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陕北革命活动故事选

周总理陕北革命活动故事选

一、周总理在陕北的革命活动故事选(论文文献综述)

赵子夜[1](2021)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研究(1949-1956)》文中提出中华民族历来是勤劳勇敢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同时积淀出无数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但在数千年的封建思想浸染下,传统的文学、戏剧、美术、音乐、舞蹈等文艺作品在其内容上均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暴力、愚昧、迷信、色情等诸多封建落后因素。这些封建落后的思想异质同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新中国及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是完全疏离的,必然要受到整饬与改造,使其纳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轨道,重塑民族国家理想,巩固新生人民政权。随着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和新的文艺机构团体的建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传统文艺改造运动逐渐拉开帷幕。期间,中国共产党相继从“改制”“改人”“改剧”三个方面,分别对传统文艺的体制、艺人、内容进行由内而外,自上而下的彻底改造。虽然在改造过程中也产生一定的问题,但总的来说,通过传统文艺的改造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文艺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了传统文艺的发展繁荣,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同时也进一步明晰了文艺发展的客观规律,理清了文艺与政治的辩证关系,坚定了“双百”方针的正确引导。论文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在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文艺思想的基础上,运用党史学、艺术学、文学等知识,通过文献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交叉研究法等方法,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改造传统文艺的背景、步骤、措施、作用、问题等进行综合研究,以总结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文艺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探索中国共产党文艺工作的历史规律,为当下文艺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和借鉴。具体来看,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国内外学者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及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同时对论文中所涉及的一些特定名词进行具体阐释。第二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背景。该部分首先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理论、列宁的文艺理论和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文艺理论三方面分别进行归纳分析,剖析中国共产党改造传统文艺的理论基础;随后对苏区时期和延安时期文艺改造的历史实践进行总结回溯,总结中国共产党改造传统文艺的实践经验;最后则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文艺改造的现实缘由进行系统分析,包括推进文艺现代转型、整饬伦理道德观念、重塑民族国家理想、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等等。第三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准备。该部分主要对建国前夕中国共产党为破旧立新,全面改造传统文艺所进行的铺垫工作进行系统地梳理与解构,包括对旧文艺机构的接管与改造、对传统文艺理论的改造与利用、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第四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出台及贯彻。该部分为本文的核心部分。首先对这一时期决定传统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第一届全国戏曲工作会议、“五五指示”及文艺整风运动这三个重要节点进行梳理分析,从宏观上描绘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路线。随后从“改制”“改人”“改剧”三个方面对中国共产党文艺改造的具体措施进行系统阐释解构,如从改革文艺管理体制、改革团体组织体制、改革团体管理体制三个层面对传统文艺体制进行彻底的变革;从思想改造、技能改造、形象改造三个层面实现传统艺人到文艺工作者的蜕变;最后从查禁反动有害的旧文艺、整理改造传统文艺和创作社会主义新文艺三个方面实现对传统文艺内容的改造与利用。第五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该部分承接第四章,主要对“双百”方针提出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嬗变进行解构研究。其中,首先介绍“双百”方针的形成、出台,客观评价“双百”方针对传统文艺改造的影响。之后从传统文学、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音乐四个方面分别阐述“双百”方针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第六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成果及经验。该部分首先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所取得的成果,并对传统文艺改造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提炼总结。借此进一步明确今后文艺的思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文艺的发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文艺的导向必须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文艺的繁荣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第七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问题及反思。该部分对传统文艺改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文艺改造中的教训进行深度反思,为当下及今后中国共产党文艺发展的路线政策提供借鉴参考。

