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甚高分辨率扫描辐射计(论文文献综述)
高浩,唐世浩,韩秀珍[1](2021)在《风云气象卫星发展及其应用》文中指出风云系列气象卫星是我国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是气象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自1988年成功发射第1颗风云气象卫星以来,我国已成功发射了两代四型19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目前8颗卫星在轨业务运行,已形成极轨和静止2个系列气象卫星的组网观测体系,实现了气象卫星系列化、业务化自主发展。风云气象卫星整体实力跻身国际先进行列,有力支撑了气象防灾减灾,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等做出了重要贡献。介绍了我国风云气象卫星的发展历程,综述了卫星数据在数值天气预报、天气监测、气候和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灾害监测、农业遥感监测和"一带一路"服务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展望了风云气象卫星的未来发展。
董瑶海[2](2021)在《我国风云卫星体系的发展思考》文中提出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发展始终坚持以国家重大战略为蓝图,以解决中国的气象观测问题为宗旨,秉承"开放合作、服务世界"的理念,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气象卫星观测体系。风云卫星是我国民用遥感卫星中应用范围最广、效益发挥最好的卫星系列之一,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已成为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卫星观测网重要成员,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实践者。新时代,全球气象卫星发展迈入新阶段,面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安全,风云卫星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应用效能导向,充分发挥体系效能,突破卫星及遥感关键技术,率先实现遥感卫星及体系的自主运行、快速响应、智慧观测,拓展风云卫星在军民各领域各行业的应用。在实现遥感数据的获取途径和处理算法自主可控的基础上,坚持"走出去"战略,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提升全球及重点区域的精密监测覆盖率,为全人类提供更加精准的气象预报和更加精细的气象服务。
田昊[3](2021)在《基于风云四号传感器的台风降雨反演技术及误差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降雨在生态系统的水循环和能量交互中占有很高的比重。降雨的极端天气及气候事件(洪涝、干旱)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西北太平洋区域的台风携带大量的强降雨,强降雨及降雨引发的洪水、泥石流和滑坡等灾害对沿海城市造成严重的损失,精确的观测和预报降雨对防灾减灾有着重大的意义。国内外多个在轨运行的卫星,为降雨的预报和降雨区域的监测提供了精确的数据。本文使用风云四号(FY4-A)静止卫星传感器观测的亮温云图进行降雨反演,并分析造成降雨反演误差的因素,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FY4-A静止卫星传感器所观测亮温云图的台风降雨反演算法研究。本文通过改进GOES-16的定量降雨估计(quantity precipitation estimate,QPE)算法中的预测值和参数,利用FY4-A静止卫星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AGRI)所观测的亮温云图进行降雨反演。用全球降雨观测计划(Global Precipitation Mission,GPM)的IMERG(the Integrated Multi-satellite Retrievals for GPM)降雨产品作验证和校准。在2019年8月12日至14日,西北太平洋区域降雨率(mm/h)反演结果均方根误差(RMSE)的平均值为3.38mm/h。所反演的2019年11个台风的降雨数据集,非常清晰的刻画了台风过程中降雨的区域及降雨的分布情况,以及台风过程中螺旋降雨带的分布以及变化。(2)台风区域降雨云团移动速度算法研究。提出台风区域降雨云团移动速度的计算方法,进而分析降雨云团移动速度对降雨反演误差的影响。通过对台风区域降雨梯度的相关性匹配,对降雨云团进行追踪,进而推导出降雨云团的移动速度。通过降雨云团移动速度与中央气象台台风网的台风最大风速数据对比得知:降雨云团移动速度约为台风最大风速的30%;降雨云团移动速度随着台风最大风速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台风最大风速的减小而减小。(3)分析造成降雨反演误差的因素。将算法反演的11个台风降雨数据集用于降雨反演误差的分析,通过对比不同降雨云团移动速度所对应的降雨率RMSE,结果显示,降雨反演的误差随着降雨云团移动速度增大而增大,随着降雨云团移动速度减小而减小。同时台风不同过程中的降雨反演结果显示,台风最大风速增加时降雨率反演误差增大,成熟阶段的降雨率RMSE比其他阶段大20%左右,衰亡阶段降雨率RMSE在整个台风阶段最小。
