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工科院校加强人文社科教育的必要性(论文文献综述)
陈静静[1](2011)在《理工科院校的人文社科教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国四书之一《大学》开篇第一句话就道出了大学教育的真谛。建国之初,由于受苏联模式、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以理工科院校为主,出现重理工轻人文的倾向,而且根深蒂固。随着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发展,全方位、多元化的人才需求格局逐渐形成,“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成为社会教育学专家、公共政策研究学者思考的问题。理工科院校在人才培养、国家建设方面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但教育成果,即人才,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尤以缺乏人文精神,’人文社科知识不足最为明显。理工科院校的人文社科教育投入力度薄弱,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普遍不高。这一方面关系到学生、人才的性格是否健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取向是否正确,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许多问题的研究依靠单一学科难以完成,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迫在眉睫。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的热点问题。我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起步、发展到逐步形成统一标准和规模的阶段,国外高等教育发展更是迅速。本文选择研究理工科院校的人文社科教育问题,主要是通过对目前现状的分析,得出理工科院校加强人文社科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借鉴国外理工科院校的教育模式,包括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实践形式等,来为我国理工科院校更好地进行人文社科教育指明思路。理工科院校的人文社科教育涉及两个层面,一是如何增强理工科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二是理工科院校的文科专业学生,如何建立起自己的特色和竞争力,能够在社会高速发展,人才需求提高的背景下与综合性大学学生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本文采用文献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为五个部分逐步展开。第一部分为导论,阐述本选题问题的提出、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主体框架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介绍理工科院校人文社科教育的现状,在了解目前教育模式的前提下,主要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加强理工科院校人文社科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三部分在了解国外理工科院校人文社科教育基本模式后,主要分析国外理工科院校人文社科教育给我们的经验和启示;第四部分在总结前三部分数据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理工科院校人文社科教育的新思路,从两个角度来解决这一问题,即理工科院校理工科专业学生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和文科专业学生兼修本校优势理工科专业概论课程,注重特色培养。第五部分总结结论,概述全文,阐明观点。
邹丽琴[2](2013)在《中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八年制医学教育是我国现行的医学精英教育。自2004年扩招试办以来,在加速推进高层次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八年制医学教育是我国医学教育的新生事物,仍处于摸索阶段。目前,开展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院校都在进行优化教育质量的科学研究和教育实践,不过由于缺乏相对统一的标准,培养理念和目标定位存在巨大差异,现行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模式复杂多样,八年制医学教育模式和培养质量颇受争议。所以,厘清八年制医学教育的本质,发现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的缺陷和不足,构建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模式,对于培养符合社会和科学发展需要的医学人才,既有理论指导意义又有现实应用价值。本研究以医学教育培养模式的关键要素为核心,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历史研究、案例研究、比较研究、调查研究等方法,提出构建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模式的整体构想。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主要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相关概念界定、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本部分在综述当前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的成功经验、存在问题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界定了模式、培养模式、学制与高等医学教育学制、学位与医学学位、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模式等相关概念;确定了课题研究的关键环节、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第二部分通过对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因素的探讨,提出构建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模式的基本原则。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终身教育理论、科学教育理论、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等教育学理论的核心理念奠定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当代医学科技发展、医学自身发展特征规律和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高层次临床医学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对本研究提出现实要求;基于理论基础和现实要求,本研究指出中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模式的构建需要遵循国际化和本土化相结合、整体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发展性和现实性相结合的设计原则。。第三部分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探究了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发展历程与现状,总结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发展特征,甄别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为重构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模式找到切入点。本部分收集和分析了到目前为止获教育部批准开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北大医学部等13所院校的教学大纲等相关教学文件,研究发现各个院校的培养目标、招生入学录取标准、医学前教育时间、临床能力培养标准、科研能力培养要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差异很大,且存在各种问题。第四部分采用案例研究方法研究美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模式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梳理归纳美国医学名校医学教育和八年制教育的经验教训,为重构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模式提供参考。本部分选取了哈佛大学医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和匹兹堡大学医学院4所着名医学院校作为剖析案例,深入分析了相关的教学文件,重点研究了这四所院校培养模式关键环节的详细做法和先进经验。研究发现美国医学教育体现了培养目标一致、招生入学形式多元、临床能力培养质量过硬、科研能力培养有效、学校国家考核结合保障培养质量的特征。第五部分基于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的研究工作,采用比较研究方法对比分析中美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模式关键要素,获得相关启示,并初步构建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模式。研究发现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于培养高水平的临床医生;招生入学形式以二次选拔为主;医学前教育安排4年;临床能力要求达到五年制毕业水平;科研能力培养为临床能力服务;培养质量评价以执业医生资格考试为指导;毕业后教育采用“3+X”的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第六部分采用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旨在验证和完善第五部分本研初步构建的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模式。