魏玉山[2](2021)在《新中国文学出版与阅读(1949—1966)》文中指出新中国对文学作品的创作、出版、阅读极为重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先后创办了一批文学图书出版机构,如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作家出版社等,其间对私营文学出版机构进行了改造,均为文学出版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949年至1966年,我国文学图书出版数量经历了由少到多,再由多到少的变化,先后出版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国文学图书,数量颇丰,汗牛充栋,这与我国当时社会背景有关,也是基于对读者喜爱程度的考量。在文学图书出版取得显着成就的同时,国家层面开展了对古典文学出版与阅读的舆论引导,为文学出版与阅读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刘佳瑶[3](2020)在《中国红色书籍封面人物图像的谱系研究(1949-1999年)》文中指出本文运用谱系方法,分析了1949-1999年红色书籍封面的人物图像。文章总结概括了建国后五十年间红色书籍封面中革命领袖图像、英雄模范图像和工农兵图像的谱系,分析了这些谱系的延续与变化、特点与内涵,揭示了图像的延续与变化所包含的意义与价值,理解和阐释图像所折射的时代精神与文化象征。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阐述红色书籍的概念及封面人物图像的分类、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基本内容、研究方法及重点、难点、创新点;第二章主要分析了革命理论书籍和传记回忆书籍封面上的头像谱系、《共产党宣言》谱系、领袖肖像谱系、“红太阳”谱系、毛泽东诗词谱系、挥手谱系、领袖与人民谱系等图像谱系;第三章主要分析了革命英烈、劳动模范和干部楷模三类英模图像,主要包括向警予、黄继光、董存瑞、雷锋等谱系,以及孟泰、王进喜、焦裕禄和孔繁森等图像谱系;第四章主要分析了钢铁工人谱系、女工谱系、丰收谱系、行军谱系等工农兵谱系;第五章主要将红色书籍封面人物图像与同时期其他艺术图像进行了比较,并阐述了研究红色书籍图像的意义价值,以及红色书籍图像对当代书籍设计以及红色艺术的借鉴与启示。本文认为,1949-1999年红色书籍封面人物图像具有数量大、主题鲜明和反复出现的特点,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历史内涵。这些人物图像在半个世纪的发展中形成的图像谱系及其特定表达方式,呈现出独特的图像面貌和属于自己的视觉传统,是红色艺术创作中的优秀成果和宝贵财富,应将其精粹融入中华书籍文化与图像历史的新传统。研究红色书籍封面人物图像对于总结新中国美术的历史经验十分必要,可为当代书籍设计与时代政治的结合提供历史借鉴。同时本文的谱系研究也拓展了谱系方法的研究领域与范围。

裴世东[4](2019)在《《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夏鼐日记》为中心,通过对1966年以前夏鼐成长轨迹和学术历程的梳理,论述夏鼐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考古学思想之过程。在此基础上,提炼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各个组成单元及其相应的形成轨迹和理论溯源。总结出夏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西方考古学理论与中国的考古工作实际相结合;积极引入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与相关多学科实现交叉互动;执行严谨、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范式,并利用对考古材料多角度的审慎研究,努力复原古代社会情况与社会发展过程,进而达到阐明历史和人类的发展规律的目的,最终建立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考古学体系的考古学思想。绪论首先陈述选题缘由。夏鼐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学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近年来学界关于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方兴未艾,但从深度和广度看,尚显不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以过程考古学理论为代表的“新考古学”和后过程考古学理论在欧美考古学研究中普及并得到广泛应用,而夏鼐从西方引入的文化-历史考古学研究方法仍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占据主流地位。此外,中国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和技术同样沿袭夏鼐主持制定的田野发掘流程和规范;夏鼐关于中外考古交流和丝绸之路沿线考古研究的路径,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尤其是构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次阐述本文以1966年为时间节点的原因。夏鼐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初步形成于1966年,同时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特殊阶段,而考古学属于历史学科的组成部分,因此这十七年间史学的发展状况对考古学发展影响较大。最后对学术史进行了回顾,一是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二是与夏鼐学术思想相关的埃及学、科技史和中西交通史等领域为切入点的研究。第一章,论述夏鼐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建立过程,及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的考古学实践的具体路径。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建立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期(1920-1931)、过渡期(1931-1949)和形成期(1949-1966),最终成长为能够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考古学研究的学者。在萌芽阶段,夏鼐主要受“新文化运动”和“左倾”文学思潮影响,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唯物论和实践论思想;在过渡阶段,夏鼐对国民党政权的腐朽统治日益失望,对共产党逐渐产生好感L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政治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陆续展开,夏鼐经历了三次思想飞跃,成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学者。在此期间夏鼐积极参与政治学习,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学术研究,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参与考古学培训教育班,主持学术会议并拓展考古学的公共宣传等。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形成为其考古学思想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二章,详细论述了夏鼐留学英国,并将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引入国内,指导中国考古学实践的过程。第一节梳理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脉络;第二节通过夏鼐学习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过程,指出夏鼐在留学归国之前已经基本掌握文化-历史考古学理论和当时最先进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第三节叙述了 1949年前夏鼐的两次主要考古实践活动。其一是《考古学方法论》的学术讲座,这是夏鼐关于考古学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第一次厘定,其二是在西北地区开展的田野考古发掘,纠正了安特生关于甘青地区史前文化年代序列的某些错误结论,是夏鼐第一次全面将西方考古学理论、田野发掘技术与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结合的范例。