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陕甘宁地区根瘤菌的16SrDNA PCR-RFLP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江华明,刘松青,李仁全,彭万仁,张小平[1](2018)在《川西高寒山区野生药用黄芪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揭示川西高寒山区(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野生药用黄芪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为优质菌株筛选提供依据。【方法】从该地区10种野生药用黄芪植物根瘤中分离纯化根瘤菌,用BOXAIR、16S r DNA-RFLP及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分析药用黄芪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确定菌株的系统发育地位;测定菌株的耐盐性、初始pH生长范围及生长温度范围分析药用黄芪根瘤菌的抗逆性。【结果】从7个县11个采样点采集到的10种药用黄芪植物的根瘤中共分离纯化出35株根瘤菌。BOXAIR-PCR分析表明,在84. 6%的相似性水平处,供试菌株聚成了6个遗传群; 16S r DNA PCR-RFLP分析结果显示,除SCAU549、SCAU568和SCAU596单独成群外,其余菌株聚成了4个遗传群(相似系数83%);BOXAIR-PCR药用黄芪根瘤菌16S r DNA Simpson遗传多样性指数D=0. 916。35个菌株分别属于Rhizobium (20/35株)、Ochrobactrum(3/35株)、Rhizobium-Agrobacterium(12/35株) 3个系统发育分支。生理性状测定试验表明,27/35的菌株能在4~45℃的温度范围下生长,8/35的菌株能在10~37℃的范围生长,所有菌株经60℃处理10 min,28℃仍能正常生长; 28/35的菌株能在pH 4~10的培养基上生长,5/35的菌株能在pH 4~8的培养基上生长,而SCAU533、SCAU536仅能在pH6~8的范围内正常生长。除12/35的菌株不能在1%Na Cl的YMA培养基上生长外,18/35菌株能在2%~7%Na Cl的YMA培养基上生长,而SCAU542、SCAU543、SCAU544、SCAU545和SCAU546等5个菌株能在8%Na Cl的培养基上生长。【结论】川西高寒山区野生药用黄芪根瘤菌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多数菌株对高盐、高温、低温及酸碱环境有较强的耐受能力。
闫伟[2](2018)在《草原3号杂花苜蓿在3个试点区适宜根瘤菌株的筛选》文中认为在苜蓿高产栽培的过程中,采用播前根瘤菌接种,可以有效提高苜蓿牧草产量。其中选择与各苜蓿品种相匹配的有效菌株进行接种是其增产与否的重要环节。而在实际生产中选择最佳匹配的菌株主要考虑寄主植物及种植区的土壤环境两方面因素,通常因土着根瘤菌、土壤养分、与寄主匹配等差异会导致接种效果不佳。因此,本研究对草原3号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 Martin.cv.Caoyuan No.3)在内蒙古西部3个试点栽培区(沙尔沁、海流图、关碾房)进行适宜根瘤菌的匹配筛选,首先分别从其种植区采集苜蓿属互接种族内(苜蓿属Medicago和草木樨属Medicago officinalis的牧草)的根瘤,经分离纯化及16SrDNA鉴定分类后,进一步进行室内初步筛选及田间复筛,通过对接种后苜蓿的生物量、固氮酶活性、粗蛋白、叶绿素及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等指标的测定,分析筛选对草原3号杂花苜蓿增产效果明显的根瘤菌株,为这些试点区草原3号杂花苜蓿的高产栽培提供依据。试验获得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在沙尔沁、海流图、内蒙古农业大学、关碾房4个苜蓿栽培基地,采集苜蓿属互接种族内9份牧草材料的根瘤,从中分离纯化得到12份苜蓿根瘤菌菌株,通过16SrDNA鉴定,分属为2个属即固氮根瘤菌属Rhizobium及苜蓿中华根瘤菌属Sinorhizobium的5个种的近缘种;2.经各项生长指标分析,通过室内无菌试验初步筛选得到菌株SJN表现较为优异,其次是HK、HH与H7;大田试验在沙尔沁、海流图、关碾房3个试点区与草原3号杂花苜蓿相匹配的根瘤菌株分别是:SJN、XT、HBH;3.土着根瘤菌菌株(SJN、XT、HBH)的促生能力强于商用菌株DZ;固氮酶活性与结瘤量无显着相关;各优良菌株在不同种植环境中促生效果表现不一,这表明针对不同种植环境、不同寄主植物选择最佳匹配的菌株是十分必要的;4.苜蓿接种根瘤菌可显着提高土壤中速效氮、磷、钾的含量,但对全氮和全钾的含量无显着影响。
杨何宝[3](2015)在《施肥和接种根瘤菌对苜蓿生长及铁尾矿砂理化和生物学性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铁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产出大量的铁尾矿,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破坏植被、严重污染环境。因此,对铁尾矿进行植被恢复以改善生态环境是当务之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因其根系可与根瘤菌形成固氮体系,适应性强、产草量高、富含蛋白质等特点被称作“牧草之王”,同时还具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是牧草生产和沙化、退化土壤及金属尾矿植被恢复的首选植物。然而,由于铁尾矿砂的理化性质恶劣、微生物数量少,紫花苜蓿很难定植。为了探讨改善铁尾矿砂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促进苜蓿生长、提高苜蓿品质的有效途径,本文采用室外盆栽的方式,以铁尾矿砂为基质,设置了N0(5 kg铁尾矿砂)、N1(4.95 kg铁尾矿砂+0.05 kg有机肥)、N2(4.875 kg铁尾矿砂+0.125 kg有机肥)和N3(4.75 kg铁尾矿砂+0.25 kg有机肥)四个施肥水平,并采用了四种接种方式,分别为A0(不接根瘤菌)、A1(接种根瘤菌17512)、A2(接种根瘤菌17513)、A3(接种根瘤菌17676),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方法,探讨了不同有机肥水平和接种不同根瘤菌菌株对紫花苜蓿生长和铁尾矿砂基质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筛选出了根瘤菌菌株与施肥水平的最佳组合。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苜蓿生长年限对铁尾矿改良效果的影响,以及在接种最适根瘤菌菌株条件下施肥水平对紫花苜蓿粗蛋白和氮代谢关键酶酶活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接种根瘤菌可显着促进紫花苜蓿株高、根长、地上鲜重、根鲜重、总生物量和瘤鲜重的增加,其中以接种菌株ACCC17676的效果最佳,但对铁尾矿砂基质的容重、p H、田间持水量、总孔隙度以及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等理化性质无明显影响;接种根瘤菌还促进了尾矿砂中的细菌数量及酶活性显着提高。其中,以接种ACCC17676菌株的效果最好。(2)施肥明显促进了紫花苜蓿生长,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苜蓿株高、根长、地上鲜重、根鲜重和总生物量逐渐增大,在N3施肥水平时最高,并且N3施肥水平的株高、地上部鲜重和总生物量与N2和N1两个施肥水平间差异显着;在促进瘤鲜重的增加方面,N2水平的效果最好,但与N3水平间差异不显着;施肥能明显促进铁尾矿砂容重和p H值的降低,以及田间持水量、总孔隙度和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与速效钾含量的提高。