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也要与百家争鸣

教研也要与百家争鸣

一、教学研究也要百家争鸣(论文文献综述)

张越[1](2020)在《新中国史学的初建:郭沫若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主导地位的确立》文中指出郭沫若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主导地位的确立及走向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他在1949年后任中国新史学研究会筹备会和中国史学会主席,提出史学发展六个方面的转向,规划了中国史学的发展前景。他创办并主持的《历史研究》杂志提倡历史研究应史料与理论并重。郭沫若礼待陈寅恪,邀请其出任《历史研究》杂志编委和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学部委员。郭沫若重启中国古史分期问题的讨论,引发了研究一系列重要历史理论问题的热潮。在郭沫若和其他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努力下,新中国史学初步形成了发展规模。

张越[2](2020)在《《历史研究》的创办及相关史实辨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历史研究》杂志的创办,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主导地位确立的实际举措之一。杂志编委会成员的组成,是综合考虑了学者的学术资历、中共党员与非党员、研究领域、所属部门、年龄段等多种因素而确定的,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百家争鸣"的思路。在杂志创刊后的若干年中,其理论性研究和史料考证相结合的办刊方针得到了贯彻实施。《历史研究》成为发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对历史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王铁钢[3](2015)在《建国十七年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政策及其演变研究(1949-1965)》文中研究指明建国后十七年(1949-1965)是我国文化建设历程中很关键的一个历史时期。在这个时期,党和国家充分吸取了苏联文化发展僵化、专制的教训,继承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制定了一系列有效政策、措施和制度,顺利完成了社会主义文化的过渡转型,建立了社会主义文化新形态,开创了独立自主的文化发展道路,构建了中国化的文化建设理论体系,为改革开放后的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基础和实践经验。从文化政策演变过程来看,这个历史时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49年至1956年,为文化政策的转型和初创期。面对人民群众对文化需要空前高涨但文盲率却高达80%的状况,党和国家在这个阶段的文化政策主要是开展扫盲运动,提高人民群众文化水平,改造旧文化教育体制,建立新文化体系。在人民群众文化水平得到提高之后,党和国家开始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宣传教育,在思想文化领域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改善知识分子政策,激发了全社会巨大的文化创造力,建立起了新的社会主义文化政策体系。第二个阶段是1957年至1960年,为文化政策的冒进和曲折发展期。由于执行了反右扩大化、“拔白旗”、大跃进等政策,党和国家的文化政策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反复波折,文化发展受到一定阻碍。首先是知识分子政策发生转折,知识分子被定义为向无产阶级发起进攻的资产阶级敌人,成为批判的对象,受到接二连三的政治批判,基本上失去了文化生产热情。其次是“双百”方针被异化为“两花",即马克思主义的“香花”和非马克思主义的“毒草”,“二为"方向狭隘地演变成了唯政治化,只强调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文化批评、文艺争鸣都变成文化战线上进行革命的手段。第三个阶段是1961年至1965年,为文化政策的调整和提高期。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国际、国内形势进行了反思,决定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在文艺、教育、科研等领域也制定了一系列调整政策,重新认识知识分子的价值、作用,恢复知识分子名誉和地位,进一步深化“双百"方针的内涵,并深入探索文化发展的规律,使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再次繁荣起来。但是这种提高随着“左”倾思想再次泛滥而很快中止,文化政策出现畸形巨变,“以阶级斗争为纲”导致文化领域阴云笼罩,政治批判代替了正常的学术争鸣和批评,并最终演化为“文化大革命”。从政策的制定、调试、实施环节来看,建国后十七年党的文化政策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第一,人民性是文化政策制定的基本价值取向,文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创造更多受人民群众欢迎、喜闻乐见的精神产品,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同时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热情。第二,政治性是文化政策调整的主要根源,由于对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认识不清晰,过分强调了文化的政治性,导致文化处于从属于政治的地位,使文化政策随政治需要而起伏变化,政策生命周期短暂。第三,多样性是文化政策实施的主要表现形式,文化作为精神产品,具有多样化特征,因此,文化政策也有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约束不同的对象,政策效应发生的形式多样。建国后十七年党的文化政策发展曲折变化,反复波动,也留下深刻的经验教训,主要表现在四方面:一是文化政策必须符合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文化自身的特殊性和文化生产的特殊性;二是文化政策必须正确对待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在“二为”方向指引下防止各种过“左”或过右的思想倾向;三是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并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基本政策,保持创作风格、手法、题材、学术观点的多样化公平发展,促进文化发展异彩纷呈:四是文化建设必须始终落实好知识分子政策,要将知识分子作为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发挥他们无限的创造力。虽然这十七年文化政策和文化建设曲折波动,失误频发,但它在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历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价值。第一,开创了一条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即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尊重文化发展客观规律,批判地继承和学习,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推动文化与政治经济协调发展。第二,构建了中国化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体系框架,包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双百”方针为基本原则、以批判地继承和学习为主要方法、以知识分子为主要动力等理论。第三,建立了初具规模的社会主义文化新形态,包括各种文化组织、管理机构、艺术形式、产品体系等,形成了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完整的社会组织结构。

