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1胶暂行技术条件(论文文献综述)
吴冀川,赵剑衡,黄元杰,张黎,张永强,谭福利[1](2022)在《基于脉冲激光的空间碎片移除技术:综述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近地轨道的空间碎片问题对航天应用的威胁日益严峻。通过主动移除技术手段减少在轨空间碎片的数量,从而保障空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航天器的安全运行,已成为相关领域研究的热点。溯源了空间碎片问题的产生及沿革,分析基于不同技术途径的主动移除方案的特点。重点研究了脉冲激光主动移除空间碎片的关键技术与科学问题,总结了现阶段的技术发展情况,并对未来天基激光移除空间碎片的发展方向给出了建议。
闫俊俊[2](2021)在《调度中心与车站间FE光纤通道改造方案》文中研究说明介绍既有调度中心至车站间的传输通道设置方案,分别通过在调度中心增设路由器、交换机及对现有传输设备进行更新两个方案,经方案比选,工程实施采用了相对容易实现的方案一,实现车站至中心间的光通道传输需求,为后续调度中心改造工程提供了参考范例。
王佳奇[3](2021)在《保水开采生态环境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凌翊鸣[4](2021)在《L形钢骨再生混凝土柱的静力性能与抗震性能研究》文中指出
滕磊[5](2021)在《数字普惠金融视角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社会产品生产、国家税收创造、就业岗位供给、市场活力赋能等方面贡献巨大。但长期以来中小企业始终面临较为严重的融资约束现象,集中表现为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这一问题的长期存在,既有中小企业经营历史短、抵押资产少、信用资本不足等自身素质的原因,也有金融市场发育不足、金融结构不够合理、融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等外部环境的原因,另外,传统金融活动本身的运行逻辑,即其“嫌贫爱富”的风险-收益匹配机制也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的重要成因。从上述种种原因和特定的时代经济背景出发,国内外众多学者均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从优序融资理论、企业成长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普惠金融理论等角度为之提供解决之道,但总体而言,中小企业相对恶劣的融资环境并没有得到彻底改善,甚至在特定时期还出现较为强烈的反弹。例如,2018年之后我国中小企业就再次面临了较为严重的融资问题,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底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专门强调“要优先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甚至融不到资的问题,同时逐步降低融资成本”。继续寻求中小企业融资便利的现实路径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迫在眉睫的问题。而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持续发展及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各类数字金融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数字金融正凭借对于数据金融信息价值的挖掘和利用,持续展现其在实现金融普惠服务中的价值,这为原本缺乏信用数据信息而被传统金融体系所排斥的中小企业提供了解决融资问题的新思路。那么,数字金融实现金融普惠的金融经济学逻辑是什么?是否能够真正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悖论?如果能够有效缓解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其具体途径又是什么?另外,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全社会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创业大潮,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活力来源,众多处于企业发展种子期和萌芽期的创业企业同样是中小企业的一部分,也面临着创业融资约束,那么数字普惠金融是否同样对其具有融资约束缓解效应?这种效应又受到何种因素影响?最后,基于数字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应用,能否将包括传统和新型金融机构、中小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金融监管机构等纳入数字金融创新系统,从而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较好的解决路径?以上均是本文尝试回答的问题。首先,本文对中小企业和数字金融发展基础理论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回顾,并结合中国现实,深入讨论了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现有的解决之道,并对解决这一问题的国际经验进行了比较。同时,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在中国的概念缘起、基本内涵和核心价值,并对数字普惠金融的创新环境、创新动力和创新的核心价值进行了分析,认为数字普惠金融创新存在着强劲的需求和供给动力,其创新发展的运行机制则充分发挥了数字金融以金融普惠服务为核心的创新价值,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的可行选择。其次,运用理论分析演绎的方法,对数字普惠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理论机制进行了深入讨论。一是从数字普惠金融的经济环境、参与者的禀赋特征等出发,建立了数字普惠金融的金融经济学分析框架,为理解其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机制打下了理论基础。二是在分析传统信贷市场中小企业融资悖论的基础上,通过将数字普惠金融因素引入模型,分析数字金融如何通过发挥其普惠价值破解中小企业融资中的“普”、“惠”、“险”不可能三角悖论,通过分析认为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抵押资本破解中小企业的融资悖论,从而提升其进行各类项目投资的成功概率。第三,在对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经验事实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研究假说,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和促进中小企业创业融资的实际效果。研究使用北京大学数字金融发展指数建立了基于现金-现金流融资约束指标的实证模型,固定效应和差分GMM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具有缓解效应,且相对国有中小企业,民营中小企业的缓解效应更为明显。