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方国家政府调控出版业的主要经济手段(论文文献综述)
黄先蓉,周莹珣[1](2008)在《中外出版业宏观管理体系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外出版业宏观管理体系在管理主体、管理客体和管理手段方面都有不同。管理主体上,中外政府专门机构在出版业宏观管理中职能不同、行业协会在出版业宏观管理中地位不同;管理客体上,经国家批准进入出版市场、以营利为目的的出版物商品经营者在中外也存在较大差异;管理手段上,西方出版业发达国家,政府多运用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调控出版业,对出版业的管理更侧重于宏观管理和间接管理;在我国,则主要使用行政管理和法律管理,管理更为微观、直接。
曾庆宾[2](2003)在《中国出版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新中国的出版业,经历了五十多年的风雨发展历程。出版单位经历过企业、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发展、演变过程。由于出版业显着的意识形态特征,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党和政府机关的附属物,过分地强调其政治和教化功能,其发展历程和共和国的发展历程一样,几经风雨,几经周折。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并强调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我们认为出版业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成长期的主导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因此,研究如何发展、壮大我国出版产业,使它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无疑具有深远的政治和现实意义。 本论文研究方法以实证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方法,描述和揭示了我国出版业发展的轨迹;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运用统计、数学工具对我国出版业的现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解剖分析;运用类比、归纳、演绎的方法,明确了我国出版产业发展的路向和实际操作的策略选择。 本研究论文共分四篇:第一篇,说明本研究论文的研究目的,选题背景及文献综述;第二篇,描述了出版的起源、出版物与出版产业、西方出版产业及我国澳港台地区出版产业的现状,为以后中国出版产业的发展的研究打下基础;第三篇,分析了我国出版业目前的现状,我国出版业加入WTO后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着重分析了我国出版业存在的弊端,为研究我国出版产业发展理清思路;第四篇,厘清了长期困扰我国出版产业发展的三个概念性问题,探讨了如何发展我国出版产业的战略导向和制度安排,研究了影响出版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并归纳了研究的结论和研究的局限。 本研究论文的创新方面:(1)通过实证和理论归纳、演绎的方法,证明了我国出版物是商品,出版社是企业,出版业是产业,从理论上还出版产业以本来面目八2)设置一套较完整的出版产业发展的战略和制度框架体系,提出了发展我国出版产业的整体设想及操作策略。诸如出版产业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制度创新、产业核心竞争力、国家产业政策等等。这些将对我国出版产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姚德权[3](2005)在《基于执政安全视野的新闻出版规制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执政党政治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出版安全在新的历史时期,日益凸现其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的重要战略地位。因此,开展对新闻出版产业及其规制的研究,无疑拓宽了执政安全研究的领域,对于加强党的重要思想宣传阵地,发展先进文化,积极创造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以及防范中国共产党执政风险,维护执政安全,巩固执政地位至关重要。 本文试图从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联系、理论研究与调查研究相结合、历史分析与逻辑归纳共同推进方法入手,以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出版规制与执政安全的观点为“内核”,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球化视野的新的时代环境和条件为背景,观察和研究中国新闻出版业规制与执政安全问题。 站在一个全球的视角考察新闻出版规制,不难发现新闻出版规制带有普遍性。不论东西方国家,也不论何种社会制度,对新闻出版进行规制都是维护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国外的学者提出的“集权主义传播理论”、“自由主义传播理论”、“社会责任传播理论”等,反映了西方国家新闻出版规制演变历史;我国学者提出的“喉舌论”、“舆论导向论”,也突出反映了我国新闻出版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党和政府对新闻出版业实行规制,是基于政治、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的考虑。一方面,外部效应理论是新闻出版规制的重要理论依据,通过规制,可以充分发挥新闻出版的正外部效应,最大限度减少负外部效应;另一方面,正确导向是加强新闻出版规制的现实动因。在现代社会,新闻出版已成为影响、左右社会思想和社会情绪的重要工具。利用和驾驭好新闻出版,是衡量执政力量执政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确保正确出版导向才能科学规制新闻出版,保持社会稳定,维持长治久安。 市场准入是一种重要的防范新闻出版导向安全隐患的制度设计。对可能的新闻出版导向风险,防范先于治理。在新的新闻出版机构的市场准入上把好关,是保证整个新闻出版导向正确安全的前提。要变革完善市场准入规制,加强机构准入、业务准入、人员准
吴立斌[4](2011)在《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中国开始重新崛起为世界性强国。但是,当代中国的崛起更多是经济等硬实力的崛起,而不是文化等软实力的崛起。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严重缺失,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还相当滞后,中国在世界上的文化影响力还相当有限,中国的对外舆论力量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还极不相称,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舆论环境塑造权还掌握在西方媒体的手中。以CNN、BBC、《纽约时报》为代表的西方主流媒体,它们所传播的中国声音、中国形象,以及它们传播中国声音、形象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受众关于中国舆论的视听和认知,基本上掌握了当今国际涉华舆论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它们将中国发生的事情按照西方国家的思维方式和价值标准进行报道传播,形成了涉华舆论传播的强势,对中国的文化传统、核心价值观、内政外交形成冲击和干预。这样一种发展态势向中国提出一个紧迫性课题:发展软实力,掌握国际话语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适应地对外舆论力量,已经成为中国政府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性任务。这一战略任务能否完成考验中国能否真正崛起。历史与现实一再证明,只有硬实力与软实力同时崛起的大国,才能称得上是真正崛起的世界性强国。70年代所谓苏联的崛起(军事崛起),以及80年代所谓日本的崛起(经济崛起),都只是硬实力的崛起,都是不全面、不可持续的崛起,最终的结果是“一个解体、一个停滞”。媒体的国际竞争力表现为两个力——媒体国际传播力与媒体国际影响力。当代中国媒体经过30年的改革与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多介质、多层次、全方位的传媒体系。历史看,中国媒体的国际竞争力有了相当程度地提升。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媒体相比,中国媒体的国际竞争力还相当欠缺。在国际传播力方面,中国媒体的传播基础实力、传媒产业发展水平、信息生产能力,与世界传媒强国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尽管传播基础实力近年来有了一定改善,但是传媒产业水平、信息生产能力两方面仍相当落后。在国际影响力方面,中国媒体的国际受众接触率、国际公信力、“走出去”能力,与西方发达国家传媒相比,差距更为明显。中国媒体目前面临的一种尴尬局面是:“传而不通”,中国媒体拥有与西方一流媒体相差不大的全球覆盖率,但却只拥有为数不多的国际受众接触率、落户率、收视率、收听率、收读率;“通而不受”,在为数不多的接触率、落户率、收视率背后,更难见有实质性地中国媒体国际公信力和国际舆论引导力的提高。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所面临的这种“有覆盖率而没接触率,有接触率而没公信度”的情况,将长时期得到维持,中国媒体的国际竞争力仍亟待提高。制约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国际影响力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不是某个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众多交互性因素所产生的结果。这就需要我们深入仔细梳理制约中国媒体影响力发展的深层次、根本性原因,探究问题背后的问题,给出一个客观辩证的问题单。第一,以经济、科技为基础中国综合实力虽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国还不能拿出更多的资源去发展国际传播力。第二,在当代国际传播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中国媒体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有中国特色的、具有国际公信力地国际传播战略。第三,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之上的中国媒体传播体制,明显落后于国际传播发展现实,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中国媒体的新闻生产力,制约了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活动空间。第四,当代中国媒体所走的发展路线主要还是一种内向型发展路线,而不是一种内向型与外向型并重的发展路线。第五,中国媒体在进行国际传播时缺乏敏锐的机遇意识,面对突发性地重大事件时,还不善于进行危机传播,变危机为契机。