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702”对甜菜增产增糖生理作用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阿不都卡地尔·库尔班,郑峰,潘竟海,刘华君,林明,陈友强[1](2021)在《深松深度对甜菜生长发育及产量和产糖量的调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于2020年在新疆喀什新糖区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4个处理,其深松深度分别为:35 cm(S35)、45 cm(S45)、55 cm(S55),及未作深松处理(CK),研究不同深松深度对甜菜植株形态、作物产量形成的影响,并将甜菜形态特征与产量性状指标进行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45、S55处理能提高甜菜单株绿叶数1.67~2.67个,且S55处理与CK处理相比显着提高了甜菜最大叶片长34.29%、最大叶片宽16.6%及最大叶柄长12.71%,为甜菜植株提供了较大的源,促进了甜菜根直径、根围、根体长、根尾长及根尾质量的增长或增重,有效促进甜菜地下部生物量的积累,从而增加甜菜根冠比10.17%和生物量积累的15.15%。S45、S55处理单根质量和含糖率与CK处理相比分别增长了12.67%和10.20%,5.26%和8.33%,从而使S45、S55处理的甜菜产量和产糖量分别增长了14.71%和15.85%,20.75%和25.48%。主成分分析表明,深松条件下甜菜生长的主要指标为叶柄长、根冠比和生物量地下分配比例。在喀什新糖区深松深度为55cm可有效增加甜菜产量和产糖量。
吴贞祯,宋柏权,王响玲,周建朝[2](2021)在《基于文献计量分析中国甜菜硼素营养研究现状》文中指出为了解中国甜菜在硼素方面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本文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英文文献,采用文献计量法,对发表的我国甜菜硼素营养相关论文进行梳理,并对其文献数量、研究机构、来源期刊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符合要求文献共84篇,研究机构多位于黑龙江及新疆等地,其中黑龙江大学发文量最多,占比23.81%。刊发该领域文章前三的期刊分别为《中国糖料》《中国甜菜糖业》《中国农学通报》。分析得出,甜菜硼素营养研究内容2010年前主要集中在适量施用硼肥量及方式对甜菜增产、增糖、防治心腐病等的影响,近几年研究方向增加了硼胁迫对甜菜植株硼素、光合性能及相关生理生态等的影响。整体来看,国内甜菜硼素营养研究存在发文量较少且不稳定等的问题,还需更多学者对甜菜硼素营养进行研究实践。
杨占坤[3](2021)在《钙镁肥对甜菜产质量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陈英花[4](2021)在《植物生长物质和锌、硼对塔额垦区甜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近年来新疆塔额垦区出现甜菜种植面积持续下降的现象,主要原因是甜菜产量不稳定,含糖率降低,影响农民收益。施用植物生长物质可以调节植物生长、提高叶面光合速率、减缓逆境胁迫,最终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微量元素如锌和硼,参与植物叶片光合、糖合成以及将其作为贮藏器官有效地运入甜菜根中,进而提高甜菜产量和含糖率。喷施植物生长物质进行化控技术改善甜菜生产质量的研究尚不深入,存在浓度使用不当的问题;微量元素对大田甜菜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并未有太多的研究,大多数以苗期的盆栽研究为主。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研究植物生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甜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通过喷施油菜素内酯、亚精胺、烯效唑和增甘膦,研究各生长物质单独使用及复配组合对甜菜生长、产量及含糖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择较优的植物生长物质与微量元素锌和硼配合使用,研究复配施用度甜菜农艺性状、生理指标和产质量的影响,确定最佳的生长物质和微量元素复配的组合。本研究可为新疆塔额垦区的甜菜增产增糖生产施用新型植物生长物质和微量元素肥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9年于新疆塔额垦区168团1连进行植物生长物质筛选的田间试验,即在甜菜不同生育时期,喷施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物质,供试甜菜品种为“Beta 468”。主要从三个时期进行试验,(1)苗期:油菜素内酯(0.10、0.20、0.30 mg/L)、亚精胺(35、70、105 mg/L)、油菜素内酯(0.20mg/L)+亚精胺(70 mg/L);(2)叶丛期:烯效唑(15、30、45 mg/L)、亚精胺(100 mg/L)、烯效唑(30 mg/L)+亚精胺(100 mg/L);(3)糖分积累期:增甘膦(125、250、375 mg/L)、亚精胺(70、140、210 mg/L)、增甘膦(250 mg/L)+亚精胺(140 mg/L)。2020年于新疆塔额垦区163团3连开展了叶丛期微量元素叶面喷施、烯效唑和微量元素复配的田间试验,供试甜菜品种为“Beta 468”。