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车用氧敏新材料-Pt修饰La掺杂的SrSnO_3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谢东成[1](2021)在《MEMS MOS气体传感器的低功耗及阵列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气体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航空航天和生物医疗等领域。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发展,气体传感器的应用领域逐渐拓展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消费市场对其的需求越来越大。MEMSMOS气体传感器具有低功耗、低成本、高灵敏度、材料体系广泛和易与CMOS电路集成等特点,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低功耗、阵列化和智能化是未来气体传感器的发展趋势,但是现有的气体传感器还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应用需求,特别是便携式和可穿戴式设备等智能化应用。本论文主要工作是面向低功耗和阵列化的应用需求,利用MEMS技术设计新的低功耗气体传感器和新的阵列化气体传感器结构,提出了一种超低功耗的单悬梁MOS气体传感器;在此基础上设计制作了一种结构强度更强的低功耗悬桥式气体传感器;首次提出了全新的集成度更高的传感器单元概念,并在单悬梁结构和悬桥式结构的基础上分别设计验证了一种四通道单悬梁气体传感器单元和正多边形气体传感器单元。成功设计并制作了具有超低功耗的单悬梁气体传感器。传感器制作在一根细长的悬臂梁上,省去了传统薄膜式气体传感器的加热丝绕线和叉指电极结构,结构非常简化,在1mm2的芯片面积内能够集成约10个传感器。传感器采用标准的MEMS工艺,在3 mW左右就能达到400℃的工作温度,热响应时间仅为260μs,并且能够实现对0-100ppm乙醇的检测,检测分辨率为10%。对比现有的技术,单悬梁气体传感器功耗降低了一个数量级,热响应速度和集成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在单悬梁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两端固定的悬桥式气体传感器,并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其机械结构进行了验证。相比单悬梁气体传感器而言,悬桥式气体传感器在低功耗的前提下抗形变能力更强,结构更加稳定。传感器在0.7-1.15 V加热输入下均实现了对乙醇的响应,工作温度覆盖了SnO2气敏材料的最佳工作温度。在0.7 V加热下,传感器的功耗仅为5.12 mW。首次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阵列化方法并引入了传感器单元的概念,区别于传统的传感器阵列,传感器单元是一个具有多检测通道的独立器件,而不是多个气体传感器的排列组合,各个通道不可分割。在单悬梁结构的基础上,结合传感器单元的概念,设计制作了一种低功耗的四通道单悬梁气体传感器单元。一方面更加充分地利用了悬臂梁上加热器产生的热量,降低了传感器的平均功耗,另一方面利用了单悬梁上天然的温度梯度,各个通道的工作温度存在差异。传感器单元不仅在8.55 mW的低功耗下实现了四通道的乙醇实时检测,并且各个通道对乙醇、H2和NH3的响应存在差异性,为低功耗的气体识别提供了新的思路。结合悬桥式气体传感器结构,我们提出了一种正多边形的气体传感器单元,将多个传感通道制作在一个由多根悬桥组合在一起构成的正多边形框架结构上,共用一个多边形加热器。多边形传感器单元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且兼备低功耗和多通道检测能力。传感器单元的检测通道数的可扩展性强,只需要增减传感边和支撑梁的数量就可以获得不同通道数的多边形传感器单元。传感器单元的多通道检测能力通过乙醇进行验证,平均到每一个通道的功耗约6 mW。
贾传义[2](2014)在《环境/能源催化反应中催化剂表面微结构对其活性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不断加重,污染气体的消除和再转化已经成为当前最迫切的问题之一。因此,为了缓解能源危机和降低环境污染,科研工作者们正在寻找各种方式将空气中的污染物(如含C、N元素的有毒气体)转化为可利用的再生能源。近年来,随着理论计算方法和电脑科技的不断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从原来盲目的实验探索转向理论模拟,因为这可以为实验研究提供合理的微观预测和理论指导。上述转化反应的主要难题之一便是高效催化剂的选择和合成。针对此难点,目前比较新颖的也是比较有效的合成方式便是表面微结构调控。在本论文中,我们将用密度泛函的方法对表面微结构调控的两种主要方式(控制暴露高效表面和负载助催化剂)来进行理论模拟研究。这也可以为实验上合成此类高效催化剂提供很好的理论指导。对控制暴露高效表面的方法,我们选择的是小分子(H2O、CO2和NH3)在两种典型的尖晶石体系(ZnGa2O4和MgAl2O4)上的吸附和降解为模型来进行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索催化剂的微观表面原子、电子结构(尤其是表面态)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对催化剂负载的方法,我们选择的是CO在Au负载Mg(OH)2催化剂上的氧化过程为模型来进行研究。此项研究是为了探究载体对催化剂团簇的催化活性的影响。我们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在第一章的绪论中,我们主要介绍了下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其中包括半导体光催化技术的机理及研究进展、暴露表面可控催化剂和贵金属团簇负载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和不足之处等。最后,我们阐述了本论文的选题原因、研究思路和大体内容。在第二章中,我们主要对密度泛函理论、局域密度近似理论和广义梯度理论进行了详细阐述,并且还介绍了在论文中使用的主要量化计算软件包。在第三章我们用密度泛函的方法研究了H2O和CO2在尖晶石体系ZnGa2O4的三个低指数完美和有氧缺陷的表面((100)、(110)和(111)面)上的单独吸附和共吸附行为。通过计算我们发现水在化学计量比的完美表面上吸附时,最稳定的分子吸附更容易发生在能够产生氢键的位点。