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系恶性肿瘤14例

1家系恶性肿瘤14例

一、恶性肿瘤1家系14例(论文文献综述)

陆晓娟[1](2019)在《肠道菌群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环境因素与自身基因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个多基因、多步骤的过程。随着宏基因组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肠道菌群和结直肠癌相关。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大肠癌(Hereditary Colorectal Cancer,HCRC),是错配修复基因突变(mismatch repair,MMR)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我们在临床中观察到在发病年龄等表型上不尽相同。如有些患者30-35岁即发生结直肠癌,有些患者则迟至55-60岁才发病,甚至在某些家系中,一部分突变携带者至今未发生任何HNPCC相关肿瘤。即便是在携带相同致病基因突变的患者中,也可以观察到这种结直肠癌表型上的差异。这种表型差异其中一部分可能与累及的具体MMR基因(hMLH1、hMSH2、hMSH6、hPMS1)和突变的类型相关,或者与其他遗传背景有关;另一部分则可能与环境因素有关,这其中是否也包括肠道菌群。这些致病性遗传背景较为一致的患者之间,其肠道菌群的分析有助于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肠道菌群在结肠癌中的作用。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HNPCC家系中不同表型患者之间、HNPCC患者和健康人、以及HNPCC(遗传性大肠癌,HCRC)和散发性结直肠癌(sporadic colorectal cancer,SCRC)之间的肠道菌群差异,探讨肠道菌群和HNPCC的相关性,以及肠道菌群在HNPCC发病中的作用。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从我中心已建立的205个HNPCC家系中挑选符合研究要求的家系(包括CRC患者术前留取过粪便样本等),通过随访,完善家系成员基因检测和结肠镜检查,共纳入家系成员50例(MMR基因突变的结直肠癌患者10例、有MMR基因突变的腺瘤患者1 1例、MMR基因突变+结直肠未发病者7例,家系中无MMR基因突变+结直肠无病变者14例,结直肠癌患者配偶8例),散发性结直肠患者14例。对纳入研究对象的粪便样本进行DNA提取、制备,使用illumina Miseq测序仪进行样本16s-rDNAV4区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分别比较:①不同家系间的肠道菌群差异;②携带MMR基因突变的不同表型患者之间的肠道菌群差异,即携带MMR突变的结直肠癌患者、携带MMR突变的结直肠腺瘤患者和携带MMR基因突变无肠道病变者之间的比较;③MMR基因突变的CRC患者和无MMR基因突变的健康人的肠道菌群差异性;④不同遗传背景的肠道无病变人群之间的肠道菌群差异;⑤HNPCC患者和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之间的肠道菌群差异。研究结果:同样携带MMR基因突变,CRC患者和腺瘤患者之间的肠道菌群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CRC患者和无肠道病变者间肠道菌群的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4),而腺瘤和无肠道病变者之间的肠道菌群无明显差异(p=0.645)。HNPCC患者和无MMR基因突变的健康人之间的肠道菌群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4)。然而,无MMR基因突变的健康人和携带MMR基因突变的无CRC者(无论是腺瘤患者,还是无肠道病变患者)之间肠道菌群无显着差异(p=0.707,p=0.777)。HCRC和SCRC患者之间的肠道菌群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PCA分析显示相比于SCRC,HCRC和健康对照之间的距离更近。在SCRC和HCRC的top20的差异菌属(p<0.05)中,Parvimonas和SCRC明显相关;与健康对照相比,Parvimonas在SCRC患者粪便中的丰度增高(p<0.05)。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Parvimonas 和 Brevibacillus,Methylobacterium,Armatimonas/A rmatimonadetesgp1,Granulicella and Phenylobacterium(SCRC 和 HCRC 的 top30 的差异菌属)呈正相关,而且与Fusobacterium正相关。结论:1.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的发生除遗传因素外,还和肠道菌群相关,同样携带MMR基因突变,不同表型的患者肠道菌群存在显着差异(p<0.001)。肠道菌群的变化发生在腺瘤→癌以及癌形成后的过程中。2.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患者的肠道菌群改变和MMR基因突变无关,MMR基因本身不影响肠道菌群。3.遗传性结直肠癌患者和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的肠道菌群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相比于散发性结直肠癌,遗传性结直肠癌患者的肠道菌群与健康对照更接近。相同的CRC表型,明显差异的菌群结构改变,支持肠道菌群是CRC的病因,而非只是结果。4.在遗传性结直肠癌和散发性结直肠癌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菌属中,Parvimonas和散发性结肠癌相关,提示其可能是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起到始动因素,而非结直肠癌继发改变的菌属。5.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患者菌群的变化和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不完全一致。提示进一步挖掘两组间的差异菌群/菌种,以及在散发性结直肠癌丰度比HNPCC更高的菌群/菌种,有望发现对结直肠癌发病有始动作用的菌群/菌种。

