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案时避而远之——以“改学”的议论特征为例

作案时避而远之——以“改学”的议论特征为例

一、犯中见避——《改造我们的学习》论证特色举隅(论文文献综述)

郭秀楷,卢瑞宝[1](1998)在《犯中见避——《改造我们的学习》论证特色举隅》文中研究指明犯中见避———《改造我们的学习》论证特色举隅浙江/郭秀楷卢瑞宝毛宗岗在《三国演义读法》中指出:“作文者以善避为能,又以善犯为能。”“犯”就是重复。重复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艺术技巧,能否以此观照议论文的写作艺术呢?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说:“就我从阅读中所体...

雷春梅[2](2018)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版本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造我们的学习》是毛泽东1941年5月19日在中央宣传干部学习会上所作的报告。这篇报告是延安整风运动特别是整顿学风的重要指导性文件,1942年3月27日在延安《解放日报》上第一次公开发表,之后陆续被多家报刊转载或被收入一些集子,版本众多,各版本文字不尽相同。新中国建立之后,《改造我们的学习》经毛泽东亲自修改,收入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毛泽东选集》第三卷。本文在对《改造我们的学习》的写作背景、发表过程、主要内容、基本版本等基本掌握的前提下对其重要版本之间的不同进行了详细的校勘和分析,并对修改的原因及特点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对《改造我们的学习》版本的研究,特别是几个重要的版本。重点研究的版本有:毛泽东手稿影印本版、《解放日报》版、晋察冀日报社1944年《毛泽东选集》第5卷版、太行新华书店1949年3月版、1953年《毛泽东选集》第1版、1964年《毛泽东着作选读》(乙种本)版、人民出版社1986年《毛泽东着作选读》(下)版、1991年《毛泽东选集》第2版。在对这些版本的异同进行详细的校勘与分析之后,总结了其修改的原因、特点和启示。毛泽东对此报告进行修改有的是为完善文章行文用词,有的则是适应社会历史的变化或是思想认识发生改变。可见,研究毛泽东着作版本研究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和价值。

何冠笙,徐彩凤,黄玉慧[3](2021)在《真与善:人类永恒的精神追求——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专题学习设计》文中认为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理论的价值",对应"科学与文化论着研习"任务群。专题教学设计融合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以探究"‘真’‘善’‘正义’的时代内涵"、写一篇小论文为核心任务,通过三个课段,以撰写读书报告、修改论证思路图、写作小论文三个构成递进关系的子任务驱动学生认识理论的价值,学习辩证思维方法,树立求真行善的人生追求。

