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地震观测系统

核电站地震观测系统

一、一座核电厂的地震观测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王璐[1](2011)在《地下建筑结构实用抗震分析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地下建筑结构由于震害较少且抗震性能优于地上建筑结构,使得其抗震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抗震设计理论一直滞后于地上建筑结构。但是,1995年阪神地震中地下结构的严重破坏给传统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地下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也有可能发生严重的破坏。地下结构往往非常重要,并且一但破坏后难于修复,损失重大。近年来,城市地下建筑结构发展迅速,然而地下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理论还不够完善,还有很多问题亟待研究。在地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论研究越来越无法适应工程实践需要的背景下,本文以地下建筑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对地下建筑结构的地震反应问题展开了研究,分析了地下建筑结构的地震反应特性与影响因素,改进了地下结构抗震等效侧力法的计算方法,并提出了空间地下建筑结构的三维简化抗震设计计算方法。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果有:(1)总结了地下结构震害历史及特征,系统评述了地下结构抗震问题研究方法、现有的地下结构抗震分析与设计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比较了这些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性。(2)讨论了地下结构埋深、结构材料性质、土层刚度等因素对地下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并对地下建筑结构与地面建筑结构进行了对比。通过对比地下结构与地面结构的地震反应以及地下结构在不同地基条件时的地震反应可知,在地下结构抗震计算中,应采用能够考虑土体与地下结构之间相互作用的约束条件。(3)在已有基床系数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建立了反应位移法和等效侧力法等简化计算方法中地基弹簧系数的经验计算公式,以有限元分析结果为数据基础,对公式的系数进行拟合,并将公式拓展用于成层土体,并选取算例验证了建议公式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解决了需要通过有限元法多次计算才能确定地基弹簧系数的问题。(4)归纳总结了地下结构抗震简化计算方法中较为广泛应用的等效侧力法和反应位移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目前的使用情况。在等效侧力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包括地震荷载的计算公式、土层摩擦力计算公式以及约束条件的施加方法等。并进行了大量的计算分析,验证了改进后等效侧力法的可靠性和适用性。(5)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地下建筑结构的三维抗震简化计算方法,研究了将地下结构平面模型的地震荷载和弹簧约束扩展应用于地下结构空间模型的具体实施方法,并建议了三维简化计算方法中法向和切向地基弹簧系数的经验计算公式。与三维有限元时程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适用性。三维抗震简化计算方法的提出,可以解决当空间地下建筑结构不能满足平面应变的假定条件时必须采用三维有限元时程分析进行抗震设计的问题。

赵云龙[2](2010)在《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方法浅析》文中指出对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研究历史与现状进行了介绍,简要综述了当前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并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丁锦铭[3](2010)在《基础埋置对核电厂房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核电事业的蓬勃发展,积极开展核电厂房抗震研究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体现。本课题是在近几年核电工程实践基础上,以某百万千万级核反应堆厂房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基础埋置对于核电厂房场地和上部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另外,分析了基于比例边界有限元方法求解无限地基动刚度的两种主要分析方法;并基于连分式技术推导了一种结构-地基相互作用问题的时域求解算法,将其应用到核电厂抗震分析中。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目前比例边界有限元方法求解无限地基动刚度的两种主要途径—高频渐进展开和连分式技术,重点分析了两种方法各自的求解特点,求解精度和初始条件对求解动刚度计算结果的影响。针对以上两种方法在展开阶数较高时存在数值误差问题,引入了量纲分析,推导了无量纲频率下和实际频率下的动刚度转换关系,提出了先以单位参数求解无量纲频率下的动刚度,再通过转换关系还原成实际频率下的动刚度求解思路。计算结果表明,该思路切实可行,且能有效降低高阶展开时的计算误差。(2)克服当前主要核电抗震规范的集总参数模型无法准确反映动阻抗随激振频率变化的缺点,引入了谐响应分析求解地基动阻抗方法,结合粘弹性边界场地模型,着重研究了基础埋置对于核电厂场地动阻抗的影响,进而结合上部结构集总参数模型,以时程分析方法计算了基础埋置条件下的上部结构地震响应。结果表明:基础埋置对核电场地动阻抗及上部结构地震响应均有一定影响。(3)基于比例边界有限元方法中的连分式技术,提出了一种有限元-比例边界有限元时域耦合方法来分析结构-地基相互作用问题。利用连分式展开,通过混合变量技术构造了一种高阶人工透射边界,将结构-地基相互作用力和基底地震动输入的卷积表达转化为递推格式,并将其中的递推部分转移到动力方程的左端,从而避免了单位脉冲响应函数的计算和卷积运算;具体计算中引入量纲转换技术,保证了系统收敛。最后将本方法应用到核电厂房和高耸塔体的抗震动力分析中,在保证精度的条件下,验证了其实用性。