具体试验处理为:5 g/L硫酸锌(Zn)、2 g/L四水八硼酸钠(B)、2 g/L四水八硼酸钠+5g/L硫酸锌(Zn+B);30 mg/L烯效唑(Un)、5 g/L硫酸锌+30 mg/L烯效唑(Un+Zn)、2 g/L四水八硼酸钠+30mg/L烯效唑(Un+B)。【结果】(1)苗期喷施0.20 mg/L油菜素内酯,叶绿素含量较CK增加0.53 mg/g,干物质积累量和叶面积指数增加,产量和产糖量分别提高33.73%和25.33%,效果相对较优;其次为浓度105 mg/L亚精胺,与其他喷施处理相比含糖率最高,产糖量较CK提高了16.07%,油菜素内酯和亚精胺的复配组合与单一的油菜素内酯和亚精胺相比,产量和含糖率差异不显着。(2)叶丛期喷施30 mg/L烯效唑,甜菜叶片叶绿素含量较CK增加0.58 mg/g,叶丛高度降低4.28%,总干物质积累量增加17.48 t/hm2,根冠比增加0.36,根产量和产糖量分别增加19.86%和19.17%,为叶丛期最佳处理。在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含糖量等方面,烯效唑与亚精胺复配的效果与单一物质喷施相比效果无显着差异。(3)在糖分积累期喷施125 mg/L增甘膦,地下部干物质积累较CK增加17.58%、根冠比增加2.25,地上部干物质积累较CK减少14.35%,产量和产糖量分别增加9.76%和12.07%,为该时期较优处理。在干物质积累、产量、含糖率方面,复配组合与单一物质喷施相比差异不显着。(4)在甜菜苗期、叶丛期、糖分积累期进行喷施处理,产量、含糖率、产糖量均表现为叶丛期喷施处理的效果最优。(5)叶丛期喷施微量元素锌(5 g/L)和硼(2 g/L)的复配、硼、锌,能显着提高叶丛高度,其中锌和硼能增加叶柄长度,喷施处理能显着提高光合性能,促进碳酸酐酶的活性,增加叶绿素含量,使块根和叶片的干物质积累增加,提高了块根碳氮代谢酶活性。其中以锌和硼的复配效果最优,其次为硼和锌,产量较CK分别提高了13.21%、4.78%和2.85%,含糖率增加了3.36%、2.13%和0.19%,产糖量增加了15.72%、6.25%和4.89%。(6)叶丛期喷施烯效唑(Un)及烯效唑和微量元素复配(Un+Zn,Un+B)喷施,都能显着增加植株的干物质积累、叶绿素含量、CA酶活性、光合性能,提高了碳氮代谢酶活性,提高产量和含糖率,烯效唑(30mg/L)和硼(2g/L)复配、烯效唑(30mg/L)和锌(5g/L)复配喷施的效果均较优。【结论】甜菜叶丛期喷施30 mg/L烯效唑能够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产量和含糖率。叶丛期喷施微量元素硼(2 g/L)和锌(5 g/L)的复配喷施可以促进甜菜生长、提高叶片光合特性、促进块根碳氮代谢,提高甜菜产量。叶丛期30 mg/L烯效唑和2 g/L硼复配、30 mg/L烯效唑和5 g/L锌复配喷施能够调控植株生长,促进块根碳氮代谢,提高产量和含糖率,均为较优的植物生长物质和微量元素复配的组合。
张婷[5](2021)在《高产高糖甜菜磷代谢生理基础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甜菜(Beta vulgaris L.)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其块根用来作为制糖原料。近年来,甜菜在内蒙古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生产中农民仍通过增加氮肥施入量去追求产量,氮磷施用比例不合理,造成甜菜含糖率下降,且农户肥料投入成本高,肥料利用率低。磷是实现甜菜高产高糖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为了探索甜菜高产高糖磷代谢特点,2019和2020连续两年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以施磷量及追肥方式为处理,比较各处理甜菜生长、光合性能、磷吸收与分配和利用的差异及其与产量和含糖率的关系,阐明高产高糖甜菜(产量≥75 t/hm2,含糖率≥16.5%)磷代谢生理基础,为指导甜菜生产中磷素高效利用及合理供应奠定理论基础。取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施磷量及方式影响甜菜的产质量。本试验条件下,施磷量为150 Kg/hm2,播种前基施2/3,叶丛快速生长期追施1/3处理的产量和产糖量最高,较同一施磷方式施磷量为60 Kg/hm2的处理高15.86%、17.90%;较同一施磷水平一次性基施的处理高9.04%、12.28%;施磷量为120 Kg/hm2,播种前基施2/3,叶丛快速生长期追施1/3的处理含糖率最高,较同一施磷方式施磷量为60 Kg/hm2的处理高0.7度,较同一施磷水平,播种前基施2/3,块根糖分增长期追施1/3的处理高0.95度。2.随施磷量递增,甜菜的叶面积指数(LAI)、SPAD值、净光合速率(Pn)、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均呈现先升高后稳定或降低的变化趋势,施磷量为150Kg/hm2的光合性能最强,各光合指标与产量呈显着正相关。3.随施磷量的增加甜菜吸磷、氮量也增加,且吸收磷促进氮素吸收,在叶丛快速生长期叶丛磷吸收速率最快,块根的磷吸收速率在块根糖分增长期达最快;高产高糖甜菜从块根糖分增长期开始块根中磷分配率较高,块根磷积累量与SPS活性、蔗糖含量呈正相关,其磷肥利用率达22.5%,比等量一次性基施高2.37个百分点。4.推荐高产高糖甜菜施磷模式为150 Kg/hm2,基施2/3,叶丛快速生长期追施1/3。