最后,通过1949年后夏鼐主持的历次考古发掘,证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实现了以文化-历史考古学为代表的西方考古学理论和田野发掘方法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的中国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内涵。第三章,论述夏鼐提倡新科技手段、多学科交叉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夏鼐在出国留学前,对以生物、机械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技术兴趣浓厚,成为其对科技和多学科综合应用关注的渊源。赴英留学期间,夏鼐见证科技手段在考古学领域应用。回国后,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没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开展大规模相关技术应用,但是夏鼐凭借其对科技考古发展前景的判断,优先支持建立了碳十四实验室,为中国史前文化年代框架的制定奠定了技术基础。夏鼐推动其他学科与考古学的综合研究源于他长期以来对多学科关注,也归因于夏鼐在埃及考古学研究中的现实需要。1949年后,在有限条件下,夏鼐积极主持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纺织学、数学、地质学、化学、物理学甚至解剖学等多学科合作,在出土器物研究、成分鉴定等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夏鼐考古学思想中的最具特点的组成部分之一。第四章,论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反映夏鼐考古学思想初步确立的三个方面内容。共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对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夏鼐先后两次阐释了考古学文化命名问题,初步统一了中国考古学界对文化命名问题的认识,有力地推动考古学研究,尤其是史前考古学的健康发展;其次是总结了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六个方向,从人类起源和在我国境内居住时间,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古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国家的起源和城市发展,精神文化(艺术、宗教、文字)起源和发展,汉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六个方面拟定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方向;最后,夏鼐努力推动中外考古交流,实现考古学与世界学术潮流的同步发展。结论中,将1966年前夏鼐关于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和理论内涵以更清晰、简明的表达进行总结;通过对夏鼐“文革”复出以后继续推动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考古学体系努力的阐述,包括对考古学系统概念的定义,提出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新课题及对中国考古学的展望等,体现了夏鼐考古学思想存在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夏鼐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秉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原则的唯物论,尊重历史和人类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制定考古研究的方针、政策和具体的规划,根据考古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充实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内涵。

孙康轩[5](2019)在《基于场所精神表达的革命老区红色纪念馆建筑设计研究 ——以陕北榆林杨家沟革命纪念馆方案设计为例》文中指出革命老区红色纪念馆建筑的出现是为了纪念历史上重要的事件和伟大的人物,其承载着革命先辈们的革命故事,记载了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传承着战士们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展示先辈们在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过程中进行的艰苦卓越的奋斗历程。在纪念馆中人们可以去身临其境的感受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回望过去、体验革命精神,革命纪念馆这一充满精神意义的建筑类型是鼓舞新时代的人拼搏奋进的精神源泉,对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和青少年的教育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以其特有的功能和精神内涵成为人类的精神财富。纪念馆相对其他建筑类型而言,更强调以情感认同与共鸣作为设计的根本目标导向,并且强调在理性设计思维的基础上,要有更敏锐的感性思维方面的设计能力,从而营造出比较恰当的纪念性场景及恰当的情感底蕴,也即是纪念馆产生自己的场所精神使原本无情之物能有更深层次的感染力,更好的体现出纪念主题和纪念对象所承载的情感内涵和精神价值。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内容得到很大的扩展,也更加重视对精神层面的需求。对于革命纪念馆这一纪念性建筑的设计已不能再仅仅是简单地展示文字、图片、遗物等,更需要新的技术及设计手法,使得人们在纪念馆当中能体验到其特有的场所精神并使心灵得到感染与共鸣。目前多数革命纪念馆设计还是局限于陈展照片、遗物等,因此革命纪念馆的设计需要一个全新的转换,其内部空间应该从以“物”为主的展览转向“人”的体验,展示空间从形式和功能设计转向感官体验,内部空间的建构需要营造出相应的场所感,能够引起人们心灵的震撼与共鸣。革命老区红色纪念馆的成功在于纪念情感的表达,需要使得纪念主体的心理情感需求得到满足,并对革命老区红色纪念馆产生认同感。如何用建筑语言准确的表达革命纪念馆的深层次内涵、发挥其爱国教育功、充分体现场所感值得深入思考?基于此,本文以场所精神表达为楔入点,深入研究老区革命纪念馆的设计要点及策略,经过实地调研走访革命老区红色纪念馆,分析问题并总结成功的设计手法,从而得出从外部空间场所建构及内部空间组织两方面着手实现革命老区红色纪念馆的场所精神表达策略。在外部空间场所建构方面,场所的外部环境意境设计、场地的秩序组织、建筑外部形态及纪念载体的运用,较大的影响到纪念性的传达。内部空间组织层面上是从关注观者的体验出发,一方面增加情景体验空间的设计、参与性行为活动空间设计,此外从参观路径的设计及内部空间的纪念意境营造实现内部空间纪念性的传达,引导观者的情感共鸣,包括光、空间形状、空间尺度等空间要素的处理手法。最后笔者以跟随导师的实际项目杨家沟革命纪念馆设计做条件,进行革命老区红色纪念馆建筑方案设计探讨,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杨家沟革命纪念馆多方案设计实践中,实现场所精神表达。

