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程序控制在光笔图形显示器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楚小庆[1](2018)在《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自20世纪以来,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艺术形态的变化,艺术形态的变化也及时回应着技术的变化。论文以技术作为艺术形态发展脉络的参照系,以技术的变化历程为时间坐标,对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历史轨迹做了梳理,着力思考在这个轨迹中,技术对于艺术的深刻影响以及艺术对技术发展的回应。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及其规律问题的探讨和展开,是以技术与艺术两者之间的辩证发展和相互影响关系为理论基础,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三个维度予以分析概括,以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和展望归纳研究结论。论文从绪论到结论,是一条一以贯之的主线。绪论包括概念与范畴、目的与创新、思路与方法、研究现状分析四个部分,并由此作为铺垫,引出关于本研究选题的理论思考部分。第二章理论思考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分别为:内在本质特征:关联、多元、辩证、统一,西方理论比较:三个主要流派,社会现实意义:重要性、复杂性、艺术学宏观视角,理论基点与关键问题:普遍性、特殊性与中国实践。整篇论文以此四个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立足点,展开了关于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和相互影响的论述、分析,其分析的脉络主干和主要依托为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对这一延续上下五千年的宏大进程,论文又一分为二的从两个方面展开客观分析,也即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以及艺术对技术的影响。从章节上,关于两者的关系和影响,分别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这三个维度做了分析概括,而从具体的现象和形态领域梳理,则可分成以下八个方面,也即:艺术空间:文化生态与传统审美内涵变化,艺术语言:动态综合、主观体验与传播维度变化,艺术门类:新形态涌现、艺术扩容与门类拓展,艺术程式:作品呈现与欣赏场域、方式变化,艺术观念:作品创作工具、方法、观念变化,主客体关系:实践中作品创作与欣赏关系的变化,新艺术形式:与新技术环境融合共生,跨界整合:创作表现实践活动的新探索。以上述这八个方面较为详细的分析论述为基础,以前述四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着眼点,以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为依托,以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与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的客观分析为关照和平衡尺度,论文经过上述系统的梳理、分析,得出了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与发展走向。对于技术与艺术共同未来具体内容的阐述,论文又从分析和展望两个方面具体入手,从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交互多元的文化景观三个方面做了深入地分析,从文化逻辑与美学观念、技术控制与文化自觉、审美理想与精神追求三个方面做了理论层面的宏观展望。在具体三点分析和三方面的展望之基础上,从上述六个方面的问题分析和阐述中得出核心观点,也即艺术审美活动的方向与精神文化坐标:以人为原点,携手传承与弘扬,创作生产技术与艺术相互协调统一的优秀作品。所以,全文结论为:技术与艺术共同携手面向美好未来。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技术与艺术之间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联。技术进步虽然与艺术形态的发展变化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等同对应关系,但艺术自身又确实存在着对技术的依存关系。艺术作品既是技术之物,是技术支撑的具体呈现,与技术的进步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内在观念的显现和表达。在当代社会,技术进步对艺术的影响已拓展到艺术作品形式表现之外的广阔领域。技术从制作手段、材料载体、场景氛围和信息表达等方面对艺术作品形态的变化产生着影响。艺术则主要通过交流的方式、审美的途径、教化的功能、创意的驱动四个维度,展现着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所产生的促进作用。艺术折射了社会文化中人与社会之间不断调整着的相互关系;同样,技术在自身发展中也以人为原点,关注并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决定了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手段。技术不断延长和拓展着艺术创作的方式和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艺术的思想、观念、方法,带来了艺术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欣赏者心理感知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艺术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技术进步逐步改变着整个艺术生态,在艺术形式表现中促使产生了新的形式特征,生成了新的艺术形态,形成了新的艺术门类。技术进步推动着人、社会、自然三者的关系随之变化,不仅产生了新的社会文化形态,而且形成了对传统经典艺术创作和表现形式认识的提升,由此生成的艺术精神则进一步形成了对现实社会的文化引领。技术的不断进步赋予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不同的时代信息和技术特征。技术决定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与手段,并呈现出不同面貌;同时,技术变革更使隐含在艺术表象内部的艺术观念同步发生重要的变化。