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九南一号不育系繁殖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龚桥[1](2018)在《优质中熟籼稻三系不育系川华A的选育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通过对优质三系不育系川华A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配合力进行了研究,对川华A的高产制种技术进行总结,利用区试资料总结其所配组合川华优320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主要结果如下:一、川华A亲本来源与特征特性:川华A的亲本分别是中浙A群体中发现的可育株ZZB-28-1和优质保持系中间材料丝苗2-7,野败型胞质。主要特征特性研究表明,川华A的播始历期和叶龄与川106A相当;分蘖力较强,细长粒形,谷粒长宽比3.5,千粒重约23g。败育彻底,花粉败育类型以典败为主。花时早而集中,柱头外露率高、活力强。保持系的稻米品质达国标优质米二级。二、用川华A等亲本进行的配合力分析主要结果为:1、一般配合力(GCA)方差分析表明,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等9个性状的差异主要受遗传控制。川华A的产量GCA效应值为-3.15;日产量GCA川华A仅次于冈46A;川华A的生育期、有效穗等6个性状的GCA效应值均存在显着差异,可以配组出不同类型的杂交稻新组合;川华A的日产量GCA比较突出。2、特殊配合力(SCA)方面,不同性状在不同材料之间的SCA效应值的差异都明显。川华A所配组合的单株产量、日产量、生育期、着粒密度、穗平着粒数和结实率等6个性状的SCA均列首位,组合川华A/蜀恢527、川华A/成恢3203的日产量SCA效应值居所有组合的前两位。表明川华A的多数性状SCA比较突出。3、在产量及其主要构成因素的F1基因型方差中,GCA方差所占的比重均在50%以上,表明这些性状的亲本基因加性效应对杂种一代的性状形成起主导作用。生育期等6个性状都是母本的GCA方差所作的贡献大,这些性状以加性遗传为主;但是日产量、单株产量和有效穗这3个性状的狭义遗传力均小于50%,双亲的互作效应对杂种一代的日产量、单株产量和有效穗的非加性遗传作用更强。三、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方面,单株产量与日产量极显着正相关,单株产量与有效穗、着粒数和着粒密度正相关;日产量与有效穗、单株产量极显着正相关。四、川华A的配套制种技术方面,制种调差应为父本与不育系同期或比不育系早1-2天;“九二〇”每公顷用量控制在180g-225g(比常规减少15%左右);适时提早收割,避免高温暴晒。在大面积制种试验田中实收测产,平均产量212kg/667㎡。五、所配组合川华优320在四川省区试中,两年平均产量8.535t/hm2,比对照增产6.08%;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8.629t/hm2,比对照增产6.5%;区试鉴定为国标二级优质米;表现出熟期较早、优质抗病、丰产稳产等特征。于2018年通过四川省审定。
陈启文[2](2017)在《袁隆平的世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章人就像一粒种子追溯一个生命的诞生追溯一个生命的诞生,如同探悉一粒种子。一切早已不再是悬念,只是我接下来叙述的前提。这是一个命定为种子而生的人,一个命定要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人。通过一粒种子,可以追溯物种的起源。"万物的原则,起始于根基",这是古希腊数学家、
滕林娟[3](2013)在《籼型水稻三系不育系的温光响应及其生理生化特性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利用人工控温及自然条件,以温敏核不育系HD9802S为对照,对3个籼型水稻三系不育系天丰A、益丰A及中9A的温光特性进了研究,并对各不育系的相关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测定与比较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高温下天丰A和益丰A出现正常可育花粉及自交结实,其中日均温对天丰A和益丰A育性影响最大,其次为光期温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天丰A和益丰A的正常可育花粉率随日均温的升高而增加,呈显着正相关。高温诱导天丰A和益丰A育性转换的临界温度分别为25.5℃和26.0℃,天丰A和益丰A的育性转换敏感期分别为雌雄蕊原基形成末期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和雌雄蕊原基形成末期至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即抽穗前1812d和1815d。(2)不育系中9A无论在高温和低温下均表现出100%不育度,育性不受温度的影响,不育性稳定。当抽穗前10-25d日均温高于23℃时,温敏核不育系HD9802S,表现出完全不育,而日均温等于或低于23℃时,育性恢复可育。(3)高温(部分复育)下,天丰A和益丰A功能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含量和POD活性较低温处理时升高,且变化趋势与低温时完全相反;而中9A功能叶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含量及POD活性较低温时无显着差异。这表明天丰A和益丰A育性恢复后在营养生长上存在一定的变化。(4)部分复育后天丰A和益丰A幼穗的POD活性在花粉母细胞形成期显着升高,且变化趋势与低温时不同。中9A幼穗POD活性变化模式与其低温时一致,均随着幼穗发育进程的推进而降低,但总体水平高于低温,这表明高温导致了中9A幼穗POD活性升高,但无天丰A及益丰A类似的变化模式。(5)较高的温度影响了各不育系的功能叶POD同工酶表达,中9A和HD9802S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酶带缺失或增加现象,但各不育系育性转换前后酶带无明显差异;而育性转换后天丰A和益丰A幼穗POD同工酶的表达在幼穗发育的某个或某些特定时期有上升的趋势。
王爱民,姚立生,孙明法,严国红,唐红生,何冲霄,朱国永,任仲玲,刘凯[4](2012)在《我国杂交籼稻育种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简要回顾了我国杂交籼稻育种的发展历史,重点阐述了我国杂交籼稻育种研究进展,提出了杂交籼稻育种当前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李晏军[5](2010)在《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文中研究说明杂交水稻作为一项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一直领先世界已近50年,其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不仅对中国,同时对世界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为解决中国和世界的粮食安全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技术从诞生之日起就会深深打上时代的烙印。杂交水稻在中国的研究起步虽相对较晚,却在中国极端艰辛的环境中诞生,这与中国当时社会的技术需要的强大推动是密不可分的。纵观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国一直未能彻底摆脱饥饿的威胁。20世纪50年代末爆发的大饥荒,又一次夺走了中国成千上万人的生命。粮食安全直接威胁到中国的稳定与存亡,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之下,致力于选育水稻良种、提高粮食产量的杂交水稻技术也就应运而生。为理顺杂交水稻技术发展脉络,文章回顾了中国五十年代水稻杂交育种研究的概况,为杂交水稻研究的兴起做好了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准备。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研工作者,经过十年的共同努力,终于实现了三系配套,在全国科研大协作之下,中国科技工作者实现了在科学上的重大突破,获得了技术上的一个又一个创新,不断攻克了三系配套关、良种选育关和制种关,使三系杂交籼稻在全国迅速大面积推广,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三系法育种研究还在上升阶段时,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研人员又把目光投向了两系稻研究。水稻温光敏雄性不育现象的发现和温光敏不育系的育成,让两系法育种从科学设想成为现实。两系法育种从国家“863”科研立项到研究成功,历时也是近十年,同样是众多科研单位科研协作的结果。两系法育种从育种技术思路上由繁到简,成本大大降低,从高产目标向高产、优质、多抗综合目标转变。