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精神,推动甘肃经济尽快迈上新台阶——新春情怀

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精神,推动甘肃经济尽快迈上新台阶——新春情怀

一、贯彻落实十四大精神 促进甘肃经济尽快登上新台阶——新年感怀(论文文献综述)

马云[1](2006)在《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扫盲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生命个体赖以发展的需要。正如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局势直接影响着本国各领域的发展一样,成人教育问题也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前进步伐,因此关注成人基础教育——即扫盲教育、尤其是文盲率较高的农村的扫盲教育问题至关重要。 在坚持历史唯物论和引入社会学理论的基础上,本论文以扫盲组织、扫盲教材、扫盲内容、扫盲形式、扫盲师资等问题为主线,从乡村社会控制视角探讨共和国50多年来农村扫盲教育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时,论文还将采用文献资料、档案资料和口述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努力展现基层扫盲工作开展的具体场景,借鉴成人学习动机理论以探析特定时期农民不同的学习心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时期农村扫盲教育的横向比较、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扫盲教育的纵向比较,力求深层次解读我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发生生态,刻画其复杂多样、嬗变斑斓又极具张力的社会历史画卷,系统分析和总结扫盲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期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正文部分共六章。 第一章即导论,分别论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研究角度、已有研究成果、论文的基本概念及论文的框架结构等问题。 第二章着重论述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共和国成立后,为满足新的经济、政治建设和广大干部、群众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及其中央政府借鉴革命根据地扫盲教育的经验、师承苏联扫盲教育的体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扫盲教育,并于50多年来不断建构和健全农村扫盲教育的运行系统。遵循共和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而主要按照扫盲教育自身的发展逻辑,本论文将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分为健康起步(1949年—1957年)、“亚健康”发展(1958年—1965年)、“折戟沉沙”(1966年—1976年)、“梅开二度”(文革后—1992年)及“双向导”理念指引(1993年以后)的前进历程。 第三章嵌入社会学视角、尤其是运用社会控制理论,探讨共和国农村社会控制的变迁对农村基层扫盲组织的影响。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及其中央政府建构了高度集权的控制体系,将国家权力触角深入乡村社会,打通了几千年来国家与乡村之间呈现的“内核——边缘”、“中心——边陲”的结构,基层扫盲组织

张瑞岚[2](2014)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政治发展是世界各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普遍性问题,也是我国建国后所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思想,并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实践中取得重要成就。目前,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到了关键时期,而政治体制改革更成为影响整个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梳理、总结和凝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对于现阶段中国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分四个部分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进行分析和考察: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表达本文写作的整体构想。此部分在界定“政治发展”、“政治发展思想”等核心概念以及与选题相关的其他概念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的现状,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首先,梳理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渊源与历史资源,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政治发展的思想、现代西方政治发展学说、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以及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其次,具体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分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初步形成阶段:1978至1989年:“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1989至1997年: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997至2002年:“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基本形成阶段:2002至2007年:“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007年至今:“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文章的第三部分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基于文献分析,主要考察:第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要求和道路的思想,即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以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第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政治发展的任务和途径的思想。首先,民主和法治作为中国政治发展基本任务,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主方面,通过研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强化权利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等思想,系统地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从立法、执法(执政)和法治观念的角度,研究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培育和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以探讨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思想。其次,研究以政治体制改革为途径推进中国政治发展的思想,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思想。文章的第四部分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特点和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主要特点是坚持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的有机统一、坚持人民大众的立场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从中国国情和现阶段的实际出发、吸收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其重要意义在于:在理论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政治发展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实践中,指导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发展实践,并为新形势下中国政治发展指明了方向。

谭诗杰[3](2018)在《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顺应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不断丰富党的共同富裕思想、“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思想,最终凝练提出共享发展理念,要求把共享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把“共享”这一特质界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深度总结,是十八大以来党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重大理论成果和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新形势新条件下党的执政理念和发展理念的新表达,是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新指向。它充分体现了新一届党中央领导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认识,也突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度的理论创新自觉。共享发展理念对于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本质和党的性质宗旨、科学谋划人民福祉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成更高质量和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乃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都具有极为现实的指导意义。因此,以共享发展理念为逻辑参照,全面总结和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的共享发展思想,对于我们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落实好共享发展理念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从理论溯源的角度考察,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的理论渊源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共享思想,中国传统社会朴素的“大同”思想,以及西方世界的公正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正义思想揭示“共产主义社会”是共享的社会形式;其人本主义思想明确“全体社会成员”是共享的主体;其社会分配思想指出“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共享的实践路径。列宁和斯大林的共享观强调,人民共享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内在上的本质联系,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一个注重人民共享的社会。中国传统社会朴素的“大同”思想在本质上就是共享发展理念在传统文化中孕育的胚胎,它包括孔子的“大同社会”,洪秀全的“太平天国”理想,康有为在《大同书》中系统阐述的“大同世界”,以及孙中山的“民生主义”。西方国家的公正思想以及由此在社会实践中衍生的福利共享观,对于改革开放后党的共享发展思想的形成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借鉴意义。改革开放前,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突出公平,强调共享的社会正义。主要内容表现在:初提共同富裕理念,严防两极分化;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执行按劳分配原则,强调“公平优先,均中求富”;践行党的“性质”“宗旨”,保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追求政治平等,反对官僚主义和等级特权;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注意兼顾民生。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使中国避免了西方国家工业化初期的贫富分化,为改革开放后党开拓共同富裕道路-奠定了基础,其失误也为党和国家继续探索共同富裕之路提供了经验教训。但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在极少考虑客观条件的情况下过分强调绝对化的公平、强调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强调纯粹的精神激励,最终反而束缚了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导致共同贫穷。改革开放后,党的思想路线和工作重点上实现了拨乱反正。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都以共同富裕为逻辑载体,一以贯之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突出发展效率,集中全力夯实共享的物质基础。邓小平的共享发展思想体现在: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先富”带“后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途径;公有制主体和按劳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三步走”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步骤。江泽民的共享发展思想仍以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为理论内涵,并结合社会发展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铸造共同富裕的思想旗帜;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继续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根基;执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策略,确立共同富裕的分配原则;促进人和社会全面发展,扩展共同富裕的内涵范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缩小共同富裕的地区差距;制定新“三步走”战略,细化共同富裕的路线蓝图。胡锦涛在理论上对共同富裕思想作了进一步升华,使之更加趋向于共享发展的核心逻辑:科学发展观是新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共同富裕互相促进;贯彻“更加注重公平”的分配原则,提升共同富裕的实现水平;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农民的共同富裕。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体现了公平与效率、先富与后富、反平均主义和反两极分化的有机统一。它不仅在思维上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而且在实践上作为理论武器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和社会财富,极大提升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的富裕程度。但也面临着极为严峻的现实困境:发展好了,但没有分配好,导致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和个体差距不断拉大,人民群众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却越来越感觉到公平正义感的缺失,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合法性也受到质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在深刻把握发展规律、总结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发展理念,把发展的评价标准从“物”提升到“人”本身,并系统阐述了共享发展的内涵规定、意义价值、实践路径等等重大理论问题。共享发展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对世界发展理念的总结与反思;是对中国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中国民生实践的回应与选择。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在历史演进的进程中既有坚持根本原则的理论传承,又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理论传承体现在:坚持共同的制度前提:社会主义;坚持共同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坚持共同的依靠力量:人民群众;坚持共同的终极目标: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创新表现在:共享发展的实践思路——从“理想化”转变到“理性化”;共享发展的价值指向:从重“物”过渡到重“人”;共享发展的实质内容:从“片面性”升级到“全面性”。回顾总结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历史演进的精神脉络,它启示我们:共享发展要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坚持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坚持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坚持手段和目的的统一;坚持阶段性和长期性的统一。

