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议潮时期的敦煌艺术(论文文献综述)
邵强军[1](2017)在《敦煌曹议金第98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莫高窟第98窟是由敦煌曹氏归义军首任节度使曹议金主持营建,历时十年(914—924),是曹氏时代首个大型石窟,时称“大王窟”。该窟成为莫高窟典范洞窟之一,影响深远。佛教艺术的研究脱离不了社会生活的影响,尤其在归义军时期敦煌石窟艺术的社会化程度不断加深,使得二者间的关联性更为紧密。因此,本文首先从宏观视角,对第98窟窟主曹议金及其政权进行详实梳理,并结合祈愿文P.3262和P.3781,明确曹议金执政初期“内忧外患”的政治环境,以及曹氏所面临着政权合法性与维护政权稳定等一系列问题。祈愿文进一步表明曹氏政权现状与第98窟的创建有着密切关联,本文从而依托曹氏政权初期的历史背景,综合运用文献学、考古学及图像学等研究方法,着重探讨该窟中佛教艺术与世俗文化间的关系。第98窟供养人画像达292身,具有一定代表性。该窟拥有不同于其他洞窟供养人画像的特点,如甬道张、索氏画像,主室大规模幕僚和僧官画像等,他们被共同绘制在曹议金家窟中,其原因是曹议金在塑造新政权的合法延续性,以及希望众僧俗官僚对政权的大力支持。另外,主室僧俗官僚等画像的供养方位朝向甬道曹议金等画像而非佛坛主尊,反映出世俗力量与宗教权力间的较量。随着画稿的流行和画院的出现,归义军时期经变画的图式和内容不断成熟并倾向模式化,但仍有部分经变画突破旧有模式,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第98窟主室东壁《维摩诘经变》将维摩诘“饶益众生”的画面不但集中表现在窟门上部位置,而且其所教化对象仅限于权贵阶层,反映出窟主通过《维摩诘经变》对曹氏政权中的核心力量进行说教,以达到凝聚人心、巩固政治时局之用意;再如南壁《报恩经变》对“忠君报国”思想的强调,亦表现出与曹氏政权间的关联等。P.3781是目前唯一发现的一件窟顶祈愿文,反映出第98窟窟顶修成后,曹议金专为此举办了一场佛事活动。此外,曹氏在此期间还组织人员抄写了288卷《大佛名经》。本文将窟顶图像和愿文及《大佛名经》中的祈愿内容结合讨论,认为窟顶十方佛、贤劫千佛以及四天王等图像的社会功能,是为曹氏所据瓜沙之地及百姓祈福。在敦煌佛教社会化不断加深的大背景之下,曹议金融佛教于政权的执政理念,集中体现在第98窟,使得该窟中的政治性倾向明显,成为本窟的一大特色。该窟的营建不但彰显着曹氏家族的地位与政治势力,更是见证着曹氏家族在敦煌历史上开启曹氏归义军政权这一重要功绩。
黄婷[2](2012)在《段文杰的敦煌服饰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段文杰(1917—2011),是20世纪我国著名的敦煌学专家、杰出的敦煌壁画临摹家,也是敦煌研究院第二代领导人。他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敦煌。在1946年到达莫高窟之后,就开始了敦煌艺术的考察、临摹、保护工作。在进行了十八年的壁画临摹之后,开始转向敦煌艺术研究领域。段文杰在敦煌学领域发表了百余篇论文,出版有《敦煌石窟艺术论集》、《段文杰敦煌艺术论文集》、《敦煌石窟艺术研究》、《敦煌之梦纪念段文杰先生从事敦煌艺术保护研究60周年》、《榆林窟》、《敦煌石窟艺术·第二八五窟》、《心系敦煌五十春——段文杰临摹敦煌壁画》等著作,此外尚有外文论著十余篇。他倡导并组织创办了《敦煌研究》,主持编撰了一系列敦煌美术丛书。但长期以来,对于段文杰的敦煌艺术研究成果,尤其是敦煌服饰艺术研究方面的学术观念和重要成果,缺少详细的、系统的回顾、梳理、评价与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从段文杰的敦煌艺术研究论著入手,对他的敦煌服饰研究进行认真梳理和深入的思考与总结。并结合敦煌服饰艺术领域内相关内容的其他重要学术观点,比较、考证段文杰敦煌服饰艺术研究的学术价值,进而在学科史、学术史域中得出恰当、中肯、客观的评价。并试图还原一个更为丰满的段文杰,不仅仅是作为敦煌壁画临摹专家、莫高窟领导人的段文杰,而从学者这个角度来观照段文杰。
任伟[3](2017)在《敦煌傩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驱鬼逐疫”为核心的驱傩活动,在晚唐五代宋初的敦煌地区成为一种“嘉年华”式的娱人娱神的喜乐活动。现有的敦煌文献中存留有不少的傩文化资料,为探讨其时的傩事活动提供了条件。已有对敦煌傩文化的研究基本限于单篇论文的探讨,专题性的研究尚付阙如。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唐宋时期的地方傩事活动,并对后世傩文化出现的“泛化”现象的探讨有所助益。文章由七章内容组成。第一章探讨了唐前傩制的演变和唐宋傩制的变化,指出秦代是傩礼的成型期,汉代傩礼基本定型,魏晋南北朝隋代时期的傩礼由对前代傩制的继承发展而来,有沿革也有新变。唐代傩礼进一步成熟完善,尤其开元傩制基本上达到极致。宋代开始傩礼发生从“庙堂之高”向“江湖之远”的过渡。