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棉花“三黑三黄”的初步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殷春渊[1](2010)在《水稻品种不同生育类型氮素吸收利用与精确定量施氮参数的研究》文中指出试验于2007-2009连续3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试验农场进行,以长江中下游单季稻区有代表性的早熟中粳、中熟中粳、迟熟中粳、早熟晚粳和中熟晚粳5种生育类型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了0(0)、低(150 kg/hm2)、中(225 kg/hm2)和高(300 kg/hm2)4种氮素施用水平,分别从产量、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利用等方面入手,系统研究不同生育类型水稻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精确定量施氮参数即是土壤基础供氮量、100kg籽粒吸氮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差异及其变化规律,并对其进行分类评价,明确不同生育类型水稻不同产量水平下精确定量施氮参数的较适宜范围,以期为水稻大面积高产定量施氮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生育类型水稻产量随水稻熟期的延长而增加,随施氮量的增加除中熟晚粳外均呈增加趋势,而中熟晚粳部分品种的产量表现为中氮>高氮>低氮>0氮趋势。不同氮素处理干物质积累特性进行比较,表现为随施氮量的增加各生育期的干物质积累量明显增加;在不同生育类型间,各氮素处理均表现为中熟晚粳﹥早熟晚粳﹥迟熟中粳﹥中熟中粳﹥早熟中粳,即随着品种熟期的延长水稻干物质积累量呈增加趋势。(2)不同生育类型水稻不同氮肥处理下植株氮素吸收特性表现为,随施氮量的增加,拔节、抽穗和成熟期植株吸氮量呈上升趋势;随品种生育期的延长,植株吸氮量显着增加。如成熟期吸氮量,在无氮处理下,中熟晚粳分别比早熟中粳、中熟中粳、迟熟中粳和早熟晚粳高24.2%、23.74%、18.43%和15.42%;在低氮处理下分别高36.96%、34.73%、26.92%和6.16%;在中氮处理下分别高25.44%、21.89%、11.35%和1.75%;在高氮处理下分别高20.24%、11.66%、8.74%和0.69%。从植株吸氮量的差异百分比看出,随着品种生育期的延长,类型间的差异逐渐减小。(3)不同生育类型水稻对土壤基础供氮利用量表现为随品种生育期的延长而增加。不施氮条件下100 kg基础产量吸氮量不同生育类型表现为,早熟中粳基础产量为5.24(4.376.06)t/hm2,100 kg基础产量吸氮量为1.75(1.641.92)kg;中熟晚粳基础产量为5.99(4.596.92)t/hm2,100 kg基础产量吸氮量为1.73(1.171.82)kg,变幅较大;而在本地较适宜种植的中熟中粳、迟熟中粳和早熟晚粳3类型的100 kg基础产量吸氮量的差异较小,平均产量为5.97 (4.876.58) t/hm2,100 kg基础产量吸氮量为1.58 (1.501.63) kg,变幅较小相对较稳定,其参数值更易于生产上广泛应用。(4)施氮区水稻100kg籽粒吸氮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低氮处理显着低于中、高氮处理,高氮处理明显高于中氮处理,而中氮和高氮处理下的产量差异未达显着水平。在中氮水平下,早熟中粳,平均产量7.42 t/hm2,100kg籽粒吸氮量为2.08(1.922.23)kg,中熟中粳9.65 t/hm2的为1.91(1.91.92)kg;迟熟中粳9.88 t/hm2的为1.92(1.91.93)kg;早熟晚粳9.89 t/hm2的为1.91(1.901.94)kg;中熟晚粳9.85 t/hm2的为2.02 (2.012.04) kg。由此可以看出,除早熟中粳和中熟晚粳值稍大外其它3种类型间的差异相对较小,总体上表现为,平均为7.5 t/hm2左右的产量,其100kg籽粒吸氮量为1.86(1.851.87)kg,9 t/hm2左右的为1.94(1.912.04)kg,10.5 t/hm2左右的为1.95(1.932.01)kg。高氮水平下各生育类型施氮参数变化规律与中氮处理类似,平均为7.5 t/hm2左右的产量,其100kg籽粒吸氮量为2.01(1.982.05)kg,9 t/hm2左右的为2.08(2.012.19)kg,10.5 t/hm2左右的为2.09(2.082.1)kg。相关分析表明,100kg籽粒吸氮量与产量呈极显着的二次曲线关系,说明适宜的100kg籽粒吸氮量有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5)不同施氮处理下氮素利用效率进行比较,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平均氮素利用效率增加,至中氮处理达最大值后高氮处理稍有下降,而这两处理的差异未达显着水平,但均与低氮处理差异达显着水平。