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π的几种无限表达式(论文文献综述)
肖勇[1](2012)在《局域共振型结构的带隙调控与减振降噪特性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声物理发展前沿关于“局域共振型声子晶体”和“声学超材料”等新概念的提出为工程结构的减振降噪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类比局域共振型声子晶体和声学超材料的设计思想,通过在杆、梁、板等传统工程结构上周期性地附加局域共振单元,可以得到一类局域共振型人工周期结构(本文简称为“局域共振型结构”)。目前已有的初步探索研究表明:局域共振型结构具有显着的弹性波带隙特性,在其带隙频率范围内可以高效地抑制结构振动。这些研究为结构减振降噪技术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然而,要实现局域共振型结构的减振降噪应用,在其性能预报、行为调控、机理揭示以及轻质宽带设计等方面还面临大量的基础问题有待解决。本文紧紧围绕局域共振型结构在减振降噪应用方面目前面临的关键理论和技术问题展开系统深入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局域共振型结构的带隙及振动与声学特性计算方法;(2)局域共振型结构的带隙调控与形成机理;(3)局域共振型结构的带隙展宽方法及宽带减振降噪特性。论文研究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包括:1、提出了计算局域共振杆/梁结构中振动传递特性的波动/谱元法,并将平面波展开法推广用于计算局域共振板结构的带隙特性及声透射特性,为局域共振型结构的带隙与减振降噪特性研究提供了高效工具。2、系统分析了局域共振型结构的设计参数对其带隙特性的调控规律,并发现了有价值的新带隙现象及效应,深化了对于局域共振型结构带隙行为的认识。首次发现局域共振杆中两种带隙(局域共振带隙和Bragg带隙)可以精确地耦合成为一个超宽的完全带隙;首次发现当两种带隙被调节至相互靠近时,不仅局域共振单元的局域共振作用对Bragg带隙可以产生展宽效应,而且周期结构的Bragg散射作用对局域共振带隙也可以产生展宽效应;首次发现局域共振型结构中局域共振单元的谐振频率可以落在Bragg带隙范围内,甚至是通带范围内。3、深入揭示了局域共振型结构的带隙形成机理,推导得到了封闭的解析设计公式,可以精确地或近似地预报局域共振型结构中设计参数对带隙边界频率的调控规律,以及确定结构中两种带隙发生相互耦合和相互转换的条件,为带隙设计提供依据。4、提出了基于两种带隙相互耦合机制、结构参数失谐设计以及局域共振单元多频谐振作用的三种带隙展宽方法,为实现局域共振型结构在轻质条件下的宽带减振降噪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5、率先研究了局域共振板的声透射降噪特性,首次发现在亚波长晶格条件下,若将局域共振单元的谐振频率调谐至基体板声透射的质量密度定律区,局域共振板可以实现远高于同质量均质板的传声损失(隔声量);若将谐振频率调谐至基体板的声透射吻合效应区,局域共振板可以抑制吻合效应,大幅提高整个吻合效应区的传声损失。这些特性对于局域共振板的降噪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总之,本文主要针对局域共振型结构在减振降噪应用方面需要解决的关键理论与技术问题展开系统深入研究:进一步完善了局域共振型杆、梁、板结构的带隙及振动与声学特性计算方法,深入揭示了这类局域共振型结构的带隙特性调控规律与形成机理,并提出了实现其带隙及减振降噪频带展宽的三种方法,从相关研究中提炼出了系列设计公式、准则及建议。这些研究成果为局域共振型结构的减振降噪应用奠定了若干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刘能源[2](2018)在《考虑层间接触状态的沥青路面力学分析与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沥青路面是由面层、基层、底基层和路基组成的多层体系结构,任意两层之间的接触面可称之为层间界面。我国现有的路面结构设计规范一般假设各层间界面之间处于完全连续状态,通常采用理想的弹性层状体系力学模型。然而,由于路面各层材料本身属性差异、施工先后顺序不同,导致路面结构的层间联结既非完全连续,也非完全光滑,通常是介于这两个极端情况之间。此外,目前在沥青路面评价时,也大多假设沥青路面为完全连续状态,从而导致反算出的模量与实际模量会存在较大差异。对于层间状态的评价也尚无成熟的方法。因此,有必要研究层间接触状况对路面寿命和使用性能的影响,建立考虑接触状况的沥青路面评价方法。基于此本文充分考虑路面不同层间接触状况,采用解析法和数值分析方法研究层间接触状态对路面力学响应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模量反算和层间状态评价方法;结合实验提出了一种改善层间接触状况的黏层材料。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基于层状体系理论和积分变换,推导了静力荷载和动力荷载作用下各向同性和横观各向同性层状体在界面完全连续或完全光滑条件时的力学响应解,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层状弹性体系理论。研究发现:层间完全光滑时路面结构的刚度要小于层间连续模型的整体刚度,各项力学参数指标相比层间完全连续时明显下降。此外材料的横观各向同性特性对路面力学响应也有一定影响,横观各向同性系数越小,路面受力情况越不利,其中面层的横观各向同性特性影响程度比基层的要大。当接触状况为完全光滑时路面力学响应对结构材料横观各向同性系数的变化更加敏感。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以摩擦系数表征的路面层间接触模型的数值分析方法,近一步研究层间接触条件和材料横观各向特性对路面力学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接触状况对沥青路面的力学响应影响很大,接触条件不好导致路面结构的整体强度下降,弯沉、层底拉应力等指标与完全连续时差异明显,大大降低了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采用摩擦系数模型可以很好地表征路面层间的接触状况,当摩擦系数小于0.4时,层间接触状态较差,各向指标均变化明显。当系数接近1时,层间接触状态较好,各向指标波动不大,大于7时接触状况非常好,接近完全连续状态,在0.4与1之间时,层间接触状态一般。水平力作用会大大提高路面结构内部的剪应力值,并对路面剪应力的分布产生很大影响,而对路面弯沉、面层底部最大拉应变等指标的影响则要小很多。温度对沥青面层的材料性能影响显着,路表面温度过高,导致面层温度呈明显梯度分布,模量大幅降低,在温度和荷载共同作用下容易造成路面车辙和剪切破坏。考虑面层材料的横观各向同性特性,发现随着水平模量与竖向模量比的不断增大,面层材料强度也不断增强,关键力学指标均有所改善。此外,相同路面结构形式时动力响应指标也明显小于静载计算结果,其中基面层间的接触状况比基层与底基层间的接触对路面力学响应的影响更加显着。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FWD荷载作用下考虑层间接触条件的路表弯沉样本数据库,通过不断调试训练学习参数建立了最佳BP神经网络反演模型,对路面结构的面层模量、层间接触状况等性能指标进行反算,并结合算例验证了本算法的可行性和精确度。研究发现层间接触状态对路表弯沉影响很大,相同结构形式下静载弯沉明显大于动载弯沉。距离荷载中心越远,层间接触状态的变化对弯沉值的影响也越小,在距离荷载中心1.5m以外,弯沉值受接触状态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利用BP神经网络对面层模量、层间接触状况进行反算时,采用两种弯沉盆值(包含7个测点分别距离荷载中心0m、0.3m、0.6m、0.9m、1.2m、1.5m和2.1m和5个测点分别距离荷载中心0m、0.3m、0.6m、0.9m、1.2m)及结构层厚度作为输入参数时均可取得满意的结果,其中面层模量反算精度很高,层间摩擦系数的反算精度略低。通过实验验证了6%掺量的APAO(无定型—α—聚烯烃Amorphous Poly Alpha Olefin)改性沥青具有优良的高温性能和抗老化能力。然后以抗剪强度为指标,将其和常用的3种黏层材料进行斜剪实验,发现常温下6%掺量的APAO改性沥青作为黏结层具有良好的抗剪性能,尤其在高温和老化条件下,较其它黏层材料的抗剪强度降幅较小,依然可以保持较高的抗剪能力。
