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C_1型货车中梁下盖板结构改进的意见(论文文献综述)
宋占勋[1](2012)在《焊接结构疲劳强度研究及其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轨道车辆车体等工程结构上,焊接是最主要的连接方法,然而焊接结构经常发生断裂事故,其中90%为疲劳失效。影响焊接结构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有焊接缺陷、接头类型、焊缝形状和残余应力等,量化研究这些影响因素有助于提高焊接结构疲劳强度设计和疲劳寿命预测水平。本论文在铁道部科技开发计划项目“大秦线重载列车基础理论研究一列车载荷谱的试验研究”支持下,着重研究了T型接头焊接根部残余应力和裂纹应力强度因子问题,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在C70型敞车车体枕梁下盖板与C80型敞车端部支撑梁连接处的疲劳强度研究中。主要工作如下:1、建立了用于残余应力分析的T型焊接接头精细有限元模型,仿真试验研究了焊缝长度、腹板厚度、底板厚度、焊脚长度和焊接角度这五种几何因素对T型焊接接头焊接根部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2、采用奇异单元法建了T型焊接接头焊接根部裂纹的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收敛性检验和有效性验证。研究了裂纹深度比、裂纹形状比、焊脚比和焊接角度这四种几何参数对T型焊接接头焊接根部裂纹应力强度因子修正系数的影响,并建立这四种几何参数与应力强度因子修正系数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3、从统计分析、材料分析、组装分析、断口分析四个方面对C70型敞车枕梁下盖板裂纹进行了分析,实测了枕梁下盖板残余应力、静应力及动应力。将装配间隙分为组装间隙与接触间隙,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残余应力与组装间隙之间的关系以及静应力、动应力与接触间隙之间的关系。4、基于实测载荷谱,研究了C70型敞车枕梁下盖板裂纹萌生寿命与组装间隙、接触间隙、疲劳强度降低系数之间的关系以及裂纹扩展剩余寿命与组装间隙、接触间隙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受残余应力影响的裂纹扩展模型,随着裂纹扩展,研究了裂纹形状比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初始裂纹形状比条件下,裂纹前缘无量纲裂纹扩展速率的变化规律。5、考虑焊接根部存在未焊透缺陷,建立了C80型敞车端部连接处焊接根部裂纹疲劳扩展的仿真模型,研究了实际运行条件下,裂纹扩展剩余寿命与裂纹深度、裂纹形状比、焊脚比、焊接角度之间的关系。
路梓照[2](2016)在《铁路货车纵向载荷谱特性研究及应用》文中认为铁道车辆在线路运行中受到各种载荷的作用,其中纵向载荷是影响铁路货车性能的关键因素,是评估车辆结构强度的主要指标。为确保铁路货车的运行安全,国内外开展了大量铁路货车线路纵向载荷谱试验工作,但不同货车纵向载荷谱特性还需进一步研究,探究载荷谱与轴重、牵引吨位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到不同因素对车辆结构疲劳的影响,对车辆结构疲劳设计、强度评价和安全操纵等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依托我国通用线路C70货车、大秦线C80B货车,AAR90.7t漏斗车、FMG矿石车纵向载荷线路试验载荷谱,从载荷最大值和幅值频次作用下的疲劳损伤两个方面对比不同载荷谱特性。铁路货车在轴重、牵引吨位、编组方式、制动能力等方面均有区别,因此本文结合纵向动力学仿真方法研究单一因素对载荷谱特性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利用不同铁路货车纵向载荷谱进行统计推断研究,得到最大纵向载荷值。对比不同货车载荷统计推断值,发现轴重越大,最大纵向载荷统计推断值越大;最大纵向载荷统计推断值随着牵引吨位的增大逐渐增大。(2)基于疲劳损伤分析不同纵向载荷谱特性,分别应用不同货车纵向载荷谱估算C80铝合金车体关键部位等效应力幅值。结果表明,车体关键部位的等效应力幅值随着轴重、牵引吨位的增大,基本呈增大趋势。(3)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列车纵向动力学的数学仿真模型。以单编万吨列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因素(轴重、牵引吨位、编组方式)对铁路货车纵向载荷的影响,得到同样编组情况下,轴重增大,会增大列车纵向载荷;增加列车牵引吨位会加剧列车纵向冲动:采用机车无线同步操纵技术能够缓解列车的纵向冲动。(4)结合有限元和纵向动力学仿真方法,对车体进行瞬态分析,得到关键点动应力和等效应力幅值。结构关键点动应力和等效应力幅值随着轴重、牵引吨位的增大而增大,轴重和牵引吨位是车辆结构疲劳损伤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采用机车无线同步操纵技术能够减小关键点动应力和等效应力幅值。综合结果可以说明牵引吨位、轴重和编组方式会影响载荷作用大小、频次和循环作用引起的疲劳损伤。
李猛[3](2020)在《新型铝合金煤炭漏斗车车体有限元分析及结构优化》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轨道车辆向着高速、重载发展,对铁路货运列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定制式列车需求数量的增加以及复杂的随机-载荷环境,如何保证新型货运列车在满足用户要求的同时,达到标准规定的载荷工况条件,并尽可能实现结构的轻量化设计是当前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为此,本文以新型铝合金煤炭漏斗车车体为研究对象,在总结传统设计经验的基础上,借助有限元分析和疲劳寿命评估方法,实现了初始车体性能的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代理模型、智能优化算法和试验验证等方法,完成了初始车体的结构优化和性能评估。通过对车体结构的优化设计,并进行试验验证,以期提升其整体结构性能水平,进而保证货运列车的安全可靠性运行。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基于TB/T1335-1996标准对车体结构进行静力学分析。根据车体三维几何模型对其结构特征进行处理,提取结构的主要性能参数,构建了有限元模型。依据TB/T1335-1996标准计算车体的加载载荷,确定其约束条件。利用ANSYS软件进行了有限元的静强度、刚度计算,并提取计算结果数据,与标准规定的许用值进行对比,完成了车体的静强度、刚度评估。其次,对车体结构进行了模态分析及稳定性校核。