这些构成了敦煌傩文化的背景。第二章对现有的敦煌傩文化资料进行分期,结合敦煌墓葬考古资料勾稽分析了魏晋南北朝隋代敦煌傩的发展状况,并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归义军时期的敦煌傩做了分期。第三章结合敦煌傩的表现形态和仪式要素的分析,尝试还原敦煌傩仪式活动。通过分析指出敦煌傩作为古代傩文化体系的一个地方范本,既有对传统傩文化的继承,也体现出对传统傩文化的突破,总结其鲜明的地方性、独特的宗教性和突出的现实性等特征。第四章选择代表性的神灵和鬼怪,结合现有的敦煌文献,勾画了敦煌傩中的傩神谱系和鬼怪内容。敦煌傩神有传统的钟馗、白泽、九尾狐、怪禽异兽、蓬莱七贤,还有佛教的诸佛菩萨、四大天王,道教的泰山府君、五道大神,具有地方特色的三危大圣、金鞍毒龙,以及祆教的神灵,此外,民众还把归义军领袖“神格化”,成为现实的傩神。相应地,敦煌傩中被驱逐的鬼怪有虚拟假想的,也有现实的。敦煌民众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创造了形形色色的各种鬼怪,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同时,也把侵袭敦煌、破坏民众和平安宁、幸福生活的少数部族作为现实的鬼怪加以驱逐。第五章分析探讨了由西域传入敦煌的“踏悉磨遮”活动。指出敦煌地区的“悉磨遮”活动来自于西域而又加以变通,并结合龟兹等地的考古发现,探讨敦煌地区“悉磨遮”活动和佛俗结合、和民俗结合的特点。第六章结合佛教经典中的饿鬼、地狱书写从纵向的角度对敦煌目连故事和后世目连傩戏进行探讨,指出敦煌目连故事成为后世目连傩戏的先声。特别是其中的饿鬼地狱要素和后世傩戏关系密切,并分析指出敦煌目连故事进入后世傩戏的机制,以及和后世傩系在情节化及伦理化发展上的相关联系。第七章以敦煌斋愿文献为例,探讨“傩的泛化”这一课题。后世的傩事活动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泛化”现象,由岁末年终的礼仪行为一变而为不限时间、不限空间、范围广大的禳灾祛邪、祈福求吉的民生活动,几乎涵盖了民众生活的各个内容。这种“泛化”表现自然并不是突如其来、一夜促成的,其发生、发展必然有一定的轨迹可寻,而由于古籍文献中相关的记述很少,这一课题遂成难题,学界鲜有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敦煌写卷中为数众多的斋愿文献则提供了探讨这个难题的契机,成为沟通古今的一个中介。文章最后对此作了尝试,以斋愿文献为中心探讨了今日傩活动发生“泛化”的机制。
黄骏[4](2007)在《唐代敦煌壁画人物风格研究》文中指出中国人物画的发展有它自己的传承,时值21世纪,我们一直在思考传统和当代的关系问题,也时时在思考传统的价值问题。本文将敦煌壁画作为立论依据,试图从唐代敦煌壁画人物画的经典图像着手,分析它在特定环境中的历史背景、图式风格、文化内涵、时代意义等,也探讨它之于当代中国人物画抑或美术史的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四个时段(唐代以前、初唐、盛唐、中晚唐)论述唐代敦煌壁画人物画的风格特点,重点分析了盛唐的敦煌人物画经典。选择敦煌,是因为它是中国代表性壁画系统的重镇,也是引起世界关注的“敦煌学”诞生地。选择唐代,是因为那个时代与汉代一样,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盛世。盛唐敦煌壁画人物画为我们展示了不仅仅是那个时代人的精神面貌或经典艺术风格,它的意义就像我们经常憧憬遥远的古希腊文明或埃及文明一样。敦煌壁画早了欧洲“文艺复兴”近1000年,它的价值在唐代(强大的、雍容的、多元的、宽容的)历史情境中发挥到了极致。它的造型、它的色彩、它的姿态、它的法度、它的气质等,是任何一个朝代难以企及。它创造了经典,也影响了当代。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实地考察、图像风格分析、文献史料引证等。
吴宜轩[5](2017)在《唐代敦煌莫高窟壁画色彩表现研究》文中提出敦煌莫高窟壁画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色,研究莫高窟壁画色彩表现对于继承我国传统文化、推动当前美术创作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系统研究唐代敦煌莫高窟壁画色彩演变发展的内在规律、配置方式和审美内涵,探究唐代敦煌莫高窟壁画色彩所反映出的内在规律,结合印度阿旃陀石窟与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色彩表现的特点,阐述唐代敦煌莫高窟壁画色彩表现的独特艺术价值。
穆纪光[6](2011)在《段文杰对敦煌艺术史研究的贡献》文中研究表明段文杰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敦煌学大家,对敦煌艺术发展的各重要时期,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现仅就他在艺术史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以敬佩之心,做挂一漏万的回顾,以表达后学对先生深深的缅怀。