陈建城[4](2010)在《强震作用下桩—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平面非线性分析研究》文中指出大量研究表明,考虑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结构物的动力特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其地震响应将发生显着的变化,对于不同的土层和不同上部结构形式,相互作用体系所表现的受力和变形特点也不相同。传统的抗震设计方法都是假定地基为刚性,当地基刚度很大而上部结构刚度很小时,这种假定在工程精度范围内是合理的,但当建筑物刚度与地基刚度较为接近或相差不大时,这样的假定对上部结构反应将产生较大的误差。带桩基础的多高层结构是工程实践中广泛应用的结构形式,对带桩基础的多高层结构进行桩-土-上部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修正了一种新的土体本构模型,并利用ANSYS分析程序对桩-土-结构体系进行强震作用下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其地震反应方法及规律,主要内容如下:(1)首先是整理收集了本课题相关资料,把国内外开展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研究的现状和发展水平一一介绍,归纳概括了桩-土-上部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2)确定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体系有限元分析的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建立运动方程,求解非线性动力方程,选取有限元模型分析时采用的单元,地震动的输入方法,划分网格大小,土体边界采用粘弹性人工边界,考虑模型阻尼等。(3)本文在前人基础上,引入中主应力对土本构模型的影响来修正Drucker-Prager本构模型,实现修正的Drucker-Prager本构模型在ANSYS中的应用,并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4)建立桩-土-上部结构相互作用体系二维分析模型。上部结构采用框架、框架-剪力墙和剪力墙三种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体系(5层、10层)、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10层、20层)和剪力墙结构体系(10层、20层),在Ⅱ,Ⅲ类场地上进行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对结果进行规律性总结和归纳,与现有的抗震规范相比较,得出一些对实际工程设计施工有意义的建议。

安立刚,王强,马玉虎,张杰[5](2009)在《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研究进展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是当代力学领域的前沿性研究课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本文对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研究历史与现状进行了介绍,简要综述了当前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

朱秀云[6](2009)在《核电厂房地基抗震适应性及楼层谱不确定性分析》文中提出顺应我国核电事业快速发展的形势,鉴于核电厂结构的特殊性,积极开展核电厂建筑结构的抗震研究已非常重要。本研究课题就是在近年来核电工程实践的基础上,以某百万千瓦级核反应堆厂房的楼层谱计算为主要目的,考虑SSI,开展了相关不同场地计算模型、时程分析方法等研究;并针对模型参数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影响,在ASCE规范框架内,对反应堆厂房(RX)楼层谱进行蒙特卡罗概率统计分析,为楼层谱的确定性计算结果的评价提供了对比参考。具体内容概要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谐响应的核电厂地基动阻抗数值求解方法,并基于比例边界有限元(SBFEM)-连分式算法将频域动刚度转换到时域分析中,开展了核电厂房地基动阻抗计算的具体分析。对比分析显示,与传统规范方法和多参数集总场地模型相比较,本算法适于三维问题分析,而且在求解分层以及开挖场地的动阻抗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并能够反映出动阻抗随激励频率变化的特性,且满足工程要求的精度。(2)在规范建议的反应堆厂房的集中质量简化模型的基础上,开展了多种时程分析方法的对比研究,其中包括直接法和阻抗子结构法。并在此基础上,以算例的形式,针对半无限均质场地上的核电厂上部厂房结构,进行SSI分析,开展了多场地模型的对比研究,并将得到的楼层加速度反应谱与粘弹边界场地模型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本文推荐场地动力模型的保守性。(3)为反映模型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ASCE等规范以拓峰和峰降的形式只对确定性方法获得的楼层谱进行了定性的不确定性处理,同时规范也指出在2%小阻尼条件下,对确定性分析获得的楼层反应谱进行峰降15%偏于保守,只要满足90%保证率的条件,峰降幅度可不受15%的限制。为了定量评价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对楼层谱计算值的影响,为拓峰和峰降提供技术依据,在输入地震动水平确定的前提下,单纯考虑模型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采用蒙特卡罗概率统计法,进行了反应堆厂房楼层谱的概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概率统计分析方法的采用,使确定性分析方法获得的楼层谱的峰值趋于平滑化,且更为有效地降低确定性楼层谱的峰值强度。