白冰[4](2015)在《1956:中国教育学本土化的艰难探索》文中提出教育学本土化是百年来中国教育学研究一直相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几代教育学人试图改造中国教育学“先天不足”的理论“心结”,是建构中国化教育学的必要路径和旨归。纵观教育学本土化的历程,虽然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对象、不同的争论焦点,但暗含的规律性特征仍然有许多相同和相通。新中国的教育学是在全面向苏联学习的过程中重构和发展的,对我国的教育理论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新阶段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也有人反思说,当前影响教育进步的“顽疾”恰恰是因为挥之不去的苏联“阴霾”。那么,叶澜先生总结的,中国教育学多次“整体转向”或“推倒(抛弃)”重来式的发展样态,是否就是中国教育学发展的宿命?这其中有什么问题?有没有合理性?教育学本土化作为一个旧问题,有太多的前辈进行过细致考究,形成了许多真知灼见。但它既是一个教育理论中的宏观性大问题,具有“元研究”性质,同时从发生学角度看,它也是一个具体的复杂性问题。因此,本人想采取一种“聚焦式”的研究,试图通过爬梳找出一点理论线索。1956年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个既平常又特殊的年代。说平常,是因为它与1949、1919、1840年等许多近代史上的重要时间节点相比,并没有那样的轰轰烈烈;说特殊,是因为在中国知识分子的心中这却是一个春风拂面的年月。中共八大吹响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号角;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凝聚起人心、汇聚起智慧力量、掀起了向科学进军的热潮;毛泽东主席提出了着名的指导全国科学文化工作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这一系列政策方针的提出,使得长期以来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空气一下子舒缓起来,不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学者们对于问题的讨论似乎一下子开阔起来。教育研究领域也同样开始反思此前“一边倒”学习苏联的状况,开始思考并着手建构“中国自己的教育学”,教育之花也获得了短暂的绽放。本研究择取1956年这个时段作为考察的焦点,就是要通过典型性的细节还原那段发生在特定时空的历史,以期从这个小切口进入并透视那个时代教育发展的律动,力争以诚恳的态度进行客观、合理的审视和反思,努力开掘宝贵的历史镜鉴。论文从引言进入后,着重从中、西、古、今四个维度入手独立成章,每章选取一个教育事件、一个传播平台(报刊或教材)和一个人物,在展示历史常态的同时,着重突出反映暗自或微弱涌动的本土化努力。既关注教育场域中的问题,又尝试跳出教育,从大的社会发展史的角度看教育,通过回望历史,证明小众声音和萌动思想的价值及其对于当下和未来的启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反思教育学本土化如何处理好中西古今问题。努力做到坚持中国立场、世界眼光、尊重传统、着眼未来,构建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中国教育学理论体系,使“让人民大众享受更好的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永恒目标和根本动力。

王雪梅[5](2007)在《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的认知情感阐释与多维发展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的经济文化呈现全球化发展态势,随着国际性学术交流的蓬勃发展,我国对高素质外语专业人才的创造性、探索性等提出更高要求。英语专业研究生作为学术科研的重要生力军,其学术能力发展也逐步引起学界关注,而相关实证研究较少。鉴于此,本文运用文献阅读、问卷调查、访谈、个案分析等方法,将语言学、心理学、二语习得、教育学等相关理论与学术能力发展相融合,在厘定学术能力理论概念的基础上,借助翔实的数据和例证分析学术能力的相关因素,并尝试从学习者个体内部认知情感因素和外部因素角度探究学术能力的多维发展。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发现相关研究多集中在教育学维面,思辨性较强,对研究生学术能力、学术能力发展过程、发展原则、学术能力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缺乏在一定调查分析基础上的研究。而以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为主题的学术交流和讨论活动尚需进一步丰富充实。本文尝试在评述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明确学术、学术能力、学术感、学术能力连续体等概念。指出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术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认知习得能力、专业知识拓展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学术能力是动态发展的,而学术感为学术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同时探讨了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术原则(规范性、创新性、多元性、发展性)、学术发展流程以及学术发展原则(目标导向、认知情感、系统创新、多元发展、互动反馈和协作探究等)。本文探讨了认知风格、学习策略、动机、内向/外向、焦虑等认知情感因素与学术能力之间的关系。在每一部分都阐述了作者自己的定义和观点,剖析了相关研究对英语专业研究生教学的启示。强调在一定调查分析基础上考虑学生的认知情感因素,了解其个体差异,激发其学术动机,促进其知识建构和情感提升。本文还对问卷调查和访谈进行分析,阐释了调查工具、调查对象、调查与数据处理过程等,并具体剖析了学校管理、教师授课、教学资源、参加学术活动情况、学术水平、学术动机等情况,指出目前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方面尚存在一定不足,建议端正学术动机,一方面从认知情感角度促进学术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发挥外部因素的积极作用,提升研究生的学术能力。本文尝试对自主学习、意义学习、协作探究、儒学知行观/修身观等理论与英语号业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的契合进行探索。厘定了各种理念的内涵、师生角色定位、学习过程与具体应用等,并辅之以具体案例和简明的图示,分析其优势与局限性,期望对于研究生教学和学术能力发展有一定启示和参照作用。本文同时阐述了课程设置、教材、教学评估、导师、学术环境等外部因素与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对相关因素分别进行界定、分析,并结合英语专业研究生教育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原则、策略、建议等,以切实促进研究生学术能力的提高和英语学科的整体发展。总之,本文尝试从跨学科角度探讨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发展,对其概念、原则等进行系统梳理,为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视角;所建构范式结合实际例证,对于研究生教育实践有一定参照价值。

黄艳林[6](2007)在《王亚南与学术期刊》文中指出王亚南的一生成功创办了多种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作为一名学者型的编辑,王亚南办刊必然受到他的治学经历、治学观的影响,由此形成了独特的办刊思想:治学为办刊之本;办刊当以引领时代趋势为己任;办刊要“百家争鸣”;办刊是培养学术新人的重要方式之一。探讨并学习王亚南的办刊思想,对今天的学术期刊以至编辑出版事业的发展仍具有启发意义。

余腊英[7](2006)在《开放式中学地理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历史是在不断改革中向前发展的,社会的每一次政治革命、技术革命、经济改革,都必然要求教学进行相应的改革。就地理教学来说,不仅面对着社会的改革发展,地理学的不断更新发展,同样也要求教学本身进行改革。怎么改?改什么?这是历史赋予我们地理教育工作者的任务。而目前的中学地理教学基本上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灌输式的传授地理知识,学生作为客体处于一种单纯接受知识的被动地位,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和潜能,禁锢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寻求一种切实可行的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新的教学模式。本文所研究的开放式教学是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的教学模式,是自主学习理论、合作学习理论、探究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研究性学习理论与我国中小学当前的教学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本文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以培养学生学科素质和综合素质为教学目标,阐述了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利与弊;分析了中学地理开放式教学的内涵,论述了开放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以案例分析的方法,重点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几方面探讨开放式地理教学的实施及对培养学生素质的作用,提出了实施该教学模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实验证明,开放式教学不仅能显着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能促进学生社会交往技能、学习兴趣、自信心等非认知品质的提高,同时对其它学科的学习产生一定的迁移。通过实施开放式教学,形成了互尊互爱、民主平等、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乐学”、“会学”、“善学”。

