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翟琼,罗超平,吴超[1](2015)在《中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对储蓄投资转化概念及运行机理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围绕储蓄投资转化的资本形成效率、资本配置和使用效率等内容,分析了中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总体演变情况及特征。同时,建立面板数据模型,从全国整体层面和地区层面实证分析了中国储蓄投资转化的影响因素和地区差异。实证结果表明:储蓄投资总量巨大,但结构有待完善;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偏低且存在地区差异性;政府力量、金融结构已成为影响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主要因素。结合以上研究结论和中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如改善投融资环境和投资结构;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丰富投融资工具;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构建更合理的利率调节机制;加强金融资源向中西部倾斜的力度,缩小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地区差异等。
吴超[2](2014)在《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地区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储蓄投资转化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实现储蓄向投资转化、提高储蓄投资转化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是国民经济领域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储蓄投资总量和结构上有了较大改善,投资为我国经济增长起到根本性作用。但存在的问题依然突出,例如,储蓄率高、投资渠道单一、金融市场化水平低、投资效率低、储蓄转化效率低、地区差异较大等。基于此背景,本研究探究了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地区差异性等问题。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分析,本研究首先对储蓄投资转化效率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对我国储蓄投资转化状况和效率进行了考察,并对地区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省级数据的面板模型对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包括:第一章总论,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和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目标、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章理论回顾与借鉴,主要梳理了储蓄投资的相关理论成果,包括资本积累理论、储蓄投资转化理论、资本形成理论和金融经济关系理论;第三章储蓄投资转化的理论分析,主要介绍了储蓄投资相关概念、储蓄投资转化的路径、结构和效率,以及储蓄投资转化的运行机理;第四章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现状,主要考察了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变迁、储蓄投资的总体发展态势、转型时期储蓄投资转化效率以及地区差异性;第五章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主要通过研究假设、数据收集和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分别从全国整体和地区层面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第六章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主要介绍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提出的政策建议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有:(1)储蓄投资总量巨大,但结构有待完善。我国储蓄总量已达到历史高位水平,为我国投资带来充足的资本。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居民部门大都以银行存款为储蓄形式,企业融资资金来源主要以银行信贷为主体,投资受地方政府政策影响较大,重复投资、盲目投资问题突出。(2)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偏低且存在地区差异性。总体上看,投资效率呈波动下降趋势,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也有抬头的趋势,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有待提高;间接融资渠道占据绝对地位,资本市场运行效率低下;利率管制依然存在,利率市场化水平低;投资流向仍主要为基本建设投资、房地产业等相关领域,投资流向结构单一。同时,投资转化效率存在区域性差异,东部地区的投资渠道比中西部丰富,且储蓄资源大量流向东部地区。(3)政府力量、金融结构成为影响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主要因素。政府的投资支出对投资效率有显着的负向效应;当前我国仍以商业银行间接转化渠道为主体,直接转化机制落后,金融结构优化能带来丰富的金融投资工具,提高资本分配和使用效率和边际产出效率。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主要有:(1)改善投融资环境和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要加大重点投资方向投资力度,科学合理地调整国有资本投资的领域和方向,大科技创新方面的资金投入,提高整体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自我创新型能力和竞争能力。