首先,研究者深度访谈医学教育管理、医学教育、医学实践的权威专家,运用主题分析法分析访谈录音,研究结果显示: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模式的规范化迫在眉睫;八年制医学教的实质就是高质量的医学本科教育;医学前教育应该强化自然科学和人文素养;临床能力的培养可以借鉴五年制本科教育;住院医师培训时间应该适当缩短;科研能力培养重在发展科研思维;学位授予临床医学博士。然后,研究者运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教学管理人员、八年制导师和八年制学生对于现行八年制培养模式的态度和观点,通过频数分析收集数据,调查问题中频数最高的条目有: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二次招生的入学形式;1年医学前教育;低年资主治医生的临床能力水平;临床医学博士的科研能力层次。第七部分在医学教育培养模式重构的基本原则的指导下,针对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模式的不足和缺陷,借鉴美国医学教育的经验教训,并在权威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的指导下,基于八年制医学教育利益相关者的态度和观点,重新构建了的中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模式,而且为教育实践者推广和应用本模型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陆颖[3](2019)在《理工类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人文社会科学是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同时也是一种价值体系,是对人类世界观、价值观的总论。20世纪90年代高等院校合并,理工类高校纷纷建立人文社会科学相应学科和专业,设立人文社会科学处,以发展成为综合性大学为目标而努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文社会科学,指出“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工类高校发展人文社会科学,能够切实加强学校教育实力和科研水平,培养具备具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综合型人才。但我国理工类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弱,发展时间短暂,目前只有少数高校取得显着成效,理工类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整体水平还不高,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仍然任重道远。因此我国理工类高校迫切需要推行科学有效的对策,加强人文社会科学建设,使得校内人文社会科学持续发展和创新发展。本次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法和案例研究法。以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为理论依据,探索理工类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背景、发展意义以及国内外学者有关理工类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建设及发展方面的研究成果。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和数据分析,从学校实施的相关管理政策、校内学院分布、教师学历分布及学校科研基地、人文社科科研项目、人文社会学科科研人员主要成果等情况着手,寻找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学校重视程度不够,生源吸引力度不强,社科发展时间不久,科研成果质量不高,人文文化氛围不浓,团队合作力度不足等。本论文的参考对象是国内外几所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时间悠久,人文社会科学已有一定规模体系的理工类高校。总结这些高校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路径和方法,挖掘他们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实践经验,为我国大部分理工类高校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提供借鉴和参考价值。在借鉴的基础上进行思考,提出着力引进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设置新兴特色交叉学科、建设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群,营造校园人文文化氛围、建设人文社会科学类实验室、搭建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平台等切实可行的对策,以促进理工类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吴婷[4](2019)在《“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实施,对我国一流理工科大学的文科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亦对建设一流文科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因此,本论文综合采用文献分析、案例分析、SWOT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学界对一流理工科大学和文科的界定,对我国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进行综合分析,包括历史回顾、诉求和现状、问题与原因以及环境分析(即分析其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并利用SWOT矩阵进行剖析)。同时对具有典型意义的一流理工科高校文科发展路径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归纳出“小而精、交叉型”模式、“依托式、应用型”模式、“灵活式、精品化”模式、“大而全、突重点”模式等文科建设路径,立足于“双一流”建设背景,提出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优化路径为“小而精、交叉型”模式和“依托式、应用型”模式,并对两种模式进行全面分析,以期能总结出能为其他院校文科发展提供借鉴的模式。最后,根据“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设路径,结合SWOT分析方法,提出了实施SO、ST、WO、WT四大策略。SO策略即利用“品牌效应”和“后发优势”,建设“精、准、特色”型文科;依托理工学科优势,发展运用型文科;利用多学科交叉平台,有机融合文、理、工融合。ST策略即加强跨学科合作,实行学科帮扶;利用后发优势,扶优扶强;发挥“品牌效应”,加强就业创业指导。WO策略即优化资源配置,培育学科增长点;引育并举,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建立完善机制,实现文、理、工协调发展。WT策略即优化顶层设计,精准定位文科;建立优势特色,改变“木桶结构”;突出多学科交叉平台优势,拓展文、理、工交叉领域。
王琳[5](2019)在《昆明理工大学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素养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更为基础、更加广泛、更为持久的力量源泉。作为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时代新人,理工科研究生要努力提高人文素养水平,使自己成为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研究以提升理工科研究生的人文素养水平为目的,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个案研究法,梳理了加强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性,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高校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的需要、理工科研究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以昆明理工大学部分在校理工科研究生及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为调查对象,对昆明理工大学开展人文素养培育现状及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素养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昆明理工大学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素养培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校层面比以往更重视人文素养培育,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素养培育方式多样,理工科研究生对人文素养培育重要性认知情况良好。同时,也存在人文课程比例较低、课程体系有待优化、校园人文氛围不浓、理工科导师与专业课教师对人文素养培育重视不够、学生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有待提升等问题。究其原因,是学校人文素养培育理念有待进一步加强、人文素养培育师资力量薄弱、授课方式单一和理工科研究生参与人文素养培育活动积极性不高。对此,本研究提出了加强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对策建议。要提高理工科研究生的人文素养水平,就必须在教育理念、课程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园人文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改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理工科研究生的人文素养水平,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具有文化修养、高尚人格、人文情怀和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
