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旱田土壤速效磷测定方法的研究——化学测定方法与作物的吸磷量及磷素形态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罗园园[1](2019)在《山西典型农田土壤磷素形态特征及施肥后农学与环境意义评价》文中认为自1979-1985年我国开展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时隔40年,我们对山西省农田土壤肥力现状、磷素累积特征、施用有机肥后磷素矿化特征及非点源磷的流失风险等尚不清楚。因此本试验采集山西省典型农田土样28个,通过测定土样肥力、磷素形态和施用有机肥后磷素生物有效性,阐明不同有机肥对山西典型农田土壤磷素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机制,揭示土壤农学与环境形态磷的规律,建立农学磷与环境磷关系模型,并通过“突变点”预测磷流失环境阈值。研究结果如下:(1)山西典型农田土壤基本肥力与磷素状况如下:速效磷在1.0678.6mg/kg范围,全磷在0.121.83g/kg范围,变异系数分别为102%和89%。其余肥力指标如下:全钾26.68371.896 mg/kg(变异系数:36%)、速效钾26.68371.896mg/kg(变异系数:45%)、全氮26.68371.896mg/kg(变异系数:47%)、碱解氮3.572.33mg/kg(变异系数:50%)、有机质4.230.5 mg/kg(变异系数:49%)、pH 7.318.64(变异系数:4%)。各肥力指标较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有机质含量绝大多数处于中等水平,占样点总数的71.43%;全氮、碱解氮均处于低等水平(处于五、六级);速效钾处于中高等水平;pH处于中低等水平,以低等为主;有效磷含量各地分布不均,分别有高、中、低三个水平,主要处于中等水平。无机磷总量在141.12823.44mg/kg范围,各组分大小为:Ca-P(115.23747.52mg/kg)>Al-P(1.7578.87mg/kg)>O-P(2.61104.9mg/kg)>Fe-P(1.4249.82mg/kg)。且无效态Ca10-P所占比例最大,达到80%90.7%。经各无机磷形态与Olsen-P相关性分析表明,Ca2-P、Ca8-P、Al-P与Olsen-P均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36**(P=0.000)、0.594**(P=0.001)、0.547**(P=0.003),Fe-P与Olsen-P达到显着相关水平(r=0.436*,P=0.021),O-P和Ca10-P与Olsen-P相关性不显着(r值分别为:-0.015,-0.018;P值分别为:0.559,0.527)。(2)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山西典型农田土壤施用鸡粪、猪粪、牛粪和不施肥处理在不同培养时期(2周、4周、8周、16周)的磷素矿化过程。结果显示,在相同施磷水平下,各培养时期施用猪粪处理较其它处理(鸡粪、牛粪和空白)黑麦草鲜重、干重和黑麦草吸磷量均最高,其次是鸡粪和牛粪(个别除外)。经黑麦草吸磷量与Mehlich-3 P和Olsen-P相关性分析显示,第2周黑麦草吸磷量与Mehlich-3 P相关性最好r=0.240**(P=0.011),第4周黑麦草吸磷量与Olsen-P相关性最好r=0.286**(P=0.002)。(3)不同土壤类型上各施肥处理在四个培养时期的土壤农学磷(Mehlich-3 P、Olsen P)与环境磷(Water extractable P、CaCl2-P)如下:在潮土上Olsen-P、Mehlich-3 P、Water extractable P和CaCl2-P含量远高于其它土壤类型;在培养的四个时期猪粪处理较其它施肥处理Olsen-P、Mehlich-3 P、Water extractable P和CaCl2-P含量增加幅度最大。土样培养结束后(第16周),通过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磷素吸持饱和度(DPS)分析表明,各处理对DPS影响顺序为:猪粪>鸡粪>牛粪>空白,可见,猪粪处理土壤磷素吸持能力较鸡粪、牛粪和空白处理最强。利用四个培养时期农学与环境磷相关性分析表明:除第2周CaCl2-P与Water extractable P无显着相关性外,其余各指标在四个培养时期相关性均达到极显着水平。本文通过对农学磷与环境磷关系模型分析表明,环境磷(CaCl2-P和Water extractable P)与农学磷(Olsen-P、Mehlich-3P)和土壤磷素吸持饱和度DPS(Ca+Mg)均呈线性关系,且CaCl2-P与Olsen-P、Mehlich-3P、DPS(Ca+Mg)的相关系数大于Water extractable P。因此CaCl2-P可以作为监测山西典型农田土壤环境流失风险阈值指标,当Olsen-P>21.43mg/kg(CaCl2-P为0.55 mg/kg),Mehlich-3P>92.29mg/kg(CaCl2-P为1.30 mg/kg);DPS>16.67%(CaCl2-P为1.15mg/kg),故本文将以上临界值初步定为山西省典型农田土磷素流失阈值。
王海龙[2](2019)在《多年定位试验条件下不同施磷水平对土壤磷形态和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农业生产中长期大量施用磷肥,会导致土壤中磷素逐年累积,不仅影响磷肥利用率,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磷素流失的风险。本研究基于石灰性潮土上小麦-玉米复种连作多年定位试验,研究磷素累积与消耗的变化,明确土壤中无机磷分级形态,同时探讨Olsen-P法、Mehlich3法、树脂交换法、CaCl2法测定的土壤有效磷与各形态无机磷的关系。通过室内培养试验提取土壤溶液,通过对不同施磷处理土壤溶液的离子组成、离子活度和磷素形态转化的分析,从理论上证实土壤磷素在潮土中的存在机制,找出石灰性土壤中磷酸盐的溶解度及其有效性的控制体系和影响因子。通过小麦盆栽试验,研究土壤中无机磷的形态转化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因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麦-玉米复种连作不同施磷水平7年14季定位试验土壤磷素状况的分析与评价。与2008年试验开始前土壤相比,CK、P0处理全磷总量分别降低了15.2%,29.7%,无机磷总量降低了13.5%,11.8%;P2、P3处理全磷总量分别增加了8.2%,27.2%,无机磷总量增加了11.1%,27.8%。供试土壤无机磷含量以Ca10-P、Ca8-P为主,施用磷肥可提高Ca2-P、Ca8-P、Al-P、Fe-P占无机磷总量的相对比例。磷耗竭状态下,植物利用的无机磷来源于缓效磷源(Ca8-P、Al-P、Fe-P;75%)、无效磷源Ca10-P(11.5%14.0%)、速效磷源Ca2-P(7.5%8.9%);无机磷盈余状态下,积累的无机磷主要转化为Ca8-P(50%70%)、Al/Fe-P(10%23%)、O-P(8%)、Ca2-P(0.2%1.8%)。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Ca2-P、Al-P对Olsen法、Mehlich3法、树脂交换法、CaCl2法测得的土壤有效磷均具有正向作用且贡献率较大。Olsen法测定的无机磷主要是Ca2-P、Ca8-P,Mehlich3法主要是Ca2-P、Ca8-P、Al-P,阴离子交换树脂法主要是Ca2-P、Fe-P,CaCl2法浸提的主要是Ca2-P。四种方法均适于评价供试土壤有效磷水平,Olsen法最优。(2)温度和施磷水平对土壤溶液离子组成、离子活度和磷素存在形态的影响。从供试潮土土壤溶液离子组成来看:土壤溶液中DP(水溶态磷)含量较低;土壤溶液的阳离子组成以Ca2+为主,其次为Na+、Mg2+、K+、Fe2+、Cu2+,而Al3+、Zn2+、Mn2+浓度较低。肥料施入土壤,土壤溶液中Ca2+和DP浓度受施磷水平影响显着,溶液电导率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土壤溶液pH受施磷水平影响不显着。温度升高,土壤pH呈上升趋势,土壤溶液中电导率、Ca2+和DP浓度显着降低。离子活度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温度对土壤溶液中离子的显着影响。土壤溶液中Ca2+、Mg2+、Al3+、Fe2+、Cu2+、NO3ˉ、HPO42ˉ的离子活度随着温度升高而显着降低,Fˉ离子活性随温度升高显着增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溶液pH显着影响离子活度。pH升高,土壤溶液中HPO42ˉ的离子活度增加,Ca2+离子活度降低。Ca2+活度与HPO42ˉ、H2PO4ˉ活度呈显着负相关。经过7年14季试验,土壤溶液磷素形态以自由态和无机离子络合态为主。占DP的比例分别为自由态HPO42ˉ>CaHPO4(aq)>CaPO4ˉ>MgHPO4(aq)>自由态H2PO4ˉ>NaHPO4ˉ,其余形态磷素比例较低。随着施磷水平的增加,土壤溶液中自由态HPO42ˉ、MgHPO4(aq)和NaHPO4ˉ占DP的比例明显降低,CaHPO4(aq)和CaPO4ˉ的比例则显着提高;随着温度的升高,土壤溶液中自由态HPO42ˉ、H2PO4ˉ占DP的比例均呈明显降低趋势,无机络合态CaPO4ˉ的比例有增加趋势。CaHPO4(aq)和MgHPO4(aq)占DP的比例受温度影响不显着。土壤磷酸盐溶解平衡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溶液中Ca2+和H2PO4ˉ的离子活度均足以支持土壤中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的稳定性,土壤溶液中磷酸盐活性受土壤固相磷酸三钙溶解度的影响。(3)温度和磷肥对盆栽试验上小麦苗期生长和土壤无机磷形态转化的影响。温度和磷素是影响小麦生长的重要因子,二者交互作用不显着。温度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大于施用磷肥,15℃是小麦苗期的适宜生长温度。与不施磷处理相比,5℃下,施用磷肥显着促进小麦生长,小麦地上部、根部生物量分别提高18.2%,33.3%,地上部、根部磷素积累量分别提高30.6%,13.3%,根冠比、株高、分蘖、根系活力分别提高3.5%,10.0%,10.5%,70.3%;15℃下,施用磷肥对小麦生物量、分蘖影响不显着,但小麦地上部、根部磷素积累量分别提高32.3%,23.8%,根冠比、株高、根系活力分别提高15.6%,2.5%,32.8%;25℃下施用磷肥对小麦生长没有显着促进作用。3种温度下,施磷能够显着增加各处理土壤Olsen-P及Ca2-P、Ca8-P、Al-P、Fe-P含量。非根际土壤上,不施磷处理Olsen-P含量随温度升高显着降低,施磷处理受温度影响不显着;不施磷和施磷处理,温度对Ca2-P含量影响不显着,对Ca8-P、Fe-P、Al-P含量影响显着。Ca8-P、Fe-P含量表现为5℃>15℃>25℃;Al-P含量表现为25℃>15℃>5℃。小麦苗期可以吸收利用根际土壤Ca2-P、Ca8-P、Al-P、Fe-P,而Al-P、Fe-P对小麦的有效性明显低于Ca2-P、Ca8-P。小麦苗期各处理pH、O-P和Ca10-P差异不显着。总之,温度主要是靠影响小麦生长来影响磷素的吸收,低温下施用磷肥能显着促进小麦生长。高温能够加速石灰性土壤对磷的固定,施用磷肥能缓解这一过程。