祁晓庆[7](2011)在《敦煌归义军社会教育研究》文中提出从时间上来看,按照中原王朝的分期,敦煌归义军政权的统治跨越了晚唐、五代、宋初三个历史阶段,从地域上来说,归义军的领地涉及整个河西地区。对于敦煌归义军政权相关历史的考察,也离不开这一时间和地域范围。敦煌文书的发现,为归义军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史料基础,并提供了许多为传统史料所不及的材料。单就归义军时期的教育问题来看,除了历来为学者所关注并研究的官学、私学、寺学教育外,实际上敦煌文书还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有关社会教育的资料,有待我们独具慧眼去进一步识别和研究。社会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对敦煌归义军时期社会教育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围绕中国古代“政教”、“教化”涵义而展开的,着眼于地方政府在推行社会教育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措施,并将这一时期敦煌一地的社会教育现象从六个方面分别加以考察,包括:绪论部分,对“教育”、“社会教育”、“社会教化”概念进行辨析,社会教育的概念是近代以来受西方教育学影响才出现的,但是不能否认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存在社会教育现象,只不过古代通常称之为“社会教化”,是儒家“化民成俗”理念的具体化和衍生,社会教化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对民众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和内化,理清中国古代社会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式,尤其是承担主要社会教化职责的各级地方政府在社会教化方面的措施对于我们今天社会教育的实施具有可供借鉴的价值。敦煌丰富的文书资料为我们展示了归义军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和政治环境下,地方政府在推行社会教育方面的卓有成效的措施。第一章,归义军地方政府是推行社会教育的主导力量。首先,归义军地方长官尤其是历任节度使都以自身为表率,对当地民众进行直接的社会教化,并在当地形成了州、县、乡、里坊四级地方政府协同管理的教化模式,在制度上为社会教育的推行提供保障;其次,整顿官学教育体系,以引导和推动地方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在这一方面,归义军政权阶层通过设置检校国子祭酒及太学博士来加强和提高教育的地位,恢复州县官学教育体系,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来引导地方教育的发展,同时还设有专科学校培养专业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庙学制,在意识形态领域加强儒学思想的引导作用;第三,广泛推行科举制,成为归义军地方政府推行社会教育的旨归。表现在任用乡贡明经等饱学之士任州县学教师,充实和提高教师队伍;积极沿袭科举制风俗;敦煌当地的学郎、学士郎们也无不以参加科举考试、立身成名作为学习的原动力;第四,归义军地方政府还积极利用社会各阶层参与到地方社会教育活动中来,包括允许和鼓励地方有识之士办学,允许和鼓励寺院办学,满足更多学子的求学愿望,也为更大范围普及教育提供了可能。第二章,以日常读物和民间通俗文学作为载体,推行社会教化。童蒙日常读物和民间通俗文学均是比较通俗的、民众喜闻乐见的又具有娱乐性质的文化传播载体,它们的广泛传播与流行为最广大的下层百姓提供了了解知识、道德、伦理、规范、历史、习俗、文学的机会,也是民众接收文化熏陶、提高自身道德文化素养、完成社会化的过程。第三章,归义军时期音乐教育及音乐人才的培养。这一时期,音乐教育还没有被纳入官学教育体系,音乐教育和音乐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靠归义军地方政府的乐营机构来实现,同时寺院因为设乐的需要,也培养一些音乐从业人员。归义军时期的官府和寺院设乐为最广大的民众提供了享受乐舞娱乐、熏陶的机会,符合儒家“乐教”思想,客观上具有辅助教化的功能。第四章,归义军时期敦煌农业、手工业技术的教育与传承。农业对于敦煌这样一个四周沙漠环绕的绿洲城镇、拥有较强政权独立性、以农业为主的地区显得尤为重要。归义军政权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本文以农田水利灌溉为例,着重探讨归义军政权在农业教育与管理方面的特点。