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出版社成功的因素——杂项史料(五)

老出版社成功的因素——杂项史料(五)

一、旧时出版社成功诸因素─—史料杂录(之五)(论文文献综述)

汪家熔[1](1994)在《旧时出版社成功诸因素─—史料杂录(之一)》文中提出旧时出版社成功诸因素─—史料杂录(之一)汪家熔1961年,文化部出版局曾将编纂一部民国时期总书目的任务交给版本图书馆。版本图书馆会同上海市出版文献资料编辑所共30多位同志,以上海市图书馆的藏书作基础,补充了北京图书馆、重庆图书馆所藏,以3馆中所藏民国...

欧阳敏[2](2013)在《中华书局的现代企业制度研究(1912-1949)》文中提出本论文以1912-1949年间中华书局的企业制度建设为研究对象,在爬梳大量史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产权经济学理论、管理学理论和传播学理论,力图构建起中华书局的现代企业制度框架。本论文的主体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引言交代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理论指导及创新之处。正文共分三章。第一章对中华书局的产权制度进行论述,从企业法人产权的确立、产权的市场化运作、企业融资的双渠道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得出中华书局的企业产权制度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企业法人产权取得了独立的地位,具有现代产权制度的基本特征。第二章对中华书局的组织制度进行论述,从法人治理结构、直线职能制的组织结构和组织传播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得出中华书局的法人治理结构比较规范科学,体现为股东会、董事会、总经理和监察人之间形成了有效的责权利结构关系;直线职能制的组织机构符合业务专业化的原则,同时也保证了企业经营的高效率;中华书局的组织传播有纵向和横向两个渠道,双向渠道的畅通提高了企业的效率。第三章论述了中华书局的管理制度,分别从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发行渠道管理、危机管理等五个方面来展开论述,从中可以发现: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中华书局通过考试进用人员,注重培养提高员工的素质,通过各种方式激励员工;财务管理方面,中华书局建立了严密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生产管理方面,中华书局突出产品生产的精品化和生产经营的多元化;发行渠道管理方面,中华书局通过设立分支局、特约经销处等方式来建立发行网络;危机管理方面,面对危机,中华书局主要领导勇担责任,同时主动与媒体合作并积极谋求行业协会的支持。结语是本论文的升华和补充,主要从企业制度方面归纳出中华书局留给今天出版人的感动与启迪:企业是制度的企业;企业是企业家的企业;企业是国家社会的企业。

乔晓鹏[3](2019)在《学科史视野下的《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研究》文中提出当下关于出版学学科批判性的反思正在进行,出版学在起源、理论、教育等方面的反思正是出版学学科发展与进步的关键,而其中也不能缺少出版史料的身影。《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作为一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汇编,它出版于1953年,完成于1959年,由张静庐辑注,全书共408篇,约250万字,收录了有关印刷、出版业的图片和书影共262幅,体现了张静庐在出版史料整理方面的功绩。对于其研究价值,多位编辑出版家都曾对该汇编提出过积极评价。但就该书来说,《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的编纂缘起展现了张静庐的出版学科关怀,围绕该书所体现的编辑特点,以及其所具有的范式意义、时代局限,都在出版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中,有其应有的位置,值得当下出版学学科对其进行批判性研究。张静庐从事《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编纂其原因大概有三:第一是民国出版业发展繁荣与出版史研究的失衡,为张静庐编纂该书提供了社会文化背景;第二是个人出版经历促使其重视出版史料的收集整理,他具备编纂这套书的能力;第三是晚年的出版工作生涯带来的身份转变对其从事出版史料整理工作的影响。该丛书呈现出体例多元、注释详备、求“新”价值、拓展视野、力图求真、相互相映照等编辑特点,这些编辑特点从侧面凸显出本书的学科史价值和范式意义。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编纂缘起、基本情况、特点的梳理和研究,其中既展现了张静庐和该丛书与中国出版史研究的关系和互动,也体现了该丛书与出版学学科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呈现的新特点。概括起来其价值有四:一是史料积累价值即该书成为出版学研究的参考书,二是概念创造价值,提出了出版史料的概念,三是历史分期价值,对近、现代中国出版史进行了时期划分,四是研究视野价值,主要体现在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学科自觉。站在21世纪的新时代,回望《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的整理与编纂,分析其在范式意义、时代局限、空间发展三方面仍然对出版学发展有着反思作用。在范式意义上,其不仅改变了出版领域对出版史料等基本问题的独特理解和关系界定,确立了出版史料的研究领域和工作范围,甚至影响了出版学研究的基础和内容;所涉及的近、现代中国出版史分期内容,为出版史料甚至出版学研究提供认识方向和课题决策上的判断依据和价值标准;在出版史料整理上的方法和特点,以及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学科自觉,为以后的出版史料整理及出版史研究提供了方法论上的参考。在时代局限上,由于受客观历史性因素及主观取材范围、时间因素影响,该书存在史料收集不当、分类不明的缺陷。而跳脱出该书本身的范式意义及历史局限,未来学科发展应该从加强出版学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出版研究的范式转换、加强中国出版史料学建设三个方面努力。