不同生育类型间比较表现为,在低氮处理下,随着品种生育期的延长氮素利用效率基本上呈增加趋势;在中氮和高氮处理下则表现为,随着品种生育期的延长而增加至中熟晚粳利用率稍有下降,这是因为中高氮水平下部分中熟晚粳品种不能完全成熟之故。不同生育类型的氮素利用率,中氮处理平均分别为31.32%、37.64%、38.5%、41.08%和38.11%,高氮处理分别为28.74%、36.13%、37.16%、40.15%和39.42%。这说明,试验所在的江苏沿江地区大面积水稻品种以早熟晚粳当家,不仅利于高产,并且氮素利用率高而稳定。若种植生育期过短或过长的品种,均会引起氮素利用效率的降低。(6)分别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相对较适宜种植的中熟中粳、迟熟中粳和早熟晚粳不同品种水稻的精确定量施氮参数稳定性进一步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以产量为基础对3种类型水稻采用离差平方和的聚类分析法,在中氮和高氮水平下均划分低、中和高产3种类型。把同产量等级不同氮肥处理下的品种进行分类,初步划分了中氮低产和高氮低产、中氮中产和高氮中产及中氮高产和高氮高产3类型品种。其中中熟中粳中同属于中氮低产和高氮低产、中氮中产和高氮中产、中氮高产和高氮高产的品种数分别占供试试验品种总数的32%、24%和12%,迟熟中粳分别占11.1%、19.4%和27.8%,早熟晚粳分别占20.69%、20.69%和13.79%。3产量等级下的品种数所占的比例总和超过了50%,说明供试品种中有一半以上的产量等级随氮肥变化较为稳定的。把不同产量等级下的氮素吸收利用参数进行比较表明,同一产量等级下,高氮处理的氮素吸收量高于中氮处理,氮素利用效率低于中氮处理;而相同氮素处理同一产量等级不同品种间产量及氮素吸收参数差异较小,相对较稳定。说明在同一氮肥处理下,产量相近的品种,氮素吸收利用参数基本趋于一致。进一步对主推品种和非主推品种的施氮参数进行研究表明,不论是100kg籽粒吸氮量,还是氮肥当季利用率基本表现为主推品种高于非主推品种,且相同生育类型不同品种间施氮参数更趋稳定。(7)以2007-2008年中等施氮水平下得出的氮素吸收利用参数值为例,于2009年进行稳定性检验。结果表明,水稻精确施氮三参数的实际值与目标值的吻合性相对较好,在中高产水平下的实际产量大多超过或接近目标产量,平均比目标值高出2.46个百分点。进一步通过实际值与目标值的拟合方程〔Y(目标值)=X(实际值)〕系数进行检验,基础产量的拟合系数达1.0200,目标产量的拟合系数达1.0072,100kg籽粒吸氮量的拟合系数达1.0087,氮肥利用率的拟合系数达1.0088。表明在水稻品种类型基本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精确施氮参数年度间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拟合系数基本上在1左右波动。正是这种稳定性的存在,才使得生产上利用斯坦福方程精确计算水稻目标产量施氮量成为可能。
陈兵林[2](2006)在《棉花生长模拟与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文中指出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和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是信息农业和数字农业研究与应用的核心与典范。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具有系统综合和动态预测的功能,但至今尚缺乏对作物品质形成过程的定量模拟,基于模拟模型的作物管理决策支持系统能够通过模拟试验,实现系统管理的策略分析和方案评估。本研究以棉花为研究对象,在本实验室已有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模拟模型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分析原理和数学建模技术,综合了棉花器官建成与蕾铃脱落、棉铃干物质积累分配、纤维品质的形成与环境因子的动态关系,建立了基于棉花生理发育时间(PDT)的生育期模拟模型、基于生理生态过程的棉花器官建成和蕾铃脱落模拟模型、单铃干物质积累分配模拟模型、纤维品质时空分布模拟模型。应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与软构件技术,在Visual C++平台上构建了综合性与构件化的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的模拟系统;进一步运用决策支持技术,结合基于不同目标的模拟试验与策略分析,研制了具有辅助决策功能的基于生长模型的棉花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结果为当今数字化农作系统的开发提供了基本框架,也为建立其它作物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提供了开发模式。