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让服务成为一件“利器”(论文文献综述)
白华[1](2022)在《2021企业服务、科技互联网案例TOP100》文中认为1.使用方:农业农村部提供方:中国铁塔案例名称:智慧渔政解决方案中国铁塔利用站址资源,加装摄像设备,依托视频监控平台,基本实现长江流域主要禁捕区域的监控全覆盖。依据铁塔上的超高清智能摄像头,渔政监管部门可以实现对长江生态环境24小时的360°无死角、无间隙监控。有了新"利器"后,长江禁捕工作实现了从"人防"走向"人防+技防"的转变。
赵琢驰[2](2021)在《“扬州税务”政务微信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全面推进与互联网新技术的普及,许多政府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在线政务服务、发布政务信息,国家税务总局也紧跟时代步伐制订了《“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为打造服务型税务机关而努力。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出为税务部门打开“互联网+税务”的新思路,打造税务类政务微信,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为纳税人提供纳税服务,广泛覆盖信息公开、在线查询、线上办税、互动沟通等方面内容,为纳税人办理涉税业务搭建“直通车”。政务微信能够极大地推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公众可以借助政务微信获得更加丰富的信息内容,体验更畅通的沟通渠道,进行更便捷的业务办理,享受更高质量的政务服务。本文以数字治理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和使用与满足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扬州税务”政务微信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相关研究,介绍“扬州税务”政务微信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现状,发现“扬州税务”政务微信在提供纳税服务的过程中存在平台使用率较低、功能服务不全面、发布内容低质化、沟通交流较缺乏等问题。基于对“扬州税务”政务微信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其存在问题的成因包括服务意识薄弱影响使用意愿,数据共享不足影响功能服务,人才培训缺乏影响内容质量,监督管理不力影响沟通交流。并结合税务部门中“厦门税务”、“深圳税务服务号”、“苏州税务”等优秀政务微信的先进经验,总结出税务部门政务微信改进的对策,可以围绕筑牢服务理念与提高纳税服务质量、实现数据共享与健全功能服务、注重队伍建设与提升内容品质、完善监督管理与拓宽监督渠道等几方面做出完善。希望本文可以对“扬州税务”政务微信及其他税务部门的政务微信进一步提高纳税服务质量,进一步助推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付豪[3](2021)在《中国银行SD分行信用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消费逐渐成为提升GDP的重要产业。与此同时,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整个社会进入了“非常态”,在全民抗疫的关键时点,国家提出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外双循环的全新发展战略,国内大循环是战略实施的主体,信用卡作为消费金融领域的核心力量,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逐渐成为各家商业银行争相发力的业务方向,给商业银行带来了稳定的利润来源。但随着互联网行业的介入,以及各家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成熟,信用卡业务面临着同业和第三方的竞争和挑战。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积极抢占市场份额,提升信用卡业务贡献度,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以中国银行SD分行为对象,对信用卡营销策略进行研究,通过分析SD分行信用卡业务目前存在的不足,综合分析业务现状、营销环境等因素,寻找适合SD分行信用卡业务稳健发展的路径,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对SD分行信用卡营销环境进行分析,宏观环境方面,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环境均有利于信用卡业务的发展,行业环境方面,信用卡业务受到同业产品及替代品的威胁,面对的购买者议价能力强,然后利用SWOT分析法探讨SD分行信用卡业务的营销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优势是品牌影响力、业务全面、客户资源丰富,劣势是信用卡业务重视程度不足、业务专业性不强、营销渠道少、配套激励措施不完善,机遇是国家宏观政策支持、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推陈出新的技术手段,挑战是业务风险越来越高、信用卡领域竞争激烈。然后对营销现状进行分析,主要存在信用卡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产品定价方式无明显优势、营销渠道不完善且效率低、营销活动少缺乏吸引力等问题。其次针对相关的分析,提出营销策略制定方案,运用STP策略分析梳理信用卡目标市场、目标客户,建立清晰完善的产品体系,同时大力开展场景化建设布局工作,强化完善线上线下渠道,提升渠道运营效率,构建灵活多变的定价模式,提高品牌宣传力度,开展多样化的促销活动,提升人员营销积极性等。最后为保障SD分行信用卡营销策略的顺利实施,制定了提升信用卡业务比重、重塑营销理念、组建专业化全面化营销队伍、加大信息技术保障力度、完善绩效考核等保障措施。本文通过对中国银行SD分行信用卡业务的研究,对SD分行信用卡业务未来发展提供思路,助力SD分行抓住市场机遇,促进信用卡业务发展,提升信用卡业务利润水平,也对其他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提供借鉴。
王芃[4](2021)在《自媒体时代网络红人IP化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自媒体平台相继诞生,成为了市场经济发展中非常流行的一种社交工具。其表现出的优势也可谓相当突出和明显,比如:内容生产速度加快、影响力度足够深远等等。在此背景下,很多新兴社会群体也逐渐出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网络红人”。网络红人遍布各个领域,他们所处的领域各不同,但却也表现出了这样一个共同点,即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加强对个人品牌形象的有效塑造。随着个人IP化形象的逐渐深入,采取科学的变现方式也将从中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这也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一种崭新的新型商业文化产业发展运作模式。本文基于这一认识,本文围绕主题内容,主要展开了五个层面的论述:一是绪论,主要对主题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网络红人、IP和IP化这两个基础概念加以界定;二是阐述了自媒体时代网络红人IP化的现状,以及产生的实际意义;三是自媒体时代网络红人IP化策略的有效运用;四是自媒体时代网络红人IP化价值变现途径,除了分析网络红人IP化价值变现方式,还探讨了网络红人IP化变现模式;五是自媒体时代网络红人IP化的发展策略,既包含了网络红人IP价值评估,又深层次讨论了自媒体时代网络红人IP化的发展前景,并从客观角度分析了所产生的社会积极以及消极影响。