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为何出现连续两次下降的经济衰退?(论文文献综述)
高舒琦[1](2018)在《美国扬斯敦市精明收缩规划的实施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文中认为收缩城市是近年来国际与国内城市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议题。二战后,西方国家中的一些城市因去工业化、郊区化、制度变迁等原因出现了人口持续减少的现象,而被归类为收缩城市。近年来,为了解决城市中,人口规模与建成空间规模长期失衡的问题,一些美国的收缩城市提出了以减小建成空间为导向的精明收缩规划,得到了外界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国内外的收缩城市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现象与机制的探讨之上,而规划应对及实施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同时,我国的收缩城市方兴未艾但缺乏任何有针对性的规划,尚需吸取国外的经验与教训。本文聚焦于美国一个较为典型的收缩城市——俄亥俄州的扬斯敦市,在近年来所颁布的两个以建成空间减量为精明收缩导向所颁布的规划,在实施上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以及取得的成功和经验。研究采用了实地调研、半结构访谈、编程以及基于地块的GIS评估方法等一系列研究方法。首先对扬斯敦市的城市收缩背景及地理与建成空间表征进行了分析。随后,分别分析了扬斯敦市以系统化、主动式的建成空间减量为导向,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转变城市的土地利用结构以实现精明收缩的《2010总体规划》,在其下位的《2013区划》上的实施情况;以及以分散化、被动式的建成空间减量为导向,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指定城市中的衰败建筑以实现精明收缩的《社区行动规划》,在引导建筑拆除上的实施情况。相应的,本研究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发现。第一,无论是在一致性视角下还是在有效性视角下,扬斯敦市《2010总体规划》所提出的土地利用转变的减量方式,在《2013区划》中,均未得到较好地实施,这是因为《2010总体规划》忽视了规划实施中所可能涉及的产权、法律、民主、政治以及经济等一系列制度的影响。第二,扬斯敦市《社区行动规划》所提出的衰败建筑拆除的减量方式,在实施中的总体效果相对较好。但是规划的两个实施者,地方政府与土地银行,由于在实施路径、分工模式、管理模式等制度上的显着不同,使得前者的规划实施结果无论是在一致性还是在有效性上,均远远不如后者。本研究指出精明收缩规划本身并不是拯救收缩城市的万灵药,关键在于建立正当、合适的制度,从而保障收缩城市中各种建成空间减量途径的合法、经济与有效。通过分析目前我国收缩城市在规划应对上所存在的种种困境及其原因,本文从制度建设的角度,指出了扬斯敦案例值得学习的经验与应当吸取的教训。
郑振清,巫永平[2](2014)在《贫富差距扩大的政治效应——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东亚选举政治变迁研究》文中提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衰退,对世界各地区的政治变迁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在北非地区,经济社会问题演变成为政治秩序危机;在欧美国家,对经济社会问题的不满虽未危及政治秩序,却引发了社会骚乱。在竞争性政党体制刚刚兴起的东亚地区,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经济衰退—贫富差距扩大—选举政治公共政策化"的政治经济关联反应模式。中国台湾地区、韩国以及其他东亚经济体最近5年来的重要选举运动显示,虽然历史遗留问题和高度政治化的议题继续存在,但经济增长优先或分配公平优先已普遍成为政党选举竞争的核心议题。这种基于公共政策竞争的新型选举政治在经济衰退和贫富差距扩大的背景下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正深刻影响东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发展进程。
杨盼盼[3](2020)在《美国经济周期百年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美国经济是否将陷入衰退是近一段时期以来,国际宏观经济与国际政治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对衰退的探讨取决于对经济周期的理解。本文尝试从一个长期的历史视角对美国经济周期进行分析。本文首先从全球经济放缓、美国经济预期分化和中美关系复杂化的视角,分析了开展美国经济周期问题研究的相关背景。随后梳理了1854年以来,美国经历的33个经济周期,指出美国经济周期总体呈现出变长和变稳定的趋势,收缩期变短而扩张期变长。基于经济结构性变化、现代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三个理由,本文对美国经济周期拉长的特征进行解释。最后,本文从美国经济自身的视角和全球经济的视角,对美国经济周期所呈现的特征进行分析和解读。
田野[4](2020)在《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文中提出纵观美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产业结构的不断演进不仅是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且也是其化解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然而,在美国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中,虚拟经济的发展逐渐脱离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撑,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不断积累,并且因其特殊的全球影响力,最终引发了自“大萧条”以来收缩时间最长、损失最为严重的的全球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重创了美国的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为化解危机,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美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措施及其成效、特别是危机后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受到国际社会和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基于产业结构的不断演进不仅是导致美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且也是其化解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因此对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进行深入研究,其理论意义主要在于:有助于推动我们对美国产业结构、特别是对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以及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论研究。其现实意义则主要在于:全球金融危机后,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是中国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而由于中美两国经济之间处于深度的相互依赖和融合,因此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必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由此决定了深入研究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对于中国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论文第2章论述和分析了美国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及其主要特征。在农业经济时代,农业是主导产业;工业特别是制造业获得了发展但是其规模和比重低于农业。到了工业经济时代,制造业代替农业成为主导产业,并呈现出现重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等特点;金融业亦逐渐发展并且出现了金融资本。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以后,服务业迅速发展并成为主导产业;制造业依然强大但是其比重则开始下降;特别是随着部分产业的对外转移,整个经济中的实体成分有所减少而虚拟成分则开始增加,但是二者基本上还是平衡的。自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产业成为新的主导产业,并对产业结构的演进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产业结构因此出现了软化与服务化;但与此同时,产业出现了空心化,虚拟经济的发展与实体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失衡。从总体上看,美国产业结构的演进遵循着“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化和高级化的一般规律。