张海莲[2](2019)在《中国家族遗传性乳腺癌家系肿瘤易感基因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乳腺癌已成为中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约5%10%的乳腺癌为家族性乳腺癌,具有遗传易感性。本研究通过对乳腺癌患者家族史的调查和分析,找出家族遗传性乳腺癌患者及其家系成员,对其进行乳腺癌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以及乳腺癌易感基因突变情况检测,从而获得中国家族遗传性乳腺癌易感基因较为全面的数据,并探讨肿瘤易感基因突变检测在中国乳腺癌高危人群中的临床意义,以提高对高危人群的监控和防治水平,为乳腺癌预防及干预治疗提供依据,从而为制定适合中国人群的遗传检测策略以及为开展乳腺癌的遗传咨询工作奠定基础。方法:1、收集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二科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中国家族遗传性乳腺癌家系23个(共计91例样本)对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2、收集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诊治的28例乳腺癌患者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3、采集91例样本外周静脉血并提取基因组DNA样本,利用二代测序平台Ion Torrent S5?,设计并采用108个肿瘤相关基因的多基因测序panel对91例样本进行测序,着重分析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突变情况,同时利用SPSS22.0软件对筛选出的胚系突变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以及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通过对91例样本的测序数据进行分析,最终筛选出80个高质量突变。分别发生在26个基因上。其中共发现23个BRCA1/2基因突变位点(包括9个致病性突变,以及14个VUS突变),以及57个非BRCA基因突变位点(包括致病性突变17个,VUS突变40个)。2、在91例样本中,有76例携带基因突变(突变携带率为83.5%),其中携带BRCA基因突变者37例,携带非BRCA基因突变者71例,其中32例(42.1%,32/76)样本同时携带BRCA和非BRCA基因突变,提示BRCA和非BRCA共突变的现象在家族遗传性乳腺癌中非常常见。3、在携带BRCA突变的样本中,BRCA1基因突变者13例,BRCA2基因突变者29例,其中5例同时发生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本研究发现,在中国家族性乳腺癌家系中,BRCA2发生突变的频率比BRCA1高2.12倍。4、在91例样本中,携带基因突变组与未突变组之间在不同民族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基因突变在汉族女性中检出较多;携带BRCA基因突变者比未携带突变者易发生流产;携带非BRCA基因突变组与未突变组在是否患乳腺良性疾病史以及有无甲状腺疾病家族史方面存在差异(P<0.05)。5、在91例样本中,家系乳腺癌患者和家系成员健康人在每周运动时间以及每日夜间睡眠时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进一步将91例样本分成两个亚组:即携带易感基因突变组与未携带基因突变组,发现在携带易感基因突变组中,其家系乳腺癌患者与家系成员在每周运动时间和每日夜间睡眠时间仍存在显着差异(P<0.05);而在未携带基因突变组中未发现明显统计学差异。6、在28例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家系乳腺癌患者中,BRCA基因突变者与突变阴性者相比,BRCA突变患者区域淋巴结转移率较高(P=0.029)以及TNM分期更高(P=0.043);而非BRCA基因突变者和突变阴性者相比,非BRCA突变者更容易伴发乳腺良性疾病(P=0.046)。结论:1、本研究再次证明在乳腺癌遗传风险中BRCA1/2基因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除BRCA外其他基因对乳腺癌遗传风险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本研究对家族遗传性乳腺癌家系同时进行BRCA基因检测及DNA损伤修复基因检测,可以增加致病性胚系突变携带者的检出率。因此,在适宜人群中开展BRCA外其他乳腺癌易感基因的扩大检测十分必要。2、通过本研究,发现了一些新的肿瘤易感基因突变,进一步扩展了家族遗传性乳腺癌易感基因胚系突变谱,但大部分非BRCA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不明,未来需要针对性开展功能实验明确其致病性。3、携带非BRCA基因突变的人群可能更容易患乳腺良性疾病,而乳腺良性疾病是影响乳腺癌发生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在有家族史的乳腺良性患病人群中开展非BRCA基因检测,有助于提高乳腺癌的早诊和早治。4、携带BRCA基因突变的乳腺癌患者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且TNM分期更高,提示BRCA阳性乳腺癌的侵袭性更强,因此对携带BRCA基因突变患者,需制定更加完善的治疗方案,同时进行严密随访,以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生存率。5、对于乳腺癌高危人群中携带肿瘤易感基因突变的未发病个体,增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睡眠时间,有助于降低乳腺癌发病风险,减少乳腺癌的发生。

田月月,吴明远[3](2020)在《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高危因素与预防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early onset sepsis,EOS)一般是指出生72小时内发生的败血症,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出生后1周内发生的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感染也纳入早发型感染的范畴[1]。新生儿EOS的总体发病率约为1/1000活产儿[2],目前仍是新生儿患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3-4]。EOS发病风险主要与围生期的母婴因素相关。由于新生儿EOS的

