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最大的淡水鱼(论文文献综述)
洪惠[1](2015)在《鳙脂肪酸组成及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与控制技术的研究》文中指出鳙鱼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品种,产量大,价格低,且营养价值丰富。目前在鳙鱼营养特性评价,品质变化规律及其品质控制方面研究基础薄弱。本文研究了鳙各季节各部位脂肪酸组分的变化及与其它淡水鱼的比较,考察了鳙鱼在不同贮藏温度下品质变化规律,建立了基于各个鲜度指标的品质动力学模型方程,拟合多个鲜度指标生成综合指标GSI并建立基于GSI的动力学模型方程,此外还评价了低盐腌制处理鳙鱼片的品质变化规律以及多种冷冻处理方式对鳙鱼头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鳙各季节各部位脂肪酸组分的变化及与其它淡水鱼的比较研究的结果表明:鳙鱼不同部位在不同季节脂肪酸组成具有显着性差异。夏季鳙不同部位∑DHA+EPA含量显着高于其它三个季节(p<0.05)。七种大宗淡水鱼的的鱼脑和鱼眼脂肪酸组成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与其鱼肉脂肪酸具有显着性的差异(p<0.05)。滤食性鱼类(鳙鱼、鲢鱼)的脂肪酸和非滤食性的鱼类(青鱼、草鱼、鲤鱼、鲫鱼和团头鲂)具有显着的差异。七种淡水鱼鱼肉的∑DHA+EPA百分比含量要高于鱼脑和鱼眼。(2)鳙鱼在冷藏和微冻贮藏条件下品质变化规律及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4℃鳙鱼贮藏至第10天时,感官品质已不可接受,感官分值为14,-3℃贮藏至第35d时略带臭味,感官分值为15。4℃贮藏的pH值在第4天达到最低值,为6.81,而-3℃贮藏的pH值在第10天达到最低值,为6.76。4℃贮藏8天的汁液流失率为2.80%,而-3℃贮藏5d的汁液流失率为5.18%。-3℃贮藏的蒸煮损失率在第4天后开始超过4℃贮藏的值。4℃贮藏8天TVB-N为18.96mg/100g,-3℃贮藏35天TVB-N为13.52%,均属于二级鲜度范围。4℃贮藏8天的TBA值为0.61mg/kg,-3℃第35天为0.78mg/kg,均未超过2.00mg/kg的限度。-3℃贮藏35天的鳙鱼与4℃贮藏8天的K值分别为64.51%和74.37%。综合各指标变化,4℃和-3℃贮藏条件下,鳙鱼的贮藏期分别为8天和35天,与4℃相比,-3℃贮藏能明显延长鳙鱼的贮藏期,但由于冰晶生成,组织持水力下降,汁液流失率和蒸煮损失率较高。(3)通过测定-3℃-15℃温度范围菌落总数、K值、TVB-N、TBA以及电导率的变化建立的鳙鱼片品质预测模型分别为BTAC=BTAC0+4.05×1019t exp(-106532.40/RT),BKvalue=BK value0+1.36×1015t exp(-76212.28/RT),BTVB-N=BTVB-N0+2.60×1014t exp(-75925.44/RT)和BSensory score=BSensory score0-1.16×1015t exp(-78173.65/RT)。(4)整体稳定性指数法预测不同温度贮藏下鳙鱼头品质的研究表明基于GSI的鳙鱼头动力学模型可以准确预测鳙鱼头的整体品质,其方程为GSI=I-1.14×1015t exp(-85613.38/RT).(5)低浓度盐和糖处理对鳙鱼片品质的影响表明,感官分值和电导率1.1%盐(T1)组和1.1%盐+0.9%糖(T2)组无显着差异(p>0.05)。低浓度盐和糖处理能够显着延缓鳙鱼片TVB-N、pH和色泽变化,降低水分流失率,抑制微生物生长,保持鳙鱼片的感官品质。(6)冻藏温度对解冻后鳙鱼头在冰藏条件下品质变化的影响表明T1(-40℃冻藏3个月),T2(-40℃冷冻12h后-18℃冻藏3个月)和T3(-18℃冻藏3个月)组的汁液损失率,蒸煮损失率和电导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T2的菌落总数、TBA、TVB-N均低于T3。T1,T2和T3组的精胺和亚精胺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汁液损失率与TBA,pH值,TVB-N和菌落总数显着相关p<0.05、。
刘友明[2](2010)在《鲢鱼和草鱼肌原纤维蛋白的聚集及鱼糜凝胶特性的研究》文中认为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等低值鱼是产量最大的淡水鱼品种,然而因其蛋白质结构和特性限制了这些鱼种在鱼糜加工制品中的应用,如何利用这些大宗低值淡水鱼生产品质优良的鱼糜食品则是水产品加工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主要基础研究问题,首先需要清楚地了解和阐述鱼糜凝胶的品质变化规律,以寻找最佳的加工条件和改善品质的有效方法。为此,本文以鲢鱼和草鱼为原料,主要研究鱼糜凝胶加工过程中在形成凝胶时蛋白质的聚集行为及其环境影响因素,了解加工条件改变所引起的鱼糜凝胶流变特性和质构特性的变化规律,同时采用图像处理技术获得鱼糜凝胶微结构参数,并建立其与质构特性参数的关系,此外采用动态流变仪和核磁共振技术分别研究了鱼糜凝胶化动力学和鱼糜加工过程水分状态的变化,为实现鱼糜凝胶形成过程和产品特性的控制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实际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环境条件对鲢鱼肌原纤维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如pH、温度、外源物NaCl、CaCl2等)显着影响蛋白质功能特性。在实验条件范围内,pH值和NaCl浓度的增大均可使肌原纤维蛋白溶液的浊度降低,溶解度增大,蛋白质起泡能力增强。CaCl2浓度对肌原纤维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存在温度效应;Ca2+可促进鲢鱼肌原纤维蛋白聚集体的形成,在40℃时,Ca2+浓度效应较明显。2、环境条件对肌球蛋白聚集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鲢鱼和草鱼肌球蛋白溶液的浊度与肌球蛋白浓度存在量效关系。鲢鱼肌球蛋白在环境温度<40℃时,其聚集过程可逆;温度对草鱼肌球蛋白聚集行为的影响不明显。草鱼肌球蛋白溶液的浊度受环境pH值的影响较小,pH值对鲢鱼肌球蛋白溶液聚集行为的影响大于其对草鱼肌球蛋白溶液聚集行为的影响。CaCl2可促进鲢鱼和草鱼肌球蛋白分子发生聚集,使其溶液的浊度升高。肌球蛋白的特性粘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鲢鱼鱼肉肌球蛋白的特性粘度高于草鱼;Ca2+浓度对肌球蛋白特性粘度的影响存在量效关系。在pH6-7.5范围内和Ca2+浓度为20~60mmol/L时,鲢鱼鱼肉肌球蛋白的特性粘度以及相对粘度均高于草鱼。3、淡水鱼鱼糜凝胶的应力松弛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三元件Maxwell模型能较好拟合鲢鱼和草鱼鱼糜凝胶的应力松弛特性。鲢鱼和草鱼鱼糜凝胶的衰变弹性系数E1与平衡弹性系数E2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松弛时间τ在含水量84.0%时最小。在所研究的凝胶化温度范围内,鲢鱼鱼糜凝胶的应力松弛特性参数要大于对草鱼鱼糜凝胶的应力松弛特性参数,当40℃时三个参数均达到最大值。冷却方式对应力松弛特性影响很小。两种鱼糜凝胶的E1和E2随着CaCl2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在添加量为80mmol/Kg时,E1和E2达到最大值;随着食盐添加量升高,两种鱼糜凝胶的E1和E2均减小,松弛时间τ在食盐添加量为2.5%达到最小值。贮藏时间对E1、E2和τ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4、淡水鱼鱼糜凝胶的蠕变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Burgers模型能较好拟合鲢鱼和草鱼鱼糜凝胶的蠕变特性。鲢鱼鱼糜凝胶和草鱼鱼糜凝胶的蠕变特性有较大差异;凝胶化温度对淡水鱼鱼糜凝胶的蠕变特性有较大影响,采用40℃加热60min,90℃加热30min的两段式加热方式制得的凝胶蠕变特性较好;冷却方式对淡水鱼糜凝胶的松弛时间τ影响较大,对其他Burgers模型参数影响较小;在凝胶中加入CaCl2和NaCl都影响鱼糜凝胶的蠕变特性;随含水量的增加,鲢鱼鱼糜凝胶和草鱼鱼糜凝胶的普弹形变模量E1降低,其他蠕变参数变化较小;在贮藏期中,鲢鱼鱼糜凝胶和草鱼鱼糜凝胶的蠕变特性参数变化幅度较小。5、鱼糜凝胶的凝胶化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鲢鱼和草鱼鱼糜在加热的过程中,弹性模量G’的变化经历3个阶段。随着含水量的增加,鲢鱼和草鱼鱼糜的弹性模量G’均呈下降趋势。鲢鱼和草鱼鱼糜的凝胶化温度Tgel均随着含水量的升高而增加,鲢鱼鱼糜的凝胶化温度Tgel要高于草鱼鱼糜的凝胶化温度Tgel。根据Arrhennius动力学模型计算出鲢鱼和草鱼鱼糜的热交联焓值H分别为502.2kJ/mol和375.1kJ/mol。鲢鱼和草鱼鱼糜凝胶活化能与鱼糜含水量有关。在含水量82.3%-92.5%范围内,鲢鱼和草鱼鱼糜凝胶活化能变化范围分别为183.1-262.0 kJ/mol、113.6-155.5 kJ/mol,鲢鱼鱼糜凝胶活化能高于草鱼鱼糜凝胶活化能,草鱼鱼糜比鲢鱼鱼糜更容易形成凝胶,在含水量为85.0%时鱼糜凝胶活化能具有较低值。6、加工条件对鱼糜凝胶特性及微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含水量为80%-86%范围内,鱼糜凝胶的硬度和保水性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鲢鱼鱼糜凝胶的硬度高于草鱼鱼糜凝胶的硬度。含水量增加可使蛋白质聚集体分散度变大。在NaCl添加量为1.5%-3.5%范围内,NaCl添加量增加可使鱼糜凝胶的硬度和保水性增加,鱼糜凝胶的弹性随NaCl添加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NaCl添加量不同可引起蛋白质聚集体形貌的改变。在40℃条件下凝胶化时,鱼糜凝胶的硬度、弹性和保水性均达到最大值,其凝胶结构较致密。在60℃条件下凝胶化时,鱼糜凝胶的硬度、弹性和保水性均最小,其鱼糜凝胶聚集体呈条状。鱼糜凝胶的弹性在CaCl2添加量为20mmol/kg达到最大,其凝胶结构分布均匀。鱼糜凝胶的微结构参数与质构特性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7、加工过程中凝胶水分状态及微结构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含水量是影响横向弛豫时间的重要原因,鱼糜凝胶的横向弛豫时间T2与含水量呈良好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在含水量82.5%-90.0%范围内,随着两段法加热过程的进行,鲢鱼和草鱼鱼糜凝胶横向弛豫时间T2均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采用多指数衰减模型可将衰减的NMR信号主要反演为1-2个指数峰。在40℃条件下加热时,鱼糜凝胶中的水只存在一种状态,该部分水主要是与蛋白质相结合的水。当进入90℃条件下加热时,鱼糜凝胶中的水存在两种状态,长弛豫时间的峰所表征的水主要是毛细管或凝胶网格中的水。随着含水量的增加,横向弛豫时间T21和T22均增加,其变化范围分别为75.6463-200.923 ms、403.702-1072.27ms。与横向弛豫时间T22相对应的第二个峰其比例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大,加工过程中凝胶水分状态的变化与微结构的变化相一致。