姜燕[4](2011)在《汉语口语美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汉语口语是汉民族使用非正式的讲话风格说出来的口语,带有即时的、原生的特性。口语是语言的源泉,是语言中最活跃、最有生气、发展最快的部分,汉语口语博大精深,在汉民族的土壤上生成了有自己民族特点的美。口语寓于可感的声音之中,语音诉诸于听觉引起人的精神性反应,这是口语美产生的源泉所在。目前国内外都存在着对汉语口语的误读,在原生口语的基础上对口语之美进行解读,可以改变以洪堡特等为代表的理论家对汉语口语之美的误读。但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口语美学无人研究,在国内对汉语口语美学的探究也是一片空白。在中国走向世界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位日益重要的今天,这个选题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本论文从口语美学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口语美产生的生理机制和物理情态,并在东方“天人感应”和西方“异质同构”的基础上,初步提出口语美学的理论架构。论文绪论中对与口语美学研究相关的理论背景进行了综述,并阐明了汉语口语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方法和现实意义。国外研究理论大致有四类:分别涉及听觉在审美中的重要性,语言蕴含着审美因素,语言的起源是充满诗兴的以及语言具有美学功能。国内研究成果包括语言形式美即语言的音乐美,语音与人体和谐共振产生美,口语美是人的生命意识的展现,有声语言是人文精神的音声化以及汉语具有诗性气质。汉语口语的美指的是汉语口语体系中固有的审美属性,是汉语口语语言体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美学价值、美学特征的总和。它是汉语口语的言语美得以表现的基础;汉语口语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汉语口语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切美的语言现象,汉语口语语言现象的审美选择规律以及汉语口语审美活动本身。汉语口语美学的任务是阐明口语表达主体如何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汉语口语的语言体系,以及口语表达个体如何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自己的言语。汉语口语美学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汉语口语美学研究更有助于把握汉语言发展动态与发展趋势,有助于促进口语表达主体思维和智力发展,有助于口语表达主体按照美的尺度来重塑口头语言,有助于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制造乐音体系,有助于重新认识汉民族文化。论文在第一章中对汉语口语美学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解读。汉语口语美学是从人对口头语言的审美角度出发,以汉民族原生口语本身作为主要对象,研究汉语口语的音韵、语势、含蕴、情趣等与人的审美意识之间的关系,从而在此基础上按照美的规律塑造和欣赏美的科学。汉语口语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是建立在语言学和美学的基础上,探讨口头语言领域里的美或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语言的有声属性是口语美存在的基本条件,口语的美感源自语音诉诸于听觉引起的精神性反应。论文提出了“原生口语”和“次生口语”的概念,没有受到文字影响的原生态的口头语言现象称为“原生口语”。本论文主要研究的依据和对象就是汉语原生口语,以此区别于国内播音主持界的有声语言研究。论文第二章论述了口语审美关系源自于口语的发生和人的内在感应之联系。首先,口语的美感经验来源于人的感官听觉刺激。论文中提出了“听觉值”的概念。既然口语是通过在一定频率范围内的空气震动波作为载体实现语音和语意编码的人际通讯系统,那么口语的美主要通过感性活动形式,以人的感官为主要渠道传递。一系列的语音所制造的声波通过人的听觉系统吸收过滤之后,形成一种“听觉点”,这些一定范围内的听觉点的联系,成为审美关系同构对应的连接点和相通点。口语表达主体在用发音器官说出或用听觉器官接受某些口语时,通过由物及我或由我及物而达到物我同一,可以把人的生命和情趣移注到正在使用或接受的对象里去,使口语本身也具有了人的生命和情趣。人的审美注意是大脑皮下结构和皮层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一系列语音流的刺激下,口语接受者通过旋律、音韵、语势等形式要素,加上汉民族语境下的丰富语言内容,在语言的一维性平面上传递着立体化和生动性的感觉,使得一维性的口语形成了二维甚至三维的错觉,从而刺激口语接受者的想象感觉,这种特质就可理解为“听觉值”。当审美对象以语音的形式进入感官,向大脑输送的时候,会首先刺激网状结构,并通过网状结构唤醒皮层,使之觉醒起来,不断地为人的意识活动提供动力。口语表达主体将语音的“听觉值”传递给口语接受者,通过口语接受者的听觉印象,激发了对语言艺术表面特性和立体性的感觉,审美者会感到一种愉快的情感在心胸萦绕,会感到一种意识的潜流在脑际运动。这时大脑皮层不断地受到网状结构的推动,处于心理学上所说的积极的觉醒状态,从而引发美感。中国美学关于艺术发生的代表理论是“心物感应”说,如果说审美形式的表现性源于形式的普遍中介作用的话,那么口语审美形式的动力性就是源于口语表现形式的感性特征,能在“语——人”对应中获得相应的意蕴从而具有表现性。同时,人体节律作为运动的结构变化的具体表现,本身就在其张力结构中包含着一定的势能,从而具有激活驱诱的动力作用。格式塔认为人的大脑中先天存在着一些情感范式,一旦有相似的外力式样刺激知觉,外在对象和内在情感和谐同构,外在客体也便具有了情感表现性。人的内在心理结构同外在事物的形式结构是和谐、统一的,这类适宜于人类生理条件的事物运动的节奏感,与人类建立了一种良性的条件反射。在汉语口语的独特韵律中,审美主体可以感悟生命的隽永,审美的实质是在日常原生口语中体悟、把握人的生命存在,可以在这种语音的传递中把对生命存在的自觉意识和精神自由的渴望在美学韵律中传达出来。论文第三章论述了汉语口语区别于书面语的特点,以及汉语口语区别于其它口语的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汉语口语的美学特征和汉语口语审美活动的审美关系。人类时时在自己所创造的口语工具中直观自身,从中感觉到主客体之间的和谐与融洽,从而产生愉悦感。口语带有一种审美潜能,它使语言的运用产生美感成为可能。这一潜能的实现,体现在言语运用中就是美的创造和美的欣赏。口语的审美活动相对于书面语言来说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审美行为,它更加具有开放性。汉语口语的美属于附庸美,口语语音美具有内在性、符号直觉性以及词汇具象性。论文第四章中着重阐述了汉语口语的“韵”、“势”、“味”、“趣”四个审美范畴。这四个范畴涉及到了口语美的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作为诉诸于人的感性形式的口语,其形式上的美肯定是占主要的,因而从口语审美的静态和微观表现上,取“韵”范畴作为代表,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语音节律规则系统,韵是语音节奏和韵律的美。汉语口语的音韵优势主要在于:汉语口语中声少韵多由此构成富于美感的乐音音节,汉语口语中音节界限清晰形成富于美感的乐音节奏,汉语口语中四声起伏构成富于美感的乐音旋律,汉语口语中多连绵词形成富于审美表现力的结构形式,汉语口语中多叠音造就回环往复的语音美感,汉语口语易押韵组成跌宕起伏的音乐美,汉语拟声词具有独特的美感效应,这些都组成了汉语口语无与伦比的音韵美。从口语审美的动态和宏观表现上,取“势”范畴作为代表。汉语口语的音势之美源自汉语口语合于生命节律的语音音势配置而带来的愉悦感,包括汉语口语语流音变之美,语调调配之美以及音步之美。汉语语音独特的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各种要素,通过形形色色富于表现力的组合,可以构成声韵起伏、平仄停延、高低轻重、长短快慢等节律的基本形式,这些基本形式在语流中按一定的规则相互协调、交织套合,就形成了汉语特有的节奏美。“味”范畴表现在口语审美的内涵上,由于汉语口语独特的会意特点,汉语口语有着丰富的的复义、含蓄与模糊之美。“趣”范畴主要表现在汉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快意人生的生活态度和口语表达方式的内外结合上,主要包括汉语口语的变异和偏离之美。这四个范畴是相互联系和共同依存的,它们共同组成了汉语口语美学网络上的纽结。论文第五章中结合汉民族思维的特点,阐述了汉民族思维模式下汉语口语美的特质。汉语口语属于高语境文化传播中的口语,汉民族整体性和直觉性思维方式造就了汉语口语重意合的弹性之美。汉语口语中客观存在的模糊性、会意性使汉语带上了很浓郁的民族特征,汉语口语在“意合”的影响之下形成“形散而神不散”的语序变化之美、“流水句”的铺陈之美、画龙点睛的整体性描述之美,本部分还论述了汉语口语中的类比表达方式与汉语口语形象化表述之美,汉民族主客体一致性思维方式与口语表达多样化之美,汉民族中和思想与口语表达的婉转谦和之美,汉民族崇尚均衡和谐的审美意识与口语对称美的生成之间的关系。由于汉语的丰富的再现能力,可以从外来语中吸取营养成分来补充自己语言中的缺环现象。汉民族自己的方言、叫卖语言和其它曲艺形式也积累了独特的人文特征和美学意义。论文第六章论述汉语口语美学对汉民族其它艺术形式的影响。汉语声调特点成为汉民族重“讲”轻“唱”的口语渊源,古诗一唱三叹的重复表现为口头文学的特点,口语传承造就汉民族三叠式叙事结构的美学渊源,借此解释了中国古代“三叠式”叙事模式的口语渊源。文章最后论述了口语美学对书面语言创作的影响和启示,用口语来创作的作家的语言风格美的所在,以及当下口语写作的误区。