刘嘉航[3](2017)在《基于近似动态规划的自学习控制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控制科学发展至今,人们希望在面对各种越来越复杂的动态系统时,都能够设计出简便、高效的控制方法来解决各种问题。现有的一些先进控制方法在解决非线性系统的问题时,一般需要受控对象的模型先验知识或者人工经验,因此这些方法在处理一些不确定(uncertain)的系统问题时,就会变得十分棘手。基于近似动态规划的自学习控制方法,作为增强学习的分支,能够通过观测的数据来学习出适应于当前复杂动态系统的最优控制策略。另一方面,智能车辆发展十分迅速,车辆智能驾驶技术已经成为高科技信息公司和传统汽车企业争先攻占的技术高地。车辆在不同的道路环境驾驶时,其动力学模型会发生一定的改变,因此本文使用了自学习控制方法来解决智能车辆的运动控制问题。本文主要对基于近似动态规划的自学习控制方法进行了基础的研究,并且使用自学习控制方法来解决智能车辆路径跟踪问题。下面主要对论文的工作成果和创新点进行简要的介绍:(1)针对基于单核模型逼近器的增强学习方法存在核宽度选择困难、经典近似动态规划方法需要部分模型信息的问题,提出了无模型的多核学习控制(Model-free Multi-kernel Learning Control,MMLC)方法。该方法通过核稀疏化的方法选取特征点,并与设计好的多核模型构造多核特征,以此形成评价器的逼近结构,通过递推最小二乘时域差分算法来对评价器进行权值参数更新,同时使用梯度下降来对神经网络构成的执行器进行权值更新,直至收敛逼近最优控制策略。多核方法较单核方法具有更加稳定的性能和更为灵活的结构,和对参数选择的鲁棒性良好,由于选择的多核学习框架较单核具有更强的特征表示能力,也使得新方法,拥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另一方面,多核框架下的逼近结构也由于增强学习的特性,多个核之间的权重会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收敛,也可以认为,多核逼近结构的参数会根据实际数据分布进行自适应调整。(2)提出了针对连续时间系统下的离散化算法结构,以及有限时域滚动优化的无模型Actor-critic方法。从仿真实验中得知,通过有限时域滚动优化的无模型Actor-critic算法较原始的基于传统的无限时域的无模型的Actor-critic算法在线学习的成功率更高,平均策略学习时间大约仅仅为原来的5%。这印证了有限时域的滚动优化的方法,对于一些计算复杂度低、学习效率不高的学习算法又较大的提升。在倒立摆和板球系统的仿真中,经过滚动优化的Actor-critic算法不仅仅在线学习时能取得良好地暂态性能,而且学得的控制策略在状态空间中是光滑的,可以较好的解决连续时间系统下的控制问题,同时也具备良好地抗干扰能力以及优秀的泛化性能。(3)提出了一种基于MMLC的高精度车辆路径跟踪的侧向控制方法。首先对智能车的侧向控制问题建立车辆与期望路径误差关系的车辆状态转移模型,然后使用MMLC算法进行了算法控制器的设计。我们通过在策略学习的方式来进行策略的学习,然后将学得车辆的侧向控制器在SIMULINK+PRESCAN搭建的多场景平台进行了仿真测试,并与较为先进的三种车辆跟踪的侧向控制器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自学习控制器能够获得更优的控制效果。
向霜晴[4](2020)在《软件定义网络的形式化建模与验证》文中研究指明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SDN)是一种新兴的网络架构,能够解决传统网络层级复杂,以至难以管理和创新的问题。该架构将控制逻辑从转发设备上分离出来,形成逻辑上集中的中心控制器,并提供网络可编程性。SDN的出现不仅推动了网络架构的更迭,更带来了网络开发方法的变革,可以预见在未来的网络开发流程之中,形式化方法必定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形式化方法建模SDN并验证相关性质。对于与数据转发逻辑有关的性质,扩展了知名的软件定义网络编程语言NetKAT,提出了能描述虚拟局域网(VLAN)、拥有更强表达能力并且支持模型检测的语言PDNet,研究了PDNet的操作语义,并基于操作语义证明了PDNet和NetKAT在表达能力上的联系与差别。对于与SDN模块或应用的设计、功能和安全有关的性质,基于图灵奖得主C.A.R.Hoare教授提出的通信顺序进程(CSP)设计了系统建模框架,并在模型检测工具PAT(Process Analysis Toolkit)中进行了实现。基于该框架,本文建模并验证了开源控制器Floodlight的基础模块以及安全控制器TopoGuard的防御策略,以展示该框架的使用方法和实际价值。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贡献包括以下三点:·提出了基于克莱尼代数(KA)的网络编程语言PDNet,来刻画数据层的转发逻辑。该语言对高级网络编程语言NetKAT(由康奈尔大学等研究机构提出)进行了扩展,从而能描述SDN的重要应用场景VLAN。同时,本文基于下推系统研究了PDNet的操作语义,并定义了语法导出规则。此外本文基于操作语义证明了PDNet的表达能力强于NetKAT。·总结归类了SDN三层架构以及外部环境中的软硬件设备,分析了各类对象在模型中的行为,提出了基于CSP的SDN系统建模框架。同时,本文建立了可实例化的数据层模型和四类主机模型,并为九种可能的攻击提供了建模方案,此外,为两种已知的,危害范围极广的攻击建立了攻击者模型。·基于系统建模框架,建模验证了开源控制器Floodlight的六个基本模块和安全控制器TopoGuard的攻击防御机制。对于Floodlight,我们验证了其基本模块的设计、功能与安全相关的性质。验证结果显示其拓扑发现和设备管理模块会受到链路攻击和主机攻击的危害,因此一大批与Floodlight使用类似的拓扑发现和设备管理方案的开源控制器都被这两种攻击影响。基于此,本文验证了为防御这两种攻击而设计的安全控制器TopoGuard,发现了两个严重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胡丽娟[5](2020)在《无限长矩形波导中两全同原子的纠缠动力学》文中认为近年来,人们在控制量子发射器和电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方面做了很多研究。量子信息是促使人们对这一研究领域的主要动力之一。高效量子信息器件的发展需要在量子水平上控制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对纠缠资源的精确处理。光与物质的纠缠态在许多方面都有应用,比如量子隐形传态、量子密码学、量子计算等等。所有这些应用所依赖的基本系统是双量子位元集成。具体地说,人们对通过将量子位元耦合到一个普通的电磁环境来产生量子位元之间的纠缠非常感兴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周围电磁模的性质至关重要。由于发射体在自由空间中的相互作用不够强,达不到人们期望的纠缠目标,人们必须通过额外的结构来调节发射体周围的环境。这些结构能通过Purcell效应改变电磁场模态的密度,产生聚集现象。波导就是这些结构之一,它不仅能使与之耦合的两个相距较远的量子发射器相互作用,还能生成长时间的纠缠,是大规模量子器件的良好候选。本文研究了与一维块状波导相互作用的两个全同的两能级原子系统(TLSs)的纠缠动力学,分别考察了两TLSs与单个横模和与两个横模相互作用时,两TLSs间距对两原子纠缠态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如下:1、考虑具有矩形横截面的波导,以便研究两TLSs与波导中多个横模的相互作用。置于波导中的两个TLSs的电偶极矩都沿波导中电磁场传播的方向。因此,只有波导中的横磁模与两TLSs发生相互作用。我们还假设原子与一维波导的相互作用强度较弱,原子的尺寸(即电偶极矩的大小)远小于波导中电磁场的波长。当两TLSs的跃迁频率距离横模的截止频率很远并且系统中只存在单个激发子时,从单激发空间中整个系统的波函数的Schr¨odinger方程出发,得到两TLSs激发态概率振幅的延迟微分方程组,其中两TLSs之间的有限距离会引入相位因子和延迟时间。在分析横模的作用前,对比反对称态和对称态的概率振幅方程,发现对称态和反对称态互相解耦。2、研究了两TLSs分别与单个横模和两个横模相互作用时两TLSs间距对两TLSs纠缠态的影响。发现:当两TLSs仅与一个横模耦合且系统初态为对称态时,如果光子在两TLSs间的飞行时间远小于两TLSs激发态的弛豫时间,那么两TLSs间距通过相位增强或抑制两TLSs间并发度的衰减,延迟时间不起作用。随着两TLSs间距的增加,两TLSs对光子的重吸收和重辐射产生了干涉从而造成纠缠的振荡,延迟时间和相位同时起作用。当两TLSs间距足够大使得光子在两TLSs间的飞行时间远大于两TLSs激发态的弛豫时间时,相位不再起作用。纠缠在被一个TLS辐射的光子到达另一个TLS之前就已经衰减到几乎为零,但在光子被原子重吸收时突然恢复,又随着光子被原子辐射而衰减。纠缠不断崩塌和恢复,恢复的纠缠的极大值随时间不断减小,直到两TLSs激发态的振幅衰减到零,纠缠不再恢复。当两原子与两个横模耦合且系统的初态为反对称态时,为了分析第二个横模的作用,将第一个横模的相位固定为2nπ,使得两TLSs间的纠缠在第一个横模中被抑制。发现耦合更多的横模会导致并发度的指数衰减增强。随着两TLSs间距的增大,两TLSs辐射的能量在截止频率较高的横模中先经历延迟。当两TLSs的间距增大到在时间间隔最短的两个时间点被原子辐射出来的两束光之间都不再发生干涉时,相位就不再起作用。
饶登宇[6](2020)在《基于多孔介质孔隙尺度的溶质运移及传热过程的SPH模拟研究》文中提出多孔介质中溶质运移和热传导及其耦合效应的研究是环境岩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传统的研究方法一般基于表征体元尺度,这一研究视角忽略了多孔介质最本质的孔隙结构特征,存在局限性。而基于孔隙尺度的观点,将孔隙的结构组成以及孔隙空间内发生的物理过程与介质的宏观特性联系起来,可更清晰地认识多孔介质溶质运移及热传导的物理本质。本研究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发展了一种孔隙尺度的仿真实验方法,致力于揭示多孔介质的孔隙结构特征与其宏观溶质运移及传热特性的联系。多孔介质中的溶质运移和传热过程主要涉及到机械弥散、溶质扩散和热传导过程,控制因素分别为弥散度、迂曲度和有效导热系数。论文聚焦多孔介质内孔隙结构组成变化对上述三个参数的影响,重点研究弥散度、迂曲度和有效导热系数随孔隙结构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并结合孔隙尺度仿真实验得到的相关规律,进一步建立便于工程应用的宏观数学模型。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采用SPH方法求解描述孔隙水运动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以及描述溶质扩散和热传导过程的二阶抛物线型扩散方程,实现对孔隙尺度物理现象的模拟。并结合SPH特点,提出重构多孔介质数字模型的三维建模方法,提出考虑介质湿化和冻结状态的模拟方法。围绕弥散度、扩散迂曲度和有效导热系数,设计了恒流速粘性流体渗透仿真实验、土柱溶质非稳态扩散仿真实验和多相介质稳态热传导仿真实验。将计算结果与解析解进行对比,验证仿真实验的准确性。(2)弥散度、迂曲度和有效导热系数均与多孔介质的孔隙结构特征有密切联系。本文充分发挥数值实验优势,对实验条件和介质特征进行精准控制,通过大量的仿真实验结果,揭示弥散度、扩散迂曲度和有效导热系数与其他孔隙特征参数之间的规律。重点探究或检验了弥散度与速度差、迂曲路径差、孔隙率和迂曲度等的相关规律,迂曲度与颗粒形态、维度、孔隙率和比表面积等的相关规律,以及有效导热系数与孔隙率、饱和度和冻结率的相关规律。(3)结合仿真实验得到的参数规律,对相关算法和模型提出改进方法和创新思路。为描述含裂隙多孔介质的对流弥散作用,提出了两流区模型的简化解析式。为建立片层介质的迂曲度与片层倾角和颗粒尺寸的联系,提出了一种基于迂曲路径概率分布的几何迂曲度模型。此外,为描述非饱和多孔介质在湿化和冻结过程中导热系数的变化规律,通过在常温导热系数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导热系数与冻结率的关系,建立了适用于冻结土的导热系数模型,并应用于冻土的水-热耦合问题。