为了避免车体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共振,基于模态分析理论,结合车体有限元模型,完成了漏斗车车体在无约束条件下的模态分析,获得了车体前16阶模态的自振频率和振型,并对其进行了校核。此外,为了分析车体的结构稳定性,基于屈曲稳定性原理对压缩工况下的车体结构进行了线性屈曲分析,确定了车体相对薄弱位置及屈曲因子。通过对比分析,实现了对车体结构的稳定性校核。再次,基于AAR标准的车体结构疲劳寿命评估。参照AAR标准,依据比例关系选取了新型铝合金煤炭漏斗车车体疲劳寿命评估载荷谱,依据标准提取了疲劳评估的载荷工况。在此基础上,结合车体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了车体疲劳载荷条件下的第一主应力分布,并确定对其影响较大的焊缝类型及部位。基于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利用AAR标准中的S-N曲线,对关键焊缝进行疲劳寿命评估,并与新造货车规定使用寿命年限进行对比。最后,车体结构优化设计及试验验证。依据漏斗车车体的综合评定结果,确定对其影响较大的部位,并对其进行结构优化。针对车体性能分析过程中的超标部位进行方案优化设计,以实现车体结构的力学性能均满足标准要求。在此基础上,以最恶劣工况条件下的结构受力为目标,建立车体结构尺寸关于最大应力的响应面代理模型,分别采用Screening、MOGA以及NLPQL三种优化算法对其进行寻优,确定最优的设计方案。基于最优设计方案对车体模型进行更改,并通过与初始车体结构性能的对比分析,验证了优化设计模型的可行性。同时,达到了车体轻量化的效果。对优化设计模型进行了样车试制,并对其进行了车体静强度试验。通过试验与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进一步佐证了优化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刘海鹏[4](2008)在《C70A型运煤敞车设计研究》文中认为论文首先对国外运煤货车的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对国内运煤敞车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并讨论了研究新一代的70t级运煤专用敞车的必要性和意义。随着我国铁路实施跨越式发展以来,铁路货运能力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是仍不能满足日渐增长的货物运输需求。为满足铁道部技术政策的要求,提高神华集团既有线路的煤炭运输能力,必须为其研制开发新一代轴重23t、载重70t级的运煤专用敞车。通过对神华集团既有线路、桥梁、站场、装卸货设备等的调研,从用户的实际需要及现有条件出发,从主要性能参数和结构的选取入手,通过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对车辆结构进行了优化、解决了与翻车机的匹配及既有车辆运用中的惯性质量问题,确定了该车的设计方案。设计方案不仅达到减轻车辆自重,提高车辆载重能力的目的,同时提高了其动力学性能及翻卸效率,具有显着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论文对方案进行了有限元数值分析,其中包括强度分析、刚度分析。通过这些分析,改进了设计方案。为提高该车的可靠性,基于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及AAR标准,在工厂自行开发的疲劳寿命预测平台上,对该车进行了疲劳寿命预测。分析计算和评估结果为结构的优化和设计方案的最终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论文详细介绍了车体静强度、刚度试验及车辆动力学试验、与翻车机匹配试验的试验方法、试验过程及试验结果,进一步提高了车辆性能和运用可靠性,使车辆的设计更加科学和合理,应该说这些必要的研究工作对C70A型运煤敞车的研制做出了重要贡献。
赵一娇[5](2015)在《基于线路试验的C80车体结构载荷谱与动应力响应分析》文中提出提速和重载化已成为我国铁路货物运输的既定发展方向,而C80重载运煤专用敞车的研制成功更是推动了我国铁路货物运输事业的高速发展。神华集团是我国最大的煤炭能源生产运输企业,具有一定规模的C80型敞车保有量,然而,其专用铁路线路的路况较为复杂恶劣,C80型敞车在运用中由随机交变载荷的作用导致车体结构的裂损率明显高于同型国铁敞车。因此,开展神华专用线路上的C80型敞车车体载荷谱研究、全面系统掌握车体服役载荷环境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寻找对C80型敞车车体结构疲劳损伤影响较大的典型线路特征和运行工况,为评估车辆零部件的服役疲劳可靠性和运用部位维修周期的确定提供基础依据。本论文以C80型敞车的线路载荷谱试验为基础,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通过在C80型敞车上安装测力车钩和测力摇枕来获得车钩、心盘和旁承的载荷数据,然后基于在神朔-朔黄线路的实测载荷-时间历程数据,通过雨流计数法,编制了神木-黄骅港路段车体沉浮、纵向、侧滚和扭转实测载荷谱。(2)建立C80型敞车车体的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静力学分析,计算车体在沉浮、纵向、侧滚和扭转四种工况下的应力值,从而确定车体疲劳关键部位在各载荷系下的载荷-应力传递系数。同时对车体模型进行有限元模态分析,并与车体测点的频谱分析进行对比,排除了动态因素的影响,明确了静态载荷-应力传递关系可以用于车体疲劳损伤评估。(3)在测试载荷的同时,也测试了这些疲劳关键部位的动态应力。在此工作基础上,对大应力点分别进行了实测应力谱损伤和实测载荷谱的损伤累积计算,并利用损伤一致性准则的校验方法对比了计算结果,对实测载荷谱进行了校准。另一方面,针对车体一位端墙辅助梁角铁区域的疲劳强度不足问题,利用校准后的载荷谱对改进后的结构进行损伤和寿命分析,确认了此区域改进方案的有效性。
赵方伟[6](2015)在《铁路货车车体载荷谱测试及疲劳强度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铁路货车运输的提速和重载化技术的发展,车辆结构的疲劳可靠性问题变得日益突出。货车结构的疲劳强度问题是制约货车装备技术提升的关键因素,尤其作为货物运输承载部件的车体,在显着低于设计寿命时过早地发生疲劳裂损,将使货车的维修费用居高不下,并严重危及行车安全。因此,有必要全面了解我国铁路货车服役载荷环境,建立涵盖面最大的货车车体载荷谱和疲劳评价方法,以利于科学、合理地进行货车疲劳强度设计和评价,并为合理安排维修周期提供理论支持。目前,货车车体的疲劳强度评价所采用的载荷谱主要是美国AAR标准载荷谱,且结合静态有限元仿真的方法,用疲劳损伤或等效应力评价车体疲劳强度。然而,我国铁路货车车体在服役期内出现的大量疲劳损坏表明,美国AAR标准载荷谱不一定适合中国的线路条件和货车车型,而且采用静态有限元仿真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疲劳设计和评价要求。