黑晓卉[4](2019)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根本大计的战略高度,系统阐述了生态与生产力、生态与文明、生态与民生之间的关系,并就“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了深刻论述,由此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其思想立意高远、内容丰富、意蕴深刻、价值指向精准,为新时代不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美丽中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本文从整体性视角出发,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法、多学科综合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深入解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时代背景、形成过程、体系特征、实践路径、理论贡献等内容,为我国可持续发展以及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价值遵循和实践指导。具体来讲,该论文深刻把握这一思想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全面性,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明确的逻辑支撑与理论起点是研究其思想的必要条件。具体来讲,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观、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生态文明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以及西方生态理论的优秀成分为其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思想根基、文化传承和国际借鉴。上述内容阐明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的缘由和动力问题。第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其思想的时代背景与任何伟大思想都一样,既产生于它所处的那个时代,也必然体现那个时代的特有精神和实践特征。具体来讲,其思想是基于新时代世情趋势、国情需要以及党情变化的集中反映,是对这些层面深刻研究和反思的必然选择和理论成果。第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过程。主要参照习近平工作经历、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的深刻变化,将其思想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初具生态意识的萌芽阶段、注重生态实践的探索阶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成熟阶段。这一历史阶段,与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进程具有内在逻辑一致性,从而形成了既传承有序,又内容丰富,且具有重要独立地位的思想体系。第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体系特征。主要从多维思路、核心观点的角度阐明了其思想的主要内容。同时,随着这种研究和反思的逐步推进,其思想也体现出不断深化的理论特质,表现出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时代性与开放性相统一的理论特质。上述体系特征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这一理论问题。第五,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路径。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出发,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四大建设中,形成了“一融于四”的战略构架与实践操作策略,阐明了“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战略体系。第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贡献。在上述科学研究的基础上,需要对其思想的理论贡献进行必要的理论阐释。具体来讲,其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和世界价值,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原创性贡献、是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武器、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智慧。总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一个集时代性、创新性与系统性于一体的科学体系,是在历史和现实、国内和国际、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彰显了我们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高度自觉。可以说,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既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也是建设清洁美丽新世界的中国方案。

田瑞兰[5](2010)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任何一个理论体系都有比较严密的结构组成,否则,就不成其为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内容丰富,结构复杂的理论体系。研究这个理论体系的结构组成和逻辑关系,剖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各个构成层面,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结构研究,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身整体性的认识,进一步澄清或纠正某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片面的甚至歪曲的认识,从而坚定全党全国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另一方面,有利于从思想高度提升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理论指导地位,从而进一步增强在当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此外,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结构研究,总结中国模式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也有利于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高度总结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和教训,提升中国模式在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的影响力和借鉴意义。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结构,首先要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从时代背景来看,20世纪中叶以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新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在这样的情况下,世界各国都在抢占科技高地,试图通过本国的迅速发展来增强在世界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同时由于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日益增多,迫使一球两制下的世界上的人们在解决矛盾和冲突时更多的选择和平与合作的方式而非战争与对抗的方式。从思想渊源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根源是马克思主义,因为其基本的概念、范畴、原理、规律都来自这一基本理论,但由欧洲发源的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和丰富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哺育。当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渊源更离不开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直接理论来源。从实践基础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同时借鉴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前3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以及前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从理论体系本身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内容博大精深且随着实践的发展还要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不仅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而且结合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比较系统地初步解决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当代最大的历史性课题,并以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如此庞大的理论体系,只有首先把握其总体轮廓,理清其发展脉络,抓住其精神实质,确定其横向与纵向的基本坐标,即掌握其基本结构,才能进一步全面理解理论体系本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是它的严整性、逻辑性的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包括主题、精髓和核心三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体系的架构中,主题具有纲举目张的统领意义,是贯穿整个理论体系的轴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精髓之于理论,犹如灵魂之于躯体,理论有了精髓,就有了灵魂,有了活力;失去了精髓,也就失去了理论本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科学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直接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宗旨和基本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精髓、核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内化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始终,发挥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从纵向结构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种理论形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在探索和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上分别作出了各自的贡献,因此对其进行分别研究十分必要。根据三大理论形态在理论体系中形成时间的先后以及所处的历史地位和所起的历史作用来看,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形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形态,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颗理论大树上的理论成果,都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都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体现了坚持与发展的统一、继往与开来的结合。因此,在进行分别研究的同时又必须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始终保持历史发展的眼光,才能避免犯把它们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错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纵向结构研究,有助于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阐明这三大理论形态的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和特点。从横向结构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着丰富的理论组成,可以提炼出十三条基本原理。这些基本原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整体框架中所处的位置、所产生的影响、所起的作用又是不一样的。只有在搞清楚每一个基本原理的理论内涵、提出背景的基础上,又清楚其在整个理论框架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做到头脑清楚,既能重点突出又能统筹兼顾,下好社会主义建设这整盘棋。为了更加准确的把握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横向结构,又可以依据一定的划分视角把这十三条基本原理归结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指理论根据层面上的基本原理,包括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论、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论;第二层面是指主体内容层面上的基本原理,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第三层面是条件保障层面上的基本原理,包括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论、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论、社会主义军队和国防建设论、社会主义依靠力量论、社会主义执政党建设论。从横向结构来看,十三条基本原理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这个中心点按照由里到外三个层面依次展开,从纵向结构来看,十三条基本原理都衍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基础条件,纵穿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不仅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紧密地连在了一起,而且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随着实践的发展继续发展和丰富。