对解离吸附来说,在完美的(111)面上的吸附能是其他两个表面的4倍以上,这表明水的最佳解离面是(111)面。经过对此三个表面的详细比较我们发现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111)面上的特殊表面结构。当水在(111)面上解离时,由Ga的4s和4p态杂化而成的在费米能级处的特殊表面态将会有个明显的负移。这种负移释放的能量将会促进水的解离。由于在(100)和(110)表面上O3c空位的形成能够增强解离吸附态的稳定性并且对反应能垒影响不大,因此这种空位的形成能够促进水的降解。然而在(111)面上,空位的形成将会降低水解离态的稳定性并且能够明显的增加反应能垒。因此在有缺陷的(111)面上水的解离比完美表面要差。比较完水的单独吸附之后接下来我们看下二氧化碳的吸附。在完美的(100)面上,最稳定的分子吸附发生在Zn-O-Ga的桥位上,吸附能为-0.16eV。而在(110)和(111)面上,最稳定的吸附发生在Zn-O位点,吸附能较差(分别为0.22eV和0.35eV)。此外,完美的表面只显示出对二氧化碳很强的活化能力,但是解离吸附不能发生。氧缺陷的产生会导致:(1)空位附近的金属原子所带正电荷量下降并且进一步使得在这些金属上吸附能下降;(2)形成二氧化碳分子吸附甚至解离吸附的有效位点。最稳定的分子吸附和解离吸附都发生在有缺陷的(100)面上,并且这些吸附行为都是自发吸附,吸附能分别为-0.74eV和-0.80eV。当水吸附在完美表面和缺陷表面上时,氢键的形成将会增强水和二氧化碳的共吸附态的稳定性(除了(111)-Vo3c面)使得其热力学有利。然而二者的共吸附也会增加在缺陷表面二氧化碳降解的反应能垒,使得反应动力学不利。此外,水在空位处也可以很好的吸附和降解。因此,当水和二氧化碳在表面共吸附时将会竞争表面空位,从而降低二氧化碳降解的活性位点数目,导致催化活性下降。这就意味着如果我们想合成一种镓酸锌催化剂用于水的降解,我们需要让催化剂主要暴露高活性的(111)面,并且产生较少的氧缺陷;如果我们想把镓酸锌催化剂用于二氧化碳的降解反应得到一氧化碳和氧气,我们应该把反应体系放于洁净无水的环境中;如果我们想用镓酸锌催化剂来催化二氧化碳和水重整反应得到碳氢化合物,我们需要及时的将产物与水分子分离开来以维持催化剂的高活性。因此我们的研究可以为设计合成表面可控的高效镓酸锌催化剂提供一种新颖的思路。在第四章中我们进一步研究了小分子NH3在另一种典型尖晶石催化剂MgAl2O4上的吸附和降解。我们用密度泛函的方法分别计算了氨分子在低指数的(100)、(110)和(111)面上的吸附和解离。在完美的和有缺陷的表面上,我们获得了氨分子在不同位点的吸附的不同构型。比较了这三个表面的吸附行为之后,我们发现在(100)和(110)面上氨分子的分子吸附比解离吸附更有利,然而在(111)面上我们却得到了相反的结果。我们进一步比较分析表明这是一个结构敏感的反应。在表面镁原子上最稳定的吸附态出现在(100)面,而在表面铝原子上最稳定的吸附态出现在(111)面。我们计算结果显示导致不同金属原子上不同吸附态稳定性不同的原因是费米能级处的特殊表面态。这个特殊表面态分别出现在(100)面的不饱和镁原子和(111)面的不饱和铝原子上。对分子吸附来说,当分子吸附在表面上时(100)面上镁的2s轨道和(111)面上铝的2s和2p轨道在费米能级处形成的特殊表面态将会发生明显的负移从而可以显着的增强氨分子的解离态的稳定性。此外在有特殊表面态的(100)面和(111)面上的氨分子的解离吸附也比没有表面态的(110)面要稳定很多。由于在(111)面的铝原子上特殊表面态是由2s和2p轨道杂化而成这就使得在(111)面上的吸附比在只由2s轨道形成的特殊表面态的(100)面上的吸附更加稳定。氧空位的形成将使得吸附变得不稳定(尤其是(111)面)。这就是说完美的(111)面是氨吸附和降解的最佳表面。我们的研究很好的模拟了氨分子在铝酸镁催化剂上的降解或合成过程,从而可以为为实验上合成用于氨分子的降解或合成的高效且形貌可控的铝酸镁催化剂提供理论指导。在第五章我们主要研究的是催化剂负载对催化活性的影响。通过对Au团簇负载的完美的Mg(OH)2表面上CO、O2的单独吸附以及CO氧化过程的计算,我们发现对完美的表面来说,CO和O2在Au团簇表面以及Au团簇和Mg(OH)2(0001)表面的界面处都能吸附和活化,其中CO更容易吸附在界面处,O2的分子吸附更容易发生在Au团簇上,而02的解离吸附更容易发生在界面处,当二者共吸附时,在Au团簇上的分子吸附和氧化产物的稳定性比界面处要强,导致反应能垒和C02的活化能变高。而通过对Au团簇负载的有羟基缺陷的Mg(OH)2表面上CO、02的单独吸附以及CO氧化过程的计算,我们发现对有羟基缺陷的表面,在缺陷处CO的吸附能与完美表面比都有所下降,(甚至在Vo-2位点处CO的吸附都无法发生),O2的吸附和解离在空位Vo-1和Vo-3处都有很大提升而在Vo-2和Vo-4处吸附提升不大甚至降低,二者共吸附时与02的吸附相似也是在Vo-1和Vo-3处稳定性有很大提升,在Vo-2和Vo-4处吸附提升不大甚至降低。因此,某些空位(离Au团簇较近的空位)的形成对02的吸附和CO的氧化有比较强的促进作用,而在离团簇较远的空位处影响较小甚至会产生副作用。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CO、O2分子的吸附和CO的氧化在Au团簇负载Mg(OH)2(0001)表面有很强的结构依赖性,并且表面羟基空位的形成对它们的吸附都有很大的影响。我们的研究对理解Au团簇负载Mg(OH)2(0001)表面的原子和电子结构以及CO、O2分子的吸附和CO的氧化过程能够起到很好的指引作用,并且能够在理论上为科研工作者合成高效的形貌可控的Au团簇负载Mg(OH)2催化剂提供很好指导。最后,在第六章我们对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作了总结和归纳,并对此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单科[3](2013)在《钛酸锶基功能材料合成与掺杂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钛酸锶是应用研究最广泛的氧敏材料之一,主要介绍了钛酸锶材料的制备方法,影响掺杂钛酸锶材料电导率的因素及掺杂对钛酸锶导电性能,氧敏性能和阻温系数的影响。