在降低容重、p H值以及提高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方面,N3施肥水平的效果均明显优于N1和N2水平;施肥明显增加了尾矿砂中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但对细菌数量的影响不显着,对铁尾矿砂酶活性的影响,各施肥水平也都达到了差异显着,其中N3施肥水平效果最好。(3)在最佳施肥水平N3和接种最适根瘤菌菌株ACCC17676的条件下,研究了紫花苜蓿生长年限对铁尾矿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随着紫花苜蓿生长年限的增加,铁尾矿砂的容重降低,田间持水量和总孔隙度升高,p H降低,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和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均增加;与仅施用有机肥而未种植苜蓿的尾矿砂对照相比,一年生苜蓿对总孔隙度的影响达到显着水平,对容重和田间持水量的影响达到了极显着水平,对p H、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的影响不显着,对速效钾含量的影响达到了极显着水平,对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均达到了极显着水平;与仅施用有机肥而未种植苜蓿的尾矿砂对照相比,二年生苜蓿对总孔隙度的影响达到显着水平,对容重和田间持水量的影响达到了极显着水平,对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的影响不显着,对速效磷含量的影响显着,对p H和速效钾的影响达到极显着水平,对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均达到了极显着水平;与一年生苜蓿相比,二年生苜蓿对总孔隙度的影响不显着水平,对容重和田间持水量的影响达到了极显着水平,对速效磷含量的影响显着,对p H和速效钾的影响达到极显着水平,对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的影响不显着,对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均达到了极显着水平。(4)通过对紫花苜蓿不同生长时期各器官中粗蛋白含量及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紫花苜蓿各器官中的粗蛋白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逐渐提高,并且在初花期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施肥水平与粗蛋白含量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茎和根中的粗蛋白含量与硝酸还原酶(NR)活性显着正相关。适当增加施肥量(N1,N2)可提高各器官中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施肥量过高(N3)其活性反而下降。施肥量没有改变各器官中氮代谢酶活性的变化趋势。
朱亚杰[4](2015)在《黑木相思根瘤菌系统发育研究及新种鉴定》文中指出黑木相思(Acacia melanoxylon R.Br.)是原产于澳大利亚东南部的高大乔木,属于含羞草亚科(Mimosaceae)金合欢属(Acacia)。20世纪90年代黑木相思引种到我国,由于黑木相思是材质优良的家具材料,而且具有抗寒、抗旱、耐贫瘠、能与根瘤菌结瘤固氮等优点,使其成为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重要速生树种之一。目前,由于化学肥料的过度使用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无污染的微生物肥料成为研究的热点。所以,为了能够改善生态环境,提高黑木相思的生长速率,本课题研究黑木相思根瘤菌的系统发育,目的是发掘和选育功能多样的根瘤菌种质资源,为微生物肥料和菌剂制作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选取33株与已知未命名新种16S rDNA PCR-RFLP相关的供试菌株进行试验。本论文采用16S rDNA序列分析、持家基因(recA、atpD、glnII)序列分析、MLSA序列分析、共生基因(nifH、nodC)序列分析、脂肪酸组分测定、DNA-DNA杂交、DNA(G+C)mol%测定、生理生化实验以及结瘤试验等方法对供试菌株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和新种鉴定。16S rDNA与持家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结果与16S rRNA PCR-RFLP结果基本一致,供试菌株被分为12个不同的遗传型群,3个遗传型群属于中慢生根瘤菌属,其余均为慢生根瘤菌属。黑木相思根瘤菌共生基因聚类为两大分支,同一分支中供试菌株间的相似性接近100%。nifH发育树中,供试菌株与参比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有明显的种属差别。而nodC发育树中,亲缘关系与种属分类相关性较小,慢生根瘤菌属菌株和中慢生根瘤菌属菌株与相似性最近的参比菌株都是Mesorhizobium gobiense CCBAU 83330T。本研究确定了5个根瘤菌新种:慢生根瘤菌新种Bradyrhizobium sp.nov.Ⅰ(RITF1106)、Bradyrhizobium sp.nov.Ⅱ(RITF1313)和Bradyrhizobium sp.nov.Ⅲ(RITF1631、RITF1633);金合欢中慢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aciciae(模式菌株为RITF741=CCBAU 101090T=JCM 30534T)和增城中慢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zengchengense(模式菌株为RITF1218=CCBAU 101091T=JCM 30535T)。另外,群3是一个Bradyrhizobium rifense种群。结瘤试验发现供试菌株可以与原宿主、银合欢、南洋楹和网脉相思四种不同属的豆科树种结瘤共生,但是供试菌株对它们的作用效果也各不相同。就生物量来说,黑木相思的增长量为2.7%110.3%,其中菌株RITF522对其促进作用最好;菌株RITF741对银合欢以及菌株RITF908对南洋楹生物量的增幅分别为66.4%和34.5%,促进作用最显着;而对网脉相思生物量的作用差异较大,增幅约为-19.4%117.9%。综上所述,本研究说明了黑木相思根瘤菌丰富的种群多样性和共生多样性。再次证明黑木相思根瘤菌的种群分布与地域性相关。
