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西农学院教师队伍建设十年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1](2021)在《中国共产党在广西一百年大事记》文中提出【编者按】为全面展示中国共产党在广西的百年辉煌历史、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组织编写《中国共产党在广西一百年大事记(1921年7月—2021年6月)》,突出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对于全区广大党员干部?
谢文韬[2](2021)在《都市变革下的近代旧体诗坛》文中提出近代引领着变革潮流的都市,和象征着传统的旧体诗坛之间,看似并不协调,实则存在紧密联系。研究近代都市变革与旧体诗坛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发掘近代旧体诗坛的独特性,从而确立其文学史意义。但旧体诗坛面对近代都市的诸多变革,并非一味被动地受到影响,而是根据主观意志进行适应调整,最终形成了与前代不同的面貌。因此需要超越一般文学史书写中常用的机械反映论,避免将旧体诗坛的创作、批评等活动看成都市变革的注脚,单纯从其中寻找涉及近代都市变革的内容的做法,如罗列堆砌与都市某一方面变革相关的诗词作品等,而应将近代旧体诗坛看成由具备不同意志的群体构成的复杂存在,摸索近代旧体诗坛与前代不同的运作机制,寻找其在文学史上的位置。探讨都市变革下的近代旧体诗坛,先须确定近代都市中与旧体诗坛联系紧密的变革,以及近代旧体诗人与都市的基本关系,从而为深入研究打下铺垫。首先物质方面,都市交通方式的变革让诗人们的出游、交际大为便捷;通讯媒介变革与诗人的谋生、求知与济世活动紧密相关;交际场所的变革让诗人们有了新的互动空间。其次在社会方面,都市政治环境的变革给积极入世的诗人们提供了为理想奋斗的机遇;教育体系的变革让在都市中求学、任教成为诗人们的普遍经历;思想风潮的变革则给诗人们走向多样化的人生道路提供了指引。正因如此,凡是在近代旧体诗坛稍有影响的诗人,都与变革的都市密切相关,或长住于这些都市,或长期以其为中心活动,或兼而有之。在明确二者的基本联系后,便可考察都市变革背景下旧体诗坛的生存空间变化。以民国建立、新诗兴起和新文化运动等关键事件为节点,都市中旧体诗坛的实体依托发生了不同轨迹的走向,这直接影响了旧体诗坛的生存状态。在晚清时期,诗坛与都市政治强人的幕府间联系,较前代质变虽然不多,量变却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但进入民国后,这种联系却突然断裂。而报刊在晚清民初经不同诗人群体的努力,逐步被旧体诗坛接受、认可,然而随着新诗的兴起,旧体诗坛在报刊上受到严峻挑战,不得不进行反击,但在关键的论辩方式上,面对以概念定义为逻辑起点的新文学阵营,学衡派为代表的诗坛中坚力量仍保持着以历史经验为逻辑起点的思维模式,在报刊空间中表现得并不适应,反倒是旧体诗坛基层在论战过程中实现了一定的自我突破。而近代高等教育机构,长时间内并未表现出与旧体诗坛的特别联系;但新文化运动后,随着旧体诗坛在社会上逐渐式微,它们成为了旧体诗坛延续微弱生命的难得依托。在理清近代都市变革作为背景的影响后,便可将坐标切换至旧体诗坛本身,探讨近代旧体诗坛自身如何在创作潮流、批评活动以及组织结构方面进行行为上的主动调整以及机制上的自我调适,以适应近代都市的变革。最明显的体现是在创作潮流上。首先,都市政治环境的变革,使得诗人们要通过在诗歌创作中表现政治热情和政治能力来在都市政治场域中生存,甚至获取更多政治资源。虽然这种情况前代也有,但在近代程度可谓达到顶峰。然而不同政治热情、政治目标以及诗歌风格的诗人,在转型幅度和方式上各有不同。其次,近代都市生活场域的变革,则让各种新名物开始成为书写对象,但不同时期诗坛对新名物语汇所普遍采取的书写模式不同。最开始抱着介绍、夸耀心态的诗人,往往将新名物作为诗歌的主题进行书写;而在新名物被熟悉之后,诗人更多将之作为单位在诗中使用,但保守的诗人,则一直只将其作为背景以减弱对旧体诗歌传统造成的冲击。相较之下,尽管都市思想场域的变革使得新概念语汇同样开始进入诗人的笔下,但旧体诗坛最初普遍没有将之与传统的语汇区分开来,故在书写模式上多与传统典故混同,不过随着诗人文化普及意识的提高,诗人们逐渐会将以诗歌作品总体来对这些新概念进行介绍阐释。近代旧体诗坛的批评活动方面也体现了旧体诗坛面对都市变革时的调整。随着信息传播技术与都市中公共话语空间的形成,诗歌批评的形式、对象与本质都在发生变化。形式上,过往单向、个人化的诗话,成为了一种高度公开化、互动化的批评形式,它可由报刊征集素材而生成,能够成为一种集体意志的表达,读者可以用各种即时性的反馈手段来影响诗话的创作,批评者在创作诗话时也必须时刻考虑读者,同时它又保持了一定的自身特色,报刊带来的一些互动形式由于其体式传统而并不能被广泛接受。对象上,在没有被某种具有特定观念的特定群体所垄断的都市公共话语空间中,不同群体用不同的方式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就使得过往累积的诗歌资源会被重新挖掘。而对于诗歌本质的认识,也随都市中社会阶级的变化与前代不同。诗歌不再被视为士人的身份象征,甚至不再是知识分子必须掌握,而对诗歌的文学知识的研究、诗歌的鉴赏等,开始从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分离出来,渐渐变得可以独立进行,且渐渐被知识分子所看重。面对近代都市变革,旧体诗坛结构体系的变化,从宏观到微观都有体现。就诗坛流派而言,“都市型”诗派开始取代“地域型”诗派,成为诗坛主导。就诗人社群而言,过往实地、封闭、主要依赖士人关系网的特点发生改变,在都市的公共空间中更加具有全国意识,对士人关系网有所突破。成员地位取决于存在感,而社群之间界限模糊,比起内部进行活动,向外界公开举办活动变得更为重要。在诗坛的个体层面,都市的风气与社会阶级变革使诗人对于使用诗歌谋取经济利益不再感到可耻,诗歌开始向书画靠近,其交易有走向体系化的趋势,这使得诗人的交际策略和关系网也发生了变化。综合这些方面来看,近代都市的变革,对于旧体诗坛的整体影响,在于地理特征层面的去地域化、社会定位层面的去阶级化以及知识谱系层面的专门多元化三点。这些相对于前代的独特之处也正是近代旧体诗坛的近代性体现。
李维鑫[3](2021)在《基于城景交互的桂林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2019)》文中指出在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城市与景观环境一直以来以一种互动关系共生于一个系统之中,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创造了不同的城市类型,其中山水城市模式是古今中外公认的城市典范。中国古代营城往往离不开山水环境,视其为城市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今的城市研究却往往与古人营城所展示出来的山水人居环境思想有所偏差。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在城市建设中容易被忽视,过度人工化趋势明显,伴随着地域文化特色的逐步衰微,使得城市风貌特色逐步衰退,出现千城一面的城市趋同现象。桂林是我国国际旅游名城和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两千多年的建城史。桂林城市的风景建设一直与城市建设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对山水景观环境的保护与利用已成为指导桂林城市建设的核心思想,其城市与风景建设的发展历程在我国城市规划历史中具有重要地位,研究桂林城市规划的历史进程对城市特色构建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城景一体化理论为依据,以文献研究、实地调研以及比较分析为研究方法,基于城景交互的视角,将建国以后桂林的城市规划划分为城景决择期、城景协调期、城景创新期三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的城市性质、城市结构、城市布局、建筑风貌、风景建设进行研究,详细分析各个时期城市发展与景观建设之间的关系,发现建国以后桂林城景交互具有“街巷对景”、“建筑隐景”、“城市融景”、“人文点景”四个规律,总结出具有桂林地方特色的城景交互模式。同时,依据桂林的城景交互规律和模式,探讨桂林城市的现状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未来发展构想,以期延续和强化桂林山水城市特征,为桂林城市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与桂林类似的山水城市提供借鉴。