欧阳敏[4](2016)在《民国时期民营出版企业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出版,文化是目的,经济是手段。文化有物态、制度、行为、心态等多个层次,企业制度属于制度层次的文化,它也是一种文化传播现象。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民国时期民营出版企业制度的构成要素、运行状况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世界书局和大东书局作为中心案例,本论文主要借鉴文化学、传播学以及制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展开研究。本论文的目标在于解决以下问题:(1)如何建立健全正式企业制度及其实施机制?(2)非正式企业制度可否为构建有文化特色的出版企业提供一种可能?如果可以,该如何构建?本论文的主体部分从正式企业制度和非正式企业制度两方面展开。正式企业制度主要包括产权制度,以及人事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等管理活动中的制度成分,第一至第四章对此展开论述;非正式制度是企业成员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的集合体,主要包括企业经营者的价值观、企业习俗等,第五章对此进行探讨。产权是指人们围绕财产所形成的一系列关系,产权制度就是制度化的产权关系。第一章主要探讨世界书局、大东书局等企业的投资者们围绕“资本”这种重要的企业财产所形成的一系列关系。从民营出版企业的资本来源而言,民国时期民营出版企业主要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募集资本,但由于证券市场还处于幼稚时期,股票一般并不“上市”发行,主要由公司同人及其亲友认购;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大东书局的股票在1940年代曾经“上市”发行,受到投资者的拥趸。从民营出版企业的资本结构而论,民国时期的四大书局的资本结构中都有官僚资本的存在,不同的是,整个民国时期,商务和中华的官僚资本比例很低;早期的世界书局和大东书局,民间资本占主导地位,抗战以后,官僚资本开始大量注入,两家书局逐渐为官僚资本所控制。资本结构对出版企业的经营绩效和传播立场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某一时期出版业整体资本结构的考察,我们大致可以判断这一时期的出版传媒生态。第二章探讨民营出版企业的人事管理制度及员工的罢工运动。人事管理是组织的管理职能之一,是有关人事方面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总称。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大东书局等大型企业在人事管理管理制度上进行了有益的制度化尝试:除了高管和特聘编辑,大部分职员都是通过公开招考的方式进入公司,制度严格;民营出版企业的工资福利待遇较一般行业优厚,商务印书馆是民国时期最早实行8小时工作制的企业。同时企业员工尤其是印刷工人对企业的人事管理制度也进行过多次较大规模的抗争,制度化实践与员工抗争之间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第三章论述民营出版企业的生产管理制度。本章论述的是狭义的出版企业的生产活动,即选题、组稿、审稿、加工整理、发稿、看样等活动。世界书局和大东书局在书刊的生产管理上“有章可循”。世界书局和大东书局早期都是靠出版通俗书刊起家,选题策略是“做通俗文化的‘弄潮儿’”,制造了一波又一波的阅读浪潮;组稿方面,以优厚稿酬聘请“鸳鸯蝴蝶派”文人专职写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现代稿酬制度的建立。世界书局和大东书局在实力壮大后都以教育出版为重心,在教科书的生产管理上,组建以“教学研究型”编辑为主的生产管理团队,在生产管理理念上,注重计划与创新。第四章探讨民营出版企业的营销管理制度,出版企业的营销主要包括广告宣传和发行。世界书局和大东书局在广告管理工作方面做得比较出色,制度比较完善。在广告传播机构方面,它们设置推广科作为广告管理工作的主体,既负责本版书刊的广告业务,同时还代理其他企业的广告;在广告传播媒媒介上,以日报和杂志为主体;在广告传播内容上,世界书局和大东书局从“通俗”走向“朴实”。管理层级结构和社会关系网络是民营出版企业发行管理工作中的“二重奏”。第五章探讨非正式企业制度,着重探讨民国时期杰出出版家的企业家精神。企业经营者的价值观和企业习俗是非正式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企业家精神是经营者企业经营者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企业家精神主要有冒险精神、契约精神、创新精神、竞争精神、团结精神以及爱国精神等。总之,企业制度本质上是一种制度文化,它应该为出版企业的文化传播使命服务,同时出版企业也应该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陈邦武[5](2009)在《出版业中创意资源配置的历史演变》文中提出本文研究的核心命题是出版业中创意资源配置。核心观点是创意资源配置是出版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其目标是提高创意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实现出版业的规模经济;而达此目标的主要途径是各媒体利用相互之间的“可共享投入”进行良性互动。