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我社部分文史书籍介绍

1993年我社部分文史书籍介绍

一、本社1993年部分文史类图书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李冰洁[1](2020)在《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编译委员会研究(1928-1943)》文中研究表明中基会编译委员会曾经在中国科学教育近代化过程中发挥过相当重要的作用。中基会编译委员会是在中美庚子赔款下,协商成立的中基会自办事业之一,其中,编译委员会就占中基会自办事业的四成以上。由此个案,可以对同时代同类型的翻译机构的共同经历、学术贡献及文化特色进行更深一步的分析与思考。本文整体分析上以时间为主线进行:一方面简要梳理该机构在中国成立的背景及过程;另一方面本文从编译委员会个案研究为框架,讨论分析该机构的实践成果以及其对近代中国科学教育与学术文化的实施贡献与特色,探讨该机构与学术文化之间的关系。编译委员会改组之前,主要以中基会科学教育顾问委员会的形式存在。为促进科学教育办法,辅助各大学校教育的进行以及确保科学教育未来的发展,1928年2月,中基会编译委员会其前身“科学教育顾问委员会”在上海成立。经中基会第三次年会讨论决定,推举留美归来的王琎担任该会委员长,主持该会各项要务。面对当时国内教科书匮乏的局面,在这期间,该会工作核心要务即为编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地学等教科书。编译委员会刚开始运行时,主要将编译科学教本以及改进中学科学教育及师资作为工作重点。当时国内的舆论导向认为,促进教科书的编纂是改良国内科学教育的基础。很显然,中基会编译委员会推动科学教科书的编译工作早于国内教育界人士的大力鼓吹。到1930年7月,中基会决议将科学教育顾问委员会正式改组,定名为“编译委员会”。胡适担任委员长,人事发生变动,导致该会工作范围扩大,加入了西学以及西方文史哲类的名着翻译,出现了重翻译轻编译的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科学教科书的编纂,也就未能继续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换个角度来看,有了文史哲的翻译工作,国内的文化知识得以与西方产生交汇点,国人的视野得以开阔。中基会编译委员会相继在王琎与胡适这两任委员长的带领下,这个翻译机构发展迅速,组织逐渐较为完备,人员构成精干,成果丰硕。在1934年,中基会编译委员会却面临了被裁撤的危机,但最后在编委会“嘉惠于学林者自不在少也”的肯定声音中幸于存留。随着全面抗战的爆发,中基会的命运也在摇摇欲坠,这对编译委员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带来的后果则是经费补助日益削减。迫于战火,中基会编译委员会的翻译工作一度因战事中断,经过两次迁移,直至1943年工作基本停止。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即为中基会编译委员会在近代中国教育事业上做出了相当的贡献,仿照美国现有教科书编译大中学校教材、组织翻译西方文学、历史以及哲学类名着。中基会编译委员会的工作启迪了时人的思维,丰富了国人的视野,促进了近代中国学术的发展。由此可见,中基会编译委员会促进中国科学教育步入近代化进程。与此同时,对中国近代编译事业影响深远。

张嘉欣[2](2018)在《20世纪80年代历史通俗读物的编写、传播与接受》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革故鼎新、承上启下、反思与重构并存的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各个领域也焕发出新的生机。为了适应新的社会体制,消除文化大革命对教育、文化领域的消极影响,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普及历史知识便显得尤为必要。历史通俗读物做为传播历史知识最为普遍的载体,得到了国家与史学界的高度重视。于是,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历史通俗读物编写出版的高潮。史学工作者秉承着材料上尊重史实,内容上简明扼要,情感上宣传爱国主义的原则,在历史通俗读物的编写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新编写数量大概有一千多种,体裁包括史话体、传记体、故事体、问答体、图解体、历史散文、游记多种形式,种类包括通史类、断代史类、历史常识类、文化知识类、中国革命史类、地方史类、民族史类、中外人物传记类、文物遗产类、经济科技史类等。这批历史通俗读物要发挥史学的社会功能,就需要通过一定途径将读物传播给更多的受众。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和市场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1984年进行的首届“爱国主义优秀通俗历史读物”的评选,为广大历史通俗读物的编写出版树立标杆的同时,也吸引了社会各阶层对历史通俗读物的关注,推动了优秀读物的出版发行。以“振兴中华”职工读书活动为代表的大规模读书活动,参与人数达数千万,覆盖职工、农民、青年、少年儿童等不同职业年龄人群,配有专题讲座、书刊评介、读书演讲、读书征文、知识竞赛、读书研讨、论文答辩等辅助形式,设有专门评价激励机制。有效的保证了阅读效果,加快了历史通俗读物向大众的传播速度。同时,在全面改革的浪潮中,图书发行机制开始多样化,地方出版社自主性增强,民营书店、个体书摊兴起。在自负盈亏的体制下,图书发行销售机构加强了对新出版读物的宣传,并通过参加各种书市、书展多渠道促进读物尽快流向读者。从上百万的发行量和再版量来看,这批历史通俗读物阅读者多,社会需求旺盛;从现有的报纸杂志书评对这些读物的好评来看,这批历史通俗读物质量较高,影响力大;从读书活动等普通读者的反馈资料来看,这批历史通俗读物在受众中流传广,推动了历史知识在民间的普及。

