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搭建沟通感情的桥梁

用爱搭建沟通感情的桥梁

一、用爱架起沟通感情的桥梁(论文文献综述)

余云露[1](2020)在《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文中提出现代教育变革越来越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小学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启蒙者和促进者,其使命高远,责任重大。越是渴求学生成长的教师越会看到职业生活中的困扰、迷惑与不足,只有勇敢地走出职业困惑才能获得新的专业成长。因此关注小学教师,关注他们的职业困惑,显得尤为迫切。采用叙事研究的方法,倾听教师个人的声音,真正走近教师的职业困惑故事,更能反映教育真实的情境和体现实践视野中教师发展的真切意义与价值,同时也可以为读者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间。本研究运用叙事研究的方法,讲述了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故事,并探讨了这些职业困惑故事所带给我们的启示。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观察法、实物收集法和文献分析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获取大量的一手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编码。本文选择了一位有16年教龄且经验较为丰富的小学语文优秀教师——L老师作为研究对象,用“叙事”的方式呈现了L老师在其十余年教师生涯中所遇到的职业困惑及其如何解决职业困惑的46个系列故事,并对故事进行了更细致的梳理、归类。在此基础上,对L老师职业困惑的内容、职业困惑的解决方式及其职业困惑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客观的分析。研究发现,不同阶段的L老师有着不同的职业困惑,而这些职业困惑大多与教师自身有关、与学生有关、与家长有关以及与学校有关。导致L老师产生职业困惑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内部影响因素包括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薄弱、自我认知存在局限、初期的教学实践经验不足、心理承受能力较低以及专业发展水平不高。外部影响因素则与社会环境、学校因素以及家庭因素密切相关。通过研究得到的启示:教师的“自身力量”和外部“重要力量”是L老师走出职业困惑的两个主要“力”。教师在“自身力量”上,借助自身的努力,需要拥有内驱力、成为反思者、完善学习力、学做行动者和提高沟通力以及生成研究力。同时也应该在心理上和实践中通过自身的修炼走出职业困惑。在外部“重要力量”中,重要人物和关键事件以及重点读物也会帮助教师走出职业困惑。

苏天从[2](2016)在《高校辅导员开展沟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沟通就是人类发展的原动力,是人类交往的桥梁,是人际关系的调节器,是人类成长的阶梯。作为人类发展的原动力,沟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使人类从类人猿真正进化到原始人,脱离了低等动物群。辅导员既是学生的良师,又是学生的益友;既是学生的教育者,又是学生的服务者;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学生生活的引路人。辅导员要饰演好这些角色就要深入学生开展沟通教育,沟通教育不是万能,但是如果没有沟通教育,辅导员与学生断去联系,也就无所谓教育管理服务学生了。因此,辅导员想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想要完成学校的学生工作任务,想要自己事业取得成功,归根结底离不开有效沟通教育。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借鉴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从辅导员现实工作出发,认真研究新时期学生工作的发展规律,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思想、生理和心理特点及其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抽象到具体等方法,对高校辅导员沟通教育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及其历史演变、重要性、学科基础及其要素以及高校辅导员沟通教育的原则及其预期效果进行深入探讨分析。最后,本文就如何提升辅导员的沟通教育能力以及如何构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沟通教育的践行模式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期推动高校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沟通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发展。

王胡英[3](2017)在《高校优秀辅导员角色形象研究 ——以“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及其评选活动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高校辅导员作为我国高校特有的一个职业群体,随着其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推进,与之相关的研究已成为教育领域一个热点问题。树立高校辅导员良好的角色形象,是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需要。高校优秀辅导员角色形象的研究有利于形成辅导员角色引领文化、角色价值传承和营造良好氛围,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策略,为辅导员个体成长呈现优秀的学习“摹本”。在高校辅导员研究的广阔空间中,本研究主要以高校优秀辅导员角色形象为切入点,以角色理论和媒介框架理论为指导,选取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作为高校优秀辅导员的样本,以媒介框架理论为指导,从文本(政策文本、年度人物事迹材料)、传播源(年度人物本人)和受众(高校辅导员、专业教师、行政人员、大学生)三大视角进行研究框架的设计和策略参照,试图多角度、立体式地展现高校优秀辅导员角色形象。在具体研究中运用角色理论,梳理了高校辅导员角色形象的历史演变和属性,揭示其基本角色形象及特征,探寻了角色形象塑造的过程和感受,呈现了角色形象塑造的社会效果,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研究在理论上丰富了高校辅导员角色文化新的知识,在现实中推进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研究方法方面,采取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采取文献分析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比较分析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从“应然”和“实然”两个角度进行高校优秀辅导员角色形象探索。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通过政策文本分析,对高校辅导员角色形象的历史演变及其基本属性进行梳理和探讨,提出了我国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职责和要求等演变的三大表征,阐述了高校辅导员角色形象的政治属性、教育属性和文化属性,探讨了高校辅导员角色形象多重性的冲突与融合。第二,通过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2008-2013年度)事迹材料的文本分析,提出了高校优秀辅导员基本角色形象,即大学生爱的守护者、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专业指导者、舞台搭建者和高校学生工作的理论探索者,并对四大基本角色形象的特征进行了提炼。第三,通过访谈研究进一步“微观深描”优秀辅导员成长的个性经历和主观世界。让高校优秀辅导员的典型代表——“年度人物”发出自己的声音,从角色形象塑造的具体过程,呈现出了更为丰满和实然的高校优秀辅导员角色形象。第四,通过对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的社会效果评价调查,比较分析了高校辅导员、专业教师、行政人员、大学生四个不同群体对高校优秀辅导员及其典型评选活动的关注度、认可度和影响度。第五,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优秀辅导员角色形象提升的对策与建议。从高校优秀辅导员个人角色形象塑造的自我提升途径、高校优秀辅导员整体角色形象塑造的生态环境保障、高校优秀辅导员角色形象传播的社会效果提升策略等方面进行角色形象提升策略的探讨。