本文正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印刷媒体之间的互动。首先介绍了印刷媒体互动的历史背景和产业基础:即近代通讯技术的现代化、近代印刷技术的革新、近代交通条件的改善、近代商业社会和市民阶层的形成,以及民营出版业占主导地位等为近代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新闻出版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产业分工、合作的复杂,包括书报刊等行业之间的分工、合作,以及出版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这是媒体互动的基础。其次,对印刷媒体之间的互动方式进行了探讨。这些方式包括:小说的报刊连载与结集出版,单种图书的丛书出版。小说的报刊连载是利用报刊的“可共享投入”进行互动;而小说的结集出版则是利用连载小说的“可共享投入”进行互动;丛书的出版是利用出版企业(尤其是大型出版企业)在编辑、印刷、发行等环节的“可共享投入”进行互动。最后,分析了印刷媒体互动的效应,即互动的互补性程度比较高,互动的成本比较低,以及互动对出版业的发展仅具有局部性、偶然性的意义。本文正文第二部分阐述出版与影视之间的互动。首先交代了出版与影视互动的历史背景,即出版与影视之间的不平衡发展,具体表现在:民国时期出版业的发展快于民族电影业的发展;1958年至1978年间,出版与影视发展非常缓慢;1978年至1985年间,出版业的发展快于影视业的发展;1985年以后,影视业的发展开始超过出版业的发展。其次,探讨了出版与影视互动的方式,即民国时期电影利用出版业的“可共享投入”进行互动;1958年至1978年间,出版与影视之间基本上不存在经济意义上的互动;1978年至1985年间,影视利用出版业的“可共享投入”进行互动;1985年以后,出版业普遍利用影视业的“可共享投入”进行互动。最后,指出了出版与影视互动的效应,即互动的互补性程度高,互动的成本也高,互动对于出版业和影视业的发展只具有局部性、偶然性的意义。本文正文第三部分讨论网络媒体与其他媒体之间的互动。首先介绍网络出版的历史背景,包括网络出版的历史发展阶段,即网络出版的探索阶段、电子出版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与网络技术的结合阶段、网络出版与多种媒体大融合形成“大媒体”阶段;网络出版的特点,即产品的先进性、流通的网络化、出版流程简约化、出版的交互性和增值性、出版内容的个性化、识读多元化等。其次,探讨了网络媒体与其他媒体互动的方式,主要包括媒体(产业)融合和媒体(产业)分工。媒体融合是指在网络环境下,各种媒体在形态上实现了融合、在信息传播流程上实现了整合、在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实现了角色互换和多位一体。媒体分工是指在网络环境下,媒体融合是相对的,媒体在融合中必然会出现媒体之间的不平衡发展,而这就要求媒体之间按照各自的优势进行分工、合作,从而形成新的产业链。最后,指出了网络媒体与其他媒体互动的主要特点,即互动中的可替代性较强,其原因在于:第一、网络媒体与其他媒体的互动对于出版产业的发展具有全局性、普遍性的意义,因而互动是全面的、普遍的,而不是如印刷媒体之间的互动以及出版与影视互动那样是局部性的、偶然性的,或者说只选择那些具有较好市场效应的创意资源进行互动;第二、网络媒体与其他媒体实现了高度兼容,而高度兼容必然意味着高度替代;第三、对互动中的互补性起关键性作用的“可共享投入”,因产业链尚不完整、媒体(产业)之间的分工与合作还处于初级阶段而严重缺失。本文正文第四部分探讨网络出版的最新形式。首先简要介绍了电子书、手机图书、按需出版、博客图书等网络出版形式的出现背景。其次,比较详细地分析了这些网络出版形式在产业链建设、产业分工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于电子书而言,技术上的不成熟和不稳定,包括显示技术、移动阅读技术、文件格式等,内容整合上缺乏特色,消费市场中盗版猖獗,传统阅读习惯尚难改变等因素制约了其发展。对于手机图书而言,移动运营商、数字技术提供商、数字出版商、传统出版社、手机设备制造商等还没有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关系。对于按需出版而言,一方面,国内按需出版技术与设备比较落后,这提高了按需出版的成本,从而制约了按需出版的发展规模;另一方面,按需出版与传统出版之间并没有实现有效的对接,传统出版在内容资源、人才资源、发行资源等方面还不能为按需出版提供有力的支持。对于博客图书而言,从博客脱网而出成为博客图书需要适应不同媒体的属性和传播范式,因此,只有那些具有鲜明的个性、一定的思想深度、有效的博客评价指数等特质的博客才适宜成为图书的选题。最后,探讨了各种网络出版形式在图书市场营销中的运用和尝试。本文正文第五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首先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信息传播技术的历史发展过程;第二、不同的媒体各有其传播优势;第三、信息传播技术是形成“可共享投入”的前提;第四、产业分工、合作与融合丰富了创意资源配置的方式;第五、互动可以实现价值链的延伸;第六、不同时期不同媒体的互动效应有所不同。其次,指出了出版业跨媒体互动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管理体制问题、信息化建设问题、出版人才问题、产业链建设问题、版权保护问题等。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加快出版管理体制改革、加快信息化建设、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加强产业链建设、加强版权保护等。