李凯[4](2021)在《静止轨道高分辨率气象遥感卫星图像处理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遥感卫星作为获取地物信息的重要平台,其图像产品广泛应用于气象预测、资源普查、城市规划、灾害监测、环境保护、军事侦查等诸多领域。在气象应用领域中,气象遥感卫星逐步发展成由极地轨道和地球静止轨道的组合观测系统。其中,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相较于极轨卫星对同一区域可以高频次的观测,因此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然而受工作环境、成像设备及成像模式等因素的影响,搭载在静止轨道遥感卫星的多通道扫描型载荷在成像、传输与存储的过程中,所观测到的数据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降质,即观测数据在应用前需要进行预处理。本文对降质数据进行恢复与重建,并对其中涉及到的四类主要关键技术展开研究:1)双向扫描模式引入的行间错位现象(帧内配准);2)受温度场等因素影响所引起的通道间配准量的变化(通道间配准);3)基于现有硬件提高图像分辨率(超分重建);4)探测器像元响应的非均匀性所带来的条纹噪声(去噪)。数据降质会直接影响遥感图像的判读、信息提取和后续应用。因此本文依托于风云四号A星载荷多通道扫描辐射计(AGRI),对气象遥感卫星图像进行去噪、配准和重建等关键技术研究,在以下四个方面开展了具有创新性的研究工作:(1)针对扫描型载荷行间错位现象,本文根据载荷扫描模式建立基于傅里叶相移理论的数学模型。该模型首先计算了相邻两个错位行处相邻像元之间相位差谱曲线。其次,使用最小二乘法对相位差谱曲线的低频部分进行拟合来估计错位值。最后,根据错位值使用双线性插值方法对错位行进行重建,解决错位现象。本文算法能够将错位行配准到一个像素以内,完成较好的帧内配准结果。(2)针对通道间配准量的计算,本文结合AGRI云图特点,提出两种配准方法联合的策略对多通道图像对之间的配准量进行系统的计算。对于地物目标与云层信息界面清晰的通道使用基于归一化互信息和抛物线插值的常规方法进行通道间配准量计算;对于地物目标界限模糊的红外通道通过提取其云信息分布图像,并将云信息分布图作为配准源,再通过相位相关配准方法计算配准量。通过两种方法的联合可以得到所有通道之间的配准量,本文算法对AGRI原始图像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该算法有较好的鲁棒性、实时性和稳定性并且可以以较高的精度计算出AGRI通道间图像之间的配准量。(3)针对多通道扫描型载荷中红外超分重建通道,提出一种基于最大后验概率(MAP)框架的多帧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本文根据成像模式对降质模型进行解耦,首先使用相位相关方法对配准量进行验算,然后根据低分辨率观测图像与重建图像之间模糊函数的关系,由低分辨率图像估计出降质模型所需要的模糊函数。在对图像超分重建模型的主要参数进行估计后,本文选用了基于MAP框架的正则化重建方法。其中,在保真项中,选用了高斯噪声模型对应的L2范数,同时在正则化项中选用具有边缘保护能力较强的双边全变分(BTV)。通过仿真图像以及AGRI原始图像的重建结果表明,本文超分重建方案能够有效提高图像空间分辨率。(4)针对遥感影像非均匀性带来的条纹噪声,本文根据扫描型载荷扫描方式和条纹噪声的结构属性出发,建立数学优化模型,从观测图像中估计出条纹噪声成分来实现去噪的目的。与大多数现有的条纹去除优化模型不同,在本文提出的方法中,使用L1范数正则化来表示条纹噪声图像的稀疏特性;使用基于差分的约束来描述条纹方向(扫描方向)上的平滑性以及垂直条纹方向(步进方向)上的不连续性。为了使图像细节信息不受影响,本文在垂直条纹方向上的约束项中添加了保护边缘的权重因子。最后,通过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对所提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和优化。通过对AGRI原始数据的处理并与典型去条纹噪声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本文算法在较好地保护细节的同时,对条纹噪声进行了去除,并在定性与定量的结果中表现出了较好的性能。
