究和改革时的指导性研究方法。(六)对理论研究结果进行了模拟验证运用确定政策去向理论,对“1993年卫生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的归宿进行了研究。模拟过程显示:确定政策去向程式理论在逻辑上严密、操作上简易可行,能够保证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汪传艳[8](2014)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政府财政责任不明确、农民义务教育负担过重等问题是长期困扰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难题。2005年,我国颁布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从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教科书费、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及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等几方面入手,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此次改革对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城镇化发展为背景,立足于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发展的现实需要,通过大规模问卷调研和访谈,探讨了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工作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剖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新机制改革工作的建议。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理顺了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的投入责任关系,保证了农村中小学校日常运转、减轻了农村家庭经济负担、确保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然而,此项改革还存在诸多问题,这其中既有改革过程中操作不规范的问题,也有机制设计不合理的问题。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新机制改革保障范围不全。新机制改革保障范围主要包括四项内容,许多需要正常开支的项目如代课教师工资、后勤人员工资、中心校运转资金、配套设施建设资金、债务偿还及学校维稳费用等项目都未被考虑在政策范围内,导致农村中小学校公用经费不足或造成违规列支行为。(2)公用经费拨付方式不合理。我国按照学生生均人数单一的拨款方式对学校规模、学校类型、地域类型及教育政策、教育目标等影响学校发展的内在因素及外在因素考虑不够,客观上造成部分地区、部分学校公用经费不足。其中,农村小规模学校、寄宿制学校及高寒地区学校最为严重。(3)公用经费拨付总额不足。总体上看,公用经费拨付额度仅能维持最基本的运转需要。公用经费不足的具体体现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高寒地区主要体现为取暖费不足;中部地区主要体现为日常运转资金不足;东部地区主要体现为接收农民工随迁子女资金不足。(4)贫困寄宿生补助政策的实施存在地区差异,补助比例、受惠群体范围及补助方式均存在不合理之处:补助比例过大或过小,不能适应实际需求;部分群体因政策因素被排除在外;一次性发放现金的方式造成资金利用低效。(5)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呈现出“中部塌陷”格局。较之其他地区,中部地区的县级财政在各项目的责任分担上均承担了更多的投入责任,但经济发展水平及中央政府资助力度均赶不上其他地区,从而使得中部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落后。(6)政府间的财政责任划分不合理。对具体项目而言,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对“分项目”的责任划分存在错位现象,将占义务教育经费大头的教师工资交由县级财政负担;而将不易核定、需要因校制宜的校舍维修改造资金交由省级财政负担。这种责任划分方式导致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及校舍维修改造机制成为新机制改革成效最低的两项内容。(7)“问题导向型”改革方式对社会时代背景考虑不够。“问题导向型”改革方式拘泥于解决过去体制下存在的问题,缺少对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及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的考虑。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学校布局及农村学生上学方式、就学地点都有了较大变化,新机制改革执行“城市”、“农村”两种不同的标准,使得部分农村学校、部分农村学生无法分享改革利益。通过上述研究,研究者认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应立足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立足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建立科学、合理的拨款方式,进一步理顺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维持运转的正常开支项目全部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内。
龚晨星[9](2010)在《2006年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分析 ——以**市公务员工资改革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公务员工资收入分配作为整个社会收入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切入点,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公务员的收入分配是否科学合理、公平公正、规范有序,不仅对全社会的收入分配起到示范和引导作用,而且对公务员自身队伍的建设和行政效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2006年1月1日《公务员法》正式施行后,作为《公务员法》实施的一个环节,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本文以一个地级市的公务员工资改革作为实例进行研究,分析这次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在公平性和激励机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以及所带来的公务员内部利益分配格局的调整。并进一步探讨和分析公务员工资制度仍然存在和新产生的不足之处,在吸收前人研究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以法制化为保障、职位分类为基础、职务和级别相分离、岗位工资为导向的新型公务员工资制度。其最终目的在于进一步发挥公务员工资制度的激励作用,调动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从而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唐雪梅[10](2010)在《论转型期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调控》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稳步发展,国民财富不断积累,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步入了快速增长的轨道。2005年我国人均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幅为19.7%,2006年为26.5%,2007年增速达到42.8%,财产性收入增速超过同期工资性收入的增速,财产性收入正在成为我国居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之一。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当人均GDP突破2000美元,财产性收入就会逐渐成为居民新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在美国,财产性收入大约占居民个人收入的20%-30%,90%以上的居民持有股票、基金等有价证券。