在产业结构现代化和高级化的过程中,资源禀赋、分工状况、贸易条件、市场规模以及需求结构等因素,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科技进步则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科技进步不仅是历次主导产业更替的核心推动力,而且深刻影响着不同时期各个产业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美国基于大国开放模式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全球金融霸权的出现和不断巩固,使其产业结构的演进呈现出明显的特殊性,即具备了独特的优势;而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之前被推崇的结构软化、服务化、技术化相结合的“稳定性较强”的现代型产业结构遭到质疑。论文第3章回顾了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演进过程,阐述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实质、特点及其对美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影响;通过分析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说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美国利率和资产价格的逆转,直接诱发了次贷危机;次贷危机的蔓延导致流动性短缺和信贷紧缩的加剧,进一步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按照经济学家余永定的观点,此次危机实际上是“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和“华盛顿共识”的危机。危机既具有以往危机的周期性特点,又在传导路径、损失承担、警戒标准和全球扩散等方面出现了新的特征。全球金融危机不仅抑制了美国的消费和投资,而且影响了全球贸易和投资,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危机不仅使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持续扩散,金融机构蒙受巨大损失;而且对虚拟经济也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是美国经济的内部失衡与外部失衡以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失衡。其内部失衡主要体现在国内投资、消费和储蓄的失衡,以及巨额的财政赤字;而外部失衡则主要体现在持续扩大的经常账户逆差、国际市场上过剩的流动性和美元本位制的内在脆弱性。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失衡主要体现在总量的不平衡、产业空心化以及经济金融化。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充分证明了美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论文第4章论述和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与措施。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冲击,奥巴马政府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国家创新战略、清洁替代能源战略以及国家出口战略。其中“再工业化”的提出并非偶然:除了过度依赖金融创新从而导致了经济的过度金融化以外,而且还包括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后,美国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低端产业,进而造成了产业发展的“空心化”等问题。国家创新战略对于维持美国在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方面的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清洁替代能源战略直接推动了美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为美国从能源替代走向能源独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国家出口战略之下的贸易融资便利和商业外交,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危机后美国的对外贸易状况。特朗普政府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与措施,主要体现在万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制造业回流”、贸易保护以及移民政策等方面。万亿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计划不仅旨在直接促进就业与经济增长,同时也为改善基础设施落后状况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立法提供了基本框架。在“制造业回流”方面,其意图更加明显,手段也更为直接,如规定钢铁原料占比和关税措施等。在贸易保护方面,不仅与欧盟以及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冲突加剧,而且与中国展开了双边经济关系史上空前的贸易战。其移民政策的进一步收紧,也充分体现出了所谓的“美国优先”。然而,无论是奥巴马政府还是特朗普政府的战略与措施,都由于技术、制度、人力和政治斗争等方面的原因而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论文第5章对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不仅厘清了其产业结构变化的过程与基本情况,而且也对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与措施的基本效果进行了检验。就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增长的总体表现来看,其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进程并未受到危机的严重显影响,但是其第一产业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大,第二、三产业也出现了一些不同于长周期的发展趋势。其就业增长主要出现在第三产业领域,而第一、二产业的就业增加有限;至于不同行业之间的差异性,也十分显着。从经济失衡的情况来看,不论是美国经济的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还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失衡,都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纠正,而只是有所缓解。在农业方面,危机后美国农业产出和价格下滑,农产品出口受到较大的影响。美国政府不仅维持了较高的支持强度,而且逐步扩大了价格与收入支持、农业保险、食品援助、贸易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政策的覆盖范围,在农业支持政策上做出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场的规模和结构也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中等规模农场数量有不断减少趋势,而特大农场和小微型农场均有所增加。在制造业方面,“制造业回流”等政策推动了制造业产值与利润的恢复与增长,但从制造业内部结构看,则存在显着的非均衡态。其中汽车及零部件、木制品和塑料与橡胶等行业的增长极为显着,而服装与皮革、印刷和原生金属等则出现了下降。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政府支出对于促进制造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有着较为显着的积极作用,从而部分地验证了这一期间的政策支持效果。在服务业方面,由于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金融、保险以及房地产业在整体上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呈现了波动发展的态势。金融危机使批发零售、运输仓储、信息和商业服务等行业的增加值显着减少。从服务业内部的就业结构变化来看,医疗保健和社会援助、企业管理和住宿餐饮等行业有较为明显的增长。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政府支出和服务业发展存在均衡关系,并且前者对后者构成了单向的因果关系。论文第6章为全文的结论和启示。作者认为,从总体上看,美国产业结构的演进符合基本经济规律,但是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充分暴露了其产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尽管美国实施的战略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美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历程及其相关经验和教训,为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实现“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的平衡以及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第一,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第二,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优势;第三,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四,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第五,着力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第六,进一步提升开放合作的层次水平。