杜近都[5](2019)在《清初遗民章回小说研究》文中提出清初的明遗民人数之多、着作之博、事迹之显、影响之深均为历代遗民之最,其文学创作以诗词为主,但小说创作的成就也不应忽视。其实对于清初遗民小说的研究起步较早,诸如《水浒后传》、《西游补》、《续金瓶梅》等小说在晚晴、民国时期就被学者认为蕴含遗民思想。在此之后,受小说研究整体倾向于文学名着的影响,学界对遗民小说的关注较少,现有研究也主要局限在对于单部作品是否具有遗民思想的判断和讨论,而对于遗民小说的整体性研究实际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便选择清初遗民小说中的章回小说部分作为讨论对象,尝试对清初遗民章回小说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梳理和研究。本文第一章辨析“清初遗民章回小说”的概念。笔者为这一概念所作的定义是:明遗民创作于清初并体现其遗民情感、思想、意识的章回小说。本文所划定的清初这一时间阶段是顺治元年(1644)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共四十年。遗民是因政治立场而选择在新朝不仕的前朝遗留之人,遗民不仕是废兴之际的主动选择,士人必须在国亡之后才能成为“遗民”,而且“遗民”身份可能发生变化。本文判断遗民章回小说的依据主要是作者是否为遗民、小说是否创作于明亡之后、小说是否反映了较明显的遗民意识或心态。笔者对曾被研究者认为蕴含有遗民思想或作者是某位遗民的章回小说、以明清鼎革为题材的佚失小说以及作者署名是某位遗民的章回小说,共三十一部进行系统的梳理、考辩,最终确定十部小说为清初遗民章回小说。第二章主要论述遗民小说的的时代背景和具体内容。因清初的特殊历史背景,士大夫们必须做出不同选择,坚持民族气节的遗民群体因此形成。在清朝统治较稳定之后,清廷的相关文化政策和遗民政策做出调整,遗民群体开始走向分化和消解。遗民的自然死亡和遗民后代的出仕最终使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完全解体。遗民小说家的家国血泪只能倾注于文字之中,笔者将从黍离之悲、华夷之辨、呼唤英雄、历史反思、未来期待等方面对作者的遗民思想加以具体论述。遗民小说表达了作者的亡国之痛和对于明亡原因的思考,具体原因包括阉党乱政、农民起义、明末党争、八股取士、因果报应等。部分遗民小说还提出了对于未来社会的理想假设。遗民小说描写的民族关系受清初文字狱影响,作品对于清朝较少正面描写,或借宋金对峙论明清战争,或将清置于历史描写的非重点位置。农民军或草莽英雄在遗民小说中呈现出先抑后扬的形象变化,较早的小说对农民军加以痛斥,而晚出的小说则对义军大加赞扬,一以贯之的是作者对于义军忠君爱国思想的充分肯定。第三章主要讨论清初遗民章回小说的特征。遗民小说家创作时有较强烈的主体精神,这类小说主要可归为文人小说,并在小说艺术方面有一定创新性。与之相应的便是其创作态度较为明确,他们因时而作,并借小说抒发个人情感,创作目的大致可分为劝世从善、寄托孤愤、记录信史。他们创作小说时大多具有历史意识,即一种记录“当代史”的意识。其作品基本上都有所依据,甚至部分小说还因此具有了一定的史料价值,并与部分史籍也有密切关系。遗民小说因为时代原因而表达较为谨慎,作者或是对新朝不多言及、或是借古讽今,部分小说甚至遭遇查禁。综上所述,本文将综合性地论述清初遗民所创作的一系列章回小说,虽然这些小说并非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但也是清初遗民文学和中国古典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遗民小说家没有形成具体的文学组织或团体,他们也没有一致的文学思想或创作理论,但笔者认为在清初实际上存在着一个松散的遗民小说家群体,他们的创作基本上是分散且个人的。

