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分类体系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王沛,林世田[1](2021)在《毕生心血付书山——丁瑜先生的生平与贡献》文中研究指明丁瑜先生毕生从事图书馆事业,曾先后在出版总署图书馆(今中国版本图书馆)、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工作。他专注图书馆基础业务,首创图书提要卡片目录,参与编纂《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他热爱古籍事业,在文献搜采、典籍守护、技艺传承、善本书目编纂等方面笃行不倦,成就斐然。他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伟大事业,是老一辈图书馆专家的典型和今天图书馆人的楷模。
王沛,林世田[2](2021)在《毕生心血付书山——丁瑜先生的生平与贡献》文中研究说明丁瑜先生毕生从事图书馆事业,曾先后在出版总署图书馆(今中国版本图书馆)、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工作。他专注图书馆基础业务,首创图书提要卡片目录,参与编纂《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他热爱古籍事业,在文献搜采、典籍守护、技艺传承、善本书目编纂等方面笃行不倦,成就斐然。他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伟大事业,是老一辈图书馆专家的典型和今天图书馆人的楷模。
王海峰[3](2021)在《中国儿童图书分类现状、问题与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儿童图书分类发展历经百年。中国儿童图书分类法研究的历史经验,为中国当下儿童图书分类法建设提供了参考。中国当代儿童图书分类问题杂多,原因复杂。本文指出中国当代儿童图书分类现状及问题,探讨有效的儿童图书分类方法,倡导建设科学的儿童图书分类体系,有助于全民阅读视野下儿童阅读活动的完善和儿童图书市场的发展。
吴稌年[4](2021)在《刘国钧学术思想概述》文中认为刘国钧60余年的学术生涯可划分为5个阶段,文中对各个阶段他所研究的成果加以概括,揭示出刘国钧一生学术生涯中取得的主要成果。他是我国第一次图书馆学术研究高潮中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是第二次图书馆学术研究高潮的引领者和核心代表人物,是我国图书馆自动化的先驱和中国机读目录的开拓者。
李香月[5](2021)在《傅熊湘对民国图书分类法的探索与突破》文中研究指明民国时期,在新旧学术冲突与融合的影响下,图书分类方法发生了从传统四部到中西并存进而中西统于同一分类体系的变化。傅熊湘在1929年提出的《湖南省立中山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将"经典"单列一类,用多重纲目构建,能够贯通古今,融合中西,贴合实际,在尊重传统的同时,迈出了向近代学科体系和知识体系过渡的重要一步。傅熊湘分类法以其客观性、系统性,成为杜威"十进法"影响下独具特色的"改革派"分类法,为西方图书馆学本土化提供了一种合理的可能。
王崇良,余朝晖[6](2021)在《张琪玉索引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张琪玉是我国最早关注、研究中国索引事业和索引学理论的学者。20世纪60年代初期和中期,他就关注书目检索工具问题,专门探索研究了"组配索引法"编制技术方法;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持编制出版了《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二版)索引》,开创了《中图法》编制分类法类目索引的先例;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高度关注中国索引事业发展和索引学理论研究工作,并把索引学看成是情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展开了持续研究工作,为中国当代索引学创立与发展作出了重要理论贡献。本文从4个方面对张琪玉在索引学领域所取得的学术思想成就进行了较为清晰的揭示和梳理,目的就是要使他的学术思想、学术精神和学术造诣得到继承和发扬。
关泠[7](2020)在《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研究》文中提出军事百科全书编纂是以“编纂”为核心的创造性精神劳动,是社会科学文化活动中的专业实践活动。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是中国军事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也是军事辞书编纂的重要领域。编纂实践始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中国军事科学发展史和辞书编纂史上的一项开创性工作。