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南刚玉科技实业公司最新项目(论文文献综述)
冯书静[1](2020)在《技术史视野中的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温州矾矿指浙江省苍南县矾山镇及周边乡镇的明矾石矿区。本文通过学习借鉴国外工业考古理论与方法,考察温州矾矿大岗山、水尾山和鸡笼山三个矿段的采矿遗址和炼矾遗址,结合历史文献记载、田野调查材料和口述史资料,展开技术史视角中的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本论文不仅弥补了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方面的空白;而且对全面认识和揭示温州矾矿工业遗址、工业考古与技术史的关系,以及工业考古个案研究经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通过文献资料,考察温州矾矿历史沿革,以及特定时期内矾矿的历史影响;结合田野调查和历史文献,探讨各遗址的历史年代问题及遗址布局存在的科学内涵,考察温州矾矿“水浸法”炼矾工艺及设施改进;依据历史文献和口述史资料,复原并绘制焙烧炉炉型结构示意图,展示温州矾矿焙烧及炉型演进情况;比较古今中外炼矾工艺,探讨温州矾矿炼矾工艺技术的独特性;基于本文对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的研究,总结关于工业考古理论与方法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观点如下:保存和复原包含在温州矾矿工业遗址中的信息和数据。系统考察温州矾矿历史沿革,初步确定其历史年代,即温州矾矿明矾业最晚始于明朝永乐九年(1411年)三月庚辰日;清早期为民营生产模式,清中期开始官营,清末出现民营股份制经营模式;民国(1912-1949)期间的经营模式为官督商办;新中国成立后,温州矾矿于1.956年开始社会主义改造,从私营、公私合营逐渐走向国有企业模式。系统梳理中国历代明矾产地分布情况,结合温州矾矿历史阶段的明矾外销,探讨温州矾矿明矾业的历史重要性;发现在一段历史时期内,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温州矾矿明矾业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文化、贸易交流中心。对温州矾矿的采矿遗址和炼矾遗址进行全面而详细的阐释。田野调查研究认为,温州矾矿开采最开始采用露天法,清朝时期采用无留柱窿道法,新中国成立后,开始采用“不规则留柱回采法”。其中,溪光采矿遗址和雪花窟遗址均为无留柱窿道法;溪光采矿遗址约为清代中期或更早,雪花窟采矿遗址大约为晚清时期;水尾山深洋矿洞群和鸡笼山南洋矿洞群均采用“不规则留柱回采法”。对于采矿业来讲,矿产资源本身的储量、质量及开采技术可行性是其工业布局的前提条件,但是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需要却是采矿工业布局的决定因素。新中国成立后,矾矿炼矾车间选址和布局,按照工业地理学理论建设,反映出社会经济、自然资源与环境、科学技术之间的互补与联系。对温州矾矿技术发展特征及内涵进行新解释。综合分析发现,温州矾矿600多年来一直沿用“水浸法”炼矾工艺,其核心为煅烧-风化-溶解-结晶;虽然该工艺比较保守,但其各生产工序的设施在不断演进。其中,借助CAD复原焙烧炉,考察炉型演变序列,阐释业已消逝的传统焙烧技术,为明矾生产工艺过程的特殊见证;结合矾矿明矾产量,对焙烧炉生产技术与明矾产量关进行了新解释。同时,研究发现,20世纪60年代以前,温州矾矿的加温溶解主要采用逆流循环洗涤法;矾矿炼矾场址的各工序按地势由高到低布置,遵照物料运输最省力原则,其对机械化生产前的工厂布局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借鉴西方工业考古的研究理论与方法,将其扩展于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比较分析西方工业考古与温州矾矿工业考古案例研究,本文认为工业考古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通过历史文献考察和田野考古调查,借助多种理论、方法和技术,阐释工业遗址的历史价值、科技内涵等内容。同时,工业考古为技术史研究提供详实的物质证据和数据信息,技术史反过来又有助于工业考古阐释其背后的技术特征及内涵和工业社会等深层次内容。
李占强[2](2014)在《中国制造业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案例研究》文中提出突破性技术创新是中国企业增强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发展日益依赖的技术创新方式,对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创新驱动型经济具有战略意义。突破性技术创新是以一套完全不同的科学原理或工程原理为主要基础和主要驱动力,大幅度提升产品性能或创造全新产品,深刻影响现有市场、产业,或创造新市场、新产业,更好满足顾客需求的长期高风险技术商业化过程。而渐进性技术创新是在现有技术轨道内和技术范式下,通过累积性的持续技术改进实现技术创新,它是大多数企业采用和最常见的技术创新方式。与渐进性技术创新相比,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特性是:创新难度大、投入高、创新周期长、高收益、高风险、低成功率。绝大多数企业视突破性技术创新为畏途、避而远之,主要原因在于对突破性技术创新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不到位,未能构建体现该规律本质的有效的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因此,推动突破性技术创新成功商业化的有效机制就成为贯穿本研究的中心问题。本文系统研究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理论及相关理论,以制造业的突破性技术创新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了影响突破性技术创新成功的主要因素及突破性技术创新成功商业化的有效机制,通过多案例研究及跨案例比较研究验证、完善、发展理论,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研究主要发现是:一是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突破性技术、突破性营销、风险资本。突破性技术创新活动是企业系统、长期的整体协同活动,但上述三个因素更具战略性和决定性。突破性技术是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基础和根本动力,突破性营销主要解决技术创新价值的市场方向和市场实现问题,它常与突破性技术协同发展,风险资本是主要投资高风险高收益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二是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中介因素是突破性产品和商业模式。突破性产品是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直接成果,通过向顾客成功销售它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价值,从而获得创新成功。商业模式是高效率地发现、创造、传递和回收突破性技术创新价值的商业系统。突破性产品主要承载突破性技术创新中隐含的技术开发逻辑链,商业模式主要承载突破性技术创新中隐含的商业逻辑链。