李玮[3](2015)在《超声波辅助羧甲基壳聚糖与臭氧漂洗改善鲢鱼糜品质及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白鲢鱼为原料,研究鱼肉的新型节水漂洗方法及对鱼糜品质的影响,探索该方法改善鱼糜凝胶品质的机制,为节能环保的鱼糜加工提供技术支撑。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超声波辅助CBC与臭氧漂洗对鱼糜品质影响的研究。鱼糜凝胶强度随着Na Cl浓度的提高而增大。粗蛋白、水溶性蛋白及盐溶性蛋白随Na Cl浓度提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不同浓度Na Cl处理组别中,0.5%Na Cl获得较高的盐溶蛋白质(10.13%)及水溶蛋白质(4.31%)。鱼糜凝胶的硬度呈现先增大后下降的趋势,0.50%Na Cl达到最大值1682 g(p<0.05)。采用0.5%,1.0%,1.5%,2.0%CBC漂洗鱼糜,鱼糜凝胶强度随着CBC浓度提高而增大。1.5%CBC获得最大咀嚼值1273g,胶黏值1166 g,但CBC浓度增加到2.0%时,咀嚼性、胶黏性反而略有下降。采用0.5ppm,1.0ppm,1.5ppm,2.0ppm漂洗鱼糜,随臭氧浓度提高,凝胶强度增大。臭氧浓度为2.0ppm时,凝胶强度达到最大值1698 g(p<0.05),臭氧浓度在1.5 ppm时,鱼糜凝胶得到较高的胶黏性1160 g(p<0.05)。超声波功率在150W时,鱼糜收率达到最大值73.16%,此时鱼糜的蛋白损失率达到最小值11.83%。随着超声波功率的增加,鱼糜凝胶的硬度随之增大,功率为150W时,咀嚼性、胶黏性呈增大趋势,达到最大值,咀嚼性1283g,胶黏性1186 g。将CBC、臭氧和超声波等多因素通过正交设计试验,建立CBC、臭氧和超声波辅助的鱼糜节水漂洗新工艺。该新型组合漂洗采用两次漂洗,第一次漂洗采用1.5%羧甲基壳聚糖+1.5ppm臭氧,并以150W超声波辅助,漂洗时间8min(鱼糜与漂洗液1:5,w/w);再用0.5%的盐水二次漂洗。通过质构、流变及电镜等方法进行测定分析,与传统的三次漂洗工艺相比,新型组合漂洗方法得到的鱼糜具有较好的凝胶强度,产量增加25%,用水量减少33%。2.超声波辅助CBC与臭氧漂洗对鱼糜中组织蛋白酶活性影响的研究。探讨了CBC、臭氧和超声波辅助漂洗鲢鱼糜中组织蛋白酶的变化规律,当羧甲基壳聚糖为1.5%时,漂洗后鱼糜中半胱氨酸蛋白酶B、L分别是0.52u/mg,1.03u/mg,丝氨酸蛋白酶S-SP为3.96u/mg,与Control组相比,分别提高8.33%,7.29%和6.16%。1.5ppm臭氧处理8min时,组织蛋白酶B、L和S-SP分别为0.47±0.01 u/g,1.08±0.06u/g和3.79±0.01u/mg,与0ppm组相比,分别降低13.0%,9.2%和15.0%(p<0.05)。以150W超声波辅助漂洗鱼糜8min时,B、L和S-SP分别为0.46 u/mg,1.02u/mg和3.89u/mg,接近传统三次漂洗对照组的水平。3.超声波辅助CBC与臭氧漂洗对鱼糜中组织蛋白酶结构影响的研究。臭氧对鱼肉蛋白及组织蛋白酶L表面疏水性有显着影响,臭氧浓度增加到2.0ppm时,鱼肉蛋白及组织蛋白酶L表面疏水性分别为4.21、5.53,分别是对照组的1.36倍和1.84倍。1.5 ppm臭氧处理时,鱼肉蛋白α-螺旋为26.12%,比对照下降19.26%(p<0.05),无规则卷曲4.68%(比对照升高210.0%,p<0.01);臭氧处理时间在3-12min时,随时间延长,α-螺旋下降,无规则卷曲上升。但到15min时,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不再显着变化。1.5 ppm臭氧浓度处理组织蛋白酶L时,α-螺旋为23.53%,比对照降低28.68%,无规则卷曲7.04%,比对照升高331.90%(p<0.01)。随处理时间延长,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变化加大,但至1215min时,不再有显着变化。经对比分析,臭氧对组织蛋白酶L的影响大于鱼肉蛋白。超声波功率为150W时,鱼肉蛋白及组织蛋白酶L表面疏水性分别为5.64、6.17,是对照的1.84倍和2.04倍。经过超声处理后,鱼肉蛋白和组织蛋白酶L分子二级结构有显着变化,表现为α-螺旋比例下降,无规则卷曲比例上升。鱼肉蛋白以超声功率150W处理8min时,α-螺旋比对照降低34.87%(p<0.01),无规则卷曲比对照升高53.77%(p<0.01);而在该超声波处理条件下,组织蛋白酶L的α-螺旋比对照降低48.41%(p<0.01),无规则卷曲升高723.93%(p<0.01)。超声波处理鲢鱼糜时,组织蛋白酶L分子比鲢鱼蛋白更易发生变性。在2.0MPa压力范围内,挤压处理对鱼肉蛋白及组织蛋白酶L疏水性、表面-SH及分子二级结构均没有显着影响。超声波辅助CBC及臭氧漂洗鱼糜,作用机制是超声波和臭氧通过改变组织蛋白酶分子疏水性及二级结构,显着抑制组织蛋白酶的活性,保障鱼糜品质。
姜启兴[4](2015)在《鳙鱼肉热加工特性及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鳙鱼是我国养殖产量最大的淡水鱼品种之一,也是日常烹饪常用的鱼之一。本文在系统研究鳙鱼原料特性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不同加热温度、加热强度对鱼肉质构、色泽、微观结构等的影响,发现了鳙鱼肉品质随热加工条件变化的规律;并通过对鳙鱼肉理化指标、蛋白质组成和结构的变化以及肌原纤维蛋白的热加工特性的分析,深入探讨了鳙鱼肉品质变化的机理,从而为进一步确立正确的热加工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本研究对于合理设计加热或杀菌程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理论价值,对于促进我国淡水鱼加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1.首先对鳙鱼的原料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比较了不同大小、不同部位鳙鱼的形体指标、质构和营养特性,结果表明:鳙鱼背部附近的肉的差异较小,而靠近头和尾部的差异较大;蛋白质是鳙鱼的主要营养成分,鱼体不同部位的蛋白含量略有差异,其中盐溶性蛋白和水溶性蛋白含量较高,分别在8.4%和4.8%左右,尾部胶原蛋白含量最高;鳙鱼各部位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与氨基酸总量的比值较高,均达40%以上;AAS、CS及EAAI表明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第二限制氨基酸为缬氨酸,鳙鱼肉氨基酸组成均衡性好,易于消化吸收;鳙鱼背肉中矿物质元素钙含量最高,为1195.36mg/kg;鳙鱼腹部肉中主要检测到16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百分含量为69.77%,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为28.80%。主要的不饱和脂肪酸成分为油酸,含量达到34.66%;DHA和EPA等也有较高含量。2.研究了加热温度对鳙鱼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鳙鱼肉的失重率、亮度、白度、黄度等逐渐升高,达到70℃以后则变化不显着;持水性、pH等指标发生轻微变化;硬度、弹性、咀嚼性、胶黏性、剪切力等质构指标呈四阶段变化:即先升高后下降,然后轻微升高再下降的趋势,分别在40、80℃左右出现双峰值,第二个峰值明显较小或消失;凝聚性、回复性变化趋势与弹性类似,但第一个峰值不明显。随着温度的升高鳙鱼肉水分含量逐渐下降,相应的粗蛋白含量则有轻微的上升;盐溶蛋白含量、水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在40、50℃后出现显着下降,而对应的碱溶性蛋白则呈显着上升趋势,肉中的可溶性胶原以及渗出液中的胶原均呈上升趋势,70℃后开始变得比较平缓,SDS-PAGE电泳分析证实了肉中相应蛋白条带的变性消失以及渗出液中的胶原溶出。相关性分析表明:质构指标硬度、剪切力与水溶性、盐溶性蛋白含量呈显着正相关性(P<0.01),而与肉中可溶性胶原、碱溶性蛋白含量之间呈显着负相关性(P<0.01);白度与肉中可溶性胶原、碱溶性蛋白(P<0.01)含量以及渗出液中胶原(P<0.05)之间呈显着正相关,而与水溶性蛋白、盐溶性蛋白、剪切力(P<0.01)以及硬度(P<0.05)等指标呈显着负相关。表明肉中蛋白质的变性以及胶原的溶出显着影响了蒸煮过程肉的质构和色泽。3.研究了加热强度对鳙鱼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加热温度下,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鳙鱼肉的质构、色泽等发生了显着的变化,温度越高,影响越显着。整体而言,鳙鱼肉的剪切力、硬度、咀嚼性、胶黏性等质构指标呈类似阻尼振荡的衰减变化,大致分四个阶段:即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然后再下降的趋势,过程中出现两个峰值,第二个峰值相对较低或不明显。较低的温度下(90、100℃),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色差变化不显着,仅在加热后期黄度值b有轻微上升,白度有轻微下降,在较高温度下(110、120℃)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L、白度值均出现显着的下降,而b值则显着上升;在各温度下,失重率均在开始阶段快速上升,随后趋于平缓。较低的温度下(90、100℃),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蛋白的溶出和氨基态氮含量变化不明显,仅在加热后期有轻微上升;而在较高的温度下(110、120℃)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蛋白质的溶出增大,氨基态氮含量增多,表明长时间高温加热导致了蛋白质的降解。SDS-PAGE电泳分析发现,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加热时间的延长,肌球蛋白重链条带逐渐变窄甚至消失,而泳道上部有明显变深现象,说明肌球蛋白发生了聚集和/或降解,而胶原蛋白的1、2、β-链则逐渐变浅甚至消失,表明胶原发生了降解。相关性分析表明:在120℃下,硬度与水溶性蛋白含量(WSP)、渗出液中蛋白质含量(PE)、失重(P<0.01)和氨基态氮含量(NH2-N)呈显着负相关(P<0.05),表明汁液流失和蛋白质的降解可能是导致鳙鱼肉在较高温度下长时间加热品质变差的原因。而黄度值b与水溶性蛋白含量(WSP)(P<0.01)以及氨基态氮含量(NH2-N)、渗出液中蛋白质含量(PE)和失重(P<0.05)呈显着正相关,表明蛋白质的降解溶出,游离氨基的增加,美拉德反应的加剧可能是导致色泽变黄的原因。4.研究了鳙鱼肌原纤维蛋白的热加工特性。结果表明:肌原纤维蛋白溶液的黏度、浊度、流变特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发生显着变化,并受体系pH的影响。体系黏度呈四阶段变化:即先下降后上升,然后下降,最后基本保持不变,从pH6.0-7.0,黏度峰值逐渐降低,且峰值出现的温度偏高;体系浊度在40-50℃阶段保持较快的增大,随后上升缓慢,60℃以后基本保持不变;储能模量G’呈五阶段变化:即先保持不变或轻微上升;34℃后开始快速上升,并45℃左右达到峰值;随后快速下降,到50℃左右达到最低;然后又快速上升到56℃左右;随后基本保持稳定,pH6.0时峰值最大。肌原纤维蛋白中有大量-螺旋结构存在,随着温度的升高,-螺旋结构逐渐解旋转变为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卷曲,到45℃以后基本保持不变。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鳙鱼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的硬度、咀嚼性和胶黏性均先增大后降低,在80℃达到最高;在90℃下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凝胶的硬度、咀嚼性和胶黏性整体呈下降趋势,在加热70min左右出现一个较小的峰值;肌原纤维蛋白和肌浆蛋白在较高的温度下(110、120℃)长时间加热发生明显降解,蛋白质溶出率、氨基态氮含量随加热时间延长显着增大。肌浆蛋白和肌原纤维蛋白中氨基态氮分别增大了约8-10mg/g蛋白和3-5mg/g蛋白,表明肌浆蛋白降解的程度大于肌原纤维蛋白。