这在外部显现为创作工具、材料应用、表现载体以及创作手法的改变,在内部则折射出审美追求、认识方式与评价模式的变化。艺术创作的数字化和艺术作品的虚拟化,反映了技术进步影响下艺术创作对于新材料、新介质以及新的存在、传播方式的广泛运用,以及个人审美精神领域中一种新的生命体验的艺术表达。艺术的发展变化始终伴随着技术进步的步伐。技术不断以各种方式介入艺术创作并影响着艺术的形态,而在艺术创作和作品表现形式中,也无不凸显出技术在视觉体验、界面形态变化和不同维度改变等方面的作用。艺术作品形态的蜕变,受制于艺术观念的更新,更深层是技术在创作中推动作品外在形式表现变化与内在观念创新的体现。由于介质的改变以及艺术题材、外在形式等表现空间范畴的拓展,技术在实际上不断丰富着艺术的感知效果和体验维度;同时,人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有了明显提升,艺术场域依托于技术进步得到了极大扩展,作品创作和艺术精神都实现了对于原有地理空间、意识形态、文化习俗等主、客观隔阂的有效跨越。技术进步加速了不同艺术形态之间的跨界融合,顺应了高技术应用及其与有关艺术领域交叉融合的新趋向,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也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活力、拓展了新的存在空间,并日渐成为实现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历史上,艺术创作主体与技术进步之间始终是相互适应的。技术在客观物质层面超越和支撑着艺术特别是具体的创作实践活动,艺术则在主观精神层面努力突破着技术模式对艺术创意自由舒展的客观制约和技术理性思维的惯性束缚,同时,艺术还在用自身的创新和先锋思想在审美欣赏和价值判断等精神层面,实现着对社会的引领。在网络信息时代中,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促使艺术创作中实际操作的入门条件降低,社会大众普遍成为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欣赏者,并可在二者之间轻易实现转换。技术进步自然突破和消解了艺术作品的原有边界,艺术继而从精神层面扞卫和重构出作品自身新的审美形式边界,出现了艺术创作与欣赏、接受过程之间相互渗透、角色互换等互动发展的文化新景观。艺术是人类社会智慧的结晶,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就是让艺术欣赏者发现自然山川的美、体会社会生活的美、感受精神心灵的美。在艺术作品中追求和体现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并以美感人、以文化人,最终提升社会大众的精神品格和审美境界,引领社会风尚是艺术的实践追求和文化价值的核心问题所在。在当前这个高新技术普遍应用的时代,大众文化的流行与普遍存在已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历史的必然。在技术给予我们更多帮助和机会的同时,我们着眼更多的应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以及对经典作品创作理念和艺术审美标准的坚守。以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为中心,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不仅会创造出精美的作品,而且会在现代化传媒和多元文化的融合交汇中,催生出以人为原点的理论价值体系。创作实践与理论评论的磨合、驱动,会共同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我们应以此培育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社会文明水准,涵养国民艺术精神。我们在艺术实践活动中不断实现对于技术的规范、引导、超越、提升,就一定能够促使艺术最终成为引领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持续动力,以及不断超越现实、启蒙思想、开创未来、实现美好社会生活的智慧源泉。
谢朝辉[2](2009)在《CPU虚拟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CPU设计实验是计算机组成原理等硬件课程的核心实验,但是由于硬件实验的种种缺陷,造成了实验效果不理想,加之目前CPU虚拟实验平台还比较缺乏。针对这种现状,本文构建了一个CPU虚拟实验平台。它能弥补硬件实验的缺点,对于提高微机教育教学和实验水平,以及开展CPU和微机系统研究和应用开发,均具有实际意义。在对CPU实验的特点和基本原理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组件的中央处理器虚拟实验平台(CPUVLAB)的设计模型和实现方法。CPUVLAB采用Java语言实现,具有良好的平台无关性;以JavaBean组件技术开发CPU的芯片设备,并提出了基于真值表填充算法的组件自动生成策略来扩展组件库,极大地提高了软件的重用性和扩展性;结合多线程技术的wait、notify机制,以及锁的同步控制技术,提出一种组件分类触发调度机制,有效的解决了具有复杂关系的组件之间的调度运行问题,保证了微命令的有序执行;最后,采用Java Swing技术和双缓冲技术将实验数据无闪烁地实时展现,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与已有的CPUVLAB相比,该实验平台不仅在通用性、自主性和可重用性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而且具有良好的可交互性,同时CPUVLAB的组件调度机制为开发计算机硬件类课程虚拟实验平台提供了参考。实验应用结果表明:在此平台上,学生能够设计出CPU的结构,并能自行设计微程序系统进行验证,进而巩固对CPU工作原理的深入理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最后对平台实现过程中的研究与开发工作进行了总结,并阐述了将来进一步对该系统进行扩充与完善的一些工作。