刘起箴,夏希贤[3](1983)在《旱田土壤速效磷测定方法的研究——化学测定方法与作物的吸磷量及磷素形态的关系》文中提出本文对吉林省东、中、西三个地区有代表性的旱田土壤,应用五种化学测定土壤速效磷的方法。研究了玉米吸磷量与磷素形态的相互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在耕层0—20cm无碳酸盐反应的旱田土壤,Bray I法(1∶50)与土壤供给玉米磷素的主要磷源Al—P、Fe—P呈极显着相关,与玉米吸磷量也呈极显着相关。而且该法简便易行,不需要恒温设备,灵敏度高,因此认为该法是测定我省主要旱田土壤速效磷较为理想的方法。
宋付朋[4](2006)在《长期施磷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形态特征及其有效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长期大量施用磷肥的石灰性土壤中全磷含量大幅度升高的具体情况,鉴于石灰性土壤特定的理化性状及磷酸盐在土壤中的化学行为,致使作物对磷肥的当季利用率过低,从而使大部分磷肥成为难溶态累积在土壤中,已成为丰富的潜在磷素资源。本研究采用化学分析和模拟连作的盆栽试验等方法,探讨了长期施磷的石灰性土壤中磷的不同形态组成、无机磷形态分级方法、各形态磷素的富集与变异特征、磷形态与微量元素形态的关系、耗竭条件下的磷素变异以及石灰性土壤中磷肥的有效性等问题,对阐明这种土壤中磷素的形态组成及其潜在有效性,提高磷肥利用率和开发土壤磷库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进一步利用土壤难溶态磷和磷肥的施用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长期施磷石灰性菜园土壤耕层全磷、有效磷、无机磷与有机磷均比粮田富集强烈,有效磷源的无机磷形态含量与植菜年限呈明显的正相关,各形态无机磷含量的垂直分布菜园土壤与粮田土壤存在显着差异,其中溶度较高的Ca2-P、Ca8-P、Fe-P含量菜园土壤表现为表层强烈富集,向下骤减的垂直分布特征,且各层次均显着高于粮田土壤。而粮田土壤虽表层高于下层,垂直分布表现为向下逐渐降低。溶度较高Ca2-P、Ca8-P等与有机质等养分呈极显着的正相关,而与CaCO3含量和pH值的降低呈显着的负相关,随植菜年限的延长,有机质及其它养分含量的提高以及CaCO3含量和pH值的降低也促进了难溶态磷的有效化。2、采用蒋柏藩法对石灰性土壤剖面中无机磷分级形态的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剖面中无机磷形态总的变化趋势是二钙磷表层最高,向下逐层降低;在所有层次中均以十钙磷含量最高,其次为八钙磷,其他形态的磷随层次的变化各有差异。石灰性土壤中不同形态的铜、锌、铁、锰各有其分布特性;其分布特性在不同熟化程度的土壤中具有相似性,赋存的主要形态较为一致,但在不同的熟化程度与不同有效磷含量的土壤中其含量比例存在一定的差异。3、在耗竭条件下,土壤中的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均随着连续种植茬数的增多而下降,相对于对照处理,施肥处理耗竭程度大,鸣鸡店土壤施肥比对照处理相对于原土壤全磷量下降了0.074%,哨马营为0.073%;第四茬土壤有效磷与原始土壤有效磷含量相比,
刘丽[5](2009)在《长期定位施肥对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磷素形态及释放特征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设施蔬菜栽培土壤中磷素积累现象非常普遍,磷素的释放情况将直接影响磷肥的利用率及其作物有效性,甚至可能对水体生态环境造成危害。本文以长期定位施肥设施(塑料大棚)蔬菜栽培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和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地研究了长期定位施肥对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磷素形态及磷素的释放特征,分析了影响磷素释放的因素,并探讨了可能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如下:1.设施蔬菜栽培土壤中各形态磷素组分在全磷(TP)中所占的比例顺序为:HCl-P > Residual-P > NaOH-Pi/NaHCO3-Pi> H2O-P >有机磷(NaOH-Po/NaHCO3-Po)。设施土壤H2O-P, NaHCO3-Pi, NaOH-Pi和NaHCO3-Po的含量均与速效磷含量极显着正相关,而NaOH-Po和Residual-P的含量与速效磷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无机磷对速效磷的重要性比有机磷对速效磷的重要性大,NaHCO3-Pi、NaOH-Pi和HCl-P是土壤速效磷的主要来源。设施蔬菜栽培土壤对磷素的等温吸附可以用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来拟合,Freundlich方程的拟合效果最优。2.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的磷素释放动力学可以用Elovich、双常数和抛物线扩散方程很好地描述,其中Elovich方程是最优方程,其次为双常数方程。有机肥和磷素化肥的施用明显增大了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的释磷量和释磷率,增大了Elovich方程的α、DRin、DRf值以及双常数方程的a值,但降低了Elovich方程的β值。3.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的磷素释放量及动力学参数与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呈显着正相关,与CEC、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但与pH值、粘粒含量、活性铁铝含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同时,磷素释放量及动力学参数与H2O-P、NaHCO3-Pi、NaHCO3-Po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与NaOH-Pi呈显着正相关,而与NaOH-Po和Residual-P呈极显着负相关,与HCl-P负相关但不明显。4.有机酸对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的磷素具有活化作用,但不同种类的有机酸活化土壤磷素的能力不同,柠檬酸的活化能力强于苹果酸。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磷素的释放量和释放率均与有机酸的浓度有关,随有机酸浓度的升高磷素的释放量和释放率增大。有机酸对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磷素的活化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区域,第Ⅰ区域活化速率很大、曲线很陡、活化较强烈,第Ⅱ区域活化速率较第一区域有所下降、曲线开始平缓但活化量仍随时间的延长而持续增加,之后还有一个更加慢速的第Ⅲ活化区域。5.在各形态磷素组分中,受有机酸影响最大的是NaOH-Pi,随有机酸浓度的升高NaOH-Pi的释放量增大。在有机酸浓度较高时,设施蔬菜栽培土壤中各形态磷素组分的活化量有如下顺序:NaOH-Pi>HCl-P>NaHCO3-Pi>H2O-P。铁、铝结合态磷是有机酸活化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的有效磷源。6.有机酸对铁氧化物磷素的释放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加入有机酸后铁氧化物表面的磷素迅速释放且伴随着铁氧化物的大量溶解,但随着时间的延长释出的磷素会发生再吸附现象。7.不同种类的有机酸(柠檬酸、苹果酸、丙二酸、草酸、琥珀酸和酒石酸)都能够不同程度地促进铁氧化物磷素的释放,并且它们对水铁矿释磷的作用明显强于针铁矿。随着pH值的降低,有机酸对铁氧化物磷素释放的促进作用增强。溶解作用是有机酸促进铁氧化物磷素释放的主要机制。
金欣[6](2021)在《长期施肥和土壤管理对塿土磷形态分布及有效性的影响》文中认为施用磷肥是提高土壤磷水平、维持作物高产的重要手段。由于磷矿资源有限且不可再生,磷高效利用一直是科学研究热点之一。磷肥施入土壤后易被吸附固定,有效性降低,长期不同施肥显着影响土壤磷含量、形态及有效性。另外,土壤管理方式的改变,如农田撂荒或裸地休闲等也影响土壤磷形态及有效性。因此,理解施肥或土壤管理方式对土壤磷形态变化及有效性的影响是提高磷肥利用效率,延长磷资源使用寿命的基础。本研究基于陕西关中平原1990年开始的长期定位试验(冬小麦/夏休闲体系、冬小麦/夏玉米体系以及不同土壤管理方式)结合室内培养实验,利用蒋柏藩和顾益初磷素分级法(蒋柏藩-顾益初法)和Tiessen-Moir磷素分级法,研究:1)长期施肥和土壤管理方式下土壤磷素演变特征;2)长期施肥对土壤磷形态变化及其有效性的影响;3)长期施肥和土壤管理方式对团聚体磷形态的影响;4)施磷量和pH变化对不同肥力土壤无机磷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长期肥料试验冬小麦/夏休闲体系包括7个处理,分别为不施肥(CK)、单施氮肥(N)、氮钾化肥配施(NK)、磷钾化肥配施(PK)、氮磷化肥配施(NP)、氮磷钾化肥配施(NPK)和氮磷钾化肥配施有机肥(MNPK)。长期肥料试验冬小麦/夏玉米体系包括9个处理,分别为CK、N、NK、PK、NP、NPK、秸秆配合NPK(SNPK)、低量有机肥配合NPK(M1NPK)、高量有机肥配合NPK(M2NPK)。长期土壤管理方式包括3个处理,分别为冬小麦/夏玉米体系长期不施肥(CK)、裸地休闲(Fallow)和农田撂荒(Setaside)。室内培养实验选取冬小麦/夏玉米CK、NPK和M2NPK三个处理代表低、中、高肥力土壤,每个土壤酸化为5个pH梯度(6.4-8.4),每个pH梯度下5个水平施磷量(0-480 mg kg-1)。获得的主要结果及结论如下:(1)长期施磷显着增加了土壤全磷和无机磷含量,且随施磷年限的延长而显着增加,全磷和无机磷年均增幅分别为15.5-48.0 mg kg-1y-1和8.7-29.0 mg kg-1y-1;土壤有机磷含量随着试验年限延长有增加的趋势,但仅M1NPK和M2NPK处理显着增加,年均增幅分别为7.5 mg kg-1y-1和19.0 mg kg-1y-1。长期农田撂荒和裸地休闲处理的土壤全磷、无机磷和有机磷含量随试验年限的延长无明显变化,但有机磷占全磷的比例显着增加。(2)长期氮、磷肥配合施用(NP、NPK和MNPK)均较对照显着提高了冬小麦/夏休闲体系小麦产量,年平均增产在205-265 kg hm-2之间。长期施用磷肥提高了土壤磷素盈余,并显着提高了耕层树脂磷(Resin-P)、碳酸氢钠提取无机磷(Na HCO3-Pi)以及稀盐酸提取磷(D.HCl-Pi)的含量。