朱晓琳[4](2017)在《人本主义视角下中学生命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本主义,顾名思义,以人为中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要求学校以培养具备理智选择生命发展方向能力为教育目标。中学生正处于身心机能关键形成时期,抓住这一成长核心阶段,针对学生自身发展特点和产生的问题,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学生情感及心智发展,尊重学生生命主体意识,引导中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追求生命意义,创造生命财富。但毋庸置疑的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过于强调学生精神、情意、心理的发展,忽视理性思维和教学中的知识传授与条理性组织的这种观点是极具争议性的。因而,中学在实施生命教育时,要从现实出发,善于取精华,剔糟粕,实现个体生理及社会生命协调发展为最终目标。本论文主要从四个部分对本研究进行论述:本文第一部分,主要论述本选题的现实背景及研究意义,中学阶段的青少年,思想比较敏感和动荡,性格容易偏激和摇摆,易导致生命走向“极端”的问题发生。同时总结归纳国内外基于本论题的研究现状,我国生命教育较西方而言起步较晚,但在国家倡导贯彻“以人为本”,实现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理念下,国内学者对此研究呈现出不断攀升趋势。针对本选题的研究,主要采取查阅文献资料和实证问卷调查的方法。最后指出本文的创新之处。本文第二部分,主要论述生命教育和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基本理论。生命教育是引导学生感悟生命可贵,尊重生命唯一性与敬畏生命神圣性的教育。论述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以人为本,是东西方维护国家发展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可适用于社会各领域中,但以“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中学生命教育,本人认为缺乏教育教育针对性。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作为影响世界的一种教育思想,其提倡关注人的完整发展,重视学生情意发展与人格教育,重视师生间关系建立,并在教学观与课程观等方面的观点都为生命教育的实施提供了针对性和导向性作用。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主要代表教育观点进行论述,进一步明确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作为指导中学生命教育发展的借鉴价值。本文第三部分,通过所编制的中学生生命观现状调查问卷,对所选取的四所中学学生进行调查,通过数据分析,总结出中学生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中学生生命知识及价值观淡薄、中学生早恋现象严重、中学缺乏独立生命教育课程、中学生命教育教学形式单一、课业恐惧、家庭“教养”割裂和社会生命教育的缺失。根据所产生的现实问题,整理出造成这些问题产生的成因,即教育偏离“生命发展”向“功利化”倾斜、中学生缺乏异性交往的正确引导、生命教育课程缺乏规范性、生命教育课内外实施形式拘泥传统、师生关系紧张、父母缺乏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和社会生命教育关注度不足。本文第四部分,提出以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下的提升中学生命教育的可行性对策。提出培养中学生具备面对生活、学习、困难与生死的健康思想与能力下的中学生命教育内容;阐述中学生应树立理性交友观,增强自身异性交往情感自制力;针对中学生命教育课程的独立设置,本人以为该课程内容涉及广泛,开发难度较大,由于本人学习能力与知识储备上的薄弱,不敢妄自论述,所以,针对生命教育课程设置,本人基于人本主义教育观点,仅对中学生命教育课程的设计原则、课程目标来源与课程模式作出论述;中学生命教育的课堂教学方法是落实中学生命发展理念的关键步骤。采取团体合作探讨、游戏活动体验和生命情境领悟教学方法,结合校园“歌颂生命”主题歌唱大赛、观看生命教育系列电影及展览、组织开展“生命箴言”原创大赛课外拓展活动,深化中学生自我生命意体验;最后,家庭、学校和社会要形成一个“生命教育环”,统一思想,统一目标,统一力量,从而真正形成推动中学生树立珍爱生命、健康人格、珍惜生活的强力保障。

杨思思[5](2013)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沟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注入情感的沟通过程。然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却更多地强调知识的灌输,相对忽视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交流。长此以往,将会形成教育者以“教”为目的,受教育者以“听”为目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和沟通环节将逐渐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达不到预期效果。因而,重视和反思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需要构建融入情感的对话式教学,即以情感沟通为纽带,以彼此理解沟通为手段,实现对人的精神世界的积极关照。本文通过对情绪心理学、沟通管理学以及教育学等学科相关内容的总结与提炼,提取有益的经验,为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沟通提供思路,即以学生为本,在课堂教学中注入情感因素,注重亲身体验,架起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沟通的桥梁。本文立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际,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存在的不足和原因,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情感沟通的四大基本内容,即以生命教育为情感沟通的逻辑起点,以榜样教育为情感沟通的动力,以挫折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心理意志,将幸福教育作为情感沟通的目标归宿。最后,从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手段的情感沟通实践途径入手,提出了一些对策性思考。一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者主动开展情感沟通,教育者可以采用语言艺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开放式的沟通,利用网络新平台主动与学生交流;二是可以通过消除大学生情感沟通的隔阂,培育大学生情感沟通的素养,整合大学生情感沟通的反馈这三种手段来引导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受教育者积极参与情感沟通,三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客体间的情感沟通,如营造氛围,畅通渠道,利用各种方式来提高感染性,持续性,最终增强其实效性。总之,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沟通,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其感染力,深入浅出地被学生所接受,也可以弥补传统单纯“灌输式”教学的不足,引导大学生更多地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提高思想政治水平。