以绘画、雕塑等技能为代表的敦煌手工业技能的教育也还没有被纳入到学校教育体系当中来,其教育的传播与技能的传授主要是归义军时期的画行、画院、以及官府作坊,这些机构主要的功能是从事石窟、壁画等的创作与临摹工作,在教育方法上,则以师徒传授为主,但却在客观上具备了教育的性质。归义军时期大规模的图壁造寺塑像活动,虽然是以佛教供养、发愿功德为目的,但艺术对人的陶冶与熏陶是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地进行着的,那些精美的壁画、雕塑在今天人们看来仍然震撼人心。第五章,社会基层组织“社”的社会教化意蕴。这一部分着重对敦煌特殊的私人结社组织所具有的对广大下层民众的教育与教化功能作进一步的探讨,并对粟特等敦煌地区的少数民族在私人结社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点进行分析,认为这些少数民族居民汉化程度很高,在结社方面与汉族居民结社无异,充分说明民间结社这一民间组织形式已经完全被接受并作为他们生活的一种常态而存在。相应地,民间结社所具有的教育与教化的功能对于少数民族居民来说也一样适用。
高秀军[8](2016)在《敦煌莫高窟第55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曹氏归义军是五代、宋敦煌的地方性政权。曹氏历任节度使大都崇奉佛教,对敦煌的佛教发展及石窟营建影响深远,这在其开凿的家窟中多有体现。莫高窟第55窟营建于公元962-964年间,窟主为曹氏归义军第四任节度使曹元忠。窟内除供养人图像后期进行遮盖重绘外,其他造像及壁画均为原貌。无论是造像与经变画的选取与组合,还是石窟所体现出的宗教与世俗意义,该窟在敦煌石窟中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上,运用考古学、文献学、宗教学、图像学等研究方法,以分析图像构成为基础,深入解读其中的佛教思想与世俗意义,进而探求该窟的总体营建思想。第55窟中心佛坛上塑像与窟顶西披的弥勒变构成绘塑结合的弥勒三会,共同决定着该窟的弥勒信仰;窟顶四披的四铺经变共同反映了十方诸佛共集一会的思想,且以弥勒净土为核心,涵盖其他经变所代表的诸佛国净土;佛坛背屏前后的图像结合有着极为强烈的政治象征意味;主室东壁的七佛、《金光明经变》与《密严经变》的组合,体现出持戒、忏悔的石窟营造动机,同时与窟顶西披《弥勒经变》中所强调的持戒观念相呼应;主室南北壁是《弥勒经变》与《天请问经变》、《观无量寿经变》与《药师变》、《思益梵天所问经变》与《报恩经变》、《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与《观音经变》四组图像,其中《观无量寿经变》与《东方药师净土变》居于主导地位,在以弥勒思想为中心的洞窟思想表达中,给信众以不同方位、不同层次的礼忏往生次序。第55窟融世俗理念于宗教造像之中。在世俗功利方面,忏悔、度亡、得生弥勒净土是该窟主要的营造动机,在表达这一动机时,图像的配置体现出石窟营建者缜密的设计理念;宗教理想方面,该窟沿袭敦煌石窟的造像传统,佛坛与窟顶图像的配置重视弥勒语境的营造,并注重与诸壁图像的联系和呼应,体现广度众生的弥勒精神和对多种净土的融摄。反映了窟主作为地方最高统治者,在以弥勒信仰为中心的石窟营建中,祈愿众生皆能实现往生净土之愿望。第55窟的营建,在彰显曹氏家族声望与势力的同时,也表现出曹元忠独特的融宗教于政治治域理念。该窟的营建不仅表现出曹元忠对佛教的崇信与皈依,更是曹氏家族在敦煌历史上作出重要功绩的见证。
段文杰[9](1982)在《张议潮时期的敦煌艺术》文中提出万顷平田四畔沙,歌谣再复归唐国,仕女尚梳天宝髻,雄军往往施鼙鼓,汉朝城垒属蕃家。道舞春风扬柳花。水流依旧种桑麻。斗将徒劳猃狁夸。昨夜蕃兵报国仇,黄河九曲今归反,沙州都护破凉州。塞外纵横战血流。建中二年(781年)沙州陷蕃以后,吐蕃政权统治河西近七十年。沙州百姓与吐蕃人民,阡陌相连,命运与共,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唐诗中有:"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
杜海[10](2015)在《敦煌曹氏归义军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曹氏归义军是五代、宋初时期敦煌的地方性政权,它在沟通中原与西域交流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张承奉统治敦煌时期,曹氏家族通过联姻,逐步提升了家族声望。914年曹议金取代张承奉,建立曹氏归义军政权。曹氏归义军政权初期面临的矛盾主要有三组,一是外部与东面甘州回鹘政权的矛盾,二是内部曹元德与甘州回鹘派系之间的矛盾,三是内部粟特曹氏家族与汉姓大族之间的矛盾。曹议金通过与甘州回鹘的联姻,缓和了与甘州回鹘政权的关系。之后曹议金发动对甘州回鹘的战争并取胜,从而摆脱了甘州回鹘的制约。曹议金在归义军政权内部扶持曹元德继任归义军节度使,打压甘州回鹘派系(回鹘天公主及其儿子)的势力。归义军政权的内外局面趋于稳定,并且获得了立足于丝绸之路的政治基础。