朱海伦[6](2010)在《转型期地方政府行政决策机制研究 ——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从理论研究来看,行政决策问题是一个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和意蕴的政治问题,属于政治学理论研究范畴。地方政府行政决策具有中层理论研究价值。总结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行政决策的经验,客观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的特殊性和体制性症结,在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调适、提升决策理念,完善地方政府决策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这一课题的研究显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研究我国进入转型期以来,地方政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为适应新的历史条件的变化,通过自主创新,如何不断完善政府行政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与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本文基于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先行地区---嘉兴市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主要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现阶段中国特定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对我国地方政府行政决策机制面临的制度环境、存在的问题、发展的趋势和完善的对策进行了较为系统梳理和探讨,并提出了个人的一些具有一定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本文试图在一定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案例来探讨地方政府行政决策机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的规律。因此全文结构基本如下:第一章作为导言部分简要阐释本文研究的主题和背景,阐明本文研究的重要意义和选择嘉兴作为研究对象的主要理由;并对本文研究当中的若干重要概念进行界定,然后就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这一专题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介绍和评述;最后讨论了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方法和篇章结构。第二章讨论当代西方政府行政决策理论的发展过程以及这些理论对我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创新发展的启示。第三章讨论转型期地方政府行政决策的制度环境及其社会经济的变化特点。第四章结合嘉兴市有关具体案例,讨论转型期我国地方政府行政决策机制的基本状况。包括地方政府行政决策机制的基本内容,地方政府决策机制的主要特征,地方政府决策机制存在的弊端。第五章结合嘉兴市有关具体案例,讨论转型发展对政府行政决策机制的影响。包括转型发展对地方政府行政决策价值取向的影响、转型发展对地方政府决策机制效率的影响、转型发展对地方政府行政决策过程中利益表达机制的影响和地方政府行政决策责任机制的影响。第六章重点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行政决策机制的建议,提出了完善地方政府行政决策机制的目标和推进的路径。

陈晓梅[7](2015)在《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以扬州琼花观社区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从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起,城市社区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舞台。城市社区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领域,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渠道和实现方式,社区文化的发展变迁不仅蕴含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的伟大成果,也积淀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思想共识和价值认同。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面对中国文化中的中国民众,面对中国的文化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其实质是一种文化根植过程。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要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从社区文化建设视角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就具有这样的意义和价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是一个实践问题。目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证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本文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具典型意义的传统文化社区——琼花观社区为研究样本,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与社区文化建设研究结合起来,通过社区文化建设实践研究,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领域,关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城市社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实践和现实实践。本文以纵向历史的研究视角,较为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琼花观社区在不同历史时期文化建设的内容、特点、经验、教训,研究评价各个时期通过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考察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城市基层社区各个时期的影响,比较各历史时期社区文化建设的得失,研究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规律。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历史研究以及跨学科研究等方法。本文共有六章,绪论部分对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研究概况、基本概念厘定、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第一章,对琼花观社区的形成过程与历史、革命遗产进行了论述。琼花观社区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近代以来的思想演进、为早期马克思主义在扬州的传播,为一批革命家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土壤。该区域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也成为了建国后社区文化建设丰厚的历史资源。第二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30年的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论述,这一阶段全面确立和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围绕中心任务,全面开展社区文化建设,以高度组织化的“社会动员”形式,推进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迅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尤其是十年文革,严重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健康发展。第三章,20世纪80、90年代,改革开放迅速推进。城市开始重视对社区物态文化的保护和更新,大力发展居办经济,有力地改善了民生,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创造重要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为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充分发挥城市基层组织、基层党员干部的重要核心作用,使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入良性健康发展的轨道。第四章,进入新世纪,社区建设全面展开。在全市的古城保护工作中,琼花社区的物态历史文化价值凸显,社区保护理念下的居民参与,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和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形成了推动社区文化建设的合力。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改进民生,提升社区福利,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先进文化要求融入社区文化建设,都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有力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第五章,作为全文的总结,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如何影响社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这三个层面,展望未来,在社区文化建设中,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营养,当代的大众文化赋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的活力,民生工作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败所系,制度建设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保证,基层民主确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深入人心。

李科[8](2013)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过九十多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奋斗、创造和积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确立了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经济稳步增长,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同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发展过程,二是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个方面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容、特点,三是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规律、衡量评价标准,四是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挑战、进一步健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思路和设想。本文首先从近代、现代和当代三个历史维度回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发展历程,讨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展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主要成果、制度发展阶段的划分等,着重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人民的选择、是历史的必然,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接着本文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方面研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发展过程、内容、特点、面临的挑战、制度健全完善的思路和设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本文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共存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三个方面研究了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接着研究了基本经济制度范畴内各项具体制度的内容。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本文从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具体政治制度三个层面研究了政治制度的内容。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本文主要研究了文化制度建设的核心和方向,文化建设领域中各项具体制度的内容。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制度,本文将其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社会管理方面的具体制度,二是与改善民生相关的具体制度,本文对这两部分制度的内容分别进行了研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当前我国已经从制度确立期进入制度完善期,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作用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挥,本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一般规律、衡量评价制度完善与否的标准进行了分析研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一般规律和评价标准进行了初步总结,接着分析了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面临的挑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思路和设想。

