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扶风棉花丰产的气象条件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虎[1](2021)在《北疆荒漠地区不同种植模式下饲草作物水肥响应关系与灌溉水优化配置》文中认为北疆干旱荒漠地区地处我国西北牧区,该区域干旱少雨、水资源紧缺、草畜失衡、灌溉水管理粗放、饲草水肥响应等基础研究相当薄弱,本研究针对该区域灌溉饲草地建设中所面临的灌溉用水规律不明晰、饲草作物系数缺失、灌溉水管理策略缺乏、水肥利用效率低、施肥量与灌水量时空不协调等问题,以青贮玉米和紫花苜蓿为主要试验对象,并结合苏丹草、披碱草等当地优势且常见的饲草作物,通过在北疆阿勒泰地区开展单作和混间播条件下非充分灌溉试验、水肥耦合试验,从水量平衡原理、饲草作物水模型、灌溉水优化配置、作物混间播高产栽培和水肥耦合理论等角度,提出单作灌溉饲草作物灌溉关键指标和灌溉制度;通过分析间播条件下灌溉饲草作物群体需水规律、产出效应及灌溉水效益,提出紫花苜蓿和青贮玉米最优间播组合模式;优选了缺资料地区ET0简化计算方法,并对FAO推荐的饲草作物系数Kc进行了修正;基于最小二乘法确定了苏丹草、紫花苜蓿、青贮玉米的饲草作物水模型,并采用动态规划法对灌溉水进行了优化配置,提出了不同可供水量条件下饲草地灌溉水管理决策方案;构建了单作条件和混间播条件下灌溉饲草料的水肥耦合产量数学模型并提出最佳水肥管理制度。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北疆干旱荒漠地区灌溉饲草作物水肥响应关系与灌溉水优化配置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可为我国北疆干旱荒漠地区规模化高效开发利用饲草地提供技术支撑。具体得到以下研究成果:(1)饲草作物不同种植模式下需水规律与滴灌灌溉制度紫花苜蓿在全年中收获两茬,每茬生长期约为60 d,充分灌溉条件下需水量为690 mm。全生育期连续受旱时,需水量为607 mm,仅为充分灌溉时的88%;苏丹草的需水量随着作物受旱情况的加剧而逐渐减少,其充分灌溉的需水量为431 mm,重旱条件下需水量仅为充分灌溉的48.0%;青贮玉米抽穗—开花期不灌水条件下需水量最小,仅为341.0 mm,为充分灌溉时的60%。紫花苜蓿、苏丹草和青贮玉米产量最大时的灌溉定额分别为407 m3/亩、264 m3/亩和367 m3/亩,水分利用效率最大时的灌溉定额为367 m3/亩、172 m3/亩和286 m3/亩。间播条件下,采用2行青贮玉米与12行紫花苜蓿组合可以得到较多的粗蛋白质、钙以及磷,而紫花苜蓿单作是营养产出最高的种植模式。4行青贮玉米与8行紫花苜蓿间播的光能利用率最高,并且对地表会起到较好的覆盖作用,能在保证较低需水水平下(需水量为660.5mm),得到最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2)基于FAO推荐方法的ET0计算方法优选与Kc值修正以FAO56 Penman-Monteith方法计算的ET0为标准,通过比较与其他4种不同方法计算结果的差异性与相关性,在全生育期的大部分时段FA056 PM法与FAO Penman法和IA法的计算结果较为接近,PT法和HS法计算的ET0较FAO56 PM计算值总体偏大,且偏差较大。IA法所需要的气象资料仅为气温和日照时间,并且计算结果有较高精度,IA法可以代替FA056 PM法在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完成ET0计算。经过修正后,青贮玉米在生长初期、快速生长期、生长中期、生长后期的Kc分别为0.8、0.96、1.03和0.79,全生育阶段平均Kc为0.92。苏丹草在生长初期、快速生长期、生长中期、生长后期的Kc分别为0.66、0.77、0.91、和0.84,全生育阶段平均Kc为0.80。紫花苜蓿第一/二茬的生长初期、快速生长期、快速生育期的Kc分别为0.94/0.51、1.03/1.18、0.86/1.09,全生育阶段平均Kc为0.93。苏丹草、青贮玉米和紫花苜蓿的全生育期修正后的全生育期作物系数Kc较FAO56推荐值,分别提高了10.00%、13.04%、5.38%。(3)非充分灌溉条件下饲草产量响应与作物水模型确认紫花苜蓿、青贮玉米和苏丹草均为充分灌溉条件下产量最高,苏丹草产量与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比呈显着的线性相关。紫花苜蓿在返青-分枝期受旱时水分生产效率最高;苏丹草全生育期受轻旱时水分生产效率最低,受重旱时水分生产效率最高;青贮玉米在抽穗-开花期受轻旱时水分生产效率达到最高,拔节期和抽穗-开花期连续受旱时水分生产效率最低。北疆干旱荒漠地区紫花苜蓿、苏丹草和青贮玉米需(耗)水量与饲草料作物产量之间的关系可用Jensen模型、Stewart模型和Jensen模型来进行模拟预测,三种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6.51%、9.24%和9.25%,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紫花苜蓿、苏丹草和青贮玉米作物各自生长最为敏感阶段分别是紫花苜蓿的分枝-孕蕾期(第一茬)、苏丹草的灌浆-乳熟期和青贮玉米的苗期。(4)基于饲草作物-水模型与DP法的有限灌溉水量优化配置当灌溉供水量M出现轻度紧缺时(紫花苜蓿420 mm≤M≤500 mm、苏丹草250mm≤M≤360 mm、青贮玉米200 mm≤M≤450 mm),应分别优先保证紫花苜蓿蔓枝延长期、苏丹草孕穗开花期和青贮玉米孕穗开花期的供水量;当灌溉供水量十分紧张时(紫花苜蓿M≤420 mm、苏丹草M≤250 mm、青贮玉米M≤200 mm),紫花苜蓿、苏丹草和青贮玉米应分别优先保证第二茬开花成熟期、苗期、孕穗开花期的供水量。(5)水肥耦合条件下饲草料地水肥响应北疆干旱荒漠地区膜下滴灌青贮玉米,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拔节期青贮玉米的株高和茎粗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青贮玉米株高增长最快的处理为高肥轻旱,在不受旱和轻度受旱条件下,青贮玉米叶面积指数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中旱和受重旱条件下,中肥和低肥的叶面积指数相当。灌溉量在250m3/亩,追肥施肥量在10 kg/亩,青贮玉米产量可达3000 kg/亩。当灌溉量、追肥施肥量大于上述量时,产量增加幅度不大。水利用效益最大的是高肥重旱处理,化肥利用效益和水肥耦合效益均为低肥不受旱处理;产值较高的为高肥不受旱、中肥不受旱和中肥轻旱处理。紫花苜蓿和不同饲草进行混间播时,混播最优组合为:紫花苜蓿和老芒麦组合,施农家肥量1231 kg/亩,灌溉定额为240 m3/亩;间播的最优组合为:紫花苜蓿和老芒麦、施农家肥量2248.9 kg/亩、灌溉定额180 m3/亩。混播条件下饲草生育期内最大需水强度为5.73 m3/(亩·天),混播饲草料作物干旱年灌水8次,灌溉定额为240m3/亩。混间播饲草地饲草料作物在需水强度、产量、肥料利用等方面都由于单作饲草地。
李博灵[2](2020)在《山仑与旱地农业和节水农业研究探析(1950-2017)》文中指出
杨靖[3](2020)在《基于空间数据库的灌区用水管理系统的设计 ——以宝鸡峡灌区为例》文中提出农田水利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水利部更是做出重要批示要深化农田水利改革,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因此,持续、健康的推进农田水利向更智能化、更精准化方向发展,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设施与现代化改造,从水源到田间整体实现水利设施的系统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为具有地理空间属性的事物管理提供了更多的技术上的革新,本次研究通过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完美结合,再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可实现灌区渠系数据的一体化管理,使得灌区实现水资源的高效管理提供了更科学的技术支持。我国的灌区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责任,要实现灌区的精细化管理,首要的工作就是要对灌区内地地理空间要素实现系统、精准化管理,因此建立灌区空间数据库是非常有必要,以数据库为支撑,来制定灌区用水计划。本次研究基于陕西省宝鸡峡灌区为研究区域。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数据采集手段移动GIS、无人机、GPS等开展数据采集工作。本文主要以研究与开发宝鸡峡灌区扶风段用水计划系统为目标,通过构建灌区空间数据库为重点展开如下工作,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1)首先对灌区用水管理系统进行概念设计。通过概念设计,对灌区用水管理系统进行需求分析,了解系统所需基础数据,通过结合“3S”技术开展了灌区基础数据采集。在数据采集过程中用比较先进的采集手段—无人机测量和移动GIS,提高了数据采集效率。(2)将采集完成的灌区基础数据如渠系资料、田块信息、农作物信息、灌溉制度等进行入库前的预处理,实现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3)通过GIS系统构建灌区空间数据库,以Geo Database数据库模型,建立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对灌区内的地理要素分类编码,实现分层管理,构建的灌区动态数据库为后期设计灌区用水系统提供数据支撑。(4)以典型灌区——宝鸡峡灌区渠扶风段为例,通过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来解决实际问题。利用Arc GIS Engine技术和C#为开发语言,在Visual Studio 2012为开发工具包、.Net Frame Work4.0框架,对GIS系统进行二次开发,将整个系统开发设计为用户管理模块、渠系数据管理模块、属性数据管理模块、优化配水模块、数据导出模块、帮助等几个方面。整个系统界面优化、操作简单、系统数据管理完整、性能突出,有较好的移植性和推广性。