突破性产品是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物化中介,商业模式是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商业化中介。突破性产品和商业模式在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中通过突破性技术开发逻辑链与商业逻辑链的互动、协同、冲突等推进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形成,从而促进突破性技术创新发展。三是在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中,突破性技术、突破性营销和风险资本推进突破性技术创新发展,并通过突破性产品及其商业模式的中介作用影响创新绩效,在它们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商业化机制,该机制是推动突破性技术创新成功发展的有效机制。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是:一是构建了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的整合逻辑框架,认为在突破性技术创新中核心技术、支撑技术、互补技术共生发展,为深入研究和提高突破性技术创新商业化成功率提供了理论和行动指南。二是将商业模式解构为相互作用的内部价值创造系统模块、供应商价值创造系统模块、顾客价值创造系统模块、外部互补价值创造模块,商业模式是推动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重要中介机制之一。三是将突破性营销能力解构为领先用户开发能力、突破性价值传递能力和创新性市场开发能力,应重点发展此三种能力加速突破性营销能力成长。
王华民[3](2012)在《中国稀土产业组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稀土材料在发展高新技术和国防尖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中发挥着重要的战略性作用。稀土产品分为原材料、深加工和功能性产品三大类。我国稀土资源具有得天独厚优势,品种齐全、分布集中、综合利用价值高。稀土产业发展规模越来越大,且增速较快,已形成南北“两大体系”和内蒙、江西、四川“三大基地”,中国成为国际上稀土最大的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我国稀土产业存在组织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低、产品附加值不高、战略储备不够和环保问题严重等突出问题。需要深入剖析稀土产业组织的内在关联性,选择适合稀土产业发展的组织模式,制定适合我国国情和稀土行业特性的产业政策及规划,多角度、全方位进行研究并加以逐步解决。本博士文研究目的是探索我国稀土产业组织的内在规律和联系,为提升稀土产业国际竞争力,维护我国经济和稀土产业安全,促进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导向和政策建议。通过对各个不同时期和不同流派的产业组织理论进行概述和比较分析,结合我国稀土产业现状,提出中国稀土产业组织研究新范式,具体分为REP、SCP、CCP三大模块。REP模块对稀土产业组织的市场资源、市场环境、市场政策进行研究。中国不仅是世界稀土资源大国,而且在稀土资源的质量、品种和可利用性等许多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中国稀土矿生产产量大,产能足够。世界和中国稀土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向高新技术领域发展。SCP模块对稀土产业组织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进行研究。根据集中度值计算,表明目前我国稀土产业、稀土矿产品和稀土金属三个领域分别处于低寡占水平、高集中寡占型和中度寡占型三种不同类型。稀土产业目前经济性和非经济性市场进入壁垒都存在。我国稀土企业一体化行为以水平一体化为主,横向一体化趋势加强,混合一体化是发展目标。CCP模块对稀土产业组织的集中、创新、合作策略进行研究。在前述研究基础上选择内蒙古包头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验证该研究范式在具体地区运用时的可行性与适宜性。最后本文从稀土资源管理、稀土产业结构、技术、产业组织、产业布局、产业技术、产业安全、产业升级等七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王鹏飞[4](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任伟伟[5](2012)在《南京国民政府社会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代中国政府社会调查肇始于清末新政时期,中经北京政府时期,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形成规模,并对中国近代化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整体认知近代政府社会调查在社会变迁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考察的对象,主要是南京国民政府主持的社会调查,所依靠的资料主要包括当时政府各机关公布的调查报告、各省市政府出版的政府公报和市政公报、各省市建设厅出版的建设公报、政府各调查统计机构出版的调查统计刊物以及一些商业刊物,比如《银行周报》、《工商半月刊》等,此外还包括一些档案资料。整体研究与个案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相结合是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文章首先对于南京国民政府社会调查进行了整体研究,然后选取了资源委员会、地质调查所作为个案进行考察,并且将山东省政府作为地方政府的典型进行分析,力求点面结合,全面展示南京政府社会调查的整体面貌;另外本文分别对南京国民政府、地质调查所和山东省政府的社会调查数量作了统计,并在此基础上作出进一步分析,力求反映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社会调查的整体状况和特点。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出于建国的需要,对社会调查的重要性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由此促成了政府社会调查的大规模开展。就时间而言,1929年政府社会调查数量开始大幅上升,1935年骤然下降;就地域来讲,1937年之前全国各省区几乎均有调查,但多寡不一,调查大多集中在政治、经济、文化发达的省区,但是1937年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调查向西部地区倾斜;就内容而言,政府社会调查内容丰富,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其中经济调查数量最多,其次是社会调查。社会需求是政府调查勃兴的直接动因以及与社会行政、社会改良关系密切是南京政府社会调查的两大基本特点。其中,行政与社会调查的关系是最为根本的,政府青睐社会调查的最主要原因是要通过调查社会事实为其施政提供数字化的依据。社会调查与政府政策制定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但有时由于条件所限,又会出现“因果不对称性”的特点。