申富强[9](2012)在《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围绕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尝试着从执政理念、执政体制、执政方略、执政基础、执政风险等五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局部执政实践和在全国执政后历经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执政实践,认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旧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把握了当时中国社会运动的规律,寻找到了“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特色革命道路,进而实现了中国革命胜利并领导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后,又继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新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紧紧围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执政主题,在历经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以及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全面执政实践中,再次把握了当代中国社会运动的规律,走上了一条“与时俱进,用发展服务人民,科学对待政权”的特色执政道路,指引中共实现了长期执政,取得了辉煌的执政成就。这条道路,笔者将其称之为:“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同时并认为,这条道路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创新,而且还是中国共产党继续长期执政、实现执政理想的重要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导论。主要论述了本文选题的缘由和开展研究的意义以及当前的相关研究现状。认为时代需要研究这个课题。它的提出使中国特色道路形成了一个有机的、完整的理论整体,并使得总结和论证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正确把握中国社会运动规律而从革命走向执政的历史更全面、更科学、更贴切,更符合逻辑,更具有说服力。研究这一课题,不仅能全面科学地总结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而且能为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提高执政能力,更好地把握执政规律,继续长期执政、实现执政理想提供理论基础。第二章:孕育与诞生。本章从回顾国民党丧失大陆执政地位的原因着手,然后从执政理念、执政体制、执政方略、执政基础、执政风险五个方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在苏区局部执政、抗日根据地局部执政及其在解放战争时期领导创建新中国前夜局部执政的历史经验,认为这一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的孕育和萌芽阶段,不仅为新中国成立后全面执掌国家政权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而且实现了其从革命党到执政党、从革命道路到执政道路的转变,影响了其建国后的执政实践。第三章:开局与转折。本章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前三十年由正确到失误再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实现了执政道路的转折的执政实践。认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执政理念上更加认识到了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执政愿望是美好的,在成功实施社会主义改造方略后,由于中国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执政的认识还不全面,导致了后来在执政实践中忽左忽右,以至于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严重执政失误。这一时期,其执政体制虽受到了严重破坏,但其执政基础依然牢靠,对执政风险的措施依然有力,并积累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解放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总体上还是取得了较大执政成绩,并最终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执政道路的成功转折,证明了中国共产党还是一个合格的执政党。第四章:演进与拓展。本章主要探讨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不断演进和成功拓展的执政实践。认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执政理念上排除了左和右的干扰,牢牢把握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一执政主题,恢复和完善了执政体制,成功实施了改革开放的执政方略,开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落实实现中国现代化的“三步走”宏伟蓝图,并取得了辉煌的执政成就,执政基础继续扩大和巩固,对执政风险的预防措施进一步完善,为其继续长期执政实现执政理想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说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增强,执政道路充满了无限希望。第五章:结语与展望。本章主要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的实践意义,并尝试界定“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的涵义,实现理论的创新和突破。并指出这条道路和特色革命道路一起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继续长期执政实现执政理想的必然选择。同时,根据当前世界上一些大党老党相继丧失执政地位的实际,指出任何一个执政党都必须结合世情、国情、党情和不断变化的执政环境,科学对待政权,走符合自身实际国情的特色执政道路,否则就会不可避免地丧失执政地位、断送执政道路。中国共产党正是牢牢把握了这一点,从而对未来继续长期执政实现执政理想充满信心,同时也给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事业带来了希望和光明。

本刊评论员[10](1993)在《贯彻落实十四大精神 促进甘肃经济尽快登上新台阶——新年感怀》文中认为 伴随着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速经济发展速度的时代脉搏,时间老人叩开了1993年的大门,新的一年来到了!辞旧迎新,推陈出新,新年要有新气象,一年比一年有进步,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前进的必然要求,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新年伊始,我们要在党的十四大精神的指引下,在十四年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基础上,辑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在未来的365个日子里,书写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历史新篇章。思想要有新境界。上新台阶需要有新思路。十四大系统地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伟大实践和基本经验,精辟地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确定了这一理论在全党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坚持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

二、贯彻落实十四大精神 促进甘肃经济尽快登上新台阶——新年感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贯彻落实十四大精神 促进甘肃经济尽快登上新台阶——新年感怀(论文提纲范文)