谢静[6](2020)在《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旨在系统解读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将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理论特色和社会批判理论相结合,以政治美学为核心线索将其一生的致思理路与政治运动实践贯穿起来,开显马尔库塞美学思想中的革命潜能和政治批判功能。选定此主题的原因在于感性、理性、美与政治作为关键范畴充斥于马尔库塞着作文本之中,本文致力于将这些看似孤立且矛盾的范畴放置于马尔库塞的学术经历中加以联系,分析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演变。马尔库塞回到“美”与“知觉”同源的古希腊哲学中,探索美与感性欲望的关系。在“美”的原初语境中,它指的是柏拉图所认定的那种低级的、发源于肉体的感性欲望。而在《会饮篇》中,柏拉图指出美不只代表着少年的肉体之美,更意味着超越一切形体之美的美的原则,而美的原则是爱欲之神的化身,是生命的源泉。马尔库塞在此意义上,发现了感性欲望与爱欲的关系,重新挖掘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中关于性本能与肉体欲望的关系,使爱欲超越性欲成为一种更大的生物本能,将体验快感的感官范围从生殖器官扩张到人的整个身体,实现身体的爱欲化。马尔库塞认为积淀在个体血肉之躯中的审美心理结构是爱欲的存在场域,爱欲是情欲的人化,是对人的动物性的生理情欲的理性塑造与陶冶过程,它以生物根源为基础,但其中具有理性的渗透,从而超越了动物的性质。他利用弗洛伊德关于的心理分析,挖掘审美中情欲因素与复杂性,在对“艺术是欲望在想象中的满足”的理解中,确定了美感是爱欲这个人性总体结构中的心理本体,并以此为依托,建立起新感性这个情感心理本体。马尔库塞从精神分析中关于性本能(力比多)与自我、生欲与死欲的对抗中发现了爱欲作为人类集体的生命本能所蕴含的强大政治效力。因原本自由的主体意识与精神过程在权威国家的公共生存中被同化了,个人精神的失调、爱欲的压抑更直接地反映了社会总体的失调,于是心理学问题变成了政治学问题。马尔库塞认为美体现了反抗现实原则的快乐原则,是人类爱欲本能的最高精神产物,美学与艺术是审美形式的外化结果,是爱欲、快乐本能解放动力的集中体现,因而具有反叛统治秩序的革命潜能。可见,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改变了传统意义上非功利的美学,也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在人的审美本质基础上将人类爱欲的解放界定为广义的政治学。他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有明确的批判指向——理性主义文化背景下的技术理性。受理性主义文化的影响,主体性原则与现代科技体系合谋将人性之中的感性丰富性从生存理性中排挤出去,人类以技术理性取代包含感性之维的生存理性,使理性中的自由、否定之义消失,导致技术理性成为一种极权统治将历时的感性生命本身整合进压抑性的文明进程与消费性的社会生产领域。这种感性生存境况造成了爱欲与新感性作为情感本体的审美之维的缺失,是人类单向度的精神危机的根源。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以审美人性的复归为批判理论的切入点与理论旨归,融合多种对抗技术理性与理性主义文化的思想资源,最终形成了以爱欲满足为中心的新感性政治革命路线。以人的自然生物本能为物质基础,将深藏于“类本质”之中导源于快乐原则的反叛激情挖掘出来,在理性的否定性推动力下,使人的整个身体重新回归到代表游戏与闲暇的审美冲动中去。发挥想象力对感性与理性的沟通作用与为感性秩序立法的革命潜能,重建象征着完整人性的新感性。在不满于固定规训的审美形式的更迭性运动中寻求重建通往幸福与自由的新秩序的可能。这也是马尔库塞整个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的致思理路。不能否认马尔库塞以艺术与美学为解放之途的批判方式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相比,缺少对资本逻辑的分析与批判,这使他的政治美学批判最多达到意识形态批判的水平,不能深入到具体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所扭结而成的社会结构领域,削弱了其理论的现实性,造成了其理论中历史性与先验性之间的矛盾。但是,他承认与积极利用审美感性的多样性、偶然性、多变性,以此拯救感性力量的否定性和批判功能,这种对本真生命的尊重态度,是值得现代人反思与借鉴的。因此,对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的研究是符合我国国情和时代情势变更的理论选择之一。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显然,满足物质匮乏的经济革命不再是我国乃至世界的发展的主旋律,更令人关注的是人民的现实的具体的感性生活,幸福感和获得感是人生而为人所一直追求的尊严和价值的体现。研究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能够让我们在物质财富迅猛增长的今天,去冷静地分析资本的逻辑与审美的价值之间的博弈,尝试解答如何在市场洪流中不迷失自我和初心,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重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理性与主体间性,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融合统一,个体自身的身心协调发展,以人民幸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教育部[7](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高维,武秀霞[8](2017)在《教师眼中的“教育爱”:基于隐喻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隐喻是人类认知的基本方式,是建构抽象概念的重要工具。隐喻也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践语言的主要形式。通过隐喻,教师可以建构和传达他们关于教育爱的认识和感受。在创作的关于教育爱的文章中,31名小学教师中有26人使用了隐喻,共计47个。这些隐喻的源域分为人类及其行为、自然事物、生活事物三种类型。具体包括爱是灵魂和生命、爱是母爱/父爱、爱是旅行、爱是种子、爱是水、爱是阳光、爱是基石、爱是桥梁、爱是钥匙、爱是灯火、爱是动力等13种隐喻。这些隐喻对教育爱的内涵、特征、作用等进行了全方位的建构,扩展着我们对教育爱的认知。

马裕[9](2021)在《跨地纪实 ——贾樟柯电影的原乡与世界》文中认为贾樟柯,一个出生于二十世纪70年代山西普通家庭的“汾阳小子”,从原乡出发,跨越中国大江南北,迈入世界舞台,最终回归三晋大地,在跨地空间迁徙路线中以纪实影像将全球化背景下一直被忽略的原乡在地经验如实表达,将改革快进中千疮百孔的多地疮痍真实呈现。而这背后,是贾樟柯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的影射,是其独特纪实风格在电影史中的价值体现,更是其串联原乡与世界的文化初心。本文正是基于贾樟柯的影像跨地呈现,以电影纪实美学为基本理论依据,以“跨地性”理论为方法指导,对贾樟柯从原乡到世界的影像纪实风格进行多元探讨,深入剖析贾樟柯跨地纪实的价值意蕴。第一章从原乡出发进行在地静观,对影像中改革巨变下的山西原乡的空间景观和日常生活进行精细研究,借空间中的人与物进入对贾樟柯纪实风格的多元探讨中。贾樟柯的在地静观主要集中于“故乡三部曲”的创作中,他以粗粝的影像还原原乡混乱嘈杂的街道、简陋叠加的老房、灰暗破败的生存空间,呈现原乡青年慌乱迷茫的生命状态,对话原乡的迟钝落后气质,揭示原乡沦为他者此在的赤裸真相,开启跨地纪实的第一旅程。第二章由原乡向外延伸,关注贾樟柯的世界多地呈现,以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为参照细读贾樟柯的多地影像文本,深入探寻其进入“世界”后的影像纪实特点。贾樟柯作为改革开放的同龄人,在亲历时代巨变和跨地“移民”的经历中目睹了北京的阶层问题、三峡的移民问题、东莞的金钱问题、澳洲的情感问题等一些全球共性问题,于是,他以影像为刀,以多重地域为俎,审视中国大江南北,直面时代快进中的满目疮痍。第三章落脚于贾樟柯从原乡到世界的跨地纪实背后的现实主义精神旨归,融合贾樟柯人生经历带来的人文滋养,挖掘其冷峻纪实背后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对其纪实风格进行思想定位。“汾阳小子”贾樟柯在“游走世界”中受到了各方面的人文意识淘洗,他将其融入到影像纪实创作中,将自己对生命的感受与尊重寄于跨地作品中,关注边缘、歌颂善良、聚焦情义、反抗物化,饱含温情、极具人文力量。第四章将视野从本土拉向全球,关照本土、对话世界,以全球化的眼光综合定位贾樟柯跨地纪实所体现出的沟通之桥的作用,探究其在电影史中的地位、其为联结原乡与世界所做的贡献,丰富贾樟柯及其电影的价值意蕴。完成“原乡-世界-原乡”空间闭环的贾樟柯,以独特的跨地影像纪实,对巴赞纪实美学作出了跨越时空的历史回应与深入承继;以对中国电影纪实性风格的承接,为中国电影在商业大片时代的内容抉择与主题界定提供了很好的文本范式与价值参考;以多重影像活动对话世界,对连接原乡与世界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已成为促进中国电影走向国际的重要推手、串联原乡与世界的“中国名片”。