受历史条件所限,南京国民政府社会调查活动及结果不可避免地存在种种缺陷,但是不能因此抹杀其贡献尤其是不能否定其折射出的科学执政的现代理念。在个案分析方面中央主要选取了资源委员会和地质调查所这两个重要机构来透视南京国民政府社会调查与中国近代经济发展以及近代科学进步之间的关系。资源委员会是一个国防备战机构,也是系统地对中国进行基本国势调查的最为重要的政府机构。它的前身是国防设计委员会,在其成立之初就定位于国防建设的调查研究以及计划工作,尽管随着调查工作的完成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其任务转向重工业建设,但不可否认的是,该会从事的调查工作为中国的工业发展以及国防备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通过对资源委员会社会调查的总体分析,透视政府调查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通过资源委员会开展的中国第一次全国工业调查及句容县人口农业总调查来探讨该会在社会调查过程中具体运作方式、其中所凸显的机构以及制度的作用,并分析其优缺点,从而为真实地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社会调查提供范本。地质调查所是中国近代科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机构,以丁文江、翁文灏为首的地质学奠基人在地质调查方面呕心沥血。本文依据有关资料,对于该所的地质调查数量进行了统计分析,以全面考察其整体的发展状况以及对于地球科学发展的影响,并且透过对丁文江、翁文灏等人毕生地质调查的实践来凸显地质调查在地质学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从而进一步考察社会调查与中国近代科学进步的关系。在地方个案中,论文选取了山东省政府社会调查作为考察对象,以展示当时政府社会调查在地方的推行和开展情况。山东省政府社会调查并非颇具典型性,但是山东省政府自身具有典型性,尤其是在1930-1937年韩复榘主鲁时期。这一时期,山东省政府与南京国民党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极其微妙,军阀出身的韩复榘极力维护其独立王国的利益,在原则性问题上不惜与蒋介石分庭抗礼,但是在发展山东地方经济方面,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社会调查作为政府开展各项事业的基础性工作此时也颇受青睐,这一方面是中国近代化发展趋势使然,另一方面也是深受南京中央政府的影响以及履行中央政府行政命令的结果。本文通过相关资料对于山东省政府社会调查数量进行了统计分析,重点考察了其调查类型、方式以及特征,并且通过邹平县人口调查来具体窥探社会调查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从政治角度来讲,国民政府并非进步政治势力,山东省政府与南京中央政府存在一些矛盾,但是两者在科学执政方面的理念是一致的,在发展中国方面的步伐也是一致的,所以不能一味简单地否定国民党执政和地方军阀执政。判断一个政权的得失除考察其政治取向外,还应当看其是否有着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举措,并对这些举措进行分析。从总体上看,南京国民政府主持的社会调查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规模最大、体系较为完备、影响深远的政府调查行为。它体现了科学执政的现代理念,为国民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的进步。
符戈[6](2003)在《中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民营企业的融资为研究对象,从金融体制分析和民营企业行为两个角度,分析和研究民营企业的融资行为特征和进一步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和融资行为的思路。全文共分为六章,主要采用了唯物辩证法和统计实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文章以分析一般企业融资的过程、渠道与障碍为起点,在理论研究民营企业的融资结构及其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具体剖析和揭示了我国民营企业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困难以及相关的原因,同时有针对性的了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思路。文中提出了一系列有创见的观点和建议,如:民营企业融资中的障碍是体制性障碍和相关市场主体的障碍,直接融资中的障碍是在政府隐性担保契约下,软预算约束的国有企业在证券市场上排挤了硬预算约束的民营企业;民营企业选择不同的融资结构,目的在于获得最佳的委托代理成本和控制权的平衡,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融资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民营企业最优的融资顺序安排应该是:内部集资——发行债券——发行股票——银行贷款;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结构不合理,首要的原因是体制性的限制;在完善民营企业产权制度的基础上开“绿灯”;民营企业上市融资需要股票市场的制度创新等等。
杨赟[7](2004)在《并购对象的选择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范巧玲[8](2006)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世界银行对全球银行业危机的研究表明,导致银行破产的主要原因是信用风险。而信用风险评级作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关键性环节,其模型的构建与使用,正在成为全球银行业风险管理的研究重点。本论文在借鉴发达国家信用风险评级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所处的金融环境,探讨适合我国实际的评级模型与方法。首先,本文研究了信用风险评级的定义及其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要求,把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确立为风险管理的核心;同时,通过研究我国现有五级分类法,找出了我国目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体系的不足之处。其次,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评级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对信用等级重新进行了界定,采用了十级分类法。在财务指标的分析中,运用因子分析法选取了7个财务指标以建立基础等级模型,同时,为了补充和修正财务指标体系的不足,选取了4个非财务指标建立校正模型。最后,对信用风险评级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根据层位评价理论,建立基于财务指标的基础信用等级模型和基于非财务指标的校正信用等级模型,然后运用Fisher判别分析法分别建立判别函数,并依据两点假定,将基础模型与校正模型整合为一个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实证分析,得出该模型对信用评级的判别准确率和判别趋势,结果为:基础等级模型对风险的总体判别准确率为73.8%,对前四级和后三级的判别准确率要高于中间的三级。将校正模型整合到基础模型后,对风险的总体判别准确率提高到76.3%,且对每一级的判别准确率都高于整合前的模型,对风险的判别趋势也相同。