张瑾瑾[4](2020)在《建国初期景德镇瓷绘演变研究(1949-1960)》文中指出本文以建国初期景德镇瓷绘的演变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跨度为1949年至1960年。在这个时间跨度里,景德镇瓷绘的演变基本上呈现出这样一条线索:1949年至1952年三年经济恢复时期,景德镇瓷绘风格和样式主要是对传统的继承与延续。1953年至1957年,一五计划时期,景德镇瓷绘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小有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瓷绘对政治运动的初步响应。1958年至1960年大跃进时期,“陶瓷艺术为政治服务”的创作原则和“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方式已经成为主流,因此出现了典型性和符号化的纹饰,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纹饰系统。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高大全”、“红光亮”、“三突出”的瓷绘风格也基本沿用这一纹饰系统。正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1949年至1952年这一时期景德镇瓷业的恢复情况,以此为背景梳理景德镇瓷绘的题材内容和表现形式,以体现这一时期景德镇瓷绘对传统纹饰的继承与延续;第二部分,首先概述了1953年至1957年景德镇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以交代景德镇瓷绘发展的背景和原因。其次探讨了这一时期瓷绘对传统的延续及新的发展,着重分析瓷绘新画面的出现;第三部分,通过对瓷绘文化内涵和演变轨迹的分析,考察了1958年至1959年景德镇瓷器的政治化历程,即国家意识制约下现实主义瓷绘系统的形成。
赵哲文[5](2018)在《陕甘宁三省(区)玉米低温冷害风险评估、遥感监测与损失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陕西省、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本文简称为陕、甘、宁)是玉米主要种植区域,近二十多年来,玉米播种面积迅速增加,成为西北地区玉米的主要产区。低温冷害是一种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分布十分广泛,西北地区地势起伏较大,气温波动性高,增加了玉米产量和品质受冷害影响的风险。遥感技术在空间和时间上相比于传统的人工调查有着显着优势,并且已经有很多研究将遥感技术应用于农业灾害的监测与评估中。目前利用遥感技术对玉米低温冷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在我国西北地区玉米低温冷害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以玉米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历年气象观测资料和星地多源时空遥感数据,采用综合赋权法、时序分析、决策树模型、被动微波温度反演、尺度变换、气温估算、作物模型模拟等方法,对陕甘宁三省(区)玉米低温冷害进行风险评估、遥感监测与损失评估,以丰富西北地区玉米低温冷害遥感研究的相关资料,为陕甘宁三省(区)玉米低温冷害的监测与评估提供可靠的技术指导。主要开展的研究工作:1.陕甘宁三省(区)玉米种植区提取利用陕甘宁三省(区)MODIS分类产品,通过GIS技术得到研究区潜在耕地作为掩膜图层,根据研究区站点观测的发育期数据推算潜在耕地范围内的玉米主要发育期天数。在NDVI时序曲线滤波的基础上,选用不同时相的NDVI遥感影像数据结合陕甘宁主要作物样点的发育期,采用决策树方法进行玉米种植区提取,通过该方法基于玉米与其它作物在特定时相遥感影像NDVI值的差异特征,对栅格影像像元进行综合判断,获得了陕甘宁三省(区)春玉米和夏玉米可能种植区像元。选用陕、甘、宁玉米种植面积统计资料进行验证,检验结果显示玉米种植区遥感估算面积的相对误差绝对值平均为9.26%,基本可以满足玉米冷害风险评估、冷害监测与损失评估的需要。2.陕甘宁三省(区)玉米低温冷害风险评估根据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理论,选用1971-2016年气象站点观测资料结合数理统计方法和GIS技术,构建了陕甘宁三省(区)玉米低温冷害综合风险评估模型。本文主要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三个方面对陕甘宁研究区玉米低温冷害风险评估进行研究,分别建立了孕灾环境敏感性指数、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数和承灾体脆弱性指数,并且应用GIS技术对风险评估指数进行地统计分析和制图。在对上述三种指数进行综合评估分析时,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赋权方法确定综合风险指标中各分量的权重系数,利用指标权重建立玉米冷害风险综合评估模型,通过综合风险指数将陕甘宁研究区划分为低、中、中高和高四个等级的冷害风险区域。最后应用地理统计方法得到陕甘宁三省(区)各县市的冷害风险评估等级区划,并利用冷害年的统计减产率对玉米低温冷害风险评估结果进行验证,冷害综合风险指数与减产率之间存在0.05水平显着相关,说明该风险评估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价值。3.基于MODIS LST产品与AMSR亮温数据集的陕甘宁三省(区)时空完备地表温度数据集构建首先充分利用2003-2016年MODIS每日LST地表温度数据产品,包括两个平台两个时相共四景影像进行互补,得到MODIS每日地表温度LST融合影像。为了弥补该影像受云覆盖影响造成数据缺失的不足,再采用被动微波辐射计AMSR的亮温数据集,应用微波辐射传输模型进行时空连续的地表温度反演研究,经验证反演结果精度为2.5~3.0K。将反演得到的全覆盖地表温度数据通过尺度变换方法使得影像分辨率从25km提高到1km。最后将尺度变换后的1km分辨率LST数据与仍然有缺失像元的MODIS每日LST融合影像进行耦合插补,完成了时空完备地表温度数据集的构建,经检验2003-2016年耦合插补地表温度的RMSE 为 0.78~3.17K。4.陕甘宁三省(区)时空完备气温数据集构建与玉米低温冷害遥感监测针对气象台站气温数据缺乏空间连续性的局限,选用遥感数据进行时空连续的气温估算。利用2003-2016年的MODIS每日地表温度LST产品多平台融合数据与AMSR反演地表温度尺度变换数据进行耦合插补得到时空完备地表温度数据集,将该数据集与气象站点观测气温进行统计分析,对不同地表覆盖类型分别建立气温与地表温度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根据这些统计模型计算得到陕甘宁三省(区)逐日全覆盖的时空完备气温数据集,其中作物地类型的气温估算模型精度指标RMSE为1.62℃。基于此估算方法得到的气温数据集,比较三种玉米冷害指标(指标A、指标B、指标C),选取与低温灾害统计数据相关性最好的指标C对陕甘宁玉米冷害进行动态监测,结果显示2004、2010、2014、2008年为陕甘宁三省(区)近十几年来玉米低温冷害受灾较严重的年份。监测结果与农业气象灾害统计年鉴的低温灾害记录在时间和空间上基本吻合,说明该监测方法能够较好的反映实际冷害发生情况。5.陕甘宁三省(区)玉米低温冷害灾损评估为了对玉米冷害单灾进行有效的灾损评估,本研究尝试利用通用型作物模型WOFOST对玉米冷害损失产量进行模拟估算。在使用作物模型进行模拟之前,通过获取的站点气象资料、地面观测数据和查询文献,应用模型参数优化程序结合趋势产量等方法,对作物模型敏感参数进行本地化调整。采用优化后的玉米生长参数作为输入数据,结合模型的本地化调整结果,通过比较不同光温条件对WOFOST作物模型驱动产量的差异,计算得到2004年和2010年陕西省8县市玉米冷害灾损产量,实现了玉米冷害作为单一灾害造成损失的定量化评估,探索出利用作物模型进行单灾损失评估的可行途径。
