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糖尿病亚型——线粒体糖尿病

一种新的糖尿病亚型——线粒体糖尿病

一、糖尿病的新亚型——线粒体糖尿病(论文文献综述)

翁建平[1](2010)在《对糖尿病流行病学、循证医学及基础研究的探索》文中认为我国目前糖尿病正处于快速增长期,且糖尿病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本文就作者近年来在糖尿病领域的系列研究工作做一综述,主要涉及糖尿病及其相关疾病的流行病学、糖尿病的分子遗传学和2型糖尿病早期诊断治疗等。提倡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体化的诊断,实施个体化的治疗。

修玲玲,张庆,余斌杰,曾瑞萍[2](1997)在《伴线粒体基因突变的家族性糖尿病的临床特征》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由线粒体tRNALeu(UUR)(mtDNA)3243A→G点突变引起的糖尿病亚型的临床特征。方法按WHO的标准,采用基因诊断技术,对130例伴有糖尿病家族史的病人,其中包括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进行筛查。并对其中3例阳性者的家系进行临床及基因分析。结果从130例糖尿病患者中共检出4例(3.1%)伴有mtDNA3243点突变的非亲缘关系的病人,然后从其中3例突变病人及其家系中检测出9例线粒体糖尿病。全部患者均为消瘦体型。其中8例伴有神经性耳聋,8例因对口服降糖药继发性失效需改用胰岛素治疗。结论由于这类病人具有母系遗传、耳聋、进行性胰岛素分泌不全等特征,临床上可将这一类型的糠尿病分为一种新亚型-MIDD。

邱露[3](2018)在《转录因子Nrf1和Nrf2交互对话及其调控NASH和HCC发生的分子病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肝细胞癌(HCC)是人类预后较差的几种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的具体分子机制和治疗手段都有待深入研究和开发。在导致HCC的诸多因素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正逐年成为HCC最主要的发病群体。对NASH发生的分子机制以及从NASH到HCC病理转变过程的研究,将是HCC化学预防和治疗研究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抗氧化转录因子Nrf1是CNC-bZIP转录因子家族成员之一,具有调控蛋白酶体活性、氧化还原稳态、物质和能量代谢等重要分子功能。Nrf1基因敲出的小鼠死于胚胎中胚层形成受阻,表明Nrf1是胚胎发育的必须基因之一,预示Nrf1蛋白生理功能的重要性;而Nrf1在小鼠肝脏组织中特异性表达缺失则会在无外界刺激的情况下引发NASH,并且随着病程进展全部小鼠肝脏组织都会恶化产生HCC,表明Nrf1在脂质代谢调控、非可控性炎症进程和细胞癌性转化过程中处于至关重要的位置。然而,由于对Nrf1的分子功能和病理功能研究较少,Nrf1缺失所致NASH和肝细胞恶性转化的分子病理机制尚不清晰。本文在组织形态、细胞表型和分子功能等三个层次探索了人类遗传背景下Nrf1敲出引起NASH和HCC产生的可能分子机制,从非可控性炎症的发生和细胞癌性恶变这两个方面着手,以基因编辑的单克隆细胞系为研究模型展开了一系列实验性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在人类肝源细胞中敲出Nrf1基因可以在细胞水平上产生脂质积累和炎症相关因子高表达等类似NASH表型,表明Nrf1可能与人类NASH和HCC相关,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2)Nrf1敲出所致炎症标志基因COX2的非可控性激活、肿瘤抑制基因PTEN的表达缺失、裸鼠皮下荷瘤的恶性增殖等都是由于Nrf2的过度激活所致。Nrf1/2-COX1/2轴介导氧化应激稳态与炎症反应系统的交叉对话,Nrf1/2-miR22-PTEN轴介导氧化应激稳态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交叉对话。(3)在细胞内Nrf1与Nrf2相互调控而构成紧密相关的二元体系共同调控下游基因表达,致使Nrf1过表达或敲出往往产生相同效应,而Nrf2对肿瘤作用的“双面性”则取决于遗传背景中Nrf1的活性强弱。(4)Nrf1缺失后Keap1表达的缺失是Nrf2过渡激活的主要原因。在对Keap1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首次发现了Keap1的一个新型剪接变体并命名为Keap1ΔC。综上所述,本论文中的实验结果表明Nrf1可能是潜在的肿瘤抑制基因,具有作为NASH和HCC的化学预防和临床治疗靶点开发的价值。Nrf1和Nrf2构成的二元整体可能处于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各信号通路交叉对话的核心地位,对Nrf1/2选择性调控将成为癌症预防和治疗的新方向。