李智,樊福义,郭晓霞,黄春燕,任霄云,宫前恒,菅彩媛,田露,张强,苏文斌[6](2020)在《减量施肥下甜菜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为苗床施用微生态制剂后甜菜减少化肥施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半干旱地区研究了减少化肥施用量对甜菜株高、叶面积指数、根冠比、单株干物质量和产量的影响,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不同处理甜菜株高、叶面积指数和单株干物质量随施肥量的减少而降低,植株根冠比随施肥量的减少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甜菜产量随施肥量的减少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含糖率随施肥量的减少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结论】在内蒙古半干旱地区,甜菜纸筒育苗施苗床微生态制剂30 kg/hm2,配合专用肥750 kg/hm2,甜菜不仅产量最高,而且经济效益最高,与常规施肥相比,施肥量减少了16.7%。
张树友[7](2020)在《播期对甜菜光合特性、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甜菜是我国主要的糖料作物之一。为更加有效地利用当地的光热资源,提高甜菜对光能与氮素的利用,本试验以甜菜品种KWS0143为研究材料,探究不同播期对甜菜光合特性、氮素利用及产质量的影响。试验于2019年在东北农业大学阿城试验基地(东经127°05′,北纬45°53′)进行。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并设置不同的播期:4月7日(X1),4月14日(X2),4月21日(X3),4月28日(X4)每处理3次重复,此外设置不施加含氮肥料的4组对照2019年4月7日(X11),4月14日(X22)、4月21日(X33),4月28日(X44)。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X1处理甜菜出苗所需天数最多,出土日期最早,生育期与光照时间最长,依次大于X2、X3、X4处理;X4处理出苗率最大,X1出苗率最小;X3处理保苗率最好,X1处理保苗率最差。且在8月2日之前,X1处理下的甜菜,植株干鲜重始终大于其它播期处理。(2)X1、X2处理甜菜植株的Ru BP羧化酶活性、叶面积指数、光能截获能力整体上均优于X3、X4处理;在6月23日到8月2日之间,X1、X2甜菜植株对于光合有效辐射的截获量显着高于X3、X4处理,且光能有效辐射利用率较高;X1甜菜植株叶片Y(Ⅱ)与q L,相对光保护力与净光合速率整体较优其它播期处理。(3)不同播期处理下的甜菜,植株体内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合成酶(GOGAT)变化趋势相似,但是在变化时间上存在差异。在6月23日之前,X1甜菜叶片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均为最高,而在7月13日后,X1处理甜菜叶片NR和GS活性在大部分时间上小于X4处理;X1、X2处理块根GS和GOGA活性整体上要大于X3、X4处理。(4)播种时间的提前,对甜菜产量和含糖率具有促进作用,X2处理下甜菜产量和产糖量最大,X1处理下块根含糖率最高。综上,播种日期的提前对甜菜产量与含糖率具有促进作用,较早播种的甜菜可以更好地利用光能和氮素资源。在该试验条件下甜菜比常规播种期(4月21日)提前7天播种,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光资源与氮素,提高甜菜块根产量与产糖量。
张媛[8](2020)在《稀土微肥对干旱胁迫下藜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文中指出山西地处黄土高原,素有十年九旱一说。干旱胁迫是藜麦自引入山西种植以来,导致茎秆变细而造成倒伏,并最终减产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缓解因干旱胁迫而造成的影响,并最终提高藜麦产量是目前当地藜麦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稀土农用是世界首创,前人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微肥能够缓解干旱胁迫并对植物产生有益影响,但关于稀土微肥对藜麦影响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此,本研究将藜麦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法,探究不同稀土微肥施用方式(叶面喷施、基施、叶面喷施+基施)对干旱胁迫下藜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期选出干旱胁迫条件下山西省藜麦生长最适的稀土微肥方式。主要结果如下:(1)稀土微肥对藜麦生长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干旱胁迫下,叶面喷施+基施对藜麦的地上形态影响最大,可以增加藜麦基茎,从而使得茎粗增加,提高抗倒伏能力,也可以增加藜麦的株高、叶面积、生物量,为后期开花结实提供更多的能量;基施对于藜麦的地下形态影响最大,能够增加植物根系的主根长、根系直径、体积、表面积,促进植物的根系吸收,有利于生长发育。(2)稀土微肥能够显着降低藜麦的叶片相对电导率、MDA、H2O2、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提高藜麦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根系活力、SOD、POD、CAT、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正常水分下,叶面喷施+基施处理对藜麦的生理活性影响最为显着;在中度干旱、重度干旱胁迫下,基施处理对藜麦的生理活性影响最为显着。