与试验开始前相比,长期施用化学磷肥和有机肥主要增加了土壤Resin-P和Na HCO3-Pi的比例,降低了有机磷和浓盐酸提取无机磷(C.HCl-Pi)的比例。另外,土壤Resin-P、Na HCO3-Pi和C.HCl-Pi对小麦磷吸收起主要的贡献。(3)冬小麦/夏玉米体系下,与蒋柏藩-顾益初方法相比,Tiessen-Moir法能够提取更多的有效磷,但低估了铁铝结合态磷和总有机磷的含量。蒋柏藩-顾益初法的磷酸二钙(Ca2-P)和磷酸八钙(Ca8-P)对作物磷吸收量以及土壤Olsen P含量有直接贡献,其它磷形态表现为间接作用,其中磷酸十钙(Ca10-P)的间接作用最小。Tiessen-Moir法的Na HCO3-Pi和D.HCl-Pi对作物磷吸收量以及土壤Olsen P含量有直接贡献,其它磷形态间接影响磷吸收量和土壤Olsen P含量,其中Resin-P间接作用最大。两种磷素分级方法均显示了无机磷形态对作物磷吸收的重要贡献,但蒋柏藩-顾益初法可以更好地表征无机磷形态及其有效性。(4)长期施用化学磷肥、化肥有机肥配施显着增加了土壤团聚体及粉粘粒组分的无机磷含量,以化肥有机肥配施增幅最大。长期施用化学磷肥仅增加了大团聚体(>2mm和2-0.25 mm)以及粉粘粒组分(<0.053 mm)氢氧化钠提取有机磷(Na OH-Po)的含量。而化肥有机肥配施不仅增加了2-0.25 mm和0.25-0.053 mm团聚体碳酸氢钠提取有机磷(Na HCO3-Po)的含量,而且增加了>2 mm和0.25-0.053 mm团聚体Na OH-Po的含量。施化学磷肥和化肥有机肥配施均提高了Na OH-Po和浓盐酸提取有机磷(C.HCl-Po)在大团聚体中的分配比例,降低了其它团聚体及粉粘粒组分中各形态磷的比例,化肥有机肥配施更明显。Resin-P、Na HCO3-Pi、Na HCO3-Po、氢氧化钠提取无机磷(Na OH-Pi)、D.HCl-Pi、C.HCl-Pi、残余态磷(Residual-P)和土壤有机碳之间均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因此,长期施肥显着影响团聚体磷形态及有效性与土壤有机碳及团聚体分布变化有关。(5)与长期种植作物不施肥处理相比,农田撂荒增加了微团聚体(0.25-0.053 mm)Resin-P、大团聚体(>2 mm)Na OH-Po和各团聚体Na HCO3-Pi&-Po、Na OH-Pi含量;提高了不同磷形态在微团聚体的分配比例,降低了Resin-P、Na OH-Po和D.HCl-Pi在较大团聚体(2-0.25 mm)的分配比例。长期裸地休闲仅提高了大团聚体Na HCO3-Pi和粉粘粒组分Na OH-Pi的含量,降低了大团聚体C.HCl-Pi和D.HCl-Pi的含量;提高了不同磷形态在2-0.25 mm和<0.053 mm组分的分配比例,降低了在>2 mm团聚体的分配比例。Resin-P、Na HCO3-Pi、Na OH-Pi、Residual-P、Na HCO3-Po、Na OH-Pi和有机碳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D.HCl-Pi和有机碳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因此,长期不同土壤管理方式也影响了土壤有机碳,改变团聚体磷素形态及其有效性。(6)不同肥力水平和pH条件下,土壤Olsen P含量随着施磷量的提高显着上升,低肥力土壤增幅最大。另外,不同肥力水平和pH值条件下,无机磷组分中Ca2-P和Ca8-P含量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呈显着上升趋势,Ca2-P含量在低肥力土壤上增幅最高,Ca8-P含量在高肥力土壤上增幅最高。铝磷酸盐(Al-P)和铁磷酸盐(Fe-P)仅在低肥力土壤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显着升高,在中肥力和高肥力土壤上变化不明显。闭蓄态磷(O-P)和Ca10-P不受施磷量影响。随着施磷量的增加,低肥力土壤主要增加了Ca2-P和Ca8-P占全磷比例,减少了Ca10-P的比例,中肥力土壤主要增加了Ca2-P占全磷比例,而高肥力土壤基本没有改变磷形态的比例。pH值的下降仅明显增加了低肥力土壤不施磷条件下Fe-P含量,降低了施磷条件下Fe-P的比例。其它肥力水平和施磷水平下,pH值变化没有显着影响无机磷的含量和比例。综上所述,长期施磷显着提高了土壤全磷和无机磷含量,化肥有机肥配施还显着提高了土壤有机磷含量,且随施磷年限的延长均显着增加。冬小麦/夏休闲体系长期施用磷肥显着提高了耕层Resin-P、Na HCO3-Pi和D.HCl-Pi的含量,其中Resin-P和Na HCO3-Pi对小麦磷吸收起主要的贡献。冬小麦/夏玉米体系Ca2-P和Ca8-P或Na HCO3-Pi和D.HCl-Pi对磷吸收及土壤Olsen P起主要的贡献。长期施肥显着影响团聚体磷形态及有效性与土壤有机碳及团聚体分布变化有关。此外,施用磷肥的情况下,降低pH没有明显提高土壤磷有效性。长期农田撂荒和裸地休闲较不施肥种植作物没有明显影响土壤全磷、无机磷和有机磷含量。但是农田撂荒增加了团聚体磷有效性。长期裸地休闲对团聚体的磷形态影响较小。
杜婷婷[7](2020)在《玉米秸秆还田配施磷肥对土壤磷组分及产量的影响》文中提出土壤中磷素的丰缺及供给状况直接影响着作物的生长发育,为提高玉米产量,生产中大量施用磷肥,但磷肥的当季利用率却只有10%~25%,长期施用化学磷肥导致土壤中磷素大量积累,造成磷素资源极大的浪费。松嫩平原作为我国玉米的主产区,连作玉米面积较大,秸秆大量剩余,秸秆还田不仅解决了秸秆焚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而且可以将秸秆中的磷素返还到土壤中,降低土壤对磷素的吸附固定,活化土壤中难溶态磷,从而替代部分化学磷肥,秸秆还田与磷肥配施对协调和推进秸秆的高效利用和磷肥的合理施用都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于2016~2019年在松嫩平原中部玉米连作条件下,采用框栽连续定位方法,设置二因素裂区试验,主因素为秸秆还田方式,分别为秸秆不还田(S0)、秸秆翻埋还田(S1)和秸秆焚烧还田(S2),副因素为施磷水平,分别为0(P0)、34.50(P1)、69.00(P2)、103.50(P3)kg·hm-2(P2O5),较系统地研究了秸秆还田方式与施磷量对土壤磷素形态、土壤磷酸酶活性、土壤磷吸附与解吸特性、玉米磷素吸收与利用以及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方式与施磷量对土壤速效磷含量均有极显着影响。在相同施磷水平下,与S0处理相比,S1和S2处理均可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且在不施磷肥(P0)处理下,对速效磷含量增加效果最明显,随施磷量的增加,其增加效应逐渐减弱。S1与S2处理在各施磷水平下差异均不显着。在相同秸秆还田方式下,随施磷量的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均逐渐增加。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大于施磷水平。在相同施磷水平下,S1处理下的土壤碱性、酸性和中性磷酸酶活性均显着高于S0和S2处理,而S0与S2处理间差异不显着,其中在连续3年无磷肥施入时(P0),S1处理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提升幅度最大。在相同秸秆还田方式下,随施磷量的增加,土壤各磷酸酶活性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P2水平下有最大值,高磷(P3)水平抑制了土壤磷酸酶活性。秸秆还田方式与施磷量对土壤各形态磷素含量均有极显着影响。与S0处理相比,S1处理显着提高了除Na OH-Pi外的其他各形态磷素含量,其中以有机磷形态Na HCO3-Po(23.80%)和Na OH-Po(9.09%)增幅最大,Residual-P(3.62%)增幅最小。与S0处理相比,S2处理显着增加了土壤中各形态磷素含量,其中以H2O-P(15.08%)和Na HCO3-Po(13.76%)增幅最大,HCl-P(3.50%)和Residual-P(3.50%)增幅最小。随施磷量的增加土壤各形态磷素含量均逐渐增加,其中以H2O-P(35.96%)、Na HCO3-Po(26.07%)和Na OH-Pi(14.29%)增幅最大,HCl-P(4.29%)和Residual-P(2.87%)增幅最小。增施磷肥和秸秆还田(S1、S2)均有利于降低土壤稳定态磷(HCl-P和Residual-P)占总磷的比例,提高活性磷(H2O-P、Na HCO3-Pi和Na HCO3-Po)占总磷的比例。增施磷肥有利于提高中活性无机磷(Na OH-Pi)占总磷的比例,秸秆翻埋还田(S1)有利于提高中活性有机磷(Na OH-Po)占总磷的比例。秸秆还田(S1、S2)对土壤各形态磷素含量的增加作用受施磷水平影响。在无磷肥(P0)施入时,S1、S2处理较S0处理的增加幅度较大,而在高磷(P3)水平下,S1、S2处理较S0处理的增加幅度明显降低。在无磷肥(P0)施入时,S1、S2处理下的土壤稳定态磷占总磷比例显着降低,活性态磷占总磷比例显着升高,而在高磷水平(P3)下,变化幅度明显变小,差异不显着。秸秆还田方式与施磷量对土壤磷吸附与解吸特性均有显着影响。在相同施磷水平下,与S0处理相比,S1、S2处理均能降低土壤对磷的吸附能力,增加土壤中磷的解吸量和解吸率,其中以不施磷肥(P0)处理下差异最大,而在施高磷(P3)处理下差异不显着。S1与S2处理在各施磷水平下差异均不显着。在相同秸秆还田方式下,随施磷量的增加,土壤对磷的吸附能力均逐渐降低,而土壤中磷的解吸量和解吸率均逐渐增加。不同施磷处理下的标准需磷量(SPR)为71.02~91.67 kg·hm-2,其中以S1P2处理的SPR(73.58 kg·hm-2)与P2施磷水平(69.00 kg·hm-2)最相近,是松嫩平原黑土区较为科学的施磷方式。秸秆还田方式与施磷量对玉米磷素含量均有明显影响。S1处理显着提高了玉米三叶期和拔节期地上部磷素含量;S1与S2处理均显着提高了玉米收获期地上部和穗轴磷素含量,S1与S2处理间差异不显着。随施磷量的增加,玉米磷素含量均逐渐增加,在拔节期和收获期当达到P2水平后,继续增施磷肥(P3)玉米地上部磷素含量无显着增加。秸秆还田方式与施磷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两年未表现出一致规律。2018年、2019年相同施磷水平下,不同秸秆还田方式间的玉米产量差异均不显着。2018年随施磷量的增加玉米产量逐渐增加,但各施磷处理间差异不显着;2019年随施磷量的增加玉米产量逐渐增加,施磷肥与不施磷肥间差异显着。