曾璘[9](2001)在《证券市场中机构投资的发展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2001年中期开始,我国证券市场进入深度调整阶段,人气低落,多有悲观情绪,对证券市场的发展失去了信心。我们认为,我国证券市场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就目前来看,缺少规范的机构投资者已成为约束市场发展的“瓶颈”因素。只有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才能推动证券市场的繁荣和经济的增长。 论文试从机构投资的一般概况、国外机构投资的现状出发,对我国机构投资进行了全面解剖,以此为基础,从经济学角度对机构投资进行了深入的制度分析,最后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第一章对我国机构投资者作了一般性描述。在介绍机构投资者的概念和分类之后,分析了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和对市场的影响,并结合我国机构投资的发展概貌,认为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已成为必然趋势。最后考察了机构投资者的诸多意义。 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发达国家机构投资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在描绘西方机构投资的概貌之后,主要以美国为例,探讨了共同基金发展经验关键在于投资品种的不断创新和服务的创新。制度上,重点讨论了独立董事制度在基金业中的作用。 第三章按照投资主体对我国机构投资者现状作了全面而深刻的解析,针对实践中出现的前沿问题,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开放式基金替代封闭式基金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潮流,其高风险特征尤其需要引起警惕。面对WTO,各类券商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以业务重组和资本重组为主导,实现第二次创业。接着论述了保险基金、社保基金和私募基金,最后,实事求是地剖析了当前机构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从制度层面上,运用博奕、委托代理等经济学理论,深入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内部各方以及和监管部门之间的博奕均衡,重点探讨了内部人控制行为,封闭式基金与开放式基金的制度比较等,试图从制度上解决机构投资的委托代理问题。 第五章是全文的逻辑归宿,提出了发展机构投资的基本思路。以此为中心,提出了加快机构投资发展的建议、政策途径,同时,营造发展机构投资的外部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
毛思萌[10](2013)在《铁钴镍氧化物纳米粉作为硫—氧SOFC阳极催化剂的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硫-氧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是以硫蒸气或SO2为燃料,以SO3气体为氧化产物的一类新型燃料电池。本文采用α-Fe2O3、Fe3O4、Co3O4和NiO四种铁钴镍氧化物纳米粉作为阳极催化剂,以Na2SO4(25wt%)-YSZ为复合电解质,组装成高温硫-氧SOFC单电池。分别以硫蒸气和SO2为燃料气体,测试了开路电压随温度的变化关系,确定了单电池采用不同阳极催化剂时的最佳工作温度。在单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状态下接入可变电阻,组装成电路回路,分别测试外接电阻变化时电路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本文所采用的阴极材料是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的La0.7Sr0.3MnO3粉体。通过XRD和TEM技术对所制备的粉体进行了技术表征,XRD分析结果表明,粉体的衍射峰分布窄、强度好、未出现杂峰,产物纯度较高;TEM图像结果表明,制备的LSM粉体平均粒径在200nm左右,而且粒径大小比较均匀。采用干压法制备Na2SO4(25wt%)-YSZ高温复合电解质基片,将干燥后的复合电解质基片放入箱式高温电阻炉中升温至1350℃的最佳烧结温度进行焙烧,采用涂覆法在烧结后的电解质基片两面涂覆电极涂层,其中铁钴镍氧化物纳米粉为电池阳极催化剂、La0.7Sr0.3MnO3为电池阴极催化剂,经烧结工艺后制成单电池三合一组件,再以刚玉管为支撑体,组装出硫-氧SOFC发电系统。以硫蒸汽为燃料时,测试单电池开路电压从大到小依次为:Co3O4>NiO>Fe3O4>α-Fe2O3。其中以Co3O4为催化剂的单电池在最佳工作温度780℃达到最大开路电压为815mV,当外接电阻值为0时,短路电流密度为146.53mA·cm-2;当外接电阻值为90时,单电池的输出功率密度最大为37.76mW·cm-2,此时电流密度为90.14mA·cm-2。以SO2为燃料时,电池开路电压从大到小依旧为:Co3O4>NiO>Fe3O4>α-Fe2O3。此时,以Co3O4为催化剂的单电池在690℃达到最大开路电压为372mV,当外接电阻值为0时,短路电流密度为44.11mA·cm-2;当外接电阻值为100时,单电池的输出功率密度最大为7.87mW·cm-2,此时电流密度为18.81mA·cm-2。实验表明,无论是以硫蒸气还是以SO2为燃料,这四种铁钴镍氧化物纳米粉的催化效果都是以Co3O4的催化效果为最佳。
二、湖南刚玉科技实业公司最新项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南刚玉科技实业公司最新项目(论文提纲范文)
(1)技术史视野中的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1.1 工业考古研究 |
1.1.1 工业考古的起源与发展 |
1.1.2 国外工业考古研究 |
1.1.3 国内工业考古研究 |
1.2 明矾史研究 |
1.2.1 国外明矾史研究 |
1.2.2 国内明矾史研究 |
1.3 温州矾矿相关研究 |
1.4 小结 |
2 论文选题 |
2.1 研究内容及意义 |
2.2 研究思路及框架 |
2.3 研究方法 |
2.4 史料来源 |
2.5 创新点 |
3 温州矾矿历史文献考察 |
3.1 地理、地质概况 |
3.2 历史沿革 |
3.2.1 明清时期 |
3.2.2 民国时期(1912-1949) |
3.2.3 新中国成立后 |
3.3 生产状况 |
3.4 运输销售 |
3.5 采矿炼矾工艺技术 |
3.5.1 采矿工艺技术 |
3.5.2 主要炼矾工艺技术 |
3.5.3 其他炼矾工艺技术 |
3.6 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治理 |
3.6.1 资源综合利用 |
3.6.2 矿区整改及环境治理 |
3.7 工人教育及企业办社会 |
3.8 小结 |
4 温州矾矿田野考古调查 |
4.1 采矿遗址 |
4.1.1 溪光采矿遗址 |
4.1.2 水尾山采矿遗址 |
4.1.3 雪花窟采矿遗址 |
4.1.4 南洋400平硐 |
4.1.5 南洋312平硐 |
4.2 炼矾遗址 |
4.2.1 鸡角岭炼矾遗址 |
4.2.2 溪光炼矾遗址 |
4.2.3 福德湾炼矾遗址 |