鉴于以上五方面原因,笔者认为,中国媒体要想从根本上提高中国媒体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必需通过两条途径:第一,大力发展中国综合国力,强化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建设,推动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跨越式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当代中国发展现实和全球视野,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出发,紧密联系经济全球化、传媒全球化、传播全球化的发展现实,适应当今世界传媒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趋势,适应当今世界信息传媒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潮流,依托现阶段的中国媒体格局、媒体资源分布,以核心、骨干媒体为建设重点、为有效抓手,紧紧围绕骨干媒体,调动各种政治、经济力量进行传媒资源的重新配置与重新整合,坚持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建设并重,中央媒体与非中央媒体并重,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并重,坚持媒体国内发展与国际发展并重,大力提升中国媒体的基础设施水平、信息播发能力、产业经营实力、国际竞争力,加大经济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在未来5-10年,构建若干个语种多、技术先进、信息量大、受众广、影响力强、覆盖全球的跨国传媒集团,使我们的图像、声音、文字、信息更广泛地传播到世界各地,进入千家万户,实现我国重点媒体集团国际传播能力的跨越式发展,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称的媒体国际传播能力。第二,实施国际传播新战略,打造中国媒体的国际公信力,提升中国媒体的国际话语权。不断地改变和创新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观念、传播内容、传播手段、传播体制和政策,提高中国媒体国际传播的针对性、感染力和实效性,在涉华舆论和国际重要舆论争夺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着力加强国际新闻事件的第一时间报道、现场报道、首发报道、独家报道、全面报道和权威报道,最大限度地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独家性、权威性和全面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新闻报道的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实现重大国际新闻事件报道“首发有我,首发用我”,创新国际传播艺术和技巧,善用国际受众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和语言,把中国的历史文化、民族精神、时代风貌、价值观念融汇于国际传播内容之中,大力推进传播内容的全球化和本土化,加大对对象国和本土事务的报道力度,努力推出一大批具有“中国视角、亚洲元素、全球视野”传播力作,积极创新国际传播体制机制建设,打破束缚国际传播能力发展、国际传播能量释放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塑造中国媒体的灵活性、应变性和机动性,完善媒体报道机制与信息发布体制,加强媒体危机传播体制机制的持久性和柔韧性建设,为中国媒体的危机传播提供一个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
李玉军,魏墨济[5](2018)在《西方学术期刊经济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以研究西方国家学术期刊经济机制,为中国学术期刊突破瓶颈、实现"走出去"战略提供经验借鉴为目的,以文献整理方法、资料归类方法、经济学基本方法论、马克思主义辩证统一法等为主要研究方法,进行材料搜集与研究。其主要研究结果是:"学术期刊经济机制"就是学术期刊在出版的组稿、审稿、编辑、印刷、发行等环节形成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与内在统一的经济关系机理。学术期刊运行在经济上分解为自身创收与成本经费支出、政府与社会组织经费投入与资助等四个方面。其中学术期刊自身创收包括:广告收入、发行收入、版面费收入、论文使用权出售费收入与会议收入等;西方国家政府、民间组织基金经费的投入包括财政拨款出版基金、政府资助与补贴、税收减免、政府低息贷款、邮寄费用等政府优惠政策以及社会民间组织对学术期刊设立的各种基金;学术期刊经济支出包括编辑人力成本、办公费用、稿酬费用、固定资产使用与折旧成本、厂商印制费用以及邮寄费用等;世贸组织相关规则对出版物的经济诉求及开放获取期刊经费来源问题等方面也是学术期刊经济机制的内在要素。其研究结论是:西方国家学术期刊经济运行的诸环节、诸因素并没有形成学术期刊本身的"用来交换的"市场活动,而有的是学术期刊以外的经济活动,并且这种经济活动旨在传播学术成果,不以盈利为目的,因为"经济机制"可以是非市场化的。西方国家学术期刊上述经济行为及其构建的经济机制既不是市场行为,也不能由此产生市场机制。因此,西方国家学术期刊往往不具有商品属性,其经济运行机制对于中国学术期刊的发展无疑具有不少启迪作用。
李祥洲[6](2004)在《国外出版业宏观管理体系探析》文中研究指明发达国家在出版企业管理上曾经实施多种出版管理制度,如审查制度、特别许可证制度及保证金制度等。18世纪后,随着出版自由制度的产生和实行,各国陆续开始实行登记制度,并随之产生、形成了与登记制配套的宏观管理调控体系,包括法律管理体系、经济调控管理体系及行业协会管理体系等。这些管理体系,有很多成功的地方,也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全面研究,了解这些管理体系对我们当前的出版体制改革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赖政兵[7](2012)在《中国出版业制度创新研究》文中认为1978年以后,中国社会进入了转型期。不同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中国的转型“首先是指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使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同时还伴随着“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多方面的深刻变迁”过程。转型过程中,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变革必然要求出版业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出版转型同时也是中国转型的一个组成部分。本论文认为,产业属性是出版业的自然属性,是根本的、基础的、本质的属性;而其传播内容的意识形态属性形成了出版业的社会属性,即出版业的文化属性和政治属性。这些属性衍生出了出版业的三大功能,即:宣传导向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商业经营功能。出版产业既不同于“僵化的为纯工厂功能”的“制造业”,也不同于直接提供劳务的“服务业”,它具有“实质物品价值低”而“内容的价值高”的“内容产业”特质。出版物是一种文化商品,消费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程度;出版商品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征;出版物是一种内含版权的商品;出版物有显着的差异化。在中国,出版业的制度变革应看作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制度变迁在总体上是由国家作为制度主体进行制度选择,国家扮演着制度决定者的角色,是制度供给的主要来源。在这种情况下,出版行业必然遵循路径依赖的规律,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渐进式的制度变迁。因此,研究中国出版经济必须首先研究中国出版业的制度环境,制度环境是出版经济研究的约束条件。总体来看,我国出版业主要由准入、内容和产权制度三部分构成。我国出版业现行制度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当时,建立和壮大国营出版社的力量,以及对私营出版业(包括出版、印刷、发行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对后来我国的出版体制形成了巨大的影响。1978年以后,中国社会进入了转型期,但这个变迁过程所依赖的路径正是以“国营”为根本特点的计划体制。30年来,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相继改革的推动下,我国的出版业制度改革也逐渐深入,经历了增量发展、结构优化和深化改革三个阶段。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版业制度变迁的本质,也是为了解放被旧的出版制度所束缚的生产力,进而繁荣我国的出版事业。总体来说,我国出版业制度创新的特点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以强制性变迁为主,诱致性变迁为辅,二者相结合;第二,我国出版业制度变迁的模式是“渐进式”的。这30年来,利益驱动是出版业制度创新的主要动力。利润的潜在驱动是出版业制度创新的根本动力,但是,出版业的制度创新也往往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比如主体竞争程度、技术因素、交易费用的制约以及政府的行政干预等。本文从康芒斯的理论出发,把交易活动划分成三种类别,包括市场交易、管理的交易或称企业内交易和政府交易,与其相对应的是现代社会中三种基本的制度安排,即市场、企业和政府。这三种交易方式或三种制度安排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首先是市场交易和企业内交易的关系。企业是选择市场交易方式还是选择企业内交易方式,取决于企业独立生产的生产费用节省和市场上的交易费用的比较。其次是企业内交易和政府管理的关系。企业内交易和政府交易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个人选择和公共选择(即非个人选择)的关系。最后是政府和市场存在着既相互替代又相互补充的关系。一方面,市场失灵表现在政府能够替代市场是因为政府能够节约一定程度的交易成本,但另一方面,政府本身也会产生费用,比如运行成本以及腐败导致的经济无效率。本研究论文共分七章,每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明确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描述、分析和总结目前与本选题相关的学术研究的现状,介绍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主要创新点及不足。本文还分析了出版业企业面临的机遇、挑战以及政府对出版企业的规制问题。第二章是中国出版制度的构成及其特点。首先,本章对出版业的内涵、功能和经济特征进行了一个总结。出版业兼具产业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二者决定了出版业同时具有宣传导向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和商业经营功能。出版物是一种文化商品,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征,是一种内含版权的商品,同时也有显着的差异化。在我国,出版业的制度主要由准入、内容和产权三部分构成。改革开放来,出版业制度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先后经历了增量发展阶段、结构优化阶段和体制改革阶段。第三章是中国出版业制度的三角框架及博弈分析。本章提出了转型期中国出版业制度创新的分析框架,即三角分析框架。在制度三角的基础上引入博弈分析框架,建立了一个在出版业制度创新中政府和企业围绕着放权让利进行的博弈分析框架。模型证明,如果上缴利润控制权在政府手里,公司化的结果是政府给企业的补贴减少,同时上缴增加。同时非国有化比例增加导致的结果是一样的。如果上缴利润控制权在企业手里,提高经理利润分配权同样会导致政府补贴减少,同时上缴增加。