雷琳[5](2012)在《鄱阳湖几种野生淡水鱼及其食物链脂类中脂肪酸特点的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比较了7种一年龄养殖和鄱阳湖野生淡水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鲫鱼、鲤鱼和鲶鱼)肌肉中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并对鄱阳湖一年龄野生四大家鱼(青、草、鲢、鳙)及其食物链上的螺、菰、芦草、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PUFA)及奇数和支链脂肪酸(odd-branched chain fatty acids, OBCFA)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采用95%乙醇为流动相和短床层硅胶柱,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分离鱼油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s, TAG)、脑磷脂(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PE)和卵磷脂(phosphatidylcholine, PC)的条件进行优化,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ltraviolet detector, HPLC-UV)测定了产物PE和PC的纯度。通过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TLC)与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 GC)连用,测定了鄱阳湖野生四大家鱼TAG、PE和PC脂肪酸的位置分布。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与养殖淡水鱼相比,鄱阳湖的野生淡水鱼total PUFA和total OBCFA含量均更高。在所研究的几种鱼中,野生鲤鱼total PUFA含量最高,为39.53%;野生鲫鱼和鲤鱼18:2n-6含量高达27%以上;野生青鱼20:4n-6含量最高,为11.68%;养殖鳙鱼20:5n-3含量最高,为6.27%;养殖和野生鲶鱼22:5n-3含量最高,均为2.41%;22:6n-3在野生鳙鱼中的含量最为丰富,为12.24%;野生青鱼total OBCFA含量最高,为7.65%。7种淡水鱼均含有一定量的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s, CLA),其中养殖鱼为0.28-1.59%,野生鱼为0.32-2.67%。某些淡水鱼(如鳙鱼和鲶鱼)total PUFA的含量接近甚至高于一般海水鱼。在初步探索了鄱阳湖不同食性的野生四大家鱼及其食物链脂肪酸的相关性后,发现野生四大家鱼与其对应食物源PUFA的相关性(r)均大于0.8,OBCFA相关性(r)均大于0.6,且从食物中获取的脂肪酸能很好地被吸收转化为鱼体成分。20:5n-3、22:6n-3、total n-3long chain PUFA (n-3LCPUFA, C≥20)含量为浮游动物>浮游植物>螺>水草,故这些脂肪酸在喜食浮游动物的鳙鱼中含量最高,在喜食浮游植物的鲢鱼和喜食底栖动物的青鱼中次之,在喜食水草的草鱼中最低;22:5n-6的含量为浮游动物(0.91%)>螺(0.83%)>浮游植物(0.66%)>水草(未检测到),故22:5n-6在鱼体内的含量为鳙鱼(3.46%)>青鱼(1.87%)>鲢鱼(1.13%)>草鱼(0.77%);total OBCFA的含量为螺(11.27%)>芦草(10.09%)>浮游动物(8.52%)>浮游植物(3.31%),故鱼中total OBCFA含量为青鱼(7.65%)>草鱼(5.87%)>鳙鱼(5.25%)>鲢鱼(4.77%)。2.本研究以鄱阳湖鱼油为原料,采用规格为φ22mm×100mm的玻璃柱,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中性脂洗脱剂、硅胶型号、上样量和硅胶床层高度,得到分离TAG、PE和PC的最佳条件为:当上样量/床层高度为0.25g/40mm,硅胶颗粒大小为54-74μm,200mL乙酸乙酯为中性脂洗脱剂,500mL乙醇(95%)为磷脂(phospholipids, PL)洗脱剂,流速为1.4mL/min。该方法简单快速,一步就可得到纯度大于96%的PE(5.13g/100g鱼油)和PC(1.58g/100g鱼油),以用于营养、医药和化妆品行业,且乙酸乙酯和乙醇对人体及环境危害较小适用于工业纯化PE和PC。3.4种野生鱼的TAG中,鳙鱼n-3PUFA含量最丰富为32.52%,且其n-6/n-3PUFA最低为0.26。PL富含PUFA,且total PUFA含量在PL中为PE>PC>TAG。4种野生鱼中,total CLA在TAG中的含量(0.54-2.85%)大于PL(0.27-1.48%);total OBCFA在TAG中的含量(4.19-5.33%)大于PL(3.03-4.36%)。研究结果表明,脂肪酸在甘油上的酰化位置并不是随机分布的:TAG中,16:0、18:2n-6、22:5n-6、22:5n-3和22:6n-3优先分布在sn-2-位上,而18:0、18:1n-9、18:3n-3、20:4n-6和20:5n-3主要分布在1、3位上;总单不饱和脂肪酸(total 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 total MUFA)和total PUFA在1、3位上占优势,而总饱和脂肪酸(total saturated fatty acids, total SFA)主要分布在sn-2位上。PL中,16:0、18:0、18:ln-9、18:2n-6和18:3n-3优先分布在PL的sn-1-位上;LCPUFA (20:4n-6、20:5n-3、22:5n-6、22:5n-3和22:6n-3)则主要分布在PL的sn-2-位上;total SFA和total MUFA在sn-1位上占优势,而total PUFA主要分布在sn-2位上。
李晋栋[6](2015)在《北京地区环境和食品中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特征与手征性》文中研究表明持久性有机环境污染物由于其特殊的化学性质会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危害。及时了解环境介质和食品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特征对评估居民环境健康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研究对北京地区环境介质(土壤和地表水)及食品(市售动物脂肪和水产品)中三类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OCPs总污染浓度在0.08ng/g-132.6ng/g之间,平均值为22.03ng/g,主要以DDT及其代谢物为主。组成特征表明当前北京地区土壤中DDTs的污染主要来自于历史遗留,但也有部分地区可能由于三氯杀螨醇的使用导致新的DDT的输入。土壤中HCHs的污染主要以β-HCH为主。手征性分析表明北京地区土壤中手性OCPs的污染大部分以非外消旋的形式存在。土壤中7种指示性PCBs的污染浓度范围为ND-0.638ng/g,均值为0.141ng/g,其中主要以PCB28为主。土壤中16种PAHs的浓度范围在14.34-5163.23ng/g,平均值为239.69ng/g,主要以含有4个及其以上苯环的PAHs为主。异构体比值法分析表明北京地区土壤中PAHs主要来源于汽油、柴油等化石燃料和煤炭的燃烧。土壤中PAHs的污染浓度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呈显着相关性。地表水中主要以PAHs为主,其污染浓度范围为1238.3-5319.7ng/L,平均值为2862.4ng/L,其中主要以含有2-3个苯环的Nap、 Fln、 Phe为主。北京地区市售动物脂肪样品中均有OCPs和PCBs检出,主要以DDTs和HCHs为主。DDTs在四种动物脂肪中的平均残留量分别为6.51ng/g、6.84ng/g、5.1ng/g和0.75ng/g,HCHs在四种脂肪中的平均残留量分别为1.47ng/g、1.52ng/g、1.58ng/g和0.58ng/g。鸡脂肪中的DDTs和HCHs的残留显着低于其它动物脂肪。手征性分析表明大部分动物脂肪中手性OCPs的残留以非外消旋形式存在,其中a-HCH在不同动物脂肪中均显着以(-)-α-HCH为主,o, p’-DDT在大部分样品中主要以(+)-o, p’-DDT为主,而o,p’-DDD在大部分样品中更倾向于以(-)-o, p’-DDD残留为主。市售水产品(鱼、虾和贝类)中DDTs、 HCHs、氯丹类和硫丹类有机氯农药的残留范围分别在0.48-13.87ng/g、ND-4.662ng/g、ND-0.29ng/g和ND-4.17ng/g之间,平均值分别为2.82ng/g、0.36ng/g、0.09ng/g和0.48ng/g,主要以DDTs为主。水产品中PCBs的残留范围在0.034-1.18ng/g之间,平均值为0.33n/g。综合分析表明当前北京地区土壤和地表水中OCPs、 PCBs和PAHs的污染水平与国内外其它地区相比处于中等水平。食品中OCPs和PCBs的残留量与其它报道相比也均处于较低的污染水平,所分析样品中的OCPs残留量均未超过我国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此外在本研究中结合加速溶剂萃取和基质固相分散样品前处理技术建立了针对三类复杂样品基质(土壤、动植物油脂、水产品)中OCPs、 PCBs和PAHs的分析方法,所建方法均可实现样品提取净化一步在线完成,操作简便,消耗有机溶剂少,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史策[7](2015)在《鲢鱼尸僵及贮藏过程中ATP关联物及生化特性变化规律的研究》文中认为鲢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产量高、滋味鲜美。由于水分含量高、营养组成丰富,鱼体死后体内迅速发生一系列生化变化,死后阶段主要包括僵直阶段、解僵和自溶阶段、腐败阶段。但鱼体在僵直过程中仍保持良好的新鲜度,解僵后随着贮藏时间延长鲜度开始下降。目前关于鲢鱼尸僵及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的基础研究较少。因此,本文研究了不同冷藏条件下鲢鱼宰后尸僵过程中品质及ATP关联物的变化规律;腌制和热处理对鲢鱼尸僵过程中品质及IMP含量的影响:鲢鱼片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和生物胺变化规律及添加天然抗氧化剂对鲢鱼片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并建立了鲢鱼在尸僵和热处理过程中IMP含量变化的预测模型和鲢鱼在-3-15℃贮藏过程中品质预测模型。为全面了解鲢鱼尸僵和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1.研究了4℃、0℃和冰藏条件下鲢鱼宰后72h尸僵过程中ATP关联物和品质变化规律。冰藏有效抑制K值、电导率的上升和ATP关联物的降解,延缓硬度、咀嚼性下降;4℃、0℃和冰藏条件下鲢鱼ATP含量、硬度、黏性和恢复性在前2h显着上升p<0.05),持水性在前4h显着上升(p<0.05),IMP含量在前48h显着上升(p<0.05),随后都逐渐下降,表明鲢鱼在4℃、0℃和冰藏条件下较理想的食用和加工期为宰后2-4h。2.