赵佚丽[5](2012)在《一株新型结瘤固氮菌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分离自台湾相思根瘤的菌株D5-2进行纯化,并对其生理生化特性、回接结瘤能力、16SrDNA序列、nifA、nifH、nod4、nodD基因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菌株不能氧化3-酮基乳糖,在淀粉水解试验、明胶液化试验、牛肉膏蛋白胨生长试验中均呈阴性。同时不能还原硝酸盐、柠檬酸盐。在B.T.B试验中,能够产酸,在以7种不同的碳水化合物作为唯—碳源的培养基上能够生长,能够利用磷酸氢二氨、硝酸钾两种无机氮源。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区间在17℃-30℃,在9℃时仍能生长,具有耐低温的能力。在pH值7.0-9.0之间都能正常生长,在pH4.0-5.0的酸性的环境中不能生长。在0.2%-1.0%的盐浓度区间内能生长,具有一定的耐盐性。将菌种回接到台湾相思幼苗上,于接种后60d左右出现根瘤。继续培养90d后,收集根瘤。菌株的结瘤率为75.8%,平均单株瘤数2.76个/株-1,单株平均瘤重8.0mg/株-1,测得固氮酶活性为19.86 nmol · g-1 · min-1。供试菌株的16S rDNA序列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sp.)的12个菌种均具有98%的同源性。从菌株扩增获得nifA、nifH、nodA、nodD四个基因。nifA基因与中华根瘤菌属(Sinorhizobium)、慢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 sp.)、假单胞菌属各菌种的同源性在72%-78%;nifH基因与慢生根瘤菌属及根瘤菌属(Rhizobiumsp.)各菌种的同源性达到95%-97%;nodA基因经比对后,与慢生根瘤菌及根瘤菌属各菌种的同源性在85%-92%之间;nodD基因与茎瘤固氮根瘤菌(Azorhizobium caulinodans)菌种具有73%同源性,与大豆根瘤杆菌属(Bradyrhizobium japonicum)的四个菌株有70%的相似度。
刘燕[6](2010)在《水黄皮根瘤菌及内生菌的多相分类研究》文中认为从广州、珠海采集水黄皮(Pongamia Pinnata)根瘤,分离获得18株根瘤菌和9株内生菌,并同7株参比菌株,采用数值分类、BOXAIR-PCR、16S rDNA PCR-RFLP, 16S rRNA基因全序列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型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研究。数值分类结果:18株水黄皮根瘤菌在91.5%的相似水平上,形成了4个表观群;9株内生菌在80%的相似水平上,形成3个表观群。生理生化性状测试结果表明,所有供试菌株在碳、氮源利用、耐盐性、耐酸碱性等方面存在着一定差异,88.9%的菌株能pH5.0培养基上生长,66.7%的株菌能耐受4%NaCl。供试菌株间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BOXAIR-PCR指纹分析结果表明:18株水黄皮根瘤菌86%相似水平上共形成8个遗传群;9株内生菌在71%相似水平上被分为4个遗传群。16S rDNA PCR-RFLP酶切图谱分析结果表明,18株水黄皮根瘤菌形成了7种遗传型;9株内生菌形成8种遗传型。对代表菌株的16S rDNA序列分析后构建了系统发育树,供试根瘤菌的代表菌株分布在Sinorhizobium、Ochrobactrum、Rhizobium和Agrobacterium4个属。其中PIN5与S. morelense Lc04T的序列相似性为99.3%;PIN8、PIN26与Ochrobactrum lupini LUP21T的序列相似性分别为100%和99.6%; PIN4与R.multihospitium CCBAU83401T的序列相似性为99.9%;PIN14与R.alamii GBV016T的序列相似性为99.9%。而内生菌则分布在Kaistia和Burkholderia2个属。
冀玉良[7](2010)在《陕西商洛多花胡枝子根瘤菌的多相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实验采用16S rDNA PCR-RFLP、16S rDNA全序列分析、表型性状测定和数值分类分析方法对59株分离自商洛区域内五个点的多花胡枝子根瘤菌进行了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研究,初步确定了多花胡枝子根瘤菌的系统发育地位。16S rDNA PCR-RFLP分析表明,59株待测菌株分为9种基因型,按照16S rDNA全序列测定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其中6种基因型的菌株归属于根瘤菌属;一种基因型菌株属于中华根瘤菌属。在根瘤菌属分支中,代表菌株CCNWSX0906和CCNWSX0884与属内其它菌株未能完全聚在一起,可能是潜在的新种。本实验还首次从多花胡枝子根瘤中分离到了豌豆根瘤菌。另外还有2种基因型(各3株菌)的菌株位于非根瘤菌分支,分别属于嗜麦芽黄单胞菌和解淀粉类芽孢杆菌,这是首次从根瘤中分离到的两种内生菌。16S rDNA PCR-RFLP分析还发现,虽然不同采集点的地理环境有明显差异,但未知菌株却并未按照地理来源区分开来,来自不同采集点的多花胡枝子根瘤菌具有同样的遗传类型,而来自同一地点的多花胡枝子根瘤菌遗传图谱类型并不完全相同,甚至从同一个根瘤内也分离到了不同遗传类型的菌株。对125项生理生化性状的测定结果显示,未知菌的表型性状比较丰富,大多数都能利用全部碳氮源,适应温度和PH的范围较宽,这些都有利于它在不同地域环境下推广应用。未知菌中抗抗菌素、耐盐、耐染料、耐重金属,产氧化酶菌株的数量比例也比较高,部分菌株具有耐高浓度盐碱的性能,其中大约有67%的菌株能耐受3.0%的NaCl,25%的菌株可在初始pH12的YMA培养基上生长。从数值分类图可以看出,全部供试菌在62%的相似水平上聚在一起,在大约80.5%的相似水平上,除CCNWSX0922外,供试菌聚成8个表观群,群Ⅰ包含6株未知菌株和3株中慢生根瘤菌参比菌株,群Ⅱ包含19株未知菌株和6株中华根瘤菌参比菌株,群Ⅲ包括1株未知菌株、2株根瘤菌参比菌株和1株土壤杆菌参比菌株,群Ⅳ和群Ⅴ都含根瘤菌参比菌株。群Ⅵ、群Ⅶ和群Ⅷ三个类群未能与参比菌株聚在一起,为新类群或非根瘤菌。比较数值分类与16S rDNA聚类的结果,发现两者大体上一致,而且在数值分类中未知菌的表型性状也并未按照地理来源区分开来,同一类群的菌株可以来源于不同的采集点,而同一个采集点分离到的菌株也可以聚在不同类群中。通过研究多花胡枝子根瘤菌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陕西商洛多花胡枝子根瘤菌具有较为丰富的多样性,其中有豌豆根瘤菌新的生物型,有潜在的根瘤菌新种,多花胡枝子根瘤中还寄生了内生非根瘤菌。16S rDNA PCR-RFLP分析和数值分类可以相互参照互为补充,更好地反映根瘤菌的多样性。多花胡枝子根瘤菌在分群类别上与地域环境之间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地理环境并非根瘤菌多样性形成的主要因素。应该从根瘤菌与寄主植物之间的共生选择进化,特别是共生体系中基因的横向转移方面对根瘤菌的多样性进行深入研究。
蒋欣[8](2009)在《陕甘宁地区胡枝子根瘤菌多样性与系统发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采用16S rDNA PCR-RFLP、数值分类、nifH PCR-RFLP、nodC PCR-RFLP、系统发育分析(16S rDNA、recA、nifH、nodA基因序列分析)等技术对34株分离自我国陕甘宁地区的胡枝子根瘤菌进行了系统发育研究。16S rDNA PCR-RFLP及序列分析表明,所有待测菌株共分为6种酶切类型,系统发育研究表明各酶切类型代表菌株形成了R. gallicum、R. leguminosarum、S. meliloti、Mesorhizobium sp.、Bradyrhizobium sp.、Sinorhizobium sp. 6个系统发育分支, rec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与16S rDNA一致,验证了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的正确性。R. leguminosarum是首次从胡枝子根瘤菌共生体中得到。数值分类结果在大约79%的相似水平上,绝大多数待测菌株可以聚成2个表观群。在89%的相似水平上又分为3个小群,数值分类结果与16S rDNA PCR-RFLP结果有一定的相似性。