说明稀土微肥能够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根系活性,增强抗氧化酶系统,调节渗透调节系统,防止膜脂过氧化,保护细胞膜系统,有效缓解逆境对藜麦造成的伤害,增加植物抗逆性(抗旱性)。(3)稀土微肥能使根际土壤速效养分(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显着增加、pH值显着降低。水分条件相同时,基施处理时效果最好,叶面喷施+基施处理时次之,叶面喷施处理其次,不施稀土肥最弱。说明稀土微肥能够调节土壤的p H,使土壤偏向于中性环境对植物生长于有利,也能调控植物对氮磷钾的转换能力,就会降低植物对N、P、K的吸收速率,从而增强土壤对养分的固定,延长肥效期。(4)稀土微肥对藜麦产量提高作用效果良好,能显着增加藜麦的千粒重、顶穗粒数、主枝穗长、单株产量、单株小穗数。正常水分下,叶面喷施+基施处理时藜麦产量最高;中度干旱、重度干旱胁迫下,基施处理时藜麦产量最高。说明在种植过程中施入稀土基肥,能够增加作物产量,可以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农民收入。本试验结果表明,稀土微肥能够促进藜麦的生长和产量的增加,增强抗氧化活性,调整渗透调节系统,增强叶片光合作用,增加生物量。在正常水分下,叶面喷施+基施处理对藜麦的作用效果最好;在中度干旱、重度干旱下,基施处理对藜麦的作用效果最好;叶面喷施处理对藜麦促进作用不如其它两种显着。
郭文双[9](2020)在《内蒙古高寒地区甜菜品种适应性筛选与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甜菜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经,更是制糖的重要原料,内蒙古地区作为全国第一大甜菜种植基地,一直是我国甜菜制糖业的亮点,呼伦贝尔地区在近几年更是成为内蒙古地区甜菜种植基地中的亮点。在甜菜种植区域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增加甜菜的产量和产糖量成为目前甜菜种植业的一大突破点。随着制糖业不断发展,对糖源供给需求越来越迫切,筛选出具有高产量、高产糖量,并大面积推广种植应用,已成为呼伦贝尔地区发展甜菜种植业的必经之路。本文通过大量田间数据、营养数据以及光合数据的分析,研究了目前主流的20个国外甜菜商用品种在呼伦贝尔岭北地区的种植适应性,并给出科学客观的评价,以及提出优势品种产质量适应性强的科学依据,为呼伦贝尔地区的甜菜生理选种和合理栽培促进甜菜生产增产增糖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20个品种产质量的观察测定,发现供试品种含糖率在两个不同年份、不同试验站种植区相对稳定,而块根产量则相对变动较大。通过分析两年两地甜菜不同品种含糖率、块根产量及产糖量数据发现,HI0479、MA097、H809含糖率较高,而BETA176、KUHN1357,MA3005含糖率相对较低;HI1059,KWS2314,KUHN8060产量相对较高,而SR411、RIVAL、KUHN1277则产量相对较低;综合评价20个备选品种中KWS2314、HI1059、ST14991应为该地区较为适宜的品种。2.产量较高的品种全生育期都保持着较高的块根增长量,而产量相对较低的块根,块根增长量多为前期增长较快而后期增长量下降明显,或者是前期生长速度较慢,但是后期生长速度虽逐渐增加,但是由于受到生育期较短的影响,无法达到最佳产量。3.含糖率较高的品种,其生育早期含糖率并不一定较高,表现在糖分有一定较高的基础上,保持持续较强的糖分增长速率,才能最终获得较高的甜菜含糖率。有的甜菜品种开始有较强的含糖率基础,但是糖分增长率较低,有的品种虽然含糖率增长率较高,但是苗期基础相对薄弱,都无法达到高糖的效果。4.直立型叶丛,中小面积叶片的甜菜品种更加适合呼伦贝尔高寒地区种植。在保证光合效率的前提下,直立叶丛,中小面积叶片,光合利用率更高,生物量消耗更少,利于在短生育期的高寒地区更多的生物量向根中积累。5.通过测定20个不同甜菜品种叶丛中的氮、磷、钾含量。研究发现甜菜叶丛中氮素含量与甜菜产量呈正相关关系,即较低的甜菜叶丛氮素含量,其快根产量相对较高。通过营养调控以及相应的栽培措施降低叶丛中氮素的积累,更有利于甜菜在高寒地区获得相对较高的产量。6.通过测定20个甜菜不同品种光合生产率、二氧化碳同化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气孔导度等相关光合性能指标。通过分析发现,在高寒地区甜菜品种叶丛的光合强度与其光合性能成正相关关系。即较强的光合生产率,较高的二氧化碳同化率,较低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和较高的气孔导度与其产量呈线性相关关系。
李文晶,张福顺[10](2020)在《甜菜氮肥的合理施用》文中提出综述文献关于氮肥对甜菜的生长、吸收分配规律、生理生化及产质量的影响可知,甜菜生长需要多种营养元素,其中氮素尤为重要,不合理施用氮肥对甜菜的产质量带来很多负面影响;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影响人类健康。提出合理施氮、用氮的途径与策略:第一,因地、因品种、因时制宜,根据测土资料及不同甜菜基因型差异确定施肥种类、配比;根据作物不同生长时期的需肥规律及不同生态条件需要,按需供肥。第二,肥要在水的作用下才能发挥作用、才能更好发挥作用,区域配肥技术与灌溉技术相结合的水肥一体化精准精细灌水施肥技术是甜菜生产高效用肥的必然发展趋势。第三,作物不同养分间具有协同和相互影响作用,因此根据同等重要原则应有机配比。第四,为了提高肥效及利用率,施用缓控释肥,有机无机肥配施,施用微生物肥、生态肥等发挥微生物的促进、协同作用。第五,常规育种与转基因技术结合培育氮素养分高效利用品种。第六,利用现代监测技术手段及应用甜菜生长模型尤其是CERES-Beet模型监测氮等养分的转化、吸收等动态。