而在我国,尽管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但其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只有2.3%。因此,通过政策调控提高我国广大居民财产性收入是我国未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由此可见,国家鼓励广大居民将私人财富投资于生产流通领域,并按照要素贡献参与收入分配,从而获得财产性收入。在我国,财产性收入不仅表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而且还表现出绝对收入额和增长速度的巨大差异。2007年我国城市居民财产性收入平均为348.5元,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平均为128.2元,城市居民是农村居民的3.1倍;而在城镇居民内部最低收入人群(10%)的财产性收入为53.56元,而最高收入人群(10%)的财产性收入为1911.3元,差距近35.68倍。从增值速度来看,2000年我国最低收入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为52.47元,到2007年增长了约2.08%,而最高收入居民的财产性收入2000年为378.11元,到2007年增长了400%以上。财产性收入对居民收入差距贡献正不断增长。因此,如何通过政策调控促进广大群众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同时不断缩小财产性收入差距,成为我国收入分配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要清楚当前我国财产性收入调控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由于财产及财产性收入具有“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的马太效应,容易造成社会阶层流动僵固化,中低收入阶层难以通过收入的增长来获得收入地位的改善,这种收入固化还呈现世代相传的情形,贫穷者将丧失翻身的机会。与此同时,财产性收入属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来源,还会影响一国的经济增长方式。鉴于财产性收入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应,各国政府都不断致力于对财产性收入的调控,以期缓解各种经济问题和社会矛盾。由于财产性收入是我国转型期居民财产不断增长、积累而出现的新事物、新问题,在财产性收入调控方面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因此,深入研究我国当前财产性收入调控存在的问题,不但有利于促进广大群众财产性收入的合理增长,而且也有利于改变不断扩大的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在此背景下,本文试图探索当前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调控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以期为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这是本文选题的目的所在。围绕着研究主线,本文布局如下:绪论部分是本文的简要概述。在对财产性收入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而提出本文研究的内容、思路、方法,指出可能的创新和存在的不足。第2章为理论基础。本部分梳理了财产性收入分配的理论依据、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机制,指出市场机制作用下的要素收入分配可能导致财产性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从而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财产性收入调控的理论模型。第3章为现状研究。本部分分析了我国财产性收入现状,通过对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速度、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财产性收入的地区差异、财产性收入的城乡差异以及城镇和农村内部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的财产性收入差异分析,指出目前我国财产性收入的差距明显,财产性收入对收入差距的贡献在增强。第4章和第5章为居民财产积累研究。其中,第4章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角度对居民财产积累能力进行研究;第5章从制度改革角度对居民财产禀赋差异的影响进行研究。第6章为转型期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研究。本部分从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两个角度分析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结构性增长状况,并分析调控过程中存在的政策缺失。第7章为收入再分配对财产性收入的调控效果研究。本部分就税收政策对居民财产性收入调控的效果进行研究,指出目前的分类所得税制以及财产税、遗产税、赠予税制的不完善使税收难以对财产性收入的差距进行合理调节。而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和住房公积金制度也难以成为广大群众的财产性收入来源。第8章为财产性收入调控的政策建议。本部分在剖析国外财产性收入调控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提出我国财产性收入调控的政策建议。结语部分指出了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论文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创新尝试:1、界定了财产性收入的概念。现有的财产性收入范畴往往局限于居民拥有的,能够自由支配的财产带来的财产性收入。实际上,居民还有另外一些归属于其名下,能够带来财产性收入,但是其不能自由支配的财产,例如养老金、住房公积金等。因此本文将财产性收入定义为:财产所有者拥有的非限制性、限制性、完全限制性资产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红利收入和财产增值收益等。这对于正确理解财产性收入的调控范围具有重要意义。2、研究了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机制。从财产性收入的自我强化,融资能力对投资收益的强化,投资路径的自我依赖三个方面研究了居民个人财产性收入增长的机制。通过对模仿投资行为的分析,再结合上述三个机制,分析了一个国家居民财产性收入结构转变的过程及其对财产性收入差距的影响。3、提出了财产性收入调控的理论模型。财产性收入是财产的衍生物,由于家庭占有财富的不平等,要素收入分配理论必然导致财产性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同时,由于财产性收入增长的自我强化导致居民投资行为的差异,这也会导致居民投资收益率的不同;另外,人们劳动的努力程度、受教育的程度、地点、健康和运气不同,也会产生财产性收入分配不平等。因此,自由放任的财产性收入分配可能带来财产性收入普遍的不平等,为此,有必要对财产性收入进行调控。有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个调控财产性收入的理论框架模型,从财产积累过程、财产性收入增长和财产性收入再分配三个方面对财产性收入进行调控,克服了当前对居民财产性收入调控零碎、不成体系且偏重于某一方面探讨的局限。4、系统的研究了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状况,明晰了当前我国居民的财产性收入结构及其差距的成因,指出财产性收入对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正在增加,从而提出了我国转型期财产性收入调控的相关建议。财产性收入的调控问题是一个非常有意义且又非常复杂的研究课题。作为经济体制转型国家,长期以来我国对收入分配的调控更重视对劳动收入、转移分配收入,而对居民财产性收入则缺乏相对系统的研究,在调控手段和调控对象上尚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本文的研究是我国收入分配理论和政府宏观调控理论的有益丰富和完善。但是由于居民财产性收入来源的庞杂性,研究地域的宽泛性,且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第一手资料非常难以获得,因此,论文只是对主要财产性收入来源进行了分析,而没有涉足居民的保险收益、知识产权收入、艺术品投资等等,这些都需要通过后续研究进一步补足。