生理生化性状试验表明,供试菌株CCNWSX0705,CCNWSX0706,CCNWSX0703对高盐度环境具有一定的耐受性。重金属耐受性测试得到了6株抗重金属菌株,分别为CCNWGS0255,CCNWNX0192,CCNWNX0194,CCNWSX0703和CCNWGS0251。nifH PCR-RFLP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nifH基因序列反映的系统发育关系与16S 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关系有很大相似性,并发现胡枝子根瘤菌种内的nifH基因具有一定的多样性,R. leguminosarum与S. meliloti可能存在属间水平方向的基因片段转移。nodC PCR-RFLP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基于nodC反映的系统发育关系与16S 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关系有很大的差异,进一步发现R. leguminosarum与S. meliloti之间以及R. leguminosarum和Bradyrhizobium sp. nodC之间的基因片段横向转移。综合以上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与胡枝子共生的根瘤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R. leguminosarum为胡枝子新的生物型;胡枝子与根瘤菌的共生并没有明显的寄主专一性,并且除R. gallicum可能倾向存在于北方的弱碱性土壤中,其他类群的根瘤菌没有明显的地理分布差异;部分供试菌株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胡枝子根瘤菌同种内nifH和nodC基因具有多样性;发现不同种的胡枝子根瘤菌持有相同的共生基因。
崔广玲[9](2009)在《西北部分地区鸡眼草根瘤菌生物多样性及系统发育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综述了根瘤菌多样性、分类和多相分类技术的研究进展;采用表型分析(113项生理生化测定,数值分类)和遗传型分析(16S rDNA PCR-RFLP、nifH PCR-RFLP、nodA PCR-RFLP,16S rRNA、nodA、nifH、recA基因序列分析)等多相分类技术,首次系统地对西北部分地区的53株鸡眼草根瘤菌进行了表型和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研究,初步确定了鸡眼草根瘤菌的系统发育地位。16S rDNA PCR-RFLP及其序列测定分析表明,所有供试菌株产生了11种16S rDNA基因型,归属于中华根瘤菌属(Sinorhizobium),根瘤菌属(Rhizobium),中慢生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和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5个系统发育分支上。从鸡眼草根瘤菌中分离出了土壤杆菌,其代表菌株CCNWSX0487、CCNWSX0483及CCNWSX0481与葡萄土壤杆菌(Ag. vitis)的亲缘关系最近,序列相似性为97.19%,但这三株菌与葡萄土壤杆菌(Ag. vitis)有明显差异,构成一个独立的分支,可能预示着新种的出现。此外,CCNWSX0493和CCNWSX0476也构成独立分支,有可能是潜在的新种。rec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供试菌株归类于土壤杆菌属、根瘤菌属、慢生根瘤菌属和中华根瘤菌属。代表菌株以recA序列为基础的系统发育树与16S rDNA序列分析的系统发育的结果是一致的。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即代表菌株的recA序列与参比菌株序列同源性均小于其与16S rDNA序列的同源性。nodA PCR-RFLP及其序列分析表明供试菌株分布于慢生根瘤菌属、根瘤菌属、中慢生根瘤菌属和中华根瘤菌属。CCNWSX0493、CCNWGS0088和CCNWSX0476这三株菌的以结瘤基因nodA序列为基础的系统发育树与16S rDNA序列分析的系统发育树存在较大差异。说明nodA基因可能在根瘤菌的不同种间发生了水平转移。nifH PCR-RFLP及其序列分析表明供试菌株分布于慢生根瘤菌属、中慢生根瘤菌属和中华根瘤菌属。供试菌株除CCNWSX0493在16S rDNA序列系统发育树上属于Rhizobium,在固氮基因nifH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上属于Sinorhizobium之外,其余菌株的nifH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与16S rDNA的系统发育分析体现的较为一致,这也说明了西北地区鸡眼草根瘤菌的nifH基因序列具有一定的宿主专一性。对鸡眼草根瘤菌进行113项生理生化指标测试,结果表明不同地理来源,甚至来源于同一地区的不同鸡眼草根瘤菌菌株在碳、氮源利用、耐盐性、对苯酚抗性程度等方面存在着一定差异,12.5%的菌株能耐受300μg/mL氯霉素,58.9%的株菌能耐受2%的NaCl,38%的株菌能耐受700mg/L的苯酚。在数值分类中,所有供试菌株在60%的相似水平上聚在一起。在90%的相似水平上,参比菌株能够按不同的种彼此很好的分开,并将待测菌株主要分为五个表观群:群Ⅰ中华根瘤菌属Sinorhizobium,群Ⅱ根瘤菌属Rhizobium,群Ⅲ慢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群Ⅳ模式菌株和群Ⅴ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
徐琳[10](2009)在《西北地区苦马豆根瘤菌的多样性与系统发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西北部分地区苦马豆(Sphaerophysa salsula)根瘤中分离得到57株根瘤菌,采用表型分析(113项生理生化测定,数值分类)和遗传型分析(16S rDNA CR-RFLP,16S rRNA基因全序列分析,nodA,nifH)等多相分类技术,以揭示该地区苦马豆根瘤菌的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地位。数值分类的结果表明:不同地理来源、同一地理来源、甚至同种寄主植株来源的不同根瘤菌株在碳氮源利用、抗生素敏感性、抗逆性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该地区苦马豆根瘤菌具有较强的耐盐、耐碱能力,所有未知菌株均能在初始pH9-12的YMA培养基上生长,80%菌株可以耐3%的NaCl,55%菌株可以耐5%的NaCl,35%菌株可以耐6%的NaCl。未知供试菌株在80%的相似性水平上聚在一起,在86%的相似水平上分为5个表观群,其中群VI没有与任何参比菌株聚在一起,可能为潜在的新种或属。16S rDNAPCR-RFLP将57株菌分成9种类型,16S rRNA基因全序列分析进一步表明它们分属于Mesorhizobium,Rhizobium,Sinorhizobium,Agrobacterium,Phyllobacterium和Shinella kummerowiae 6个属。其中GS0185构成一个独立的分支,它们与中慢生根瘤菌属内各已知种的16S rDNA全序列相似性最高为97.6%;GS0211与土壤杆菌属的其他模式株分离,独立构成一个分支,与属内其他菌株的最大相似性为97.9%;GS0238独立为一个分支,与属内其他菌株的最大相似性为96.3%,均可能为潜在的新种。利用PCR-RFLP技术对苦马豆属根瘤菌的nodA和nifH基因片段进行研究,发现来自中慢生根瘤菌属和中华根瘤菌属系统发育分支的菌株都得到了nodA PCR扩增产物和nifH PCR扩增产物,而来自土壤杆菌属系统发育分支的的所有供试菌株都没有得到nodA PCR扩增产物但却都有nifH PCR扩增产物。nifH基因序列反映的系统发育关系与16S r 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关系基本一致;而基于nodA反映的系统发育关系与16S 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关系差异较大。此外,具有不同16S rDNA PCR-RFLP遗传图谱类型的菌株具有相同的nodA和nifH PCR-RFLP遗传图谱类型,而具有相同16S rDNA PCR-RFLP遗传图谱类型的菌株却有不同的nodA和nifH PCR-RFLP遗传图谱类型,这说明nodA基因和nifH基因可能在根瘤菌的不同种间发生了水平转移。