与三系法育种相比,两系法育种具有了明显的优越性,中国的稻作技术与文化得到进一步提升。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的提出,不仅是杂交水稻技术内部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社会的稻作发展需要。超级稻育种的方法也将常规选育、三系、两系选育方法和分子生物技术方法等现代高新技术统一了起来,育种理念也从“高产优质多抗”向“绿色环保”理念转变。计划运作已历时15年,每个阶段的育种目标都如期实现。预期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超级稻育种研究必然以其杰出的成就,为解决新世纪中国的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从三系到两系再到超级稻,中国杂交水稻研究节节推进,一直保持着我国在杂交水稻育种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从水稻杂种优势理论的建立到优势利用技术的发展,杂交水稻学科逐步建立。杂交水稻技术范式是支起整个学科的灵魂,“袁隆平思路”成为杂交水稻技术范式公认的理论基础,众多的科研人员创新的科研方法是杂交水稻技术范式的基本内容,其范式的形成是在科研实践中由外在信息不断作用于科研系统,通过系统内科研人员的吸收、交流、创造与传播逐步形成的。在杂交水稻科研系统内部,有了共同的理论、方法、价值标准、科研目标以及自己的组织机构和学术权威等。与其他学科的形成一样,杂交水稻学科知识的演化同样也经历了朦胧意识期、自觉认识期、整体把握期和综合发展期四个阶段。杂交水稻学科在中国发展近半个世纪,从其理论构架、学术队伍、知识信息及学术资料等方面都已经进入综合发展。杂交水稻科研队伍的发展是杂交水稻学科发展的核心,其科研队伍已经形成一个多层次、多领域、上下承继、结构合理的学科团队,其科研机构从国家到地方、从专门到综合已经发展成熟并不断壮大,杂交水稻研究成为一个能出成果、多出成果和出好成果的研究领域,在科研激励方面,杂交水稻科研人取得的丰硕成果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和赞誉,从社会地位、科研立项、科技奖励等方面都给予这个科研团队以最大的关注。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推广在世界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杂交水稻技术成果的产业化程度并不很高,这与中国经济社会的大环境密切相关。从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历程来看,前期推广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规模主要依靠的是国家行政手段实现的,国家粮食政策的宏观调控直接影响到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在80年代初期,成果推广与技术创新是同步的,技术推广体系在推广中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一时期的推广成绩显着,杂交水稻事业获得快速发展,农民种植杂交水稻增产增收;从90年代开始,杂交水稻的推广开始引进市场机制,产业化发展方向有了新的转变,杂交水稻的推广面积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半数以上并趋于稳定;超级稻的推广模式已臻成熟,在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共同作用下必将杂交水稻产业化推上一个崭新阶段。从整体上来看,杂交水稻的推广阶段经历了指令性计划发展阶段、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发展阶段、完全市场化产业模式发展阶段,产业化过程中主要存在科研与企业体系分离、市场经营无序、种子区域封锁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利用市场机制良性推动科研与企业体系的融合、打通产业化环节、加强整治市场、把好种子市场准入标准、宏观调控全局、改善供求平衡外,还需要面向“WTO”背景下的国际大环境,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将杂交水稻技术成果产业化融入国际化轨道,加速产业化发展。杂交水稻从1980年第一次与美国圆环种子公司签订技术转让协议开始走出国门,到现今已有8个国家已经大面积推广中国杂交水稻,有40多个国家引种、研究、推广中国杂交水稻,推广面积已经超300万公顷。中国作为杂交水稻的策源地,为国际培训了大量的杂交水稻技术人员,策划召开了5届国际杂交水稻学术会议。亚洲是世界水稻的主产区,也是中国杂交水稻主要推广的区域,目前在亚洲的推广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印度、越南、菲律宾、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国都已经大面积种植中国杂交水稻。非洲有着水稻生产的良好自然条件,但其稻作水平却很低,大量的稻米需要进口。近几年,中国杂交水稻在几内亚、马里、赞比亚、塞拉利昂、马达加斯加、利比亚、尼日利亚等国试种增产效果显着,各国政府均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应该存在较大的推广潜力。杂交水稻技术在全球的推广受到世界粮农组织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这不仅有利于全球的粮食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也将为改善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为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作出重要贡献。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相对落后,但杂交水稻技术却已领跑世界近半个世纪,并还将继续领先世界。杂交水稻技术发明是中国现代科技史上的重大事件,在中国诞生绝非偶然,从技术的发明到技术成果的推广都离不开中国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由此,我们发展中国技术,就必须立足于中国的技术国情,选择适应本国条件又能取得最大成效的技术,同时不断优化和完善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用社会的发展来带动技术的发展,孕育出更多土生土长的像杂交水稻技术一样的原创技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技术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技术体系,实现中国科技振兴。袁隆平作为杂交水稻科研团队的领军人物,他的成功享誉世界。他科学研究的风格带动了杂交水稻科研团队的一批人,成就了杂交水稻科学事业,成为了当今时代科学精神的主音。其科学风格的形成既有他对水稻特有的洞察力、自身个性等Taste"的直接作用,也是杂交水稻科研实践的直接塑造。其超强的创新意识、科学的研究方法、始终贯穿于其科学实践中的创新品质构成了袁隆平科学风格的主要内容。袁隆平的科研成果已经惠及全球,他的科学风格也将影响一代又一代科技人。他学术上的贡献主要包括水稻杂种优势理论的建立、三系法配套理论及技术规范的构建,建立了杂交水稻“从三系、两系到一系”育种理论的战略构想,提出培育两系法杂交水稻的一整套理论和技术路线并创新了核心种子生产等一系列技术,创立了超级杂交稻育种理论。研究袁隆平个人为国家创造的经济价值那是难以计算,获得的社会效益更是无法估量。文章采用有限的对照数据来论述基本问题。
周芃成[6](2008)在《早籼优质不育系秋香A的选育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利用金23B、香2B、美洲稻、香5B和威20B等国内外优良保持系亲本(材料)进行多次杂交改良制保,然后与优质不育系新香A测交和连续回交选育新的优质不育系;以新不育系、金23A、新香A、T98A及其保持系和眀恢63等6个中稻恢复系及其所配24个杂交组合为材料,分别对新不育系的主要特征特性、繁殖制种技术及其对主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2005年育成了一个新的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秋香A,2006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秋香A不育性彻底稳定和异交特性优良。经多年多代显微镜检查,其花粉败育率为100%,其中典败花粉率为97.76%,园败花粉率为2.24%,自然结实率为零,不育株率100%;柱头外露率为83.87%,与金23A相当,比新香A和T98A分别高10.61和8.22个百分点,其中双边外露率为48.03%,略低于金23A,略高于新香A和T98A;柱头活力与T98A相当,明显强于金23A和新香A;开颖角度大,开花时间长,午前花比例高达73.46%;对“九二0”比较敏感,一般每667m2喷施13g左右,可完全解除其包颈。3、秋香A农艺性状好但不抗稻瘟和白叶枯病。