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变敏感期超氧化物歧化酶与丙二醛的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王永琦[1](2020)在《西瓜核雄性不育两用系Se18不育特性的生理生化与分子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瓜[Citrullus lanatus(Thunb.)Matsum.&Nakai]是异花授粉植物,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杂交种是西瓜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西瓜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Se18’是本课题组发现的核基因雄性不育材料,其不育性状十分稳定。本研究以西瓜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Se18’为材料,对其花药败育时期的细胞学特征进行观察比较;并通过比较不育株与可育株雄花花蕾发育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氧化物质代谢、内源激素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以探明雄性不育发生过程中生理生化特性;同时,结合BSA(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和RNA-Seq技术对不育株与可育株雄花蕾进行转录组测序,系统分析DEGs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初步预测雄性不育基因的候选区域,并对候选区域内的基因进行功能注释,为探究西瓜雄性不育发生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西瓜不育和可育花药的发育过程,发现不育花药败育时期发生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末期。败育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绒毡层细胞发育异常,引起小孢子母细胞只进行核分裂,而未进行细胞质分裂,不能形成四分体,导致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最终引发雄性不育。2.通过对西瓜不育和可育雄花蕾不同发育时期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物质含量及活性氧含量的测定,发现不育雄花蕾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单—双核小孢子期和花粉粒成熟期均显着高于相应时期可育雄花蕾;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各时期均显着高于相应时期可育雄花蕾;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也一直高于可育雄花蕾。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和抗坏血酸(AsA)含量、谷胱甘肽(GSH)含量变化与可育雄花蕾的变化趋势相比呈下降趋势。以上结果表明抗氧化酶活性的改变和抗氧化物质含量的降低以及活性氧含量升高可能与花药败育有关。3.通过对西瓜不育和可育雄花蕾不同发育时期物质含量的测定,发现不育雄花蕾在各发育时期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低于可育雄花蕾。随着花蕾的生长发育,不育雄花蕾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呈下降趋势,而可育雄花蕾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则迅速积累,含量显着高于不育雄花蕾。表明可溶性蛋白的缺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减少可能与花药败育有关。4.利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了西瓜植株叶片和不同发育时期花蕾中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3)、玉米素核苷(ZR)、茉莉酸(JA)、油菜素内酯(BR)及异戊烯基腺嘌呤核苷(IPA)的动态变化,发现在花蕾不同发育时期,不育株和可育株内源激素含量变化趋势不同,且含量高低差异明显。在不育株系中不论是叶片还是花蕾,其IAA、ZR和BR含量都表现缺乏,而ABA和JA含量却高于可育株;同时,各激素间的平衡关系也被打破。表明内源激素含量的异常及各激素间比例的失衡可能与花药败育有关。5.采用Illumina HiSeqTM 2500平台对不育株与可育株雄花蕾进行转录组测序,共得到43.27Gb的高质量数据。有250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593个为上调表达,1914个为下调表达。在差异表达基因中有2443个基因获得注释。GO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差异表达基因涉及到了信号传递、生物调节、生殖生育、物质代谢、转录因子和蛋白合成等过程。在KEGG分析中,451个差异表达基因映射到95个不同的通路中,分析结果显示氮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等代谢途径被显着富集。该研究结果为阐明西瓜核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和调控基因鉴定提供了参考。6.通过BSR-Seq(Bulked segregant RNA-Seq)方法,选取不育与可育雄花蕾分别构建混池,利用ED算法和关联分析,初步将不育基因定位在Chr5和Chr9染色体上的2个区域内,总长度10.71Mb,差异表达的基因112个,其中20个基因上调表达,92个基因下调表达。GO分析结果显示候选区域内的基因涉及到了信号传递、物质代谢、转录因子和蛋白合成等过程。在KEGG分析中,候选区域内的14个基因映射到19个不同的通路中,分析结果显示二萜类生物合成、光合生物的固碳作用、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以及丙酮酸代谢等代谢途径被显着富集。在COG分析中,有36个基因映射到16个功能类别中,分析结果显示候选区域内的基因涉及到了信号传导机制、碳水化合物的运输与代谢、氨基酸转运与代谢等功能。以上研究结果为下一步西瓜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精细定位奠定了基础。