二、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机关、事业单位1994年暂不发放一次性奖金的通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机关、事业单位1994年暂不发放一次性奖金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执行研究 ——基于政策工具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历史发展 |
(二)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研究综述 |
(三)相关政策工具研究综述 |
(四)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三、核心概念 |
(一)乡村教师 |
(二)生活待遇 |
(三)政策工具 |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本研究法 |
(二)调查研究法 |
(三)系统分析法 |
六、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 |
(二)不足 |
第一章 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目标及体系 |
一、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目标 |
(一)改善乡村教师生活困境 |
(二)激发乡村教师工作热情 |
(三)增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 |
二、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体系 |
(一)生活补助政策体系 |
(二)住房保障政策体系 |
(三)社会保险政策体系 |
(四)医疗保障政策体系 |
第二章 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工具选择及使用 |
一、政策工具的分类及选择 |
二、麦克唐纳尔政策工具分类及其解析 |
(一)命令性工具 |
(二)报酬性工具 |
(三)职能拓展性工具 |
(四)权威重组性工具 |
(五)劝告性工具 |
三、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工具选择偏向 |
(一)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文本的选定 |
(二)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二维分析框架 |
(三)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工具编码及分析 |
四、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工具使用特点 |
(一)倾向于政府的行政命令 |
(二)侧重于多重路径的教育投入 |
(三)着眼于政策工具的短期效益 |
(四)依赖于系统内部资源调配 |
第三章 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执行成效及问题 |
一、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执行调查样本选择 |
二、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执行的成效 |
(一)乡村教师工资收入水平有所提高 |
(二)乡村教师住房保障得到改善 |
(三)乡村教师医疗保障取得进展 |
(四)乡村教师社会保险进一步规范 |
(五)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范围不断扩大 |
(六)乡村教师整体职业期待正在提升 |
三、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执行的现存问题 |
(一)命令性工具在政策执行中权威受阻 |
(二)报酬性工具在政策执行中作用有限 |
(三)权威重组性工具在政策执行中形式单一 |
(四)职能拓展性工具在政策执行中易被忽视 |
(五)劝告性工具在政策执行中力度不足 |
(六)对政策执行的总体评价 |
第四章 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执行问题的归因分析 |
一、政策工具差异性与工具选择复杂性的冲突 |
(一)对政策工具属性的认识存在现实偏差 |
(二)难以规避政策利益相关者主观选择的倾向性 |
二、政府资源有限性与政策对象需要无限性的冲突 |
(一)乡村教师住房保障供给不足 |
(二)乡村教师社会保险意识不强 |
三、对组织的权威性期待与低效性现实的冲突 |
(一)中央政府责任划分不到位 |
(二)地方政府执行力度不够 |
(三)学校参与动力不足 |
四、政策环境良性需求与现实偏差性影响的冲突 |
(一)政策执行环境良性互动不足 |
(二)政策信息传递时效性不强 |
第五章 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执行的改进建议 |
一、他山之石,借鉴国际共识 |
(一)国外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执行特点 |
(二)国外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执行对我国的启示 |
二、明确政策目标,科学选择政策工具 |
(一)准确把握政策问题的实质 |
(二)全面分析政策工具的影响因素 |
(三)注重政策工具的优化组合 |
三、提高生活待遇,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
(一)完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制度 |
(二)改革乡村教师住房保障制度 |
(三)规范乡村教师社会保险制度 |
(四)健全乡村教师医疗保障制度 |
四、增强责任意识,均衡配置组织权力 |
(一)以责任上移凸显中央政府的领导力 |
(二)以责任分担增强地方政府的执行力 |
(三)以责任下移提升学校自身的行动力 |
五、注重政策宣传,创设良性政策信息舆论环境 |
(一)确保公正以增强政策信息的透明度 |
(二)规范引导以创设良性的政策舆论环境 |
六、倡导多中心治理,提升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 |
(一)注重乡村教师职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
(二)强化乡村教师职业发展的动态监管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执行情况调查问卷(教师) |
附录2 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执行情况访谈提纲(教师) |
附录3 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执行情况访谈提纲(学校领导) |
附录4 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执行情况访谈提纲(教育部门主管领导)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综评 |
1.2.1 海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构思和方法 |
1.3.1 研究的总体构思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 |
1.4.1 研究的基本内容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全面从严治党与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的逻辑关联 |
2.1 全面从严治党对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提出的新要求 |
2.1.1 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内涵 |
2.1.2 全面从严治党赋予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的新使命 |
2.1.3 全面从严治党给予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的新标尺 |
2.2 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的界定 |
2.2.1 我国乡镇干部的界定及特点 |
2.2.2 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的概念 |
2.2.3 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的内容 |
2.3 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的构成分析 |