孙彤彤[4](2021)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受农业经营规模、技术进步程度、国际环境形势等条件变化影响,中国农业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仍然面临很大挑战。当前,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把握新的趋势和格局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是关键,而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农业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均得到了一定发展,其中,美国的农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美国农业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塑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强国,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对促进中国农业发展及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在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后,确定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及分析框架,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等理论为基础,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为背景,综合评价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详细分析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深入探讨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针对中国农业发展困境提出对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回顾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1)1860年至1945年是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美国农业先后经历了农业半机械化(1860-1914年)与农业机械化(1915-1945年)阶段,美国农业完成了由手工到半机械化、基本机械化、再到全面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简单机械化来维持。(2)1945年至2000年间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以后,美国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社会结构,美国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更加明显,并实现了农业科学化,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来提升。(3)2000年以后美国农业进入“新时代经济”。在此期间,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农业贸易迅速扩张并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外部市场需求来支撑。本文建立了包含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分别对应竞争力结果、竞争力维度、竞争力来源三个层面。第一部分从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方面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与评价。基于显示性指标的评价:从国际市场占有率看,美国农业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但有减弱趋势,其中植物产品比较优势最为突出,其次是活动物及动物产品、食品及饮料等;从净出口情况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为美国对农业进口依赖程度也很高,其中谷物产品、稻草秸秆及饲料具有较强净出口能力。基于解释性指标的评价:从建立的国际竞争力“基础——形成过程——结果”三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结果来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在18个观察对象中排名第一,其中,美国农业在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指标上表现最好,可以发现美国充足且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及雄厚的研究开发资金,有效地将美国现有技术和自然资源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同时美国在农业适用技术和专利开发方面具有显着优势,这大幅提升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第二部分从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两个维度探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取路径。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美国较高的农业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被其更高产量所抵消,同时较低的内陆运输成本和装卸成本弥补了其较高的农场价格劣势,促使美国农业获得成本优势,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第二,美国在食品供应安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各种农产品质量附加值均较好,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专业化的农业营销方式促进美国农业差异化优势快速形成,农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三部分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两方面讨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本因素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业需求条件、农业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辅助因素包括政府因素和历史机遇。通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获得由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健全的相关支持产业和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等多个方面综合决定。然而,美国农业仍面临长期产能过剩、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启示。相较于美国农业,中国农业尚面临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有许多不足、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等问题。基于中国农业发展困境及上述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入研究,现阶段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来实现。