杨博惠[3](2017)在《阎毓善“实业兴疆”思想与实践研究(1917-1933)》文中指出阎毓善作为民国初期新疆第一任实业(建设)厅厅长,在位近17年,通过他对新疆实业的发展,不断形成了 “实业兴疆”的思想,他的思想反过来又促进新疆实业的建设。其思想与实践对新疆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形成了深远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阎毓善生平经历和思想历程,及其形成的历史原因。并对阎毓善“实业兴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实业建设的举措进行了详细分析和客观评价。阎毓善作为清末民初新疆实业建设的开拓者,经历了甲午战争、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和军阀混战等重大历史时期,当时国内外局势影响了新疆的经济发展和政治走势。由于他早年家学和个人的努力,考取了举人,参与过“公车上书”事件,后任职黑龙江兰西县知事、巴彦州知州,1917年起任新疆实业厅长到1933年在建设厅长任上去世。他长期致力于发展实业建设,振兴新疆经济。他的实业兴疆思想源自历代经营西域者留下的宝贵经验,包括左宗棠、严复、张謇、王树楠等人。他的人生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历史转折,在新疆经历两次政治风浪,历三任执政者,一直从事实业建设,初心不改。本文重点在于研究阎毓善“实业兴疆”的思想和实践。其实业思想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其一,他主张以开发公路交通运输业为基础,采取派兵筑路,逐段修筑的策略;其二,他以发展教育为前提,主张创办实业学校,选派留学生赴国内外学习先进技术;其三,他以开办各类新式工厂为突破,主要发展轻纺工业、民用企业;其四,他以发展农、林、畜牧业为保障。农业方面注重垦荒,缓解移民压力,采取“齐聚资本”的方式发展农业,畜牧业方面强调“以畜养畜”,林业方面主张植树造林;其五,他认为应该组建商业、金融业机构来促进繁荣,成立了土产公司、筹建了银行;其六,他认为应该以采矿业作为关键,建立健全矿业机关、开设新型企业、改良技术、聘用人才、引进先进设备。围绕这六个方面,阎毓善不断进行实业建设,提出了具体举措。首先,他对公路交通建设进行了整体规划,并且有针对性的进行招商引资,按照“实业兴疆”的思想指导,建设省内外主要公路,采用先进技术、设备,采取派兵修路和逐段修筑的办法;其次,在实业教育上,他购置新教材、优化课程内容,举办实业学校、劳工学校、筹办工业大学,在文化事业上兴建图书馆;再次,他积极筹建新式企业,主要有纺织、电灯、皮革、造纸等企业,优化管理模式和管理办法,亲自参与企业经营;接着,阎毓善整顿了省城农业试验场、创办了畜牧场、进行大规模植树造林,发展农、林、畜牧业;在矿业方面,他重视调查研究、注重规范管理、重视技术和人才的培养、注重交通的配合、维护利权,抵制外资;同时,他成立了 “大天棚”、土产公司,在金融业进行了银行改革;公共事业方面,他负责“同乐公园”的建设,推动了新疆慈善总会的建立;最后,他在实业建设中,想方设法维系好各方关系。主要是处理执政者和同僚之间的关系、政府和商会等民间力量之间的关系。文中两处比较研究。一处是阎毓善与执政者杨增新、金树仁的实业思想进行比较;一处是阎毓善将黑龙江与新疆的实业发展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可以得出阎毓善“实业兴疆”思想的进步性,他旨在以实业建设带动新疆经济发展,维护政治稳定,实现百姓的安居乐业。他对边疆的治理进行了经验总结和发展,将黑龙江的实业经验运用到新疆的发展建设中来。本文还对阎毓善“实业兴疆”思想和实践的历史影响、评价和局限性进行了研究。其思想主要体现为以实业建设为根本、以调查研究为基础、以爱国维权为目的、以科技人才为目标。实践方面阎毓善发展了公路交通业,联通了新疆省内外几条重要的公路;为实业建设培养了大批实业人才,采用了多种教育方式;发展了现代化矿、工企业,重视技术、设备和人才的培养、引进;农业方面采用“齐聚资本”,以畜养畜,植树造林的方式发展;金融上改革银行业,商贸上采取“大天棚”的形式繁荣市场,对抗侵略。其思想和实业发展的主要不足之处在于新疆实业建设内容多、范围广、时间长、然而成效浅,成果留存不多。究其原因,首先,他个人实业思想存在历史局限性;其次,主政者政策的改变,带来一定影响;再次,实业企业发展存在先天不足,如:缺乏管理、技术人才、经费短缺等问题,还包括政局不稳,战乱破坏等因素;最后,国内外局势共同作用下,新疆的实业发展受到较大影响。总而言之,阎毓善作为民国新疆史上实业建设的重要人物,对新疆实业发展做出过一定贡献,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雷利娟[4](2011)在《民国时期杭州近代旅游业研究》文中指出杭州是传统的旅游名城,古代的旅游活动一直比较活跃,进入民国时期以后杭州的旅游活动呈现了明显的经济特性,旅游业作为一种全新的经营领域得到重视。本文主要依据相关档案文献史料,试对民国时期杭州近代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进行研究。本文从民国时期杭州旅游景观的改旧增新入手,考察民国杭州旅游业的发展概况,并尝试对杭州近代旅游业的发展阶段和特点作一概括。文章重点研究了民国时期杭州三大旅游支柱产业:以“中国旅行社杭州分社”为代表的旅行社企业,以中西式旅馆为代表的旅游住宿业,以铁路、公路为主的新式交通客运,特别关注这三大行业中具有近代旅游特征的经营活动和营销策略,力图探求杭州近代旅游业的发展轨迹,进而探讨新兴的旅游产业给近代杭州城市和社会带来的种种影响。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本文认为民国时期杭州的旅游业是在上海旅游企业的带动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虽然民国时期的旅游业并非公认的独立产业部门,但是作为一种新的经营领域在当时已经得到广泛肯定;而深入考察三大支柱行业在杭州的经营活动,可以发现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经营规模,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且有不少证据表明其经营策略初步具备了近代旅游的某些特征。旅游业的发展对当时杭州的城市发展和社会文化所产生的一定影响,为我们探视杭州乃至全国的近代化演变轨迹提供独特的历史视角。