陈东[7](2008)在《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方法》文中研究指明阐述了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各种方法:理论研究方法、原型测试,以及室内试验等。并简要介绍了各种方法的基本基本理论与研究成果。最后指出了土—结构相互动力作用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李威[8](2008)在《桩—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文中提出大量的理论分析和研究表明,考虑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结构物的动力特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其地震响应将发生显着的变化。而且对于不同的土层组成,不同的上部结构形式,相互作用体系所表现的受力和变形特点也不尽相同。抗震规范在考虑结构相互作用时规定,剪力和层间位移可以进行折减。但折减方法是基于弹性条件提出的。同时抗震规范又要求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必须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但简化的变形验算方法是在地基刚性假定下得出的,考虑相互作用体系弹塑性特性后,对于各种不同的结构形式和建造场地,折减方法是否合理,简化弹塑性变形验算是否恰当,是一个仍值得研究的问题。而且目前对罕遇地震作用下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研究很少,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弹塑性变形验算的成熟的研究成果更少。桩基础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深基础,在基础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桩-土-上部结构弹塑性动力分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ANSYS分析程序对桩-土体系以及桩-土-结构体系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其地震反应方法及规律,具体工作包括:(1)通过对文献的概括,评述了国内外开展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研究的现状和发展水平,对桩-土-上部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2)确定了适合于桩-土-结构体系的弹塑性本构关系,建立了一种桩-土-结构体系动力相互作用的有限元解决方法,包括非线性动力方程的求解方法,土体边界的模拟,网格大小的划分,阻尼的考虑等。(3)建立了一种桩-土相互作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充分考虑了材料的非线性和接触的非线性,并利用APDL语言实现了粘弹性边界在ANSYS中的二次开发,对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的粘弹性人工边界予以修正,分析了桩-土体系在Ⅱ、Ⅲ类场地上动力特性的变化规律。(4)分别对上部为5层、10层或者20层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桩-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在Ⅱ、Ⅲ类场地进行了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对其内力和变形的反应特性进行了归纳对比。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李洪训[9](2008)在《对日本柏崎·刈羽核电厂地震事故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柏崎·刈羽核电厂在超设计基准地震发生后未造成严重事故,证明了日本核电厂具备抵御超设计基准地震的能力;日本在地震后如何检查、修复和恢复核电厂的运行值得密切关注;文中对一址多堆、地震与应急、业主与责任和地质地震调查提出了见解。

韩飞[10](2008)在《考虑土层非线性的土—桩—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常规的抗震设计都是基于刚性地基的假定。然而,实际地震中土—桩—结构相互作用对结构反应的影响往往是不可忽略的。但是由于计算能力等方面的制约,采用直接分析法对于大型空间结构来说并不现实。基于以上考虑,本文进行了以下工作并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1)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地震作用下考虑土—桩—结构相互作用问题的简化有限元算法,在这种算法中近似考虑了土的非线性的影响,并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与准确性。(2)本文归纳了一种求取变参数土层中群桩动力阻抗的计算方法,并对在考虑土的非线性情况下群桩动力阻抗的修正提出了两种方案。通过算例证明,此种方法具有良好的工程实用性;通过算例分析,证明本文提出的修正方案,尤其是第二种修正方案,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3)采用本文提出的算法对浦东机场二期航站楼主楼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通过与常规的刚性地基假定算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采用本文算法使计算效率大大提高;②对于大型空间结构而言,常规的刚性地基假定并不偏于安全,考虑土—桩—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是很有必要的。