刘晨光[6](2018)在《黄河流域专业村区位分布的空间格局及演化机理》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之后,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但是“三农”问题依旧突出,在国家实施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的大背景下,本文从农村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增长点——专业村入手,在区位理论、空间结构理论、内源发展理论和空间界面理论等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内源发展的专业村空间界面”的分析框架,并以黄河流域专业村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首先,从多种视角对黄河流域专业村区位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的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和类型归纳;其次,在县级尺度上运用地理探测器对黄河流域全流域及分区域(黄河上、中、下游)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因素进行分析和对比;最后,通过对典型案例区的实地调研,发现影响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因素更加丰富,分析更加全面,进而能够更好解释专业村区位分布格局及演化机理。下面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1)专业村在空间上的分布格局及演化,单个专业村可分三种情况,多个专业村可形成多种专业村空间界面。第一种情况,专业村的内源大于外源。在内源条件较好的专业村,外源作用力通过通道正向刺激内源,促进内源进一步扩大,我们称之为内源型专业村,且该专业村的区位主要以自然因素为主;外源作用力为负,会抑制专业村内源的扩大,甚至会导致专业村的消亡。第二种情况,专业村的外源大于内源。当专业村以外的各种要素经过通道能够更加充分的利用内源,且外源作用力为正,就会促进专业村内源要素的进一步集聚,对内源的发展起着巨大的的促进作用,我们称之为外源型专业村。此时,专业村的区位主要以人文因素为主,它既包括专业村内源的人文因素,也包括专业村外源的人文因素;如果外源的各种要素抑制内源的进一步发展,则可导致专业村的消失。第三种情况,专业村的内源等于外源。外源作用力为正,则促进专业村的扩大,外源作用力为负,则导致专业村消失。多个专业村的内源和外源互相作用,互相融合,匹配和谐达到均衡的状态,此时,既有新的专业村形成,也有部分专业村消失,最终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上,多个专业村在空间上的分布格局,会形成多种专业村空间界面。通过案例实证研究,不仅能够客观、全面的获悉黄河流域专业村区位分布格局及演化特征,同时也是对区位理论、内源发展理论和空间界面理论的丰富和完善。(2)多尺度综合分析黄河流域专业村区位分布格局及演化机理本文通过全流域、县级尺度和典型案例区对黄河流域专业村区位分布格局及演化机理进行分析。这与以往专业村多为小样本实地调研得出的结论有着很大的不同,本文既有大样本数据(全流域和县级尺度)的统计分析,也有小样本(典型案例区)实地调研数据,两者有机的结合,能够在更大的范围上对更多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概括和总结,更具有普适性的意义,同时也给广大农区想通过专业村这一途径来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在具体实施上提供良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3)黄河流域专业村区位分布格局呈集聚分布黄河流域专业村区位集聚分布在关中地区和黄河下游,且集聚程度随空间距离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后减”趋势。在县级尺度上,专业村在城郊、乡镇和乡村腹地呈集聚分布。其中城郊集聚型的主导产业多样,集聚形态为环状或半环状;乡镇集聚型的主导产业多为同一主导产业或相关产业,集聚形态常为团状;乡村腹地型常是乡镇集聚型的进一步发展形态,其形态也常为团状。(4)黄河流域专业村主要分布在低海拔、小坡度和向阳区;沿河流、公路和行政边界线呈带状分布,其数量和密度随着距河流、公路或行政边界线缓冲距离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区位分布影响因素由自然因素逐渐向人文因素转变。(5)乐都区专业村区位主要由内源带动,其区位有诸如地形、河流、气候和土壤等自然因素决定,在资金、优惠政策和技术等外源的刺激下,专业村迅速发展;周至县专业村区位由内源向外源转变,自然因素(地形、土壤、气候和植物资源)和人文因素(技术、政府支持和品牌等)均重要;寿光市专业村区位分布主要由外源带动,其区位主要有诸如能人带动、创新的技术、制度和文化、市场和政府支持等人文因素决定。本文可能的创新点:(1)综合运用区位理论、空间结构理论、内源发展理论和空间界面理论分析专业村区位分布格局及演化,建构“基于内源发展的专业村空间界面”分析框架。(2)多尺度综合分析专业村区位分布的空间格局及演化机理本文通过建立黄河流域专业村综合研究数据库,进而能够对黄河流域专业村进行多尺度综合分析。既有大样本数据的统计分析,也有小样本实地调研分析,两者的有机结合,能够在更大的范围上对更多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概括和总结,结论更加科学和合理。
史新星[7](2018)在《近代陕西农业科技引进及其本土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末,近代西方农业科技引入中国,至民国时期已经形成一套更为进步的发展模式,以陕西为代表的西北地区更是在这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近代西方农学科技与思想的传入,既给绵延数千年之久的传统精耕细作农业技术体系带了重大冲击,也给传统重农思想注入了诸多新的元素。近代的陕西社会动荡、自然灾害频发,原本已脆弱不堪的小农经济处在濒临破产的边缘。为解决危局、保证农业生产的有序进行,政府和社会有识之士开始试图将西方先进的农业科技引入该地,并进行本土化改造。早在清末戊戌变法之后,当时的开明士绅学者已开始将西方近代实验农学介绍到中国来,并建立了早期的农业试验机构。民国成立后,新政府在前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倡导和发展先进的西方农业科技。农业教育领域,形成了从高等教育到专门性学校的农科教学体系;农业试验机构方面,建立了从中央农事试验场到地方农业试验站的完整的科研试验系统。另外,一大批优秀的近代农业科学家在各自领域辛勤付出,取得了众多可喜的成绩。近代陕西省的农业科技在抗战前后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其本土化改造的领域涉及小麦棉花品种的改良与推广、畜牧新品种的培育、水利工程的大规模建设、农机具现代化的改进、土壤调查与化肥实验等多个方面。在引进与本土化的过程中,外来农业科学技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归纳起来,主要包括:受到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制约而产生生长环境的差异;受到经济条件的局限而造成推广规模的不同;受到文化心理的作用而引起接纳态度的变化。尽管受限于当时的社会条件,近代陕西农业科技的本土化还存在不足之处,但总体效果仍然是积极的。近代农业科技引进与改造,不仅促进了以陕西为代表的西北地区进一步的开发和建设,也为中国农业发展新出路的探索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刘媛[8](2017)在《近代陕西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陕西省地处我国内陆腹地,曾是历史上农业经济发展的典范。近代以后,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传统自给自足的农业逐渐向商品性农业过渡。陕西不同农业类型选择了适宜自身的农业商品化发展路径。关中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型结构选择粮食作物种植解决温饱之需,经济作物种植获得商品性收益的发展路径;而陕南农林兼采、陕北农牧结合的复合型结构因林牧资源的适宜性、丰富性与经济性特点,其商品价值在近代逐渐彰显而出,形成粮食作物生产养体,林牧生产致富的农业经营之路。对两种不同农业类型进行比较分析,以掌握它们在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中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的特点,正确把握陕西农业商品化的核心要素,以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的陕西现代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提供借鉴意见。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证:第一,明清陕西传统农业与近代农业的承接。此部分主要探讨陕西农业商品化路径探索的总体背景,从陕西传统农业体现出“增长中的衰落”与“衰落中的增长”的特点出发,重点阐述在西方新思潮涌入下陕西传统关学思想“中体西用”,以及高产作物的引种与推广为近代陕西农业商品化的路径探索开启的背景。第二,关中“农道不全”的窘境与近代农业商品化的追求。由于关中单一型农业在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时期经济发展具有由式微到复苏的典型性,本研究将此部分分为两个章节进行阐述和论证,以期对关中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有更清晰的把握。明清时期关中农业面临以粮食生产为主但商品率低的窘境,而商品经济的发展又推动关中农民对农业商品化的追求,在不断进行尝试性路径探索中出现了罂粟种植的非理性选择,这既是农民趋利性的盲目选择,更是外部环境的引导所致,终以其破坏农业生产与带来的社会道德沦丧而被棉花所替代。关中植棉的历史经验、战备物资紧缺与民族轻工业崛起等因素,为棉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生产条件与市场基础,粮棉结合成为千年关中农区最优种植业结构选择。第三,陕南、陕北复合型农业形态的演进与特色商品化的路径选择。陕南和陕北虽然在地理位置上南辕北辙,但在近代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中体现出区域资源商品化的同质性,因此本文将陕南、陕北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合并为一体进行研究。从自然经济时期陕南农重林轻和陕北农牧交替的形态演进,到近代陕南、陕北依托自然资源进行农业商品化的路径选择,因林牧资源适宜性、丰富性与经济性的特点,陕南、陕北的林牧业呈现多元化和扩大化的生产与加工,贩运贸易的发达与集市贸易的繁荣,都是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的具体表现,陕甘宁边区棉业的区域自给与红色陕商的产生与发展是近代陕北农业商品化过程中比较鲜明的特点,文章对此也进行了深入的论述。第四,关中与陕南、陕北农业类型商品化路径的比较分析与现实启示。关中在规模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系统方面表现出单一型农业商品化的一定优势,而陕南、陕北在农业商品价值实现、农业经营风险、农业循环经济方面体现出复合型农业商品化的后起优势。但总体而言,近代关中单一型农业相比较陕南、陕北复合型农业经济发展弱化趋向明显,引申至市场经济体制下,关中单一型农业商品化出现了一系列隐性危机。以此比较结果提出现代陕西农业商品化路径调整的区域化和专业化的借鉴意见。
