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氨合成铁催化剂上氮、氢化学吸附态的激光喇曼光谱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吕佳丽[1](2020)在《金属氧化物表界面调控与电催化氮还原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常温常压下,利用清洁能源驱动的电化学催化反应能够将丰量小分子转换为相应的高附加值产物,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催化剂是电化学催化反应的关键,其吸附和活化周围环境分子的能力主要源于表面原子配位的不饱和性。因此,催化基础研究与表面科学密不可分。在电催化氮还原反应(Electrocatalytic N2 reduction reaction,NRR)中,目前主要存在氮气吸附动力学缓慢,强烈的析氢反应(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HER)竞争难以避免,以及催化机理尚未明确等问题。界面调制和缺陷工程能够优化自旋构型、增强电导率和电子相互作用,从而提高材料表面对氮气及反应中间体的化学吸附能力,降低化学反应能垒,提高催化活性。此外,不同组分之间的界面可以构成比单个组分更多的活性中心,稳定活性表面催化位点,产生协同作用。因此,表界面调控已成为提高NRR催化剂合成氨产率、选择性和稳定性的重要途径,并且有利于深入研究电催化固氮的反应机理。液相激光熔蚀技术(Laser ablation in liquid,LAL)和液相激光辐照技术(Laser irradiation in liquid,LIL)是基于液相中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发展起来的极端非平衡纳米材料制备与加工技术,具有独特的高温高压条件和快速淬冷过程,不但能够直接用于制备高活性、富缺陷的纳米材料,还可对纳米材料表面缺陷、组分与结构进行调控,从而提升其催化性能。本论文主要围绕基于液相激光技术的NRR催化剂表界面调控开展研究工作,利用液相激光技术调控金属氧化物表面缺陷结构,构建金属-金属氧化物异质结、金属-金属碳化物异质结,以期制备高性能的NRR催化剂,研究缺陷结构和表界面对NRR性能的增强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一、基于LAL技术制备高活性、富氧缺陷TiOx纳米颗粒,在水热条件下利用缺陷还原特性构建Pt/TiO2和Pd/TiO2异质结,研究不同贵金属负载对NRR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虽然NRR催化活性的增强依赖于更多的电子和质子参与反应,但有限的质子和电子供给可以抑制HER反应,提高催化选择性。与Pt/TiO2和TiO2相比,Pd的负载更有利于平衡H2演化和N2活化,改善N2在催化剂表面的化学吸附能力。因此,电化学测试研究表明Pd/TiO2的NRR法拉第效率分别是Pt/TiO2和TiO2的1.63和2.01倍,NH3合成效率也有显着提高。二、基于LIL技术诱导PdO还原制备PdO/Pd/CNTs异质结,构建Pd-PdO界面,通过改变辐照时间控制PdO还原程度,增加或减少Pd-PdO界面,研究Pd-PdO界面对催化剂NRR性能的增强机制。电化学测试表明:经10 min辐照制备的PdO/Pd/CNTs材料中Pd-PdO界面达到最大值,同时具有最优的NRR活性,其合成氨产率最高为18.2 μg mg-1cat h-1,法拉第效率可达11.5%。这是由于Pd能够优先吸附N2形成Pd-N2键以促进N2活化,而PdO能够形成稳定的α-PdH促进质子跃迁,Pd-PdO界面处两者的协同作用有效地降低了质子传输距离和化学反应的过电位,因此,PdO/Pd/CNTs的NRR催化性能得到极大增强。三、采用LIL技术调控CeO2表面氧缺陷浓度,研究氧缺陷浓度对其浸润性和NRR性能的影响。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富氧缺陷的CeO2纳米晶,激光辐照后CeO2(L-CeO2)中氧缺陷的浓度显着降低。NRR测试结果表明L-CeO2的氨转化率和法拉第效率要明显高于CeO2,其氨转化率最高可达1748.0 μg g-1cat.h-1,法拉第效率最高为11.6%,分别为CeO2氨产率和法拉第效率的2.76和5.90倍。L-CeO2的NRR性能机制增强可归因于激光辐照引起的特殊微疏水-亲气结构,其有助于构建适宜的的固-液-气三相界面,优化质子活化和N2吸附能力,有效抑制HER竞争反应。