陈旭[10](2016)在《马梅特作品中的共同体思想研究》文中提出马梅特钟情的男性群体蕴含着他在共同体层面上对人类社会命运的思考,因而即使这些男性群体中的男性因持有某些性别偏见而有损彼此联系,他们之间的互动也依然体现了马梅特在自己熟悉的世界中对人类共同生存的伦理思考。从表面上看,马梅特戏剧展现出一个充斥着冷漠与背叛的毫无温情的世界,这与他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执笔呼吁意义和价值在场的共同体相去甚远。评论者们从现实主义角度认为马梅特旨在批判残酷自私的社会戕害人性,通过价值和意义的缺席来申诉它们的重要性,这或许可以从马梅特破碎的世界里探求得些许希望,但其评论仍不足以阐释作家的创作与愿景之间的断裂。及至创作后期,随着其犹太意识复苏以及政治思想转向保守,他的作品更被认为丧失了批判力度。然而,如果避免将马梅特一贯描绘的男性世界完全锚定在性别之上,并且深入探究他社会批判意识下对意义和价值的建构,那么马梅特的创作和愿景之间,以及他早、中期剧作和晚期作品之间则并不存在遽然断裂。在马梅特丰富的创作成果里,本论文以他的戏剧作品为主,从共同体的角度,分析其早期重要作品《鸭子变奏曲》、《湖船》、《戏剧生涯》,成名代表作《美国野牛》和《格林·罗斯庄园》,以及后期作品《犹太人的消失》、《凶杀》、《浮士德》,并结合他包括电影剧本、戏剧论述和社会时评在内的文集,展示其作品以男性人物群体为主要角色的创作特点之下,在性别、社会和宗教三个方面对人们在个人独立和归属之间探求彼此联系所作出的思考。第一章在性别的层面上探讨马梅特对男性共同体的建构和反思。在其早期剧作中,马梅特通过塑造渴望彼此联系的男性群体,重构男性纽带,展示了男性共同体得以存在的可能走向。本章在反思伊芙·塞吉维克和莱昂内尔·泰格的男性纽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波伏瓦的性别研究主张,揭示马梅特意义上的男性纽带的构建,既反映了形而上人类追求普遍联系的意愿,也受到某些性别偏见的侵蚀,但最终在以戏剧表演为隐喻的、对人的总体存在状态的反思中,倾向于逐渐开放。《鸭子变奏曲》中两位步入老年的男性人物在对个体生命有限性(mortality)反思中,颂扬类属传承,并逐渐理解个人通过自由意志选择缓解死亡焦虑。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召唤友谊以缓解由此可能生成的极端化个人主义。与《鸭子》中大写的人相比,《湖船》中的男性群体则体现了塞吉维克所揭示的男性同性社会性空间里,社会广泛存在的男性性别身份偏见压制人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有意义的男性纽带的形成;另一方面,湖船上的男性通过集体讲述故事而得以在其艺术想象力中展现出重新联系彼此的希望。《戏剧生涯》中两位男性戏剧演员相互交织的舞台人生历程,将《湖船》中开启的口头艺术的力量追溯到戏剧的根源中。一老一少两位男性演员通过台上剧目表演和台下的剧院生活,在表演以及对表演的认识中,建构男性纽带。表演的在场性引发的易逝性哲思,让他们理解对方并接受新旧传承中各自的责任。表演中形成的男性纽带既具有基于习俗的共识,也具有改变的可能性,在此意义上它超越性别,使男性共同体有可能走向去性别化的发展方向。第二章在社会层面上,探讨马梅特对市场共同体的思考。《美国野牛》和《格林·罗斯庄园》作为他对资本主义市场社会经典批判的成名剧作,两剧中的男性群体已然显露出围绕市场的、对人类共同生活的社会机制的建构性的思考。本章通过总结韦伯和哈耶克意义上的市场共同体的概念,并结合鲍曼对市场社会下共同体的道德反思,展示两剧中的男性群体在颂扬个人自由精神、反思私人性以及走向公共的表演精神中,权衡市场赋予的自由与共同体意味着的安全。《美国野牛》尽管批判美国梦堕落为对物质的朝奉,但仍然珍视其中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精神,视其为美国民族精神的精髓。更为深刻的是,《美国野牛》进一步反思个人自由的实质,质询因沉迷于追逐私人体验的自由感觉而将私人性情感眼光投入社会的做法。在后工业社会中,为了走出自我沉迷的、内向性的私人体验的自由,《格林·罗斯庄园》中具有表演精神的推销员群体,为可能迷失的人们带来启发,他们积极地利用市场共同体赋予的自由,从而让这种个人自由呈现出崇尚社会交往的公共意识,在公共维度上夯实市场共同体的个人主体性。第三章结合作家创作后期中犹太意识复苏的背景,在宗教层面上,探讨马梅特对犹太共同体的思考。在《犹太人的消失》、《凶杀》和《浮士德》中,他的共同体思想在其对族裔身份的反思中展现出宗教意蕴。马梅特将民族和宗教意义上本来相辅相成的犹太共同体问题化,凸显离散地犹太人在认同时的困境,并通过守持犹太教的偶像禁忌指出形成犹太共同体的方式。《犹太人的消失》展示了犹太人与美国社会高度整合的情形下,保持犹太身份的不易。两位男性朋友拥有极为不同的对待犹太身份的态度,却相互影响和启发对方,从而在极端正统的犹太教思想和彻底世俗的同化结果之间标定了犹太共同体的两极,它汲取纳粹屠犹后犹太人的集体生存意识,并且召唤现代社会人际联系以抗衡在某种程度上导致惨剧发生的僵化的、相互隔离的现代社会精细分工的机制和实用导向的理性。在总体上权衡犹太共同体的两极界限之后,马梅特在《凶杀》和《浮士德》中具体地展现了犹太共同体的指向。仅仅依赖屠犹浩劫以及以色列建国的民族意识所激发的共同体在《凶杀》中受到质疑,该剧质疑同化的犹太人从民族主义团体中寻找家园的做法,否定集体崇拜,从而将犹太共同体的精神维度置于思考中心,即遵循犹太教要义、反对崇拜任何偶像。奉行偶像禁忌的犹太共同体不仅反对集体偶像,也否定以理性和知识的名义把个人自我捧上神坛,《浮士德》扎根浮士德文学传统,通过展现一个狂妄地企图在抽象数理逻辑知识中钻探一切奥秘的现代浮士德的失败,来反对以自我为偶像的个人崇拜。他本人的狂傲与其儿子谦卑的爱形成强烈对比。正是借用后者的诗歌,魔鬼赢得了神性自成的浮士德,而浮士德揭示世界本源的大书和他儿子的诗歌,在参照犹太教宗教成文律法和口传律法相互指涉形成意义的阐释传统中,也为所有现代人在看待自我和他人的关系方面带来启发。马梅特作品中的男性世界在表面上剔除了理想的共同体温情,却在其中心保留了理想的位置,它不是一个已经实现了的共同体。共同体所指向的美好至福的状态永不可实现,但那是指引着人行动的方向。马梅特建构性的共同体以戏剧表演为隐喻,在社会中指向公共交往,拒绝对集体和对自我的偶像崇拜,与其说他意在刻画共同体的各种外部指征,不如说他旨在揭示形成共同体的内生机制和动力源泉。马梅特笔下共同体的建构性特征将个人主体地位前置,同时强调个人责任感,诉求人类经验积淀形成的传统中的人情常理。对个人的看重让马梅特最终认同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从而认同美国。如果说他共同体思想的力量在于它处于永不可实现的理想之中,那么在他将其具象化为美国并为此恪守现实的不完美性时,那个本在期望中无限到来的共同体的理想就显然被放逐了。