唐文思[6](2019)在《《新仰光报》副刊群与缅甸华文文学(1950-1964)》文中认为《新仰光报》(1950-1964)是由缅甸爱国华侨自主创办、经营的一份华文报刊,是20世纪中期缅华文坛作家发表作品的重要园地。本论文将对《新仰光报》副刊群相关的社会背景、期刊面貌、思想内容等方面,做基于史料、文本的梳理和分析,并结合广阔的文学时代背景,探讨缅华文学发展的内部因素,以及中外文学与缅甸华文文学之间的互动和交流等,从而拓展这一时期的缅华文学研究。全文分为以下五部分:首先是绪论。本部分旨在梳理学术界关于缅甸华文文学现有的研究成果,理清本论文的研究对象、论述范围、研究意义,并指明本论文的创新点和主要研究方法。第一章是《新仰光报》及其副刊群简介。本章将结合史料介绍《新仰光报》的诞生背景、创刊始末及其编者的情况,并通过列表统计的方法,梳理《新仰光报》从1950年到1964年间存在的重要文艺性副刊和综合性副刊,继而分析该报副刊群的创作概况。第二章研究中外文学/文化的引介和传播对《新仰光报》副刊群的影响。首先从国族认同和文化传统两方面入手,探讨缅华报刊编辑、缅华作者孜孜不倦地引介、传播中国传统文学/文化的原因,同时考察《新仰光报》副刊如何体现中国传统文学/文化与缅甸华文文学的互动和交流;其次结合20世纪中期的冷战背景及其影响下的缅华文坛意识形态,尝试探讨本时期中外文学得以在缅华文坛进行传播的内在和外在原因,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学、苏联等外国文学被引介及传播的情形。第三章研究缅华文学的创造发展在《新仰光报》副刊群上的体现。首先着眼于受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传统文学影响的缅华本土创作,探讨20世纪50—60年代缅华文学在中国文学影响下的某些演变;其次侧重论述本时期缅华作家国家认同的转向,以时间线索为主,辅之以具体作品内容,探讨本时期缅华文学的独特性。最后是结语。本部分主要是对上述研究内容的概括总结,并进一步阐明本论文研究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田卫霞[7](2018)在《区域文化视野中的武乡鼓书》文中研究指明武乡鼓书,又被称为武乡琴书,是一种流行于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的汉族民间说唱音乐,主要的流传范围在:长治地区武乡县、襄垣县、沁县,以及晋中地区榆社县、左权县等地。2009年,武乡鼓书被列入山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在当代文化生态中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然而囿于流传地域有限,目前学界对武乡鼓书这一古老曲种的理论性研究较少;同时笔者在田野考察时发现,同为长治地区代表曲种的长子鼓书,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态势进入武乡等地的文化市场。因此,对武乡鼓书的研究与保护迫在眉睫。武乡鼓书所处的特殊、典型的区域环境,使其在晋东南地区发挥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武乡强大的红色文化影响力,仅在武乡鼓书名称的历史沿革中已有了充分的显现。因此,本文以区域文化为切入点,通过直观的图表、具体的谱例、大量的个案,对武乡鼓书音乐本体、传承样态、区域特点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从而揭示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让这支具有红色老区魅力的武乡鼓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文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一、武乡鼓书生态环境分析研究。从地理、社会、人文环境三个方面,对武乡鼓书的区域文化进行分析。二、武乡鼓书音乐本体分析研究。1.从萌芽期、形成期、成熟期三个阶段,对武乡鼓书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脉络进行梳理;2.从腔词音调关系、词逗与乐型以及唱词押韵特点三个方面对武乡鼓书“说”的形态进行分析;3.从结构性唱句与基础板式两方面对武乡鼓书“唱”的形态进行分析;4.对武乡鼓书的伴奏音乐(前奏曲、间奏)与伴奏乐器进行分析;5.从单口站唱、对口站唱、帮唱三个方面对武乡鼓书“表”的形态进行分析。三、武乡鼓书传承样态分析研究。分别以郝树清、常恵斌、石乃福、胡云云等为代表人物,总结出武乡鼓书民间型、传统型、借鉴型、新起型四种传承样态。四、武乡鼓书区域特点分析研究。文章从唱腔旋律、主奏乐器以及表演团队三个方面,对武乡鼓书的区域特点进行归纳。笔者似可认为,武乡鼓书背后的区域文化内涵,使之在晋东南诸多说唱音乐曲种中独树一帜。综上所述,在当前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脉的时代背景下,各类下乡演出活动丰富多样,笔者有足够的信心相信,武乡鼓书在未来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王宏波[8](2016)在《毛泽东传记出版的流变》文中指出领袖传记是熔历史与艺术于一炉的一个特殊品种。对政治人物特别是政治领袖人物作品的出版在不同时期有具体的规定,可以说,哪些政治领袖人物的传记能出版以及出版的程度等,与一定时代社会的历史背景攸关。领袖传记的编写与出版,不仅仅是历史的回顾与文学化的描述,更多的是关涉现实,是现实开放度与包容度的体现。因为对历史人物特别是政治领袖人物的评价问题,牵涉到怎样看待过往的历史、未来怎样继续前进等问题。自20世纪30年代末以来,有关毛泽东传记的出版先后经历几次消长,在领袖传记出版中,表现出从一人之传到多人之传,从高居云端到走下神坛的发展变化,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进步与包容。

任玲玲[9](2013)在《浩然与当代文学的政治化写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后,思想界、文艺界展开了连续不断的批判、改造运动。文艺方针背离文学的功能,文学和政治的关系日益扭曲,直至“文革”期间出现“八个样板戏一个作家”的局面。浩然是建国以来,“左”的文学路线的忠实执行者、受益者,同时也是受害者。所谓“政治化写作”,是指作家迎合或者根据当局的政治需要,为直接配合政治宣传,而以图解政策、图解社会、图解生活为创作手法的应景式的文艺写作。它是中国革命过程中,为适应革命的政治需要而被不断提倡起来的“左”倾文艺传统的产物,也是作家缺乏起码的文艺价值和文艺个性,而自觉不自觉地阿谀政治的结果。以浩然为典型的政治化写作,是建国以来极“左”思想和政治路线的文艺标签。“浩然与当代文学的政治化写作”在运用翔实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浩然的政治化写作进了剖析:首先,结合浩然不同阶段的文学创作,分析其如何通过故事结构表现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等意识形态化的主题。本文通过分析浩然不同时期的作品内容及创作经过、浩然创作活动与社会政治形势的对应关系,剖析浩然政治化写作的发展过程。浩然早期的短篇小说可以解读为宣传性型文艺作品。这一时期的作品内容几乎都是歌颂新中国农村移风易俗、公而忘私、爱社如家、助人为乐之类的好人好事,是配合国家大事所做的政策宣传。《艳阳天》和《金光大道》是浩然以图解“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为主题的政治图解型长篇小说。浩然“文革”期间创作的《西沙儿女》和《三把火》是僵硬的“文革”式写作,是“文革文学”的典型代表。“文革”后,浩然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勉强写了一些反映改革开放的作品,但由于已形成了固定的政治化写作模式,难以有所突破。其次,通过浩然的成长经历,分析浩然政治化写作的思想基因。浩然是一个孤儿,在解放区政府的帮助之下有了家、有了工作。从一个只受过三年多小学教育的农家子弟成长为受人尊敬的党报记者和走进文学殿堂的知名作家,一路革命走来,他有着有表现自己、向上爬的强大动力。对党的感恩戴德和多年从事党报记者的经历,使得浩然在当“文革”假“革命”之名要求文学为其服务时,浩然不但不会觉得别扭,反而会觉得这是题中应有之义,从而顺理成章地沿着这个思路去营构他的作品,去迎合“文革”政治的需要。正是由于这些社会的、政治的客观的条件以及作家自身主观意愿,促成了浩然在“文革”文坛上的特殊地位。最后,通过分析极“左”的时代氛围清理浩然政治化写作的文化逻辑。浩然作品的走红有他的社会氛围。读者、编辑、出版社、评论界,甚至各种各样的座谈会,都有“左”的要求,都在推动浩然去写“左”。浩然的问题,既是他个人问题,又是时代问题。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文革”结束,中国社会整体是一个极“左”时代。浩然要歌颂这个时代,必然要跟着这时代的要求走。建国后对胡风、丁玲、萧也牧、甚至后来对周扬等人文艺思想的批判,导致中国的文艺政策越来越“左”。阶级斗争、两条道路斗争、合作化、集体化、地主富农的反革命阴谋、批斗党内走资派等这些政治运动,自然成为浩然的作品主题。紧跟政治指挥棒的浩然,至死都坚持自己作为一个“时代歌者”的“真诚”性,对于自己所受到的质疑感到委屈、苦闷。