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企再次雄起:有志者事竟成(论文文献综述)
郭忠文[1](2020)在《重点语素的构词及其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文中认为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环节。目前,随着语素教学法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学者开始关注语素选取的问题。杨晓黎(2018)选取了有利于教学的重点语素与核心语素,重点语素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严格的选取标准、确定的数量(228个),为开展语素教学提供了方便。然而,已选重点语素只是根据《等级大纲》和《等级划分》来选取,而以重点语素为基础选取的核心语素(95个)更是严格地按照规定标准来操作,它们都未对实际对外汉语教学语料或相关教材进行考察,所以重点语素的选取标准和核心语素的选取情况还有待探讨,同时,我们还需研究重点语素的教学应用情况。本文一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文章的选题意义、研究思路、方法和语料来源,并描述了前人关于语素构词和语素教学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为统计和分析重点语素在现代汉语中构词情况。这部分首先介绍了重点语素的选取和划分标准;其次依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构建了重点语素构词语料库,并选取构词能力强的重点语素进行构词分析。第三章为分析重点语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构词分布情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其一是考察重点语素在《等级划分》中的构词与分布情况;其二是结合对外汉语教材分析重点语素在具体教材中的构词分布情况;其三是将重点语素在《等级划分》中的构词情况和在教材中的构词情况进行比对分析。其四是在比对分析基础上补充重点语素中的核心语素。我们对重点语素在《汉语教程》六册共计2522个词汇构词情况进行穷尽性考察,并构建语料库,在杨晓黎(2018)选取的95个核心语素基础上,根据重点语素在实际汉语教学中的构词能力,对核心语素进行了适当增补。第四章为研究重点语素的对外汉语教学与应用。包括初中高级班重点语素教学的开展策略、教材的编排建议等。结语是对本文的观点和建议进行总结,同时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
宋丽群[2](2019)在《小学父母教育卷入类型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父亲和母亲是如同教师一样的教育者,他们不亚于教师,是富有智慧的人类创造者,因为儿子的智慧在他还未降生到人间的时候,就从父母的根上伸展出来。实际上,家庭教育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对于子女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父母教育卷入的质量却令人堪忧,因此研究父母教育卷入的状况显得格外重要。父母教育卷入是指父母为了促进子女的学业成就水平提高、社会化完满进程以及认知能力的培养而做出的一系列的行为,其重要性正在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的发展不仅仅受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的学校教育的影响,还时刻受家庭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小学阶段是人生中重要的奠基阶段,也是其发展的基础阶段。由此,在该阶段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发展自然具有非比寻常的作用。因此,对小学父母教育卷入的类型进行探究,并据此提出高质量的父母教育卷入和教师个性化卷入对策是十分有必要的,基于此,笔者开展这一研究。首先,该研究综合运用调查法、文献法、德尔菲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编制出信效度良好的小学父母教育卷入问卷,并利用该问卷开展调查;其次,分别运用学生学业等级分数、同伴提名法和瑞文测验,以学业成就、社会性发展和认知能力三个要素为主要依据,进行排列组合,严格筛选研究对象,以期较为全面地把握小学父母教育卷入的类型;再次,通过对所选取的小学生父母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将小学父母教育卷入的类型归结为八种,并探究其表现形式,从中发现父母教育卷入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成因展开剖析;最后,提出了小学生良性发展的父母教育卷入对策,同时对教师个性化卷入对策进行了探究,以弥补父母教育卷入的不足。经过反思,该研究一方面编制出信效度良好的父母教育卷入问卷,适用于广大小学生父母,并且采取了精确抽样的方式,量化与质性研究相结合,获取了小学不同年级父母教育卷入类型及表现形式的第一手资料;另一方面提出了小学生良性发展的父母教育卷入对策和教师个性化卷入对策,对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具有一定价值。