曹元德时期,清洗了归义军政权内部甘州回鹘派系的势力。经过曹元德、曹元深两任节度使的过渡时期,至曹元忠任归义军节度使以后,曹氏归义军政权步入稳定发展阶段。敦煌地区翟氏家族、慕容氏家族等的势力崛起,汉姓大族势力衰落。至此,曹氏归义军初期面临的两组内部矛盾基本解决。慕容归盈去世后,曹元忠、曹延恭先后出任瓜州刺史,曹氏家族在敦煌地区的统治进一步巩固。自曹元忠时期以后,归义军政权在政治上逐步丧失了对外积极进取的态势。曹延恭、曹延禄时期,曹氏归义军政权表面上继续呈现出稳步发展的局面。然而此时,归义军政权内部瓜、沙二州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曹延恭与曹元忠、曹延禄父子的矛盾,即瓜、沙二州矛盾的体现。同时,曹氏归义军中后期,“沙州蕃族”(沙州回鹘)崛起,归义军政权与沙州回鹘在外交上结成同盟。曹延禄时期,其母翟氏夫人和于阗公主分别称“国太”夫人、“国太”公主,曹延禄的于阗夫人称“国母”夫人。曹延禄末期,曹宗寿利用归义军政权内部的瓜、沙矛盾,以及归义军政权与外部沙州回鹘的矛盾,发动政变,推翻了曹延禄的统治。曹宗寿、曹贤顺时期,归义军政权面临的危机更加严重,随着沙州回鹘的发展壮大,归义军政权表现出回鹘化的倾向。1030年,沙州回鹘杀害曹贤顺,瓜州大王曹贤惠逃奔西夏,曹氏归义军政权覆亡。
二、张议潮时期的敦煌艺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张议潮时期的敦煌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1)敦煌曹议金第98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课题与价值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一章 第98窟的基本内容与营建背景 |
第一节 造像与壁画 |
一、造像 |
二、壁画 |
第二节 曹议金的上台与执政 |
一、曹议金族属与政权的获得 |
二、曹议金的册封与称王现象 |
三、曹议金政权的内政与外交 |
第三节 营建时间与发愿文 |
一、营建时间再论 |
二、发愿文及要点 |
小结 |
第二章 第98窟供养人画像的特色与功能 |
第一节 甬道供养人画像的特点及其意涵 |
一、甬道供养人画像的特点 |
二、甬道供养人画像的设计意涵 |
第二节 幕僚和僧官供养人画像的特点与绘制原因 |
一、非曹氏家族供养人画像的特点 |
二、非曹氏家族供养人画像绘制的原因 |
第三节 整窟供养人画像排列特点及其原因 |
一、以甬道节度使画像为中心排列的形成过程 |
二、以甬道节度使画像为中心排列的原因分析 |
第四节 尊卑因素对供养人画像绘制的影响 |
一、画像绘制大小 |
二、画像绘制位置 |
三、画像组织形式 |
四、画像华盖式榜头 |
五、画像所持供养器物 |
小结 |
第三章 主室南北壁经变图像研究(上) |
第一节 《报恩经变》 |
一、经典与图像 |
二、《报恩经变》的内容释读与图像特点 |
三、《报恩经变》对“忠君报国”思想的强调 |
四、《报恩经.恶友品》图像绘制逻辑与中心画面 |
第二节 《思益梵天问经变》 |
一、经典与图像 |
二、《思益梵天问经变》的内容释读 |
三、《思益梵天问经变》的图像特点 |
第三节 《法华经变》 |
一、经典与图像 |
二、《法华经变》的内容释读 |
三、《法华经变》的图像特点 |
第四节 《华严经变》 |
一、经典与图像 |
二、《华严经变》的内容释读与图像特点 |
小结 |
第四章 主室南北壁经变图像研究(下) |
第一节 《阿弥陀经变》 |
一、经典与图像 |
二、《阿弥陀经变》的内容释读与图像特点 |
第二节 《药师经变》 |
一、经典与图像 |
二、《药师经变》的内容释读与图像特点 |
第三节 《弥勒经变》 |
一、经典与图像 |
二、《弥勒经变》的内容释读 |
三、《弥勒经变》的图像特点 |
第四节 《天请问经变》 |
一、经典与图像 |
二、《天请问经变》的内容释读 |
三、《天请问经变》的图像特点 |
小结 |
第五章 主室东西壁经变图像及其象征性 |
第一节 《维摩诘经变》 |
一、经典与图像 |
二、《维摩诘经变》的内容释读与图像特点 |
三、《维摩诘经变》新特征与曹议金政治愿景 |
四、《维摩诘经.菩萨行品》图像中的政治因素 |
第二节 《劳度叉斗圣变》 |
一、经典与图像 |
二、《劳度叉斗圣变》的内容释读与图像特点 |
三、第98窟绘制《劳度叉斗圣变》之因及其象征性 |
小结 |
第六章 窟顶图像的设计意涵及相关画稿 |
第一节 窟顶图像内容和配置组合特点 |
一、窟顶图像内容 |
二、配置组合特点 |
第二节 窟顶图像绘制竣工后的法事活动 |
一、曹议金组织抄写《大佛名经》与窟顶千佛图像 |
二、P.3781:为窟顶专设庆功法事的特殊意义 |
第三节 窟顶图像与相关画稿 |
一、窟顶图像与白描画稿S.P.172 |
二、千佛图像与刺孔画稿 |
小结 |
第七章 石窟佛教思想、功能及其地位与影响 |
第一节 石窟佛教思想 |
一、主尊造像与窟顶图像 |
二、经变对置意涵及其成因 |
第二节 石窟功能 |
一、庆功 |
二、祈愿 |
三、抄经 |
第三节 石窟地位与影响 |