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系统分析了不同肥料、不同密度试验棉花生育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动态关系,综合考虑了热效应(RTE)、光周期效应(RPE)、品种早熟性(VE),建立了以PDT为驱动变量的棉花生育期模拟模型;在充分考虑氮素营养、土壤水分胁迫、DPC调控等对棉花生育的影响基础上,构建了棉花器官建成和蕾铃脱落模拟模型。利用不同年份、品种和播期的试验资料对上述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棉花生育期模拟值与观测值间的均方差根(RMSE)为0.80~1.65,吻合度较好,精度较高;叶片数、株高、果枝数、果节数、脱落数、成铃数的模拟值与观察值间的RMSE值分别为0.36叶、1.11cm、0.57台、2.87个、1.00个、0.59个,模拟误差小于3%,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适应性较好。(2)在系统分析不同基因型、施肥量、开花期棉铃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动态规律的基础上,以RTE为驱动变量,在综合考虑了氮素营养、水分胁迫、同化物供需比等对棉铃的生长发育主要影响因子的前提下,建立了基于RTE的棉花单铃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分期动态模型;模拟检验结果显示,棉花四桃(伏前桃、伏桃、早秋桃、晚秋桃)单铃、籽棉、纤维干物质积累的RMSE值分别为0.1767~0.5659、0.0725~0.5279、0.0613~0.2634g,而单一综合模拟模型的RMSE值超过或接近分期模拟模型相对应的RMSE值的上限。因此,分期模拟棉铃干物质的积累与分配比单一综合模拟模型预测效果要准确、可靠。(3)在系统分析棉花花铃期的温度、光照、水分胁迫、氮素营养等主要因子对棉花纤维品质影响的基础上,量化了棉花品种、棉株空间不同枝节和花铃期的日均温、光照长度、土壤含水量、棉株含氮率对棉花纤维品质指标形成的影响,并结合已有的棉花纤维品质指标的生态模型,构建了机理性较强的预测纤维长度、比强度、麦克隆值、长度整齐度的单一纤维品质指标的时空分布模型和综合模型,利用不同年份、品种类型、生态区域、肥水管理条件下的试验资料对棉花纤维品质指标的时空分布模型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纤维长度、比强度、麦克隆值、长度整齐度的RMSE值,在时间分布模型中分别为0.15mm、0.29cN·tex-1、0.18和0.36,在空间分布模型中分别为0.22mm、0.60cN·tex-1和0.15和0.86,与实际观察值间的误差皆小于5%,说明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通用性和准确性。(4)以棉花生长发育为主线,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和软构件技术,结合气象数据生成模型和品种参数调试模型,构建了机理性和解释性较强的棉花生长模拟模型(CottonGrow)及棉花生长模拟系统(CGSS)。该系统主要包括生育进程、器官建成及形态发生、光合生产、物质分配、水分和养分平衡、产量与品质形成等模块,可以定量预测不同生态环境、生产条件和品种类型下的棉花生长发育过程和生产力形成动态。(5)在构建棉花生长模拟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基于不同目标的模拟试验及基于模型结果的策略分析评价模型,并充分利用软构件的语言无关性、可重性、简便快捷的系统维护机制等特点,在VC++与VB平台上构建了机理性、通用性、应用性等较强的棉花管理决策支持系统(GMDSSCM),实现了模型的预测功能、决策支持功能和人机交互技术的有机耦合,可以为不同生态环境、生产条件和品种类型推荐适宜的棉花生产管理方案。GMDSSCM成功的研制,为今后数字棉作系统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市农业科学院泥城基总[3](1976)在《对棉花“三黑三黄”的初步认识(续)——三、黄黑变化的控制技术》文中认为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泥城公社贫下中农,在科学种棉上,不仅认识了棉花生育进程中黄黑变化的客观规律性,而且掌握了一套控制技术。概括起来,就是运用“三
上海市南汇县农业局[4](1976)在《对棉花“三黑三黄”的初步认识》文中认为 棉花的长相是生理活动的反应,和它的生产性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毛主席教导我们:“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我们这个地区,棉花苗期常受春雨低温的影响,往往病苗、弱苗多;蕾期正处在梅雨季节,容易导致“水发”或“水控”;初花期有雷阵雨,又易疯长。能不能在棉花各