熊信果[2](2019)在《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差异相关的小RNA分析》文中提出光温敏核不育水稻作为一种重要的种质资源,其育性光温调控机理是两系法杂交水稻应用的理论和技术基础。尽管在水稻育性调节基础研究上我国学者取得了丰富的结果,但光照和温度与育性的内在关系仍不明确。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类型光温敏不育材料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光周期条件下的水稻幼穗进行small RNA测序分析、利用qPCR技术检测筛选的miRNA及其候选靶基因的表达差异,试图获得一些与育性差异相关的内在生理指标。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相同光照下温度处理能够有效地诱导培矮64S的花粉育性转换;相同温度下光周期处理能有效地诱导D52S与农垦58S的花粉育性,且两个材料在相同光周期下的育性相反。(2)通过illumina HiSeqTM2500系统对不同育性下的三期、六期和七期水稻幼穗材料进行small RNA检测,在所有重复中reads数都在1400万以上,平均长度在22-23 bp之间,正确率均在99%以上,检测到482个已知miRNA,48个新miRNA。(3)以自然温度处理作为参照进行差异miRNA筛选,六期共发现93个差异miRNA,其中46个上调、47个表现为下调;七期共发现103个差异miRNA,其中61个上调表达,42个下调表达。另外有39个差异miRNA同时在六期和七期中出现,其中已知的miRNA 29个,新miRNA 10个。(4)验证了测序结果的可靠性,并通过KEGG以及GO富集筛选了一些差异miRNA,按照其候选靶基因的功能将它们分为三类:糖基转移酶调控相关的miRNA(miR1436、miR818a和miR5494)、脂质转运蛋白调控相关的miRNA(miR1862d、miR171g和miR171b)和甲基转移酶调控相关的miRNA(miR1860-5p、miR2863a、miR5504、miR5794、miR6251和miR2876-3p)。(5)通过qPCR检测候选靶基因在培矮64S不同育性不同时期中的表达情况,其中与候选靶基因表达趋势相反的有:miR818a、miR5494、miR1860-5p、miR2863a、miR5504、miR2876-3p;与候选靶基因表达趋势相同的有:miR1436、miR1862d。(6)两个具有糖基转移酶活性的候选靶基因在育性转换关键时期六期表达趋势相同,都是在低温处理下上调表达;miR171b和miR171g在低温诱导下都表达上调,我们认为这两个miRNA可能参与到温度的响应;四个具有甲基转移酶活性的候选靶基因在六期都受到低温诱导下调表达,除Os02g0237100外其他三个候选靶基因七期均是上调表达,说明培矮64S育性转换可能和甲基化相关。(7)分析筛选出的miRNA与其候选靶基因在D52S与农垦58S中的表达情况,我们将两个材料中miRNA表达趋势相同的定义为光周期响应:miR1860-5p、miR5504、miR2876-3p;表达趋势相反的定义为光周期调控:miR1436、miR171g、miR6251。关于这些miRNA参与光周期响应与调控的具体机制仍然需要深入研究。本研究通过small RNA测序技术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基本明确small RNA在光温敏雄不育水稻育性转换中有重要作用,筛选到的部分可能参与育性调节的miRNA经进一步验证后可作为育性表达水平检测的分子指标及代谢过程研究的基础。
刘晨[3](2018)在《茉莉酸参与光周期诱导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两系法杂交水稻为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而探明两用不育系育性转换机理则是该技术的理论与应用基础。本研究从光敏感核不育材料育性转换的转录组差异结果中获得了茉莉酸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信息,对长光不育型水稻农垦58S、短光不育型水稻D52S进行光周期育性诱导,在穗发育的Ⅴ、Ⅵ、Ⅶ期对叶片JA总含量及JA合成途径关键酶LOX、AOS、AOC和OPR的酶活性进行测定,并且利用qPCR技术测定这4个关键酶基因的表达水平差异,试图分析茉莉酸与光周期诱导育性转换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光周期处理能够有效地诱导农垦58S和D52S的育性发生变化,两个材料的花粉育性变化结果相反;农垦58S在自然长光(14h)时花粉为不育,而短光(10h)处理后的花粉可育;短光处理后D52S表现为不育,自然长光条件下D52S表现可育。2.获得两个材料在不育和可育光周期下的转录组数据。光周期处理会使两材料产生44个共有的差异基因,但两材料中得到的差异基因数目不同,且上下调的趋势也不一致:以显着性检验的p-value值<0.05和FC≥2为标准筛选差异基因,并以可育材料作为参照,D52S中共得到1036个差异基因,其中451个下调,585个上调;农垦58S中共得到140个差异基因,其中39个上调,101个下调。此外,从转录组数据和GO富集结果中也筛选到了JA合成途径的差异基因LOX、AOS、AOC和OPR。3.光周期处理后农垦58S短光可育叶片中的JA含量在减数分裂期(Ⅵ期)比长光不育叶片高;两材料中各时期JA含量均有显着差异,说明长、短光周期在水稻的生长发育时期会不断地对植物体内的JA合成代谢进行调节。喷施MEJA可以使农垦58S和D52S的花粉碘染率变为不育材料的39.24倍和118.6倍;农垦58S中可育材料的花粉碘染率是喷施SHAM的34.47倍,D52S喷施SHAM后则变为了完全不育;喷施MEJA后可以提高LOX、AOS、AOC和OPR的酶活性及JA含量,但SHAM处理没有降低这些酶的活性和JA含量,推测这一结果可能与取样时期较后有关,SHAM的抑制作用不明显。4.qPCR结果表明,光周期处理下,两材料叶片中的LOX、AOS、AOC和OPR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主要在Ⅴ期和Ⅵ期可育比不育材料表达量高;当喷施MEJA或SHAM后,分别使这四个基因的表达水平一致升高或降低,即当这四个基因表达量升高时材料可育,表达量降低时材料不育,推测这两个处理主要通过调节JA合成途径基因的表达来实现对育性的调控。本研究获得了长、短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农垦58S和D52S在光周期处理下、外源喷施MEJA和SHAM后的JA含量、茉莉酸合成途径的相关酶活性、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变化,初步证实了茉莉酸参与了光敏核不育材料的育性转换过程,但仍需要今后大量研究来明晰其内在的机理。
马雪丽[4](2015)在《光周期诱导水稻雄性不育相关差异蛋白的验证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水稻光温敏感雄性不育系的育性转换机理为两系法杂交水稻基础研究的核心内容。本实验室前期工作对两种光周期反应相反的光敏感雄性不育材料D52S和农垦58S(NK58S)分别在可育和不育条件下进行了蛋白质组差异分析,获得与育性相关的类黄酮合成、糖类合成、脂类合成等代谢途径的差异表达蛋白。为了深入了解这些差异蛋白与育性变化的关系,为进一步解析光周期诱导育性转换的机制提供基础,本研究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利用14h长光照(LD)、10h短光照(SD)处理两种光敏不育材料获得了明显的育性转换诱导结果,并在幼穗分化不同时期(V、VI、VII期)对其中主要的差异性表达蛋白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9(4CLL9)、查尔酮合成酶(CHS)、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COMT)、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GPase)、蔗糖合酶(SUS1)、葡糖-1-磷酸腺苷酰基转移酶(AGPase)、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II(GBSSII)进行转录水平的验证,并通过Western Blot对CHS、4CLL9在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验证,同时通过测定类黄酮、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脯氨酸、抗氧化酶类活性及丙二醛(MDA)等含量来分析光敏雄性不育系育性转换过程中发生的基因表达事件,旨在为揭示水稻长、短光敏核不育系的育性转换机制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线索,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转录水平中:随着幼穗发育进程的推进,不同光周期处理条件下D52S和NK58S类黄酮代谢途径相关酶4CLL9、CHS和COMT基因相对表达量逐渐升高,幼穗分化VII期可育株与不育株幼穗中基因相对表达量差异显着,说明这3个类黄酮代谢相关基因可能影响光敏不育水稻育性转换。