二、用爱架起沟通感情的桥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爱架起沟通感情的桥梁(论文提纲范文)

(1)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小学教师肩负着时代的重任
        1.1.2 小学教师职业困惑的状况亟待关注
        1.1.3 个人兴趣指向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1.1 理论意义
        1.2.1.2 实践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教师职业困惑的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内教师职业困惑的相关研究综述
        1.3.3 已有研究的局限性及本研究的不同之处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小学教师
        1.4.2 教师职业困惑
        1.4.3 叙事研究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思路
    2.3 研究方法的选择
    2.4 获取资料的方式
        2.4.1 访谈法
        2.4.2 观察法
        2.4.3 实物收集法
        2.4.4 文献分析法
    2.5 研究的伦理、效度和推广度
        2.5.1 研究的伦理
        2.5.2 研究的效度
        2.5.3 研究的推广度
第3章 L老师职业困惑的系列故事
    3.1 素描:关于L老师与N小学
    3.2 起点:初任的我困惑重重
        3.2.1 第一年,困惑接踵而至
        3.2.1.1 教学成了第一道难关
        3.2.1.2 如何找寻教师尊严?
        3.2.1.3 师生关系的“远”与“近”
        3.2.1.4 怎样面对不听话的你?
        3.2.1.5 家长这道坎儿,能否迈过去?
        3.2.2 第三年,那些深刻记忆
        3.2.2.1 如何上好公开课?
        3.2.2.2 怎样提升教科研能力?
        3.2.2.3 教师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3.2.2.4 怎样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3.2.2.5 遭遇学校不公平,怎么办?
    3.3 行走:成长的我面对迷茫
        3.3.1 第六年,问题是生长的希望
        3.3.1.1 谁来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3.3.1.2 如何处理好同事关系?
        3.3.1.3 关于学校文化的迷思
        3.3.2 第十年,追寻困惑的轨迹
        3.3.2.1 怎样跟上网络时代的发展?
        3.3.2.2 小学教师如何摆脱“小学教师”?
        3.3.2.3 变味的班级群,怎样回到正轨?
        3.3.2.4 小学教师就要被人瞧不起吗?
    3.4 沉淀:现在的我依旧困惑
        3.4.1 这几年,又生新的困惑
        3.4.1.1 发现学生早恋,怎么办?
        3.4.1.2 家长的焦虑,有解吗?
        3.4.1.3 如何转化班级后进生?
        3.4.2 如今,在困惑中不断起航
        3.4.2.1 教材更换带来的挑战
        3.4.2.2 一天能有四十八小时吗?
        3.4.2.3 作业需要改革吗?
第4章 L老师职业困惑故事的分析
    4.1 对L老师职业困惑内容的分析
        4.1.1 与自身有关的职业困惑
        4.1.2 与学生有关的职业困惑
        4.1.3 与家长有关的职业困惑
        4.1.4 与学校有关的职业困惑
    4.2 对L老师职业困惑解决方式的分析
第5章 L老师产生职业困惑的影响因素
    5.1 内部影响因素
        5.1.1 专业理论知识薄弱
        5.1.2 自我认知存在局限
        5.1.3 教学实践经验不足
        5.1.4 心理承受能力较低
        5.1.5 专业发展水平不高
    5.2 外部影响因素
        5.2.1 社会环境
        5.2.2 学校因素
        5.2.3 家庭因素
第6章 叙事背后的思考:教师如何走出职业困惑
    6.1 对教师自身力量的思考
        6.1.1 自我努力的方向
        6.1.1.1 内心的主动觉醒——拥有内驱力
        6.1.1.2 成长的有力抓手——成为反思者
        6.1.1.3 知识的有效储备——完善学习力
        6.1.1.4 发展的快乐源泉——学做行动者
        6.1.1.5 交流的美好艺术——提高沟通力
        6.1.1.6 教育的不断创新——生成研究力
        6.1.2 自我修炼中成长
        6.1.2.1 心理上走出职业困惑
        6.1.2.2 实践中走出职业困惑
    6.2 对外部重要力量的思考
        6.2.1 给予充分帮助——重要他人发挥积极作用
        6.2.2 创造无限可能——关键事件促我不断前进
        6.2.3 传递更多光亮——对我影响深远的重点读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与合作教师的访谈提纲
    附录2:与合作教师所任教班级学生的访谈提纲
    附录3:与合作教师所任教班级家长的访谈提纲
    附录4:学生的自由作文
    附录5:给同学们的感谢信
    附录6:我的田野日记选
    附录7:图片汇集
    附录8:致L老师的信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2)高校辅导员开展沟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研究的缘由
    二、概念的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的学科理论
    五、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沟通教育的理论基础及其历史演变
    第一节 沟通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关于社会交往的观点
        二、马克思社会交往思想的特点
    第二节 沟通教育的历史演变
        一、西方沟通交往思想的历史演变
        二、我国沟通教育思想的历史演变
        三、高校辅导员开展沟通教育的历史进程
        四、英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与沟通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第二章 高校辅导员开展沟通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节 辅导员职业本身的内在需求
        一、高校辅导员开展沟通教育符合其职业特色
        二、高校辅导员开展沟通教育符合其工作的要求
    第二节 新时期大学生的发展需求
        一、新时期大学生的生理需求
        二、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需求
        三、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化需求
        四、新时期大学生个性化需求
    第三节 社会价值观导向提出的需求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
        二、帮助大学生抵制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
        三、应对虚拟网络出现的各种挑战
        四、缓解社会转型期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三章 高校辅导员开展沟通教育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国内高校辅导员开展沟通教育取得的实效
        一、在沟通教育中不断强化师生民主平等
        二、进一步实现沟通教育精细化
        三、不断提升自身沟通教育能力
    第二节 高校辅导员开展沟通教育存在的障碍因素分析
        一、辅导员自身存在的影响因素
        二、学生个体存在的影响因素
        三、沟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影响因素
        四、开展沟通教育的其它影响因素
第四章 高校辅导员开展沟通教育的原则及其艺术技巧
    第一节 高校辅导员开展沟通教育的原则
        一、以生为本、平等待人
        二、以诚为本、信任理解
        三、相互沟通、双向互动
        四、鼓励交心、适度保密
    第二节 高校辅导员开展沟通教育的艺术技巧
        一、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二、说服学生接受教育
        三、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四、调节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平衡
        五、化解学生之间各种矛盾
        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有效实施
第五章 高校辅导员沟通教育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高校辅导员开展沟通教育的前期准备
        一、了解大学生基本情况以及明确沟通教育目的
        二、合理选择沟通教育的时机、地点和沟通类型
        三、要注意沟通教育所具有的特性
        四、树立良好的沟通教育理念
        五、创造良好的沟通教育氛围
    第二节 高校辅导员开展沟通教育过程的设定
        一、把握沟通教育过程中各个细节
        二、拓宽辅导员开展沟通教育渠道
        三、注重提升辅导员自身综合素质
    第三节 完善高校辅导员开展沟通教育的反馈及评估机制
        一、完善辅导员开展沟通教育的反馈机制
        二、建立健全高校辅导员开展沟通教育的评估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高校优秀辅导员角色形象研究 ——以“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及其评选活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和问题聚焦
        1.2.1. 高校辅导员理论与实践研究概述
        1.2.2. 高校优秀辅导员研究述评
        1.2.3. 角色形象相关研究
        1.2.4. 辅导员形象的探讨与问题聚焦
        1.2.5. 国外学生事务管理者的发展与研究
    1.3. 研究对象和概念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核心概念
    1.4. 理论依据与研究设计
        1.4.1. 角色理论
        1.4.2. 媒介框架理论
        1.4.3. 研究思路与研究路径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1.5.1. 研究范式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过程
2. 高校辅导员角色形象的演变及其基本属性
    2.1. 高校辅导员角色形象的历史演变
        2.1.1. 高校辅导员角色的缘起
        2.1.2. 高校辅导员角色形象的演变
        2.1.3. 高校辅导员角色形象演变的历史必然
    2.2. 高校辅导员角色形象的基本属性
        2.2.1. 高校辅导员角色形象的政治属性
        2.2.2. 高校辅导员角色形象的教育属性
        2.2.3. 高校辅导员角色形象的文化属性
    2.3. 高校辅导员角色形象多重性的冲突与融合
        2.3.1. 高校辅导员角色形象的多重性
        2.3.2. 高校辅导员多重角色的冲突
        2.3.3. 高校辅导员多重角色的融合
3. 高校优秀辅导员基本角色形象及其特征
    3.1. 高校优秀辅导员基本情况
    3.2. 高校优秀辅导员基本角色形象的特征分析
        3.2.1. 爱的守护者
        3.2.2. 专业引导者
        3.2.3. “舞台”搭建者
        3.2.4. 理论探索者
    3.3. 高校优秀辅导员四大基本角色形象的关系探究
        3.3.1. 高校优秀辅导员基本角色形象重要程度认识的调查分析
        3.3.2. 高校优秀辅导员基本角色形象现实评价的差异分析
        3.3.3. 高校优秀辅导员四大基本角色形象的关系阐述
4. 高校优秀辅导员角色形象的塑造过程
    4.1. 高校优秀辅导员角色选择:主动与“满意”
        4.1.1. 角色选择与价值“满意”
        4.1.2. 角色选择与学生工作经历
        4.1.3. 角色选择与性格特质
    4.2. 高校优秀辅导员角色适应:“顺”与“不顺”
        4.2.1. “顺利”适应
        4.2.2. “冲突”适应
        4.2.3. “中断”角色
    4.3. 高校优秀辅导员角色扮演:投入与成长
        4.3.1. 角色投入与角色认同
        4.3.2. 善于学习与敢于借力
        4.3.3. 个性特点与专业特长
        4.3.4. 角色认可与自我成长
    4.4. 高校优秀辅导员“桂冠加冕”:过程与感受
        4.4.1. 评选过程的感受与认知
        4.4.2. “加冕”的感受与影响
    4.5. 高校优秀辅导员再成长:期待与困惑
        4.5.1. 职称与职务的晋升
        4.5.2. 辅导员角色形象和专业化问题
        4.5.3. 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5. 高校优秀辅导员角色形象塑造的社会效果研究
    5.1. 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概况
    5.2. 辅导员群体对“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认知的社会效果调查
        5.2.1. 辅导员样本的描述性分析
        5.2.2. 辅导员对“年度人物”及其评选活动的关注度和认可度分析
        5.2.3. “年度人物”及其评选活动对辅导员的影响情况
    5.3. 大学生群体对“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认知的社会效果调查
        5.3.1. 大学生样本的描述性分析
        5.3.2. 大学生对“年度人物”及其评选活动的了解度和认可度
    5.4. 行政人员群体对“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认知的社会效果调查
        5.4.1. 高校行政人员样本的描述性分析
        5.4.2. 高校行政人员对“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的了解度和认可度
        5.4.3. 高校行政人员群体认为“年度人物”活动对辅导员的影响