关新[3](2014)在《M公司跨文化冲突案例研究》文中认为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帮助人类进入了知识和信息时代,借助信息技术的东风,全球经济也大大加快了一体化的步伐,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向全球化发展。跨文化管理越来越成为现代管理中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国际企业的经营远远比普通国内企业复杂,这是因为它处错综复杂、时刻可能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国际环境之中,并且还要受到国内、国外环境的影响。在跨国企业经营活动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文化、价值观、道德规范等文化差异往往导致跨文化冲突,如果跨国企业无法有效地处理这些跨文化冲突,必将是企业经营陷入困境,甚至导致全球化战略无法有效实施。跨国企业如何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设计有效的组织战略和结构,有效地管理人力资源,避免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冲突,提高跨国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经营效益是每个跨国企业都关心的问题。本文站在跨文化管理的角度,从M公司跨文化管理遇到的问题入手,运用跨文化管理、管理沟通、激励等理论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针对问题根源提出帮助M公司解决跨文化管理问题的策略和建议。从而帮助M公司提升员工士气,提高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另外,本文希望借M公司跨文化管理问题的发现、分析、解决,探讨有效地跨文化管理方法,并且以此为其他跨国企业在中国的管理实践提供良好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张苏串[4](2012)在《新教工作伦理及其中国情境下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在中国文化情境下,对新教工作伦理的内容结构和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新教工作伦理与中国的儒家工作伦理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作伦理进行了比较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1)新教工作伦理的内容结构;(2)新教工作伦理的作用机制;(3)在不同人口学、组织学特征上的新教工作伦理的差异比较(4)新教工作伦理与儒家工作伦理的比较;(5)新教工作伦理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作伦理的比较。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对以上几个问题进行探讨。其中,在山西、北京、河北、山东、内蒙、湖南、广西、河南、上海等省市通过两次发放问卷,分别收取1100份和1546份问卷。运用1100份问卷,对新教工作伦理的内容结构、新教工作伦理的作用机制和在不同人口学、组织学特征上的新教工作伦理的差异比较等三大问题进行研究,而另外的1546份问卷则用来对新教工作伦理和儒家工作伦理进行比较研究。同时,选取了102位中国共产党的先进代表,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作伦理的概念,继而在此基础上,对新教工作伦理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作伦理进行比较研究。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1.新教工作伦理的内容结构包含4个维度。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问卷翻译、预试、正式测试等环节,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等方法,揭示了新教工作伦理的内容结构包含4个维度,即努力工作是首善、成功出自勤奋、吃苦节欲、内在控制。2.新教工作伦理的作用机制。新教工作伦理对组织公民行为、规范承诺、工作卷入、工作绩效等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新教工作伦理各维度对组织公民行为、规范承诺、工作卷入、工作绩效等的影响与新教工作伦理整体对它们的影响有差别。同时,规范承诺、组织公民行为、工作卷入等在新教工作伦理和其他态度行为之间,如工作绩效之间具有显着的中介作用。3.新教工作伦理整体及其4个维度在不同人口学、组织学变量之间有显着差异。4、新教工作伦理与儒家工作伦理的比较。新教工作伦理与代表儒家工作伦理之一的儒家工作动力之间有显着的正向关系。新教工作伦理的4个维度与儒家工作动力及其儒家工作动力的3个维度(长期导向、短期导向和关系导向)之间都有显着的关系。新教工作伦理与代表儒家工作伦理之二的4个变量之间有显着的关系。这4个变量是人际和谐、勤奋奉献、积极进取、休闲观。新教工作伦理整体与勤奋奉献、努力进取、人际和谐有显着的正向关系,而与休闲观有显着的负向关系。新教工作伦理4个维度分别与4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程度的显着的负向或正向关系。5、新教工作伦理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作伦理的比较。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作伦理的主要内容有6个因素,包括:无私奉献、爱岗敬业、服务社会、艰苦奋斗、勤奋努力、尽职尽责。新教工作伦理与其中4个因素,即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勤奋努力、尽职尽责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作伦理有共同点,但与无私奉献和服务社会2个因素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另外新教工作伦理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作伦理的其他8个因素也有共同点和差异。