陈波浪[8](2010)在《绿洲棉田磷素养分资源高效利用机理和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疆地处我国干旱半干旱区,绿洲面积8万平方公里,占平原面积的7.8%,是新疆农业的主体,补给新疆95%以上人口的生活资源;棉花是绿洲种植业中的主导产业,在新疆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棉花种植面积为178万hm2,占新疆耕地面积的40.6%,棉花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0%左右。但棉花生产中养分资源的高效利用与管理技术还存在一些科学问题需要解决,养分资源的高效利用成为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一个制约因子。为此,本论文以棉花磷素高效管理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盆栽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讨不同气候区质地类型、肥料用量和种类对棉田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影响和不同棉花品种的磷素利用效率,得出如下结果:1.盆栽条件下不同质地棉田磷素有效性研究施磷均能显着提高三种质地棉田土壤速效磷含量,三种质地速效磷增幅的大小顺序为砂壤土>壤土>粘土,但速效磷含量在各处理的高低为粘土>壤土>砂壤土,速效磷随生育期变化三种质地一致,均在花铃期达最大值,全磷变化没有速效磷明显,基本在0.6-1.6g·kg-1之间变化,三种质地棉田土壤上棉花对磷素的吸收均表现为粘土>壤土>砂壤土,且棉株磷素吸收积累量主要集中在生育中后期(花期、花铃期和铃期),砂壤质、壤质和粘质棉田三个时期各处理棉株磷素吸收积累量分别平均占整个生育期的90.2%、85.7%和78.8%。三种质地磷素吸附与解吸试验表明,磷吸持指数(PSI)、土壤最大缓冲容量(MBC)和吸附量均随粘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即粘土>壤土>砂壤土,而易解吸磷(RDP)、解吸量、解吸率和标准需磷量(SPR)呈下降趋势,即砂壤土>壤土>粘土。以Langmuir方程估算棉田土壤的需磷量,砂壤质棉田需磷量为160.7kgP2O5-hm-2,壤质棉田需磷量为158.3kgP2O5-hm-2,粘质棉田需磷量为125.0kgP2O5-hm-2。2.不同磷肥用量对各生育期棉田土壤磷素吸持特性的影响各生育期磷素等温吸附曲线与Langmuir、Temkin和Freundlich方程拟合度都达极显着水平;磷的吸附饱和度(DPS)、零净吸附浓度磷(EPS0)、吸附量、解吸量和解吸率随施磷量的增加均呈增长趋势,而标准需磷量(SPR)呈下降趋势;以Freundlich方程估算原状棉田土壤各个生育期的标准需磷量,重过磷酸钙处理下,壤质棉田苗期、花铃期和吐絮期的需磷量分别为143.7、137.4和160.2 kgP2O5-hm-2,砂壤质棉田苗期、花铃期和吐絮期的需磷量分别为106.6、251.1和173.0 kgP2O5-hm-2;磷酸二铵处理下,壤质棉田苗期、花铃期和吐絮期的需磷量分别为155.4、132.8和153.1 kgP2O5-hm-2,砂壤质棉田苗期、花铃期和吐絮期的需磷量分别为115.8、236.4和179.0 kgP2O5-hm-2。3.不同磷肥用量对棉田磷素有效性的影响增施磷肥能增加棉田土壤速效磷、磷素活化系数以及全磷含量,北疆壤质、砂壤质棉田和南疆棉田各施磷处理土壤速效磷平均比对照处理增加302%、371%和127%,磷素活化系数平均比对照处理增加180%、259%和120%,但全磷含量只有大于1200kgP2O5-hm-2才与不施磷处理存在显着差异。增施磷肥能增加棉花产量、吸磷量和干物质的积累量,但过量施用磷肥并不能显着增加棉花产量、吸磷量和干物质积累量。北疆壤质、砂壤质棉田和南疆棉田棉株吸磷量分别平均比对照处理增加41%、31%和19%,干物质积累分别平均比对照处理增加20%、13%和26%。综合比较施磷效益,施磷量控制在150kgP2O5-hm-2左右既能提高速效磷的有效性满足棉花的需求又能增加土壤磷库和潜在供磷能力。4.棉田土壤磷肥用量估算方法比较利用肥效函数法、土壤吸附等温线法、土壤磷酸盐吸收系数法和磷指标法对磷肥推荐量进行了比较,砂壤质棉田由此估算的施磷量分别为148、173、168和150kgP2O5-hm-2,壤质棉田施磷量分别为138、160、153和172kgP2O5-hm-2,其中以土壤磷酸盐吸收系数法操作最简便且估算结果与肥效函数法相当。5.棉花磷高效基因型筛选的初步研究在苗期和蕾期筛选试验中,供试32个棉花品种在不同磷营养下表现显着差异,地下干物质、地上干物质、整株干物质、根冠比、植株磷含量、植株吸磷量和植株磷利用效率等指标的变异系数苗期在12.2-53.6之间变化,蕾期在19.3-85.9之间变化,低磷条件下,地下干物质、地上干物质、整株干物质、植株磷含量、根系活力和植株吸磷量均显着低于正常供磷水平,而根冠比和植株磷利用效率却高于正常供磷水平。通过不同筛选指标间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的比较,确定相对磷利用效率、相对整株干物质、相对磷含量和相对吸磷量为棉花磷效率基因型筛选指标,同时以确立的筛选指标为对象进行聚类分析,得出供试32个棉花品种中新海18号、中棉42号、新海6号和新陆早7号为磷高效品种,新陆早13号和新陆早17号为磷低效品种,其余品种为磷中效品种。
房娜娜[9](2020)在《机械活化磷矿粉的磷释放特征及其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我国面临高品位磷矿日渐枯竭,中低品位磷矿由于富集成本较高而开发不利等问题。机械活化技术能够显着提高中、低品位磷矿的磷溶解性,但目前大部分都集中在机械活化加工设备的工艺研究,而缺乏机械活化磷矿粉磷释放特征及其活化机理探讨。因此,本文利用行星式球磨机在转数和研磨介质一定的条件下,研究岩浆型(辽宁北票)、变质型(湖南石门)和沉积型(湖南石门和湖北宜昌)中低品位磷矿的随着研磨时间(0-60min)变化,其物理、化学性质相应变化及其与磷的溶解性的关联性,并验证机械活化磷矿粉在燕麦及大田玉米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1)机械活化作用能够显着提高磷矿粉的磷溶解性。机械活化作用能够显着降低磷矿粉的粒度,中位粒径D50可最小达到6.42-10.48μm。与未活化磷矿粉相比,机械活化60 min内磷矿粉枸溶性磷含量提高到12.46%-17.06%,枸溶率提高1.64-13.67倍。枸溶率与研磨时间呈显着的指数方程关系。机械活化磷矿粉枸溶性磷含量与粒度呈显着负相关关系。(2)机械活化作用能够改变磷矿粉的物理、化学性质,且与磷溶解性有极大的关联性。从物理性质变化来看,X射线衍射(XRD)结果显示,磷矿粉中的主相磷灰石和伴生矿物随着机械活化时间的延长均转化为非晶态。从化学性质来看,机械活化作用能够改变磷矿粉的物相。红外光谱(IR)和X射线衍射(XRD)结果显示:四个磷矿粉中的氟磷灰石(Ca5(PO4)3F)随着机械活化作用发生了CO32-的B型替代和通道离子替代,即CO32-替代PO43-四面体和OH-取代了F-,分别形成了碳磷灰石(Ca10(PO4)6CO3)和羟基磷灰石(Ca5(PO4)3OH),经过热重分析(TGA)验证,碳磷灰石和羟基磷灰石在机械活化过程中分别发生了脱碳反应和热解反应,形成了Ca(PO3)2,增加了磷的溶解性。与未活化的磷矿粉相比,机械活化磷矿粉的pH值提高了0.44-0.92个单位。(3)与未活化磷矿粉相比,机械活化磷矿粉施入红壤在100天内能显着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培养25天后,机械活化磷矿粉处理的土壤pH值显着高于过磷酸钙和未活化磷矿粉的处理。(4)机械活化磷矿粉具有缓释磷性能。施用等纯磷量的机械活化磷矿粉后,北票岩浆型机械活化磷矿粉MA处理的两茬燕麦总吸磷量显着高于过磷酸钙处理,而干物质总重和总磷偏养分生产力Ppnp则与过磷酸钙处理持平,其中第一茬燕麦植株干物质重和磷偏养分生产力Ppnp显着低于过磷酸钙,而第二茬燕麦的生长指标和土壤速效磷则高于过磷酸钙处理。(5)与100%重过磷酸钙的处理相比,20%机械活化磷矿粉与80%重过磷酸钙配施能够使玉米的吸磷量、产量、磷利用率(磷养分偏生产力Ppnp和表观利用率Prec)持平,且纯收入提高253.8元hm-2(1.53%)。替代量超过50%后会造成玉米不同程度的减产。10%机械活化磷矿粉和90%重过磷酸钙配施的土壤速效磷含量与100%重过磷酸钙处理相当。综上,探索机械活化磷矿粉的磷释放特征及其机理研究将为合理利用中低品位磷矿粉,缓解我国磷资源危机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指导。
石孝均[10](2003)在《水旱轮作体系中的养分循环特征》文中指出采用田间定位试验、渗漏池试验、盆栽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长期定位施肥对水旱轮作体系稻麦产量和紫色土肥力的影响,详细分析了氮、磷、钾养分在水旱轮作体系中的迁移转化和平衡,旨在为水旱轮作体系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和养分资源的优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 (1)在持续(10年)水旱轮作条件下,NPK以及NPK与有机肥配合施用能维持水旱轮作系统的生产力和土壤肥力,稻麦持续高产,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提高,有效磷快速增加,速效钾与试验前基本平衡。N、P、K不均衡施用的各处理,稻麦产量利化肥肥效逐年降低,土壤养分耗竭。 (2)水旱轮作干湿交替影响了土壤中养分的迁移、转化和累积,10年定位施肥后,矿质氮在土壤剖面中含量低、呈相对均匀的分布,没有出现累积;长期施磷肥残留于土壤中的磷主要以Ca2-P、Ca8-P、Al-P、Fe-P、O-P这几种形态存在,它们都是稻麦的有效磷源,尤其在土壤磷素严重耗竭时闭蓄态磷(O-P)是稻麦吸收的主要磷源,积累在土壤中的磷有明显下移趋势;淹水能促进土壤缓效钾的释放,提高土壤供钾能力。 (3)连续水旱轮作条件下,氮肥单施其肥效逐年降低;N与PK配施肥效稳定,每千克氮肥(N)平均增产小麦8kg、水稻10kg;氮肥利用率在小麦和水稻上分别为34.5±9%和40±6%。在水旱轮作系统中环境输入的氮每年高达126kg/hm2。施入到系统中的氮肥有30~38%被稻麦收获移出;土壤残留-6~26%;损失38~76%,NPK以及NPK与有机肥配合施用能减少氮素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和土壤保存率。淋洗损失的氮少,仅占施氮量的3~4%,小麦苗期是氮素淋失最强烈的时期,控制小麦基肥用量是减少氮素淋失的主要途径。 (4)小麦和水稻对磷肥的吸收利用率10年平均分别为27.1%和19.5%,农学效率分别为13.0kg/kg和10.0kg/kg,稻麦对磷肥的吸收利用率和农学效率有逐年升高之势。施入的磷肥有70~80%残留于土壤,极大地丰富了土壤有效磷库,平均每年增加2.8mg/kg。小麦对磷肥的依赖性高于水稻,淹水能提高土壤的供磷能力,在进行磷肥推荐时可降低水稻磷肥用量。 (5)紫色土是一种供钾能力较强的土壤,在水旱轮作条件下各种形态钾之间能快速转化,持续地供给作物需要。稻麦吸收的钾有70%以上来自于土壤,在连续稻麦种植的条件下土壤缓效钾是作物吸钾的主要来源。除稻草还田配施NPK处理钾素有盈余外,其余各处理钾素都亏缺,土壤缓效钾降低。
二、旱田土壤速效磷测定方法的研究——化学测定方法与作物的吸磷量及磷素形态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旱田土壤速效磷测定方法的研究——化学测定方法与作物的吸磷量及磷素形态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典型农田土壤磷素形态特征及施肥后农学与环境意义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农田土壤磷素研究概况 |
1.1.1 农田土壤磷素来源 |
1.1.2 农田土壤磷素赋存形态 |