何锡玉,蔡夕方,朱亚平,张雷[5](2021)在《我国风云极轨气象卫星及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我国风云极轨气象卫星数据,目前已经被应用在天气预报、气候预测、自然灾害、环境监测、科学研究等多个重要领域,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全球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介绍了我国风云极轨气象卫星的发展历程,重点阐述了目前风云极轨气象卫星在卫星数据预处理、定量产品反演、卫星资料同化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展示了第二代风云极轨气象卫星在全球业务观测、大气三维探测、海洋环境监测、数值预报应用等相关典型应用。在国家创新战略发展框架下,根据"国家级气象现代化总体方案" 确定的2020年气象卫星及应用发展目标,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03批卫星系统工程必将进一步发挥重大支撑作用。
童庆禧[6](2021)在《与遥感发展同行——纪念《遥感学报》更名25周年》文中认为《环境遥感》杂志更名为《遥感学报》已有25个年头,25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的遥感科技也经历了从弱到强的转变过程。《遥感学报》正是这一变革的参与者、见证者和同行者。本文首先论述了自《遥感学报》更名后国内外遥感科技发展的历史背景以及国际遥感科技发展方向性的重大改变,全球变化已成为遥感的重大研究课题。文中论述了25年中国遥感科技的重大进展:中国已形成了完备的气象、海洋、环境减灾、陆地资源等国家级卫星遥感对地观测体系,与此同时,作为国家系统的重要补充,民营商业遥感卫星企业也相继建立并得到长足发展。随着遥感技术的进步,它已成为国家重要业务部门不可或缺的技术和信息支撑。中国的遥感在国家土地资源、农业、林草、水文、气象、海洋、城市、测绘、环境和灾害监测等方面的应用,无论从广度、深度和规模上成果斐然,走在了国际前列。25年,《遥感学报》也一直不断前行,她担负着促进遥感科技交流,弘扬遥感科技进步,传播遥感应用成果的重要历史使命,成为中国遥感科技成就与进步的缩影和结晶,她一直与中国遥感发展同行!
张允祥[7](2020)在《热红外波段场地自动化定标方法的研究与设备研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热红外遥感技术的发展,大批具有热红外波段探测能力的对地观测卫星遥感器陆续发射升空。卫星遥感器在轨运行期间,除了利用星载黑体进行星上定标外,还需要开展校正场定标来检验或替代星上定标结果,以保障数据产品的精度。目前我国卫星遥感器热红外波段的校正场定标,主要通过人工野外测量的方式获取场地热红外辐射特性,这种测量方式耗费高,效率低,受到天气条件等因素的限制,难以有效保障定标频次和有效数据量,无法及时提供用于分析遥感器衰变的观测数据。开展卫星遥感器热红外波段场地自动化定标方法的研究,对于提高卫星遥感器热红外波段校正场定标的时效性和精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结合卫星遥感器热红外波段在轨校正场定标技术的发展趋势,改进了热红外波段场地辐射定标技术流程,设计并研制了具备自动化观测能力的多通道自校准红外辐射计(Muli-channel Self-calibrated Infrared autonmous Radiometer,MSIR)。论文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为设计合理的场地自动化定标流程,比较了场地辐射定标过程中的不同物理参量获取方法的精度,设计了以温度基法为核心的场地自动化定标技术流程。利用MSIR获取大气下行辐亮度和场地辐亮度,结合多通道温度与发射率分离算法获得场地温度和发射率,利用最优偏移量法得到场地高光谱发射率数据。借助美国NCEP提供的再分析资料,获取大气温湿压廓线,结合辐射传输模型计算得到卫星入瞳处的等效辐亮度。建立同步观测遥感器接收辐亮度与输出信号值的关系,实现对过境遥感器热红外波段的辐射定标。与常规定标方法相比,该定标技术流程具有高频次、高时效、高适用性的特点,避免了人为因素造成的辐射测量误差,反映了大气下行辐射和场地真实发射率对反演场地温度的影响。为满足自动化获取场地辐亮度的需求,研制了具有自动化观测能力的MSIR。该设备需具有以下特色功能:1)采用电机驱动镀金反射镜的设计,实现了 0°~90°仰角的大气下行辐射和地表辐亮度的测量,为消除大气下行辐射对反演地表温度的影响提供了技术手段。2)采用滤光轮分光的方法实现了 6个光谱通道的自动设置,结合IMTES算法能够实现场地温度与发射率的分离,为卫星遥感器热红外波段绝对辐射定标提供了两个关键因子。3)在MSIR内部内置了两个控温精度分别优于0.04 K和0.05 K,发射率均高于0.994,稳定性均优于0.0014的黑体,用于实时辐射定标内部探测器,有效地消除了内部背景辐射对辐射测量的影响,定标不确定度小于0.143%。开展了 MSIR的实验室定标实验。利用面源黑体作为标准辐射源对MSIR内置的两个定标黑体进行了校准,验证了两个内置定标黑体的控温精度分别优于0.04 K和0.05 K,发射率均高于0.994。利用面源黑体和MSIR内置黑体作为定标辐射源,分别开展了 MSIR内部探测器的辐射定标实验。两种方法获得的响应度斜率相对偏差<1%,响应度截距相对偏差<0.2%,说明两种黑体作为定标辐射源的定标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分析了 MSIR的定标不确定度,结果表明,面源黑体的辐射定标不确定度小于0.122%,等效辐射测温不确定度小于0.15 K(@300 K,11μm)。内置黑体的辐射定标不确定度小于0.143%,等效辐射测温不确定度小于0.196 K(@300 K,11 μm)。验证了 MSIR自校准系统已具备与实验室定标方法相当的定标精度,满足了卫星遥感器热红外波段场地观测设备的辐射测量精度要求。