4.2.4 主厂区炼矾遗址 |
4.2.5 其他炼矾遗址 |
4.3 小结 |
5 温州矾矿炼矾工艺及设施演进 |
5.1 “水浸法”炼矾工艺化学原理 |
5.2 焙烧及其设施 |
5.2.1 第一代焙烧炉 |
5.2.2 第二代焙烧炉 |
5.2.3 第三代焙烧炉 |
5.2.4 第四代焙烧炉 |
5.3 风化及其设施 |
5.3.1 无底木桶浸取设施 |
5.3.2 石-竹-草结构风化车间 |
5.3.3 砖-瓦-木结构风化车间 |
5.4 溶解及其设施 |
5.4.1 逆流循环洗涤溶解 |
5.4.2 滚筒洗砂-蒸汽加温溶解 |
5.5 结晶及其设施 |
5.5.1 简易结晶设施 |
5.5.2 矿硐内结晶设施 |
5.5.3 半机械化结晶设施 |
5.6 小结 |
6 讨论 |
6.1 温州矾矿历史价值 |
6.1.1 遗址年代问题 |
6.1.2 温州矾矿在中国明矾石矿中的历史情况 |
6.1.3 历史时期内的明矾外销 |
6.2 温州矾矿技术价值 |
6.2.1 炼矾工艺技术特征及内涵 |
6.2.2 焙烧炉演变序列 |
6.2.3 中外非金属矿工业遗存比较 |
6.3 工业考古的几点思考 |
6.3.1 基于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
6.3.2 中国工业考古与工业遗产之关系 |
7 结语 |
7.1 基本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17-2019年间对温州矾矿相关人员的采访情况 |
附录B 温州矾矿老窑(即二代焙烧炉)二十四工种岗位资料 |
附录C 解放前温州矾矿使用的部分生产工具草图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中国制造业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现实背景 |
二、理论背景 |
第二节 研究问题和研究价值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价值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主要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技术路线和总体结构 |
一、研究的技术路线 |
二、总体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创新理论 |
一、宏观创新理论 |
二、创新网络理论 |
三、开放式创新理论 |
第二节 技术创新基础理论 |
一、技术创新定义 |
二、技术创新动因 |
三、技术创新过程理论 |
四、技术创新链理论 |
五、研发(R&D)理论 |
第三节 技术创新理论的新发展 |
一、突破性技术创新概念 |
二、外围创新理论 |
三、技术创新商业化理论 |
第四节 突破性技术创新相关理论 |
一、突破性营销理论 |
二、风险资本理论 |
三、商业模式理论 |
四、产品创新理论 |
第五节 理论述评及展望 |
一、创新理论述评与展望 |
二、技术创新基础理论述评与展望 |
三、技术创新理论核心一外围发展阶段述评与展望 |
第三章 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的理论模型构建 |
第一节 机制及机制功能 |
一、机制的涵义 |
二、机制的特点和功能 |
第二节 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构建 |
一、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驱动机制 |
二、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中介机制 |
三、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绩效机制 |
四、产业环境影响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
五、国家创新系统影响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
第三节 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的运作及功能 |
一、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的形成 |
二、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的主要机能 |
第四章 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驱动机制 |
第一节 突破性技术机能 |
一、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 |
二、自主技术开发 |
三、外部获取技术 |
四、突破性技术开发管理 |
五、突破性技术机能的作用机制 |
第二节 突破性营销机能 |
一、突破性营销及其机能 |
二、突破性营销的主要任务 |
三、突破性营销管理 |
四、突破性营销机能的作用机制 |
第三节 风险资本及其机制 |
一、风险资本及其特点 |
二、风险资本机制 |
第五章 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中介机制 |
第一节 突破性产品的中介机制 |
一、突破性产品及其开发 |
二、突破性技术影响突破性产品的机制 |
三、突破性营销影响突破性产品的机制 |
四、风险资本影响突破性产品的机制 |
五、商业模式影响突破性产品的机制 |
六、突破性产品影响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
第二节 商业模式的中介机制 |
一、商业模式的构建及功能 |
二、突破性技术影响商业模式的机制 |
三、突破性营销影响商业模式的机制 |
四、风险资本影响商业模式的机制 |
五、突破性产品影响商业模式的机制 |
六、商业模式影响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
第六章 案例研究设计 |
第一节 案例研究方法理论 |
一、案例研究法起源及发展概述 |
二、案例研究法在管理学中的应用 |
三、案例研究法的基本理论原则 |
第二节 案例研究部署 |
一、本案例研究方法论及研究流程 |
二、案例研究背景和案例企业选择的主要标准 |
第七章 天士力突破性技术创新案例研究 |
第一节 复方丹参滴丸突破性技术创新背景 |
一、中药现代化的时代背景 |
二、中药现代化的含义及进展 |
第二节 复方丹参滴丸突破性技术创新 |
一、复方丹参滴丸概况 |
二、复方丹参滴丸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 |
第三节 复方丹参滴丸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机制 |
一、突破性技术影响复方丹参滴丸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
二、突破性营销影响复方丹参滴丸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
三、风险资本影响复方丹参滴丸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
四、复方丹参滴丸在突破性技术创新中的中介机制 |
五、商业模式在突破性技术创新中的中介机制 |
第八章 三一重工突破性技术创新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拖泵和泵车突破性技术创新背景 |
第二节 拖泵和泵车突破性技术创新 |
一、混凝土泵送技术及其产品 |
二、拖泵和泵车的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 |