为此,本文在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铁路货车C70型敞车通用线路载荷谱的试验及应用研究”支持下,以70吨级通用敞车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国内典型通用线路车体载荷谱实测试验,编制了有效的车体载荷谱,研究了车体动态载荷响应下的疲劳强度评价方法,并对车体线路模拟台架试验疲劳评价方法进行了探究。主要研究如下:(1)根据实际运用中车体母材及焊接接头情况制作了小试样试件,通过室内加载试验获得板材及焊接接头的S-N曲线,拟合得到S-N曲线的数学表达式,并对试验得到的S-N曲线进行了适当的延拓。同时研究了美国AAR标准和欧洲BSEN标准中的焊接结构设计中的疲劳性能参数。(2)线路实测了C70E型敞车在三条典型通用线路上的车体载荷及响应信号数据,对信号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有效的信号时间历程。利用载荷识别运算方法将信号时间历程转化为分载荷时间历程,进而通过雨流计数法编制了车体载荷谱以及应力谱。运用概率统计的方法发现载荷谱服从威布尔分布,推断得到车体在整个服役期内可能出现的最大载荷幅值。从最值和每公里累积频次两个方面对比了三条典型线路载荷谱特性,并以每公里频次的形式将实测最值谱与AAR标准载荷最值谱进行了比较。(3)通过建立车体整车有限元模型,对车体进行了分载荷静态有限元计算,分析得到车体大应力部位,并研究了各分载荷作用下的载荷-应力传递关系。建立车体和散粒煤的三维有限元刚柔组合模型,提出采用修正的D-P准则描述散粒煤的本构模型,在车体与散粒煤之间设置面-面接触对,对车体静态压力进行了数值模拟,将结果与传统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全面分析了散粒煤对车体端、侧墙的位移、应力和侧压力响应的立体化分布情况。(4)对车体进行了模态分析,提取了各阶模态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基于此,采用结构瞬态动力学有限元方法对浮沉和纵向动态载荷下车体疲劳关键测点的动态应力响应进行数值模拟,并计算得到动态载荷-应力传递关系以及动态载荷作用下车体的大应力部位。通过对比静态载荷-应力传递系数和动态载荷-应力传递系数,发现两者之间在不同载荷类型作用下存在一定差异,动态载荷响应更大。采用车体和散粒煤的刚柔接触组合模型,利用显式直接积分法仿真分析了纵向冲击下车体结构的动强度,得到了车体的动力响应,解决了冲击过程中考虑散粒货物流动性时端墙动压力的问题。(5)基于实测的应力谱,根据AAR标准评价方法、BS EN标准评价方法和实测S-N曲线的名义应力评价方法,结合Miner疲劳累积损伤法则,分别计算了车体疲劳关键测点的应力谱损伤。根据实测的载荷谱,利用静态载荷传递关系和动态载荷传递关系分别计算了车体载荷谱损伤,将两种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基于损伤一致性准则,利用多测点优化算法对线路实测的车体载荷谱进行校验修正,使其涵盖所有疲劳关键测点的真实损伤,据此对车体疲劳寿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车体满足设计寿命。(6)研究了以线路实测载荷时间历程为基础,采用室内车体台架模拟试验对车体进行疲劳强度评价的方法。为获得台架试验加载谱,提出了以应力测点作为依据点同步浓缩载荷时间历程的试验加载载荷谱编制方法,并依据损伤等效原则,验证了浓缩载荷谱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寿昱雯[7](2012)在《载重100t运煤专用敞车车体结构选型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以国际上广泛应用和大力发展的重载铁路运输为主线,结合中国资源、需求、运能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立足大轴重和低自重的重载货车发展方向,着眼重载车辆技术中的车体结构,进行载重100t运煤专用敞车车体选型研究。首先,对载重100t的运煤专用敞车车体进行结构设计。在拟定的主要设计任务的前提下,制定了车体结构的选型研究方法。再结合我国现有车型,提出了本文研究对象的三种结构方案:方案一为平底运煤专用敞车;方案二为双浴盆运煤专用敞车;方案三为单浴盆运煤专用敞车。然后主要围绕三种方案的整体尺寸、材料及结构形式进行设计工作,结合三维软件UG对方案进行建模。并在设计中着眼细节对质量进行控制,尽量在满足轴重的前提下降低自重。其次,验证所设计的研究对象的合理性。在验证研究对象的合理性时,主要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分别对三种车体结构方案进行了强度、刚度校核,验证了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在前述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并进行模态分析,得到了设计方案的固有频率并输出了其前六阶低阶振型。从而验证了刚度匹配及车体结构动态性能的合理性。再次,对以上设计数据及验证数据进行处理,并对比分析进行方案选型。结合部分设计数据计算了三种方案的浴盆容积、总容积、总质量、距轨面的重心高度及相关的经济性能等主要参数。再结合验证数据,对三种方案结构性能进行了分析。根据以上数据进行对比和选型研究,做到有据可依,有数据可查。最后,对第一步设计研究对象遗留下的撑杆部分进行位置优化研究。在研究中主要拟定了四个课题,着重针对设置撑杆的必要性、撑杆的作用、撑杆的数目布置及高度对车体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研究,本文认为载重100t运煤专用敞车车体采用双浴盆底架结构具有纵向力传递合理、重心较低、容积较大、制作工艺简单等优点,是我国重载运煤专用敞车的理想车型。
张海秋[8](1967)在《关于C1型货车中梁下盖板结构改进的意见》文中研究说明 C1型货车是我国30吨敞车中标准的车辆,数量较多,有解放前制造的(下称老型车),有解放后新造的(下称新型车)。就其结构来说,则有铆结构的和焊结构的两
李冬[9](2013)在《新型焦炭运输专用敞车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幅员辽阔,铁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也是现代物流主要通道,按照“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铁路实施“客货并重”的发展方式。铁路货运将加快重载、快捷和专业化运输的多元化发展模式。近年来,70t级货车的大量运用,其货物列车商业运营速度达到了120km/h,80t级通用货车、100t级铁路专线专用货车的研制并将投入运用,实现了“提速重载并举、高效周转、安全可靠”的目标。目前,我国铁路运能仍然紧张,重载运输发展相对滞后,专业化的铁路货运装备的紧缺仍是目前困扰国民经济更快速发展的“瓶颈”。