朱怡[7](2018)在《船舶兴波干涉和远场波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久以来人们就发现高速船的船行波被限制在船后与航迹线夹角远小于Kelvin角19°28’的楔形范围内,而且高速船兴波中横波的波幅很小基本以散波为主。这一特殊现象通常也被称为窄V字型尾迹,窄V字型尾迹和航迹线的夹角也被称为主要兴波角(Apparent wake angle),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单体船和双体船在无限水深和有限水深情况下定常兴波之间的干涉,以及干涉对远场波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理论和数值方法证明了船舶兴波之间的干涉才是造成窄V字型尾迹的最主要原因,其中散波之间的相长干涉尤为重要。本文的研究系统而深入,极大的拓展了传统的远场波理论,可以给海域监测、自动尾迹探测、兴波阻力优化以及船池实验等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参考。具体来说,本文对比了单体船的艏艉源汇模型、双体船的并列点源模型这两种传统两点模型和Hogner理论的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对上述两种模型进行了优化,同时也发现了这两种模型的一些不足之处。对于双体船,在高Froude数时两个片体兴波之间横向干涉的影响是占绝对主导的,但是在中等Froude数时也要考虑每个片体内艏波和艉波之间纵向干涉的影响,而双体船的两点模型显然无法对此进行研究。对于这一现象,文中提出了双体船的四点源汇模型,不仅计算的主要兴波角和Hogner理论基本吻合,更从机理上解释了双体船远场波中若干特殊现象的成因。对于单体船,在高Froude数时不仅要考虑船体表面兴波点沿船长方向的分布(纵向干涉)对远场波产生的影响,也要考虑兴波点沿着船宽方向分布(横向干涉)的影响,而传统的单体船两点模型显然无法考虑横向干涉的影响。本文对Hogner理论和Michell理论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单体船兴波横向干涉作用于远场波的机理。研究表明单体船横向干涉的作用机理和双体船是完全不同的,而且横向干涉对单体船主要兴波角的影响在合理的Froude数范围内不会完全占据主导,其影响等价于单体船两点模型中船艏波和船艉波的兴波点沿船宽方向发生了横向偏移。对Hogner理论和Michell理论的对比还表明这两种理论计算的横波波幅以及横波对阻力的贡献几乎一致,而散波则相差很大。当Froude数F≡V/gL1/2>0.5时,由于纵向干涉的影响,无论是横波波幅还是横波对阻力的贡献都随着Froude数的增加而减少,在F大于1时则可以完全忽略。最后,本文对有限水深中单体船和双体船的远场波问题进行了研究,重点对水深作用于兴波干涉的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文中研究了有限水深中单体船和双体船的两点模型,并将Hogner理论扩展至有限水深的情况,对两点模型的一些重要结论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无论单体船还是双体船,在兴波干涉的影响下,主要兴波角可能等于或者小于尖顶角(Cusp angle),但不可能等于渐近角(Asymptote angle),而且主要兴波角和这两者可能差别很大。对于单体船,水深对于主要兴波角的影响在Froude数F>0.5(L/H)1/2(或水深Froude数大于0.5L/H)时基本可以忽略。相对而言,在高Froude数时水深对双体船主要兴波角的影响在水深片体间距比H/S<0.477时无法忽略。而水深船长比H/L>1.06时,尽管对应的尖顶角或者渐近角可能相差较大,但是水深对高航速单体船或者双体船主要兴波角的影响都很小。无论是有限水深还是无限水深,船舶兴波之间干涉的影响都非常重要,忽略了干涉必然无法得到真实可信的结果。
何在民[8](2012)在《卫星导航信号码跟踪精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已成为一个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对一个国家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世界主要航天大国都不惜巨资发展属于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已建成和在建的GNSS有GPS、GLONASS、GALILEO和COMPASS。由这四大GNSS的信号体制参数可知,BOC(包括衍生的ALTBOC和MBOC信号)调制信号在GNSS中已被广泛地采用,而传统的PSK-R调制信号依然保留下来,因此,PSK-R和BOC调制信号同时存在的局面不可避免。伪距是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观测量,伪距观测量的提取是通过码和载波的精确跟踪来实现的,因而,码和载波跟踪精度直接决定了伪距观测精度。码跟踪精度是导航信号体制设计中所必须考虑的关键指标,对码跟踪精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卫星导航系统接收终端的研发提供理论指导。本论文以GNSS的PSK-R与BOC调制信号为对象,结合经典的功率谱密度、自相关函数及伪码跟踪等相关理论,对伪码跟踪精度及影响跟踪精度的外部因素和内在因素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分析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白噪声、高斯干扰、多径干扰及接收系统;而内在因素则主要从信号体制入手,着重研究子载波相位及恒包络互复用对码跟踪精度的影响。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1)系统地论述了信号功率谱密度及相关函数求解的通用理论。详细分析了PSK-R、BOC、ALTBOC和MBOC调制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和自相关函数,总结得到PSK-R与BOC调制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和自相关函数的特点。(2)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伪码跟踪精度进行分析。定性分析主要是根据导航信号S曲线理论来判断码跟踪性能。定量分析是基于码跟踪处理的规范模型,利用导航信号的复基带表示,推导出白噪声及高斯干扰环境下的相干、非相干超前减滞后相关处理的SNIR和码跟踪均方根误差的解析表达式,SNIR和码跟踪均方根误差均可反映噪声、干扰对码跟踪精度的影响。基于码跟踪精度的理论成果,对白噪声、窄带干扰、高斯带限干扰以及匹配谱干扰的码跟踪精度进行了详细地研究。(3)基于标准相关器,推导出伪码及载波相位多径误差的显式解析表达式,弥补了传统隐函数数值分析方法的不足,且显式解析表达式引入的误差足够小。考虑到多径环境与卫星仰角的变化对多径误差带来影响,在对统计信道模型进行详尽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统计信道模型的显式解析表达式的多径误差分析方法,包括滑动平均多径误差包络、加权多径误差包络及加权多径误差包络的滑动平均三种评价方法,使得多径误差分析更加真实有效。(4)提出了GNSS接收系统的载噪比计算模型,并对天线噪声温度、电缆插入损耗、噪声系数与等效噪声温度等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电缆插入损耗的线性化简化计算方法;在组件及各模块噪声系数与功率增益已知的情况下,依据噪声系数与等效噪声温度的定义,分析了整个接收系统的载噪比计算方法。文中主要从ADC量化、CIC抽取滤波、码时延与多普勒残留误差这四个方面来详细分析载噪比损失对码跟踪精度和误码率的影响。(5)采用功率谱密度定义的方法,选取合适的任意相位子载波扩频符号波形分段形式的参数表示,在此基础上经过严格建模和推导,得到了任意相位子载波BOC调制信号的通用解析表达式。并选取两种典型的BOC调制信号进行分析,验证了通用解析表达式的正确性,总结得到一些重要结论。基于任意相位子载波功率谱密度解析表达式,对任意相位子载波调制信号所对应的Gabor带宽及所能达到的码跟踪误差下界进行了深入地研究。(6)系统地阐述了Interplex与CASM这两种恒包络互复用方法的原理,并对其合成损耗进行定义。对恒包络互复用的实现及合成的功率谱密度进行了论述,给出了三信号与四信号互复用的实例。对恒包络互复用效率进行了分析,根据互复用效率可选择最佳的恒包络复用功率分配参数。提出了码跟踪误差相对信号载噪比变化率方法,可实现将恒包络互复用合成损耗归算到码跟踪均方根误差增量。