二、陕甘宁地区根瘤菌的16SrDNA PCR-RFLP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陕甘宁地区根瘤菌的16SrDNA PCR-RFLP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川西高寒山区野生药用黄芪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1.1 根瘤样本的采集 |
1.1.2 药用黄芪植物根瘤菌的分离和纯化 |
1.2 BOXAIR-PCR指纹分析 |
1.3 16S r DNA PCR-RFLP指纹图谱分析 |
1.4 供试菌株16S r DNA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
1.5 菌株生理特性分析 |
1.6 数据分析和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药用黄芪根瘤菌分离及BOXAIR-PCR指纹分析 |
2.2 16S r DNA PCR-RFLP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PCA) |
2.2.1 PCR-RFLP聚类分析 |
2.2.2 主成分分析 |
2.3 药用黄芪根瘤菌16S r DNA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 |
2.4 药用黄芪根瘤菌抗逆性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2)草原3号杂花苜蓿在3个试点区适宜根瘤菌株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苜蓿根瘤菌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苜蓿根瘤菌分类研究进展 |
1.4 接种根瘤菌对盐碱化土壤改良研究 |
1.5 接种根瘤菌对苜蓿抗旱、寒性的影响研究 |
1.6 接种根瘤菌对污染土壤修复作用研究 |
1.7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供试菌株及供试苜蓿品种 |
2.2 试验方法 |
2.2.1 根瘤采集方法 |
2.2.2 根瘤菌的分离与纯化方法 |
2.2.3 根瘤菌的鉴定方法 |
2.2.4 无菌条件下根瘤接种试验方法 |
2.2.5 大田接种试验方法 |
2.2.6 各项指标测定方法 |
2.2.7 结果与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12份菌株的分类地位 |
3.2 温室条件下接种不同菌株对草原3号杂花苜蓿生长的影响 |
3.3 不同菌株对不同土壤环境下草原3号杂花苜蓿生长的影响 |
3.3.1 3个试点区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
3.3.2 3个试点区各菌株接种效果比较 |
3.3.3 接种根瘤菌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3.4 草原3号接种根瘤菌各生物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
4 讨论 |
4.1 根瘤菌种类与种植区土壤环境及寄主材料的关系 |
4.2 接种根瘤菌与内生菌的作用效果比较 |
4.3 不同土壤环境中接种根瘤菌效果的影响因素 |
4.4 结瘤量与生物量的关系 |
4.5 接种根瘤菌与根际土壤养分的关系 |
4.6 需要进一步探明的问题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施肥和接种根瘤菌对苜蓿生长及铁尾矿砂理化和生物学性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尾矿废弃地铁尾矿植被恢复研究概述 |
1.2 尾矿废弃地的生态恢复方法 |
1.2.1 土壤改良 |
1.2.2 耐性植物的选择 |
1.3 紫花苜蓿对土壤改良效果的研究 |
1.3.1 紫花苜蓿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的研究 |
1.3.2 紫花苜蓿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1.3.3 紫花苜蓿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3.4 紫花苜蓿对土壤酶的影响 |
1.4 苜蓿根瘤菌的研究概况 |
1.4.1 苜蓿根瘤菌研究现状 |
1.4.2 根瘤菌与紫花苜蓿专一性的研究 |
1.4.3 接种根瘤菌对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 |
1.4.4 接种根瘤菌对生长基质理化性质的影响 |
1.4.5 接种根瘤菌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4.6 接种根瘤菌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1.5 施有机肥对植物生长和土壤改良效果的影响 |
1.5.1 施有机肥对植物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
1.5.2 施有机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1.6 施肥对植物粗蛋白含量及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1.6.1 施肥对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
1.6.2 施肥对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取样地概况、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1 取样地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设计 |
3.2.1 施肥水平与根瘤菌菌株最佳组合的筛选 |
3.2.2 苜蓿不同种植年限对铁尾矿理化性质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3.2.3 施肥水平对苜蓿粗蛋白含量及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3.3 数据处理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施肥水平与根瘤菌菌株最佳组合的筛选 |
4.1.1 接种根瘤菌和施肥水平对紫花苜蓿生长状况的影响 |
4.1.2 接种根瘤菌和施肥水平对铁尾矿砂物理性质的影响 |
4.1.3 接种根瘤菌和施肥水平对铁尾矿砂化学性质的影响 |
4.1.4 接种根瘤菌和施肥水平对铁尾矿砂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
4.1.5 小结 |
4.2 紫花苜蓿生长年限对铁尾矿砂基质的影响 |
4.2.1 生长年限对铁尾矿砂物理性质的影响 |