谢泽银[6](2019)在《高满意度本科课程的特征研究 ——以H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高等教育注重内涵式发展的背景下,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成为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课程作为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突破口和关键点,其在本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为探寻高校课程建设的有效路径,本研究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调查本科生对高满意度本科课程的感知,从而总结出高满意度本科课程的特征,为高校的课程建设提供经验启示。本研究以H大学2015、2016和2017级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4个维度探寻H大学的本科生对高满意度本科课程的感知状况。通过对1819份调查问卷和52份访谈资料的分析发现,最令本科生满意的方面依次是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目标、课程评价。性别、学科类型及课程性质会使本科生对高满意度本科课程的感知产生差异。在具体特征上,高满意度本科课程的课程目标具有导向性、灵活性和目的性;课程内容具有切合性、价值性、新颖性和多样性;课程实施特征包括两方面,其中课程实施主体的特征为教师拥有征服学生的人格魅力、学生有积极主动的课程投入;课程实施过程的特征包括教师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灵活多变的语言表达及和谐融洽的课堂互动;课程评价特征为难易适中的评价难度、注重过程的评价方式、满载而归的评价结果。通过对高满意度本科课程的理性分析可知,课程满意度的评价主体是可靠理智的学生;课程理念遵循以学生为中心,课程实质是“金课”。鉴于此,本研究基于高满意度本科课程的特征,主要从四个方面为高校课程建设提供经验启示。在课程目标上,应具有科教融合的课程发展目标、灵活具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具体可行的课程学习目标;在课程内容上,不仅应使课程内容来源多样化,还应灵活组织课程内容;在课程实施上,教师既要坚守为师之道,学生又要承担为生之职,师生还要共建课堂学习共同体;在课程评价方面,既要使评价方式多元化,又要合理提升评价难度,还要增加学生的课程学习收获。
宋雪龄[7](2019)在《高校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文中提出伴随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和跨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愈加凸显,社会对文科人才的素养和能力也呈现高企盼和高标准。在高等教育深化改革下,高校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作为本科教育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国家人才战略和培养机制的突破与创新,正渐趋成为培育创新型文科人才的基地、孵化跨学科教学科研的摇篮和践行社会服务的平台,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助推世界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建设等方面均有着重要作用。经过十年的发展,我国高校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已经取得阶段性成就。然而,纵观整体发展状况仍存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不受重视、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建设路径不清晰、功能定位单一等困境亟待解决和突破。基于此,本文选取首批国家级文科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为研究对象,以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实地调研法等方法为工具开展研究。首先,在明晰概念和梳理理论基础上,分析新时期促成华南理工大学建设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的驱动机制。再次,探析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核心的中心建设路径选择。而后,凝练实践的主要特征、分析成效与问题,深化建设的认知。最后,结合我国高校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实际困境和问题,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对策。通过调查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1)华南理工大学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探索的驱动机制为环境挑战、外部保障、发展潜能以及内部激发四个维度的作用结果,即时代发展对文科教育提出新要求、国家政策及资金提供建设的外部保障、学校前期发展奠定了建设的各种资源以及中心为实现育人使命而积极行动。(2)中心通过更新实验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文科综合实验教学新模式、拓展实践创新人才成长新渠道以及建立实验教学管理新机制等四个路径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的探索和实践。(3)中心建设的实践路径呈现着内涵式创新发展的特征,集中表现为教育理念注重价值取向的统筹耦合、教改路径重视开放式与综合化、培育路径关注协同化与人文性和保障路径注重集成化与效益性。(4)从以创新观念为先导,进行合理规划建设;以实验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推动跨学科融合,深化文科综合实验教学内涵;注重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位一体发展,实现中心多功能性质;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保障发展的合力等四个方面得出启示和对策,至此为其他院校建设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提供借鉴和可行性路径。
袁紫玲[8](2016)在《理工科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生态环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1952年院系调整后,我国理工科高校开始兴办或者恢复理科、文科,逐步完善学科布局,朝着理工文管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方向发展,人文社科因此开始在理工科高校中立足,从无到有,初具规模。尤其是随着“211工程”、“985工程”的推进,如何创建高水平大学直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任务提上了日程,人文社科建设尤为迫切。虽然人文社科建设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在理工科高校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起步晚、底子薄、发展不均衡、资源投入不足、科研水平差距大等问题。就目前的发展程度来说,理工科高校仍是以工科、理科为强势学科,存在少量经济学、法学或文史等文科的多科性大学,人文社科的长远性发展有待于进一步考量。本研究以理工科高校人文社科为研究对象,以五所理工科高校——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为案例,从理工科高校的人文社科建设实际情况出发,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探索理工科高校人文社科生态环境和发展情况。本文重点研究两大块内容。第一部分主要从学科丰富度、学科关联度、学科认受度来分析5所理工科高校人文社科的生态特点,以及人文社科与理工科之间的生态关系和生态竞争。进一步总结出,理工科高校存在宽度偏小、密度不足和学科体系结构松散以及人文社科水平较低的问题。在从学科丰富度、学科关联度、学科认受度方面,5所理工科高校在人文社科中的差距非常明显,相对而言,华中科技大学成绩斐然,总结其在人文社科建设的基本经验是“立足现状、分清形势、明确目标、队伍建设、制度保障、落到实处”。第二部分选取东南大学作为分析样本,引入生态位模型探索评价学科的技术路线,分别采用生态位宽度模型、生态位重叠模型、生态位“态”和“势”模型,分别对东南大学15个人文社科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相关研究结论:第一,人文社科的学科生态位差异显着,分布过于集中,人文学科优势非常弱小。第二,人文社科生态位宽度虽有提高,但仍旧差异大;应用性学科的整体实力最强,基础性学科整体实力相对较弱。第三,学科间生态位重叠度很高,竞争度激烈,不过人文学科通过不断的提升发展使重叠度得到降低,资源竞争能力增强;同时还出现同位相类、高位低移、低位上移等严峻问题。因此针对发展程度不同的学科需采取不同的学科策略,实力较低、一般、较强的学科应该分别采取窄生态位竞争策略、宽生态位竞争策略、生态位协同与扩充竞争策略。