因此,研发在我国既有路网条件下的新型专用货运装备是实现我国铁路货运装备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以更好地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首先在分析研究国外专用货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探讨我国铁路货车装备专用化发展的迫切需求,通过调研我国焦炭行业生产和运输情况,以及我国60t级焦炭运输专用敞车运用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新型焦炭运输车的运用要求,研究提出了23t轴重焦炭运输专用敞车的总体技术方案,并对车体底架、侧墙和端墙的结构进行了设计。然后,采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对车体钢结构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可靠性;并对制造的样机进行了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了产品的实际性能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以及有限元计算结构的准确性。本文还针对焦炭敞车侧墙高而导致侧墙外胀量大的现象进行了分析计算,并提出了控制侧墙外胀的技术措施;文章的最后对新型焦炭运输敞车的技术经济性进行了分析。新型23t轴重焦炭运输专用敞车的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在大容积焦炭运输专用敞车专业化运输装备方面的空白,对于研究制定专用货车标准和运用技术规程及保养和修理方面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对于提升我国铁路货车装备的专业化水平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李忠林[10](2019)在《铁路货车焊接车体疲劳寿命的有限元分析》文中认为重载、快捷、多式联运在我国交通运输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在“一带一路”的铁路建设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铁路焊接车体的疲劳断裂始终是一个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技术问题。本文以C70焊接结构车体为研究对象,开展疲劳寿命有限元分析研究。研究提出了能够合理兼顾焊接接头细节影响的有限元建模方法,以更加准确和合理地对焊接车体进行疲劳寿命评价。研究成果可对铁路货车焊接车体的疲劳强度设计与疲劳破坏事故的预防具有指导作用。同时,也为铁路货车焊接车体乃至焊接结构疲劳寿命的有限元评价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结合C70车体主要参数和结构,依据美国AAR标准使用HyperMesh有限元前处理软件建立车体结构有限元模型。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静载工况、车钩拉伸工况、车钩压缩工况、扭转工况和侧滚工况的结构强度分析,确定了枕梁上盖板与中梁交界区域、前从板座与中梁交界区域、后从板座与中梁交界区域、枕梁下盖板与中梁交界区域以及横梁上盖板与其腹板连接区域等主要应力集中部位。2、根据我国《铁道车辆强度设计及试验鉴定规范》对车体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四种组合工况的有限元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AAR标准提取各应力集中部位的最大主应力,计算确定了疲劳应力幅。对两种标准下的结果进行比较,得出疲劳应力幅最大的部位均产生于前从板座与中梁的交界区域。3、结合结构强度分析结果,使用危险点应力法、名义应力法对角焊缝高6mm有限元模型、角焊缝高12mm有限元模型和不考虑焊接接头的有限元模型进行疲劳寿命分析。结果表明,在有限元建模过程中应结合实际考虑焊接接头细节的影响。4、基于AAR标准进行疲劳寿命评价时,角焊缝高6mm、角焊缝高12mm和不考虑焊接接头的有限元模型在不考虑平均应力影响的情况下,疲劳寿命均高于考虑平均应力影响情况下的疲劳寿命。在进行疲劳寿命评价时,考虑随机载荷中的平均应力成分,更为合理。5、在角焊缝高6mm的有限元模型基础上,使用等效结构应力法、危险点应力法和名义应力法对修改后的角焊缝高6mm有限元模型进行疲劳寿命评价,将得到的疲劳寿命结果分别与铁路货车段修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等效结构应力法偏保守,名义应力法偏危险,相比之下兼顾焊接接头细节的危险点应力法较为合理。
二、关于C_1型货车中梁下盖板结构改进的意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C_1型货车中梁下盖板结构改进的意见(论文提纲范文)
(1)焊接结构疲劳强度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工程意义 |
1.2 焊接结构失效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
1.3 焊接结构疲劳强度研究 |
1.3.1 焊接结构疲劳强度研究的发展 |
1.3.2 焊接结构残余应力研究现状 |
1.3.3 焊接结构疲劳评价方法现状 |
1.3.4 焊接结构疲劳寿命预测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焊接结构残余应力研究 |
2.1 焊接结构热传导基本理论 |
2.2 焊接结构瞬态热传导有限元分析 |
2.2.1 焊接结构的空间域离散 |
2.2.2 焊接结构的时间域离散 |
2.2.3 焊接结构热传导方程 |
2.3 焊接结构弹塑性应力计算的理论模型 |
2.3.1 热应力应变基本理论 |
2.3.2 屈服条件与屈服函数 |
2.4 焊接结构残余应力影响因素研究 |
2.4.1 几何尺寸的影响 |
2.4.2 补焊的影响 |
2.4.3 其它因素的影响 |
2.5 焊接结构残余应力场仿真 |
2.5.1 焊接结构试件的有限元模型 |
2.5.2 物理参数和机械性能参数 |
2.5.3 热分析载荷 |
2.5.4 边界条件 |
2.6 焊接结构残余应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
2.6.1 焊缝长度的影响 |
2.6.2 腹板厚度的影响 |
2.6.3 底板厚度的影响 |
2.6.4 焊脚长度的影响 |
2.6.5 焊接角度的影响 |
2.7 焊接结构残余应力结果分析 |
2.8 小结 |
3 焊接结构应力强度因子修正系数研究 |
3.1 裂纹前缘应力场与位移场 |
3.2 应力强度因子的求解方法 |
3.2.1 有限元位移法 |
3.2.2 有限元应力法 |
3.2.3 J积分法 |
3.2.4 奇异单元法 |
3.3 焊接结构Mk的研究 |
3.3.1 基于二维有限元分析焊趾处裂纹的Mk研究 |
3.3.2 基于二维有限元分析的焊根处裂纹Mk研究 |
3.3.3 基于三维有限元分析的焊趾处裂纹Mk研究 |
3.4 T型焊接接头焊根处裂纹模型描述 |
3.5 T型焊接结构有限元模型 |