李军,李秀钧[4](2004)在《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研究新进展》文中研究表明

苟鑫[5](2020)在《COX-2在糖尿病膀胱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干预研究》文中指出[目 的]糖尿病膀胱(diabetic cystopathy,DCP)当前发病率高,临床关注还不够,其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探讨环氧合酶-2(COX-2)在在糖尿病膀胱发生进展中的作用以及经过干预后的变化情况。[方法]1.本次实验总计80只老鼠,其中对照组15只,实验组65只;2.利用STZ(链脲佐菌素)建立SD大鼠糖尿病膀胱模型(糖尿病组),利用尿动力学评估大鼠膀胱功能,验证DCP建模是否成功;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OX-2、p38-MAPK-COX-2不同层面的表达水平;3.向糖尿病大鼠分别加入COX-2抑制剂SC58236和P38抑制剂SB202190,实验分为五组,分别为对照组、糖尿病组、COX-2抑制剂组、P38抑制剂组、COX-2+P38抑制剂组,分别利用Western Blot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五组中的COX-2、p38-MAPK-COX-2不同层面的表达水平;4.形态学研究:实验组及对照组均进行HE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5.上述未加抑制剂结果与加抑制剂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与HE染色、电镜观察结果相结合,探讨COX-2在糖尿病膀胱发生进展中的作用以及经过干预后的变化情况。[结果]1.本次实验糖尿病大鼠建模成功60只,建模成功率92%。对照组膀胱容量(2.23±0.16)ml、膀胱压(30.67±3.20)cmH2O、漏尿点压(59.17±3.13)cmH20;糖尿病组膀胱容量(4.51±0.32)ml、膀胱压(24.50±3.55)cmH20、漏尿点压(33.42±6.78)cmH20;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的最大膀胱容量增加,最大膀胱内压降低,残余尿量增加,漏点压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PCR检测大鼠膀胱中相关蛋白分子的水平:与对照组(0.16±0.03)相比,糖尿病组(1.30±0.11),COX-2抑制剂组(0.55±0.26)和P38抑制剂组(0.96±0.12)的COX-2表达明显增加,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COX-2+P38抑制剂组(0.12±0.05)与对照组比较,表达水平有所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COX-2抑制剂组、P38抑制剂组、COX-2+P38抑制剂组与糖尿病组比较,表达水平显着降低,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O.01),COX-2抑制剂组、COX-2+P38抑制剂组与P38抑制剂组比较,表达水平显着降低,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38在糖尿病组(1.42±0.14)、COX-2抑制剂组(1.42±0.30)、P38 抑制剂组(0.99±0.16)、COX-2+P38抑制剂组(0.80±0.14)与对照组(0.53±0.03)中比较,表达水平显着升高,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38抑制剂组、COX-2+P38抑制剂组与糖尿病组比较,表达水平显着降低,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COX-2抑制剂组与糖尿病组比较,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免疫组化染色强度比较:COX-2主要表达在膀胱组织细胞质中,染色强度分别为:糖尿病组(0.74±0.14)、COX-2抑制剂组(0.75±0.15)、P38抑制剂组(0.53±0.16)、对照组(0.48±0.38)、P38+COX-2 