(1)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分析
        一 研究现状的回顾
        二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第四节 几个重要概念
        一 农村
        二 扫盲教育
        三 社会控制
    第五节 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二章 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历史轨迹
    第一节 继往开来与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起步:1949年-1957年
        一 建国初期农村扫盲教育的缘起
        二 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起步
    第二节 “政治挂帅”与扫盲教育的“亚健康”发展: 1958年-1965年
        一 “大跃进”与扫盲运动“大跃进”(1958年-1960年)
        二 挫顿后的调整与扫盲教育的缓慢恢复(1961年-1966年)
    第三节 意识形态极端化与扫盲教育的“折戟沉沙”:1966年-1976年
        一 人为之灾与扫盲教育的尽乎停滞
        二 努力抗争与夹缝中的扫盲坚守
    第四节 经济重心与扫盲教育的“梅开二度”:文革后-1992年
        一 扫盲教育正规化 制度化道路的重返及发展
        二 经济建设下的“经济”扫盲观
    第五节 非均衡理念与扫盲教育发展的“表”“里”:1993年-2005年
        一 “两基”初始齐驱与扫盲制度的继续调整(1993年-1996年)
        二 划片推进与扫盲依次攻坚(1997年-2000年)
        三 “双向导”旨趣与扫盲教育的“东”“西”理路(2001年-2005年)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第三章 重建与变迁:农村社会控制与扫盲组织关系探微
    第一节 农村社会强势控制与扫盲教育组织的趋同化:1949年-1957年
        一 强势“硬”“软”控制与国家权力的逐渐下渗
        二 农村扫盲组织的“枝繁叶茂”
    第二节 农村社会控制偏差与扫盲教育组织的“沉”“浮”:1958年-1965年
        一 社会控制过度与教育权力的困顿
        二 扫盲组织的“沉”“浮”:结构及功能泛政治化的凸显
    第三节 农村社会相对失范与扫盲教育组织的解构:1966年-1976年
        一 农村社会控制的相对失序与教育危机
        二 “东风无力百花残”:扫盲组织形态及功能的解构
    第四节 文革后农村社会控制重建与扫盲教育组织的多维呈现
        一 社会控制体系的重构与乡村秩序的重建
        二 现代农村扫盲组织的“差序格局”
第四章 农村扫盲教育的范式转型(上):扫盲教育理念与教育内容
    第一节 教育理念转型:扫盲教育思想重心的从低到高
    第二节 扫盲教育内容及教材分析
        一 扫盲教育内容的解析
        二 扫盲教材解读
第五章 农村扫盲教育的范式转型(下):形式 师资及农民学习心理
    第一节 多样的扫盲学习形式
        一 集中学习
        二 分散学习
    第二节 扫盲师资及教师教学心理
        一 扫盲师资的选择与培养
        二 扫盲教师心理剖析
    第三节 学习心理与动机:农民学习心理解读
        一 主动性参与扫盲
        二 被动性参与扫盲
第六章 新世纪农村扫盲教育理念和发展路向的若干思考
    第一节 新世纪农村扫盲教育理念的指向
        一 50多年来农村扫盲教育的成效及局限
        二 建国以来农村扫盲教育的经验及其对当代扫盲教育实践的启示
        三 新世纪扫盲教育的新理念
    第二节 扫盲教育路径的比较与整合
        一 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扫盲教育发展的不同理路
        二 扫盲教育发展路径的整合
参考文献
后记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1 核心概念的界定
        1.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选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理论基础与历史资源
    2.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政治发展的思想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治发展的思想
        2.1.2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思想
    2.2 现代西方政治发展学说
        2.2.1 政治发展中的政治民主理论
        2.2.2 政治发展中的政治稳定理论
        2.2.3 政治发展中的政治文化理论
    2.3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2.3.1 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政治建设的理论
        2.3.2 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期根据地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
    2.4 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2.4.1 以生产建设为中心开展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2.4.2 在阶级斗争的思路下开展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形成发展
    3.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初步形成
        3.1.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1978年-1989年)
        3.1.2 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989年-1997年)
        3.1.3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7年-2002年)
    3.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基本形成
        3.2.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002年-2007年)
        3.2.2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2007年-今)
4 关于中国政治发展的总体思路
    4.1 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
        4.1.1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4.1.2 民主是内容与形式的集合
        4.1.3 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4.2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4.2.1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
        4.2.2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保证了三者有机统一的实现
        4.2.3 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关键
    4.3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4.3.1 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发展模式
        4.3.2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5 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思想
    5.1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
        5.1.1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5.1.2 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
        5.1.3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5.2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5.2.1 “决不应该离开党的领导而歌颂群众的自发性”
        5.2.2 “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5.3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5.3.1 重点加强对主要领导干部的制约监督
        5.3.2 “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6 关于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思想
    6.1 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6.1.1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
        6.1.2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6.2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
        6.2.1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6.2.2 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
        6.2.3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6.3 培育和增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6.3.1 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法制宣传教育
        6.3.2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
7 关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
    7.1 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
        7.1.1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7.1.2 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
        7.1.3 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7.1.4 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方针
    7.2 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
        7.2.1 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首先是党政分开
        7.2.2 “真正实行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
    7.3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7.3.1 完善党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领导
        7.3.2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7.4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7.4.1 “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
        7.4.2 “以转变政府管理职能为关键”
        7.4.3 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
    7.5 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7.5.1 妥善解决新老干部的合作与交替
        7.5.2 培养忠于马克思主义的领导骨干
        7.5.3 加快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特点和意义
    8.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特点
        8.1.1 坚持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的有机统一
        8.1.2 坚持人民大众的立场和社会主义方向
        8.1.3 坚持从中国国情和现阶段的实际出发
        8.1.4 吸收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8.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意义
        8.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理论意义
        8.2.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现实意义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意义
    0.2 研究综述
        0.2.1 综述情况
        0.2.2 综述分析
    0.3 研究内容
    0.4 研究方法
    0.5 相关概念关系的界定和说明
    0.6 论文创新处及不足
第1章 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的理论溯源
    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共享思想
        1.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享思想
        1.1.2 列宁的共享思想
        1.1.3 斯大林的共享思想
    1.2 中国传统社会朴素的“大同”思想
        1.2.1 孔子的“大同社会”
        1.2.2 洪秀全的“太平天国”理想
        1.2.3 康有为的《大同书》
        1.2.4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1.3 西方国家的公正思想
        1.3.1 西方古代思想家对公正的探讨
        1.3.2 西方近代思想家对公正的研究
        1.3.3 西方当代思想家对公正的探索
第2章 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突出公平,强调共享的社会正义
    2.1 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的形成背景
    2.2 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2.2.1 初提共同富裕理念,严防两极分化
        2.2.2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共同富裕的制度根基
        2.2.3 执行按劳分配原则,强调“公平优先,均中求富”
        2.2.4 践行党的“性质”“宗旨”,保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2.2.5 追求政治平等,反对官僚主义和等级特权
        2.2.6 理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注意兼顾民生
    2.3 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评析
        2.3.1 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的特点
        2.3.2 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的价值
        2.3.3 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的局限
第3章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突出效率,夯实共享的物质基础
    3.1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的形成背景
    3.2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3.2.1 邓小平的共享发展思想
        3.2.1.1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3.2.1.2 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3.2.1.3 先富带后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途径
        3.2.1.4 公有制主体和按劳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
        3.2.1.5 “三步走”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步骤
        3.2.2 江泽民的共享发展思想
        3.2.2.1 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铸造共同富裕的思想旗帜
        3.2.2.2 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继续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根基
        3.2.2.3 执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策略,确立共同富裕的分配原则
        3.2.2.4 促进人和社会全面发展,扩展共同富裕的内涵范围
        3.2.2.5 贯彻西部大开发战略,缩小共同富裕的地区差距
        3.2.2.6 制定新“三步走”战略,细化共同富裕的路线蓝图
        3.2.3 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
        3.2.3.1 科学发展观是新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指导思想