研究了对照组和腌制组(1.8%盐;1.8%盐+1.8%糖)鲢鱼尸僵过程中ATP关联物和品质变化规律。在4℃冷藏条件下72h尸僵过程中,1.8%盐腌制组和1.8%盐+1.8%糖腌制组相比对照组,其持水性、硬度、咀嚼性和黏性显着增强(p<0.05),IMP含量显着增加(p<0.05),蒸煮损失显着降低(p<0.05)。1.8%盐腌制组和1.8%盐+1.8%糖腌制组的IMP含量在第4h出现最高值;弹性和恢复性和蒸煮后的硬度、弹性和咀嚼性在前4h逐渐增加,随后逐渐降低。腌制鲢鱼较理想的加工和食用期在宰后的4-8h。3.研究了尸僵过程中对照组和1.8%盐腌制组的鲢鱼片经50、60、70和85℃条件下热处理0、10、20、30、40、50和60min后IMP含量的变化规律,并建立了基于BP(反向传播算法)人工神经网络的IMP含量变化的预测模型。对照组和腌制组分别在4℃下贮藏3d和1d后在85℃下热处理10min,此时IMP含量达到最大值。通过建立预测模型,对照组和1.8%盐腌制组IMP含量变化的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分别小于16%和15%,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能够有效预测热处理和尸僵过程中对照组和腌制组鲢鱼片IMP含量的变化情况。4.研究了鲢鱼片在贮藏过程中(-3、0、3、9和15℃)理化指标和生物胺的变化规律并建立了动力学预测模型。低温有效抑制了电导率(EC)、菌落总数(TAC)、挥发性盐基氮(TVB-N)阳生物胺含量(苯乙胺、尸胺、色胺、组胺、酪胺、腐胺、亚精胺、精胺)的增长及感官值的降低。根据EC、TAC、TVB-N和感官值的预测模型,鲢鱼片的EC、TAC和感官值的预测值和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在整个贮藏期间都小于13%,TVB-N的相对误差在前12d小于13%。动力学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3-15℃之间鲢鱼片的品质变化和货架期。0、3和15℃下鲢鱼片腐胺与TVB-N、感官评价、色胺和苯乙胺之间具有显着相关性(p<0.05),腐胺可作为鲢鱼片贮藏过程中品质指标之一。5.研究了天然抗氧化剂葡萄籽提取物(GSE)和稀释20倍的丁香芽提取物(CBE20)对鲢鱼片贮藏过程中脂肪和蛋白氧化的抑制作用。GSE和CBE20可有效抑制4℃贮藏过程中鲢鱼片过氧化值、硫代巴比妥酸值和总饱和脂肪酸的增加,延缓色泽(L*值)劣变,抑制总盐溶性蛋白含量和总巯基含量的下降。GSE和CBE20作为天然抗氧化剂,能够有效抑制贮藏过程中鲢鱼片脂肪和蛋白的氧化并显着延长货架期。
李广焱,邓泽元,范亚苇,李静,雷琳,吴小平[8](2010)在《鄱阳湖10种淡水鱼脂肪酸的特性研究》文中认为为了探讨中国最大淡水湖鱼类脂肪酸的特点,采用气相色谱法对鄱阳湖10种野生淡水鱼类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鄱阳湖10种淡水鱼中最丰富的脂肪酸是油酸(C18∶1n9);鱼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含量随鱼类品种的不同有较大的差别,大眼鳜肌肉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最高达14.19%;赤眼鳟的花生四烯酸(AA)含量最高,肌肉和鱼头分别达13.53%和12.07%;麦穗鱼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含量最高,肌肉和鱼头分别为7.60%和7.92%。所分析的鱼PUFA/饱和脂肪酸(SFA)的值都在0.5以上,n6PUFA/n3PUFA为0.45~1.19;此外,鱼中还含有一定量的奇数碳脂肪酸,银鲴鱼头中含量最高达6.84%。结果表明鄱阳湖水域中,鱼PUFA有明显的特征,部分鱼中DHA和EPA的含量显着高于一般的淡水鱼,甚至与海鱼相近。PUFA和n3PUFA含量与鱼的生活习性有较大关系,以藻类为主食的鱼>以鱼虾为主食的鱼>以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为主食的鱼。
陈亮[9](2013)在《国家、技术与市场:闽台沿海海洋鱼类种群结构变迁原因研究(1492-1966)》文中研究表明海洋鱼类种群数量和结构的随机波动会导致大种群逐渐演变成小种群,而小种群则由于个体数量等方面的限制更易于产生衰退现象。闽台沿海的鱼类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也较为复杂。然而,如果从长时段的视角来看,历史时期内,自然环境、人类活动以及鱼类种群自身的变化都能对当地的海洋鱼类种群数量和结构产生影响。台湾西部沿海各地盛产鲻鱼。每年冬季洄游至此产卵的鱼群为当地带来了繁荣的鲻鱼渔业。虽然鲻鱼的渔汛、洄游路线并未发生过大的变化,但清代乾隆、道光年间洋流等自然因素的变化,还是使得鲻鱼的某些重要产卵场的位置也与随之发生了改变。然而,历史时期内,这一海区自然环境因素的变化对鱼类种群结构变迁的影响并不显着,影响鱼类种群结构的变迁主要因素还是来自人为方面。就人为因素而言,首先要考虑国家海洋政策对渔业生产的影响。明代以来,政府通过设立海防体系以及渔甲制度对渔民的采捕活动进行了有效的管理。福建沿海海岛众多,这些海岛周边又大都是多种经济鱼类聚集的渔场。政府出于政治或军事方面的考量,对这些岛屿的管理、控制要严格得多。明、清两代的海禁政策从客观上延缓了滨海渔民对主要海岛的开发过程,而政府对于主要岛屿的严格管控也使得当地的渔业资源得到了较好的保护。明清两代,带鱼、大黄鱼、真鲷均是闽台沿海十分重要的经济鱼类。至迟在明万历年间,带鱼就已经成为福建沿海地区“产多销广”的大宗海产品,渔民从事带鱼捕捞所获得的收益成为其购买粮食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制度、技术等因素都会对福建沿海带鱼资源造成影响,但诸多因素中最为核心的还是市场。1950年代后,在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压力下,由于缺乏限制措施而造成的对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才是福建沿海带鱼资源衰落最重要的原因。与带鱼的情形形似,明代末期,大黄鱼就已经成为福建沿海最为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传统时代,渔场地形、渔船渔具等因素对人类的捕捞活动多有限制,福建沿海渔民只在渔汛期内捕捞特定渔场的大黄鱼。不同渔场内的渔具多有差异,而这一差异也在客观上限制了不同地区渔民的越界采捕。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影响福建沿海大黄鱼资源数量的最主要因素来自于1960年代初闽东沿海越冬场的发现以及随之而来的过度捕捞。作为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名贵鱼类,明清两代,福建沿海真鲷资源的兴盛,除了捕捞因素所造成的影响较小这一原因外,还与浙江沿海渔民对“东海地方种群”的开发时间较晚以及位于澎湖近海的“闽南-南海地方种群”一直未被开发有关。福建沿海真鲷种群开始受到致命影响主要是在1937年日本调查船发现其在澎湖列岛近海的越冬场之后。不仅某些特定经济鱼类的种群结构发生了变化,闽南渔场传统的捕捞结构以及海洋鱼类的种群结构均在1950年代末发生了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在1930年代初,福建沿海各地陆续出现了一些“新式”的渔业公司,但都昙花一现。虽然他们的渔船、渔具在当时都颇为先进,然而由于经营不善等原因,很快便宣告破产。此后,福建沿海各地的渔业捕捞活动中,传统的渔船、渔具仍占绝对优势。1950年代是传统中国社会最后一幅清晰的画面。与传统时代相较,此时福建沿海各地所用的渔船、渔具、捕捞技术以及主要作业区域并未发生大的变化。通过对这一时期保存下来的相关水产档案进行分析,由近及古,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传统时代的情形。1950-1960年代间,在以东山岛为中心的闽南渔场内,海洋鱼类的捕捞结构以及海洋鱼类的种群结构较以往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导致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因素则来自于人为方面。除了自然环境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外,海洋鱼类种群内个体的数量、年龄、性别比例、体型等自身因素的变化也能影响到种群结构的变化。种群中个体的体长、体重、年龄是描述种群资源质量以及种群结构的主要内容。通过分析地方志以及古文献中所记载的这些指标,可以“还原”出长时段内海洋鱼类种群结构的变化。这一研究发现,明、清以及民国间,闽台沿海大部分较大型鱼类,无论是中上层、中下层还是底层,其优势体长组较1950年代后为长;而日本鬼鲉、大弹涂鱼、凤鲚等鱼类的优势体长组并没有发生变化。位于食物链下层的金色小沙丁鱼,由于主要捕食者资源数量的衰落,其优势体长组体长反较1950年代后为短。总之,过去500年间,影响闽台沿海鱼类种群结构以及资源数量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来自国家制度、捕捞技术以及消费市场的变化,自然环境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并不显着,而鱼类种群自身的变化也多来自于人为因素的影响。传统时代,闽台沿海海洋鱼类的种群结构较为稳定,渔业资源十分丰富,生物多样性也较为复杂。但在1950年代后,伴随着国家工业化的进程,市场因素的影响作用日益凸显,在消费需求的不断刺激下,渔业生产在技术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而无节制的过度捕捞最终导致了主要经济鱼类资源的破坏以及海洋生态系统功能的退化。
张莹[10](2015)在《黑龙江省主要淡水鱼吸虫囊蚴感染情况调查与分析》文中认为黑龙江省水资源丰富,淡水鱼种类繁多,而且很多淡水鱼类都可以作为复殖吸虫发育的第二中间宿主,这些吸虫给畜牧业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其中危害严重的有华支睾吸虫、东方次睾吸虫、圆圃棘口吸虫等。动物和人的感染是由于采食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吸虫囊蚴的鱼类而引起的,因此,对淡水鱼类吸虫囊蚴进行调查,依据调查结果制定综合防控措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解黑龙江省常见淡水鱼吸虫囊蚴感染情况,2011年9月至2014年12月间,我们在黑龙江省松花江、嫩江、牡丹江流域以及内陆湖泊采集样本,采用直接压片法和人工消化法分离鱼体吸虫囊蚴,采取形态学观察、动物感染实验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吸虫囊蚴进行鉴定,分析不同流域淡水鱼吸虫囊蚴感染情况并依据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本次调查共采集淡水鱼13种6791尾,分别为麦穗(Pseudorasbora parva)1626尾,餐条(Hemicculter leuciclus)529尾,蛇鮈(Saurogobio dabryi)1129尾,柳根(Phoxinus lagowskii)752尾,鲫鱼(Carassius auratus)832尾,鰟鮍(Rhodeus ocellatus)393尾,鲈塘鳢(Perccottusglehnii)430尾,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461尾,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i)146尾,鲤鱼(Cyprinus carpio)85尾,鲶鱼(Silurus asotus)80尾,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175尾、花骨鱼(Hemibarbus maculatus)153尾。结果,本次调查共在淡水鱼中检出吸虫囊蚴6种,分别为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东方次睾吸虫(Metorchis taiwanensis)、台湾次睾吸虫(Metorchis taiwanensis)、圆圃棘口吸虫(Echinostoma hortense)、横川后殖吸虫(Metagonimus yokogawai)及外睾吸虫(Exorchis sp.)。黑龙江省淡水鱼吸虫囊蚴的感染率为18.80%(1277/6791),松花江、嫩江、牡丹江流域及内陆湖泊淡水鱼吸虫囊蚴的感染率分别为32.31%(852/2637)、10.08%(195/1935)、15.38%(44/286)和9.62%(186/1933)。松花江流域与嫩江流域、内陆湖泊差异显着(P<0.05);牡丹江流域与嫩江流域、内陆湖泊差异显着(P<0.05);其他均差异不显着(P>0.05)。华支睾吸虫、东方次睾吸虫、台湾次睾吸虫、圆圃棘口吸虫、横川后殖吸虫和外睾属吸虫囊蚴的感染率分别为15.55%、10.59%、2.31%、1.65%、1.35%和0.62%。华支睾吸虫和东方次睾吸虫囊蚴不仅感染率高而且分布较广,为黑龙江省淡水鱼感染吸虫囊蚴的优势虫种。并依据调查结果,制定了有关终末宿主、淡水养殖的综合防治措施。本研究发现,黑龙江省淡水鱼感染的吸虫囊蚴不仅种类较多,并且分布较广,特别是华支睾吸虫和东方次睾吸虫这两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吸虫,应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二、中国最大的淡水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最大的淡水鱼(论文提纲范文)