杜立[4](2010)在《半导体氧敏元件工艺与特性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在研究了n型掺杂SrTiO3氧敏材料敏感及导电机理的基础上,着重对SrTiO3材料进行了La和Nb复合掺杂研究。通过实验设计得出了n型掺杂的最佳配方。分别以固相合成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了n型掺杂SrTiO3氧敏元件,比较分析了固相合成法和溶胶-凝胶法的优缺点;对所得的样品进行稳定性实验研究,考察了热处理对元件性能的影响;对部分样品进行了贵金属Pt的表面修饰,考察了贵金属催化对SrTiO3氧敏材料响应速率的影响;此外,利用溶胶凝胶法考察了样品在中低温(400℃)下的敏感特性,并得到了最优掺杂配方时比较理想的灵敏度。利用X光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等现代分析手段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了表征。XRD图谱显示,固相合成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前驱粉体均形成了良好的钙钛矿结构;SEM图片显示,固相合成法所制备的样品表面呈多孔状,有利于气体分子的吸附,且材料的晶粒尺寸均匀,而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样品晶粒尺寸较大,且气孔少,团聚较为严重;SEM背散射电子图像表明,Pt均匀的分布于样品表面,且粒度均匀。
郭明光[5](2009)在《钛酸锶厚膜氧传感器的制备和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低量施主掺杂可以提高元件灵敏度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较高浓度施主掺杂对元件性能的影响,并对敏感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利用正交实验,确定高浓度施主掺杂的最优配方,得到灵敏度和重复性均较好的样品。以此为基础,比较分析了贵金属催化剂Pt和Pd对元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t优于Pd,与理论计算相符;而元件的老化性能测试表明,相隔2个月,元件性能下降较明显,不利于实际应用。从制备工艺角度,考察了烧结温度对元件性能的影响,最佳烧结温度应在1250℃;比较分析了固相合成法和溶胶-凝胶法的优缺点,溶胶-凝胶法仍需继续改进。为了改善元件阻温特性,分别考察了La和Nb的掺杂量对于元件电阻的影响,进而优化所得配方,得到最优配方为La 10mol%,Nb 4mol%。利用XRD和SEM等测试手段对元件进行了表征。XRD分析表明,溶胶-凝胶法和不同烧结温度的固相合成法均制备了具有纯净钙钛矿结构的样品,且溶胶凝胶法纯度更高;SEM二次电子图像表明,两种工艺制备的样品均具有疏松的表面形貌,但溶胶-凝胶法样品粒度较大,气孔率低;SEM背散射电子图像表明,Pt和Pd均匀的分布于样品表面,且Pd粒度均匀性优于Pt。
黄祥贤[6](2008)在《SrCo0.8Fe0.203-δ管状非对称透氧膜的制备与分离性能表征》文中研究表明用氧离子-电子混合导电(mixed oxygen ion and electron conducting, MIEC)材料制成的致密陶瓷透氧膜(以下简称“透氧膜”),在其两侧施加一个氧分压梯度和在中高温的条件下,它能对含氧气体(如空气)中的氧气进行选择性分离(选择性100%);并且氧分离过程无须外加电路,从而使膜结构简单和分离操作较为方便。本文系统研究了大尺寸透氧膜器件(管状透氧膜)的制备,并对利用冶金废能的膜分离进行了尝试和探索。首先,综述了MIEC透氧膜材料在基础理论、新材料和其潜在应用研究等方面的一些概况和进展。MIEC透氧膜材料在陶瓷膜氧分离、SOFC的阴极和阳极材料,以及用甲烷为原料制备合成气的陶瓷膜反应器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应用价值。其次,介绍了试验研究中的样品制备和表征。分别用XRD、SEM分析研究了样品的相组成和微形貌;用稳态法研究了样品的氧渗透性能;另外还用交流四端子法测量了MIEC材料的电导率。再则,用挤出法制备了SrCo0.8Fe0.1Sn0.1O3-δ(SSCF)管状透氧膜,并对其相组成、微形貌和氧渗透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 SSCF管状透氧膜的氧渗透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和膜两侧所施加的氧分压梯度的增大而增大。当测试温度为900℃和Po2(h) / Po2(l)为0.21atm / 0.12atm时,样品的氧渗透率达到了0.5×10-6mol·cm-2·s-1,这意味着SSCF透氧膜在较小的氧分压梯度下能分离出可观的氧气;并且在样品氧分离试验运行160h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较为理想的氧渗透稳定性。另外,本论文还用共烧法制备了SrCo0.8Fe0.2O3-δ管状非对称透氧膜,并对其相组成、微形貌以及氧渗透性能进行了表征。管状非对称透氧膜的多孔层支撑体为(SrCo0.8Fe0.2O3-δ)0.85(SrSnO3)0.15 (SCF-SS),顶层致密层为SrCo0.8Fe0.2O3-δ (SCF)。研究发现:与相同尺寸的SCF和SCF-SS管状膜相比,900℃时SCF管状非对称透氧膜的氧渗透率分别高出31.7%和47.4%,达到了1.91ml.cm-2.min-1。最后,本论文组装了模拟利用钢渣废热获得中高温条件的氧分离器。它根据固定床加热气体的原理,依靠高温钢渣颗粒和空气进行换热,将冷空气加热到高温;然后高温空气进入分离腔(分离腔中集成组装了管状透氧膜),将其中的透氧膜加热到能分离氧气的温度。研究结果表明,流速7.0m3/h的普通空气通过1050℃的钢渣颗粒固定床后,获得的高温空气可将管状透氧膜加热到865℃;此时三根SSCF管状透氧膜(外径9.2mm;壁厚1.5mm;长14cm)集成后,每分钟能分离出34ml纯氧。
马东方[7](2008)在《氧化铜—钛酸锶复相材料的制备及CO2敏感性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逐步由无节制的开采和过度污染,转变为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上来。其中CO2作为温室效应的主要源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用于检测和控制CO2的各项新产品也不断问世。本文以无机盐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从CuO-SrTiO3材料的制备及其敏感性能等多个方面展开了研究工作。通过采用红外光谱、X衍射及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分析了络合剂的作用、晶粒、晶相以及薄膜形貌。其中材料的制备方面我们分别讨论了络合剂的种类、水浴温度、涂膜次数、烧结温度等对CuO-SrTiO3薄膜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用柠檬酸为络合剂,控制水浴温度在60oC下搅拌3小时,涂膜10次后750℃烧结的薄膜均匀性良好,无开裂现象。本实验中制得的CuO-SrTiO3复相材料薄膜具有良好的阻温性能,440oC工作温度下对6%CO2气体的灵敏度为1.45,且响应和恢复性能良好。