曾云[9](2020)在《基于改进应力场强法的超高压泵头体疲劳寿命预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页岩油气、致密油气、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田开采难度逐渐日益增大,在勘探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难题挑战,压裂泵作为油气田开采设备中的“心脏”是重要支撑硬件。然而随着开采环境和工况种类逐渐复杂,水力压裂装备的发展趋势是超高压、大排量。在油气井组的大型水力压裂施工中,泵头体容易疲劳开裂导致失效,影响压裂作业效果,对设备和人员造成安全威胁。疲劳断裂破坏是超高压泵头体的主要失效原因之一,是结构强度、疲劳与断裂研究的前沿、热点和难点,至今尚未有效解决。鉴于工作环境复杂,现有的泵头体疲劳寿命预估方法难以与实际工况紧密结合。此外,根据现场失效数据和台架试验统计,同种型号的泵头体疲劳寿命具有较强的分散性。因此,迫切的需要建立可靠的泵头体疲劳寿命预测数学模型。总体上看,目前压裂泵头体疲劳寿命低下及其预估方法研究体系还不完善,亟需分析压裂泵头体复杂内腔疲劳开裂的失效机理,建立压裂泵头体疲劳寿命预估模型,在此基础上才能为泵头体疲劳寿命提高或结构改进进行后续的研究工作。本文以压裂泵头体内腔结构模型为研究对象,围绕“新改进应力场强法、P-S-N曲线拟合新方法、新型疲劳损伤累积模型”三个方面,展开基础性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三种方式的研究,获得各种因素对泵头体疲劳寿命的影响规律和建立系统的疲劳寿命预估体系,从而为油气田工程应用中泵头体疲劳寿命提高和结构改进提供有效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首先基于国标GB/T 3075-1982和GB/T 3075-2008进行了三种泵头体材料的试样设计及力学性能测试和疲劳性能测试,并基于GB/T 24176-2009对测试的试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拟合得到了三种泵头体材料的S-N曲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缩小成本、节省时间的疲劳性能测试方法,基于“概率分位点一致性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K值(搜索待定系数)搜索方法和标准差确定方法,结合matlab编制了K值搜索的插件程序,最后建立了一种小样本数据拟合P-S-N曲线的方法,将该方法和成组法拟合的P-S-N曲线进行对比和验证,结果表明新方法误差在可接受范围,是一种节省人力物力可靠性高的小样本测试方法。(2)基于传统名义应力法各影响因素,首先对缺口效应进行了研究,针对理论应力集中系数和疲劳缺口系数的理论计算公式进行了分析,初步得到了峰值应力不是疲劳失效的唯一因素且疲劳失效与内层晶粒尺寸相关;其次针对应力梯度效应进行了研究,针对几种典型缺口件的相对应力梯度计算公式进行了总结和验证;对表面加工系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设计并加工了疲劳试样并进行了激光冲击强化,试验结果表明零件的表面粗糙度是影响疲劳寿命的关键因素,也验证了疲劳裂纹的萌生机制和初步判断疲劳失效机理;对尺寸效应的计算公式进行了总结,并综合修正了传统名义应力法各类因素的影响系数得到了综合修正系数,将名义应力法应用到超高压泵头体疲劳寿命预估,结果表明预估寿命与实际寿命的误差在3倍分散带以内,验证了名义应力法在考虑疲劳失效机制仅仅只是认为峰值应力的作用是不够的,各类因素的分析也为应力场强法可能更适合泵头体的高周疲劳寿命预估奠定基础;(3)基于Neuber、Lazzarin和Filippi的缺口应力场方程,对已被本领域学者广泛认可的应力场方程(Glinka、Kujawski、Shin、Xu、Chen、Pan、Creager和Paris)进行了推导和总结,设计并建立了四种缺口张角γ=60°、45°、30°、0°,六种缺口半径(即ρ=0.015、0.03、0.05、0.1、0.15和0.25毫米)组合的24种三维有限元模型,运用数值分析方法计算了缺口根部角平分线处的最大应力分布规律,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上述学者所提出的方程进行了对比,总结了各类方程在不同缺口形式下的优势和劣势。(4)根据传统应力场强法的原理,设计并建立了了六种不同几何尺寸(六种试件由不同尖锐程度的中心椭圆孔组成,其中ρ是缺口尖端半径,l是板长的一半,板长与缺口半径的比值分为六种l/ρ=100,80,50,40,20,10)有限平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六种不同尺寸的模型进行了线弹性应力分析、弹塑性应力分析,结合数值计算结果分析并总结了传统应力场强法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无边界损伤区域”和“无形边界”的概念;对传统应力场强法计算模型中的权重函数数学模型进行了修正,引入了几何方程和晶粒尺寸系数等因素建立了一种新的权函数数学模型;综合考虑应力分布函数、权函数、场径、无形边界建立了改进的应力场强法数学模型。新应力场强法的疲劳寿命的求解方法上比原应力场强法优化很多,最后进行了多组应力级别下双孔(圆孔和椭圆孔)平板疲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新模型在疲劳寿命预估的精确度上要优于原模型。(5)基于材料记忆性能退化的动态行为,定义了动态剩余S-N曲线,结合Ebbinghaus曲线的数学模型,将原本由指数函数定义的记忆函数数学模型改进为幂函数,提出了一种新的线性疲劳累积损伤模型。并将新模型与四种模型(Miner法则、Corten模型、Kwofie模型、彭兆春提出的新型累积损伤模型)进行了对比,两种材料30Ni Cr Mo V12和30Cr Mn Si A的两级加载试验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新模型具有更高的精确度。新模型在高-低加载两级工况下泵头体(SJB-03型泵头体)的剩余疲劳寿命评估的可靠性也得到了验证。
孟祥帅[10](2019)在《基于人工电磁超表面涡旋电磁波产生及目标近场散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涡旋电磁波是一种携带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具有螺旋相位波前特殊空间分布的波束,由于不同拓扑荷对应着不同的确定OAM,导致涡旋电磁波有着不同相位波前、幅度和极化的空间分布。与传统频率调制、强度调制和极化调制技术相比,涡旋电磁波能够充分利用OAM进行信息调制和复用,可以有效地调高数据传输速率和密度。且不同旋向和螺旋状极化空间分布的涡旋电磁波,尤其是不同轨道角动量之间相互正交,增加了信息调制的自由度。在目标探测和成像应用等方面可以从反射波信号中获得更多的角向相位信息,为新体制雷达研究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超材料成为光学、电磁学、信息学、材料学等交叉学科新的研究热点,而超表面作为超材料的二维表现形式,因其具有灵活度高、剖面低、易于加工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利用人工电磁材料(二维电磁超表面)实现了对电磁波的调控,产生了双频双线极化双模态、线圆极化可调、多波束多模态、双线极化双模态的衍射特性涡旋电磁波,以及利用表面波调制方法产生无衍射特性高阶贝塞尔涡旋电磁波进行了研究。利用表面波调制机制各向异性全息阻抗表面实现了线、圆极化混合模态涡旋电磁波近场检测。实现了对简单导体目标近场散射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实验分析。主要在以下方面有了取得了成果:1.利用反射阵调制线极化入射波产生线、圆极化可变的方法,设计了一种多谐振十字正交分布双层贴片反射阵单元,数值分析了一个极化方向单元尺寸变化对另一个正交极化方向所实现相位补偿所产生的影响。实现利用线极化入射波不同的入射极化角度即可灵活实现线、圆极化涡旋电磁波的产生。2.基于正交极化分布的双频段谐振单元之间耦合可抑制技术,针对微带阵列天线产生涡旋电磁波固有的窄带缺陷,提出并设计了双极化、双频段、双波束携带不同轨道角动量涡旋电磁波的反射阵列天线。通过全波仿真和实验测量分析了两个单波段反射阵和双波段反射阵的辐射和传输特性,证明了两组多极子正交间隔排布可以有效抑制双频段之间的耦合效应,提高反射阵产生涡旋电磁波的带宽。3.研究了各向异性全息超表面调制表面波的基本理论,借鉴光学全息概念和微波漏波原理,将各向异性全息阻抗超表面创新性地引入到涡旋电磁波的产生中。率先提出了利用各向异性全息阻抗表面产生涡旋电磁波的新机理方法,设计、制备了一款工作于20GHz样机OAM模态值为+1的天线,测量了该涡旋波天线近场辐射性能,与仿真结果吻合良好。还对其他高阶拓扑荷值OAM产生进行研究,有效地解决了空间波调制机制下剖面较高的问题,为基于人工电磁表面的涡旋电磁波天线与其他系统相集成奠定了基础。4.提出了将多个不同空间辐射方向携带不同模态OAM涡旋电磁波作为物波。根据单个全息阻抗表面阵列调制即可产生多模态OAM涡旋电磁波的思想,设计并研制出在同一辐射方向上产生正交双线极化携带不同模态OAM的涡旋电磁波天线,实现在x轴极化方向上产生OAM模态值为+1,在y轴极化方向上产生OAM模态值为-1,测量与仿真结果吻合良好。