史承勇[9](2017)在《迈向田园城市:杨凌示范区景观生态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理论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是人类有文明以来城市化运动最快、城市化理论诞生最多和城市化实践最迅速的一百多年,同时也是“城市病”最突出的一百多年。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城市内涝、热岛效应、局部生境丧失等问题使人居环境受到了很大的破坏,给城乡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城乡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的景观生态问题。而目前的城乡规划理论比较侧重于城乡空间形态与布局,对城乡景观生态问题的研究较为贫乏,使得景观生态建设在城乡规划中所占的分量和所处的位置不够重要,只能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并未真正发挥调节与维护城乡生态系统稳定与健康的功能。鉴于此,论文首先从田园城市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核心理念及理论演进对近现代城乡规划的影响为切入点,分析国内外典型田园城市的规划模式与策略,总结田园城市建设的6点启示,并分别从多个维度审视田园城市,归纳得出田园城市特征即:环境生态良好、空间规模适度、田园景观格局、城乡统筹发展、经济运转高效和社会健康和谐,以此为基础绘制田园城市图景,为规划建设田园城市提供明确的目标导向。进而以田园城市特征及图景为规划建设田园城市评价指标的依据,构建了以田园城市为目标层、6个特征为特征层和29个指标层的田园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该评价体系适用于不同田园城市之间的横向比较和同一城市不同时空的纵向比较。其次,论文综合分析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杨凌示范区)的资源环境、景观本底和景观类型,得出杨凌示范区农耕文化厚重,地形地貌对我国研究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中小城镇田园城市景观生态模式及规划方法具有参考、示范的价值;区域内交通便捷,与周边城市交通联系紧密,自然资源丰富、人口规模和全域景观结构具备发展田园城市基础。第三,论文运用景观指数分析法研究杨凌示范区景观格局演变情况,得出1997—2015年间杨凌示范区各景观类型演变特征和发展态势,并分析引发景观格局演变的影响因素(包括政策因素、经济因素、人口因素和规划因素)和驱动机制(包括模式创新驱动、方法创新驱动、技术创新驱动和制度创新驱动)。为杨凌示范区建设田园城市理清了基础条件、分析了景观格局现状,明确了景观生态模式和景观生态规划内在关联和规划重点。第四,评述典型景观生态模式的基本语言、构成内容、模式特点和适用类型,确定“斑块、廊道、基质、网络”为城乡景观基本语言和构成内容,并与田园城市进行耦合,分析田园城市在“斑、廊、基、网”各层面的特征、功能与应用。由于在不同尺度下景观要素的结构、功能不同,其适宜的景观生态模式也存在一定差异。论文分大、中、小三个尺度构建了即“城乡尺度:绿环、绿网与农田基质相嵌;城区尺度:绿廊、绿岛与路网水系相伴;街区尺度:绿斑、绿楔与邻里环境相融”的田园城市景观生态模式。以此为基础,结合杨凌示范区现有资源条件(农田、道路、河流水系等景观类型的分布)和景观生态问题,构建了“城乡尺度:‘农田——防护林+河流——城市中心’景观生态模式、城区尺度:‘城市森林——绿廊——农田——社区’景观生态模式和街区尺度:‘绿斑——道路’景观生态模式”所组成的杨凌示范区景观生态模式体系。为田园城市景观生态模式的适宜性应用提供了思路。第五,对典型的景观生态规划方法进行评述,梳理、归纳规划路径与方法,并析出若干启示,将其与田园城市特征及图景融合,得出田园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6个基本原则和田园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路径为“四个阶段、九个步骤”。依据田园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和路径构建了基于“生态安全格局识别——景观生态格局规划——景观生态体系建设”为逻辑体系的田园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方法。迈向田园城市,不仅要有针对性的景观生态模式与规划方法,科学、全面、有效的规划保障体系必不可少。论文最后对既有的城乡一体化规划类型进行了解读,反思了城乡一体化规划的不足与困扰,归纳了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总结得出田园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与既有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融合,是对既有规划体系的一次补充和完善。并构建了“规划编制体系——规划技术导则——规划制度措施”于一体的田园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建设保障体系。
孙东宝[10](2017)在《北方旱作区作物产量和水肥利用特征与提升途径》文中研究说明北方旱作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有着重要地位,但该区域粮食生产面临着干旱缺水和土壤供肥不足等资源条件限制,导致作物产量低而不稳。虽然在过去的多年中作物产量大幅提升,但是该区域旱地小麦、玉米产量和水肥利用特征、提升空间及其主要驱动因素仍不清楚。本研究对我国北方旱作区1970-2015年开展的田间试验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整合分析,获得如下主要结论:(1)探明了北方旱作区旱地小麦、玉米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变化特征。1980-2015年北方旱作区旱地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平均为3902 kg/ha和7785 kg/ha,WUE平均为11.6 kg/ha.mm和19.1 kg/ha.mm,NUE平均为30.7%和35.1%。1980s至今,小麦、玉米的产量和WUE大幅提高。与1980s相比,2011-2015年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分别提高了 60.2%和54.5%,WUE分别提高了 37.0%和70.5%。1980-2015年,小麦和玉米NUE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分别在2000s和1990s达到最高。小麦产量和WUE随着区域降水量的增加显着提高,玉米产量和WUE在年降水量<350 mm区域显着降低,其它区域差异不显着。小麦和玉米的NUE均在年降水量550-650 mm区域显着高于其它降水区域。小麦和玉米的PFP-N和PFP-P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而显着提高。(2)1980s以来,北方旱作区降水总体呈现降低趋势,对作物产量和WUE的提高不利。化肥投入量的大幅增加和土壤肥力的提升驱动了作物产量和WUE提高。但是施肥量的增加导致了作物PFP和NUE的降低。作物产量、WUE和NUE区域间的差异主要受ET影响,尤其是小麦。不同区域化肥投入和土壤供肥能力的不均衡也导致了作物产量的差异。(3)栽培技术的进步是推动作物产量和WUE提升的重要因素。1980s至今,技术对小麦和玉米产量的贡献分别为19.1%和18.2%、对WUE的贡献均为15.3%。随着时间推移和区域降水量的增加,技术对作物产量和WUE的贡献份额降低。技术对小麦和玉米NUE的贡献则随着年代和降水量的增加呈显着升高的趋势。从单项技术看,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免耕、深松、平衡施肥等技术均对作物产量和WUE具有较好的提升效果,且多数技术在降水较低区域更优。(4)北方旱作区小麦和玉米高产分别为6823 kg/ha和13149 kg/ha,平均产量分别为高产的的48.4%和53.4%,仍有1倍的提升空间。小麦和玉米WUE最大可实现20.4 kg/ha.mm和34.2 kg/ha.mm。造成作物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土壤供水不足、肥料投入偏低、土壤供肥能力差以及技术应用率低。有效降低土壤蒸发、协调水肥关系、提升土壤供肥能力和加强技术应用是北方旱作区作物产量和水肥效率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途径。