王昊[6](2003)在《敦煌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学者对敦煌小说范围的认识不同,泛化是主要倾向,大体分为两种:一、将广义变文均视为敦煌通俗小说,模糊了小说和说唱文学的界限;二、把完好保存在敦煌遗书之外的小说也纳入敦煌小说的范围,导致了敦煌小说概念的不确定性。敦煌小说,应指保存并仅存于敦煌遗书的以唐、五代、宋初写卷为主的小说类作品,它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文体形态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两大类:一、敦煌古体小说;二、敦煌通俗小说。 敦煌古体小说大体由志人小说和志怪小说构成,代表其叙事成就的是志怪小说。从是否有意宣教着眼,敦煌志怪小说又可细分为语怪家志怪小说和佛教志怪小说。从总体看,敦煌志怪小说对唐前志怪小说因袭多而创新少,多数仍沿袭“丛残小语”、“尺寸短书”的形态,重在故事的叙述,不甚关注细节和形象,叙事方式、叙事模式等亦乏善可陈。然而,少数作品突破了古体小说简古、概略的面貌,另辟天地,篇幅空前扩张,竟有长至近两千言者,显示了很强的异质因素,如《田昆仑》等。此外,还有将冥府人间化、官场化,藉宗教题材以寓批判之意者,如《黄仕强传》。在叙事形式上,这些作品也有一定变化,除了概述、省略之外,融入了简略场景,增衍了细节描写,使故事情节曲折生动、跌宕有致,体现了较强的虚构意识,已初具传奇笔意。 敦煌通俗小说是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的滥觞,在小说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它们以实物形态雄辩地证明了宋元时代话本小说的繁荣并非一种突发现象,而是有其源头活水。在发轫期,敦煌通俗小说即表现出较高的叙事水平,洵为难得。在叙事时序上,主要采用以顺叙为主的连贯叙事,零星缀以预叙或局部倒叙,这与其源自“说话”伎艺有关。在叙事形式上,突破了古体小说以省略、概述为主的叙事形式,场景的大量运用,增强了叙事的生动性、形象性和现场感,总体而言较为成功,然亦有滥用场景而影响叙事效果的,如《庐山远公话》等;停顿的采用很罕见,可见,在古代通俗小说的起始阶段,用非情节手段进行叙事干预的现象还不明显。在叙事类型上,开创了第三人称全知讲述式,讲说口吻非常明显,叙述者横亘在故事世界与读者之间,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存在,此前,史传、小说也用第三人称全知叙述,但讲述式的运用是发端于敦煌通俗小说的。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主要采用了“同向合成”、“正衬”、“夸诞”、“对比”、“皴染”等方法,创造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获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然亦有方法不当导致艺术瑕疵的,如叶净能形象的塑造。在故事情节的建构方面,既有常见的单体式情节布局,也有在后世短篇通俗小说中极为罕见的连合式情节布局;在单体式作品中,有利用观念的框架整合各情节,使之联系更为紧密的;有增设原创性事件使情节发展更合理、避免突兀的;对有内在戏剧性的故事,通过隐瞒信息保持悬疑,使叙述充满魅力,取得了引人入胜的美学效果;对素材本身戏剧性不强的作品,善于深入挖掘,赋予其合成的戏剧性,使之充满情节张力,化腐朽为神奇。总之,在中国文学史上,敦煌通俗小说具有极重要的地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卢寿荣[7](2003)在《李渔戏曲小说研究 ——以娱乐性为中心》文中指出本论文以娱乐性为中心,探讨明末清初着名作家李渔戏曲小说的独特个性。李渔的作品之所以容易引起争议,跟其混淆雅俗的思想状况、托钵四方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但更重要的是,他的写作方式本身,在中国传统意义的古代文学中是一个另类。他是自觉地运用文人的艺术才能来为自己预设的观众读者服务的较早的专业作家,这就导致他的创作中存在一些跟其他作家不一样的特征。但是传统的文学观念却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李渔作品作为一个整体的独特性,例如在分析李渔的思想特色时,研究者往往就李渔单篇作品的某个局部大加评论,或褒或贬,对其进行道德化的评价,却未能揭示出李渔创作的根本旨趣;而在论述李渔作品的艺术特征时,又热衷于从李渔的作品和其理论中寻找契合点,甚至运用李渔本人的文学理论来图解其作品,使用的分析方法乃至批评术语都有雷同之处,这就无法在更为广泛的理论背景下对李渔的作品作出确切评价。有鉴于此,本文以娱乐性作为研究李渔的出发点,并围绕此阐述李渔的创作心态及其作品在人物塑造、思想意识、叙事手段、语言修辞及整体风格等各方面的特色、成就和局限性,并将其放在中国古典戏曲小说的娱乐性传统中加以考察,就成为非常有必要的选择。此外,在具体论述中,本文力图克服传统文论将文学形式和内容割裂开来的倾向,注重从文本出发阐释问题,并吸收西方文论中的有益成分,对李渔作品作出较有新意的探讨,对于李渔作品中与当代文学相通的部分,也作了比较式的分析,力图在整个文学史的构架上来讨论李渔作品的特征。论文所涉及的一些问题,如李渔戏曲中的女性形象和“笑剧”因素、李渔小说的叙事和修辞形态、李渔作品中的同性恋现象,李渔作品中自我意识和观众意识的融合等问题,有些是目前较少为研究者所重视的话题,有些是当前李渔研究的难点,由于论文的主题选择了以娱乐性为中心,就有可能对这些问题作出比较合乎实际的阐释。论文指出,李渔生活在一个变乱纷呈的年代,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李渔自觉地选择了一条迥异于传统士大夫的人生道路,即靠自己的才艺混迹于上层贵族和普<WP=4>通百姓之间,过一种随遇而安、适时而变的生活。应该说,李渔的选择反映了特定历史阶段的文人对于现实和人性的思考,体现出那个时代复杂的精神氛围。李渔的思想观念对于中国正统的生活原则和封建伦理规范是一种逆反,而其独特的写作风格也同样对传统的戏曲小说进行了某种程度上的革新。他所颂扬的欣悦地面对自然、摆脱束缚、享受人生的思想有助于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他对文学作品的虚构性和喜剧因素的发扬,给中国传统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某些新鲜血液。因此,对李渔的思想心态及由此而导致的戏曲特征进行探讨,对于更加充分准确地展示明末清初思想及文学的发展图景,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李渔对于娱乐性的重视及由此而引发的一些问题,对于当代作家的创作和研究也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李渔对于各种社会不平等事物的戏谑性抨击,他将雅俗混为一谈的举措,他对民风习俗的善意的调侃,给当时及后世的人们带来了阵阵笑声,也使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自己独特的声音。

钟锡南[8](2004)在《金圣叹文学批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对金圣叹生活的时代背景,家庭出身,人生经历,悲剧命运及其政治、哲学观念,文学批评理论的思想体系,评点的美学思想及章法、技法,评点思想的现代性,及其评点对后世的影响及不同时期国内外对他的研究状况等等,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力图客观反映出金圣叹研究的历史图景,使这一课题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体现出其应有的综合性、开拓性的价值。全文由绪论、正文及结束语等部分构成,具体内容概述如下: 文章较全面地回顾了金圣叹研究的历史、现状及课题的意义。论述了金圣叹文学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探讨了晚明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及社会风尚的变化及其给晚明社会的文化和文学面貌带来的深刻的影响。金圣叹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心态,及给他带来的悲剧命运。金圣叹有着浓郁的佛禅意识和以辩证思维为主的思维模式。其多维构成的世界观在宗教哲学、社会伦理、历史文化等几个层面得到较全面而具体的体现。金圣叹的文学批评理论体系包括作家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及读者鉴赏论等几个方面,而以读者鉴赏为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作家的创作通过“忠恕格物”、“因缘生法”等创作原则及各种具体创作技法表现出来。金圣叹对文学评点传统有继承也有发展,表现为文学主体意识的加强,对传统观念和文学体裁意识的超越,文学感染力的美学把握,文学表现技巧和方法的揭示,等等。金圣叹有着突破传统的诗文理论,他注重形式结构的诗歌分解说特别引人注目。金圣叹对叙事艺术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最突出之处是其典型性格理论及情节结构理论,这又集中表现在他对《水浒》、《西厢》的批改上。金圣叹文学批评的现代性,表现为他具有现代意味的阐释心理、独特的批评视角及“读者精神”。金圣叹文学评点理论对明清文学评点及现代文学批评理论都产生了较深远的影响,在国外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金圣叹身上有着正反两方面的文学经验和教训,给后人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申朝晖[9](2005)在《《聊斋志异》叙事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蒲松龄《聊斋志异》为个案分析,对文言短篇小说的叙事艺术进行理论的疏理和总结。在研究过程中,参照西方叙事理论及其相关术语和范畴,旨在寻找《聊斋》叙事中反复再现的艺术共相中所包含的叙事思想或叙事理念,是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由于蒲松龄本人很少理论总结,因此,在论证分析中本文尽量结合《聊斋》诸家评点、比较与其本事及题材相似的白话小说的区别、以及现存稿本上保留下来的原稿与定稿的差别,以期真正从理论层面发现、归纳蒲氏《聊斋》中蕴含的叙事思想。 本文由引言、论文主体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引言提供了聊斋学近二十年来主要的几种批评思路和叙事研究的必要性,介绍了本课题目前的研究动态。论文主体分为四部分:一、《聊斋》的叙事结构:本章由表及里、由历时溯源到共时分析,系统分析了《聊斋》的史传外型、情节结构模式和叙事语法。二、《聊斋》的叙事时间:具体分析了《聊斋》叙事时间刻度的文人化,与长篇小说相比,其短篇体制约束下呈现出的以概述为主的时距特点,以及《聊斋》预叙中包含的文化底蕴。三、《聊斋》的叙事视角:介绍了《聊斋》对人称、聚焦的运用和视角转换流动之美。认为《聊斋》对限知视角的运用达到了相当自觉的精致,表征了《聊斋》叙事思想的成熟。四、《聊斋》的叙述者:具体分析了《聊斋》叙述者的类型及其以展示为主的叙述方式。在叙述者与隐含作者的关系中,《聊斋》叙事真正走向了分离并超越了史统,朝近代意义的小说观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最后,从叙述者角度解析了《聊斋》个性化的言说方式——“异史氏曰”。结语部分概括了本文的基本内容,指出了此课题可拓展的研究空间及其研究意义。 自蒲氏《聊斋》问世伊始,人们对此就付之以莫大的批评热忱。《聊斋》作为文言短篇小说,在白话通俗小说渐成气候的清代走向巅峰,是文学史的一个奇迹。运用叙事理论对之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探究文言小说、或《聊斋》独有的叙事艺术和叙事理念,或有助于当代的经典重读和小说理论的建设。