李燕[8](2011)在《金善宝与中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科技史的发展是与包括农业科学家在内的主体活动紧密相联系的。金善宝是我国现代卓着的农业教育家和科学家,是20世纪研究中国小麦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从金善宝与中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视角研究中国现代农业及农业科技史,可以为中国现代农业科技史的研究开辟新的视角、丰富研究内容、得到更多启示。金善宝1895年7月2日生于浙江诸暨。1920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农业专修科,1926年本科毕业于东南大学农艺系。1930-1932年先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明尼苏达大学作物育种学习和研究。1933年回国,曾任浙江大学副教授,中央大学、江南大学教授兼农艺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南京大学农学院院长,南京农学院院长,华东农林部副部长,南京市副市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等。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金善宝是这一代农业科学家代表,他的活动经历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受到了社会历史条件影响,对中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他的成长过程与中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具有内在关联和规律性特征。金善宝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几十年,为我国培养了众多知名学者和卓越的农业科研人员。他为南京农业大学的发展发挥了特别的作用。金善宝将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我国的小麦科学事业,他为我国的小麦育种研究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作出了卓越贡献。从云南小麦的发现和研究、中国小麦品种的分类和分布区域的研究、小麦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到小麦科学理论的总结与创新等,每前进一步,都树立了中国小麦科学研究的一个里程碑。他和他的同事们撰写的小麦论着及其它文章,公开发表的已达百余篇(部)。在实践中,他亲自选育的小麦品种“中大2419”,在我国20多个省(市、区)推广,种植时间长达40年之久,推广面积最高年份达7000余万亩。由他主持研究、育成的春小麦品种“京红号”、“中字号”,曾在我国部分春麦区和黄淮冬麦区大量种植。金善宝率先在我国小麦杂交育种中采用异地加代的方法,“南繁北育”、“异地加代”后来成为我国作物育种中普遍采用的方法。金善宝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在农业科技政策、农业科技管理、农业科技普及与推广等方面有着自己深切的体会、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尤其是在任中国农科院院长期间,为农科院科研条件的改善、为科技队伍的建设做了大量的力所能及的工作,并对全国的农业科技工作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他还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和影响,积极向党和政府建言献策,为国家制定、调整农业发展战略和农业科技政策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做出了重要贡献。金善宝提倡并力行重视历史、立足现实的治学之道,开辟并推动了农业遗产研究、现代农学家研究等。金善宝灵活运用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科学研究方法,在长期的科技实践中形成的关于农业科技价值、农业科技发展规律、科技创新及农科教相结合等思想观念,都是十分丰富而又珍贵的宝藏。金善宝是中国传统农学向现代农学转型过程中的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他在一个世纪的生命中经历了新旧两个时代。他的一生,集中体现了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随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超越自己,不断完善自身的过程。金善宝少年时代生活的艰辛和早年丧父的磨难,炼就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童真,培养了金善宝对自然的依赖和热爱的感情;他自幼热爱劳动,培养了他勇于探索、勤于实践的精神;农民的疾苦和农业生产的落后,强烈地激发了他的求知和改善农村状况的愿望;而勤奋学习得到的扎实基础知识和他对影响农作物生长的诸多因素的观察记录,则是他日后大展宏图的“本钱”;他始终有着对祖国执着的热爱之情,以平凡而高尚的工作真正实践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那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敦厚正直、朴实无华的品质,是我国农业科技人员永远学习的楷模。金善宝几十年如一日,宵衣旰食,呕心沥血,为我国农业科研和农业教育事业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正如他自己所说,“也许,在你走过的路上,你所洒下的汗水和留下的足迹,就是一位真正的科学家成长的道路。”

王成诚[9](2010)在《建国初期传统文化政策研究(1949-1966)》文中研究表明近代中国风云突起,社会剧变,封建专制制度崩塌,民主共和制度勃兴,旧学古道蜕变,西学新潮浪涌,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地位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亦受沉重打击。在中西新旧文化的剧烈冲合下,先进中国人提出一系列对待传统文化的方案,传统文化的保守主义与虚无主义激烈争锋,中共则提出要批判继地承传统文化,建立科学、民族、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建国初期,中共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破旧立新,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开展新文化的建设。中共制定了一系列关于传统文化的方针政策,并在一定程度得到了贯彻落实,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但也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对此后中共的文化方略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建国初期,批判、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成为意识形态领域的紧迫任务。中共通过一系列的批判运动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同时形成了建国以后用政治运动解决意识形态领域问题的模式。“双百方针”可以说是建国后十七年文化政策的一次明显转折,是向传统文化回归的重要环节。双百方针其渊源和其提出的目的均与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因此,双百方针在传统文化领域的作用并不可小觑。双百方针提出后,传统文化得到了重视,被外国文化压制和为现实服务的压力顿减。“批判继承法”是建国初期中共对待传统文化问题的基本原则,但同时关于批判继承方法和态度的争鸣也贯穿于建国初期17年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如“抽象继承法”、关于道德阶级性与继承性的争论、“人民性”标准与“中间作品”问题的争论及阶级观点与历史主义之争等。新中国作为一个外生型的现代化国家,为推进社会的现代化必须学习和借鉴外来先进文化,同时作为一个民族国家在参与全球化过程中又要面对保持民族性的“文化整合”的难题。建国初期中医政策发生了由兴办中医进修学校以使“中医科学化”到大力提倡西医学习中医并使之承担起把祖国医学整理、提高到现代科学水平重任的转变。国画政策则发生了从盲从苏联美术教学模式到强调传统美术的技法和教学方法的转变、重视国画的创作与写生活动。新中国作为一个后发现代化的民族国家在参与现代化的过程中,在文化上最大的难题是如何处理现代性与民族性、阶级性与共同性、变革性与继承性的关系。这是实现中国文化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关键。建国初期,中共提倡“古为今用”和“厚今薄古”的原则。在具体的实施中,“古为今用”常常变成不惜为了现实的政治宣传而牵强附会,肆意歪曲历史,而“厚今薄古”则带来严重的历史虚无主义的倾向。中共一向主张文化建设的“大众化”,对改造传统民间文艺极为重视,以作为“化大众”的重要手段。最有代表性莫过于戏曲和民歌了,但实质上中共重视的是“民间形式”而去更新戏曲和民歌的文化内容。民间文化所起的只是一种工具的作用,而不是其本身。综观建国初期的传统文化政策,中共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也不是始终如一的,而是正确与错误趋向交织进行,存在着批判远多于继承、强调服务于现实、张扬民族性、追求“大众化”以及注重文化工具价值的考量的特点。其既有着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一部分传统文化,提高了民间文化的地位等积极意义,又同时存在着缺乏对封建主义意识形态的系统批判、大多时候传统文化研究成为政治的注脚和宣传工具、以政治批判取代学术讨论的消极影响。反思和探寻这段历史,它告诉我们为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体系,需要做到以下四点:一是肃清封建主义思想残余;二是正确处理传统文化批判与继承的关系;三是尊重文化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四是必须处理好文化建设的古今中外关系;五是重视对传统文化内在价值的挖掘。“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总结建国初期传统文化政策的经验教训,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而且对于历史地理解中国共产党在当代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理论,对于在新时期“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都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作用。