耿素丽,冯惠民[5](1996)在《《文献》杂志1979—1994年(总第1—66期)篇目分类索引(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于曼玲[6](1994)在《明清小说研究论文索引(1993年10—12月)》文中认为

王雅琴[7](1994)在《《文献》杂志1993年篇目索引[总第55——58期]》文中研究表明

容坤[8](1993)在《本社1993年部分文史类图书简介》文中研究表明 《三晋历史人物》三晋大地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旧石器时期重要遗址丁村文化,勾勒出三晋大地的早期风貌。春秋时着名的晋文公重耳,成就了一时霸业。此后的"三家分晋",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分水岭,是中国历史上阶段性的事件。这一时期的重大战役见载于各种史籍。五胡十六国、隋唐之际的更迭,晋阳又是兵家必争之地,刀光血痕,生灵涂炭。明清以来,山西的经济活动在全国的影响逐渐加重,票号、酿造、冶炼、盐业成为山西经济

二、本社1993年部分文史类图书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本社1993年部分文史类图书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编译委员会研究(1928-1943)(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 有关民国编译机构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二) 有关中基会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三) 有关中基会编译委员会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方案与论文框架
        (一) 研究方案
        (二) 论文框架
第一章 中基会编译委员会设立的缘起(1928-1930)
    第一节 近代编译事业的酝酿兴起
    第二节 中基会编译委员会前身的创立
        一、科学教育顾问委员会之创建背景
        二、委员长王琎的早期努力及其调查实践
    小结
第二章 中基会编译委员会的创建与发展(1930-1937)
    第一节 中基会编译委员会的筹备建立
        一、胡适关于编译委员会之“翻译计划”的提出
        二、编译委员会讨论关于《莎士比亚全集》的迻译
    第二节 中基会编译委员会经费与研究工作情况
        一、经费状况:中基会对编译委员会的赞助
        二、翻译与学术:冯承钧关于西方史学研究方法的迻译
    第三节 学术网络:中基会编译委员会与知识团体
        一、机构合作:与商务印书馆联手合作
        二、中国科学社与编译委员会背后的学缘关系
    小结
第三章 中基会编译委员会的存废危机及教育实践(1937-1943)
    第一节 中基会编译委员会裁撤危机
    第二节 中基会编译委员会对近代中国教育的实践
        一、教育实践:关于自然科学教科书的迻译
        二、文史类研究成果的实践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20世纪80年代历史通俗读物的编写、传播与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前人研究概述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四、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20世纪80年代历史通俗读物的编写
    1.1 编写原因
    1.2 编写成就
    1.3 编写原则
第二章 20世纪80年代历史通俗读物的传播
    2.1 首届“爱国主义优秀通俗历史读物”的评选:国家层面的倡导
        2.1.1 评选缘由及经过
        2.1.2 获奖作品的广泛传播及社会影响
    2.2 国家推动下的读书活动与历史知识的传播
        2.2.1 职工读书活动
        2.2.2 青年与少儿读书活动
        2.2.3 乡村读书活动
    2.3 历史通俗读物的商业化传播运行
        2.3.1 出版发行行业的新变化对历史通俗读物传播的促进
        2.3.2 书刊宣传与翻译对传播的促进
        2.3.3 书市、书展
第三章 20世纪80年代历史通俗读物的接受
    3.1 从出版情况看读物的接受
        3.1.1 书籍发行量
        3.1.2 书籍再版量
    3.2 从专业工作者看读物的接受
        3.2.1 专业人员作序
        3.2.2 专业书评
    3.3 从普通读者看读物的接受
    3.4 1990年代读物对1980年代读物的接受
        3.4.1 对编纂体裁的接受
        3.4.2 思想与传播方式的接受
结语
附录A 1978-1989年主要新出版历史通俗读物
附录B 1980-1989年出版少数民族文字历史通俗读物
附录C 1985香港“中国书展”参展历史通俗读物目录
附录D 20世纪1980年代报刊杂志历史通俗读物书评汇总
参考文献
致谢