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使用深度和覆盖广度两条路径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在具体的数字普惠金融创新服务方式中,投资和信贷服务的缓解效应最为明显。另外,基于创业资金是制约创业活动的核心约束条件,本文建立创业活跃程度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研究框架,固定效应和系统GMM分析的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促进创业活动具有较为显着的促进作用,其中使用深度对创业活动的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覆盖广度,最后是数字化程度;在地区异质性检验中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中部地区创业活动的促进效果最好,其次是西部地区,对东部地区也有一定的促进效果,而城镇化水平越低、社会资本越弱,数字普惠金融对于创业活动的促进作用越明显。最后,在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和创业企业融资约束实际效果的基础上,本文对全文进行总结,提出了构建面向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数字普惠金融生态链,并将其作为中小企业融资的公共基础设施;积极推动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提高中小企业融资效率;构建监管沙盒监管机制,充分发挥有效市场的配置资源效应和有为政府的监管作用,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创新服务中小企业融资等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认为,数字技术对传统金融服务进行的技术性改造,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金融运行的方式,而其核心价值就在于提供金融普惠服务,这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实证研究也证实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在解决这一问题中的实际价值。关注如何更好地促进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创新结合,如何更好地利用数字普惠金融创新为中小企业服务,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肖伟[6](2021)在《自主化CTCS-3级列控系统新增场景建模及安全分析》文中提出自主化CTCS-3级列控系统在确保高铁列车的安全运行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完全的自主产权,在软硬件设计以及功能需求上都新增了许多内容。因此,如何确保列控系统在新增规范要求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就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同时对采用何种方法对列控系统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在传统研究中并没有涉及,而形式化方法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通过选取合适的形式化方法对列控系统进行建模及安全分析已成为目前列控系统安全保障技术的主流研究趋势。本论文以自主化CTCS-3级列控系统轨道电路行车许可校验场景为研究对象,采用两种形式化方法对场景开展研究。首先提出基于时间自动机的建模方法,针对列控系统的实时性,分析场景下列控系统各设备的工作流程,经过合理的抽象简化后,利用时间自动机理论构建了轨道电路行车许可校验场景的时间自动机模型,在UPPAAL模拟器中对各模块交互情况进行仿真,使用验证器验证其安全功能属性和受限活性,证明了此建模方式的有效性,最后结合京沈客专辽宁段试验数据,编制轨道电路行车许可校验场景相关的测试序列,通过自主化CTCS-3级列控系统场景控制器开展仿真测试验证。同时利用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统一建模语言)扩展机制进行轨道电路行车许可校验场景安全分析。针对列控系统的混成性,对轨道电路行车许可校验场景进行分析,根据UML扩展机制对于建模的要求,前期包含UML场景类图以及状态转移图模型构建,对于系统中的状态迁移部分和动态连续过程结合故障扩展模型进一步描述其行为,在列控系统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建立混成性概要描述文件,后期将已经建立好的模型利用混成自动机模型检验工具进行转换,分析轨道电路行车许可校验场景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并进行描述,采用故障模型融合算法将PHAVer模型和故障模型融合来描述轨道电路行车许可校验场景中的故障情形和因为故障造成的场景功能影响,利用故障检测器对系统模型开始进行可达集计算,确定涉及系统安全的故障因素组合实现轨道电路行车许可校验场景的安全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满足轨道电路行车许可校验场景在列控系统需求设计阶段的安全特性要求,为以后列控系统的形式化建模与安全评估提供了参考方法。
帅宁馨[7](2021)在《中小型城市被动式建筑成本效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在建设中小型城市,推动现代化进程的过程中,自然环境与资源问题日趋突显,人们急于探求一种新的发展方式来改变当今环境与资源问题,被动式建筑是一种重要的绿色建筑发展模式。大型城市目前已有相对完善的政策标准体系及管理技术体系,而中小型城市在被动式建筑的发展方面与大城市有较大差距,发展缓慢,成本效益问题是影响中小型城市推广被动式建筑的主要原因。因此,找到成本效益的影响因素,合理控制成本,进而提升被动式建筑的效益对于推进被动式建筑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中小型城市被动式建筑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研究中小型城市被动式建筑增量成本及效益构成,发现增量成本是发生在全寿命期中,由于采用被动式技术而增加的成本,而增量效益主要是由于采用被动式技术而在运营阶段产生的节能经济效益,因此,找到影响成本的因素,控制成本的增加就能够相对的提高效益。初步识别中小型城市被动式建筑成本效益的影响因素有社会、管理、经济、技术四个方面,通过文献分析、专家调查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进行指标分析,找到影响成本效益的8个二级指标和24个三级指标,构建成本效益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通过专家调查法,结合灰色关联度和层次分析法构建灰色加权关联度模型,给成本效益的影响因素赋权重,找到影响中小型城市被动式建筑成本效益程度最大的4个因素分别为行业标准规范的颁布,激励政策颁布,建设各参与方技术水平和建设方管理经验及水平,并针对这4个因素对降低中小型城市被动式建筑成本、增加效益提出建议。最后结合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市产业园项目,分析项目的增量成本及增量效益,判断了被动式建筑在中小型城市的经济可行性,通过专家对该项目的成本效益影响因素进行打分,再次构建相关性模型,验证其适用性,并发现若中小型城市在社会、管理、经济、技术方面达到大型城市同等被动式建筑水平,则能进一步控制成本,增加效益,更好地推动中小型城市被动式建筑的发展。