张亚君[5](2021)在《民国时期大学生社会服务活动研究(1912-1937)》文中研究说明社会服务作为现代大学的第三大职能,越来越被重视与关注。民国时期(1912-1937)时局动荡、军阀割据,大学纷纷以救亡图存为目的开展社会服务实践。在社会与校方的倡导与支持下,青年学生群体迅速崛起,开展了独具特色的社会服务形式。大学生始终本着“服务民众”的原则展开服务,通过努力,大学生不仅获得了民众的信任和认可,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自身的成长。本研究在收集整理充分史料的基础上,力求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通过全面深入地对民国时期大学生的社会服务活动进行分析探究,以期对当前大学生社会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本次研究主要采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并根据相关期刊、校史、着作等内容,按照尊重历史、史论结合的原则对民国时期大学生的社会服务活动进行全面介绍与客观评价,得出一些规律性认识,为当今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本研究选取民国时期的大学生群体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大学生社会服务活动发生的历史渊源,其中涉及政府、社会、学校、学生等诸方面。同时基于原始资料,具体描述了农业、教育、生活等三方面的大学生服务活动,并依据主要的活动内容揭示出其活动的主要特点,分析得出:民国时期大学生社会服务活动具有活动领域复杂多元、活动形式灵活多样、活动主体主动积极等特点。就其影响来看,大学生的服务活动增加了农业的产量,提高了农民的素质;提高了民众受教育水平,推动了教育事业发展;改善了民众生活环境,丰富了民众精神世界;培养了学生的服务能力,加深了学校的社会联系。通过对民国时期大学生社会服务活动的事实进行描述,反观当下大学生社会服务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挖掘历史的经验与教训,为当代大学生提供重要启示。
李佳格[6](2020)在《近现代南宁城市空间形态演进研究(1912-1978)》文中研究表明南宁市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重要城市之一,拥有1600多年的建城史,但一直到近代成为广西首府后才迎来了其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期,在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行为活动综合作用的影响下形成了带有区域特征的城市空间形态。改革开放后南宁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但也出现了“千城一面”的现象。充分认识城市历史空间形态特征及其传承演进规律是保护和发展城市特色的前提。近现代是南宁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阶段,对近现代南宁城市空间形态演进进行研究,有利于探讨南宁城市空间形态演进的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挖掘南宁城市空间特色提供理论参考。本文结合南宁近现代的社会发展背景,将城市空间的发展历程进行了不同时间段的划分,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情况,城市空间结构,城市街道路网和空间句法数字化分析着手,对各时间段中南宁城市空间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南宁城市的空间形态发展具有很强的延续性,城市空间结构呈现为典型的单中心同心圆圈层模式,在各种社会背景的影响下城市建设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波动不断的。近代时期南宁城基本维持了明清的城市形态格局,城市外围空间扩张有限,城市空间变化由政治影响和城市自组织发展相结合。城墙的拆除和新型功能要素的涌现使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产生了变化,城区内商业中心发生由沿江向内陆的转移。近代中期南宁曾进行过将行政区搬迁到商埠区的尝试,但因首府迁移和抗战的影响,这一尝试并没有对之后的南宁城市空间形态变迁产生具体的作用。解放后南宁的城市建设主要由具体的城市规划来指导,新的交通方式开始逐步影响南宁的城市空间发展,南宁城区范围迅速扩张,形成了以近代建成区为单一中心的的空间格局。朝阳路和邕江大桥的出现构成了新的城市轴线,邕江南岸得到建设发展,南宁城市空间形态进入了重构发展的阶段。文章的最后通过对南宁近现代各时间段的城市空间形态特征的研究对比,总结得出了近现代南宁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自然地理、政治军事和经济技术等近现代各时期南宁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真实且清晰的还原了近现代南宁城市空间形态发展与演进的历史过程。
彭民璋[7](2020)在《以探索创新的精神闯出一片新天地——忆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历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广西劳动大学到广西农学院热带作物分院(以下简称"热作分院"),到广西农垦职工大学,再到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在其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三次改制,历时55年。学校不但没有消亡,反而从小到大,从无到有,从弱变强,从广西走向全国。如今,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正在积极探索践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职模式,为实现"双高"建设目标奋力冲刺。
朱芳漫[8](2020)在《广西高层次人才集聚效果实证研究 ——以八桂学者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及所辖市县不断出台人才政策,以期提升人才集聚能力和促进经济发展。广西地处西南,经济基础弱,主要依靠政府政策引导高层次人才集聚,广西地方特色人才政策——八桂学者项目已实施近10年,阶段性反思该项目运行现状和政策效果,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以人力资本理论和勒温场论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八桂学者项目人才集聚效果从五个维度(经济效应、文化教育、公共服务、创新效应和个人知识溢出)进行因子分析与成份得分评估,发现在实施政策后,地区高层次人才集聚效果得到稳步提升。此外,研究对前四批获批的104位八桂学者个人科研成果总分进行计算,按批次进行效果对比分析,发现八桂学者的入选人数与广西高层次人才集聚宏观效果得分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八桂学者个人知识溢出总得分与广西高层次人才集聚宏观效果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同时,基于广西高层次人才队伍结构失衡、人才集聚外部环境效应弱和人才激励机制缺乏创新等问题,提出健全广西高层次人才集聚机制,优化高层次人才环境,完善高层次人才激励体系等建议,促进广西高层次人才集聚,为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智力护航。