各向异性全息超表面多模态和双极化调制的灵活性和波场调控,为多模OAM涡旋电磁波复用通信奠定基础。5.提出了基于表面波调制的各向异性全息阻抗表面产生高阶贝塞尔涡旋电磁波的方法。设计并研制了正一阶贝塞尔涡旋电磁波阵列天线,测量和仿真分析了高阶贝塞尔涡旋电磁波天线传输特性,证明了各向异性全息阻抗超表面可以产生无衍射特性高阶贝塞尔涡旋电磁波。该涡旋电磁波阵列天线不仅可以解决现阶段基于轴锥棱镜原理的空馈超表面调制空间波剖面较高的问题,还可以灵活控制空间辐射高阶贝塞尔涡旋电磁波的极化方式,为高阶贝塞尔涡旋电磁波的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6.基于表面波调制下线、圆极化混合轨道角动量模态检测、分离研究。本文首先讨论了现阶段涡旋电磁波的检测方法,介绍了单模、双模轨道角动量接收方式和适用范围。设计、制备了线、圆极化混合模态OAM涡旋电磁波各向异性全息阻抗表面天线,研究了涡旋电磁波的检测方法,实验和理论上分析了基于空间波调制的空馈阵列超表面产生混合轨道角动量模态涡旋电磁波的传输系数在一定工作频率范围内的变化规律,实验验证了基于表面波调制机制下各向异性全息阻抗超表面实现线、圆极化混合轨道角动量模态的检测和分离。7.在高阶贝塞尔涡旋电磁波入射场、单轴各向异性介质板内场以及球矢量波函数与柱矢量波函数之间变换的基础之上,利用连续性边界条件推导了涡旋电磁波近场照射金属板、介质板、金属球的散射场解析解,数值分析了目标近场散射的幅相分布以及OAM模态变化情况,通过仿真和实验测量进一步对金属导体散射场的情况做出了分析。
二、π的几种无限表达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π的几种无限表达式(论文提纲范文)
(1)局域共振型结构的带隙调控与减振降噪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人工周期结构中的波传播特性研究概述 |
1.2.1 声子晶体 |
1.2.2 声学超材料 |
1.2.3 工程周期结构 |
1.2.4 总结评述 |
1.3 局域共振型结构的带隙特性及减振降噪应用研究现状 |
1.3.1 基本概念和结构模型 |
1.3.2 当前研究进展 |
1.3.3 存在主要问题 |
1.4 课题来源、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研究目标及研究思路 |
1.4.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带隙及振动与声学特性计算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局域共振型结构的模型推广 |
2.3 带隙特性计算方法 |
2.3.1 一维结构带隙计算的谱元法 |
2.3.2 一维结构带隙计算的平面波展开法 |
2.3.3 二维结构带隙计算的平面波展开法 |
2.4 振动特性计算方法 |
2.4.1 振动特性计算的波动/谱元法 |
2.4.2 局域共振杆振动特性计算的封闭解 |
2.5 声透射特性计算方法 |
2.5.1 平面波展开法 |
2.5.2 等效介质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带隙调控与形成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局域共振杆的纵波带隙调控与形成机理 |
3.2.1 局域共振杆纵波带隙的基本特征 |
3.2.2 局域共振杆的纵波带隙调控 |
3.2.3 局域共振杆纵波带隙的形成机理 |
3.3 局域共振梁的弯曲波带隙调控与形成机理 |
3.3.1 局域共振梁弯曲波带隙的基本特征 |
3.3.2 局域共振梁的弯曲波带隙调控 |
3.3.3 局域共振梁弯曲波带隙的形成机理 |
3.4 局域共振板的弯曲波带隙调控与形成机理 |
3.4.1 局域共振板弯曲波带隙的基本特征和新描述方法 |
3.4.2 局域共振板弯曲波带隙调控及形成机理 |
3.5 带隙调控实验验证 |
3.5.1 悬臂梁式吸振器的设计和表征方法 |
3.5.2 局域共振型结构设计的可行性实验验证 |
3.5.3 带隙调控实验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带隙展宽方法及宽带减振降噪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两种带隙耦合机制的带隙展宽方法及减振特性 |
4.2.1 两种带隙精确耦合所致宽带隙 |
4.2.2 两种带隙近似耦合所致宽“伪带隙” |
4.2.3 近似耦合带隙宽带减振特性的进一步改善 |
4.3 基于结构参数失谐设计的带隙展宽方法及减振特性 |
4.3.1 晶格参数失谐 |
4.3.2 吸振器参数失谐 |
4.3.3 晶格和吸振器参数都失谐 |
4.4 基于吸振器多频谐振作用的带隙展宽方法及减振特性 |
4.4.1 基于组合式吸振器的多频谐振作用 |
4.4.2 基于分布式吸振器的多频谐振作用 |
4.5 局域共振板的声透射降噪特性及机理 |
4.5.1 质量密度定律区 |
4.5.2 吻合效应区 |
4.6 带隙展宽实验验证 |
4.6.1 具有近似耦合宽带隙的局域共振梁振动实验 |
4.6.2 含多频谐振型吸振器的局域共振梁振动实验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 |
5.2 主要贡献与创新点 |
5.3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2)考虑层间接触状态的沥青路面力学分析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路面层间接触模型研究现状 |
1.2.2 路面结构层间黏结状态试验研究现状 |
1.2.3 路面层间接触状况力学分析研究现状 |
1.2.4 路面结构参数反演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考虑层间接触的路面结构静力力学行为 |
2.1 各向同性路面解析分析 |
2.1.1 单层应力和位移分量求解 |
2.1.2 考虑层间条件的多层层状体系求解 |
2.2 横观各向同性路面解析分析 |
2.2.1 单层应力和位移分量求解 |
2.2.2 考虑层间条件的多层层状体系求解 |
2.2.3 数值反演方法 |
2.3 算例验证及结果分析 |
2.3.1 算法验证 |
2.3.2 层间接触状态对路面力学行为的影响 |
2.3.3 材料横观各向同性特性对路面力学行为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考虑层间接触的路面结构动力行为 |
3.1 各向同性路面解析分析 |
3.1.1 单层应力和位移分量求解 |
3.1.2 考虑层间条件的多层层状体系求解 |
3.2 横观各向同性路面解析分析 |
3.2.1 单层应力和位移分量求解 |
3.2.2 考虑层间条件的多层层状体系求解 |
3.2.3 数值反演方法 |
3.3 算例验证及结果分析 |
3.3.1 算法验证 |
3.3.2 层间接触状态对路面动力响应的影响 |
3.3.3 材料横观各向同性特性对路面动力响应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运动荷载下考虑层间接触的路面力学行为 |
4.1 各向同性路面解析分析 |
4.1.1 单层应力和位移分量求解 |
4.1.2 考虑层间条件的多层层状体系求解 |
4.2 横观各向同性路面解析分析 |
4.2.1 单层应力和位移分量求解 |
4.2.2 考虑层间条件的多层层状体系求解 |
4.2.3 数值反演方法 |
4.3 算例验证及结果分析 |
4.3.1 算法验证 |
4.3.2 层间接触状态对路面力学行为的影响 |
4.3.3 分析荷载移动速度对路面力学行为的影响 |
4.3.4 横观各向同性特性对路面力学行为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考虑层间接触的横观各向同性沥青路面数值分析 |
5.1 竖向载荷下横观各向同性沥青路面结构力学响应分析 |
5.1.1 横观各向同性沥青路面三维有限元模型 |
5.1.2 有限元分析模型验证 |
5.1.3 计算结果分析 |
5.2 考虑水平荷载时横观各向同性沥青路面力学响应分析 |
5.2.1 横观各向同性沥青路面三维有限元模型 |
5.2.2 计算结果分析 |
5.3 考虑温度分布特性时路面结构力学响应分析 |
5.3.1 梯度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3.2 计算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FWD的层间接触路面数值分析 |
6.1 FWD作用下沥青路面层间接触力学响应分析 |
6.1.1 沥青路面三维有限元模型 |
6.1.2 有限元模型验证 |
6.1.3 计算结果分析 |
6.2 考虑面层材料横观各向同性特性的沥青路面接触分析 |
6.2.1 横观各向同性沥青路面三维有限元模型 |
6.2.2 计算结果分析 |
6.2.3 考虑接触状况的横观各向同性路面服务寿命预测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路面层间接触状态评价 |
7.1 层间接触条件对各向同性沥青路面弯沉的影响分析 |
7.1.1 沥青路面三维有限元模型 |
7.1.2 动静载弯沉结果比对 |
7.1.3 弯沉计算结果分析 |
7.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沥青路面反算模型 |
7.2.1 BP神经网络基本理论 |
7.2.2 样本数据库的建立 |
7.2.3 反算模型的建立 |
7.2.4 模型误差分析 |
7.3 模型验证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沥青路面黏结层材料试验研究 |