刘晓明[10](2013)在《清末至新中国成立(1892-1949)汉字改革史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大半个世纪时间里,中国社会经历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汉字改革运动,深刻触及了语言文字的诸多核心问题,拓展了传统文字学、音韵学、方言学、语法学的研究领域,促进了近代科学语言学的历程,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对汉字改革史进行深入系统研究,是构建科学汉字史的需要,同时关系到语言文字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语言文字应用与规范等众多现实问题;系统梳理既往历史,发掘其间经验教训,是深化语言文字本体研究的需要,也是当前语文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目前为止,一部全面、客观的汉字改革史尚处空白,本文拟就此做初步尝试。借助有关汉字改革的概论性、史料性、专题性论着,参考当时的报纸、期刊、呈帖、会议决议、政府公文、书信札记等零散资料,依据运动的主流形式,分为相关系列专题,运用史论结合法与比较分析法,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整理与研究,力求写出一部具有一定史料价值与理论价值的汉字改革史。文章主要分为五个部分:一、切音字运动:结合时代背景,系统介绍切音字运动者的各自方案及其在社会推行上所做的种种努力;从民众心理接受程度、受教对象成分组成、办学经费来源、学后实际用途、社会朝野态度等几个方面辩证考察切音字的传播实效;深入分析运动中所涉及的汉字的本质与功用、汉字的繁难与优劣、国语方言的对立与统一、语言文字的脱节与一致、切音方案的深入与浅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扬弃等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二、注音字母运动:梳理注音字母制定过程中学理论争的核心矛盾以及操作层面的主要问题;考察注音字母的社会推行情况及其正式公布后自身体系的修订与完善;分析注音字母得以成功的深层原因与学术启示。三、简体字运动:从理论探讨、编制字表、社会推行等角度整理简体字运动史况;分析简体字运动的积极意义及其影响深远的各种遗留问题。四、国语罗马字运动:详细讲述国语罗马字制定过程中长期的理论探讨以及各种方案的研制;阐释国语罗马字的社会推行概况及其难以推行的社会原因与学理因素;分析国语罗马字运动的历史意义与影响。五、拉丁化新文字运动:梳理拉丁化新文字在国外的研制与施行情况;介绍其引入国内之后的理论宣传与舆论打造等全面开展情况;详细考察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的历史意义与局限。构建汉字改革史,需要宏观视野、理性思辨与独到角度,限于本人的学识与精力,文章存在诸多不足,今后定会不断做出修正与完善。

二、教学研究也要百家争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教学研究也要百家争鸣(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史学的初建:郭沫若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主导地位的确立(论文提纲范文)

一、组建史学会:规划新中国史学的研究方向
二、创办《历史研究》:提倡历史研究应史料与理论并重
三、邀聘陈寅恪:陈寅恪的拒绝与接受
四、再论古史分期:重启重大历史理论问题的讨论