基于LIL技术调控氧化物缺陷结构的方法为高效电催化剂设计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四、采用LIL技术与化学法相结合的途径制备Au/Mo2C/NCNTs复合纳米材料,研究多催化位点在NRR反应中的不同作用机制。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Au/Mo2C/NCNTs的NRR性能明显优于Au/NCNTs和Mo2C/NCNTs,其中氨产率分别为Au/NCNTs和Mo2C/NCNTs的2.28和2.36倍,法拉第效率分别为1.74和3.20倍。通过进一步的DFT计算,我们发现NCNTs表面超小的Mo2C纳米晶能够促进N2的吸附和N≡N键的裂解,而具有独特电子结构的Au纳米粒子可以优化整个加氢反应过程中的电荷转移和中间产物质子化,从而有效地限制HER竞争反应,提高NH3的生成效率。此外,N元素掺杂不仅提高了 CNTs的导电性,防止NRR反应中Mo2C纳米晶发生聚集,而且可以为N2的吸附和活化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促进NRR反应的进行。
付洪权[2](2020)在《无金属掺氮碳材料和氮化硼催化液相氧化及加氢反应的研究》文中提出纳米碳材料和六方氮化硼作为新型的无金属催化剂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该类催化剂的活性位点可通过可控引入掺杂剂、结构畸变/缺陷、或/和三维结构等方式得到有效调节,这为制备高效催化剂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和更大优化空间。非金属催化剂与传统金属基催化剂的催化机制有着本质的区别,本文关注其在液相条件下非金属催化氧化反应和加氢反应的活性位点,为催化剂的理性设计奠定基础。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掺氮碳材料中的吡啶氮和石墨氮在非金属催化中的作用仍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证实了掺氮碳材料催化苯乙烯环氧化的反应机制。氮的掺入能明显提高纳米碳管的催化活性,但随着氮含量的增加,其催化活性存在先增加后降低的现象。独立的吡啶氮和石墨氮作为活性位可能协同完成该催化反应;但高氮含量下吡啶氮和石墨氮存在位置协同作用,反而会抑制苯乙烯的环氧化反应。氮物种之间的协同效应是深入理解掺氮碳材料催化行为的重要方面,这将为无金属碳催化剂的理性设计提供新的思路。掺氮碳材料是催化硝基苯直接加氢合成苯胺的有效非金属催化剂,但其上的H2解离机制仍未得到深刻认识。本文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证实质子溶剂和非质子溶剂中进行硝基苯加氢反应的机理可能不同,在质子溶剂中进行加氢可能并存溶剂转移加氢和直接解离H2两个过程;在非质子溶剂中,掺氮碳材料不能直接解离H2分子进行硝基苯加氢反应,而是通过E-R机理进行的。石墨氮是硝基苯加氢主要的催化活性位点,在硝基苯加氢中也观察到吡啶氮和石墨氮间位置协同效应,在高氮含量时对硝基苯加氢反应具有负的协同效应。多孔六方氮化硼是催化苯乙烯环氧化反应的有效非金属催化剂,但其催化活性位点值得研究。本文以硼酸和三聚氰胺为原料通过热解法合成多孔六方氮化硼催化剂,在不同气氛下热处理催化剂调变其上官能团,以确定其催化活性中心。实验和理论计算研究表明,B-O2活性位点与B-OH位点具有相似的催化活性,而B-O-B位点和N-H位点则没有催化活性。
辛勤,李焕巧[3](2015)在《第一章:催化活性中心/活性相概念的认知》文中研究表明1.1前言自1835年瑞典化学家Berzelius J J发现催化现象(Catalysis)以来,催化作用被认为是在化学反应中能够加速反应速率而反应后本身不发生变化的现象。然而催化概念的诞生从1800年到1900年历经了一个世纪,Berzelius、Faraday、Davy、Dobereiner、Dulong、Thenard、Philips、Ostwald、Henry、Wilhelmy、Kuhlmann等在不同的反应中均发现了这一现象。
罗世华,刘鲁生[4](1998)在《中国科学院新当选院士简介》文中认为中国科学院新当选院士简介(1997年,化学部,10人)万惠霖(WanHuilin)男,汉族,物理化学家,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1938年11月20日出生于湖北汉口,原籍湖北省汉阳县,1966年2月厦门大学化学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任厦门大学化学...