8.1 黏层材料的性能要求 |
8.2 APAO改性沥青性能研究 |
8.2.1 试验材料 |
8.2.2 试验方法及试验结果 |
8.3 APAO改性沥青抗剪性能研究 |
8.3.1 试验准备及试验方案 |
8.3.2 试验结果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B(模型校算原始数据表) |
致谢 |
(3)基于近似动态规划的自学习控制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增强学习与近似动态规划研究概况 |
1.2.1 基于策略搜索的增强学习算法 |
1.2.2 基于近似策略迭代的增强学习算法 |
1.2.3 基于值函数的增强学习算法 |
1.2.4 近似动态规划方法 |
1.2.5 增强学习与近似动态规划的应用 |
1.3 智能车及其运动控制方法研究现状 |
1.3.1 国外智能驾驶汽车研究概况 |
1.3.2 国内自主驾驶汽车研究 |
1.3.3 智能车辆运动控制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主要贡献 |
1.4.1 本文研究内容 |
1.4.2 本文主要贡献 |
第二章 无模型的多核学习控制方法 |
2.1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
2.2 近似动态规划方法的理论框架及经典方法 |
2.2.1 启发式动态规划算法 |
2.2.2 对偶启发式规划算法 |
2.3 无模型的多核学习控制方法 |
2.3.1 无模型多核近似动态规划方法的统一架构 |
2.3.2 基于HDP的无模型多核学习控制方法 |
2.3.3 基于DHP的无模型多核学习控制方法 |
2.3.4 收敛性与控制性能分析 |
2.4 仿真研究 |
2.4.1 一级倒立摆控制问题 |
2.4.2 二级倒立摆控制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连续时域滚动优化的近似动态规划方法 |
3.1 连续时间系统下的近似动态规划方法理论 |
3.2 连续时间系统下有限时域近似动态规划方法理论 |
3.3 连续时间系统的离散化以及无模型的Actor-Critic方法 |
3.4 无模型的Actor-Critic的有限时域滚动优化方法 |
3.4.1 收敛性分析 |
3.4.2 算法的滚动优化性能分析 |
3.5 仿真研究 |
3.5.1 倒立摆平衡控制问题 |
3.5.2 板球平衡控制问题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MMLC算法的智能车辆侧向控制研究 |
4.1 智能车侧向控制问题建模 |
4.1.1 车辆动力学建模 |
4.1.2 车辆转向控制的MDP模型 |
4.2 基于MMLC算法的智能车侧向控制器设计 |
4.3 仿真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4)软件定义网络的形式化建模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动机 |
1.2 研究现状和相关工作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背景知识 |
2.1 软件定义网络 |
2.2 虚拟局域网 |
2.3 形式语言与形式语义 |
2.4 NetKAT语言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网络编程语言PDNet |
3.1 NetKAT的第二种操作语义 |
3.2 PDNet语言 |
3.3 NetKAT与PDNet对比与证明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DN系统建模框架 |
4.1 框架概述 |
4.2 转发设备模型 |
4.3 主机模型 |
4.4 攻击者模型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Floodlight控制器的建模与验证 |
5.1 Floodlight基本模块 |
5.2 Floodlight模型 |
5.3 系统模型与验证 |
5.4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TopoGuard安全机制的建模与验证 |
6.1 Topo Guard机制 |
6.2 Topo Guard模型 |
6.3 系统模型与验证 |
6.4 改进的Topo Guard建模与验证 |
6.5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 |
(5)无限长矩形波导中两全同原子的纠缠动力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原子与电磁场相互作用的基本知识 |
§2.1 无限长矩形波导的量子化 |
§2.1.1 电磁场的波动方程 |
§2.1.2 矩形波导中场的两种本征模式 |
§2.1.3 无限长矩形波导中场的TE和TM模解 |
§2.1.4 场的量子化 |
§2.2 原子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哈密顿量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两体纠缠 |
§3.1 纠缠判据 |
§3.1.1 Peres判据 |
§3.1.2 正定但不完全正定的映射 |
§3.1.3 纠缠见证 |
§3.2 纠缠度量 |
§3.2.1 相对熵纠缠度 |
§3.2.2 形成纠缠度 |
§3.2.3 并发度 |
§3.2.4 负度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限长矩形波导中两全同原子的纠缠 |
§4.1 物理模型 |
§4.2 波导中两TLSs的演化 |
§4.3 两TLSs激发态的布居 |
§4.3.1 单模中两TLSs激发态的布居 |
§4.3.2 双模中两TLSs激发态的布居 |
§4.4 两TLSs间的纠缠动力学 |
§4.4.1 单模中两TLSs纠缠态的演化 |
§4.4.2 双模中两TLSs纠缠态的演化 |
§4.5 可能的实验实现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
(6)基于多孔介质孔隙尺度的溶质运移及传热过程的SPH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尺度与研究方法 |
1.2.1 孔隙尺度 |
1.2.2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 |
1.3 多孔介质中溶质运移规律研究 |
1.3.1 多孔介质溶质迁移过程分析 |
1.3.2 迂曲度的研究现状 |
1.3.3 弥散度的研究现状 |
1.4 多孔介质传热特性规律研究 |
1.4.1 多孔介质传热过程分析 |
1.4.2 有效导热系数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5.1 主要内容 |
1.5.2 研究路线 |
1.5.3 创新点 |
2 扩散方程与流体运动方程的SPH格式 |
2.1 SPH方法 |
2.1.1 SPH基本思想 |
2.1.2 SPH基本方程 |
2.2 SPH扩散方程 |
2.2.1 非稳态扩散方程 |
2.2.2 扩散方程的SPH格式 |
2.2.3 时间积分 |
2.2.4 SPH-FDM耦合方法 |
2.2.5 数值精度检验 |
2.3 SPH流体运动方程 |
2.3.1 N-S方程的SPH离散 |
2.3.2 边界处理方法 |
2.3.3 时间积分 |
2.3.4 数值精度检验 |
2.4 SPH串行程序流程 |
3 孔隙尺度下多孔介质中对流弥散规律研究 |
3.1 恒流速粘性流体穿透多孔介质仿真实验 |
3.1.1 模型处理及计算过程 |
3.1.2 对流-弥散方程检验 |
3.1.3 多孔介质流场分析 |
3.1.4 弥散度与水力迂曲度 |
3.2 多孔介质弥散度的影响因素 |
3.2.1 速度差的影响 |
3.2.2 几个结构特征参数与弥散度的关系 |
3.3 含裂隙多孔介质的对流弥散规律 |
3.3.1 裂隙多孔介质流场的仿真模拟 |
3.3.2 简化的两流区模型 |
3.3.3 模型效果 |
3.4 本章小结 |
4 孔隙尺度下多孔介质中溶质扩散规律研究 |
4.1 非稳态土柱溶质扩散仿真实验 |
4.1.1 仿真实验思路 |
4.1.2 扩散迂曲度计算 |
4.1.3 仿真实验方案比选 |
4.1.4 计算结果对比验证 |
4.2 三维多孔介质模型的生成方法 |
4.2.1 堆积密实颗粒土的颗粒流(PFC)生成方法 |
4.2.2 片层状结构多孔介质的蒙特卡洛随机法生成方法 |
4.2.3 基于实体介质断层扫描图像的SPH数值实验思路 |
4.3 多孔介质扩散迂曲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
4.3.1 颗粒形态 |
4.3.2 片层倾角和侧边界条件 |
4.3.3 迂曲度与维度 |
4.3.4 迂曲度与孔隙率 |
4.3.5 迂曲度与比表面积 |
4.4 基于迂曲路径概率分布的迂曲度模型 |
4.4.1 迂曲路径概率分布模型设计思路 |
4.4.2 理想二维片层介质的迂曲度理论模型 |
4.4.3 理想二维片层介质扩散迂曲度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5 非饱和多孔介质的热传导特性规律研究 |
5.1 自然对流现象对多孔介质热质输运的影响 |
5.2 多相介质稳态热传导仿真实验 |
5.2.1 仿真实验设计 |
5.2.2 检验算例 |
5.2.3 非饱和土的孔隙湿化过程模拟 |
5.2.4 非饱和土孔隙水冻结过程模拟 |
5.3 三维多孔介质有效热传导系数的影响因素研究 |
5.3.1 孔隙率、饱和度的影响规律检验 |
5.3.2 考虑冻结的非饱和土导热系数模型 |