赵瑞强,温燕,廖燕,谢裕安[4](2020)在《细胞周期蛋白E1基因rs1406(G/T)位点多态性与肝细胞癌高发家系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E1(CCNE1)基因rs1406(G/T)位点多态性与肝细胞癌高发家系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11年10月广西扶绥县壮族肝细胞癌高发地区20个肝细胞癌家系,包括肝细胞癌患者20例(A组)及其直系亲属59例(B组);另选10个生活在同一地区的正常家系(共40例)作为对照(C组)。各家系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具有人群代表性。利用质谱方法检测CCNE1基因rs1406(G/T)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采用PLINK软件分析各家系人群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结果 CCNE1基因rs1406(G/T)位点存在GG、TT、GT 3种基因型。A组GG基因型3例,TT基因型3例,GT基因型14例; B组GG基因型14例,TT基因型14例,GT基因型31例; C组GG基因型23例,TT基因型2例,GT基因型15例。A组与B组人群CCNE1 rs1406(G/T)位点上G、T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A+B组与C组人群rs1406(G/T)等位基因G、T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值比=3. 639,95%可信区间:1. 533~8. 637,P <0. 05)。结论 CCNE1基因rs1406 (T)为广西扶绥县壮族人群肝细胞癌发生的风险基因型。

李晓侨,巩纯秀[5](2020)在《胱氨酸贮积症诊疗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胱氨酸贮积症(cystinosis)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全身系统性疾病。在某些文献中也被称为Lignac-Fanconi综合征[1]。胱氨酸贮积症导致溶酶体储存障碍,使得胱氨酸在细胞的溶酶体中蓄积。胱氨酸结晶作为其病理标志物,累积于全身细胞和组织中。根据影响CTNS基因变异的严重程度及发病年龄,胱氨酸贮积症可分为三种类型:婴儿肾病型、青少年肾病型及非肾性眼病型。近年来,国外学者对胱氨酸贮积症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措施及未来前景和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归纳的总结[1-2],而我国对于该病的相关报道较少,尤其在治疗方面。现对胱氨酸贮积症的临床症状谱,诊断和治疗方案作一

宋艺凡,李娟[6](2020)在《动脉导管未闭对超低出生体质量儿脏器功能的影响》文中指出动脉导管是主动脉降部与左肺动脉根部之间维持胎儿期特殊血液循环的正常通道,新生儿出生后随着胎盘剥离和呼吸建立而逐渐闭合。新生儿出生后动脉导管开放持续72小时以上即为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1]。PDA是早产儿常见的心脏异常,发生率随胎龄和出生体质量降低而