(3)建国十七年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政策及其演变研究(1949-196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研究综述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二、学术研究综述
        三、创新之处
        四、研究方法
    第二节 文化与文化政策
        一、文化概念
        二、本文的文化概念
        三、文化政策概念及政策文本
    第三节 十七年中国共产党文化政策的历史背景
        一、新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
        二、机械学习苏联文化建设模式的弊端
        三、新民主主义时期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
第一章 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政策:转型与初创
    第一节 政策转型的前提:扫除文盲,提高人民群众文化水平
        一、扫除文盲、普及文化运动的社会背景
        二、扫除文盲、普及文化运动的主要措施
        三、扫盲运动对文化政策的启示
    第二节 政策转型的基础:改革旧文化体制,建立社会主义文化新形态
        一、改革旧文化教育事业
        二、改革旧文艺,建立社会主义新文艺
        三、改革语言文字,推广简化字和普通话
    第三节 政策转型的标志:确立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一、建国初期思想文化领域的复杂形势
        二、编辑出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着作
        三、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
        四、进行思想改造,树立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第四节 政策初创的发韧:推行“双百”方针
        一、“双百”方针提出的历史必然性
        二、“双百”方针提出的过程
        三、实施“双百”方针的有效途径:批判地继承和学习
        四、“双百”方针实施的效果
    第五节 政策初创的动力:发挥知识分子作用
        一、思想改造首先是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
        二、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初步认定
        三、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发挥其动力效应
第二章 1957-1960年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政策:曲折发展与冒进
    第一节 政策深化:“双百”方针深入推进
        一、“双百”方针受到质疑
        二、毛泽东对实施“双百”方针的推动
        三、其他领导人和理论界对“双百”方针的支持
    第二节 政策偏差:知识分子政策和“双百”方针中断
        一、知识分子政策发生颠覆性转折
        二、“双百”方针遭遇寒流
        三、“文化革命”概念的异化
    第三节 政策冒进:文化领域“大跃进”
        一、文化“大跃进”的社会背景
        二、文化“大跃进”的政策嬗变
        三、文化“大跃进”下的文化实践
        四、文化“大跃进”政策的纠偏
第三章 1961-1965年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政策:调整与提高
    第一节 文化政策的全面调整
        一、“八字方针”的提出
        二、文化各领域的政策调整
        三、“双百”方针的复苏
    第二节 文化政策的提高
        一、纠正知识分子政策的失误
        二、“双百”方针内涵的深化
        三、文化政策调整下的实践效果
    第三节 文化政策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探索
        一、文化建设要体现精神产品的本质特征
        二、文化创作要遵循文化自身规律
        三、文化建设要处理好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第四节 文化政策逐渐发生畸变
        一、“以阶级斗争为纲”对文化政策的影响
        二、文化政策畸变之始:毛泽东对文艺的两个批示
第四章 十七年中国共产党文化政策的基本特征、经验教训及历史价值
    第一节 十七年文化政策的基本特征
        一、人民性是文化政策制定的基本价值取向
        二、政治性是文化政策调整的主要根源
        三、多样性是文化政策实施的主要表现形式
    第二节 十七年文化政策实施的经验教训
        一、文化政策必须符合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文化政策必须正确对待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三、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并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基本政策
        四、文化建设必须始终落实好知识分子政策
    第三节 十七年文化政策的历史价值
        一、探索出一条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
        二、构建了中国化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体系框架
        三、指导建立起初具规模的社会主义文化新形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4)1956:中国教育学本土化的艰难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可能的新意
    三、文献综述
        (一)五十年代苏联教育学在我国的传播
        (二)五十年代教育学中国化探索
        (三)五十年代教育领域的大批判与大讨论
        (四)何谓本土化、为何本土化与如何本土化
    四、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第一章 1956:变革年代的中国和世界
    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
        (一)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提出
        (二)《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助推社会主义改造
        (三)教育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
    二、知识界的“春天”
        (一)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的召开
        (二)“双百方针”的提出
    三、中共八大的“号角”
        (一)中共八大取得的主要成果
        (二)关于中共八大的评价
    四、冷战背景下的国际风云
        (一)苏共二十大风波
        (二)“波匈事件”与社会主义阵营危机
        (三)中、苏、美大国关系及美国教育改革
第二章 立足国情,着力破解亟待解决的教育问题
    一、“快、省、多、好”地发展教育事业
        (一)教育方针的逐步明确
        (二)教育发展的基础和方向
    二、《人民日报》的教育话语
        (一)从“社论”读教育热点
        (二)从“社论”看教育主张
        (三)从“社论”挖教育问题
    三、审时度势的毛泽东
        (一)“喜忧参半”的总体心态
        (二)教育思想的新拓展
        (三)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新主张
第三章 面向世界,理性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经验
    一、深入的中外教育交流
        (一)学习中小学教师访苏代表团报告
        (二)苏联教育专家在中国
        (三)向民主德国的先进经验学习
    二、译介工作打开遥望世界的“天窗”
        (一)放眼看世界的思想准备
        (二)教育领域的译报编辑概况
        (三)同一杂志传递出不同的声音
    三、打破教条的凯洛夫
        (一)苏联《教育学》的样板
        (二)凯洛夫访华对教育研究的建议
第四章 回望传统,注重汲取民族优秀的教育思想
    一、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问题大讨论
        (一)全面发展问题的论争
        (二)因材施教是否应该作为教育方针
        (三)讨论的总结与反思
    二、教育史教材建设与传统教育思想研究
        (一)新中国第一个中国教育史研究班
        (二)教育史教材概观
        (三)关于孔子教育思想研究
    三、秉持传统的梁漱溟
        (一)毛泽东对梁漱溟思想的批判
        (二)梁漱溟教育思想批判的反思
        (三)梁漱溟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启示
第五章 守正拓新,努力构建时代需要的教育理论
    一、新中国第一套中小学教学大纲的诞生
        (一)告别“课程标准”
        (二)“教学大纲”编制始末
        (三)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编制的本土化努力
    二、《人民教育》的革新
        (一)向苏联教育刊物学习
        (二)与读者互动中开放办刊
        (三)导向教育实践的研究取向
    三、守正创新的曹孚
        (一)扎实的求学经历
        (二)丰富的教育实践和研究历程
        (三)教育学中国化的探索
结语 教育学本土化如何处理好中西古今问题
    一、“古今中外法”与教育学研究
    二、基于中国教育发展需要,科学把握本土问题
    三、避免拿来主义,在中西互动中合理借鉴外来理论
    四、挖掘优秀传统教育资源,赋予理论新生命
    五、扎根中国教育实践,创生中国教育新理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956 年中国教育大事年表
后记