一、地位 |
二、影响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2)段文杰的敦煌服饰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段文杰及其之前的敦煌服饰研究概况 |
第一节 段文杰之前的敦煌服饰研究概况 |
第二节 段文杰研究敦煌服饰始末 |
第二章 段文杰对敦煌服饰的宏观把握 |
第一节 段文杰对敦煌服饰发展脉络的梳理 |
第二节 段文杰对敦煌服饰种类的宏观把握 |
第三节 段文杰对敦煌服饰宏观把握的意义 |
第三章 段文杰敦煌服饰研究中的个案分析 |
第一节 填补空白示例 |
第二节 殊途同归的探索 |
第三节 段文杰的一家之言 |
结语 |
致谢 |
参考书目 |
附录一:段文杰所著论文简介 |
附录二:段文杰对敦煌保护与研究事业的贡献 |
附录三:插图目录 |
(3)敦煌傩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界定 |
二、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状况简析 |
三、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
四、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唐前傩制的演变与唐宋傩制 |
第一节 唐前傩制的演变 |
一、先秦至秦:傩礼的成型 |
二、两汉傩礼:程式化的定型 |
三、魏晋南北朝傩礼:沿袭和创造 |
第二节 唐宋时期的傩制 |
一、隋代傩礼的复古意识 |
二、唐傩四制:由“礼”而“戏”的松动 |
三、北宋傩礼: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的转折 |
四、南宋傩礼的阴柔之气 |
第二章 敦煌傩的分期 |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隋朝时期的敦煌傩 |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敦煌傩状况的勾稽 |
二、隋代的敦煌傩 |
第二节 归义军时期敦煌傩的分期 |
一、张氏归义军时期的敦煌傩 |
二、曹氏归义军时期的敦煌傩 |
第三节 后世的敦煌傩 |
第三章 敦煌傩的仪式还原 |
第一节 敦煌傩的表现形态 |
一、宫廷傩 |
二、官府傩 |
三、百姓傩 |
四、坊巷傩 |
第二节 敦煌傩的仪式程序及相关要素 |
一、唐代的诸州县傩规定 |
二、敦煌傩的仪式要素 |
第三节 敦煌驱傩风俗和密教坛场 |
一、唐及五代宋初的密教传播与流布 |
二、敦煌民众的密教信仰 |
三、敦煌驱傩和密教仪轨 |
第四节 敦煌傩仪式的继承和新变 |
一、对传统傩文化的继承 |
二、敦煌傩文化的新变 |
第四章 敦煌傩中的神祇和被驱逐的鬼疫 |
第一节 傩神钟馗 |
一、钟馗起源诸观点的简单概述 |
二、敦煌文献中的钟馗资料 |
三、钟馗作为傩神的追溯和辨析 |
四、敦煌傩中的“钟馗舞” |
第二节 傩神白泽和敦煌本《白泽精怪图》 |
一、傩神白泽的起源和形象系统 |
二、敦煌留存的白泽图像考析 |
三、白泽形象在日本的流变 |
四、白泽和“驱鬼逐疫”的驱傩活动 |
五、《白泽图》和敦煌本《白泽精怪图》 |
第三节 敦煌民众心目中的其他傩神 |
一、传统神怪 |
二、宗教神怪 |
三、地方神怪 |
四、现实的傩神:归义军领袖 |
第四节 敦煌驱傩活动中的鬼怪 |
一、虚幻的鬼怪 |
二、现实化的鬼怪 |
第五章 踏悉磨遮:来自西域的假面戏 |
第一节“泼寒胡戏”的起源诸说辨析 |
一、“泼寒胡戏”的来历 |
二、起源诸说辨析 |
第二节“泼寒胡戏”在中原的流变 |
一、“泼寒胡戏”传入中原 |
二、“泼寒胡戏”在唐王朝的扬弃 |
第三节 敦煌地区的“踏悉磨遮”活动 |
一、敦煌地区的“踏悉磨遮”活动 |
二、龟兹地区的“苏幕遮”乐舞 |
三、“苏幕遮”活动在宋代的遗存:《大傩图》 |
第六章 敦煌目连故事:后世目连傩戏的先声 |
第一节 敦煌目连故事的构成体系 |
一、与目连有关的佛教经、疏 |
二、变文、讲经文、缘起、押座文 |
三、斋愿文献 |
四、石窟壁画中的目连故事 |
五、其他文献 |
第二节 敦煌目连故事中的饿鬼及地狱要素 |
一、佛教经典中的饿鬼书写 |
二、佛教经典中的地狱书写 |
三、敦煌目连故事中的饿鬼形象和地狱书写 |
第三节 敦煌目连故事和后世目连傩戏的发展 |
一、目连故事进入后世傩戏的机制 |
二、敦煌目连故事中的“破地狱”情节和后世目连傩戏的演绎 |
三、敦煌目连故事和后世目连傩戏的伦理化 |
第七章 从敦煌斋愿文献看傩活动的“泛化” |
第一节 傩仪与节气 |
第二节 傩仪和蝗灾 |
一、现有的记录蝗灾的敦煌文献 |
二、敦煌民众对蝗灾的认识 |
三、敦煌文献反映出的民众对蝗灾的应对 |
四、后世的“驱蝗傩” |
第三节 傩仪与愿求 |
一、营建斋文 |
二、傩巷斋文 |
三、病患斋文 |
四、其他斋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敦煌傩文化资料辑录 |