二、扶风棉花丰产的气象条件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扶风棉花丰产的气象条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北疆荒漠地区不同种植模式下饲草作物水肥响应关系与灌溉水优化配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参考作物潜在腾发量ET_0与作物系数K_c研究 |
1.2.2 作物水分模型及水资源配置研究 |
1.2.3 饲草高产种植模式研究进展 |
1.2.4 饲草作物对水肥耦合响应机制研究 |
1.3 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及田间试验基础数据 |
2.1 研究区代表性分析 |
2.2 试验区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候条件 |
2.2.3 农业气象灾害 |
2.2.4 植被土壤 |
2.3 试验饲草料作物选择 |
2.3.1 供试作物 |
2.3.2 供试材料 |
2.4 主要试验观测仪器设备 |
2.5 基本土壤物理化学指标测定 |
2.5.1 田间持水量与容重 |
2.5.2 土壤物理化学组成 |
2.5.3 土壤粒径分析 |
2.6 基于定位通量法的地下水补给量测定 |
3 饲草作物单作条件下需水规律与滴灌灌溉制度 |
3.1 引言 |
3.2 试验方法 |
3.2.1 田间试验设计 |
3.2.2 观测技术指标 |
3.3 灌溉饲草作物单作需水规律与需水量 |
3.3.1 适宜水分条件下饲草作物单作需水量 |
3.3.2 适宜水分条件下饲草作物单作需水强度 |
3.3.3 不同水分处理下饲草作物单作需水量与需水模数 |
3.4 基于作物灌水特征的不同目标灌溉制度 |
3.4.1 灌溉饲草作物单作条件下不同水分处理的灌水特征 |
3.4.2 不同目标条件下单作饲草作物灌溉制度 |
3.5 小结 |
4 间播饲草作物群体需水规律与产出效应及种植模式 |
4.1 前言 |
4.2 试验方法 |
4.2.1 田间试验设计 |
4.2.2 观测技术指标 |
4.3 间播饲草作物群体需水规律与产出效应 |
4.3.1 间播条件下灌溉饲草作物群体需水规律 |
4.3.2 间播条件下灌溉饲草作物生长指标 |
4.3.3 间播条件下灌溉饲草作物产量及其品质 |
4.3.4 间播条件下灌溉饲草作物水分生产效率和水分经济效益 |
4.4 基于SPSS主因子方法的间播模式综合评价 |
4.4.1 饲草作物综合评价指标的优选 |
4.4.2 饲草料作物综合评价指标无量纲化处理 |
4.4.3 饲草作物综合评价结果 |
4.5 小结 |
5 基于FAO推荐方法的ET_0计算方法优选与K_C值修正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数据来源 |
5.2.2 计算方法 |
5.3 干旱地区气象资料缺失条件下ET_0算法优选 |
5.3.1 不同水平年下ET_0计算结果比较 |
5.3.2 不同计算方法结果偏差与原因分析 |
5.3.3 潜在腾发量ET_0与对应气象要素间的灵敏性分析 |
5.4 灌溉饲草料作物不同生育阶段作物系数K_C值修正 |
5.4.1 基于FAO推荐的单作物系数法推求饲草作物K_c |
5.4.2 基于田间试验实测数据计算饲草作物Kc |
5.4.3 饲草作物实测K_c与FAO推荐K_c值比较分析 |
5.5 小结 |
6 非充分灌溉条件下饲草产量响应与作物水模型确认分析 |
6.1 引言 |
6.2 不同水分处理对单作饲草作物产量影响 |
6.2.1 对单作饲草料作物产量影响 |
6.2.2 对单作饲草料作物减产率的影响 |
6.3 国内外常用作物水—模型 |
6.3.1 作物水模型定义 |
6.3.2 模型基本假定 |
6.4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作物水模型确认分析 |
6.4.1 模型选取 |
6.4.2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作物敏感指标推求 |
6.4.3 饲草作物敏感指标分析与作物水模型优选 |
6.5 饲草作物-水模型表达式及验证 |
6.5.1 饲草作物-水模型表达式 |
6.5.2 饲草作物-水模型验证 |
6.6 小结 |
7 基于饲草作物-水模型与DP法的有限灌溉水量优化配置 |
7.1 引言 |
7.2 DP法基本原理 |
7.3 优化配置的数学模型构建 |
7.3.1 目标函数 |
7.3.2 阶段变量、决策变量与状态变量 |
7.3.3 系统方程及约束条件 |
7.3.4 初始条件与递推方程 |
7.4 作物水模型的有限水量优化配置求解 |
7.4.1 DP法所需计算参数 |
7.4.2 作物水模型优化配置求解 |
7.5 基于DP法的优化配置结果与灌溉管理策略 |
7.5.1 优化配置结果 |
7.5.2 饲草作物灌溉管理策略 |
7.6 小结 |
8 水肥耦合条件下饲草料地水肥响应分析 |
8.1 引言 |
8.2 试验方法 |
8.2.1 单作条件下灌溉饲草作物水肥响应 |
8.2.2 混间播条件下多年生灌溉饲草作物水肥响应 |
8.3 单作条件下灌溉饲草料作物水肥响应分析 |
8.3.1 水肥耦合对青贮玉米生长指标的影响 |
8.3.2 水肥耦合对青贮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8.3.3 青贮玉米水肥耦合产量数学模型构建 |
8.3.4 水肥耦合利用效率与综合经济效益评价 |
8.4 混、间播条件下多年生灌溉饲草作物-水肥响应研究 |
8.4.1 水肥因子对多年生灌溉饲草料作物产量的影响 |
8.4.2 基于回归分析的试验结果分析 |
8.4.3 混间播饲草作物水肥耦合产量数学模型 |
8.4.4 混间播饲草料作物生育期需水量与灌溉制度优选 |
8.5 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基于空间数据库的灌区用水管理系统的设计 ——以宝鸡峡灌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现状 |
1.2.2 国内现状 |
1.3 国内灌区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宝鸡峡灌区用水管理现状 |
1.4.2 宝鸡峡灌区空间数据库构建 |
1.4.3 宝鸡峡灌区用水计划系统设计 |
1.4.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数据采集 |
2.1 灌区基础地理数据 |
2.2 属性数据 |
2.3 技术路线 |
2.4 基础数据采集方式 |
第三章 基础数据预处理 |
3.1 专业术语解释 |
3.1.1 地理信息系统 |
3.1.2 地理信息数据库 |
3.1.3 地图投影与坐标系统 |
3.1.4 空间分析 |
3.2 栅格数据处理(地理配准) |
3.3 地图矢量化-Arc Scan自动矢量化 |
3.4 遥感数据处理 |
3.5 拓扑关系构建 |
3.6 数据处理辅助软件 |
3.6.1 奥维互动地图 |
3.6.2 Arc GIS10.2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典型灌区空间数据库的构建 |
4.1 典型灌区地理状况 |
4.2 空间数据库构建理论基础 |
4.3 空间数据库的特点 |
4.4 空间数据库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4.4.1 空间数据库研究的目的 |
4.4.2 空间数据库研究的内容 |
4.5 数据库设计原则 |
4.6 空间数据库设计 |
4.7 属性数据库设计 |
4.8 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的联结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灌区用水计划系统的实现 |
5.1 系统的需求分析 |
5.2 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原则 |
5.2.1 系统设计思路 |
5.2.2 系统设计原则 |
5.3 系统开发总体框架设计 |
5.4 系统开发平台 |
5.4.1 系统开发硬件环境 |
5.4.2 系统开发软件环境 |
5.5 系统模块设计 |
5.5.1 登录界面设计 |
5.5.2 地图管理模块 |
5.5.3 渠系数据管理模块 |
5.5.4 灌区属性数据管理模块 |
5.5.5 用水计划生成 |
5.5.6 数据导出模块 |
5.5.7 帮助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建国初期景德镇瓷绘演变研究(1949-196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承续传统:1949年至1952年景德镇瓷绘的发展 |
一、发展原因 |
二、表现内容的延续 |
(一)人物题材的延续 |
(二)花鸟题材的延续 |
(三)山水题材的延续 |
三、表现形式的延续 |
(一)造型审美性的延续 |
(二)色彩层次感的延续 |
(三)构图程式化的延续 |
第二章 “新画面”的出现:1953年至1957年景德镇瓷绘的发展 |
一、发展原因 |
(一)一体化的生产组织形态 |
(二)现实主义的艺术创作标准 |
(三)广泛兴起的社会政治运动 |
二、表现内容的变化 |
(一)人物题材的变化 |
(二)花鸟题材的变化 |
(三)山水题材的变化 |
三、表现形式的变化 |
(一)简洁快速的造型手法 |
(二)对比强烈的色彩表现 |
(三)推陈出新的构图布局 |
第三章 “红光亮”样式的形成:1958年至1960年景德镇瓷绘的发展 |