2.3.1 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的构成要件 |
2.3.2 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的结构特征 |
2.3.3 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的功能 |
2.4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创新的理论依据 |
2.4.1 公务员人性理论 |
2.4.2 激励管理理论 |
2.4.3 干部监督理论 |
2.4.4 干部考核理论 |
2.4.5 全面从严治党思想 |
第3章 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反思 |
3.1 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的历史考察 |
3.1.1 建国初期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 |
3.1.2 人民公社体制下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 |
3.1.3 社改乡后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 |
3.1.4 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与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 |
3.2 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建设的主要成效 |
3.2.1 乡镇治理体系逐步完善 |
3.2.2 乡镇干部效能显着提高 |
3.2.3 乡镇干部责任机制健全 |
3.2.4 乡镇干部管理体系逐步规范 |
3.3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推进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创新的现实依据 |
3.3.1 紧抓严抓干部队伍建设的有力抓手 |
3.3.2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
3.3.3 治理基层干部懒政怠政的现实诉求 |
3.3.4 中央管理干部最新政策法规的内在要求 |
第4章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建设存在的主要困境及成因 |
4.1 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建设效果的总体评价 |
4.1.1 行政效率全面提升 |
4.1.2 工作作风逐渐转变 |
4.1.3 公共行政支出大幅降低 |
4.1.4 社会评价显着改善 |
4.2 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建设存在的主要困境 |
4.2.1 激励约束失衡 |
4.2.2 薪酬激励不够 |
4.2.3 精神激励缺失 |
4.2.4 晋升激励不足 |
4.3 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建设存在困境的具体成因 |
4.3.1 薪酬制度固化缺乏动态调整机制 |
4.3.2 考核评价脱节导致结果运用不足 |
4.3.3 轻视心理管理导致精神激励缺乏 |
4.3.4 晋升条件过严导致个体发展受限 |
4.3.5 配套制度建设滞后难以形成合力 |
第5章 案例分析:江西南昌X区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剖析 |
5.1 江西南昌X区乡镇干部基本情况分析 |
5.1.1 X区基本区情 |
5.1.2 X区乡镇干部的基本情况 |
5.1.3 X区乡镇干部队伍构成的不足分析 |
5.2 江西南昌X区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的制度安排 |
5.2.1 干部薪酬福利制度 |
5.2.2 干部晋升制度 |
5.2.3 干部教育制度 |
5.2.4 干部考核制度 |
5.2.5 干部廉政制度 |
5.3 江西南昌X区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存在的问题 |
5.3.1 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的效应失衡 |
5.3.2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两者间失调 |
5.3.3 竞争机制不畅导致晋升激励乏力 |
5.3.4 考核深度不足导致考核约束软化 |
5.3.5 薪酬激励不活导致不公平感激增 |
第6章 创新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的国内外经验借鉴 |
6.1 国外基层公务员激励约束机制的经验 |
6.1.1 美国基层公务员激励约束机制的经验 |
6.1.2 日本基层公务员激励约束机制的经验 |
6.1.3 越南基层公务员激励约束机制的经验 |
6.2 国内基层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的经验 |
6.2.1 江苏省无锡市蠡园经开区干部考核任免机制 |
6.2.2 山东省济南市基层一线干部正向激励机制 |
6.2.3 湖北省黄石市基层干部容错免责激励机制 |
6.3 国内外基层公务人员激励约束机制的主要启示 |
6.3.1 健全基层公务人员目标考核激励机制 |
6.3.2 健全基层公务人员薪酬调节机制 |
6.3.3 健全基层公务人员职务晋升机制 |
6.3.4 健全基层公务人员理想信念培训机制 |
第7章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创新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的对策 |
7.1 完善乡镇干部政绩考评机制 |
7.1.1 完善乡镇干部政绩评估体系 |
7.1.2 健全乡镇干部考核约束机制 |
7.1.3 健全乡镇干部考评应用机制 |
7.2 完善乡镇干部政选拔任用机制 |
7.2.1 准确把握基层干部选拔任用导向 |
7.2.2 进一步健全干部选拔程序 |
7.2.3 用公平竞争深挖优秀人才 |
7.2.4 用公正遴选实现选才规范 |
7.3 完善乡镇干部正向激励机制 |
7.3.1 健全乡镇干部晋升激励机制 |
7.3.2 健全乡镇干部物质激励机制 |
7.3.3 健全乡镇干部精神激励机制 |
7.4 完善乡镇干部动态监督机制 |
7.4.1 强化制度执行刚性 |
7.4.2 推进施政行为公开 |
7.4.3 加强干部道德约束 |
7.5 完善乡镇干部容错纠错机制 |
7.5.1 建立全方位的干部容错机制 |
7.5.2 建立健全与容错机制相衔接的纠错机制 |
7.5.3 建立健全干部错误预防机制 |
7.6 完善乡镇干部责任追究机制 |
7.6.1 完善乡镇干部纪律惩戒制度 |
7.6.2 健全乡镇干部追责问责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创新研究调研方案 |
附件二: 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创新研究调查问卷 |
附件三: 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创新研究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
附件四: CN镇干部职工绩效考核办法(试行)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保障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 |
2.1.2 列宁的社会保障思想 |
2.2 中国的社会保障思想 |
2.2.1 中国传统的社会保障思想 |
2.2.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主要领导人的社会保障思想 |
第3章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 |
3.1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历史基础 |
3.1.1 革命根据地的社会保障 |
3.1.2 抗日根据地的社会保障 |
3.1.3 解放区的社会保障 |
3.2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现实基础 |
3.2.1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
3.2.2 农业合作化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民经济的发展 |
3.2.3 处于抗美援朝战争前沿 |
3.2.4 苏联社会保障制度及其示范效应 |