生育期属迟熟早籼类型,感温性较强,耐热性好,播始历期比金23A长7-9d,主茎叶片数比金23A多2叶左右;株高70cm左右,株叶形态好,叶色深绿,后期不早衰;分蘖力较强,每穗颖花数110粒左右,细长粒型,秋香B千粒重25g左右;稻米品质优,茎杆和稻米有香味;稻瘟病苗叶瘟8级,穗颈瘟9级,白叶枯病7级。4、秋香A的繁殖制种产量较高。经多年繁殖制种试验调查和测产,其繁殖制种异交率一般在50%以上,繁殖制种产量一般在200kg/667m2左右。5、秋香A对杂种单株产量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良好。用秋香A、金23A、新香A和T98A分别与明恢63等6个中稻恢复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的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秋香A对杂种单株产量、千粒重、结实率和单株穗数等4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为正,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株高、穗长和全生育期等5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为负,说明秋香A所配组合的有效穗数多、千粒重大、结实率高,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较少、株高较矮、穗长较短和全生育期较短,故其单株产量较高,产量潜力较大;从供试组合单株产量的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来看;以秋香A/R471、新香A/R198、新香A/R388和T98A/R321等4个组合的相对效应值最大,均在10.01以上,说明秋香A与新香A和T98A一样,能够配制出产量优势很强的组合,而且,秋香A所配组合还具有全生育期较短、株高较矮、有效穗数较多等优点,故其增产潜力更大,利用前景更广阔。
周学标[7](2007)在《籼稻改良单交种的选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500万hm2左右,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0%以上。国内推广应用的杂交籼稻不育系除了红莲型细胞质外,野败型、冈型、印尼水田谷型、矮败型等都可用其它类型的保持系保持其不育性。这些细胞核不同的品种称为异型保持系或第二保持系。不育系与异型保持系杂交产生的杂种不育系通称为二元不育系。其中双亲之间没有明显亲缘关系的称为非同胞二元不育系,例如珍汕97A/协清早B;双亲为姊妹系的二元不育系称为全同胞型二元不育系,双亲之间只有一个共同亲本的二元不育系,称为半同胞型二元不育系;双亲之一为另一个亲本的衍生系的二元不育系,称为回交型二元不育系,这三类二元不育系统称为近亲型二元不育系。非同胞型二元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得到的杂种F1称为水稻三交种,近亲型二元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所得到的杂种F1称为改良单交种。据研究三交种和改良单交种由于聚合了三个亲本的优良基因,常常表现出较好的综合抗性,较强的群体缓冲性和对不良环境的广泛适应性,因此在玉米、油菜等许多作物中广泛应用。我国水稻三交种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目前为止仅有少量报道,虽然达成了利用三交种可提高水稻制种产量的共识,并已经筛选出少量比单交种有一定增产潜力的三交组合,但一直没有大面积生产应用,其主要原因在于用来配制三交种的二元不育系双亲遗传差异较大,引起三交种F1代生育期和株型分离较严重,群体整齐度较差,难以为群众所接受。类似的问题在玉米杂种优势利用过程中也遇到过,最终通过筛选特定的组合,特别是运用姊妹种配制改良单交种的方法,既提高了杂交种的制种产量,又解决了玉米三交种整齐度差的问题,但迄今为止未见关于水稻改良单交种的研究报道。为了解决当前杂交水稻生产上品种适应性降低,稳产性差的问题,减少因高温冷害等异常气候条件对杂交稻生产所造成的损失,增强杂交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实现杂交稻生产的稳产高产,提高制种产量,本研究借鉴玉米育种的经验,选取了与纯合不育系有近亲关系的品系作为第二保持系,配制了三类近亲型二元不育系,再与不同的恢复系杂交配制了三种类型的改良单交种,对二元不育系本身的杂种优势、一般配合力表现、以及改良单交种的产量表现、群体整齐度和稻米的部分品质性状进行研究,一方面探讨杂交稻改良单交种生产应用的可行性,以解决水稻三交种因整齐度较差不能在大面积生产上应用的问题,为培育高产稳产且具有广泛适应性的杂交稻品种探索一条新的路子。另一方面筛选产量较高,整齐度较好,能为大面积生产所接受的改良单交种。1、用10个具有不同亲缘关系的纯合不育系及其保持系配制了3个全同胞型二元不育系、11个回交型二元不育系和12个半同胞型二元不育系。鉴定了其育性、开花习性、异交特性及部分农艺性状的表现,分析了相应的保持系间杂交F1代单株产量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1)所有二元不育系的自交结实率均为零,表现完全不育,花粉组成与双亲不育系相比变化不大;(2)多数二元不育系的开花习性和异交特性比相应的纯合不育系有明显改善,特别是柱头双外露率尤为明显;(3)半同胞型二元不育系株高、剑叶长、剑叶宽、穗长及部分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较为明显;(4)三类B×B组合F1的平均单株产量随双亲的遗传差异的加大而增加,说明二元不育系随着双亲遗传差异增加杂种优势逐渐增强;26个保持系间杂交组合中有23个产量超过高亲,说明利用三类二元不育系的杂种优势都有可能提高制种产量。2、利用3个全同胞型二元不育系、11个回交型二元不育系和10个半同胞型二元不育系及其10个亲本纯合不育系,分别与南恢04、明恢86、辐恢838、先恢207和密阳46等5个恢复系按照NCⅡ交配设计配制了50个单交种和120个改良单交种,按随机区组的随机模型分析方法,对二元不育系主要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1)所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了极显着水平,说明所有性状均受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共同影响,其中千粒重、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株高、播始历期等以基因的加性效应作用为主,单株产量却以非加性效应为主.在多数性状上,恢复系对F1的影响大于不育系及互作效应,但在单株产量上不育系的影响超过了恢复系。(2)三类二元不育系单株产量和有效穗数的一般配合力都比纯合不育系极显着增加,回交型二元不育系和半同胞型二元不育系结实率的一般配合力也极显着高于纯合不育系,其他性状上二元不育系和纯合不育系没有明显差异。(3)在水稻改良单交种育种中,以双亲具有近亲关系的二元不育系作母本进行适当配组,有可能选育出有效穗数较多,结实率较好,比相应单交种产量更高的水稻改良单交种。3、分析了三类二元不育系所配的改良单交种及其相应的B×B组合F2的抽穗历期和始齐历期以及株高、有效穗数,主穗长、剑叶长、剑叶宽和播始历期等性状的变异系数,计算了两者之间各性状上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1)三类二元不育系所配的改良单交种除株高变异系数的平均值显着地高于纯合不育系的平均值外,其余株型性状上差异不显着;从纯合不育系到全同胞型二元不育系、回交型二元不育系、再到半同胞型二元不育系,播始历期变异系数、始齐历期(10%植株抽穗日期至80%植株抽穗日期)、抽穗历期(各小区第一株抽穗至最后一株抽稳的总天数)等三个性状的平均值都表现出了逐渐增大的趋势;部分全同胞型和回交型二元不育系配出改良单交种的平均群体整齐度与普通单交种接近。(2)二元不育系所配的改良单交种与其相应的B×B组合F2在抽穗历期、始齐历期、播始历期变异系数、株高的变异系数等性状上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99、0.372、0.343和0.251,达到了极显着水平,在剑叶宽变异系数和主穗长变异系数上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26和0.196,达到了显着水平;其它性状上相关不显着。说明随着二元不育系双亲遗传差异的增大,其所配改良单交种的生育期和株高、穗长等性状的整齐度可能会降低,在改良单交种的育种工作中,适当减少二元不育系双亲的遗传差异是完全有必要的。在普通单交种和各类改良单交种群内,单交种或改良单交种与其相应的保持系或B×B组合F2在生育期有关的性状上相关均不显着,而大多数株型有关性状也都不显着。说明当把二元不育系双亲的遗传差异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时,改良单交种中在大多数性状上的整齐度与其母本不育系之间的相关不显着,在此范围内对二元不育系的选择主要根据其一般配合力的高低及其自身的杂种优势表现。(3)通过综合分析B×B组合F2以及二元不育系所配的改良单交种的整齐度,筛选得到了几个较好的二元不育系,主要包括Ⅱ协1A/Ⅱ协2B、金协黄A/金协紫B、金23A/金协紫B、金协黄A/金23B、Ⅱ-32A/Ⅱ协1B、Ⅱ-32A/Ⅱ协2B,和新协紫A/Ⅱ协2B。