孙伟伟,杨刚,陈超,常明会,黄可,孟祥珍,刘良云[8](2020)在《中国地球观测遥感卫星发展现状及文献分析》文中认为近40年来,中国的地球观测遥感卫星技术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已经形成了陆地、气象和海洋3大卫星系统,正在广泛服务于中国的自然资源调查、海洋环境保护、气象灾害预测和国家重大工程等诸多领域。本文回顾了3大卫星系统的发展历程,剖析中国地球观测遥感卫星的发展现状与内在特点,归纳总结在轨卫星的文献研究热点。研究发现,中国3大遥感卫星系统的发展并不均衡,气象卫星业务较为成熟,陆地卫星发展最为迅速。遥感卫星的文献研究数量总体偏少,应用研究亟待提升。后续规划和发展应考虑陆地卫星的轨道高度差异性和波谱范围的互补性,同时增加气象和海洋卫星数量,提升卫星传感器的探测能力和时空分辨率,尤其是加快海洋卫星的业务应用能力。此外,学者们需要进一步加大国产遥感卫星数据的使用力度,加强卫星遥感数据的应用研究以进一步提升中国地球观测遥感卫星的业务能力与国际影响力。
胡晓晨[9](2020)在《FY-3C/MERSI热辐射波段在轨定标及误差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搭载于风云卫星3C(FY-3C)的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MERSI(Medium Resolution Spectral Imager)自2013年9月发射以来,已在轨稳定运行六年以上。作为FY-3C的核心仪器,MERSI为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监测等提供了大量的科学数据。为监测仪器的在轨性能、保证卫星数据的精度,仪器的校准工作应定期进行。在轨定标作为对卫星发射后实时监测的重要手段,是最为行之有效的监测方法,本文主要针对FY-3C/MERSI热辐射波段在轨定标及误差分析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本文从在轨原理出发,对FY-3C/MERSI热辐射波段在轨定标方程进行了改进,并给出在轨定标新方法的表达式;在此基础上,结合地球视场辐亮度的反演计算,对FY-3C/MERSI热辐射波段的误差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到了11种影响热辐射波段定标精度的误差因子;进一步利用卫星数据对这些误差因子逐个分析,实现了各个因子分别引起的误差以及总误差的量化。结果表明,FY-3C/MERSI热辐射波段的主要误差因子包括黑体温度、波长、地球视场探元响应值,它们引起的地球视场辐亮度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14%、0.47%、0.2%-0.3%,其余误差因子产生的影响不到0.07%;各误差因子对地球视场辐亮度总的相对误差约为0.56%、等效亮温的绝对误差为0.35K。除此之外,由于各探元性质存在差别,误差因子对不同探元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但误差的变化趋势一致且差异非常小。星载仪器的定标精度以及在轨定标的误差直接影响观察的地球视场辐亮度的准确性,而地球视场辐亮度是气象数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定期开展仪器的在轨定标及误差量化对于气象领域的研究及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王体健,高太长,张宏昇,葛茂发,雷恒池,张培昌,张鹏,陆春松,刘超,张华,张强,廖宏,阚海东,冯兆忠,张义军,郄秀书,蔡旭晖,李蒙蒙,刘磊,佟胜睿[10](2019)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中国大气科学研究: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篇》文中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学科不断发展,为大气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文章着重介绍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学科发展的总体概况,梳理改革开放40年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学科的主要研究进展,总结21世纪以来的突出研究成果,指出面临的重大问题和挑战,提出未来的重点方向和发展建议.