1.1.3 农田土壤各磷素组分含量及与有效磷的关系 |
1.2 长期施用磷肥对农田土壤磷素含量的影响 |
1.3 国内外农田土壤磷素盈余状况 |
1.4 农田土壤磷素流失风险研究 |
1.4.1 磷素流失风险现状 |
1.4.2 土壤磷素流失的主要形式 |
1.4.3 农田土壤磷素流失的影响因素 |
1.5 土壤磷素流失风险指标评价 |
1.5.1 土壤磷吸附饱和度法(DPS) |
1.5.2 土壤测试磷法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1.8 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山西省典型农田土壤布点原则及肥力分析 |
2.1.1 农田土壤布点原则 |
2.1.2 土样采集 |
2.1.3 土壤基本指标测试 |
2.2 有机肥对山西典型农田土壤磷素生物有效性研究 |
2.2.1 供试有机肥 |
2.2.2 供试作物 |
2.2.3 试验设计 |
2.2.4 黑麦草采集与测定 |
2.3 土壤农学与环境磷测定 |
2.3.1 土壤样品采集 |
2.3.2 土壤4 种浸提磷的测定 |
2.3.3 土壤磷饱和度的计算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山西典型农田土壤肥力现状与无机磷含量分析 |
3.1.1 山西典型农田土壤肥力现状 |
3.1.2 山西典型农田土壤各无机磷形态分布特征 |
3.1.3 土壤各无机磷形态与Olsen-P的相关性分析 |
3.1.4 山西典型农田土壤无机磷对Olsen-P的贡献 |
3.2 施用有机肥对山西不同类型典型农田土壤磷素生物有效性影响 |
3.2.1 施用有机肥对山西不同类型典型农田土壤各培养时期黑麦草鲜重变化的影响 |
3.2.2 施用有机肥对山西不同类型典型农田土壤各培养时期黑麦草干重变化的影响 |
3.2.3 施用有机肥对山西不同类型典型农田土壤各培养时期黑麦草吸磷量的影响 |
3.2.4 山西典型农田土壤有效磷与黑麦草吸磷量的相关性分析 |
3.3 不同施肥处理对山西典型农田土壤磷素环境流失风险评价 |
3.3.1 不同施肥处理对山西典型农田土不同土壤类型4 种浸提磷含量的影响 |
3.3.2 不同施肥处理对山西典型农田土不同土壤类型磷素饱和度(16 周)的影响 |
3.3.3 不同培养时期4 种浸提磷间的相关性分析 |
3.3.5 山西典型农田土壤磷素环境意义评价 |
4 讨论 |
4.1 山西典型农田土壤肥力现状与土壤无机磷有效性评价 |
4.2 不同施肥处理对山西典型农田土壤磷素生物有效性影响 |
4.3 不同有机肥对山西典型农田土壤磷素环境意义评价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附录 |
(2)多年定位试验条件下不同施磷水平对土壤磷形态和生物有效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我国农田磷肥施用状况及存在问题 |
1.2 长期施肥对土壤磷素形态累积和生物有效性的研究 |
1.2.1 土壤磷素形态及分级方法 |
1.2.2 长期施肥对土壤磷素形态转化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
1.2.3 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
1.3 土壤有效磷测定方法与土壤磷组分关系的研究进展 |
1.4 土壤溶液中离子组成的研究进展 |
1.4.1 土壤溶液的概念 |
1.4.2 土壤溶液的提取方法 |
1.4.3 施肥对土壤溶液中离子组分的影响 |
1.4.4 Visual MINTEQ模型的应用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多年定位试验条件下不同施磷水平对土壤无机磷分级的影响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样品采集方法 |
2.2 温度和施磷水平对土壤溶液中离子组成和磷素存在形态的影响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设计 |
2.2.3 土壤溶液采集方法 |
2.3 温度和磷肥对小麦苗期生长及无机磷形态转化的影响 |
2.3.1 试验材料 |
2.3.2 试验设计 |
2.3.3 样品采集方法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1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方法 |
2.4.2 土壤溶液化学分析 |
2.4.3 小麦植株各项指标的测定方法 |
2.5 试验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多年定位试验条件下不同施磷水平对土壤无机磷分级的影响 |
3.1.1 不同施磷量对冬小麦收获期土壤全磷、无机磷含量的影响 |
3.1.2 不同施磷量对土壤无机磷组成的影响 |
3.1.3 磷耗竭下土壤各形态无机磷的贡献率 |
3.1.4 耕层土壤累积的各形态无机磷的转化 |
3.1.5 土壤有效磷测定方法评价 |
3.1.6 土壤各形态无机磷与4 种有效磷测定方法之间的通径分析 |
3.2 温度和施磷对土壤溶液离子组成的影响 |
3.2.1 温度和施磷水平对土壤溶液pH和电导率的影响 |
3.2.2 温度和施磷水平对土壤溶液离子组成的影响 |
3.2.3 温度和施磷水平对土壤溶液中磷素形态分布的影响 |
3.2.4 温度和施磷水平对土壤溶液中离子活度的影响 |
3.2.5 土壤溶液离子活度之间的相关分析 |
3.2.6 温度和施磷水平对土壤磷酸盐溶解平衡的影响 |
3.3 温度和施磷对潮土上小麦苗期生长及无机磷形态转化的影响 |
3.3.1 温度和施磷对小麦生物量和磷素吸收的影响 |
3.3.2 温度和施磷对小麦根冠比、株高、分蘖数的影响 |
3.3.3 温度和施磷对小麦根系活力的影响 |
3.3.4 温度和施磷对土壤pH的影响 |
3.3.5 温度和施磷对小麦非根际和根际土壤Olsen-P含量的影响 |
3.3.6 温度和施磷对小麦非根际和根际土壤Ca_2-P、Ca_8-P含量的影响 |
3.3.7 温度和施磷对小麦非根际和根际土壤Al-P、Fe-P含量的影响 |
3.3.8 温度和施磷对小麦非根际和根际土壤O-P、Ca_(10)-P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多年定位试验条件下不同施磷水平对土壤无机磷分级的影响 |
4.1.1 不同施磷量土壤磷含量的变化 |
4.1.2 长期定位试验中4 种有效磷测定方法评价 |
4.1.3 土壤各形态无机磷与4 种有效磷测定方法相关性 |
4.2 温度和施磷对土壤溶液中离子组成和磷素存在形态的影响 |
4.2.1 温度和施磷水平对土壤溶液基本性质的影响 |
4.2.2 温度和施磷水平对土壤溶液中磷素形态分布的影响 |
4.2.3 温度和施磷水平对土壤溶液中离子活度的影响 |
4.2.4 温度和施磷水平对土壤磷酸盐溶解平衡的影响 |
4.3 温度和施磷对小麦苗期生长和无机磷形态转化的影响 |
4.3.1 温度和施磷对小麦苗期生长的影响 |
4.3.2 温度和施磷对石灰性土壤pH、有效磷和无机磷组分的影响 |
4.3.3 温度和施磷对小麦吸收利用土壤磷素的影响 |
5 结论 |
6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4)长期施磷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形态特征及其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土壤中磷素的形态分级、含量及其有效性 |
1.2.1 无机磷形态分级、含量及其有效性 |
1.2.2 有机磷形态分级、含量及其有效性 |
1.2.3 土壤中磷素的有效化 |
1.3 土壤中磷素的循环和转化 |
1.3.1 土壤中磷素的循环 |
1.3.2 土壤中磷素的转化 |
1.3.3 土壤中磷素的转化特点及影响因素 |
1.4 长期施肥对土壤磷素的影响 |
1.4.1 长期施肥对土壤供磷状况的影响 |
1.4.2 长期施肥对不同形态磷富集与变异的影响 |
1.4.3 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磷素形态与微量元素形态 |
1.5 土壤磷素分级与有效性的研究方法 |
1.5.1 土壤磷素分级研究方法 |
1.5.2 土壤磷素有效性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石灰性土壤各形态磷素的富集与变异特征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土壤样品采集 |
2.2.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2.3 数据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石灰性菜园土壤与粮田土壤耕层全磷及各形态磷素的含量与分布 |
2.3.2 不同植菜年限石灰性土壤磷素的剖面分布与变异特征 |
2.3.3 石灰性土壤中磷素形态分布与其它土壤性质的关系 |
2.4 小结 |
第三章 石灰性土壤磷形态及其微量元素形态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土壤样品采集 |
3.2.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2.3 石灰性土壤磷素分级体系 |
3.2.4 数据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石灰性土壤剖面无机磷不同分级形态的组成与分布 |
3.3.2 石灰性土壤无机磷不同分级形态相关性分析 |
3.3.3 石灰性土壤磷素与微量元素的全量和有效量 |
3.3.4 石灰性土壤微量元素的形态分级及其含量的变异比较 |
3.3.5 石灰性土壤微量元素与磷素形态分级的相关性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长期施磷石灰性土壤磷素耗竭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石灰性土壤磷素耗竭试验 |
4.2.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4.2.3 数据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耗竭条件下土壤磷素变异状况 |
4.3.2 不同耗竭时期土壤中不同无机磷形态的变异状况 |
4.3.3 耗竭条件下盆栽苜蓿对养分的吸收量及其生物量的变化 |
4.3.4 耗竭条件下土壤磷素与其他养分含量及吸收量的相关性 |
4.4 小结 |
第五章 长期施肥石灰性土壤中磷肥的有效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静水释放试验 |
5.2.2 石灰性土壤磷素有效性试验 |
5.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5.2.4 数据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包膜控释磷肥的静水释放特征 |
5.3.2 不同磷肥对石灰性土壤全磷和有效磷的影响 |
5.3.3 不同磷肥在石灰性土壤中无机磷形态的转化 |
