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丰收年——1990年全国汉语教学综合回顾

平凡的丰收年——1990年全国汉语教学综合回顾

一、一个平凡的丰年——1990年全国语文教学综合评述(论文文献综述)

陈钟梁[1](1991)在《一个平凡的丰年——1990年全国语文教学综合评述》文中提出 这是一个平凡的丰年,在全国语文教学的领地里,几乎找不到一条爆发性的新闻与一个喜剧性的人物。但是,由于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辛勤耕耘,大地上依然硕果累累。在今天阵阵送旧迎新的爆竹声中,回顾一下过去一年的实践与已经开始的探索工作,是十分有益的。一 1990年的烟花三月,全国各地研究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学者、专家和

杨珏[2](2017)在《陈钟梁语文教育思想初探》文中研究指明陈钟梁作为老一辈的优秀语文特级教师,在五十余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对语文教学有其明确的理念和深入的思考。本文力图从教育思想和教学艺术等方面,梳理陈钟梁语文教育成果,总结出其独特的语文教学思想及其对语文教学改革做出的贡献。全文共三章。第一章是对陈钟梁的语文教育研究成果进行整体梳理和分析。结合陈钟梁的工作经历,将其教育人生分为三个阶段。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来对三阶段的成果进行整体观照和分析。第二章是对陈钟梁的主要教育思想进行评析。陈钟梁认为语文教学以“培养一个文化人”为最终目的,并提倡“以自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为了达到培养“文化人”的目的,教师和学生都要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学生应当从培养好的习惯,重视阅读和打牢扎实的基础三方面入手。教师提高专业素养,需要培养扎实的文化功底和良好的综合素质。第三章主要结合陈钟梁的部分经典课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用这三方面分别对其语文教学艺术进行归纳、阐述。处理教学内容时,要走近文本,做到辨词析句、详略得当。讲述、诵读和提问是陈钟梁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语言的选择也具有独特的风格。充满情感的语言,师生之间的有效对话推动教学的开展。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育工作者,陈钟梁在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培养等方面取得的理论与实践成就对语文教育的发展和语文教师的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

易春秋[3](2005)在《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大量资料为基础,将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置于中国社会变动的历史背景中,以时间为线索,分为五个阶段对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在此基础上,对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较为客观的历史评价,并提出了若干思考。 论文由绪论、正文(共五章)和结语组成。 绪论。阐述了本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研究现状,说明了研究方法、写作框架以及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国民经济恢复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49 年 10 月~1952 年底)。党和国家继承和发扬老解放区学校教育和长期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在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和借鉴苏联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了新民主主义思想教育,主要锋芒指向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思想,确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普通中学中的重要地位。此时,加强了对师生的政治思想教育,通过政治课和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结合土地改革运动、抗美援朝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三反”、“五反”运动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健全了学校内的共产党、青年团、学生会、少年儿童队组织,形成了以普遍开设政治课为主体,密切结合各项政治运动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 第二章,社会主义改造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3 年初~1956 年底)。新中国在恢复国民经济基础上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第一部《宪法》,着手实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此相适应,中学按照过渡时期总路线精神,提出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学习苏联的教育经验,通过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举措,一方面加强了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但另一方面,也使政治课的地位日益弱化。