抑制剂组(0.48±0.22)统计分析如下:(1)糖尿病组、COX-2抑制剂组、P38抑制剂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着升高(P<0.01);(2)COX-2抑制剂组、P38抑制剂组、P38+COX-2抑制剂组与糖尿病组比较均显着降低(P<0.01);(3)P38抑制剂组和COX-2抑制剂组比较显着降低(P<0.0,5);COX-2+P38抑制剂组与P38抑制剂组比较,显着降低(P<0.01);(4)COX-2抑制剂组和COX-2+P38抑制剂组比较,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 01);(5)P38+COX-2抑制剂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16>0.05);P38MAPK主要表达在膀胱组织细胞质中,染色强度分别为:糖尿病组(0.74±0.14)、COX-2抑制剂组(0.75±0.15)、P38抑制剂组(0.53±0.16)、对照组(0.48±0.38)、P38+COX-2 抑制剂组(0.48±0.22)统计分析如下:(1)糖尿病组、COX-2抑制剂组、P38抑制剂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显着升高(P<0.01);(2)P38抑制剂组、P38+CCOX-2抑制剂组与糖尿病组比较均显着降低(P<0.01);(3)P38抑制剂组和COX-2抑制剂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0.05);(4)COX-2抑制剂组和COX-2+P38抑制剂组比较,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5)COX-2抑制剂组与糖尿病组比较,P38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14>0.05);P38在P38抑制剂组与P38+COX-2抑制剂组中无统计学意义(P=0.53>0.05)4.光镜下观察,对照组的逼尿肌横截面的肌纤维排列整齐,连接紧密,神经结构完整,有少量胶原纤维填充在间隙中;DCP组肌纤维排列紊乱,连接结构错乱,膀胱粘膜显着增生,肌纤维有不同程度的断裂,间隙中有胶原纤维填充,间隙明显增宽,神经组织少见,肌细胞明显萎缩,血管增生充血明显;COX-2和p38抑制剂组逼尿肌纵切面肌纤维排列较为整齐,相互之间的连接较为紧密,间隙被少量胶原纤维组织填充,COX-2和P38抑制剂组对比无明显差异。透射电镜观察:糖尿病大鼠的膀胱粘膜细胞内线粒体损伤严重,表现为线粒体体积膨胀变大,线粒体内“脊”数量下降、出现断裂、甚至是消失,线粒体基质的光密度下降,对照组线粒体基本正常,内质网轻度扩张。[结论]1.糖尿病膀胱大鼠的最大膀胱容量增加,最大膀胱内压降低,残余尿液增加,漏点压降低;2.COX-2和P38在糖尿病大鼠膀胱中均有大量表达;3.使用COX-2抑制剂后,COX-2表达显着降低,但P38表达没有明显改变。在使用P38抑制剂后,P38表达显着降低,COX-2表达也有明显降低。4.此实验验证了在P38-COX-2通路中P38位于COX-2上游,调控着COX-2的表达,在应用双重抑制剂下对两种炎症因子有更好的抑制效果。5.在光镜下观察,糖尿病组逼尿肌肌纤维紊乱、断裂,从而说明糖尿病在膀胱产生了影响,破坏了膀胱逼尿肌及粘膜正常生理结构,从而影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6.在电镜下观察,糖尿病组大鼠膀胱粘膜及逼尿肌细胞中线粒体等细胞器受损,影响其功能,从超微结构阐述了糖尿病膀胱的病理机制。

陈芳建,俞红,樊璠,吕建新[6](2009)在《线粒体基因组D-Loop区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文中研究表明随机选取199例浙江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与102例正常对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基因片段直接测序来检测线粒体基因组D-Loop区域基因变异情况,同时分析其与主要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显示:线粒体基因组D-Loop区域为一高变异区,np73A-G、np263A-G、np16223C-T、np16519T-C为4个高变异位点;发现29个未见报道的新变异位点;np193A-G、np234A-G、np16108C-T等变异与糖尿病家族史有关。这表明浙江籍汉族人线粒体基因组D-Loop区存在大量基因多态性现象,此区域的某些变异可能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等具有一定相关性。