周建华[3](2007)在《机载雷达报警液晶显示器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机载雷达是装在飞机上的各种雷达的总称,它是飞机上探测和跟踪目标的最主要的探测系统,保证飞机安全飞行。而雷达显示器作为实时显示雷达信息的终端设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机交互的平台。雷达显示器是一种特殊的显示仪器,它用信号幅度、亮度形式或者图像形式来表达和确定被测目标是否存在,以及测定目标在空间的位置。传统的雷达显示器常采用阴极射线管,但是阴极射线管的一些缺点如耗电大、颜色不均、电磁辐射大等使得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下不适合使用。人们一直期待功耗小、寿命长、亮度大、分辨率高、显示色彩艳丽、辐射小的雷达显示器的出现。由于液晶显示器件具有上述的优点,并且应用越来越广泛,所以有必要将其在雷达显示器方面推广使用。本文介绍了一种机载雷达报警液晶显示器的设计与实现。本文概括性介绍了液晶的特性和液晶在显示方面的应用,介绍了液晶显示的原理和驱动技术,其中重点介绍了TFT-LCD的显示和驱动原理。本设计立足于液晶显示领域取得的新进展,采用了先进的液晶屏切割技术,创新地使用了像素抽取技术和利用门电路实现交流驱动技术等方法研制出这种雷达显示器。本文设计的雷达显示器为正方形结构,使用高分辨率、宽温范围的TFT-LCD屏;使用自主创新设计的高亮度LED固体背光源;采用自主设计的TCON单元对信号进行控制和处理;通过Gamma控制单元调节系统对比度和亮度,设计出的显示器能够显示出262K色,亮度可以达到1000cd/m2以上。本设计依据雷达显示器的实际要求和发展方向,利用目前较为通用的ARM和FPGA/CPLD芯片,使用QUARTUSⅡ6.0开发工具来完成软件设计、仿真。采用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最新成果,结合相关的数字信号处理理论,成功地完成了将雷达的模拟视频信号数字化采集、存储和处理,最后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正确图像,为今后进一步完善该类型的雷达显示器奠定了基础。
詹振球[4](2005)在《基于DSP的数字存储示波器显示系统的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数字存储示波器是最常用的电子测量仪器,在生产、科研、国防等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显示部分是数字存储示波器的重要部分。光栅扫描技术的CRT 具有低成本、高质量、能实现多灰度的优点。用该技术的 CRT 作示波器的显示终端对降低示波器的成本,増强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制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可靠,通用性强,价格低廉的数字存储示波器显示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 DSP 的数字存储示波器显示系统的设计方案。本系统通过主机接口获取主机方送来的控制信息和相应的采集数据信息,以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 TMS320VC5409 为核心构成数据处理模块;以高性能的可编程 CRT控制器件 HD63484 为核心构成的显示控制模块;使用 CRT 显示器做为终端显示设备,构成一个完整的 DSO 显示系统。本文首先介绍系统设计的总体结构,并详细阐述了各主要功能模块的工作原理、软件设计思想,最后给出了系统的设计结果。
霍发仁[5](2003)在《人机界面设计研究》文中指出1、本文研究的背景 随着科技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用户界面的出现日益普遍,其主要形式有:数字产品(信息产品)的使用操作界面,如手机、PDA、mp3播放器;电脑软件界面以及网页界面等。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科技应用带给人类的愉悦和体验,电子数字产品必将更加深入地影响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层面。将有越来越多的关于界面的问题出现,使界面设计提上日程。主要表现为: (1)对许多以微电子机制的产品而言,由于功能的执行不再是传统的可感知方式,而是电子的无形运作,造成了产品外观形式无法解释和表达其内部功能及使用状态。于是在使用者与产品之间便构筑了所谓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籍以实现人——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2)软件的设计通常是软件工程师一手包办,实现了软件的功能性,缺乏了可用性。以人为本的设计要求界面友好,也即是界面的认知性、审美性、容错性、个性化、学习性等。这对软件界面设计提出了新要求。 2、当前的研究现状 (1)界面设计成为国际关注的对象。美国将21世纪的基础研究内容分为4项,其中有一项就是人机界面。美国国防的关键技术计划不仅把人机交互界面列为软件技术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专门增加了与软件技术并列的人机系统界面这项内容。日本也提出了,FPIEND21计划(Future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Development),其目标就是要开发21世纪的计算机界面。同样我国973、S-863、十五计划均将人机交互列入为主要内容。 (2)界面设计的研究正在起步,但缺乏基本理论、设计方法、设计评价等基础性的研究。大多数研究者都在总结当前现有的人机界面类型和设计指南,没有站在界面为人服务的立场上研究基本理论、设计方法、设计评价等。 3、本文研究的主要特色 (1)本文从用户的分析出发来研究人机界面,突出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硬界面设计中从功能性、认知性、审美性、环境整体性方面对界面进行分析和设计,从而避免了工业设计中的功能与形式之争。在软界面设计中注重对人的认知分析,从而建立以界面设计为中心的软件设计框架。 (2)本文对界面设计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设计评价进行了系统研究,从而为界面设计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为界面设计提供方法,为界面评价提供依据。 全文的目标是通过界面设计相关学科的交叉探讨,从人性化的角度探索界面(包括硬界面和软界面)设计的理论、方法、程序以及评价标准。
汪喜麟,霍清卿[6](1996)在《国外舰载C3I系统中显示技术的研究》文中指出 C3I系统是现代战争中以人——机结合的方式用来进行指挥作战的军事电子信息系统,是军事指挥员籍以对所属部队行使权力,进行管理和辅助决策以指挥现代战争时使用的电子设备、软件和人——机界面的总称。其显示系统主要是将获取的情报信息以图形和数据方式直观地显示给作战指挥人员,以便指挥员及时进行战术分析,适时作出决策。 军用显示技术是人——机系统的接口,是延伸视觉器官功能的各种系统的一个部分。它
孟昭香[7](1994)在《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在海军指控系统中的应用前景》文中认为本文对多媒体发展现状、基本概念,以及多媒体相关技术、关键技术多媒体软件和多媒体在海军指控系统中的应用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王振淮,沙建庚[8](1991)在《分散型控制系统的新发展》文中提出从组态、现场总线、操作站、现场控制站、冗余技术和小型化系统6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分散型系统的新发展,并对一些着名的分散型系统的具体改进和发展作了报导。