不同光周期处理条件下D52S和NK58S糖代谢途径关键酶UGPase、SUS1、AGPase和GBSSII基因相对表达量变化趋势不同,但是与育性转换之间的关系未表现出明显规律性。2.在蛋白水平上:D52S和NK58S中不同光周期处理条件下4CLL9及CHS相对表达量变化趋势不同,说明不同品种中类黄酮代谢途径关键酶的原本表达模式不同、本底积累水平差异,但在植株育性转换过程中这些酶呈现一致的转录水平变化。3.生理指标:两品种类黄酮含量均随幼穗发育进程逐渐下降,在幼穗分化V期时均为短光周期高于长光周期,VI期时均为不育株高于可育株,VII期时均为可育株高于不育株,推测可能是由于光周期对幼穗的类黄酮代谢影响。D52S中类黄酮可能与抗氧化酶系统协同对氧自由基进行清除,进而减小可育株幼穗过氧化程度使得花粉正常发育。两品种幼穗中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分别随幼穗分化进程的推进而逐渐升高和下降,且均为SD条件下含量较LD条件下高。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在两品种中不同光周期处理下均随幼穗发育进程推进逐渐下降,可溶性蛋白在幼穗分化V期时可育株高于不育株且差异显着,脯氨酸含量不同光周期下可育株与不育株间差异均不显着。本研究为光周期诱导的雄性不育过程中相关基因表达、蛋白酶水平及终产物水平的动态变化提供了基本数据,但这些结果与育性诱导或育性表达过程的代谢调控关系仍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陈镇[5](2014)在《长、短光周期敏感雄性不育水稻育性差异蛋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杂交水稻技术极大的提高了我国粮食的产量,以光温敏核不育水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两系法杂交水稻已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两系法杂交水稻使用的不育系育性受光温条件决定,生产中要求其在不育条件下完全败育作为母本进行杂交种子生产,而在可育条件下恢复育性用于繁殖自身,对这种受光温条件精细控制的育性转换特性及机理的研究是两系法杂交水稻应用的技术基础。目前存在两种育性光温反应完全相反的不育系:长光高温不育型和短光低温不育型,这为研究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育性变化机理提供了独特的材料。对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基础研究工作持续了40多年,涵盖了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各个领域,但对其育性调控机理至今没有完全阐述清楚,短光敏核不育水稻是一类新的种质资源,对它育性转换机理的研究开展的还比较少。本研究采用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选用长光敏感不育特性典型的农垦58S,短光敏感不育特性典型的D52S为材料,在严格的育性诱导条件下,比较两类育性光反应特性完全相反的材料在不育和可育条件下剑叶、叶鞘及幼穗的蛋白质表达谱,通过质谱鉴定,生物信息学分析,qPCR及Western Blot验证等来分析雄性育性转换过程中发生的基因表达事件,旨在为揭示长、短光敏核不育水稻的育性转换机制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线索,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武汉7月份相同自然温度条件下,对D52S和农垦58S在育性转换敏感期分别进行14.5 h长光照、10h短光照处理后统计花粉可染率及自交结实率,结果显示D52S在长光条件下花粉可染率为89.06%,结实率可达54.84%,经短光照处理后花粉完全败育。农垦58S在长光条件下花粉可染率和结实率均为0,在短光照处理条件下花粉可染率达84.68%,后期结实率为25.43%。说明这两个材料是由光周期主导的育性转换特性完全相反的光敏核不育系。2.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了两个不育系在不同光周期处理条件下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剑叶、叶鞘及幼穗的蛋白表达谱,通过质谱技术成功从D52S三个组织中鉴定到53个差异蛋白点,从农垦58S三个组织中鉴定到40个差异蛋白点,其中有13个蛋白在两个品种中都出现且它们在各自品种不育及可育条件下的变化趋势一致。生物信息学及蛋白功能聚类分析将这93个差异蛋白点划分为8个类别:代谢相关蛋白、次生代谢相关蛋白、能量相关蛋白、胁迫与防御蛋白、蛋白合成与加工、信号转导与调控、细胞结构与生长和功能未知蛋白。对不同组织的差异蛋白点进行整理分析显示光周期诱导育性转变的一个复杂的蛋白调控网络。3.利用qPCR技术对在不同光周期处理下差异表达明显且稳定的类黄酮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9(4CLL9),查尔酮合酶(CHS)以及糖代谢过程中的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GPase)和蔗糖合酶1(SUS1)进行转录分析,发现CHS和4CLL9的表达量在D52S和农垦58S不育及可育幼穗中均有明显差异,说明这两个基因与育性的表现密切相关,可能是参与光敏育性转换过程的重要因素。4.通过Western Blot实验进一步验证CHS,4CLL9在两个水稻品种不育及可育状态下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CHS和4CLL9在D52S可育幼穗中的表达量均高于不育幼穗,4CLL9在农垦58S内同样也是在可育株中表达量高。分别测定比较两个不育系幼穗发育Ⅵ期,Ⅶ期不育及可育株中类黄酮的含量,发现在Ⅵ期不育幼穗中的类黄酮物质含量高于可育幼穗,但是在Ⅶ期无论是在D52S还是在农垦58S中,可育幼穗中的类黄酮物质含量都明显高于不育幼穗,提示CHS和4CLL9蛋白的表达变化对类黄酮物质合成含量的影响可能具有滞后性。结合2D, qPCR及Western Blot的实验结果表明可育水稻中CHS和4CLL9的蛋白表达量与植株类黄酮含量成正相关,说明CHS和4CLL9的确与植株育性的转换密切相关。本研究获得了育性光反应特性完全相反的两种光敏核不育水稻在不同育性条件下大量差异表达的蛋白数据,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光周期诱导育性转换的机制提供了参考信息。
陈红萍,邓伟,付英,王记林,肖小勇[6](2013)在《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基因的遗传及育种利用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详细综述了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基因的遗传及育种利用研究进展,包括光温敏雄性不育基因的定位、育性转换模式、遗传作用的模式及分子机制,两用核不育系在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刘忠奇[7](2013)在《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生理及相关蛋白的研究》文中提出为揭示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生理和蛋白质基础,本试验以温敏核不育水稻株1S、准S、安农810S和培矮64S为材料,在幼穗分化期第Ⅳ期用繁殖温度20.5℃、育性波动温度22.5℃冷水连续处理7d,以不育温度(日均温30.4℃)为对照,按处理时间1h、12h、24h、48h、96h、168h间隔取样,研究了其幼穗生理生化动态变化规律和花粉育性变化,同时对株1S和准S进行了幼穗蛋白质组学研究,获得如下结果:1.4个不育系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花粉可染率表现为20.5℃>22.5℃>30.4℃。