3.5.1 单元尺寸收敛性检验 |
3.5.2 单元尺寸有效性验证 |
3.6 焊接根部裂纹Mk计算结果及分析 |
3.6.1 裂纹深度比的影响 |
3.6.2 裂纹形状比的影响 |
3.6.3 焊脚比的影响 |
3.6.4 焊接角度的影响 |
3.7 焊接根部裂纹Mk的多重回归分析 |
3.7.1 参数回归分析 |
3.7.2 回归分析方程的Mk值与计算结果 |
3.7.3 回归分析方程的误差与相关系数 |
3.8 小结 |
4 C70型敞车枕梁下盖板应力状态研究 |
4.1 裂纹形成原因分析 |
4.1.1 裂纹调查与数据统计分析 |
4.1.2 C70型敞车枕梁下盖板材料 |
4.1.3 制造工艺分析 |
4.1.4 裂纹扩展机理分析 |
4.2 残余应力测试 |
4.2.1 残余应力测试方案 |
4.2.2 测试设备原理 |
4.2.3 试件标定曲线 |
4.2.4 残余应力测试结果与分析 |
4.3 静应力测试 |
4.3.1 静应力测试方案 |
4.3.2 静应力测试结果与分析 |
4.4 动应力测试 |
4.4.1 应力测试方案 |
4.4.2 应力-时间历程测试结果 |
4.4.3 应力谱测试结果 |
4.5 应力状态仿真试验 |
4.5.1 有限元模型 |
4.5.2 仿真试验方案 |
4.5.3 残余应力计算结果 |
4.5.4 静应力计算结果 |
4.5.5 动应力计算结果 |
4.6 小结 |
5 C70型敞车枕梁下盖板裂纹萌生与扩展剩余寿命预测 |
5.1 裂纹萌生寿命研究 |
5.1.1 Findley模型 |
5.1.2 Brown模型 |
5.1.3 Fatemi模型 |
5.1.4 Smith模型 |
5.1.5 VSE模型 |
5.1.6 Tanaka模型 |
5.2 下盖板裂纹萌生寿命预测 |
5.2.1 裂纹萌生寿命数值模型 |
5.2.2 裂纹萌生寿命非线性求解方法 |
5.2.3 裂纹萌生寿命预测结果 |
5.3 焊接结构残余应力强度因子 |
5.3.1 WFM模型 |
5.3.2 FEM模型 |
5.3.3 塑性修正模型 |
5.4 裂纹扩展数值模型 |
5.4.1 裂纹扩展速率 |
5.4.2 裂纹扩展前后前缘节点坐标定义 |
5.4.3 裂纹扩展后前缘各节点坐标计算 |
5.4.4 裂纹前缘扩展参数拟合 |
5.5 残余应力影响下的裂纹扩展仿真试验 |
5.5.1 仿真试验模型 |
5.5.2 裂纹形状比变化规律 |
5.5.3 裂纹扩展速率 |
5.6 下盖板裂纹扩展剩余寿命预测 |
5.6.1 裂纹扩展条件分析 |
5.6.2 裂纹扩展数值模型 |
5.6.3 裂纹扩展计算方法 |
5.6.4 裂纹扩展剩余寿命计算结果 |
5.7 小结 |
6 C80型敞车端部支撑梁连接处疲劳寿命预测 |
6.1 端部连接处裂纹分析 |
6.1.1 连接分析 |
6.1.2 受力分析 |
6.1.3 刚度分析 |
6.1.4 裂纹扩展规律分析 |
6.2 端部连接处应力谱测试 |
6.2.1 应力测试方案 |
6.2.2 应力谱测试结果 |
6.3 端部连接处裂纹扩展剩余寿命寿命预测 |
6.3.1 裂纹扩展条件分析 |
6.3.2 裂纹扩展剩余寿命计算结果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7.1.1 焊接结构残余应力研究 |
7.1.2 焊接接头裂纹应力强度因子修正系数研究 |
7.1.3 C70型敞车枕梁下盖板应力状态研究 |
7.1.4 C70型敞车枕梁下盖板裂纹萌生与扩展剩余寿命预测 |
7.1.5 C80型敞车端部支撑梁连接处疲劳寿命预测 |
7.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7.3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铁路货车纵向载荷谱特性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重载铁路发展概况 |
1.2.2 铁路货车纵向动力学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纵向载荷测试与载荷谱 |
2.1 测试技术 |
2.1.1 测力车钩 |
2.1.2 测力车钩标定 |
2.2 实测数据处理 |
2.2.1 平滑处理 |
2.2.2 滤波处理 |
2.2.3 小波处理 |
2.3 典型工况下车钩力曲线 |
2.3.1 列车启动工况 |
2.3.2 列车制动工况 |
2.3.3 列车运行工况 |
2.3.4 列车坡道循环制动工况 |
2.4 车钩纵向载荷谱编制 |
2.4.1 雨流计数法 |
2.4.2 一维谱编制 |
2.4.3 二维谱编制 |
2.5 本章小结 |
3 铁路货车纵向载荷谱特性试验研究 |
3.1 试验数据 |
3.1.1 通用线路C70货车车钩载荷谱测试 |
3.1.2 大秦线C80_B货车车钩载荷谱测试 |
3.1.3 AAR90.7t漏斗车车钩载荷谱测试 |
3.1.4 FMG矿石车车钩载荷谱测试 |
3.1.5 不同货车载荷谱对比分析 |
3.2 铁路货车纵向载荷统计推断研究 |
3.2.1 威布尔分布 |
3.2.2 载荷谱分布估计及检验 |
3.2.3 最大纵向载荷统计推断 |
3.3 基于疲劳损伤不同载荷谱特性分析 |
3.3.1 C80车体结构分析 |
3.3.2 车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3.3 车体纵向载荷计算 |
3.3.4 车体关注点等效应力幅值 |
3.4 本章小结 |
4 铁路货车纵向动力学仿真建模 |
4.1 基本假设 |
4.2 列车纵向动力学的基本模型 |
4.2.1 纵向动力学计算模型 |
4.2.2 列车纵向动力学方程的数值解法 |
4.3 列车纵向动力学作用力 |
4.3.1 机车牵引力 |
4.3.2 列车运行阻力 |
4.3.3 空气制动力 |
4.3.4 车钩力 |
4.4 仿真模型的验证 |
4.4.1 紧急制动工况的验证 |
4.4.2 常用制动工况的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5 铁路货车纵向载荷谱特性仿真研究 |
5.1 铁路货车纵向载荷影响因素分析 |
5.1.1 单车轴重对车钩纵向载荷的影响 |
5.1.2 牵引吨位对车钩纵向载荷的影响 |
5.1.3 编组方式对车钩纵向载荷的影响 |
5.2 铁路货车纵向疲劳损伤影响因素分析 |
5.2.1 车体动应力计算方法 |
5.2.2 车体动态载荷的获取 |
5.2.3 纵向载荷作用下车体动应力分析 |
5.2.4 车体纵向疲劳损伤影响因素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新型铝合金煤炭漏斗车车体有限元分析及结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铁路货车发展概况 |
1.2.1 国内货车发展概况 |
1.2.2 国外货车发展概况 |
1.3 车体结构性能分析与优化研究现状 |
1.3.1 车体结构性能分析概述 |
1.3.2 车体结构优化研究概述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型铝合金煤炭漏斗车车体静力学分析 |
2.1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理论 |
2.2 车体主要性能参数及结构特点 |