4、研究比较了各改良单交组合与普通单交种单株产量的差异,以及株高、剑叶长、剑叶宽、主穗长、抽穗期等与群体整齐度关系较为密切的性状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1)三种类型的改良单交种平均单株产量均比普通单交种的平均产量增加;有74个组合比其两个对应单交种都增产,占所有改良单交种的61.67%,其中全同胞型改良单交种9个,回交型改良单交种37个,半同胞型改良单交种28个;(2)三类改良单交种都有部分组合在株高、剑叶长、剑叶宽、主穗长、单株播始历期等性状的变异系数,以及始齐历期、抽穗历期上与普通单交种接近。(3)通过综合考查各改良单交组合的产量优势及群体整齐度,筛选得到10个有可能在生产上应用的改良单交种,其产量比相应高产单交种增加10.43%-26.39%。5、选取3个全同胞型二元不育系、3个回交型二元不育系、3个半同胞型二元不育系以及其对应的9个纯合不育系,分别与南恢04和密阳46两个恢复系所配制成的改良单交种和普通单交种,测定稻米的垩白米率(%)、垩白大小(%)、垩白度(%)、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以及稻谷的千粒重(g)、粒长(mm)、粒宽(mm)、长宽比,计算了粒长、粒宽和长宽比的变异系数,利用方差分析的分群比较法比较了三类改良单交种和普通单交种各性状的整体差异;同时还比较了各改良单交种各性状与其相应的普通单交种的差异,分析了改良单交种籽粒整齐度的情况,结果表明:(1)半同胞型改良单交种的千粒重极显着的高于普通单交种和回交型改良单交种;半同胞型改良单交种和全同胞型改良单交种的垩白米率均极显着地低于普通单交种,而回交型改良单交种也显着地低于普通单交种,三类改良单交种之间差异不显着;半同胞型改良单交种的垩白大小显着地低于普通单交种和其它两类改良单交种,垩白度极显着地低于普通单交种,显着地低于回交型改良单交种,与全同胞型改良单交种差异不显着;(2)三类改良单交种和普通单交种之间在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以及粒长、粒宽和长宽比等性状均未表现出明显差异;说明利用二元不育系来配制改良单交种的育种方法,不会对F1的外观品质和碾磨品质产生不良影响,反而在垩白性状上会有所改善。(3)三类改良单交种粒长、粒宽和长/宽的变异系数平均值及变动范围均与普通单交种接近,部分改良单交种的变异系数小于普通单交种。新协黄A/新协紫B//密阳46和金23A/金协紫B//南恢04两个组合的粒长、粒宽和长/宽三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小于其两个对应单交种,另有部分组合变异系数的值也在普通单交种的变异范围之内,通过选择能够获得粒型整齐的改良单交种。
王际凤[8](2007)在《籼稻CMS和TGMS的不育基因互作及育性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是三系法和两系法杂交水稻。前者包括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和恢复系。目前三系法在籼型杂交稻中得到广泛应用。后者包括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上世纪末以来两系杂交稻应用面积逐步增长。两系法和三系法杂交水稻育种体系各有其优缺点。就两系法而言,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一系两用,繁殖简单,配组自由,育种周期短,但繁殖制种风险大。对三系法而言,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育性稳定,但繁殖程序复杂,增加了保持系机械混杂的风险,而且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育种周期长。因此能否将两种杂交水稻育种体系的优点结合起来,并减少其不利的一面,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研究以水稻雄性不育为研究对象,以籼型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和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为主要研究材料,研究了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和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的不育基因互作效应,比较了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和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的配合力,同时还对水稻雄性不育系的育性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以自育的温敏核雄性不育系6311S为研究材料,在人工气候室和自然条件下研究了温敏核不育系6311S育性转换特点;通过与保持系、恢复系和其他温敏核不育配组,获得F1、F2以及BC1F1,研究了6311S温敏核不育基因遗传,并对6311S配合力及育种利用前景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6311S虽然来源于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的衍生系,但在高温下表现不育,在低温下表现可育,育性转换临界温度为23.0℃,是典型的温敏核雄性不育系。6311S与恢复系和保持系杂交,F1代可育,F2代中可育株与不育株比例为3:1,BC1F1群体中不育株和可育株的分离比均为1:1,说明温敏核雄性不育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6311S与来源于农垦58S的培矮64S和来源于安湘S-1的360S温敏核不育基因等位性研究,结果发现,6311S与培矮64S温敏核不育基因是不等位的,与360S温敏核不育基因是等位的。用6311S和培矮64S与7个不同类型的恢复系配组,研究了一般配合力,结果表明:6311S的一般配合力显着优于培矮64S,6311S与7个恢复系测配的7个F1平均单株产量34.97g,比培矮64S与7个恢复系测配的F1平均单株产量为30.86g,增产13.3%,说明温敏核不育系6311S具有较好的一般配合力。因此,6311S既可直接应用于两系杂交水稻育种,也可作为选育优良的两系不育系和进行温敏核不育基因研究的优良材料。2用3个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6311S和360S与7个野败型质核互作型水稻雄性不育系及其相应的保持系、3个恢复系配组,观察了51个组合的F1,19个F2及6个BC1F1代的育性表现,研究了温敏核不育基因在野败型不育细胞质背景下的表达。结果表明:1)培矮64S与恢复系和保持系杂交,F1代可育,F2代中可育株与不育株比例为15:1,BC1F1群体中不育株和可育株的分离比均为3:1,说明培矮64S温敏核不育性状可能由2对隐性基因控制:6311S、360S与恢复系和保持系杂交,F1代可育,F2代中可育株与不育株比例为3:1,BC1F1群体中不育株和可育株的分离比均为1:1,说明6311S、360S温敏核不育性状可能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2)以培矮64S、631lS、360S为父本,与野败型不育系杂交,F1代分别表现正常可育、部分可育、完全不育,说明培矮64S具有对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的强恢复基因,6311S可能具有1对弱恢复基因,360S没有恢复基因。进一步研究野败型不育系×温敏核不育系的F2代中可育株与不育株比例,结果是:CMS×培矮64S和CMS×6311S的F2群体中不育株和可育株之比分别分别为1:7.3-9.4和1:1.2-1.4,分别符合两对恢复基因两对温敏基因和一对恢复基因一对温敏基因分离的理论比。从4个CMS×6311S组合F2群体中选择并收获了18个温敏核不育株种子,种植成F3株系。以其中4个F3株系为父本,与5个CMS配组,研究了杂交F1的育性,推定出4个F2温敏核不育株是否存在恢复基因;并用没有恢复基因的近等基因系温敏核不育系6311SB和非温敏核不育系6311B与5个CMS配组,研究杂交F1的育性,进一步验证推定的结果。结果证实:在可育细胞质背景下,无论有无恢复基因,纯合的温敏核不育基因能表达温敏核不育性状;在野败型不育细胞质背景下,必须具有杂合或者纯合的恢复基因,纯合的温敏核不育基因才能表达温敏核不育性状。3)观察了具有不育细胞质的温敏核不育系,初步发现其育性转换温度较其亲本低。初步育成了保持系为温敏核不育系的质核互作型不育系。并由此提出了选育不育细胞质背景的光温敏核不育系和温敏核不育背景的质核互作型不育系的策略。3红莲型雄性不育系是属于配子体不育类型的籼稻雄性不育系.用3个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6311S和360S与红莲型质核互作型水稻雄性不育系粤泰A及其相应的保持系粤泰B以及恢复系配组,以粤泰A与恢复系9311、蜀恢527、明恢63、明恢86、等配组F1为对照,观察了6个组合的F1及F2代的育性表现,以研究温敏核不育基因在红莲型不育细胞质背景下的育性表达。