(5)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的认知情感阐释与多维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本研究的背景
        1.1.1 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的重要意义
        1.1.2 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的重要意义
        1.1.3 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的举措及所存在局限
        1.1.3.1 学术能力发展举措
        1.1.3.2 学术能力所存在的局限
    1.2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方法
        1.2.1 本研究的目的
        1.2.2 本研究的意义
        1.2.3 本研究的方法
    1.3 本研究的结构
第二章 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研究现状
    2.1 导言
    2.2 国外研究现状
    2.3 国内研究现状
        2.3.1 相关着述评析
        2.3.2 相关学术交流
    2.4 对研究生学术能力研究的建议
    2.5 结语
第三章 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的相关理论解析
    3.1 导言
    3.2 学术和学术能力
        3.2.1 学术
        3.2.2 学术能力与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
    3.3 学术感与学术能力连续体
    3.4 英语专业学术原则
        3.4.1 学术规范性原则
        3.4.2 学术创新性原则
        3.4.3 学术多元性原则
        3.4.4 学术发展性原则
    3.5 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过程
    3.6 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原则
    3.7 结语
第四章 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的认知情感阐释
    4.1 导言
    4.2 认知风格与学术能力发展
        4.2.1 认知风格的界定
        4.2.2 认知风格的分类
        4.2.3 认知风格与学术能力发展
    4.3 学习策略与学术能力
        4.3.1 学习策略的定义
        4.3.2 学习策略的分类
        4.3.3 学习策略与学术能力发展
    4.4 动机与学术能力
        4.4.1 动机的定义
        4.4.2 动机的分类
        4.4.3 动机与学术能力发展
    4.5 性格与学术能力
        4.5.1 性格的定义与分类
        4.5.2 内向/外向与学术能力
        4.5.2.1 内向/外向的内涵
        4.5.2.2 内向/外向与学术能力发展
        4.5.3 焦虑与学术能力
        4.5.3.1 焦虑的界定与分类
        4.5.3.2 焦虑与学术能力发展
    4.6 结语
第五章 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相关调查分析
    5.1 导言
    5.2 调查研究过程
        5.2.1 调查工具
        5.2.2 调查与数据处理过程
    5.3 调查对象分析
        5.3.1 问卷调查对象
        5.3.2 访谈对象
    5.4 调查研究结果分析
        5.4.1 所在学校管理情况
        5.4.2 教师授课情况
        5.4.3 教学资源
        5.4.4 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情况
        5.4.5 研究生对学术能力的基本观点
        5.4.6 研究生学术水平
        5.4.7 学术动机
    5.5 对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的相关建议
    5.6 结语
第六章 内部因素与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
    6.1 导言
    6.2 自主学习理论与学术能力发展
        6.2.1 自主学习的内涵
        6.2.2 自主学习中的师生角色
        6.2.3 自主学习示意图
        6.2.4 自主学习理论在学术能力发展中的应用
    6.3 意义学习理论与学术能力发展
        6.3.1 意义学习理论评析
        6.3.2 认知情感意义学习的界定与应用
        6.3.2.1 认知情感意义学习的界定
        6.3.2.2 学术环境下的认知情感意义学习示意图
        6.3.2.3 学术环境下认知情感意义学习的具体应用
    6.4 协作探究理论与学术能力发展
        6.4.1 协作探究理论评析
        6.4.2 协作探究式学术能力发展示意图
        6.4.3 协作探究理论基础上的学术能力发展
        6.4.3.1 语言认知习得能力发展
        6.4.3.2 理论知识建构
        6.4.3.3 学术研究能力的发展
        6.4.4 协作探究式学术能力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6.5 知行观、修身观与学术能力发展
        6.5.1 儒学的知行观与学术能力发展
        6.5.2 儒学的修身观与学术能力发展
        6.5.3 先秦儒家学说的合理应用
    6.6 结语
第七章 外部因素与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
    7.1 导言
    7.2 课程设置与学术能力发展
        7.2.1 课程的界定与内涵
        7.2.2 英语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
        7.2.2.1 课程设置的相关问题
        7.2.2.2 具体课程设置
    7.3 教材与学术能力发展
        7.3.1 教材的内涵
        7.3.2 教材的评估与运用
        7.3.2.1 教材的评估
        7.3.2.2 教材的运用
    7.4 评估与学术能力发展
        7.4.1 评估的内涵与原则
        7.4.2 不同阶段的评估
        7.4.2.1 入学考试
        7.4.2.2 课程评估
        7.4.2.3 学位论文评估
        7.4.3 全息动态评估体系
    7.5 导师与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发展
        7.5.1 研究生导师的内涵
        7.5.2 导师与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
        7.5.3 研究生导师专业发展
        7.5.3.1 导师研究能力的提升
        7.5.3.2 导师教学指导能力的提升
        7.5.3.3 导师元学术能力的提升
    7.6 学术环境与学术能力发展
        7.6.1 学术环境的界定
        7.6.2 学术客观环境与学术能力发展
        7.6.2.1 学术客观环境的现代性
        7.6.2.2 学术客观环境的建设
        7.6.3 学术软环境与学术能力发展
        7.6.3.1 研究性学术环境与学术能力发展
        7.6.3.2 和谐性学术环境与学术能力发展
    7.7 结语
第八章 本研究的结论、创新与展望
    8.1 导言
    8.2 本研究内容回顾
    8.3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8.4 本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
    附录二 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调查问卷
    附录三 访谈问卷(英语专业研究生)
    附录四 访谈问卷(硕士生导师)
    附录五 访谈问卷(研究生教学管理人员)
    附录六 问卷调查与访谈要求(调查员使用)
    附录七 访谈摘录
    附录八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通讯评议评价意见表(人文社会科学类)
    附录九 汕头大学遴选硕士研究生导师的暂行规定

(6)王亚南与学术期刊(论文提纲范文)