衡量一个网络红人的IP化打造是否成功,标准有很多。通常,知名的“网络红人”一旦被提及,大家的脑海中都会想起他所创造的作品、产品或者广告代言等等,比如,提及“办公室小野”就会想到在办公室制作美食的场景,提及“李子柒”就会想到美丽的田园风光等等,作为“网络红人”,她们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对“IP化策略”进行了十分有效的应用,并最大化程度上获得了价值变现。不可否认,自媒体时代网络红人IP化策略的实施,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期间也会遇到很多的难题和挑战。尤其是作为“网络红人”,他们在获取荣誉财富的同时,也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比如,树立良好的外界形象,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等等。充分结合时代发展背景,以及当下网络红人所呈现出的社会化特点,才能进一步对自媒体时代网络红人IP化策略的有效实施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促进这一新兴行业实现健康且可持续性发展。
孔祥福,郭金富[5](2021)在《求真守正,智慧智能》文中研究说明全媒体时代,惟有坚持探求新闻真相、传播主流价值、满足用户多元需求,担当起"求真利器""定音重锤""生活管家"等多重角色,坚定不移向智媒体转型,新闻网站才能走出一条发展壮大的康庄大道。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带来了信息生产与传播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媒体格局、舆论生态等正发生深刻变化。新闻网站作为曾经的新兴媒体,正和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一道,面临巨大挑战。
宋哲琦[6](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石智翔[7](2020)在《个案工作介入农村初中生施暴者暴力行为矫正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新闻媒体对校园暴力事件的曝光越来越多,校园暴力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热点问题。纵观校园暴力的表现可以得知,校园暴力最多发生在中学时期,影响也是极大的。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是成长的敏感期,这一阶段的孩子自我调适能力较差,认知水平还未完全成熟。处在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如果没有受到正确的引导,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则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的,走极端的情况。所以,对这一时期青少年的思想动态关注尤为重要,对已经发生暴力行为的孩子进行介入及矫正更是重中之重。本研究是基于笔者的实践案例,通过辅导案主小智(化名),对其非理性的认知进行调整,暴力行为进行矫正。在研究中,笔者采用文献法、观察法与访谈法,收集校园暴力相关资料,分析案主的资料,并与案主及其家人深入交流,对其问题进行诊断,发现案主存在以下问题:(1)案主对暴力行为有非理性认识,遇事习惯用暴力解决;(2)父母长期外出务工,与案主关系生疏,发生暴力行为后,没有得到有效引导;(3)案主处于青春期,对青春期自身变化不了解,不能较好控制情绪;(4)案主学习成绩不好,处于班级中下游;(5)案主与同班同学关系不亲近,朋友较少,仅有的一两个朋友也是习惯以暴力解决问题的。通过对以上案主问题的分析,得出案主有以下需求:(1)矫正案主对于暴力行为的非理性认知,矫正其暴力行为;(2)对案主与父母的关系进行改善;(3)帮助案主正确认识青春期自身变化,合理释放情绪;(4)提高学习成绩,改善案主与同学的关系;(5)建立正确的友谊观。本文采用文献法、观察法和访谈法,对农村初中生施暴者暴力行为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并且以认知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应用认知行为治疗模式运用服务服务对象,对其暴力行为进行矫正和辅导。根据以上对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求的分析,社会工作者秉承案主自觉及坚持价值中立等原则,通过个案社会工作的访谈等服务形式,严格按照个案工作计划,从合理管理情绪、树立正确的友谊观、适应青春期、改善与父母关系、发掘自身优势资源、做好日常计划安排方面为服务对象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矫正其非理性认知,重塑正确认知,最终戒除其暴力行为。经过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的共同努力下,服务目标基本达成,但是还有很多方面存在不足,需要进行改进。
曲成举[8](2020)在《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工业化的产物,铁路在中国经历了相当曲折的成长历程,对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铁路自出现以来即被赋予了广泛的功能性价值,其所具有的连通疆域、活跃经济、利于军事等功能也使铁路成为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载体。自晚清至新中国成立之间,铁路往往在社会剧烈动荡时期被各方政治势力所窥伺,成为各方政治势力矛盾的交汇点,突出表现了铁路虽是一交通载运工具,但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发展紧密相关。解放战争中,随着战事的不断胜利和城市接管工作的广泛展开,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到铁路基本功能及重要性的前提之下,进行了大范围的铁路接管工作。但如何能够快速、准确、完整的接管铁路、接管后中共如何管理和改造整个铁路系统,是消灭官僚资本企业影响、持续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新民主主义建设乃至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条件。总体而言,中共铁路接管工作经历了一个极为复杂的历史过程,与其它官僚资本企业接管不同,铁路接管因其行业特色、涉及层面广泛决定了中共在接管中除了要保证铁路运输畅通之外,更要确保铁路工厂、铁路附属单位等的完整,进而使广大铁路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正常运营,为解放战争、国家建设和社会秩序稳定所服务。因此,中共在铁路接管工作中遵循着接收、管理、改造的基本方式,对整个铁路体系进行了完整、全面、系统的工作。其中,接收遵循的是“原封不动,整套接收”的具体策略,通过自上而下的领导动员和自下而上的职工群众参与,对整个铁路行业内部的人事、组织机构、物资器材进行清点接收,奠定铁路尽快恢复秩序的人员、组织和物质基础。与接收工作同时进行的是中共铁路管理工作,从整个接管过程来看,管理工作既是改造前的过渡,又是接收后的必然且贯穿始终。由于需要在短时间内恢复铁路运输,因此中共在管理阶段实行了部分的制度延续政策,以保证秩序迅速走上正轨。管理工作的开展涉及了铁路行业内部的线路修复、人事组织变革以及运营管理等,为广泛的铁路营运恢复提供了前提条件。