结果表明:1)对照组合F1可育花粉和结实率分别达到48.1%和86.1%,F2正常可育,结实率分别达到88.1%和86.1%。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6311S和360S与粤泰B杂交F1可育花粉和结实率分别达到88.1%和86.1%,与粤泰A杂交F1可育花粉和结实率分别为48.8%和88.1%。说明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6311S和360S不但能被粤泰B恢复育性,而且具有对红莲型不育系的恢复基因,能完全恢复粤泰A的育性。2)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6311S和360S与粤泰B杂交F2群体可育株和不育株分离比分别符合15:1、3:1和3:1,表现为2对、1对和1对隐性基因控制,进一步证实了在可育细胞质背景下,恢复基因对温敏核不育基因的表达的没有影响的结论。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6311S和360S与粤泰A杂交F2群体可育株和不育株分离比分别符合15:1、3:1和3:1的理论比,进一步分析可知:在红莲型不育细胞质背景下,恢复基因也是温敏核不育基因表达的关键,但是由于红莲型不育系属于配子体遗传类型,3个温敏核不育系都具有对红莲型不育系的恢复基因,因此粤泰A×TGMS组合的F2中不育株:可育株之比不同于WA-CMS×TGMS组合的F2中不育株:可育株之比。4为了比较相同遗传背景下CMS和TGMS的配合力,培育了两系和三系近等基因系。以保持系新协黄B为父本,以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6311S为轮回亲本,采取回交-测交排除恢复基因和温敏不育基因的方法,连续回交,首次培育了培矮64S、6311S的CMS近等基因系培矮64A、63A。并构建了一套4个不育系×6个恢复系的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研究了CMS和TGMS近等基因系培矮64S和培矮64A、6311S和6311A的育性、形态特征的差异和一般配合力的差异。结果如下:1)在遗传背景相同的前提下,不育期的温敏核不育系与其相应的质核互作型不育系除柱头大小和花粉育性有一定差异外,株高、播种一抽穗历期、剑叶长、穗长、包穗长、穗粒数和结实率等农艺经济性状表现基本一致。2)近等基因系培矮64S和培矮64A与6311S和6311A产量、产量结构及其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存在显着差异,但是培矮64S和培矮64A、6311S和6311A产量、产量结构及其农艺性状的配合力没有显着差异,说明两系三系组合间产量等性状的差异主要是来自不育系和恢复系品种间的差异,与其不育类型没有必然的联系。5近年来杂交水稻种子质量下降。为进一步提高杂交水稻制种质量,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应用的有代表性7个不同类型的籼型水稻不育系为研究材料,在江苏南京进行分期播种研究了水稻不育系生态型、农艺特性以及育性稳定性差异。结果表明:1)主要籼型水稻不育系可分为早稻和中稻类型。播种期和品种对不育系库容量包括穗数和颖花数等农艺性状都有极显着的影响,播种期的影响大于品种影响。中稻型不育系的颖花数较高,在第1-2播期早播的环境下表现更高。柱头外露率主要决定于品种基因型,并受播种期与品种基因型互作的一定的影响。中稻不育系的柱头外露率高且稳定,其中质核互作型不育系柱头外露率在早播生长条件下更高,而温敏核不育系柱头外露率在适当晚播的环境下更有利。2)在不同播期环境条件下,野败型和红莲型CMS不育性均表现相当稳定,说明光温条件对野败型和红莲型CMS不育性没有影响;温敏核不育系在早播(6月上旬以前)的环境下保持不育,说明适当早播,可避免温敏核不育系恢复可育,提高两系制种种子纯度。6近年来红莲型不育系粤泰A以及组合种子纯度下降,混杂退化严重。为了探明粤泰A及其组合种子纯度下降的原因,以红莲型不育系粤泰A和粤泰B为材料,通过模拟生物学混杂试验分析其杂株类型及其成因,并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研究了粤泰A不育性。结果表明:生物学混杂导致恢复基因的渗入是粤泰A纯度迅速下降杂的主要原因。常用的保持系、恢复系和温敏核不育系等品种的恢复基因可直接对粤泰A的渗入,或者间接通过对粤泰B的渗入而对粤泰A的渗入,产生F1杂株及其“同质恢”后代。粤泰A、B异交结实率高,抽穗扬花期与生产上常用品种同步,是其容易发生生物学混杂的重要因素。因此排除恢复基因后严格隔离是确保粤泰A、B纯度的主要技术措施。采取分批播种和稻桩异地种植对提纯后的粤泰A育性进行鉴定,证明红莲型CMS粤泰A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不育性也是相当稳定的。
王云生[9](2003)在《籼型温敏不育系6311S的评价及转育为矮败型不育系6311A的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考察了6311S本身的农艺性状、育性;对6311S与10个恢复系配成的10个F1考种以评价6311S的应用价值(其中4个组合有两年考种资料,其余6个只有一年考种资料);探索了将6311S转育为遗传基础相近的矮败型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的育种技术途径。结果表明: 1.6311S生育期82天;南京正季作不育系主穗达270粒;南繁收获的6311S种子的出糙率达79.2%、精米率达70.5%;整精米率达58.2%、垩白度低于5%。 2.6311S与10个恢复系组配了10个组合(2000年5个,2001年9个,其中4个两年种植考种)。2001年6311S种的9个组合的平均产量比对照的汕优63、特优559分别增产5.1%、1.7%。4个组合比较汕优63、特优559增产,增产幅度分别为9.3%、5.3%;23.3%、18.8%;12.2%、8.1%;24.9%、20.4%。 3.6311S正常年份5、6月份分四期播种,抽穗时100%不育。 4.在6311S与新协黄B杂交的F2代中选可育株与协青早杂交,其F1中出现了可育株。推测6311S在育性上的基因型为N(RfRfss),利用它与基因型为N(rfrfSS)的新协黄B杂交,从F2中选结实正常的可育单株与6311S连续回交,在回交三代与矮败型不育株的测交后代(海南)中找到了单株全不育的株系,其基因型为n(rfrfSS),证明我们所使用的转育技术路线是可行的。现已得到回复到6311S核背景不含有ss基因和Rf基因的株系(准保持系6311B,BC3F1)1个和对应的不育株系(准不育系6311A,BC4F1)。
蔡立湘,郑圣先,赵正文[10](2000)在《袁隆平的创造性思维分析》文中提出袁隆平的创造性思维 ,是一个严密的整体 ,也是他从事杂交水稻科研创造的核心和心理基础。本文以探讨袁隆平的创造性思维为基础 ,试图总结出一些对现在的青年农业科技工作者可资借鉴心理学成果 ,为青年科技人员学习袁隆平提供方便
二、二九南一号不育系繁殖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九南一号不育系繁殖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优质中熟籼稻三系不育系川华A的选育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我国水稻育种概况 |
1.1 水稻育种历程 |
1.2 新形势下对水稻品种的要求 |
2 三系杂交稻不育系的选育 |
2.1 三系不育系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
2.1.1 野败型不育系 |
2.1.2 冈型不育系 |
2.1.3 D型不育系 |
2.1.4 印尼型不育系 |
2.1.5 红莲型不育系 |
2.1.6 K型不育系 |
2.1.7 88型不育系 |
2.2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3 三系杂交水稻配合力的研究概况 |
3.1 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 |
3.2 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配合力的研究 |
3.3 杂交水稻主要品质性状配合力的研究 |
4 杂交稻的稻米品质研究进展 |
4.1 影响杂交稻稻米品质的因素 |
4.2 优质稻米的需求现状 |
4.3 杂交水稻品质改良的目标及途径 |
4.4 稻米品质与种植环境的研究 |
5 水稻抽穗期的遗传研究进展 |
5.1 影响水稻抽穗期的因素 |
5.1.1 环境因素 |
5.1.2 遗传因素 |
5.2 水稻日产量与抽穗期的关系 |
6 研究意义与开题设想 |
第二章 野败型优质不育系川华 A 的选育及分析 |
1 川华A的选育过程 |
1.1 育种思路及方法 |
1.2 亲本材料的来源 |
1.3 选育过程 |
2 川华 A 的特征特性比较分析 |
2.1 试验材料及田间试验 |
2.2 分析内容及方法 |
2.2.1 株叶型及穗部特征特性调查 |
2.2.2 育性鉴定及套袋自交结实率观察 |
2.2.3 生育期和主茎叶龄调查 |
2.2.4 抽穗动态和开花习性调查 |
2.2.5 柱头外露率和包颈状态考察 |
2.2.6 柱头生活力测定 |
2.2.7 川华A的稻米品质分析 |
2.2.8 川华A所配组合抽穗期比较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川华A的主要特征特性 |