吴圣[8](2021)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现代科技创新。2001年,为了追赶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指导下,由科技部、农业农村部、水利部等六部门启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建以来,就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中央一号文件先后9次对园区工作做出部署。经过近20年的发展,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取得巨大成就,然而也存在着要素集聚不足、创新水平不高、示范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园区的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相互协作,共同构建配套的政策支撑体系,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各类型园区研究中,现有文献对政府协作问题缺乏关注,虽然众多学者已经肯定了政府在园区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但对政府部门的内部机理研究存在不足。一方面,大多数学者都将政府视作为一个主体或基本单元,抽象掉了政府内部的互动关系,没有关注到政府内部协作关系对园区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政府协作研究很少涉及园区领域,理论界关于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内部运行缺乏关注,对存在的协作问题也未能给出有效的解决对策。结合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需要,论文探索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政府部门运行的内在机理,以更好地发挥园区建设中的政府作用,促进我国农业科技园区提质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首先,论文根据园区建设中的政府组织结构,将政府协作组织系统分为宏微观两个层面,其中宏观层面为中央、省级和地方政府协作,微观层面为地方政府的内部协作。其次,论文分别从两个层面分析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重点包括协作动因、协作机制,以及协作存在的问题。再次,根据园区建设中的政府职能,分析政府协作问题对园区发展的影响。最后,结合国家高新区和国家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经验,提出政府协作优化提升的路径及对策建议。论文研究发现:第一,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初步形成了各级政府以及各部门的分工协作体系。在宏观层面,中央、省级和地方政府形成了较为明确的分工协作机制;在微观层面,地方政府普遍构建了县市协作机制和跨部门协作机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形成了一个协作组织系统,这个协作体系的运行情况,决定了政府在园区建设中的作用发挥,从影响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效果。第二,政府协作对促进园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还存在许多不足。首先,中央、省级和地方存在协作制度不完善、协作能力缺乏、协作行动不足,使得园区建设缺乏配套的政策体系,未能有效发挥政府作用;其次,县市协作过多依赖于双方对园区建设的重视和积极性,如果双方缺乏共识,县市协作将受到阻碍;再次,地方跨部门协作存在议事协调机构虚设、地方官员协调和支持不足、管理体制不完善、协作资源匮乏等问题。第三,激励失灵是地方政府园区建设行动不足的重要原因,而激励缺失的根源来自于多个方面。由于园区经济效益较低、城乡发展和工农收益差距较大,加上中央和省级政府的激励和监管不足,园区建设未能对地方政府形成了足够的激励。地方政府在园区建设中的动力不足,对园区建设的重视和支持较少,不利于县市协作和跨部门协作推动园区建设。第四,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存在权威依赖,地方党政领导在地方跨部门部协作中起关键作用。根据地方党政领导在协作中的作用,可以将单一政府建设园区的跨部门协作分为强治理模式和弱治理模式。根据县市党政领导在协作中的作用,可以将在县市共建园区的跨部门协作分为块块带着条条做、县级带着市局做、市级推着县级做、条条求着块块做四种模式。第五,政府协作不足会影响政府职能作用发挥,从而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由于园区的自身特征、政府职能分散化的体制设置、园区所处的特殊环境,园区建设需要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相互协作共同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政府协作不足是政府效率不高和职能作用不明显的一种表现,影响园区建设中的政府作用发挥,从而影响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本文得出以下启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作用,政府内部的相互协作决定了园区建设中政府整体作用的发挥。园区的建设需要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相互协作予以推动,为园区提供配套的、完整的、系统的政策支持。针对当前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政府协作不足的问题,需要加强园区宏观管理创新,对地方政府进行适当的激励和约束,构建“央省地”协调互补的政策体系;明晰县市在园区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引导地方完善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形成了各部门协同推动园区建设的良好局面。