此时,加强了时事政策教育,在实践中开辟了学生守则教育、劳动教育、榜样教育、校外教育等多种途径,逐步形成了在党支部领导下,由班主任、团、队、学生会等各方面配合的经常化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制度。 第三章,“左”倾政治运动冲击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7 年初~1960 年底)。这一时期,曾一度强调加强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恢复政治课,颁布了建国以来第一部《中等学校政治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但 1957 年反右斗争开始后,紧接着进行的“大跃进”和“教育革命”、“反对右倾机会主义”斗争,“左”的思想开始抬头,并逐渐占了上风。由于“左”倾政治运动的冲击,使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了严重影响,一切围绕着运动转。在政治课教学上,以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代替了原来设置的政治课,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本章还阐述了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第四章,调整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1 年初~1963 年底)。以贯彻“八字方针”和《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为标志,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开始逐步扭转前一时期“左”的倾向,政治课也开始进行调整,并继续通过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此时期,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德育和智育的关系处理得比较好,既切实贯彻教学为主的原则,又不放松德育。在德育工作中既重视政治教育、榜样教育、劳动实践,又加强了以学生守则为中心的道德品质教育,既继续发展并逐步完善校内各教育阵地的作用,又开始重视校外教育,逐步形成了较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开始构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但是 1962 年召开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后,强调阶级斗争为纲,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左”的影响,开始加强贯彻阶级教育,使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波折。可以说,这一时期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既伴随着正确的内容又交织着“左”的偏向。第五章,“反修防修”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4 初~1966 年 5 月)。1964 年春节,以毛泽东就教育问题发表的“春节谈话”为始,发表了一系列对教育问题的指示,其中很多内容对中国教育的改革有积极意义,但同时,讲话内容也包含一些“左”的因素。随着中苏分裂,美国采取反共的“和平演变”战略,毛泽东日益重视“反修防修”,并展开了一系列“反修防修”的运动,一时间,“反修防修”席卷教育领域,开始批判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改革教育制度。在此背景下,毛泽东提出 “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同时在城乡社会主义教育(“四清”)运动的影响下,使本已从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后日益加强的阶级和阶级斗争意识更加强化。1964 年 7、8 月间,全国高、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的召开,阶级斗争教育成为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陷入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迷误之中。本章还阐述了以政治课为主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情况,活学活用毛主席着作、学解放军、学大庆运动的情况,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继续加强和校外教育、家庭教育的情况。