这意味着利润控制权无论是在政府手里还是出版企业手里,提高公司化比重以及非国有化比重都能够提高利润上缴水平同时减少政府对企业补贴,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第四章主要从企业制度的维度探讨我国出版业制度创新的问题。首先,本章阐述西方发达国家出版业企业制度的经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国外出版企业大多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并以公司制为主要形式。然后,本章分析了我国出版业企业制度存在的问题。我国大部分经营性出版单位的转制是通过政府主导来推动的,长期以来事业单位的传统观念和管理模式导致转制流于形式,出版单位内部交易成本过高。接下来,本章探讨了我国出版业企业制度创新的路径。本章认为,企业的交易成本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出版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必须促进出版企业内部市场化,实现管理机制再造,降低企业内交易成本,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最后,本章还以广东出版集团、读者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第五章为出版业市场制度的创新。首先探索了中国出版业发展的目标选择,出版业虽然具有与其他产业的差异,但更多的则是共性,尤其是在确立市场化的发展目标选择上,实践表明市场化的发展道路是有利于中国出版业的发展的。而市场机制的确立和创新需要从产权、公司治理结构和竞争性市场等方面的制度准备,这样才能为市场机制的创新奠基机制,这些方面也是中国出版业在确定了市场化发展路径中所缺少和存在不足的。与此同时,市场机制也是存在缺陷的,尤其是在出版业发展的方面,存在与政府机制和企业内部机制的互补,需要准确界定企业、市场和政府的边界。探索市场制度创新的有效路径,需要从基础、主体、过程和方式上进行创新,即通过市场化方式重构出版企业产权制度,建立现代出版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竞争性的出版市场和发展新型的出版市场交易途径。第六章为出版业政府管理制度的创新。首先,本章指出了出版业政府管理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即不仅在规制指导思想上,在规制模式和内容上,出版业都存在路径依赖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本章提出,出版业的政府规制应遵循市场规则,采用分类规制原则,推动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至于在具体制度方面,本章分别从规制模式、准入制度、审查方式和市场监管方面论述了具体制度的创新。第七章为出版业制度创新的评价、风险控制及对策。本章强调,在保证国家文化安全和执政党执政地位的基础上,政府要创新对出版业管制的方式和方法,提高管制的效率。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构建了出版业的制度三角分析框架,特别是将非政府组织和中介机构纳入到了出版业制度三角的理论分析框架中来。从康芒斯的理论出发,本文以制度三角为理论分析框架,分别从政府交易、企业内交易和市场交易的角度出发来论述出版业的制度创新。不过,在政府、企业和市场的中间地带,还存在着另外两个重要的组织或者中介——非政府组织以及市场中介。在出版行业中,非营利性协会组织,一方面能够联系和调动出版企业自我规范和协作,同时便于政府与出版界的沟通,因而在很多方面往往可以发挥远超政府直接管理而能够发挥的影响和作用。因此,本文指出,一方面,政府必须加强出版业行业协会的自律管理,推动各种非政府组织的建立,搭建起政府交易、市场交易以及企业交易的中介平台;另一方面,企业要增强市场竞争意识,使用各种市场中介服务来减低运营成本,改进企业运营管理,提高运营效率。(2)提出我国出版业政府规制模式应当由二重模式改革为三重模式。我国当前的规制模式是一种二重监管,即由要监管层次和配合监管层次构成。本文认为,我国未来出版业规制模式可以设置三层监管模式:第一重是中共党委负责意识形态控制,但不能以意识形态为指挥棒直接干预出版业。第二重是出版业政府专门规制部门。第三重是出版业行业协会。把行业管理职能交还出版业协会,改变出版业协会“二政府的状态”。当前我国出版业行业协会只不过是出版业政府主管部门的代言人,行政化倾向非常严重,并未真正起到行业管理的作用。今后出版业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步伐,从直接管理转变为加强监督,为出版业行业协会的运作创造空间。出版业行政管理部门在做好市场监管、产业调控的基础上,将大量微观的、技术性和事务性的职能向行业协会这样的社会组织转移,让行业协会把政府原来承担的行业统计、行业信息的发布、市场的整顿规范等一部分服务经济的职能承担起来。从体制上、机构设置上解决政府部门与行业协会的职能划分,确立出版行业协会的合法地位。(3)在制度三角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一个政企围绕“放权让利”的博弈分析框架,拓展了制度三角分析,使得制度三角分析更为深入。本文的政企博弈分析框架还为这个制度三角分析提供了一个坚实的数理分析基础,使得制度三角分析的逻辑更为严密,经济学直觉更为直接。借鉴最新的博弈论分析方法,本文发现政府主导的市场化——包括公司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及提高非国有经济比重,显着提高了政府和企业的收益。同时本文的博弈分析框架也表明,在出版业企业改革进程中,不正当的企业寻租行为导致了社会福利的无谓损失。这个模型的结论也证明,市场化有助于提高政府和企业的双方利益,结合实际,在保证国家文化安全和执政党地位的前提下,应创新出版业管制方式和方法,提高管制效率。
齐仁庆[8](2012)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取向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渐突出。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文化产业承载着发展经济、传承文化的重任。满足社会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离不开文化产业;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离不开文化产业;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离不开文化产业;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离不开文化产业。面对全球化,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于这样一个深刻影响中国社会发展与现实生活的新兴产业,予以密切关注和深度解读十分必要。文化产业不同于纯物质形态的商品生产行业,不能按照一般意义的经济活动来理解,它具有文化、政治、意识形态等特殊属性与功能,文化产业的发展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乃至个人的思想文化生活等密切相关。在文化产业生产过程中,内在的外在的,国内的国际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生产者与管理者,不同的参与者从自身利益和需要出发,对文化产业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有着各自的价值取向。本文以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为基础,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目标,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取向,就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有关价值取向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全文内容摘要如下:引言,介绍有关本文选题的一些基本情况。包括:确定选题的出发点;选择文化产业的价值取向作为研究方向的依据;选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全文的结构和内容;进行研究的指导理论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文化产业基本理论解读。开展文化产业问题研究,首先要对文化产业的基本问题予以理论解读和分析。包括:文化产业的基本概念;文化产业的门类;文化产业的属性;文化产业的功能;文化产业的特征。文化产业这些基本问题,国内外的理论界和学术界做出了各不相同的分析和解读,本文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情出发,阐述这些基本理论问题。第二章,文化产业的理论探讨和发展现状。如果说第一章是从横向上解析文化产业的基本理论问题,本章则是从文化产业的纵向发展过程,透过国内外文化产业的发展实践,以及国内外围绕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问题所形成的各种理论观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对文化产业的基本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包括:国外关于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概况;文化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文化产业诞生地是西方发达国家,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许多学者对文化产业的各种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从法兰克福学派在批判中认识文化产业,到伯明翰学派对文化产业的宽容,再到美国理论界对文化产业的认同,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理论研究逐步发展和成熟。文化产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欧洲国家、亚洲的韩国与日本都已形成了一定规模,成为这些国家经济发展中的支柱性产业,各国在发展文化产业中制定了各具特色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走过各不相同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积累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文化产业进入中国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伴随文化产业实践发展,从理论界到党和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认识和政策制定,都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国文化产业真正进入了发展时期。文化产业的发展给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带来许多新的变化。第三章,意识形态与文化产业的价值取向。意识形态是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产业中必然要涉及到的一个基本问题。意识形态属性是文化产业的特殊属性,是涉及到文化产业发展方向的根本问题,研究文化产业的价值取向问题,必须从意识形态和文化产业的多角度关系解读文化产业的价值取向。包括:文化产业中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和文化产业的生产与消费;意识形态和文化产业部门;主流意识形态与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始终包含着意识形态问题。