1 治学为办刊之本
2 办刊当以引领时代趋势为己任
3 办刊物要“百家争鸣”
4 办刊是培养学术新人的重要方式之一

(7)开放式中学地理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观念落后
    1.2 教学方法重演绎,轻归纳
    1.3 教学组织形式单一
    1.4 教学评价简单
第2章 开放式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
    2.1 教学改革是实施新课程的必然
    2.2 开放式教学是中学地理教学的必然选择
        2.2.1 素质教育改革的体现
        2.2.2 地理学科特点的要求
        2.2.3 新时代的要求
        2.2.4 实施地理素质教学的要求
        2.2.5 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的需要
    2.3 中学地理开放式教学的内涵
第3章 中学地理开放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特征
    3.1 学地理开放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3.1.1 自主学习理论
        3.1.2 合作学习理论
        3.1.3 探究学习理论
        3.1.4 建构主义理论
        3.1.5 研究性学习理论
    3.2 开放式教学的基本特征
        3.2.1 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
        3.2.2 教学必须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3.2.3 教学必须促进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发展
        3.2.4 教学必须促进师生双方发展
第4章 中学地理开放式教学的实施途径
    4.1 教学理念开放
    4.2 教学模式的开放
    4.3 教学内容的开放
        4.3.1 取材于教材
        4.3.2 关注热点
        4.3.3 联系生活
        4.3.4 学科间的渗透
    4.4 教学过程的开放
        4.4.1 开放教学时间
        4.4.2 开放教学空间
        4.4.3 开放思维空间
        4.4.4 开放师生关系
    4.5 教学方法的开放
        4.5.1 教学方式开放,激活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能力
        4.5.2 教学手段开放,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工具提高教学实效
    4.6 教学评价的开放
        4.6.1 鼓励为主
        4.6.2 综合性评价
    4.7 教学管理的开放
第5章 地理开放式教学的实践效果
    5.1 教学案例一
    5.2 教学案例二
    5.3 效果评价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1.1 开放式教学能够提高教师素质,培养研究型教师
        6.1.2 开放式教学拓展了学生的主体性
        6.1.3 开放式教学推进了课程改革,学生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6.2 讨论
        6.2.1 怎样把握师生关系开放的“度”
        6.2.2 如何处理好开放式教学中“放”与“收”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金善宝与中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概述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四、可能的创新与存在问题
第一章 金善宝生平及社会历史条件分析
    第一节 金善宝生平及其主要活动经历
        一、生平概述
        二、主要活动经历
    第二节 金善宝科技活动社会历史条件分析
        一、复杂的社会政治环境
        二、农业生产实践的迫切需要
        三、传统农业文化与中西科技文化的交流
第二章 金善宝与现代农业教育
    第一节 金善宝现代农业教育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培育现代农业科技优秀人才
        一、"科教兴国"理想的尝试
        二、现代农业教育家的典范
        三、建设现代农业科学家队伍
        四、关爱年轻科研人员
    第三节 金善宝在南京农业大学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一、在南京农学院的办学实践
        二、南京农学院新校址选择
        三、为"南农"复校所做的努力
第三章 金善宝与小麦科学研究
    第一节 中国小麦品种资源科学研究
        一、云南小麦的发现与研究
        二、中国小麦品种分类及其分布区域的研究
    第二节 中国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
        一、现代中国小麦育种回顾
        二、"中大2419"等小麦良种的育成与推广
        三、"中字麦"系列优质小麦新品种的育成与推广
        四、南繁北育、异地加代小麦育种方法创新
    第三节 小麦科学理论的总结与创新
        一、《中国小麦栽培学》研究与编写出版
        二、中国小麦品种系谱与品种志研究
        三、小麦生态研究
        四、小麦科学其它相关着作和理论研究
第四章 金善宝与农业科技政策和管理
    第一节 农业科技政策的研究和建议
        一、农业科技政策的内涵和执行主体
        二、强调农业科学研究的特殊地位
        三、改善农业科研条件和落实科研人员政策
        四、呼吁政府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第二节 农业科技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一、重视农业科技的管理研究
        二、提倡农业科技协作研究
        三、提议建立专业与区域农业科研中心
        四、农业科研要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
    第三节 农业科技推广与普及
        一、农业科技要直接面向农业生产
        二、农业科技的推广体系建设
第五章 金善宝与农业科学技术史研究
    第一节 金善宝对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的研究与传承
        一、对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研究的高度重视
        二、中国小麦史研究
        三、中国现代农学家研究
    第二节 金善宝与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的建设与发展
        一、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的建立
        二、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事业的发展
第六章 金善宝的科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
        一、理论联系实际
        二、面向社会实践与科学问题确定科研选题
    第二节 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
        一、田野调查与科学实验
        二、科学研究的历史方法
第七章 金善宝的现代农业科技思想
    第一节 为农服务的农业科技价值思想
        一、充分认识农业的基础地位
        二、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发展的根本作用
    第二节 系统辩证的农业科技发展规律思想
        一、农业科技发展受外部因素的制约
        二、农业科技发展受内部因素的制约
        三、农业科技知识的积累
    第三节 科技创新思想
        一、求真务实
        二、开拓创新
        三、开放学习
    第四节 农科教结合的教育理念
        一、农科教结合教育理念的形成
        二、农科教结合的办学思想与实践
    第五节 中国农业哲学探索
        一、农业科技史与农业哲学
        二、《农业哲学基础》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结语评价与启示
    一、金善宝在中国现代农业科技史上的历史地位
    二、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与现实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金善宝年谱
附录二: 金善宝论文、论着、演讲文稿一览
附录三: 金善宝小麦科学研究的主要学术成就
    一、育成的小麦品种
    二、育种资源与方法
    三、小麦学术着作
    四、学术荣誉和奖励
致谢
在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