上海市农科院学泥城小分队[5](1976)在《对棉花“三黑三黄”的初步认识》文中提出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广大劳动人民群众,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动力,而且也是科学技术的创造者。我们上海地区棉花“三黑三黄”的高产经验,正是泥城公社贫下中农和革命干部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科学种棉上的一个创造,是“三促三控争三挑”栽培技术的继续和发展。这一经验,揭示了棉花高产内在的生育规律,阐明了“黄”“黑”
上海市南汇县农业局[6](1975)在《棉花“三黑三黄”及其实践意义》文中研究表明 棉花的长相是生理活动的反应,和它的生产性能有着密切的关系。"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我们这个地区,棉花苗期常受春雨低温的影响,往往病苗、弱苗多;蕾期正处在"梅季",容易导致"水发"或"水控",初花期有雷阵雨,又易疯长。能不能在棉花各个生育阶段找出一个共同的内在规律,掌握它,运用它,在不同的
二、对棉花“三黑三黄”的初步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棉花“三黑三黄”的初步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水稻品种不同生育类型氮素吸收利用与精确定量施氮参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氮肥利用现状 |
2.1 氮肥在水稻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 |
2.2 水稻对氮肥的吸收特性 |
2.2.1 生长阶段吸收特性 |
2.2.2 吸收利用率偏低 |
2.2.3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 |
2.3 不同类型水稻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 |
3 国内外关于精确定量施肥的研究现状 |
3.1 国外研究现状 |
3.2 国内研究现状 |
3.2.1 关于我国精确定量施肥的概述 |
3.2.2 精确定量施肥在我国取得的初步研究结果 |
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水稻不同生育类型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特性的研究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地点与供试品种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 |
1.3.1 干物质的测定 |
1.3.2 实际产量的测定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施氮水平与不同生育类型水稻产量的差异 |
2.1.1 产量总体变异 |
2.1.2 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 |
2.2 不同施氮水平下不同生育类型水稻干物质生产特性的差异 |
2.2.1 不同生育类型水稻生育期干物质积累特性的差异 |
2.2.2 水稻不同生育阶段不同生育类型干物质积累特性的差异 |
2.3 水稻不同生育类型籽粒产量与主要生育期干物质积累的关系 |
2.3.1 抽穗期干物质积累量与籽粒产量的关系 |
2.3.2 成熟期及不同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量与籽粒产量的关系 |
3 小结与讨论 |
3.1 不同生育类型水稻产量的差异 |
3.2 不同生育类型水稻主要生育期干物质生产积累差异 |
3.3 不同生育类型水稻物质生产阶段性积累差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
3.4 关于提高生物产量的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水稻不同生育类型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的研究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地点与供试品种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3.1 植株全氮的测定 |
1.3.2 实际产量的测定 |
1.3.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生育类型水稻氮素积累的差异 |
2.1.1 植株含氮率的差异 |
2.1.2 植株吸氮量的差异 |
2.1.3 100kg 籽粒吸氮量的差异 |
2.2 不同生育类型水稻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差异 |
2.2.1 氮素利用效率总体变异 |
2.2.2 不同生育类型水稻氮素利用效率差异比较 |