2.2.1 车体主要性能参数 |
2.2.2 车体结构特点 |
2.3 车体结构载荷计算 |
2.4 车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及载荷工况 |
2.4.1 有限元模型 |
2.4.2 车体结构的载荷工况 |
2.5 评价标准 |
2.6 计算结果分析 |
2.6.1 刚度计算结果分析 |
2.6.2 强度计算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铝合金煤炭漏斗车车体模态及稳定性分析 |
3.1 车体的模态分析 |
3.1.1 模态分析基本概念 |
3.1.2 模态计算原理 |
3.1.3 车体模态评价标准及结果分析 |
3.2 车体的稳定性分析 |
3.2.1 屈曲分析基本概念 |
3.2.2 车体屈曲载荷的计算 |
3.2.3 车体屈曲计算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铝合金煤炭漏斗车车体结构疲劳寿命评估 |
4.1 疲劳分析基本理论 |
4.1.1 名义应力法 |
4.1.2 AAR标准疲劳评估方法 |
4.2 车体结构疲劳载荷工况及计算结果分析 |
4.2.1 疲劳载荷工况 |
4.2.2 计算结果分析 |
4.3 重点评估部位及其疲劳寿命评估 |
4.3.1 重点评估部位取点原则 |
4.3.2 重点评估部位疲劳寿命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车体局部结构方案改进及尺寸优化设计 |
5.1 局部结构方案设计 |
5.2 车体结构优化设计 |
5.2.1 结构尺寸优化理论 |
5.2.2 响应面代理模型的构建及灵敏度分析 |
5.2.3 优化方案选择 |
5.3 优化后车体结构性能的仿真校核 |
5.3.1 车体刚度校核 |
5.3.2 车体模态校核 |
5.3.3 车体稳定性校核 |
5.3.4 车体静强度校核及重量对比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型铝合金煤炭漏斗车车体试验及对比验证 |
6.1 车体静强度试验的基本要求及测点布置 |
6.1.1 车体静强度试验目的及要求 |
6.1.2 测点布置方案 |
6.2 车体静强度试验工况及应力计算 |
6.3 试验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C70A型运煤敞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铁路运煤货车的研究概况 |
1.2 C70A 运煤敞车研究的必要性及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车体的结构设计 |
2.1 车辆主要参数选取 |
2.2 主要结构的选择 |
2.3 主要性能参数及尺寸 |
2.4 关键技术及创新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本理论 |
3.1 有限元算法原理 |
3.2 车体疲劳寿命仿真方法 |
3.3 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和试验鉴定规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析计算与寿命评估 |
4.1 车体有限元静强度分析计算 |
4.2 车体疲劳寿命评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试验研究 |
5.1 车体静强度试验 |
5.2 车体冲击试验 |
5.3 车辆动力学性能试验 |
5.4 车辆与翻车机匹配试验报告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基于线路试验的C80车体结构载荷谱与动应力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1.4 C80敞车简介 |
1.5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2 C80型敞车专用线路车体载荷谱试验研究 |
2.1 车体载荷的线路测试 |
2.1.1 试验方案 |
2.1.2 设备安装 |
2.1.3 数据采集 |
2.2 车体载荷谱的编制 |
2.2.1 雨流计数法的原理 |
2.2.2 载荷谱的编制理论 |
2.2.3 实测一维载荷谱的编制 |
2.2.4 实测二维载荷谱的编制 |
2.3 本章小结 |
3 车体运动状况与车体载荷的关系 |
3.1 车体典型运动工况 |
3.1.1 车体浮沉运动 |
3.1.2 车体点头运动 |
3.1.3 车体侧滚运动 |
3.1.4 车体扭转运动 |
3.2 不同线路对车体的影响 |
3.2.1 车体焊接结构疲劳性能 |
3.2.2 车体疲劳强度分析方法 |
3.2.3 车体测点选取 |
3.2.4 不同路段对车体疲劳强度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4 车体有限元分析 |
4.1 C80车体性能和结构参数 |
4.2 车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 车体静力学分析计算 |
4.3.1 浮沉载荷计算 |
4.3.2 纵向载荷计算 |
4.3.3 扭转载荷计算 |
4.3.4 侧滚载荷计算 |
4.3.5 载荷-应力传递系数 |
4.4 车体模态分析 |
4.4.1 模态分析过程 |
4.4.2 模态分析结果 |
4.5 频谱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车体疲劳损伤分析 |
5.1 车体实测应力谱损伤计算 |
5.2 车体实测载荷谱损伤计算 |
5.3 车体损伤一致性校准 |
5.4 基于校准载荷谱的车体典型部位疲劳寿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铁路货车车体载荷谱测试及疲劳强度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工程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疲劳研究的发展历史 |
1.2.2 货车车体载荷谱研究现状 |
1.2.3 货车车体疲劳强度评价研究现状 |
1.2.4 货车车体线路模拟台架疲劳试验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车体焊接结构疲劳性能研究 |
2.1 金属材料的疲劳 |
2.1.1 疲劳分类 |
2.1.2 S-N曲线 |
2.2 焊接结构的疲劳设计标准 |
2.2.1 AAR标准 |
2.2.2 BS EN标准 |
2.3 车体焊接结构试样疲劳性能试验 |
2.3.1 S-N曲线测定方法 |
2.3.2 材料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 |
2.3.3 试样的加工制作 |
2.3.4 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 |
2.4 疲劳试验结果和分析 |
2.4.1 试样疲劳破坏分析 |