(2)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加强对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监管,建立全面的审核统计体系和风险防范系统,对其投资项目进行专项评估和审查,开放地方政府债务发行平台,扩展地方政府融资渠道。(3)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丰富投融资工具。规范银行信贷市场的产品结构,重点支持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规范股票市场的运行,开发金融衍生产品,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意识,还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加强金融监管能力,开放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提高资本的运作效率。(4)要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构建更合理的利率调节机制。实现利率的高低、利率的期限结构、利率的风险结构都由金融机构自主定价,加快利率干预机制的市场化,央行减少行政命令的干预,更多运用再贴现率或公开市场操作手段,对市场利率加以引导;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和金融市场退出机制等配套改革,推进利率市场化步伐。
罗超平,张梓榆,吴超,翟琼[3](2016)在《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再分析》文中提出本文基于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宏观背景,利用1950年到2014年宏观数据,围绕储蓄形成与储蓄结构、投资活动与投资结构,考察了中国储蓄投资转化的历史特征和现实问题,发现:储蓄投资转化的多项指标有重大利好转变,但储蓄方式单一、城乡居民储蓄结构严重失衡、资金配置途径单一、居民投资增长十分缓慢、投资资金的使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还长期存在,存款转化为投资资本的效率持续降低,储蓄投资转化效率整体上还处于较低水平。建议从社会保障体系和融资体系建设与完善、国有资本结构优化与投资效率改进、法律法规建设与市场环境优化等方面入手,制定相关措施,促进中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提高,以更有效地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赵春秀,范红波[4](1998)在《论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问题》文中提出我国储蓄与投资所面临的问题是:一方面储蓄高速增长,另一方面投资资金严重短缺。在此情况下,应加快储蓄形式及转化机制的变革,适应储蓄结构的特点,拓展金融储蓄的外延;改革投资管理体制,建立投资风险约束机制,健全各种投资基金,加快储蓄向投资的转化。
陈建[5](2013)在《我国储蓄—投资转化率及其区域差异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形成与资本积累是一国经济增长的源泉,而资本的形成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储蓄的水平、规模以及储蓄—投资转化率的高低。当前经济转型时期,我国面临高储蓄率、储蓄结构不均衡、储蓄缺口越来越大及投资效率不高的现状。而且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逐渐扩大,其中高储蓄率、高投资率对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这一背景下,研究我国的储蓄、投资,分析东中西部储蓄投资转化率区域差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建立、估计时间序列模型、随机参数面板数据模型并且应用单位根、协整等相关理论对我国储蓄—投资转化率进行研究。本文首先概述储蓄投资相关理论,介绍主要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分析储蓄投资转化率的作用和意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我国储蓄投资转化历史演变过程,分析我国储蓄投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分别对我国储蓄投资转化率总体水平、东中西部31省市储蓄投资转化率差异以及储蓄投资转化率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随后分析实证结果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最后阐述本文的研究结论。本文结论如下:(1)我国储蓄投资转化率总体水平较低;(2)东中西部31省市储蓄投资转化率存在较大区域差异性;(3)较高储蓄投资转化率对地区经济增长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4)我国储蓄投资转化率较低及存在较大区域差异主要是存在储蓄结构不均衡、金融市场不完善、利率扭曲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五方面原因,本文从完善金融市场、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实施区域金融市场和利率政策、加大中西部社会保障支出等方面出发提出完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政策和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选用随机参数面板数据模型对储蓄投资转化率进行区域分析,扩大了研究框架,从而更能反映我国具体经济情况;利用东中西部31省市经济数据横向比较分析储蓄投资转化率,得出的结论更为可靠,更有说服力;研究了储蓄投资转化率和经济增长率的相关性,赋予储蓄投资转化率更明确的经济含义。