以《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第一版及《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一版、第二版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大型军事百科全书、辞典,系统介绍古今中外军事领域知识,全面总结军事理论与军事实践,建立起富有中国特色的军事百科知识体系,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成果,体现了中国当代军事科学发展水平,在传播军事知识,推动军事科学发展,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对于编纂实践,对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理论的探索虽然产生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但还不够丰富,特别是近10年鲜有系统的研究。本文以近代以来世界军事百科全书编纂谱系为框架,将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置于该框架中研究与考量。以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历史为主线,通过回顾不同历史时期编纂机构、编纂人员、编纂成果的发展,总结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经验。通过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的理论依据和基础,军事知识秩序的建立过程,编纂系统工程的运行方式,研究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理论与方法。通过探讨编纂的政治性与客观性的科学考量,以及文献资料研究在编纂中的作用,研究军事百科全书编纂规律。以中国当代3部大型军事百科全书为个案,从其编纂内容、编纂实践、编纂现代化着手,研究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特色与创新。本文运用军事学、辞书学、史学、编辑出版学及传播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对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作了系统研究。从“学科论”出发,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的知识分类及其与军事学科的建立与发展的关系。从文化缔构的角度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体系在建立新的军事知识秩序,实现军事知识的规范化、标准化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以辞书框架理论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主体与编纂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本文首次对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历史进行了系统研究。查阅了1980年至2016年军事百科全书编纂原始文件、资料、档案、会议记录等,访谈了部分直接参与编纂的专家学者和重要事件亲历者,厘清了编纂中的重要事件、节点及发展脉络。通过考察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体制和机制的形成与发展,并与国内外其他百科全书编纂进行比较,提炼并总结了编纂特点、作用和贡献。通过对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与军事学科的建立及发展进行系统探索,认为编纂活动为军事学相关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推动和深化了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首次集中对编纂中若干重要历史问题的处理和解决进行探究,通过文献梳理、档案整理、访谈记录等,重点研究了解放军军战史、重要人物若干问题的编纂原则、标准,以及表述、评价标准(准则)的形成,如长征“密电事件”、抗日战争中人民军队战绩等表述的形成及我军36位军事家的确定过程等,集中反映了编纂工作与科学研究的相互促进及其统一。本文拓展了军事百科全书研究的领域,丰富了相关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思路与借鉴。
温庆新[8](2020)在《“尊体”未竟:通俗小说在明清书目由史、子入集的衍变——一种基于目录学知识分类体系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通俗小说在明清书目由史、子入集的衍变,与明清时期知识分类体系的更迭有关。清中叶以前的私家藏书目试图寻求在目录学知识体系中合理安顿通俗小说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是传统目录学知识体系接纳通俗小说的操作尝试。而《四库全书总目》等史志目录予以摒弃,表明通俗小说在以"申明大道"为价值诉求的传统目录学知识体系中的边缘化。近代以通俗小说为凭借进行社会变革的文化自信建构,促使时人试图在传统书目原有的知识体系中进行提升通俗小说地位的部类改良。但在子部设置"通俗小说类"或归入集部的改良,采用的是西方知识分类体系中叙述"事实"先行的思路。这种以"体裁"性质与文学价值来突显通俗小说政教意义的推崇之举,与传统目录学主体干预式介入的弘道思路相矛盾,以至于未能促成明清目录学视野下通俗小说"尊体"的确立。
杨永琪,高凡,周蓉[9](2020)在《民国时期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藏书分类体系研究及其实证》文中认为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在晚清民国时期围绕图书分类与排架活动进行了颇具校情与学科特色的探索与实践,有的做法极具特色。本文基于馆史档案的实证研究,是对近代图书分类历史活动的补充与丰富,对于馆藏文献的整理也提供宝贵的助力。