3.1.1 形态特征特性 |
3.1.2 育性鉴定 |
3.1.3 抽穗动态与花时习性调查 |
3.1.4 柱头外露率和包颈率 |
3.1.5 柱头生活力测定 |
3.1.6 稻米品质分析 |
3.2 生育期特性 |
3.2.1 川华A生育期特性 |
3.2.2 所配组合抽穗期比较 |
第三章 川华A不育系的配合力分析 |
1 川华 A 的配合力分析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性状调查项目和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分析 |
2.1 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 |
2.2 川华A不育系配合力分析 |
2.2.1 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分析 |
2.2.2 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 |
2.2.3 特殊配合力分析 |
2.2.4 群体配合力方差和遗传参数估算 |
2.2.5 主要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第四章 川华A的应用研究 |
1 川华优320 高效制种技术体系 |
1.1 亲本特征特性 |
1.2 制种技术体系 |
1.2.1 制种田选择及隔离要求 |
1.2.2 适当缩小父母本播差期 |
1.2.3 培育壮秧,合理密植 |
1.2.4 田间管理 |
1.2.5 花期预测与调节 |
1.2.6 适量喷施赤霉素 |
1.2.7 赶粉、去杂、收贮 |
2 川华优 320 区试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
2.1 产量结果比较分析 |
2.2 主要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
2.3 稻米品质结果 |
2.4 稻瘟病抗性结果 |
2.5 生产试验结果 |
2.6 川华优 320 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
讨论 |
1 川华A的选育方法及思路 |
2 川华A的配组 |
3 三系不育系选育的方向 |
附表1 各组合主要农艺性状等的表现 |
附表2 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值(SCA)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附件 |
(3)籼型水稻三系不育系的温光响应及其生理生化特性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质核互作型水稻雄性不育系来源 |
1.2 质核互作型水稻雄性不育系的分类、花粉败育类型及其鉴定 |
1.2.1 质核互作型水稻雄性不育系的分类 |
1.2.2 不育系的花粉类型特征及其鉴定 |
1.3 质核互作型水稻雄性不育系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
1.4 水稻雄性不育系育性转换相关研究进展 |
1.4.1 水稻雄性不育系育性转换的温光特性 |
1.4.2 水稻雄性不育系育性转换前后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
1.5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材料种植及处理 |
2.2.1 材料种植 |
2.2.2 人工气候箱内不同温度处理 |
2.2.3 人工气候箱内幼穗不同时期处理 |
2.2.4 自然条件下田间培养 |
2.3 样品采集 |
2.3.1 水稻叶片采集 |
2.3.2 不同发育时期幼穗采集 |
2.4 育性调查 |
2.5 自交套袋结实考察 |
2.6 相关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2.6.1 粗酶液的提取 |
2.6.2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测定 |
2.6.3 脯氨酸含量测定 |
2.6.4 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 |
2.6.5 同工酶电泳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温度处理对不育系育性的影响 |
3.1.1 日均温对不育系育性的影响 |
3.1.2 不同光期温度与暗期温度对不育系育性转换的影响 |
3.2 不同幼穗发育时期高温处理对不育系育性的影响 |
3.3 自然条件下日均温对不育系育性的影响 |
3.3.1 自然条件下气象要素分析 |
3.3.2 自然条件下不育系育性转换临界温度与敏感期的界定 |
3.4 育性敏感期内日照时数与正常可育花粉率的相关性 |
3.5 高温(部分复育)下各不育系不同发育时期功能叶及幼穗生理生化特性 |
3.5.1 天丰 A 不同发育时期功能叶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含量及 POD 活性 |
3.5.2 益丰 A 不同发育时期功能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含量及 POD 活性 |
3.5.3 中 9A 不同时期功能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含量及 POD 活性 |
3.5.4 各不育系不同发育时期幼穗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 |
3.6 同工酶酶谱分析 |
3.6.1 高温对各不育系功能叶 POD 同工酶影响 |
3.6.2 高温对不育系幼穗不同发育时期 POD 同工酶影响 |
4 全文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天丰 A 和益丰 A 育性转换临界温度与敏感期 |
4.1.2 高温(部分复育)下不育系生理生化特性 |
4.2 讨论 |
4.2.1 三系不育系天丰 A 和益丰 A 的温、光特性 |
4.2.2 中 9A 和 HD9802S 的温、光特性 |
4.2.3 不育系育性转换前后的生理生化特性 |
4.2.4 POD 同工酶酶谱分析 |
5 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我国杂交籼稻育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杂交籼稻育种的历史简要回顾 |
2 杂交籼稻育种的研究进展 |
2.1 三系杂交籼稻育种 |
2.2 两系杂交籼稻育种 |
2.3 一系法杂交籼稻 |
2.4 超级稻育种 |
3 我国杂交籼稻育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3.1 我国杂交籼稻育种面临的问题 |
3.2 关于我国杂交籼稻育种研究的几点建议 |
3.2.1 尽快加强我国水稻杂种优势群的研究 |
3.2.2 加强适应性强的优质三系不育系的选育 |
3.2.3 加强两系核不育系的核不育机理研究, 挖掘稳定的核不育资源 |
(5)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动态 |
(一) 关于杂交水稻技术分时段的发展研究的着述 |
(二) 关于杂交水稻育种理论与技术的专业着述 |
(三) 关于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文献着述 |
(四) 关于杂交水稻栽培技术及其技术推广的文献着述 |
(五) 关于对袁隆平的研究 |
(六) 关于各类媒体的科技新闻报道 |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 |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
(一) 历史文献法 |
(二) 历史逻辑法 |
(三) 统计分析法 |
(四) 实地调查访谈法 |
五、创新与研究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研究不足 |
第一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进程 |
第一节 水稻杂种优势与雄性不育 |
1.1 杂种优势理论研究概况 |
1.2 水稻雄性不育性研究概况 |
第二节 三系配套技术 |
2.1 三系配套技术思路的确立 |
2.2 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性的选育 |
2.3 三系配套技术的完善与发展 |
第三节 两系配套技术 |
3.1 温光敏核不育研究概况 |
3.2 两系法制种程序及其优越性 |
第四节 超级杂交稻研究进展 |
4.1 超级杂交稻育种计划 |
4.2 超级稻育种技术路线 |
4.3 超级稻选育概况 |
4.4 绿色超级稻——水稻育种新概念 |
第二章 中国杂交水稻学科的发展概况 |
第一节 学科队伍的发展与科研激励 |
1.1 两院院十是学术团队的核心力量 |
1.2 从科研协作中成长起来的学术中坚 |
1.3 独立开展杂交水稻研究的育种专家 |
1.4 快速成长的中青年学者 |
1.5 科研激励 |
第二节 学术研究机构的发展 |
2.1 从课题组到协作组 |