(3)阎毓善“实业兴疆”思想与实践研究(1917-193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与相关概念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基本观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历史背景与阎毓善生平
    第一节 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
        一、国际形势
        二、国内形势
        三、新疆社会环境
    第二节 阎毓善成长历程与变化
        一、早年求学经历——家学渊源与个人勤奋
        二、黑龙江实业经历——初入边疆,接触实业
        三、新疆实业经历——思想形成,不断实践
第二章 阎毓善“实业兴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阎毓善“实业兴疆”思想形成的来源
        一、左宗棠发展新疆的思想
        二、张謇实业救国的思想
        三、严复的理财思想
        四、王树楠等人开发新疆的思想
        五、谢彬、林竞等人的思想
    第二节 阎毓善“实业兴疆”思想的孕育及发展
        一、思想萌芽期
        二、思想产生期
        三、思想形成期
        四、阎毓善实业思想与杨增新、金树仁思想之异同
第三章 阎毓善“实业兴疆”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零节
        一、《建设新疆计划书八条》
        二、《新疆省工商建设计划书》
    第一节 开发公路交通运输业作为基础
        一、交通运输与邮政业基本情况
        二、发展公路交通运输业的原因
        三、开发公路交通运输业的思想
    第二节 发展实业教育作为前提
        一、教育、文化的基本情况
        二、实业教育的具体想法
    第三节 开办各类新式工厂作为突破
        一、开办各类新式工厂的原因
        二、开办工厂的思路
    第四节 发展农、林、畜牧业作为保障
        一、农、林、畜牧业基本情况
        二、发展农、林、畜牧业的战略
    第五节 组建商业、金融业机构促进繁荣
        一、商业、金融业情况
        二、商业、金融业改制方案
    第六节 开采矿业作为关键
        一、民国初期新疆矿业概况
        二、建设矿业机关,调查各属矿产计划
        三、开设新型矿业企业计划
第四章 阎毓善“实业兴疆”的具体举措
    第一节 黑龙江与新疆实业建设之比较
        一、边疆具有重要的国防意义
        二、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
        三、自然资源大省
        四、经济发展落后
        五、实业发展成为关键
    第二节 公路交通
        一、招商宣传、加大投资
        二、倡导开发新绥公路
        三、新疆境内公路的兴建
        四、具体问题的解决办法
    第三节 教育文化
        一、为医学传习所购置教材
        二、举办实业学校
        三、举办劳工学校
        四、选派技工学员入内地学习
        五、筹建新疆工业大学
        六、建图书馆,购置书籍
    第四节 轻工纺织
        一、成立新式棉纺企业
        二、官商合办迪化电灯公司
        三、皮革厂、造纸厂等企业建设
    第五节 农林畜牧
        一、整顿省城农事试验场
        二、创办畜牧场
        三、鼓励造林计划
    第六节 开采矿业
        一、重视调查研究
        二、注重规范管理
        三、重视引进技术,培养人才
        四、重视交通,配合运输
        五、维护利权,抵制外资