(1)鳙脂肪酸组成及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与控制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鳙鱼产业发展和品质控制的研究现状 |
1.3 淡水鱼脂肪酸组成及研究现状 |
1.3.1 α亚油酸(ALA) |
1.3.2 二十碳五烯酸(EPA) |
1.3.3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
1.4 水产品品质评价指标研究进展 |
1.4.1 感官评价 |
1.4.2 微生物 |
1.4.3 系水力 |
1.4.4 挥发性物质 |
1.4.5 生物胺 |
1.4.6 脂肪氧化 |
1.4.7 蛋白变性 |
1.4.8 ATP降解产物和K值 |
1.4.9 色泽 |
1.4.10 质构 |
1.4.11 电导率 |
1.5 水产品品质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
1.5.1 货架食品品质衰变动力学原理 |
1.5.2 化学品质衰变动力学模型 |
1.5.3 微生物动力学生长的数学模型 |
1.6 水产品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
1.6.1 低温保鲜 |
1.6.2 气调包装保鲜 |
1.6.3 辐照保鲜 |
1.6.4 生物保鲜 |
1.6.5 化学保鲜 |
1.6.6 涂膜保鲜 |
1.6.7 超高压保鲜 |
1.6.8 其他新型保鲜技术 |
1.7 低盐水产品研究进展 |
1.7.1 高盐饮食的危害 |
1.7.2 高盐腌制对水产品品质的影响 |
1.7.3 水产品低盐腌制方法 |
1.8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9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鳙各季节各部位脂肪酸组分的变化及与其它淡水鱼的比较研究 |
前言 |
2.1 材料和设备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设备 |
2.1.3 原料及预处理 |
2.1.4 营养组成分析与脂肪的提取和纯化 |
2.1.5 脂肪酸甲酯的制备 |
2.1.6 脂肪酸测定 |
2.1.7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鳙各部位营养成分分析 |
2.2.2 各季节脂肪酸组成 |
2.2.3 七种淡水鱼肉,鱼脑和鱼眼脂肪酸组成 |
2.3 小结 |
第三章 鳙鱼肉在冷藏和微冻贮藏条件下品质变化的研究 |
前言 |
3.1 材料和设备 |
3.1.1 主要试剂 |
3.1.2 主要设备 |
3.1.3 试样及预处理 |
3.2 测定方法 |
3.2.1 鳙鱼肌肉组成成分的测定 |
3.2.2 感官评定 |
3.2.3 pH值的测定 |
3.2.4 汁液流失率的测定 |
3.2.5 蒸煮损失率的测定 |
3.2.6 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测定 |
3.2.7 硫代巴比妥酸值(TBA)的测定 |
3.2.8 K值的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0 鳙鱼的组成成分 |
3.3.1 感官分值的变化 |
3.3.2 pH值的变化 |
3.3.3 汁液流失率的变化 |
3.3.4 蒸煮损失率的变化 |
3.3.5 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变化 |
3.3.6 TBA的变化 |
3.3.7 K值的变化 |
3.4 小结 |
第四章 鳙鱼片贮藏过程中品质动力学预测模型的建立 |
前言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主要试剂 |
4.1.2 主要设备 |
4.1.3 原料及预处理 |
4.1.4 感官评价 |
4.1.5 菌落总数的测定 |
4.1.6 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测定 |
4.1.7 K值的测定 |
4.1.8 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4.1.9 动力学方程的验证 |
4.1.10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菌落总数 |
4.2.2 K 值 |
4.2.3 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 |
4.2.4 感官分值的变化 |
4.2.5 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4.2.6 动力学方程的验证 |
4.3 小结 |
第五章 整体稳定性指数法预测不同温度贮藏下鳙鱼头品质的研究 |
引言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主要试剂 |
5.1.2 主要设备 |
5.1.3 原料及预处理 |
5.1.4 感官评定 |
5.1.5 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测定 |
5.1.6 菌落总数的测定 |
5.1.7 K 值的测定 |
5.1.8 GSI 的计算 |
5.1.9 GSI预测模型的建立 |
5.1.10 动力学方程的验证 |
5.1.11 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感官分值 |
5.2.2 菌落总数 |
5.2.3 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 |
5.2.4 K值 |
5.2.5 鳙鱼头整体稳定性指数(GSI) |
5.2.6 GSI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5.2.7 GSI动力学方程的验证 |
5.3. 小结 |
第六章 低浓度盐和糖处理对鳙鱼片品质的影响 |
引言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主要试剂 |
6.1.2 主要设备 |
6.1.3 原料及预处理 |
6.1.4 感官评定 |
6.1.5 菌落总数的测定 |
6.1.6 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测定 |
6.1.7 pH值的测定 |
6.1.8 汁液流失率的测定 |
6.1.9 电导率的测定 |
6.1.10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感官分值 |
6.2.2 菌落总数 |
6.2.3 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 |
6.2.4 pH 值 |
6.2.5 汁液流失率 |
6.2.6 电导率 |
6.2.7 色泽 |
6.3 小结 |
第七章 冻藏方式对解冻后鳙鱼头在冰藏条件下品质变化的影响 |
前言 |
7.1 材料和方法 |
7.1.1 主要试剂 |
7.1.2 主要设备 |
7.1.3 原料及预处理 |
7.1.4 菌落总数的测定 |
7.1.5 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 |
7.1.6 硫代巴比妥酸值(TBA)的测定 |
7.1.7 pH值的测定 |
7.1.8 汁液流失率的测定 |
7.1.9 蒸煮损失率的测定 |
7.1.10 生物胺的测定 |
7.1.11 电导率的测定 |
7.1.12 K值的测定 |
7.1.13 统计分析 |
7.2 结果与讨论 |
7.2.1 菌落总数 |
7.2.2 pH 值 |
7.2.3 硫代巴比妥酸值(TBA) |
7.2.4 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 |
7.2.5 K 值 |
7.2.6 生物胺 |
7.2.7 汁液流失率 |
7.2.8 蒸煮损失率 |
7.2.9 电导率 |
7.2.10 汁液损失率与TBA、TVB-N、pH值和菌落总数的相关性 |
7.3 小结 |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鲢鱼和草鱼肌原纤维蛋白的聚集及鱼糜凝胶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前言 |
1 蛋白质的聚集及其对凝胶特性的影响 |
1.1 非肌肉蛋白的聚集行为及其对凝胶特性的影响 |
1.2 肌肉蛋白的聚集及其对凝胶特性的影响 |
1.3 聚集体微结构的表征 |
2 凝胶中的水分及其对凝胶品质的影响 |
2.1 凝胶中的水分 |
2.2 热分析技术在水分状态分析中的应用 |
2.3 核磁共振(NMR)技术在水分状态分析中的应用 |
2.4 水分状态与凝胶品质的关系 |
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环境条件对肌原纤维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pH对鲢鱼肌原纤维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 |
2.2 NaCl浓度对鲢鱼肌原纤维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 |
2.3 CaCl_2浓度对鲢鱼肌原纤维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 |
3 小结 |
第三章 环境条件对肌球蛋白聚集行为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两种淡水鱼肌球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分析 |
2.2 环境条件对肌球蛋白聚集行为的影响 |
2.3 淡水鱼肌球蛋白的特征粘度 |
3 小结 |
第四章 淡水鱼鱼糜凝胶的应力松弛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
1.3 主要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应力松弛的数学模型 |