姚伯岳[10](2020)在《我国图书馆古籍编目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意义]古籍编目是古籍保护的核心内容和基础工作,"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13年来,我国图书馆古籍编目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同时也面临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应当引起国家层面的足够重视,及时采取有力对策,尽早予以解决。[方法/过程]通过对这些问题逐一进行分析,挖掘深层次的原因,提出解决的路径和方法。[结果/结论]我国古籍保护的下一个工作重点应该转移到对古籍编目的特别关注上来,要改进和完善全国性的古籍编目和发布系统,加强对古籍编目人员的重点培养,加强古籍编目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保证古籍编目工作持之以恒地高质量进行。
二、试论《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分类体系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分类体系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毕生心血付书山——丁瑜先生的生平与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以致用入芸台 |
二、与时俱进开新篇 |
(一)开创提要卡片目录 |
(二)参与编纂《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
三、片纸只字犹珍藏 |
(一)碎纸片中发现《碛砂藏》 |
(二)废纸筐中发现卜天寿《论语郑氏注》影印本 |
四、恪尽职守护馆藏 |
五、承前启后传技艺 |
六、夜以继日铸经典 |
(一)参与确定编目体例 |
(二)负责《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丛部》汇编工作 |
(三)协助审校《中国古籍善本书目·集部》 |
(四)建议增加馆藏代号 |
七、结语 |
(2)毕生心血付书山——丁瑜先生的生平与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以致用入芸台 |
二、与时俱进开新篇 |
(一)开创提要卡片目录 |
(二)参与编纂《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
三、片纸只字犹珍藏 |
(一)碎纸片中发现《碛砂藏》 |
(二)废纸筐中发现卜天寿《论语郑氏注》影印本 |
四、恪尽职守护馆藏 |
五、承前启后传技艺 |
六、夜以继日铸经典 |
(一)参与确定编目体例 |
(二)负责《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丛部》汇编工作 |
(三)协助审校《中国古籍善本书目·集部》 |
(四)建议增加馆藏代号 |
七、结语 |
(3)中国儿童图书分类现状、问题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中国儿童图书分类概况 |
(一)1910—1949年中国儿童图书分类发展和研究概况 |
(二)中国当代儿童图书分类现状 |
1.20世纪80年代的儿童图书社会功能分类视角 |
2.20世纪90年代的混合推荐或不作具体分类视角 |
3.2000年以后的儿童文学体裁分类视角 |
4.2010年以后的专业儿童图书奖分类视角 |
三、中国儿童图书分类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儿童图书分类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
第一,趣味性问题。 |
第二,成长需求问题。 |
第三,实际销售问题。 |
(二)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看儿童图书分类存在的问题 |
第一,现有儿童图书分类方法增加了儿童检索难度。 |
第二,儿童图书分类内部存在诸多分歧。 |
四、中国儿童图书分类的原则与方法 |
(一)儿童图书分类的基本原则 |
1.简单易用,方便儿童检索 |
2.富有趣味,符合儿童思维 |
3.具体形象,贴近儿童生活 |
4.方便选购,利于儿童阅读 |
(二)儿童图书的专题分类方法 |
1.遵从儿童认知规律,从专题视角划分儿童图书 |
2.以思维导图方式,构建儿童图书编目 |
3.设“虚构/非虚构”一级类目,并单设绘本一类 |
五、结语 |
(4)刘国钧学术思想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早期:1919-1925 |
1.1 译介哲学,起步学术 |
1.2 决心从事教育及图书馆事业 |
1.3 主要研究成果 |
2 盛期:1926-1936 |
2.1 学术团体的活动与影响 |
2.2 主编《图书馆学季刊》 |
2.3 对图书分类法和编目法的理论与实践的贡献 |
2.4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学体系 |
3 西部时期:1937-1951 |
3.1 爱国主义精神升华 |
3.2 创建国立西北图书馆 |
4 建国初期:1951-1964 |
4.1 开创新时代的书史研究 |
4.2 引导并开创我国图书馆第二次学术研究高潮 |
4.3 开创新时代图书馆史研究 |