二、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甚高分辨率扫描辐射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甚高分辨率扫描辐射计(论文提纲范文)
(1)风云气象卫星发展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风云气象卫星发展历程 |
1.1 风云极轨气象卫星 |
1.2 风云静止气象卫星 |
2 风云气象卫星遥感应用 |
2.1 数值天气预报领域应用 |
2.2 天气监测领域应用 |
2.3 气候和气候变化领域应用 |
2.4 生态环境灾害监测应用 |
2.5 农业遥感监测应用 |
2.6“一带一路”服务应用 |
3 结论 |
(2)我国风云卫星体系的发展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全球气象卫星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
1.1 国外气象卫星发展现状 |
1.2 我国气象卫星发展趋势 |
2 新一代风云卫星发展设想 |
2.1 卫星系统体系化发展 |
2.2 定量精度和稳定性提升 |
2.3 观测手段和体制升级 |
3 新一代风云卫星技术特点 |
3.1 智能互联互通体系技术 |
3.1.1 气象卫星体系网络互联互通总体技术 |
3.1.2 典型气象遥感信息星上智能融合处理分发技术 |
3.1.3 高低轨气象卫星智能协同观测及自主任务规划技术 |
3.2 空间高精度基准传递技术 |
3.3 高性能新体制载荷技术 |
3.3.1 换代载荷关键技术 |
3.3.2 新体制载荷关键技术 |
3.4 高品质遥感平台技术 |
3.4.1 平台静稳能力 |
3.4.2 变形测量与控制 |
3.4.3 图像导航配准 |
4 发展举措与建议 |
4.1 卫星研制与遥感应用双向融合,全面提升气象卫星综合应用能力 |
4.2 加强研发与创新力度,打造全面领先的气象卫星观测体系 |
4.3 立足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气象卫星事业高质量发展 |
5 结束语 |
(3)基于风云四号传感器的台风降雨反演技术及误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降雨反演算法 |
1.2.2 影响降雨反演算法误差的因素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气象卫星传感器与降雨数据 |
2.1 可见光/红外传感器 |
2.2 微波传感器 |
2.2.1 主动微波传感器 |
2.2.2 被动微波传感器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台风降雨反演算法技术研究及改进 |
3.1 降雨反演算法流程 |
3.2 降雨反演算法理论 |
3.2.1 数据匹配 |
3.2.2 降雨区域检测 |
3.2.3 降雨率反演 |
3.3 降雨反演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降雨云团移动速度对降雨反演误差的影响 |
4.1 降雨云团移动速度反演算法 |
4.2 降雨云团移动速度对降雨反演误差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台风不同阶段对降雨反演误差的影响 |
5.1 台风的发展过程 |
5.2 台风不同阶段对降雨反演误差的影响 |
5.2.1 台风不同阶段的降雨率RMSE |
5.2.2 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未来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静止轨道高分辨率气象遥感卫星图像处理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本文课题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研究 |
1.2.1 帧内配准方法 |
1.2.2 通道间配准方法研究 |
1.2.3 基于亚像元技术的超分重建 |
1.2.4 条纹噪声去除方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多通道扫描辐射计帧内配准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AGRI图像错位特征 |
2.3 帧内配准方法介绍 |
2.3.1 相位相关方法获取偏移量 |
2.3.2 错位行重建 |