第4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及其运行机制 |
4.1 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 |
4.1.1 社会救济的资金来源 |
4.1.2 社会保险的资金来源 |
4.1.3 社会福利的资金来源 |
4.1.4 社会优抚的资金来源 |
4.2 社会保障的组织机构 |
4.2.1 政府机构 |
4.2.2 社会团体 |
4.2.3 企业内部机构 |
4.3 社会保障制度的动员与监督 |
4.3.1 社会保障中的社会动员 |
4.3.2 对社会保障工作的监督 |
第5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
5.1 社会救济 |
5.1.1 灾害救济 |
5.1.2 贫民救济 |
5.1.3 娼妓游民收容改造 |
5.1.4 朝鲜战灾孤儿救济 |
5.2 社会保险 |
5.2.1 养老保险 |
5.2.2 医疗保险 |
5.2.3 伤残保险 |
5.2.4 生育保险 |
5.2.5 优异贡献待遇 |
5.3 社会福利 |
5.3.1 民政福利 |
5.3.2 职工福利 |
5.4 社会优抚 |
5.4.1 优待补助 |
5.4.2 褒扬抚恤 |
5.4.3 安置复员军人 |
第6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及启示 |
6.1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 |
6.1.1 增强了人们对新生政权的认同,提高了党的执政合法性 |
6.1.2 提高了劳动者积极性,促进东北工业迅速发展 |
6.1.3 激发了群众支前热情和军人士气,保障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
6.1.4 构建了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框架,为新中国社会保障奠定了基础 |
6.2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启示 |
6.2.1 坚持实事求是,确保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
6.2.2 坚持群众路线,反对官僚主义作风 |
6.2.3 坚持自力更生,克服“等靠要”思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
致谢 |
(4)从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力量博弈的角度看1979年以来我国演出市场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论文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演出市场释义及其发展历程 |
一、演出市场释义 |
二、演出的三种性质及政府、市场和社会的矛盾运动 |
三、演出市场发展的历程 |
第二章 演出市场的进入和退出 |
一、艺术表演市场 |
二、演出经纪市场 |
三、演出场地市场 |
第三章 经营制度和财税制度 |
一、经营制度 |
二、财税制度 |
第四章 行政监管 |
一、演出市场的行政管理主体 |
二、演出市场的行政监管方式 |
三、演出市场的行政监管内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执行偏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的提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 绩效工资政策 |
(二) 政策执行 |
(三) 政策执行偏差 |
(四) 治理 |
三、研究中的具体方法 |
(一) 研究方法的明确 |
(二) 研究路径 |
四、研究的意义和预期创新 |
(一) 研究的意义 |
(二) 研究的预期创新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述评 |
一、政策执行理论在国内外的研究成果 |
(一) 政策执行理论的演化 |
(二) 作为治理运作的执行 |
(三) 本研究的立足点 |
二、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发展路径和研究回顾 |
(一) 国际视域教师工资的变革 |
(二) 国内教师工资的主要历程 |
(三) 绩效工资政策研究的系统爬梳 |
三、研究述评 |
(一) 已有研究进展 |
(二) 已有研究的局限和拓展空间 |
第二章 地方政府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再规划 |
一、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视角 |
(二) 研究方法 |
二、地方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文本分析 |
(一) 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 |
(二) 政策文本的话语分析 |
三、"自上而下的层级性与多属性"视角下的行为偏差 |
(一) 政府层级间政策编制的"照搬执行" |
(二) 政府层级间经费保障的"规避执行" |
(三) 政府部门间政策工作的"孤立执行" |
四、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层场域绩效工资政策执行的走样 |
一、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视角 |
(二) 研究具体方法的运用 |
二、绩效工资政策的"残缺式执行" |
(一) 表现:教师与公务员的工资差距 |
(二) 归因:政策模糊带来的执行缺损 |
三、绩效工资政策的"替代式执行" |
(一) 表现:学校绩效考核的异化现象 |
(二) 归因:教育评价体系的尚未健全 |
四、绩效工资政策的"象征式执行" |
(一) 表现:绩效工资激励目标的空传 |
(二) 归因:群体及组织结构的复杂性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执行结果偏差 |
一、研究假设说明 |
(一) 绩效考核方案、方案形成与政策目标 |
(二) 学校特征、外部支持力度与政策目标 |
二、研究过程 |
(一) 研究变量的选取 |
(二) 研究对象选择与问卷信效度 |
三、研究结果 |
(一) 学校绩效工资政策实施情况的基本图景 |
(二) 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执行结果的统计分析 |
(三) 影响绩效工资政策执行结果的回归分析 |
四、本章小结及讨论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和进一步讨论 |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
(一) 中观地方政府执行绩效工资政策存在行为偏差 |
(二) 基层主体绩效工资政策执行存在行为偏差 |
(三) 绩效工资政策执行的政策效果不明显 |
二、基于教育治理的政策启示 |
(一) 高位推动善政,开展整体治理 |
(二) 多元参与共治,形成价值共识 |
(三) 落实法定工资,建立协调机制 |
三、研究的局限性 |
四、研究的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教师绩效工资调查问卷(教师) |
附录2: 绩效工资政策调研问卷(校长) |
附录3: 教师绩效工资访谈提纲 |
附录4: 省级绩效工资政策梳理 |
附录5: 市县级绩效工资政策梳理 |
后记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6)新中国中小学教师法规研究(1949—2000)(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 研究对象与范围 |
二、 研究现状与问题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中小学教师法规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发轫奠基时期(1949-1956) |
一、 中小学教师法规的历史基础 |
二、 中小学教师法规的初步奠基 |
第二节 曲折发展时期(1957-1965) |
一、 “左”倾思想对中小学教师法规的冲击 |
二、 调整带来的转机 |
第三节 停滞破坏时期(1966-1976) |
一、 “文革”对中小学教师法规的破坏 |
二、 “两个估计”的炮制 |
第四节 恢复改革时期(1977-1992) |
一、 拨乱反正与中小学教师法规 |
二、 教育改革与中小学教师法规 |
第五节 规范配套时期(1993-2000) |
一、 中小学教师法规的历史突破 |
二、 中小学教师法规的规范配套 |
三、 中小学教师法规研究的逐步开展 |
第二章 中小学教师法规的主要内容(上) |
第一节 中小学教师管理法规 |
一、 教师资格制度 |
二、 教师职务制度 |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法规 |
一、 德育工作 |
二、 智育工作 |
三、 体育工作 |
四、 其他工作 |