梁泽玉[7](2019)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微囊泡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视网膜神经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体外提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微囊泡(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derived microvesicles,hUCMSCs-MVs)并观察hUCMSCs-MVs对糖尿病大鼠糖尿病视网膜神经损伤(diabetic retinal neurodegeneration,DRN)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本实验分3部分,第1部分进行hUCMSCs传代培养,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利用超速离心法提取hUCMSCs-MVs,流式细胞仪、透射电镜等研究方法对hUCMSCs-MVs进行形态学及免疫学表型鉴定;第2部分为体外实验,实验分为4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高糖培养组(RGCs培养基内含浓度为33 mmol/L葡萄糖),C组为正常RGCs与hUCMSC-MVs共培养组,D组为高糖环境下RGCs与hUCMSC-MVs共培养组。通过免疫抗体包被筛选法及免疫荧光双染法对原代SD大鼠视网膜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进行分离及鉴定,观察hUCMSCs-MVs与RGCs的内化过程,CCK-8法、膜联蛋白-碘化丙啶(AnnexinV-PI)法、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 time-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WB)等测定hUCMSCs-MVs对各组RGCs的活性及凋亡的影响及各组细胞内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ell lymphoma-2,Bcl-2)、Bax、半胱天冬蛋白酶(Caspase)-3基因水平及蛋白水平的相对表达量;第3部分为体内实验,实验分为4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DM对照组、C组为正常对照+hUCMSCs-MVs玻璃体腔注射组、D组为DM+hUCMSCs-MVs玻璃体腔注射组。实验方法为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8周各组行玻璃体腔内注射hUCMSCs-MVs,注射后观察时间为4周。利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内层视网膜结构改变,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 assay,TUNEL)观察DR大鼠内层视网膜细胞凋亡情况,免疫荧光双染法定性及定位磷酸化的c-Jun氨基末端激酶(p-c-Jun N-terminal kinase,p-JNK)在视网膜内的表达情况,WB法测量目的蛋白JNK、p-JNK、c-Jun、p-c-Jun、Bcl-2、Bax、裂解Caspase-3(Cleaved Caspase-3)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成功提取hUCMSCs-MVs,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对hUCMSCs-MVs进行形态及免疫学鉴定,观察到hUCMSCs-MVs直径介于102-103nm,为圆形膜性囊泡样结构,高表达hUCMSCs特异性蛋白CD44、CD29、CD73、CD105,阴性表达整合素(integrin,CD49f)、HLA class II(HLA-DR)及造血干细胞特异标记蛋白CD34、CD45。hUCMSCs-MVs的分泌效率为接种密度约1×105/ml、第2代-第4代(P2-P4)hUCMSCs培养上清液约300ml可提取蛋白质量约342.65?1.32μg的hUCMSCs-MVs。成功完成原代SD大鼠RGCs体外培养及鉴定,证明体外RGCs可与hUCMSCs-MVs良好内化。CCK-8及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结果显示,B组细胞活性低于A、C、D组,B组细胞凋亡率高于A、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及WB检测结果显示,B、D组RGCs、Bcl-2、Bax、Caspase-3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NK-q组间比较结果显示D组RGCs内Bcl-2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B组,B组Bax、Caspase-3及Cleaved-Caspase-3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D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STZ诱导建立DM大鼠模型,建模成功8周后大鼠视网膜切片HE染色可见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腔注射hUCMSCs-MVs后4周,观察4组大鼠内层视网膜厚度改变,4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NK-q检验示B组内层视网膜厚度低于其余3组,D组视网膜厚度高于B组。4组大鼠内层视网膜TUNEL染色阳性(TUNEL+)细胞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NK-q检验分析结果显示B组大鼠内层视网膜内TUNEL+细胞表达率高于其余各组,D组内层视网膜内TUNEL+细胞表达率低于B组。免疫荧光定位结果显示早期DR大鼠视网膜内JNK的活化主要内层视网膜GCL,merge荧光融合后可见表达于RGCs胞浆内。4组间视网膜p-JNK阳性(p-JNK+)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NK-q检验结果显示B组大鼠内层视网膜内p-JNK+表达率高于其余各组,D组GCL内的p-JNK+表达率低于B组。WB结果显示4组间目标蛋白相对表达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NK-q检验结果显示B组Bcl-2相对表达量低于其余3组,B组JNK、p-JNK、c-Jun、p-c-Jun、Bax、Cleaved Caspase-3相对表达量高于其余3组,D组JNK、p-JNK、c-Jun、p-c-Jun、Bax、Cleaved Caspase-3相对表达量高于D组。结论:体外hUCMSCs-MVs可通过降低高糖环境下RGCs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发挥对高糖环境下RGCs损伤的保护作用;玻璃体腔注射hUCMSCs-MVs可通过增加视网膜内Bcl-2表达、降低JNK/Bax/Caspase-3的表达及活化,降低早期DR大鼠RGCs凋亡及内层视网膜萎缩,发挥对DRN的保护作用。