一、发展原因 |
(一)政治意识形态的规约 |
(二)艺术理论与技法的影响 |
二、表现内容的变化 |
(一)人物题材的变化 |
(二)花鸟题材的变化 |
(三)山水题材的变化 |
三、表现形式的变化 |
(一)线描平涂的造型手法 |
(二)鲜艳明丽的色彩表现 |
(三)中西融合的构图布局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陕甘宁三省(区)玉米低温冷害风险评估、遥感监测与损失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资助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作物低温冷害研究综述 |
1.2.1 作物低温冷害风险评估研究 |
1.2.2 基于遥感和GIS的作物低温冷害监测研究 |
1.2.3 作物低温冷害损失评估研究 |
1.3 作物低温冷害相关技术手段研究进展 |
1.3.1 利用遥感技术提取作物面积研究进展 |
1.3.2 利用遥感技术反演地表温度方法研究进展 |
1.3.3 近地表气温估算方法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2 研究区概况、数据与方法 |
2.1 研究区介绍 |
2.2 研究数据选择与预处理 |
2.2.1 气象数据选择与预处理 |
2.2.2 遥感数据的选择与预处理 |
2.2.3 地面观测数据 |
2.3 研究方法 |
2.3.1 微波遥感技术反演地表温度方法 |
2.3.2 地统计方法 |
2.3.3 精度检验方法 |
2.4 技术路线 |
3 陕甘宁三省(区)玉米种植区提取 |
3.1 基于MCD12Q1土地覆盖类型产品的研究区潜在耕地分布 |
3.2 陕甘宁玉米主要发育期时空分布模型构建 |
3.3 基于决策树方法的陕甘宁玉米种植区提取 |
3.3.1 NDVI时序曲线去噪方法 |
3.3.2 陕甘宁玉米种植区提取方法 |
3.3.3 陕甘宁玉米种植区时空分布 |
3.4 陕甘宁三省(区)玉米种植面积提取结果的验证 |
3.5 小结 |
4 基于GIS的陕甘宁三省(区)玉米冷害综合风险评估 |
4.1 陕甘宁低温冷害孕灾环境敏感性评估 |
4.2 陕甘宁低温冷害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 |
4.2.1 致灾因子风险概率评估 |
4.2.2 致灾因子波动性评估 |
4.2.3 致灾因子危险性综合评估 |
4.3 陕甘宁低温冷害承灾体脆弱性评估 |
4.3.1 承灾体脆弱性评估指标及其计算 |
4.3.2 承灾体脆弱性综合评估 |
4.4 陕甘宁三省(区)玉米冷害综合风险评估 |
4.4.1 冷害综合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
4.4.2 冷害综合风险评估指标的验证 |
4.5 小结 |
5 陕甘宁三省(区)玉米低温冷害遥感监测 |
5.1 陕甘宁三省(区)MODIS LST多平台数据融合与AMSR地表温度反演的时空完备数据集构建 |
5.1.1 基于多平台MODIS每日LST数据重建 |
5.1.2 基于AMSR亮温数据的地表温度遥感反演 |
5.1.3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时空完备地表温度数据集构建 |
5.1.4 多源遥感数据空间插补结果与检验 |
5.2 基于时空完备地表温度数据集的陕甘宁三省(区)气温估算 |
5.2.1 气温估算模型的建立 |
5.2.2 时空完备气温数据集估算结果 |
5.3 陕甘宁三省(区)玉米冷害遥感监测 |
5.3.1 玉米冷害监测指标的选择 |
5.3.2 玉米冷害遥感监测结果 |
5.3.3 玉米冷害监测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5.4 小结 |
6 陕甘宁三省(区)玉米低温冷害损失评估 |
6.1 陕甘宁玉米低温冷害灾损评估方法 |
6.1.1 玉米冷害损失评估技术路线 |
6.1.2 趋势产量分离 |
6.2 WOFOST作物模型参数本地化 |
6.2.1 WOFSOT作物模型简介 |
6.2.2 WOFOST作物模型参数优化方法 |
6.2.3 WOFOST作物模型参数调整 |
6.3 基于WOFOST作物模型的玉米冷害损失产量估算 |
6.4 小结 |
7 研究成果与展望 |
7.1 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
7.2 研究所取得的主要进展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6)黄河流域专业村区位分布的空间格局及演化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专业村是农区研究的重要抓手 |
1.1.2 黄河流域农区发展学术研究薄弱 |
1.1.3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 |
2 专业村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专业村国外研究进展及述评 |
2.1.1 欧美国家农村地区相关研究 |
2.1.2 亚非国家“一村一品”相关研究 |
2.1.3 国外专业村研究述评 |
2.2 专业村国内研究进展及述评 |
2.2.1 专业村的定义、类型及发展动因研究 |
2.2.2 专业村发展困境与对策 |
2.2.3 专业村区位分布格局及演化研究 |
2.2.4 专业村相关理论研究 |
2.3 专业村研究不足 |
3 理论分析框架 |
3.1 相关概念讨论 |
3.2 理论基础 |
3.2.1 区位理论 |
3.2.2 内源发展理论 |
3.2.3 空间结构理论 |
3.2.4 空间界面理论 |
3.3 基于内源发展的专业村空间界面理论框架 |
4 研究区域选取、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4.1 研究区域选取和简介 |
4.1.1 研究区域选取的依据 |
4.1.2 黄河流域简介 |
4.1.3 黄河流域农村发展背景 |
4.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2.1 地图数据 |
4.2.2 统计年鉴数据 |
4.2.3 专业村数据 |
4.3 研究方法 |
4.3.1 层析分析法(AHP) |
4.3.2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ESDA) |
4.3.3 最临近指数法(NNI) |
4.3.4 核密度估计分析法(KDE) |
4.3.5 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法(Ripley’s K函数) |
4.3.6 地理探测器(Geodetector) |
5 黄河流域专业村区位分布的空间格局 |
5.1 专业村区位整体分布不均衡,局部呈集聚分布 |
5.1.1 专业村集聚分布在关中地区和黄河下游 |
5.1.2 专业村集聚分布在县域的城郊、乡镇和乡村腹地 |
5.2 专业村主要集聚在低海拔、小坡度和阳坡且呈带状分布 |
5.2.1 专业村主要分布在低海拔区 |
5.2.2 专业村主要分布在缓坡区 |
5.2.3 专业村主要分布在阳坡 |
5.2.4 专业村依托地形呈带状分布 |
5.3 专业村分布于距河流较近的两侧且呈带状格局 |
5.3.1 河流对农产品生产型专业村的影响最大 |
5.3.2 专业村依托河流呈带状分布 |
5.4 专业村分布在公路两侧且受公路等级影响呈条带分布 |
5.4.1 国道对种植业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较大 |
5.4.2 省道对林产品类型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较弱 |
5.4.3 县道对非农产业型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较弱 |
5.4.4 乡道对畜牧业产品类型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较弱 |
5.4.5 专业村依托公路呈带状分布 |
5.5 专业村在行政边界线两侧分布差异大且影响有异呈带状格局 |
5.5.1 不同省级行政边界线对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差异较大 |
5.5.2 县级行政边界线对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较小 |
5.5.3 专业村依托县级行政边界线呈带状分布 |
5.6 本章小结 |
6 黄河流域专业村区位分布空间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
6.1 专业村空间格局的集聚程度在不断增加 |
6.1.1 专业村集聚团块由黄河下游转移到关中地区 |
6.1.2 专业村集聚形态由带状向团状转变 |
6.2 专业村在低海拔、小坡度和阳坡增长较快 |
6.2.1 专业村在低海拔区增速最快 |
6.2.2 专业村在小坡度区增长迅速 |
6.2.3 专业村在阳坡增长较多 |
6.3 河流两岸专业村的数量和密度有所增加 |
6.3.1 河流对种植业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逐渐加强 |
6.3.2 专业村依托河流呈带状格局演化 |
6.4 公路两旁专业村的数量和密度有所增加 |
6.4.1 国道对种植业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略有增加 |
6.4.2 省道对林产品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逐渐减小 |
6.4.3 县道对种植业专业村影响范围逐渐增加 |
6.4.4 乡道对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略有减小 |