2.4.2 试样S-N曲线 |
2.4.3 S-N曲线的延拓 |
2.5 本章小结 |
3 货车车体疲劳载荷谱测试及特性研究 |
3.1 车体信号数据测试及处理 |
3.1.1 测试方案 |
3.1.2 测点布置 |
3.1.3 测试系统 |
3.1.4 试验数据采样频率的确定 |
3.1.5 数据信号处理 |
3.2 车体载荷识别 |
3.2.1 车体载荷分析 |
3.2.2 浮沉载荷识别 |
3.2.3 纵向载荷识别 |
3.2.4 侧滚和扭转载荷识别 |
3.3 实测数据处理结果 |
3.3.1 载荷时间历程 |
3.3.2 载荷频谱特性分析 |
3.4 车体载荷谱计数处理 |
3.4.1 载荷谱计数处理方法 |
3.4.2 小载荷循环的处理 |
3.4.3 载荷谱编制方法 |
3.4.4 实测载荷谱编制结果 |
3.5 车体载荷谱统计推断 |
3.5.1 载荷谱分布规律 |
3.5.2 威布尔分布参数估计方法 |
3.5.3 分布假设检验 |
3.5.4 车体载荷谱分布规律 |
3.5.5 最大载荷推断 |
3.6 载荷谱特性分析 |
3.6.1 不同线路载荷谱特性对比分析 |
3.6.2 AAR标准载荷谱 |
3.6.3 实测载荷谱与AAR标准载荷谱对比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货车车体结构静态响应分析 |
4.1 C70_E型敞车车体结构特点及性能参数 |
4.1.1 C70_E型敞车车体结构特点 |
4.1.2 C70_E型敞车车体主要技术及性能参数 |
4.2 车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 结构加载模式 |
4.4 结构响应结果及分析 |
4.5 静态载荷-应力传递关系 |
4.6 散粒货物对车体静压力分析 |
4.6.1 弹塑性准则 |
4.6.2 有限元模型 |
4.6.3 车体与散粒煤接触模拟 |
4.6.4 计算结果及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货车车体结构动态响应分析 |
5.1 车体模态分析 |
5.1.1 模态分析基本理论 |
5.1.2 车体自由模态分析 |
5.1.3 车体约束模态分析 |
5.2 车体动态载荷的获取方法 |
5.3 车体瞬态动力学响应分析 |
5.3.1 瞬态动力学方法 |
5.3.2 载荷时间历程样本 |
5.3.3 瞬态动力响应结果分析 |
5.3.4 动态载荷-应力传递关系 |
5.4 冲击载荷下车体动态响应分析 |
5.4.1 冲击工况概述 |
5.4.2 冲击有限元模型 |
5.4.3 冲击载荷下端墙动应力响应分析 |
5.4.4 冲击载荷下端墙动侧压力响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货车车体疲劳强度评价 |
6.1 疲劳强度评价理论 |
6.1.1 名义应力法 |
6.1.2 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
6.1.3 AAR疲劳评价方法 |
6.1.4 BS EN疲劳评价方法 |
6.2 基于应力谱的车体疲劳强度评价 |
6.3 基于载荷谱的车体疲劳强度评价 |
6.3.1 基于载荷谱的疲劳强度评价方法 |
6.3.2 疲劳损伤分析 |
6.4 载荷谱损伤一致性校验 |
6.5 基于损伤一致性的载荷谱修正 |
6.6 车体疲劳寿命评估 |
6.7 本章小结 |
7 车体线路模拟台架试验疲劳强度评价方法研究 |
7.1 车体线路模拟台架试验概述 |
7.3 试验载荷谱的浓缩方法 |
7.4 疲劳截止极限的确定 |
7.5 应力时间历程的浓缩 |
7.5.1 应力时间历程浓缩方法 |
7.5.2 多点应力时间历程的浓缩 |
7.6 试验载荷谱浓缩结果 |
7.7 浓缩试验载荷谱损伤校验 |
7.7.1 浓缩前后应力谱损伤校验 |
7.7.2 浓缩前后载荷谱损伤校验 |
7.8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8.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载重100t运煤专用敞车车体结构选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外重载运输现状 |
1.3 国内重载运输现状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车体结构设计及三维建模 |
2.1 主要设计任务 |
2.1.1 车辆主要结构 |
2.1.2 技术性能和用途 |
2.1.3 主要设计要求 |
2.2 选型方案的拟定 |
2.2.1 选型方法的拟定 |
2.2.2 结构方案的拟定 |
2.2.3 材料的拟定 |
2.3 总体尺寸 |
2.3.1 长度尺寸 |
2.3.2 宽度尺寸 |
2.3.3 高度尺寸 |
2.3.4 浴盆尺寸 |
2.4 车体结构形式概述 |
2.4.1 侧墙的结构形式 |
2.4.2 端墙的结构形式 |
2.4.3 底架的结构形式 |
2.4.4 撑杆及辅助设备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车体结构的强度、刚度分析 |
3.1 理论依据及参考标准 |
3.1.1 理论依据 |
3.1.2 参考标准 |
3.2 计算模型的确定及建立 |
3.2.1 计算模型的确定 |
3.2.2 模型的建立 |
3.3 结构的离散 |
3.3.1 定义材料及单元类型 |
3.3.2 结构的离散化 |
3.4 受力分析及加载 |
3.4.1 受力分析 |
3.4.2 工况组合的确定 |
3.4.3 载荷的添加 |
3.5 计算结果 |
3.5.1 方案一计算结果 |
3.5.2 方案二计算结果 |
3.5.3 方案三计算结果 |
3.6 结果校核 |
3.6.1 强度校核 |
3.6.2 刚度校核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车体模态分析 |
4.1 车体模态分析算法原理 |
4.2 车体模态分析 |
4.3 结果分析及评定 |
4.3.1 结果分析 |
4.3.2 结果评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车体结构选型研究 |
5.1 计算结果的处理 |
5.2 经济性能比较 |
5.3 结构性能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撑杆位置优化研究 |
6.1 研究方案的拟定 |
6.2 计算结果输出 |
6.2.1 方案一计算结果 |
6.2.2 方案二计算结果 |
6.2.3 方案三计算结果 |
6.2.4 三个方案的对比 |
6.3 撑杆布置对模态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9)新型焦炭运输专用敞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外专用货车现状及技术发展 |
1.2.1 美国 |
1.2.2 澳大利亚 |
1.2.3 欧洲 |
1.2.4 俄罗斯 |
1.3 我国专用货车现状及技术发展 |
1.4 各国焦炭运输专用货车现状 |
1.5 焦炭运输需求分析 |
1.6 研究制造新型焦炭运输专用敞车的意义 |