第三节 拖泵和泵车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机制 |
一、突破性技术影响拖泵和泵车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
二、突破性营销影响拖泵和泵车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
三、风险资本影响拖泵和泵车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
四、拖泵和泵车在突破性技术创新中的中介机制 |
五、商业模式在突破性技术创新中的中介机制 |
第九章 大族激光突破性技术创新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激光打标机突破性技术创新背景 |
一、激光技术及激光加工技术 |
二、世界及中国激光加工设备产业发展 |
三、国家政策支持 |
第二节 激光打标机突破性技术创新 |
一、激光打标技术及产品 |
二、激光打标机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 |
第三节 激光打标机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机制 |
一、突破性技术影响激光打标机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
二、突破性营销影响激光打标机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
三、风险资本影响激光打标机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
四、激光打标机在突破性技术创新中的中介机制 |
五、商业模式在突破性技术创新中的中介机制 |
第十章 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的跨案例比较 |
第一节 案例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背景及外部环境比较 |
一、突破性技术创新背景比较 |
二、外部环境比较 |
第二节 案例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比较 |
一、主要驱动机制比较 |
二、主要中介机制比较 |
三、绩效机制比较 |
第三节 跨案例研究结论及案例研究新发现 |
一、跨案例研究结论 |
二、案例研究新发现 |
第四节 案例研究评估 |
一、建构效度评估 |
二、内在效度评估 |
三、外在效度评估 |
四、信度评估 |
第十一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主要创新点和研究意义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
一、研究的主要局限 |
二、未来研究方向 |
附录 |
附录A 沪深A股上市公司突破性产品概览 |
附录B 案例研究方案 |
附录C 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中国稀土产业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依据 |
1.1.1 我国稀土资源概况 |
1.1.2 我国稀土产业概况 |
1.1.3 国家对稀土产业的相关政策概述 |
1.1.4 我国稀土产业存在的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产业组织理论研究 |
1.2.2 国内产业组织理论研究 |
1.2.3 相关概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预期创新性研究成果 |
1.5.1 主要研究成果 |
1.5.2 创新性认识 |
2 研究对象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稀土 |
2.1.1 稀土的发现与命名 |
2.1.2 稀土元素的分组 |
2.1.3 稀土的性质与用途 |
2.2 稀土产业 |
2.2.1 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
2.2.2 产业的划分与层次 |
2.2.3 稀土产业的概念 |
2.2.4 稀土产业的定位和分类 |
2.2.5 稀土产业的发展历程 |
2.3 产业组织及相关理论 |
2.3.1 组织的相关概念 |
2.3.2 产业组织及其理论 |
2.3.3 产业组织理论的渊源 |
2.3.4 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流派 |
2.3.5 产业组织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国稀土产业发展概况 |
3.1 世界稀土资源分布与特点 |
3.1.1 世界稀土资源分布 |
3.1.2 世界稀土资源特征 |
3.1.3 稀土储量动态性 |
3.2 中国稀土资源分布及特点 |
3.2.1 中国稀土资源分布 |
3.2.2 中国稀土资源特点 |
3.3 中国稀土产业发展阶段及规模 |
3.4 稀土产品结构与产量 |
3.4.1 稀土产品结构 |
3.4.2 稀土精矿产品产量 |
3.4.3 稀土冶炼分离产品 |
3.4.4 稀土金属与合金 |
3.5 中国稀土产业布局 |
3.5.1 “两大体系” |
3.5.2 “三大基地” |
3.6 本章小结 |
4 中国稀土产业组织 REP 分析 |
4.1 产业组织 REP 分析 |
4.2 稀土产业组织的市场资源分析 |
4.2.1 稀土矿床的成因、类型 |
4.2.2 我国稀土矿床的空间分布 |
4.2.3 稀土矿床的时间分布 |
4.2.4 稀土矿床的成矿机制 |
4.2.5 稀土储量分析 |
4.3 稀土产业组织的市场环境分析 |
4.3.1 国际稀土市场供给分析 |
4.3.2 国内稀土市场供给分析 |
4.3.3 中国稀土产品出口分析 |
4.3.4 国际稀土产业市场需求分析 |
4.3.5 国内稀土市场需求分析 |
4.3.6 稀土产业市场价格分析 |
4.4 稀土产业组织的市场政策分析 |
4.4.1 稀土产业管制政策概述 |
4.4.2 出口配额管制 |
4.4.3 出口退税 |
4.4.4 行业准入政策 |
4.4.5 稀土战略储备政策 |
4.4.6 稀土产业技术政策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国稀土产业组织 SCP 分析 |
5.1 产业组织 SCP 分析 |
5.2 中国稀土产业组织市场结构分析 |
5.2.1 市场集中度 |
5.2.2 产品差异化 |
5.2.3 进入壁垒 |
5.3 稀土产业市场行为分析 |
5.3.1 一体化行为 |
5.3.2 中国稀土产业一体化行为分析 |
5.3.3 国际化行为 |
5.3.4 营销定价行为 |
5.4 市场绩效分析 |
5.4.1 规模经济 |
5.4.2 国际竞争力 |
5.5 本章小结 |
6 中国稀土产业组织 CCP 分析 |
6.1 模块化理论在产业组织研究中的应用 |
6.2 CCP 模块与稀土产业组织研究 |
6.3 集中策略 |
6.3.1 规模化策略行为 |
6.3.2 一体化策略行为 |
6.3.3 集约化生产 |
6.4 创新策略 |
6.4.1 生产技术创新 |
6.4.2 组织创新 |
6.5 合作策略 |
6.5.1 国内合作 |
6.5.2 国际合作 |
6.5.3 稀土资源国际化合作 |
6.5.4 稀土产品国际化战略 |
6.6 稀土产业组织 3P 关系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7 内蒙古包头稀土产业组织实证研究 |
7.1 内蒙古包头稀土产业现状 |
7.2 内蒙古稀土产业组织 REP 分析 |
7.2.1 市场资源分析 |
7.2.2 市场环境分析 |