唐德璋[9](2021)在《基于风险分析的列车卫星定位安全边界估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新型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hinese Train Control System-New,CTCS-N)已经成为列控系统重要发展方向,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在铁路领域的应用成为了CTCS-N“车载中心化”定位的重要实现途径。由于铁路沿线环境复杂多变,卫星定位受环境影响可能出现较大误差,甚至定位功能失效。因此,研究基于卫星导航的列车定位误差水平、定位安全边界估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基于卫星导航的列车定位单元失效致因,分配GNSS模块的失效率要求;接着,基于传统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监测(Receiver Autonomous Integrity Monitoring,RAIM)算法,提出了基于最大偏差的完好性监测算法,并根据水平保护等级(Horizontal Protection Level,HPL)和水平定位误差(Horizontal Position Error,HPE)、水平告警门限(Horizontal Alert Limit,HAL)的关系确定系统完好性状态并计算危险未检测失效率。最后,提出了基于粒子滤波估计误差置信区间估计算法,由误差置信区间、水平保护等级共同组成了定位安全边界。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对基于卫星的列车定位单元(Location Determination System,LDS)基本架构进行了分析,依据基于信息流向的多系表决模型,按照顶事件、表决级、融合级、部件级的多级分层策略,采用故障树方法确定了定位功能失效的底层事件,并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使用可靠性框图(Reliability Block Diagram,RBD)对定位单元的失效率进行分解,分配了安全完整性等级SIL 4(Safety Integrity Level 4)的要求下GNSS模块失效率指标。(2)针对传统RAIM算法进行优化,提出了基于最大偏差的RAIM方法。基于分配的GNSS模块失效率和误警率,计算非中心卡方分布的非中心化参数,结合最大特征斜率和伪距测量误差标准差量化最大偏差;通过GNSS模块失效率和水平误差分布计算标量因子,基于该因子对代表水平误差不确定度进行放大,量化点位噪声。最大偏差和点位噪声的量化结果构成了优化水平保护等级。(3)提出了基于粒子滤波的误差置信区间估计算法。根据卫星定位的列车位置的预测、轨道信息和误差分布模型更新粒子权重,确定两个置信区域的中心和半径,取重叠部分构建误差置信区域,将其投影到沿轨道方向形成最终的误差置信区间,实现对列车沿轨道方向定位误差的保护。论文对基于卫星导航的列车定位单元进行了失效分析,确定了定位单元在“二乘二取二”的架构下满足SIL 4的要求,分配GNSS模块的危险未检测失效概率不高于9.21×10-4/h,采用京沈高铁试验线采集的实测数据和实验室仿真数据进行算法验证。实验结果证明,与传统HPL算法相比,本文提出的基于最大偏差的HPL算法能够及时识别定位中出现的阶跃故障和斜坡故障,在仿真环境中未出现误警和漏检事件。实测数据下,在开阔环境和路堑环境中,算法的误警率分别为0.01%和0.03%,未出现漏检事件。使用基于最大偏差的HPL算法的定位单元中,GNSS模块的危险未检测失效概率为2.02×10-5/h(故障诊断率为80%),能够满足定位单元SIL 4的安全性要求。使用无故障的实测数据和人工注入故障的数据对本文提出的基于粒子滤波的误差置信区间估计算法进行验证,对沿轨道方向误差均能实现保护效果,符合设计预期。其与HPL组成的安全边界能够为列车卫星定位结果提供可靠的误差边界,保障列车定位的可信性。图74幅,表41个,参考文献75篇。
陈旭琳[10](2021)在《个人信息协同保护的法经济学研究》文中提出作为数字经济的燃料,个人信息的不当处理因频频“爆雷”而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个人信息的保护亟待强化。公众、数据企业和政府都洞察到个人信息对数字经济的基础性价值,个人信息的有效保护成为数据共享开放的前提和基础。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数字经济和个人信息保护极为重视,党的十九大明确发展数字经济和数字中国,十九届四中《决定》提出要加强数据有序共享,依法保护个人信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更进一步明确指出要保障国家数据安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国家已面向社会公开征求《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的意见。本文谨从数字经济时代个人信息“如何保护”、“如何利用”与“保护和利用如何平衡及协调”的三个核心问题,遵循协调发展理念、结合协同理论,展开个人信息保护的法经济学研究,提出权利配置是制度的基础,规则适用是制度的运行,行为激励是制度的落实,并在权利、规则和行为协同的基础上,构建个人信息协同保护制度。依从“产权界定降低交易成本”的理论逻辑,聚焦个人信息“个人信息权——数据权——监管权”的“权利束”界定,探究其“权利束”内部冲突和协调,进而提出个人信息保护的权利协同框架;依从“规则适用促进交易效率”的理论逻辑,聚焦个人信息保护的“无为规则、财产规则、责任规则、禁易规则和管制规则”的运行效率,探究各种规则之间的冲突、补充和协调,进而提出规则协同框架;依从“行为博弈激励合作演化”的理论逻辑,聚焦个人信息保护的信息主体、信息处理者和信息规制者的行为模式和特征,探究三类主体的行为冲突、协调、博弈和演化,进而提出主体的行为协同框架。与此同时,本文基于权利、规则、行为协同的规范研究,通过典型案例结合法经济学的实证研究予以检验,进而分析政府、信息主体、信息处理者和社群组织的协同机制和实现路径,为构建数字经济时代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提供有益参考。全文共8章,第3、4、5、6、7章为核心章节。具体研究框架如下:第1章,绪论。本部分主要包括选题背景、研究动态综述、研究设计和研究创新。本部分从个人信息保护的现实需求出发,重点把握个人信息保护研究脉络,紧扣数字经济的时代特征,提炼出个人信息保护的多元协同深化趋势,从而明确本文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第2章,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研究的理论框架。本部分首先从个人信息基本内涵、属性等问题出发,明确本文研究范围和方向。其次,重点介绍支撑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产权交易理论、效率理论、演化理论和协同理论。以传统法律规范分析法分析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在研究方法上比较单一,难以与经济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在研究视角上较为片面,主要从个人信息的局部进行静态研究,缺乏从个人信息整体角度开展动态、立体的研究。通过对“交易成本”、“产权”、“效率”和“演化”等理论的引入,抛开传统法律分析法本身注重的从概念内涵、逻辑推演、类比适用等角度,对构建我国个人信息协同保护制度理论分析框架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第3章,个人信息保护的权利协同。本部分借助产权经济学“权利束”工具,依托其耦合经济学和法学的特质,按照“产权界定降低交易成本”产权交易理论逻辑,从束体和束点两个维度,对个人信息的权利体系进行全面立体化解构,利用束体对客体特征进行分段解构、利用束点对主体诉求进行分层解构并进行类型归结,发现个人信息权利在主体利益冲突和客体种类深化中表现出丰富化、多元化的权利体系,进而提出个人信息保护的权利协同路径——目标、原则和体系协同。第4章,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则协同。