陈邦峰[5](2002)在《企业继续教育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面对竞争,面对新世纪的挑战与机遇,企业必须加快人才培养,迅速提升其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以适应快速变化了的形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最大资本是企业人员的素质,而人员素质的提高则依赖于企业的继续教育。企业的继续教育如何适应企业和市场变化的需要?唯有创新,才能求得自身与企业的同步发展。 企业继续教育创新是对企业教育资源的重新组合。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创新的核心是“新”。创新是市场经济竞争的产物,企业继续教育创新是伴随企业走向市场竞争的必然,是当前面临严峻挑战的继续教育为解决自身矛盾所选择的唯一出路,也是寻求解决市场与技术、技术与人、企业与继续教育互不适应这些矛盾的正确选择。因此,研究企业继续教育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文中坚持贯彻终身教育的思想和原则,努力协调好市场、技术与人的关系;理清一般继续教育、企业继续教育和葛洲坝集团的继续教育三个层次的关系;通过对企业继续教育历史的研究、现实的研究、个案的研究及趋势的研究,以史为鉴、直面现实、憧憬未来,论述了企业继续教育活动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观念创新,力图构筑起学习型组织的框架体系。本研究课题共分四个部分来完成。 第一部分,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对企业继续教育的创新历史踪迹进行认真地考察,从中寻求企业继续教育创新的思想基础、经济基础、文化基础和社会基础。 第二部分,在分析企业继续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企业继续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反思。世界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使我们感到了竞争的激烈和生存与发展的威胁。面对挑战,我们所作的选择就是:抓住机遇、开拓创新。 第三部分,对企业继续教育的活动、体制、机制、观念等要素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构建起支撑企业继续教育创新的理论框架和对策。 第四部分,对葛洲坝集团的继续教育创新活动进行个案研究,总结和分析葛洲坝继续教育改革的经验,并通过葛洲坝集团继续教育创新活动的“蝴蝶”效应,以此来观察我国国有企业继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征,探索国有企业继续教育创新的基本规律。
张纪文[6](2001)在《国企再次雄起:有志者事竟成》文中提出 在我国有一句流传很广的格言:“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对于鼓励人们努力奋斗很有用,同时,对于鞭策国有企业职工进行国企改革,完成三年脱困目标奋力拼搏,更有现实意义。据不久前召开的全国经贸工作会议公布:经全国上下统一认识,坚定信心,狠抓落实,强化措施,克难攻坚,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目标基本实现,国有企业即将再次雄起。这一喜讯,无不使人欢欣鼓舞!
二、国企再次雄起:有志者事竟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企再次雄起:有志者事竟成(论文提纲范文)
(1)重点语素的构词及其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语素构词研究 |
1.2.2 语素教学法研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重点语素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构词情况考察 |
2.1 重点语素的界定 |
2.2 重点语素语料库的建立 |
2.3 重点语素构词状况考察 |
2.3.1 构词频率 |
2.3.2 构词类型 |
2.3.3 构词位置 |
第三章 重点语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构词情况统计分析 |
3.1 《等级划分》中重点语素构词分析 |
3.1.1 构词分布 |
3.1.2 构词类型 |
3.1.3 构词对比分析 |
3.2 对外汉语教材中重点语素构词分析 |
3.2.1 构词统计 |
3.2.2 构词分布 |
3.3 《等级划分》和《汉语教程》构词对比分析 |
3.4 重点语素中的核心语素 |
3.4.1 新增核心语素的构词情况 |
3.4.2 增补核心语素相关分析概括 |
第四章 重点语素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
4.1 利用重点语素进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优势 |