修玲玲,梁伟,吴华,余斌杰[8](2001)在《线粒体tRNALeu(UUR)3243A→G突变所致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线粒体tRNALeu(UUR)3243A→G突变所致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原则。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对338例随机抽样无亲缘关系的糖尿病患者和132名正常人进行线粒体tRNALeu(UUR)3243A→G突变的检测,并对阳性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糖尿病组共检测出6个先证者(1.8%),并在这些家系中共发现13例该突变的糖尿病患者。大部分患者为消瘦体型,10例伴有神经性耳聋,除1例外其他均需用胰岛素治疗。另外,在同一家系中,子代的糖尿病发病年龄明显低于母辈的发病年龄。结论:线粒体tRNALeu(UUR)3243A→G突变所致糖尿病是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型糖尿病,因此对携带此突变基因者应进行随访,已确诊的患者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尽早用胰岛素治疗。

王琨[9](2002)在《线粒体基因缺陷与糖尿病关系研究的进展》文中提出线粒体是细胞内的重要细胞器,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它具有独特的超微结构,通过氧化磷酸化合成ATP供给细胞各种生命活动的需要。1981年Anderson[1]等发表了人类线粒体DNA(mtDNA)的全序列。1988年,Holt和Wal-lace分别在线粒体脑病和Leber’s遗传性视神经病(LHON)患者的细胞中发现了mtDNA突变,从而开辟了研究mTDNA突变与人类疾病的新领域。目前已发现mtDNA的50多种点突变和100多种基因重排与人类疾病相关[2]。将mtDNA分子遗传学研究与临床研究相结合,使人类对线粒体疾病的认识日益深入。近年来,线粒体基因突变与糖尿病(DM)发生发展的关系已受到广泛重视。由于氧化磷酸化在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其成为DM的又一重要的候选基因。

廖宇[10](2013)在《线粒体糖尿病的一例患者的家系调查与基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1例临床表现为“糖尿病、听力下降、视神经萎缩、尿崩症、高乳酸血症”的患者及其家系进行WFS1和线粒体基因突变及其突变杂胞质性程度的检测,对其进行基因诊断。方法:(1)收集相关临床资料。(2)抽取先证者及部分家系成员的静脉抗凝血,提取其外周血白细胞DNA。(3)对先证者和部分家系成员的外周血白细胞DNA进行直接PCR测序,寻找突变基因。(4)构建含有野生型及突变型的质粒作为标准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线粒体基因突变携带者的突变杂胞质性程度。结果:在先证者的外周血白细胞中检测到WFS1第3号外显子第35位A碱基缺失,造成杂合性移码变异。突变导致Wolfram蛋白翻译提前终止和氨基酸序列异常。其父亲与妹妹亦存在该杂合突变,母亲基因型正常。PCR直接测序法发现,在先证者的线粒体DNA中发现A3243G突变,突变为杂胞质性,在其母系亲属中,除先证者的妹妹及小表妹外,均发现该突变。此外,在先证者及其母系亲属中均发现线粒体DNA8271-8280位的CCCCCTCTA片段缺失。应用Realtime PCR技术在先证者的妹妹及小表妹的线粒体DNA中亦检测到该突变,表明突变遗传方式符合母系遗传规律。结论:1、患者的基因诊断为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突变位点为线粒体基因3243A-G;2、线粒体基因8271-8280CCCCCTCTA片段缺失可能在患者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了作用;3. WFS1基因3号外显子的碱基缺失变异无致病性。