赵满[6](2010)在《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对甘肃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储蓄是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所积累的财富的集合。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储蓄则是指经济主体为未来的效用而进行资产配置的行为。与此同时,储蓄作为这种资产配置行为的结果,构成了社会投资需求的资金源泉,其丰富程度和可获得性将影响投资和经济增长。从动态的角度看,储蓄主体预留储蓄的倾向和持有储蓄的形式决定储蓄的供给,进而影响储蓄与投资的供求均衡。在低水平上的均衡不仅影响社会当期的产出而且影响社会未来的资本形成。这种资金供求的均衡是通过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机制来实现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主要包括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途径,工具,效率等内容。本文从研究储蓄投资的转化效率出发,来探索经济运行中储蓄利用问题及其对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本文首先对储蓄及相关的概念进行科学的界定,并确定本文所选择的计量指标。本文以甘肃省2000-2008年的经济数据为参考,在时间序列上研究甘肃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并从社会和宏观经济环境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因素。为了研究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将不同转化效率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作为一种制度因素纳入经济增长的源泉核算,首先计算出时间序列上的年度全要素增长率,通过对年度全要素增长率与时间序列上的储蓄投资转化效率进行回归分析和参数检验,结果表明,在影响全要素增长率的众多因素中,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提高对全要素增长率的提高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由于在现代经济中,各种金融中介机构托管大量金融资产,所形成的金融市场影响着储蓄向投资的间接转化,影响社会的可贷资金供给与资本形成,因此,本文也将分析金融市场对储蓄供给,储蓄投资转化带来的影响,并提出构建高效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建议。
宫雅慧[7](2020)在《“一带一路”沿线成员国家储蓄投资转化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自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受到世界各界的广泛关注,获得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响应,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加。6年多来,随着该倡议的提出与不断发展,目前已有67个沿线成员国家(含中国)以及130余个合作国家与组织参与其中,现已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推动新型经济全球化的新动能。但“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间存在经济基础和发展水平差距过大,沿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偏低且发展不均衡的情况。解决经济发展问题必然离不开资本要素的支持,资本是社会扩大再生产规模的决定要素。一国资本要素情况往往由其国内资本形成和国际资本流动共同决定的。其中,国内储蓄投资转化是资本形成和资本流动的关键一环,国内储蓄投资转化率作为一国储蓄投资转化水平的指标,决定了国内储蓄资源转化为投资形成资本的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际资本情况。一国储蓄投资转化率与国家经济发展和区域资本流动息息相关。为此,本文基于“一带一路”沿线成员国家视角,选取储蓄投资转化率为指标,探索“一带一路”沿线成员国家储蓄投资转化水平现状与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充分了解“一带一路”沿线成员国家区域内资本要素形成与流动情况,有利于推动资本资源在区域内的有效配置和各国市场的深度融合,有利于促进各国和区域经济的协调与发展,从而推动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有鉴于此,本文从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两方面入手,对“一带一路”沿线成员国家储蓄投资转化相关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本文以国内外相关文献的追踪和理论回顾梳理为起点,使用文献研究与归纳法、概念界定与逻辑推演法对储蓄投资转化、国际资本流动以及储蓄投资转化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概念界定与理论研究。其次,基于理论分析,对“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及各成员国家经济发展与储蓄投资的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选取“一带一路”54个沿线国家1997—2017年共21年的数据构建了变系数面板和误差修正模型,选取储蓄率与投资率的长期均衡系数(储蓄投资转化率)和短期调整系数作为指标,基于整体、区块和国家三个层面,对各层面内部储蓄投资转化水平和国际资本流动情况进行实证测算。进一步的,本文对“一带一路”沿线成员国家区域各层面内储蓄投资转化水平和资本流动现状进行比较分析。结合理论分析、各层面内的实证结果和比较分析,提出“一带一路”沿线成员国家储蓄投资转化水平的影响因素相关假设,并构建指标体系与回归模型对相关因素指标进行实证检验。最后,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发展现状和实证分析结果,总结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并梳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今后研究的展望。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一带一路”沿线成员国家区域内投资需求不足,储蓄资源没有充分利用。(2)“一带一路”沿线成员国家区域整体储蓄投资转化水平和资本流动程度偏低。