王鹏程[10](2013)在《明清小说草莽英雄形象系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草莽英雄在明清小说人物类型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从数量上到刻画的生动细致上再到产生的影响上都堪称是一个重要的人物类型。那些草莽英雄或有保家卫国、抵抗外族侵略的英烈壮举,或有替天行道、扶弱济困的正义行为,反映出中华民族仰慕英雄、尚武好义的精神特质与渴望锄暴安良、铲恶除奸、伸张正义的绿林文化精神。草莽英雄的塑造离不开民间戏曲说唱艺术的贡献,许多人物在小说未成书之前他们的事迹就已在民间广为流传,因而无论在形式表达上还是在思想内涵上都具有更多的平民色彩,也更符合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同时也折射出一定的历史文化的内涵。数量众多的有草莽英雄形象的明清小说,其成就是有高低之分的。有的小说对草莽英雄的刻画比较细致,有浓墨重彩的描绘,使其形象和性格凸现得比较鲜明可感,有的小说对草莽英雄只是寥寥数笔的简单勾勒,一带而过,因而形象和性格相对模糊。但他们都是小说结构组成和情节展开的重要因素,有的小说正因为成功地刻画了草莽英雄的形象才拥有了与众不同的审美品格,才更加具有吸引读者的独特艺术魅力。本文以明清小说中的草莽英雄形象序列为研究对象,第一章探讨一下草莽英雄的定义,诠释究竟何为草莽英雄,什么样的人能够称之为草莽英雄?从文本的角度出发,将草莽英雄进行属性归类,明清小说草莽英雄数量众多,社会功能和历史地位也不尽相同,只有分门别类才能更好地进行性格分析和对比论证。第二章介绍草莽英雄存在的社会意义及文化意蕴,着重探讨草莽英雄自身命运和核心价值观,即忠义交织的内在精神,同时回溯草莽英雄形象形成的原因。第三章从虚实结合、类型化与个性化及个体性格多元化三个方面总结一下草莽英雄形象塑造的艺术成就。明清小说家在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时,为了更好地突出人、景、情的和谐统一,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塑造人物的艺术技巧,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也是本文重点论述的内容。第四章个案研究中着重研究草莽英雄群中的一个特殊类别——女性英雄的形象,她们不爱红妆爱武装、武艺高强、英姿飒爽,是草莽英雄中一道瑰丽夺目的风景。最后一章则是讨论草莽英雄塑造的历史地位及影响,草莽英雄群体的成功塑造推动了明清中英雄传奇类小说的长足发展,加速了小说人物塑造技巧的成熟,同时也促进了戏曲与说唱艺术的发展和繁荣。

二、犯中见避——《改造我们的学习》论证特色举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犯中见避——《改造我们的学习》论证特色举隅(论文提纲范文)

(2)《改造我们的学习》版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重点与难点
        1.5.1 重点
        1.5.2 难点
    1.6 创新之处
第2章 《改造我们的学习》的写作背景与发表历程
    2.1 写作背景
        2.1.1 党的历史教训不容忽视
        2.1.2 党内学风改造刻不容缓
    2.2 发表历程
第3章 《改造我们的学习》的主要内容与重要意义
    3.1 主要内容
    3.2 重要意义
        3.2.1 历史意义
        3.2.2 当代意义
第4章 《改造我们的学习》的版本概述与版本概览
    4.1 版本概述
    4.2 版本概览
        4.2.1 1949年10月之前的版本
        4.2.2 1949年10月之后的版本
        4.2.3 时间无法确定的版本
第5章 《改造我们的学习》的版本校勘与修改分析
    5.1 1949年10月之前的版本校勘与修改分析
        5.1.1 晋察冀日报社1944年《毛选》第5卷版与《解放日报》版的异同
        5.1.2 太行新华书店1949年3月版与《解放日报》版的异同
    5.2 1949年10月之后的版本校勘与修改分析
        5.2.1 1964年《毛泽东着作选读》(乙种本)版与1953年《毛选》第1版的异同
        5.2.2 人民出版社1986年《毛泽东着作选读》(下)版与1953年《毛选》第1版的异同
        5.2.3 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毛选》第三卷第2版与1953年《毛选》第1版的异同
    5.3 两次重要的修改
        5.3.1 毛泽东手稿版与《解放日报》版的异同
        5.3.2 1953年《毛选》第1版与1942年《解放日报》版的异同
第6章 《改造我们的学习》修改的主要特点与现实启示
    6.1 修改的特点
        6.1.1 修改后的表述、提法更全面、更准确、更科学
        6.1.2 修改顺应历史的发展变化
        6.1.3 修改强调要懂中国国情
        6.1.4 修改强调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6.2 修改的启示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学风
        6.2.2 坚持与时俱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课题与发表文章