廖代伟,王仲权,张鸿斌,蔡启瑞[5](1983)在《氨合成铁催化剂上氮、氢化学吸附态的激光喇曼光谱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引言氨合成铁催化剂上氮、氢化学吸附态的研究对于澄清氨合成分子催化反应机理有着重要意义。中田(Nakata, 1968),Brill(1969)和田丸(Tamaru,1977)等分别用红外光谱法
张大煜,蔡启瑞,余祖熙,闵恩泽[6](1982)在《我国催化研究五十年》文中提出 一、概况催化作为一门学科,既研究催化反应速率与机理等属于化学动力学方面的问题,也研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组成、结构与催化性能的关系等属于材料科学范畴的问题,其目标在于掌握各种类型催化剂的制备规律,并在分子水平上阐明催化剂的作用机理,从而为催化剂的选择乃至设计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这门学科的发展将大大改变动力燃料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和化肥工业的面貌,并为利用化学反应开辟新能源及消除环境污染提供某些新的手段。
廖代伟,王仲权,张鸿斌,蔡启瑞[7](1982)在《氨合成铁催化剂上氮吸附态的研究——Ⅰ.氨合成铁催化剂表面上吸附氮的激光Raman光谱和红外光谱》文中研究指明 关于在铁催化剂上氨合成反应的机理及其活性中心本质的认识,迄今未取得一致。主要分歧在于氮究竟是解离化学吸附或非解离化学吸附?吸附分子氮是先解离后加氢,抑或先部分加氢而后解离?氮分子的解离有否通过氢的作用?随着研究进展,在氨合成
二、氨合成铁催化剂上氮、氢化学吸附态的激光喇曼光谱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氨合成铁催化剂上氮、氢化学吸附态的激光喇曼光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金属氧化物表界面调控与电催化氮还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电化学合成氨 |
1.2.1 电化学合成氨的研究进程 |
1.2.2 电化学合成氨的反应机理和路径 |
1.2.3 电化学合成氨的问题与挑战 |
1.3 高效电化学固氮催化剂的合成策略 |
1.3.1 催化剂的设计概述 |
1.3.2 晶面调控 |
1.3.3 尺寸和形貌调控 |
1.3.4 原子掺杂 |
1.3.5 空位调控 |
1.3.6 应力工程 |
1.3.7 异质结构 |
1.4 液相激光合成与加工技术 |
1.4.1 液相激光合成与加工技术的发展概述 |
1.4.2 液相激光合成与加工技术的基本原理 |
1.4.3 影响液相激光合成与加工的因素 |
1.4.4 液相激光技术制备和调控催化功能材料 |
1.5 氨的检测和标定曲线 |
1.5.1 氨的检测方法和催化活性描述 |
1.5.2 氨检测的真实性 |
1.5.3 不同电解液氨标定曲线 |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6.1 体系选择 |
1.6.2 研究目的 |
1.6.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TiO_x还原性特征构筑金属/金属氧化物复合结构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Pt,Pd负载TiO_2异质结构的制备 |
2.2.2 样品表征 |
2.2.3 工作电极的制备 |
2.2.4 电化学活性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物相与形貌结构表征 |
2.3.2 电催化性能测试分析 |
2.3.3 催化机理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激光诱导原位还原制备Pd/PdO/CNTs与界面效应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Pd/PdO/CNTs催化样品的制备 |
3.2.2 样品表征 |
3.2.3 工作电极的制备 |
3.2.4 电化学活性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样品物相和结构表征 |
3.3.2 样品表面化学态表征 |
3.3.3 电化学合成氨性能分析 |
3.3.4 催化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液相激光辐照CeO_2表面缺陷调控与电催化氮还原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CeO_2纳米材料的制备 |
4.2.2 L-CeO_2的制备 |
4.2.3 样品表征 |
4.2.4 工作电极的制备 |