二、“702”对甜菜增产增糖生理作用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702”对甜菜增产增糖生理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深松深度对甜菜生长发育及产量和产糖量的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形态性状 |
1.3.2 产量 |
1.3.3 含糖率 |
1.3.4 单株鲜质量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深松深度对甜菜植株形态特征的影响 |
2.1.1 深松深度对甜菜生物量累积分配的影响 |
2.1.2 深松深度对甜菜地上部植株形态特征的影响 |
2.1.3 深松深度对甜菜地下部植株形态特征的影响 |
2.2 深松深度对甜菜产量形成的影响 |
2.2.1 深松深度对甜菜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 |
2.2.2 深松深度对甜菜产量及产糖量的响应 |
2.3 不同深松深度处理下甜菜生长特性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2.4 甜菜形态相关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3 讨 论 |
3.1 深松深度对甜菜植株形态特征的影响 |
3.2 深松深度对甜菜产量形成的影响 |
3.3 甜菜形态性状相关性分析与主成分分析 |
4 结 论 |
(2)基于文献计量分析中国甜菜硼素营养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方法 |
1.1 数据来源与检索方法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发表文献数量与年份分析 |
2.2 主要研究机构分布 |
2.3 文献来源期刊分布 |
2.4 主要文献作者分析 |
2.5 高频关键词分析 |
3 讨论与结论 |
(4)植物生长物质和锌、硼对塔额垦区甜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1.2.1 甜菜生产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
1.2.2 叶面肥的研究进展 |
1.2.3 植物生长物质对作物生长的研究 |
1.2.4 硼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1.2.5 锌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内容与研究方法 |
2.1 植物生长物质的种类及浓度筛选研究 |
2.1.1 试验材料 |
2.1.2 栽培管理 |
2.1.3 试验设计 |
2.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1.5 数据处理 |
2.2 甜菜叶丛期叶面喷锌、硼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2.2.1 试验材料 |
2.2.2 栽培管理 |
2.2.3 试验设计 |
2.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2.5 数据处理 |
2.3 甜菜叶丛期叶面喷施烯效唑和锌、硼复配对产质量的影响 |
2.3.1 试验材料 |
2.3.2 栽培管理 |
2.3.3 试验设计 |
2.3.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5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植物生长物质的种类及浓度筛选研究 |
3.1 油菜素内酯、亚精胺对甜菜苗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3.1.1 油菜素内酯、亚精胺处理后对甜菜株高和叶片数的影响 |
3.1.2 油菜素内酯、亚精胺对甜菜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1.3 油菜素内酯、亚精胺对甜菜干物质积累和根冠比的影响 |
3.1.4 油菜素内酯、亚精胺对收获时甜菜根长和根围的影响 |
3.1.5 油菜素内酯、亚精胺对收获时甜菜产量、含糖率和产糖量的影响 |
3.2 烯效唑、亚精胺调控甜菜叶丛生长的研究 |
3.2.1 烯效唑、亚精胺对甜菜叶片数、株高的影响 |
3.2.2 烯效唑、亚精胺对甜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2.3 烯效唑、亚精胺对甜菜叶丛期干物质积累、根冠比和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2.4 烯效唑、亚精胺对收获时甜菜根长和根围的影响 |
3.2.5 烯效唑、亚精胺对收获时甜菜产量、含糖率及产糖量的影响 |
3.3 增甘膦、亚精胺对块根糖分积累期增糖效应的研究 |
3.3.1 增甘膦、亚精胺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3.2 增甘膦、亚精胺对收获时甜菜根长、根围的影响 |
3.3.3 增甘膦、亚精胺对收获时甜菜产量、含糖率及产糖量的影响 |
3.4 不同喷施时期对甜菜产量和含糖率的影响 |
3.5 讨论 |