将浩然放在当代思想史的大背景下,运用文学史、社会史、思想史、心态史等跨学科的方法,对当代中国文学的政治化写作进行深层次的清理,使文学能够重回批判现实主义的道路,对当下社会文化、文艺理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旺[10](2013)在《1976前后文学异同研究(1971-1979)》文中研究说明论文从文革与新时期文艺刊物的生产,文学编辑机制的惯性因素在文革与新时期文学中的作用、无产阶级文艺创作主体——工农兵业余作者、无产阶级群众文艺的代表形式——革命故事、文革与新时期对十七年文学传统的接受与变异、文革结束后作家形象塑造的意识形态性六个层面探讨1976年前后(1971——1979)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异同性。论文第一章探讨1971至1979年间文艺刊物生产方式的延续与变异。试刊号、复刊号、征文、抄袭、读者意见调查表是本章论述的五个关键词。对于1971年以来出版的文艺刊物来说,安全避开政治地雷是求得生存的首要条件,而1976年后文艺刊物面对的问题是如何避免政治尴尬,即1971——1976年间的办刊经历,复刊号如何讲述刊物的文革原罪是新时期伊始最富有意识形态症候的文学现象。征文是文革和新时期文艺刊物的一个重要栏目,同时它也是文艺刊物进行政治动员的重要举措。对待作品抄袭的态度反映出文革时期和文革结束后文学生态的变迁。读者角色从文革到新时期的变迁通过读者意见调查表内容的调整表现出来。论文第二章讨论1971年后编辑机制在文革主流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生产中的独特作用。已有研究关注文革与新时期作者群的跨界性,并未注意文学编辑机制的延续性。本章以叶至善、鲁秀珍对肖复兴稿件的修改,何启治对陈忠实的热情鼓励,谢泉铭对张抗抗、赵丽宏、王小鹰等知青作者的指导为例,分析文革文学编辑对十七年文学编辑惯性的继续发挥:修改稿件、介入作品生成过程,敏感的政治嗅觉,与作者建立良好的私人关系。在完全政治化的文革社会,编辑与作者的私人友谊也延伸为另外一种形态: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情恩义伦理”对专制体制微弱的抵抗。作为文学编辑机制中的重要因素——作者——在文革时期也表现出独特的创作心理。对时代风气的追随与以写作改变命运的功利理性影响了文革时期开始写作的作者心态,本章以叶辛为例探讨这一问题。论文第三章在回顾左翼文学传统基础上讨论文革时期工农兵业余作者写作问题。对“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原教旨主义理解,使得1949年后主流文学对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人、农民和作为国家机器的解放军的写作潜能表现出巨大的期待热情,并付诸行动进行培养训练。1949年后,主流文学赋予工农兵业余作者写作以政治意义经历了两个阶段:对资产阶级文学堡垒的攻占,消灭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后者开启了文革时期工农兵业余作者的写作热潮。文革结束后,工农兵业余作者从舆论中心跌落,遭遇何去何从的身份难题。论文第四章在左翼文学以“文艺”取代“文学”的演进脉络中讨论故事这一民间文艺形式在十七年时期、特别是文革和新时期的演变史。从旧书到革命故事,从旧说书人到革命故事员,故事经历了革命意识形态的彻底改造。文革结束后,故事的去革命化成为主导舆论,但故事的性质定位遭遇新的难题。论文第五章探讨十七年文学中的农村题材小说与叙事诗在文革与新时期的变异与发展。作为十七年期间最为重要的叙述模式,农村题材小说在文革中继续存在,新时期伊始,农村题材小说成为备受瞩目的创作潮流,本章以陈忠实、周克芹、叶蔚林、古华、孙健忠五位作家为例,分析他们从十七年到文革再到新时期的创作演变。十七年叙事诗传统在文革与新时期的延异则以梅绍静诗歌中信天游的抒情功能演变为对象进行探讨。论文第六章讨论作家形象塑造在文革与新时期转换过程中发挥的独特作用。本章首先考察文革当红作家浩然在文革结束后的形象塑造问题,其次探讨历次政治运动中受到批判的作家新时期伊始的文革记忆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合谋。

二、周总理在陕北的革命活动故事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周总理在陕北的革命活动故事选(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1.5 基本概念界定
第2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背景
    2.1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理论
        2.1.2 列宁的文艺理论
        2.1.3 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文艺理论
    2.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实践经验
        2.2.1 苏区时期的文艺改造
        2.2.2 延安时期的文艺改造
    2.3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现实缘由
        2.3.1 协调继承发展,推进文艺现代转型
        2.3.2 培育文化认同,整饬伦理道德观念
        2.3.3 建立人民主体,重塑民族国家理想
        2.3.4 强化宣传机制,巩固新生人民政权
第3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准备
    3.1 中国共产党对旧文艺机构及传统文艺理论的改造
        3.1.1 中国共产党对旧文艺机构的改造
        3.1.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理论的改造
    3.2 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及影响
        3.2.1 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
        3.2.2 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影响
    3.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
        3.3.1 中央性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
        3.3.2 地方性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
第4章 中国共产党传统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出台及贯彻
    4.1 中国共产党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出台
        4.1.1 改造的基本方向:第一届全国戏曲工作会议
        4.1.2 改造的根本方针:“五五”指示
        4.1.3 改造的思想纠偏:文艺整风
    4.2 中国共产党对文艺体制的改造
        4.2.1 改革文艺管理体制
        4.2.2 改革团体组织体制
        4.2.3 改革团体管理体制
    4.3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艺人的改造
        4.3.1 思想改造
        4.3.2 技能改造
        4.3.3 形象改造
    4.4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内容的改造
        4.4.1 查禁反动有害旧文艺
        4.4.2 整理改造传统文艺
        4.4.3 创作社会主义新文艺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
    5.1 “双百方针”的提出
        5.1.1 “双百”方针的提出
        5.1.2 “双百”方针的影响
    5.2 “双百”方针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
        5.2.1 改造传统文学的推进
        5.2.2 改造传统戏剧的推进
        5.2.3 改造传统美术的推进