本文所用图版来源说明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4)唐代敦煌壁画人物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序幕:唐代以前敦煌壁画人物的历史面貌 |
第一节 敦煌地区早期壁画人物风格面貌 |
第二节 风格混融与嫁接 |
一、西域和外来风格影响 |
二、中原风格和敦煌本土元素 |
第三节 历史传承:由隋到唐 |
第二章 社会变迁与初唐敦煌壁画人物风格 |
第一节 初唐社会历史面貌 |
第二节 初唐敦煌壁画人物风格特点 |
第三章 “唐风”与盛唐敦煌壁画人物画风格 |
第一节 “唐风”解读 |
第二节 “唐风”成因 |
一、艺术传统沉淀 |
二、文化思想抉择 |
三、政治宗教功能 |
四、社会环境影响 |
第三节 “唐风”意象:盛唐的辉煌 |
一、题材与主题 |
二、造型与法度 |
三、表现技法 |
四、色彩语言 |
五、精神气质 |
第四节 珠联璧合:盛唐时期卷轴人物画的滋养 |
第四章 中晚唐敦煌壁画人物风格 |
第一节 吐蕃时期敦煌壁画人物画 |
第二节 晚唐归义军时期的敦煌壁画人物画 |
第五章 回望敦煌 |
第一节 敦煌“唐风”的经典价值 |
第二节 唐代敦煌壁画的当代意义:传承与取舍 |
后记 |
参考文献 |
(5)唐代敦煌莫高窟壁画色彩表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 唐代敦煌莫高窟壁画色彩表现的演变 |
2.1 初唐时期敦煌莫高窟壁画的色彩表现 |
2.2 盛唐时期敦煌莫高窟壁画的色彩表现 |
2.3 中唐时期敦煌莫高窟壁画的色彩表现 |
2.4 晚唐时期敦煌莫高窟壁画的色彩表现 |
3 唐代敦煌莫高窟壁画中色彩表现的具体运用分析 |
3.1 唐代敦煌莫高窟壁画颜料的主要成分 |
3.2 唐代敦煌莫高窟壁画色彩的配色体系 |
3.3 唐代敦煌莫高窟壁画中色彩的使用技法 |
4 唐代敦煌莫高窟壁画中色彩的民族特征 |
4.1 唐代敦煌莫高窟壁画中色彩的和谐性 |
4.2 唐代敦煌莫高窟壁画中色彩的象征性 |
4.3 印度阿旃陀石窟、新疆克孜尔石窟、唐代敦煌莫高窟壁画色彩表现间的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版出处 |
附录 |
攻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6)段文杰对敦煌艺术史研究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十六国、北朝时期敦煌石窟艺术的研究 |
(一) 用“种子说”对“西来说”的回应 |
(二) 对早期敦煌艺术发展阶段的划分 |
二对唐代前期敦煌石窟艺术的研究 |
(一) 敦煌艺术分期的多重标尺 |
1. 政治等因素。 |
2. 宗教因素。 |
3. 外来文化因素。 |
4. 中原文化因素。 |
5. 世俗生活的因素。 |
(二) 从艺术角度对敦煌艺术个性的分析 |
三对唐代后期敦煌石窟艺术的研究 |
四对晚期敦煌石窟艺术的研究 |
(7)敦煌归义军社会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绪论 |
第一节 "社会教育"与"社会教化辨析" |
第二节 研究史回顾 |
第一章 敦煌归义军地方政权是推行社会教育的主体力量 |
第一节 地方政府应承担地方社会教育的主要职责 |
第二节 整顿官学教育体系,以引导和推动地方社会教育的发展 |
第三节 充分调动各种人力资源参与地方社会教育 |
第二章 归义军时期敦煌社会教育的载体 |
第一节 蒙学读物 |
第二节 敦煌讲唱文学作品 |
第三章 敦煌归义军音乐活动及其社会教育 |
第一节 归义军乐营及官府音声人 |
第二节 寺院设乐与音乐传播 |
第四章 敦煌归义军时期的农业、手工业技术的教育与传承 |
第一节 归义军农业生产技术教育 |
第二节 手工业相关技术的传承 |
第五章 社会基层组织"社"的社会教化意蕴 |
第一节 再论敦煌私人结社的教育与教化功能 |
第二节 晚唐五代敦煌少数民族居民结社问题研究—以粟特居民为例 |
第三节 从敦煌私社到元代"社"制——儒学教化的视角 |
主要参考文献及论著目录 |
后记 |
(8)敦煌莫高窟第55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第一章 曹氏归义军前期政权建设与佛教活动 |
第一节 曹氏归义军政权的初创与佛教活动 |
一、曹议金执掌归义与政权建设 |
二、曹议金时期的佛教活动 |
第二节 曹元德、曹元深执政与佛教活动 |
一、曹元德、曹元深执政 |
二、曹元德、曹元深时期的佛教活动 |
第三节 曹元忠时期的稳定发展与佛教活动 |
一、内政外交 |
二、曹元忠生母及夫人 |
三、开窟造像 |
四、其他佛教活动 |
第二章 第55窟营建史实 |
第一节 第55窟形制及现状 |
一、窟前殿堂遗址 |
二、窟型 |
三、甬道及供养人图像 |
第二节 第55窟窟主及营建年代 |
一、窟主 |
二、S.2687 号写本与第 61、55 窟的关系 |
第三节 晚唐、五代敦煌佛教及洞窟营建对第55窟的影响 |
一、晚唐、五代时期的敦煌佛教 |