改造工作是共产党整个铁路接管的核心过程之一,改造进行的好与坏是铁路能否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服务的基本标志,这一过程主要包括组织改造、人事改造和制度改造,特别是在当时学习苏联先进铁路管理经验的政策下,经过改造后的铁路性质发生了转变,成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建设在交通领域的重要依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作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新政权建设新中国铁路的开端,中共铁路接收、管理、改造的基本历史过程对整个铁路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初步建立了符合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共产党领导的铁路发展路径,从根本上改变了铁路的基本属性,促进了新中国铁路行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解放战争中其他行业接管提供了重要的借鉴。虽然接管工作中由于能力和经验的不足出现了一些错误的倾向,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共铁路接管工作是成功、圆满的,且具有重大的战略地位,对当下乃至未来中国铁路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指导意义。
王乐乐[9](2020)在《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营销转型模式与策略研究 ——以A公司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全社会都在主动或被动地接受着互联网所带来的改变,这种改变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常态,进入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传统企业来说,互联网正在与传统元素产生冲突,引发共鸣,并最终为提升传统企业效率做出贡献。其不断凸显的正向作用,正在促使传统企业主动拥抱这一改变,将互联网作为企业转型的方向。互联网营销作为传统企业进入互联网领域的切入点,被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所重视。本论文正是以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营销转型模式与策略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实际案例为该研究进行佐证,进而为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营销转型提供思路。论文一方面运用了4P、7P、4C等市场营销理论,直复营销、软营销、关系营销、整合营销等互联网营销理论,丰富了营销的理论内涵;另一方面提炼出当前常用的互联网营销模式,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应用效果,从而为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营销应用提供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运用了文献综述法、案例分析法、企业调研法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案例分析的研究模式展开,围绕其核心论点“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营销转型模式与策略”进行层层剖析。从传统企业的特点和优势开始分析,说明传统企业在资金、生产、诚信、品牌上都较互联网企业具有较大优势,这些优势既是企业互联网营销从无到有的利器,也是制约其深入发展的屏障,特别是成熟的管理模式、严谨的组织架构反而限制了企业的转型速度。反馈迟缓、信息化缺位、沟通不畅、创新不足,推广效果不佳,线下和线上渠道矛盾激化等问题迫使传统企业积极拥抱互联网营销,但是不擅长、不专业等问题又摆在了每一位传统企业管理者面前。为了解决传统企业营销中遭遇的困境,作者在论文第三章中提到了互联网营销的模式即直复营销、软营销、关系营销和整合营销模式以及这些营销模式对传统企业营销的作用机制,即在时空限制上、在媒介选择上、在流程管理上、在信息分享上、在成本统筹上、在运营效率上、在企业格局上均能发挥出互联网营销的作用,从而阐述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这些思路结合本论文的实际案例——A公司得以进一步的证实。A公司是一家典型的传统企业,本论文对A公司所处行业及A公司本身进行了综述,以解释其能作为传统企业的代表参与该研究,然后提出A公司遭遇的营销困境,并说明其在直复营销、软营销、关系营销和整合营销中的实际运用方式,这些实际运用最终产生了直观的运用效果,借助漏斗模型、AIPL模型,我们能明显发现该方式的切实可行,且效果显着,而且这些方式还最终助推A公司完成4P到7P、4C的转型,带来A公司完整的互联网营销转型模式与策略。文末结合上文理论分析和实践结果进行总结,归结到论文的核心论点“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营销转型模式与策略”,即用互联网的力量帮助传统企业实现营销转型,实现营销突破。作者也从这些总结中找到了一些规律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以供后来者参考。论文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使前文中理论为后文实践做铺垫,使后文实践与前文理论相呼应,从而加深了文章的紧密度、关系度,同时以数据模型对营销效果进行分析,保证研究具有说服力,整体行文架构清晰,层次分明。但研究中仍有众多未尽事宜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同时作者也提及互联网并非无所不能,商业本质是为消费者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及提供更佳的体验,互联网营销只是压缩了传统企业运营中的部分环节,但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营销模式,这一点从未因为互联网的到来而有所改变,所以有效整合线上和线下的营销模式,将二者融为一体仍然是传统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也提出希望后来者在实际使用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后运用,才是对该研究成果的最佳使用。