2.3 水稻产量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关系及氮素吸收利用之间的相关关系 |
3 小结与讨论 |
3.1 不同生育类型水稻植株含氮率的差异 |
3.2 不同生育类型水稻氮素积累的差异 |
3.3 不同生育类型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 |
3.4 水稻产量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关系及氮素吸收利用之间的相关关系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水稻不同生育类型对土壤基础供氮量的响应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地点与供试品种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3.1 植株全氮的测定 |
1.3.2 实际产量的测定 |
1.3.3 数据处理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生育类型水稻基础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差异 |
2.2 不同生育类型水稻对土壤氮素吸收差异 |
2.3 不同生育类型水稻对土壤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 |
2.4 无氮区土壤基础供氮量与基础产量及土壤氮素利用效率的关系 |
3 小结与讨论 |
3.1 无氮区植株总吸氮量与土壤基础供氮能力一致性分析 |
3.2 土壤基础供氮量与土壤氮素利用效率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水稻不同生育类型精确定量施氮参数初步研究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地点与供试品 |
1.1.1 供试地点 |
1.1.2 供试品种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3.1 植株全氮的测定 |
1.3.2 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的计算 |
1.3.3 实际产量的测定 |
1.3.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稻不同生育类型产量的差异 |
2.1.1 产量总体变异 |
2.1.2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差异 |
2.2 不同生育类型水稻100kg 基础产量吸氮量及其差异 |
2.3 不同生育类型水稻目标产量需氮量及氮素当季利用率差异 |
2.3.1 目标产量需氮量的确定 |
2.3.2 不同生育类型水稻氮素当季利用率的差异 |
2.4 主推品种与非主推品种100kg 籽粒吸氮量、氮肥利用效率的差异比较 |
2.5 不同生育类型水稻100kg 稻谷吸氮量年间比较 |
2.6 产量与100kg 稻谷吸氮量的关系 |
3 小结与讨论 |
3.1 关于目标产量需氮量的确定 |
3.2 关于土壤基础供氮量的确定 |
3.3 关于氮肥当季利用率的确定 |
3.4 关于主推品种施氮参数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水稻不同生育类型精确定量施氮参数品种间差异及其分类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稻不同生育类型精确定量施氮参数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的差异 |
2.2 水稻不同生育类型籽粒产量基因型分类 |
2.2.1 中熟中粳品种分类 |
2.2.2 迟熟中粳品种分类 |
2.2.3 早熟晚粳品种分类 |
2.3 不同产量类型下水稻精确施氮参数品种间差异及分类 |
2.3.1 中熟中粳施氮参数品种间差异 |
2.3.2 迟熟中粳施氮参数品种间差异 |
2.3.3 早熟晚粳施氮参数品种间差异 |
2.4 不同年代粳稻品种氮素吸收利用参数的比较 |
3 小结与讨论 |
3.1 关于不同水稻品种氮素吸收利用参数的分类 |
3.2 关于育种年代对不同水稻品种氮素吸收利用参数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水稻不同生育类型精确定量施氮参数稳定性分析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地点与供试材料 |
1.1.1 供试地点 |
1.1.2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3.1 植株全氮的测定 |
1.3.2 产量的测定 |
1.3.3 数据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不同生育类型水稻精确定量施氮参数的检验分析 |
2.2 不同生育类型水稻施氮量合理性检验 |