4.2 不同阶段重点语素教学实施策略 |
4.2.1 初级阶段的重点语素教学 |
4.2.2 中级阶段的重点语素教学 |
4.2.3 高级阶段的重点语素教学 |
4.3 重点语素和对外汉语教材编写 |
4.3.1 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存在的不足 |
4.3.2 重点语素对汉语教材编写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重点语素构词语料库 |
附录二 《等级划分》重点语素构词语料库 |
附录三 《汉语教程》重点语素构词语料库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2)小学父母教育卷入类型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1.父母教育卷入对于小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
2.父母教育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
3.目前父母教育卷入质量较低 |
4.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是必然趋势 |
5.目前对于父母教育卷入的研究尚不全面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及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
1.核心概念界定 |
2.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2.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3.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五)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1.研究方法 |
2.研究思路 |
(六)研究创新之处 |
一、小学父母教育卷入研究设计 |
(一)确定研究对象 |
(二)选择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 |
1.采用瑞文测验测量学生的认知能力 |
2.采用同伴提名法测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
3.根据学生的学科成绩测量其学业成就 |
4.综合考察 |
二、小学父母教育卷入研究过程 |
(一)研究对象选取 |
1.学业成就分析 |
2.认知能力测量 |
3.社会性发展判断 |
4.综合考察评定 |
(二)所选取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呈现 |
1.低年级学生及其父母的基本信息 |
2.中年级学生及其父母的基本信息 |
3.高年级学生及其父母的基本信息 |
(三)父母教育卷入调查问卷编制 |
1.父母教育卷入问卷结构建构 |
2.父母教育卷入问卷初稿确立 |
3.专家咨询与修改 |
4.父母教育卷入问卷预测 |
5.父母教育卷入问卷终稿确立 |
(四)对所选取的学生父母实施问卷调查及访谈 |
三、小学父母教育卷入的类型分析 |
(一)不同年级父母教育卷入类型及其表现形式 |
1.教育卷入和谐型 |
2.认知卷入偏废型 |
3.社能卷入失调型 |
4.学业卷入卓着型 |
5.教育卷入无助型 |
6.社能卷入拔萃型 |
7.认知卷入卓绝型 |
8.学业卷入失衡型 |
(二)不同年级父母教育卷入和谐型对比分析 |
四、小学父母教育卷入存在的问题 |
(一)小学低年级父母教育卷入存在的问题 |
(二)小学中年级父母教育卷入存在的问题 |
(三)小学高年级父母教育卷入存在的问题 |
五、小学父母教育卷入的问题析因 |
(一)小学低年级父母教育卷入的问题析因 |
(二)小学中年级父母教育卷入的问题析因 |
(三)小学高年级父母教育卷入的问题析因 |
六、小学生良性发展的教育卷入策略探讨 |
(一)高质量的父母教育卷入对策 |
1.小学低年级高质量父母教育卷入对策 |
2.小学中年级高质量父母教育卷入对策 |
3.小学高年级高质量父母教育卷入对策 |
(二)教师个性化卷入对策 |
1.小学低年级教师个性化卷入对策 |
2.小学中年级教师个性化卷入对策 |
3.小学高年级教师个性化卷入对策 |
七、本研究的实践反思 |
(一)可取之处 |
(二)存在不足 |
(三)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父母教育卷入问卷结构划分访谈提纲(父母) |
附录二:父母教育卷入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三:父母教育卷入实践研究访谈提纲(父母) |
附录四:父母教育卷入实践研究访谈提纲(学生) |
附录五:父母教育卷入实践研究访谈提纲(教师) |
致谢 |
(3)M公司跨文化冲突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2 M公司简介及管理问题 |
2.1 M公司简介 |
2.2 行业背景 |
2.3 M公司的组织架构及人员构成 |
2.4 管理问题描述 |
2.4.1 难管的李明 |
2.4.2 小米的苦恼 |
2.4.3 一筹莫展的人力资源经理 |
3 M公司案例分析 |
3.1 理论基础 |
3.1.1 文化与管理 |
3.1.2 跨文化管理 |
3.1.3 激励理论 |
3.1.4 管理沟通 |
3.2 原因分析 |
3.2.1 跨文化认知存在障碍 |
3.2.2 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跨文化冲突 |
3.2.3 管理沟通存在障碍 |
3.2.4 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