第三节 中小学教师地位奖惩法规 |
一、 政治地位 |
二、 专业地位 |
三、 经济地位 |
四、 奖励惩罚 |
第四节 中小学教师进修培训法规 |
一、 培训的组织机构 |
二、 培训的规模重点 |
三、 培训的保障支持 |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法规的主要内容(下) |
第一节 中小学校长法规 |
一、 校长与管理体制 |
二、 校长的岗位职责 |
三、 校长的职务培训 |
第二节 中小学班主任法规 |
一、 班主任的法定任务 |
二、 班主任队伍的建设 |
第三节 民办教师法规 |
一、 整治消化方针 |
二、 同工同酬原则 |
第四章 中小学教师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
第一节 中小学教师法规的制定 |
一、 教师法律的制定 |
二、 教师行政法规的制定 |
三、 教师部门规章的制定 |
四、 教师法规的清理 |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法规的实施 |
一、 教师法规的行政适用 |
二、 教师法规的司法适用 |
三、 教师法规的遵守 |
结语 |
一、 中小学教师法规建设的主要成就 |
二、 中小学教师法规建设的薄弱环节 |
三、 中小学教师法规建设的未来走向 |
附录1 新中国中小学教师法规大事记 |
附录2 参考文献 |
后记 |
(7)确定政策去向程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一、立题依据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材料与方法 |
一、“逻辑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合理性”指标体系构建 |
(一) 判断指标的构建 |
(二) 指标体系的结构和简介 |
(三) 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评分标准 |
二、资料来源与收集方法 |
(一) 确定政策去向程式的理论探索部分 |
(二) 确定政策去向程式的实证模拟部分 |
(三) 调查质量监控方法 |
三、研究方法 |
(一) 指导性研究方法 |
(二) 具体研究方法 |
四、技术路线 |
研究结果 |
第一部分 确定政策去向的理论探索 |
Ⅰ、政策学领域中确定政策去向环节的现况和不足 |
一、政策学领域中关于政策去向的概念有待规范 |
(一) 有关“政策去向”的概念数量繁多 |
(二) 有关“政策去向”的概念含义交叉 |
(三) “政策去向”地位不明确,散在于不同章节 |
(四) 总结和概念推荐 |
二、评价范围的界定 |
三、确定政策去向环节总体分析 |
(一) 确定政策去向环节核心目的的有关缺陷 |
(二) 确定政策去向与政策制定之间关系的有关缺陷 |
(三) 确定政策去向与政策系统评价之间关系的缺陷 |
(四) 围绕着确定政策去向的核心目的,各步骤之间内在联系的缺陷 |
(五) 确定政策去向与新一轮政策制定过程关系的缺陷 |
四、确定政策去向环节中分步骤存在的缺陷 |
(一) 信息反馈 |
(二) 政策调整 |
(三) 政策法律化 |
(四) 政策终结 |
五、确定政策去向理论评价小结 |
六、对本研究定量评价结果的专家论证 |
Ⅱ、针对现有不足的逐项弥补和完善 |
一、确定政策去向环节总体弥补思路 |
(一) 本环节的重要性和定位 |
(二) 确定政策去向环节的目的 |
(三) 确定政策去向与政策制定的关系 |
(四) 确定政策去向与前一环节之间的关系 |
(五) 确定政策去向与新一轮政策制定过程的联系 |
二、确定政策去向环节各步骤的弥补思路 |
Ⅲ、构建确定政策去向的框架思路和基本步骤 |
一、确定政策去向环节的目的 |
(一) 环节框架 |
(二) “确定政策去向”的目的 |
二、本环节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
(一) 基本概念 |
(二) 政策与法律之间的关系 |
三、达成“确定政策去向”目的的框架思路 |
(一) 政策去向标准是判断政策去向的基础 |
(二) 政策去向判断标准理论体系的建立 |
(三) 明确特定政策政策去向的思路 |
四、达成“确定政策去向”目的的操作步骤划分 |
五、确定政策去向的总体指导原则 |
六、确定政策去向与政策制定的关系 |
七、确定政策去向与政策系统评价的联系 |
八、确定政策去向与新一轮政策制定的关系 |
Ⅳ、完善和推荐确定政策去向的基本步骤 |
一、信息准备 |
(一) 步骤目的和重要性 |
(二) 达成步骤目的的具体思路 |
(三) 操作程序 |
(四) 难点障碍及消弭策略 |
(五) 研究者和决策者合作思路 |
(六) 常用方法 |
(七) 原则 |
二、明确特定政策的基本去向 |
(一) 目的 |
(二) 思路 |
(三) 难点障碍及消弭策略 |
(四) 程序 |
(五) 研究者和决策者合作思路 |
(六) 常用方法 |
(七) 原则 |
三、确定政策去向 |
(一) 目的和考核指标 |
(二) 思路 |
(三) 难点障碍及消弭策略 |
(四) 程序 |
(五) 研究者和决策者合作思路 |
(六) 常用方法 |
(七) 原则 |
四、补充说明 |
Ⅴ、专家对本研究所形成的“确定政策去向”理论的评价 |
第二部分 确定政策去向的实证模拟──1993年卫生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的归宿研究 |
一、信息准备 |
(一) 1993年卫生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的基本情况 |
(二) 1993年工资制度“政策去向”判断指标 |
(三) 目前判断指标的理论状态或取值 |
(四) “政策去向”指标的实际状态或取值 |
二、1993年工资制度的基本去向 |
(一) 政策去向判断指标的现状 |
(二) 对比政策去向判断标准,确定基本去向 |
三、确定1993年工资制度去向 |
(一) 1993年卫生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的调整思路 |
(二) 卫生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进展 |
第三部分 讨论 |
一、本研究在完善确定政策去向理论上的贡献 |
(一) 对逻辑性的弥补 |
(二) 对科学性的弥补 |
(三) 对可操作性的弥补 |
(四) 合理性的提高 |
二、对于消除政策效率“瓶颈”的认识 |
三、确定政策去向程式在实证研究中的体会 |
(一) 实证模拟的几点讨论 |
(二) 关于确定政策去向程式的体会 |
全文参考文献及评价专着目录 |
一、参考文献 |
二、文献评价专着目录 |
综述一 政策调整的内容、障碍及其对策 |
综述二 我国公立医疗机构分配制度改革进展 |
就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奖励情况 |
致谢 |
(8)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由 |
1.1.1 城镇化发展给新机制改革带来新的挑战 |
1.1.2 农村义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呼唤必须深化改革 |
1.1.3 研究者的个人旨趣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研究 |
1.3.2 新机制改革实施情况研究 |
1.3.3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农村 |
1.4.2 农村教育 |
1.4.3 机制 |
1.5 研究方法 |
1.5.1 资料收集阶段的方法 |
1.5.2 资料分析阶段的方法 |
1.6 样本基本特征 |
2.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的理论依据 |
2.1 公共财政理论 |
2.1.1 公共财政理论的发展历程 |
2.1.2 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范围 |
2.1.3 有关公共财政理论的争议与共识 |
2.1.4 公共财政理论对义务教育投入的影响 |
2.2 财政分权理论 |
2.2.1 第一代财政分权理论 |
2.2.2 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 |
2.2.3 财政分权在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的争议 |
2.2.4 中国式财政分权对义务教育投入的影响 |
3. 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历史演变 |
3.1 “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乡为主”的体制时期(1985-1993年) |
3.2 “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乡镇为辅”时期(1994-2000年) |
3.3 “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体制时期(2001-2005年) |
3.4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时期(2006年至今) |