7.2.3 市场政策分析 |
7.3 内蒙古包头稀土产业组织 SCP 分析 |
7.3.1 市场结构分析 |
7.3.2 市场行为分析 |
7.3.3 市场绩效分析 |
7.4 包头稀土产业组织 CCP 分析 |
7.5 市场竞争力分析 |
7.5.1 优势与劣势分析 |
7.5.2 提升稀土产业整体竞争力的途径 |
7.6 本章小结 |
8 促进中国稀土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8.1 产业结构政策 |
8.1.1 制订《中国稀土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
8.1.2 相关部门的政策协同保障 |
8.1.3 进出口贸易政策 |
8.2 产业布局政策 |
8.2.1 产业布局思路 |
8.2.2 产业布局途径 |
8.3 产业集群政策 |
8.3.1 企业整合,资产重组 |
8.3.2 优化资源配置,协同开发 |
8.4 产业组织政策 |
8.4.1 组建多级稀土行业协会 |
8.4.2 企业准入门槛政策 |
8.4.3 防止过度竞争和垄断政策 |
8.5 产业技术政策 |
8.5.1 稀土开发技术 |
8.5.2 科研扶持 |
8.6 产业目标政策 |
8.6.1 整顿、规范稀土矿产地开发秩序 |
8.6.2 实施稀土战略元素动态储备机制 |
8.6.3 坚持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 |
8.6.4 成立“中国稀土产业扶持基金 |
8.7 产业升级政策 |
8.8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南京国民政府社会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综述 |
三、指导理论与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思路与结构 |
五、难点与创新点 |
六、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南京国民政府社会调查的活跃 |
第一节 活跃的数量表现:一个统计分析 |
一、调查的总量 |
二、调查的区域分布 |
三、调查的内容分布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社会调查的基本特点 |
一、社会需求是政府社会调查勃兴的直接动因 |
二、政府社会调查与社会行政、社会改良关系密切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社会调查的主要类型与方法 |
一、社会调查的类型划分 |
二、社会调查的方式方法探讨 |
第四节 政府社会调查存在的问题及其示范作用 |
一、社会调查问题分析 |
二、社会调查的示范作用分析 |
第五节 社会调查与政府政策制定之间的关系 |
一、有效社会调查与政府政策制定的科学性之间具有“正相关性” |
二、社会调查与政府政策制定之间具有“因果不对称性” |
第二章 国防设计委员会—资源委员会社会调查与南京国民政府经济建设关系探究 |
第一节 国防设计委员会—资源委员会社会调查工作总体状况 |
一、实施资源调查的原因 |
二、国防设计委员会时期社会调查工作状况 |
三、资源委员会时期社会调查工作状况 |
四、国防设计委员会—资源委员会社会调查的特点以及不足 |
五、国防设计委员会—资源委员会社会调查之于经济建设的价值 |
第二节 国防设计委员会—资源委员会全国性调查模式探究—以1932年中国工业调查为例 |
一、工业调查的背景、必要性以及过程分析 |
二、工业调查的结论分析 |
三、工业调查之问题分析 |
第三节 国防设计委员会—资源委员会地方性调查模式探究—以句容县人口农业总调查为例 |
一、调查背景 |
二、调查的方式方法探讨 |
三、调查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
四、调查的影响 |
第三章 地质调查所地质调查与南京国民政府工矿业发展关系探究 |
第一节 地质调查所地质调查总体状况 |
一、地质调查的统计分析 |
二、地质调查的基本特点 |
三、地质调查付出的巨大代价 |
第二节 翁文灏与中国近代地质调查 |
一、翁文灏钟情地质调查的原因 |
二、翁文灏地质调查的成就 |
三、对翁文灏地质调查的评价 |
第三节 丁文江与中国近代地质调查 |
一、丁文江地质调查的成就 |
二、丁文江地质调查对于科学发展的重大贡献 |
三、丁文江地质调查的特点 |
四、丁文江工作态度以及工作方法探讨 |
第四节 南京政府启用丁文江、翁文灏的原因分析 |
一、思想渊源 |
二、知识分子自身的尝试 |
三、政府自身的需要 |
第四章 地方政府社会调查模式之考察:以山东省政府社会调查为例 |
第一节 山东省政府社会调查的总体状况 |
一、社会调查的总量:一个统计分析 |
二、社会调查的类型及方式 |
三、社会调查的主要特征 |
第二节 以邹平实验县户口调查为例窥探政府调查方法 |
一、调查缘起 |
二、调查的主要特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分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中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主题与背景 |
第二节 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结构 |
第二章 民营企业融资的渠道与障碍 |
第一节 民营企业融资的渠道 |
第二节 民营企业融资的障碍 |
第三章 民营企业的鬲虫资结构与影响 |
第一节 融资结构、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 |
第二节 西方融资结构理论及对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的启示 |
第三节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结构的特点及其影响 |
第四章 民营企业的间接融资 |
第一节 我国民营企业间接融资现状 |
第二节 民营企业间接融资的发展趋势 |
第五章 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一):债券融资 |
第一节 债券融资与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 |
第二节 民营企业债券融资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障碍 |
第三节 创造条件,促进民营企业的债券融资 |
第六章 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二):上市股票融资 |
第一节 民营企业上市股票融资的现状 |
第二节 民营企业上市股票融资的策略、程序 |
第三节 推进制度创新,为民营企业上市股票融资创造条件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内容结构 |
第2章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概述 |
2.1 信用风险 |
2.2 信用风险评级 |
2.3 巴塞尔协议与银行信用风险评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现状 |
3.1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现状分析 |
3.2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体系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指标体系构建 |
4.1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