随低温处理时间延长,各不育系花粉可染率提高。对温度的敏感性表现为安农810S>准S>培矮64S>株1S。4个不育系的自交结实率结果与花粉可染率结果变化一致。2.4个不育系幼穗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表现为20.5℃>22.5℃>30.4℃。在20.5℃和22.5℃条件下幼穗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动态变化均为先升后降或平缓再上升的趋势。3种温度条件下的SOD和CAT活性呈现20.5℃>22.5℃>30.4℃,3个酶活性动态变化均为先升后降。MDA含量总体表现为30.4℃>22.5℃>20.5℃。3种温度条件下,幼穗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积累量及SOD、CAT活性与不育系从不育转向可育呈正相关关系,而POD活性和MDA含量与育性转换呈负相关关系。3.株1S和准S幼穗蛋白的差异表达中共检测到1100个可重复蛋白点,其中130个蛋白点的丰度存在差异表达,其中株1S有69个差异表达蛋白,准S有61个差异表达蛋白,成功鉴定了108个。这些差异蛋白质在育性转换过程中参与了16种代谢途径,其中主要包括氧化还原平衡能力、转录调控、蛋白合成、氨基酸代谢、细胞周期的生理过程。这些代谢途径的上调与下调规律和生理生化研究酶系统变化相一致。4.鉴定的差异蛋白中,磷酸果糖激酶、26S蛋白酶体、尿苷二磷酸焦磷酸化酶、热激蛋白与育性转换关系最为密切。
杜士云,王德正,吴爽,王辉,王守海[8](2012)在《三类雄性不育水稻花药和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变化》文中研究指明为进一步了解水稻雄性不育现象,调查了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2310SA’、光温敏核不育系‘2310S’和核质互作不育系‘2277A’三类水稻及正常粳稻在不同光温环境下穗发育后期花药和剑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等抗氧化酶的活性及丙二醛的含量和光合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水稻花药比叶片对光温胁迫更敏感,不育与可育花药活性氧代谢方面有明显差异。不同类型的不育水稻败育生理不尽相同,光温环境变化对光温敏核不育水稻‘2310S’有更明显的胁迫性,其不育花粉发育后期,上述3种抗氧化酶不能协同作用,SOD活性高,POD活性低,膜脂过氧化程度高和时间提前。其他两类不育系中POD活性也稳定较低,显示其可能与水稻不育花粉的形成更相关,同时,不育水稻中光合速率较低。
陈小军[9](2012)在《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基因组甲基化分析》文中指出DNA甲基化作用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现象,可在不改变细胞DNA碱基序列的情况下调控细胞内的基因表达,它参与了胚胎发育、基因组印迹、细胞分化、X染色体失活和细胞记忆等诸多生物学过程。DNA甲基化既可遗传,也可发生逆转,而且存在特定的动态变化模式。“培矮64S”是一种重要的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在超级稻等水稻育种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水稻全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以及后续的蛋白质组、表观基因组、基因组注释等工作的不断开展,目前对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在细胞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且部分不育基因已被克隆并定位到相应的染色体上。鉴于光温敏核不育系水稻育性转换的遗传机制仍不十分明确,因此包括甲基化修饰在内的表观遗传学作用对水稻育性影响的研究已经开展。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分析培矮64S不育与可育株间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的差异情况,并且推测了光温敏不育的育性转换机制与DNA甲基化之间可能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MSAP技术,研究了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不育株、可育株减数分裂期幼穗DNA的甲基化差异,利用192对选扩引物组合在PAGE大板胶上共得到了27,417条带,其中不育株与可育株间的差异性条带数为1,215;挑取其中的346条差异带,经回收、克隆、转化和测序,通过Blast分析,在水稻数据库中找到了95对同源序列,其中10对为高度同源序列,涉及光合作用系统、线粒体呼吸传递链、细胞骨架和信号级联反应等过程。对blast得到的7对高度同源序列进行RT-PCR验证,结果表明,D2(光合系统II的核心肽链基因)、P700(光合作用中光合系统I的apoprotein A1关键基因)和Nad7(线粒体呼吸链的NADH脱氢酶的亚基)、VIP2、Cyt f、Ret和MTs等7个功能基因在不育系S中都有很高的表达量,而在可育系F中表达量较低。对比分析MSAP的甲基化图谱,发现这三个基因在可育系F中都出现了甲基化,它们都与光合作用或能量代谢有关。这说明功能基因D2、P700、Nad7、VIP2、Cyt f、Ret和MTs在可育系F中被甲基化,进而参与育性转换的调控之中。2、利用甲基化DNA免疫共沉淀高通量测序(MeDIP-sequencing)技术,分析了培矮64S全基因组水平DNA甲基化情况,对CpG Island、upstream2k、5’ UTR、 CDS、Intron、3’ UTR和downstream2k等功能元件上的甲基化分布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育株和可育株基因组的upstream2k和downstream2k元件上分布的reads最多,说明这两种功能元件的甲基化水平也高,相对来说3’UTR和5’UTR上甲基化水平最低;不育株与可育株在所有功能元件上都存在着甲基化的差异,其中CpG Island区域的reads平均覆盖深度(可代表该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差异明显,不育株的甲基化水平低于可育株,基因元件Intragenic中甲基化水平也是不育株低于可育株;Peak统计发现upstream2k、downstream2k、Intron和CDS元件上的peak数较多,而5’ UTR和3’ UTR上peak分布最少,peak覆盖度的高低代表了该区域甲基化程度的差异;基于样品间peak覆盖度的差异比对不育株与可育株的6种基因元件,共找到1126个差异基因,以upstream2k和downstream2k上分布最多。另外,用GO和Pathway功能分析比较了不育株与可育株间的差异基因,探讨了与光温敏核不育育性转换可能相关的基因。目前,对于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育性遗传机制与基因组水平的DNA甲基化水平的关系尚未见有报道,我们通过MSAP和MeDIP技术,发现培矮64S不育株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明显低于可育株,用MSAP方法得到95个差异基因,用MeDIP方法得到了1126个差异基因。这些结果,为我们进一步开展对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遗传机理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实验数据、奠定了工作基础。