4.2.2 生长年限对铁尾矿砂化学性质的影响 |
4.2.3 生长年限对铁尾矿砂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4.2.4 生长年限对铁尾矿砂酶活性的影响 |
4.2.5 小结 |
4.3 施肥水平对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及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4.3.1 紫花苜蓿不同生长时期粗蛋白含量的变化 |
4.3.2 紫花苜蓿不同生长时期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 |
4.3.3 小结 |
5 讨论 |
5.1 施肥水平与根瘤菌菌株最佳组合的筛选 |
5.1.1 接种根瘤菌对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 |
5.1.2 苜蓿接种根瘤菌对铁尾矿砂理化性质的影响 |
5.1.3 苜蓿接种根瘤菌对铁尾矿砂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5.1.4 施肥水平对苜蓿生长的影响 |
5.1.5 施肥水平对铁尾矿砂物理性质的影响 |
5.1.6 施肥水平对铁尾矿砂化学性质的影响 |
5.1.7 施肥水平对铁尾矿砂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5.2 紫花苜蓿生长年限对铁尾矿砂基质的影响 |
5.2.1 生长年限对铁尾矿砂物理性质的影响 |
5.2.2 生长年限对铁尾矿砂化学性质的影响 |
5.2.3 生长年限对铁尾矿砂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5.3 施肥水平对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及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5.3.1 施肥水平对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
5.3.2 施肥水平对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黑木相思根瘤菌系统发育研究及新种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根瘤菌的分类现状 |
1.3 多相分类技术在根瘤菌研究中的应用 |
1.3.1 表型特征分析 |
1.3.2 遗传型分析 |
1.4 黑木相思的概况 |
1.5 金合欢属及黑木相思根瘤菌分类研究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黑木相思根瘤菌的活化与保存 |
2.2 黑木相思根瘤菌基因组DNA的少量提取 |
2.3 16S rDNA基因、持家基因(recA、atpD、glnII)和共生基因(nifH、nodC、nodD)序列扩增和系统发育分析 |
2.3.1 目的基因PCR扩增 |
2.3.2 目的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 |
2.4 DNA同源性分析和DNA(G+C)mol%测定 |
2.4.1 总DNA的大量提取 |
2.4.2 DNA同源性分析 |
2.4.3 DNA(G+C)mol%测定 |
2.5 黑木相思根瘤菌的脂肪酸组成分析和极性脂分析 |
2.6 黑木相思根瘤菌的表型性状测定 |
2.7 黑木相思根瘤菌结瘤试验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菌株纯化结果 |
3.2 16S rDNA基因、持家基因(recA、atpD、glnII)和共生基因(nifH、nodC、nodD)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
3.2.1 16S rDNA基因系统发育结果 |
3.2.2 持家基因(recA、atpD、glnII)系统发育分析 |
3.2.3 共生基因(nifH、nodC、nodD)系统发育分析 |
3.3 黑木相思慢生根瘤菌的DNA同源性分析结果 |
3.4 黑木相思慢生根瘤菌的脂肪酸组分分析 |
3.5 黑木相思慢生根瘤菌生理生化分析 |
3.6 结瘤试验结果 |
3.7 中慢生根瘤菌新种分类地位的确定 |
3.7.1 中慢生根瘤菌的16SrDNA基因和持家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
3.7.2 中慢生新种菌株的DNA同源性分析及(G+C)mol%测定结果 |
3.7.3 中慢生根瘤菌的脂肪酸和极性脂分析结果 |
3.7.4 中慢生根瘤菌新种菌株与属内相近模式菌株的表型性状 |
3.7.5 中慢生根瘤菌新种菌株的交叉结瘤试验 |
3.7.6 中慢生根瘤菌新种的确定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讨论 |
4.1.1 黑木相思根瘤菌种群多样性和共生基因进化 |
4.1.2 黑木相思根瘤菌新种鉴定 |
4.1.3 黑木相思根瘤菌的地域性和共生多样性 |
4.2 结论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5)一株新型结瘤固氮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根瘤菌的分类研究 |
1.2 豆科植物-根瘤菌的多样性研究 |
1.3 相思根瘤菌的多样性研究 |
1.4 固氮基因、结瘤基因的研究现状 |
1.5 本研究的内容与目的 |
第二章 D5-2菌株的分离与生理生化特性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D5-2菌株的结瘤能力及固氮能力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D5-2菌株的16S rDNA全序列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固氮基因序列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nifA、nifH结果与分析 |
5.2.1 nifA扩增结果与分析 |
5.2.2 nifH扩增结果与分析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瘤基因序列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nodA扩增结果与分析 |
6.2.2 nodD扩增结果与分析 |
6.3 讨论 |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讨论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水黄皮根瘤菌及内生菌的多相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根瘤菌多样性研究 |
1.2.1 表型多样性研究 |
1.2.2 遗传多样性研究 |
1.3 根瘤菌的系统发育研究 |
1.4 立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4.1 水黄皮概述 |
1.4.2 研究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样品采集 |
2.2 菌株分离 |
2.3 数值分类 |
2.3.1 唯一碳源利用 |
2.3.2 唯一氮源利用 |
2.3.3 耐盐性测定 |
2.3.4 耐酸碱测定 |
2.3.5 生长温度范围测定 |
2.3.6 BTB产酸产碱反应 |
2.3.7 肉汤生长试验 |
2.3.8 3-酮基乳糖反应 |
2.3.9 过氧化氢酶试验 |
2.3.10 卡拉霉素抗性测定 |
2.3.11 乙酰甲基甲醇试验 |
2.3.12 甲基红试验 |
2.3.13 石蕊牛奶试验 |
2.4 遗传多样性分析 |