董丽敏[6](2014)在《“现代”知识生产的另类途径——论早期商务印书馆的古籍整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晚清以来"中学"日益衰微的语境中,商务印书馆以古籍保存与传播为手段,有效地介入到了近现代知识生产的转型过程中。通过建立涵芬楼——东方图书馆这一古籍公共平台,商务探索了不同于以往精英知识分子以维持文化世家文化资本为目标的自我封闭式的知识生产路径,推动了大众普及型的现代知识生产成为可能。而对"地方志"这一长期游离在正统藏书体系之外的古籍产品的高度重视,暗含了商务对于"乡土"及建立在"乡土"之上的"民族国家"的真切关怀。通过《四部丛刊》的影印出版,商务将"摄影"这一现代技术与旧时藏书家网络相结合,探索了在新技术条件下古籍珍本善本保存的新空间。

汪家熔[7](1995)在《旧时出版社成功诸因素─—史料杂录(之五)》文中研究表明旧时出版社成功诸因素─—史料杂录(之五)汪家熔五、印刷、供货和资金筹措从事经济活动就有风险;比较起来,出版的3个环节中印刷是风险最小的,它可以靠代人加工维持和盈利。出版风险最大,因而盈利大的可能性也多。积压是出版社最怕的,大量印刷,成本低是出版社最高...

汪家熔[8](1994)在《旧时出版社成功诸因素──史料杂录(之四)》文中研究表明旧时出版社成功诸因素──史料杂录(之四)汪家熔四、创新和质量创新和质量是出版社成功的最根本问题。不论你的班子多强、发行网多健全,碰到的机遇多好,如果没有好的货色仍然不能帮你站注脚,创新,包括提高,符合读者不断提高的要求。读者是分层次的,学科是各种各样...

汪家熔[9](1994)在《旧时出版社成功诸因素──史料杂录(之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旧时出版社成功诸因素──史料杂录(之三)汪家熔三、建立自己的发行网建立发行网络是个极重要的问题,直接影响出版社的生存和发展,但并不为人所重视;举一些史实或有意义。本文开头就提出了民国期间出版单位“成活率”很低。这儿应该增加一个期刊“成活率”更低的材料...

汪家熔[10](1994)在《旧时出版社成功诸因素─—史料杂录(之二)》文中认为旧时出版社成功诸因素─—史料杂录(之二)汪家熔二、一个好班子事在人为。环境和机遇是客观的。但能驾御机遇的确是至关重要的。细究成功的几家出版社,他们的骨干大致有事业心,相互配合,为成功提供了基本保障。他们很少以金钱作为人生的价值观,有一定的信仰和奋斗目...