3.5.1 油菜素内酯、亚精胺对甜菜苗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3.5.2 烯效唑、亚精胺调控甜菜叶丛生长的研究 |
3.5.3 增甘膦、亚精胺对块根糖分积累期增糖效应的研究 |
3.6 小结 |
第四章 叶丛期叶面喷锌、硼对甜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4.1 叶丛期叶面喷施锌和硼对株高、叶柄长度和叶片数的影响 |
4.2 叶丛期叶面喷施锌和硼对光合性能的影响 |
4.3 叶丛期叶面喷施锌和硼对叶片叶绿素含量和CA活性的影响 |
4.4 叶丛期叶面喷施锌和硼对干物质积累和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4.5 叶丛期叶面喷施锌和硼对块根根长和根围的影响 |
4.6 叶丛期叶面喷施锌和硼对块根GOGAT、GS和 NR活性的影响 |
4.7 叶丛期叶面喷施锌和硼对块根转化酶、SS和SPS的影响 |
4.8 叶丛期叶面喷施锌和硼对产量、含糖率的影响 |
4.9 讨论 |
4.10 小结 |
第五章 叶丛期喷施烯效唑和锌、硼复配对甜菜产质量的影响 |
5.1 叶面喷施烯效唑和锌、硼复配对叶丛期株高、叶柄长度的影响 |
5.2 叶面喷施烯效唑和锌、硼复配对叶丛期叶片光合性能的影响 |
5.3 叶面喷施烯效唑和锌、硼复配对叶丛期叶绿素含量和CA活性的影响 |
5.4 叶面喷施烯效唑和锌、硼复配对叶丛期干物质积累和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5.5 叶面喷施烯效唑和锌、硼复配对叶丛期块根GOGAT、GS、NR的影响 |
5.6 叶面喷施烯效唑和锌、硼复配对叶丛期块根SS、SPS、Inv的影响 |
5.7 叶面喷施烯效唑和锌、硼复配对收获时根产量、含糖率的影响 |
5.8 讨论 |
5.9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5)高产高糖甜菜磷代谢生理基础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作物磷素营养概述 |
1.1.1 磷素生理作用 |
1.1.2 施磷量及方式对作物生理特性及产质量的影响 |
1.1.3 磷肥利用现状 |
1.2 甜菜生产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基本概况 |
2.2 试验品种和肥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4.1 产量及含糖率的测定 |
2.4.2 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的测定 |
2.4.3 SPAD值的测定 |
2.4.4 净光合速率的测定 |
2.4.5 植株养分的测定 |
2.4.6 磷、氮肥积累、利用效率的计算 |
2.4.7 蔗糖测定方法 |
2.4.8 蔗糖代谢酶测定方法 |
2.5 数据统计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施磷量及追肥方式对甜菜产质量的影响 |
3.2 施磷量及追肥方式对甜菜生长的影响 |
3.2.1 施磷量及追肥方式对甜菜单株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3.2.2 施磷量及追肥方式对甜菜生长中心转移的影响 |
3.3 施磷量及追肥方式对甜菜光合生理性能的影响 |
3.3.1 施磷量及追肥方式对甜菜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3.2 施磷量及追肥方式对甜菜SPAD值的影响 |
3.3.3 施磷量及追肥方式对甜菜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3.3.4 甜菜生长、光合指标与产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
3.4 施磷量及追肥方式对甜菜磷代谢的影响 |
3.4.1 施磷量及追肥方式对甜菜磷素吸收的影响 |
3.4.2 施磷量及追肥方式对甜菜磷素分配的影响 |
3.4.3 施磷量及追肥方式对甜菜磷利用率的影响 |
3.5 施磷量及追肥方式对甜菜氮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
3.5.1 施磷量及追肥方式对甜菜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
3.5.2 施磷量及追肥方式对甜菜氮素分配的影响 |
3.5.3 甜菜氮磷积累量与产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
3.6 施磷量及追肥方式对甜菜蔗糖代谢的影响 |
3.6.1 施磷量及追肥方式对甜菜蔗糖含量的影响 |
3.6.2 施磷量及追肥方式对甜菜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3.6.3 甜菜蔗糖代谢酶活性与含糖率的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减量施肥下甜菜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地概况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指标 |
1.4.1 生长指标的测定 |
1.4.2 甜菜产量和产糖量的测定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减量施肥对甜菜生长指标的影响 |
2.2 减量施肥对甜菜产量的影响 |