孙洁[9](2020)在《高校合并初期人力资源整合问题研究 ——以甘肃省D校整体并入G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合并办学,可以改进传统办学模式下专业设置过细、学科综合能力欠缺等问题,因此自上世纪90年代,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高校间合并开始出现,并延续到当前。本文所研究G校与D校,是在政府推动下于2013年开始整合,截止到2017年完成初步整合。通过整合,两校的办学范围扩大,学科综合能力提高,同时也因为初期管理不善,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人力资源整合管理方面的问题,影响到整合效益的充分发挥。本文以G校与D校整合后的人力资源管理为案例,聚焦于教师队伍,借鉴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需求层次理论、公平理论和双因素理论,使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两校合并初期的人力资源整合管理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实践调查与访谈等发现,两校合并初期,人力资源配置不均衡、人力资源整合规划不全及忽视文化认同管理等为其人力资源整合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有省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的推动不够、统筹管理部门缺失、人力资源整合不力、两校的学科联系不紧密、以及D校的整合意愿不足。根据D校与G校的整合现状及问题,本研究提出,在推动D校并入G校的人力资源整合管理中,应该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调整学科设置、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强人力资源统筹管理,改善传统人力资源的整合管理工作,并注重人力资源的文化认同管理。
丁宁宁[10](2020)在《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开展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对于林业发展乃至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连云港市作为苏北地区沿海城市,在发展自身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过程中,也遇到过诸多矛盾和问题。本文就以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问题的研究为切入点,深入调研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与矛盾,并对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在借鉴国内外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已有先进经验基础上,同时结合连云港市总体发展规划,提出了符合连云港市实际的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研究对策,指出了连云港市未来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目标,主要发展内容,并为此给予相关建议。对照国内外研究动态并结合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现状,总结出中国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概念、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概念和推广服务范围,指出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存在问题及原因,指出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存在体制矛盾、软硬件矛盾、职能矛盾,看到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存在的人员年龄、学历、职称、知识结构等问题,存在的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通过对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认为造成上述问题原因是由于地方政府对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重视不够,投入资金有限等原因造成。通过对国内外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已有先进经验借鉴并结合连云港市林业发展实际情况,指出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目标,要建设创新型、服务型、活力型及可持续型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机构或体系。不断优化现有体系框架,进行管理体系创新,加强激励政策建设,探索更为灵活的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新方法。为保障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目标实现提出了提高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人员薪资待遇,提供小部分有偿服务的政策建议等。
二、广西农学院教师队伍建设十年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西农学院教师队伍建设十年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2)都市变革下的近代旧体诗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相关研究回顾 |
二、基本概念、边界与方法 |
三、章节设置 |
第一章 变革的近代都市对旧体诗坛的吸引力 |
第一节 近代都市物质变革及其吸引力 |
一、交通方式:活动距离限制的解除 |
二、通讯媒介:谋生、求知与济世的三重诱惑 |
三、交际场所:诗歌互动新型空间的形成 |
第二节 近代都市的社会变革及其吸引力 |
一、政治环境:提供为理想奋斗的便利 |
二、教育体系:求学、任教成为普遍经历 |
三、思想风潮:走向偏离传统士人的人生道路 |
第三节 近代旧体诗人与都市的基本关系状态 |
一、长住都市 |
二、环绕都市活动 |
三、混合型 |
第二章 近代都市变革与旧体诗坛的生存空间 |
第一节 传统联系从强化到中断:都市幕府与旧体诗坛 |
一、晚清都市幕府与诗坛关系的延续发展 |
二、民国时期都市幕府与诗坛关系的断裂 |
三、都市幕府与旧体诗坛联系从强化到断裂的原因 |
第二节 新诗兴起带来命运转折:都市报刊与旧体诗坛 |
一、新诗兴起前旧体诗坛对报刊空间的接受 |
二、新诗兴起对报刊空间中旧体诗坛的冲击 |
三、旧体诗坛中坚力量的论辩方式与局限:对《学衡》杂志的再考察 |
四、旧体诗坛基层反击的早期困境:以上海《学生文艺丛刊》为例 |
五、旧体诗坛基层的策略转变与局部成功:以天津《益世报》为例 |
六、旧体诗坛的反击对新诗阵营基层之影响 |
第三节 新文化运动后的生命延续:都市高等教育机构与旧体诗坛 |
一、新文化运动前的高等教育机构与旧体诗坛 |
二、新文化运动后大学课程设置对旧体诗坛的制度保障 |