5.3.4 不同磷肥在石灰性土壤中的有效性 |
5.4 小结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6.1 讨论 |
6.1.1 石灰性土壤各形态磷素的富集与变异特征 |
6.1.2 石灰性土壤磷素形态与微量元素分级形态 |
6.1.3 长期施磷石灰性土壤的磷素耗竭研究 |
6.1.4 长期施肥石灰性土壤中磷肥的有效性研究 |
6.2 结论 |
6.3 存在问题 |
6.4 今后工作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长期定位施肥对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磷素形态及释放特征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土壤磷素的形态 |
1.1.1 土壤磷素 |
1.1.2 土壤磷素的形态、分类及其有效性 |
1.2 土壤磷素的固定与释放特性 |
1.2.1 土壤磷素的固定特性 |
1.2.2 土壤磷素的释放特性 |
1.2.3 影响土壤磷素固定与释放的因素 |
1.3 有机酸对土壤磷素释放的影响 |
1.3.1 土壤中有机酸的来源 |
1.3.2 土壤中有机酸的浓度 |
1.3.3 有机酸对土壤磷素释放的影响 |
1.4 铁氧化物对土壤磷素释放的影响 |
1.4.1 铁氧化物的种类及生物成因 |
1.4.2 铁氧化物的微观结构 |
1.4.3 铁氧化物的表面性质 |
1.4.4 铁氧化物对土壤磷释放的影响 |
1.5 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磷素累积状况及对环境的影响 |
1.5.1 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的作用及特征 |
1.5.2 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的磷素累积状况 |
1.5.3 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磷素累积对环境的影响 |
1.6 课题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
1.6.1 课题来源 |
1.6.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长期定位施肥对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磷素形态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区概况 |
2.2.2 供试土壤 |
2.2.3 土壤磷素形态的测定 |
2.2.4 分析方法 |
2.2.5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长期定位施肥对设施蔬菜栽培土壤无机磷的影响 |
2.3.2 长期定位施肥对设施蔬菜栽培土壤有机磷和残渣态磷的影响 |
2.3.3 长期定位施肥对设施蔬菜栽培土壤TP及TP结构组成的影响 |
2.3.4 设施蔬菜栽培土壤不同形态磷组分与速效磷含量的关系 |
2.4 小结 |
第三章 长期定位施肥对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磷素吸附解吸特征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土壤 |
3.2.2 土壤磷素的吸附和解吸测定 |
3.2.3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长期定位施肥对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磷素吸附特征的影响 |
3.3.2 长期定位施肥对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磷素解吸特征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长期定位施肥对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磷素释放特征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土壤 |
4.2.2 土壤磷素的释放测定 |
4.2.3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长期定位施肥的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磷素释放量与释放时间的关系 |
4.3.2 长期定位施肥的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磷素释放率与释放时间的关系 |
4.3.3 长期定位施肥的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磷素的释放动力学方程 |
4.3.4 长期定位施肥的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磷素的释放动力学参数 |
4.3.5 长期定位施肥的设施蔬菜栽培土壤释磷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有机酸对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磷素释放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供试材料 |
5.2.2 有机酸对磷素释放影响的测定 |
5.2.3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有机酸对不同施肥处理的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磷素释放的影响 |
5.3.2 不同有机酸浓度水平对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磷素释放的影响 |
5.3.3 有机酸对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磷素释放动力学性质的影响 |
5.3.4 有机酸对设施蔬菜栽培土壤各形态磷组分释放的影响 |
5.3.5 有机酸促进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磷素释放过程中铁铝的持续释放 |
5.4 小结 |
第六章 有机酸对铁氧化物磷释放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供试铁氧化物的合成及鉴定 |
6.2.2 供试有机酸 |
6.2.3 铁氧化物的磷等温吸附与解吸测定 |
6.2.4 有机酸对铁氧化物磷释放动力学的影响 |
6.2.5 不同有机酸对铁氧化物磷释放的影响 |
6.2.6 数据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铁氧化物对磷素的吸附解吸特性 |
6.3.2 有机酸对铁氧化物磷释放动力学的影响 |
6.3.3 不同有机酸对铁氧化物磷释放的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6)长期施肥和土壤管理对塿土磷形态分布及有效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不同管理措施下土壤磷库的演化 |
1.2.2 不同管理措施下土壤磷素的形态及有效性 |
1.2.3 不同管理措施对团聚作用及团聚体磷形态的影响 |
1.2.4 不同管理措施下土壤pH变化对磷形态转化的影响 |
1.3 问题提出 |
1.4 研究内容 |
1.4.1 长期施肥和土壤管理下土壤磷素演变特征 |
1.4.2 长期施肥对土壤磷形态的影响及其对作物磷吸收的贡献 |
1.4.3 长期施肥和土壤管理对团聚体磷形态的影响 |
1.4.4 施磷量和pH变化对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长期施肥和土壤管理塿土耕层磷素演变特征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地概况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2.2.4 数据计算及分析方法 |
2.3 结果和分析 |
2.3.1 长期施肥塿土耕层土壤全磷、无机磷、有机磷动态 |
2.3.2 长期施肥塿土耕层土壤无机磷和有机磷比例 |
2.3.3 不同土壤管理塿土耕(表)层土壤全磷、无机磷、有机磷动态 |
2.3.4 不同土壤管理塿土耕(表)层土壤无机磷和有机磷比例 |
2.4 讨论 |
2.4.1 长期施肥塿土磷素演变 |
2.4.2 长期不同土壤管理塿土磷素演变 |
2.5 小结 |
第三章 小麦/休闲体系长期施肥对小麦磷吸收和土壤磷形态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地概况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
3.2.4 数据计算及分析方法 |
3.3 结果和分析 |
3.3.1 长期施肥对小麦磷吸收的贡献 |
3.3.2 长期施肥对耕层土壤磷形态的影响 |
3.3.3 磷形态有效性及其与磷表观平衡的关系 |
3.4 讨论 |
3.4.1 长期施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3.4.2 长期施肥对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
3.4.3 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磷形态的影响 |
3.4.4 长期施肥对土壤磷转化的影响 |
3.4.5 土壤磷形态对作物吸磷量的贡献 |
3.5 小结 |
第四章 小麦/玉米体系长期施肥对塿土磷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地概况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
4.2.4 数据计算及分析方法 |
4.3 结果和分析 |
4.3.1 冬小麦/夏玉米体系蒋柏藩-顾益初法和Tiessen-Moir法测定磷形态对比 |
4.3.2 冬小麦/夏玉米体系小麦磷吸收与土壤磷形态的关系 |
4.3.3 冬小麦/夏玉米体系土壤磷形态与磷表观平衡的关系 |
4.4 讨论 |
4.4.1 不同磷素分级方法的比较 |
4.4.2 蒋柏藩-顾益初法和Tiessen-Moir法磷形态的有效性 |
4.4.3 不同轮作方式塿土磷形态影响的比较 |
4.5 小结 |
第五章 长期施肥对团聚体磷形态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地概况 |
5.2.2 试验设计 |
5.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5.2.4 数据计算及分析 |
5.3 结果和分析 |
5.3.1 长期施肥塿土耕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 |