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本文聚焦于美国各产业内部结构的系统分析,把产业内结构作为重要的因素,对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深入的研究。第二,观点的创新。本文认为,美国经济的内部失衡、外部失衡以及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失衡,是导致其次贷危机并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而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既是美国经济失衡的表现,更是其结构性原因。本文认为,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是为了重塑实体经济的主导地位以恢复整个经济的均衡发展;然而以高端制造业为核心的产业调整战略,可能促使美国经济结构进一步软化,从而弱化实体经济对经济失衡的修正作用。
虞文美[5](2015)在《基于多视角下的中国商业银行信贷周期成因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金融与实体经济发生动态交互作用,同时由于资产价格的波动,尤其是房地产市场价格的波动,商业银行信贷会加剧经济周期的波动。本文以信贷周期做为研究对象,分别基于宏观视角,中观视角和微观视角对信贷周期的形成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在宏观层面,本文以信贷周期与商业周期的关系为基础展开研究,认为信贷周期主要受自身信贷行为影响,货币供应量与汇率也是影响信贷周期的重要因素;在中观层面,引入房地产市场作为金融加速器研究信贷周期,基于金融周期理论对信贷周期进行外延式拓展研究;在微观层面,本文考虑到商业银行的微观经济特征:商业银行的规模、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指标、存款增长率,重点研究银行监管和货币政策对银行信贷产生的影响,检验了货币政策平滑信贷周期机制是否成立。本文共分为七章,具体如下:第一章导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并对研究目标和相关概念进行解释,然后介绍本文的写作研究思路和使用的分析工具,最后总结了本文主要贡献,可能的创新以及存在的不足。第二章主要对商业银行信贷周期成因的理论研究进行了回顾与梳理,首先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对商业银行信贷周期的范畴进行界定,分别是以信贷周期与商业周期相关关系为中心进行内涵研究,以资产价格波动的金融周期理论对信贷周期进行外延式研究,同时结合文献得出信贷周期的典型特征,并以美国商业银行信贷周期为实例描述了银行信贷周期典型事实,使用美国数据对信贷周期及商业周期进行相关性分析,用图形说明了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然后对信贷周期的各种理论假说进行梳理,主要包括从信贷周期理论的历史渊源开始,直到1980年以后随着信息经济学的发展而逐渐成熟的信贷周期理论,并且对金融危机之后出现的信贷周期理论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总结,主要强调经济中金融因素的作用,即金融加速器理论与金融周期理论;最后本章基于微观视角总结影响银行信贷周期的四个原因:银行业自身的信贷行为、银行间的竞争行为、银行业信用风险和银行监管。第三章主要对我国信贷周期及其成因进行分析。首先对我国1992年到2014年的信贷周期进行阶段性分析,得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形成信贷的周期性运动,然后基于我国信贷周期和商业周期之间的相关关系,总结了我国信贷周期的基本特征;接着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视角对我国信贷周期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描述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信贷周期与商业周期的关系、信贷周期与房地产金融加速器效应以及货币政策、银行监管与信贷周期的关系,以期从不同视角研究信贷周期的形成原因,从而提出更为合适的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以平滑信贷周期;最后,对目前研究信贷周期成因使用的实证方法进行总结并提出本文使用的方法。第四章基于宏观视角对信贷周期的内涵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构建包含六个宏观经济变量的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中国1996-2014年宏观时间序列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论表明银行自身信贷行为是形成信贷周期的最重要因素,可以解释信贷波动的85%左右,然后依次是货币供给量和汇率的变动对信贷周期波动的影响较大,其中汇率变量在长期内对信贷周期的影响在逐渐增加。最后在本章以2005年汇率改革事件做为样本分组依据,发现在进行汇率改革后,信贷周期除了受自身信贷行为影响之外,货币供给量和利率对银行信贷的冲击影响显着增强,说明了货币政策对信贷周期的重要影响。第五章基于中观视角使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了资产价格波动对信贷周期的影响,本文选取了房地产市场中的房价和土地供给量做为研究对象,样本选择中国2003-2011年间的35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检验房地产市场金融加速器的存在性,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确实存在房地产市场金融加速器,即房地产市场价格与信贷周期之间的关系是单方向影响的,不存在双向的反馈关系。结果表明除了信贷周期自身影响外,在长期内,房地产价格可以解释信贷周期波动的20%左右,得出结论:房地产价格是形成信贷周期的重要原因。第六章基于微观视角考察商业银行自身的微观特征对信贷周期的影响,同时在控制了这些微观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对商业银行信贷周期的影响。为了保证实证研究的可靠性,本章首先建立理论模型,然后再进行实证研究。在理论模型方面,首先建立商业银行的古诺竞争模型说明了银行间信贷数量取决于商业银行的个数,其次建立信贷需求和信贷供给模型得出影响商业银行信贷决定的因素,发现商业银行的三个微观特征决定了信贷周期,分别是:商业银行的规模、流动性和存款增长率。在实证方面,使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在考虑商业银行自身三大微观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银行监管和货币政策对信贷周期的影响,证实了货币政策具有平滑信贷周期的作用。第七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对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监管提出若干政策建议,对于改善金融市场的融资能力,全面提高银行业的竞争力和平滑信贷周期有着重要作用。
王伟[6](2020)在《通往全面发展之路 ——新型经济全球化构建路径研究》文中指出基于对全球市场扎根于国际体系的认识,本文首先论证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双重属性:在生产力层面,经济全球化表现为生产要素、商品及服务的跨境流动,这是由技术进步和国际分工推动而形成,资本的逐利本性使得全球化的发展具有内在必然性;在生产关系层面,经济全球化表现为影响和规范这种跨境流动的规则、国际秩序和社会结构,这是由主权国家之间的竞合状态以及一国内部的政治博弈结果所决定。生产力起决定性作用,意味着规则及秩序的供给需要适应经济要素的跨境流动水平,物质技术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规则的演变方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意味着当规则、国际秩序以及社会结构与全球经济的现实发展相脱节时,便会阻碍经济要素的跨境流动,因而经济全球化进程会呈现出周期性的波动。全球化的双重属性为本文接下来分析前两轮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一轮经济全球化期间,两个敌对阵营之间的竞争性均势共同塑造了国际秩序,国际合作以牺牲小国的利益为代价来实现大国的理性自利。在丛林法则理念的影响下,第一轮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建立在殖民扩张基础上的、单向和被动的全球化,金本位制充当着核心保障机制,伴随着贸易保护主义升级,全球市场逐渐形成了中心-外围式的分工体系。欧洲帝国主义作为全球化主要的政治结构,完全主导了后者的发展方向,作为结果,经济全球化表现为进程的高度不稳定以及利益分配结果的显着不对称。均势秩序在欧洲地区的成功反而埋下了经济全球化自我毁灭的种子。在对第二轮经济全球化的分析中,本文强调了规则及其构建的制度基础是全球化有别于一个世纪之前的最显着特征。