2.2 含水量对鱼糜凝胶应力松弛特性的影响 |
2.3 凝胶化温度对鱼糜凝胶应力松弛特性的影响 |
2.4 冷却方式对鱼糜凝胶应力松弛特性的影响 |
2.5 CaCl_2添加量对鱼糜凝胶应力松弛特性的影响 |
2.6 NaCl添加量对鱼糜凝胶应力松弛特性的影响 |
2.7 贮藏对鱼糜凝胶应力松弛特性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五章 淡水鱼鱼糜凝胶的蠕变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主要实验仪器 |
1.3 主要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鱼糜凝胶的蠕变特性及蠕变模型的建立 |
2.2 凝胶化温度对鱼糜凝胶蠕变特性的影响 |
2.3 冷却方式对鱼糜凝胶蠕变特性的影响 |
2.4 CaCl_2添加量对鱼糜凝胶蠕变特性的影响 |
2.5 NaCl添加量对鱼糜凝胶蠕变特性的影响 |
2.6 含水量对鱼糜凝胶蠕变特性的影响 |
2.7 贮藏对鱼糜凝胶蠕变特性的影响 |
3 小结 |
第六章 鱼糜凝胶的凝胶化动力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
1.3 主要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温度对鱼糜动态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
2.2 含水量对鲢鱼和草鱼鱼糜凝胶化温度的影响 |
2.3 含水量对鱼糜凝胶活化能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七章 加工条件对鱼糜凝胶特性及微结构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加工条件对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 |
2.2 加工条件对鱼糜凝胶微结构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八章 加工过程中凝胶水分状态及微结构的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
1.3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鱼糜凝胶加工过程中水分状态的变化 |
2.2 鱼糜凝胶加工过程中微结构的变化 |
3 讨论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3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超声波辅助羧甲基壳聚糖与臭氧漂洗改善鲢鱼糜品质及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前言 |
1.1 本课题立意背景 |
1.2 鱼糜生产及存在的问题 |
1.3 影响鱼糜凝胶形成的内源酶 |
1.3.1 组织蛋白酶 |
1.3.2 转谷氨酰胺酶 |
1.4 鱼糜凝胶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品质控制 |
1.5 漂洗条件对鱼糜凝胶品质的影响 |
1.5.1 漂洗次数 |
1.5.2 漂洗水温 |
1.5.3 漂洗剂与鱼肉蛋白的相互作用 |
1.6 研究目的与技术路线 |
1.6.1 课题的研究目的 |
1.6.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超声波辅助CBC与臭氧漂洗对鱼糜品质影响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方法 |
2.2.1 鱼糜的漂洗制备 |
2.2.2 鱼糜凝胶的制备 |
2.2.3 凝胶质构的测定 |
2.2.4 白度的测定 |
2.2.5 水溶性和盐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2.2.6 鱼糜得率的测定 |
2.2.7 蛋白质的漂洗损失率 |
2.2.8 粗脂肪、灰分、水分、粗蛋白的测定 |
2.2.9 鱼糜流变特性的测定 |
2.2.10 鱼糜蛋白质的组成分析 |
2.2.11 扫描电镜观察鱼糜凝胶样品的制备及观察 |
2.2.12 鱼糜漂洗后的贮藏实验 |
2.2.13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CBC漂洗对鱼糜凝胶特性和白度的影响 |
2.3.2 NaCl漂洗对鱼糜凝胶特性和白度的影响 |
2.3.3 臭氧漂洗对鱼糜凝胶特性和白度的影响 |
2.3.4 超声波功率对鱼糜凝胶特性和白度的影响 |
2.3.5 组合漂洗对鱼糜凝胶形成的影响 |
2.3.6 超声波辅助CBC、臭氧漂洗的工艺优化 |
2.3.7 贮藏时间对鱼糜品质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超声波辅助CBC与臭氧漂洗对组织蛋白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材料 |
3.1.2 仪器与设备 |
3.2 方法 |
3.2.1 鱼肉的漂洗 |
3.2.2 鱼糜的挤压处理 |
3.2.3 组织蛋白酶活性B、L的制备与测定 |
3.2.4 结合型丝氨酸蛋白酶M-SP的制备 |
3.2.5 结合型丝氨酸蛋白酶M-SP的分离、纯化 |
3.2.6 肌浆丝氨酸蛋白酶S-SP的分离、纯化 |
3.2.7 丝氨酸蛋白酶M-SP活性的测定 |
3.2.8 漂洗对组织蛋白酶活性影响测定 |
3.2.9 鱼肉蛋白的提取 |
3.2.10 酶活残留计算 |
3.2.11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温度对组织蛋白酶活性影响 |
3.3.2 pH对组织蛋白酶活性影响 |
3.3.3 组织蛋白酶的热稳定性 |
3.3.4 氯化钠对组织蛋白酶活性影响 |
3.3.5 CBC对组织蛋白酶活性影响 |
3.3.6 臭氧对组织蛋白酶活性影响 |
3.3.7 超声波对组织蛋白酶活性影响 |
3.3.8 新鲜白鲢鱼肉组织蛋白酶分析 |
3.3.9 CBC臭氧及超声辅助漂洗鱼糜组织蛋白酶分析 |
3.3.10 氯化钠的浓度对鱼糜组织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3.3.11 氯化钠漂洗时间对组织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3.3.12 CBC浓度对鱼肉组织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3.3.13 CBC漂洗时间对鱼糜组织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3.3.14 臭氧漂洗对鱼糜组织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3.3.15 超声波辅助漂洗对鱼糜组织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3.3.16 挤压处理对组织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超声波辅助CBC与臭氧漂洗对鱼肉蛋白及组织蛋白酶L分子表面及二级结构影响 |
4.1 材料与设备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2 方法 |
4.2.1 鱼肉蛋白的提取 |
4.2.2 鱼肉蛋白及组织蛋白酶的表面疏水性测定 |
4.2.3 鱼肉蛋白及组织蛋白酶的表面巯基含量测定 |
4.2.4 鱼肉蛋白及组织蛋白酶的二级结构的测定 |
4.2.5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臭氧处理对组织蛋白酶L和鱼肉蛋白结构影响 |
4.3.2 超声波处理对鱼糜组织蛋白酶和蛋白结构的影响 |
4.3.3 挤压处理对鱼糜组织蛋白酶和鱼肉蛋白结构的影响研究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5.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攻博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鳙鱼肉热加工特性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背景 |
1.2 热加工对肉类品质影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热加工对肉类理化特性的影响研究 |
1.2.2 热加工对肉类蛋白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路线 |
1.3.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鳙鱼原料特性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试验材料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鳙鱼形体指标的测量及样品制备 |
2.3.2 蛋白质组分的分离 |
2.3.3 质地多面剖析(TPA)及剪切力测试 |
2.3.4 蛋白质热变性温度测定 |
2.3.5 基本成分的测定 |
2.3.6 氨基酸分析及营养评价 |
2.3.7 胶原蛋白的测定 |
2.3.8 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
2.3.9 矿质元素的测定 |
2.3.10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鳙鱼的形体指标及基本理化特性研究 |
2.4.2 鳙鱼不同部位的成分分析及营养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加热温度对鳙鱼肉热加工特性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试验材料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鳙鱼肉样品准备 |
3.3.2 鳙鱼肉加热方法 |
3.3.3 鱼肉蛋白质的分离提取 |
3.3.4 可溶性胶原蛋白的提取 |
3.3.5 不同中心温度下鳙鱼肉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3.3.6 加热失重率的测定 |
3.3.7 持水性的测定 |
3.3.8 鱼肉质地剖面分析(TPA) |
3.3.9 鳙鱼肉色泽的测定 |
3.3.10 SDS-PAGE 电泳分析 |
3.3.11 胶原蛋白的测定 |
3.3.12 显微结构观察 |
3.3.13 pH 的测定 |
3.3.14 水分的测定 |
3.3.15 粗蛋白含量的测定 |
3.3.16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鳙鱼背肉的传热曲线 |
3.4.2 中心温度对鳙鱼肉基本理化特性的影响 |
3.4.3 温度对鳙鱼肉质构的影响 |
3.4.4 中心温度对鳙鱼肉色泽的影响 |
3.4.5 不同中心温度下鳙鱼肉的微观结构分析 |
3.4.6 温度对鳙鱼肉化学成分的影响 |
3.4.7 中心温度对鳙鱼肉渗出液化学成分的影响 |
3.4.8 相关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加热强度对鳙鱼肉热加工特性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试验材料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鳙鱼鱼背肉加热方法 |
4.3.2 样品的腌制处理 |
4.3.3 鱼肉中水溶性与盐溶性蛋白的提取 |
4.3.4 鳙鱼肉感官评定 |
4.3.5 鳙鱼肉加热失重率的测定 |
4.3.6 鳙鱼肉质地多面剖析(TPA)及剪切力测试 |