本部分借助于“卡-梅”框架工具,依托其运行效率分析特质,按照“规则适用促进交易效率”规则效率理论逻辑,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则菜单进行全面解析,探究财产规则、责任规则、禁易规则、管制规则和无为规则之间适用范围、效率机制和协调关系,进而提出以管制规则统领全局,以事前自愿交易效率的财产规则为主,以事后损害赔偿的责任规则为辅,形成个人信息保护的常用性规则,再以无为规则推进未知领域探索和禁易规则坚守底线作为后援性规则。第5章,个人信息保护的行为协同。本部分借助演化博弈工具,依托其对主体行为的合作演化分析特征,以信息主体与信息处理者双方静态博弈为基础,拓展为信息主体、信息处理者和政府三方间动态演化博弈,探究参与主体的合作行为稳定性、演化路径,从而提出三方行为协同的机会、动机和控制方法互动机制。第6章,个人信息协同保护的案例鉴析。本部分运用典型案例,通过梳理争议焦点和司法裁定要点,探索权利的配合、规则的协调和行为的互动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现实价值。个人信息保护有效推进必须坚持协同的思想,采用开放、包容的发展理念,综合运用“三重授权”原则、产权保护模式和提升行为主体注意水平来推进权、责、利的多维协同。第7章,个人信息协同保护的制度构建。此部分立足于个人信息权利、规则和行为协同保护理论研究成果和案例分析启示,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协调发展理念,以权利协同、规则协同和行为协同为指引,重点探索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体系的协同运行机制和具体实现路径。提出以优化知情同意质量的实质参与为权利价值导向,以从零和博弈走向合作的共享动机为行为导向,以提升个人信息保护的共同行动能力为效率导向,三者构成协同创新的价值要素;同时,提出建立由公私权统一的权利配合、激励相容的规则调节、利益平衡的行为协同构成三重协调机制;进而,提出政府、信息主体、信息处理者、社群组织“四维一体”、互补嵌入的协同创新路径。最后是结论。
二、E-1胶暂行技术条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1胶暂行技术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脉冲激光的空间碎片移除技术:综述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空间碎片的威胁与应对 |
1.1 空间碎片的威胁 |
1.2 空间碎片移除技术发展现状 |
2 脉冲激光移除技术发展与科学问题 |
2.1 脉冲激光移除空间碎片的技术方案 |
2.2 激光移除空间碎片的效应与效能评估 |
2.3 激光移除空间碎片的问题与挑战 |
3 展望与建议 |
(2)调度中心与车站间FE光纤通道改造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 原有调度中心至车站间传输方案 |
2 传输通道改进方案 |
3 结束语 |
(5)数字普惠金融视角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2.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3.1 研究的创新点 |
1.3.2 研究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研究 |
2.1.1 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的来源 |
2.1.2 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成因研究 |
2.1.3 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解决途径 |
2.2 数字普惠金融有关问题的研究 |
2.2.1 数字普惠金融的起源与理论基础研究 |
2.2.2 数字普惠金融的功能研究 |
2.2.3 数字普惠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 |
2.3 文献评述 |
2.3.1 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文献评述 |
2.3.2 数字普惠金融的文献评述 |
3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3.1 核心概念 |
3.1.1 中小企业 |
3.1.2 融资约束 |
3.1.3 数字普惠金融 |
3.2 中小企业融资的基础理论 |
3.2.1 金融发展与金融结构理论 |
3.2.2 信息不对称与交易成本理论 |
3.2.3 企业成长周期与融资需求规律 |
3.3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基础理论 |
3.3.1 数字经济理论 |
3.3.2 金融排斥与普惠金融理论 |
4 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4.1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状况的国际比较 |
4.1.1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与主要融资指标的比较 |
4.1.2 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国际比较 |
4.2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 |
4.2.1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类别 |
4.2.2 主要融资渠道的建设情况 |
4.3 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境况 |
4.3.1 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与其经济贡献度不匹配 |
4.3.2 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 |
4.3.3 中小企业融资环境脆弱 |
4.4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取得的积极成效 |
4.4.1 中小企业融资政策和组织体系逐渐健全 |
4.4.2 金融服务覆盖面持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逐渐多元 |
4.4.3 数字技术应用提升中小企业融资能力 |
4.4.4 融资成本有所下降,风险相对可控 |
5 数字普惠金融的创新环境、创新动力与核心价值 |
5.1 数字普惠金融的创新环境 |
5.1.1 数字普惠金融的参与主体 |
5.1.2 数字普惠金融的技术基础与政策环境 |
5.2 数字普惠金融的创新动力与运行机制 |
5.2.1 数字普惠金融创新的供给动力 |
5.2.2 数字普惠金融创新的需求动力 |
5.2.3 数字普惠金融创新的运行机制 |
5.3 数字普惠金融的框架原则与核心价值 |
5.3.1 数字普惠金融的框架原则 |
5.3.2 数字普惠金融的核心价值 |
6 数字普惠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理论分析 |
6.1 数字普惠金融的金融经济学解释 |
6.1.1 数字普惠金融的经济环境 |
6.1.2 数字普惠金融参与者的经济特征 |
6.1.3 数字普惠金融市场及其均衡 |
6.2 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传统融资悖论的破解 |
6.2.1 传统信贷市场上中小企业的融资悖论 |