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通过纷繁复杂的国际机制设计,塑造了一套基于安全联盟、相对开放的经济政策和多边合作体制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为全球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制度环境。以跨国公司为主体、国际直接投资为载体的生产要素跨境合作成为世界经济运行的显着特征,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国际生产网络逐渐形成,发展中国家也第一次成功地利用本国廉价的劳动力实现了在产品和服务上的比较优势。本文认为正是一系列相互支持的国际制度安排为发展中国家主动参与全球化、融入国际分工体系提供了一条规范化的路径。在随后分析当前全球化的发展困境时,本文确证了规则一方面充当着全球化发展的“自动稳定器”,另一方面却又是其不稳定的根源。规则的非中性带来了了国际层面上权利及收益分配的不平衡,再加上发展中国家自身发展能力的不足,导致后者长期被规锁在全球价值链的低附加值环节。这种不平衡还蔓延至一国内部,在新自由主义理念的影响下,缺乏完善社会保障的普通民众,暴露在国际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和国外竞争的冲击中,各国国内财富差距普遍扩大,成为民粹主义兴起的经济根源。在发达国家内部,不平等借由全球性危机的爆发催生出了全球化的政治反应,民粹主义成为威胁经济全球化的首要因素。本文认为,持续的全球性危机弱化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合法性,全球化的发展困境提升了对新理念的诉求,因而推行以包容共赢全面发展为理念的新型经济全球化有助于缓解国际和国内层面的不平衡问题。文章对新型经济全球化的具体内涵进行了界定,并指出全面发展在国际层面上表现为各国有良好的全球化参与路径,在国别层面上表现为市场开放的收益能均衡地惠及每一个阶层。同时,本文还探索了新型经济全球化的构建路径,涉及加强国别层面的制度建设、完善区域层面的全球经济治理以及塑造全球层面的包容性国际秩序。此外,新理念的扩散需要推动者,而中国的崛起为自身承担更多的全球领导责任提供了经济基础。因此,本文在讨论新型经济全球化的构建过程中,还将关注如何将中国崛起的现实转化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力。随后的章节主要围绕着新型经济全球化的具体构建路径展开。本文认为,推行以全面发展为理念的新型经济全球化,需要在国别层面上有针对性的加强南北国家的制度建设。对中国经济增长历程的实证分析表明,制度质量的提升可以增强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而先于制度变革的市场自由化会抑制长期经济增长前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能力不足,因而需要加强制度建设以促进本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参与程度及位次的提升,以规则的调节和完善为切入点,发挥本国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放宽市场准入并提升引资能力、提高贸易基础设施水平,以及加强法治和标准建设。而发达经济体则需要抑制民粹主义的经济根源,通过增加就业机会以应对收入停滞,推动全球化的“入嵌”以缓和经济不平等,并调整政府和私营部门过于密切的关系。在区域层面上,本文认为新型经济全球化的顺利发展,还有赖于通过管理区域公共产品的供应水平来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跨境公共劣品的泛滥增加了全球经济治理的必要性,但由于全球公共产品的制度性供给困境,当前的经济治理体系在区域层面缺乏有效的覆盖,影响了管理全球化“不良后果”的成效。在丰富了区域公共产品的理论内涵后,本文认为,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是全球化的“中国叙事”中关键一环,结合“一带一路”倡议的区域公共产品属性,中国应联合地区成员增加稀缺性区域公共产品的供应,整合过剩公共品,并推动全球层面的经济治理机制改革。全球层面上还需要塑造包容型国际秩序来为新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制度环境。考虑到全球化和国际秩序的发展表现出相当程度的同步性,本文认为全球化的形成和深化依托于一种稳定的国际秩序基础,其发展特征及利益分配结果深受国际秩序的影响和约束。文章随后从理论层面上构建了国际秩序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机理。国际秩序的构成要素,国际规范、主导价值观以及国际制度安排,与有着扩张属性的资本以及技术革命结合在一起,刻画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征。当前“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式微带来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困境,中国应当联合其他国家共同推动国际秩序的包容性发展,构建新型经济全球化的秩序基础,塑造一个由包容的价值规范和开放多元的国际经济制度安排组成的无界的国际秩序。
马建堂,杨正位[7](2002)在《日本经济:全面衰退、积重难返、教训深刻》文中研究表明日本的 2 0世纪 90年代被称为“失去的十年”。进入 2 1世纪后 ,日本经济仍然不见起色 ,甚至出现了通货紧缩、经济衰退的严峻局面。日本经济目前的困境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既有国际经济环境趋紧、出口下滑的直接原因 ,也有 1 0年来扩大内需政策未见成效、各种矛盾积累的政策后果。其深层次的原因是日本政府干预过多、国际竞争力下降以及被动的“体制转轨”。通过实地考察 ,我们认为日本经济在今后两年难有起色 ,经济衰退可能进一步加深。日本经济的衰退会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及我国的经济增长 ,中日贸易摩擦可能加剧 ,日本产业对华转移的步伐也会加快。对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来说 ,日本经济的教训在于 ,一定要在发展中解决经济问题 ,注意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注重效益的集约型增长方式 ,在经济开放过程中坚持内需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战略 ,防范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 ,提高经济活力和企业竞争力 ,保持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配套性
李长久,陈宝森,谢曜,史敏,薛伯英,蔡述理,陈耀庭,汪全银,黄苏,陈漓高,郑伟民,萧琛,孙执中[8](1991)在《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周期理论问题讨论会发言及文章选登》文中提出6月5~6日,《世界经济》编辑部、香港《经济导报》驻京办事处、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美国经济周期课题组”联合召开了“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周期理论问题”小型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北京和部分外省市30余名专家和学者。会议着重讨论了这次西方经济衰退产生的背景、特点、趋势,以及有关国家的反衰退调节机制。下面发表的是部分与会者的发言和论文选登。
朱民,陈卫东[9](2001)在《反通货紧缩:政策选择和滞胀风险——历史经验和对我国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历史案例分析表明 ,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经验告诉我们 ,反通货紧缩的宏观政策对短期经济状况的调整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采取单纯的总量政策和需求政策治理通货紧缩 ,从长期看有可能加剧宏观经济的不均衡。总量政策的使用要适度 ,经济调控政策要实现短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的结合 ,要兼顾微观基础。外部冲击是恶化宏观经济形势的重要原因 ,因此 ,开放经济下的一般均衡分析是现今各国制定治理通货紧缩政策的基本理论依据。中国面临的通货紧缩有一定的特殊性 ,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经济转轨及体制变革、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微观行为的变化有关系 ,在现阶段 ,进行制度改革和建设更为重要