4.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的初步成效 |
4.1 政府财政投入主渠道功能凸显 |
4.1.1 地方各级财政关于免杂费和公用经费补助资金的分担情况 |
4.1.2 地方各级财政关于校舍维修改造资金的分担情况 |
4.1.3 地方各级财政关于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的分担情况 |
4.1.4 地方各级财政关于免费教科书资金的分担情况 |
4.1.5 地方各级财政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的分担情况 |
4.2 农村中小学校保运转水平得到提高 |
4.2.1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及生均水平逐年提高 |
4.2.2 农村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拨付标准逐年提高 |
4.3 农民义务教育负担切实减轻 |
4.3.1 收费项目和收费额度显着减少 |
4.3.2 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及补助比例显着提高 |
4.3.3 “营养餐改善计划”取得显着成效 |
4.4 “校财局管”制度促进经费管理精细化 |
4.5 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得到保障 |
4.5.1 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水平逐年提高 |
4.5.2 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能够按时、足额发放 |
4.6 农村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
5.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
5.1 公用经费使用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5.1.1 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偏低 |
5.1.2 农村小规模学校、农村寄宿制学校运转相对困难 |
5.1.3 公用经费仍存在被挤占现象 |
5.1.4 部分地区市直学校公用经费标准偏低 |
5.2 “免、补”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
5.2.1 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的质疑较大 |
5.2.2 贫困寄宿生补助比例、补助范围及发放方式不尽合理 |
5.2.3 学生辍学率居高不下 |
5.3 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 |
5.3.1 教师工资福利整体水平偏低 |
5.3.2 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存在显着的地区差异 |
5.3.3 绩效工资制度实施效果不尽理想 |
5.4 校舍维修改造机制存在的问题 |
5.4.1 校舍维修改造资金缺口较大 |
5.4.2 专项转移支付方式存在不合理之处 |
5.4.3 地方政府自筹资金困难 |
6.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6.1 公共财政投入总量不能满足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需要 |
6.2 “分项目”承担主体存在错位现象 |
6.3 公用经费拨付方式缺乏科学性 |
6.4 诱致性变迁改革方式忽视了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 |
6.5 教育部门的“弱经费管理权”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率 |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基本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均等化 |
7.2.2 以满足学校实际需求为本位,建立科学合理的拨款方式 |
7.2.3 构建“以省为主”的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及“以县为主”的校舍维修机制 |
7.2.4 加强资金监管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9)2006年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分析 ——以**市公务员工资改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2 研究对象和有关概念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有关概念和范畴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研究难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难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工资制度 |
2.1.1 建国以来我国行政机关工资制度的历史沿革和发展 |
2.1.2 国外公务员工资制度遵循的基本原则 |
2.2 工资收入有关理论 |
2.2.1 收入分配理论 |
2.2.2 公平理论 |
2.2.3 职业高原理论 |
2.2.4 效率工资理论 |
第3章 2006年**市公务员工资改革内容及效果评价 |
3.1 2006年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基本内容 |
3.2 **市2006年公务员工资改革实施情况 |
3.3 2006年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效果评价 |
3.3.1 工资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
3.3.2 基层公务员的工资晋升空间得到扩展 |
3.3.3 部门间收入差距缩小 |
3.3.4 对不同单位、不同职级公务员的利益调整不一 |
3.3.5 奖金发放体现鼓励争先创优的导向 |
第4章 2006年公务员工资改革后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4.1 公务员工资制度法制化建设进程缓慢 |
4.2 公务员职位及工资分类管理制度建设滞后 |
4.3 公务员工资分配中职级作用过于突出 |
4.4 公务员工资改革后产生大锅饭式的分配平均主义倾向 |
第5章 我国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对策探析 |
5.1 加快推进公务员工资制度法制化进程 |
5.2 建立职务与级别分离的工资制度 |
5.3 加快推进公务员职位分类及其工资制度建设 |
5.4 探索行政机关岗位工资制度 |
5.5 加强严格执行阳光工资制度的环境建设 |
5.6 现行工资制度基础上的改良探讨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论转型期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财产性收入的概念界定 |
1.2.1 财产和生产性财产 |
1.2.2 财产性收入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现有研究的不足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和主要数据来源 |
1.5.1 研究方法 |
1.5.2 主要数据来源 |
1.6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2.相关理论基础 |
2.1 要素收入分配理论 |
2.1.1 要素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 |
2.1.2 马克思对要素报酬的观点 |
2.1.3 生产要素所有权与要素收入分配 |
2.2 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机制 |
2.2.1 财产性收入的自我强化 |
2.2.2 融资能力对投资效益的强化 |
2.2.3 投资路径的自我依赖 |
2.2.4 模仿投资行为 |
2.3 财产性收入调控的理论分析 |
2.3.1 财产性收入调控的必要性 |
2.3.2 财产性收入调控的理论依据 |
2.3.3 财产性收入的调控对象和手段 |
3.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状况 |
3.1 计划经济时期居民财产积累 |
3.1.1 城镇居民的财产积累 |
3.1.2 农村居民的财产积累 |