6.4.5 专业村依托公路呈带状格局演化 |
6.5 行政边界线旁专业村的数量和密度有所增加 |
6.5.1 不同省级行政边界线对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有增有减 |
6.5.2 县级行政边界线对种植业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逐渐增加 |
6.6 专业村区位分布空间演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6.6.1 自然因素对专业村初始形成有较大影响 |
6.6.2 人文因素对专业村后续发展有较大影响 |
6.6.3 专业村区位分布影响因素逐渐由自然向人文转变 |
6.7 本章小结 |
7 案例区分析与对比 |
7.1 案例区选取原则 |
7.1.1 选取不同区位的案例区 |
7.1.2 选取专业村数量级别和变化趋势不同的案例区 |
7.1.3 选取专业村区位分布空间格局不同的案例区 |
7.2 黄河上游:青海省乐都区 |
7.2.1 乐都区区位与地理环境 |
7.2.2 乐都区专业村区位分布的空间格局测度 |
7.2.3 乐都区专业村呈带状分布格局 |
7.2.4 乐都区专业村呈带状格局演化 |
7.2.5 乐都区专业村区位主要由内源带动 |
7.3 黄河中游:陕西省周至县 |
7.3.1 周至县区位与地理环境 |
7.3.2 周至县专业村区位分布的空间格局测度 |
7.3.3 周至县专业村区位分布呈集聚分布格局 |
7.3.4 周至县专业村区位分布格局由城郊型向乡镇集聚型转变 |
7.3.5 周至县专业村区位由内源向外源转变 |
7.4 黄河下游:山东省寿光市 |
7.4.1 寿光市区位与地理环境 |
7.4.2 寿光市专业村区位分布的空间格局测度 |
7.4.3 寿光市专业村区位分布呈乡村腹地集聚格局 |
7.4.4 寿光市专业村区位分布呈乡村腹地集聚格局演化 |
7.4.5 寿光市专业村区位主要由外源带动 |
7.5 对比分析与思考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可能的创新点 |
8.3 政策建议 |
8.4 下一步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农业局调查问卷 |
附录 B 乡镇调查问卷 |
附录 C 专业村调查问卷 |
附录 D 实地调研照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工作 |
致谢 |
(7)近代陕西农业科技引进及其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依据 |
1.2.1 理论依据 |
1.2.2 现实依据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2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陕西近代农业科技引进的背景 |
2.1 近代中国农业发展的思想基础 |
2.1.1 近代农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
2.1.2 中国近代重农思想的兴起 |
2.1.3 兴办近代农业教育的思潮 |
2.2 全国近代农业科技引进的潮流 |
2.2.1 近代农业科技的引进 |
2.2.2 近代农业机构的创立 |
2.2.3 农业科技管理体制的创立和改进 |
2.3 近代陕西农业发展的困境与机遇 |
2.3.1 动荡的社会环境与频发的自然灾害 |
2.3.2 国民政府开发西北的历史机遇 |
第三章 近代陕西棉花和小麦的引种及其本土化 |
3.1 棉花的引种及改良 |
3.1.1 棉花新品种的引入 |
3.1.2 棉花品种的改良 |
3.2 小麦的引种及其本土化 |
3.2.1 小麦的引种试验 |
3.2.2 小麦品种的培育 |
第四章 近代陕西农机具及土壤肥料的引进及其本土化 |
4.1 近代农机具的引进与改造 |
4.1.1 农机具的引进 |
4.1.2 农机具的适应性改造 |
4.2 近代土壤肥料技术的引入及发展 |
4.2.1 土壤肥料技术的引入 |
4.2.2 土壤肥料技术的发展 |
第五章 近代陕西农田水利科技的引进及其本土化 |
5.1 近代水利科技的引进 |
5.1.1 李仪祉的水利思想 |
5.1.2 水利试验的开展 |
5.2 农田水利的建设 |
5.2.1 全国经济委员会的水利开发 |
5.2.2 “关中八惠”工程的建设 |
第六章 近代陕西畜牧兽医科技的引进及其本土化 |
6.1 近代畜牧科技的引进与改造 |
6.1.1 畜牧品种的引进 |
6.1.2 近代畜牧科技的改良 |
6.2 近代兽医科技的引入及发展 |
6.2.1 近代兽医科技的引入与推广 |
6.2.2 兽医科技的实践 |
第七章 结论 |
7.1 对农业科技本土化的评价 |
7.2 农业科技引进与本土化的影响因素 |
7.3 意义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近代陕西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的启示与不足 |
1.3 选题依据 |
1.3.1 基本概念界定 |
1.3.2 相关理论 |
1.3.3 研究思路 |
1.3.4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明清陕西传统农业与近代农业的承接 |
2.1 明清陕西传统农业的高度发展 |
2.1.1 域外佳种的引进与推广 |
2.1.2 传统农业生产与经营方式的进步与完善 |
2.1.3 陕西农学思想的进步性体现 |
2.2 明清陕西农业经营的发展局限 |
2.3 传统农业奠定陕西近代农业发展的格局与基础 |
2.3.1“关学思想”中体西用,促进农业文明与进步 |
2.3.2 陕西农业的高度发展促进近代商品化发展格局 |
第三章 关中“农道不全”的窘境与商品性农业发展的基础 |
3.1 传统农业时期关中以粮为主单一型农业结构的形成 |
3.2 关中“农道不全”之经济作物自给性路径探索 |
3.2.1 明清时期关中单一型农业结构的窘境 |
3.2.2 农桑模式与农棉模式的尝试性探索 |
3.3 近代关中商品性农业发展的需求与动力 |
3.3.1 人口“过密化”与陕商的崛起 |
3.3.2 外向型贸易发达与本地农产品商品化低效的博弈 |
3.3.3 关中以自耕农为主的农事调节自主性 |
第四章 关中农业商品化追求的非理性与理性选择 |
4.1 烟粮结合:关中农业商品化追求的非理性选择 |
4.1.1“寓禁于征”反向助推植烟合法地位的确立 |
4.1.2 高额收益驱动罂粟种植泛滥 |
4.1.3 罂粟种植的道德沦丧与替代经济作物的选择 |
4.2 棉花种植:关中农区的最优经济作物选择 |
4.2.1 风土适应性强,粮棉密切结合 |
4.2.2 国民政府力推,救亡图存之功 |
4.2.3 交通改善及工厂内迁对粮棉需求的扩大 |
4.3 粮棉结合:近代关中种植业商品化路径的理性选择 |
第五章 陕南、陕北复合型农业形态演进与商品化动力 |
5.1 传统时期陕南、陕北复合型农业形态的非均衡发展 |
5.1.1 清代之前陕南农重林轻的生产格局 |
5.1.2 传统时期陕北农与牧的交替式发展 |
5.2 近代陕南、陕北农业商品化的基础与动力 |
5.2.1“过密化”最佳内存释放解决陕南山民温饱之需 |
5.2.2 近代陕北粮食作物生产对畜牧业商品化的促进 |
5.2.3 新经济因素的出现与影响 |
第六章 陕南、陕北复合型农业特色商品化路径选择 |
6.1 陕南林特资源的多元化生产与加工 |
6.1.1 木材采伐与加工业 |
6.1.2 种桑养蚕与缫丝业的兴盛 |
6.1.3 经济林的多维利用 |
6.1.4 茶业的传承与发展 |
6.1.5 野生草药的采集到人工培植的转变 |
6.2 陕北棉业与畜牧业商品生产扩大化 |
6.2.1 经济封锁条件下边区棉业的区域性自给发展 |
6.2.2 畜牧业商品化生产格局的建立 |
6.2.3 畜牧手工业的蓬勃发展 |
6.3 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陕南、陕北商业贸易的兴盛 |
6.3.1 贩运贸易的发达 |
6.3.2 集市贸易的繁荣 |
6.3.3 红色陕商的产生与发展 |
第七章 陕西不同农业类型农业商品化的比较分析与现实启示 |
7.1 关中与陕南、陕北农业商品化的比较分析 |
7.1.1 商品价值实现的便利性 |
7.1.2 农业经营风险的削弱性 |
7.1.3 农业循环经济的强化性 |
7.1.4 规模经济效益的递增性 |
7.1.5 生态环境系统的依赖性 |
7.2 关中现代农业商品化的隐性危机分析 |
7.2.1 耕地资源流失严重,导致农业种植形势严峻 |
7.2.2 忽视粮食作物种植,导致粮食供求失衡 |
7.2.3 农民种植选择盲目性,导致农业生产风险递增 |
7.2.4 非农就业与农民兼业化的趋势,延缓种植业结构优化 |
7.3 陕西现代农业商品化路径调整的现实启示 |
7.3.1 关中农业商品化隐性危机的预防应对与处置建议 |
7.3.2 实施陕南林特果品牌战略,重点开发生态休闲产业 |
7.3.3 加强种养循环经济形态,建立陕北优质畜牧产区 |
7.3.4 改善农民工资性收入,调整农民职业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迈向田园城市:杨凌示范区景观生态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1.2 国家战略层面的要求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概念、范围、时空的界定 |
1.3.1 概念界定 |
1.3.2 范围界定 |
1.3.3 时间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情况 |
1.4.2 国内研究情况 |
1.5 研究体系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2 国内外田园城市解析 |
2.1 田园城市的产生及理念 |
2.1.1 田园城市产生的背景 |