    5.5. 专业教师群体对“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认知的社会效果调查
        5.5.1. 高校专业教师样本的描述性分析
        5.5.2. 高校专业教师对“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的了解度和认可度
        5.5.3. 高校专业教师群体认为“年度人物”活动对辅导员的影响
    5.6. 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的比较与反思
        5.6.1. 不同群体对“年度人物”及其评选活动的社会效果比较分析
        5.6.2. 四类群体对高校普通辅导员认识的比较分析
        5.6.3. “年度人物”及其评选活动存在的不足与反思
6. 高校优秀辅导员角色形象的提升策略探讨
    6.1. 高校优秀辅导员个体角色形象的自我提升策略
        6.1.1. 角色形象的自信——角色认同与角色支持
        6.1.2. 角色形象的传承——政治坚守与爱生敬业
        6.1.3. 角色形象的创新——终身学习与专业化发展
        6.1.4. 角色形象的融合——“全能型”与“专业性”的平衡
    6.2. 高校优秀辅导员角色形象塑造的生态环境保障
        6.2.1. 高校辅导员制度生态环境的提升策略
        6.2.2. 高校辅导员发展生态环境的提升策略
        6.2.3. 高校辅导员人际生态环境的提升策略
    6.3. 高校优秀辅导员角色形象传播的效果提升策略
        6.3.1. 高校优秀辅导员角色形象传播的定位策略
        6.3.2. 高校优秀辅导员角色形象传播的受众策略
        6.3.3. 高校优秀辅导员角色形象传播的发展策略
        6.3.4. 高校优秀辅导员角色形象传播方式的融合策略
7. 结语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主要贡献
    7.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基本信息及事迹主题(2008-2013年度)
附录二: 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深度访谈提纲
附录三: 高校优秀辅导员角色形象塑造的社会效果研究调查问卷(辅导员版)
附录四: 高校优秀辅导员角色形象塑造的社会效果研究调查问卷(学生版)
附录五: 高校优秀辅导员角色形象塑造的社会效果研究调查问卷(行政人员、专业教师版)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人本主义视角下中学生命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实际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国内外现状
        1.4.1 国外生命教育研究现状
        1.4.2 国内生命教育研究现状
    1.5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中学生命教育及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基本理论
    2.1 生命教育基本概念
        2.1.1 生命的内涵及本质
        2.1.2 生命教育内涵及目标
        2.1.3 中学生命教育涵义与特征
    2.2 人本主义理论基础
        2.2.1 西方人本主义
        2.2.2 中国人本主义
        2.2.3 马克思人本主义
        2.2.4 当代人本主义
    2.3 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2.3.1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内涵
        2.3.2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特征
        2.3.3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主要观点
    2.4 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学生命教育的借鉴价值
        2.4.1 培养完整人的人本主义教育目标
        2.4.2 重视潜能开发的人本主义课程观
        2.4.3 提倡师生合作的人本主义教学观
第3章 中学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3.1 中学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表现
        3.1.1 生命意识淡薄
        3.1.2 异性交往缺乏自制力
        3.1.3 生命教育缺乏独立课程
        3.1.4 生命教育实施形式单一
        3.1.5 生命压力过高
    3.2 中学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成因分析
        3.2.1 教育背离“生命发展”
        3.2.2 异性交往欠缺正确引导
        3.2.3 生命教育课程缺乏规范性
        3.2.4 生命教育实施形式受传统限制
        3.2.5 学业与家庭压力下的生命之殇
第4章 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下提升中学生命教育的对策
    4.1 中学生命教育内容
        4.1.1 学会爱生活
        4.1.2 成功总在挫折后
        4.1.3 克服生命死亡恐惧
        4.1.4 强化知法守法观念
    4.2 正确建立友谊之情
    4.3 设置中学生命教育课程
        4.3.1 中学生命教育课程设计原则
        4.3.2 中学生命教育课程目标来源
        4.3.3 中学生命教育课程模式
    4.4 丰富中学生命教育实施形式
        4.4.1 团体合作探讨
        4.4.2 游戏活动体验
        4.4.3 生命情境领悟
        4.4.4 中学生命教育课外拓展
    4.5 中学生命教育三维通力协作
        4.5.1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4.5.2 营造温馨家庭氛围
        4.5.3 提高社会生命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学生生命认知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沟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及价值
    二、研究现状与评析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
第一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沟通的概念界说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沟通相关概念界定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沟通的内涵及特征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沟通的功能
        (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沟通的原则
    二、相关学科关于情感沟通的理论梳理
        (一) 教育学关于情感沟通的理论
        (二) 心理学关于情感沟通的理论
        (三) 管理学关于情感沟通的理论
    三、相关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沟通的启示
        (一) 注入情感因素,架起沟通桥梁
        (二) “以学生为本”,构建互动课堂
        (三) 重视自身体验,强化教学实践
第二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沟通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沟通存在的问题
        (一) 师生之间心理上存在较大的距离
        (二) 教育模式的更新未能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三) 情感沟通过程中连续性和互动性不足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沟通存在的问题的原因探析
        (一) 思想政治教育者欠缺人文关怀
        (二) 大学生自觉进行情感沟通的意识不足
        (三) 思想政治教育情感沟通过程理解有障碍
第三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沟通的基本内容
    一、以生命教育为情感沟通的逻辑起点
        (一) 生命教育嵌入思想政治教育情感沟通过程
        (二) 挖掘生命教育素材,唤醒尊重生命的意识
        (三) 改变传统教学设计,增进课堂生命的活力
        (四) 注重体验感悟生命,培育敬畏生命的信仰
    二、以榜样教育为情感沟通的动力
        (一) 榜样教育嵌入思想政治教育情感沟通过程
        (二) 发现榜样典型,规范自身言行
        (三) 展现人格魅力,激发情感共鸣
        (四) 模仿践行榜样,内化道德品质
    三、以挫折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心理意志
        (一) 挫折教育嵌入思想政治教育情感沟通过程
        (二) 进行坦诚交流,移情换位增强理解力
        (三) 创设挫折情境,自我控制强化抗挫力
        (四) 开展心理疏导,调适心理磨砺意志力
    四、将幸福教育作为情感沟通的目标归宿
        (一) 幸福教育嵌入思想政治教育情感沟通过程
        (二) 倡导理性幸福观,澄清对幸福的认识
        (三) 进行爱的教育,主动关心爱护学生
        (四) 提升真善美境界,达成心灵上的交融
第四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沟通的实践对策
    一、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者主动开展情感沟通
        (一) 运用语言的艺术择时择地开展情感沟通
        (二) 贴近生活实际进行开放式情感沟通
        (三) 运用网络平台进行“零距离”情感沟通
    二、引导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受教育者积极参与情感沟通
        (一) 消除大学生情感沟通的隔阂
        (二) 培育大学生情感沟通的素养
        (三) 整合大学生情感沟通的反馈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客体间的情感沟通
        (一) 营造氛围提高情感沟通感染性
        (二) 渠道通畅注重情感沟通持续性
        (三) 多样方式增强情感沟通实效性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背景与契机:理性逻辑的辩证法
    第一节 理性的分裂
        一、理性的原初统一
        二、“理性”与感性的分裂
    第二节 技术理性的统治
        一、技术理性的产生
        二、技术理性对感性的压抑
    第三节 理性的颠覆与重建
        一、新感性对技术理性统治的颠覆
        二、辩证理性的复归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思想先声与理论来源
    第一节 《德国艺术家小说》的美学思想
        一、黑格尔的艺术形态演进理论对马尔库塞的启发
        二、卢卡奇的生活、心灵、形式理论的影响
        三、《德国艺术家小说》对浪漫主义反讽的继承与超越
    第二节 海德格尔的影响
        一、从浪漫主义文学到存在主义美学
        二、海德格尔对胡塞尔现象学还原的改造
        三、马尔库塞对生存现象学的吸收
        四、马尔库塞对生存现象学的批判与改造
    第三节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启发
        一、以审美人性为基础重释《手稿》的原因
        二、人性基础在于哲学中的劳动概念
    第四节 黑格尔的影响
        一、历史总体性中的否定概念
        二、否定辩证法对实证主义的批判:“潜能”的实现
        三、开启浪漫主义的深层构境:否定的乌托邦与革命的姿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思想展陈
    第一节 政治美学的批判指向:单向度危机
        一、发达工业社会
        二、苏联社会
        三、纳粹极权主义
        四、肯定性的文化
    第二节 政治美学批判的目标:爱欲解放
        一、心理学范畴成为政治范畴
        二、为爱欲而战的解放路线
        三、美学形象成为政治形象
    第三节 美学问题的政治意蕴
        一、艺术“乌托邦”的现实性
        二、艺术与革命
        三、审美形式的自律性与异在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的思想特质
    第一节 作为政治美学的批判理论
        一、政治美学的提出及内涵
        二、政治美学化与美学政治化
        三、以爱欲与新感性为批判武器
    第二节 新感性对技术理性的反叛
        一、技术理性与新感性的博弈
        二、新感性已成为政治因素
        三、新感性本体论的政治批判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评析
    第一节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的贡献与限度
        一、开启了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新视角
        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视域内的政治美学
    第二节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的当代启示
        一、对当代美学与政治研究的影响
        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启示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8)教师眼中的“教育爱”:基于隐喻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三、研究结果
    (一) 总体情况
    (二) 具体分析
        1. 爱是灵魂和生命
        2. 爱是母爱/父爱
        3. 爱是旅行
        4. 爱是种子
        5. 爱是水
        6. 爱是阳光
        7. 爱是春风、爱是花
        8. 爱是基石和桥梁
        9. 爱是钥匙、爱是灯火
        1 0. 爱是动力
四、结论与反思
    (一) 教师眼中的教育爱具有丰富的意蕴
    (二) 隐喻是教师认识教育爱的基本方式
    (三) 关于进一步研究的反思