刘忠奇,唐先亮,邓晓娟,张海清[10](2011)在《水稻光温敏核不育机理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指出探明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与调控机理,是规避两系杂交水稻制种风险和保持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先地位的关键领域之一。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从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光温反应特性、育性的遗传学、基因组学、育性转换的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等五个方面进行归纳分析,并展望了未来的主攻方向,以期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
二、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变敏感期超氧化物歧化酶与丙二醛的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变敏感期超氧化物歧化酶与丙二醛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西瓜核雄性不育两用系Se18不育特性的生理生化与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雄性不育的研究概况 |
1.1.1 植物雄性不育的起源 |
1.1.2 植物雄性不育的类型 |
1.1.3 植物雄性不育的遗传 |
1.1.4 花粉发育与雄性不育形成机制 |
1.2 植物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研究进展 |
1.2.1 雄性不育与物质代谢 |
1.2.2 雄性不育与能量代谢 |
1.2.3 雄性不育与活性氧代谢 |
1.2.4 雄性不育与内源激素 |
1.3 植物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
1.3.1 植物细胞核雄性不育相关基因 |
1.3.2 拟南芥花药和花粉发育相关基因 |
1.4 植物雄性不育的转录组分析 |
1.4.1 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发展 |
1.4.2 RNA-seq技术测序流程 |
1.4.3 RNA-seq技术在植物雄性不育研究中的应用 |
1.5 西瓜雄性不育的研究与利用 |
1.5.1 西瓜雄性不育的类型及遗传研究 |
1.5.2 西瓜雄性不育的研究与利用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1.6.1 研究目的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西瓜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的细胞学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育株与可育株花的形态特征 |
2.2.2 可育株花药发育过程 |
2.2.3 不育株花药发育过程 |
2.3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西瓜细胞核雄性不育与膜脂过氧化的关系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取样 |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花蕾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
3.2.2 花蕾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变化 |
3.2.3 花蕾活性氧含量的变化 |
3.3 讨论与结论 |
3.3.1 雄性不育与抗氧化酶活性的关系 |
3.3.2 雄性不育与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关系 |
3.3.3 雄性不育与活性氧含量的关系 |
第四章 西瓜细胞核雄性不育与物质代谢的关系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取样 |
4.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花蕾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
4.2.2 花蕾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
4.3 讨论与结论 |
4.3.1 雄性不育与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关系 |
4.3.2 雄性不育与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关系 |
第五章 西瓜细胞核雄性不育与内源激素的关系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取样 |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花蕾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
5.2.2 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
5.2.3 花蕾中内源激素之间的平衡关系 |
5.3 讨论与结论 |
5.3.1 雄性不育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 |
5.3.2 雄性不育与激素比值的关系 |
第六章 西瓜细胞核雄性不育花蕾转录组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取样 |
6.1.3 文库建立和RNA-Seq分析 |
6.1.4 数据处理和分析 |
6.1.5 qRT-PCR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转录组测序及数据分析 |
6.2.2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注释和分类 |
6.2.3 植物内源激素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 |
6.2.4 花发育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 |
6.2.5 差异表达的转录因子相关基因 |
6.2.6 差异表达基因的qRT-PCR验证 |
6.3 讨论 |
6.3.1 转录组测序数据和花药发育相关的DEGs |
6.3.2 内源激素相关的DEGs |
6.3.3 转录因子相关的DEGs |
6.4 结论 |
第七章 西瓜细胞核雄性不育候选基因区段的预测与分析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材料 |
7.1.2 取样 |
7.1.3 文库建立和RNA-Seq分析 |
7.1.4 SNP标记检测 |
7.1.5 关联分析 |
7.1.6 候选区域基因的功能注释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SNP检测 |
7.2.2 BSR关联分析 |
7.2.3 候选区域内基因功能注释 |
7.3 讨论与结论 |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点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差异相关的小RN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