陈彦蓉[10](2020)在《荷兰对外直接投资研究》文中提出2012年荷兰是世界上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来源国。对于开放的小型经济体而言,荷兰总是在国际排名中获得高分。荷兰被誉为卓越的贸易国和投资国。多年来,荷兰在内向和外向对外直接投资的价值方面,一直处于世界前茅。荷兰普遍具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是一个重要因素。例如,荷兰的物理和数字基础设施,高技能劳动力,有效的劳动力市场,对创新和技术的投资,荷兰的政治和经济稳定也起着重要作用。在荷兰成立的一个公司,公司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持有海外资产,主要原因有两个:(1)发展实际经济活动,如生产或销售,(2)或通过税收结构最大限度地减少集团的纳税。第一个原因,常常由荷兰的常规公司所执行;第二个原因,常常由荷兰的特殊金融机构,在定向投资其他国家。荷兰有时被称为过境国。荷兰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中有29%来自荷兰常规公司,有71%来自特殊金融机构。特殊金融机构即信箱公司,又称特殊目的实体。特殊金融机构是仅仅出于税务原因而在荷兰成立且没有或几乎没有任何经济活动的公司。2015年,荷兰拥有超过14,000家特殊金融机构。跨国公司在荷兰设立特殊金融机构的主要动机是尽可能的少缴税,意即避税。荷兰低预扣税,参与免税,税收裁定,荷兰税务机关的可获得性以及荷兰信托部门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是特殊金融机构通过荷兰重新定向投资的主要原因。本论文从二方面着手研究荷兰对外直接投资(OFDI),荷兰常规公司和特殊金融机构。从荷兰实体经济出发:深入分析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从微观、宏观二个层面对对外直接投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探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趋势与前景、荷兰对外直接投资的现况、深入研究荷兰对外直接投资历经300年的发展概述。荷兰对外直接投资目的地主要包括美国、英国、卢森堡、瑞士和德国等。荷兰根据经济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流向劳动密集型和低技术生产,而对发达国家流向高科技生产。2015年,整个荷兰商业界大约有160万个公司,其中只有1.2%是大型公司,其余都是独立经营的中小企业。2015年,大约有1%的荷兰公司会进行对外直接外投资。其中大型公司占20%,中小企业占80%。这14,000家荷兰公司总共在国外投资了45,059家公司。就价值和参股比率而言,中小企业的投资规模通常都比大型公司小。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平均持股两家公司,大型公司平均持股八家公司。大型公司有51%进入欧盟27国的某个国家投资,个体经营的中小企业有67%。大型公司有18%进入亚洲和大洋洲内的某个国家投资,中小企业有11%。对大型公司来说有8%进入欧洲其他地区内的某个国家投资,中小企业有6%。大型公司有10%进入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内的某个国家投资,中小企业有5%。荷兰对外直接投资有70%以上是由特殊金融机构完成的。2015年荷兰常规公司对外投资了35,144家公司,特殊金融机构对外投资了24,237家公司。比较特殊金融机构和荷兰常规公司的投资地理分布时,他们主要都投资于欧盟地区,但欧盟地区对特殊金融机构的重要性远低于荷兰常规公司。特殊金融机构更重视在欧盟以外的地区投资,例如,特殊金融机构相对更重视在亚洲和大洋洲投资。特殊金融机构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也相对经常投资。荷兰以其庞大的国际条约网络而闻名。尤其着重于三种双边条约;双边税收协定(142个),双边投资条约(91个)和双边贸易条约(581个)。外国公司利用特殊金融机构,转移投资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利用荷兰与这些目的地国家缔结双边条约。其中税收协定的效果最大。当公司尝试逐步征服国外市场时,国际化是伴随而来的过程。首先,出口比投资渠道使用的频率高17倍。其次,公司已经向该国出口后,开始投资的机会就会增加。独立的中小企业首先在特定国家的投资之前,先有出口经验。贸易政策中的各种工具可以影响投资和出口。例如,当法规差异更大时,荷兰出口商选择对外直接投资而非出口。出口壁垒大,荷兰公司通过投资比出口更具吸引力。与荷兰缔结条约的国家,若是没贸易壁垒,出口比投资多。投资条约也是如此。对于荷兰的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而言,目的地国的特征对于选择特定目标市场至关重要。通常市场离荷兰越远,荷兰与目标市场之间的文化差异越大,荷兰投资者或出口商在该国活跃的可能性就越小。欧盟27国,北美和亚洲其他地区(中东以外)是投资项目的相对重要目的地。市场规模与决定在有关国家开展业务的荷兰公司的数量成正比,而与荷兰之间的距离则成反比。荷兰公司的数量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得更快,而随着目标市场的规模的增加而增长得更快。除了距离和规模外,文化上的亲近也是企业家的重要因素。与荷兰之间的文化差异越小,企业家越容易投资。以人均平均收入表示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水平,与出口商和投资者的数量成正比。岛国对荷兰出口商和投资者来说,是相对不受欢迎的目的地。平均进口关税对荷兰进入者数量产生负面影响。目标国家适用的进口关税越高,该国家对荷兰出口商的兴趣就越小,进口关税高的国家的新投资者,数量大大低于关税低的国家。目前发生的新冠病毒危机,比2008年2009年的金融危机,经济衰退的程度还要更严重。在锁国之后,家庭的工作和收入损失,以及较低的企业投资和国际投资,可能会延长复苏的道路。2021年以后,全球增长也有可能受到影响。上一次金融危机,荷兰大约花了13年的时间,才复苏经济,这一次受创较深,可能需要花更长的时间恢复。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过程盘根错节非常复杂,通常是综合考虑所有的投资因素才能做出最佳的决定。
二、美国为何出现连续两次下降的经济衰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为何出现连续两次下降的经济衰退?(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扬斯敦市精明收缩规划的实施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收缩城市在全球逐渐呈常态化现象 |
1.1.2 我国的收缩城市现象正在逐渐显现 |
1.1.3 我国当前的规划难以应对收缩城市 |
1.1.4 美国的精明收缩规划具有借鉴意义 |
1.2 选题原因 |
1.2.1 扬斯敦市的代表性及研究的可行性 |
1.2.2 扬斯敦《2010总体规划》的创新性 |
1.2.3 扬斯敦《社区行动规划》的创新性 |
1.3 研究问题 |
1.3.1 扬斯敦《2010总体规划》的实施结果如何? |
1.3.2 扬斯敦《社区行动规划》的实施结果如何? |
1.4 研究的分析逻辑与框架 |
1.4.1 分析逻辑 |
1.4.2 分析框架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1 揭示扬斯敦的精明收缩规划在实施上的经验与教训 |
1.5.2 为我国收缩城市在实现精明收缩上提供参考与建议 |
第2章 理论与方法 |
2.1 收缩城市的相关研究 |
2.1.1 收缩城市的概念 |
2.1.2 收缩城市的类型 |
2.1.3 收缩城市的成因 |
2.1.4 收缩城市的表象 |
2.1.5 收缩城市的研究溯源 |
2.2 精明收缩的相关研究 |
2.2.1 精明收缩的概念 |
2.2.2 精明收缩的背景 |
2.2.3 精明收缩的历史溯源 |
2.2.4 精明收缩的主要策略 |
2.2.5 对精明收缩的评价 |
2.3 规划实施评估的相关研究 |
2.3.1 规划实施评估的意义 |
2.3.2 规划实施评估的价值取向 |
2.3.3 规划实施评估的相关方法 |
2.3.4 规划实施评估的阶段与类型 |
2.4 研究方法与设计 |
2.4.1 扬斯敦《2010总体规划》实施研究的方法 |
2.4.2 扬斯敦《社区行动规划》实施研究的方法 |
2.5 文章结构与技术路线 |
第3章 扬斯敦的城市收缩背景及其特征 |
3.1 扬斯敦的地理与区位特征 |
3.1.1 地形地貌 |
3.1.2 区位特征 |
3.2 扬斯敦地方政府的运作模式 |
3.2.1 与郡政府之间的关系 |
3.2.2 城市内部的政治格局 |
3.3 扬斯敦的历史发展脉络 |
3.3.1 创立期(1797-1840) |
3.3.2 发展期(1840-1940) |
3.3.3 滞涨期(1940-1970) |
3.3.4 衰退期(1970至今) |
3.4 扬斯敦的经济与社会状况 |
3.4.1 经济与产业 |
3.4.2 社会与种族 |
3.5 扬斯敦城市收缩的地理空间特征 |
3.5.1 大都市区范围内的收缩特征 |
3.5.2 扬斯敦城市内部的收缩特征 |
3.6 扬斯敦城市收缩的建成空间特征 |
3.6.1 废弃建筑数量较多 |
3.6.2 城市肌理不再连续 |
3.6.3 市政与公共设施关闭 |
3.7 小结 |
第4章 面向土地利用的精明收缩:扬斯敦《2010总体规划》实施研究 |
4.1 《2010总体规划》编制的背景及其内容 |
4.1.1 规划编制的动因 |
4.1.2 规划编制的过程 |
4.1.3 规划的主要内容 |
4.1.4 规划编制后的反响 |
4.2 总体规划在区划上的实施路径 |
4.2.1 美国总体规划在区划上实施的一般情况 |
4.2.2 扬斯敦《2013区划》的编制背景与内容 |
4.3 《2010总体规划》在《2013区划》上的实施评估 |
4.3.1 两者间存在着较大差异 |
4.3.2 《2013区划》只是在《1993区划》之上的微调 |
4.4 《2013区划》未能较好实施《2010总体规划》的原因 |
4.4.1 产权因素 |
4.4.2 民主制度因素 |
4.4.3 规划许可因素 |
4.4.4 政治因素 |
4.4.5 经济因素 |
4.5 本章讨论与小结 |
4.5.1 讨论 |
4.5.2 小结 |
第5章 面向衰败建筑的精明收缩:扬斯敦《社区行动规划》实施研究 |
5.1 《社区行动规划》编制的背景及其内容 |
5.1.1 规划编制的背景 |
5.1.2 规划编制的动因 |
5.1.3 规划编制的过程 |
5.1.4 规划的主要内容 |
5.2 《社区行动规划》在引导衰败建筑拆除上的实施路径 |
5.2.1 美国各地衰败建筑拆除的一般情况 |
5.2.2 地方政府拆除违反法规的衰败建筑 |
5.2.3 郡土地银行拆除滞纳房产税的建筑 |
5.3 《社区行动规划》在引导衰败建筑拆除上的实施评估 |
5.3.1 规划实施的一致性不如有效性 |
5.3.2 土地银行的规划实施结果优于地方政府 |
5.4 《社区行动规划》与其实施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 |