(9)跨地纪实 ——贾樟柯电影的原乡与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在地静观:改革巨变下的原乡实录
    第一节 灰暗破败的生存空间
        一、混乱嘈杂的街道
        二、简陋叠加的老房
    第二节 慌乱迷惘的生命消耗
        一、 “手艺人”的困兽之斗
        二、 “文艺工作者”的妄图
        三、 “混混”的“末世狂欢”
    第三节 原乡的真相:沦为他者的此在
        一、家园认同的逝去
        二、权力话语的消解
第二章 多地面向:时代快进中的世界疮痍
    第一节 北京:全球化之初的“世界”分割
        一、微缩公园的“三重世界”
        二、仿真建筑下的阶层错觉
    第二节 奉节:大坝工程下的“身体废墟”
        一、 “身体”:自然废墟中的谋生工具
        二、生命坍塌:成为“废墟”的身体
    第三节 东莞:商品社会下的“金钱权力”
        一、娱乐城:情色空间的金钱役使
        二、自我毁灭:金钱权力的真空
    第四节 澳洲:未来时空里的“情感断裂”
        一、大洋彼岸的情感境况
        二、情感断裂:“无根”的焦灼
第三章 跨地旨归:冷峻纪实背后的人文关怀
    第一节 县城青年“游走世界”的人文滋养
        一、 “汾阳小子”的县城平民经历
        二、 “改革开放”青年的省城初探
        三、 “游走世界”的国际视野浸润
    第二节 以纪实创作凸显跨地人文精神
        一、关注边缘:宏大历史强化底层人物
        二、歌颂善良:宽悯苦难呼唤“善”念
        三、聚焦情义:激荡世界坚守江湖情义
        四、反抗物化:民族性格抵御物欲浊流
第四章 沟通之桥:跨地纪实的价值定位
    第一节 承继巴赞:西方纪实美学的时空回响
    第二节 关照本土:承接中国电影的纪实性风格
    第三节 对话世界:架起原乡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贾樟柯作品一览表
附录二:贾樟柯荣誉记录
后记