(3)真与善:人类永恒的精神追求——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专题学习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设计背景】
【学习目标】
    一、语言目标
    二、思维目标
    三、价值目标
        第一课段:求真的态度
        一、学习任务
        二、课时安排
        三、学习资源
        四、完成任务
        五、学习评价
        第二课段:说理的逻辑
        一、学习任务
        二、课时安排
        三、学习资源
        四、完成任务
        五、学习评价
        第三课段:“真”“善”“正义”的时代内涵
        一、学习任务
        二、课时安排
        三、学习资源
        四、完成任务
        五、学习评价
【专题评价】
    一、单元核心问题
    二、测试反馈
        1.必做题。
        2.选做题。

(4)汉语口语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汉语口语美学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语言美学理论成果
        二、国内口语美学研究成果
        三、国内外对汉语口语之美的误读
    第二节 汉语口语美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一、汉语口语美学的界定
        二、汉语口语美学的研究对象
        三、汉语口语美学的研究任务
    第三节 汉语口语美学研究的方法和意义
        一、汉语口语美学的研究方法
        二、汉语口语美学的研究角度
        三、汉语口语美学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 汉语口语美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语言的口语属性与美感的形成
        一、汉语口语美的本质
        二、语言的有声属性是口语美存在的基本条件
        三、口语的美感源自语音诉诸于听觉引起的精神性反应
    第二节 汉语口语区别于书面语的特点
        一、汉语口语存在的一维性
        二、汉语口语组织的原生态性
        三、汉语口语应用的情境性
        四、汉语口语流传的套路性
        五、汉语口语语音的有声性
    第三节 汉语口语区别于其它语系的特征
        一、汉语口语的音节特征
        三、汉语口语的元音特征
        四、汉语口语的会意特征
    第四节 原生口语美学与次生口语美学
        一、汉语原生口语之美——自然话语中蕴含的美学因素
        二、汉语次生口语之美——有文本的口语表现出的美学因素
        三、汉语原生口语与次生口语的辩证关系
第二章 汉语口语美的生成
    第一节 口语美产生的感官生理效应
        一、口语的美感经验来源于人的感官听觉刺激
        二、口语能真切抓住生命的瞬间体验
        三、言语活动的美感动程解析
    第二节 口语审美感受产生的生理机制
        一、口语美感效应的生理机制
        二、听觉感受的最佳状态
        三、美感效应的生理变化研究成果
    第三节 建立在异质同构基础上的汉语口语美学
        一、口语的美就是其呈现于直觉时的特征
        二、天人感应:口语美与人体节律的应和关系
        三、格式塔心理学之异质同构基础上的口语美学的建构
第三章 汉语口语的美学特征
    第一节 口语的美学特征
        一、口语的美属于附庸美
        二、口语的美具有符号直觉性
        三、口语语音美的内在性
        四、口语词汇美的具象性
    第二节 汉语口语的美学特征
        一、汉语口语的音韵美
        二、汉语口语的会意美
        三、汉语口语的科学美
    第三节 汉语口语审美活动探析
        一、口语审美活动的原美感生物特性
        二、汉语口语的审美感知与审美激发
        三、汉语口语的审美能力
        四、原生口语审美体验的构成
第四章 汉语口语的审美范畴
    第一节 汉语口语微观静态的语音美:韵
        一、“韵”范畴的由来及汉语口语的音韵优势
        二、汉语口语“声少韵多”构成富于美感的乐音音节
        三、汉语口语音节界限清晰形成富于美感的乐音节奏
        四、汉语口语中四声如歌谱写富于美感的乐音旋律
        五、汉语口语中多连绵词搭建富于审美表现力的结构形式
        六、汉语口语中多叠音映衬回环往复的语音美感
        七、汉语口语易押韵组成跌宕起伏的音乐美
        八、汉语拟声词妙传天籁带来绘声绘影的美感效应
    第二节 汉语口语宏观动态的动感美:势
        一、“势”范畴的本源意义和美学表现
        二、汉语口语合于生命节律的语音音势配置带来愉悦感
        三、汉语口语语流音变带来流动之美
        四、汉语口语语调调配之美
        五、汉语口语中的音步之美
    第三节 汉语口语的韵外之致:味
        一、“味”范畴的美学阐述
        二、汉语口语“味”范畴的种类
        三、味之不尽:汉语口语的复义性之美
        四、虚实相生:汉语口语的模糊性之美
    第四节 汉语口语的反常合道:趣
        一、“趣”范畴的美学阐述
        二、汉语口语中“趣”范畴的种类
        三、汉语口语的变异性之美:异趣
        四、汉语口语的偏离性之美:情趣
        五、社会流行语的创新之美:谐趣
第五章 汉民族审美观念与汉语口语美的生成
    第一节 汉民族思维模式下汉语口语美的特质
        一、汉民族整体性和直觉性思维与口语重意合的弹性之美
        二、汉民族主客体一致性思维与口语表达的多样化之美
        三、汉民族中和思想与口语表达的婉转谦和之美
        四、汉民族崇尚均衡和谐的审美意识与口语的对称美
        五、汉民族口语语体缺环带来外来语的生动表达
        六、汉民族审美观念与汉语口语语句的审美选择
    第二节 高语境带来的汉语口语重意合语态
        一、汉语口语属于高语境文化传播中的口语
        三、汉语口语高语境交际中的隐性含义
    第三节 汉语口语方言的审美特征
        一、汉语方言中的声韵美
        二、汉语方言中的文言美
        三、汉语方言中的形象美
        四、汉语方言中的人性美
    第四节 汉民族审美喜好熔铸乐音美的多样化形式
        一、汉民族叫卖语言的乐音美
        二、汉民族曲艺形式中的乐音美
第六章 汉语口语美学特点对艺术形式的影响
    第一节 汉语口语美学特点与口语艺术传承的关系
        一、汉语声调特点成为汉民族重“讲”轻“唱”的口语渊源
        二、口头文学创作风格的美学启示
    第二节 口语传承造就汉民族三叠式叙事结构的美学渊源
        一、“三”在汉民族文化中的美学意义
        二、中国古代“三叠式”叙事模式的口语渊源
        三、三叠式叙事结构重复原则的表达效果和艺术价值
    第三节 口语美学对书面语言创作的影响和启示
        一、口语声响音律的排列增强书面语的节奏美
        二、口语富于表音色彩的词语组合增强书面语的声韵美
        三、口语句式对书面语言音乐性的增强
        四、当代口语写作对口语美的误读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5)清初遗民章回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清初遗民章回小说的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第一节 清初遗民章回小说的定义
    第二节 清初遗民章回小说研究范畴的界定
    第三节 清初遗民章回小说研究综述
第二章 清初遗民章回小说的创作背景与主题内容
    第一节 清初遗民章回小说的创作背景
    第二节 黍离之悲和华夷之辨
    第三节 前抑后仰的农民军形象
    第四节 历史思考与未来期待
第三章 清初遗民章回小说的特征
    第一节 强烈的作者主体精神
    第二节 明确的历史意识
    第三节 创作谨慎与表达隐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清初章回小说总表