4.3.7 鱼肉色泽的测定 |
4.3.8 胶原蛋白含量测定 |
4.3.9 水分含量测定 |
4.3.10 氨基态氮含量测定 |
4.3.11 蛋白质含量测定 |
4.3.12 SDS-PAGE 电泳分析 |
4.3.13 显微结构观察 |
4.3.14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不同加热强度对鳙鱼肉及渗出液感官特性的影响 |
4.4.2 不同加热强度对鳙鱼肉物理特性的影响 |
4.4.3 120℃下鳙鱼肉的微观结构分析 |
4.4.4 不同加热强度对鳙鱼肉、渗出液化学组成的影响 |
4.4.5 盐腌制对鳙鱼肉品质的影响 |
4.4.6 相关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鳙鱼肌原纤维蛋白的热加工特性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设备 |
5.2.1 试验材料 |
5.2.2 仪器与设备 |
5.3 试验方法 |
5.3.1 鳙鱼肉肌原纤维蛋白的分离提取 |
5.3.2 鳙鱼肌浆及肌原纤维蛋白的加热处理 |
5.3.3 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的制备 |
5.3.4 肌原纤维蛋白黏度的测定 |
5.3.5 肌原纤维蛋白浊度的测定 |
5.3.6 肌原纤维蛋白动态流变学测定 |
5.3.7 肌原纤维蛋白 Ca~(2+)-ATPase 活性的测定 |
5.3.8 肌原纤维蛋白总巯基含量的测定 |
5.3.9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
5.3.10 氨基态氮的测定 |
5.3.11 肌原纤维蛋白凝胶质地多面剖析(TPA)测试 |
5.3.12 肌原纤维蛋白凝胶色泽的测定 |
5.3.13 CD 分析 |
5.3.14 数据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肌原纤维蛋白差示量热分析(DSC) |
5.4.2 加热温度对鳙鱼肌原纤维蛋白特性的影响 |
5.4.3 加热强度对肌浆及肌原纤维蛋白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图 |
(5)鄱阳湖几种野生淡水鱼及其食物链脂类中脂肪酸特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概述 |
1.2 海水鱼与淡水鱼脂肪酸差异 |
1.3 食物源影响鱼油PUFA组成 |
1.4 脑磷脂和卵磷脂分离方法 |
1.5 脂肪酸位置分布 |
1.5.1 脂肪酸位置分布分析方法 |
1.5.2 鱼油脂肪酸位置分布规律 |
1.6 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1.6.1 课题来源 |
1.6.2 研究价值与意义 |
1.6.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鄱阳湖野生鱼及其食物链脂肪酸的特性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原料 |
2.2.2 试剂 |
2.2.3 实验仪器 |
2.3 方法 |
2.3.1 样品采集和处理 |
2.3.2 脂肪的提取 |
2.3.3 脂肪酸甲酯化 |
2.3.4 气相色谱分析 |
2.3.5 统计分析 |
2.4 结果 |
2.4.1 养殖淡水鱼与鄱阳湖野生淡水鱼脂肪酸比较 |
2.4.2 鄱阳湖食物链脂肪酸特性 |
2.4.3 鄱阳湖野生鱼与食物链PUFA和OBCFA的相关性 |
2.5 讨论 |
2.5.1 鄱阳湖野生淡水鱼PUFA和OBCFA的特殊性 |
2.5.2 鄱阳湖野生四大家鱼PUFA与食物源的相关性 |
2.5.3 鄱阳湖野生四大家鱼OBCFA与食物源的相关性 |
2.6 小结 |
第3章 硅胶柱层析法分离鱼油TAG和PL条件的优化 |
3.1 前言 |
3.2 材料和设备 |
3.2.1 原料 |
3.2.2 试剂 |
3.2.3 实验仪器 |
3.3 方法 |
3.3.1 样品处理及鱼油的提取 |
3.3.2 硅胶(柱层析用)和GF254板的活化 |
3.3.3 鲶鱼油中粗中性脂(NL,neutral lipids)、粗PE和粗PC含量的测定 |
3.3.4 硅胶柱层析分离TAG、PE和PC |
3.3.5 HPLC测定精制PC和PE的纯度 |
3.3.6 统计分析 |
3.4 结果 |
3.4.1 中性脂流动相的选择 |
3.4.2 硅胶型号的选择 |
3.4.3 上样量的选择 |
3.4.4 硅胶柱床层高度的选择 |
3.4.5 HPLC分析 |
3.5 讨论 |
3.5.1 试剂和柱高对分离PE和PC的影响 |
3.5.2 硅胶型号对分离PE和PC的影响 |
3.5.3 HPLC对PE和PC纯度的测定 |
3.6 小结 |
第4章 鄱阳湖四种野生淡水鱼TAG和PL的位置分布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原料 |
4.2.2 试剂 |
4.2.3 实验仪器 |
4.3 方法 |
4.3.1 样品处理及硅胶柱层析分离TAG、PC和PE |
4.3.2 胰脂酶对TAG的酶解及sn-2-MAG和TAG的脂肪酸分析 |
4.3.3 磷脂酶A_2对PC(PE)的酶解及PC(PE)脂肪酸位置分布分析 |
4.3.4 GC分析 |
4.3.5 统计分析 |
4.4 结果 |
4.4.1 鄱阳湖野生鱼TAG和PL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分析 |
4.4.2 鄱阳湖野生鱼TAG和PL脂肪酸位置分布 |
4.5 讨论 |
4.5.1 鄱阳湖野生淡水鱼TAG和PL富含PUFA |
4.5.2 BCFA、SOCFA和UOCFA的功能 |
4.5.3 鄱阳湖野生淡水鱼PUFA优先分布在TAG和PL的sn-2位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 |
4.6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鄱阳湖野生淡水鱼PUFA和OBCFA的特殊性及其与食物链脂肪酸的相关性 |
5.1.2 硅胶柱和低毒性流动相分离纯化TAG、PE和PC |
5.1.3 鄱阳湖四种野生淡水鱼TAG、PE和PC脂肪酸的位置分布 |
5.2 进一步工作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北京地区环境和食品中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特征与手征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表 |
附图 |
缩略词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简介 |
1.2.1 有机氯农药 |
1.2.2 多氯联苯 |
1.2.3 多环芳烃 |
1.3 复杂基质中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析方法 |
1.4 环境介质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特征 |
1.5 动物源食品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特征 |
1.6 手性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进展 |
1.7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8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北京地区环境介质中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特征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样品采集及处理 |
2.2.2 仪器与试剂 |
2.2.3 样品前处理 |
2.2.4 仪器条件 |
2.2.5 质量控制及质量保证(QC/QA) |
2.2.6 数据处理 |
2.3 北京地区土壤中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特征研究 |
2.3.1 土壤中OCPs污染特征 |
2.3.2 北京地区土壤中PCBs污染特征分析 |
2.3.3 北京地区土壤中PAHs污染特征 |
2.4 北京地区地表水中OCPs、PCBs及PAHs污染特征研究 |
2.4.1 地表水中OCPs污染特征 |
2.4.2 地表水中PCBs污染特征 |
2.4.3 地表水中PAHs污染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北京地区油脂中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特征研究 |
3.1 前言 |
3.2 基质固相分散分析油脂中有机氯污染物分析方法的建立 |
3.2.1 实验部分 |
3.2.2 结果与讨论 |
3.2.3 结论 |
3.3 北京地区市场上动物脂肪中典型有机氯污染物污染特征研究 |
3.3.1 实验部分 |
3.3.2 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北京地区水产品中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特征研究 |
4.1 前言 |
4.2 基质固相分散分析水产品中有机氯污染物分析方法的建立 |
4.2.1 实验部分 |
4.2.2 结果与讨论 |
4.2.3 结论 |
4.3 北京地区市售水产品中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特征研究 |
4.3.1 样本采集与分析 |
4.3.2 北京地区市售水产品中OCPs和PCBs污染特征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鲢鱼尸僵及贮藏过程中ATP关联物及生化特性变化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鱼类死后变化及研究现状 |
1.3 鱼类保藏方法的研究进展 |
1.4 鱼类鲜度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 |
1.5 鱼类风味物质变化的研究现状 |
1.6 鱼类蛋白质和脂肪变化的研究进展 |
1.7 食品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
1.8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9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不同冷藏条件下鲢鱼尸僵过程ATP关联物和品质变化规律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剂 |
2.2.3 仪器 |
2.2.4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冷藏条件下鲢鱼尸僵过程中ATP关联物的变化 |
2.3.2 不同冷藏条件下鲢鱼尸僵过程中K值的变化 |
2.3.3 不同冷藏条件下鲢鱼尸僵过程中质构特性的变化 |
2.3.4 不同冷藏条件下鲢鱼尸僵过程中pH值的变化 |
2.3.5 不同冷藏条件下鲢鱼尸僵过程中色泽的变化 |
2.3.6 不同冷藏条件下鲢鱼尸僵过程中蒸煮损失的变化 |
2.3.7 不同冷藏条件下鲢鱼尸僵过程中持水性的变化 |
2.3.8 不同冷藏条件下鲢鱼尸僵过程中盐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
2.3.9 不同冷藏条件下鲢鱼尸僵过程中电导率的变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腌制处理的鲢鱼尸僵过程中ATP关联物和品质变化规律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及预处理 |