二、糖尿病的新亚型——线粒体糖尿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糖尿病的新亚型——线粒体糖尿病(论文提纲范文)

(1)对糖尿病流行病学、循证医学及基础研究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糖尿病及其相关疾病的流行病学
    1.1 代谢综合征
    1.2 肥胖
    1.3 住院病人糖尿病调查
    1.4 广东省糖尿病流行病学现状
2 糖尿病的个体化诊断
    2.1 青少年的成人发病型糖尿病
    2.2 线粒体基因糖尿病
    2.3 A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2.4 核纤层蛋白病
3 2型糖尿病治疗模式的探索
    3.1 循证医学研究
    3.2 基础研究
4 总结

(3)转录因子Nrf1和Nrf2交互对话及其调控NASH和HCC发生的分子病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NAFLD/NASH的发病机理及研究方法
        1.1.1 NAFLD/NASH病理表型
        1.1.2 NAFLD/NASH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1.1.3 NAFLD/NASH相关动物模型
    1.2 Nrf1/2研究进展
        1.2.1 CNC-bZIP转录因子家族简介
        1.2.2 Nrf1研究概述
        1.2.3 Nrf2研究概述
    1.3 立项依据、研究目标与技术路线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试剂
        2.1.1 仪器
        2.1.2 试剂耗材
        2.1.3 细胞与动物
    2.2 试验方法
        2.2.1 分子实验
        2.2.2 细胞实验
        2.2.3 动物实验
        2.2.4 组织实验
    2.3 引物与设计
    2.4 使用的程序与软件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Nrf1/2基因敲除细胞系的构建及鉴定
    3.1 引言
    3.2 基因编辑位点选择与相应质粒构建
        3.2.1 特异性识别Nrf1α位点的TALEN质粒设计
        3.2.2 特异性识别Nrf1β位点的TALEN质粒设计
        3.2.3 靶向Nrf2转录活性区域(NHE4)的Cas9质粒设计
        3.2.4 靶向Nrf2功能抑制结构(DLG/ETGE)的Cas9质粒设计
    3.3 结果与讨论
        3.3.1 Nrf1、Nrf2基因编辑单克隆细胞系鉴定
        3.3.2 HepG2细胞系中Nrf1敲出后NASH相关表型检测
        3.3.3 Nrf1α和Nrf1β敲出后L02细胞中脂肪滴形成能力检测
    3.4 本章小结
4 Nrf1功能缺失导致COX2基因非可控性激活依赖于JNK-Nrf2途径
    4.1 引言
    4.2 实验目的
    4.3 结果与讨论
        4.3.1 Nrf1敲出后COX2基因表达呈非可控性升高
        4.3.2 Nrf1α-/-细胞中COX2激活经由JNK信号激活
        4.3.3 Nrf1敲出所致COX2升高依赖Nrf2途径
        4.3.4 Nrf1敲出所致COX1降低的分子机制探究
    4.4 本章小结
5 Nrf1/2-miR22轴介导细胞中ROS信号与PTEN-PI3K-AKT信号通路的交叉对话
    5.1 引言
    5.2 实验目的
    5.3 结果与讨论
        5.3.1 Nrf1、Nrf2通过miR-22抑制PTEN
        5.3.2 Nrf1转录激活PTEN基因表达
        5.3.3 Nrf1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多维互作
    5.4 本章小结
6 Nrf1与Nrf2的相互调控
    6.1 引言
    6.2 实验目的
    6.3 结果与讨论
        6.3.1 Nrf1与Nrf2的相关性检测
        6.3.2 Nrf1、Nrf2对下游基因的差异调控
        6.3.3 Nrf1调控Nrf2蛋白质周转