三、新文化运动后大学教师对旧体诗歌互动风气的引导 |
四、新文化运动后大学刊物对旧体诗歌创作成果的呈现 |
第三章 近代都市变革与旧体诗坛的诗歌创作潮流 |
第一节 都市政治场域与旧体诗坛的政治书写模式 |
一、典型积极者的转变:以郑孝胥诗歌的政治书写为例 |
二、典型消极者的转变:以陈衍诗歌的政治书写为例 |
三、非典型诗人的转变:以沈瑜庆、易顺鼎诗歌的政治书写为例 |
第二节 都市物质场域与旧体诗坛的“新名物”书写模式 |
一、初步接触时作为诗歌主题 |
二、认知成熟后作为表意单位及书写模式复合 |
三、回避冲击意识下作为创作背景 |
第三节 都市文化场域与旧体诗坛的“新概念”书写模式 |
一、与传统典故混同的书写模式 |
二、文化普及意识下的书写模式 |
三、对不同书写模式的兼采 |
第四章 近代都市变革与旧体诗坛的诗学批评活动 |
第一节 形式的变异:近代报刊空间中诗话文本生成机制的转型 |
一、传统载体上诗话文本的生成机制 |
二、都市话语空间与诗话的素材来源 |
三、都市话语空间与诗话的反馈修正 |
四、都市话语空间与诗话的创作标准 |
五、传统批评形式的变革对近代诗坛之影响 |
第二节 资源的再挖掘:以黄景仁《绮怀》诗的近代传播为典例 |
一、传统的诗学话语权与《绮怀》诗的流传程度 |
二、都市话语空间中的二次创作与《绮怀》诗的公开流行及范式形成 |
三、都市话语空间中的学术批评与《绮怀》诗的讨论升温及地位上升 |
四、都市话语空间对前代诗歌资源再挖掘的影响 |
第三节 本质的重构:从学校教育角度的考察 |
一、学校教学制度中诗歌定位与知识体系的变化 |
二、教科书中诗歌定位与知识体系的变化 |
三、“一般知识分子”诗歌知识的实际表现 |
四、诗学本质重定位与诗歌知识体系重构的文学史意义 |
第五章 近代都市变革与旧体诗坛的组织结构 |
第一节 诗坛流派的兴替:从“门存唱和”谈起 |
一、“门存唱和”参与诗派与主导权之间的分离 |
二、湖湘诗派被分化与湖湘诗学传承被阻断 |
三、桐城诗派被吸收与桐城诗学体系被覆盖 |
四、“门存唱和”与“都市型诗派”对诗坛的主导 |
第二节 诗坛社群的异变:以都市报刊空间为中心 |
一、士人私谊网络内的传统诗人社群 |
二、报刊诗人社群组建对士人私谊关系的突破:以“同人录”等文件为中心 |
三、报刊诗人社群活动的进一步公开化:以诗歌竞赛为中心 |
四、报刊诗人社群的新型结构特征 |
第三节 诗坛个人的生存选择:由诗歌交易活动观照 |
一、晚清都市与诗歌交易的体系形成 |
二、民国都市与诗歌交易的观念变化 |
三、诗歌交易活动对诗坛结构之影响 |
结语 近代都市变革对旧体诗坛的独特影响 |
一、地理特征层面的去地域化 |
二、社会定位层面的去阶级化 |
三、知识谱系层面的多元专门化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3)基于城景交互的桂林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范围和内容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概念和相关理论 |
1.4.1 概念解析 |
1.4.2 相关理论 |
1.5 既往研究综述 |
1.5.1 城市与景观交互关系研究 |
1.5.2 我国城市规划历史研究 |
1.5.3 桂林城市规划历史研究 |
1.5.4 小结 |
第2章 桂林城市环境特征研究 |
2.1 史地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历史沿革 |
2.2 城市环境构成 |
2.2.1 山水环境 |
2.2.2 人文环境 |
2.3 城市环境特征 |
2.3.1 山水环境特征 |
2.3.2 人文环境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桂林城市规划发展历程 |
3.1 桂林城市规划历史分期 |
3.1.1 分期依据 |
3.1.2 分期内容 |
3.2 建国以前桂林城市规划演进 |
3.2.1 城市规划演进 |
3.2.2 城景交互特征 |
3.2.3 规划演进的影响因素 |
3.3 建国以后桂林城市规划演进 |
3.3.1 城景决择期 |
3.3.2 城景协调期 |
3.3.3 城景创新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景决择期:工业导向和工业与风景并重的城市规划 |
4.1 工业主导的被动规划(1949-1958) |
4.1.1 社会背景 |
4.1.2 规划建设 |
4.2 工业与风景同步建设的探索规划(1959-1977) |
4.2.1 社会背景 |
4.2.2 规划建设 |
4.3 城景决择期桂林城景交互特征 |
4.3.1 城市建设特征 |
4.3.2 风景建设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景协调期:可持续发展导向下的城市规划 |
5.1 理性主义思维下的保护规划(1978-1989) |
5.1.1 社会背景 |
5.1.2 规划实践 |
5.2 增长主义导向下的快速规划(1990-2006) |
5.2.1 社会背景 |
5.2.2 规划实践 |
5.3 城景协调期桂林城景交互特征 |
5.3.1 城市建设特征 |
5.3.2 风景建设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景创新期:转型发展导向下的城市规划 |
6.1 城市格局重构下的新规划(2007-2019) |
6.1.1 社会背景 |
6.1.2 规划实践 |
6.2 城景创新期桂林城景交互特征 |
6.2.1 城市建设特征 |
6.2.2 风景建设特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桂林城景交互的发展规律、模式及未来构想 |
7.1 桂林城景交互的发展规律 |
7.1.1 街巷对景 |
7.1.2 建筑隐景 |
7.1.3 城市融景 |
7.1.4 人文点景 |
7.2 桂林城景交互的发展模式 |
7.3 桂林城景交互的问题总结 |
7.3.1 产业发展较慢 |
7.3.2 绿地质量不高 |
7.3.3 城市特色衰微 |
7.3.4 新区活力不足 |
7.4 桂林城景交互的发展构想 |
7.4.1 产业转型 |
7.4.2 景观共享 |
7.4.3 文化保护 |
7.4.4 新旧协调 |
7.4.5 配套齐全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建国以后各时期桂林城景交互特征 |
8.1.2 建国以后桂林城景交互规律 |
8.1.3 具有桂林特色的城景交互模式 |
8.2 创新点 |
8.2.1 城市规划演进分期方法的创新 |
8.2.2 桂林城市规划演进研究时限的创新 |
8.3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基本概念的研究 |
1.2.2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研究 |
1.2.3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
1.2.4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
1.2.5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6 关于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
1.2.7 研究述评 |
1.3 文章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文章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产业的内涵 |
2.1.2 农业的内涵 |
2.1.3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1.4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2 理论基础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竞争优势理论 |
2.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
2.3.1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
2.3.2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