李汉学[9](2017)在《我国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研究》文中提出高校教师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的主力军。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以及高校教师队伍的不断扩大,高校教师管理成为关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议题。一方面,高校教师分类管理是我国高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必由之路和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我国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在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层面也都存在着亟待突破的问题。开展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研究,不仅有益于丰富本土化高校教师管理理论,也有助于探索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的独特价值,从而更好地指导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实践。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实质上是高校等管理主体依照一定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对高校专任教师进行差异化管理的实践活动,主要涵盖分类聘任、分类调配、分类培训、分类薪酬、分类考核和分类退出等方面的内容。论文引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教育人才学理论和教师生涯发展理论,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主要研究方法,紧扣问题、原因、对策的逻辑框架,展开了对我国高校教师分类管理问题的研究。研究发现,民国时期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的相关制度规定由中央和省级政府、教育部和各个高校制定和颁布,特点鲜明,主要由国家相关学术组织和高校相关行政管理机构及学术组织予以具体实施,帮助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在困境中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制度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和管理体制的变革而不断演进,为当前我国的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实践提供了制度基础。美国高校的教师分类管理,既具备教师分类多样、教师分类管理制度体系相对完备、凸显人性化关怀、以服务为中心、教师薪酬待遇普遍较高等共同特征,也存在着院校层面和教师层面的诸多差异。通过对我国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现状的考察与分析,可以发现,当前我国的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在分类聘任方面,存在法理层面的困惑,实践中形成了对于教师发展的现实壁垒;二是在分类调配方面,教师流动不畅,资源配置失衡;三是在分类培训方面,供求失衡,培训形式较为单一,针对性不强;四是在分类薪酬方面,教师两级分化严重,忽视高校教师劳动的精神追求;五是在分类考核方面,考核标准不完善,考核导向有偏差,考核方式不科学;六是在分类退出方面,退出渠道不畅,退出依据不明确,教师考评与退出脱钩。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院校间盲目借鉴、院校制度建设滞后、对分类过度推崇、高校办学自主权缺乏、高校对教师分类管理制度的宣传不足、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的人性关怀缺失、高校教师职员队伍建设滞后、高校教师管理的统筹性不强是我国高校教师分类管理面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基于以上的研究发现,论文认为,我国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的优化:应遵循的七大原则是:差异化发展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多元参与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统筹协调原则、法制化原则和稳定性原则。应处理好的七对关系是:高校分类发展与教师分类管理的关系、政府引导与高校主导的关系、高校教师职位分类与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的关系、环境变化与制度变革的关系、高校教师分类管理与高校人力资源统筹管理的问题、制度变革与高校教师队伍稳定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应采取的具体策略是:其一,应通过构建科学的高校教师岗位分类标准,政府、学校、社会等多方协同的制度结构,全域的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制度结构来建立健全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制度体系。其二,应通过提升高校教师分类发展与高校分类发展理念的协同性,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制度建设与高校人才发展体制变革的协同性,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组织结构变革与高校分类发展组织结构变革的协同性来提升高校教师分类管理与高校分类发展的协同性。其三,要通过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提升高校统筹协调能力,完善高校宣传机制,强化高校差异化管理理念,构建专业化的高校教师分类管理教育职员队伍等措施提升高校的教师分类管理水平。其四,要通过政府和高校向教师赋权,高校教师主动参与等形式保障高校教师充分参与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决策。其五,要通过构建符合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实际的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明确评价的对象,重视评价结果的适用等措施完善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的评价与反馈机制。
李胜利[10](2018)在《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世界经济转型发展的飓风席卷全球之时,思变创新、转型跨越成为时代主题词。语言作为时代发展的活化石,始于实践,终于应用。今天的英语教学正处于转型的十字路口,为支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端应用型英语人才,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时代新使命。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首先选取国内10所应用型本科院校为调查对象,以英语类专业教师教学体验、学生学习体验为调查内容,结合麦可思提供的中国英语类专业本科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的相关定制化数据,分析我国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其次,选取公办应用型本科、民办应用型本科以及混合所有制应用型本科共3所作为质性研究样本,通过解读不同属性院校英语类专业教学在转型制度供给、教师制度认同、教师行动选择与教学组织再造四个维度上的不同表现,评估诊断教学转型的制约瓶颈,反思剖析转型困难的深刻根源,探索总结推进转型的实践策略。为增强研究的科学性与逻辑严密性,本研究在对新制度主义理论进行借鉴与适切性改造的基础上,尝试为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建构了一个融“制度供给——制度认同——行动选择——组织再造”为一体的动态“四维立体”螺旋式理论框架。该教学转型框架宏微共现,中观拓展。首先,在大学组织视域下探讨教学转型多元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反应。在这个教学制度形成与变迁的多重博弈中,检视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之间的适配状况。其次,利用宏观层面的制度环境与技术环境,对教学转型的正式制度供给进行合法性与合理性的论证。技术环境与制度环境之间交叉关系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组合情况,各种情况为教学组织提供不同的制度供给选择。再次,本研究建构的“四维立体”整合分析框架,通过促成教学转型制度环境的宏观框架、学院及教学组织的中观框架及教师教学转型认同与行动的微观框架之间的互动与耦合,深描出了一个“鲜活真实的教学转型全景世界”。教师对教学制度的认同程度和行动选择状况构成教学转型制度分析的微观基础。基于学校、院系(部)组织及教师的转型行动反馈,本研究聚焦中观教学组织再造。本研究围绕应用型本科组织场域中,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为何迟迟难以推进这个核心问题,综合运用混合研究方法,整合量化调查与质性深访的结果,在借鉴与改造新制度主义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以公办应用型本科、民办应用型本科和混合所有制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实践为主线,对我国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路径进行探索。论文主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通过构建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动态“四维立体”螺旋模型,分析转型内外环境,探究教学转型在四个维度上的作用机制及相互关系;第二,通过问卷调查和量化分析对我国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现状进行整体扫描、问题凝练及瓶颈聚焦;第三,通过对不同属性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跟踪调查及对教师的深度访谈,深描教师教学转型的情感挣扎,探索教学组织再造的创新实践,重构教学转型理论,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转型策略。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本研究所建构的动态“四维立体”螺旋模型为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打造了环环相扣的行动链(Action Chain)。教学转型在四大因素(教学制度供给、教师制度认同、教师转型行动选择和教学组织再造)和三大机制(合作机制、心理机制和反馈机制)共同作用下螺旋上升演进。第二、在应用祛魅——理性附魅——创新返魅的教学转型逻辑指引下,不同属性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的教学转型,可能需要经历从学术型英语教学向应用型英语教学的“一次转型”和从传统通用英语(EGP)教学向“通用英语(EGP)+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的“二次转型”。与此同时,推动与之相匹配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教学管理、教师发展等方面也做出配套的应用型转型。院校属性、生源状况以及教学基础不同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其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和特殊性特征。本研究针对英语类专业教学提出以下转型建议:第一,在提升教学转型制度供给力方面,以需求为导向,使教学转型制度供需匹配;查缺补漏,使教学转型制度供给不留空白;强化升级,使教学转型制度供给与时俱进;坚守底线,使教学转型制度有令必行;沟通协调,使教学转型制度供给多元完善。第二,在强化教学转型制度认同方面,激发教学转型原动力,满足转型教师的利益诉求及心理动机;把握教学转型继发力,深化转型教师的制度认知;锁定教学转型趋向力,激发教师教学转型的参与动机;明辨教学转型指示力,转变教师的转型参与态度。第三,在促进转型行动理性高效方面,导航定向,明确教学转型路向何方;绘就蓝图,规划教师职业生涯转型发展;取舍有度,突出教学转型重难点。第四,在教学组织再造提质增效方面,再造流程,环节入手;以生为本,能力导向;创新教学,强化应用;技术支撑,补齐短板;管理转型,共治共享。