杜锡章[9](1987)在《先进的图形显示控制器(ACRTC)HD63484》文中研究说明 随着时代的发展,微计算机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各项工作的领域。通常微计算机把处理的结果,通过各种显示器件,以视觉的方式传给人们。为了有效快速的传送大量的信息和资料,需要高分辨率的显示器件。目前微计算机大都使用各种CRT 显示器,为了有效地利用光栅扫描的CRT 显示器,必须有良好的
R.H.Leary,杨家明[10](1986)在《NF花型设计》文中研究指明 最初的电子计算机辅助织物设计系统已由NF织机的制造厂研制开发,这种系统由于致力于生产纺织机械的厂商的努力已能商品化生产,其意义是很深远的。无疑,这是因为在百分比上较阔幅织物多得多的大量狭
二、微程序控制在光笔图形显示器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程序控制在光笔图形显示器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第一节 本论文研究的概念和范畴 |
一、本研究中有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范畴 |
(一)关于“技术”、“艺术”基本概念的界定 |
1.关于“艺术”的概念 |
2.关于“技术”的概念 |
(二)关于“技术形态”与“艺术形态”等概念的界定 |
1.关于“形态”的概念 |
2.关于“生态”概念 |
3.关于“形式”的概念 |
(三)关于“生态”“形态”“形式”的概念区分 |
二、本论文研究中有关理论问题的讨论和界定 |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创新目标 |
(二)创新价值 |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体系 |
三、研究方法 |
四、重点和难点问题 |
五、解决方案 |
第四节 有关本论文选题与研究现状的分析 |
一、国内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
(一)从宏观的艺术学理论视野展开分析 |
(二)从微观的门类艺术学视野展开分析 |
1.设计学学科研究层面 |
2.美术学学科研究层面 |
3.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研究层面 |
4.音乐与舞蹈学学科研究层面 |
5.其他学科及交叉研究层面 |
二、国外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
(一)艺术原理性研究成果 |
(二)门类艺术的典型个案研究成果 |
(三)其他相关的人文类理论研究成果 |
三、国内高校部分硕博士论文中有关研究的概述分析 |
(一)中国知网硕博士论文数据库检索分析概述 |
(二)关联程度密切的重点论文成果分析 |
(三)涵盖其他相关论文成果的总体状况分析 |
第一章 技术与艺术之关系发展的理论思考 |
第一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的内在本质特征 |
一、技术与艺术相互关系中内在的辩证统一性 |
(一)技术与艺术之间内在的关联性 |
(二)技术发展对艺术影响的多元性 |
二、技术与艺术相互之间的制约和影响 |
(一)技术发展带来的文化问题同样体现在技艺关系上 |
(二)艺术在技术影响下对自身独立精神与美学品格的坚守 |
1.艺术作品的精神属性是区别于技术的最大特征 |
2.艺术在接受与选择技术中始终保持自身独立 |
3.优秀艺术作品均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
第二节 西方理论界有关技术与艺术问题的讨论 |
一、西方理论界相关研究历史脉络 |
(一)基本脉络 |
(二)主要表现 |
二、关注技术与艺术问题的主要流派及其学术观点 |
(一)德国法兰克福学派 |
(二)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 |
(三)媒介文化研究学术群体 |
三、主要学术群体之间围绕技术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比较与借鉴意义 |
(一)关于技术的作用 |
(二)关于技术的目的 |
(三)关于技术的后果 |
第三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
一、技术与艺术都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
二、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重要性 |
(一)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基础性与复杂性 |
(二)技术自身并非与艺术一样具备意识形态属性 |
三、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
(一)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研究是目前的普遍欠缺 |
(二)从宏观艺术学视角重新思考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
(三)依托技术与艺术关系研究探索艺术学理论学科建构 |
第四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点和关键问题 |
一、需要坚守的理论基点 |
(一)立足于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和艺术话语体系 |
(二)关注技术促进艺术形态演进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
二、需要把握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
(一)需要关注和区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别 |
(二)分析把握艺术创意表现与新技术应用之间的关系 |
(三)技术是否应视作独立的文化因素和社会力量 |
(四)社会现实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创作实践中的实际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的形成及相互影响 |
第一节 历史进程:技术与艺术发展的历史性特征及阶段性表现 |
一、原始的技艺之美涵盖且统一了技术与艺术因素 |
(一)技术与艺术的原始统一: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的同一规律 |
(二)人类社会技术发展初始阶段中艺术仍创造了自身辉煌 |