2.3 减量施肥对甜菜经济效益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7)播期对甜菜光合特性、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播期对光能利用的影响 |
1.2.2 播期对氮素利用的影响 |
1.2.3 甜菜适宜播期研究进展 |
1.3 缩写对照表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试验方法 |
2.3.1 出苗、保苗与生育日数 |
2.3.2 植株干鲜重 |
2.3.3 光合特性 |
2.3.4 氮代谢关键酶活性 |
2.3.5 块根产量及含糖率 |
2.3.6 氮肥利用与光能利用效率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播期对甜菜出苗和生育日数的影响 |
3.2 播期对甜菜植株干鲜重的影响 |
3.2.1 播期对甜菜地上部干鲜重的影响 |
3.2.2 播期对甜菜地下部干鲜重的影响 |
3.3 播期对光合特性的影响 |
3.3.1 播期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3.2 播期对RuBP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3.3 播期对冠层的影响 |
3.3.4 播期对甜菜叶片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
3.3.5 播期对甜菜基础光合参数的影响 |
3.4 播期对甜菜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3.4.1 播期对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
3.4.2 播期对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
3.4.3 播期对谷氨酸合酶活性的影响 |
3.5 播期对产量、含糖率和产糖量的影响 |
3.6 播期对氮肥利用与光能利用效率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播期与出苗、生育日数的关系 |
4.2 早播对叶绿素含量与RuBP活性的影响 |
4.3 早播有助于甜菜对光资源的利用 |
4.4 早播对氮素同化的影响 |
4.5 早播有利于甜菜物质积累与产量的形成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稀土微肥对干旱胁迫下藜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藜麦 |
1.1.1 藜麦概况 |
1.1.2 藜麦研究进展 |
1.2 稀土 |
1.2.1 稀土微肥概况 |
1.2.2 稀土微肥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4.1 拟解决科学问题 |
1.4.2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与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3.1 形态指标测定 |
2.3.2 植株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
2.3.3 土壤速效养分的测定 |
2.3.4 产量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稀土微肥对干旱胁迫下藜麦形态指标的影响 |
3.1.1 稀土微肥对干旱胁迫下藜麦地上部形态的影响 |
3.1.2 稀土微肥对干旱胁迫下藜麦根系形态的影响 |
3.1.3 稀土微肥对干旱胁迫下藜麦根冠比的影响 |
3.2 稀土微肥对干旱胁迫下藜麦生理指标的影响 |
3.2.1 稀土微肥对干旱胁迫下藜麦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3.2.2 稀土微肥对干旱胁迫下藜麦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
3.2.3 稀土微肥对干旱胁迫下藜麦叶片叶绿素的影响 |
3.2.4 稀土微肥对干旱胁迫下藜麦根系活力的影响 |
3.2.5 稀土微肥对干旱胁迫下藜麦根系抗氧化酶系统及丙二醛的影响 |
3.2.6 稀土微肥对干旱胁迫下藜麦根系渗透调节系统的影响 |
3.3 稀土微肥对干旱胁迫下根际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
3.3.1 稀土微肥对干旱胁迫下土壤碱解氮的影响 |
3.3.2 稀土微肥对干旱胁迫下土壤有效磷的影响 |
3.3.3 稀土微肥对干旱胁迫下土壤速效钾的影响 |
3.3.4 稀土微肥对干旱胁迫下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3.3.5 稀土微肥对干旱胁迫下土壤PH的影响 |
3.4 稀土微肥对干旱胁迫下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3.4.1 稀土微肥对干旱胁迫下藜麦种子千粒重的影响 |
3.4.2 稀土微肥对干旱胁迫下藜麦种子顶穗粒数的影响 |
3.4.3 稀土微肥对干旱胁迫下藜麦种子主枝穗长的影响 |
3.4.4 稀土微肥对干旱胁迫下藜麦单株产量的影响 |
3.4.5 稀土微肥对干旱胁迫下藜麦单株小穗数的影响 |
4 讨论 |
4.1 稀土微肥对干旱胁迫下藜麦形态指标的影响 |
4.2 稀土微肥对干旱胁迫下藜麦生理指标的影响 |
4.3 稀土微肥对干旱胁迫下藜麦根际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