    第七节 其他实业
        一、贸易商团金融改制
        二、阎毓善对公共事业的推动和发展
    第八节 处理各方关系
        一、妥善处理与主政者之间的关系
        二、善于利用民间力量
第五章 阎毓善“实业兴疆”思想与实践的影响与评价
    第一节 阎毓善“实业兴疆”思想的影响与评价
        一、以实业建设为根本
        二、以调查研究为基础
        三、以爱国维权为目的
        四、以科技人才为目标
    第二节 阎毓善“实业兴疆”实践的影响与评判
        一、公路交通建设初具规模
        二、实业教育开始起步
        三、新型企业开始创立
        四、农、林、畜牧业有所发展
        五、矿业人才、技术得到提高
        六、商贸、金融机构改制
    第三节 “实业兴疆”思想与实践的局限性
        一、阎毓善个人的原因
        二、执政者政策的改变
        三、实业发展先天不足
        四、内外局势共同作用
    第四节 对阎毓善的整体评价
        一、时人的评价
        二、阎毓善自我评价
        三、后人的评价
结语
附录一 阎毓善生平大事记(1872—1933)
附录二 新疆民国初期实业名人录
附录三 档案馆原始资料摘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4)民国时期杭州近代旅游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次
图表目录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相关学术研究综述
    三、本文的研究角度及方法
    四、主要参考资料
第一章 民国时期杭州旅游业发展概况
    一、旅游景观的改旧增新
    二、杭州近代旅游业发展的阶段
第二章 民国时期杭州旅行社行业经营活动研究
    一、"中国旅行社"在杭州的发展概况
    二、"中国旅行社"在杭州的业务活动
    三、其他组织开展的旅行社业务活动
第三章 民国时期杭州旅馆饭店业经营活动研究
    一、旅馆饭店的建设与发展
    二、旅馆饭店的经营状况分析
    三、旅馆业营销策略分析
第四章 新式交通与民国时期杭州近代旅游业发展
    一、民国时期杭州铁路交通与近代旅游业发展
    二、民国时期杭州公路交通与近代旅游业发展
    三、杭州新兴轮船客运与近代旅游业发展
第五章 民国时期杭州近代旅游业发展原因及影响
    一、民国时期杭州近代旅游业发展的原因
    二、民国时期杭州近代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本社1993年部分文史类图书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编译委员会研究(1928-1943)[D]. 李冰洁.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5)
  • [2]20世纪80年代历史通俗读物的编写、传播与接受[D]. 张嘉欣. 河南师范大学, 2018(01)
  • [3]阎毓善“实业兴疆”思想与实践研究(1917-1933)[D]. 杨博惠.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4]民国时期杭州近代旅游业研究[D]. 雷利娟. 杭州师范大学, 2011(10)
  • [5]《文献》杂志1979—1994年(总第1—66期)篇目分类索引(续)[J]. 耿素丽,冯惠民. 文献, 1996(04)
  • [6]明清小说研究论文索引(1993年10—12月)[J]. 于曼玲. 明清小说研究, 1994(02)
  • [7]《文献》杂志1993年篇目索引[总第55——58期][J]. 王雅琴. 文献, 1994(01)
  • [8]本社1993年部分文史类图书简介[J]. 容坤. 文献, 1993(04)

标签:;  

1993年我社部分文史书籍介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