5.4.1 地方政府与土地银行的分工不同 |
5.4.2 地方政府与土地银行的管理不同 |
5.5 《社区行动规划》实施评估会议的再评估 |
5.5.1 评估中各方信息不对等 |
5.5.2 评估中规划的内容发生了变动 |
5.5.3 评估中各方权力不对等 |
5.6 本章讨论与小结 |
5.6.1 讨论 |
5.6.2 小结 |
第6章 扬斯敦案例给我国收缩城市的启示 |
6.1 我国收缩城市的基本类型 |
6.1.1 产业单一型收缩城市 |
6.1.2 边缘型收缩城市 |
6.1.3 制度影响型收缩城市 |
6.2 我国收缩城市在规划上的困境 |
6.2.1 人口管理与预测困境 |
6.2.2 建成空间供给过量困境 |
6.2.3 空置与废弃建筑管理困境 |
6.3 造成困境的原因 |
6.3.1 制度性因素 |
6.3.2 技术性因素 |
6.3.3 管理性因素 |
6.4 扬斯敦案例值得我国学习的经验 |
6.4.1 既有建筑管理的制度化 |
6.4.2 设立房产税与土地银行 |
6.4.3 开发边界与行政边界的稳态化 |
6.4.4 设立空间减量基金与土地开发权转移 |
6.5 扬斯敦案例值得我国吸取的教训 |
6.5.1 建成空间减量需注意正当程序 |
6.5.2 警惕基层民主导致减量规划失效 |
6.6 本章讨论与小结 |
第7章 结语 |
7.1 主要结论 |
7.2 贡献与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对象记录 |
附录二 部分访谈资料整理(英文) |
采访扬斯敦市某非政府组织创始人I |
采访扬斯敦市规划局工作人员B |
采访扬斯敦州立大学规划专家T |
采访负责扬斯敦2013区划编制的设计公司职员D |
采访马霍宁郡土地银行职员D |
采访扬斯敦市建筑拆除部门职员A |
第二次采访扬斯敦市规划局工作人员B |
第二次采访马霍宁郡土地银行职员D |
第二次采访扬斯敦市建筑拆除部门职员A |
采访扬斯敦州立大学规划专家J |
采访扬斯敦市某选区议员N |
采访扬斯敦市洛基山脊社区协会成员J |
附录三 俄亥俄州《普通法》中对于“衰败建筑”的界定 |
附录四 扬斯敦市衰败建筑的定罪标准 |
附录五 中国收缩城市研究基本态势调查问卷 |
附录六 我国64个收缩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人口预测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贫富差距扩大的政治效应——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东亚选举政治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政治变迁的动因:文献综述与理论探讨 |
(一)解释政治变迁的一般性理论 |
(二)东亚政治变迁研究的进展与局限 |
二、东亚的经济社会状况与公共政策需求 |
(一)全球金融危机对东亚经济的冲击 |
(二)东亚民众的政治信心与公共政策需求 |
三、中国台湾地区的贫富差距与选举政治演变 |
(一)台湾的贫富差距状况 |
(二)台湾选举政治演变与公共政策竞争 |
四、韩国的贫富差距与选举政治演变 |
(一)韩国的贫富差距状况 |
(二)韩国选举政治演变与公共政策竞争 |
五、东亚经济衰退的政治变迁关联链条及特征 |
总 结 |
(3)美国经济周期百年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 美国经济周期问题研究背景 |
二 美国经济周期的百年变迁 |
(一)经济周期的定义和判定 |
1.经济周期判定委员会 |
2.经济周期的定义 |
3.经济周期的识别 |
(二)经济周期的特征 |
(三)经济周期的分解 |
(四)复苏位置与经济周期 |
三 美国经济周期变化的原因 |
(一)经济的结构性变化 |
(二)现代宏观经济政策 |
(三)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
四 美国经济周期的再思考 |
(4)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美国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及其主要特征 |
1.2.2 全球金融危机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
1.2.3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及其措施 |
1.2.4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
1.2.5 对相关文献的评述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结构安排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美国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及其主要特征 |
2.1 农业经济时代(1776—1860年)的产业结构 |
2.1.1 农业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
2.1.2 制造业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
2.1.3 服务业及金融业的发展 |
2.2 工业经济时代(1860—1945年)的产业结构 |
2.2.1 制造业的发展壮大 |
2.2.2 农业的稳步发展 |
2.2.3 金融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
2.3 后工业化时代(1945年—1980年代)的产业结构 |
2.3.1 服务业取代制造业成为新的主导产业 |
2.3.2 制造业相对衰落但仍占据重要地位 |
2.3.3 农业继续发展但是其相对地位开始下降 |
2.4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产业结构变化 |
2.4.1 信息技术产业主导产业结构的变化 |
2.4.2 产业结构趋于软化 |
2.4.3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空心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全球金融危机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
3.1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 |
3.1.1 从次贷危机到全球金融危机的演进 |
3.1.2 全球金融危机的实质和特点 |
3.2 全球金融危机对美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影响 |
3.2.1 对美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
3.2.2 对美国虚拟(金融)经济的影响 |
3.3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
3.3.1 从全球金融危机看美国经济的内部失衡 |
3.3.2 从全球金融危机看美国经济的外部失衡 |
3.3.3 从全球金融危机看美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失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及措施 |
4.1 奥巴马政府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与措施 |
4.1.1 奥巴马政府的“再工业化”战略 |
4.1.2 奥巴马政府的国家创新战略 |
4.1.3 奥巴马政府的能源战略 |
4.1.4 奥巴马政府的“国家出口倡议”与贸易保护 |
4.2 特朗普政府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与措施 |
4.2.1 特朗普政府的万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计划 |
4.2.2 特朗普政府的“制造业回流”政策 |
4.2.3 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政策 |
4.2.4 特朗普政府的移民政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
5.1 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总体变化 |
5.1.1 危机后美国的经济增长表现 |
5.1.2 危机后国内生产总值产业构成变化 |
5.1.3 危机后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构成变化 |
5.1.4 危机后美国经济失衡的状况 |
5.2 危机后美国农业及其内部结构的变化 |
5.2.1 农业的总体变化 |
5.2.2 农场及生产条件的变化 |
5.2.3 农业产值与农产品的变化 |
5.3 危机后美国制造业及其内部结构的变化 |
5.3.1 制造业的总体变化 |
5.3.2 制造业内部结构变化 |
5.3.3 政府支出与制造业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 |
5.4 危机后美国服务业及其内部结构的变化 |
5.4.1 服务业的总体变化 |
5.4.2 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化 |
5.4.3 政府支出与服务业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
6.1 主要结论 |
6.1.1 美国产业结构的演进与发展符合基本经济规律 |
6.1.2 全球金融危机充分暴露美国产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
6.1.3 美国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
6.2 对中国的启示 |