        5.2.4 改造传统音乐的推进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作用及经验
    6.1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作用
        6.1.1 确立社会主义的文艺体制
        6.1.2 推动传统文艺的繁荣发展
        6.1.3 建立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
    6.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经验
        6.2.1 文艺的思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6.2.2 文艺的发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6.2.3 文艺的导向必须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
        6.2.4 文艺的繁荣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第7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问题及启示
    7.1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问题
        7.1.1 文艺改造教条化
        7.1.2 文艺论争政治化
    7.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启示
        7.2.1 尊重文艺发展的客观规律
        7.2.2 正确处理政治与文艺的关系
        7.2.3 坚持“双百”方针的正确引导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新中国文学出版与阅读(1949—1966)(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学出版机构的改造与建设
    1.创办文学图书出版机构
        (1)人民文学出版社。
        (2)从新文艺出版社到上海文艺出版社。
        (3)作家出版社。
        (4)中国青年出版社。
        (5)解放军文艺社。
    2.对私营文学出版机构的改造
二、文学图书出版与阅读
    1.文学图书出版概况
    2.中国文学图书的出版与阅读
        (1)中国当代文学图书出版。
        (2)中国现代文学图书的再出版。
        (3)中国古典文学图书出版与阅读。
三、开展对古典文学出版与阅读的舆论引导

(3)中国红色书籍封面人物图像的谱系研究(1949-1999年)(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红色书籍的概念及封面人物图像的分类
    1.2 选题来源与依据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 基本内容及研究方法
    1.6 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2 革命领袖图像谱系
    2.1 革命理论书籍封面上的领袖图像
        2.1.1 头像谱系
        2.1.2 《共产党宣言》谱系
        2.1.3 领袖肖像谱系
        2.1.4 “红太阳”谱系
        2.1.5 毛泽东诗词谱系
    2.2 传记回忆书籍封面上的领袖图像
        2.2.1 领袖肖像谱系
        2.2.2 挥手谱系
        2.2.3 领袖与人民谱系
    小结
3 英雄模范图像谱系
    3.1 革命英烈图像
        3.1.1 向警予谱系
        3.1.2 董存瑞谱系
        3.1.3 黄继光谱系
        3.1.4 雷锋谱系
    3.2 劳动模范图像
        3.2.1 孟泰谱系
        3.2.2 王进喜谱系
    3.3 干部楷模图像
        3.3.1 焦裕禄谱系
        3.3.2 孔繁森谱系
    小结
4 工农兵图像谱系
    4.1 工人图像
        4.1.1 钢铁工人图像谱系
        4.1.2 女工图像谱系
    4.2 农民图像
        4.2.1 土地谱系
        4.2.2 丰收谱系
    4.3 士兵图像
        4.3.1 行军图像谱系
        4.3.2 战斗图像谱系
    总结
5 红色书籍封面人物图像研究的价值与当代意义
    5.1 红色书籍封面人物图像对同时期其他艺术图像的借鉴
        5.1.1 直接使用
        5.1.2 模仿使用
    5.2 研究红色书籍封面人物图像的价值与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附录 A 书目
附录 B 中国红色书籍出版大事记(1949-1999 年)
附录 C 中国红色书籍封面代表性图像谱系(1949-1999 年)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
        一、选题原因
        二、1966年时间节点的设定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
        二、对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注释规范
        一、研究方法
        二、注释规范
第一章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分期与实践途径研究
    第一节 萌发时期(1920-1931)
    第二节 过渡时期(1931-1949)
    第三节 形成时期(1949-1966)
    第四节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实践途径
    小结
第二章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第一节 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第三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中国的实践(1941-1949)
    第四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新中国的实践(1949-1966)
    小结
第三章 夏鼐与新技术、多学科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新技术在考古学应用
    第二节 夏鼐与多学科考古学研究
    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初步建立
    第一节 中国考古学体系的提出
    第二节 规划中国考古学发展方向
    第三节 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
    第四节 推动中外考古交流
    小结
结论
附录一: 夏鼐阅读书籍目录
附录二: 夏鼐阅读期刊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基于场所精神表达的革命老区红色纪念馆建筑设计研究 ——以陕北榆林杨家沟革命纪念馆方案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导师项目参与
        1.1.2 革命老区红色纪念馆的发展趋势
    1.2 课题研究对象及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课题研究现状
        1.3.1 有关场所精神理论的研究
        1.3.2 革命纪念馆研究
        1.3.3 革命老区红色纪念馆的建设现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4.3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课题相关理论研究
    2.1 场所精神理论内容研究
        2.1.1 建筑学场所理论产生背景
        2.1.2 建筑学场所精神理论的发展