5.3.2 耕层土壤无机磷形态和有机磷形态 |
5.3.3 耕层土壤团聚体无机磷形态和有机磷形态 |
5.3.4 长期施肥塿土耕层土壤团聚体磷固存 |
5.3.5 耕层土壤团聚体中固存磷形态和有机碳的关系 |
5.3.6 耕层土壤团聚体磷形态与土壤磷形态的关系 |
5.4 讨论 |
5.4.1 长期施肥对塿土团聚体磷形态的影响 |
5.4.2 长期施肥对磷在团聚体分布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土壤管理措施对团聚体磷形态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地概况 |
6.2.2 试验设计 |
6.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6.2.4 数据计算及分析 |
6.3 结果和分析 |
6.3.1 长期不同土壤管理塿土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 |
6.3.2 耕层土壤无机磷和有机磷 |
6.3.3 团聚体及粉粘粒组分中无机磷和有机磷形态 |
6.3.4 长期土壤管理磷形态在水稳性团聚体中的分配 |
6.3.5 团聚体中磷含量与有机碳的关系 |
6.3.6 团聚体磷形态与土壤磷形态的关系 |
6.4 讨论 |
6.4.1 长期施肥对塿土团聚体磷形态的影响 |
6.4.2 长期施肥对磷在团聚体分布的影响 |
6.4.3 长期土壤管理对团聚体中磷形态的影响 |
6.4.4 不同土壤管理对磷在团聚体分布的影响 |
6.5 小结 |
第七章 施磷对不同肥力和PH值塿土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试验地概况 |
7.2.2 实验设计 |
7.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7.2.4 数据计算及分析 |
7.3 结果和分析 |
7.3.1 施磷对不同pH值和肥力塿土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
7.3.2 施磷对低肥力土壤不同pH值条件下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
7.3.3 施磷对中肥力土壤不同pH值条件下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
7.3.4 施磷对高肥力土壤不同pH值条件下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
7.4 讨论 |
7.4.1 不同肥力土壤和pH值条件下肥料磷的有效性 |
7.4.2 施磷对不同肥力和pH值条件下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
7.4.3 肥力磷在不同肥力和pH值条件下的转化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研究的创新点 |
8.3 研究的不足之处 |
8.4 今后的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玉米秸秆还田配施磷肥对土壤磷组分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作物秸秆资源及利用 |
1.2.2 秸秆还田与磷肥配施对土壤磷素状况的影响 |
1.2.3 秸秆还田与磷肥配施对土壤磷素形态的影响 |
1.2.4 秸秆还田与磷肥配施对土壤磷吸附与解吸特性的影响 |
1.2.5 秸秆还田与磷肥配施对土壤有机磷水解的影响 |
1.2.6 秸秆还田与磷肥配施对作物磷素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田间布置 |
2.5 样品采集与测定 |
2.5.1 植株样品采集与测定 |
2.5.2 土壤样品采集与测定 |
2.6 相关计算 |
2.7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秸秆还田与磷肥配施对土壤速效磷及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3.1.1 秸秆还田与磷肥配施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
3.1.2 秸秆还田与磷肥配施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3.2 秸秆还田与磷肥配施对土壤磷素形态的影响 |
3.2.1 秸秆还田与磷肥配施对土壤H_2O浸提态磷含量的影响 |
3.2.2 秸秆还田与磷肥配施对土壤NaHCO_3浸提态磷含量的影响 |
3.2.3 秸秆还田与磷肥配施对土壤NaOH浸提态磷含量的影响 |
3.2.4 秸秆还田与磷肥配施对土壤HCl浸提态磷含量的影响 |
3.2.5 秸秆还田与磷肥配施对土壤难溶态磷(Residual-P)含量的影响 |
3.2.6 秸秆还田与磷肥配施对土壤全磷含量的影响 |
3.2.7 秸秆还田与磷肥配施对各形态磷占全磷百分比的影响 |
3.2.8 土壤磷组分、磷酸酶活性与速效磷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3.3 秸秆还田与磷肥配施对土壤磷吸附与解吸特性的影响 |
3.3.1 秸秆还田与磷肥配施对土壤磷吸附特性的影响 |
3.3.2 秸秆还田与磷肥配施对土壤磷解吸特性的影响 |
3.4 秸秆还田与磷肥配施对玉米磷素吸收和积累的影响 |
3.4.1 秸秆还田与磷肥配施对玉米磷素含量的影响 |
3.4.2 秸秆还田与磷肥配施对玉米磷素积累量的影响 |
3.5 秸秆还田与磷肥配施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
3.5.1 秸秆还田与磷肥配施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5.2 秸秆还田与磷肥配施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秸秆还田与施磷肥对土壤磷素形态的影响 |
4.2 秸秆还田与施磷肥对土壤磷吸附与解吸特性的影响 |
4.3 秸秆还田与施磷肥对玉米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4.4 秸秆还田与施磷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绿洲棉田磷素养分资源高效利用机理和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土壤与植物磷素研究进展 |
1.1 土壤磷素研究近况 |
1.1.1 土壤磷素的形态及空间分布研究进展 |
1.1.2 土壤磷素的吸持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
1.1.3 土壤磷素有效性及提高途径 |
1.2 植物磷效率研究进展概况 |
1.2.1 植物磷效率概念的探究 |
1.2.2 植物磷效率的差异 |
1.2.3 植物磷高效机理研究 |
1.2.4 磷高效品种作物筛选方法的研究现状分析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南疆库尔勒包头湖农场 |
2.1.2 北疆呼图壁二十里店乡 |
2.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2.2.1 研究目标 |
2.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2.4 研究方法 |
2.4.1 盆栽试验 |
2.4.2 田间试验 |
2.4.3 室内模拟试验 |
2.4.4 水培试验 |
2.4.5 室内分析测定 |
2.4.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章 盆栽条件下不同质地棉田磷素有效性研究 |
3.1 不同质地棉田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 |
3.2 不同磷肥用量对不同质地棉田土壤速效磷的影响 |
3.2.1 砂壤质棉田土壤速效磷含量变化 |
3.2.2 壤质棉田土壤速效磷含量变化 |
3.2.3 粘质棉田土壤速效磷含量变化 |
3.3 不同磷肥用量对不同质地棉田土壤全磷的影响 |
3.3.1 砂壤质棉田土壤全磷含量变化 |
3.3.2 壤质棉田土壤全磷含量变化 |
3.3.3 粘质棉田土壤全磷含量变化 |
3.4 不同磷肥用量对不同质地棉株磷素吸收的影响 |
3.5 不同质地棉田土壤磷素的吸附特性 |
3.5.1 不同质地棉田土壤磷素的等温吸附曲线 |
3.5.2 不同质地棉田土壤磷素的吸附参数及需磷量 |
3.6 不同质地棉田土壤磷素的解吸特性 |
3.7 讨论 |
3.8 结论 |
第4章 不同磷肥用量对各生育期棉田土壤磷素吸持特性的影响 |
4.1 重过磷酸钙对棉田土壤磷素吸持特性的影响 |
4.1.1 棉田土壤磷素等温吸附曲线 |
4.1.2 棉田土壤磷素的吸附参数及需磷量 |
4.1.3 棉田土壤磷素解吸特性 |
4.2 磷酸二铵对棉田土壤磷素吸持特性的影响 |
4.2.1 棉田土壤磷素等温吸附曲线 |
4.2.2 棉田土壤磷素的吸附参数及需磷量 |
4.2.3 棉田土壤磷素的解吸特性 |
4.3 讨论 |
4.4 结论 |
第5章 不同磷肥用量对棉田磷素有效性的影响研究 |
5.1 不同磷肥用量对北疆壤质棉田磷素有效性的影响 |
5.1.1 不同磷肥用量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
5.1.2 不同磷肥用量对土壤全磷含量的影响 |
5.1.3 不同磷肥用量对棉花磷素吸收分配的影响 |
5.1.4 不同磷肥用量对棉花产量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5.2 不同磷肥用量对北疆砂壤质棉田磷素有效性的影响 |
5.2.1 不同磷肥用量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
5.2.2 不同磷肥用量对土壤全磷含量的影响 |
5.2.3 不同磷肥用量对棉花磷素吸收分配的影响 |
5.2.4 不同磷肥用量对棉花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5.3 不同磷肥用量对南疆棉田磷素有效性的影响 |
5.3.1 不同磷肥用量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
5.3.2 不同磷肥用量对土壤全磷含量的影响 |
5.3.3 不同磷肥用量对棉花磷素吸收分配的影响 |
5.3.4 不同磷肥用量对棉花产量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5.4 讨论 |
5.5 结论 |
第6章 棉田土壤磷肥用量估算方法比较 |
6.1 棉田土壤磷素吸持特性及需磷量 |
6.2 棉田磷素效应函数及需磷量 |
6.3 棉田土壤的磷肥指数及适宜磷肥用量 |
6.4 棉田土壤的磷酸盐吸收系数(PAC)及需磷量 |
6.5 讨论与结论 |
第7章 棉花磷高效基因型筛选的初步研究 |
7.1 供试品种 |
7.2 棉花苗期磷效率品种筛选 |
7.2.1 磷营养对不同基因型棉花苗期植株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