徐雪莲[10](2020)在《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研究 ——以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为代表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滥觞于清朝末期,勃兴于民国前期和中期,此后趋于式微并走向转型。在教育救国思潮的影响下,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欲挽救濒于亡国灭种边缘之国家,必先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之民众。于是,各种旨在改善民生的教育思潮风起云涌,如:实用主义教育思潮、三民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生活教育思潮、平民教育思潮、民众教育思潮、生产教育思潮、工读主义教育思潮、乡村教育思潮、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潮等,其中皆包含教育救民、济民、惠民的思想追求。晏阳初的平民教育、俞庆棠的民众教育、邰爽秋的民生本位教育等思想,都有大量关于教育功能、受教育权、教育对象、教学内容的见解以及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创造性运用等,体现出教育民生思想。本研究聚焦于清末至民国时期的教育民生思想,运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以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三位教育家为代表,对其产生的社会背景、目标内涵、演化历程及其实践影响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理清其逻辑理路和思想特征,并分析其局限性及现实启示。论文共包括六个部分:导论部分述及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研究缘起、界定教育民生的相关概念、论述相关研究现状和本研究的意义、目标、内容、方法等。第一章阐述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中国近代政治的沉沦、经济的衰微、文化的鸿沟、教育的维艰和民生的凋弊,是其产生的社会背景;西方科学与民主思想、平民主义教育思想是其产生的外部渊源。以此发现,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和西方平民主义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创新,是中国近代教育家对教育的民生功能的重新认识与期求。第二章考察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形成和演进的历程。从1905年到1949年,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经历了一个初潮形成期、高潮勃发期以及由三民主义教育民生思想向新民主主义或国际主义教育民生思想转轨的发展历程。第三章以晏阳初的平民教育、俞庆棠的民众教育、邰爽秋的民生本位教育等思想为代表,分析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内涵并考察教育民生实践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与手段。无论是教育家们教育宗旨的树立、教育对象的划定、教育路径的选择和教育实践的内容都体现出对民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其推行的教育活动中,不分男女老幼、贫富贵贱,人人都可以成为教育对象;凡是能够改善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文字、生计、卫生、健康、休闲等,都成为他们的教育内容;他们的教育路径始终与民众的生活紧密联系。在此基础上,聚焦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三位教育家的教育民生思想并进行比较。三人的教育民生思想不仅有很多相同之处,也存在着不同之处,体现了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丰富性和实践的灵活性。第四章对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理路进行梳理,并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对其作出评价。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而且以民为本,在教育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采用上均以生活为本位;由于产生于特殊的时代,知识分子急于找到一条救国救民之路,加之教育家们自身的局限,导致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误解国弱民穷的根源;过于抬高教育的民生功能;对现存腐败、独裁政府抱有幻想;具有一定的唯心主义色彩;无力弥补理想与现实间的断裂地带。第五章论述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社会影响,探讨其对当下教育民生建设的启示。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是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等一大批教育家殚精竭虑,对国家、对民众的热爱与自身教育智慧相结合的产物。尽管存在某些历史局限,但瑕不掩瑜,其对教育与人的关系的深刻认识,对教育民生功能的独特见解和创造性发挥,在国内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教育本身,都产生了诸多影响,其不仅更新了民众的教育观念,丰富了教育理论,促进了教育变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众的生活;在国外,不仅受到了关注与盛赞,也成为指导许多国家教育民生工作的蓝本;在目前我国的教育民生事业建设中,要踏实推进新时代全民教育,完善并切实执行教育民生政策,要更加关注教育的精神向度,努力消弭民间反智主义对教育民生的阻障,教育家办学应具有民生情怀。
二、让服务成为一件“利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服务成为一件“利器”(论文提纲范文)
(1)2021企业服务、科技互联网案例TOP100(论文提纲范文)
1.使用方:农业农村部 |
2.使用方:广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
3.使用方:安徽省芜湖市政府 |
4.使用方:衡阳市政府 |
5.使用方:日照市政府 |
6.使用方:长沙高新区 |
7.使用方:河北省部分区域 |
8.使用方:青岛市政空间城市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
9.使用方:成都市沱江流域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
10.使用方:宿迁市公安局 |
11.使用方:广州市“扫黄打非” |
12.使用方:深圳书城中心城 |
13.使用方:上海闵行工业园区 |
14.使用方:青岛董家口循环经济区 |
15.使用方:都汶高速 |
16.使用方:广东高速 |
17.使用方:园博园 |
18.使用方:颐和园 |
19.使用方:九寨沟 |
20.使用方: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21.使用方:福建省儿童医院 |
22.使用方: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23.使用方:盛京医院 |
24.使用方:秀洲区智慧养老服务试点 |
25.使用方:西安国际医学中心有限公司 |
26.使用方:国家电网 |
27.使用方:国家电网 |
28.使用方:中国移动 |
29.使用方:中国海油 |
30.使用方:兴澄特钢二分厂炼钢 |
31.使用方:广汽集团 |
32.使用方:皖能集团 |
33.使用方:南网科研院 |
34.使用方:中国烟草总公司重庆市公司 |
35.使用方:山西国耀 |
36.使用方:海尔智护 |
37.使用方:交通银行 |
38.使用方:平安银行 |
39.使用方:某国有大型商业银行 |
40.使用方:伊利集团 |
41.使用方:华为 |
42.使用方:上海银行 |
43.使用方:方正证券 |
44.使用方:中泰证券 |
45.使用方:广发银行 |
46.使用方:智能银行网点 |
47.使用方:南钢股份 |
48.使用方:捷昌驱动 |
49.使用方:欧普照明 |
50.使用方:杰克股份 |
51.使用方:Intel |
52.使用方:青岛双星 |
53.使用方:石横特钢 |
54.使用方:淘钢网 |
55.使用方:中环寰慧 |
56.使用方:京博石化 |