6.2.2 数字普惠金融对融资悖论的破解 |
7 数字普惠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实证分析一:基于现金流视角 |
7.1 研究假说 |
7.2 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经验事实 |
7.2.1 数字普惠金融的指标体系 |
7.2.2 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 |
7.3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
7.3.1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
7.3.2 数据来源和统计性描述 |
7.4 实证结果分析 |
7.4.1 基准回归分析 |
7.4.2 异质性分析 |
7.4.3 稳健性检验 |
7.5 数字普惠金融缓解融资约束的维度分析 |
8 数字普惠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实证分析二:基于创业融资视角 |
8.1 研究假说 |
8.2 计量模型与描述性统计 |
8.2.1 模型构建 |
8.2.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8.3 数字普惠金融对创业融资的整体效果分析 |
8.3.1 数字普惠金融对创业融资的基准回归分析 |
8.3.2 不同维度的回归结果分析 |
8.4 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创业融资的影响因素 |
8.4.1 地区异质性分析 |
8.4.2 影响因素检验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的课题项目与论文成果 |
致谢 |
(6)自主化CTCS-3级列控系统新增场景建模及安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
2 面向列控系统模型的形式化方法 |
2.1 适用于自主化CTCS-3 级列控系统建模的形式化方法 |
2.1.1 与列控系统安全有关的特性 |
2.1.2 形式化方法比较 |
2.2 面向列控系统实时性建模的时间自动机 |
2.2.1 时间自动机理论 |
2.2.2 时间自动机的积 |
2.3 验证工具UPPAAL |
2.3.1 UPPAAL介绍 |
2.3.2 UPPAAL中使用的验证语言 |
2.4 统一建模语言UML |
2.4.1 UML扩展机制 |
2.4.2 轨道电路行车许可校验场景的建模需求 |
2.5 安全特性扩展 |
2.5.1 列控系统的安全特性分析 |
2.5.2 安全特性包 |
2.5.3 UML概要文件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时间自动机的轨道电路行车许可校验场景建模与验证 |
3.1 场景分析 |
3.1.1 轨道电路行车许可 |
3.1.2 轨道电路行车许可校验场景 |
3.2 轨道电路行车许可校验场景建模与验证 |
3.2.1 场景时间自动机模型建立 |
3.2.2 场景时间自动机模型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UML扩展机制的轨道电路行车许可校验场景模型 |
4.1 轨道电路行车许可校验场景顺序图和类图 |
4.1.1 轨道电路行车许可校验场景的UML顺序图 |
4.1.2 轨道电路行车许可校验场景的UML类图 |
4.2 轨道电路行车许可校验场景UML状态图 |
4.3 本章小结 |
5 轨道电路行车许可校验场景模型的安全分析 |
5.1 基于CTCS-3 级列控系统测试平台的场景验证 |
5.1.1 测试案例与测试序列 |
5.1.2 自主化CTCS-3 级列控系统测试序列的编写 |
5.1.3 测试结果分析 |
5.2 轨道电路行车许可场景的安全分析 |
5.2.1 故障模型整合算法 |
5.2.2 PHAVer故障模型的建立 |
5.2.3 故障检测器建立与安全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中小型城市被动式建筑成本效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的主要思路、内容、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被动式建筑的相关理论 |
2.1.1 被动式建筑的概念 |
2.1.2 被动式建筑的特点 |
2.1.3 中小型城市被动式建筑的特点 |
2.2 被动式建筑的成本与效益 |
2.2.1 被动式建筑的成本 |
2.2.2 被动式建筑的效益 |
2.3 基本理论与方法 |
2.3.1 被动式建筑全寿命期 |
2.3.2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
2.3.3 层次分析法 |
第3章 中小型城市被动式建筑成本效益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建立 |
3.1 初步识别影响因素 |
3.1.1 影响因素识别原则 |
3.1.2 影响因素识别思路 |
3.2 成本效益影响因素指标分析及体系建立 |
3.2.1 影响因素指标分析 |
3.2.2 中小型城市被动式建筑成本效益影响因素指标特点 |
3.2.3 成本效益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
第4章 中小型城市被动式建筑成本效益影响因素量化模型 |
4.1 成本效益影响因素相关性模型框架 |
4.2 成本效益影响因素相关性模型构建 |
4.2.1 灰色关联分析计算关联系数 |
4.2.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影响因素权重确定 |
4.2.3 灰色加权关联度模型建立 |
4.3 中小型城市被动式建筑成本控制措施 |
4.3.1 加强标准规范建设 |
4.3.2 完善激励机制 |
4.3.3 提高建设各参与方技术水平 |
4.3.4 提高建设各参与方管理水平 |
第5章 文安市产业园建筑实例分析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基本情况 |
5.1.2 项目增量成本效益分析 |
5.2 文安被动式项目成本效益影响因素相关性模型分析 |
5.2.1 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
5.2.2 结果分析 |
5.2.3 针对结果采取降低成本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中小型城市被动式建筑成本效益影响因素重要性调查问卷 |
附录 Ⅱ:中小型城市被动式建筑成本效益影响因素重要性调查问卷 |
致谢 |
(8)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实践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农业科技园区研究现状 |
1.3.2 政府协作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目标、思路及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1.7 数据来源 |
1.8 创新点 |
1.9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本研究的基本概念 |
2.1.1 政府协作相关概念 |
2.1.2 农业科技园区相关概念 |
2.2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政府行为理论 |