1.中国 |
2.西方 |
(三)社会宗教道德伦理对于技艺创造能力空间的束缚 |
二、技术与艺术分化之后各自拥有了不同诉求 |
(一)学科自身成熟发展的不同路径 |
(二)个人精神价值追求的不同选择 |
(三)艺术家面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运行的实际选择 |
三、技术发展促使人类创造第二自然并引发自我审美精神观照 |
(一)技术直接指向和进入艺术本体影响了创作呈现 |
(二)技术进步影响了审美文化倾向和精神价值观念 |
(三)技术启发和培育了创作思潮、价值思索和启蒙精神 |
四、信息时代艺术创作审美观念与形式探索的根本性改变 |
(一)技术逻辑带动人文思潮、审美观念与艺术作用的变化 |
(二)现代技术通过创作引发对世界的全新认知体悟和艺术描述 |
(三)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工具对于人类审美精神限阈的挑战 |
第二节 技术对艺术表现形态的正向影响 |
一、制作工艺呈现:技术作为艺术创作形式表现的呈现手段 |
(一)艺术作品制作工艺受到技术进步与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 |
(二)技术呈现作为艺术创作外在形式表现的必要手段 |
二、材料载体变化:技术引导创作形式演变趋势及观念转换 |
(一)艺术创作载体与作品材料的升级推动了创意的实现 |
(二)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表达的观念化、隐喻性和时空性 |
三、情境氛围营造:技术作为艺术场域精神展现的营造要素 |
(一)营造情境作为技术不断介入艺术创作的有效方式 |
(二)技术进步推动审美价值取向与艺术风格的时代转向 |
(三)艺术创作中的精神塑造、观念表达与个性情感抒发 |
四、信息媒介表达:技术作为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
(一)技术进步打造了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
(二)促使审美文化价值观念和艺术精神场域氛围特征的新变化 |
(三)技术信息工具已融入艺术形态深入影响社会生活 |
第三节 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
一、艺术的文化交流属性促进了技术应用的延伸 |
(一)中西方艺术的文化交流创新推动了整个文化发展进程 |
(二)缺乏文化底蕴与艺术思想的技术应用创造不出完美作品 |
(三)艺术文化交流促进了技术在不同文化场域中的应用和延伸 |
二、艺术的审美属性促使技术存在与呈现的细化 |
(一)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时尚化保障艺术审美的个性化追求 |
(二)技术在服务艺术中完善自身实现对未知领域的有效探索 |
(三)艺术不断规范和驱动技术进步并促成真善美的有机统一 |
三、艺术的教化属性改善了技术理性和技术伦理的异化倾向 |
(一)建筑艺术是艺术教化属性改善技术伦理的典型代表 |
(二)技术为艺术教化功能服务的同时文化改变了技术伦理 |
(三)技术应用与文化观念、审美意识、艺术风格的互动统一 |
四、艺术创意创新思维驱动了技术的进步和革新 |
(一)艺术的创意表现需求直接促使技术进步与革新的产生 |
(二)艺术创意引导和促使实现技术与艺术审美的完美结合 |
(三)技术媒介的作用与艺术技术之间跨界衍生的新艺术形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变化与门类拓展 |
第一节 艺术作品的空间表现形式及其社会文化生态变化 |
一、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展现和存在空间的广延化 |
(一)技术对艺术存在状态与展示空间拓展创新的促进作用 |
(二)艺术的创意创新本性引领了对技术发展程度和模式的突破 |
二、技术推动了经典艺术世俗化与大众文化崛起的进程 |
(一)机械复制技术和艺术产业化运营对社会文化生态结构的影响 |
(二)技术化创作和现代大众媒介铺垫了多元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 |
三、技术拓展出了非物质化的艺术空间新形态 |
(一)非物质化对于视觉文化形式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 |
(二)非物质化推动形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形态和社会文化生态 |
(三)新兴技术条件下传统艺术精神和美学内涵的重新定位 |
第二节 艺术语言表达与作品传播维度出现了新的形式特征 |
一、技术影响下艺术感受的非理性化趋向 |
(一)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艺术欣赏心理的变化 |
(二)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 |
(三)日常生活的直观认识和感性经验始终不可缺失 |
二、技术影响下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
(一)技术影响下电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
(二)技术影响下摄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
(三)创作元素的动态化是传媒时代艺术表达的必然要求 |
三、技术影响下艺术语言的综合化趋向 |
(一)技术的内在推动作用 |
(二)艺术的外在形式表现 |
四、技术影响下艺术传播的虚拟化趋向 |
(一)传播平台的改变 |
(二)传播方式的改变 |
(三)传播途径的改变 |
第三节 新艺术现象与新艺术形态推动形成了新艺术门类 |
一、技术推动出现了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 |
(一)新艺术现象及其表现方式促成了新的艺术形态 |
(二)新的技术和艺术方式生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 |
(三)新艺术形态展现了艺术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与创新性 |
二、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积聚生成了新的艺术门类 |
(一)新技术与新艺术形态共同塑造了新的内在文化结构 |
(二)当代艺术传播整体生态环境的根本性变化成为外部主因 |
(三)新兴技术的广泛运用成为新艺术类型与门类的社会基础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技术推动艺术创作领域产生新变化 |
第一节 艺术表现程式与作品呈现场域、接受方式的新变化 |
一、技术促使艺术程式随时代而变 |
(一)艺术程式作为作品创作表现的基本形式规范 |
(二)艺术程式的变化和接受的文化影响展现多元 |