1.7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车辆主要结构选型研究 |
2.1 车体总体结构形式的确定 |
2.2 底架结构形式的确定 |
2.2.1 中梁结构型式的确定 |
2.2.2 采用小横梁布置 |
2.2.3 冲击座及其拉铆钉连接方式 |
2.2.4 整体式上心盘 |
2.2.5 下侧门搭扣 |
2.3 侧墙结构形式的确定 |
2.3.1 侧柱和横带的布置 |
2.3.2 栓结座 |
2.4 端墙结构形式的确定 |
2.5 车门的确定 |
2.6 制动系统 |
2.7 车钩缓冲装置 |
2.8 转向架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车辆主要技术参数的选取 |
3.1 自重系数 |
3.2 比容系数 |
3.3 车辆长度 |
3.4 车辆宽度 |
3.5 车辆高度 |
3.6 材料 |
3.6.1 许用应力对比 |
3.6.2 耐腐蚀性能对比 |
3.6.3 采购成本对比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车辆技术方案研究 |
4.1 总体思路及目标 |
4.1.1 总体思路 |
4.1.2 研制目标 |
4.2 主要技术特点 |
4.3 方案介绍 |
4.3.1 性能参数与基本尺寸 |
4.3.2 主要结构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车体结构强度研究 |
5.1 有限元分析方法 |
5.2 车体静强度与刚度分析 |
5.2.1 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
5.2.2 载荷工况的确定 |
5.2.3 强度和刚度评定标准 |
5.2.4 车体刚度与强度计算结果及评定 |
5.2.5 结构静强度与刚度计算结论 |
5.3 车体结构疲劳寿命分析 |
5.3.1 疲劳载荷 |
5.3.2 疲劳寿命估算方法 |
5.3.3 有限元模型 |
5.3.4 应力计算结果 |
5.3.5 疲劳寿命评估结论 |
5.4 静强度试验研究 |
5.4.1 试验载荷工况 |
5.4.2 试验评定标准 |
5.4.3 试验数据整理 |
5.4.4 试验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车体侧墙外胀分析 |
6.1 侧墙外胀原因及评定标准 |
6.1.1 外胀原因 |
6.1.2 侧墙刚度评定标准 |
6.1.3 车体侧墙刚度 |
6.2 仿真分析验证 |
6.2.1 作用在车体上的载荷 |
6.2.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经济性分析 |
7.1 运输经济效益 |
7.2 装载加固效益 |
7.3 制造维修成本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铁路货车焊接车体疲劳寿命的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工程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车体材料现状 |
1.2.2 焊接车体结构疲劳寿命的有限元分析 |
1.3 课题目的与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焊接结构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2.1 焊接结构疲劳强度的影响因素 |
2.1.1 应力集中 |
2.1.2 平均应力的影响 |
2.1.3 焊接缺陷的影响 |
2.1.4 板厚的影响 |
2.2 名义应力法 |
2.2.1 Miner累积损伤准则 |
2.2.2 疲劳分析方法 |
2.2.3 疲劳分析思路 |
2.3 危险点应力法 |
2.3.1 单元类型及划分要求 |
2.3.2 建立含焊缝有限元模型应注意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车体结构的建模及有限元分析 |
3.1 C70敞车简介 |
3.2 用于结构强度的有限元模型 |
3.2.1 车体材料特性 |
3.2.2 网格划分 |
3.2.3 AAR标准工况分析 |
3.2.4 车体组合工况分析 |
3.3 计算疲劳应力幅 |
3.4 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危险点应力法和名义应力法的焊接结构车体的疲劳寿命的有限元分析 |
4.1 用于疲劳寿命的有限元模型 |
4.1.1 模型的建立 |
4.1.2 有限元分析结果 |
4.2 基于AAR标准的疲劳寿命计算 |
4.2.1 基于AAR标准的随机应力计算 |
4.2.2 考虑平均应力影响下评价疲劳寿命 |
4.2.3 未考虑平均应力的AAR标准的疲劳寿命计算 |
4.2.4 疲劳寿命评价结果 |
4.3 三种疲劳寿命有限元分析结果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等效结构应力法评价焊接车体寿命 |
5.1 等效结构应力法 |
5.1.1 结构应力的计算 |
5.1.2 等效结构应力的转化 |
5.1.3 主S-N曲线 |
5.2 焊缝结构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
5.2.1 用于等效结构应力法分析的有限元模型 |
5.2.2 修正后模型的有限元分析 |
5.2.3 车体焊缝评估位置 |
5.2.4 求取焊缝的等效结构应力 |
5.3 焊缝疲劳寿命评价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AAR标准环境载荷谱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关于C_1型货车中梁下盖板结构改进的意见(论文参考文献)
- [1]焊接结构疲劳强度研究及其应用[D]. 宋占勋. 北京交通大学, 2012(10)
- [2]铁路货车纵向载荷谱特性研究及应用[D]. 路梓照. 北京交通大学, 2016(07)
- [3]新型铝合金煤炭漏斗车车体有限元分析及结构优化[D]. 李猛.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4]C70A型运煤敞车设计研究[D]. 刘海鹏. 大连交通大学, 2008(05)
- [5]基于线路试验的C80车体结构载荷谱与动应力响应分析[D]. 赵一娇. 北京交通大学, 2015(06)
- [6]铁路货车车体载荷谱测试及疲劳强度评价研究[D]. 赵方伟. 北京交通大学, 2015(10)
- [7]载重100t运煤专用敞车车体结构选型研究[D]. 寿昱雯. 西南交通大学, 2012(10)
- [8]关于C1型货车中梁下盖板结构改进的意见[J]. 张海秋. 铁道车辆, 1967(08)
- [9]新型焦炭运输专用敞车研究[D]. 李冬.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0)
- [10]铁路货车焊接车体疲劳寿命的有限元分析[D]. 李忠林. 大连交通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