5.4 非饱和介质冻结相变的水热耦合运移计算 |
5.4.1 REV尺度冻结相变模拟思路 |
5.4.2 考虑相变的水-热迁移耦合方程 |
5.4.3 一维单向冻结的水热耦合 |
5.4.4 冻土地区路基阴阳边坡的水热耦合模拟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符号对照表 |
附录 B:源程序代码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船舶兴波干涉和远场波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现状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现状 |
1.1.3 远场波问题的扩展 |
1.1.4 研究意义 |
1.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2.1 兴波问题研究方法综述 |
1.2.2 本文选择的研究方法 |
1.3 本文内容和主要创新点 |
1.3.1 本文内容 |
1.3.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基本理论 |
2.1 基元波和波幅函数 |
2.2 驻相法 |
2.3 Neumann-Michell理论简介 |
2.3.1 Neumann-Michell理论基础 |
2.3.2 Neumann-Michell理论的波幅函数 |
2.4 Hogner和Michell理论 |
2.4.1 Hogner理论 |
2.4.2 Michell薄船理论 |
2.5 移动点源兴波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移动点源兴波模型 |
3.1 单体船的艏艉源汇模型 |
3.1.1 波幅函数A_2~x的性质分析 |
3.1.2 自由面条件和驻相法的影响 |
3.1.3 高Froude数下的渐近特性 |
3.2 双体船的并列点源模型 |
3.2.1 波幅函数A_2~y的性质分析 |
3.2.2 自由面条件和驻相法的影响 |
3.2.3 高Froude数下的渐近特性 |
3.3“优化”的艏艉源汇模型 |
3.3.1“优化”的源汇纵向间距 |
3.3.2“优化”的主要兴波角和渐近特性 |
3.4“优化”的并列点源模型 |
3.4.1 内波峰射线角和“优化”的横向间距 |
3.5 双体船的四点源汇模型 |
3.5.1 自由面条件和驻相法的影响 |
3.5.2 纵向干涉对双体船远场波的影响 |
3.5.3 与Hogner理论以及两点模型的对比 |
3.5.4 高Froude数下的渐近特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ichell理论和Hogner理论的对比 |
4.1 船型选择 |
4.2 单体船的波幅函数 |
4.2.1 波幅函数的表达式 |
4.2.2 波幅函数的对比 |
4.2.3 差异的量化分析 |
4.3 单体船的主要兴波角和最高波 |
4.3.1 主要兴波角 |
4.3.2 最高波的波长 |
4.4 横向干涉对单体船远场波的影响 |
4.4.1 相函数的对比 |
4.4.2 横向干涉对短波的影响 |
4.4.3 横向干涉对主要兴波角和最高波的影响 |
4.5 双体船的波幅函数 |
4.5.1 波幅函数的表达式 |
4.5.2 波幅函数的对比 |
4.6 兴波阻力的对比 |
4.6.1 单体船兴波阻力 |
4.6.2 双体船兴波阻力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有限水深中的移动点源兴波模型 |
5.1 无因次化的水深 |
5.2 有限水深中的基元波和色散关系 |
5.3 有限水深中的单点模型 |
5.3.1 单点模型的波形 |
5.3.2 单点模型的主要兴波角 |
5.4 有限水深中单体船的艏艉源汇模型 |
5.4.1 干涉关系 |
5.4.2 四个干涉区域 |
5.4.3 主要兴波角 |
5.4.4 对应的波长 |
5.4.5 高Froude数下的渐近特性 |
5.4.6 水深的影响 |
5.5 有限水深中双体船的并列点源模型 |
5.5.1 干涉关系 |
5.5.2 三个干涉区域 |
5.5.3 主要兴波角 |
5.5.4 对应的波长 |
5.5.5 高Froude数下的渐近特性 |
5.5.6 水深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Hogner理论对有限水深中远场波问题的研究 |
6.1 驻相法和波幅函数 |
6.1.1 不考虑驻相法的波幅函数 |
6.1.2 考虑了驻相法的波幅函数 |
6.2 单体船的远场波 |
6.2.1 船型参数和波幅函数 |
6.2.2 水深对波幅函数及波形的影响 |
6.3 双体船的远场波 |
6.3.1 船型参数和波幅函数 |
6.3.2 水深对波幅函数及波形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附录A 有限水深格林函数波浪扰动项的推导 |
A.1 有限水深格林函数的双重积分形式 |
A.2 有限水深格林函数的波浪扰动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卫星导航信号码跟踪精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缩略语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科学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科学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
2 PSK-R 及 BOC 调制信号 |
2.1 导航信号功率谱密度及相关函数通用理论 |
2.1.1 导航信号功率谱密度 |
2.1.2 导航信号相关函数 |
2.2 导航信号经过线性系统后的功率谱密度和自相关函数 |
2.3 PSK-R 调制信号 |
2.4 BOC 调制信号 |
2.4.1 BOC 调制信号表示 |
2.4.2 BOC 调制信号功率谱密度和自相关函数 |
2.5 ALTBOC 调制信号 |
2.6 MBOC 调制信号 |
2.6.1 MBOC 基本原理 |
2.6.2 MBOC 调制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及自相关函数 |
2.7 小结 |
3 码跟踪精度定性及定量分析理论 |
3.1 基于 S 曲线的码跟踪性能定性分析 |
3.1.1 预相关带宽对自相关函数影响 |
3.1.2 导航信号 S 曲线 |
3.2 基于超前减滞后鉴别器码跟踪定量分析 |
3.2.1 码跟踪环路处理的规范模型 |
3.2.2 导航信号的复基带表示及符号说明 |
3.2.3 相干超前减滞后鉴别器码跟踪精度 |
3.2.4 非相干超前减滞后鉴别器码跟踪精度 |
3.2.5 码跟踪精度 CRAMéR–RAO 下界 |
3.3 白噪声与高斯干扰环境下的码跟踪精度分析 |
3.3.1 白噪声中的码跟踪精度 |
3.3.2 高斯干扰环境下码跟踪精度 |
3.4 小结 |
4 多径干扰下的码跟踪精度 |
4.1 信号多径误差计算 |
4.1.1 伪码多径误差 |
4.1.1.1 带限信号多径误差包络及其下界 |
4.1.1.2 带限信号多径误差包络特性 |
4.1.2 载波相位多径误差 |
4.2 统计信道模型 |
4.2.1 统计信道概率分布模型 |
4.2.2 概率分布模型参数确定 |
4.3 基于统计信道模型的多径误差分析 |
4.3.1 滑动平均多径误差包络 |
4.3.2 加权多径误差包络 |
4.3.3 加权多径误差包络的滑动平均 |
4.4 小结 |
5 接收系统载噪比影响 |
5.1 接收系统载噪比计算 |
5.1.1 天线噪声温度 |
5.1.2 射频电缆插入损耗 |
5.1.3 噪声系数及等效噪声温度 |
5.1.4 载噪比计算 |
5.2 接收系统载噪比影响因素分析 |
5.2.1 ADC 量化损失 |
5.2.2 CIC 抽取滤波器损失 |
5.2.2.1 改进 CIC 抽取滤波器 |
5.2.2.2 锐化改进 CIC 滤波器 |
5.2.2.3 基于最小二乘的补偿滤波器 |
5.2.3 多普勒和码时延残留误差影响 |
5.3 接收系统载噪比对码跟踪精度与误码率影响 |
5.4 小结 |
6 子载波相位对码跟踪精度影响 |
6.1 任意相位子载波 BOC 信号功率谱密度 |
6.2 子载波相位对码跟踪精度的影响 |
6.3 小结 |
7 恒包络互复用合成损耗影响 |
7.1 恒包络互复用原理与合成损耗 |
7.1.1 INTERPLEX 方法原理与合成损耗 |
7.1.2 CASM 方法原理与合成损耗 |
7.2 恒包络互复用实现及功率谱分析 |
7.2.1 恒包络互复用实现 |
7.2.1.1 三信号互复用实现 |
7.2.1.2 四信号互复用实现 |
7.2.2 恒包络互复用功率谱分析 |
7.2.2.1 三信号互复用功率谱分析 |
7.2.2.2 四信号互复用功率谱分析 |
7.2.3 恒包络互复用实例 |
7.2.3.1 三信号互复用 |
7.2.3.2 四信号互复用 |
7.3 恒包络互复用效率 |
7.3.1 三信号互复用效率 |
7.3.2 四信号互复用效率 |
7.4 合成损耗对码跟踪精度的影响 |
7.5 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基于改进应力场强法的超高压泵头体疲劳寿命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及背景 |
1.2 泵头体疲劳寿命研究现状 |
1.2.1 超高压泵头体断裂失效分析 |
1.2.2 超高压泵头体寿命研究现状 |
1.3 疲劳寿命研究现状 |
1.3.1 疲劳研究现状及问题 |
1.3.2 静强度设计方法 |
1.3.3 安全寿命设计方法 |
1.3.4 损伤容限设计方法 |
1.4 目前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泵头体疲劳寿命的影响因素研究 |