3.2.2 试剂 |
3.2.3 仪器 |
3.2.4 试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腌制鲢鱼在4℃尸僵过程中ATP含量的变化 |
3.3.2 腌制鲢鱼在4℃尸僵过程中IMP含量的变化 |
3.3.3 腌制鲢鱼在4℃尸僵过程中HxR含量的变化 |
3.3.4 腌制鲢鱼在4℃尸僵过程中Hx含量的变化 |
3.3.5 腌制鲢鱼在4℃尸僵过程中K值的变化 |
3.3.6 腌制鲢鱼在4℃尸僵过程中持水性的变化 |
3.3.7 腌制鲢鱼在4℃尸僵过程中蒸煮损失的变化 |
3.3.8 腌制鲢鱼在4℃尸僵过程中pH值的变化 |
3.3.9 腌制鲢鱼在4℃尸僵过程中L*值的变化 |
3.3.10 腌制鲢鱼在4℃尸僵过程中质构特性的变化 |
3.3.11 腌制鲢鱼在4℃尸僵过程中蒸煮后质构特性的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热处理对腌制鲢鱼片尸僵过程中IMP变化的影响及预测模型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试验材料及预处理 |
4.2.2 试剂 |
4.2.3 仪器 |
4.2.4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热处理条件下鲢鱼片IMP含量的变化 |
4.3.2 热处理条件下腌制鲢鱼片IMP含量的变化 |
4.3.3 鲢鱼片IMP预测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鲢鱼片贮藏过程中理化指标和生物胺变化规律及品质预测模型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剂 |
5.2.3 仪器 |
5.2.4 试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鲢鱼片不同贮藏温度下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的变化 |
5.3.2 鲢鱼片不同贮藏温度下菌落总数(TAC)的变化 |
5.3.3 鲢鱼片不同贮藏温度下感官值的变化 |
5.3.4 鲢鱼片不同贮藏温度下电导率(EC)的变化 |
5.3.5 鲢鱼片品质预测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5.3.6 鲢鱼片不同贮藏温度下生物胺含量的变化 |
5.3.7 鲢鱼片生物胺与挥发性盐基氮、电导率、细菌总数的相关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天然提取物对鲢鱼片贮藏过程中脂肪和蛋白氧化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和方法 |
6.2.1 试验材料及预处理 |
6.2.2 试剂 |
6.2.3 仪器 |
6.2.4 试验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葡萄籽和丁香芽提取物的总多酚含量、亚铁离子螯合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
6.3.2 葡萄籽和丁香芽提取物对鲢鱼片感官值的影响 |
6.3.3 葡萄籽和丁香芽提取物对鲢鱼片色泽的影响 |
6.3.4 葡萄籽和丁香芽提取物对鲢鱼片过氧化值(PV)的影响 |
6.3.5 葡萄籽和丁香芽提取物对鲢鱼片硫代巴比妥酸值(TBA)的影响 |
6.3.6 葡萄籽和丁香芽提取物对鲢鱼片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
6.3.7 葡萄籽和丁香芽提取物对鲢鱼片盐溶性蛋白(SSP)含量的影响 |
6.3.8 葡萄籽和丁香芽提取物对鲢鱼片总巯基(SH)含量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
7.1 结论 |
7.1.1 不同冷藏条件下鲢鱼尸僵过程中ATP关联物和品质变化规律的研究 |
7.1.2 不同腌制处理的鲢鱼尸僵过程中ATP关联物和品质变化规律的研究 |
7.1.3 热处理对鲢鱼片尸僵过程中IMP含量变化的影响及IMP预测模型的研究 |
7.1.4 鲢鱼片贮藏过程中理化指标和生物胺变化规律及品质预测模型的研究 |
7.1.5 天然提取物对鲢鱼片贮藏过程中脂肪和蛋白氧化的影响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国家、技术与市场:闽台沿海海洋鱼类种群结构变迁原因研究(1492-1966)(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索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四节 研究资料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研究材料 |
二、 概念界定 |
第二章 洋流的力量:台湾鲻鱼渔场的此消彼长 |
第一节 荷据时期(1624-1662)的乌鱼渔场 |
第二节 打狗、淡水渔场的消失 |
第三节 鹿仔渔场的衰落 |
第四节 洋流变动与渔场变迁 |
第五节 讨论 |
第三章 海禁与生计:海岛渔业资源的开发 |
第一节 内海与外海 |
第二节 明代前期的海岛管控 |
第三节 明代后期的“汛外采捕” |
第四节 清代海岛开发的“弛禁之争”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技术与市场:带鱼资源的开发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市最多卖”:福建近海带鱼贸易 |
一、 闽地盛产带鱼 |
二、 带鱼的流向 |
三、 鱼粮比价 |
第三节 “闽人独善钓”:带鱼延绳钓技术的垄断 |
一、 延绳钓技术的出现 |
二、 闽人入浙钓带 |
第四节 市场与捕捞成本的变化 |
一、 市场的变化 |
二、 单位成本与捕捞量的关系 |
三、 收益分配比例的变迁 |
第五节 讨论 |
第五章 技术与渔场:大黄鱼资源的开发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资源分布与开发 |
一、 闽东渔场 |
二、 闽中渔场 |
三、 闽南渔场 |
第三节 “闽中腊月为盛”:渔汛的差异 |
第四节 官井洋渔民与“叩网”作业 |
第五节 技术突破与新渔场的开发 |
第六节 讨论 |
第六章 技术与资源:真鲷资源的开发 |
第一节 鱼名辨析与分类 |
第二节 资源分布与开发 |
一、 东海地方种群 |
二、 闽南-南海地方种群 |
第三节 捕捞技术与资源数量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七章 由近及古:海洋鱼类的种群变动 |
第一节 由近及古:一种方法论 |
第二节 水产品产量的变动 |
第三节 主要经济鱼类资源数量的变动 |
第四节 影响资源数量变动的主要因素 |
一、 自然环境变化 |
二、 人为因素 |
三、 生产资料以及收购价格的变动 |
第五节 小结 |
第八章 明清以来海洋动物种群结构的变迁 |
第一节 度量衡的折算 |
一、 清末台湾沿海各地度制、衡制 |
二、 1910-1920 年代福建沿海各地度制、衡制 |
第二节 海洋哺乳动物 |
第三节 鱼类体型变小者:较大型 |
第四节 鱼类体长变小者:中小型 |
第五节 鱼类体长变化不明显及变大者 |
第六节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一、 自然环境的影响 |
二、 国家制度与渔业生产 |
三、 捕捞技术的影响 |
四、 市场与资源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10)黑龙江省主要淡水鱼吸虫囊蚴感染情况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黑龙江省水系以及渔业资源 |
1.2 淡水鱼寄生虫感染情况 |
1.2.1 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 |
1.2.2 麝后睾吸虫( Opisthorchis viverrini) |
1.2.3 东方次睾吸虫(Metorchis taiwanensis) |
1.2.4 台湾次睾吸虫(Metorchis taiwanensis) |
1.2.5 鸭对体吸虫(Amphimerus anatis) |
1.2.6 横川后殖吸虫(Metagonimus yokogawai) |
1.2.7 圆圃棘口吸虫(Echinostoma hortense)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实验样品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1.4 溶液的配制 |
2.1.5 实验动物 |
2.2 方法 |
2.2.1 鱼的处理 |
2.2.2 吸虫囊蚴的检查 |
2.2.3 数据处理 |
2.2.4 综合防治措施的制定 |
第三章 结果 |
3.1 囊蚴鉴定 |
3.1.1 囊蚴的形态学鉴定 |
3.1.2 动物感染实验 |
3.1.3 分子生物学鉴定 |
3.2 不同流域淡水鱼吸虫囊蚴的感染情况以及感染强度 |
3.2.1 黑龙江省不同流域淡水鱼吸虫囊蚴的感染情况 |
3.2.2 松花江流域各试点吸虫囊蚴及每种吸虫囊蚴的感染情况 |
3.2.3 嫩江流域各试点吸虫囊蚴及每种吸虫囊蚴的感染情况 |
3.2.4 牡丹江流域各试点吸虫囊蚴及每种吸虫囊蚴的感染情况 |
3.2.5 内陆地区各试点吸虫囊蚴及每种吸虫囊蚴的感染情况 |
3.2.6 黑龙江省各试点横川后殖吸虫囊蚴、圆圃棘口吸虫囊蚴和外睾属每种吸虫囊蚴的感染情况 |
3.2.7 内陆地区各试点吸虫囊蚴及每种吸虫囊蚴的感染强度 |
3.3 综合防治措施制定 |
3.3.1 对人的相关措施 |
3.3.2 水产养殖 |
3.3.3 畜禽养殖及野生动物管理 |
第四章 讨论 |
4.1 囊蚴的鉴定 |
4.2 黑龙江省吸虫囊蚴的感染情况 |
4.2.1 华支睾吸虫囊蚴流行情况 |
4.2.2 东方次睾吸虫 |
4.2.3 台湾次睾吸虫 |
4.2.4 圆圃棘口吸虫 |
4.2.5 横川后殖吸虫 |
4.2.6 外睾属吸虫 |
4.3 防治措施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中国最大的淡水鱼(论文参考文献)
- [1]鳙脂肪酸组成及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与控制技术的研究[D]. 洪惠.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8)
- [2]鲢鱼和草鱼肌原纤维蛋白的聚集及鱼糜凝胶特性的研究[D]. 刘友明.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5)
- [3]超声波辅助羧甲基壳聚糖与臭氧漂洗改善鲢鱼糜品质及机制的研究[D]. 李玮. 华中农业大学, 2015(11)
- [4]鳙鱼肉热加工特性及其机理研究[D]. 姜启兴. 江南大学, 2015(03)
- [5]鄱阳湖几种野生淡水鱼及其食物链脂类中脂肪酸特点的研究[D]. 雷琳. 南昌大学, 2012(01)
- [6]北京地区环境和食品中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特征与手征性[D]. 李晋栋.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8)
- [7]鲢鱼尸僵及贮藏过程中ATP关联物及生化特性变化规律的研究[D]. 史策.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8)
- [8]鄱阳湖10种淡水鱼脂肪酸的特性研究[J]. 李广焱,邓泽元,范亚苇,李静,雷琳,吴小平. 食品工业科技, 2010(08)
- [9]国家、技术与市场:闽台沿海海洋鱼类种群结构变迁原因研究(1492-1966)[D]. 陈亮. 上海交通大学, 2013(02)
- [10]黑龙江省主要淡水鱼吸虫囊蚴感染情况调查与分析[D]. 张莹.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