孔丹[4](2016)在《《我与地坛》之文本解析与教学价值摭谈》文中研究说明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自问世以来,其文学价值与教学价值就倍受文学界与教学界专家关注。其作为史铁生作品中最早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课文,目前一线语文教师拿到课文《我与地坛》到底在教些什么,其有效性是多少,《我与地坛》真正核心的教学价值又该定位在哪里,是本文所关注和探讨的内容。首先,本文对近些年来文学界关于《我与地坛》的文学解读进行整理、归纳及分析;其次笔者搜集了选编有《我与地坛》的五个版本语文教科书及相配套的教师用书,通过单元编制、单元导语、课后练习等方面对教材编者赋予《我与地坛》的教学价值进行梳理与比较;再次,笔者搜集了目前一线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等资料进行教学内容的分析;最后,从文本解读、教材梳理、课例分析三个维度中提取出《我与地坛》及其这一类课文的教学策略。本文的第一章是对《我与地坛》文学解读中的相关文献进行简明扼要的概述;第二章是对五套教材中《我与地坛》的教学价值进行比照、测量与分析;第三章是对课文《我与地坛》的教学课例中的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分析;第四章是对《我与地坛》及其类属课文提出教学策略。

屠爱萍[5](2013)在《现代汉语判断性事件的句法语义分析》文中指出文献关于现代汉语判断性事件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判断句和“是·的,,句的讨论中,将其纳入事件结构的框架,对其进行句法语义等多方面的综合观察尚为罕见。本文以“语法研究的三个世界”为观察视角,在事件结构的框架下对判断性事件的句法语义等方面进行了纵横交错的立体分析。本文的研究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对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相关研究进展、本文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等进行了概括性的说明。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基础,简要说明了文献及本文根据研究目的对“事件’的不同界定,介绍了事件语义学的研究方法,并讨论了将“事件”和“事件结构”引入语法研究的缘由,本文赞同事件结构、句法结构和谓语的论元结构同构的观点,并将其作为我们对判断性事件进行句法语义分析的理论基础。第三、四、五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从句法语义等方面对判断性事件进行统一的的立体分析,论述了判断性事件及其他类型事件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首先介绍了本文观察和分析语言事实的视角:语法研究的三个世界,并在对文献评述的基础上,提出我们的假设,结合提升分析和空语类理论对含“是”,判断性事件进行综合的分析,认为含“是”判断性事件是由提升动词“是”及其补足语构成,判断的内容可归纳为三种关系:论元或类论元之间的关系、事件元及其论元或类论元之间的关系和类复句的事件链关系。第四部分在对文献评述的基础上,对“S是X的”这种特殊的形式判断性事件进行了综合分析,从组形、释义和传息三个方面,对不同角度的分析进行了综合的处理,并结合对集结点“是”和“的”的分析,根据“S是X的”各下位变体所表达的意义和传递的信息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判断的是“X的”及其类论元之间的关系:第二类除了第一类判断的关系,同时判断“X”及其论元或类论元之间的关系:第三类除了判断第一、二类判断的关系,同时还可以突显“X”中某个组成部分的特征。第五部分在句位变体理论的基础上,对判断性事件“S是X的”及其变体进行了描写,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判断性事件和叙述性事件、描写性事件之间的关系。第六部分是结论和展望,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说明了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王茂珠[6](2017)在《高考新材料作文“发展等级”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高考语文一直在不断变革发展、革故鼎新,但作文在高考语文中的一直处于始终不变的重要地位。文如其人,作文的书写是衡量考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标尺,是考生思考思想的集中表现。每一年的高考作文都是由命题人反复斟酌、多次讨论而最终定夺,这也正是作文自身的重要性。作文的命题不仅是一种考察,更体现着一种社会期望与价值取向,一种考向生传达的理念与精神,还会影响着语文教育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与素质培育的要求,因此反复思考研究高考作文的教学,意义重大。当前的高考作文不断改革发展,已由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的鼎足之势逐步发展为新材料作文"一家独大”的局面,考生和教师也应随之不断扭转教学策略,仔细揣摩命题要求与所给材料,将作文教学的研究重点放置在新材料作文的教学上。当前关于写作教学的研究数量很多,特别是对于材料作文的教学研究,深深的影响着作文的学生写作与教师教学。但是多针对于写作教学某一模块的研究,亦或者是基于作文评价标准的“基础等级”进行研究,较少关注于新材料作文的“发展等级”的教学研究。本文的创新点就是按照高考作文评价标准的“发展等级”的内容研究系统性的写作教学,以期望通过合理的写作教学促进学生实现从“基础等级”向“发展等级”的跨“级”发展。总之,本文着重于高考材料作文“发展等级”的作文提高要点,按照高考的材料作文评价标准中的发展等级即特征项内容,将论文主体分为深刻的立意、文采的展现、多维的创新三个部分,结合高考满分或高分作文举例分析,希望可以探索出一些关于高考材料作文的写作规律与技巧,以辅助日常的写作教学。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新材料作文的现状。这一部分首先对新材料作文进行简单概述,其中包括新材料作文的定义、特点及发展。其次阐述了材料作文评价标准------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特别是对发展等级的内容进行具体阐发。