二、旧时出版社成功诸因素─—史料杂录(之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旧时出版社成功诸因素─—史料杂录(之五)(论文提纲范文)

(2)中华书局的现代企业制度研究(1912-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一) 史料的整理情况
        (二) 史料以外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意义及问题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问题
    四、理论指导与研究方法
    五、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华书局的产权制度
    第一节 企业法人产权的确立
        一、明确产权的归属关系
        二、产权权能的实现
    第二节 产权的市场化运营
        一、股权运作方面
        二、法人产权运作方面
    第三节 企业融资双渠道:股权与债权
        一、稳健的股权融资
        二、灵活的债权融资
第二章 中华书局的组织制度
    第一节 科学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
        一、最高权力机构——股东会
        二、决策和执行业务的常设机构——董事会
        三、日常经营管理机构——经理人
        四、监督与约束机构——监察人
    第二节 直线职能型的组织结构
        一、总公司的组织结构概况
        二、分支局的组织结构概况
        三、附属机构:中华书局图书馆
    第三节 组织制度下的组织传播
        一、定位:中华书局组织传播的文化隐喻
        (一) 为教育出版而救国的价值观
        (二) 自学成才、远见卓识的英雄人物
        二、执行:网络理论下中华书局的组织传播行为
        (一) 中华书局的组织内传播
        (二) 中华书局的组织外传播
        三、反馈:传播带来的组织创新
第三章 中华书局的管理制度
    第一节 充满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
        一、书局进人的方式
        二、员工培养的方式
        三、员工的激励方式
        四、接班人培养方式——陆费逵的企业家修养理论
    第二节 严密科学的财务管理
        一、混乱的财务管理制度
        二、稳健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
    第三节 精品化与多元化的生产管理
        一、产品生产的精品化管理
        二、生产经营的多元化管理
    第四节 发行渠道管理
        一、创办分支局
        二、设立“特约经销处”
        三、添设“通信贩卖部”
    第五节 危机管理
        一、危机事件的管理实践
        二、危机管理的启示
结语
    一、企业是制度的企业
        (一) 产权制度效率的若干要素
        (二) 管理制度对企业效率的贡献
    二、企业是企业家的企业
    三、企业是国家社会的企业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
致谢