张晔[7](2019)在《Lynch综合征相关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筛查和临床病理学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本中心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Lynch综合征的筛查,分析本中心的子宫内膜癌MMR蛋白缺失率、MLH1甲基化率、MMR基因缺失率,探讨Lynch综合征相关子宫内膜癌患者与散发性子宫内膜癌及Lynch样综合征患者临床和病理学特征的异同,同时分析病史筛查标准的漏诊率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372名接受子宫内膜癌的标准手术,术后病理结果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子宫内膜癌组织,对其进行MMR蛋白(MLH1、MSH2、MSH6、PMS2)的免疫组化。对MLH1/PMS2蛋白缺失的患者进行MLH1甲基化检测。并对MLH1/PMS2表达缺失而MLH1甲基化阴性、MSH2/MSH6表达缺失患者进行二代测序。收集全部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1)实验结果:在372例子宫内膜癌病例中,MMR蛋白部分表达缺失共106例。MLH1&PMS2、MLH1、PMS2、MSH2&MSH6、MSH2、MSH6表达缺失分别占:47.2%,3.8%,16.0%,13.2%,7.5%,12.3%。MLH1甲基化患者64人占全部MLH1/PMS2蛋白缺失患者90.1%。MLH1/PMS2表达缺失而MLH1甲基化阴性患者、MSH2/MSH6表达缺失患者共42人,进行二代测序。20人存在MMR基因(包括EPCAM基因)的胚系突变,确诊为Lynch综合征(LS组)。22人无MMR基因的胚系突变,为Lynch样综合征(LL组)。其余的330例为散发性(散发组)。2)LS组与散发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LS组50岁以下内膜癌患者15例(75.0%),50岁以上5例(25.0%)。与散发组相比,LS组发病年龄更小(P=0.010)。LS组侵及子宫下段共14例(70.0%),未侵及下段共6例(30.0%)。LS患者侵及子宫下段比例相对于散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更高(P=0.011)。LS组个人史/家族史中有Lynch相关肿瘤史共12例(75.0%),无相关家族史共8例(25.0%)。LS患者个人史/家族史中有Lynch相关肿瘤史比例高于散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P<0.001)和Lynch样综合征患者(P=0.012)。BMI,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学类型,I型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LVSI,盆腔淋巴结阳性率在LS组和散发组间无明显差别(P>0.017)。3)LL组与LS组和散发组在以上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上无显着差别(P>0.017)。4)病史筛查标准的分析:阿姆斯特丹II诊断标准漏诊率=85.0%。改良Bethesda标准漏诊率=80.0%。结论:1)MMR蛋白表达的缺失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常见(28.5%),MLH1/PMS2蛋白缺失占比最高(70.0%),这部分患者进行MLH1甲基化检测以排除散发性内膜癌是至关重要的。2)MLH1甲基化患者约占全部MLH1/PMS2蛋白缺失患者十分之九(90.1%)。3)Lynch综合征相关子宫内膜癌相对于散发性子宫内膜癌,有年龄低、常侵及子宫下段、个人史/家族史中Lynch相关肿瘤史比例高的临床及病理特点。然而,BMI,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学类型,I型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LVSI,盆腔淋巴结阳性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别。4)Lynch样综合征相关子宫内膜癌相对于散发性子宫内膜癌、Lynch综合征相关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学特征无显着差别。5)在子宫内膜癌中使用阿姆斯特丹标准II和改良Bethesda标准漏诊率高,阳性预测值低。病史筛查在Lynch综合征的诊断中意义有限。6)根据各地区情况,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有选择的使用普遍筛查或结合临床和病理特征筛查Lynch综合征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王旭林,袁瑛,张苏展,蔡善荣,黄彦钦,许则丰,郑树[8](2006)在《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临床及遗传学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家系的临床及遗传性突变特点。方法收集整理符合中国人HNPCC诊断标准的31个家系资料,应用PCR及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筛查hMLH1和hMSH2基因的突变,对DHPLC图形异常的样本进行测序。结果31个家系中共发生136例次恶性肿瘤(多原发肿瘤14例),其中结直肠癌106例次,占所有肿瘤患者的77.9%,诊断年龄均数为48.6±29.0岁;胃癌14例。肿瘤先证者中共检出分属于17个不同家系的23个碱基变异位点,经DNA序列分析,证实10个家系存在10个不同的碱基突变(10/31,32.9%),其中3个为同义突变未引起蛋白质序列的改变,另外7个为病理性改变,分别为错义突变、无义突变、移码突变。这10个突变中7个位点为首次报道。外显子区检测到5个已知SNP,内含子区检测到8个碱基改变。结论(1)符合中国人HNPCC标准家系约有1/3可检出hMLH1、hMSH2基因遗传性种系突变。(2)中国人HNPCC家系以左半结肠癌和直肠癌多见。