2.2.2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2.2.3 协作公共管理理论 |
2.2.4 创新系统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情况 |
3.1 世界各国的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情况 |
3.2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 |
3.2.1 地方自主探索阶段(80 年代末—2000年) |
3.2.2 中央引导下的规范建设阶段(2001—2009年) |
3.2.3 全面创新探索阶段(2010—2016年) |
3.2.4 提质升级发展阶段(2017 年—至今) |
3.3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现状 |
3.3.1 园区数量和空间分布 |
3.3.2 园区的产业分布情况 |
3.4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目标、功能及管理制度 |
3.4.1 园区的建设目标和主要功能 |
3.4.2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管理制度 |
3.5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部门 |
3.5.1 园区建设的政府组织架构 |
3.5.2 宏微观视角下的园区建设政府协作框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央、省级和地方政府协作 |
4.1 央省地协作动因和责任分工 |
4.1.1 央省地协作的动力机制 |
4.1.2 政府纵向协作的责任分工 |
4.2 协作治理框架下园区建设央省地协作机制 |
4.2.1 理论与方法 |
4.2.2 央省地协作分析 |
4.2.3 协作存在的问题 |
4.3 地方政府的协作行为分析 |
4.3.1 园区建设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
4.3.2 地方政府协作行动不足的原因分析 |
4.3.3 实证案例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地方政府的内部协作 |
5.1 园区建设的县市政府协作 |
5.1.1 县市协作及其动因 |
5.1.2 县市协作机制及协作结果 |
5.1.3 县市协作问题及其产生机理 |
5.1.4 案例分析 |
5.2 园区建设的跨部门协作机制 |
5.2.1 跨部门协作及其动因 |
5.2.2 跨部门协作的协调组织 |
5.2.3 单一政府建设园区的跨部门协作机制 |
5.2.4 县市政府共建园区的跨部门协作机制 |
5.3 园区建设的跨部门协作困境 |
5.3.1 研究方法 |
5.3.2 地方政府的跨部门协作困境 |
5.3.3 讨论:地方领导和协作规则对跨部门协作的作用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政府协作对园区发展的影响机理 |
6.1 政府协作与园区建设的政府职能 |
6.1.1 园区建设中的政府职能 |
6.1.2 政府协作与政府职能作用 |
6.2 政府协作在园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
6.2.1 集聚和整合政府资源促园区发展 |
6.2.2 提高园区建设的政府职能效率 |
6.2.3 促进园区体制机制的变革与创新 |
6.3 政府协作问题对园区发展的影响 |
6.3.1 园区建设政府协作问题的一般性 |
6.3.2 政府协作问题对园区发展的影响分析 |
6.4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园区建设中政府协作的提升与优化 |
7.1 园区建设的宏观管理模式创新 |
7.1.1 其他类型园区的建设经验 |
7.1.2 园区建设宏观监管与激励 |
7.2 中央、省级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协作 |
7.2.1 国家高新区政策协作经验 |
7.2.2 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启示 |
7.3 地方政府内部协作的宏观引导 |
7.3.1 政府协作引导的政策工具 |
7.3.2 地方政府内部协作的引导策略 |
7.4 地方层面的园区管理体制建设 |
7.4.1 构建以执行为导向的协调机构 |
7.4.2 明确县市之间的责任关系 |
7.4.3 完善园区管理服务机构建设 |
7.5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结论、启示和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3 讨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基于风险分析的列车卫星定位安全边界估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卫星定位系统完好性指标研究现状 |
1.2.2 卫星定位系统完好性监测方法研究现状 |
1.2.3 卫星定位系统安全位置估计方法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 |
2 卫星定位原理及性能评估指标 |
2.1 卫星定位基本原理 |
2.1.1 到达时间测距定位原理 |
2.1.2 用户位置解算 |
2.2 基于卫星导航的列车控制 |
2.2.1 基于卫星导航的列控系统 |
2.2.2 基于卫星导航的列车定位单元 |
2.3 基于卫星的列车定位安全评估方法 |
2.3.1 卫星导航领域性能评价指标 |
2.3.2 铁路领域性能评价指标 |
2.3.3 列车卫星定位安全评估指标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卫星导航的列车定位单元失效分析 |
3.1 基于卫星导航的列车定位单元故障树建立 |
3.1.1 故障树常用术语及符号 |
3.1.2 基于卫星导航的列车定位单元的故障树建立 |
3.2 基于卫星导航的列车定位单元可靠性分析 |
3.2.1 故障树定性分析 |
3.2.2 故障树定量分析 |
3.3 基于卫星导航的列车定位单元安全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最大偏差的完好性状态监测方法 |
4.1 传统水平保护等级计算方法 |
4.1.1 SLOPE算法 |
4.1.2 k-sigma算法 |
4.2 基于最大偏差的HPL算法 |
4.2.1 观测噪声加权下的卫星观测模型 |
4.2.2 最大偏差和点位噪声的量化方法 |
4.3 完好性状态监测方法 |
4.3.1 定位单元状态识别 |
4.3.2 完好性状态监测方法及失效概率量化 |
4.4 本章小结 |
5 卫星列车定位的安全边界估计方法 |
5.1 列车安全边界基本组成 |
5.2 粒子滤波算法 |
5.3 基于粒子滤波的误差置信区间估计 |
5.3.1 算法基本要求 |
5.3.2 粒子选择依据的计算 |
5.3.3 误差置信区间估计 |
5.3.4 后续信息处理 |
5.4 本章小结 |
6 实验验证及评估分析 |
6.1 实验条件 |
6.1.1 实验环境简介 |
6.1.2 水平误差分布模型的拟合 |
6.2 基于最大偏差的完好性状态监测方法验证 |
6.2.1 基于仿真数据的验证 |
6.2.2 基于实测数据的评估 |
6.3 基于卫星导航的列车定位安全边界估计 |
6.3.1 误差置信区间估计算法效果验证 |
6.3.2 列车运行沿线安全边界估计结果评定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索引 |