(3)“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内各区块间存在储蓄投资转化水平及资本流动的明显差异。(4)“一带一路”沿线成员国家内部储蓄投资转化水平偏低且不能完全由国际资本流动解释。(5)国家规模、公民受教育水平及金融市场发展水平是“一带一路”沿线成员国家储蓄投资转化水平的影响因素且均产生正向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主要有:(1)着力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延伸和深化,充分发挥其互联互通作用。(2)“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和各成员国家应加快推动金融市场的建设与完善,以推动储蓄投资转化水平的提高。(3)推动“一带一路”区域内储蓄资源向经济基础薄弱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转化,带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4)中国应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成员国的直接投资,充分利用国内储蓄资源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的新意在于基于“一带一路”沿线成员国家视角从整体、区块和国家三个层面对储蓄投资转化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探究,并对“一带一路”沿线成员国家储蓄投资转化水平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研究分析。
黄志凌[8](1991)在《论储蓄向投资转化模式的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一、理论的缺憾与理论的创新资金形成问题是现代经济理论普遍关注的热点之一。在发展经济学中,资本形成理论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一理论的核心在于说明资本形成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并着重分析了资本形成的来源、促进资本形成的途径、战略与机制,阐明了资本形成的投资标准、投资
姚海明[9](2005)在《中国金融路径的储蓄向投资转化结构与效率》文中指出改革以来,我国储蓄率很高,储蓄规模很大,但由金融机构和证券市场媒介的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结构不合理,大量储蓄资金投向了效率不佳的国有企业部门,转化效率低下。改革中出现的经济低效率的高增长与此不无关系。因此,深入研究我国经济转型期储蓄向投资转化的结构与效率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具有理论价值。 本论文在对古典、新古典理论、马克思主义、凯恩斯主义、发展经济学理论等理论流派关于储蓄向投资转化问题的理论综述之后,从理论上探讨并阐述了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四个一般阶段。 文章分析了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储蓄形成的机理、储蓄结构和储蓄向投资转化的特点。文章认为,计划经济下的储蓄的形成以及储蓄向投资转化都是计划机制主导的。在这种模式下,储蓄率较高,转化比率也较高,但转化效率低下。文章指出,计划经济包含着政府直接开发经济的增长模式,而低下的转化效率是这一增长模式运行的必然结果。 改革以来,我国的国民储蓄大幅度增长的同时,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居民部门储蓄在国民总储蓄中占比大大提高,政府部门储蓄占比则大为降低。相对于各部门的投资规模,居民部门成为资金盈余部门,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成为资金短缺部门。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改革背景下,以金融路径为主而不是以财政路径为主实现储蓄向投资转化,即平衡居民部门的储蓄供给与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投资需求,是合乎逻辑的选择。 事实上,金融路径包括正规金融路径和非正规金融路径两种。前者是主流路径,后者是“地下”性质的路径。正规金融的转化结构中,在主体结构方面,以金融机构为主;在形式结构方面,以间接转化为主;在工具结构方面,以存贷款(合同)为主;在流向结构方面,以对国有经济部门的融资为主。正规金融转化效率是低下的。就正规金融转化结构与转化效率的关系来看,与西方经典理论不符,但却反映了我国经济转型期政府力量过深介入资源配置的特殊性。我国经济转型期正规金融的转化结构与转化效率,不完全是金融机构之间竞争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分权化、渐进式经济改革过程中政府力量过深介入资源配置的产物。文章还以苏南模式为例分析金融转化效率与政府力量的关系。
殷成东,贺向明[10](2003)在《储蓄增长和外资流入的金融谜团——兼论储蓄——投资的转化机制》文中研究指明外资的利用对于一国经济高速发展至关重要,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双缺口模型指出,外资流入可以弥补发展中国家的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但是,在我国,情况则有所不同:一方面储蓄超常增长,表现为储蓄相对过剩;另一方面,外汇储备增长较快,表现为外汇储备过剩。在不存在“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条件下,我国仍在大量引进外资。对这一金融谜团,本文的解释是由于国内储蓄不能有效地转化为投资,形成了储蓄过剩和资金不足并存的矛盾。在这一背景下,引进外资仍有其积极意义。
二、论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回顾 |
二、储蓄投资转化的概念及运行机理 |
(一)概念及内涵 |
(二)运行机理 |
三、中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总体演变 |
(一)储蓄投资转化的资本形成效率 |
(二)储蓄投资转化的资本配置和使用效率 |
四、模型、变量及方法 |
(一)模型设定 |
(二)指标定义与说明 |
1、储蓄投资转化效率(TXit) |
2、储蓄转化率(CZLit) |
3、政府投资占比(GTit) |