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正确处理意识形态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树立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兼顾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文化产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发挥促进作用。第四章,全球化与中国文化产业的价值取向。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一种内涵丰富的发展趋势,首先发轫于经济领域,继而扩展到文化领域、科技领域。全球化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产业借助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吸收国外的资本、技术及管理经验等,取长补短,实现快速发展。全球化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也带来了冲击与挑战,西方发达国家利用文化产业发展上的强势地位,在进行文化交流、文化贸易的同时,有目的地推行其文化价值观、社会价值观、意识形态观,对中国社会的文化建设、思想建设健康发展构成威胁。包括:全球化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全球化给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双向效应”;积极应对全球化,引领中国实现文化产业价值取向良性发展。积极应对全球化,抓住机遇,化解冲击,实现发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把握住文化产业发展的正确导向,把文化产业发展和繁荣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相结合,使文化产业成为建设主流意识形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渠道和载体。第五章,正确引领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取向的对策与路径。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实现正确的文化产业价值取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从党和政府的宏观政策指导,到文化企业的微观生产过程中,都要重视文化产业价值取向问题,要从中国国情出发,积极构建实现文化产业价值取向的对策和路径。包括:坚持科学理论指导是引领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取向的理论前提;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引领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取向的制度保障;发挥党和政府职能是引领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取向的关键所在;建立创新发展机制是引领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取向的动力源泉;培育大型文化企业是引领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取向的实体基础;打造文化产业品牌是引领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取向的重要条件。从党和政府层面上的理论指导与政策制定,到文化企业的具体生产过程,要把文化产业价值取向问题融入到文化产业的发展之中。文化产业的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关系到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关系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系到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建设。要理顺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文化产业发展三者关系。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前途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确立实现文化产业价值取向的应对措施和发展路径。
尹章池[9](2005)在《中国出版体制改革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出版体制改革是出版制度创新与变迁的过程,也是体制转型的过程。出版体制转型问题的研究必须深入到制度层面。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与交易费用理论和制度分析方法、公共选择理论的规则分析和规则变革、后发优势理论的落后制度后发优势分析等等,为出版体制转型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方法和途径。产权制度改革是一切企业改革的必然选择,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和出发点,对出版企业而言亦如此。但是,出版企业不同于一般企业的特点在于其产品所含内容的特殊规定性,即出版物是商品,但又不是一般商品,因此,出版企业的改革又不同于一般企业的改革,要分析其内容产业的制度特点,即内容制度。故而出版企业改革较其他国有企业复杂,要应用复杂性思维方法综合分析出版改革的制度及其变迁问题,从而找准出版改革的动因、基点和模式。 关于中国出版体制改革方面的研究,自出版改革以来,一直是出版学的重要课题。但此前主要是开展了一些零碎的、工作经验式的、或某一局部方面问题的探究,缺乏整体和系统的研究。更为重要的是缺乏运用新兴学科理论方法对出版体制改革进行制度分析的研究。这样使出版体制改革缺乏制度基础、理论体系和逻辑主线,这些对于中国出版体制改革极为不利。因此,以制度分析法对中国出版体制改革进行整体研究就非常必要而且重要。 解放出版生产力,或者说发展出版产业和出版经济是出版体制改革的目的。因此,本文实质上是围绕着中国出版产业的发展这条主线而展开的。从出版体制改革的动因分析到基点分析,从出版体制的产权制度分析到内容制度分析,从体制改革的成就分析到改革的原则分析,从产权改革模式到内容改革模式,从市场规则到政府制度等,都是在以发展出版产业为主线的基础上探讨出版体制改革的。出版体制转型表明我国出版体制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基本构架或改革模式是一种动态的不断调整内容体系的柔性结构,总的态势是由适应计划经济的出版体制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出版体制转变。 全文共分8个部分。 1、引论部分。概述了中国出版体制改革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发现中国出版体制改革研究
秦洁雯[10](2014)在《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9年,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曾培炎在《关于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进文化、教育、非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保健的产业化”,这是文化产业第一次被正式纳入国家发展计划的政策,也是作为文化产业子系统的出版业产业化的开端。出版产业经过10多年发展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如内容同质化、图书价格虚高、恶意价格战、库存高、传统出版企业与数字出版企业协作性不强等。直到2011年4月20日,《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将基本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健康繁荣的现代出版物市场体系作为“十二五”时期新闻出版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随着行政部门对建设出版物市场体系的重视,众多学者也逐渐对出版物市场体系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剖析,为建设出版物市场体系献计献策。出版物市场体系是出版产业的载体,建立出版物市场体系有利于推进我国出版产业的繁荣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展开研究(仅限于我国大陆地区)。本文以产业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复杂科学管理等相关理论为指导,系统分析了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的建设目标,并构建了基于出版要素市场推动的出版物市场体系运作模式,同时提出了建设出版物市场体系的思路,初步形成了建设出版物市场体系的理论体系。总的来说,本文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研究的。第一章,首先,对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的背景与意义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本论文选题的必要性。其次,在对已有出版物市场体系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明确了本论文要研究的内容,理清了研究思路。第二章,对出版物市场体系的基础理论进行探讨。本章以市场体系概念及其发展历程为基础,结合出版业发展现状,对出版物市场体系的概念内涵、出版物市场体系的类型、出版物市场体系的特征及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的意义进行尝试性的探究,为本文的研究开展打下了理论基础。出版物市场体系是由出版物市场交易中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出版商品市场和出版要素市场共同构成的有机系统。按照交换对象属性可分为出版商品市场和出版要素市场两类,而按照市场的基本功能可分为教育出版市场、专业出版市场和大众出版市场三类。出版物市场体系除了具有一般出版物市场体系的统一性、开放性、竞争性、有序性外,还具有不同于其他商品经济领域的特征,如出版物生产目的的非赢利性、出版物产品使用价值的精神性、出版物市场交换价格的背离性、出版物市场消费的非消耗性。第三章,对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具体来说,本章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出版商品市场的基本情况。以产业组织理论为指导,从出版商品市场发展规模、出版商品市场发展结构、出版商品市场运行效率三个方面展开分析;二是出版要素市场的基本情况。依据出版要素市场的类型,分别论述了出版生产资料市场、出版资本市场、出版技术市场、出版人才市场这四类出版要素市场的基本情况;三是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出版商品市场运行效率低下、出版要素市场建设进度滞后、出版物市场体系中非市场行为普遍、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不规范。第四章,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目标与运作模式的构建。首先,构建了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的评价体系。