二、一座核电厂的地震观测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座核电厂的地震观测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地下建筑结构实用抗震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引言
    1.2 地下建筑结构的分类和重要性
        1.2.1 地下建筑结构的分类
        1.2.2 地下建筑结构在城市防灾抗灾中的重要作用
    1.3 地下建筑结构的震害
    1.4 地下结构的地震反应
        1.4.1 地下结构地震反应特点
        1.4.2 地下结构震害特征
        1.4.3 地下结构的破坏因素
    1.5 地下结构抗震研究方法
        1.5.1 原型观测
        1.5.2 模型实验
        1.5.3 理论分析
    1.6 现有地下结构实用抗震设计计算方法
        1.6.1 纵向抗震计算方法
        1.6.2 横截面抗震计算方法
        1.6.3 各种实用抗震计算方法的对比
    1.7 本文研究内容及目标
2 地下结构地震反应影响因素分析
    2.1 引言
    2.2 有限元分析软件简介
    2.3 计算模型说明
        2.3.1 近场波动数值模拟
        2.3.2 单元类型及说明
        2.3.3 无限元边界
        2.3.4 单元网格大小
        2.3.5 积分步长
        2.3.6 计算区域
        2.3.7 阻尼
        2.3.8 波的选取
        2.3.9 计算中的基本假定
        2.3.10 计算模型的选取
    2.4 平面和空间模型无限元边界的验证
        2.4.1 平面模型无限元边界
        2.4.2 空间模型无限元边界
    2.5 地下结构埋深的影响
    2.6 结构材料性质的影响
    2.7 土体性质的影响
    2.8 地下结构与地面结构地震反应对比
    2.9 本章小结
3 地下结构抗震计算中地基弹簧系数取值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地基弹簧系数的试验和数值计算方法
        3.2.1 试验方法
        3.2.2 数值方法
    3.3 地基弹簧系数计算公式的建立
        3.3.1 法向地基弹簧系数表达式
        3.3.2 切向地基弹簧系数表达式
    3.4 建议公式的系数拟合分析
        3.4.1 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介绍
        3.4.2 地基弹簧系数公式系数拟合方法及拟合结果
        3.4.3 成层土体中地下结构弹簧系数的确定方法
    3.5 建议公式的验证
        3.5.1 不同性质土体中矩形横截面地下结构弹簧系数
        3.5.2 含有软弱下卧层成层土体中地下结构弹簧系数
    3.6 工程实例
        3.6.1 计算参数
        3.6.2 计算模型及方法
        3.6.3 计算结果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地下结构抗震等效侧力法改进研究
    4.1 引言
    4.2 等效侧力法和反应位移法的计算方法
        4.2.1 等效侧力法的原理及存在问题
        4.2.2 反应位移法的原理及存在问题
    4.3 等效侧力法与反应位移法的适用范围
        4.3.1 计算模型选择说明
        4.3.2 地下结构与土体密度比不同
        4.3.3 结构埋深不同
    4.4 等效侧力法中惯性力计算公式的改进
    4.5 等效侧力法中土层摩擦力计算公式的改进
    4.6 等效侧力法中模型的约束条件的改进
    4.7 改进的等效侧力法计算模型的建立
    4.8 改进的等效侧力法与反应位移法和动力时程分析的对比
        4.8.1 地下结构与土体密度比不同
        4.8.2 结构埋深不同
    4.9 本章小结
5 地下结构三维抗震简化计算方法研究
    5.1 引言
    5.2 地下结构空间计算模型的受力特点
    5.3 三维抗震简化计算方法的提出
    5.4 三维反应位移法中的荷载作用
    5.5 三维等效侧力法中的荷载作用
    5.6 三维简化方法中的弹簧约束
        5.6.1 三维地基弹簧系数的数值计算方法
        5.6.2 三维地基弹簧系数与平面地基弹簧系数的对比
        5.6.3 法向地基弹簧系数表达式
        5.6.4 切向地基弹簧系数表达式
        5.6.5 建议公式的系数拟合分析
        5.6.6 建议公式的验证
    5.7 实例验证
        5.7.1 纵向长度100m 地下结构
        5.7.2 纵向长度20m 地下结构
    5.8 对抗震规范的建议
    5.9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工作与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方法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的基础概念
2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理论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3 原型测试及室内试验
4 结语