1.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的育性转换研究进展 |
1.2.1 光温敏核不育系的分类 |
1.2.2 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敏感时期 |
1.2.3 光温敏核不育系败育细胞学特征 |
1.2.4 光温敏核不育系败育生理生化特征 |
1.3 microRNA与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相关进展 |
1.3.1 microRNA简介 |
1.3.2 Small RNA测序技术 |
1.3.3 miRNA与植物器官发育 |
1.3.4 水稻光温敏感雄性不育基因与small RNA调控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技术路线 |
2.3 材料种植 |
2.4 材料处理 |
2.4.1 温度处理 |
2.4.2 光周期处理 |
2.5 取样方法 |
2.6 花粉育性的鉴定 |
2.7 总RNA的提取 |
2.8 Small RNA文库构建以及测序结果分析 |
2.8.1 Small RNA文库构建 |
2.8.2 small RNA测序结果分析 |
2.9 反转录及PCR检测 |
2.9.1 miRNA的反转录 |
2.9.2 RNA的反转录 |
2.10 荧光定量PCR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温度以及光周期处理下的花粉育性 |
3.2 培矮64S small RNA测序分析 |
3.2.1 培矮64S small RNA测序样品质量分析 |
3.2.2 Small RNA测序结果基本分析 |
3.2.3 候选靶基因KEGG富集分析 |
3.2.4 Small RNA测序结果验证 |
3.3 差异miRNA及其候选靶基因的表达分析 |
3.3.1 糖基转移酶类miRNA及其候选靶基因分析 |
3.3.2 植物脂质转运蛋白类miRNA及其候选靶基因分析 |
3.3.3 甲基转移酶类的miRNA及其候选靶基因分析 |
4 讨论 |
4.1 糖基转移酶与花粉育性 |
4.2 脂代谢与花粉育性的关系 |
4.3 DNA甲基化与育性 |
4.4 不同类型光敏不育材料育性差异miRNA差异 |
4.5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3)茉莉酸参与光周期诱导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
1.1.1 光周期敏感雄性不育性与两系杂交水稻 |
1.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性的遗传研究进展 |
1.2.1 光温敏核不育系的普通遗传研究 |
1.2.2 光温敏核不育基因定位和克隆 |
1.2.3 育性调控相关的小RNA |
1.3 光周期诱导的雄性不育基础研究概述 |
1.3.1 光温敏光温核不育系的光温类型和划分 |
1.3.2 光温敏光温核不育系的生态生理 |
1.3.3 光温敏光温核不育系的生理生化和细胞学特征 |
1.3.4 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的差异蛋白 |
1.3.5 激素对育性调控的分子生理 |
1.4 茉莉酸对植物育性的影响 |
1.4.1 茉莉酸的生物合成 |
1.4.2 茉莉酸与育性调控 |
1.4.3 茉莉酸与其他激素对植物育性的影响 |
1.5 育性机理研究中的问题 |
1.6 本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技术路线 |
2.3 材料种植 |
2.4 材料处理 |
2.4.1 光周期处理 |
2.4.2 外源MEJA及SHAM处理 |
2.5 取样方法 |
2.6 花粉育性的鉴定 |
2.7 总RNA的提取 |
2.8 反转录及PCR检测 |
2.9 荧光定量PCR测定 |
2.10 ELISA样本的提取 |
2.11 茉莉酸(JA)含量的测定 |
2.12 茉莉酸合成途径各关键酶酶活性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光周期对花粉育性的诱导 |
3.2 光敏感核不育材料的转录组测序 |
3.2.1 Illumina二代测序样本分析 |
3.2.2 转录组测序数据的分析 |
3.2.3 转录组数据GO的功能富集和筛选 |
3.2.4 转录组数据的验证 |
3.3 外源喷施MEJA和SHAM对花粉育性的诱导 |
3.4 光敏核不育材料的生理指标测定 |
3.4.1 光周期处理下的JA含量 |
3.4.2 外源喷施处理下的JA含量 |
3.4.3 光周期处理下的LOX、AOS、AOC和OPR酶活性 |
3.4.4 外源喷施处理下的LOX、AOS、AOC和OPR酶活性 |
3.5 差异表达基因的q PCR分析 |
3.5.1 光周期处理后各基因在不同时期的相对表达量 |
3.5.2 外源喷施处理后各基因在不同时期的相对表达量 |
3.6 茉莉酸合成途径关键酶与JA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4.1 光周期和外源喷施处理对花粉育性的诱导 |
4.2 光周期与JA合成代谢的关系 |
4.3 JA合成代谢与育性的关系 |
4.4 JA对育性调节的应用价值 |
4.5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4.6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光周期诱导水稻雄性不育相关差异蛋白的验证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1 光温敏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生态学特性 |
1.1.2 光温敏不育水稻的分子遗传机制 |
1.1.3 光温敏不育水稻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1.1.4 水稻育性转换的生理生化特征 |
1.1.5 类黄酮物质代谢途径对植物育性的影响 |
1.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材料种植及光周期处理 |
2.3 实验材料的采集 |
2.4 水稻花粉育性鉴定 |
2.5 荧光定量PCR分析 |
2.5.1 总RNA的提取 |
2.5.2 DNase I处理与RNA质量检测 |
2.5.3 反转录及PCR检测 |
2.5.4 荧光定量PCR |
2.6 可溶性蛋白提取及含量测定 |
2.7 SDS-PAGE |
2.8 Western Blot |
2.8.1 人工合成多肽 |
2.8.2 兔多克隆抗体制备及抗体纯化 |
2.8.3 蛋白免疫印迹分析 |
2.9 类黄酮含量的测定 |
2.10 脯氨酸含量测定 |
2.11 可溶性糖、淀粉含量测定 |
2.12 抗氧化酶类活性测定 |
2.13 水稻幼穗MDA含量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光周期处理对花粉育性转换的诱导 |
3.2 幼穗分化V、VI、VII期基因表达分析 |
3.2.1 RNA质量及反转录检测 |
3.2.2 幼穗分化V、VI、VII期类黄酮代谢途径相关酶基因表达分析 |
3.2.3 幼穗分化V、VI、VII期糖代谢途径相关酶基因表达分析 |
3.3 幼穗分化V、VI、VII期差异表达蛋白的Western Blot分析 |
3.4 幼穗中类黄酮含量分析 |
3.4.1 类黄酮含量分析 |
3.4.2 类黄酮代谢途径关键酶与类黄酮含量间相关性分析 |
3.5 幼穗中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分析 |
3.5.1 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分析 |
3.5.2 糖代谢途径相关酶与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关系分析 |
3.6 D52S中抗氧化物酶类活性及MDA含量分析 |
3.7 水稻幼穗中脯氨酸含量分析 |