即以图书出版市场为例,设计指标体系,运用SPSS18.0软件对相关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得出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需是有效竞争、融合发展和个性化需求生产的市场体系;其次,在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依据国内出版物市场体系发展现状及国外出版物市场发展经验,构建了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目标以及适合我国的,基于出版要素市场推动的出版物市场体系运作模式;最后,提出实现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目标的原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原则:一是要协调出版物市场体系的文化性与经济性;二是要明确政府和市场机制在出版物市场体系资源配置中的角色;三是要适应出版行业发展趋势。第五章,加强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的思路。本章以复杂科学管理理论为指导,采用逆向思维方式,针对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目标及其运作模式,结合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的思路。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建设:一是大力加强现代出版要素市场建设。从积极培育现代出版要素市场主体;科学降低出版要素市场交易成本;创造出版要素市场发挥作用的条件三个方面进行建设。二是优化出版物市场体系的资源配置。包括开发出版企业的资源配置能力;创新出版物市场体系资源开发方式;加大出版物市场体系资源开发力度。三是改善出版物市场体系的发展环境。调控出版物市场体系的宏观环境;规范出版物市场体系的行业环境;优化出版物市场体系的企业环境。第六章,结论与展望。本章是对本论文的总结,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了三个结论:一是出版物市场体系的形成是一个不断打破垄断的过程;二是出版物市场体系的完善实质上是一个出版产业组织结构优化的过程;三是出版物市场体系的成熟依赖于整个国民经济市场体系的动态完善。同时,还对论文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反思,今后将不断深化研究。
二、西方国家政府调控出版业的主要经济手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方国家政府调控出版业的主要经济手段(论文提纲范文)
(1)中外出版业宏观管理体系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外出版业宏观管理主体比较 |
1. 政府专门机构在出版业宏观管理中职能不同。 |
2. 行业协会在出版业宏观管理中地位不同。 |
二、中外出版业宏观管理客体比较 |
三、中外出版业宏观管理手段比较 |
1. 行政手段地位不同。 |
2. 法律手段的异同。 |
3. 经济手段的力度不同。 |
(2)中国出版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篇 背景和框架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理论综述 |
1.4.1 多元化发展战略理论述评 |
1.4.2 非均衡发展战略理论述评 |
1.4.3 核心竞争力理论述评 |
1.4.4 产权理论述评 |
1.4.5 公司治理模式理论述评 |
1.4.6 企业家理论述评 |
第二章 分析框架 |
2.1 研究方法 |
2.2 研究过程 |
2.3 分析框架 |
第二篇 研究基础 |
第三章 出版和出版物 |
3.1 出版的起源 |
3.2 出版的涵义 |
3.3 出版物 |
3.3.1 出版物的演变 |
3.3.2 出版物的特征 |
第四章 出版业与出版产业 |
4.1 出版业的概念和内容 |
4.2 传统出版业与现代出版业 |
4.2.1 传统出版业 |
4.2.2 现代出版业 |
4.2.3 传统出版业与现代出版业的区别 |
4.3 出版产业 |
4.3.1 出版产业的概念 |
4.3.2 出版产业的产业属性 |
4.4 现代出版产业的特征 |
4.4.1 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 |
4.4.2 高度的社会化生产和专业化分工 |
4.4.3 生产过程和手段的现代化 |
4.4.4 资本运作特征明显 |
4.4.5 国际间的密切合作与激烈竞争并存 |
第五章 西方出版业的概况 |
5.1 西方主要国家出版业的演变 |
5.1.1 美国出版业的演变 |
5.1.2 英国出版业的演变 |
5.1.3 日本出版业的演变 |
5.1.4 德国出版业的演变 |
5.2 西方主要国家出版业的现状 |
5.2.1 美国出版业现状 |
5.2.2 英国出版业现状 |
5.2.3 日本出版业现状 |
5.2.4 德国出版业现状 |
5.3 西方主要国家出版业的特征 |
5.3.1 市场化程度高 |
5.3.2 组织结构优化 |
5.3.3 行业集中度高 |
5.4 西方出版业发展的势态 |
第六章 港、澳、台地区出版业 |
6.1 香港出版业 |
6.1.1 香港出版业的历史 |
6.1.2 香港出版业的现状 |
6.1.3 香港出版业的特点 |
6.2 台湾出版业 |
6.3 澳门出版业 |
第三篇 中国出版业的历史与现实 |
第七章 中国出版业的发展史 |
7.1 中国出版的起源 |
7.2 手工抄写出版时期 |
7.3 手工印刷出版时期 |
7.4 机械印刷出版时期 |
7.5 新中国出版史 |
7.5.1 起步发展阶段(1949年10月-1965年) |
7.5.2 受破坏摧残阶段(1966-1976年) |
7.5.3 恢复繁荣阶段(1977年至今) |
第八章 中国出版业的现状分析 |
8.1 出版业实力增强,内部竞争初步形成 |
8.2 出版物质量提高,精品迭出,买方市场形成 |
8.3 科技应用水平提高,载体形式发生变化 |
8.4 出版管理体制逐步建立 |
8.5 出版的法制建设日趋完善,行政管理水平提高 |
8.6 出版队伍稳步发展,出版业的凝聚力增强 |
8.7 出版对外交流不断扩大 |
8.8 产权结构仍然单一 |
第九章 中国出版业与西方出版业的比较 |
9.1 中西方出版规模不同 |
9.2 中西方出版业现代化程度不同 |
9.3 中西方出版资源整合化程度不同 |
9.4 中西方文化、文字上有巨大差异 |
9.5 中西方出版业赖以生存的市场基础不同 |
9.6 中西方出版业体制背景不一样 |
9.7 中西方出版业资金实力差距很大 |
9.8 中西方出版物的出口能力不同 |
9.9 中西方出版业市场化程度不同 |
第十章 中国出版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10.1 中国出版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
10.1.1 出版规模偏小 |
10.1.2 企业产权结构不合理 |
10.1.3 产业结构不合理 |
10.1.4 产品结构不合理 |
10.1.5 企业组织结构不完善,管理不科学 |
10.1.6 产业布局过于均衡 |
10.1.7 人员素质总体偏低 |
10.1.8 技术创新能力低,出版手段落后 |
10.1.9 出版市场体系不完善 |
10.2 宏观管理体制不完善,存在“双重管理”问题 |
10.3 外部生存环境问题 |
10.3.1 产业上游所处环境堪忧 |
10.3.2 产业下游所处环境恶化 |
10.3.3 产业融资不规范 |
10.3.4 税收优惠政策不完善 |
第十一章 WTO与中国出版业 |
11.1 WTO的相关条款与我方承诺 |
11.1.1 WTO的基本情况和准则 |
11.1.2 WTO中与出版业有关的规章条例 |
11.1.3 WTO协议中我国对外承诺的出版领域开放要点 |
11.2 加入WTO给中国出版业带来的挑战 |
11.2.1 我国现行的对出版业的保护措施 |
11.2.2 加入WTO对中国出版业的挑战 |
11.3 加入WTO给中国出版业带来的机遇 |
第四篇 中国出版产业发展研究 |
第十二章 需要澄清的三个概念 |
12.1 出版物是否是商品 |
12.1.1 理论综述 |
12.1.2 结论 |
12.2 出版社是否是企业 |
12.2.1 理论综述 |
12.2.2 结论 |
12.3 出版业是否是产业 |
12.3.1 理论综述 |
12.3.2 结论 |
第十三章 中国出版产业发展战略 |
13.1 产业发展 |
13.1.1 产业发展的涵义 |
13.1.2 产业发展的理论 |
13.2 中国出版产业的发展战略目标 |
13.2.1 发展战略目标的涵义 |
13.2.2 制定发展战略目标的条件 |
13.2.3 中国出版产业制定发展战略的现实基础 |
13.2.4 中国出版产业的发展战略目标 |
13.3 中国出版产业的发展战略 |
13.3.1 以规模经济为目标的多元化战略 |
13.3.2 以争夺世界出版产业市场为目标的全球化战略 |
13.3.3 以实现出版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的非均衡发展战略 |
13.3.4 以出精品、创名牌为目标的品牌战略 |
第十四章 中国出版产业结构调整 |
14.1 中国出版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依据 |
14.2 中国出版产业结构 |
14.2.1 中国出版产业结构现状 |
14.2.2 调整中国出版产业结构的选择 |
14.3 中国出版企业组织结构 |
14.3.1 中国出版企业组织结构变迁的轨迹 |
14.3.2 优化中国出版企业组织结构的探索 |
14.4 中国出版产业的产品结构 |
14.4.1 中国出版产业的产品结构问题 |
14.4.2 优化中国出版企业产品结构的策略 |
14.5 中国出版产业布局结构 |
14.5.1 中国出版产业布局的结构特点 |
14.5.2 调整中国出版产业布局的策略选择 |
第十五章 中国出版产业的产业制度创新 |
15.1 产权制度创新 |
15.1.1 产权的定义与出版业产权的界定 |
15.1.2 中国出版业产权的现状 |
15.1.3 出版业产权改革方向:产权结构多元化 |
15.1.4 国有出版企业产权改革的措施 |
15.2 经营制度创新 |
15.2.1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内涵 |
15.2.2 中国出版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现状与问题 |
15.2.3 中国出版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创新的构思 |
15.3 管理制度创新 |
15.3.1 企业家的内涵 |
15.3.2 企业家的激励与约束模型 |
15.3.3 通过报酬机制对中国出版企业经营者进行激励与约束 |
15.3.4 通过声誉机制对中国出版企业经营者进行激励和约束 |
15.3.5 通过竞争机制对中国出版企业经营者进行激励和约束 |
15.3.6 通过对企业家控制权的动态调整实现对中国出版企业经营者进行激励和约束 |
第十六章 中国出版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
16.1 人力资源因素 |
16.1.1 中国出版产业人力资源状况 |
16.1.2 优化中国出版产业人力资源的策略选择 |
16.2 科学技术因素 |
16.2.1 科学技术创新的内容与模式 |
16.2.2 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
16.2.3 中国出版产业科学技术的创新思路 |
16.3 企业文化因素 |
16.3.1 企业文化的内涵 |
16.3.2 构建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
16.3.3 出版企业文化构建的思路 |
第十七章 中国出版产业的产业政策 |
17.1 产业融资政策 |
17.1.1 融资方式的选择 |
17.1.2 我国出版产业融资政策的策略选择 |
17.2 产业税收政策 |
17.2.1 特殊税收政策的现实选择 |
17.2.2 我国出版产业可操作的税收政策 |
17.3 产业保护政策 |
17.3.1 国际上通行的做法 |
17.3.2 我国出版产业保护政策的策略选择 |