        3.2.3.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共同富裕互相促进
        3.2.3.3 贯彻“更加注重公平”的分配原则,提升共同富裕的实现水平
        3.2.3.4 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农民的共同富裕
    3.3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评析
        3.3.1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的特点
        3.3.2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的价值
        3.3.3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的局限
第4章 习近平的共享发展思想:突出以人民为中心,实线“人人享有、各得其所”
    4.1 习近平的共享发展思想的形成背景
    4.2 习近平的共享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4.2.1 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规定
        4.2.1.1 共享发展是全民共享
        4.2.1.2 共享发展是全面共享
        4.2.1.3 共享发展是共建共享
        4.2.1.4 共享发展是渐进共享
        4.2.2 共享发展理念的意义价值
        4.2.2.1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4.2.2.2 共享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根本
        4.2.2.3 共享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动力
        4.2.3 共享发展理念的实践路径
        4.2.3.1 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共享发展的潜在动力
        4.2.3.2 全面依法治国,巩固共享发展的制度保障
        4.2.3.3 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共享发展的领导力量
        4.2.3.4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享发展的阶段成果
        4.2.3.5 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打牢共享发展的民生底线
    4.3 习近平的共享发展思想评析
        4.3.1 共享发展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
        4.3.2 共享发展理念是对世界发展理念的总结与反思
        4.3.3 共享发展理念是对中国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4.3.4 共享发展理念是对中国民生实践的回应与选择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的理论传承和创新
    5.1 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的理论传承
        5.1.1 坚持共同的制度前提:社会主义
        5.1.2 坚持共同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5.1.3 坚持共同的依靠力量:人民群众
        5.1.4 坚持共同的终极目标: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5.2 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的理论创新
        5.2.1 共享发展的实践思路:从“理想化”转变到“理性化”
        5.2.2 共享发展的价值指向:从重“物”过渡到重“人”
        5.2.3 共享发展的实质内容:从“片面性”到“全面性”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历史演进的经验启示
    6.1 共享发展要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
    6.2 共享发展要坚持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
    6.3 共享发展要坚持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
    6.4 共享发展要坚持手段和目的的统一
    6.5 共享发展要坚持阶段性和长期性的统一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4)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研究现状述评
    1.3 概念辨析和界定
        1.3.1 生态
        1.3.2 文明
        1.3.3 生态文明
        1.3.4 生态文明建设
        1.3.5 生态文明思想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
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
    2.1 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观
        2.1.1 人与自然关系的有机统一论
        2.1.2 生态危机制度根源论
        2.1.3 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论
    2.2 思想根基: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生态文明理论
        2.2.1 毛泽东的生态节约理念
        2.2.2 邓小平的生态协调发展理论
        2.2.3 江泽民的可持续发展观
        2.2.4 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
    2.3 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2.3.1 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观
        2.3.2 道家“道法自然”的生态文明观
        2.3.3 佛家“和谐平等”的生态文明观
    2.4 国际借鉴: 西方生态理论的合理成分
        2.4.1 生态马克思主义
        2.4.2 非人类中心主义
        2.4.3 生态现代化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背景
    3.1 世情趋势: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3.1.1 全球化的时代发展趋势
        3.1.2 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3.1.3 全球生态危机的严峻形势
    3.2 国情需要:新时代国内发展压力的深刻回应
        3.2.1 对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
        3.2.2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正确把握
        3.2.3 对现阶段生态环境问题的深刻认识
    3.3 党情变化: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执政新要求
        3.3.1 党的历史使命不断拓展
        3.3.2 党的执政理念不断创新
        3.3.3 党的执政能力不断提升
    3.4 本章小结
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过程
    4.1 知青岁月: 初具生态意识的萌芽阶段
        4.1.1 修建沼气池:“清洁能源”的实践范例
        4.1.2 改良厕所: “厕所革命”的早期尝试
        4.1.3 修筑淤地坝:“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的先前经验
    4.2 地方实践: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阶段
        4.2.1 推行“旅游兴县”的正定发展时期
        4.2.2 构建“生态强省”的福建完善时期
        4.2.3 打造“绿色浙江”的浙江深化时期
    4.3 治国理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成熟阶段
        4.3.1 提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
        4.3.2 明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战略
        4.3.3 设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方略
    4.4 本章小结
5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体系特征
    5.1 多维思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构成
        5.1.1 “人类文明发展新形态”的价值定位
        5.1.2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目标
        5.1.3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主题主线
        5.1.4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视野
    5.2 核心观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内核
        5.2.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经济发展观
        5.2.2 “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科学自然观
        5.2.3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
        5.2.4 “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的严密法治观
        5.2.5 “山水林田湖草就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治理观
    5.3 理论特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特征
        5.3.1 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
        5.3.2 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5.3.3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5.3.4 时代性与开放性相统一
    5.4 本章小结
6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路径
    6.1 物质基础: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的全过程
        6.1.1 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
        6.1.2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6.1.3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6.2 坚实保障: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的全过程
        6.2.1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6.2.2 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6.2.3 构建生态法律法制体系
    6.3 精神动力: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6.3.1 牢固树立生态理念
        6.3.2 大力培育生态文化
        6.3.3 切实强化生态教育
    6.4 必要条件: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建设的全过程
        6.4.1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6.4.2 维护生态环境的权益
        6.4.3 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
    6.5 本章小结
7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贡献
    7.1 理论价值: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原创性贡献
        7.1.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内涵
        7.1.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新成果
        7.1.3 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7.2 实践价值: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武器
        7.2.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
        7.2.2 引领美丽中国建设的行动指南
        7.2.3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7.3 世界价值: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智慧
        7.3.1 共谋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方案
        7.3.2 探索生态现代化的理论范式
        7.3.3 彰显生态责任的中国担当
    7.4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结构的意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结构研究述评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结构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1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条件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时代背景
        1.1.1 时代主题
        1.1.2 时代特征
        1.1.3 冲突与合作并存的两种社会制度下的国家间关系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思想渊源
        1.2.1 理论源头:马克思列宁主义
        1.2.2 直接理论来源:毛泽东思想
        1.2.3 文化渊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实践基础
        1.3.1 新中国成立以来前30 年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及其启示
        1.3.2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1.3.3 苏共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
第2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
    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
        2.1.1 学术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题的不同观点
        2.1.2 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主题
        2.1.3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2.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精髓的形成轨迹
        2.2.2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之间的内在关系
        2.2.3 理论精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
    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
        2.3.1 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来源与科学内涵
        2.3.2 以人为本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2.3.3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3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纵向结构
    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形态
        3.1.1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背景及其过程
        3.1.2 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探索与回答
        3.1.3 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贡献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形态
        3.2.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背景及其过程
        3.2.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探索与回答
        3.2.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贡献