4.4 稀土微肥对干旱胁迫下藜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9)内蒙古高寒地区甜菜品种适应性筛选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甜菜产业背景 |
1.1.2 我国甜菜品种选育发展现状 |
1.1.3 甜菜种植区环境特点 |
1.1.4 呼伦贝尔甜菜高寒种植区环境特点 |
1.1.5 气候条件对甜菜块根增长和含糖的影响 |
1.1.6 大量元素NPK与根重和含糖相关研究进展 |
1.1.7 光合性能对甜菜生长的影响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二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品种 |
2.2 试验设置 |
2.3 试验地土壤养分含量 |
2.4 生育期取样及测定方法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三 结果与分析 |
3.1 在高寒地区供试甜菜不同品种产质量的统计与分析 |
3.2 在高寒地区甜菜不同品种块根生育期产量和含糖率增长的差异 |
3.2.1 在高寒地区甜菜不同品种块根生育期产量增长的差异 |
3.2.2 在高寒地区甜菜不同品种块根生育期含糖率增长的差异 |
3.3 在高寒地区甜菜不同品种叶丛形态、叶片大小对甜菜产质量的影响 |
3.3.1 高寒地区甜菜品种叶丛形态与产质量的统计分析 |
3.3.2 高寒地区甜菜品种单叶片面积与产质量的统计分析 |
3.4 在高寒地区甜菜不同品种叶丛中大量元素含量差异及其对甜菜产质量的影响 |
3.5 甜菜不同品种光合性能对甜菜产质量的影响 |
3.6 甜菜不同品种块根表型性状对甜菜机械化起收破损率的影响 |
四 结论与讨论 |
4.1 讨论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甜菜氮肥的合理施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甜菜与氮素营养 |
1.1 甜菜对氮素吸收利用的规律 |
1.2 氮素对甜菜生理生化功能的影响 |
1.3 氮素水平对甜菜产质量的影响 |
2 影响甜菜氮素吸收利用的因素 |
2.1 不同甜菜基因型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与影响 |
2.2 栽培环境因子对甜菜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2.2.1 光温对甜菜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2.2.2 水肥互作对甜菜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2.2.3 营养要素协同互作对甜菜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2.2.4 生物因素对甜菜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 过量或不合理施氮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
4 提高甜菜氮素合理利用的途径及策略 |
4.1 选择使用氮高效基因型甜菜 |
4.2 优化氮肥管理体系 |
5 总结与展望 |
四、“702”对甜菜增产增糖生理作用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深松深度对甜菜生长发育及产量和产糖量的调控[J]. 阿不都卡地尔·库尔班,郑峰,潘竟海,刘华君,林明,陈友强.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1(05)
- [2]基于文献计量分析中国甜菜硼素营养研究现状[J]. 吴贞祯,宋柏权,王响玲,周建朝. 中国糖料, 2021(03)
- [3]钙镁肥对甜菜产质量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研究[D]. 杨占坤.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4]植物生长物质和锌、硼对塔额垦区甜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D]. 陈英花. 石河子大学, 2021
- [5]高产高糖甜菜磷代谢生理基础的研究[D]. 张婷.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6]减量施肥下甜菜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J]. 李智,樊福义,郭晓霞,黄春燕,任霄云,宫前恒,菅彩媛,田露,张强,苏文斌. 北方农业学报, 2020(04)
- [7]播期对甜菜光合特性、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D]. 张树友.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8]稀土微肥对干旱胁迫下藜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D]. 张媛.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9]内蒙古高寒地区甜菜品种适应性筛选与评价[D]. 郭文双.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3)
- [10]甜菜氮肥的合理施用[J]. 李文晶,张福顺. 中国糖料,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