2.4.1 DNA提取 |
2.4.2 BOXAIR-PCR分析 |
2.4.3 16S rDNA PCR-RFLP分析 |
2.4.4 代表菌株16S rDNA序列分析 |
2.4.5 数据处理 |
3 水黄皮根瘤菌多相分类 |
3.1 水黄皮根瘤菌分离纯化 |
3.2 数值分类 |
3.2.1 生理生化测定结果分析 |
3.2.2 聚类分析 |
3.2.3 供试根瘤菌的鉴别特征 |
3.3 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分析 |
3.3.1 BOXAIR-PCR指纹图谱分析 |
3.3.2 16S rDNA PCR-RFLP酶切图谱分析 |
3.3.3 代表菌株16S rDNA序列分析 |
4 水黄皮内生菌多相分类 |
4.1 内生菌分离纯化 |
4.2 数值分类 |
4.2.1 生理生化测定结果分析 |
4.2.2 聚类分析 |
4.2.3 供试内生菌的鉴别特征 |
4.3 遗传特性及系统发育分析 |
4.3.1 BOXAIR-PCR指纹图谱分析 |
4.3.2 16S rDNA PCR-RFLP酶切图谱分析 |
4.3.3 代表菌株16S rDNA序列分析 |
5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1.1 水黄皮根瘤菌的生物多样性 |
5.1.2 水黄皮内生菌的生物多样性 |
5.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数值分类数据 |
附录2:培养基及试剂配方 |
附录3:代表菌株16S RDNA序列 |
(7)陕西商洛多花胡枝子根瘤菌的多相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根瘤菌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研究进展 |
1.2.1 表型多样性研究方法 |
1.2.2 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 |
1.2.3 系统发育和分类系统 |
1.3 根瘤菌研究中有关问题的讨论 |
1.3.1 多相分类方法的特点与选用 |
1.3.2 根瘤菌研究通常遵循的技术路线 |
1.3.3 结瘤和固氮的关联性状研究 |
1.3.4 结瘤和固氮基因研究应解决的新问题 |
1.3.5 基因横向转移对分类和进化的影响 |
1.4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4.1 多花胡枝子概述 |
1.4.2 胡枝子属根瘤菌研究进展 |
1.4.3 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二章 16S rDNA PCR-RFLP 分析及系统发育地位研究 |
2.1 根瘤菌株的分离纯化、保藏与回接 |
2.1.1 采瘤 |
2.1.2 菌株的分离纯化 |
2.1.3 菌株的保藏 |
2.1.4 回接实验 |
2.2 供试菌DNA 的提取 |
2.2.1 菌体的收集 |
2.2.2 DNA 的提取 |
2.2.3 DNA 纯度和浓度检测 |
2.3 16S rDNA 的扩增 |
2.3.1 扩增引物 |
2.3.2 PCR 反应体系组成 |
2.3.3 PCR 反应条件与扩增产物检测 |
2.4 16S rDNA 扩增产物的酶切和电泳 |
2.5 16S rDNA 全序列测定和进化树构建 |
2.6 结果与分析 |
2.6.1 16S rDNA 的酶切电泳电泳图谱 |
2.6.2 供试菌株16S rDNA RFLP 分析 |
2.6.3 16S rDNA 全序列及系统分类分析 |
2.7 讨论 |
第三章 表型多样性及数值分类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供试菌株 |
3.1.2 性状测定 |
3.2 实验数据处理 |
3.2.1 性状编码 |
3.2.2 聚类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生理生化测定结果与讨论 |
3.3.2 聚类结果与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商洛地区多花胡枝子根瘤菌的多样性与系统发育地位 |
4.2 讨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陕甘宁地区胡枝子根瘤菌多样性与系统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多相分类在根瘤菌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
1.2.1 根瘤菌表型分群方法 |
1.2.2 根瘤菌遗传型分群方法 |
1.3 目前的根瘤菌分类系统 |
1.4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4.1 胡枝子属植物概述 |
1.4.2 胡枝子根瘤菌研究进展 |
1.4.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陕甘宁地区胡枝子根瘤菌持家基因PCR-RFLP 分析及系统发育研究 |
2.1 16S rDNA PCR-RFLP 及全序列系统发育分析 |
2.1.1 材料和方法 |
2.1.2 结果与分析 |
2.2 recA 基因片段系统发育学分析 |
2.2.1 菌株 |
2.2.2 DNA 提取和扩增 |
2.2.3 测序和参比菌株序列的获取 |
2.2.4 recA 基因片段序列测定结果和系统发育学分析 |
第三章 固氮基因(nifH)和结瘤基因(nodC)的PCR-RFLP 分析及系统发育研究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2.1 DNA 提取 |
3.2.2 引物 |
3.2.3 nifH 和nodC 基因片段扩增体系和扩增条件 |
3.2.4 nifH 和nodC 基因扩增片段的检测和酶切分析 |
3.2.5 nifH 和nodC 基因扩增片段的序列测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nifH PCR 产物酶切图谱 |
3.3.2 nifH 基因片段酶切图谱分析 |
3.3.3 nifH 基因系统发育学分析 |
3.3.4 nodC PCR 产物酶切图谱 |
3.3.5 nodC 基因片段酶切图谱分析 |
3.3.6 nodC 基因系统发育学分析 |
第四章 表型多样性及数值分类研究 |
4.1 材料 |
4.2 性状测定 |
4.2.1 唯一碳源的利用测定 |
4.2.2 唯一氮源的利用测定 |
4.2.3 耐盐性测定 |
4.2.4 抗生素抗性测定 |
4.2.5 初始pH 生长测定 |
4.2.6 生长温度范围测定 |
4.2.7 BTB 产酸产碱反应测定 |
4.2.8 重金属抗性测定 |
4.3 聚类方法 |
4.4 数据处理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生理生化测定结果与讨论 |
4.5.2 聚类分析结果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西北部分地区鸡眼草根瘤菌生物多样性及系统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根瘤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
1.2.1 根瘤菌表型分类方法 |
1.2.2 根瘤菌遗传型分类方法 |
1.2.3 根瘤菌的系统发育学研究 |
1.3 根瘤菌的分类进展 |
1.4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4.1 鸡眼草属概述 |
1.4.2 鸡眼草属根瘤菌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3 西北地区鸡眼草属根瘤菌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16Sr DNA 的PCR-RFL 及其系统发育研究和recA 基因片段系统发育学分析 |