(3)基础埋置对核电厂房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1.1 世界核电发展概况
        1.1.2 我国核电发展历史及现状
    1.2 核电厂抗震安全
        1.2.1 核电厂地震分析综述
        1.2.2 考虑SSI的核电厂抗震分析研究历史
    1.3 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2 无限地基动力数值模型发展综述
    2.1 结构-结构相互作用(SSI)的问题综述
        2.1.1 结构-结构相互作用问题的基本概念
        2.1.2 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研究的发展历程
        2.1.3 土-结构相互作用的计算分析方法
    2.2 比例边界有限元方法(SBFEM)综述
        2.2.1 SBFEM基本概念和坐标转换
        2.2.2 基于加权余量法SBFEM控制方程的建立
        2.2.3 频域动力刚度控制方程的建立
    2.3 SBFEM的优势和局限性
    2.4 本章小结
3 SBFEM在无限域动刚度计算中的应用算法分析
    3.1 无限域动刚度求解模型
    3.2 高频渐进展开方法
        3.2.1 基本公式推导
        3.2.2 算例分析
    3.3 连分式
        3.3.1 基本公式推导
        3.3.2 算例分析
    3.4 量纲转化
        3.4.1 量纲关系的推导
        3.4.2 高频渐进展开算例
        3.4.3 连分式技术算例
    3.5 本章小结
4 基础埋置对核电厂房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
    4.1 核电厂结构简化场地模型
        4.1.1 半无限场地动力模型
        4.1.2 规范推荐的开挖场地模型
    4.2 基于粘弹性边界的有限元近似地基动阻抗
        4.2.1 集中粘弹性人工边界场地模型
        4.2.2 基于谐响应的集总参数场地动力模型
        4.2.3 地基动刚度凝聚
    4.3 基础埋置核电厂场地动阻抗的影响
        4.3.1 方法验证
        4.3.2 不同埋置深度下的动阻抗变化
    4.4 基础埋置对核电厂房地震响应的影响
        4.4.1 核反应堆厂房(RX)集中质量模型
        4.4.2 粘弹边界场地模型的地震动输入方法
        4.4.3 楼层加速度反应谱
    4.5 算例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SBFEM的相互作用时域求解新方法
    5.1 动力相互作用系统时域基本动力方程
        5.1.1 相互作用力项传统处理方式
    5.2 相互作用力的连分式表达形式
    5.3 地震动输入处理
        5.3.1 地震动输入的连分式技术表达
        5.3.2 量纲转换引入
        5.3.3 地震动速度和位移时程校正
    5.4 工程应用算例
        5.4.1 核电厂结构抗震分析应用
        5.4.2 高耸塔体动力分析应用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强震作用下桩—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平面非线性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2 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发展及其研究现状
        1.2.1 国外发展历史及现状
        1.2.2 我国发展历史及现状
    1.3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1.3.1 理论分析法
        1.3.2 试验研究方法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桩-土-结构非线性动力分析的有限元方法研究
    2.1 概述
    2.2 有限元法基本原理
        2.2.1 单元分析
        2.2.2 整体分析
    2.3 材料非线性有限元法
        2.3.1 概述
        2.3.2 本构模型的研究
        2.3.3 土体弹塑性本构模型
        2.3.4 上部结构弹塑性本构模型
    2.4 整体分析模型
    2.5 动力方程的求解
        2.5.1 动力方程及计算方法
        2.5.2 非线性动力方程组求解方法
        2.5.3 单元网格的划分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修正的Drucker-Prager模型研究
    3.1 概述
    3.2 弹塑性理论
        3.2.1 屈服准则
        3.2.2 硬化准则
        3.2.3 流动准则
        3.2.4 土体弹塑性本构方程
        3.2.5 传统的Drucker-Prager模型
    3.3 本文修正的Drucker-Prager模型
        3.3.1 修正的Mohr-Coulomb屈服准则
        3.3.2 传统的Drucker-Prager系列屈服准则
        3.3.3 修正的Drucker-Prager模型的等面积变换
        3.3.4 修正的Drucker-Prager模型与传统的Drucker-Prager模型之间的关系
    3.4 数值计算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强震作用下桩-土-上部结构非线性反应分析
    4.1 概述
    4.2 分析模型及相关参数的确定
        4.2.1 桩-土-上部结构非线性动力相互作用中采用的单元
        4.2.2 分析模型
        4.2.3 框架-剪力墙模型
        4.2.4 剪力墙模型
        4.2.5 地基土参数
        4.2.6 输入地震动
        4.2.7 接触模拟的实现