4.4 大力引进苏联图书馆实践与理论 |
4.5 对情报领域的贡献 |
5 晚年:1970-1980 |
5.1 图书馆自动化的介绍 |
5.2 机读目录的介绍 |
5.3 对图书分类史永久的挂念 |
6 结语 |
(5)傅熊湘对民国图书分类法的探索与突破(论文提纲范文)
1 傅熊湘与湖南图书馆 |
2 傅熊湘与湖南省立中山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
3 傅熊湘对民国图书分类法的突破 |
第一,“经典”单独成类。 |
第二,兼顾学科属性和总分、中西、古今的逻辑顺序,纲目明晰合理。 |
第三,消解传统学术壁垒,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西融合。 |
4 结语 |
(6)张琪玉索引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张琪玉索引学理论与方法研究 |
1.1 索引学主要研究对象研究 |
1.2 索引两大类型研究 |
1.3 中国当代索引事业发展研究 |
2 张琪玉索引工作现代化研究 |
2.1 索引编制计算机化研究 |
2.2 数据库研究 |
2.3 机编索引专用软件研究 |
3 张琪玉对各类型索引的探索与研究 |
3.1 图书内容索引研究 |
3.2 期刊年度索引研究 |
3.3 工具书索引研究 |
4 张琪玉索引服务社会研究 |
4.1 索引服务社会的主要道路 |
4.2 创建中国索引学会网站 |
5 结语 |
(7)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
1.2 关键概念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3.1 百科全书研究的主要专着和论文 |
1.3.2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的研究 |
1.4 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5 研究理论及其说明 |
第二章 编纂概述 |
2.1 军事百科全书的性质、特点 |
2.2 军事百科全书的功用 |
2.3 编纂指导思想及目的 |
2.3.1 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2.3.2 为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服务 |
2.4 出版、修订与版别 |
第三章 编纂发展历程 |
3.1 编纂历史背景 |
3.1.1 新时期社会文化需求和军队建设总目标催生 |
3.1.2 中国国防现代化和军事斗争准备迫切需要 |
3.1.3 新军事革命强力推动 |
3.2 编纂历程及阶段 |
3.2.1 编纂的开创与奠基(1980~1986) |
3.2.2 编纂的专业化与全面建设(1986~2002) |
3.2.3 编纂的纵深化、系统化、多元化发展(2002~2016) |
3.3 编纂领导机构与组织机构 |
3.3.1 兼具行政性和学术性的领导机构 |
3.3.2 从临时性机构到正式定编的组织机构 |
3.4 权威型的撰写和编审人员 |
3.5 专业型的专门编纂人员 |
第四章 编纂理论与方法:博采、萃取与确定 |
4.1 博采:基于军事科学研究成果 |
4.1.1 “学科论”与军事百科全书总体设计 |
4.1.2 以军事科学研究为基础 |
4.2 萃取:军事知识秩序的建立 |
4.2.1 积淀与初建 |
4.2.2 完善与架构 |
4.2.3 传承与创新 |
4.3 确定:系统工程的运行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政治性与客观性:科学考量标准 |
5.1 坚持政治原则 |
5.1.1 “事关国家和军队的科学文化基本建设” |
5.1.2 反映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研究成果 |
5.1.3 政治性问题的处理解决 |
5.1.4 作为“武器”的军事百科全书 |
5.2 秉持客观性 |
5.2.1 人物条目评价原则的提出 |
5.2.2 尊重历史,实事求是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文献资料研究与条目撰写审定 |
6.1 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文献资料 |
6.1.1 编纂的广度、深度取决于文献资料的占有度 |
6.1.2 基础建设与长远保存 |
6.2 藏用并重 |
6.2.1 文献资料建设 |
6.2.2 文献资料核对 |
6.3 条目专题资料与条目撰写、审定 |
6.3.1 “因条而宜”建立条目专题资料系统 |
6.3.2 收集、鉴别、取舍——以“段德昌”条目专题资料为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编纂特色与创新 |
7.1 编纂内容 |
7.1.1 知识内容:从填补空白到全面反映 |
7.1.2 知识体系:在创新中发展 |
7.1.3 文体语言:百科体裁与军事特色 |
7.2 编纂实践 |
7.2.1 “国家编纂体制” |
7.2.2 “小核心、大外围”的编纂机制 |
7.2.3 与其他百科全书编纂模式之比较 |
7.3 编纂现代化设想 |
7.3.1 编纂技术平台现代化 |
7.3.2 构建军事知识服务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编纂与军事学科的建立、发展 |
8.1 推动军事辩证法学科建设 |
8.1.1 条目范畴的确定 |
8.1.2 学科的建立 |
8.1.3 在发展中调整 |
8.2 拓展军队政治工作学科范畴 |
8.2.1 学科之争 |
8.2.2 学科体系的完善 |