2.3 不同水稻品种精确定量施氮参数稳定性分类及综合评价 |
2.3.1 中熟中粳不同水稻品种施氮参数稳定性类型划分与评价 |
2.3.2 迟熟中粳不同水稻品种施氮参数稳定性类型划分与评价 |
2.3.3 早熟晚粳不同水稻品种施氮参数稳定性类型划分与评价 |
3 小结与讨论 |
3.1 关于不同生育类型水稻精确施氮参数稳定性检验 |
3.2 关于不同生育类型水稻品种精确施氮参数稳定性类型分类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讨论 |
1 主要结论 |
1.1 水稻不同生育类型产量、干物质积累和植株氮素吸收特性 |
1.2 水稻不同生育类型品种对土壤基础供氮量的响应 |
1.3 水稻不同生育类型目标产量需氮量的确定 |
1.4 水稻不同生育类型的氮肥当季利用率 |
1.5 水稻精确定量施氮参数的稳定性 |
2 讨论 |
2.1 关于精确定量施氮参数的研究及应用 |
2.2 关于水稻精确定量施氮参数在不同品种间的差异及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棉花生长模拟与决策支持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棉花生长模型与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综述 |
1 棉花生长模拟模型研究综述 |
1.1 棉花栽培管理模式概述 |
1.2 棉花生长模拟模型研究进展 |
1.2.1 棉花生育模拟模型研究进展 |
1.2.2 棉花纤维品质形成模型研究进展 |
2 棉花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综述 |
2.1 作物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概述 |
2.2 棉花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研究进展 |
2.3 棉花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趋势 |
3 我国棉花模型和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1 研究思路 |
1.2 技术路线 |
2 资料来源 |
2.1 田间试验 |
2.2 资料收集 |
2.3 气象资料 |
3 模型的构建与检验 |
3.1 建模方法 |
3.2 模型检验 |
4 系统设计与开发 |
4.1 系统设计思想 |
4.2 系统结构设计 |
4.3 系统开发步骤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棉花器官建成与蕾铃脱落模拟模型研究 |
1 资料获取与验证 |
1.1 资料获取 |
1.2 资料验证 |
2 建模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影响棉花器官建成因素的确定 |
3.1.1 生理发育时间的确定 |
3.1.1.1 三基点温度和日长的确定 |
3.1.1.2 品种早熟性参数的确定 |
3.1.1.3 生理发育时间的确定 |
3.1.2 水分影响因子的确定 |
3.1.3 氮素营养影响因子的确定 |
3.1.4 缩节胺影响因子的确定 |
3.2 棉花器官建成模型的建立 |
3.2.1 主茎叶的发生 |
3.2.2 主茎的伸长 |
3.2.3 果枝的发生 |
3.2.3.1 第1果枝出现时间 |
3.2.3.2 果枝的发生 |
3.2.4 有效果节的发生 |
3.2.5 蕾铃脱落的发生 |
3.2.6 成铃的发生 |
3.3 棉花器官建成模型的验证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棉花单铃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分期动态模拟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资料获取与验证 |
1.1.1 资料获取 |
1.1.2 资料验证 |
1.2 建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理热效应 |
2.1.1 花铃期三基点温度的确定 |
2.1.2 生理热效应的估算 |
2.2 棉铃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模拟 |
2.3 模型的修正 |
2.4 模型检验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棉花纤维品质时空分布模型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与测定内容 |
1.1.1 建模试验 |
1.1.2 验证试验 |
1.2 资料分析及建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棉纤维品质指标时间分布模型的构建 |
2.1.1 影响棉纤维品质指标主要生态因子的确定 |
2.1.1.1 温度影响因子 |