(三)技术推动艺术程式变化产生革命性突破 |
二、技术导致艺术呈现形态虚拟化 |
(一)技术媒介与艺术作品的可复制性造就了虚拟化呈现 |
(二)虚拟化突破了创作与欣赏的界限强化了艺术存在 |
三、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欣赏与接收方式的便利化 |
(一)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审美需求之间存在尖锐矛盾 |
(二)新技术媒介成就了艺术欣赏便利化的现实基础 |
(三)技术突破了艺术展演传统场域并融合生成了新形态 |
第二节 艺术作品创作观念与工具、方法的变化 |
一、技术理性思维与艺术创作观念之间相互促进制约的关系 |
(一)技术精神和实践理性思维影响了艺术创作观念 |
(二)技术理性思维影响下出现了艺术发展的双面效应 |
二、技术对艺术作品创作的影响及其形式表现 |
(一)技术对于艺术创作工具的影响 |
(二)技术对艺术创作主体情感与审美观念的影响 |
(三)技术对艺术创作观念和方法的影响 |
1.正面影响 |
2.负面影响 |
三、艺术创作实践活动对技术理性和自身困境的超越 |
(一)技术理性与机械复制带来艺术风格变化与文化的危机 |
(二)艺术创作坚守精神属性直指心灵超越了技术理性思维 |
第三节 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中主客体关系的变化 |
一、原始手工技艺条件下艺术创作主体突出和着重于“物”的表现 |
(一)传统手工艺时代以“物”为基础背景的群体分化 |
(二)技术支撑了艺术创作中客观“物”的审美形式表现 |
(三)艺术创作者以“物”为基础托物言志表达精神追求 |
二、工业化大生产时代的大众化和波普化凸显批量复制的美学特征 |
(一)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方式和批量复制美学观念的普遍影响 |
(二)艺术创作在技术理性中的突围彰显了价值理念和文化精神 |
(三)大众艺术创作与消费领域中的流行化和过度娱乐化问题 |
三、新的传播方式和艺术接受过程造就了主客体多元互动的新景观 |
(一)新兴技术普及使大众顺利融入艺术创作与欣赏进程 |
(二)技术使艺术创意和创作构思表达更加高效便捷 |
(三)技术拓展了经典艺术作品的大众文化服务效能 |
(四)技术使传统艺术作品的概念关系模式彻底改变 |
(五)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地位提升作用扩大功能拓展产业繁荣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技术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 |
第一节 新技术应用基础上的新艺术形式衍生及其形态表现 |
一、印刷技术对艺术表现形式及外在形态的影响 |
(一)印刷技术应用初期艺术审美与功能应用统一在工艺装饰中 |
(二)工业化阶段新的社会文化需求使艺术与功能实现新的统一 |
二、影像技术对写实艺术创作思想的影响和冲击 |
(一)技术对摄影艺术写实性创作实践的影响 |
(二)技术对于电影艺术创作发展的影响 |
三、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的演变与新生 |
(一)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发展历程 |
(二)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外在表现和形式特征 |
四、互联网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表现的新特征 |
(一)基础于新技术形式的时代的产物 |
(二)艺术形态新特征表现的文化分析 |
第二节 新技术应用推动艺术作品创作实践趋向跨界整合 |
一、技术推动形成艺术创作表现形态的先锋性 |
(一)新技术条件作为“先锋”观念形成的基础 |
(二)技术进步带动了各艺术流派的探索创新 |
二、技术推升了艺术创作语言形式刺激的阈限 |
(一)技术升级带动视听奇观与文化逻辑的改变 |
(二)技术的普及与攀比加剧了娱乐化创作追求 |
三、技术延展了艺术自身存在和交往的空间 |
(一)技术改变了艺术空间形式与社会文化结构 |
(二)技术主动介入创作促成了艺术消费方式的多元 |
(三)技术强化了艺术欣赏感受延伸了作品存在空间 |
(四)技术加速多媒体信息方式与虚拟空间文化构建 |
四、技术加速了不同艺术表现形态的跨界整合 |
(一)跨界艺术创作是技术推动产生的新艺术形态 |
(二)新技术媒介方式创新是艺术作品跨界呈现的基础 |
(三)跨界作品有利于彰显精神营造境界引领文化风尚 |
(四)跨界整合的艺术表达能力与现场性优势成为风尚导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发展的新趋势 |
第一节 艺术与技术在包容与坚守、回归与超越中共同成长 |
一、技术与艺术的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 |
(一)技术进步支撑艺术本体的开拓 |
(二)艺术制约并赋予技术价值追求 |
(三)新技术与艺术融合形成新文化形态 |
二、技术与艺术的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 |
(一)技术与艺术在相互促进中创新形式表现 |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不同创作审美追求 |
(三)艺术新形态的不断涌现造成新的门类 |
(四)技术带动创作特征新变引领文化新风尚 |
三、技术与艺术交互形成多元文化景观 |
(一)艺术个性化表现与精神追求突破了技术理性 |
(二)新技术带来创作欣赏的角色互换与多元互动 |
(三)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与审美价值理念创新 |
(四)多元化新技术媒介挑战文化繁荣发展主动权 |
第二节 艺术理论思维引领人类艺术审美活动的价值方向 |
一、技术促发艺术先锋思想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也带来异化倾向 |
(一)技术进步对传统观念方式的冲击与深刻影响 |
(二)技术以经济效率利益为中心改变了艺术节奏 |
(三)技术垄断造成文化逻辑与传统美学观念变异 |
二、艺术活动对技术理性与技术控制引发的社会问题 |
(一)技术理性、技术控制与艺术的过度娱乐化 |
(二)新技术造成社会大众参与和艺术创作个性张扬 |
(三)技术与艺术的深度交互亟需艺术批评启蒙与理论的反思引领 |
三、技术服从和服务于艺术作品的审美境界表达与人类社会精神价值追求 |
(一)艺术作品创作是人类社会精神活动的最直接体现 |
(二)技术最终服务于表达作品的审美境界与精神追求 |
四、技术与艺术共同在携手创新中引领发展、面向美好未来 |
(一)技术艺术的协调统一是优秀作品的内在要求 |
(二)以人为原点展开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描绘表达 |