2.1 引言 |
2.2 缺口效应 |
2.2.1 理论应力集中系数 |
2.2.2 疲劳缺口系数 |
2.3 应力梯度效应的影响 |
2.3.1 应力梯度及相对应力梯度的提出 |
2.3.2 Neuber法几种典型缺口件的相对应力梯度计算 |
2.3.3 基于临界有效距离的相对应力梯度 |
2.4 表面加工系数的影响 |
2.4.1 表面切削加工影响 |
2.4.2 表面加工对疲劳缺口缩减系数的影响 |
2.5 尺寸效应的影响 |
2.6 基于传统名义应力法的泵头体疲劳寿命预估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缺口根部应力场研究 |
3.1 引言 |
3.2 几种典型的尖锐或钝缺口的应力函数解 |
3.2.1 V型缺口或裂纹尖端的应力场研究 |
3.2.2 圆孔或椭圆孔应力场研究 |
3.2.3 有限半径的钝缺口根部应力场研究 |
3.3 Neuber、Lazzarin和 Filippi的缺口应力场研究 |
3.3.1 Neuber缺口应力场函数解 |
3.3.2 Lazzarin-Berto缺口应力场函数解 |
3.3.3 Filippi缺口应力场函数解 |
3.3.4 三种经典应力场函数的修正解 |
3.4 单边V型缺口件应力场分析 |
3.4.1 有限元模型 |
3.4.2 缺口根角平分线处应力分布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改进的应力场强法理论研究 |
4.1 引言 |
4.2 典型临界域寿命预测方法 |
4.2.1 临界距离法 |
4.2.2 体积法 |
4.2.3 有效应力法 |
4.2.4 应力场强法 |
4.3 问题提出 |
4.3.1 疲劳破坏机理 |
4.3.2 应力场强法的提出 |
4.4 传统应力场强法局限性分析 |
4.4.1 传统场强法定义分析 |
4.4.2 传统场径求解分析 |
4.5 缺口根部应力梯度分布性质研究 |
4.5.1 弹性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
4.5.2 弹塑性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
4.5.3 有效损伤区域的计算研究 |
4.6 改进权函数及新损伤区域定义 |
4.6.1 传统场强法权函数不足分析 |
4.6.2 传统应力场强法的关键问题 |
4.6.3 提出“无形场径”的假设猜想 |
4.7 改进应力场强法的试验验证 |
4.7.1 双孔试件有限元分析 |
4.7.2 双孔试件试验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泵头体材料P-S-N曲线拟合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泵头体材料S-N曲线的测定 |
5.2.1 力学性能测试 |
5.2.2 疲劳性能测试 |
5.2.3 基于对数正态分布的S-N曲线拟合 |
5.2.4 基于Stüssi函数的S-N曲线拟合 |
5.3 泵头体材料P-S-N曲线测定 |
5.3.1 考虑weibull分布的Stüssi函数P-S-N曲线拟合 |
5.3.2 成组法的P-S-N曲线拟合 |
5.4 基于小样本数据的P-S-N曲线拟合新方法 |
5.4.1 样本信息聚集原理介绍 |
5.4.2 基于改进样本信息聚集原理拟合的P-S-N |
5.4.3 三种泵头体材料小样本数据拟合P-S-N曲线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泵头体疲劳寿命预估与新型疲劳累积损伤模型研究 |
6.1 引言 |
6.2 动态剩余S-N曲线与材料记忆退化行为分析 |
6.2.1 Miner法则 |
6.2.2 动态剩余S-N曲线 |
6.2.3 材料的记忆性能 |
6.3 修正的线性损伤累积模型 |
6.3.1 改进记忆性能函数的新模型建立 |
6.3.2 新模型与传统经典模型损伤行为对比 |
6.3.3 算例验证 |
6.4 超高压泵头体剩余强度评估 |
6.4.1 超高压泵头体不同工况下场强值求解 |
6.4.2 新累积损伤模型对泵头体剩余寿命预测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介 |
(10)基于人工电磁超表面涡旋电磁波产生及目标近场散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状况 |
1.2.1 衍射特性涡旋电磁波天线 |
1.2.2 无衍射特性涡旋电磁波天线 |
1.2.3 涡旋电磁波的应用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框架 |
1.4 论文主要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人工电磁表面建模原理及目标散射基本理论 |
2.1 引言 |
2.2 费马原理(Fermat’s Law) |
2.3 斯涅尔定律(Snell’s Law) |
2.3.1 传统斯涅尔定律 |
2.3.2 广义斯涅尔定理 |
2.4 横向谐振法 |
2.4.1 各向同性横向谐振法 |
2.4.2 各向异性横向谐振法 |
2.5 角谱展开方法 |
2.6 小结 |
第三章 产生衍射特性涡旋电磁波反射阵天线的设计 |
3.1 引言 |
3.2 平面空馈阵列天线基本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 |
3.2.1 平面空馈阵列天线的相位调制原理 |
3.2.2 阵列天线单元设计 |
3.3 反射阵天线产生线、圆极化可变多极化OAM涡旋电磁波 |
3.3.1 设计原理 |
3.3.2 单元选择 |
3.3.3 仿真计算和实验测试 |
3.4 双极化、双频段、双波束携带不同OAM反射阵天线的设计 |
3.4.1 设计原理 |
3.4.2 单元仿真 |
3.4.3 理论计算和实验测试 |
3.5 小结 |
第四章 各向异性全息超表面产生衍射特性涡旋电磁波的设计 |
4.1 引言 |
4.2 各向异性全息超表面天线的基本理论 |
4.2.1 光学全息原理 |
4.2.2 表面波传播 |
4.2.3 表面阻抗 |
4.2.4 漏波理论 |
4.3 基于各向异性全息超表面产生涡旋电磁波方法 |
4.3.1 工作原理 |
4.3.2 天线仿真设计与实验测量 |
4.4 多波束携带不同模态轨道角动量各向异性全息阻抗超表面设计 |
4.4.1 工作原理 |
4.4.2 仿真设计和实验测试 |
4.5 双线极化携带不同模态轨道角动量各向异性全息超表面天线 |
4.5.1 工作原理 |
4.5.2 天线仿真设计和实验测量 |
4.6 小结 |
第五章 高阶贝塞尔涡旋电磁波天线设计 |
5.1 引言 |
5.2 贝塞尔波束经典产生方法 |
5.3 高阶贝塞尔波束的描述 |
5.4 高阶贝塞尔波束产生原理 |
5.5 实验测量 |
5.6 小结 |
第六章 线、圆极化混合模态OAM及OAM模态检测、分离 |
6.1 引言 |
6.2 OAM模态检测方法 |
6.2.1 单OAM模态检测 |
6.2.2 多OAM模态检测 |
6.3 各向异性全息阻抗超表面产生圆极化OAM涡旋电磁波设计 |
6.3.1 工作原理 |
6.3.2 仿真设计和实验测量 |
6.4 线、圆极化混合OAM模态分离与检测 |
6.4.1 产生线极化混合OAM模态及OAM模态检测和分离 |
6.4.2 产生圆极化混合OAM模态及OAM模态检测和分离 |
6.5 小结 |
第七章 涡旋电磁波目标近场散射研究 |
7.1 引言 |
7.2 近远场变化技术 |
7.2.1 电磁波的平面波展开 |
7.2.2 远场和平面波谱函数间关系 |
7.2.3 平面近场测量与远场之间关系 |
7.3 目标对涡旋电磁波散射 |
7.3.1 介质平板散射理论(单轴各向异性) |
7.3.2 介质板散射理论(各向同性) |
7.3.3 金属板散射理论(介电常数无穷大) |
7.3.4 金属球散射理论 |
7.4 仿真与实验测量分析 |
7.4.1 金属铝板散射测量 |
7.4.2 金属球散射测量 |
7.4.3 FR4介质板透射测量 |
7.5 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π的几种无限表达式(论文参考文献)
- [1]局域共振型结构的带隙调控与减振降噪特性研究[D]. 肖勇.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2(10)
- [2]考虑层间接触状态的沥青路面力学分析与评价研究[D]. 刘能源. 湖南大学, 2018(06)
- [3]基于近似动态规划的自学习控制方法及应用研究[D]. 刘嘉航.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4]软件定义网络的形式化建模与验证[D]. 向霜晴.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5]无限长矩形波导中两全同原子的纠缠动力学[D]. 胡丽娟.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基于多孔介质孔隙尺度的溶质运移及传热过程的SPH模拟研究[D]. 饶登宇. 北京交通大学, 2020
- [7]船舶兴波干涉和远场波问题研究[D]. 朱怡.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8]卫星导航信号码跟踪精度研究[D]. 何在民.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授时中心), 2012(02)
- [9]基于改进应力场强法的超高压泵头体疲劳寿命预估方法研究[D]. 曾云. 长江大学, 2020(01)
- [10]基于人工电磁超表面涡旋电磁波产生及目标近场散射[D]. 孟祥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