2.1.1.2 日长影响因子 |
2.1.1.3 水分影响因子 |
2.1.1.4 氮素影响因子 |
2.1.2 棉纤维品质指标时间分布模型的建立 |
2.2 棉纤维品质指标空间分布模型的构建 |
2.2.1 棉株不同枝节影响棉纤维品质指标因子的确定 |
2.2.2 棉纤维品质指标空间分布模型的建立 |
2.3 纤维品质综合指标模型的构建 |
2.4 棉纤维品质指标时空分布模型的验证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棉花生长模拟系统的集成实现 |
1 系统的结构、内容及功能 |
1.1 系统的组织结构 |
1.2 系统的主要内容 |
1.2.1 数据库 |
1.2.1.1 地区概况数据 |
1.2.1.2 品种数据 |
1.2.1.3 气象数据 |
1.2.1.4 土壤数据 |
1.2.1.5 管理措施数据 |
1.2.1.6 中间数据 |
1.2.2 模型库 |
1.2.2.1 棉花生长模拟模型 |
1.2.2.2 气象数据生成模型 |
1.2.2.3 品种参数调试模型 |
1.2.3 人机接口 |
1.3 系统的基本功能 |
1.3.1 气象资料的生成 |
1.3.2 品种早熟性参数调试 |
1.3.3 模拟模型预测 |
1.3.4 系统的维护 |
2 系统的程序开发与实现 |
2.1 系统开发环境及软硬件需求 |
2.2 生长模型组件说明 |
2.3 生长模型组件调用说明 |
2.4 系统的运行与测试 |
2.4.1 数据管理 |
2.4.1.1 品种早熟性参数调试 |
2.4.1.2 气象数据生成 |
2.4.1.3 数据编辑及查询 |
2.4.2 模拟预测 |
3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基于生长模型的棉花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
1 系统的组织结构、内容及功能 |
1.1 系统的组织结构 |
1.2 系统的主要内容 |
1.2.1 数据库系统 |
1.2.2 模型库系统 |
1.2.3 方法库系统 |
1.2.4 人机接口 |
1.3 系统的主要功能 |
1.3.1 文件管理 |
1.3.2 数据管理 |
1.3.3 品种参数调试 |
1.3.4 气象数据生成 |
1.3.5 专家咨询 |
1.3.6 动态模拟 |
1.3.7 方案评估 |
1.3.8 实时调控 |
1.3.9 时空分析 |
1.3.10 系统维护 |
1.3.11 系统帮助 |
2 系统程序设计与实现 |
2.1 系统开发环境及软硬件需求 |
2.2 系统集成的技术原理 |
2.2.1 输入系统设计与实现 |
2.2.2 输出系统设计与实现 |
2.2.3 输入输出系统与数据库的联接 |
2.2.4 模拟预测与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实现 |
3 系统运行测试 |
3.1 数据管理 |
3.2 动态模拟 |
3.3 方案评估 |
3.4 实时调控 |
3.5 时空分析 |
4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1.1 棉花生育期预测模型 |
1.2 棉花器官建成与蕾铃脱落模拟模型 |
1.3 单铃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动态模拟 |
1.4 棉花纤维品质指标的时空分布模拟 |
1.5 棉花生长模拟系统的构建 |
1.6 基于生长模型的棉花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
2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
3 今后的研究设想 |
3.1 麦(油)棉套作共生期温、光、水、肥竞争模拟 |
3.2 棉花纤维品质形成的动态模拟 |
3.3 棉花产量和品质协同提高模拟 |
3.4 数字棉作系统的研究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附录 |
致谢 |
四、对棉花“三黑三黄”的初步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稻品种不同生育类型氮素吸收利用与精确定量施氮参数的研究[D]. 殷春渊. 扬州大学, 2010(02)
- [2]棉花生长模拟与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 陈兵林.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9)
- [3]对棉花“三黑三黄”的初步认识(续)——三、黄黑变化的控制技术[J]. 市农业科学院泥城基总. 农业科技通讯, 1976(06)
- [4]对棉花“三黑三黄”的初步认识[J]. 上海市南汇县农业局. 中国农业科学, 1976(02)
- [5]对棉花“三黑三黄”的初步认识[J]. 上海市农科院学泥城小分队. 农业科技通讯, 1976(02)
- [6]棉花“三黑三黄”及其实践意义[J]. 上海市南汇县农业局. 中国棉花, 197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