为了提高CuO-SrTiO3复相材料的敏感性能,实验中掺杂了Na+和La3+离子并通过调节不同的掺杂量确定出了最佳的掺杂百分数。发现:当掺杂3%的Na+或La3+离子后材料的电阻明显下降,通入6%CO2时灵敏度提高至1.55(3%Na)和1.49(3%La)。本文还讨论了用贵金属Ag进行表面修饰后对材料气敏性的影响。将10次涂膜并最终烧结后的薄膜在1%mol/L的AgNO3溶液中浸润涂膜一次,750oC下烧结30min,CuO-SrTiO3薄膜的电阻下降,灵敏度达到1.82(6%CO2)。将掺杂3%Na+经溶胶-凝胶工艺,于750oC烧结得到的CuO—SrTiO3粉体,制备出烧结型CuO-SrTiO3气敏材料。讨论了加入不同添加物对烧结型材料的电阻和灵敏度的影响。仅加入PVA的气敏材料灵敏度最高为1.44,但开裂和脱落现象严重;玻璃料的加入有效的增强了气敏材料和基体之间的粘结性能,但阻值增大,灵敏度为1.32;适量的铂可以显着降低材料的阻值,但由于混合不均引起的贵金属中毒灵敏度下降至1.13。
李恒喜[8](2008)在《汽车用SrTiO3厚膜氧传感器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在研究了n型和p型掺杂SrTiO3氧敏材料敏感及导电机理的基础上,着重对SrTiO3材料进行了La和Nb的n型掺杂研究,并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了n型掺杂的最佳配方。以固相合成法制备了n型掺杂和多种元素复合的p型掺杂SrTiO3氧敏元件;并对部分样品进行了贵金属Pd的表面修饰,考察了贵金属催化对SrTiO3氧敏材料响应速率的影响;同时还对SrTiO3粉体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对样品制备所用氧化铝陶瓷基片的选择也进行了一些研究;此外,还通过实验对固相合成法制备元件的工艺进行了摸索,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案,并制备出了性能较好的厚膜元件。利用X光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等现代分析手段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了表征。XRD图谱显示,所制备的掺杂样品均形成了良好的钙钛矿结构;SEM图片显示,固相合成法所制备的样品表面呈多孔状,有利于气体分子的吸附,且材料的晶粒尺寸均匀,而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样品晶粒尺寸较大,且气孔少。测试结果表明,n型掺杂的SrTiO3氧敏材料在灵敏度方面比p型掺杂具有明显的优势;Pd作为表面催化剂,对样品的响应速率有了显着的改善;溶胶—凝胶法可以制备出粒度较小的SrTiO3粉料,但是还不能用于厚膜氧传感器的制备;氧化铝陶瓷基片的纯度对样品的性能也有较大的影响,应选择纯度较高的99氧化铝陶瓷基片;所制备样品在阻值—温度系数方面仍需进一步改进。
李晓雷[9](2003)在《La2NiO4系类钙钛矿薄膜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及氧敏特性的研究》文中认为汽车排放带来的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目前较为有效的治理手段是采用闭环电子控制系统加三元催化转化器,在这个系统中氧传感器是保证系统正常工作的关键部件。为适应提高氧传感器性能的要求,新型敏感材料的开发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从La2NiO4系稀土复合氧化物薄膜的制备方法、气敏性、掺杂改性三方面对这种新型的氧敏材料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以La2NiO4薄膜为研究对象对新型的薄膜制备方法—以无机盐为原料的络合物溶胶-凝胶法(ICSG)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 络合作用是络合物溶胶凝胶法的基础,凝胶中分子间的作用方式是影响凝胶中组分均匀性的重要方面,理想的络合物凝胶结构应该是络合物分子之间更多的以化学键合的形式相联。(2) 络合剂的种类和加入量对薄膜形态有很大影响,薄膜制备对络合剂的要求是在良好络合性能的基础上要有尽量低的分子量。尿素由于具有小的分子量和较好的络合性能,更适用于制备薄膜。以尿素为络合剂,可制得形态良好、结构完整的La2NiO4薄膜。对La2NiO4薄膜的导电特性和氧敏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 La2NiO4薄膜具有半导体-金属转变的导电性,在400800℃为金属导电性,具有非常稳定的电阻-温度稳定性。(2) La2NiO4薄膜在600-800℃具有氧敏特性。其本身的氧化还原过程和非化学计量是其氧敏性的根源,在氧过剩的La2NiO4+ā系统中载流子浓度与氧分压的1/6次方成正比。分别研究了A位和B位掺杂对La2NiO4薄膜氧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 A位Sr的掺杂有利于K2NiF4相的形成。少量Sr的掺杂有利于提高响应速度,但普遍使La2-xSrxNiO4薄膜的灵敏度降低。(2)当B位掺杂离子采用Fe和Li时,可形成单相的La2Ni1-xLixO4和La2Ni1-xFexO4固溶体。由于晶格活化作用和本身的催化作用,Fe的掺杂可提高La2NiO4薄膜的氧敏性能,并大大降低工作温度;Li掺杂时电价平衡通过B位Ni离子的变价和产生氧缺位两种机制来实现,在一定的掺杂浓度下,对两种气氛的响应都有促进作用。
于春英,陈怡萱,李文钊[10](1991)在《汽车用氧敏新材料-Pt修饰La掺杂的SrSnO3的研究》文中认为为了有效地利用“三效”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达到减少汽车排气污染的目的,必须力求汽车发动机在空气和燃料接近化学计量比的条件下工作。本文开发了一种可用于监测汽车发动机在化学计量空燃比附近工作的氧敏新材料—Pt 修饰和 La 掺杂的 SrSnO3。我们发现 La 的掺杂可明显提高 SrSnO3材料的氧敏性能,其中 La0.2Sr0.9SnO3在800℃具有最好的氧敏特性。除 La 掺杂外,Pt 的修饰对材料氧敏性能的改善也起到了显着的作用。在低氧分压操作区域,由于 Pt 的引入使材料的氧敏性能与温度的依赖关系大大减小,其中 Pt/La0.2Sr0.9SnO3样品的氧敏响应几乎与温度无关,因此用这种材料做成的“λ”氧传感器不需要加温度补偿,这样使传感器的结构更简单,价格更便宜.我们借助于程序升温吸脱附等方法研究了样品上的可活动氧与氧敏性能的关系,因此阐明了 Pt 的修饰和 La 的掺杂的作用.