第十八章 研究的结论与局限 |
18.1 研究结论 |
18.2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执政安全视野的新闻出版规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新闻出版规制:执政安全研究的新领域 |
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2 范畴界定与简要阐述 |
一、新闻出版规制 |
二、执政党执政安全 |
3 理论创新与内容框架 |
一、研究难点及理论贡献 |
二、框架安排 |
4 研究方法与几点说明 |
一、研究方法 |
二、几点说明 |
第一章 新闻出版规制与执政安全:共时考量与观点述评 |
1 国外新闻出版规制基本特征 |
一、准入规制:登记制 |
二、内容规制:追惩制 |
三、产业组织规制:扶持性保护为主 |
四、规制主体:行业协会为主 |
五、规制手段:依法规制 |
2 国外新闻出版规制观点述评 |
一、集权主义传播规制理论 |
二、自由主义传播规制理论 |
三、社会责任传播规制理论 |
四、前苏联的共产主义传播规制理论 |
3 我国新闻出版规制的现状与特征 |
一、我国现行新闻出版规制概况 |
二、我国现行新闻出版管理体制 |
三、我国现行新闻出版管理机制 |
四、我国新闻出版规制简评 |
4 我国新闻出版规制观点述评 |
一、“喉舌论” |
二、“舆论导向论” |
第二章 新闻出版规制:维护执政安全的制度保障 |
1 新闻出版规制:维护执政安全的坚实盾牌 |
一、新闻出版与执政安全的内在逻辑联系 |
二、新闻出版规制:维护执政安全的坚实盾牌 |
2 外部效应:新闻出版规制的理论依据 |
一、外部效应理论 |
二、新闻出版的正外部效应 |
三、新闻出版的负外部效应 |
四、以规制消减外部负效应,维护执政安全 |
3 正确导向:新闻出版规制的现实动因 |
一、出版导向与执政安全息息相关 |
二、强化新闻出版规制,确保正确导向,维护执政安全 |
第三章 市场准入规制:维护执政安全的重要屏障 |
1 新闻出版市场准入规制与执政安全 |
一、市场准入范畴的基本界定 |
二、新闻出版市场准入规制的基本内涵 |
三、把好市场准入关,维护执政安全 |
2 新闻出版市场准入规制的现状与评析 |
一、机构准入:审批登记制 |
二、业务准入:审批指定制 |
三、人员准入:持证上岗制 |
四、评析:“洗澡水和婴儿”一并倒掉,不利于巩固党的思想文化基础 |
3 放松市场准入规制,掌握思想文化阵地控制权 |
一、新闻出版市场准入放松的基本前提 |
二、新闻出版市场准入放松基本原则 |
三、新闻出版市场准入放松的基本思路 |
第四章 传播内容规制:维护执政安全的基本内核 |
1 新闻出版传播内容规制与执政安全 |
一、传播内容规制:新闻出版规制的着眼点 |
二、传播内容规制:不给错误言论传播渠道 |
2 新闻出版传播内容规制现状与经验 |
一、有害内容:禁载制 |
二、重大选题:送审备案制 |
三、违规出版:追惩制 |
四、规制新闻出版内容,维护执政安全的经验 |
3 强化传播内容规制,把握新闻出版导向领导权 |
一、规制手段:由宣传纪律、宣传口径规制向依法规制转化 |
二、规制方式:由追惩制向预防制与追惩制并重的全过程监控转化 |
三、规制保障:由单一行政监管向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转化 |
四、党的领导:保障新闻出版导向正确的舵手 |
第五章 科学分类 强化效能 维护执政安全 |
1 科学界定属性 推进分类发展 |
一、新闻出版业属性界定 |
二、新闻出版业分类发展 |
2 综合多种手段,强化规制效能 |
一、新闻出版规制效能缺陷考察 |
二、新闻出版规制效能缺陷成因 |
三、综合多种手段,强化规制效能 |
3 强化能力建设,维护执政安全 |
一、提高规制能力是巩固思想文化基础、增强执政能力的迫切要求 |
二、加强新闻出版规制能力建设,坚决维护党的执政安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原创性声明 |
(4)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本课题研究文献回顾 |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内容 |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五、论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国际政治中的话语权问题 |
第一节 信息时代的国际政治 |
一、时代转换:冷战结束与信息全球化 |
二、信息时代的国际政治:空间的变化 |
三、国际舆论战:当代国际政治博弈的一种重要形式 |
第二节 国际政治中的话语权 |
一、什么是国际话语权 |
二、国际话语权的作用 |
三、当代国际话语权格局 |
第三节 国际话语权的实现机制 |
一、国际话语权与硬实力 |
二、国际话语权与软实力 |
三、国际话语权与外交力 |
四、国际话语权与传播力 |
第二章 国际话语权与国际传播 |
第一节 国际传播与国际话语权 |
一、国际传播的内涵 |
二、国际传播实现国际话语权的法则 |
第二节 当代国际传播的发展趋势 |
一、国际传播的全球化发展趋势 |
二、国际传播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
三、国际传播的商业化发展趋势 |
四、国际传播的本土化发展趋势 |
第三节 当代国际传媒格局 |
一、当代跨国传媒集团的形成 |
二、当代跨国传媒集团出现的原因 |
三、当代国际传媒格局 |
第三章 中国面临的国际舆论环境 |
第一节 冷战结束后国际舆论环境发展态势 |
一、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 |
二、“中心-外围”的国际舆论态势 |
三、美国的全球舆论战略 |
第二节 中国在国际舆论环境中的处境 |
一、中国成为国际舆论热点 |
二、中国的国际舆论环境——西方媒体的塑造 |
三、中国国内舆论环境的嬗变 |
第三节 西方主流媒体涉华舆情分析 |
一、西方主流媒体涉华报道主题及态度分析 |
二、西方主流媒体涉华报道主角及态度分析 |
三、西方主流媒体的中国形象特点 |
第四节 国际舆论安全——当代中国面临的一个严峻战略任务 |
一、什么是国际舆论安全 |
二、当代中国保障国际舆论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三、谋划国际舆论安全需要认识与处理的四大关系 |
四、中国的国际舆论战略 |
第四章 国际传播中的中国媒体 |
第一节 中国国际传播媒体简介 |
一、印刷媒体 |
二、国际广播媒体 |
三、电视媒体 |
四、通讯社 |
五、互联网 |
第二节 中国国际传播媒体的地位与作用 |
一、中国媒体与政府的机制联系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媒体外交实践 |
三、当代中国媒体的对外功能及其表现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三代中央领导人新闻媒体与国际传播思想 |
一、邓小平新闻媒体与国际传播思想 |
二、江泽民新闻媒体与国际传播思想 |
三、胡锦涛新闻媒体与国际传播思想 |
第五章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的议程设置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什么是议程设置 |
一、议程设置的内涵 |
二、影响媒体议程设置的因素 |
三、议程设置的传播效果 |
四、议程设置的原则与方法 |
第二节 中国新闻的议程设置 |
一、选择对象、时段说明与考察问题 |
二、《人民日报》头版关于中国新闻议程设置分析 |
三、《中国日报》头版关于中国新闻议程设置分析 |
四、两报中国新闻议程设置的异同点 |
第三节 国际新闻的议程设置 |
一、选择对象、时段选择与考察问题 |
二、《人民日报》国际新闻议程设置 |
三、《中国日报》国际新闻议程设置分析 |
四、两报国际新闻议程设置的异同点 |
第四节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议程设置的一般规律和变化趋势 |
一、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议程设置的一般规律 |
二、影响中国媒体议程设置的因素 |
三、中国媒体议程设置存在问题及变化趋势 |
第六章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评估 |
第一节 国际传播力的内涵及评估指标体系 |
一、国际传播力的内涵 |
二、国际传播力的评估模型 |
三、国际传播力的评估指标体系 |
第二节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评估 |
一、从传播基础角度评估媒体的国际传播力 |
二、从信息生产力的角度评估国际传播力 |
三、从传媒产业的角度评估国际传播力 |
第三节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发展态势、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
一、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发展态势 |
二、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存在的问题 |
三、制约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发展的原因 |
第七章 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评估 |
第一节 什么是媒体国际影响力 |
一、媒体国际影响力的内涵 |
二、媒体国际影响力的评估模型 |
三、媒体国际影响力的评估指标体系 |
第二节 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评估 |
一、从受众接触角度评估中国媒体的国际影响力 |
二、从国际公信力角度评估媒体国际影响力 |
三、从媒体开放角度评估中国媒体的国际影响力 |
第三节 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态势、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
一、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态势 |
二、中国媒体影响力发展的原因 |
三、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存在问题 |
四、制约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的原因 |
第八章 中国媒体发展的战略目标——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传媒集团 |
第一节 中国媒体发展的战略目标 |
一、战略目标和任务 |
二、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
第二节 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步骤 |
一、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指导思想 |
二、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工作原则 |
三、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战略步骤 |
第三节 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战略布局 |
一、中央级媒体通过国家的力量大力扩张,形成跨国超级媒体群 |
二、非中央媒体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联合重组形成庞大传媒集团群 |
第四节 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战略手段 |
一、传媒体制机制改革 |
二、传媒转变增长方式 |
三、传媒“引进来” |
四、传媒“走出去”——如何进行海外并购 |
第五节 完善政府保障服务职能 |
一、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统筹协调能力 |