最后总结当前新材料作文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分别存在的现状和问题,教师层面有对学生学情是否深刻了解、写作教学是否有系统规划、跨“级”提高的是否存在难度等。学生层面则普遍存在立意模糊无思路、语言平实无文采、文章普通无新意等跨“级”提高的问题。第二部分是发展等级的第一项内容“深刻的立意”。这一部分共分为两项内容。第一项是深刻立意近三年高考材料作文的立意分析。其中包括包括两个方面:近三年高考材料作文的立意统计和近三年高考材料作文的立意特点。首先将2014年、2015年、2016年近三年的高考材料作文的立意通过表格的方式汇整统计。其次,按照统计的数据进行立意分析,得到三个立意特点:其一,思辨式的立意方法为主;其二,人文性的立意材料为主;其三,主题式的立意主题为主。第二项是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技巧,概述从入题到审题到点题的多种方法:其一,凭“语”入题,明晰审题格局;其二,因“类”审题,洞察审题模式;其三,画龙点“睛”,精拟作文题目。借助高考例题的分析以期实现立意把握的准确度。第三部分是发展等级的第二项内容“有文采”。这一部分从词语、句式、手法三方面分别展开论述。第一方面词语的多类化,内容包括多种词性词语的灵活搭配;多种词构词语的排列组合;多种含义词语的活用妙用;多种色彩词语的锤炼点缀。第二方面是句式的多变化,内容包括问句、疑问句、反问句、感叹句的灵活运用;长短句、整散句的灵活变换;肯定句、否定句的灵活镶嵌。第三方面是手法多样化,内容包括常用的表现手法使用和常用的修辞手法使用。通过词句和手法的多变化以期提高文章文字表现力。第四部分是发展等级的第三项内容“多维创新”。这一部分是从见解新颖、构思巧妙、素材新鲜三个维度来展开论述。首先,从切入角度之“新”和切入文体之“新”来论述文章的见解新颖。其次,从层次清晰、过渡自然、结构完整来举例论证文章构思精巧的要求。最后,从狭义的语文观入手,阐述课文素材的迁移与运用,再从大语文观入手,阐述生活素材的积累与运用,以使文章达到“素材鲜活”的标准。

孟佳[7](2011)在《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文阅读试题自1984年正式独立地登上高考历史舞台至今已有27年,随着我们对语文学科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我国高考改革的持续推进,现代文阅读试题一直在变化中不断丰富,成长。科学的考试,无论是思想、形式,还是内容都需要与时俱进,现代文阅读试题也不例外,如何使其在当下更加合理,能够更加真实的反映考生的语文素养,是我们始终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以1952年——2010年的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为研究对象,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对建国后我国高考制度和现代文阅读试题根据时代背景和阶段特点进行纵向历史分期回顾,作为研究的背景。第二,结合现代文阅读试题对语文高考的主要命题依据进行阐述,作为研究的理论依据。第三,对代表性最强的全国卷现代文阅读试题结合考试学、教育测量学等理论,从形式、内容和质量三个角度,共计五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是本文研究的主体之一。第四,结合新课程背景,选取了广东、山东、宁夏、海南四个最早参加新课程卷考查的省份为代表,对新课程体系下的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进行探讨和思考,是本文的亮点所在。在系统的统计分析后,笔者从选文、题型和探究性试题等角度对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进行了反思,力图引发更多人对相关领域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最后对试题的展望则寄予了笔者对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未来发展的无限期望。

张扬[8](2020)在《《中学生》杂志的文学传播(1930—1937)》文中研究表明《中学生》杂志是开明书店在1930年创办的教育类综合月刊,它以中等教育程度的青少年为读者对象,以补足课堂知识、提供丰富的趣味、解答读者困惑、指导青少年前途和做便利的发表机关为宗旨,是“开明人”实践其教育救国理念的一个重要平台和话语空间,对当时的青少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作为一本教育类杂志,1930—1937年的《中学生》因刊登大量的文学作品,而在同类刊物中极具特殊性,在文学传播与文学教育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学生》刊载的文学作品类型丰富,为中学生的文学阅读提供了便利,也为中学生提供了多种与文学接触的渠道和方式,有助于中学生文学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的提升,杂志开辟的“读者之页”“青年论坛”“青年文艺”等投稿栏目,给青少年读者提供了发表文学见解、刊登文学创作和讨论新文学作品的平台,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作家、读者和新文艺工作者。因此,本文结合“开明人”的教育救国理念研究《中学生》杂志在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传播,探讨《中学生》杂志在文学传播方面的实践、效果和意义。本文从文学传播者、文学传播内容、文学传播媒介(文学文本载体)、文学受众及传播效果等角度全面论述1930—1937年的《中学生》杂志的文学传播。全文共四章,第一章主要从“开明人”的教育救国理念和文学出版实践入手,梳理了《中学生》杂志的创办背景和基本概况,并初步探讨其文学立场。第二章论述了《中学生》文学传播的内容与倾向,对其刊载的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内容进行了重点分析,并探究出了《中学生》文学传播的倾向,强调《中学生》对青少年的文学启蒙和对其文学素质的培养。第三章论析《中学生》文学传播的策略,充分展现其传播优势,并对杂志中刊登的文学广告做了重点分析。第四章揭示了《中学生》杂志的文学传播效果、行业影响及历史意义,突出了《中学生》杂志文学传播实践的重要价值。