二、汽车用氧敏新材料-Pt修饰La掺杂的SrSnO_3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汽车用氧敏新材料-Pt修饰La掺杂的SrSnO_3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MEMS MOS气体传感器的低功耗及阵列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MOS传感器简介 |
1.2.1 MOS气体传感器的基本结构 |
1.2.2 MOS气体传感器的主要特性 |
1.2.3 MOS气体传感器的未来发展趋势 |
1.3 研究现状 |
1.3.1 低功耗MOS气体传感器 |
1.3.2 电子鼻及气体传感器阵列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MEMS MOS气体传感器的实现 |
2.1 MOS气体传感器的工作机制 |
2.2 传感器的设计 |
2.2.1 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 |
2.2.2 仿真验证 |
2.3 传感器的制作工艺 |
2.3.1 微热平台的制作 |
2.3.2 气敏材料的制备 |
2.4 传感器的性能测试 |
2.4.1 电学性能测试 |
2.4.2 气敏性能测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型低功耗MOS气体传感器及其阵列化 |
3.1 MOS气体传感器的功耗 |
3.2 单悬梁气体传感器 |
3.2.1 结构设计 |
3.2.2 仿真分析 |
3.2.3 阵列化设计 |
3.3 四通道单悬梁气体传感器单元 |
3.3.1 结构设计 |
3.3.2 仿真分析 |
3.4 悬桥式气体传感器 |
3.4.1 结构设计 |
3.4.2 仿真分析 |
3.4.3 阵列化设计 |
3.5 多边形气体传感器单元 |
3.5.1 结构设计 |
3.5.2 仿真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传感器的制备和表征 |
4.1 制作工艺概述 |
4.1.1 工艺流程 |
4.1.2 关键工艺研究 |
4.2 结果表征 |
4.2.1 微热平台及传感器的结构表征 |
4.2.2 气敏材料的表征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传感器的性能测试 |
5.1 电学性能测试 |
5.1.1 单悬梁气体传感器 |
5.1.2 四通道单悬梁气体传感器单元 |
5.1.3 悬桥式气体传感器 |
5.1.4 多边形气体传感器单元 |
5.2 低功耗下的单通道气体响应 |
5.2.1 单悬梁气体传感器的气体响应 |
5.2.2 悬桥式气体传感器的气体响应 |
5.3 多通道气体实时检测 |
5.3.1 四通道单悬梁传感器单元的气体响应 |
5.3.2 多边形传感器单元的气体响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2)环境/能源催化反应中催化剂表面微结构对其活性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环境/能源催化的研究进展和意义 |
1.2 催化剂表面微结构调控在环境/能源催化领域中的应用及进展 |
1.2.1 在半导体光催化领域中的应用及进展 |
1.2.2 在其它催化领域中的应用及进展 |
1.2.3 机遇和挑战 |
1.3 表面微结构调控的方式和理论研究的意义 |
1.3.1 暴露表面调控 |
1.3.2 负载助催化剂 |
1.3.3 理论研究的意义 |
1.4 目前表面微结构调控研究的不足和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理论研究方法介绍 |
2.1 理论研究的意义 |
2.2 密度泛函理论基本原理 |
2.2.1 Kohn-Sham方程 |
2.2.2 局域密度近似 |
2.2.3 广义梯度近似 |
2.2.4 自洽场计算 |
2.3 CASTEP软件简介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H_2O和CO_2在ZnGa_2O_4催化剂不同表面上光催化吸附和降解机理的研究 |
摘要 |
3.1 H_2O在ZnGa_2O_4催化剂不同表面上的吸附和降解:结构和性能的关系 |
3.1.1 引言 |
3.1.2 计算方法和表面模型 |
3.1.3 结果和讨论 |
3.1.3.1 水在完美表面上的吸附和解离 |
3.1.3.2 水在氧缺陷表面上的吸附和解离 |
3.1.4 小结 |
3.2 CO_2在ZnGa_2O_4催化剂不同表面上的吸附和降解:表面结构、氧缺陷和水合作用的影响 |
3.2.1 引言 |
3.2.2 计算方法和表面模型 |
3.2.3 结果和讨论 |
3.2.3.1 CO_2在洁净完美的表面上的吸附 |
3.2.3.2 CO_2在洁净且有氧缺陷的表面上的吸附和降解 |
3.2.3.3 CO_2在水合完美表面上吸附 |
3.2.3.4 CO_2在水合且有氧缺陷的表面上吸附和降解 |
3.2.4 小结 |
3.3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NH_3在MgAl_2O_4催化剂不同表面上光催化吸附和降解机理的研究 |
摘要 |
4.1 引言 |
4.2 计算方法和表面模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NH_3在MgAl_2O_4上的吸附和解离 |
4.3.1.1 NH_3在完美的催化剂上的吸附和解离 |
4.3.1.2 NH_3在有氧缺陷的催化剂上的吸附和解离 |
4.3.2 讨论 |
4.4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CO在Au负载的Mg(OH)_2催化剂上催化氧化反应的机理研究 |
摘要 |
5.1 引言 |
5.2 计算方法和表面模型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CO和O_2在Au_(16)负载的完美催化剂表面上的吸附 |
5.3.1.1 Au_(16)负载的完美催化剂的表面的结构 |
5.3.1.2 CO和O_2在Au_(16)负载的完美催化剂表面上的单独吸附 |
5.3.1.3 CO和O_2在Au_(16)负载的完美催化剂表面上的共吸附 |