二、加强经济政策支持力度 |
三、加大政府资金投入 |
四、实施人才工程 |
五、提供技术支撑 |
六、开展战略研究 |
第九章 跨国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如何增强国际传播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
第一节 形成新的国际传播理念和思想 |
一、牢固树立以国际公信力取胜的国际传播理念 |
二、“以我为主”的传播原则与受众“针对性”相结合 |
三、新闻传播的专业性与中国视角的特殊性相结合 |
四、传播的全球化趋势与本土化趋势相结合 |
五、国际传播与国内传播相结合 |
第二节 国际传播对象、路径的选择 |
一、国际传播对象的选择与确定 |
二、“先国内、后周边、再国际”的国际传播路径 |
第三节 创新国际传播内容 |
一、新闻报道题材的创新 |
二、新闻报道视角的创新 |
三、新闻报道基调的创新 |
四、新闻报道形态的创新 |
五、新闻报道风格的创新 |
第四节 改进国际传播方式 |
一、首发报道、现场报道、独家报道 |
二、运动式传播与常态式传播 |
三、单向传播与双向传播 |
第五节 整合各种国际传播渠道 |
一、印刷媒体与电子媒体相配合 |
二、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 |
三、政府媒体与市场媒体相配合 |
四、中央媒体与地方媒体相配合 |
第六节 改革传播体制机制 |
一、加强媒体传播自主权 |
二、完善传媒报道机制 |
三、危机时期的新闻传播体制机制建设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西方学术期刊经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术期刊的经济机制是非市场化的 |
二、学术期刊的自身创收 |
(一) 广告收入 |
(二) 发行收入 |
(三) 版面费收入 |
(四) 学术期刊的论文使用权出售费收入 |
(五) 会议收入 |
三、学术期刊源于政府与各种基金的经济收入 |
(一) 西方国家对学术期刊的财政拨款、资助与补贴 |
1. 美国政府对学术期刊等出版机构的财政拨款、基金资助与财政补贴 |
2. 英国政府对出版机构的财政拨款、资助与补贴 |
3. 法国政府对出版机构的财政拨款、资助与补贴 |
4. 加拿大政府对出版机构的财政拨款、资助与补贴 |
5. 德国政府对出版机构的财政拨款、资助与补贴 |
6. 日本政府对学术出版机构的财政拨款、资助与补贴 |
(二) 西方国家政府的学术期刊基金制度 |
1. 西方国家学术期刊普遍受到政府各种基金资助 |
2. 政府对特定的学术期刊给予资助 |
3. 西方国家政府对学术期刊编辑人员给予资助 |
4. 典型的美国政府式基金制度 |
5. 英国政府的基金制度 |
四、源于政府优惠政策的经济来源 |
(一) 政府税收减免政策 |
1. 英国政府对所有出版物实行“零税”政策 |
2. 美国将出版机构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种类型 |
3. 法国政府不断降低出版物的税率 |
4. 日本政府通过减免税收以保护其出版业 |
(二) 政府低息贷款政策 |
1. 法国政府的出版信贷优惠政策 |
2. 加拿大政府的出版信贷优惠政策 |
3. 日本政府的出版信贷优惠政策 |
(三) 政府邮寄费用优惠政策 |
五、学术期刊的经济支出 |
六、西方国家学术期刊经济机制的启示 |
(一) 并非所有西方国家学术期刊都能或者乐意刊登商业广告 |
(二) 西方国家学术期刊出版机构绞尽脑汁, 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吸纳广告业务, 以此获得广告费用收入, 抵消或者减少成本支出 |
(三) 西方国家绝大多数学术期刊是非商品化的 |
(四) 西方国家绝大多数学术期刊是非市场化的, 主要依靠各种政府拨款、政策优惠、社会化的基金会资助维持运行 |
(7)中国出版业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出版业制度创新的机遇和挑战 |
1.2.1 出版业面临的机遇 |
1.2.2 出版业面临的挑战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述评 |
1.4.1 关于制度创新的主要研究成果 |
1.4.2 出版业制度创新的研究现状 |
1.4.3 简评 |
1.5 研究思路、难点和方法 |
1.5.1 研究的思路和逻辑 |
1.5.2 研究难点 |
1.5.3 研究方法 |
1.6 主要创新之处 |
1.7 论文的不足之处 |
2. 中国出版业制度的构成与特点 |
2.1 出版业的特征 |
2.1.1 出版业的内涵 |
2.1.2 出版业的属性和功能 |
2.1.3 出版业和出版物的经济特征 |
2.2 中国出版业的制度构成 |
2.2.1 出版业的准入制度 |
2.2.2 出版业的内容制度 |
2.2.3 出版业的产权制度 |
2.3 中国出版业制度的形成、变迁和特点 |
2.3.1 我国出版业制度的形成 |
2.3.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版业制度变迁的阶段性 |
2.3.3 我国出版业制度创新的特点、动力和制约因素 |
本章小结 |
3. 中国出版业制度的三角框架及博弈分析 |
3.1 出版业制度创新的三角分析框架 |
3.1.1 制度经济学中的“三角” |
3.1.2 三种交易方式之间的联系 |
3.1.3 制度三角分析的扩展 |
3.1.4 制度三角在出版业制度创新中的运用 |
3.2 出版业制度创新的博弈分析 |
3.2.1 出版企业市场化改革的博弈关系 |
3.2.2 博弈模型的建立 |
3.2.3 博弈模型的求解 |
3.2.4 模型的结果讨论 |
本章小结 |
4. 中国出版业企业制度的创新 |
4.1 西方发达国家出版业企业制度及其启示 |
4.1.1 基于明晰产权制度的兼并重组与分层管理 |
4.1.2 建立完善的企业法人治理制度 |
4.1.3 实施以绩效为导向的经营制度 |
4.1.4 西方出版企业制度的启示 |
4.2 我国出版业企业制度问题分析 |
4.2.1 企业内交易成本过高 |
4.2.2 产权改革不到位,产权安排的有效性不足 |
4.2.3 出版企业内部治理尚待完善 |
4.3 出版业企业制度创新之路径及而向 |
4.3.1 理顺产权关系,促进出版业产权安排的有效性 |
4.3.2 完善企业法人治理制度 |
4.3.3 发挥出版行业协会的支持作用 |
4.3.4 促进出版企业内部市场化 |
4.4 出版企业制度创新案例分析 |
4.4.1 企业基本情况 |
4.4.2 制度创新经验 |
4.4.3 制度创新总结与建议 |
本章小结 |
5. 中国出版业市场制度的创新 |
5.1 出版业市场化发展的目标选择 |
5.1.1 市场机制的优势 |
5.1.2 出版业发展与市场化的关系 |
5.2 出版业制度创新的制度准备 |
5.2.1 市场化的逻辑起点:产权制度 |
5.2.2 市场化的内部前提:公司治理结构 |
5.2.3 市场化的外部条件:竞争性市场 |
5.3 正确定位市场与企业、政府的边界 |
5.3.1 市场机制与企业内部机制的互补 |
5.3.2 市场机制与政府机制的互补 |
5.4 制度三角互补下市场制度创新的有效路径 |
5.4.1 市场制度创新的基础:正确处理好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
5.4.2 市场制度创新的主体: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出版业市场主体 |
5.4.3 市场制度创新的实现过程:完善竞争性的出版业市场 |
5.4.4 市场机制创新的交易方式:发展新型的出版市场交易途径 |
本章小结 |
6. 中国出版业政府管理制度的创新 |
6.1 出版业政府管理制度的变迁 |
6.1.1 古代出版业的政府管理制度 |
6.1.2 近代出版业的政府管理制度 |
6.1.3 当代中国出版业的政府管理制度 |
6.2 出版业政府管理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
6.2.1 出版业政府管理制度指导思想变迁的路径依赖 |
6.2.2 出版业政府管理制度模式变迁的路径依赖 |
6.2.3 出版业政府管理制度内容变迁的路径依赖 |
6.3 出版业政府管理制度指导思想的创新 |
6.3.1 遵循舆论导向原则 |
6.3.2 采用分类规制原则 |
6.3.3 遵循市场规则原则 |
6.3.4 适应数字化发展趋势 |
6.4 出版业政府管理的具体制度创新 |
6.4.1 出版业规制模式创新 |
6.4.2 市场准入规制创新 |
6.4.3 出版审查方式创新 |
6.4.4 出版市场监管创新 |
6.4.5 市场退出规制创新 |
本章小结 |
7. 中国出版业制度创新评价、风险控制和对策 |
7.1 对我国出版业制度创新的评价 |
7.1.1 评价一:市场交易和出版企业内交易的替代上的发展 |
7.1.2 评价二:政府交易和出版市场交易的替代 |
7.1.3 评价三:出版行业企业间组织的发展 |
7.2 中国出版业制度创新的风险控制 |
7.2.1 面临的风险 |
7.2.2 风险控制措施 |
7.3 中国出版业制度创新对策分析 |
7.3.1 政府在出版业制度创新中的作用 |
7.3.2 市场在出版业制度创新中的作用 |
7.3.3 企业在制度创新要注意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取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 研究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取向问题的出发点 |
二、 研究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取向问题的依据 |
三、 研究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取向问题的意义 |
四、 全文的结构和内容 |
五、 本文的理论指导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文化产业基本理论解读 |
一、 文化产业的基本概念 |
二、 纷繁的文化产业门类 |
三、 文化产业的属性 |
四、 文化产业的功能 |
五、 文化产业的特征 |
第二章 文化产业的理论探讨和发展现状 |
一、 国外关于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 |
二、 国外文化产业的发展概况 |
三、 文化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
四、 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
第三章 意识形态与文化产业的价值取向 |
一、 文化产业中的意识形态 |
二、 意识形态和文化产业的生产与消费 |
三、 意识形态和文化产业部门 |
四、 主流意识形态与文化产业发展 |
第四章 全球化与中国文化产业的价值取向 |
一、 全球化与文化产业的发展 |
二、 全球化给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双向效应” |
三、 积极应对全球化,引领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取向良性发展 |
第五章 正确引领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取向的对策与路径 |
一、 坚持科学理论指导是引领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取向的理论前提 |
二、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引领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取向的制度保障 |
三、 发挥党和政府职能是引领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取向的关键所在 |
四、 建立创新发展机制是引领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取向的动力源泉 |
五、 培育大型文化企业是引领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取向的实体基础 |