二、理工科院校加强人文社科教育的必要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理工科院校加强人文社科教育的必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1)理工科院校的人文社科教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框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工科院校的人文社科教育现状 |
2.1 理论概述 |
2.2 人文社科教育模式现状 |
2.3 人文社科教育存在问题 |
2.4 人文社科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三章 国外理工科院校人文社科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
3.1 教育的经验 |
3.2 教育的启示 |
第四章 我国理工科院校人文社科教育的新思考 |
4.1 理工科院校加强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4.2 增强理工科专业人文社科教育的新思考 |
4.3 增强文科专业人文社科教育的新思考 |
4.4 健全理工科院校的人文社科教育新模式的思考 |
第五章 结论 |
5.1 培养全面发展型通才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与期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中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Abstract |
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中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模式构建的理论探讨 |
2.1 影响中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模式变革的理论依据研究 |
2.2 影响中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模式变革的现实因素研究 |
2.3 中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模式构建研究的基本原则 |
第三章 中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
3.1 中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模式的发展历程分析 |
3.2 中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模式的案例分析及现状特征研究 |
3.3 中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
第四章 美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发展历程与现状研究 |
4.1 美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模式的发展历程分析 |
4.2 美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模式的现状研究 |
4.3 美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模式的案例分析及特征研究 |
第五章 中美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模式环节要素的比较研究与启示 |
5.1 培养目标的比较研究与启示 |
5.2 招生入学的比较研究与启示 |
5.3 医学前教育安排的比较研究与启示 |
5.4 培养阶段划分的比较研究与启示 |
5.5 临床能力培养的比较研究与启示 |
5.6 科研能力培养的比较研究与启示 |
5.7 质量评价的比较研究与启示 |
5.8 毕业后教育的比较研究与启示 |
5.9 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模式的初步构建 |
第六章 中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模式调查研究 |
6.1 专家深度访谈研究 |
6.2 问卷调查研究 |
6.3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中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模式的确立 |
7.1 八年制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
7.2 八年制医学教育的入学形式 |
7.3 八年制医学教育的培养方式 |
7.4 八年制医学教育的质量评价 |
7.5 八年制医学教育的毕业后教育 |
7.6 推行本研究构建的中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参加科学研究情况 |
致谢 |
(3)理工类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理工类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
第一节 相关概念及溯源 |
一、理工类高校 |
二、人文社会科学 |
三、人文社会科学溯源 |
第二节 理工类高校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
第三节 理工类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特征 |
一、价值性 |
二、个体性 |
三、复杂性 |
第四节 理工类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功能 |
一、认识功能 |
二、社会功能 |
第五节 理工类高校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必要性 |
一、提升人文素质的迫切需求 |
二、提升高校实力的迫切需求 |
三、适应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
第二章 理工类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理工类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现状--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 |
一、管理政策角度分析 |
二、学科建设角度分析 |
三、师资力量角度分析 |
四、纵向项目角度分析 |
五、科研成果角度分析 |
第二节 理工类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高校重视程度不够 |
二、生源吸引力度不强 |
三、社科发展时间不久 |
四、科研成果质量不高 |
五、人文文化氛围不浓 |
六、团队合作力度不足 |
第三节 国内外理工类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现状研究 |
一、美国理工类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现状 |
二、德国理工类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现状 |
三、国内理工类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现状 |
第三章 理工类高校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对策 |
第一节 高校合理定位 |
一、小而精的规模设置 |
二、合理化的科研评价 |
三、多元化的培养目标 |
第二节 优化学科建设 |
一、引进学科带头人 |
二、设置交叉学科 |
三、建设社科类学科群 |
第三节 优化校园建设 |
一、营造人文文化氛围 |
二、建设社科类实验室 |
三、搭建社科类研究平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方法与思路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思路 |
1.3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创新之处和可行性论证 |
1.3.1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3.2 创新之处 |
1.3.3 可行性论证 |
2 文献综述、概念诠释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文献综述 |
2.1.2 文献评述 |
2.2 概念诠释 |
2.2.1 一流理工科大学 |
2.2.2 文科 |
2.3 理论基础 |
2.3.1 自组织理论 |
2.3.2 自然淘汰理论 |
2.3.3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3 “双一流”背景下我国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综合分析 |
3.1 我国理工科大学文科建设与发展的历史回顾 |
3.2 “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诉求 |
3.2.1 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战略需要 |
3.2.2 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
3.2.3 建设“双一流”大学的必然途径 |
3.2.4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
3.3 “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现状 |
3.3.1 文科专业及学院设置情况 |
3.3.2 学生及师资情况 |
3.3.3 科学研究情况 |
3.4 “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4.1 文科的定位和功能认识不足 |