        6.3.4 Nrf2调控Nrf1基因转录激活
    6.4 本章小结
7 Nrf1敲除所致荷瘤恶性增殖依赖于Nrf2的激活
    7.1 引言
    7.2 实验目的
    7.3 结果和讨论
        7.3.1 Nrf1、Nrf2敲出引起荷瘤差异增殖
        7.3.2 Nrf1敲出导致肿瘤组织中血管组织增多
        7.3.3 Nrf1、Nrf2敲出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7.4 本章小结
8 转录组测序解析Nrf1与Nrf2功能差异
    8.1 引言
    8.2 实验目的
    8.3 结果与讨论
        8.3.1 转录组数据质控
        8.3.2 差异基因分析
        8.3.3 Nrf1、Nrf2差异下游基因筛选
    8.4 本章小结
9 Nrf2抑制蛋白Keap1的新亚型-Keap1ΔC的发现与功能研究
    9.1 引言
    9.2 实验目的
    9.3 结果与讨论
        9.3.1 Keap1~(ΔC)的发现与鉴定
        9.3.2 Keap1~(ΔC)功能初步探究
        9.3.3 Keap1蛋白结构与功能研究
    9.4 本章小结
10 结论与展望
    10.1 全文总结
    10.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发现的Keap1新亚型Keap1~(ΔC)的序列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C.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获奖及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4)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研究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mtDNA
    1.1 结构及功能
    1.2 特性
2.线粒体基因缺陷与糖尿病
    2.1 mtDM基因缺陷类型
        2.1.1 点突变
        2.1.2 重复
        2.1.3 缺失
    2.2 mtDM发生机制
        2.2.1 胰岛素分泌缺陷
        2.2.2 β细胞凋亡
        2.2.3 骨骼肌氧化磷酸化障碍
    2.3 mtDM基因缺陷新发现
3.mtDM的细胞模型及鼠模型
    3.1 β细胞mtDNA缺失的体外细胞模型
    3.2 mtDM鼠模型
        3.2.1 BHE/cdb大鼠:
        3.2.2 Tfam突变鼠:
        3.2.3 UCP-2基因突变鼠:
        3.2.4 KATP转基因鼠:
4.mtDM的实验室诊断
5.mtDM的治疗原则及新进展
6.存在问题

(5)COX-2在糖尿病膀胱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糖尿病膀胱模型的建立和尿动力学改变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COX-2在糖尿病膀胱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探讨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COX-2在糖尿病膀胱中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线粒体基因组D-Loop区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基因组DNA提取
        1.2.2 引物合成及PCR扩增
        1.2.3 DNA序列测定及分析
        1.2.4 患者相关临床资料收集
        1.2.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T2DM组与正常对照组变异性分析
    2.2 D310区微卫星多态性分析
    2.3 np16181-16193区域变异分析
    2.4 D310区及np16181-16193区域与临床资料间关系
    2.5 与家族史及并发症相关的变异位点
3 讨论