2.3.3 帧内配准方法流程图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1 仿真实验 |
2.4.2 真实数据处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通道扫描辐射计通道间配准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气象图像特征描述 |
3.3 基于地球全圆盘轮廓的通道间粗配准 |
3.3.1 轮廓提取模型与算法 |
3.3.2 基于轮廓的通道间粗配准 |
3.4 基于归一化互信息的精配准 |
3.4.1 归一化互信息 |
3.4.2 抛物线插值 |
3.4.3 配准结果 |
3.5 基于云信息分布和相位相关的精配准 |
3.5.1 预处理 |
3.5.2 相位相关方法 |
3.5.3 配准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通道扫描辐射计红外超分通道重建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红外亚像元成像技术原理 |
4.2.1 抽样定理 |
4.2.2 红外线阵探测器亚像元技术成像实现 |
4.3 红外亚像元超分辨率算法 |
4.3.1 图像观测模型 |
4.3.2 多帧图像的超分辨率重建算法 |
4.3.3 基于MAP框架的正则化重建方法 |
4.4 实验与分析 |
4.4.1 仿真图像实验 |
4.4.2 真实图像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通道扫描辐射计条纹噪声去除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条纹噪声来源分析 |
5.3 条纹噪声去除算法的分析与比较 |
5.3.1 图像滤波方法 |
5.3.2 灰度特征统计方法 |
5.3.3 基于优化的方法 |
5.4 基于L1范数的条纹噪声去除方法 |
5.4.1 条纹噪声模型 |
5.4.2 条纹噪声成分的估计模型 |
5.5 ADMM最优化 |
5.5.1 Z-子问题 |
5.5.2 V-子问题 |
5.5.3 H-子问题 |
5.5.4 s-子问题 |
5.6 实验与分析 |
5.6.1 周期条纹噪声去除 |
5.6.2 随机条纹噪声去除 |
5.6.3 参数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我国风云极轨气象卫星及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风云极轨气象卫星发展历程 |
2 应用研究进展 |
2.1 卫星数据预处理 |
2.2 卫星载荷探测及产品反演 |
2.3 卫星资料同化 |
3 典型应用 |
3.1 全球业务观测 |
3.2 大气三维探测 |
1)台风三维监测。 |
2)全球温湿廓线反演。 |
3.3 海洋环境监测 |
3.4 数值预报应用 |
3.5 军事保障应用 |
4 展望 |
(6)与遥感发展同行——纪念《遥感学报》更名25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25年,见证了国家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
2 25年,国际遥感科技实现了方向上的转变 |
3 25年,中国遥感科技取得了重大进展 |
3.1 气象卫星系列 |
3.2 海洋卫星系列 |
3.3 陆地资源卫星系列 |
3.4 中国遥感的商业化进程 |
3.4.1“北京一号”、”北京二号”遥感卫星 |
3.4.2“吉林一号”卫星 |
3.4.3“高景一号”卫星 |
3.4.4“欧比特”微小卫星 |
3.4.5其他卫星系统 |
5 结语 |
(7)热红外波段场地自动化定标方法的研究与设备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热红外遥感器辐射定标意义 |
1.2 卫星遥感器热红外波段辐射定标方法 |
1.2.1 实验室定标 |
1.2.2 在轨星上定标 |
1.2.3 在轨替代定标 |
1.3 卫星遥感器热红外波段校正场定标方法 |
1.3.1 辐亮度基法 |
1.3.2 温度基法 |
1.3.3 校正场定标方法比较 |
1.4 红外测温辐射计研究现状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热红外波段场地自动化定标方法 |
2.1 遥感器热红外波段在轨辐射定标原理 |
2.1.1 辐亮度基法定标原理 |
2.1.2 温度基法定标原理 |
2.2 温度与发射率分离算法 |
2.2.1 单通道温度与发射率分离算法 |
2.2.2 基于场地多通道数据的温度与发射率分离算法 |
2.2.3 基于场地高光谱数据的场地温度与发射率分离算法 |
2.3 大气下行辐射获取方法 |