2.1 16S rDNA PCR-RFLP 分析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结果与分析 |
2.2 16S rDNA 序列的相似性比较及系统发育学分析 |
2.2.1 16S rDNA 序列测定结果和系统发育学分析 |
2.2.2 讨论 |
2.3 recA 基因片段系统发育学分析 |
2.3.1 材料与方法 |
2.3.2 recA 基因片段序列测定结果和系统发育学分析 |
第三章 结瘤基因(nodA)和固氮基因(nifH)的PCR-RFLP 分析及系统发育研究 |
3.1 结瘤基因(nodA)限制性片段多样性(PCR-RFLP)研究 |
3.1.1 材料 |
3.1.2 nodA 基因片段扩增 |
3.1.3 nodA 扩增片段的酶切与电泳 |
3.1.4 nodA 序列的测定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3.1.5 nodA PCR-RFLP 分析 |
3.1.6 nodA 序列及系统发育树分析 |
3.1.7 讨论 |
3.2 固氮基因(nifH)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研究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nifH 片段扩增 |
3.2.3 nifH 扩增片段的酶切与电泳 |
3.2.4 nifH 的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3.2.5 nifH PCR-RFLP 分析 |
3.2.6 nifH 序列及系统发育树分析 |
3.2.7 讨论 |
第四章 鸡眼草根瘤菌的表型多样性及数值分类研究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根瘤菌处理 |
4.1.2 生理生化特性测定 |
4.2 实验结果处理 |
4.2.1 性状编码 |
4.2.2 聚类分类 |
4.2.3 表观群中心菌株确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生理生化测定结果分析 |
4.3.2 聚类分析结果 |
4.3 讨论 |
第五章 鸡眼草根瘤菌共生结瘤研究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菌种与种子 |
5.1.2 根瘤菌的回接方法 |
5.1.3 观察记录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6.1 西北地区鸡眼草根瘤菌的生物多样性 |
6.2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西北地区苦马豆根瘤菌的多样性与系统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根瘤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
1.2.1 表型多样性研究 |
1.2.2 遗传多样性 |
1.3 根瘤菌的系统发育地位研究 |
1.4 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4.1 苦马豆属植物概况 |
1.4.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表型多样性及数值分类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菌株 |
2.1.2 参比菌株 |
2.1.3 性状测定 |
2.1.4 聚类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生理生化测定结果 |
2.2.2 数值分类结果 |
2.3 讨论 |
第三章 16S RDNA PCR-RFLP 分析及系统发育地位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菌株 |
3.1.2 16S rDNA 基因的扩增 |
3.1.3 酶切与电泳 |
3.1.4 16S rDNA 全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16S rDNA PCR-RFLP 分析 |
3.2.2 16S rDNA 全序列及系统发育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结瘤基因(NODA)和固氮基因(NIFH)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 RFLP)研究 |
4.1 结瘤基因(NODA)限制性片段多样性(PCR-RFLP)研究 |
4.1.1 材料 |
4.1.2 nodA 基因片段扩增 |
4.1.3 nodA 扩增片段的酶切与电泳 |
4.1.4 nodA 全序列的测定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4.1.5 结果与分析 |
4.1.6 讨论 |
4.2 固氮基因(NIFH)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研究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2 nifH 片段的扩增 |
4.2.3 nifH 扩增片段的酶切与电泳 |
4.2.4 nifH 的全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4.2.5 结果与分析 |
4.2.6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陕甘宁地区根瘤菌的16SrDNA PCR-RFLP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川西高寒山区野生药用黄芪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J]. 江华明,刘松青,李仁全,彭万仁,张小平. 西南农业学报, 2018(11)
- [2]草原3号杂花苜蓿在3个试点区适宜根瘤菌株的筛选[D]. 闫伟.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12)
- [3]施肥和接种根瘤菌对苜蓿生长及铁尾矿砂理化和生物学性质的影响[D]. 杨何宝. 河北农业大学, 2015(07)
- [4]黑木相思根瘤菌系统发育研究及新种鉴定[D]. 朱亚杰.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5(05)
- [5]一株新型结瘤固氮菌的研究[D]. 赵佚丽. 广西大学, 2012(06)
- [6]水黄皮根瘤菌及内生菌的多相分类研究[D]. 刘燕. 四川农业大学, 2010(04)
- [7]陕西商洛多花胡枝子根瘤菌的多相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D]. 冀玉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1)
- [8]陕甘宁地区胡枝子根瘤菌多样性与系统发育研究[D]. 蒋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S2)
- [9]西北部分地区鸡眼草根瘤菌生物多样性及系统发育研究[D]. 崔广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S2)
- [10]西北地区苦马豆根瘤菌的多样性与系统发育研究[D]. 徐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S2)
标签:根瘤菌论文; 胡枝子论文; pcr-rflp论文; 土壤改良论文; 土壤结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