4、金融结构(FJGit) |
5、金融发展效率(FXLit) |
6、流向结构(LJGit) |
(三)研究方法 |
(四)数据来源说明 |
五、实证结果及分析 |
(一)全国整体层面的分析 |
(二)地区层面的差异分析 |
六、结论及政策建议 |
(2)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地区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总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文献评价与本文特色 |
1.3 研究思路及目标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论文的内容框架 |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5 研究的数据资料 |
第2章 理论回顾与借鉴 |
2.1 资本积累理论 |
2.2 储蓄投资转化理论 |
2.2.1 古典经济学派观点 |
2.2.2 凯恩斯主义学派观点 |
2.2.3 新古典主义学派观点 |
2.3 资本形成理论 |
2.4 金融经济关系理论 |
第3章 储蓄投资转化:路径、结构、效率与机理分析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储蓄与投资 |
3.1.2 储蓄投资转化 |
3.2 储蓄投资转化路径 |
3.2.1 直接转化路径 |
3.2.2 间接转化路径 |
3.3 储蓄投资转化结构 |
3.3.1 储蓄投资转化的主体结构 |
3.3.2 储蓄投资转化的工具结构 |
3.3.3 储蓄投资转化的流向结构 |
3.4 储蓄投资转化效率 |
3.4.1 储蓄投资转化的资本形成效率 |
3.4.2 储蓄投资转化的资本配置和使用效率 |
3.5 储蓄投资转化的运行机理分析 |
第4章 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历史、现状与地区差异 |
4.1 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变迁 |
4.1.1 计划体制下财政主导型储蓄投资转化机制 |
4.1.2 转轨时期储蓄投资转化机制 |
4.2 我国储蓄投资总体发展态势 |
4.2.1 计划体制下储蓄投资概况 |
4.2.2 转型时期储蓄投资概况 |
4.3 转型时期储蓄投资转化效率 |
4.3.1 储蓄投资转化效率测算指标 |
4.3.2 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总体演化 |
4.4 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地区差异分析 |
第5章 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1 研究假设 |
5.1.1 主体结构与储蓄投资转化效率 |
5.1.2 金融结构与储蓄投资转化效率 |
5.1.3 投资流向结构与储蓄投资转化效率 |
5.1.4 其他因素与储蓄投资转化效率 |
5.2 研究设计:模型、变量及方法 |
5.2.1 模型设定 |
5.2.2 指标定义与说明 |
5.2.3 研究方法 |
5.2.4 数据来源说明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1 全国整体层面的分析 |
5.3.2 地区层面的差异分析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改善投融资环境和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 |
6.2.2 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防范政府债务风险 |
6.2.3 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丰富投融资工具 |
6.2.4 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构建更合理的利率调节机制 |
6.2.5 加强金融资源的中西部倾斜力度,缩小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地区差异 |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及科研项目 |
(3)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计划经济时期储蓄投资转化的基本特征及变化趋势 |
(一)计划经济时期储蓄的形成与结构分布 |
(二)计划经济时期投资活动及投资结构考察 |
二、市场经济时期储蓄投资转化的基本特征及变化趋势 |
(一)市场经济时期储蓄总量及结构演变 |
(二)市场经济时期投资活动及投资结构演变 |
三、中国储蓄投资转化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
(5)我国储蓄—投资转化率及其区域差异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 特色与创新点 |
1.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径 |
1.4.1 研究框架 |
1.4.2 技术路线 |
1.5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5.1 国外文献综述 |
1.5.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2章 储蓄投资转化相关理论基础 |
2.1 储蓄投资转化相关理论概述 |
2.1.1 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 |
2.1.2 凯恩斯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 |
2.1.3 新古典学派储蓄投资理论 |
2.1.4 哈罗德-多马模型中的储蓄与投资 |
2.1.5 金融深化理论中的储蓄与投资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3 储蓄投资转化的前提 |
2.4 储蓄投资转化的主要机制 |
2.4.1 直接转化机制 |
2.4.2 财政转化机制 |
2.4.3 金融转化机制 |
2.5 储蓄投资转化及其机制的作用和意义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储蓄投资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其演变发展 |
3.1 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演变发展 |