3.8 水稻幼穗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分析 |
4 讨论 |
4.1 类黄酮代谢途径相关酶及类黄酮含量与育性的关系 |
4.2 糖代谢途径相关酶、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与育性关系 |
4.3 抗氧化酶类活性、MDA含量及类黄酮含量关系分析 |
4.4 幼穗中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分析 |
4.5 主要结论 |
论文发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长、短光周期敏感雄性不育水稻育性差异蛋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引言 |
1.2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CMS) |
1.2.1 水稻CMS类型及育性相关基因 |
1.2.2 水稻CMS的产生机制 |
1.2.3 水稻CMS的育性恢复机理 |
1.3 水稻光温敏核雄性不育(PTGMS) |
1.3.1 水稻PTGMS的种质资源及其分类 |
1.3.2 水稻PTGMS的育性转换模式 |
1.3.3 水稻PTGMS的细胞学及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
1.3.4 水稻PTGMS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1.3.5 水稻PTGMS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
1.3.6 水稻PTGMS育性调控机理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材料的种植及光周期处理 |
2.3 实验材料的采集 |
2.4 水稻花粉的育性鉴定 |
2.5 双向电泳(2-DE)及质谱分析 |
2.5.1 水稻不同组织蛋白样品制备 |
2.5.2 蛋白质样品预处理 |
2.5.3 蛋白质含量测定 |
2.5.4 第一向等点聚焦(IEF) |
2.5.5 第二向SDS-PAGE垂直板电泳 |
2.5.6 蛋白凝胶染色 |
2.5.7 凝胶扫描与图像分析 |
2.5.8 蛋白点的脱色与胶内酶解 |
2.5.9 MALDI-TOF/TOF-MS质谱分析 |
2.5.10 差异表达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6 荧光定量PCR(qPCR) |
2.6.1 总RNA的提取 |
2.6.2 DNase Ⅰ处理及RNA质量检测 |
2.6.3 反转录及产物的PCR检测 |
2.6.4 引物设计及qPCR分析 |
2.7 Western Blot |
2.7.1 人工合成多肽 |
2.7.2 多克隆抗体制备及抗体纯化 |
2.7.3 蛋白样品制备 |
2.7.4 SDS-PAGE |
2.7.5 蛋白免疫印迹分析 |
2.8 类黄酮含量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光周期处理对花粉育性转换的诱导 |
3.2 水稻不同组织双向电泳图像分析及差异蛋白点的质谱鉴定 |
3.2.1 凝胶图像分析与蛋白质谱鉴定 |
3.2.2 D52S和农垦58S差异表达蛋白的比较分析 |
3.3 差异表达蛋白的功能与聚类分析 |
3.4 差异表达蛋白的qPCR分析 |
3.4.1 RNA质量及反转录检测和qPCR条件优化 |
3.4.2 基因表达的相对定量分析 |
3.5 差异表达蛋白的Western Blot分析 |
3.6 类黄酮含量分析 |
4 讨论 |
4.1 D52S的育性光反应特性及应用价值 |
4.2 蛋白质表达差异凝胶图的分析 |
4.3 差异表达蛋白与育性的关系 |
4.3.1 次生代谢相关蛋白 |
4.3.2 能量与代谢相关蛋白 |
4.3.3 蛋白质的合成与加工 |
4.3.4 胁迫与防御蛋白 |
4.3.5 信号转导调控与细胞结构生长相关蛋白 |
4.4 光周期诱导育性转变的蛋白调控网络 |
4.5 转录水平、蛋白免疫印迹和类黄酮含量分析 |
5 结论与下一步研究的思考 |
5.1 结论 |
5.2 下一步研究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或待发表论文 |
致谢 |
(6)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基因的遗传及育种利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光温敏雄性核不育基因研究进展及分子机理 |
1.1 光温敏不育基因的育性转换模式 |
1.2 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基因的遗传作用模式 |
1.3 光温敏基因作用的分子机制与不育基因的定位 |
2 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在育种中的利用 |
2.1 在两系不育系育种中存在的问题 |
2.2 两用核不育系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
3 展望 |
(7)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生理及相关蛋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光温特性研究 |
2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的遗传学研究 |
3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的基因组学研究 |
4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代谢组学研究 |
5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6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期幼穗生理生化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花粉育性鉴定 |
1.5 实验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在不同育性温度条件下花粉可染率差异比较 |
2.2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过程中幼穗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动态变化 |
2.3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过程中幼穗可溶性糖含量的动态变化 |
2.4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过程中幼穗脯氨酸含量的动态变化 |
2.5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过程中POD活性的动态变化 |
2.6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过程中SOD活性的动态变化 |
2.7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过程中CAT活性的动态变化 |
2.8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过程中MDA含量的动态变化 |
3 小结与讨论 |
3.1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生理生化研究方法 |
3.2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生理生化变化与育性的关系 |
4 小结 |