    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3.3.1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背景及其过程
        3.3.2 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探索与回答
        3.3.3 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贡献
第4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横向结构
    4.1 理论根据层面上的基本理论
        4.1.1 社会主义本质论
        4.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4.1.3 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论
        4.1.4 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论
    4.2 主体内容层面上的基本理论
        4.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4.2.2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论
        4.2.3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论
        4.2.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
    4.3 条件保障层面上的基本理论
        4.3.1 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论
        4.3.2 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论
        4.3.3 社会主义军队和国防建设论
        4.3.4 社会主义依靠力量论
        4.3.5 社会主义执政党建设论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转型期地方政府行政决策机制研究 ——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一、选题的背景
    二、选题的意义
    三、以嘉兴市为例的直接缘由
    四、若干重要概念的辨析
    五、相关研究现状
    六、基本理论基础
    七、研究方法和内容体系
第二章 西方政府行政决策理论的重要启示
    一、西方政府决策理论发展过程回顾及现状
        (一) 西方政府决策理论发展过程回顾
        (二) 西方政府决策理论发展现状
    二、西方政府行政决策理论的重要启示
        (一) 承认“理性有限”,严守科学决策原则
        (二) 建立决策关系网络,合理分权保科学决策
        (三) 细化规则明确责任,提高集体决策科学性
        (四) 加强决策制度建设,提高制度操作性水平
        (五) 注意决策的延续性,提高政策可行性程度
第三章 转型期地方政府行政决策环境分析
    一、转型期地方政府决策的制度环境
        (一) 地方政府行政决策的政治制度环境
        (二) 地方政府行政决策的经济制度环境
    二、转型期地方政府行政决策经济环境的变化
        (一) 区域经济经济实力日益提升
        (二) 市场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三) 区域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三、转型期地方政府行政决策社会环境的变化
        (一) 各类型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
        (二) 日新月异的高度信息化社会
        (三) 公民政治权利意识持续提高
    四、转型期地方政府行政决策政治环境的变化
        (一) 中国共产党执政水平不断提高
        (二) 社会民主法治建设日益完善
        (三) 地方政府间从竞争走向合作
第四章 转型期我国地方政府行政决策机制现状分析
    一、转型期地方政府行政决策机制现状及问题
        (一) 转型期地方政府行政决策机制的内涵
        (二) 转型期地方政府行政决策主体责任和权力的制度安排
        (三) 转型期地方政府行政决策机制运行现状
        (四) 转型期地方政府决策机制问题的理论分析
    二、转型期地方政府决策机制的主要特征
        (一) 转型期地方政府行政决策机制构成特征
        (二) 转型期地方政府决策机制功能特征
    三、转型期地方政府行政决策机制案例解析
        (一) 关于设立“嘉兴新居民事务局”的案例解析
        (二) 关于嘉兴市水价调整听证会案例解析
第五章 转型发展对地方政府行政决策机制影响分析
    一、转型发展对地方政府行政决策价值取向的影响
        (一) 行政决策本质的价值诠释
        (二) 转型期地方政府行政决策价值观冲突表现及分析
    二、转型发展中地方经济精英对地方政府行政决策的影响
        (一) 地方经济精英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二) 地方经济精英影响政府行政决策动机分析
        (三) 地方经济精英对政府行政决策的影响
    三、转型发展对地方政府行政决策责任机制的影响
        (一) 重视决策责任,加强制度建设
        (二) 重大经济决策,强化责任制度
        (三) 加强决策审计,强化决策责任
    四、转型发展对行政决策过程中利益表达机制的影响
        (一) 社会利益分化导致传统利益表达机制失灵
        (二) 个人归属变化引起利益表达机制结构转向
        (三) 政府决策利益表达机制平衡面临重大挑战
    五、转型发展对地方政府行政决策机制影响的案例解析
        (一) 嘉兴市环保市民检查团发展与参与地方行政决策案例简述
        (二) 嘉兴市环保市民检查团发展与参与地方行政决策分析
        (三) 市民环保检查团成员参与地方政府行政决策动机分析
第六章 推进地方政府行政决策机制持续完善的思考
    一、地方政府行政决策机制持续完善的基本目标
        (一) 地方政府行政决策机制持续完善的价值目标
        (二) 地方政府行政决策机制持续完善的效率目标
    二、地方政府行政决策机制持续完善的路径
        (一) 健全地方政府行政决策的法治保障
        (二) 完善地方政府行政决策的机制建设
        (三) 以信息技术手段保障制度依法落实
        (四) 大力加强社会民间组织建设和发展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7)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以扬州琼花观社区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English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基本概念厘定
        (一) 社区
        (二) 文化
        (三) 社区文化及建设
        (四)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三、研究概况
        (一) 社区文化研究现状
        (二)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之处
第一章 社区的形成及历史、革命遗产
    一、扬州的文化底蕴
    二、琼花观社区的形成
        (一) 从传说到文化景观
        (二) 从文化景观到公共社区
    三、历史遗产:琼花观社区的典型价值
        (一) 典型地反映了运河和盐业对城市风貌的塑造
        (二) 典型地反映了近代扬州思想的碰撞和演进
        (三) 典型地反映了教育转型
        (四) 典型地反映了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
        (五) 典型地反映了扬州近代旧资本的转化
    四、革命遗产:建国前扬州的革命历史文化资源
第二章 前30年琼花观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949-1978)
    一、“街居制”:新的城市基层治理体系
        (一) 街居制的形成
        (二) 街居制行政化的加强
    二、全面确立和强化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
        (一) 区域物质文化形态的更新与再造
        (二) 宣传工作、思想改造和社会主义教育
        (三) 倡导社会主义新文化新风尚
    三、本阶段社区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经验和教训
        (一) 本阶段社区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经验
        (二) 本阶段社区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教训
第三章 新时期琼花观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978-1999)
    一、“街居”制的恢复和发展
        (一) “街居”制的恢复和完善
        (二) “街居”制向社区制的过渡
    二、本阶段琼花观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做法
        (一) 新时期社区物态文化的变迁
        (二) 大力发展居办经济,成为扬州“第一居”
        (三) 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主导的社区文化建设
    三、本阶段社区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经验
第四章 新世纪琼花观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2000—)
    一、全面展开社区建设
        (一) 建立社区居委会
        (二) 推进社区民主自治实践
        (三) 深化社区服务
    二、社区在古城保护下的复兴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
    四、本阶段社区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经验
第五章 历史规律总结与未来路径探讨
    一、历史规律总结
    二、未来路径探讨
        (一) 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营养的土壤
        (二) 大众文化:赋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的活力
        (三) 民生工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败所系
        (四) 制度建设: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保证
        (五) 基层民主:确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目录
序言
    第一节 研究对象
        一、 制度的涵义
        二、 社会主义制度的涵义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涵义
    第二节 研究的背景和研究现状综述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的背景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情况综述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目的
        四、 研究意义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近代走来
        一、 打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制度桎梏成为历史的必然
        二、 以暴力革命彻底变革落后的社会制度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三、 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历史选择了社会主义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新中国走来
        一、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二、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制度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改革开放走来
        一、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
        二、 扞卫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
        三、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一、 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形成计划经济体制
        二、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三、 推进制度创新、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容和特点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容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点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面临的挑战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设取得的成就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面临的挑战
        三、 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思路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一、 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积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经验
        二、 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建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三、 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
        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
        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三、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思路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一、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政治制度
        一、 具体政治制度的内容
        二、 我国现行的各项具体政治制度面临的挑战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一、 破除封建专制文化,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
        二、 确立社会主义文化方针,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制度
        三、 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方向与核心
        一、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发展方向
        二、 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建设的核心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内容和特点
        一、 基层文化建设制度
        二、 文化产业制度
        三、 文化传承与保护制度
        四、 文化创新制度
        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特点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面临的挑战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建设取得的成就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三、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基本思路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制度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一、 在局部执政条件下探索和建立社会制度
        二、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建设和发展社会制度
        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确立和完善社会制度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内容及特点
        一、 社会管理制度
        二、 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为主的各项具体制度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特点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制度面临的挑战
        一、 社会制度面临的挑战
        二、 进一步完善社会制度的思路
第六章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思路和设想
    第一节 当前我国制度建设的现状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一般规律
    第三节 衡量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与否的标准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面临的挑战及进一步完善的思路
参考文献
后记