3.1.1 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财政主导阶段 |
3.1.2 储蓄-投资转化的银行主导阶段 |
3.1.3 储蓄-投资转化的资本市场和银行并存型阶段 |
3.2 我国储蓄投资存在的问题 |
3.2.1 储蓄率过高,储蓄增长过快 |
3.2.2 储蓄缺口过大 |
3.2.3 储蓄结构不均衡 |
3.2.4 储蓄-投资转化渠道单一 |
3.2.5 投资波动幅度大,投资效率低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储蓄投资转化率实证分析 |
4.1 我国总体储蓄投资转化率实证分析:1978-2011 |
4.1.1 模型建立 |
4.1.2 数据和变量说明 |
4.1.3 实证方法说明 |
4.1.4 实证分析过程 |
4.1.5 实证结果分析 |
4.2 我国储蓄投资转化率区域差异实证分析 |
4.2.1 面板模型建立 |
4.2.2 数据和变量说明 |
4.2.3 面板模型的豪斯曼(Hausman)检验和模型的 GLS 估计 |
4.2.4 实证结果分析 |
4.3 储蓄、投资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实证分析 |
4.3.1 模型建立 |
4.3.2 数据说明和实证结果 |
4.3.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章 原因分析与政策建议 |
5.1 我国低储蓄投资转化率及其区域差异原因分析 |
5.1.1 储蓄结构的不均衡降低储蓄投资转化率 |
5.1.2 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储蓄投资渠道单一 |
5.1.3 利率难以发挥作用,阻碍储蓄投资的自由转化 |
5.1.4 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
5.1.5 银行竞争不强,储蓄投资转化金融效率漏损严重 |
5.2 促进储蓄有效转化为投资及缩小储蓄投资转化率区域差异对策 |
5.2.1 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缩小金融市场区域差距 |
5.2.2 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实施区域利率政策 |
5.2.3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中西部社会保障支出 |
5.2.4 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国有银行竞争 |
第6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对甘肃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导言 |
(一)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二)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综述 |
(三)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和指标的选择 |
(一) 储蓄的概念和类型 |
(二) 储蓄主体的概念及其储蓄投资的分离程度 |
(三) 本文所讨论的储蓄的具体范畴 |
三、甘肃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及影响因素 |
(一) 储蓄投资转化问题研究 |
(二) 甘肃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实证研究 |
(三) 影响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因素 |
四、甘肃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一) 各学派对经济增长理论及经济增长模型的研究 |
(二) 经济增长的源泉核算 |
(三) 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对甘肃经济增长的影响 |
结语 |
附表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篇目 |
后记 |
(7)“一带一路”沿线成员国家储蓄投资转化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简要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框架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1.4.3 研究资料来源 |
1.5 研究特色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储蓄 |
2.1.2 投资 |
2.1.3 储蓄投资转化率 |
2.2 理论回顾借鉴 |
2.2.1 资本积累理论 |
2.2.2 资本形成理论 |
2.2.3 储蓄投资转化相关理论 |
2.3 “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政策 |
第3章 储蓄投资转化及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3.1 储蓄转化投资的基础条件 |
3.2 储蓄转化投资的机理与主要机制分析 |
3.2.1 储蓄转化投资的机理分析 |
3.2.2 储蓄转化投资的机制分析 |
3.3 储蓄投资转化与资本流动 |
3.4 储蓄投资转化的其他影响因素分析 |
3.4.1 金融市场发展水平 |
3.4.2 政府政策 |
3.4.3 国家规模 |
3.4.4 其他因素 |
第4章 “一带一路”沿线成员国家储蓄投资转化水平及资本流动程度的实证测度与比较分析 |
4.1 “一带一路”沿线成员国家储蓄与投资概况 |
4.1.1 “一带一路”倡议及沿线成员国家分布 |
4.1.2 “一带一路”沿线成员国家经济发展现状 |
4.1.3 “一带一路”沿线成员国家储蓄与投资现状 |
4.2 储蓄投资转化水平与资本流动程度的实证测度方法 |
4.2.1 实证模型设定 |
4.2.2 数据指标说明 |
4.3 “一带一路”沿线成员国家储蓄投资转化水平与资本流动程度的测算 |
4.3.1 面板数据的检验 |
4.3.2 实证估计结果 |
4.4 “一带一路”沿线成员国家区域各层面储蓄投资转化水平与资本流动程度的比较分析 |
4.4.1 整体与各区块储蓄投资转化水平与资本流动程度分析 |
4.4.2 沿线各成员国家储蓄投资转化水平与资本流动程度的比较分析 |
第5章 “一带一路”沿线成员国家储蓄投资转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1 研究假设 |