汲安庆[9](2016)在《求用·求美·求在—夏丏尊语文教育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夏丏尊语文教育思想是我国现代语文教育无法绕开的一个独特存在。求用、求美、求在的浑然相融,是他语文教育本体思考的精魂。求用其表,求美其里,求在其魂。纵观其一生的着述,由实向虚,由外向内,由物向人的发展轨迹,清晰可辨。谋求语文的应用性,却极度反感唯实唯利;建构语文的科学性,却不忘美的浸润与提升;关注语文学科的现代化发展,亦不忘追求人的坚韧而美好的存在。这在那个“灵明日以亏蚀,旨趣流于平庸”的时代,堪称空谷足音。关于语文课程建设,他的指向灵肉一致,陶养成人的课程灵魂观,工具性、人文性、言语性混融自在的语文性质观,注重精深理解与自由表达相谐的语文课程目标观,以及追求课程与人相融,“滚雪球”式学养积淀,历史与现实打通,学习与生活打通,问学与自学结合等极具现代感的语文课程美学观,集西方“儿童中心”“社会中心”“学问中心”课程论之所长,而又有本土化的个性建构,对当下如何更好地建设、发展语文课程,颇具启示意义。至于现代语文教材,是在他那里奠基、开拓,也是在他那里走向成熟与辉煌的。作为开明派的精神领袖,他领衔编着的语文教材《国文百八课》《文章讲话》《文心》《开明国文讲义》等均成为一时之选,备受历代学者称誉。这些教材既关注语文知识系统性的建构,亦不忘学生的心理需求、认知结构;既聚焦陈述性知识精致、恰当地呈示,亦不忘程序性知识如何巧妙贯穿与渗透;既致力于教者思想、体验的优化和传授,亦不忘学生的思想呼应与言语实践,这使他的语文教材不仅有理性思考的深度,而且还有人文关怀的温度,主体创造的高度;不仅具有古代文选本的审美内质,更具有现代教材的理性品格。民国时期,因为处于白话与文言、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转型的接口,语文阅读教育方面的争鸣尤为炽热。阅读以语体文为主,还是以文言文为主?侧重应用文,还是文学文?强化默读,还是诵读?读书是装饰,致用,还是其他?阅读教学注意得意忘言,还是得言忘意……面对这些问题,夏丏尊均作出了细致深入而又高屋建瓴的思考,并形成了广涉中西、博通古今,生命融合、养成能力,多元共生、意在读外的语文阅读教育思想,为现代语文教育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他的写作教育思想是在“国文退化”“抢救国文”的呼声日益高涨的历史语境中发展起来的。与其他学者相较,他的写作教育思想除了有融于生活,服务自我的应世取向,更有营构美境,诗意栖居;思若泉新,为我而存的应性取向。不仅密切关注“多读,多作,多商量”的切实功夫,而且还会自觉探讨何以如此的缘由,以及怎样如此的智慧。不仅倾情摸索写作的规矩、技法,而且还不倦地呼吁关注写作主体的态度、真情与人格的陶冶,谋求知、情、意素养的浑然统一,力图使言由心生,文从道出成为言语表现的健康生态。因此“诚意正心,阳明兼得”成了他写作教育思想最为精粹的写照。关于语文测评思想,一言以蔽之:遵路识真,化为关怀。抨击命题罔顾时代需求,无视学生知识实际,关注检测服务于学生将来的进修与生活;警惕大而无当的随意、任性,讲求检测的精细化、科学化;摒弃知识的机械识记,能力的无聊操练,建构素养本位下融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学习态度、探索兴趣,人格素养于一炉的立体考查;既注意他测,亦不忘自测、互测、混测,形成检测的动态化、优质化,并构成对目标设定、课堂教学的有力互动。这使他的语文测评思想不仅具有科学的效度、信度、梯度,更具有人文的热度、广度和深度。然而,由于种种浅读、误读,夏丏尊语文教育思想的独特价值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正本清源,祛蔽扬美,重塑其语文教育思想的经典地位,使之更加有力地指导当下的语文教育实践,便显得尤为必要。本文的研究正是由此展开。

卞梁[10](2018)在《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广泛搜集及阅读诸多近代赴台西人所着文本的基础上,尝试较为清晰、全面地分类概括近代西人所见台湾的方方面面,提炼出具有普遍共性的西人“台湾印象”;结合十九世纪西方文化背景及中西交往环境,对西人“台湾印象”的建构方式进行解析;在行文中,注重对樟脑战争、牡丹社事件、中法战争等关键历史节点进行论述,以西人的视角来审视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对近代台湾发展轨迹所产生的影响;综合借鉴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理论,运用实证主义、功能主义、东方学、西方优越论等学科方法,分析影响西人台湾印象形成的多方面因素,并进行一一例证,最终将十九世纪西人眼中台湾的大致面貌呈现出来。本文认为,由于十九世纪赴台西人一方面长期处在西方优越论与西方中心主义裹挟之下,一方面又对神秘的东方文明充满着好奇,因此来台后,他们始终处于一个矛盾的心态中,他们在深深着迷于台湾的美景风物的同时,又试图以自己所认同的文化观点来定义台湾,获得对台湾的所谓话语权。这也决定了他们常用微观与直观的手法来记录台湾的客观事物,而对台湾的文化层面多进行主观评价与臆断,有时甚至以公然伤害乃至于出卖台湾来谋求自身的利益。这种主客观并存的论述基调正是其矛盾心态的外在表现。近代西方人在建构其“台湾印象”的背后,是复杂的西方优越论、东方主义、基督教“救世”心态等观念的作用。当然,文化的影响是双向的,在不断深入了解台湾社会的过程中,西人又受到台湾当地文化的渲染与影响,这使得他们逐渐产生了台湾认同,大力向西方介绍台湾。因此,近代西人眼中对台湾“矛盾”的解读或许便是“他者”眼中近代西方“殖民霸权”的另一种解释。最后,西人所留叙台文献在近代台湾史研究方面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这无疑是我国历史文献学和中外关系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一个平凡的丰年——1990年全国语文教学综合评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个平凡的丰年——1990年全国语文教学综合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2)陈钟梁语文教育思想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与价值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陈钟梁语文教育研究成果整体观照