2.3.1 大气下行辐射估算模型 |
2.3.2 地基观测大气下行辐射 |
2.4 大气透过率和大气程辐射计算 |
2.5 定标系数计算 |
2.6 热红外波段场地自动化定标原理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外场比对试验 |
3.1 在轨定标试验与精度分析 |
3.1.1 卫星遥感器 |
3.1.2 现场测量 |
3.1.3 大气测量及辐射传输计算 |
3.1.4 FY3D绝对辐射定标计算 |
3.1.5 精度检验和误差分析 |
3.2 TES算法比对试验 |
3.2.1 野外测量系统 |
3.2.2 现场测量及数据分析 |
3.2.3 地表高光谱发射率计算 |
3.2.4 精度分析 |
3.3 大气下行辐射获取方法比较 |
3.4 探空数据获取方法比较 |
3.5 场地自动化定标精度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场地自动化观测设备的研制 |
4.1 需求分析 |
4.2 总体设计方案计 |
4.2.1 MSIR的结构组成 |
4.2.2 系统性能指标 |
4.3 光机系统设计 |
4.3.1 光学系统设计 |
4.3.2 自校准系统 |
4.3.3 光学通道设置 |
4.3.4 光通量估算 |
4.3.5 信噪比估算 |
4.3.6 保护系统设计 |
4.3.7 杂散光的消除 |
4.3.8 光机装调 |
4.4 电子学系统 |
4.4.1 电源模块 |
4.4.2 探测器控制 |
4.4.3 内置黑体控制 |
4.4.4 电机驱动 |
4.4.5 北斗通讯 |
4.5 程序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MSIR辐射定标及性能测试 |
5.1 内置黑体实验室定标 |
5.1.1 实验室定标系统及设备 |
5.1.2 内置黑体发射率定标 |
5.1.3 内置黑体稳定性测量 |
5.1.4 内置黑体实验室测量结论 |
5.2 MSIR辐射定标 |
5.2.1 MSIR通道参数拟合 |
5.2.2 MSIR实验室定标原理 |
5.2.3 MSIR自校准原理 |
5.2.4 辐射定标实验 |
5.2.5 辐射定标不确定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8)中国地球观测遥感卫星发展现状及文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陆地遥感卫星 |
2.1 资源系列卫星 |
2.2 高分系列卫星 |
2.3 环境/实践系列卫星 |
2.4 小卫星系列 |
3 气象遥感卫星 |
3.1 极轨卫星系列 |
3.2 静止卫星系列 |
3.3 其他气象卫星 |
4 海洋遥感卫星 |
4.1 海洋水色环境系列卫星 |
4.2 海洋动力环境系列卫星 |
4.3 海洋监视监测系列卫星 |
4.4 其他海洋卫星 |
5 地球遥感卫星的发展现状分析 |
6 地球遥感卫星的文献研究分析 |
7 结语 |
(9)FY-3C/MERSI热辐射波段在轨定标及误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光学遥感器定标及误差分析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2 卫星及其遥感仪器背景 |
2.1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 |
2.2 MERSI结构及性能 |
2.3 MERSI星上定标源 |
2.4 本章小结 |
3 FY-3C/MERSI热辐射波段在轨定标及误差分析 |
3.1 MERSI热辐射波段在轨定标算法 |
3.2 MERSI热辐射波段在轨定标算法的优化 |
3.3 MERSI热辐射波段的误差 |
3.3.1 误差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2 误差的计算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4 黑体温度对MERSI热辐射波段的误差影响 |
4.1 铂电阻的电压码值及其对应的黑体等效温度 |
4.2 黑体等效温度时间序列 |
4.3 电压码值跳变引起的黑体等效温度误差 |
4.4 黑体等效温度偏移与辐亮度标准值的关系 |
4.5 黑体辐亮度变化对在轨定标系数的误差影响 |
4.6 黑体温度偏移对MERSI热辐射波段产生的误差 |
4.7 本章小结 |
5 波长对MERSI热辐射波段的误差影响 |
5.1 FY-3C/MERISI热辐射波段探元光谱响应及波长偏移量分析 |
5.2 波长偏移与辐亮度标准值的关系 |
5.3 波长偏移对在轨定标系数的误差影响 |
5.4 波长偏移对MERSI热辐射波段产生的误差 |
5.5 本章小结 |