(10)马梅特作品中的共同体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第一章 男性纽带与男性共同体
    第一节 《鸭子变奏曲》中男性友谊的“去性别化”
    第二节 《湖船》中男人之间“讲故事的艺术”
    第三节 《戏剧生涯》中表演艺术的在场与超越
第二章 自由与市场共同体
    第一节 《美国野牛》中自由个人的联合
    第二节 《美国野牛》中私人性的羁绊
    第三节 《格林·罗斯庄园》中表演的公共性
第三章 偶像禁忌与犹太共同体
    第一节 《犹太人的消失》中的认同
    第二节 《凶杀》中的集体偶像禁忌
    第三节 《浮士德》中自我中心的个人偶像禁忌
结论
引用文献
后记

四、用爱架起沟通感情的桥梁(论文参考文献)

  • [1]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D]. 余云露.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2]高校辅导员开展沟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苏天从.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4)
  • [3]高校优秀辅导员角色形象研究 ——以“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及其评选活动为例[D]. 王胡英. 浙江大学, 2017(09)
  • [4]人本主义视角下中学生命教育研究[D]. 朱晓琳.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7(02)
  • [5]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沟通研究[D]. 杨思思. 兰州大学, 2013(11)
  • [6]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研究[D]. 谢静. 黑龙江大学, 2020(03)
  • [7]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8]教师眼中的“教育爱”:基于隐喻的分析[J]. 高维,武秀霞. 教师教育研究, 2017(06)
  • [9]跨地纪实 ——贾樟柯电影的原乡与世界[D]. 马裕.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10]马梅特作品中的共同体思想研究[D]. 陈旭. 南京大学, 2016(04)

标签:;  ;  ;  

用爱搭建沟通感情的桥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