57.使用方:福建水泥 |
58.使用方:澳柯玛 |
59.使用方:河南同心传动 |
60.使用方:泰和股份 |
61.使用方:新凤鸣集团 |
62.使用方:红豆股份 |
63.使用方:立白集团 |
64.使用方:中集瑞江 |
65.使用方:济宁碳素 |
66.使用方:凯耀照明 |
67.使用方:汤臣倍健 |
68.使用方:华润医药 |
69.使用方:唯品富邦消费金融 |
70.使用方:马上消费 |
71.使用方:阳光产险 |
72.使用方:友邦保险 |
73.使用方:金融机构及各产业企业 |
74.使用方:驿知行科技 |
75.使用方:统一超商 |
76.使用方:OPPO |
77.使用方:魅族 |
78.使用方:同程旅行 |
79.使用方:东风通信 |
80.使用方:数据堂 |
81.使用方:法大大 |
82.使用方:苏州大华 |
83.使用方:惠发食品 |
84.使用方:徽记食品 |
85.使用方:长江都市院 |
86.使用方:中化信息 |
87.使用方:大白科技 |
88.使用方:百丽国际、吉祥航空 |
89.使用方:锦江酒店(中国区) |
90.使用方:能链集团 |
91.使用方:新视野 |
92.使用方:奇虎360 |
93.使用方:小红书 |
94.使用方:世纪云芯 |
95.使用方:薄荷健康 |
96.使用方:多个零售商家及3000余门店 |
97.使用方:BITONE |
98.使用方:世友木业 |
99.使用方:爱彼迎 |
100.使用方:学员 |
(2)“扬州税务”政务微信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5.1 研究的创新 |
1.5.2 研究的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微信 |
2.1.2 微信公众号 |
2.1.3 政务微信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数字治理理论 |
2.2.2 整体性治理理论 |
2.2.3 使用与满足理论 |
第3章 “扬州税务”政务微信建设现状 |
3.1 运营状况 |
3.2 主要内容 |
3.3 服务功能 |
3.4 意义作用 |
第4章 “扬州税务”政务微信建设存在的问题 |
4.1 平台使用率较低 |
4.2 功能服务不全面 |
4.3 发布内容低质化 |
4.4 沟通交流较缺乏 |
第5章 “扬州税务”政务微信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 |
5.1 服务意识薄弱,影响使用意愿 |
5.1.1 缺少“互联网+”的工作理念 |
5.1.2 缺少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 |
5.2 数据共享不足,影响功能服务 |
5.2.1 系统繁多数据不互通 |
5.2.2 部门之间信息不畅通 |
5.3 人才培训缺乏,影响内容质量 |
5.3.1 缺少复合化人才队伍 |
5.3.2 缺乏专业化培训机会 |
5.4 监督管理不力,影响沟通交流 |
5.4.1 缺少规范化监管机制 |
5.4.2 缺少有效性监督渠道 |
第6章 税务类政务微信建设的经验分析 |
6.1 税务类政务微信建设的优秀经验 |
6.1.1 “厦门税务”政务微信建设经验 |
6.1.2 “深圳税务服务号”政务微信建设经验 |
6.1.3 “苏州税务”政务微信建设经验 |
6.2 优秀税务类政务微信建设经验的启示 |
6.2.1 立足税务本职,明确服务定位 |
6.2.2 完善数据共享,强化功能服务 |
6.2.3 强大人才队伍,发布精彩内容 |
6.2.4 注重税民互动,吸引公众参与 |
第7章 完善“扬州税务”政务微信建设的对策建议 |
7.1 筑牢服务理念,提高纳服质量 |
7.1.1 提升咨询服务体验 |
7.1.2 增加税企互动机会 |
7.2 实现数据共享,健全功能服务 |
7.2.1 完善涉税业务微信办 |
7.2.2 强化信息公开与共享 |
7.3 注重队伍建设,提升内容品质 |
7.3.1 重视人才队伍组建与培养 |
7.3.2 提升内容原创性与吸引力 |
7.4 完善监督管理,拓宽监督渠道 |
7.4.1 健全规范管理 |
7.4.2 拓宽监督渠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国银行SD分行信用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框架结构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国内外研究 |
2.1 基础理论 |
2.1.1 市场营销 |
2.1.2 7Ps理论 |
2.1.3 STP理论 |
2.2 分析工具 |
2.2.1 PEST分析 |
2.2.2 波特五力模型 |
2.2.3 SWOT分析法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2.3.1 国外相关研究 |
2.3.2 国内相关研究 |
2.4 小结 |
第3章 中国银行SD分行信用卡营销环境分析 |
3.1 中国银行SD分行信用卡营销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环境分析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3.2 中国银行SD分行信用卡营销微观环境分析 |
3.2.1 行业内竞争者分析 |
3.2.2 潜在的进入者威胁分析 |
3.2.3 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
3.2.4 购买者议价能力分析 |
3.2.5 替代品的威胁分析 |
3.3 中国银行SD分行信用卡营销SWOT分析 |
3.3.1 中国银行SD分行信用卡营销优势 |
3.3.2 中国银行SD分行信用卡营销劣势 |
3.3.3 中国银行SD分行信用卡营销机遇 |
3.3.4 中国银行SD分行信用卡营销挑战 |
3.4 小结 |
第4章 中国银行SD分行信用卡营销现状分析 |
4.1 SD分行简介及信用卡业务概况 |
4.1.1 中国银行SD分行简介 |
4.1.2 中国银行SD分行组织架构 |
4.1.3 中国银行SD分行信用卡业务概况 |
4.2 SD分行信用卡业务营销策略 |
4.2.1 产品策略 |
4.2.2 价格策略 |
4.2.3 渠道策略 |
4.2.4 促销策略 |
4.2.5 人员策略 |
4.2.6 服务过程策略 |
4.2.7 有形展示策略 |
4.3 中国银行SD分行信用卡营销问题分析 |
4.3.1 企业发展方向问题 |
4.3.2 信用卡业务定位问题 |
4.3.3 信用卡产品同质化严重 |
4.3.4 营销渠道不全面且效率较低 |
4.3.5 产品定价无明显优势 |
4.3.6 信用卡营销活动少缺乏吸引力 |
4.3.7 营销人员效率低 |
4.3.8 配套服务无法满足客户需求 |
4.3.9 有形展示力度较小 |
4.4 小结 |
第5章 中国银行SD分行信用卡营销策略制定 |
5.1 SD分行信用卡营销STP战略 |
5.1.1 市场细分 |
5.1.2 目标市场选择 |
5.1.3 市场定位 |
5.2 产品策略 |
5.2.1 建立清晰、完善的产品体系 |
5.2.2 场景化布局推出特色信用卡 |
5.3 渠道策略 |
5.3.1 强化线下营销渠道 |
5.3.2 完善优化线上渠道 |
5.3.3 提升渠道效率 |
5.4 价格策略 |
5.4.1 构建灵活定价机制 |
5.4.2 适度降低各项费用 |
5.5 促销策略 |
5.5.1 加大品牌宣传力度 |
5.5.2 积极开展多样化促销活动 |
5.6 人员策略 |
5.6.1 提升营销人员积极性 |
5.6.2 组建业务专业化、全面化的营销队伍 |
5.7 服务过程策略 |
5.7.1 提升客户服务质量 |
5.7.2 优化客户服务系统 |
5.8 有形展示策略 |
5.8.1 线上展示 |
5.8.2 线下展示 |
5.9 小结 |
第6章 中国银行SD分行信用卡营销策略保障措施 |
6.1 转变发展方向提升信用卡业务占比 |
6.2 重塑信用卡营销理念 |
6.3 加大信息技术保障力度 |
6.3.1 建立金融专业化信息科技队伍 |
6.3.2 构建SD分行特色大数据分析平台 |
6.4 构建新型风险管控体系 |
6.5 优化完善全员营销绩效考核机制 |