(三)扎根传统紧跟时代创新形式携手传承与弘扬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清单 |
致谢 |
(2)CPU虚拟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研究目标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CPU_VLAB的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
2.1 CPU的基础架构 |
2.1.1 CPU的结构 |
2.1.2 CPU的工作过程 |
2.2 CPU_VLAB的实验流程 |
2.3 CPU_VLAB的架构与功能 |
2.4 CPU_VLAB设计的难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PU_VLAB的主要模块设计与实现 |
3.1 平台操作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3.2 实验组件模块设计与实现 |
3.2.1 实验组件总体设计 |
3.2.2 微程序控制器组件设计与实现 |
3.2.3 时序系统组件设计与实现 |
3.2.4 内存组件设计与实现 |
3.3 组件调度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3.3.1 连接关系的建立 |
3.3.2 组件分类调度 |
3.4 组件注册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3.4.1 组件注册 |
3.4.2 数字签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PU_VLAB的关键技术 |
4.1 Applet与Servlet的通信技术 |
4.1.1 Applet和Servlet通信技术 |
4.1.2 Applet与Servlet的通信技术在平台中的应用 |
4.2 基于组件技术开发虚拟芯片 |
4.2.1 组件技术简介 |
4.2.2 CPU_VLAB组件构造 |
4.2.3 CPU_VLAB组件描述 |
4.2.4 CPU_VLAB组件自省 |
4.3 基于多线程的组件分类触发机制 |
4.3.1 组件调度的通信问题 |
4.3.2 组件调度的同步问题 |
4.3.3 组件调度的环路问题 |
4.3.4 组件调度中指令执行时的乱序问题 |
4.4 重定向技术解决数字签名问题 |
4.5 双缓冲技术解决界面闪烁问题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PU_VLAB的运行实例 |
5.1 运行环境 |
5.2 运行实例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工作总结 |
6.2 今后的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3)机载雷达报警液晶显示器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缩略字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雷达显示器简介 |
1.2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
1.3 作者的主要工作 |
1.4 本文内容简介 |
第二章 液晶显示概论 |
2.1 液晶显示基础 |
2.1.1 液晶显示的显示原理 |
2.1.2 常用的液晶显示器件 |
2.1.3 液晶显示器件结构 |
2.2 液晶显示驱动技术 |
2.3 TFT-LCD显示与驱动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3.1 系统总体框架 |
3.2 系统的硬件设计 |
3.2.1 输入输出接口 |
3.2.2 视频解码 |
3.2.3 EDID配置 |
3.2.4 帧存储器 |
3.2.5 TCON驱动板 |
3.2.6 系统电源 |
3.2.7 Gamma校正 |
3.2.8 LED背光板 |
3.2.9 TFT-LCD液晶屏 |
3.3 系统的软件设计 |
3.3.1 ARM控制 |
3.3.2 FPGA/CPLD控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的调试 |
4.1 系统的软件调试 |
4.1.1 TCON驱动调试 |
4.1.2 视频信号调试 |
4.2 系统的硬件调试 |
4.2.1 LCD控制板调试 |
4.2.2 LCD模块调试 |
4.2.3 整体调试 |
4.2.4 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
4.3 设计和调试过程的创新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机载雷达报警显示器的设计结果 |
5.1 主要技术指标和要求 |
5.2 测试结果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基于DSP的数字存储示波器显示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现状及意义 |
1.2 数字存储示波器显示控制板的主要技术指标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安排 |
第二章 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
2.1 数字存储示波器显示系统的主要功能 |
2.2 数字存储示波器显示系统方案的选择 |
2.2.1 微处理器的选择 |
2.2.2 CRT 显示控制芯片的选择 |
2.3 显示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
第三章 前端接口模块设计 |
3.1 前端主机接口硬件电路设计 |
3.2 主机与显示控制板通信协议流程 |
第四章 数据处理模块的设计 |
4.1 DSP 芯片的选择 |
4.2 TM5320VC5409 简介 |
4.3 DSP 的电源模块 |
4.4 DSP 的复位模块设计 |
4.5 可编程的时钟电路 |
4.6 TM5320VC5409 的片外存储空间的分配 |
4.6.1 SST39VF400 的主要特征 |
4.6.2 SST39VF400 存储器的操作命令 |
4.6.3 TM5320VC5409 与SST39VF400 的接口设计 |
4.7 TM5320VC5409 的加载(BOOT)设计 |
4.8 数据处理模块的软件设计 |
4.8.1 数据处理模块的主程序 |
4.8.2 中断处理子程序 |
第五章 显示控制模块设计 |
5.1 显示控制芯片HD63484 |
5.1.1 HD63484 的主要特征 |
5.1.2 HD63484 的内部结构 |
5.1.3 HD63484 内部的寄存器 |
5.1.4 HD63484 命令 |
5.2 显示系统构成方式 |
5.3 显存与显示画面的关系 |
5.4 DSP 与HD63484 之间的接口设计 |
5.5 显示控制电路的硬件设计 |