8.3 夯实军事法学科研究基础 |
8.3.1 学科的增设 |
8.3.2 填补军事法研究空白 |
8.4 构建军事装备学科理论体系 |
8.4.1 反映军事装备知识增长 |
8.4.2 创新发展军事装备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若干重要历史问题的研究与解决 |
9.1 解放军军战史若干重要问题 |
9.1.1 长征“密电事件”的争论 |
9.1.2 西路军相关条目的表述 |
9.1.3 抗日战争中人民军队战绩问题 |
9.1.4 对百团大战的认识和评价 |
9.2 军事人物相关问题 |
9.2.1 清除“左”的影响——以被错杀人物条目为例 |
9.2.2 稳妥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以“项英”“粟裕”条目为例 |
9.2.3 人物评价“功是功,过是过”——以“林彪”条目为例 |
9.2.4 人物图片阐释知识语言 |
9.2.5 解放军“军事家”的论证和确定 |
9.2.6 中华民国时期军事人物评价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尊体”未竟:通俗小说在明清书目由史、子入集的衍变——一种基于目录学知识分类体系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通俗小说:由史、子入集的衍变之路 |
二、目录学知识传统的限定:通俗小说徘徊于史、子之间的缘由 |
三、知识体系的西化及文化自信的建构:近代书目将通俗小说置入集部的必然与缺憾 |
(9)民国时期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藏书分类体系研究及其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1 仿“杜威图书十进法”的“唐院方案” |
1.1“唐院”图书馆分类法思想、选择与方案 |
(1) MX法的解读 |
(2) GZ法与JZ法的解读 |
2 从馆藏现状回溯民国时期“唐院”图书馆文献分类的曲折历史 |
2.1 江秀炳借鉴并创新桂质柏分类法 |
2.2 抗战期间新增中外图书实行统一分类 |
2.3 华北交通学院并入图书的分类 |
3 基于馆藏现实的重置方案 |
4 结语 |
(10)我国图书馆古籍编目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古籍编目工作面临的困境 |
2.1 编目格式与着录规则的选取无所适从 |
2.2 未能密切关注国外文献编目的发展变化,古籍编目理念和技术方法停滞不前 |
2.3 分类法的选用莫衷一是 |
3 古籍编目平台和检索平台的建设问题 |
3.1 缺乏一个完善、开放、通行于全国的古籍编目工作平台 |
3.2 有待建成一个基于古籍联合编目平台的全国古籍联合书目通用检索系统 |
3.3 许多中小图书馆未能提供可以在网络上检索的馆藏古籍电子书目记录 |
4 古籍编目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问题 |
4.1 古籍编目工作人员日趋减少,后继乏人 |
4.2 古籍编目没有学科支撑,教材建设严重滞后 |
5 关于古籍编目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
5.1 关于古籍编目格式的选用和改进 |
5.2 关于分类法的应用 |
5.3 关于古籍编目和发布平台的建设和改造 |
5.4 关于古籍编目的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 |
6 结语 |
四、试论《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分类体系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毕生心血付书山——丁瑜先生的生平与贡献[J]. 王沛,林世田. 古籍保护研究, 2021(02)
- [2]毕生心血付书山——丁瑜先生的生平与贡献[J]. 王沛,林世田. 古籍保护研究, 2021(02)
- [3]中国儿童图书分类现状、问题与方法[J]. 王海峰. 出版发行研究, 2021(09)
- [4]刘国钧学术思想概述[J]. 吴稌年.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1(03)
- [5]傅熊湘对民国图书分类法的探索与突破[J]. 李香月. 图书馆杂志, 2021(06)
- [6]张琪玉索引学思想研究[J]. 王崇良,余朝晖. 图书馆, 2021(03)
- [7]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研究[D]. 关泠. 河北大学, 2020(02)
- [8]“尊体”未竟:通俗小说在明清书目由史、子入集的衍变——一种基于目录学知识分类体系的思考[J]. 温庆新.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6)
- [9]民国时期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藏书分类体系研究及其实证[J]. 杨永琪,高凡,周蓉.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20(05)
- [10]我国图书馆古籍编目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姚伯岳. 图书情报工作, 2020(10)
标签: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文献研究法; 图书馆; 图书分类; 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