3.2 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特征 |
3.2.1 财产性收入总量快速增长 |
3.2.2 居民财产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较低 |
3.2.3 财产性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可支配收入 |
3.2.4 居民财产性收入来源多元化 |
3.2.5 城乡财产性收入差距扩大 |
3.3 不同收入阶层的财产性收入差距 |
3.3.1 城镇不同收入阶层的财产性收入差距 |
3.3.2 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对可支配收入差距的贡献 |
3.3.3 农村不同收入阶层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差距 |
3.4 财产性收入的地区差距 |
3.4.1 省际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 |
3.4.2 省际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 |
3.4.3 东中西部财产性收入差距 |
4.收入初次分配与财产积累 |
4.1 转型期收入初次分配制度改革 |
4.1.1 双轨制时期的按劳分配制度 |
4.1.2 按劳和其他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 |
4.1.3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 |
4.2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 |
4.2.1 资本要素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
4.2.2 资本份额增加对财产性收入的影响 |
4.3 收入初次分配对居民财产积累的影响 |
4.3.1 劳动收入的增长 |
4.3.2 收入水平制约居民财产积累 |
4.3.3 收入差距对居民财产积累的影响 |
4.3.4 不同收入阶层的居民财产积累差异 |
5.转型期改革对财产禀赋的影响——以住房改革为例 |
5.1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过程 |
5.1.1 试点售房(1979——1985年) |
5.1.2 提租增资(1986——1993年) |
5.1.3 住房全面转型阶段(1994——1998年) |
5.1.4 住房货币化(1998年至今) |
5.2 住房制度改革对居民资产禀赋的影响 |
5.2.1 制度改革前的居民住房差异 |
5.2.2 住房制度改革与居民住房财产差异 |
6.转型期财产性收入增长的调控——以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为例 |
6.1 房地产市场与财产性收入增长 |
6.1.1 房地产发展的主要受益群体 |
6.1.2 房产类财产性收入差距 |
6.1.3 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对财产性收入差距的影响 |
6.1.4 房产类财产性收入调控措施的缺失 |
6.2 股票市场与财产性收入增长 |
6.2.1 我国居民股票投资状况 |
6.2.2 影响居民股权投资收益的调控政策 |
6.2.3 股市调控政策对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影响 |
6.2.4 股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 |
7.收入再分配对财产性收入的调控 |
7.1 税收政策对财产性收入的调控 |
7.1.1 个人所得税调控的基本思想 |
7.1.2 居民财产性收入纳税的相关规定 |
7.1.3 个人所得税对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影响 |
7.2 养老保险制度对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影响 |
7.2.1 养老保险金能为居民带来财产性收入 |
7.2.2 现行养老保险金制度 |
7.2.3 养老保险制度对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影响 |
7.3 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影响 |
7.3.1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沿革及其主要内容 |
7.3.2 住房公积金能给居民带来财产性收入 |
7.3.3 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影响 |
8.国外财产性收入调控经验 |
8.1 财产性收入与总收入比例的国际比较 |
8.1.1 美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 |
8.1.2 法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 |
8.1.3 韩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 |
8.2 财产性收入再分配的国外调控经验 |
8.2.1 美国财产性收入再分配的调控 |
8.2.2 法国财产性收入再分配的调控经验 |
8.2.3 韩国财产性收入再分配的调控经验 |
9.财产性收入调控的政策建议 |
9.1 我国财产性收入调控体系的构建 |
9.1.1 财产性收入调控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
9.1.2 财产性收入调控体系的构建 |
9.1.3 法律健全是财产性收入调控体系正常运行的基础 |
9.2 财产积累的调控 |
9.2.1 提高广大群众的收入水平,增强财产积累能力 |
9.2.2 加强对居民财产禀赋的控制,确保财产初始公平 |
9.3 财产性收入增长的调控 |
9.3.1 创造条件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 |
9.3.2 加强市场监管 |
9.4 财产性收入再分配的调控 |
9.4.1 采用综合所得税制 |
9.4.2 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完善财产税 |
9.4.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10. 结语 |
10.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10.2 未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四、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机关、事业单位1994年暂不发放一次性奖金的通知(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执行研究 ——基于政策工具的视角[D]. 李宁.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2]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创新研究[D]. 唐艳华. 湘潭大学, 2018(12)
- [3]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D]. 晋江艳. 吉林大学, 2021(01)
- [4]从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力量博弈的角度看1979年以来我国演出市场的发展[D]. 史圣立. 山东大学, 2011(04)
- [5]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执行偏差研究[D]. 严凌燕.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6]新中国中小学教师法规研究(1949—2000)[D]. 涂怀京. 华东师范大学, 2003(03)
- [7]确定政策去向程式的研究[D]. 苌凤水. 复旦大学, 2006(02)
- [8]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研究[D]. 汪传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7)
- [9]2006年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分析 ——以**市公务员工资改革为例[D]. 龚晨星. 南昌大学, 2010(04)
- [10]论转型期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调控[D]. 唐雪梅.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