3.4.2 文科教师面临新的困境 |
3.4.3 文科发展机制不健全 |
3.4.4 文科生存危机加剧 |
4 “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环境分析 |
4.1 内部环境分析(SW) |
4.1.1 优势分析 |
4.1.2 劣势分析 |
4.2 外部环境分析(OT) |
4.2.1 机会分析 |
4.2.2 威胁分析 |
4.3 “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大学文科建设SWOT相关矩阵分析 |
4.3.1 “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大学文科建设SWOT分析 |
4.3.2 “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大学文科建设的IFE矩阵 |
4.3.3 “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大学文科建设的EFE矩阵 |
4.4 本章小结 |
5 “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路径分析 |
5.1 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路径的综合分析 |
5.2 “小而精、交叉型”模式 |
5.2.1 “小而精、交叉型”模式的内涵 |
5.2.2 “小而精、交叉型”模式的优势 |
5.2.3 “小而精、交叉型”模式的案例分析 |
5.2.4 “小而精、交叉型”模式的成效 |
5.3 “依托式、应用型”模式 |
5.3.1 “依托式、应用型”模式的内涵 |
5.3.2 “依托式、应用型”模式的优势 |
5.3.3 “依托式、应用型”模式的案例分析 |
5.3.4 “依托式、应用型”模式的成效 |
5.4 结论 |
6 “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实施SO策略 |
6.1.1 利用“品牌效应”和“后发优势”,建设“精、准、特色”型文科 |
6.1.2 依托理工学科优势,发展运用型文科 |
6.1.3 利用多学科交叉平台,有机融合文、理、工 |
6.2 实施ST策略 |
6.2.1 加强跨学科合作,实行学科帮扶 |
6.2.2 利用后发优势,扶优扶强 |
6.2.3 发挥“品牌效应”,加强就业创业指导 |
6.3 实施WO策略 |
6.3.1 优化资源配置,培育学科增长点 |
6.3.2 引育并举,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
6.3.3 建立完善机制,实现文、理、工协调发展 |
6.4 实施WT策略 |
6.4.1 优化顶层设计,精准定位 |
6.4.2 建立优势特色,改变“木桶结构” |
6.4.3 利用多学科背景优势,拓展交叉学科,培植应用新文科 |
7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C.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5)昆明理工大学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素养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加强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性 |
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 |
2.1.1 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
2.1.2 有利于更好地培养时代新人 |
2.2 高校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的需要 |
2.2.1 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
2.2.2 有利于培养国际型人才 |
2.3 理工科研究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
2.3.1 有利于培养理工科研究生健全的人格 |
2.3.2 有利于实现理工科研究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
第三章 昆明理工大学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素养培育现状调查 |
3.1 调查内容和对象 |
3.1.1 调查目的和内容 |
3.1.2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3.2 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素养培育的成效及问题 |
3.2.1 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素养培育的成效 |
3.2.2 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 |
3.3 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素养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人文素养培育理念有待进一步加强 |
3.3.2 人文素养培育师资力量薄弱 |
3.3.3 人文素养培育授课方式单一 |
3.3.4 理工科研究生参与人文素养培育活动积极性不高 |
第四章 加强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对策建议 |
4.1 更新人才培养观念 |
4.1.1 以习近平青年观为思想引领 |
4.1.2 践行“立德树人”教育理念 |
4.1.3 坚持“文化育人”教育理念 |
4.2 完善人文素养培育内容 |
4.2.1 传授人文知识 |
4.2.2 启迪人文思想 |
4.2.3 培育人文精神 |
4.2.4 塑造健全人格 |
4.3 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 |
4.3.1 完善人文素养课程体系 |
4.3.2 改进人文素养教学方法 |
4.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4.4.1 壮大人文教师队伍 |
4.4.2 提高教师人文素养水平 |
4.5 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 |
4.5.1 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
4.5.2 深入挖掘学校人文精神 |
4.5.3 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B 调查问卷 |
附录C 文献调研报告 |
(6)高满意度本科课程的特征研究 ——以H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高满意度本科课程为高校课程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
2.建设高满意度课程是促进学生学习投入与发展的关键策略 |
3.高校学生课程满意度有待提高的现实状况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关于高校课程满意度的相关研究 |
2.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二、课程满意度理论概述 |
(一)学术本位和学生本位:高校课程的两种价值观 |
1.学术本位课程观 |
2.学生本位课程观与课程满意度的提出 |
(二)课程满意度的内涵及维度 |
1.课程满意度的内涵 |
2.课程满意度的维度 |
(三)关于课程满意度的相关争论 |
1.学生能否参与课程建设 |
2.满意度是否为理想的课程评价标准 |
3.课程满意度的评价结果是否有用 |
三、高满意度本科课程特征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设计 |
1.调查目的 |
2.调查对象 |
3.问卷的编制 |
(二)调查实施 |
1.问卷预测与信效度检验 |
2.调查问卷的正式发放与回收 |
3.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情况 |
4.访谈的实施与整理 |
(三)调查结果及其数据分析 |
1.高满意度本科课程基于各维度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2.高满意度本科课程的差异性特征分析 |
四、高满意度本科课程的特征分析 |
(一)课程目标特征 |
1.导向性:具体明确,引导学习 |
2.灵活性:因课制宜,灵活表述 |
3.目的性:分阶目的,激发学习 |
(二)课程内容特征 |
1.切合性:与学生的认知图式“不期而遇” |
2.价值性:与学生的学习需求“不谋而合” |
3.新颖性:与学生的好奇心理“相辅相成” |
4.多样性:与学生的求知欲望“完美结合” |
(三)课程实施特征 |
1.实施主体的特征 |
2.实施过程的特征 |
(四)课程评价特征 |
1.难易适中的评价难度 |
2.注重过程的评价方式 |
3.满载而归的课程收获 |
五、高满意度本科课程的理性分析 |
(一)课程满意度的评价主体:可靠理智的学生 |
(二)高满意度本科课程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 |
(三)高满意度本科课程的实质:高质量“金课” |
六、高校课程建设的启示:基于高满意度本科课程特征的分析 |
(一)课程目标层面 |
1.科教融合的课程发展目标 |
2.灵活具体的课程教学目标 |
3.具体可行的课程学习目标 |
(二)课程内容层面 |
1.课程内容来源的多样化 |
2.课程内容组织的灵活化 |
(三)课程实施层面 |
1.教师:德才兼备,坚守为师之道 |
2.学生:刻苦努力,承担为生之职 |
3.课堂教学:师生同力,共建课堂学习共同体 |
(四)课程评价方面 |
1.评价方式:由“单一方式”转为“综合多元” |
2.评价难度:由“难易不定”转为“适度挑战” |
3.评价结果:由“追求成绩”转为“注重收获”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高校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现有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主要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 |
第二章 高校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的理论概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文科综合 |
(二)文科综合实验教学 |
(三)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 |
二、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的基本特征与意义 |