2.2 从省级研究机构到国家研究中心 |
2.3 分中心机构的建立 |
2.4 其他科研机构概况 |
第三节 杂交水稻学科知识的演化 |
3.1 第一阶段:朦胧意识期 |
3.2 第二阶段:自觉认识期 |
3.3 第三阶段:整体把握期 |
3.4 第四阶段:综合发展期 |
第三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推广及其产业化 |
第一节 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历程 |
1.1 在试验、示范中积累经验 |
1.2 在徘徊调整中稳妥发展 |
1.3 在体系完善中全面推广 |
1.4 在模式转变中稳定发展 |
1.5 超级稻推广 |
第二节 杂交水稻技术产业化进程 |
2.1 指令性计划发展时期 |
2.2 科技体制改革发展时期 |
2.3 市场化产业模式全面发展时期 |
2.4 杂交种子繁制体系的发展 |
第三节 杂交水稻技术产业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3.1 解决科研与市场分离状况,推动科研与企业体系融合 |
3.2 解决经营无序状态,保证杂交种子质量 |
3.3 打破种子区域封锁,宏观调控供求失衡 |
3.4 发挥技术领先优势,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
第四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在国外的推广 |
第一节 技术交流与技术培训 |
1.1 与国际水稻所(IRRI)的合作研究与启示 |
1.2 杂交水稻国际学术会议 |
1.3 国际培训概况 |
第二节 技术转让与技术开发 |
2.1 对美国的技术转让与合作 |
2.2 与印度的技术合作开发 |
2.3 与印度尼西亚的技术合作开发 |
2.4 与马来西亚等国的技术初步合作 |
第三节 技术贸易与边境贸易 |
3.1 对越南的技术贸易及其技术推广 |
3.2 对菲律宾的技术贸易及其技术推广 |
第四节 经济援助与技术支持 |
4.1 对巴基斯坦的技术支持 |
4.2 对缅甸的技术支持与援助 |
4.3 对孟加拉的技术支持与援助 |
4.4 对非洲大陆的技术援助 |
第五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明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政治与经济需要的动因分析 |
1.1 政治需要的推动 |
1.2 经济需要的推动 |
第二节 文化动因与饥饿启迪 |
2.1 悠久的稻作历史 |
2.2 传统文化的动因 |
2.3 饥饿的启迪 |
第三节 制度创新的动因分析 |
3.1 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 |
3.2 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激励 |
3.3 科研大协作的制度创新 |
第四节 技术发明的内在动因 |
4.1 无性杂交的尝试 |
4.2 “人工去雄”方法的瓶颈 |
4.3 品种间杂交育种的困惑 |
4.4 远缘杂交方面的探索 |
第六章 “杂交水稻之父”的主要贡献 |
第一节 袁隆平的科学风格 |
1.1 对自然的感悟力是袁隆平科学风格形成的基础 |
1.2 个性心理是成就袁隆平科学风格的重要因素 |
1.3 杂交水稻技术范式直接塑造了袁隆平的科学风格 |
1.4 创新意识是袁隆平科研创新的逻辑起点 |
1.5 科研实践是袁隆平科学风格的外在表现 |
第二节 在学术上的主要贡献 |
2.1 三系配套理论及其技术规范的构建 |
2.2 完整地提出了“袁隆平思路” |
2.3 构建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路线 |
2.4 创立了超级杂交稻育种理论 |
第三节 在科研方法上的主要贡献 |
3.1 在科研实践中强化了观察和实验作用 |
3.2 在技术创新中对逐步逼近法的运用 |
3.3 在技术思路上的突破与类比联想法的妙用 |
3.4 在科研实践中重视对直觉和灵感的把握 |
第四节 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4.1 巨大的经济效益 |
4.2 显着的社会效益 |
参考文献 |
(一) 专着类 |
(二) 论文类 |
(三) 学位论文类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立项 |
致谢 |
(6)早籼优质不育系秋香A的选育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2.1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进展 |
2.1.1 早期选育概况 |
2.1.2 籼型水稻不同细胞质不育系选育进展 |
2.2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分类 |
2.2.1 按恢保关系分类 |
2.2.2 按花药和花粉形态分类 |
2.2.3 按核置换类型分类 |
2.2.4 按细胞质源分类 |
2.2.5 按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的遗传特点分类 |
2.3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性状选育 |
2.3.1 性状选育标准 |
2.3.2 主要性状选育进展 |
2.4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2.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2.4.2 宜采取的主要对策 |
材料与方法 |
1 试验材料 |
1.1 用于秋香A、B选育的水稻亲本材料 |
1.2 用于秋香A特征特性研究及繁殖制种试验的水稻亲本材料 |
1.3 用于秋香A配合力研究的水稻试验材料 |
1.4 主要仪器药品 |
2 观察记载项目及方法 |
2.1 秋香A的不育特性 |
2.2 秋香A的异交特性 |
2.3 秋香A生育特性与形态特征 |
2.4 秋香A的稻米品质与抗病性 |
2.5 秋香A的繁殖和制种技术 |
2.6 秋香A的配合力研究及配组应用 |
3 数据处理 |
结果与分析 |
1 秋香A的选育过程 |
2 秋香A的不育特性 |
3 秋香A的异交特性 |
3.1 柱头性状 |
3.2 开花习性 |
3.3 对"九二0"的效应 |
4 秋香A的生育特性与形态特征 |
4.1 生育特性 |
4.2 形态特征 |
5 秋香A的稻米品质与抗病性 |
5.1 稻米品质 |
5.2 抗病性 |
6 秋香A的繁殖和制种技术 |
6.1 繁殖技术 |
6.2 制种技术 |
7 秋香A的配合力研究及配组应用 |
7.1 秋香A等不育系所配组合9个主要性状表现 |
7.2 秋香A等不育系所配组合9个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
7.3 秋香A的配组应用 |
讨论 |
1 秋香A的主要优缺点及其配组应用问题 |
2 秋香A的配合力表现及其评价 |
3 亲本一般配合力与组合特殊配合力的关系 |
结论与创新点 |
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籼稻改良单交种的选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及缩略语的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现状 |
1 杂种优势的概念及度量 |
2 杂种优势利用的简要历史及主要成就 |
3 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及方法 |
4 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及其研究进展 |
5 配合力理论在作物杂种优势研究中的应用 |
第二节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
1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概况 |
2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 |
3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中配合力的研究进展 |
4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本项目的研究背景及目的与意义 |
1 其它作物三交种研究和应用的概况 |
2 水稻三交种研究现状及主要问题 |
3 玉米杂种优势利用中改良单交种技术的应用 |
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二元不育系的育性、开花习性及杂种优势表现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二元不育系的育性及花粉组成 |
2.2 二元不育系的主要开花习性及其优势表现 |
2.3 二元不育系的主要异交特性及其优势表现 |
2.4 二元不育系的部分农艺性状及其杂种优势 |
2.5 二元不育系相应保持系间杂交F_1的产量表现及其杂种优势分析 |
3 讨论 |
3.1 三类近亲型二元不育系的杂种优势及利用 |
3.2 二元不育系开花习性、异交特性和农艺性状的选择 |