6.2.1 从美国经济的失衡与调整看中国经济的失衡与加剧 |
6.2.2 中国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的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基于多视角下的中国商业银行信贷周期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标及相关概念解释 |
一、研究目标 |
二、相关概念解释 |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分析工具 |
一、研究框架 |
二、分析工具 |
第四节 主要贡献和研究展望 |
一、主要贡献 |
二、研究展望 |
第二章 商业银行信贷周期及其成因 |
第一节 商业银行信贷周期范畴解析及美国实例 |
一、商业银行信贷周期范畴解析 |
二、美国实例 |
第二节 信贷周期理论研究 |
一、信贷周期理论的历史渊源 |
二、现代信贷周期理论 |
三、信贷周期理论的新进展 |
第三节 影响信贷周期的主要因素 |
一、银行业的信贷行为 |
二、银行业面临的信用风险 |
三、银行间的竞争性行为 |
四、银行监管因素 |
第三章 我国的信贷周期及其成因 |
第一节 我国信贷周期及其特征 |
一、我国的信贷周期 |
二、信贷周期与商业周期的相关性分析 |
三、我国信贷周期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我国信贷周期成因 |
一、信贷周期与商业周期——宏观视角 |
二、房地产市场与信贷周期——中观视角 |
三、货币政策、银行监管与信贷周期——微观视角 |
第三节 信贷周期成因研究中的实证方法 |
一、宏观视角的实证研究 |
二、中观视角的实证研究 |
三、微观视角的实证研究 |
第四章 信贷周期的成因分析——基于宏观视角 |
第一节 计量模型的设定与数据说明 |
一、计量模型的设定 |
二、估计方法介绍 |
三、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 |
第二节 实证估计结果 |
一、主要变量之间的偏相关系数分析 |
二、基于SVAR模型的相关检验 |
三、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结果 |
第三节 稳健性检验——分组样本的检验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信贷周期的成因分析——基于中观视角 |
第一节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一、计量模型的设定 |
二、估计方法介绍 |
三、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 |
第二节 实证分析结果 |
一、面板VAR模型的相关检验 |
二、面板VAR模型的实证结果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信贷周期的成因分析——基于微观视角 |
第一节 理论模型 |
一、基于古诺模型银行之间的竞争 |
二、银行贷款渠道(lending channel) |
第二节 模型的设定与数据说明 |
一、计量模型设定 |
二、估计方法介绍 |
三、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二、实证分析结果 |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A 各种滤波方法的介绍 |
一、四种滤波方法介绍 |
二、变量选择以及数据来源 |
附录B 商业银行分类相关信息 |
一、国有四大行和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
二、四十家城市商业银行 |
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6)通往全面发展之路 ——新型经济全球化构建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经济全球化的徘徊 |
1.1.2 有关中国崛起的叙事 |
1.2 选题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经济全球化研究的兴起 |
1.3.2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与本质 |
1.3.3 经济全球化的起源和发展 |
1.3.4 综述小结 |
1.4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
1.4.1 论文结构与技术路线图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权力导向的第一轮经济全球化 |
2.1 欧洲新帝国主义主导下的均势秩序 |
2.1.1 欧洲的主导地位 |
2.1.2 同盟均势下的帝国主义决策机制 |
2.1.3 作为经济竞争副产品的新帝国主义 |
2.1.4 丛林法则理念推动下的殖民活动 |
2.2 新帝国主义时代的经济全球化 |
2.2.1 首个完整的全球性世界 |
2.2.2 作为保障机制的金本位制 |
2.2.3 中心-外围式的分工体系 |
2.2.4 贸易保护升级下的经济全球化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规则导向的第二轮经济全球化 |
3.1 美式霸权主导下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 |
3.1.1 欧洲的衰落以及美国的崛起 |
3.1.2 构建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
3.1.3 战后国际经济合作的霸权属性 |
3.2 20世纪80年代前的世界经济 |
3.3 规则导向下的经济全球化 |
3.3.1 贸易自由化与全球市场的延伸 |
3.3.2 生产全球化与跨国公司的崛起 |
3.3.3 金融国际化与资本市场的形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推行以全面发展为导向的新型经济全球化 |
4.1 两轮经济全球化的比较分析 |
4.2 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困境 |
4.2.1 非中性规则的变现途径 |
4.2.2 非中性规则的后果 |
4.3 经济全球化的国内困境 |
4.3.1 全球化的“脱嵌”与民粹主义的兴起 |
4.3.2 民粹主义的经济根源 |
4.4 推行以全面发展为理念的全球化 |
4.5 新型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及建设路径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制度质量与贸易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 |
5.1 贸易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 |
5.1.1 制度质量与现代经济增长 |
5.1.2 贸易开放-经济增长关系中的制度质量 |
5.2 实证研究分析 |
5.2.1 实证研究思路 |
5.2.2 静态面板模型设定 |
5.2.3 变量选择与说明 |
5.2.4 主要变量描述性分析 |
5.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5.3.1 模型数据相关检验 |
5.3.2 基准回归结果与分析 |
5.3.3 交互效应分析 |
5.3.4 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制度视角下的国别参与路径研究 |
6.1 制度建设的复杂性和规则的先导地位 |
6.2 南北国家制度需求的差异性 |
6.3 促进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 |
6.3.1 发挥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 |
6.3.2 放宽市场准入 |
6.3.3 提高贸易基础设施水平 |
6.3.4 加强法治和标准建设 |
6.4 推动发达国家内部改革 |
6.4.1 增加就业机会以应对收入停滞 |
6.4.2 推动全球化“入嵌”以缓和经济不平等 |
6.4.3 调整政府和私营部门之间关系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区域公共产品视角下的全球经济治理 |
7.1 超越国界的公共产品理论 |
7.1.1 全球化过程中公共产品内涵的外延 |
7.1.2 国际秩序的构建与全球公共产品理论发展 |
7.2 伴随着地区主义兴起的区域公共产品理论 |
7.2.1 区域公共产品的理论发展 |
7.2.2 区域与全球公共产品的关系 |
7.3 公共产品理论视角下的全球经济治理 |
7.3.1 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发展路径 |
7.3.2 全球公共产品的供给困境 |
7.3.3 区域经济联系日益加强 |
7.4 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 |
7.4.1 “一带一路”倡议的区域公共产品属性 |
7.4.2 增加稀缺性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 |
7.4.3 整合过剩的公共产品 |
7.4.4 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国际定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国际秩序视角下的经济全球化进程 |
8.1 新帝国主义均势秩序和第一轮经济全球化 |
8.2 “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及其导向下的经济全球化 |
8.3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秩序的互动 |
8.3.1 国际秩序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机理 |