(3)学科史视野下的《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四)文献综述
一、张静庐与《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的编纂缘起
    (一)民国出版业的繁盛与出版研究的失衡
    (二)个人出版经历的影响
    (三)身份转变的影响
二、《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的基本情况及特色
    (一)基本情况
    (二)编辑特色
        1.体例多元:交叉融合
        2.注释详备:“辑”“注”同行
        3.求“新”价值:挖掘新史料
        4.拓展视野:重视多元史料
        5.力图求真:重视史料的鉴别、互证
        6.相互映照:展现出版业与社会图景
三、《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的学科史价值
    (一)史料积累价值:出版学研究的参考书
    (二)概念创造价值:“出版史料”的正式提出
    (三)历史分期价值:近、现代中国出版史分期地提出
    (四)研究视野价值: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学科自觉
四、《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的学科史方位
    (一)范式意义
        1.出版史料收集的范式意义
        2.出版史分期的范式意义
        3.出版研究方法上的范式意义
    (二)时代局限
        1.客观历史性因素造成的史料收集不当
        2.主观取材范围及时间因素造成的分类不明
    (三)空间发展
        1.加强出版学基础理论研究
        2.加强出版研究的范式转换
        3.加强中国出版史料学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民国时期民营出版企业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企业制度首先是一种文化形式
        二、技术与制度:出版企业成为强势“新媒体”的核心要素
        三、出版史研究为什么要引入“新制度经济学”?
        四、何以选择世界书局和大东书局?
    第二节 对基本概念的阐释
        一、对制度的阐释
        二、对企业制度的阐释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有关民国出版企业制度的史料情况
        二、有关民国出版企业制度的主题研究
        三、有关民国出版企业制度的片断式研究
        四、有关民国出版企业制度的外围资料
        五、“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当代出版企业制度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
第一章 产权制度:资本的来源、结构及演变
    第一节 民营出版企业股票的募集与流通
        一、股份制出版企业股票的发行
        二、股份制出版企业股票的流通
        三、结论
    第二节 民营出版企业资本结构的演变及其对经营的影响
        一、资本结构的演变:从“在商言商”到依附官僚资本
        二、资本结构演变对经营的影响:从经营性产权激励到企业家“政治化”
        三、结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人事管理制度:制度化实践与员工抗争之间的动态平衡
    第一节 民营出版企业人事管理的制度化实践
        一、民营出版企业的职员进用制度
        二、民营出版企业的职员培训制度
        三、民营出版企业的职员薪资及福利制度
        四、结论
    第二节 民营出版企业职工罢工的诉求、策略及影响
        一、主要民营出版企业罢工事件的统计信息
        二、为何抗争:生存需求还是阶级觉悟?
        三、如何抗争:内部的联合还是外部的联合?
        四、结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产管理制度:从“通俗出版”到“教育出版”
    第一节 民营出版企业的通俗书刊生产管理制度
        一、民营出版企业通俗文学的生产概况
        二、民营出版企业如何型塑通俗文学的生产制度
        三、结论
    第二节 民营出版企业的教科书生产管理制度
        一、民营出版企业教科书的生产概况
        二、民营出版企业如何型塑教科书的生产管理制度
        三、结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营销管理制度:广告与发行
    第一节 广告管理制度的“三要素”
        一、书业广告的传播者:书局自设推广部门
        二、书业广告的主要媒介:报纸与杂志
        三、书刊广告文本中的企业形象
        四、结论
    第二节 发行管理制度的“二重奏”
        一、管理层级结构:发行部门及其运作制度
        二、社会关系网络:发行工作中的血缘、亲缘、学缘、地缘以及业缘等关系
        三、结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非正式企业制度与企业家精神
    第一节 非正式企业制度的构成要素
        一、行为文化层面的非正式企业制度
        二、心态文化层面的非正式企业制度
        三、结论
    第二节 近现代杰出出版人的企业家精神
        一、近现代出版企业家精神产生的背景
        二、近现代出版企业家精神的集体呈现
        三、近现代出版企业家精神的启示意义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5)出版业中创意资源配置的历史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关于1892-1921年间报刊与小说互动的研究
        1.2.2 关于1921-1958年间文学作品改编电影的研究
        1.2.3 关于1958-1995年间文学作品改编影视的研究
        1.2.4 关于1995-2008年间创意资源“一意多用”的研究
    1.3 核心观点、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核心观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1.4.1 出版业中的创意资源
        1.4.2 替代和互补关系
        1.4.3 规模经济和“可共享的投入”
        1.4.4 产业融合
        1.4.5 创意资源的配置
    1.5 创新与不足
2. 印刷媒体之间的互动(以1892-1921年为中心)
    2.1 印刷媒体之间互动的历史背景
        2.1.1 近代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条件
        2.1.2 印刷媒体之间的分工、合作
    2.2 小说与报刊的互动关系
        2.2.1 近代报刊的规模经济显着
        2.2.2 结集出版——报刊连载小说的价值链延伸
    2.3 民国时期丛书的出版
        2.3.1 民国时期丛书出版概况
        2.3.2 丛书出版的规模经济效益
        2.3.3 丛书出版的社会效益
        2.3.4 丛书出版是既有图书价值链的延伸
    2.4 对媒体互动效应的评价
        2.4.1 互补性程度比较高
        2.4.2 互动的成本比较低
    本章小结
3. 出版与影视的互动(以1921-1995年为中心)
    3.1 出版与影视互动的历史背景
        3.1.1 出版与影视的产业属性
        3.1.2 出版与影视的历史发展
    3.2 出版与影视互动的方式
        3.2.1 民国时期电影对出版业“可共享投入”的利用
        3.2.2 1958年以后出版与影视互动的发展变化
    3.3 互动可以实现价值链的延伸
        3.3.1 互动延伸了图书产品的价值链
        3.3.2 互动延伸了影视产品的价值链
    3.4 对出版与影视互动效应的评价
        3.4.1 互补性程度较高
        3.4.2 互动的成本较高
    本章小结
4. 网络出版——多种媒体互动(1995-2008年)
    4.1 网络出版的历史背景
        4.1.1 网络出版的发展阶段
        4.1.2 网络出版的概念与特点
        4.1.3 网络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影响
    4.2 网络出版及网络营销的规模经济效益
        4.2.1 网络出版的规模经济效益
        4.2.2 网络营销的规模经济效益
    4.3 网络出版促进产业融合和新的产业分工、合作
        4.3.1 网络出版促进产业融合
        4.3.2 网络出版引起新的产业分工、合作
    4.4 网络出版对出版价值链的重构
        4.4.1 网络出版对出版价值链的延伸
        4.4.2 网络出版对出版价值链的分解
    4.5 对网络媒体与其他媒体互动的效应评价
        4.5.1 替代性很强
        4.5.2 实现互补的成本高
    本章小结
5. 网络出版的多元应用与最新发展(2000-2008年)
    5.1 各种网络出版形式兴起的历史背景
        5.1.1 电子书的出现和发展
        5.1.2 手机图书的出现和发展
        5.1.3 按需出版的出现与发展
        5.1.4 博客及博客图书的出现与发展
    5.2 电子书与媒体互动
        5.2.1 电子书出版模式
        5.2.2 三家最有影响力的数字图书馆
        5.2.3 制约电子书发展规模的因素
    5.3 手机图书与媒体互动
        5.3.1 手机图书市场的多方博弈
        5.3.2 增加制度和技术的有效供给,形成“可共享投入”
        5.3.3 手机媒体与传统出版的互动方式
    5.4 按需出版与媒体互动
        5.4.1 按需出版的基本模式
        5.4.2 按需出版与传统出版的互补关系
        5.4.3 发挥按需出版与传统出版的互补作用,优化产业结构
        5.4.4 按需出版规模化发展的多层次要求
    5.5 博客图书与媒体互动
        5.5.1 从博客到博客图书
        5.5.2 博客营销
    本章小结
6. 总结和展望
    6.1 研究成果的总结
        6.1.1 传播技术的历史发展过程
        6.1.2 不同的媒体各有其传播优势
        6.1.3 信息传播技术是形成“可共享投入”的前提
        6.1.4 产业分工、合作与融合丰富了创意资源配置的方式
        6.1.5 互动可以实现价值链的延伸
        6.1.6 不同时期不同媒体的互动效应有所不同
    6.2 我国出版业跨媒体互动面临的主要问题
        6.2.1 管理体制问题
        6.2.2 信息化建设问题
        6.2.3 出版人才问题
        6.2.4 产业链建设问题
        6.2.5 版权保护的问题
    6.3 提高出版业创意资源配置效率的基本对策
        6.3.1 加快出版管理体制改革
        6.3.2 加快信息化建设
        6.3.3 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6.3.4 加强产业链建设
        6.3.5 加强版权保护,实现有偿共享
        6.3.6 以技术和经营创新提高媒体互动的互补性
参考文献
后记
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6)“现代”知识生产的另类途径——论早期商务印书馆的古籍整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作为文化政治的“古籍整理”
二从仓储到共享:古籍公共性的建构
三技术现代性:古籍再生的限度