        2.1.3 场所精神理论的主要内容
    2.2 革命老区红色纪念馆基础理论研究
        2.2.1 革命纪念馆的缘起与发展
        2.2.2 革命老区红色纪念馆的功能
        2.2.3 革命老区红色纪念馆类型
        2.2.4 革命老区红色纪念馆特质
        2.2.5 革命老区红色纪念馆场所精神表达的内容
    2.3 场所精神与革命老区红色纪念馆的关系研究
        2.3.1 场所精神表达运用到革命老区红色纪念馆的的必然性
        2.3.2 场所精神表达运用到革命老区红色纪念馆的重要意义
    2.4 本章小结
3 调研与解析
    3.1 调研情况
        3.1.1 调研计划
        3.1.2 调研案例
        3.1.3 调研项目基地
    3.2 文献调研—革命纪念馆案例解析
        3.2.1 辛亥革命纪念馆
        3.2.2 照金革命纪念馆
        3.2.3 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3.3 实地调研—革命老区红色纪念馆解析
        3.3.1 延安革命纪念馆
        3.3.2 西柏坡革命纪念馆
        3.3.3 华北革命战争纪念馆
    3.4 基地调研—陕北榆林杨家沟地域解析
        3.4.1 自然环境
        3.4.2 人文环境
        3.4.3 窑洞建筑
    3.5 本章小结
4 革命老区红色纪念馆外部空间场所精神建构
    4.1 基于场所精神的外部空间意境设计
        4.1.1 地域特性的提取
        4.1.2 场所环境的营造
    4.2 基于场所精神的场地秩序组织
        4.2.1 场地空间布局
        4.2.2 场地流线组织
        4.2.3 场地序列节奏控制
    4.3 基于场所精神的建筑形态表现
        4.3.1 建筑体量的“大”
        4.3.2 外部空间的比例及尺度
        4.3.3 建筑形态
        4.3.4 建筑色彩与材质
    4.4 本章小结
5 革命老区红色纪念馆内部空间组织与场所精神表达
    5.1 以体验为先导的内部设计
        5.1.1 知觉体验的引入
        5.1.2 情境体验空间设计
        5.1.3 参与性行为活动空间设计
    5.2 路线设计与情感引导
        5.2.1 空间布局
        5.2.2 空间序列
        5.2.3 流线组织
    5.3 内部空间场所意境营造
        5.3.1 空间的形状
        5.3.2 空间的尺度
        5.3.3 光的营造
    5.4 小结
6 基于场所精神表达的杨家沟革命纪念馆设计实践
    6.1 杨家沟革命纪念馆概况
        6.1.1 杨家沟革命纪念馆旧址
        6.1.2 新建杨家沟革命纪念馆项目概况
    6.2 基于场所精神表达的杨家沟革命纪念馆多方案设计探讨
        6.2.1 方案一设计解析
        6.2.2 方案二设计解析
        6.2.3 方案三设计解析
    6.3 杨家沟革命纪念馆内部设计思考
        6.3.1 内部展示主题设计
        6.3.2 情感节奏控制
    6.4 本章小结
7 反思与总结
    7.1 总结
    7.2 反思
致谢
参考文献
表目录
图目录
附录

(6)《新仰光报》副刊群与缅甸华文文学(1950-196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局限
第一章 《新仰光报》及其副刊群简介
    第一节 《新仰光报》简介
        一、创办背景
        二、创刊始末
        三、编者情况
    第二节 《新仰光报》副刊群的创作概况
        一、《语林》、《文化宫》副刊
        二、《缅华学生》副刊
        三、《下午茶座》副刊
        四、《湖畔公园》副刊
        五、《伊江潮》副刊
        六、《雅杯》、《小说》副刊
        七、《麦草》副刊
第二章 《新仰光报》副刊群与中外文学/文化的引介和传播
    第一节 国族认同、文化传统与中国传统文学/文化的引介和传播
        一、一脉相承:20世纪50年代缅华作者的国族认同与文化传统
        二、中国传统文学/文化的引介与解读
        三、香港新武侠小说的传播与引介
    第二节 冷战背景、意识形态与中外文学/文化的引介与传播
        一、冷战中的“中国立场”:缅华左翼文坛的意识形态化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引介与传播
        三、苏联等外国文学的引介与传播
第三章 《新仰光报》副刊群与缅华文学的创作发展
    第一节 中国文学的影响和吸纳:缅华文学中的“同根同源”
        一、时代的烙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二、精神内核:中国传统文学的投射
    第二节 国家认同的转向与缅华文学创作的本土化
        一、对缅甸语言及文艺作品的介绍
        二、对本土风物的描绘
        三、本土视维:“我”看缅甸
结语
附录
    表1: 《下午茶座》副刊连载小说篇目
    表2: 《伊江潮》副刊连载小说篇目
    表3: 《雅杯》副刊连载小说篇目
    表4: 《小说》副刊连载小说篇目
参考文献
致谢

(7)区域文化视野中的武乡鼓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缘起
    0.2 研究现状
        0.2.1 综述类
        0.2.2 作品类
        0.2.3 方言类
    0.3 研究方法
        0.3.1 文献资料法
        0.3.2 田野考察法
        0.3.3 实验语音学方法
    0.4 研究意义
第一章 武乡鼓书生态环境
    1.1 武乡鼓书地理环境——太行山区
    1.2 武乡鼓书社会环境——红色老区
    1.3 武乡鼓书人文环境——方言、曲艺
        1.3.1 武乡方言
        1.3.2 曲艺之乡
第二章 武乡鼓书音乐本体
    2.1 历史沿革
        2.1.1 萌芽期(鼙儿腔——骨板书——瞽儿腔)
        2.1.2 形成期(八角鼓书——鼓配琴——鼓儿书)
        2.1.3 成熟期(武乡鼓书——武乡琴书——武乡鼓书)
    2.2 唱词与语言
        2.2.1 腔词音调关系
        2.2.2 词逗乐型关系
        2.2.3 唱词押韵特点
    2.3 唱腔与板式
        2.3.1 结构性唱句
        2.3.2 常用之板式
    2.4 伴奏与乐器
        2.4.1 伴奏音乐
        2.4.2 伴奏乐器
    2.5 表演形态
第三章 武乡鼓书传承样态
    3.1 民间型——以郝树清为代表
    3.2 传统型——以常恵斌、白小英为代表
        3.2.1 常恵斌
        3.2.2 白小英
    3.3 借鉴型——以石乃福为代表
    3.4 新起型——以胡云云为代表
第四章 武乡鼓书区域特点
    4.1 唱腔旋律区域特点
    4.2 主奏乐器区域特点
    4.3 表演团队区域特点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8)毛泽东传记出版的流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传记出版概况
二、从一人之传到多人之传
三、对王稼祥等早期中共党的领导人展开了研究
四、从高居云端到走下神坛

(9)浩然与当代文学的政治化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状况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悄然归去的浩然
    第一节 孤独的落幕
    第二节 为谁写作
第二章 家庭出身和青年时代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歌者
        一、从孤儿到户主
        二、记者生涯
    第二节 作家梦
        一、一张“作家证”
        二、从《红旗》到北京市文联
第三章 早期创作活动
    第一节 “文革”前的短篇小说
        一、主要作品集
        二、作品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创作经验