(9)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本课题的缘起和开展研究的价值及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缘由
        (二) 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及意义
        (三) 本课题的研究特色与试图实现的创新之处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一) 学界对中共“执政规律”的研究现状
        (二) 学界对中共四代领导人“执政思想”的研究现状
        (三) 学界对中共“执政经验”的研究现状
        (四) 学界对中共“执政党建设”的研究现状
        (五) 学界对“中国模式”及“中国道路”的研究现状
        (六) 部分国外学者对中共执政实践的关注
        (七) 时代需要一个研究中共长期执政问题的科学命题
    三、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拟回答的关键问题
        (一) 主要研究内容
        (二) 拟回答的关键问题
    四、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选择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的孕育与诞生
    一、国民党政权没有跳出中国历史周期率的怪圈
        (一) 国民党执政地位的取得及其政权的隐患
        (二) 国民党执政后的实践及失误
    二、中共的诞生及土地革命时期局部执政的理论与实践
        (一) 中共的诞生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
        (二) 古田会议对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和对苏区局部执政的奠基
        (三) 明确执政理念,为夺取全国政权指明方向
        (四) 建立执政体制,为工农行使专政权力提供保障
        (五) 实施有效的执政方略,确保经济建设实效
        (六) 积极巩固执政基础,防范执政风险
    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熟与抗日战争时期局部执政的理论与实践
        (一) 遵义会议为中共抗日战争时期的局部执政提供了前提
        (二) 与时俱进,调整完善抗日根据地的执政理念
        (三) 建立抗日根据地相应的执政体制
        (四) 科学实施执政方略,推动抗日根据地经济发展
        (五) 巩固抗日根据地执政基础,积极扩大执政资源
        (六) 整顿党的作风,提高在抗日根据地的执政能力
    四、中共创建新中国前夜的执政准备和中共特色执政道路的诞生
        (一) 明确创建新中国的目标,确立中共的执政地位
        (二) 整建解放区的执政机制,构划全面执政新体制
        (三) 实施工作重心转移,确立新的执政方略
        (四) 牢牢掌握执政资源,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五)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做好抵御执政风险的各项准备
        (六) 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的诞生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的开局与探索
    一、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开局与探索时期的执政理念
        (一) 中共在过渡时期的执政理念
        (二) 中共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后10年的执政理念
        (三) 中共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执政理念
        (四) 1976-1978年间中共执政理念的回归
    二、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开局与探索时期的执政体制
        (一)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运行与停滞
        (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行和停滞
        (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和挫折
        (四) 文革时期执政体制的异化
        (五) 政治体制生活秩序的恢复
    三、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开局与探索时期的执政方略
        (一)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创建社会主义制度
        (二) 以苏联为戒,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三) 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开局与探索时期执政方略的成效
    四、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开局与探索时期的执政基础
        (一) 完善农村政策,巩固群众基础
        (二) 壮大工人阶级
        (三) 发展自身组织
        (四) 建设现代化的国防和军队
    五、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开局与探索时期的执政风险
        (一) 1949-1956年中共执政初期的反腐实践
        (二) 1956-1978年中共反腐工作的曲折发展
        (三) 1949-1978年中共反腐工作的经验教训
        (四) 适应执政要求坚持学习
    六、正确对待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开局与探索时期的失误
        (一) 是激励当代中国人不懈奋斗的强大推动力
        (二)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根本保障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的演进与拓展
    一、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演进与拓展时期的执政理念
        (一) 中共执政理念的演变
        (二) 中共执政理念的推进
        (三) 中共执政理念的拓展
    二、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演进与拓展时期的执政体制
        (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日益完备
        (二)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基本健全
        (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效实施
        (四)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扩大
    三、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演进与拓展时期的执政方略
        (一) 实施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 “三步走”发展战略
        (三) 实施改革开放方略以来取得的巨大执政成就
    四、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演进与拓展时期的执政基础
        (一) 强化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二) 回报农民阶级,巩固阶级盟友
        (三) 重视吸收社会新阶层
        (四) 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
        (五) 加强自身组织建设
        (六) 加强人才建设
    五、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抵御执政风险制度的深化
        (一) 改革开放以来腐败出现的新情况
        (二) 腐败是前苏联崩溃的主要原因
        (三) 走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道路
        (四) 全面建设学习型政党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结果
        (一) 先进的执政理念
        (二) 科学的执政体制
        (三) 成功的执政方略
        (四) 坚实的执政基础
        (五) 自觉抵御执政风险
    二、展望: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是中共长期执政的必然选择
        (一) 历史和现实告诉中共:执政者要科学对待政权
        (二) 历史和现实告诉中共:实现执政理想要走中国特色的执政道路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后记

四、贯彻落实十四大精神 促进甘肃经济尽快登上新台阶——新年感怀(论文参考文献)

  • [1]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D]. 马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2)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D]. 张瑞岚. 武汉大学, 2014(06)
  • [3]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研究[D]. 谭诗杰. 湘潭大学, 2018(04)
  • [4]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 黑晓卉.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1)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结构研究[D]. 田瑞兰. 河北大学, 2010(10)
  • [6]转型期地方政府行政决策机制研究 ——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D]. 朱海伦. 苏州大学, 2010(10)
  • [7]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以扬州琼花观社区为个案[D]. 陈晓梅. 扬州大学, 2015(10)
  •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D]. 李科.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
  • [9]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研究[D]. 申富强.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0)
  • [10]贯彻落实十四大精神 促进甘肃经济尽快登上新台阶——新年感怀[J]. 本刊评论员. 党的建设, 1993(01)

标签:;  ;  ;  ;  ;  

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精神,推动甘肃经济尽快迈上新台阶——新春情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