2.3.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2.3.4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 |
3.1 农业机械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860-1945 年) |
3.1.1 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大发展 |
3.1.2 农业半机械化与农业基本机械化的实现 |
3.1.3 以简单机械化维持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2 农业现代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945-2000 年) |
3.2.1 家庭农场成为美国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主体 |
3.2.2 农业机械化全面进步与农业科学化的实现 |
3.2.3 以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3 新时代经济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2000 年以后) |
3.3.1 新世纪以来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 |
3.3.2 农业贸易迅速扩张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 |
3.3.3 以外部市场需求支撑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与评价 |
4.1 基于显示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4.1.1 显示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测定 |
4.2 基于解释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 |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4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
4.2.5 样本与数据来源 |
4.2.6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分析 |
5.1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分析 |
5.1.1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总体变化 |
5.1.2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分析 |
5.1.3 美国农业成本优势分析——以大豆和玉米为例 |
5.1.4 一个案例:美国与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分析 |
5.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化优势分析 |
5.2.1 以农业质量获取差异化优势 |
5.2.2 以农业安全保障获取差异化优势 |
5.2.3 以农业专业化营销获取差异化优势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影响因素分析 |
6.1 生产要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1.1 丰富的天然资源为美国农业提供竞争基础 |
6.1.2 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提高美国农业生产效率 |
6.1.3 技术创新是美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
6.2 需求条件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2.1 国内需求助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快速形成 |
6.2.2 国际需求驱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
6.2.3 新兴市场促使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得以维持 |
6.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3.1 种子培育体系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
6.3.2 农产品加工业使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得到强化 |
6.3.3 冷链物流业促进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扩张 |
6.4 农业经营主体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4.1 家庭农场在美国农业经营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 |
6.4.2 独资经营是美国农场类型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 |
6.4.3 专业化农场经营创造和保持美国农业竞争优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辅助影响因素分析 |
7.1 政府因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7.1.1 美国农业价格支持政策 |
7.1.2 美国农业资源支持政策 |
7.1.3 美国农业出口市场计划 |
7.1.4 美国农业信贷和税收政策 |
7.1.5 美国农业保险补贴机制 |
7.2 历史机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7.2.1 西进运动给美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契机 |
7.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美国农业发展提速 |
7.2.3 科技革命加快了美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
7.2.4 世界人口暴增使美国农业继续蓬勃发展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
8.1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经验 |
8.1.1 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
8.1.2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
8.1.3 强势的相关支持产业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
8.1.4 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
8.2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教训 |
8.2.1 长期产能过剩易使美国爆发农业经济危机 |
8.2.2 农业企业垄断使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 |
8.2.3 农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