4.2 信用风险等级界定 |
4.3 指标选择 |
4.4 因子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模型构建 |
5.1 构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模型的基本方法 |
5.2 模型构建 |
5.3 实证分析 |
5.4 模型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结 论 |
附 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 谢 |
作者简介 |
(9)证券市场中机构投资的发展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机构投资概述 |
1.1 机构投资的概念和分类 |
1.2 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和对市场的影响 |
1.3 机构投资者的发展简况 |
1.4 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意义 |
2 国外机构投资的发展及启示 |
2.1 国外机构投资概述 |
2.2 当代美国共同基金业及启示 |
2.3 美国投资基金的独立董事制度及启示 |
3 机构投资的现状分析 |
3.1 证券投资基金 |
3.2 券商 |
3.3 保险基金 |
3.4 私募基金 |
3.5 正确认识机构投资者 |
4 机构投资的经济学分析 |
4.1 证券投资基金业的内部人控制行为分析 |
4.2 封闭式基金与开放式基金: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比较分析 |
4.3 证监会与基金管理公司的博弈均衡 |
4.4 机构投资与公司治理 |
5 机构投资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
5.1 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机构投资者 |
5.2 机构投资者的发展思路 |
5.3 发展机构投资的建议 |
5.4 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政策途径 |
5.5 营造发展机构投资者的外部环境 |
6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铁钴镍氧化物纳米粉作为硫—氧SOFC阳极催化剂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研究概况 |
1.1.1 国外研究概况 |
1.1.2 国内研究概况 |
1.2 SOFC 工作原理 |
1.3 SOFC 阳极材料 |
1.3.1 金属阳极材料 |
1.3.2 金属陶瓷复合阳极材料 |
1.3.3 混合导体阳极材料 |
1.4 SOFC 阴极材料 |
1.4.1 LaMnO_3阴极材料 |
1.4.2 La_(1-x)Sr_xCo_(1-y)Fe_yO_(3-δ)系阴极材料 |
1.4.3 新型阴极材料 |
1.5 SOFC 电解质材料 |
1.5.1 氧化锆系电解质材料 |
1.5.2 氧化铈系电解质材料 |
1.5.3 LaGaO_3系电解质材料 |
1.6 铁钴镍氧化物纳米粉性质研究与应用 |
1.6.1 铁钴镍氧化物纳米粉的性质 |
1.6.2 铁钴镍氧化物纳米粉的用途 |
1.6.2.1 在磁学领域的应用 |
1.6.2.2 在催化剂领域的应用 |
1.6.2.3 在电化学领域的应用 |
1.7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粉体的制备与表征 |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设备 |
2.2 粉体的制备 |
2.3 检测方法 |
2.3.1 X 射线衍射分析 |
2.3.2 形貌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X 射线衍射分析 |
2.4.2 透射电镜(TEM)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硫-氧SOFC 单电池发电系统的制作 |
3.1 实验方案 |
3.2 实验步骤 |
3.2.1 SOFC 单电池发电系统的制作 |
3.2.2 单电池三合一组件的制作 |
3.2.2.1 电极浆料的制备 |
3.2.2.2 电解质片的制作 |
3.2.2.3 电极涂层的制作 |
3.2.2.4 电极涂层的烧结 |
3.2.3 单电池组装 |
3.2.3.1 单电池的结构设计 |
3.2.3.2 集流网的焊接 |
3.2.3.3 单电池的密封 |
3.2.3.4 单电池的组装 |
3.2.4 SOFC 单电池的测试设计与组装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影响电极浆料质量的主要因素 |
3.3.2 电极涂层制作过程中的缺陷分析与控制 |
3.3.3 电极涂层烧结缺陷分析与控制 |
3.3.4 Na_2SO_4(25wt%)-YSZ 电解质烧结温度的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铁钴镍氧化物纳米粉阳极催化剂电性能的研究 |
4.1 理论电压值的计算 |
4.1.1 以硫蒸气为燃料时理论电压值的计算 |
4.1.2 以 SO_2为燃料时理论电压值的计算 |
4.2 铁钴镍氧化物纳米粉阳极催化剂的电性能 |
4.2.1 以硫蒸气为燃料的单电池电性能的研究 |
4.2.1.1 温度对开路电压的影响 |
4.2.1.2 最佳工作状态 |
4.2.2 以 SO_2为燃料的单电池电性能的研究 |
4.2.2.1 温度对开路电压的影响 |
4.2.2.2 最佳工作状态 |
4.3 对经历热循环后的阳极催化剂分析 |
4.3.1 以硫蒸气为燃料时经历热循环后的阳极催化剂分析 |
4.3.2 以 SO_2为燃料时经历热循环后的阳极催化剂分析 |
4.4 关于催化机理的浅谈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湖南刚玉科技实业公司最新项目(论文参考文献)
- [1]技术史视野中的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D]. 冯书静.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2]中国制造业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案例研究[D]. 李占强. 南开大学, 2014(04)
- [3]中国稀土产业组织研究[D]. 王华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8)
- [4]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5]南京国民政府社会调查研究[D]. 任伟伟. 山东大学, 2012(11)
- [6]中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 符戈. 福建师范大学, 2003(03)
- [7]并购对象的选择分析[D]. 杨赟. 清华大学, 2004(03)
- [8]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体系研究[D]. 范巧玲. 燕山大学, 2006(03)
- [9]证券市场中机构投资的发展与对策研究[D]. 曾璘. 湖南大学, 2001(01)
- [10]铁钴镍氧化物纳米粉作为硫—氧SOFC阳极催化剂的性能研究[D]. 毛思萌. 安徽工业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