(一)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的基本特征 |
(二)建设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的意义 |
三、相关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协同创新理论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华南理工大学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探索的驱动机制 |
一、背景概述 |
(一)基本情况 |
(二)发展历程 |
二、驱动机制 |
(一)环境挑战:社会对文科教育凸显高要求 |
(二)外部保障:国家的战略导向及经费支持 |
(三)发展潜能:学校前期发展沉淀建设基础 |
(四)内在激发:中心实现育人使命积极行动 |
三、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华南理工大学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实践路径分析 |
一、价值路径:更新实验教育教学理念 |
(一)中心定位思路 |
(二)实验教学理念 |
(三)教学管理理念 |
二、教改路径:创新文科综合实验教学新模式 |
(一)实验课程体系 |
(二)实验教学内容 |
(三)实验教学方法 |
(四)实验教学评价 |
三、培育路径:拓展实践创新人才成长新渠道 |
(一)以学科为依托,促进学研融合 |
(二)以社团为支点,连结第二课堂 |
(三)面向社会情境,联动校外实践 |
四、保障路径:建立文科实验教学管理新机制 |
(一)改革机构制度,虚实结合提高管理效率 |
(二)优化队伍结构,加强实验教学师资建设 |
(三)搭建管理平台,软硬件打造以支撑教学 |
(四)构建内部管理质量监控模型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华南理工大学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评析 |
一、主要特征 |
(一)教育理念注重价值取向的统筹耦合 |
(二)教学模式构建重视开放式与综合化 |
(三)培育途径拓展关注协同化与人文性 |
(四)保障资源建设注重集成化与效益性 |
二、建设的主要问题 |
(一)基础设施经费压力较大 |
(二)物理空间缺乏聚积统合 |
(三)外部标准游离特色发展 |
三、实施成效 |
(一)文科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 |
(二)文科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增强 |
(三)文科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提升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华南理工大学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启示 |
一、以创新观念为先导,合理规划建设发展 |
(一)以创新观念为先导 |
(二)进行科学规划建设 |
二、以教学改革为突破,积极推动学科融合 |
(一)以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不断探索实验教学规律 |
(二)推动跨学科课程开发,深化文科综合建设内涵 |
三、耦合三位一体,实现多功能性质 |
(一)促进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三位一体发展 |
(二)实现中心的多功能性质,积极扩大示范辐射 |
四、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保障发展合力 |
(一)宏观层面 |
(二)中观层面 |
(三)微观层面 |
五、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理工科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生态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关于理工科高校人文社科发展 |
1.3.2 生态学原理在高等教育学中的应用 |
1.4 概念界定 |
1.5 研究对象、目的、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对象选取依据 |
1.5.2 研究对象确定 |
1.5.3 研究目标 |
1.5.4 研究内容 |
1.5.5 研究方法 |
1.5.6 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理论基础 |
2.1 生态位理论 |
2.1.1 生态位概念 |
2.1.2 生态位宽度 |
2.1.3 生态位重叠 |
2.1.4 生态位态势 |
2.2 学科生态位理论体系构建 |
2.2.1 学科生态系统 |
2.2.2 学科生态位 |
2.2.3 学科生态位的“态”与“势” |
2.2.4 学科生态位宽度 |
2.2.5 学科生态位重叠 |
2.2.6 竞争关系:高校学科生态位现象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理工科高校学科生态环境动态分析 |
3.1 理工科高校学科生态环境动态分析 |
3.1.1 基于学科丰富度的分析 |
3.1.2 基于学科关联度的分析 |
3.1.3 基于学科认受度的分析 |
3.1.4 基于学科丰富度、关联度、认受度的分析 |
3.2 理工科高校学科生态环境动态分析结论 |
3.3 理工科高校人文社科生态发展个案研究——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理工科高校人文社科生态环境分析——以东南大学为例 |
4.1 东南大学学科生态位评价研究过程 |
4.1.1 东南大学人文社科学科演变的历史回顾 |
4.1.2 模型选取 |
4.1.3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4.2 东南大学人文社科学科生态位态势相对比较 |
4.3 东南大学人文社科生态位态势变化规律 |
4.4 东南大学人文社科资源利用生态位宽度的测量 |
4.5 东南大学人文社科资源利用生态位重叠的测量 |
4.6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东南大学人文社科竞争策略研究 |
4.6.1 策略选择的依据 |
4.6.2 人文社科竞争策略取向 |
4.7 东南大学人文社科生态位研究结论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理工科高校人文社科发展战略对策 |
5.1 理工科高校学科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建设 |
5.1.1 理工科高校学科生态系统多样性建设——边缘效应在学科交叉中的应用 |
5.1.2 建立结构合理的人文社科群,发挥人文社科向理工科渗透的学科群效应 |
5.2 理工科高校学科生态系统的生态位建设 |
5.2.1 厘清人文社科生态位,准确定位 |
5.2.2 重点学科与特色学科的建设 |
5.2.3 抓住学科各生态因子中的关键因子,以提高人文社科整体生态位 |
5.3 理工科高校学科学科生态竞争关系建设 |
5.3.1 正确认识人文社科与理工科之间的学科生态关系 |
5.3.2 权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与自然科学学科之间的平衡、基础人文学科与应用社会学科的平衡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我国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难点、重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的重点 |
1.4.2 研究的难点 |
1.4.3 研究的创新点 |
2 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的理论分析 |
2.1 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的核心概念界定与相关概念辨析 |
2.1.1 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的核心概念界定 |
2.1.2 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的相关概念辨析 |
2.2 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的目标 |
2.3 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的主要内容 |
2.4 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的评价 |
2.5 研究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的理论基础 |
2.5.1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2.5.2 教育人才学理论 |
2.5.3 教师生涯发展理论 |
3 我国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制度的历史回溯 |
3.1 民国时期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制度的回溯 |
3.1.1 民国时期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制度建立的背景 |
3.1.2 民国时期的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制度考察 |
3.1.3 民国时期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制度的反思及启示 |
3.2 新中国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制度的演进 |
3.2.1 高校教师分类聘任制度的演进 |
3.2.2 高校教师分类调配制度的演进 |
3.2.3 高校教师分类培训制度的演进 |
3.2.4 高校教师分类薪酬制度的演进 |
3.2.5 高校教师分类考核制度的演进 |
3.2.6 高校教师分类退出制度的演进 |
4 我国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现状考察 |
4.1 我国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制度文本分析—以山东、湖北、广西三地9所高校为例 |
4.2 我国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的现状 |
4.2.1 样本概况 |
4.2.2 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制度及其实施状况分析 |
5 我国高校教师分类管理面临的主要困境及归因分析 |