4.2.5 电化学活性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样品形貌和物相表征 |
4.3.2 样品表面缺陷和化学态表征 |
4.3.3 电化学合成氨性能分析 |
4.3.4 催化机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液相激光辅助制备Au/Mo_2C/NCNTs异质结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Au/Mo_2C/NCNTs样品的制备 |
5.2.2 样品表征 |
5.2.3 工作电极的制备 |
5.2.4 电化学活性测试 |
5.2.5 第一性原理计算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样品形貌和结构表征 |
5.3.2 样品物相和表面化学态表征 |
5.3.3 电化学合成氨性能分析 |
5.3.4 理论计算与催化机理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2)无金属掺氮碳材料和氮化硼催化液相氧化及加氢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无金属碳催化剂的研发历程简述 |
1.3 纳米碳材料的活性位点 |
1.3.1 非共价键修饰纳米碳材料表面构建活性中心 |
1.3.2 共价键修饰纳米碳材料构建固体酸/碱活性位点 |
1.3.3 纳米碳材料中醌羰基(C=O)官能团构建活性位点 |
1.3.4 纳米碳材料中异核原子掺杂构建活性位点 |
1.3.4.1 纳米碳材料中掺杂氮原子构建活性位点 |
1.3.4.2 纳米碳材料中掺杂硼原子构建活性位点 |
1.3.4.3 纳米碳材料中掺杂磷原子构建活性位点 |
1.3.4.4 纳米碳材料中多元掺杂原子构建活性位点 |
1.3.4.5 纳米碳材料中掺杂金属单原子构建活性位点 |
1.3.5 纳米碳材料表面离域π键构建活性位点 |
1.3.6 纳米碳材料本身自由基构建活性位点 |
1.3.7 纳米碳材料中本征缺陷结构作为活性位点 |
1.3.8 纳米碳材料中活性位点间的协同催化效应 |
1.4 六方氮化硼催化剂的发展 |
1.5 六方氮化硼催化反应活性位点 |
1.5.1 非共价键修饰六方氮化硼构建活性位点 |
1.5.2 共价键修饰六方氮化硼构建固体酸和固体碱活性位点 |
1.5.3 六方氮化硼中硼原子的活性 |
1.5.4 六方氮化硼中异核原子掺杂构建活性位点 |
1.5.4.1 六方氮化硼中非金属掺杂构建活性位点 |
1.5.4.2 金属修饰六方氮化硼构建活性位点 |
1.5.5 六方氮化硼中B和N路易斯酸碱对 |
1.5.6 六方氮化硼边缘位的活性 |
1.5.7 六方氮化硼中本征缺陷结构构建活性位点 |
1.6 本论文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气体 |
2.1.3 实验仪器 |
2.2 催化剂结构表征 |
2.2.1 拉曼光谱测试(RAMAN) |
2.2.2 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 |
2.2.3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EPR) |
2.2.4 X-射线衍射(XRD) |
2.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2.6 热重分析(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A) |
2.2.7 N_2吸脱附等温仪与孔径分布分(BET) |
2.2.8 原位傅里叶漫反射红外(In situ FTIR) |
2.2.9 红外光谱检测分析(FTIR) |
2.2.10 原子吸收光谱仪(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er,AAS) |
2.2.11 元素分析仪(Elemental Analyzer) |
第三章 氮掺杂碳纳米管中吡啶氮与石墨氮协同催化苯乙烯选择性环氧化反应 |
3.1 引言 |
3.2 催化剂的制备 |
3.2.1 掺氮碳纳米管的制备 |
3.2.2 缺陷碳纳米管的制备 |
3.2.3 FeO_x/NCNTs和 FeO_x/CNTs的制备 |
3.2.4 碳纳米管的氧化修饰处理 |
3.2.5 催化剂后处理 |
3.3 DFT计算方法 |
3.4 催化实验方法 |
3.4.1 苯乙烯氧化反应 |
3.4.2 产物的分析检测 |
3.5 催化剂的表征 |
3.5.1 掺氮碳纳米管的形貌特征 |
3.5.2 掺氮碳纳米管的氮含量分析 |
3.5.3 掺氮碳纳米管的缺陷分析 |
3.6 掺氮碳纳米管催化苯乙烯氧化构效关系的实验研究 |
3.6.1 催化活性 |
3.6.2 金属的影响 |
3.6.3 催化剂稳定性 |
3.6.4 碳催化苯乙烯氧化反应机理 |
3.6.5 反应动力学特征 |
3.6.6 掺氮量对活性的影响 |