6.6 小结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自媒体时代网络红人IP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资料法 |
1.3.2 案例研究法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网络红人 |
1.4.2 IP和IP化 |
第2章 自媒体时代网络红人IP化的现状和意义 |
2.1 自媒体时代网络红人IP化的现状 |
2.1.1 自媒体时代网络红人IP化的产生条件 |
2.1.2 自媒体时代网络红人IP化发展现状 |
2.2 自媒体时代网络红人IP化的意义 |
2.2.1 推动网红经济的发展 |
2.2.2 改变传统经济的发展模式 |
2.2.3 促进市场经济的繁荣 |
第3章 自媒体时代网络红人IP化策略的有效运用 |
3.1 网络红人IP化运营策略 |
3.1.1 精准定位 |
3.1.2 优化内容 |
3.1.3 IP化衍生品 |
3.2 网络红人IP化经营策略 |
3.2.1 寻求资本合作 |
3.2.2 打造MCN机构 |
3.2.3 实现多平台发展 |
第4章 自媒体时代网络红人IP化价值变现策略 |
4.1 网络红人IP化价值变现途径 |
4.1.1 IP化衍生产品 |
4.1.2 广告收入 |
4.1.3 直播打赏 |
4.1.4 电商带货 |
4.1.5 向线下转型 |
4.2 网络红人IP化价值变现模式 |
4.2.1 网络红人+电商模式 |
4.2.2 网络红人+短视频+直播模式 |
4.2.3 网络红人+IP品牌化 |
第5章 自媒体时代网络红人IP化的发展策略 |
5.1 网络红人IP影响力分析 |
5.1.1 网红影响力评估方法 |
5.1.2 网红影响力评估因素 |
5.2 自媒体时代网络红人IP化的未来发展前景 |
5.2.1 内容为王 |
5.2.2 融入“分众化+交互化”的市场 |
5.2.3 打造人格化品牌价值 |
5.2.4 将直播与短视频相结合 |
5.2.5 加强网络红人粉丝粘性 |
5.2.6 塑造网络红人的个性化人设 |
5.3 网络红人IP化带来的社会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求真守正,智慧智能(论文提纲范文)
角色定位 |
错综复杂新闻背景下的“求真利器” |
杂音重重舆论场中的“定音重锤” |
多元需求社会生活中的“贴身管家” |
发展方向 |
科技助力传播 |
数据预见未来 |
(6)《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7)个案工作介入农村初中生施暴者暴力行为矫正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1.研究现状 |
2.趋势展望 |
(三)概念界定 |
1.校园暴力 |
2.施暴者 |
3.暴力行为 |
(四)理论基础 |
(五)研究设计 |
1.研究目标 |
2.研究内容 |
3.研究思路 |
4.研究方法 |
二、农村初中生校园暴力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
(一)表现 |
(二)成因分析 |
1.个人因素 |
2.学校因素 |
3.家庭因素 |
三、个案工作介入农村初中生施暴者暴力行为矫正实务 |
(一)个案工作介入的优势 |
(二)接案 |
1.个案背景 |
2.服务对象基本情况 |
(三)问题分析与需求评估 |
1.问题分析 |
2.需求评估 |
(四)介入方案 |
1.介入目标 |
2.服务进程安排 |
(五)介入过程 |
1.第一次面谈:合理管理情绪 |
2.第二次面谈:树立正确的友谊观 |
3.第三次面谈:适应青春期 |
4.第四次面谈:改善与父母关系 |
5.第五次面谈:发掘自身优势资源 |
6.第六次面谈:做好日常计划安排 |
(六)评估 |
1.服务效果评估 |
2.服务对象满意度 |
(七)结案 |
1.结案前面谈 |
2.结案 |
四、总结和反思 |
(一)总结 |
1.理论方面 |
2.实务方面 |
(二)反思 |
1.服务过程方面 |
2.社会工作者对服务模式及服务技巧的把握方面 |
3.个案研究典型性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问卷 |
致谢 |
(8)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的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选题的研究方法和创新性 |
1.3.1 选题的研究方法 |
1.3.2 选题的创新性 |
第2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理论依据与经验借鉴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铁路的论述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铁路的论述 |
2.1.2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论述 |
2.2 苏联无产阶级铁路管理的经验积累 |
2.2.1 无产阶级专政下的铁路领导权转移 |
2.2.2 巩固和恢复铁路运输的措施 |
2.2.3 苏联早期对铁路系统的改造 |
2.3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作用的认识 |
2.3.1 铁路能为军事服务 |
2.3.2 铁路能为经济服务 |
2.3.3 铁路能为社会服务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背景与政策 |
3.1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背景 |
3.1.1 中国铁路发展的历史背景 |
3.1.2 中国革命发展的现实背景 |
3.2 中国共产党接管官僚资本的政策 |
3.2.1 明确官僚资本界限,保护民族工商业 |
3.2.2 保证机构完整,不轻易打乱企业原有组织 |
3.2.3 稳定企业秩序,尽快恢复企业生产 |
3.2.4 延续旧的制度,慎重改造企业规则 |
3.2.5 稳定职工心态,妥善处置旧员工 |
3.3 铁路接管的具体政策 |
3.3.1 坚持党的领导,保障铁路营运 |
3.3.2 原封不动,先接后管 |
3.3.3 制度延续,缓步进行 |
3.3.4 依靠群众,建设铁路 |
第4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接收 |
4.1 铁路接管的前期准备 |
4.1.1 调查研究,充分了解接管对象 |
4.1.2 组织准备,成立各级接管机构 |
4.1.3 思想准备,强化接管干部纪律 |
4.2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机构接收 |
4.2.1 东北地区铁路系统的组织接收 |
4.2.2 大范围铁路管理局的接收 |
4.2.3 铁路附属单位的接收 |
4.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人事接收 |
4.3.1 管理职员的接收 |
4.3.2 技术人员的接收 |
4.3.3 普通工人的接收 |
4.4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物资接收 |
4.4.1 铁路器材的接收 |
4.4.2 档案文件的接收 |
4.4.3 其他物资的接收 |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管理 |
5.1 过渡阶段的基本阐释 |
5.1.1 过渡阶段管理的特点 |
5.1.2 过渡阶段管理的内容 |
5.2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人事管理 |
5.2.1 工人阶级的再界定 |
5.2.2 铁路旧人员的管理 |
5.2.3 接管人员的管理 |
5.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管理 |
5.3.1 职能机构的管理 |
5.3.2 共产党组织管理 |