第三章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期幼穗蛋白质差异表达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试验设计 |
1.2.2 幼穗蛋白质样品制备 |
1.2.3 双向电泳与凝胶成像 |
1.2.4 2D胶蛋白质点的肽质谱指纹图分析 |
1.2.5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株1和准S低温处理后幼穗差异蛋白的丰度表达 |
2.2 株1S和准S差异表达蛋白的比较分析 |
2.3 株1S和准S差异蛋白的功能分类 |
2.4 株1S和准S幼穗差异表达蛋白质的MALDI-TOF-TOF质谱鉴定分析 |
3 讨论 |
3.1 参与能量代谢相关蛋白与育性关系 |
3.2 参与氧化还原系统相关蛋白与育性的关系 |
3.3 参与蛋白质合成相关蛋白与育性的关系 |
3.4 参与转录调控相关蛋白与育性的关系 |
3.5 参与氨基酸代谢途径相关蛋白与育性的关系 |
3.6 参与细胞周期代谢相关蛋白质与育性的关系 |
3.7 参与蛋白组装与折叠相关蛋白质与育性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对照表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三类雄性不育水稻花药和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
1 供试材料 |
2 材料处理及取样 |
3 光合速率测定 |
4 粗酶液提取和酶活性测定 |
实验结果 |
1 不同类型水稻不育系在不同光温下的育性变化 |
2 不同类型水稻不育系在短日低温下光合速率的差异 |
3 短日低温下不同类型水稻不育系花药中SOD、POD、CAT活性及MDA含量变化 |
4 短日低温下不同类型水稻不育系剑叶中SOD、POD、CAT活性及MDA含量变化 |
5 光温敏水稻不育系在短日低温和长日高温条件下剑叶中SOD、POD、CAT活性及MDA含量变化 |
6 减数分裂期水稻不育系幼穗不同光温环境下SOD、POD、CAT活性及MDA含量变化 |
讨 论 |
(9)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基因组甲基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前言 |
1.1 植物雄性不育 |
1.1.1 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 |
1.1.2 核不育水稻 |
1.1.2.1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细胞学研究 |
1.1.2.2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生理生化研究 |
1.1.2.3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遗传机制研究 |
1.1.2.4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1.1.2.5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基因定位与克隆 |
1.2 植物甲基化分析 |
1.2.1 DNA甲基化的研究方法 |
1.2.1.1 甲基敏感扩增片段多态性 |
1.2.1.2 甲基化DNA免疫共沉淀测序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甲基敏感扩增片段多态性分析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样品DNA的提取 |
2.2.2 MSAP分析 |
2.2.3 差异条带处理 |
2.2.4 幼穗RNA的提取 |
2.2.5 Real-time PCR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酶切、预扩增、选择性扩增结果 |
2.3.2 PAGE及其后续分析结果 |
2.3.2.1 PAGE分析 |
2.3.2.2 Blast分析结果 |
2.3.3 Real-time PCR结果与分析 |
2.4 讨论 |
第三章 甲基化DNA免疫共沉淀测序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与流程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MeDIP-Seq测序reads信息分析 |
3.3.2 MeDIP-Seq数据富集区域(Peak)的信息分析 |
3.3.3 基于Peak的多样品间差异性分析 |
3.3.4 对两个样品间的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 |
3.3.5 两个样品间的差异基因进行pathway功能分析 |
3.4 讨论 |
3.5 总讨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水稻光温敏核不育机理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光温特性 |
2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的遗传学 |
3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的基因组学 |
4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蛋白质组学 |
5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代谢组学 |
6 展 望 |
四、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变敏感期超氧化物歧化酶与丙二醛的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西瓜核雄性不育两用系Se18不育特性的生理生化与分子机制研究[D]. 王永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2]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差异相关的小RNA分析[D]. 熊信果.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3]茉莉酸参与光周期诱导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研究[D]. 刘晨. 华中农业大学, 2018(01)
- [4]光周期诱导水稻雄性不育相关差异蛋白的验证与分析[D]. 马雪丽. 华中农业大学, 2015(02)
- [5]长、短光周期敏感雄性不育水稻育性差异蛋白研究[D]. 陈镇. 华中农业大学, 2014(01)
- [6]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基因的遗传及育种利用研究进展[J]. 陈红萍,邓伟,付英,王记林,肖小勇. 江西农业学报, 2013(07)
- [7]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生理及相关蛋白的研究[D]. 刘忠奇.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 [8]三类雄性不育水稻花药和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变化[J]. 杜士云,王德正,吴爽,王辉,王守海. 植物生理学报, 2012(12)
- [9]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基因组甲基化分析[D]. 陈小军. 武汉大学, 2012(06)
- [10]水稻光温敏核不育机理研究进展与展望[J]. 刘忠奇,唐先亮,邓晓娟,张海清. 作物研究,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