六、 打造文化产业品牌是引领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取向的重要条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主要参考书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中国出版体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0 引论 |
0.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 |
0.1.1 问题的提出 |
0.1.2 选题的意义 |
0.2 研究述评 |
0.2.1 文献综述 |
0.2.2 简评 |
0.3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0.3.1 研究思路 |
0.3.2 研究方法 |
0.3.3 研究内容 |
0.3.4 创新之处 |
1 中国出版体制改革研究的基本理论 |
1.1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1.1.1 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背景 |
1.1.2 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论意义 |
1.1.3 中国出版体制改革的制度因素 |
1.2 公共选择理论 |
1.2.1 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容 |
1.2.2 公共选择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
1.2.3 中国出版体制改革的规则与规则变革 |
1.3 后发优势理论 |
1.3.1 后发优势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1.3.2 后发优势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
1.3.3 中国出版体制改革的后发优势 |
1.4 复杂性科学理论 |
1.4.1 复杂性科学的哲学背景 |
1.4.2 复杂性科学的方法论意义 |
1.4.3 中国出版体制改革的复杂性 |
2 中国出版体制改革的理性分析 |
2.1 中国出版体制改革的动因分析 |
2.1.1 中国出版体制改革的利润动因 |
2.1.2 中国出版体制改革的文化动因 |
2.1.3 中国出版体制改革的制度动因 |
2.1.4 中国出版体制改革的制约因素 |
2.2 出版体制改革的基点分析 |
2.2.1 从改革开放前后出版业发展的比较分析中找基点 |
2.2.2 从民营书业企业制度创新的成功经验中找基点 |
2.2.3 从导致行业差异扩大的制度弊端中找基点 |
2.2.4 从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中找基点 |
2.2.5 从市场经济的本质和规律中找基点 |
3 中国出版体制改革的历史分析 |
3.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出版体制改革的历程 |
3.1.1 第一阶段(1978—1985) |
3.1.2 第二阶段(1985—1995) |
3.1.3 第三阶段(1995—2000) |
3.1.4 第四阶段(2000—至今) |
3.2 出版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 |
3.2.1 思想观念方面 |
3.2.2 制度技术方面 |
3.2.3 产业发展方面 |
3.3 出版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
3.3.1 舆论导向原则 |
3.3.2 遵循市场规则原则 |
3.3.3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原则 |
3.3.4 分类指导原则 |
4 中国出版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模式 |
4.1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历程 |
4.1.1 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探索阶段(1978—1992) |
4.1.2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探索试点阶段(1992—2002) |
4.1.3 全面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阶段(2002—至今) |
4.2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观点 |
4.2.1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代表 |
4.2.2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理论与实践的简单总结 |
4.3 出版企业的产权改革模式 |
4.3.1 转制出版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模式 |
4.3.2 市场成熟出版企业的产权多元化改革模式 |
4.3.3 中小出版企业的MBO改革模式 |
4.3.4 出版企业的融资改革模式 |
4.3.5 出版企业股权激励改革模式 |
5 出版企业的内容制度改革模式 |
5.1 出版企业的内容理念 |
5.1.1 出版理念的定义 |
5.1.2 出版的文化理念 |
5.1.3 出版的内容理念 |
5.2 出版产业的定位转换 |
5.2.1 出版产业向内容产业聚集 |
5.2.2 出版产业转向内容产业的技术支撑 |
5.3 出版企业的角色转换改革模式 |
5.3.1 出版企业的内容创新角色转换的改革模式 |
5.3.2 出版企业的多元经营角色转换改革模式 |
5.3.3 民营资本和境外资本进入科技出版的改革模式 |
6 出版市场规则及政府行为改革模式 |
6.1 政府出版管理与出版市场规则 |
6.1.1 出版市场规则的功能 |
6.1.2 政府出版管理的职能 |
6.2 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出版管理模式 |
6.2.1 公共政策与社会公共服务相结合的英美德模式 |
6.2.2 政府出版管理机构与公共政策相结合的法国模式 |
6.3 我国出版管理机构的职能转换与定位 |
6.3.1 政府出版管理体制和职能的四个转变 |
6.3.2 政府出版管理职能的主要责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综述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综述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的创新点 |
2 出版物市场体系基础理论 |
2.1 出版物市场体系的内涵 |
2.1.1 市场体系的概念及其演变 |
2.1.2 出版物市场体系的概念 |
2.2 出版物市场体系的分类 |
2.2.1 对出版物市场体系构成的认知前提 |
2.2.2 出版物市场体系的类型 |
2.3 出版物市场体系的特征 |
2.3.1 出版物市场体系的一般特征 |
2.3.2 出版物市场体系的独有特征 |
2.4 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的意义 |
2.4.1 合理配置出版资源 |
2.4.2 科学调节出版生产流通 |
2.4.3 提高出版产业竞争力 |
3 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
3.1 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
3.1.1 出版商品市场基本情况 |
3.1.2 出版要素市场基本情况 |
3.2 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出版商品市场运营效率低下 |
3.2.2 出版要素市场建设进展缓慢 |
3.2.3 出版物市场体系中非市场行为普遍 |
3.2.4 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不规范 |
4 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目标及其运作模式 |
4.1 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评价体系 |
4.1.1 指标体系设计 |
4.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1.3 评价指标因子分析 |
4.2 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目标及其运作模式构建 |
4.2.1 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的建设目标 |
4.2.2 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的运作模式构建 |
4.3 实现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目标的原则 |
4.3.1 实现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目标必须协调好文化性与经济性的关系 |
4.3.2 实现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目标必须明确政府和市场机制在出版资源配置中的角色 |
4.3.3 实现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目标必须符合出版行业发展的趋势要求 |
5 加强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的思路 |
5.1 大力加强现代出版要素市场建设 |
5.1.1 积极培育现代出版要素市场主体 |
5.1.2 科学降低出版要素市场交易成本 |
5.1.3 创造出版要素市场发挥作用的条件 |
5.2 优化出版物市场体系的资源配置 |
5.2.1 挖掘出版企业的资源配置能力 |
5.2.2 创新出版物市场体系资源开发方式 |
5.2.3 加大出版物市场体系资源开发力度 |
5.3 改善出版物市场体系的发展环境 |
5.3.1 调控出版物市场体系的宏观环境 |
5.3.2 规范出版物市场体系的行业环境 |
5.3.3 优化出版物市场体系的企业环境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四、西方国家政府调控出版业的主要经济手段(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外出版业宏观管理体系比较研究[J]. 黄先蓉,周莹珣. 新闻前哨, 2008(09)
- [2]中国出版产业发展研究[D]. 曾庆宾. 暨南大学, 2003(03)
- [3]基于执政安全视野的新闻出版规制问题研究[D]. 姚德权. 湖南师范大学, 2005(09)
- [4]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D]. 吴立斌.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5]西方学术期刊经济机制研究[J]. 李玉军,魏墨济.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 [6]国外出版业宏观管理体系探析[J]. 李祥洲. 出版科学, 2004(05)
- [7]中国出版业制度创新研究[D]. 赖政兵. 江西财经大学, 2012(06)
- [8]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取向问题研究[D]. 齐仁庆.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9]中国出版体制改革研究[D]. 尹章池. 武汉大学, 2005(05)
- [10]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研究[D]. 秦洁雯. 武汉大学,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