5.4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运营管理 |
5.4.1 铁路既有线路的修复 |
5.4.2 铁路运营管理 |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改造 |
6.1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改造 |
6.1.1 党组织的建立 |
6.1.2 青年团的建立 |
6.1.3 职工工会的建立 |
6.2 中共对铁路职工的改造 |
6.2.1 铁路职工的思想改造 |
6.2.2 改造与生产相结合 |
6.2.3 发动政治运动 |
6.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制度改造 |
6.3.1 推广铁路负责制 |
6.3.2 改造经济制度 |
6.3.3 改革行车制度 |
6.3.4 管理民主化建设 |
第7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经验与特点 |
7.1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经验 |
7.1.1 明确目标,以尽快恢复铁路运营为中心 |
7.1.2 政策调试,以稳定政权为首要任务 |
7.1.3 调查研究,以铁路发展规律为导向 |
7.1.4 群众路线,以动员群众为基本力量 |
7.2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特点 |
7.2.1 铁路接管具有跨地域性 |
7.2.2 铁路接管具有复杂性 |
7.2.3 铁路接管具有相对独立性 |
第8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评价 |
8.1 圆满完成了铁路接管工作 |
8.1.1 科学分析形势,适时调整策略 |
8.1.2 全面系统布局,完成接管改造 |
8.1.3 尊重客观规律,建设发展铁路 |
8.2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影响 |
8.2.1 确立了中共在铁路系统的领导地位 |
8.2.2 推动了铁路行业的发展 |
8.2.3 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变革 |
8.2.4 凸显了人民主体性 |
8.3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历史局限 |
8.3.1 接管实践中的行动偏差 |
8.3.2 接管初期依靠工人阶级政策贯彻不彻底 |
8.3.3 接管人员思想状况处理不及时 |
8.3.4 铁路安全观念强调不足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着及科研情况 |
(9)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营销转型模式与策略研究 ——以A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传统企业互联网营销转型研究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一、4P理论 |
二、7P理论 |
三、4C理论 |
四、互联网营销理论 |
第三节 文献评述及本文视角 |
一、概念界定 |
二、文献评述及本文视角 |
第三章 互联网提升传统企业营销的机制与模式 |
第一节 传统企业优势与营销困境 |
一、传统企业特点和优势 |
二、传统企业的营销困境 |
第二节 互联网在传统企业转型中的作用机制 |
一、互联网提升营销的转化机制 |
二、互联网提升营销的复购机制 |
三、互联网提升营销的反馈机制 |
第三节 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营销模式 |
一、互联网直复营销 |
二、互联网关系营销 |
三、互联网软营销 |
四、互联网整合营销 |
五、互联网营销组合 |
第四章 A公司互联网营销转型研究 |
第一节 A公司所处行业及企业概况 |
一、行业概况 |
二、公司概况 |
第二节 A公司转型前的营销概况与困境分析 |
一、转型前的营销概况 |
二、转型前的营销困境 |
第三节 A公司互联网营销转型进程与效果 |
一、A公司互联网营销策略与措施 |
二、A公司互联网营销模式选择 |
三、A公司互联网营销效果分析 |
第四节 A公司互联网营销案例形成的策略启示 |
一、建立独立自主的互联网营销体系 |
二、尝试多样新颖的营销方式 |
三、处理好线上与线下渠道的关系 |
四、提升数据分析的能力 |
五、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研究 ——以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为代表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中国古代教育民生思想源远流长 |
(二)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内涵丰富但缺少系统整理研究 |
(三) 中国当代教育民生建设及理论研究的现实需要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 民生 |
(二) 教育民生 |
(三) 教育民生思想 |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内容 |
四、研究意义 |
(一) 为教育民生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
(二) 为我国当前教育民生建设提供历史镜鉴 |
五、研究思路 |
六、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 相关研究成果评述 |
1. 已有研究的学术贡献 |
2. 已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3. 本研究的努力方向 |
七、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比较研究法 |
(三) 个案研究法 |
八、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领域的开新 |
(二) 研究范式的创新 |
第一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产生背景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
一、政治的沉沦 |
二、经济的衰微 |
三、文化的下行 |
四、教育的维艰 |
(一) 教育政策朝令夕改,教育改革成效甚微 |
(二) 教育观念陈旧,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
(三) 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失学罢课现象频发 |
(四) 文盲人数众多,教育机会严重不平等 |
五、民生的凋敝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外部渊源 |
一、科学与民主思想的引入 |
(一) “西学东渐”为近代中国点燃科学与民主思想的火种 |
(二) 科学与民主催发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 |
二、西方平民主义教育思想的引入与传播 |
(一) 西方平民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
(二) 西方平民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形成与演进 |
第一节 教育民生思想的萌芽潮起(1905-1912年) |
一、教育民生观点的提出 |
二、教育方针及规章制度中教育民生思想的出现 |
第二节 教育民生思想的高潮勃发(1913-1937年) |
一、教育民生论说层见叠出 |
二、教育家办学的兴起 |