    4.3 桩-土-框架结构相互作用分析
        4.3.1 体系的基本频率和瑞雷阻尼系数的计算
        4.3.2 计算结构分析
    4.4 桩-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相互作用分析
        4.4.1 相互作用导致结构层间位移的变化
        4.4.2 相互作用导致荷载分担比的变化
    4.5 桩-土-剪力墙结构相互作用分析
        4.5.1 相互作用导致墙肢轴力的变化
        4.5.2 相互作用导致墙肢剪力的变化
        4.5.3 相互作用导致结构层间位移的变化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核电厂房地基抗震适应性及楼层谱不确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1.1 中国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技术简介
        1.1.2 核电厂地震分析综述
        1.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 核电厂结构考虑SSI效应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2 场地无限域动力数值模型的发展
    2.1 土-结构相互作用(SSI)的问题综述
        2.1.1 土-结构相互作用问题的基本概念
        2.1.2 土-结构相互作用的计算分析方法
    2.2 比例边界有限元方法(SBFEM)综述
        2.2.1 SBFEM基本概念和坐标转换
        2.2.2 加权余量法建立SBFEM控制方程
        2.2.3 频域动力刚度控制方程的建立
        2.2.4 无限地基动力刚度阵的递推近似算法-连分式
        2.2.5 SBFEM的优势和局限性
        2.2.6 SBFEM数值算例分析-连分式
    2.3 本章小结
3 核电厂楼层反应谱计算的场地模型研究
    3.1 核电厂结构SSI的简化数值模型
        3.1.1 半无限均质地基集总参数简化物理模型
        3.1.2 粘弹性边界场地模型
    3.2 基于谐响应的粘弹边界场地模型的地基动阻抗
    3.3 基于SBFEM的分层场地地基动阻抗
        3.3.1 半无限分层开挖场地SBFEM模型
        3.3.2 应用FEM和SBFEM联合求解分层场地动阻抗
    3.4 算例分析
        3.4.1 二维半无限场地动阻抗计算
        3.4.2 三维半无限场地动阻抗计算
    3.5 本章小结
4 核电厂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
    4.1 厂房结构动力计算的简化模型
        4.1.1 某百万千瓦级核反应堆厂房(RX)的简化模型
        4.1.2 反应堆(RX)厂房结构的模态分析
    4.2 SSI分析频域至时域的等价转换
    4.3 不同模型的地震波动输入方法
        4.3.1 粘弹边界场地模型的波动输入法
        4.3.2 阻抗子结构法的波动输入法
    4.4 楼层加速度反应谱
        4.4.1 计算楼层加速度反应谱的要求
        4.4.2 反应谱的不确定性处理的方法与原理阐述
    4.5 算例分析
        4.5.1 直接法与阻抗子结构法的计算模型
        4.5.2 直接法与阻抗子结构法地震动输入
        4.5.3 粘弹边界场地模型楼层计算谱对比
        4.5.4 不同自由场地模型的楼层计算谱对比
    4.6 本章小结
5 厂房楼层谱的概率统计分析
    5.1 概率统计分析理论模型与参数选取
        5.1.1 理论模型
        5.1.2 不确定性因素分析
        5.1.3 考虑模型参数不确定性的参数选取
    5.2 样本空间的对比选取
    5.3 算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桩—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国外研究历史和现状
        1.1.2 国内研究历史与现状
    1.2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1.2.1 理论研究方法
        1.2.2 试验研究方法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桩-土-结构非线性动力相互作用的研究
    2.1 引言
    2.2 本构模型的研究
        2.2.1 弹塑性理论
        2.2.2 弹塑性本构模型
        2.2.3 结构弹塑性本构模型的选取
        2.2.4 土体弹塑性本构模型的选取
    2.3 有限元分析步骤及动力方程的求解
        2.3.1 有限元法及分析步骤
        2.3.2 动力方程及计算方法
        2.3.3 非线性动力方程及计算方法
        2.3.4 动力方程中的阻尼
        2.3.5 单元网格的划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群桩-土体系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3.1 引言
    3.2 模型的建立
        3.2.1 桩-土接触的模拟
        3.2.2 人工边界
    3.3 数值计算与分析
        3.3.1 考虑非线性的影响
        3.3.2 土层分布属性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桩-土-上部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4.1 引言
    4.2 模型相关参数的确定
        4.2.1 地基土参数
        4.2.2 输入地震动
        4.2.3 接触模拟的实现
    4.3 桩-土-框架结构相互作用分析
        4.3.1 体系的动力特性