3.7 碳催化苯乙烯氧化机理DFT计算与讨论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掺氮碳材料催化硝基苯加氢的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催化剂的制备和表征 |
4.3 催化性能测试 |
4.4 掺氮碳纳米管催化硝基苯加氢性能 |
4.4.1 催化活性 |
4.4.2 溶剂效应 |
4.4.3 催化剂稳定性 |
4.5 掺氮碳纳米管催化硝基苯加氢构效关系 |
4.6 掺氮碳纳米管催化硝基苯加氢反应机理 |
4.6.1 反应动力学研究 |
4.6.2 DFT理论计算研究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孔六方氮化硼催化苯乙烯氧化反应 |
5.1 引言 |
5.2 催化剂的制备 |
5.2.1 多孔纳米氮化硼的制备 |
5.2.2 纳米氮化硼材料后处理 |
5.3 DFT计算方法 |
5.4 催化活性测试 |
5.4.1 苯乙烯氧化反应 |
5.4.2 产物分析检测 |
5.5 氮化硼催化剂的表征 |
5.5.1 氮化硼的织构分析 |
5.5.2 氮化硼的SEM和 HRTEM表征 |
5.5.3 氮化硼的XRD表征 |
5.5.4 氮化硼的XPS表征 |
5.5.5 氮化硼的IR表征 |
5.5.6 氮化硼的Raman表征 |
5.6 氮化硼催化苯乙烯氧化的构效关系 |
5.6.1 氮化硼催化活性 |
5.6.2 氮化硼尺寸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5.6.3 氩气下热处理对氮化硼催化活性的影响 |
5.6.4 h-BN上各种含氧基团的活性比较 |
5.6.5 催化剂稳定性 |
5.7 DFT理论计算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第一章:催化活性中心/活性相概念的认知(论文提纲范文)
1. 1 前言 |
1. 2 经典的催化基础研究( 1900 - 1960) |
1. 2. 1 在金属催化剂表面化学吸附 |
1. 2. 2 化学吸附的分子轨道描述 |
1. 2. 3 研究化学吸附的主要方法 |
1. 2. 3. 1 氢的吸附 |
1. 2. 3. 2 CO的吸附 |
1. 2. 3. 3 烃分子的吸附 |
1. 2. 4 金属催化剂的d电子理论 |
1. 2. 4. 1 d空穴概念及其与催化的关系 |
1. 2. 4. 2 d% 及其与催化活性的关系 |
1. 2. 5 在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表面的化学吸附 |
1. 2. 5. 1 氢的吸附 |
1. 2. 5. 2 烯烃的吸附 |
1. 2. 5. 3 CO的吸附 |
1. 2. 6 “表面键的研究”[18 - 22] |
1. 3 表面科学对催化研究的推动 |
1. 3. 1 活性相/ 活性中心的识别 |
1. 3. 2 氨合成活性相研究 |
1. 3. 3 探针分子的红外光谱 |
1. 3. 4 参与反应的活性相/ 活性中心的识别[34 - 36] |
1. 4 纳米科学与技术对催化科学的冲击 |
1. 4. 1 催化剂活性中心/ 活性相粒子大小、分布、组成、结构的控制合成和表征 |
1. 4. 2 催化剂活性中心/ 活性相的形貌控制[50 - 53] |
1. 4. 3 在多孔材料孔中活性相的调控和表征[54 -56] |
1. 4. 4 纳米反应器的设计合成[57 - 60] |
1. 4. 5 全紫外- 可见区激光共振拉曼光谱[61 - 67] |
1. 4. 6 多孔催化材料合成原位表征 |
1. 4. 7 催化中的“限域效应”[68 - 73] |
1. 5 展望 |
四、氨合成铁催化剂上氮、氢化学吸附态的激光喇曼光谱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金属氧化物表界面调控与电催化氮还原性能研究[D]. 吕佳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2]无金属掺氮碳材料和氮化硼催化液相氧化及加氢反应的研究[D]. 付洪权.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第一章:催化活性中心/活性相概念的认知[J]. 辛勤,李焕巧. 工业催化, 2015(10)
- [4]中国科学院新当选院士简介[J]. 罗世华,刘鲁生. 化学进展, 1998(01)
- [5]氨合成铁催化剂上氮、氢化学吸附态的激光喇曼光谱研究[A]. 廖代伟,王仲权,张鸿斌,蔡启瑞. 第二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集(上), 1983
- [6]我国催化研究五十年[J]. 张大煜,蔡启瑞,余祖熙,闵恩泽. 自然杂志, 1982(11)
- [7]氨合成铁催化剂上氮吸附态的研究——Ⅰ.氨合成铁催化剂表面上吸附氮的激光Raman光谱和红外光谱[J]. 廖代伟,王仲权,张鸿斌,蔡启瑞.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