8.3 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困境 |
8.3.1 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
8.3.2 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 |
8.3.3 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 |
8.3.4 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 |
8.4 对提升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
8.4.1 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
8.4.2 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 |
8.4.3 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
8.4.4 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民国时期大学生社会服务活动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历史使命的担当 |
(二)社会现实的呼唤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四、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五、基本概念界定 |
(一)民国时期(1912-1937) |
(二)大学生 |
(三)大学社会服务 |
(四)大学生社会服务活动 |
六、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民国时期大学生社会服务活动的历史溯源 |
一、西方大学生社会服务溯源 |
(一)西方大学生社会服务之兴起 |
(二)西方大学生社会服务之发展 |
二、国内大学生社会服务活动的产生背景 |
(一)时代条件:教育发展的需要 |
(二)思想基础:各类教育思潮兴起 |
(三)特殊因素:青年担当意识生成 |
三、国内大学生社会服务活动的实施基础 |
(一)政府颁布大学开展社会服务的政策 |
(二)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倡导 |
(三)学校开展社会服务的积极探索 |
(四)青年大学生的内在主体性自觉 |
第二章 民国时期大学生社会服务活动的内容呈现 |
一、大学生之农业服务 |
(一)农业服务的实践背景 |
(二)农业服务的内容与形式 |
二、大学生之教育服务 |
(一)教育服务的实践背景 |
(二)教育服务的内容与形式 |
三、大学生之生活服务 |
(一)生活服务的实践背景 |
(二)生活服务的内容与形式 |
第三章 民国时期大学生社会服务活动的历史审视 |
一、民国时期大学生社会服务活动的特点 |
(一)活动领域复杂多元 |
(二)活动形式灵活多样 |
(三)活动主体主动积极 |
二、民国时期大学生社会服务活动的影响 |
(一)增加了农业的产量,提高了农民的素质 |
(二)提高了民众受教育水平,推动了教育事业发展 |
(三)改善了民众生活环境,丰富了民众精神世界 |
(四)培养了学生的服务能力,加深了学校的社会联系 |
第四章 民国时期大学生社会服务活动的当代启示 |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 |
(一)大学生对社会服务活动的认知尚不到位 |
(二)大学生社会服务活动的形式有待创新 |
(三)大学生社会服务活动的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
二、民国时期大学生社会服务活动的启示 |
(一)提高大学生的社会服务认知能力 |
(二)拓展社会服务活动的新型形式 |
(三)优化社会服务活动的管理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近现代南宁城市空间形态演进研究(1912-197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1 时间范围 |
1.3.2 空间范围 |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相关研究成果 |
1.5.1 南宁城相关研究 |
1.5.2 其他相关研究 |
1.5.3 对相关研究的评述 |
1.6 研究意义 |
1.6.1 理论意义 |
1.6.2 现实意义 |
第二章 南宁城市发展的地理和历史背景 |
2.1 南宁史地概况 |
2.1.1 地理概况 |
2.1.2 历史沿革 |
2.2 南宁史地概况 |
2.2.1 城市建设 |
2.2.2 南宁城在1912 年之前的城市空间发展特征 |
第三章 近代(1912-1950)南宁城市空间形态演进研究 |
3.1 近代南宁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的历史分期 |
3.2 新型空间要素初现的1912—1929 年 |
3.2.1 社会发展状况 |
3.2.2 城市建设 |
3.2.3 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分析 |
3.2.4 空间句法分析 |
3.3 空间形态产生转变的1930—1936 年 |
3.3.1 社会发展状况 |
3.3.2 城市建设 |
3.3.3 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分析 |
3.3.4 空间句法分析 |
3.4 城市建设趋于停滞的1937—1950 年 |
3.4.1 社会发展状况 |
3.4.2 城市建设 |
3.4.3 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分析 |
3.4.4 空间句法分析 |
3.5 近代南宁城市空间形态演进小结 |
第四章 现代(1951-1978)南宁城市空间形态演进研究 |
4.1 现代南宁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的历史分期 |
4.2 城区范围迅速扩张的1951—1960 年 |
4.2.1 社会发展状况 |
4.2.2 城市建设 |
4.2.3 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分析 |
4.2.4 空间句法分析 |
4.3 重构城市空间形态的1961—1978 年 |
4.3.1 社会发展状况 |
4.3.2 城市建设 |
4.3.3 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分析 |
4.3.4 空间句法分析 |
4.4 现代南宁城市空间形态演进小结 |
第五章 近现代南宁城市空间形态演进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
5.1 城市空间形态演进的特征分析 |
5.1.1 城区增长特征 |
5.1.2 城市空间结构特征 |
5.1.3 城市街道路网特征 |
5.2 城市空间形态演进的影响因素 |
5.2.1 自然地理环境因素 |
5.2.2 政治军事因素 |
5.2.3 经济技术因素 |
第六章 总结与反思 |
6.1 总结 |
6.1.1 研究小结 |
6.1.2 研究的创新点 |
6.2 反思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以探索创新的精神闯出一片新天地——忆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1 起步 |
2 探索与发展 |
3 创新 |
4 收获 |
5 感恩 |
(8)广西高层次人才集聚效果实证研究 ——以八桂学者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高层次人才 |
2.1.2 人才集聚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勒温场论 |
第3章 广西八桂学者项目实施现状 |
3.1 广西高层次人才聚集情况 |
3.1.1 广西高层次人才集聚成效 |
3.1.2 广西高层次人才集聚环境分析 |