7.2.2 磷营养对不同基因型棉花苗期植株磷效率的影响 |
7.2.3 不同基因型棉花苗期磷效率筛选指标的分析和比较 |
7.2.4 不同基因型棉花苗期筛选指标的聚类分析 |
7.3 棉花蕾期磷效率品种筛选 |
7.3.1 磷营养对不同基因型棉花蕾期植株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
7.3.2 磷营养对不同基因型棉花蕾期植株磷效率和根系活力的影响 |
7.3.3 不同基因型棉花蕾期磷效率筛选指标的分析和比较 |
7.3.4 不同基因型棉花蕾期筛选指标的聚类分析 |
7.4 讨论 |
7.5 结论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机械活化磷矿粉的磷释放特征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磷矿资源现状 |
1.3 磷矿在生产磷肥中的应用 |
1.4 速效磷肥施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1.5 直接施用磷矿粉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5.1 直接施用磷矿粉的研究现状 |
1.5.2 磷矿粉的生物有效性评价标准 |
1.5.3 影响磷矿粉直接施用效果的因素 |
1.5.4 提高磷矿粉有效性的途径 |
1.6 机械活化磷矿粉的研究进展 |
1.6.1 机械活化技术的概念 |
1.6.2 机械活化磷矿粉的研究进展 |
1.6.3 机械活化磷矿粉的物理、化学性质 |
1.6.4 机械活化磷矿粉的晶体结构特征与磷溶解特性的关系 |
1.6.5 机械活化磷矿粉的研究方法 |
1.6.6 机械活化磷矿粉的应用效果 |
1.6.6.1 机械活化磷矿粉对土壤磷库的影响 |
1.6.6.2 机械活化磷矿粉对不同作物生长的影响 |
1.6.7 机械活化磷矿粉存在的问题 |
1.7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机械活化作用对磷矿粉粒度、磷溶解特性及其关系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磷矿 |
2.1.2 试验预处理 |
2.1.3 试验设计 |
2.1.4 指标测定方法 |
2.2 数据分析与统计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机械活化作用对磷矿粉粒度的影响 |
2.3.2 机械活化磷矿粉枸溶性磷含量和枸溶率的变化 |
2.3.3 机械活化磷矿粉枸溶性磷含量与粒度的关系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机械活化后磷矿粉的物理、化学性质变化及磷释放机理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试验预处理 |
3.1.3 试验设计 |
3.1.3.1 机械活化磷矿粉表面形貌变化 |
3.1.3.2 机械活化磷矿粉的表面功能基团变化 |
3.1.3.3 机械活化磷矿粉的物相组成及晶体结构表征分析 |
3.1.3.4 机械活化磷矿粉热稳定性变化 |
3.1.3.5 机械活化对磷矿粉的pH影响 |
3.2 数据分析与统计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机械活化对磷矿粉表面形貌变化的影响 |
3.3.2 机械活化对磷矿粉表面基团变化的影响 |
3.3.3 机械活化对磷矿粉的物相转变及晶体结构的影响 |
3.3.4 机械活化对磷矿粉热稳定性的影响 |
3.3.5 机械活化作用对磷矿粉pH值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施用机械活化磷矿粉后土壤磷动态释放特征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指标测定 |
4.2 数据分析与统计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机械活化磷矿粉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
4.3.2 机械活化磷矿粉对土壤pH值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机械活化磷矿粉对作物的产量及土壤速效磷的影响 |
5.1 机械活化磷矿粉对燕麦的产量及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
5.1.1 材料与方法 |
5.1.1.1 供试材料 |
5.1.1.2 试验设计 |
5.1.1.3 指标测定 |
5.1.2 数据分析与统计 |
5.1.3 结果与分析 |
5.1.3.1 机械活化磷矿粉对燕麦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
5.1.3.2 机械活化磷矿粉施用后对燕麦干物质重的影响 |
5.1.3.3 机械活化磷矿粉对燕麦吸磷量的影响 |
5.1.3.4 机械活化磷矿粉对燕麦磷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
5.1.4 讨论 |
5.1.5 小结 |
5.2 机械活化磷矿粉与水溶性磷肥配施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
5.2.1 材料与方法 |
5.2.1.1 试验地点 |
5.2.1.2 供试材料 |
5.2.1.3 试验设计 |
5.2.1.4 指标测定 |
5.2.1.4.1 植物样品的采集及测定 |
5.2.1.4.2 土壤样品的采集及测定 |
5.2.2 数据分析与统计 |
5.2.3 结果与分析 |
5.2.3.1 栽培年限、磷处理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速效磷和玉米产量指标的影响 |
5.2.3.2 机械活化磷矿粉与水溶性磷肥配施对土壤速效磷的影响 |
5.2.3.3 机械活化磷矿粉与水溶性磷肥配施对玉米吸磷量和产量的影响 |
5.2.3.4 机械活化磷矿粉与水溶性磷肥配施对磷利用率的影响 |
5.2.4 讨论 |
5.2.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 |
(10)水旱轮作体系中的养分循环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水旱轮作体系中养分循环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
1.3 研究的总体思路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基地概况 |
2.2 长期定位试验 |
2.3 渗漏池试验 |
2.4 分析方法与常用术语的定义 |
第三章 水旱轮作稻麦生产力及其变化 |
3.1 长期定位施肥稻麦产量及其变化 |
3.2 长期水旱轮作紫色土基础地力产量及其变化 |
3.3 气候对稻麦产量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水旱轮作长期定位施肥条件下土壤肥力的变化 |
4.1 水旱轮作长期定位施肥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时空变化 |
4.2 连续水旱轮作紫色土供肥能力的变化 |
4.3 水旱轮作长期定位施肥条件下土壤氮库的时空变化 |
4.4 水旱轮作长期定位施肥条件下土壤磷库的时空变化 |
4.5 水旱轮作长期定位施肥条件下土壤钾库的时空变化 |
4.6 讨论 |
4.7 小结 |
第五章 水旱轮作体系中氮素循环与平衡 |
5.1 水旱轮作体系中氮素移动特点 |
5.2 影响氮素移动和淋失的因素 |
5.3 水分输入和输出与氮素迁移 |
5.4 水旱轮作长期定位施肥对稻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5.5 水旱轮作系统中非共生固氮量的估算 |
5.6 水旱轮作体系中氮素平衡 |
5.7 讨论 |
5.8 小结 |
第六章 水旱轮作体系中磷素循环与平衡 |
6.1 水旱轮作条件下定位施肥对紫色土磷素形态及其有效性的影响 |
6.2 水旱轮作长期定位施肥对稻麦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6.3 水旱轮作体系中磷素平衡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水旱轮作体系中钾素循环与平衡 |
7.1 在一个水旱轮作周期中稻麦-土壤钾素循环动态 |
7.2 连续水旱轮作定位施肥条件下紫色土钾素形态变化 |
7.3 水旱轮作长期定位施肥对稻麦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7.4 水旱轮作体系中钾素平衡 |
7.5 讨论 |
7.6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8.3 综合讨论 |
8.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旱田土壤速效磷测定方法的研究——化学测定方法与作物的吸磷量及磷素形态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典型农田土壤磷素形态特征及施肥后农学与环境意义评价[D]. 罗园园.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2]多年定位试验条件下不同施磷水平对土壤磷形态和生物有效性的影响[D]. 王海龙.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3]旱田土壤速效磷测定方法的研究——化学测定方法与作物的吸磷量及磷素形态的关系[J]. 刘起箴,夏希贤.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83(04)
- [4]长期施磷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形态特征及其有效性研究[D]. 宋付朋. 山东农业大学, 2006(11)
- [5]长期定位施肥对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磷素形态及释放特征的影响研究[D]. 刘丽. 沈阳农业大学, 2009(12)
- [6]长期施肥和土壤管理对塿土磷形态分布及有效性的影响[D]. 金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7]玉米秸秆还田配施磷肥对土壤磷组分及产量的影响[D]. 杜婷婷.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8]绿洲棉田磷素养分资源高效利用机理和技术研究[D]. 陈波浪. 新疆农业大学, 2010(06)
- [9]机械活化磷矿粉的磷释放特征及其机理研究[D]. 房娜娜.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10]水旱轮作体系中的养分循环特征[D]. 石孝均. 中国农业大学,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