彭咏梅[9](2019)在《云南卵巢恶性肿瘤患者BRCA1/2基因突变情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研究云南地区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乳腺癌易感基因1/2(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2,BRCA1/2)胚系突变情况,为云南地区遗传性卵巢恶性肿瘤的研究及早期防治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按照知情同意的原则,收集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共327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分别来自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92例、临沧市人民医院19例、丽江市人民医院2例、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 1例、红河州人民医院1例、云南省中医院4例、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3例、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2例,运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BRCA1/2基因全部外显子区域突变检测。收集患者的相关临床信息。[研究结果]1、在327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中,检出BRCA1/2胚系致病/可能致病突变率为21.4%,其中BRCA1突变率为15.6%,BRCA2突变率为4.0%,BRCA1/2同时突变率为1.8%。2、在327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中,检出219例(67.0%)患者携带有BRCA1/2胚系良性突变,检出14例(4.3%)患者携带有BRCA1/2胚系可能良性突变,检出30例(9.2%)患者携带有BRCA1/2胚系VUS突变,检出18例(5.5%)患者携带有BRCA1/2胚系可能致病突变,检出46例(14.1%)患者携带有BRCA1/2胚系致病突变。3、本研究发现BRCA1/2同时突变6例(1.8%),ClinVar未记载突变位点7个,致病位点为BRCA1的c.54681G>A;可能致病位点为BRCA1的c.954dupT,BRCA2 的 c.1583delA、c.28842890del;VUS 位点为 BRCA1 的 c.G1593T、c.G2345T,BRCA2的c.C1478A。ClinVar记载突变4个,致病位点为BRCA1的 c.310dupA;VUS 位点为 BRCA2 的 c.9106C>G、c.5606G>A、c.9925G>A。OC119与OC261均为BRCA1/2同时突变且位点相同。4、卵巢癌肉瘤BRCA1/2胚系致病突变2例(0.6%),分别是OC189患者的 BRCA1 中的 c.5194-12G>A,OC232 患者的 BRCA1 中的 c.954dupT 及 BRCA2中的 c.9925G>A。5、BRCA1胚系致病突变中10号外显子比例较高,BRCA2胚系致病突变中11号外显子比例较高。6、本研究共发现BRCA1/2胚系VUS及致病突变中ClinVar数据库中记载的两次及以上突变频数的位点9个。BRCA1中的c.5114T>C、c.37703771delAG、c.2799delT 及 BRCA2 中 c.5606G>A 均发现 3 人突变。BRCA1 中的 c.5521delA、c.37563759delGTCT、c.220C>T、c.54705477delATTGGGCA 及 BRCA2 中c.31653168delTCAA 均发现 2 人突变。BRCA1 中的 c.54705477delATTGGGCA是本研究中发现与之前报道相符的中国人群热点突变。7、新发现BRCA1/2胚系在ClinVar未记载突变25个,包括3例致病突变、7例可能致病突变、15例VUS。3例致病突变中BRCA1的c.2591C>A有2例,BRCA1的c.54681G>A有1例,BRCA2的c.C3405A有1例。7例可能致病突变中 BRCA1 的 c.3101dupA、c.954dupT、c.139delT 各有 2 例,BRCA1 的c.3286dupC、c.50685074+ldupAAAACAGG 各有 1 例;BRCA2 的 c.28842890del有 2 例,BRCA2 的 c.1583delA 有 1 例。15 例 VUS,BRCA1的 c.5062G>T 有 3例,BRCA1 的 c.G2345T、c.3646T>G 各有 2 例,BRCA1 的 c.5062G>C、c.5152+25152+3insCCCT、c.4484+lG>C、c.37523753delGT、c.G748T、c.G1593T、c.G5092T、c.G2402T、c.G1593T 各有 1 例;BRCA2 中的 c.9587A>G、c.1020910214del、c.C1478A 各有 1 例。8、BRCA1胚系突变携带者发病年龄较BRCA2胚系突变携带者相对较早(50.0 岁 vs.55.8 岁,P=0.023)。9、BRCA非致病突变与BRCA致病突变的年龄构成比较(P=0.324)、分化程度(P=0.063)无显着差异;BRCA非致病突变与BRCA致病突变的病理类型比较(P=0.025)、临床分期(P=0.040)、HBOC相关性肿瘤(P=0.002)、个人肿瘤史(P=0.024)、家族肿瘤史中一级亲属及二级亲属肿瘤情况比较(P<0.001)有显着差异。10、本研究中云南少数民族共41例,哈尼族、傣族、傈僳族、藏族均未发现BRCA1/2胚系致病突变;其中6例发现BRCA1/2胚系致病/可能致病突变,其中包括ClinVar未记载突变3例,ClinVar记载突变3例。ClinVar未记载突变3 例中 BRCA1 的 c.3286dupC、c.50685074+ldupAAAACAGG 位点均为可能致病突变,仅在白族中发现;BRCA2的c.C3405A为致病突变仅在彝族中发现。ClinVar记载突变3例中BRCA1的c.134+2T>C为致病突变仅在彝族中发现,BRCA1的c.5089T>C为可能致病突变仅壮族中发现,BRCA1的c.2799delT为致病突变在回族及汉族中均有发现。11、本研究中云南省昆明市、大理白族自治州、临沧市、玉溪市、曲靖市均发现5例以上BRCA1/2胚系致病突变;迪庆藏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丽江市、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均未发现BRCA1/2胚系致病突变;回族及汉族中各1例发现ClinVar记载BRCA1致病突变位点c.2799delT,两者均来自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2、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云南地区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中浆液性癌患者、有个人肿瘤史和家族肿瘤史,其携带BRCA1/2胚系致病突变的风险分别是非浆液性癌、无个人肿瘤史和家族肿瘤史的3.950倍、3.744倍、2.390倍。[结论]1、在327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中,检出BRCA1/2胚系致病/可能致病突变率为21.4%,其中BRCA1突变率为15.6%,BRCA2突变率为4.0%,BRCA1/2同时突变率为1.8%。2、在327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中,检出219例(67.0%)患者携带有BRCA1/2胚系良性突变,检出14例(4.3%)患者携带有BRCA1/2胚系可能良性突变,检出30例(9.2%)患者携带有BRCA1/2胚系VUS突变,检出18例(5.5%)患者携带有BRCA1/2胚系可能致病突变,检出46例(14.1%)患者携带有BRCA1/2胚系致病突变。3、卵巢癌肉瘤BRCA1/2胚系致病突变2例(0.6%),分别是OC189患者的 BRCA1 中的 c.5194-12G>A,OC232 患者的 BRCA1中的 c.954dupT 及BRCA2 中的 c.9925G>A。4、BRCA1胚系致病突变中10号外显子比例较高,BRCA2胚系致病突变中11号外显子比例较高。5、本研究共发现BRCA1/2胚系VUS及致病突变中ClinVar数据库中记载的两次及以上突变频数的位点9个。BRCA1中的c.5114T>C、c.37703771delAG、c.2799delT 及 BRCA2 中 c.5606G>A 均发现 3 人突变。BRCA1 中的 c.5521delA、c.3756 3759delGTCT、c.220C>T、c.54705477delATTGGGCA 及 BRCA2 中c.3165 3168delTCAA 均发现 2 人突变。BRCA1 中的 c.54705477delATTGGGCA是本研究中发现与之前报道相符的中国人群热点突变。以上位点可能是中国人群潜在的热点突变点。6、新发现BRCA1/2胚系在ClinVar未记载突变25个,包括3例致病突变、7例可能致病突变、15例VUS。3例致病突变中BRCA1的c.2591C>A有2例,BRCA1的c.54681G>A有1例,BRCA2的c.C3405A有1例。7例可能致病突变中 BRCA1 的 c.3101dupA、c.954dupT、c.139delT 各有 2 例,BRCA1的c.3286dupC、c.50685074+ldupAAAACAGG 各有 1 例;BRCA2 的 c.28842890del有 2 例,BRCA2 的 c.l583delA 有 1 例。15 例 VUS,BRCA1 的 c.5062G>T 有 3例,BRCA1 的 c.G2345T、c.3646T>G 各有 2 例,BRCA1 的 c.5062G>C、c.5152+25152+3insCCCT、c.4484+lG>C、c.37523753delGT、c.G748T、c.G1593T、c.G5092T、c.G2402T、c.G1593T 各有 1例;BRCA2 中的 c.9587A>G、c.10209 10214del、c.C1478A各有1例。这些新发现位点可能是云南地区特有突变位点。7、本研究发现,不同民族的突变位点存在差异,同一地域的不同民族存在相同的突变位点,提示BRCA1/2胚系致病突变和BRCA1/2胚系可能致病突变位点可能存在地域及民族差异。8、本研究中≤30岁年龄组中未发现BRCA1/2胚系致病突变。BRCA1胚系突变携带者发病年龄较BRCA2胚系突变携带者相对较早(50.0岁vs.55.8岁,P=0.023);BRCA2胚系致病突变携带者卵巢癌平均发病年龄较BRCA1胚系致病突变携带者卵巢癌平均发病年龄晚5.8年。9、BRCA非致病突变与BRCA致病突变的年龄构成、分化程度无显着差异;BRCA非致病突变与BRCA致病突变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HBOC相关性肿瘤、个人肿瘤史、家族肿瘤史中一级亲属及二级亲属肿瘤情况比较有显着差异。10、BRCA1/2胚系致病突变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RCA1/2胚系致病突变携带者终身发病风险较高,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中浆液性癌患者、有个人肿瘤史和家族肿瘤史者携带BRCA1/2胚系致病突变风险较高,建议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中浆液性癌患者、有个人肿瘤史和家族肿瘤史者及其家属进行BRCA1/2胚系检测,BRCA1/2胚系致病突变的家属到相关遗传咨询门诊进行癌症风险评估。