3.3 二元不育系亲本的选择 |
第三章 二元不育系的一般配合力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育系及恢复系主要性状的方差分析 |
2.2 三类二元不育系的单株产量及主要性状一般配合力的比较 |
2.3 各二元不育系与其相应纯合不育系一般配合力的比较 |
3 讨论 |
3.1 近亲型二元不育系的特点及其亲本选配的技术原则 |
3.2 利用近亲型二元不育系提高杂交水稻育种效果 |
3.3 三类釉稻近亲型二元不育系应用前景 |
第四章 二元不育系对改良单交种群体整齐度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三类改良单交种株型变异情况的分析 |
2.2 三类改良单交种生育期性状变异情况的分析 |
2.3 全部改良单交种与B×B组合F_2之间群体整齐度的相关性分析 |
2.4 各类改良单交种与其相应的B×B组合F_2之间群体整齐度的相关性分析 |
2.5 对三类二元不育系的筛选 |
3 讨论 |
第五章 籼稻改良单交种的选育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全同胞改良单交种的产量及其优势表现 |
2.2 回交型改良单交种的产量及其优势表现 |
2.3 半同胞型改良单交种的产量及其优势表现 |
2.4 几个优良改良单交种的产量构成与优势率 |
3 讨论 |
第六章 改良单交种籽粒整齐度与品质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改良单交种和普通单交种各性状的方差分析 |
2.2 三类改良单交种的外观品质及碾磨品质整体表现 |
2.3 改良单交种各组合外观品质和碾磨品质与其相应单交种的比较 |
2.4 各改良单交种粒型其变异情况分析 |
3 讨论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和投稿的论文 |
(8)籼稻CMS和TGMS的不育基因互作及育性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及缩略语的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水稻雄性不育性 |
1 水稻雄性不育类型 |
2 水稻雄性不育的来源 |
3 水稻雄性不育的花粉败育特征及其鉴定方法 |
第二节 水稻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性的恢复基因遗传 |
1 恢复基因的分布和来源 |
2 恢复基因的遗传 |
3 恢复基因的定位和克隆 |
第三节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
1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的光温互作效应及调控机理 |
2 隐性光温敏核不育基因的遗传研究进展 |
3 显性温敏核不育的遗传研究 |
第四节 两系三系杂交水稻的研究和应用 |
1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途径 |
2 三系杂交水稻的选育和应用 |
3 两系杂交水稻的选育和应用 |
4 杂交水稻育种和繁殖理论 |
5 杂交水稻育种和应用存在的问题 |
6 杂交水稻的发展对策 |
第五节 本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籼稻温敏核不育系6311S主要特性和育种利用评价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三章 温敏核不育基因在野败型三系遗传背景下的育性表达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四章 温敏核不育基因在红莲型三系遗传背景下的育性表达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五章 籼稻TGMS和CMS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及其配合力效应比较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六章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籼型不育系的生态型及其育性稳定性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七章 恢复基因的渗入对红莲型不育系粤泰A育性稳定性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八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 |
1 全文讨论 |
1.1 CMS和TGMS的不育基因互作对温敏核不育系基因的表达的影响 |
1.2 遗传背景相同的CMS和TGMS具有相同的配合力 |
1.3 不同类型的CMS和TGMS的育性稳定性 |
2 全文结论 |
2.1 温敏核雄性不育系6311S主要特性及育种利用研究结论 |
2.2 CMS和TGMS的不育基因互作效应研究结论 |
2.3 CMS和TGMS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及其配合力比较研究结论 |
2.4 温敏核不育和质核互作型不育系的育性稳定性研究结论 |
3 本研究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9)籼型温敏不育系6311S的评价及转育为矮败型不育系6311A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综述 |
1.1 水稻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的提出和国外的早期研究 |
1.2 我国水稻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的研究概况 |
1.3 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的分类及特点 |
2.1 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研究概况 |
2.2 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的分类及特点 |
3 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的选育手段 |
3.1 常规杂交育种手段 |
3.2 人工诱变 |
3.3 细胞工程创造水稻雄性不育资源 |
3.4 基因工程创造水稻雄性不育资源 |
4 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的选育手段 |
4.1 利用自然变异系统选育 |
4.2 杂交转育 |
4.3 诱变选育 |
4.4 组培选育 |
5 我国水稻雄性不育系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
6 核质核质雄性不育系与光温敏核不育系在杂种优势利用上的比较 |
第二部分 6311S的利用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第三部分 6311S的转育与初测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第四部分 全文讨论 |
第五部分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二九南一号不育系繁殖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优质中熟籼稻三系不育系川华A的选育与应用研究[D]. 龚桥.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3)
- [2]袁隆平的世界[J]. 陈启文. 芙蓉, 2017(02)
- [3]籼型水稻三系不育系的温光响应及其生理生化特性初探[D]. 滕林娟. 江西农业大学, 2013(01)
- [4]我国杂交籼稻育种研究进展[J]. 王爱民,姚立生,孙明法,严国红,唐红生,何冲霄,朱国永,任仲玲,刘凯. 江苏农业科学, 2012(02)
- [5]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D]. 李晏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
- [6]早籼优质不育系秋香A的选育及应用研究[D]. 周芃成. 湖南农业大学, 2008(09)
- [7]籼稻改良单交种的选育研究[D]. 周学标.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5)
- [8]籼稻CMS和TGMS的不育基因互作及育性稳定性研究[D]. 王际凤.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5)
- [9]籼型温敏不育系6311S的评价及转育为矮败型不育系6311A的研究[D]. 王云生. 南京农业大学, 2003(02)
- [10]袁隆平的创造性思维分析[J]. 蔡立湘,郑圣先,赵正文. 农业科技管理,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