    第一节 1978年—1985 年:打破僵化、追求实效
        一、追求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二、重视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第二节 1986年—1999 年:重视基础、促进转变
        一、重视“双基”的语文教学改革
        二、对语文学科哲学观和教育功能的思考
    第三节 2000年—2010 年:发扬传统、与时俱进
        一、对新世纪语文教学改革的整体思考
        二、语文教学现代化的推进
第二章 陈钟梁语文教育思想评析
    第一节 培养“文化人”的语文教育观
        一、对语文教育目的的阐述
        二、倡导“以自学为主”的教学模式
    第二节 师生语文素养的养成
        一、对“语文素养”的再阐释
        二、学生“再生力”培养的基本内容
        三、做一个“有情调”的语文教师
第三章 陈钟梁语文教学艺术
    第一节 教学内容的处理
        一、挖掘文本,辨词析句
        二、善于取舍,把握重点
    第二节 教学方法的选择
        一、“清”“精”“情”的讲述
        二、抓住“突破口”进行提问
        三、恰当引导学生诵读
    第三节 教学语言的使用
        一、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
        二、注重语言表达的情感性
        三、插言和碎语的运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陈钟梁个人作品一览表
附录2 陈钟梁部分课堂实录
    一、《合欢树》教学实录
    二、《致橡树》教学实录
    三、《向沙漠进军》教学实录
    四、《百合花开》教学实录
致谢

(3)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论文研究方法、写作框架及学术创新
第一章 国民经济恢复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49 年10月~1952 年底)
    一、新中国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确立
    二、通过政治课和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三、政治运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四、发挥党、团组织和少先队、学生联合会等的作用
    小结
第二章 社会主义改造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3 年初~1956 年底)
    一、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提出
    二、学习苏联,通过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三、时事政策教育
    四、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种途径
    小结
第三章 “左”倾政治运动冲击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7 年初~1960 年底)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
    二、“左”倾政治运动的强大冲击
    三、政治课与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多途径展开
    小结
第四章 调整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1 年初~1963 年底)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整
    二、调整中的波折
    三、政治课的调整及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四、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小结
第五章 “反修防修”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4 年初~1966 年5 月)
    一、“反修防修”席卷中学教育领域
    二、“以阶级斗争为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三、以政治课为主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
    四、其他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小结
结语
    一、历史评价
    二、几点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4)《我与地坛》之文本解析与教学价值摭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我与地坛》之文本解读研究综述