单懿[10](2020)在《淀粉样变性周围神经病14例临床、电生理与神经病理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淀粉样变性周围神经病是一类临床相对少见的周围神经病,其临床表现的非特异性与异质性对该疾病的诊断造成了困难,对此类疾病做出及时诊断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分析探讨淀粉样变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的临床、电生理、神经病理等特点,并随访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上诊治此疾病提供一定的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12月至2020年1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肌肉病理实验室行周围神经活检并诊断为淀粉样变性周围神经病患者共14例,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神经病理、遗传学检查等资料进行分析,并随访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4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14例患者包括男性12例,女性2例,发病年龄30-69岁,平均56.36±10.62岁。从发病到病理确诊的时间为0.5-15年,中位时间是2.5年。14例均为慢性起病,起病症状以肢体无力起病5例、感觉障碍起病5例,其中以下肢起病的6例,上肢起病的3例,四肢同时起病的1例;双侧对称起病7例,单侧起病3例。起病表现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4例,其中表现为消化道功能障碍3例,体位性低血压1例。14例患者活检时有13例出现运动症状,均有下肢无力,其中12例合并上肢无力;肌萎缩12例,肌萎缩累及下肢9例、上肢6例;肢体肌肉肥大1例;舌体肥大1例;腱反射减退或消失12例。14例患者中有13例出现感觉障碍,感觉障碍累及下肢13例,累及上肢10例,9例患者深、浅感觉均存在障碍,4例仅浅感觉障碍。14例患者活检时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共11例,其中出现消化系统症状患者共7例,汗液分泌异常7例,体位性低血压4例,男性患者勃起障碍2例。活检时出现体重下降8例,患者2年内体重下降范围在5-10kg。实验室检查:12例患者检测血清免疫固定电泳,2例λ链阳性,1例κ链阳性。10例患者检测血清轻链定量,1例λ链升高,1例κ/λ比降低。8例患者检测尿轻链定量,5例λ链升高,5例κ链升高,5例κ/λ比值异常。5例患者接受骨髓穿刺,4例存在浆细胞异常克隆。10例患者检测了血清蛋白电泳,其中有1例M蛋白增高。8例患者行脑脊液检查,6例脑脊液蛋白升高;14例患者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HIV抗体、血清梅毒抗体、血清维生素、尿常规等均未见明显异常。神经电生理检查:有13例患者行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提示均有以轴索损害为主的周围神经病变,其中伴脱髓鞘表现4例,易卡压部位神经传导显着异常4例;6例进行皮肤交感反应测定,3例患者出现潜伏期延长、2例未引出。神经活检病理检查:14例患者均接受腓肠神经活检,偏振光显微镜下观察刚果红染色神经组织切片,均可见异常红色物质沉积,荧光显微镜(红色荧光)观察,均可见红色荧光物质沉积;14例患者神经组织切片有4例有髓纤维密度轻度减少,6例中度减少,4例重度减少;14例患者中联合肌肉活检2例,其中有1例在肌肉内可见淀粉样物质沉积。8例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提示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及充盈异常8例;左心室肌肥厚5例,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1例。遗传学检查:7例患者完成TTR基因检测,检出5例带有致病突变,V50M突变3例,E62G突变2例,均为单纯杂合突变,其中早发型1例;晚发型4例。治疗及随访:14例患者中失访2例,其中1例为WM患者,1例为难以归类患者。遗传性TTR淀粉样变性周围神经病患者中有3例采用二氟尼柳口服药物治疗,1例患者好转,表现为肢体麻木和少汗症状减轻,2例症状改变不明显;2例采用多西环素、牛磺熊去氧胆酸联合口服治疗,1例自主神经功能症状好转,1例症状改变不明显。可能为AL的患者中2例接受免疫调节剂治疗,其中1例患者下肢感觉、肢体运动及胃肠道功能障碍均有加重,1例改变不明显。1例患者于确诊后1月左右因难以纠正的休克死亡。结论:1.本组14例淀粉样变性周围神经病患者以男性为主,多为中年以后起病,从发病到确诊有较长延迟时间,患者多表现为双侧对称下肢起病,运动感觉异常,并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舌体肥大及体重下降提示淀粉样变性周围神经病可能。2.患者电生理检查提示以轴索损害为主的周围神经病变,皮肤交感反应异常和易卡压部位出现传导异常提示淀粉变性周围神经病可能。3.部分患者血免疫固定电泳、血和尿轻链定量提示异常,骨髓穿刺常提示浆细胞异常克隆,上述检查异常提示淀粉样变性周围神经病可能。4.联合荧光显微镜检查可增加神经病理诊断的敏感性,多数患者有髓纤维密度中度以上减少,提示活检时患者神经损伤较重。5.8例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有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或充盈异常;提示淀粉样变性周围神经病是系统性疾病,可累及其他器官。6.及时口服二氟尼柳或多西环素、牛磺熊去氧胆酸治疗可部分改善TTR-FAP患者症状,在临床上有一定治疗意义。