    《樵史通俗演义》批点汇编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敦煌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敦煌小说的研究范围
    第一节 中国古代小说观念溯源
    第二节 敦煌通俗小说研究述论
    第三节 变文非通俗小说辨
    第四节 敦煌古体小说研究述论
    第五节 敦煌小说的范围
第二章 敦煌小说的世界
    第一节 敦煌小说的人物世界
    第二节 敦煌小说的生活世界
    第三节 敦煌小说的情感世界
第三章 、 敦煌古体小说叙录与研究
    第一节 敦煌古体小说的范围
    第二节 敦煌志人小说叙录
    第三节 敦煌志怪小说叙录
    第四节 敦煌古体小说的叙事艺术
第四章 敦煌通俗小说叙录
    第一节 敦煌话本小说辨名
    第二节 敦煌通俗小说叙录(上)
    第三节 敦煌通俗小说叙录(下)
第五章 敦煌通俗小说的叙事艺术
    第一节 敦煌通俗小说的叙事时序
    第二节 敦煌通俗小说的叙事形式
    第三节 敦煌通俗小说的叙事类型
    第四节 敦煌通俗小说的人物塑造
    第五节 敦煌通俗小说的情节建构
第六章 敦煌通俗小说的文学史意义
    第一节 确立拟书场叙事格局
    第二节 初具话本的文本体制
    第三节 开拓后世小说的内容题材
    第四节 丰富后世小说的艺术方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7)李渔戏曲小说研究 ——以娱乐性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李渔的心态和人格
    第一节 :人生抉择与权变意识
    第二节 :身份与人格的淆乱
    第三节 :自我主义和娱乐主义
第二章 :李渔戏曲中的女性意识和形象
    第一节 :改头换面的“佳人”
    第二节 :“贞女”的变异
    第三节 :“妒妇”的阴影
    第四节 :一个特殊文本:女同性恋
    第五节 :喧宾夺主的女性配角
    第六节 :小结
第三章 :李渔戏曲的创作方法和文体风格
    第一节 :历史·人性·虚构
    第二节 :“笑剧”意识和游戏风格
第四章 :李渔小说的自我意识和道德观念
    第一节 :阳奉阴违:在道德的名义下
    第二节 :果报观念与小说布局
第五章 :李渔小说中的叙事与修辞
    第一节 :叙述主体的凸现
    第二节 :视角转换和情节操纵
    第三节 :修辞形态研究
第六章 :李渔与中国古典戏曲小说的娱乐传统
    第一节 :文学与娱心
    第二节 :自娱和娱人
    第三节 :娱目和醒心
    第四节 :李渔作品的娱乐特性及评价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8)金圣叹文学批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第一章 金圣叹生活的时代及其世界观的多维构成
    第一节 金圣叹生活的时代及命运悲剧
        晚明政治变故及对文化、文人的影响
        农村经济凋敝、城市商业兴盛
        社会生活、社会风尚的变化
        社会经济变化对文人的影响
        明清之际的哲学脉络
        晚明浪漫文学思潮
        文人风尚
        金圣叹的家庭、出身概况
        “哭庙”案始末
        金圣叹死后遭受的待遇
    第二节 金圣叹的佛禅思维模式
        中国文化佛禅思维的特点
        佛教思维、文学批评与直觉形象思维方式
        金圣叹的佛禅意识
        “人生如梦”观念
        禅宗思维对美学思想的渗透
        二元对立思想
        文学对偶原理的运用
    第三节 金圣叹宗教哲学观世界观的多维构成
        中国古代的宗教意识
        儒释道三教合流趋势
        金圣叹的哲学思想三教融合思想
        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思想的人民性
        思想的复杂矛盾性中国叙事传统的历史意识
        金圣叹对稗史地位的提升
        “因文生事”和“以文运事”
        叙事结构上对史传的突破
第二章 金圣叹文学批评的理论体系
    第一节 金圣叹的作家创作论
        作家的创作动机、创作心理
        “亲动心”说
        “才子”与“文成于难”
        文学创作中的“因缘生法”论
        “直以因缘生法为其文字总持”
        “格物之法,以忠恕为门”
    第二节 金圣叹的文章本体论
        金圣叹的“才子书”论
        金圣叹“才子书”系列之一:抒情文学
        散文、诗歌理论
        金圣叹“才子书”系列之二:叙事文学
    第三节 金圣叹的文学鉴赏论
        鉴赏中的情感活动
        “以文为戏”
        追求情节的惊险离奇
        阅读心理期待
        对读者鉴赏能力的要求
        鉴赏中的审美愉悦
        鉴赏中的联想和想象活动
        金圣叹鉴赏理论的指导意义
第三章 金圣叹对文学评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第一节 对文学评点传统的继承和突破
        文学评点的基本形态
        文学评点史的追溯
        对评点传统的超越
    第二节 金圣叹的文学观念和文体意识
        传统文学观念
        金圣叹的文体意识
    第三节 对写作技巧、行文方法的揭示
        文法的“精严”
        字有字法
        句有句法
        章有章法
        对文本的语言修辞分析
        反讽修辞手法
第四章 金圣叹的抒情文学理论
    第一节 超越传统的诗文理论
        诗歌批评以唐诗为主
        强调诗人的“心地”“学问”
        对传统诗论中“缘情说”的继承
        对灵感特征的描述
        情感的外化:移情
        情景交融
        诗歌接受:审美同情
    第二节 注重形式结构的诗歌分解说
    第三节 金圣叹诗歌创作的文学精神
    第四节 金圣叹的散文评点理论
第五章 金圣叹的叙事文学理论
    第一节 文学虚构与作家的关系
        作家文学创作动机
        对叙述视角的把握
        审美主、客体关系的处理
        诗词的删除和语言的修改
    第二节 文学形象的“典型”理论
        典型概念
        典型塑造的历史
        金圣叹的典型说
        人物个性特征
        典型人物的塑造
        人物性格表现的方法
        叙事文学的语言
        人物语言个性化
        宋江形象的塑造
    第三节 叙事情节间的结构关系
        情节结构的节奏变化
        《水浒》《西厢》的结构特点
        结构的严密性
        结构的有机整体性
    第四节 关于“腰斩”《水浒》、《西厢》
        《水浒传》的删改
        楔子的设置
        金批《水浒》的政治动因
        删除后半部的原由
        腰斩《水浒》体现的艺术观
        《西厢》结尾的人生观和艺术观
第六章 金圣叹文学批评的现代性
    第一节 具有现代意味的阐释心理及批评视角
        自娱娱人与“发愤作书”
        “格式塔”的建立
        自由阐释意志
        金圣叹自由意志的表现
        金圣叹文学理论的现代性
    第二节 对作家创作心理及“灵感”的解析
        “心闲”的创作情境
        “亲动心”与形象思维
        灵感
        对灵感的把握
        灵感的产生及特征
    第三节 注重对“读者精神”的呼唤
        现代西方文论中的读者接受论
        “金针度人”
        金圣叹文学评点中体现的现代读者精神
        文学接受的读者中心论
第七章 金圣叹文学批评影响论
    第一节 金圣叹文学批评理论对清代的影响
        对清代评点体制的改变
        对毛宗岗、张竹坡的直接影响
        对其他评点家的影响
        后人对金圣叹的评价
    第二节 金圣叹文学批评研究在国外
        金圣叹对日本、朝鲜等东南亚国家的影响
        欧美金圣叹《水浒传》出版及研究概况
结束语 金圣叹留给后人的启示
主要参考书目
金圣叹研究论文总目(截止于2003年)
后记