8.3.2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秩序有反作用 |
8.4 “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困境 |
8.4.1 主导价值观的合法性开始弱化 |
8.4.2 西方阵营内部的危机 |
8.5 塑造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秩序基础 |
8.5.1 无界的国际秩序 |
8.5.2 包容的价值规范 |
8.5.3 开放多元的国际经济制度安排 |
8.6 本章小结与中国的国际秩序观 |
第9章 结论与启示 |
9.1 本文主要结论 |
9.2 新型经济全球化的“中国叙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日本经济:全面衰退、积重难返、教训深刻(论文提纲范文)
一、日本经济陷入二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
(一) 经济增长持续低靡 |
(二) 通货紧缩逐步加深 |
(三) 工业生产与效益下降 |
(四) 内需萎缩不振 |
(五) 出口形势严峻 |
(六) 失业率逐年上升 |
二、日本经济陷入困境的原因 |
三、2002年日本经济走势 |
四、日本经济衰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一) 影响世界经济及中国经济的增长 |
(二) 中日贸易摩擦和政治冲突可能加剧 |
(三) 加快日本产业对华转移步伐 |
五、对我国经济的启示 |
(一) 一定要为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在发展中解决经济问题 |
(二) 一定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加速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
(三) 一定要在经济开放中坚持内需主导的经济发展战略 |
(四) 一定要注意防范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 |
(五) 一定要提高经济活力和企业竞争力 |
(六) 一定要保持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配套性 |
(9)反通货紧缩:政策选择和滞胀风险——历史经验和对我国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美国1960-1980年的三次滞胀 |
(一) 经济滞胀的形成与发展。 |
(二) 导致滞胀恶化的因素。 |
1.外部事件冲击对美国经济滞胀周期的激发作用。 |
2.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滞胀周期的推进作用。 |
3.高就业率的政策目标是导致滞胀周期恶化与通货膨胀率持续攀升的主要根源。 |
(三) 宏观经济政策与滞胀周期的作用机制。 |
(四) 对美国“滞胀”时期政策研究的结论。 |
三、90年代日本的通货紧缩和反紧缩 |
(一) 日本的通货紧缩。 |
(二) 日本通货紧缩的成因。 |
(三) 日本政府的反通货紧缩政策。 |
1.1997年以前两次对宏观经济形势判断失误。 |
2.1998年以来日本政府的反通货紧缩政策。 |
(四) 对日本政府反通货紧缩政策的评价。 |
1.日本经济问题积重难返, 传统宏观财政货币政策作用有限。 |
2.日本经济陷入通货紧缩困境的主要教训。 |
四、中国1988-1995年的“膨胀—紧缩—膨胀”循环 |
(1) 货币供应的滞后影响。 |
(2) 通货膨胀预期的加大与粘性作用。 |
(3) 外资流入和外汇储备的拉动作用。 |
(4) 粮食价格上涨带动物价全面上涨。 |
五、反通货紧缩的经验教训和对我国的启示 |
(10)荷兰对外直接投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评价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现状的评价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结构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一、论文的创新 |
二、论文的不足 |
第二章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对外直接投资微观理论 |
一、垄断优势理论 |
二、内部化理论 |
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第二节 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理论 |
一、比较优势理论 |
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三、竞争优势理论 |
第三章 荷兰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
第一节 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
一、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 |
二、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前景 |
三、投资政策发展 |
第二节 荷兰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
一、荷兰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
二、投资流量的宏观概述 |
三、荷兰的就业情况 |
第三节 荷兰对外直接投资的历程与特征 |
一、荷兰对外直接投资的历程 |
二、荷兰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 |
第四章 特殊金融机构 |
第一节 特殊金融机构的作用 |
一、特殊金融机构的定义 |
二、荷兰常规公司和特殊金融机构投资的比例 |
三、荷兰常规公司和特殊金融机构投资的地理分布 |
第二节 双边条约的重要性 |
一、荷兰是国际条约体系的核心 |
二、不同类型双边条约的吸引力 |
三、特殊金融机构对荷兰经济重要性有限 |
第五章 荷兰对外直接投资的跨国公司 |
第一节 荷兰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域分布 |
一、独立的中小企业主要进行小规模投资 |
二、大型公司和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域分布 |
第二节 荷兰重要的大型跨国公司 |
一、金融业跨国公司 |
二、金融业跨国公司 |
三、非金融服务业跨国公司 |
第六章 荷兰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的关系 |
第一节 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的关系 |
一、出口和投资的介绍 |
二、出口和投资齐头并进 |
三、出口和投资的方式 |
第二节 条约与投资和出口的关系 |
一、条约和非关税措施与投资和出口的关系 |
二、贸易协议的深度 |
第三节 荷兰对外直接投资或出口的选择因素 |
第七章 荷兰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国家 |
第一节 美国 |
一、美国经济概况 |
二、荷兰对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 |
第二节 德国 |
一、德国的经济概况 |
二、荷兰对德国的对外直接投资 |
第八章 荷兰对外直接投资的危机和挑战 |
第一节 荷兰对外直接投资的危机 |
一、85年的货物贸易和投资趋势 |
二、金融危机 |
三、新冠病毒危机 |
第二节 荷兰对外直接投资的SWOT分析 |
一、优势(Strength) |
二、劣势(Weakness) |
三、威胁(Threat) |
四、机会(Opportunity) |
第九章 结论和建议 |
第一节 本文的结论 |
第二节 本文的建议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美国为何出现连续两次下降的经济衰退?(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扬斯敦市精明收缩规划的实施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 高舒琦. 清华大学, 2018(02)
- [2]贫富差距扩大的政治效应——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东亚选举政治变迁研究[J]. 郑振清,巫永平. 中国社会科学, 2014(11)
- [3]美国经济周期百年观察[J]. 杨盼盼. 当代美国评论, 2020(01)
- [4]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D]. 田野. 吉林大学, 2020(03)
- [5]基于多视角下的中国商业银行信贷周期成因研究[D]. 虞文美. 南京大学, 2015(01)
- [6]通往全面发展之路 ——新型经济全球化构建路径研究[D]. 王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7]日本经济:全面衰退、积重难返、教训深刻[J]. 马建堂,杨正位. 世界经济, 2002(01)
- [8]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周期理论问题讨论会发言及文章选登[J]. 李长久,陈宝森,谢曜,史敏,薛伯英,蔡述理,陈耀庭,汪全银,黄苏,陈漓高,郑伟民,萧琛,孙执中. 世界经济, 1991(08)
- [9]反通货紧缩:政策选择和滞胀风险——历史经验和对我国的启示[J]. 朱民,陈卫东. 世界经济, 2001(01)
- [10]荷兰对外直接投资研究[D]. 陈彦蓉.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