二、恶性肿瘤1家系14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恶性肿瘤1家系14例(论文提纲范文)

(1)肠道菌群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HNPCC家系中不同表型和基因型患者肠道菌群差异
    前言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二、研究结果
    三、讨论
    四、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HNPCC患者和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的差异
    前言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二、研究结果
    三、讨论
    四、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2)中国家族遗传性乳腺癌家系肿瘤易感基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主要材料
    1.3 主要试剂
        1.3.1 DNA提取及质控实验试剂
        1.3.2 Ion Torrent S5~(TM) Sequencer DNA测序实验试剂
    1.4 主要仪器
    1.5 实验方法
        1.5.1 流行病学调查并绘制家系图谱
        1.5.2 外周血的采集及DNA的提取
        1.5.3 提取的DNA质控
        1.5.4 Ion Torrent S5~(TM) Sequencer DNA测序实验方法
    1.6 参照标准
    1.7 突变识别
    1.8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家族遗传性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及家系基本信息
        2.1.1 家族遗传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信息
        2.1.2 家族遗传性乳腺癌家系基本信息
    2.2 基因测序数据质量统计
    2.3 Ion Torrent S5~(TM)测序遗传易感基因突变情况
    2.4 基因突变结果与流行病学特征的相关性
        2.4.1 携带基因突变者与未携带突变者流行病学特征
        2.4.2 家族遗传性乳腺癌患者与家系成员流行病学特征
    2.5 基因突变结果与家族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3 讨论
    3.1 乳腺癌家系遗传易感基因
    3.2 基因突变与家族遗传性乳腺癌生物学特征及其流行病特征
        3.2.1 基因突变与家族遗传性乳腺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3.2.2 基因突变与家族遗传性乳腺癌生物学特征分析
    3.3 乳腺癌家系的遗传咨询与预防性治疗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附录1 家系图
    附录2 乳腺癌108基因测序panel
综述 乳腺癌家系遗传易感基因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高危因素与预防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高危因素
    1.1 绒毛膜羊膜炎或羊膜腔感染、产时发热
    1.2 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PROM)和破膜时间延长[17]
    1.3 GBS定植
    1.4 早产和低出生体质量
2 预防
    2.1 产前GBS筛查
    2.2 IAP
    2.3 产后新生儿预防