(9)建国初期传统文化政策研究(1949-196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学术价值和现实作用
        (一) 理论意义
        (二) 学术价值
        (三) 现实作用
    二、学术史综述
        (一) 与本选题相关的通史着作
        (二) 代表性的专着与论文
    三、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 重点
        (二) 难点
        (三) 创新点
    四、相关界定
        (一) 时间界定
        (二) 概念界定
第一章 建国初期意识形态整肃与传统文化的命运
    一、肃清封建思想残余
        (一) 批判封建等级思想
        (二) 破除封建迷信
        (三) 革除封建旧俗
        (四) 取缔会道门
    二、批判传统文化研究领域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想
        (一)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二) 批判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
        (三) 批判胡适思想
        (四) 批判胡风的“民族形式”思想
第二章 建国初期的“双百”方针与民族传统的回归
    一、“双百”方针提出前传统文化的境遇
    二、传统文化与“双百”方针的形成
        (一) 历史学问题与“百家争鸣”
        (二) 戏曲问题与“百花齐放”
        (三) “双百”方针的正式提出
    三、传统文化领域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一) 学术界的“百家争鸣”
        (二) 文艺界的“百花齐放”
    四、“双百”方针落实受挫与民族传统回归的畸变
        (一) 传统文化界的“反右”
        (二) “大跃进”与民间文化的“高扬”
第三章 建国初期的“批判继承”法及其相关争论
    一、“批判继承”的方针
    二、关于“抽象继承法”的争论
        (一) “抽象继承法”的提出
        (二) 前奏:学术界对“抽象继承法”的争论
        (三) 转向:“抽象继承法”的批判
        (四) “普遍性形式”论的批判
    三、关于道德继承性和阶级性问题的争论
        (一) “道德继承论”的提出
        (二) 学术界对道德的的阶级性与继承性问题的大讨论
        (三) 学术争论升级为政治批判
    四、“人民性”标准与“中间作品”问题的争论
        (一) 古代文学的“人民性”问题
        (二) “中间作品”问题的讨论
    五、“阶级观点”与“历史主义”之争
第四章 建国初期文化建设的中外之争
    一、中西医之争
        (一) “中医西医化”
        (二) 中医工作错误的纠正
        (三) “关键在于西医学中医”
    二、国画政策的中外之争
        (一) 用苏式素描教学模式来改造国画
        (二) 摆脱苏联模式,繁荣国画艺术
    三、文字改革方向之争
        (一) 文字改革拼音化方向的确定
        (二) 拼音文字不能立即代替汉字
        (三) 拼音文字设计的拉丁化与民族形式之争
第五章 建国初期文化建设的古今之辩
    一、戏曲改革的古今之争
        (一)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二) “以现代戏为纲”
        (三) 从“两条腿走路”到“三并举”
        (四) “一花独放”
    二、文物保护的古今之争
        (一) 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之争
        (二) 批判梁思成的文物建筑保护思想
    三、“厚今薄古”论
        (一) “厚今薄古”论产生的缘由
        (二) 形而上学的“厚”“薄”观
        (三) 批判“厚古薄今”
第六章 建国初期传统民间文艺的“推陈出新”
    一、“文艺大众化”与“民间形式”的倡导
    二、“戏曲现代戏”
        (一) 延安时期的新秧歌运动
        (二) 现代戏的“大跃进”
        (三) “京剧现代戏”
    三、新年画运动
        (一) 新年画的渊源
        (二) 新年画运动的开展
        (三) 关于月份牌年画的争论
    四、新民歌运动
        (一) 新民歌的兴起与发展
        (二) 关于新诗发展问题的讨论
        (三) 新民歌运动的落潮
第七章 对建国初期传统文化政策若干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一、建国初期传统文化政策的演化规律
        (一) 1949—1955 年:传统文化的改造
        (二) 1956—1957 年:民族传统的回归
        (三) 1957—1960 年:“厚今薄古”与民间文化的“高扬”
        (四) 1960—1962 年:“双百”方针的再提倡
        (五) 1963—1966 年:民族虚无主义的盛行
    二、建国初期传统文化政策的特点
        (一) 批判远多于继承
        (二) 强调服务于现实
        (三) 张扬民族性
        (四) 追求“大众化”
        (五) 注重文化工具价值的考量
    三、建国初期传统文化政策的影响
        (一) 积极意义
        (二) 消极影响
    四、对建国初期传统文化政策的历史反思
        (一) 肃清封建主义思想残余
        (二) 正确处理传统文化批判与继承的关系
        (三) 尊重文化发展的相对独立性
        (四) 必须处理好文化建设的古今中外关系
        (五) 重视对传统文化内在价值的挖掘
参考文献
    一、经典着作
    二、文件及资料集
    三、报刊杂志
    四、相关着作(大陆)
    五、国外及港澳台着作
    六、硕博论文
    七、期刊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后记

(10)清末至新中国成立(1892-1949)汉字改革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范围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范围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具体操作
        一 研究方法
        二 具体操作
    第三节 研究综述与存在问题
        一 研究综述
        二 存在问题
第一章 切音字运动
    第一节 时代背景
    第二节 运动史况
        一 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相关着述
        二 推行情况
    第三节 切音字运动涉及的核心问题与矛盾
        一 汉字的本质与功用
        二 汉字的繁难与优劣
        三 言文的脱节与一致
        四 国语方言的对立与统一
        五 方案的深入与浅出
    第四节 切音字运动的意义
第二章 注音字母运动
    第一节 时代背景
    第二节 方案制定
        一 概况
        二 学理论争的核心问题
        三 操作层面的存在问题
    第三节 推行与修订情况
        一 制定初期的艰难情形
        二 正式公布后自身体系的修订与完善
        三 正式公布后的社会推行
    第四节 注音字母得以成功的原因及意义
第三章 简体字运动
    第一节 运动背景
    第二节 运动概况
        一 理论探讨
        二 编制字表
        三 社会推行
    第三节 简体字运动的意义与局限
第四章 国语罗马字运动
    第一节 方案制定
        一 理论探讨
        二 方案研制
    第二节 社会推行
        一 法定公布
        二 社会推行
        三 难以推行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国语罗马字运动的历史意义
第五章 拉丁化新文字运动
    第一节 时代背景
    第二节 运动概况
        一 国外研制与施行
        二 国内引进与传播
    第三节 历史意义与局限
文章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四、教学研究也要百家争鸣(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史学的初建:郭沫若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主导地位的确立[J]. 张越. 史学理论研究, 2020(02)
  • [2]《历史研究》的创办及相关史实辨析[J]. 张越.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
  • [3]建国十七年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政策及其演变研究(1949-1965)[D]. 王铁钢.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4)
  • [4]1956:中国教育学本土化的艰难探索[D]. 白冰. 东北师范大学, 2015(10)
  • [5]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的认知情感阐释与多维发展研究[D]. 王雪梅.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7(04)
  • [6]王亚南与学术期刊[J]. 黄艳林. 出版科学, 2007(01)
  • [7]开放式中学地理教学研究[D]. 余腊英. 江西师范大学, 2006(04)
  • [8]金善宝与中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研究[D]. 李燕.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 [9]建国初期传统文化政策研究(1949-1966)[D]. 王成诚. 山东师范大学, 2010(03)
  • [10]清末至新中国成立(1892-1949)汉字改革史论[D]. 刘晓明. 河北师范大学, 2013(10)

标签:;  ;  ;  ;  ;  

教研也要与百家争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