5.3.2 CO和O_2在Au_(16)负载的有羟基缺陷的催化剂表面上的吸附 |
5.3.2.1 羟基缺陷表面的结构和种类 |
5.3.2.2 在羟基缺陷处CO和O_2的单独吸附 |
5.3.2.3 在羟基缺陷处CO和O_2的共吸附 |
5.4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内容总结 |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钛酸锶基功能材料合成与掺杂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主要合成方法 |
1.1 固相反应法 |
1.2 水热法 |
1.3 沉淀法 (Chemical precipitation法) |
1.4 溶胶-凝胶法 (Sol-gel法) |
2 掺杂Sr Ti O3材料的性能 |
3 结论 |
(4)半导体氧敏元件工艺与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氧气传感器分类 |
1.2.1 浓差电池型氧传感器 |
1.2.2 氧化物半导体型氧传感器 |
1.2.3 极限电流型氧传感器 |
1.3 氧气传感器应用领域 |
1.3.1 氧气传感器与汽车空燃比控制系统 |
1.3.2 氧气传感器与锅炉控制系统 |
1.4 氧敏传感器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5 SrTiO_3 氧气传感器 |
第二章 SrTiO_3氧气传感器的敏感机理及其性能指标 |
2.1 半导体气敏元件工作机理 |
2.1.1 原子价控制模型 |
2.1.2 表面电荷层模型 |
2.1.3 晶粒间界势垒模型 |
2.1.4 吸附氧理论 |
2.2 钙钛矿材料的结构特性 |
2.2.1 钙钛矿材料的结构 |
2.2.2 钙钛矿型氧化物的缺陷化学 |
2.3 SrTiO_3 敏感机理分析 |
2.3.1 纯净SrTiO_3 敏感机理 |
2.3.2 掺杂SrTiO_3 敏感机理 |
2.4 氧气传感器的特性参数 |
2.4.1 电阻—温度特性 |
2.4.2 灵敏度 |
2.4.3 响应速率特性 |
第三章 SrTiO_3粉体的制备研究与实验方案 |
3.1 高温固相合成法 |
3.1.1 高温固相合成法反应原理 |
3.1.2 高温固相合成法工艺流程 |
3.2 溶胶—凝胶法 |
3.2.1 溶胶—凝胶法反应原理 |
3.2.2 溶胶—凝胶法工艺流程 |
3.3 实验方案 |
第四章 SrTiO_3厚膜氧气传感器的制备和表征 |
4.1 SrTiO_3 厚膜氧气传感器制作工艺 |
4.2 SrTiO_3 材料的测试与表征 |
4.2.1 XRD 的物相分析 |
4.2.2 SEM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五章 元件性能测试及数据分析 |
5.1 测试系统介绍 |
5.2 测试数据及分析 |
5.2.1 固相合成方法制备元件性能分析 |
5.2.2 溶胶—凝胶方法制备元件性能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5)钛酸锶厚膜氧传感器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氧传感器简介 |
1.2.1 氧传感器分类 |
1.2.2 车用氧传感器工作原理 |
1.3 氧敏传感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取得的进展和发展趋势 |
1.3.2 SrTiO_3 氧传感器研究进展 |
1.4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思路 |
1.4.1 问题的提出 |
1.4.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SrTiO_3氧传感器的性能参数及敏感机理 |
2.1 SrTiO_3 氧传感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
2.1.1 灵敏度 |
2.1.2 响应速率 |
2.1.3 电阻-温度特性 |
2.2 氧化物半导体氧敏原理 |
2.2.1 原子价控制模型 |
2.2.2 表面电导模型 |
2.2.3 晶界势垒模型 |
2.2.4 氧离子陷阱势垒模型 |
2.2.5 吸附氧理论 |
2.3 SrTiO_3 氧敏机理分析 |
2.3.1 SrTiO_3 结构 |
2.3.2 SrTiO_3 氧敏机理分析 |
2.3.3 表面吸附理论 |
2.4 影响SrTiO_3 氧敏性能的因素 |
2.4.1 掺杂 |
2.4.2 催化剂 |
2.4.3 制备工艺 |
第三章 氧敏元件的制备及表征 |
3.1 前驱粉料的制备 |
3.1.1 固相合成法 |
3.1.2 溶胶-凝胶法 |
3.1.3 实验方案的制定 |
3.2 氧敏元件的制成 |
3.3 氧敏元件的表征 |
3.3.1 XRD 物相分析 |
3.3.2 SEM 分析 |
第四章 性能测试及数据分析 |
4.1 测试系统简介 |
4.2 测试数据及分析 |
4.2.1 高量施主掺杂正交实验 |
4.2.2 催化剂对比分析 |
4.2.3 电阻-温度特性分析 |
4.2.4 老化特性分析 |
4.2.5 溶胶-凝胶法制备元件性能分析 |
4.2.6 配方优化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6)SrCo0.8Fe0.203-δ管状非对称透氧膜的制备与分离性能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MIEC 致密陶瓷透氧膜概述 |
1.1.1 无机膜材料分类 |
1.1.2 MIEC 透氧膜的应用 |
1.1.3 MIEC 透氧膜材料的组成与结构特点 |
1.1.4 MIEC 透氧膜的透氧过程 |
1.1.5 MIEC 透氧膜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 非对称透氧膜的研究 |
1.2.1 非对称透氧膜的支撑体 |
1.2.2 致密顶层薄膜 |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透氧膜样品的制备 |
2.1.1 透氧膜陶瓷粉体的制备 |
2.1.2 透氧膜样品的成型 |
2.1.3 透氧膜样品的烧结 |