5.2 研究设计 |
5.2.1 指标选取与模型设计 |
5.2.2 数据来源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1 各影响因素与储蓄投资转化率的相关性分析 |
5.3.2 储蓄投资转化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图表 |
表4-12“一带一路”沿线各成员国储蓄投资转化率排序情况 |
表4-13“一带一路”沿线各成员国短期调整系数排序情况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9)中国金融路径的储蓄向投资转化结构与效率(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一、关于选题的思考 |
二、主要概念简说 |
(一) 储蓄 |
(二) 投资 |
(三) 储蓄向投资转化路径 |
(四) 储蓄向投资转化结构 |
(五) 储蓄向投资转化效率 |
三、论文的结构安排 |
四、论文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
(一) 主要观点 |
(二)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储蓄向投资转化的理论分析 |
一、有关储蓄向投资转化的理论综述 |
(一) 古典学派 |
(二) 马克思理论 |
(三) 魏克塞尔观点 |
(四) 凯恩斯主义 |
(五) 新古典主义 |
(六) 经济发展理论 |
二、储蓄向投资转化阶段论 |
(一) 初始“桃花源”储蓄向投资转化阶段 |
(二) 分工和货币产生后的“桃花源”储蓄向投资转化阶段 |
(三) 早期融资中介产生后的“桃花源”储蓄向投资转化阶段 |
(四) 引入现代金融制度的现代“桃花源”储蓄向投资转化阶段 |
第三章 中国计划经济时期储蓄向投资转化问题考察 |
一、中国计划经济下的储蓄形成与储蓄结构 |
(一) 储蓄形成机制 |
(二) 储蓄结构 |
二、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储蓄向投资转化 |
(一) 计划机制主导的转化 |
(二) 高储蓄率、高转化率与低边际生产率 |
(三) 低转化效率与政府直接开发经济体制 |
第四章 中国经济转型期储蓄总量与结构的变化 |
一、国民储蓄总量与结构的变化 |
(一) 国民储蓄总量变化 |
(二) 国民储蓄结构变化 |
二、企业储蓄与政府储蓄 |
(一) 企业储蓄 |
(二) 政府储蓄 |
三、居民储蓄 |
(一) 居民储蓄总量与结构 |
(二) 居民金融储蓄分析 |
第五章 中国经济转型期正规金融路径的储蓄向投资转化结构与效率 |
一、引言 |
二、正规金融的转化结构 |
(一) 主体结构 |
(二) 形式结构 |
(三) 金融工具结构 |
(四) 流向结构 |
三、正规金融转化效率 |
(一) 商业银行转化效率 |
(二) 证券市场转化效率 |
四、转化结构与转化效率:从政府力量方面的解释 |
(一) 转化结构与转化效率的关系:与经典理论悖反 |
(二) 转化结构、转化效率与政府力量 |
(三) 银行转化结构的变化:政府投资对金融部门投资的部分替代 |
(四) 苏南模式中的转化效率与政府力量:一个特别例证 |
第六章 中国经济转型期非正规金融路径的储蓄向投资转化结构与效率 |
一、引论:经济转型期非正规金融的崛起 |
(一) “诺思冲突”简说 |
(二) “诺思冲突”在我国经济转型的表现 |
(三) “诺思冲突”下的选择:民营经济部门谋求非正规融资 |
二、非正规金融路径的转化结构与规模估计 |
(一) 转化结构 |
(二) 规模估计 |
三、非正规金融的转化效率分析 |
(一) 非正规金融外在配置效率的一般考察 |
(二) 非正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改进的局部性 |
(三) 非正规金融外在配置效率的边际递减性 |
(四) 关于非正规金融的风险问题 |
四、温州非正规金融及其转化效率:一个典型例证 |
(一) “诺思冲突”下的温州非正规金融 |
(二) 温州非正规金融的转化效率 |
第七章 实现储蓄向投资高效率转化的改革对策 |
一、现代市场经济是储蓄向投资高效率转化的制度基础 |
二、近期对策:金融改革 |
(一) 改革国有商业银行制度,完善其治理结构 |
(二) 发展多样化金融机构和证券市场,开辟多样化的转化渠道,增加直接融资的比重 |
(三) 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
三、长期努力:政府转型、信用环境和法治建设 |
(一) 政府转型,实现政府部门在投融资领域的有“退”有“进” |
(二) 信用环境建设,解决金融市场的“信用堕落”问题 |
(三) 法治建设,稳定投资者的投融资预期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后记 |
四、论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J]. 翟琼,罗超平,吴超. 宏观经济研究, 2015(08)
- [2]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地区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D]. 吴超. 西南大学, 2014(10)
- [3]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再分析[J]. 罗超平,张梓榆,吴超,翟琼. 宏观经济研究, 2016(03)
- [4]论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问题[J]. 赵春秀,范红波.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1998(01)
- [5]我国储蓄—投资转化率及其区域差异实证研究[D]. 陈建. 华侨大学, 2013(08)
- [6]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对甘肃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赵满. 兰州大学, 2010(11)
- [7]“一带一路”沿线成员国家储蓄投资转化及影响因素研究[D]. 宫雅慧. 西南大学, 2020(02)
- [8]论储蓄向投资转化模式的选择[J]. 黄志凌.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 1991(04)
- [9]中国金融路径的储蓄向投资转化结构与效率[D]. 姚海明. 苏州大学, 2005(05)
- [10]储蓄增长和外资流入的金融谜团——兼论储蓄——投资的转化机制[J]. 殷成东,贺向明. 西南金融, 20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