        4.3.2 相互作用对结构内力及变形的影响
    4.4 桩-土-剪力墙结构相互作用分析
        4.4.1 相互作用墙肢轴力的影响
        4.4.2 相互作用对墙肢剪力的影响
        4.4.3 相互作用对结构层间位移的影响
    4.5 桩-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相互作用分析
        4.5.1 相互作用对结构层间位移的影响
        4.5.2 相互作用对荷载分担比的影响
    4.6 抗震中考虑相互作用折减的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考虑土层非线性的土—桩—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1.2 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研究历史和发展现状
    1.3 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简介
        1.3.1 室内试验
        1.3.2 原型测试
        1.3.3 理论分析方法
    1.4 土—桩—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
        1.4.1 多质点系模型
        1.4.2 弹性介质中的梁模型
        1.4.3 有限元模型
        1.4.4 边界元模型
        1.4.5 总结
    1.5 主要研究目的及内容
第2章 自由场地反应分析
    2.1 土—基岩体系的运动方程
    2.2 土体无限边界的处理
    2.3 等效线性化
        2.3.1 等效线性化方法的发展和应用
        2.3.2 等效线性化方法的实现
    2.4 MSC系列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介绍
        2.4.1 MSC.Nastran
        2.4.2 MSC.Patran
    2.5 算例分析
        2.5.1 场地土层
        2.5.2 地震波
        2.5.3 一致输入下土层反应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变参数土层中群桩的动力阻抗计算及土—桩—结构体系的地震反应分析
    3.1 概述
        3.1.1 单桩阻抗函数
        3.1.2 群桩阻抗函数
    3.2 变参数土层中群桩的阻抗函数计
        3.2.1 变参数土层向均匀土层的等效
        3.2.2 单桩动力阻抗的计算
        3.2.3 相互作用因子的计算
        3.2.4 群桩阻抗函数矩阵
    3.3 群桩阻抗函数的修正
    3.4 群桩阻抗函数计算实例
        3.4.1 土层及群桩参数
        3.4.2 变参数土层等效为均匀土层
        3.4.3 均匀土层中群桩动力阻抗的计算
        3.4.4 群桩动力阻抗的修正
    3.5 土—桩—结构体系地震反应分析
        3.5.1 土—桩—结构体系地震反应的分析方法
        3.5.2 算例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浦东国际机场二期航站楼主楼考虑土非线性的土—桩—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
    4.1 概述
    4.2 工程场地及结构参数
    4.3 土—桩—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
        4.3.1 场地反应分析
        4.3.2 群桩动力阻抗计算
        4.3.3 浦东机场二期航站楼主楼地震反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浦东机场场地参数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一座核电厂的地震观测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地下建筑结构实用抗震分析方法研究[D]. 王璐. 重庆大学, 2011(07)
  • [2]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方法浅析[J]. 赵云龙. 低温建筑技术, 2010(08)
  • [3]基础埋置对核电厂房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D]. 丁锦铭. 大连理工大学, 2010(10)
  • [4]强震作用下桩—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平面非线性分析研究[D]. 陈建城. 湖南大学, 2010(03)
  • [5]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研究进展综述[A]. 安立刚,王强,马玉虎,张杰. 土木工程建造管理(4), 2009
  • [6]核电厂房地基抗震适应性及楼层谱不确定性分析[D]. 朱秀云. 大连理工大学, 2009(09)
  • [7]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方法[J]. 陈东.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8(24)
  • [8]桩—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D]. 李威. 湖南大学, 2008(01)
  • [9]对日本柏崎·刈羽核电厂地震事故的思考[J]. 李洪训. 核安全, 2008(01)
  • [10]考虑土层非线性的土—桩—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研究[D]. 韩飞. 同济大学, 2008(07)

标签:;  ;  ;  ;  ;  

核电站地震观测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