2.2 透氧膜样品的表征 |
2.2.1 相组成 |
2.2.2 综合热分析 |
2.2.3 空隙率与体积密度 |
2.2.4 微形貌 |
2.2.5 电导率测量 |
2.3 管状透氧膜的高温封接 |
2.3.1 高温封接剂的制备 |
2.3.2 封接前透氧膜样品的处理 |
2.3.3 封接 |
2.4 氧渗透测试 |
第三章 SrCO_(0.8)Fe_(0.1)Sn_(0.1)O_(3-δ)管状透氧膜的制备与分离性能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2.1 样品制备 |
3.2.2 样品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样品的相组成 |
3.3.2 微形貌与体积密度 |
3.3.3 氧渗透 |
3.3.4 氧渗透对相组成和微形貌的影响 |
3.4 结论 |
第四章 SrCO_(0.8)Fe_(0.2)O_(3-δ)管状非对称透氧膜的制备与氧渗透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2.1 样品的制备 |
4.2.2 样品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SCF 样品 |
4.3.2 SCF-SS 样品 |
4.3.3 SCF 管状非对称透氧膜 |
4.4 结论 |
第五章 利用钢渣废热的陶瓷膜氧分离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 |
5.2.1 SSCF 管状透氧膜样品的制备 |
5.2.3 热风炉 |
5.2.3 封接 |
5.2.4 氧渗透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热风炉 |
5.3.2 银封接 |
5.3.3 氧分离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7)氧化铜—钛酸锶复相材料的制备及CO2敏感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气体传感器的发展及分类 |
1.1.1 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的发展 |
1.1.2 半导体气体传感器检测原理及存在的问题 |
1.1.2.1 加热的稳定性问题 |
1.1.2.2 气敏元件的选择性问题 |
1.1.2.3 温湿度补偿问题 |
1.2 半导体型气体传感器气敏材料的制备 |
1.2.1 烧结型气敏传感器的制备工艺 |
1.2.1.1 烧结型气敏材料粉体的制备 |
1.2.1.2 烧结型传感器的制备 |
1.2.2 薄膜型气敏材料的制备 |
1.2.2.1 磁控溅射法 |
1.2.2.2 真空蒸发镀膜法 |
1.2.2.3 喷雾热解法 |
1.2.2.4 CVD 法 |
1.2.2.5 溶胶-凝胶法 |
1.3 CO_2 气体传感器的分类及发展经历 |
1.4 氧化物半导体型CO_2 气体传感器的发展动态 |
1.5 CuO 的晶体结构及性能 |
1.5.1 CuO 的结构 |
1.5.2 CuO 的性质及应用前景 |
1.5.3 纳米 CuO 的气敏特性 |
1.6 钛酸锶的晶体结构及性能 |
1.7 课题的提出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原材料的选择 |
2.2 CuO-SrTiO_3 溶胶的制备 |
2.3 CuO-SrTiO_3 薄膜制备的工艺过程 |
2.4 CuO-Si_(0.97)Na_(0.03)TiO_3 CuO-SrTiO_3 系材料粉体的制备 |
2.5 CuO-SrTiO_3 系烧结型传感器的制备 |
2.6 实验研究方法 |
2.6.1 X 射线衍射(XRD)分析 |
2.6.2 薄膜显微结构(SEM)分析 |
2.6.3 失重-差热(TG-DTA)分析 |
2.6.4 红外光谱(IR)分析 |
2.7 特征参数 |
2.7.1 灵敏度 |
2.7.2 选择性 |
2.7.3 初始特征 |
2.7.4 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 |
2.8 测试系统 |
第三章 CuO-SrTiO_3系复相材料制备与气敏性能研究 |
3.1 溶胶凝胶法制备CuO-SrTiO_3 系复相薄膜材料 |
3.1.1 CuO-SrTiO_3 溶胶的制备 |
3.1.1.1 体系主配方组成的确定 |
3.1.1.2 溶胶制备工艺方案的确定 |
3.1.1.3 溶胶制备中水浴温度的确定及作用 |
3.1.1.4 溶胶浓度的选择 |
3.1.1.5 凝胶结构的分析 |
3.1.2 CuO-SrTiO_3 薄膜制备工艺研究 |
3.1.2.1 溶胶膜浸渍速度和涂膜次数的确定 |
3.1.2.2 薄膜热处理工艺的确定 |
3.1.2.3 薄膜烧结温度的确定 |
3.2 CuO-SrTiO_3 系复相薄膜材料的气敏性能 |
3.2.1 未掺杂CuO-SrTiO_3 材料的阻温特性及气敏性能 |
3.2.1.1 CuO-SrTiO_3 复相材料的阻温特性 |
3.2.1.2 CuO-SrTiO_3 复相材料的气体敏感特性 |
3.2.1.3 CuO-SrTiO_3 复相材料的气体选择性 |
3.2.1.4 CuO-SrTiO_3 系复相材料的气敏原理 |
3.2.2 掺杂CuO-SrTiO_3 材料的阻温特性及气敏性能 |
3.2.2.1 低价掺杂 Na~+的 CuO-SrTiO_3 复相材料阻温特性及其气敏性能 |
3.2.2.2 高价掺杂La~(3+)的CuO-SrTiO_3 复相材料阻温特性及其气敏性能 |
3.2.2.3 表面修饰对提高CuO-SrTiO_3 系复相材料的气敏性能的研究 |
3.3 烧结型CuO—SrTiO_3 系复相材料传感器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 |
3.3.1 烧结型CuO—SrTiO_3 系复相材料传感器的制备 |
3.3.2 烧结型CuO—SrTiO_3 系复相材料传感器阻温性能 |
3.3.3 烧结型CuO—SrTiO_3 系复相材料传感器气敏特性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汽车用SrTiO3厚膜氧传感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车用氧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二章 各类氧气传感器简介 |