5.1 我国高校教师分类管理面临的现实困境 |
5.1.1 高校教师分类聘任面临的现实困境 |
5.1.2 高校教师分类调配面临的现实困境 |
5.1.3 高校教师分类培训面临的现实困境 |
5.1.4 高校教师分类薪酬面临的现实困境 |
5.1.5 高校教师分类考核面临的现实困境 |
5.1.6 高校教师分类退出面临的现实困境 |
5.2 我国高校教师分类管理面临困境的归因分析 |
5.2.1 政府层面法规缺失 |
5.2.2 院校间盲目借鉴 |
5.2.3 院校制度建设滞后 |
5.2.4 政府和学校过度推崇教师分类 |
5.2.5 高校缺乏办学自主权 |
5.2.6 高校对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相关制度宣传不足 |
5.2.7 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的人文关怀缺失 |
5.2.8 教育职员队伍建设滞后 |
5.2.9 高校教师管理的统筹性不强 |
6 美国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及启示—以美国纽约大学等三所高校为例 |
6.1 美国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审视 |
6.1.1 美国高校教师分类聘任 |
6.1.2 美国高校教师分类调配 |
6.1.3 美国高校教师分类培训 |
6.1.4 美国高校教师分类薪酬 |
6.1.5 美国高校教师分类考核 |
6.1.6 美国高校教师分类退出 |
6.2 美国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的特征 |
6.2.1 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的主要共性 |
6.2.2 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的个性 |
6.3 美国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的启示 |
6.3.1 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应与高校发展阶段相适应 |
6.3.2 构建完备的教师分类管理制度体系 |
6.3.3 强调服务意识 |
6.3.4 改善高校教师薪酬待遇 |
6.3.5 尊重教师个体差异 |
7 我国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的优化 |
7.1 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的优化应遵循的原则 |
7.1.1 差异化发展原则 |
7.1.2 以人为本原则 |
7.1.3 多元参与原则 |
7.1.4 循序渐进原则 |
7.1.5 统筹协调原则 |
7.1.6 法制化原则 |
7.1.7 稳定性原则 |
7.2 我国高校教师分类管理优化必须处理好的的几对关系 |
7.2.1 高校分类发展与教师分类管理的关系 |
7.2.2 政府引导与高校主导的关系 |
7.2.3 高校教师职位分类与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的关系 |
7.2.4 环境变化与制度变革的关系 |
7.2.5 高校教师分类管理与高校人力资源统筹管理的关系 |
7.2.6 制度变革与高校教师队伍稳定的关系 |
7.2.7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
7.3 我国高校教师分类管理优化的具体策略 |
7.3.1 建立健全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制度体系 |
7.3.2 提升高校教师分类发展与高校分类发展的协同性 |
7.3.3 提升高校的教师分类管理水平 |
7.3.4 高校教师要充分参与高校管理决策 |
7.3.5 完善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的评价与反馈机制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现状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高校教师) |
附录3: 访谈提纲(学校领导) |
附录4: 访谈提纲(高校人事部门领导) |
附录5: 访谈提纲(二级学院院长) |
读博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后记 |
(10)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已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问题聚焦与思路框架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新制度主义路向分析与应用局限 |
第二节 新制度主义分析框架的借鉴与修正 |
第三节 “四维立体”整合分析框架的构建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第三节 研究可靠性、伦理、自反性和限制 |
第四章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依据 |
第二节 问卷的效度与信度检验 |
第三节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与学的现状与问题 |
第四节 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的现状与问题 |
第五章 “双一流”卓越梦的辗转:公办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 |
第一节 L大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供给 |
第二节 L大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认同 |
第三节 L大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行动选择 |
第四节 L大英语类专业教学组织再造 |
第六章 “二等公民”的涅盘:民办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 |
第一节 F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供给 |
第二节 F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认同 |
第三节 F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行动选择 |
第四节 F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组织再造 |
第七章 “第三部门”的蹊径:混合所有制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 |
第一节 W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供给 |
第二节 W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认同 |
第三节 W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行动选择 |
第四节 W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组织再造 |
第八章 讨论与检思 |
第一节 差异与趋同:教学转型案例比较 |
第二节 检思与重构:教学转型理论框架完善 |
第三节 策略与实践:教学转型的行动方略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三、结语:尚在征程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访谈邀约信 |
附录2: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访谈提纲(院长) |
附录3: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访谈提纲(教学院长) |
附录4: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访谈提纲(教研室主任) |
附录5: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访谈提纲(教师及教辅) |
附录6: 访谈摘要单 |
附录7: 课堂观察表 |
附录8: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9: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学生学习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10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理工科院校加强人文社科教育的必要性(论文参考文献)
- [1]理工科院校的人文社科教育问题研究[D]. 陈静静. 山东大学, 2011(04)
- [2]中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模式研究[D]. 邹丽琴. 第三军医大学, 2013(05)
- [3]理工类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D]. 陆颖. 南京工业大学, 2019(01)
- [4]“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D]. 吴婷. 重庆大学, 2019(09)
- [5]昆明理工大学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素养培育研究[D]. 王琳.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6]高满意度本科课程的特征研究 ——以H大学为例[D]. 谢泽银. 河南大学, 2019(01)
- [7]高校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D]. 宋雪龄.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8]理工科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生态环境研究[D]. 袁紫玲.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9]我国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研究[D]. 李汉学. 武汉大学, 2017(06)
- [10]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D]. 李胜利. 厦门大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