4 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
4.1 强化企业跨文化管理 |
4.1.1 建立跨文化管理观念 |
4.1.2 促进企业内部的文化融合 |
4.1.3 加强跨文化培训 |
4.1.4 实现良好的跨文化沟通 |
4.2 优化企业激励机制 |
4.2.1 使工作本身发挥激励作用 |
4.2.2 适度开展人力资源本土化 |
4.2.3 建立符合M公司特点的奖惩机制 |
4.2.4 通过企业环境激励员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新教工作伦理及其中国情境下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
引言 1.1 |
研究背景 1.2 |
问题的提出 1.3 |
研究思路 1.4 |
研究内容 1.5 |
研究方法和研究的基本步骤 2. |
新教工作伦理的滥觞与探索 2.1 |
新教工作伦理的提出和概念演化 2.2 |
新教工作伦理的理论基础 2.3 |
新教工作伦理的主要研究视角 2.4 |
新教工作伦理的跨文化研究 3. |
新教工作伦理的内容结构与作用机制 3.1 |
新教工作伦理的内容结构研究 3.2 |
新教工作伦理对态度行为的影响研究 3.3 |
新教工作伦理与态度行为变量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 3.4 |
新教工作伦理在人口学、组织学特征变量上的差异研究 4. |
新教工作伦理与儒家工作伦理 4.1 |
儒家工作伦理概念的提出 4.2 |
新教工作伦理与儒家工作伦理关系研究文献 4.3 |
新教工作伦理与儒家工作动力关系的实证研究 4.4 |
新教工作伦理与儒家工作伦理关系的实证研究 5. |
新教工作伦理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作伦理 5.1 |
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作伦理的相关概念和相关文献 5.2 |
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作伦理的内容研究 5.3 |
新教工作伦理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作伦理的主要因素比较 5.4 |
新教工作伦理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作伦理的其他因素比较 5.5 |
小结 6. |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
主要研究结论 6.2 |
研究创新之处 6.3 |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企业继续教育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语 |
第—章 概念的界定与历史的再认识 |
第一节 企业继续教育界说 |
一、 企业 |
二、 继续教育 |
三、 企业继续教育 |
四、 企业继续教育的性质与实施类别 |
第二节 企业继续教育创新概述 |
一、 创新是人类活动的主题 |
二、 教育创新与创新教育 |
三、 企业继续教育创新的影响因素 |
四、 企业继续教育创新过程 |
第三节 继续教育思想源流 |
一、 早期继续教育思想 |
二、 源之流——终身教育理念 |
第四节 企业继续教育发展轨迹 |
一、 继续教育的产生 |
二、 企业继续教育的演变 |
三、 企业继续教育的发展 |
第二章 问题的反思与未来的挑战 |
第一节 企业继续教育问题的凸现 |
一、 体制不顺 |
二、 机制不活 |
三、 活动不实 |
四、 质量不高 |
五、 投入不足 |
第二节 企业继续教育的反思 |
一、 认识缺位 |
二、 功利化倾向 |
三、 经济制约 |
四、 制度制约 |
五、 企业制约 |
六、 管理错位 |
第三节 企业继续教育未来的挑战 |
一、 社会及观念的变革 |
二、 外来的压力 |
三、 未来的发展 |
四、 面临的选择 |
第三章 理论与对策的构建 |
第一节 企业继续教育活动创新 |
一、 活动创新的基本特点 |
二、 活动创新的基本要素 |
第二节 企业继续教育体制创新 |
一、 体制构成要素 |
二、 机构创新 |
三、 制度创新 |
第三节 企业继续教育机制创新 |
一、 内涵 |
二、 特征 |
三、 机制创新 |
第四节 企业继续教育观念创新 |
一、 本质观及其创新 |
二、 价值观及其更新 |
三、 实践观及其更新 |
四、 质量观及其更新 |
第四章 个案研究——葛洲坝集团的继续教育创新 |
第一节 葛洲坝集团继续教育概述 |
一、 葛洲坝集团概况 |
二、 葛洲坝集团继续教育概况 |
第二节 葛洲坝集团继续教育创新的主要经验 |
一、 观念创新是前提 |
二、 体制创新是关键 |
三、 机制创新是动力 |
四、 活动创新是载体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资料 |
后记 |
四、国企再次雄起:有志者事竟成(论文参考文献)
- [1]重点语素的构词及其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D]. 郭忠文. 安徽大学, 2020(08)
- [2]小学父母教育卷入类型及对策研究[D]. 宋丽群. 曲阜师范大学, 2019(12)
- [3]M公司跨文化冲突案例研究[D]. 关新. 大连理工大学, 2014(07)
- [4]新教工作伦理及其中国情境下的比较研究[D]. 张苏串. 山西大学, 2012(01)
- [5]企业继续教育创新研究[D]. 陈邦峰. 华中师范大学, 2002(02)
- [6]国企再次雄起:有志者事竟成[J]. 张纪文. 当代经济,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