(一) 社会对新式人才的需求 |
(二) 改良派教育舆论与实践的影响 |
(三) 政府政策的支持 |
(四) 教育家办学的涌现 |
(五) 教育家办学的社会影响 |
三、教育民生实践此行彼效 |
第三节 教育民生思想的式微与转轨(1937-1949年) |
一、抗战教育思潮云屯席卷 |
二、教育民生实践举步维艰 |
三、教育民生思想的转轨 |
(一) 三民主义教育民生思想向新民主主义教育民生思想的转轨 |
(二) 三民主义教育民生思想向国际主义教育民生思想的转轨 |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内涵及实践探索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内涵 |
一、教育民生宗旨观 |
(一) 晏阳初的教育民生宗旨观 |
(二) 俞庆棠的教育民生宗旨观 |
(三) 邰爽秋的教育民生宗旨观 |
二、教育民生对象观 |
(一) 晏阳初的教育民生对象观 |
(二) 俞庆棠的教育民生对象观 |
(三) 邰爽秋的教育民生对象观 |
三、教育民生内容观 |
(一) 晏阳初的教育民生内容观 |
(二) 俞庆棠的教育民生内容观 |
(三) 邰爽秋的教育民生内容观 |
四、教育民生路径观 |
(一) 教育民生的方法选择 |
(二) 教学组织形式的运用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实践探索 |
一、开展教育研究与实验 |
(一) 教育心理研究与实验——解决谁可以受教育的问题 |
(二) 文艺研究与实验——满足民众日常生活所需,提供民众接受教育的工具 |
(三) 生计教育研究与实验——改善民众物质生活 |
(四) 卫生教育研究与实验——增强民众体质,改善民众生活环境 |
(五) 公民教育研究与实验——改变民众的精神面貌 |
(六) 休闲教育研究与实验——丰富民众的精神生活,唤起农民“向上的意识” |
二、编写教材和民众读物 |
(一) 编写教材——编辑符合民情的教学内容 |
(二) 编辑民众读物——传播知识,提升道德品质,丰富精神生活 |
三、出版学术期刊 |
(一) 教育理论类学术期刊——传播教育民生思想与理论,交流教育民生工作经验 |
(二) 教学辅导类学术期刊——提高学习效果,传授民生知识 |
四、教育成果推广 |
(一) 实验区内各项教育的推广 |
(二) 实验区的拓展 |
第三节 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教育民生思想比较分析 |
一、教育民生宗旨观的异同 |
(一) 相同之处 |
(二) 相异之处 |
二、教育民生对象观的异同 |
(一) 相同之处 |
(二) 相异之处 |
三、教育民生内容观的异同 |
(一) 相同之处 |
(二) 相异之处 |
四、教育民生路径观的异同 |
(一) 相同之处 |
(二) 相异之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理路与价值澄明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理路 |
一、实现救国济民是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起点 |
二、大教育观是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中枢 |
(一) 大教育的概念 |
(二) 中国近代教育家对大教育的追求 |
三、追求民主与科学是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主线 |
四、精神生活是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延展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价值澄明 |
一、在继承与吸收中不断创新的历史价值 |
(一) 从新的视角解读中国传统民本思想 |
(二) 对古代教育民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三) 对西方平民主义教育思想的吸收与创新 |
二、以民为本、教育济民的社会价值 |
(一) 强调教育为民服务 |
(二) 重视民众的主体性 |
三、以民生为本位的教育价值 |
(一) 平民教育的民生本位取向 |
(二) 民众教育的民生本位取向 |
(三) 民生本位教育的民生取向 |
第三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历史局限 |
一、误解国弱民穷的根源 |
二、过于抬高教育的民生功能 |
三、对现存腐败、独裁政府抱有幻想 |
四、具有一定的唯心主义色彩 |
五、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的外在制约 |
(一) 政治因素的制约 |
(二) 经济因素的制约 |
(三) 文化因素的制约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历史影响与当代启示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历史影响 |
一、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社会影响 |
(一) 更新了民众的教育观念 |
(二) 彰显了教育的民生功能 |
(三) 改善了民众的生活状况 |
二、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教育影响 |
(一) 促进教育民生政策的生成 |
(二) 丰富了教育理论和教育研究 |
三、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国际影响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当代启示 |
一、扎实推进新时代全民教育 |
二、完善并推进实施教育民生政策 |
三、关照教育民生的精神向度 |
四、消弭民间反智主义对教育民生的阻障 |
五、倡导教育家办学的民生情怀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四、让服务成为一件“利器”(论文参考文献)
- [1]2021企业服务、科技互联网案例TOP100[J]. 白华. 互联网周刊, 2022(02)
- [2]“扬州税务”政务微信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赵琢驰. 扬州大学, 2021(09)
- [3]中国银行SD分行信用卡营销策略研究[D]. 付豪.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4]自媒体时代网络红人IP化策略研究[D]. 王芃.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5]求真守正,智慧智能[J]. 孔祥福,郭金富. 新闻战线, 2021(05)
- [6]《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7]个案工作介入农村初中生施暴者暴力行为矫正的研究[D]. 石智翔. 井冈山大学, 2020(02)
- [8]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D]. 曲成举.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9]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营销转型模式与策略研究 ——以A公司为例[D]. 王乐乐.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4)
- [10]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研究 ——以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为代表的考察[D]. 徐雪莲.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