(7)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微囊泡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视网膜神经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hUCMSCs培养及hUCMSCs-MVs提取及鉴定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主要仪器
        1.1.3 主要试剂及配置
        1.1.4 实验方法
        1.1.5 统计方法
    1.2 结果
        1.2.1 hUCMSCs的形态学观察
        1.2.2 绘制hUCMSCs细胞生长动力曲线
        1.2.3 hUCMSCs-MVs形态学鉴定
        1.2.4 hUCMSCs-MVs免疫学鉴定
        1.2.5 hUCMSCs-MVs蛋白含量测定
    1.3 讨论
        1.3.1 EVs的分类
        1.3.2 EVs的形成及释放
        1.3.3 EVs的鉴定及分离
        1.3.4 EVs与靶细胞的作用方式
        1.3.5 MSCs的特点及应用
    1.4 小结
二、hUCMSCs-MVs对高糖诱导下大鼠RGCs损伤作用及机制
    2.1 对象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主要仪器
        2.1.3 主要试剂及配置方法
        2.1.4 实验方法
        2.1.5 统计方法
    2.2 结果
        2.2.1 原代SD大鼠RGCs形态学观察
        2.2.2 原代SD大鼠RGCs免疫学鉴定
        2.2.3 原代SD大鼠RGCs与 hUCMSCs-MVs内化过程
        2.2.4 hUCMSCs-MVs对高糖诱导下SD大鼠RGCs活性及凋亡的影响……
        2.2.5 RT-PCR检测各组目的基因相对表达量
        2.2.6 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蛋白相对表达量
    2.3 讨论
        2.3.1 原代大鼠RGCs培养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2.3.2 hUCMSCs-MVs对高糖RGCs的作用及机制
        2.3.3 MSCs-EVs与细胞的作用机制
    2.4 小结
三、hUCMSCs-MVs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视网膜神经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3.1 对象和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主要仪器
        3.1.3 主要试剂及配置
        3.1.4 实验分组
        3.1.5 实验方法
        3.1.6 统计方法
    3.2 结果
        3.2.1 DM大鼠模型建立情况
        3.2.2 STZ诱导DM大鼠8 周后HE染色观察视网膜
        3.2.3 各组HE染色观察内层视网膜及厚度分析
        3.2.4 各组视网膜TUNEL染色观察内层视网膜细胞凋亡情况
        3.2.5 各组内层视网膜p-JNK定性及定量表达结果
        3.2.6 WB法检测各组目的蛋白相对表达量
    3.3 讨论
        3.3.1 DR动物模型诱导与早期DRN的病理改变
        3.3.2 玻璃体腔注射hUCMSCs-MVs对 DR大鼠DRN保护作用的机制…
    3.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糖尿病性视网膜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线粒体糖尿病的一例患者的家系调查与基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患者临床资料
    3.2 家系分析
    3.3 血清ADH测定
    3.4 WFS1外显子2-8扩增
    3.5 线粒体基因组扩增
    3.6 线粒体DNA杂胞质性突变程度检测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糖尿病的新亚型——线粒体糖尿病(论文参考文献)

  • [1]对糖尿病流行病学、循证医学及基础研究的探索[J]. 翁建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0(02)
  • [2]伴线粒体基因突变的家族性糖尿病的临床特征[J]. 修玲玲,张庆,余斌杰,曾瑞萍. 中华医学杂志, 1997(06)
  • [3]转录因子Nrf1和Nrf2交互对话及其调控NASH和HCC发生的分子病理机制研究[D]. 邱露. 重庆大学, 2018(09)
  • [4]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研究新进展[J]. 李军,李秀钧. 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 2004(01)
  • [5]COX-2在糖尿病膀胱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干预研究[D]. 苟鑫.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6]线粒体基因组D-Loop区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J]. 陈芳建,俞红,樊璠,吕建新. 遗传, 2009(03)
  • [7]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微囊泡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视网膜神经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D]. 梁泽玉.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8]线粒体tRNALeu(UUR)3243A→G突变所致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J]. 修玲玲,梁伟,吴华,余斌杰. 新医学, 2001(10)
  • [9]线粒体基因缺陷与糖尿病关系研究的进展[J]. 王琨. 天津医药, 2002(05)
  • [10]线粒体糖尿病的一例患者的家系调查与基因分析[D]. 廖宇. 中南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一种新的糖尿病亚型——线粒体糖尿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