6 黑体发射率对MERSI热辐射波段的误差影响 |
6.1 黑体发射率偏移与辐亮度标准值的关系 |
6.2 黑体发射率偏移对在轨定标系数的误差影响 |
6.3 黑体发射率偏移对MERSI热辐射波段产生的误差 |
6.4 本章小结 |
7 探元响应值对MERSI热辐射波段在轨定标的误差影响 |
7.1 黑体探元响应值对热辐射波段误差影响的理论分析 |
7.2 黑体探元响应值偏差对在轨定标系数的误差影响 |
7.3 黑体探元响应值偏差对MERSI热辐射波段产生的误差 |
7.4 地球视场探元响应值对热辐射波段误差影响的理论分析 |
7.5 地球视场探元响应值偏差对MERSI热辐射波段产生的误差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中国大气科学研究: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篇(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学科发展的总体概况 |
2.1 大气物理 |
2.2 大气环境和大气化学 |
2.3 大气探测和大气遥感 |
3 改革开放40年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学科的主要研究进展 |
3.1 大气边界层物理 |
3.1.1 物理实验研究 |
3.1.2 理论和方法研究 |
3.1.3 数值模拟研究 |
3.2 云雾物理 |
3.3 大气辐射 |
3.4 大气电学 |
3.5 大气化学 |
3.6 大气环境 |
3.6.1 大气环境模式 |
3.6.2 大气污染效应 |
3.6.3 大气污染管控 |
3.7 大气探测与大气遥感 |
3.7.1 地面(海面)气象观测 |
3.7.2 高空气象探测 |
3.7.3 大气遥感 |
3.7.4 科学观测和科学试验 |
3.8 气象雷达探测 |
3.9 气象卫星遥感 |
4 21世纪以来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学科的突出研究成果 |
4.1 大气边界层物理 |
4.2 云雾物理 |
4.3 大气辐射 |
4.4 大气电学 |
4.5 大气化学 |
4.6 大气环境 |
4.7 大气探测与大气遥感 |
4.8 气象雷达探测 |
4.9 气象卫星遥感 |
5 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学科未来发展展望 |
5.1 大气物理 |
5.2 大气环境与大气化学 |
5.3 大气探测与大气遥感 |
四、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甚高分辨率扫描辐射计(论文参考文献)
- [1]风云气象卫星发展及其应用[J]. 高浩,唐世浩,韩秀珍. 科技导报, 2021(15)
- [2]我国风云卫星体系的发展思考[J]. 董瑶海. 上海航天(中英文), 2021(03)
- [3]基于风云四号传感器的台风降雨反演技术及误差分析[D]. 田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4]静止轨道高分辨率气象遥感卫星图像处理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 李凯.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21(01)
- [5]我国风云极轨气象卫星及应用进展[J]. 何锡玉,蔡夕方,朱亚平,张雷. 气象科技进展, 2021(01)
- [6]与遥感发展同行——纪念《遥感学报》更名25周年[J]. 童庆禧. 遥感学报, 2021(01)
- [7]热红外波段场地自动化定标方法的研究与设备研制[D]. 张允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8]中国地球观测遥感卫星发展现状及文献分析[J]. 孙伟伟,杨刚,陈超,常明会,黄可,孟祥珍,刘良云. 遥感学报, 2020(05)
- [9]FY-3C/MERSI热辐射波段在轨定标及误差分析[D]. 胡晓晨.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10]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中国大气科学研究: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篇[J]. 王体健,高太长,张宏昇,葛茂发,雷恒池,张培昌,张鹏,陆春松,刘超,张华,张强,廖宏,阚海东,冯兆忠,张义军,郄秀书,蔡旭晖,李蒙蒙,刘磊,佟胜睿.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