2.1.2 田园城市的核心理念 |
2.1.3 田园城市理论的演进 |
2.2 田园城市的实践及启示 |
2.2.1 国外典型案例 |
2.2.2 国内典型案例 |
2.2.3 国内外典型案例启示 |
2.3 田园城市的特征与图景 |
2.3.1 田园城市的特征 |
2.3.2 田园城市的图景 |
2.4 田园城市的评价体系 |
2.4.1 构建原则 |
2.4.2 构建方法 |
2.4.3 构成要素 |
2.4.4 权重确定 |
2.5 田园城市发展的驱动力分析 |
2.5.1 自然驱动力 |
2.5.2 非自然驱动力 |
2.6 本章小结 |
3 杨凌示范区资源环境及景观本底分析 |
3.1 资源环境现状 |
3.1.1 历史沿革 |
3.1.2 自然资源 |
3.1.3 交通运输 |
3.1.4 发展水平 |
3.2 景观本底分析 |
3.2.1 景观结构 |
3.2.2 景观剖面 |
3.3 城乡景观类型 |
3.4 本章小结 |
4 1997-2015 年杨凌示范区景观格局演变机制 |
4.1 景观格局的研究方法 |
4.1.1 景观格局指数特征 |
4.1.2 景观格局指数分类 |
4.1.3 景观格局指数的计算方式和生态学涵义 |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 |
4.2.3 景观粒度选择 |
4.3 杨凌示范区景观格局演变过程 |
4.3.1 类型水平(type/class level)演变分析 |
4.3.2 景观水平(landscape level)演变分析 |
4.4 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及发展态势 |
4.4.1 景观格局演变特征 |
4.4.2 景观类型发展态势 |
4.5 景观格局演变的影响因素 |
4.5.1 政策因素 |
4.5.2 经济因素 |
4.5.3 人口因素 |
4.5.4 规划因素 |
4.6 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 |
4.6.1 模式创新驱动 |
4.6.2 方法创新驱动 |
4.6.3 技术创新驱动 |
4.6.4 制度创新驱动 |
4.7 本章小结 |
5 田园城市导向下杨凌示范区景观生态模式构建 |
5.1 典型景观生态模式评述 |
5.1.1“斑块——廊道——基质”(Patch-Corridor-Matrix)模式 |
5.1.2“集聚间有离析”(Aggreate-With-Outliers)模式 |
5.1.3 景观“生态网络”( Ecological Network Concept)模式 |
5.1.4“景观安全格局”模式 |
5.2 典型景观生态模式与田园城市耦合 |
5.2.1 斑块层面 |
5.2.2 廊道层面 |
5.2.3 基质层面 |
5.2.4 网络层面 |
5.3 田园城市景观生态模式构建 |
5.3.1 城乡尺度:绿环、绿网与农田基质相嵌 |
5.3.2 城区尺度:绿廊、绿岛与路网水系相伴 |
5.3.3 街区尺度:绿斑、绿楔与邻里环境相融 |
5.4 杨凌示范区景观生态模式构建 |
5.4.1 城乡尺度:“农田——防护林+河流——城市中心”景观生态模式 |
5.4.2 城区尺度:“城市森林——绿廊——农田——社区”景观生态模式 |
5.4.3 街区尺度:“绿斑——道路”景观生态模式 |
5.5 本章小结 |
6 田园城市导向下杨凌示范区景观生态规划方法 |
6.1 景观生态规划方法评述及启示 |
6.1.1 典型的景观生态规划方法评述 |
6.1.2 典型景观生态规划方法的启示 |
6.2 田园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原则及路径 |
6.2.1 田园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原则 |
6.2.2 田园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路径 |
6.3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景观关键地段识别 |
6.3.1 生态安全格局意涵 |
6.3.2 景观关键地段识别 |
6.3.3 关键地段保护措施 |
6.4 基于田园城市特征的景观生态格局规划 |
6.4.1 多中心 |
6.4.2 组团式 |
6.4.3 植入型 |
6.4.4 网络化 |
6.5 基于景观生态模式的景观生态体系建设 |
6.5.1 典型斑块景观特征构建 |
6.5.2 景观绿廊的功能与宽度 |
6.5.3 农田景观的保护与发展 |
6.5.4 全域道路交通网络建设 |
6.6 本章小结 |
7 田园城市导向下景观生态规划建设的保障措施体系 |
7.1 对既有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反思与权衡 |
7.1.1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趋向 |
7.1.2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反思 |
7.1.3 田园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与既有规划融合 |
7.2 田园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编制体系构建 |
7.2.1 编制体系框架 |
7.2.2 编制内容优化 |
7.3 田园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技术导则制订 |
7.3.1 技术导则体系 |
7.3.2 技术导则制订 |
7.4 田园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建设的制度措施 |
7.4.1 统筹政府职能 |
7.4.2 加强监管机制 |
7.4.3 完善制度措施 |
7.4.4 建设智慧景观 |
7.4.5 培养田园城市市民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及研究成果 |
(10)北方旱作区作物产量和水肥利用特征与提升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问题提出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北方旱作区小麦和玉米产量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北方旱作区小麦和玉米WUE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北方旱作区小麦和玉米养分利用效率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3 结果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北方旱作区小麦、玉米高产和水肥高效利用调控技术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3 结果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北方旱作区小麦、玉米产量与水肥利用效率的提升潜力与途径 |
6.1 引言 |
6.2 材料和方法 |
6.3 结果分析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综合讨论、结论与展望 |
7.1 综合讨论 |
7.2 主要结论 |
7.3 研究展望 |
7.4 本论文的特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文章数据来源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扶风棉花丰产的气象条件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北疆荒漠地区不同种植模式下饲草作物水肥响应关系与灌溉水优化配置[D]. 刘虎.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2]山仑与旱地农业和节水农业研究探析(1950-2017)[D]. 李博灵.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3]基于空间数据库的灌区用水管理系统的设计 ——以宝鸡峡灌区为例[D]. 杨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4]建国初期景德镇瓷绘演变研究(1949-1960)[D]. 张瑾瑾.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5]陕甘宁三省(区)玉米低温冷害风险评估、遥感监测与损失评估研究[D]. 赵哲文. 浙江大学, 2018(04)
- [6]黄河流域专业村区位分布的空间格局及演化机理[D]. 刘晨光. 河南大学, 2018(12)
- [7]近代陕西农业科技引进及其本土化研究[D]. 史新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12)
- [8]近代陕西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研究[D]. 刘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2)
- [9]迈向田园城市:杨凌示范区景观生态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 史承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8)
- [10]北方旱作区作物产量和水肥利用特征与提升途径[D]. 孙东宝.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