四、旧时出版社成功诸因素─—史料杂录(之五)(论文参考文献)

  • [1]旧时出版社成功诸因素─—史料杂录(之一)[J]. 汪家熔. 出版发行研究, 1994(03)
  • [2]中华书局的现代企业制度研究(1912-1949)[D]. 欧阳敏. 华中师范大学, 2013(S2)
  • [3]学科史视野下的《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研究[D]. 乔晓鹏. 河南大学, 2019(01)
  • [4]民国时期民营出版企业制度研究[D]. 欧阳敏.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5]出版业中创意资源配置的历史演变[D]. 陈邦武. 江西财经大学, 2009(04)
  • [6]“现代”知识生产的另类途径——论早期商务印书馆的古籍整理[J]. 董丽敏.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4(05)
  • [7]旧时出版社成功诸因素─—史料杂录(之五)[J]. 汪家熔. 出版发行研究, 1995(01)
  • [8]旧时出版社成功诸因素──史料杂录(之四)[J]. 汪家熔. 出版发行研究, 1994(06)
  • [9]旧时出版社成功诸因素──史料杂录(之三)[J]. 汪家熔. 出版发行研究, 1994(05)
  • [10]旧时出版社成功诸因素─—史料杂录(之二)[J]. 汪家熔. 出版发行研究, 1994(04)

标签:;  ;  ;  ;  ;  

老出版社成功的因素——杂项史料(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