(9)《聊斋志异》叙事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节 叙事结构
    一、中西“结构”理论的比较
    二、《聊斋》结构的“史传外型”
    三、《聊斋》的情节结构
    四、《聊斋》的角色模式与语义方阵
第二节 叙事时间
    一、《聊斋》叙事时间的人文化
    二、《聊斋》的时距:概述与场景
    三、《聊斋》的时序:倒叙与预叙
第三节 叙事视角
    一、西方的视角理论
    二、《聊斋》叙事视角对人称的运用
    三、《聊斋》叙事视角对聚焦的运用
    四、《聊斋》视角的转换流动之美
第四节 叙述者
    一、西方叙述者理论与类型分析
    二、《聊斋》叙述者形态及其叙述方式
    三、《聊斋》叙述者与隐含作者的分离及其对史统小说观的超越
    四、《聊斋》的个性化叙述者——“异史氏曰”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10)明清小说草莽英雄形象系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草莽英雄概述
    一、草莽英雄定义
        (一)何谓“草莽”
        (二)“英雄”的诠释
    二、研究草莽英雄的主要小说文本
        (一)历史演义小说将历代真实存在的草莽英雄写入文本之中
        (二)英雄传奇小说将草莽英雄传奇化
        (三)草莽英雄由“侠义”到“忠义”转变
    三、草莽英雄的分类
        (一)创业百战 真命天子
        (二)乱世枭雄 名留史册
        (三)辅佐英主 兴业安邦
        (四)侠之大者 为国为民
        (五)巾帼女将 不让须眉
第二章 草莽英雄社会意义及文化意蕴
    一、乱世英雄的喜剧悲歌
    二、“忠义”交织的江湖精神
        (一)“忠义精神”是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二)草莽英雄不能脱离以“忠”为核心的政治特征
        (三)草莽英雄信奉“义”为主旨的生存法则
    三、草莽英雄形象形成的原因
        (一)古朴唯美的传统英雄审美观
        (二)广大市民阶层的审美取向
        (三)多元的文化建构
第三章 草莽英雄形象塑造的艺术成就
    一、历史事实与艺术虚构的美学关系
        (一)基本符合历史原型型
        (二)以虚构为主的历史人物
        (三)完全虚构的小说人物
    二、人物塑造的类型化与个性化
        (一)草莽英雄塑造的类型化
        (二)草莽英雄塑造的个性化
    三、个体性格塑造的多元化
        (一)勇气与智慧并存
        (二)缺陷中的艺术美
第四章 草莽英雄中女性形象的发展演变
    一、女性意识的逐渐觉醒
    二、女性英雄形象的发展
    三、女性英雄形象的成熟及社会角色的转变
    四、女性英雄塑造的意义
第五章 草莽英雄形象塑造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一、草莽英雄的成功塑造推动了明清小说的快速发展
    二、草莽英雄的成功塑造加速了小说人物塑造方法的成熟
    三、草莽英雄的成功塑造促进了戏曲与说唱艺术的发展和繁荣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犯中见避——《改造我们的学习》论证特色举隅(论文参考文献)

  • [1]犯中见避——《改造我们的学习》论证特色举隅[J]. 郭秀楷,卢瑞宝. 语文教学通讯, 1998(01)
  • [2]《改造我们的学习》版本研究[D]. 雷春梅. 湘潭大学, 2018(02)
  • [3]真与善:人类永恒的精神追求——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专题学习设计[J]. 何冠笙,徐彩凤,黄玉慧. 语文教学通讯, 2021(28)
  • [4]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 姜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 [5]清初遗民章回小说研究[D]. 杜近都. 深圳大学, 2019(11)
  • [6]敦煌小说研究[D]. 王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03)
  • [7]李渔戏曲小说研究 ——以娱乐性为中心[D]. 卢寿荣. 复旦大学, 2003(03)
  • [8]金圣叹文学批评理论研究[D]. 钟锡南. 上海师范大学, 2004(03)
  • [9]《聊斋志异》叙事思想研究[D]. 申朝晖. 湖南师范大学, 2005(06)
  • [10]明清小说草莽英雄形象系列研究[D]. 王鹏程. 辽宁师范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作案时避而远之——以“改学”的议论特征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