5.6 电路的仿真与分析 |
5.6.1 高速D/A 转换电路的仿真 |
5.6.2 显示控制电路时序的分析与仿真 |
5.7 显示控制电路的软件设计 |
5.7.1 示波器显示屏布局 |
5.7.2 显示控制思路 |
5.7.3 HD63484 的初始化 |
5.7.4 HD63484 的工作流程 |
5.8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
5.8.1 噪声的抑制 |
5.8.2 信号布线 |
5.9 系统的调试 |
5.10 硬件实物的照片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5)人机界面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概述 |
1.1 界面的定义 |
1.1.1 辞书对界面的定义 |
1.1.2 当前的定义 |
1.1.3 对界面设计的深度理解 |
1.2 界面的起源及发展 |
1.2.1 口传界面阶段 |
1.2.2 印刷界面阶段 |
1.2.3 机械电子界面阶段 |
1.2.4 比特界面阶段 |
1.3 界面设计研究内容 |
1.4 界面设计研究的意义 |
第2章 界面设计原理 |
2.1 人机学原理 |
2.2 认知学原理 |
2.2.1 认知学的认识 |
2.2.2 用户知觉 |
2.2.3 记忆与学习 |
2.2.4 思维与理 |
2.2.5 用户特征 |
2.3 交互性原理 |
2.3.1 人机交互的概念 |
2.3.2 人机交互三要素 |
2.3.3 人机交互模型的发展 |
2.3.4 人机交互的特点 |
2.4 设计美学原理 |
2.4.1 设计美的特点 |
2.4.2 设计美学的形式法则 |
2.5 色彩学原理 |
2.5.1 色彩的心理感受 |
2.5.2 色彩的设计 |
2.6 符号学原理 |
2.6.1 语构学要素及规范 |
2.6.2 语义学要素及规范 |
2.6.3 语用学要素及规范 |
第3章 硬界面设计 |
3.1 界面设计与产品设计 |
3.1.1 外型追随功能的质疑 |
3.1.2 界面设计与工业设计的一致性 |
3.2 人机分析 |
3.2.1 使用环境分析 |
3.2.2 用户分析 |
3.2.3 使用过程分析 |
3.3 人机模型 |
3.3.1 人机模型 |
3.3.2 信息产品设计人机界面模型 |
3.4 功能性界面设计 |
3.4.1 显示设计 |
3.4.2 控制设计 |
3.4.3 显示与控制的关系 |
3.5 认知性界面设计 |
3.5.1 界面的认知性设计 |
3.5.2 界面的认知性评价 |
3.6 审美性界面设计 |
3.6.1 界面审美的构成要素 |
3.6.2 界面的审美性设计 |
3.7 界面整体风格设计 |
3.7.1 流线型设计 |
3.7.2 国际主义与现代设计 |
3.7.3 多元化的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 |
3.8 典型信息产品硬界面设计 |
3.8.1 苹果电脑设计 |
3.8.2 IBM设计 |
3.8.3 宏基设计 |
第4章 软界面设计 |
4.1 软件界面的基本概念 |
4.1.1 软件界面 |
4.1.2 人机交互 |
4.1.3 人机交互系统 |
4.1.4 人机交互方式 |
4.1.5 交互介质(交互设备) |
4.1.6 域 |
4.2 软件人机界面开发过程 |
4.2.1 定义阶段 |
4.2.2 构造阶段 |
4.2.3 维护阶段 |
4.3 软件界面的用户分析 |
4.3.1 用户分类 |
4.3.2 用户调查 |
4.3.3 用户使用需求分析 |
4.3.4 影响用户行为特性的因素 |
4.3.5 开发用户友好性系统的设计原则 |
4.3.6 用户模型 |
4.3.7 非理性用户模型 |
4.4 软件人机界面任务分析 |
4.5 软件界面的交互方式 |
4.5.1 问答式对话 |
4.5.2 菜单界面 |
4.5.3 填表界面 |
4.5.4 命令语言界面 |
4.5.5 查询语言界面 |
4.5.6 自然语言界面 |
4.6 软件人机界面设计 |
4.6.1 命令语言界面设计 |
4.6.2 菜单界面设计 |
4.6.3 数据输入界面设计 |
4.6.4 直接操作对象 |
4.6.5 交互输入与输出界面设备 |
4.6.6 响应时间和显示速率 |
4.6.7 帮助和出错界面设计 |
4.6.8 软件界面的图标设计 |
4.7 典型软件界面 |
4.7.1 Macintosh Osx的界面设计 |
4.7.2 Windows Xp的界面设计 |
4.7.3 游戏的界面设计 |
4.7.4 Internet界面设计 |
4.7.5 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 |
第5章 人机界面设计评价与测试 |
5.1 测试与评价的意义 |
5.2 界面设计评价指标 |
5.3 界面设计评价方法 |
5.4 软件人机界面设计评价与可用性测试 |
5.4.1 软件人机界面设计评价 |
5.4.2 软件人机界面可用性测试 |
第6章 人机界面设计展望 |
6.1 概述 |
6.2 多通道用户界面 |
6.2.1 多通道用户界面的起源 |
6.2.2 多通道用户界面的发展 |
6.2.3 多通道用户界面的特点 |
6.3 社会用户界面 |
6.4 智能网络用户界面 |
6.4.1 网络用户界面(NUI)的兴起 |
6.4.2 智能网络界面 |
6.4.3 基于因特网的多通道用户界面研究 |
6.5 自然的人机交互 |
6.6 未来型的人机界面 |
6.6.1 专家们的意见 |
6.6.2 下一代人机界面的发展方向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微程序控制在光笔图形显示器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D]. 楚小庆. 东南大学, 2018(05)
- [2]CPU虚拟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谢朝辉. 中南大学, 2009(04)
- [3]机载雷达报警液晶显示器的设计与实现[D]. 周建华. 电子科技大学, 2007(01)
- [4]基于DSP的数字存储示波器显示系统的设计[D]. 詹振球.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5(05)
- [5]人机界面设计研究[D]. 霍发仁. 武汉理工大学, 2003(02)
- [6]国外舰载C3I系统中显示技术的研究[J]. 汪喜麟,霍清卿. 舰船指挥控制系统, 1996(03)
- [7]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在海军指控系统中的应用前景[J]. 孟昭香. 情报指挥控制系统与仿真技术, 1994(01)
- [8]分散型控制系统的新发展[J]. 王振淮,沙建庚. 自动化与仪表, 1991(04)
- [9]先进的图形显示控制器(ACRTC)HD63484[J]. 杜锡章. 火力与指挥控制, 1987(03)
- [10]NF花型设计[J]. R.H.Leary,杨家明. 国外纺织技术(纺织分册), 198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