(4)细胞周期蛋白E1基因rs1406(G/T)位点多态性与肝细胞癌高发家系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主要试剂与仪器
    1.3 标本采集
    1.4 DNA提取
    1.5 基因分型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CCNE1 rs1406(G/T)基因分型结果
    2.2 CCNE1 rs1406(G/T)基因型频率吻合度检验
    2.3 CCNE1 rs1406(G/T)位点变异与HCC的相关性
3 讨论

(5)胱氨酸贮积症诊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流行病学
2 病因学
3 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3.1 肾脏症状
    3.2 肾外症状
        3.2.1 眼睛
        3.2.2 内分泌腺体
        3.2.3 神经肌肉系统
        3.2.4 其他
4 诊断方法
5 鉴别诊断
6 治疗措施
    6.1 对症治疗
    6.2 针对胱氨酸的特异治疗——清除治疗
    6.3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7 预后

(6)动脉导管未闭对超低出生体质量儿脏器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PDA结构特征
2 超低出生体质量儿PDA的血流动力学
3 PDA对ELBWIs脏器功能的影响
    3.1 肺
    3.2 脑
    3.3 心脏
    3.4 肾脏
    3.5 胃肠道
    3.6 眼

(7)Lynch综合征相关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筛查和临床病理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实验材料
        1.2.1 主要实验的仪器与设备
        1.2.2 主要实验试剂
    1.3 实验方法与步骤
        1.3.1 标本组织的HE染色
        1.3.2 标本组织的免疫组化染色
        1.3.3 免疫组化结果判定
        1.3.4 标本组织的甲基化检测和结果判读
        1.3.5 MMR基因(及EPCAM基因)二代测序和结果判读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及病理情况
    2.2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
    2.3 MMR蛋白表达情况的临床病理数据
    2.4 MLH1 甲基化检测结果
    2.5 可疑Lynch综合征患者测序结果
    2.6 统计学分组
    2.7 LS组、LL组、散发组患者年龄和BMI的关系
    2.8 LS组、LL组、散发组患者临床分期的关系
    2.9 LS组、LL组、散发组患者病理组织学类型、分级的关系
    2.10 LS组、LL组、散发组患者肌层浸润深度、淋巴脉管癌栓、子宫体位置的关系
    2.11 LS组、LL组、散发组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2.12 LS组、LL组、散发组患者与个人史/家族史关系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Lynch综合征相关子宫内膜癌诊断的思考和化学治疗的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临床及遗传学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一、病例选择
    二、家系DNA样本库的建立
    三、PCR扩增
    四、DHPLC突变检测
    五、测序分析
    六、检出突变生物信息学分析
    七、统计学方法
结果
    一、临床统计资料
    二、DHPLC检测结果
    三、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讨论

(9)云南卵巢恶性肿瘤患者BRCA1/2基因突变情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淀粉样变性周围神经病14例临床、电生理与神经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恶性肿瘤1家系14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肠道菌群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相关性研究[D]. 陆晓娟.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9(02)
  • [2]中国家族遗传性乳腺癌家系肿瘤易感基因的研究[D]. 张海莲.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3]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高危因素与预防的研究进展[J]. 田月月,吴明远. 临床儿科杂志, 2020(04)
  • [4]细胞周期蛋白E1基因rs1406(G/T)位点多态性与肝细胞癌高发家系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J]. 赵瑞强,温燕,廖燕,谢裕安.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20(04)
  • [5]胱氨酸贮积症诊疗进展[J]. 李晓侨,巩纯秀. 临床儿科杂志, 2020(02)
  • [6]动脉导管未闭对超低出生体质量儿脏器功能的影响[J]. 宋艺凡,李娟. 临床儿科杂志, 2020(03)
  • [7]Lynch综合征相关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筛查和临床病理学特征[D]. 张晔.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8]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临床及遗传学特征分析[J]. 王旭林,袁瑛,张苏展,蔡善荣,黄彦钦,许则丰,郑树.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6(06)
  • [9]云南卵巢恶性肿瘤患者BRCA1/2基因突变情况研究[D]. 彭咏梅.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10]淀粉样变性周围神经病14例临床、电生理与神经病理分析[D]. 单懿. 山东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1家系恶性肿瘤14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