        一、无产阶级理想人物的塑造
        二、创作公式
    第三节 评论界对浩然短篇小说的评价
        一、肯定浩然对社会主义新生活、新事物的歌颂
        二、批评浩然对阶级斗争表现不足
第四章 《艳阳天》的创作及其社会影响
    第一节 创作背景及经过
        一、《艳阳天》的创作背景
        二、《艳阳天》的创作经过
    第二节 《艳阳天》的主要内容与改编
        一、主要内容
        二、《艳阳天》的版本差异与不同时期的推介
        三、小说文本的外溢
    第三节 阶级斗争的文学描述
        一、《艳阳天》的创作特色
        二、《艳阳天》里的阶级阵营与阶级矛盾
        三、《艳阳天》关于阶级斗争的日常化、生活化的描述
    第四节 评论界对《艳阳天》的解读与批判
        一、“文革”时期的评论
        二、“文革”后的评论
第五章 《金光大道》的创作及其影响
    第一节 《金光大道》的创作经过及主要内容
        一、《金光大道》创作经过
        二、《金光大道》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的历史叙述与文学叙述
        一、“农业合作化”的历史叙述
        二、“农业合作化”的文学叙述
    第三节 《金光大道》的政治宣讲
        一、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
        二、“高大全”的示范性与样板性
        三、革命话语对日常生活的入侵
    第四节 小说文本的外溢
        一、小说文本的改编
        二、电影《金光大道》的拍摄与影响
    第五节 《金光大道》的相关评论
        一、“文革”期间的评价
        二、“文革”后的评价
第六章 “文革”中的经历及其它创作
    第一节 “文革”期间经历
        一、走红的农民作家
        二、“文革”中两桩公案
    第二节 《西沙儿女》的创作与影响
        一、《西沙儿女》的创作
        二、《西沙儿女》内容与特色
    第三节 迎合与彷徨:《百花川》创作与修改
        一、《百花川》的内容
        二、从《三把火》到《百花川》
    第四节 对“文革”期间浩然的评价
        一、浩然作品的评价
        二、对浩然“文革”表现的评论
第七章 “文革”后浩然的境况和文学活动
    第一节 遁走“泥土巢”
        一、“文革”后的经历
        二、“文艺绿化”工程
    第二节 “文革”后的创作
        一、“反思”过去寻找新出路
        二、主要作品
        三、对浩然“文革”后作品的评价
第八章 浩然作品的艺术分析
    第一节 浩然创作的四个阶段
    第二节 政策、主题与故事情节
    第三节 语言特色
第九章 浩然政治化写作的文化逻辑
    一、浩然晚年受到的批评
    二、浩然政治化写作的逻辑分析
附录1 打倒“四人帮”后浩然在北京市文联恢复大会上的检讨
附录2 浩然关于老舍之死的第一次访谈
附录3 浩然作品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10)1976前后文学异同研究(1971-197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综述
    二、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及意义
第一章 文革与新时期文艺刊物的生产方式
    第一节 文革文艺刊物的政治试探:试刊号
    第二节 新时期文艺刊物的复刊之路:如何讲述文革原罪
        一、“四人帮”的阴谋与“我们斗争性不强”
        二、为刊物正名:回归“十七年”与文艺刊物的“伤痕”叙事
    第三节 文革与新时期文艺刊物的政治动员:“征文”
        一、文革征文:无产阶级文艺新军的培养与政治博弈的论证
        二、新时期征文:新时期总任务的集合令与“去曲艺化”
    第四节 “抄袭”在文革与新时期的遭遇:
        一、资产阶级名利思想与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对立
        二、新时期: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垒思想的弱化
    第五节 读者意见调查在文革与新时期的作用:群众还是读者
第二章 从文革到新时期:编辑机制惯性与跨界文学生产
    第一节 编辑的职业惯性与文革文学和新时期文学
        一、1949年后的文学编辑:组织化文学的生产者
        二、文革:组织化文学编辑机制的延续与“人情伦理恩义”的反作用力
    第二节 文革时期的发表语境与知识青年的创作心理
第三章 无产阶级文艺创作主体——工农兵业余作者谱系
    第一节 1949年之前关于工农作者的讨论与实践
        一、文学大众化与工农通讯员
        二、农民文艺与工人文艺
    第二节 1958、1966、1976:工农兵业余作者的写作实践
        一、1958——1966:拿下“文学堡垒”与通向共产主义
        二、1966—1976:无法完成的文化大革命与永远长不大的工农兵业余作者
    第三节 新时期:工农兵业余作者何去何从
第四章 无产阶级文艺的胜利与难题:革命故事在文革与新时期文学的定位
    第一节 革命故事与革命故事员:民间文艺的革命化与组织化
    第二节 新时期:重述故事传统与新故事的提出
第五章 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中的十七年小说、诗歌传统
    第一节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在文革与新时期的延异
        一、陈忠实:文革与新时期的十七年作家
        二、周克芹:社会主义新人塑造的贯穿性
        三、叶蔚林:歌词创作与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对话
        四、古华:风俗的挤压与释放
        五、孙健忠:乡土味中的民族性
    第二节 十七年叙事诗传统在文革与新时期的变异与发展
        一、《兰珍子》:“文革”诗歌与“十七年”民歌体叙事诗传统
        二、“兰珍子”与“我就是你的梅”:革命后代与落难学生
        三、陕北与延安:从革命圣地到母亲、祖国以及民族
        四、梅绍静的信天游:从革命形式到故事重述
第六章 告别文革,走向新时期:1976—1979作家形象形塑的意识形态性
    第一节 文革主流作家:浪子回头金不换
    第二节 文革中被贬抑的作家:霜叶红于二月花
结论
参考文献

四、周总理在陕北的革命活动故事选(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研究(1949-1956)[D]. 赵子夜. 吉林大学, 2021(01)
  • [2]新中国文学出版与阅读(1949—1966)[J]. 魏玉山. 编辑之友, 2021(04)
  • [3]中国红色书籍封面人物图像的谱系研究(1949-1999年)[D]. 刘佳瑶. 北京印刷学院, 2020(10)
  • [4]《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D]. 裴世东. 安徽大学, 2019(02)
  • [5]基于场所精神表达的革命老区红色纪念馆建筑设计研究 ——以陕北榆林杨家沟革命纪念馆方案设计为例[D]. 孙康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6]《新仰光报》副刊群与缅甸华文文学(1950-1964)[D]. 唐文思. 厦门大学, 2019(08)
  • [7]区域文化视野中的武乡鼓书[D]. 田卫霞. 山西大学, 2018(04)
  • [8]毛泽东传记出版的流变[J]. 王宏波.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6(04)
  • [9]浩然与当代文学的政治化写作[D]. 任玲玲. 南京大学, 2013(07)
  • [10]1976前后文学异同研究(1971-1979)[D]. 李旺. 南京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周总理陕北革命活动故事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