二、晚唐、五代洞窟营建对第55窟的影响 |
第三章 主室佛坛、背屏及窟顶造像 |
第一节 中心佛坛、窟顶及背屏部分造像 |
一、佛坛造像 |
二、背屏正、侧面造像 |
三、窟顶藻井及四天王 |
第二节 背屏后凉州瑞像 |
一、凉州瑞像信仰及相关造像 |
二、瑞像在洞窟中的位置及意义 |
第三节 窟顶四披图像及组合意涵 |
一、西披《弥勒经变》 |
二、东披《楞伽经变》 |
三、南北披《法华经变》与《华严经变》 |
第四章 东壁图像及组合意涵 |
第一节 东壁门上七佛图像意涵 |
一、七佛信仰及相关造像 |
二、敦煌石窟中的七佛造像 |
三、第55窟七佛图像 |
四、第55窟七佛意涵探析 |
第二节 东壁门南《金光明经变》 |
一、经典与图像 |
二、第55窟《金光明最胜王经变》 |
三、第 55 窟《金光明最胜王经变》图像分析 |
四、金光明经变的忏悔功能 |
第三节 东壁门北《密严经变》 |
一、经典与图像 |
二、第55窟《密严经变》 |
第四节 东壁图像组合意涵 |
第五章 主室南北壁经变及组合意涵(上) |
第一节 《弥勒经变》与《天请问经变》 |
一、南壁《弥勒经变》 |
二、北壁《天请问经变》 |
三、《弥勒经变》与《天请问经变》对应关系 |
第二节 《观无量寿经变》与《药师经变》 |
一、南壁《观无量寿经变》 |
二、北壁《药师经变》 |
三、《观经变》与《药师变》组合意涵 |
第六章 主室南北壁经变及组合意涵(下) |
第一节 《报恩经变》与《思益梵天问经变》 |
一、南壁《报恩经变》 |
二、北壁《思益梵天问经变》 |
三、《报恩经变》与《思益梵天问经变》对应关系 |
第二节 《观音经变》与《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 |
一、南壁《观音经变》 |
二、北壁《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 |
三、《观音经变》与《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组合意涵 |
第七章 从洞窟营建看曹元忠的佛教信仰 |
第一节 从 61、55 窟的营建看曹元忠执政 |
第二节 背屏正面佛座靠背的权利象征 |
第三节 弥勒信仰下的第55窟造像 |
一、敦煌的弥勒信仰及相关造像 |
二、“转轮王”信仰及相关造像 |
三、曹元忠的“转轮王”信仰与第55窟营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后记 |
(10)敦煌曹氏归义军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曹氏归义军史研究综述 |
曹氏归义军史研究的旨趣 |
第一章 曹氏归义军政权的创立 |
第一节 曹氏政权的初创与巩固 |
第二节 曹议金第一夫人辨析 |
第三节 曹议金节度使位继承权之争 |
第四节 曹氏归义军初期的外交 |
小结 |
第二章 曹元德、曹元深时期——归义军政权的后曹议金时代 |
第一节 曹元德、曹元深称号辨析 |
第二节 对甘州回鹘派系的清洗 |
第三节 敦煌政权的东西通使 |
小结 |
第三章 曹元忠执政时期——曹氏归义军政权的稳定发展 |
第一节 曹元忠的于阗夫人 |
第二节 翟氏家族的崛起——兼论粟特曹氏对汉姓大族的整体取代 |
第三节 曹元忠时期的崇佛 |
第四节 曹氏归义军的内政改革 |
第五节 曹元忠时期的外交 |
小结 |
第四章 曹延恭、曹延禄时期的归义军政权 |
第一节 曹延恭与慕容家族 |
第二节 曹延禄时期“国太”、“国母”称号及相关问题研究 |
第三节 曹延禄时期归义军政权的特征——“瓜沙之争”与“偏安一隅” |
小结 |
第五章 曹氏归义军政权的覆亡 |
第一节 归义军政权面临的外部危机 |
第二节 曹宗寿的政变——两种矛盾的共同作用 |
第三节 归义军政权的覆亡 |
小结 |
结语 曹氏归义军史体系的构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张议潮时期的敦煌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敦煌曹议金第98窟研究[D]. 邵强军. 兰州大学, 2017(07)
- [2]段文杰的敦煌服饰艺术研究[D]. 黄婷. 中国美术学院, 2012(03)
- [3]敦煌傩文化研究[D]. 任伟. 兰州大学, 2017(01)
- [4]唐代敦煌壁画人物风格研究[D]. 黄骏. 中国美术学院, 2007(12)
- [5]唐代敦煌莫高窟壁画色彩表现研究[D]. 吴宜轩. 西北师范大学, 2017(02)
- [6]段文杰对敦煌艺术史研究的贡献[J]. 穆纪光. 敦煌研究, 2011(03)
- [7]敦煌归义军社会教育研究[D]. 祁晓庆. 兰州大学, 2011(10)
- [8]敦煌莫高窟第55窟研究[D]. 高秀军. 兰州大学, 2016(08)
- [9]张议潮时期的敦煌艺术[J]. 段文杰. 敦煌学辑刊, 1982(00)
- [10]敦煌曹氏归义军史研究[D]. 杜海. 兰州大学,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