表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个人信息协同保护的法经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个人信息保护起源:隐私时代的侵权保护模式 |
1.2.2 个人信息保护兴起:网络时代的信息主体自主控制 |
1.2.3 个人信息保护深化:数字经济时代的多元协同保护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内容 |
1.3.4 研究方法 |
1.4 创新及不足 |
1.4.1 本文创新之处 |
1.4.2 本文不足之处 |
第2章 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理论框架 |
2.1 基本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划定 |
2.1.1 个人信息、隐私和数据 |
2.1.2 个人信息的本质属性 |
2.2 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理论基础 |
2.2.1 产权交易理论 |
2.2.2 效率理论 |
2.2.3 演化理论 |
2.2.4 协同理论 |
2.3 个人信息保护的理论分析框架 |
2.3.1 现有个人信息保护理论分析框架的局限性 |
2.3.2 个人信息保护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 |
第3章 个人信息保护的权利协同 |
3.1 “权利束”——法和经济学的内在耦合 |
3.1.1 “权利束”:个人信息保护的产权理论 |
3.1.2 “权利束”的核心构造 |
3.1.3 交易成本视角下的个人信息“权利束”解读 |
3.2 个人信息“权利束”的产权界定 |
3.2.1 束体维度:个人信息权利的分段解构 |
3.2.2 束点维度:个人信息权利的分层解构 |
3.2.3 逻辑归结:个人信息权利类型化 |
3.3 个人信息“权利束”的协同 |
3.3.1 目标协同 |
3.3.2 原则协同 |
3.3.3 体系协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则协同 |
4.1 “卡-梅框架”经典模型及其拓展 |
4.1.1 “卡-梅框架”经典模型 |
4.1.2 “卡-梅框架”的内外拓展 |
4.2 个人信息保护规则的效率分析 |
4.2.1 财产规则 |
4.2.2 责任规则 |
4.2.3 禁易规则 |
4.2.4 无为规则 |
4.2.5 管制规则 |
4.3 规则类型的协同框架 |
4.3.1 主体规则:管制规则统领全局 |
4.3.2 平行规则:一般适用财产规则 |
4.3.3 平行规则:辅助适用责任规则 |
4.3.4 例外适用:禁易坚守底线和无为探索未知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个人信息保护的行为协同 |
5.1 个人信息的主体行为博弈及保护困境 |
5.1.1 个人信息的主体行为博弈 |
5.1.2 个人信息保护困境分析 |
5.2 主体行为的演化模型 |
5.2.1 政府协同规制的合理性 |
5.2.2 基本假设及模型构建 |
5.2.3 复制动态方程 |
5.3 主体行为的均衡稳定性 |
5.3.1 演化策略的稳定条件 |
5.3.2 演化系统均衡点 |
5.3.3 决策过程及稳定性分析 |
5.4 主体行为的演化路径仿真 |
5.4.1 基准演化的路径仿真 |
5.4.2 关键因素的演化模拟 |
5.5 主体演化行为的协同 |
5.5.1 基于动机的行为协同 |
5.5.2 基于机会的行为协同 |
5.5.3 基于控制方法的行为协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个人信息协同保护的案例鉴析 |
6.1 “头腾大战”:腾讯抖音头像昵称之争 |
6.1.1 案涉当事人的经营与合作 |
6.1.2 用户的登录和使用 |
6.1.3 个人信息处理的合约 |
6.1.4 双方争议的焦点 |
6.1.5 本案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 |
6.2 数据产品主体利益的冲突 |
6.2.1 数据产品的开放性 |
6.2.2 主体利益的确认 |
6.2.3 可携带权的冲突 |
6.3 “三重授权”原则 |
6.3.1 “三重授权”原则源起 |
6.3.2 “三重授权”原则的适用范围 |
6.3.3 “三重授权”原则在本案中的运用 |
6.4 保护路径的优化 |
6.4.1 现有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应对 |
6.4.2 个人信息保护路径的困境分析 |
6.4.3 数据产品的产权保护 |
6.4.4 最优保护的注意水平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个人信息协同保护的制度构建 |
7.1 个人信息协同保护的价值要素 |
7.1.1 实质参与:优化知情同意质量的权利导向 |
7.1.2 共享动机:从零和走向合作的行为导向 |
7.1.3 共同行动能力:提升个人信息保护的效率导向 |
7.2 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协同机制 |
7.2.1 公私权统一的权利配合机制 |
7.2.2 激励相容的规则调节机制 |
7.2.3 利益平衡的行为协调机制 |
7.3 个人信息协同保护制度的实现路径 |
7.3.1 政府:管理和引导 |
7.3.2 信息主体:参与和控制 |
7.3.3 信息处理者:风险控制和技术设计 |
7.3.4 社群组织:行业协会自律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致谢 |
四、E-1胶暂行技术条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脉冲激光的空间碎片移除技术:综述与展望[J]. 吴冀川,赵剑衡,黄元杰,张黎,张永强,谭福利.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2(01)
- [2]调度中心与车站间FE光纤通道改造方案[J]. 闫俊俊.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21(08)
- [3]保水开采生态环境效果研究[D]. 王佳奇.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4]L形钢骨再生混凝土柱的静力性能与抗震性能研究[D]. 凌翊鸣. 沈阳建筑大学, 2021
- [5]数字普惠金融视角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研究[D]. 滕磊. 四川大学, 2021
- [6]自主化CTCS-3级列控系统新增场景建模及安全分析[D]. 肖伟. 兰州交通大学, 2021
- [7]中小型城市被动式建筑成本效益影响因素分析[D]. 帅宁馨.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8]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机制研究[D]. 吴圣.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9]基于风险分析的列车卫星定位安全边界估计方法研究[D]. 唐德璋.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10]个人信息协同保护的法经济学研究[D]. 陈旭琳. 吉林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