3.2 广西八桂学者项目实施现状 |
3.2.1 广西八桂学者项目基本概况 |
3.2.2 广西八桂学者项目分类情况描述 |
第4章 广西高层次人才集聚效果的实证研究 |
4.1 人才集聚效果评价指标的构建 |
4.1.1 评价指标研究回顾 |
4.1.2 确定人才集聚效果评价指标 |
4.2 八桂学者人才集聚效果宏观因子分析 |
4.2.1 提取主因子 |
4.2.2 成分得分计算 |
4.3 八桂学者人才集聚微观效果分析 |
4.3.1 数据选取 |
4.3.2 八桂学者项目相关分析 |
第5章 实证结果分析 |
5.1 广西高层次人才集聚效果分析 |
5.1.1 广西高层次人才集聚效果整体提高 |
5.1.2 广西高层次人才集聚的经济效应明显 |
5.1.3 八桂学者政策实施效果显着 |
5.2 广西高层次人才集聚存在的问题 |
5.2.1 广西高层次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 |
5.2.2 广西高层次人才集聚外部环境有待加强 |
5.2.3 广西高层次人才政策激励机制缺乏创新 |
第6章 提升广西高层次人才集聚效果的建议 |
6.1 创新广西高层次人才集聚机制 |
6.1.1 完善主体参与机制 |
6.1.2 构建完善人才共享平台 |
6.1.3 加强高层次人才管理服务水平 |
6.2 优化广西高层次人才集聚环境 |
6.2.1 加大政策倾斜力度 |
6.2.2 完善公共服务建设 |
6.2.3 优化高层次人才结构 |
6.3 完善广西高层次人才激励体系 |
6.3.1 创新多元化激励手段 |
6.3.2 构建合理人才评价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高校合并初期人力资源整合问题研究 ——以甘肃省D校整体并入G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二)研究创新 |
第一章 核心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一、高校合并初期相关概念界定 |
(一)高校合并 |
(二)高校合并初期 |
(三)人力资源管理 |
(四)人力资源整合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一)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二)需求层次理论 |
(三)公平理论 |
(四)双因素理论 |
第二章 甘肃省D校并入G校后的人力资源整合现状 |
一、D校与G校合并概述 |
(一)D校概述 |
(二)G校概述 |
(三)两校合并概况 |
二、两校合并初期的人力资源整合管理情况 |
(一)人力资源整合目标 |
(二)人力资源整合管理方法与实施 |
(三)人力资源整合成效 |
第三章 人力资源整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存在的问题 |
(一)人力资源整合管理方案执行力不足 |
(二)人力资源配置不均衡情况突出 |
(三)忽视文化认同管理 |
二、人力资源整合产生问题的原因 |
(一)政府职能部门推动力度不够 |
(二)人力资源整合管理机构不健全 |
(三)人力资源整合与学科整合联系不紧密 |
(四)D校整合意愿不足 |
第四章 推动D校并入G校人力资源整合的对策建议 |
一、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 |
二、合理调整人力资源配置结构 |
三、加强人力资源统筹管理 |
(一)成立人力资源整合部门 |
(二)编制并实施人力资源整合管理规划 |
四、优化原有人力资源整合管理工作 |
(一)基于教师需求开展人力资源管理 |
(二)加强高层次人才离职管理 |
五、重视文化认同管理 |
(一)制定有效的院校文化整合计划 |
(二)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沟通协调 |
(三)破除“群体思维” |
(四)促进院校文化交流和融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高校合并初期人力资源中问题研究——以甘肃省D校整体并入G校为例”相关问题调查问卷 |
附录2 相关问题访谈提纲 |
(10)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及难点 |
2 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概述 |
2.1 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3 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存在问题及原因 |
3.1 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历程 |
3.2 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与矛盾 |
3.3 对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存在问题的分析 |
4 国内外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已有经验借鉴 |
4.1 国外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已有先进经验借鉴 |
4.2 国内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已有先进经验借鉴 |
5 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对策 |
5.1 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目标 |
5.2 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内容 |
5.3 保障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目标实现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广西农学院教师队伍建设十年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在广西一百年大事记[N].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 广西日报, 2021
- [2]都市变革下的近代旧体诗坛[D]. 谢文韬. 浙江大学, 2021
- [3]基于城景交互的桂林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2019)[D]. 李维鑫.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4]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彤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5]民国时期大学生社会服务活动研究(1912-1937)[D]. 张亚君.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6]近现代南宁城市空间形态演进研究(1912-1978)[D]. 李佳格. 广西大学, 2020(07)
- [7]以探索创新的精神闯出一片新天地——忆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历程[J]. 彭民璋.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4)
- [8]广西高层次人才集聚效果实证研究 ——以八桂学者项目为例[D]. 朱芳漫. 广西大学, 2020(07)
- [9]高校合并初期人力资源整合问题研究 ——以甘肃省D校整体并入G校为例[D]. 孙洁. 西北师范大学, 2020(12)
- [10]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问题研究[D]. 丁宁宁.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