2.1 ZrO_2 氧气传感器 |
2.1.1 浓差电池型氧传感器 |
2.1.2 宽带型氧传感器 |
2.2 半导体电阻型氧传感器 |
2.2.1 二氧化钛氧传感器 |
2.2.2 钙钛矿系氧化物氧传感器 |
第三章 SrTiO_3氧气传感器的性能指标及其影响因素 |
3.1 SrTiO_3 氧敏材料的灵敏度 |
3.1.1 纯净SrTiO_3 的灵敏度特性 |
3.1.2 掺杂对于SrTiO_3 灵敏度的影响 |
3.2 响应速率特性 |
3.2.1 决定SrTiO_3 氧敏材料响应特性的因素 |
3.2.2 改善SrTiO_3 氧敏材料响应速率的措施 |
3.3 阻值—温度系数特性 |
第四章 SrTiO_3氧敏元件的制备与表征 |
4.1 SrTiO_3 氧敏材料的制备 |
4.1.1 固相合成法 |
4.1.2 溶胶—凝胶法(Sol--Gel 法) |
4.1.3 配方的确定 |
4.2 SrTiO_3 氧敏元件的制作 |
4.3 SrTiO_3 氧敏元件的表征 |
4.3.1 XRD 的物相分析 |
4.3.2 SEM 的微观分析 |
第五章 样品的测试及数据分析 |
5.1 样品的测试系统 |
5.2 样品的测试数据及分析 |
5.2.1 n 型掺杂的可能性验证及n 型配方选择 |
5.2.2 贵金属 Pd 表面修饰对提高响应速率的作用 |
5.2.3 n 型掺杂与 p 型掺杂样品性能的比较 |
5.2.4 溶胶—凝胶法制备厚膜氧传感器的可行性 |
5.3 氧化铝基片对样品性能及测试结果的影响 |
5.3.1 氧化铝基片的成分分析 |
5.3.2 高温下氧化铝基片阻值的测试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9)La2NiO4系类钙钛矿薄膜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及氧敏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溶胶-凝胶技术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
1.3 汽车发动机的排放控制与氧传感器 |
1.4 课题的提出及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实验方案与研究方法 |
2.1 原料 |
2.2 薄膜合成工艺 |
2.3 配方设计 |
2.4 性能测试和分析方法 |
第三章 La_2NiO_4薄膜的溶胶-凝胶法制备 |
3.1 前言 |
3.2 络合剂的在络合物溶胶-凝胶法中的作用 |
3.3 络合剂与薄膜形貌 |
3.4 乙二醇交联剂在络合物溶胶凝胶法中的作用 |
3.5 成膜次数与薄膜形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La_2NiO_4薄膜制备工艺和结构的研究 |
4.1 实验过程 |
4.2 预烧温度的确定 |
4.3 烧成温度的确定 |
4.4 烧成气氛对La_2NiO_4相形成的影响 |
4.5 La_2NiO_4薄膜的结构与稳定特性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La_2NiO_4薄膜氧敏性能的研究 |
5.1 汽车用空燃比氧传感器材料的性能指标 |
5.2 La_2NiO_(4+)薄膜的电阻温度特性 |
5.3 La_2NiO_4薄膜的氧敏特性 |
5.4 La_2NiO_4薄膜的氧敏机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A位掺杂对La_2NiO_4薄膜性能的影响 |
6.1 La_(2-x)Sr_xNiO_4薄膜的物相结构 |
6.2 La_(2-x)Sr_xNiO_4薄膜显微结构 |
6.3 Sr掺杂对阻温特性的影响 |
6.4 LaSrNiO_4薄膜的氧敏特性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La_2NiO_4薄膜B位的掺杂改性 |
7.1 Fe、Co、Mn、Cr合成A_2BO_4相的考察 |
7.2 Fe掺杂对La_2NiO_4薄膜性能的影响 |
7.3 Li的掺杂对La_2NiO_4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汽车用氧敏新材料-Pt修饰La掺杂的SrSnO_3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MEMS MOS气体传感器的低功耗及阵列化研究[D]. 谢东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2]环境/能源催化反应中催化剂表面微结构对其活性的影响机制研究[D]. 贾传义. 山东大学, 2014(10)
- [3]钛酸锶基功能材料合成与掺杂的研究进展[J]. 单科. 中国陶瓷, 2013(05)
- [4]半导体氧敏元件工艺与特性研究[D]. 杜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0(10)
- [5]钛酸锶厚膜氧传感器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 郭明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9(07)
- [6]SrCo0.8Fe0.203-δ管状非对称透氧膜的制备与分离性能表征[D]. 黄祥贤. 安徽工业大学, 2008(03)
- [7]氧化铜—钛酸锶复相材料的制备及CO2敏感性的研究[D]. 马东方. 天津大学, 2008(09)
- [8]汽车用SrTiO3厚膜氧传感器研究[D]. 李恒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8(01)
- [9]La2NiO4系类钙钛矿薄膜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及氧敏特性的研究[D]. 李晓雷. 天津大学, 2003(03)
- [10]汽车用氧敏新材料-Pt修饰La掺杂的SrSnO3的研究[J]. 于春英,陈怡萱,李文钊. 化学传感器, 19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