    1.1《我与地坛》的创作背景
    1.2《我与地坛》的散文属性
    1.3《我与地坛》主题的理解
        1.3.1 “母爱”主题的拓展
        1.3.2 “存在”主题的感悟
    1.4《我与地坛》的艺术特色分析
        1.4.1 结构特色分析
        1.4.2 语言表达分析
    1.5《我与地坛》内容与形式的内在关系
第2章 《我与地坛》之教材研究分析
    2.1《我与地坛》在教材中的编撰情况总析
        2.1.1 人教版《我与地坛(节选)》的编撰情况
        2.1.2 苏教版《我与地坛(节选)》的编撰情况
        2.1.3 北师大版《我与地坛(节选)》编撰情况
        2.1.4 粤教版《我与地坛(节选)》的编撰情况
        2.1.5 鲁人版《我与地坛(节选)》的编撰情况
    2.2 五版教材中《我与地坛》的教学价值的比较与分析
第3章《我与地坛》教学课例的研究分析
    3.1《我与地坛》教学课例的教学目标分析
        3.1.1 内容、主旨的教学目标
        3.1.2 母爱的教学目标
        3.1.3 语言品味的教学目标
        3.1.4 诵读教学目标
        3.1.5 写作教学目标
    3.2《我与地坛》教学实例中问题分析
第4章 从《我与地坛》教学策略说开去
    4.1《我与地坛(节选)》文本细读的策略
        4.1.1 纷繁意象的深入把握
        4.1.2 杂糅性文体的要素分析
        4.1.3 复杂结构的多层次分析
    4.2 这一类课文的阅读教学策略
        4.2.1 “节选”型课文的教学策略
        4.2.2 史铁生创作的母爱系列与互文性解读
        4.2.3 “二元对应关系”类型课文的教学解读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现代汉语判断性事件的句法语义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内容
    1.2 判断性事件相关研究进展
        1.2.1 关于判断句的研究进展
        1.2.2 关于事件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符号和语料说明
2 事件和事件结构相关理论及其应用
    2.1 对“事件”的界定
    2.2 事件语义学的研究方法
        2.2.1 戴维森分析法
        2.2.2 新戴维森分析法
        2.2.3 谓语理论
    2.3 将“事件”和“事件结构”引入语法研究
        2.3.1 语法研究中引入“事件”的缘由
        2.3.2 语法研究中引入“事件结构”的缘由
    2.4 本章小结
3 判断性事件“S是X”的组形、释义及传息思考
    3.1 “语法研究的三个世界”理论
    3.2 含“是”字的判断性事件的研究
        3.2.1 关于“是”的名称和词性的研究
        3.2.2 关于“是”前后S和X关系的研究
        3.2.3 现有相关分析的不足与反思
    3.3 对判断性事件的统一解释
        3.3.1 提升动词“是”及其补足语表示的子事件
        3.3.2 “是”的补足语中常常含有空语类
    3.4 判断性事件“S是X”模式建构
        3.4.1 判断前后项均为名词性成分
        3.4.2 判断前后项为名词性成分和非名词性成分组合
        3.4.3 判断前后项均为非名词性成分
        3.4.4 是+子事件
    3.5 本章小结
4 判断性事件“S是X的”的组形、释义及传息思考
    4.1 组形世界与判断性事件“S是X的”
        4.1.1 现有文献的主要观点
        4.1.2 判断性事件“S是X的”的句法结构
    4.2 释义世界与判断性事件“S是X的”
        4.2.1 语法意义
        4.2.2 语用意义
    4.3 传息世界与判断性事件“S是X的”
        4.3.1 现有文献的主要观点
        4.3.2 判断性事件“S是X的”的信息传递
    4.4 判断性事件“S是X的”及其下位类别
        4.4.1 “是”的性质
        4.4.2 “的”的性质
        4.4.3 X的取值及“S是X的”模式构建
        4.4.4 “S是VP的”的子事件类别
    4.5 本章小结
5 句位变体及事件的判断性
    5.1 关于“句位”和“句位变体”的理论
        5.1.1 陈炳超(1981)的句位变体理论
        5.1.2 沈阳(1994)的句位变体理论
        5.1.3 萧国政(2010)的句位变体理论
    5.2 判断性事件“S是X的”及其变体
        5.2.1 “是”的隐性形式及“是_1”、“是_2”的扣合
        5.2.2 “的”的隐性形式及“的_1”和“的_2”扣合
        5.2.3 句子的扣合
        5.2.4 句位变体及其不同的动态信息传递
    5.3 判断性事件和事件的判断性
        5.3.1 判断性事件和非判断性事件
        5.3.2 谓语的性质和非判断性事件的性质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读博期代表性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6)高考新材料作文“发展等级”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新材料作文的教学现状
    一、新材料作文的定义、特点及发展
        (一)新材料作文的定义
        (二)新材料作文的特点
        (三)新材料作文的发展
    二、新材料作文评价标准
        (一)基础等级
        (二)发展等级
    三、新材料作文之教师教学
        (一)学生学情的不够深刻了解
        (二)写作教学的缺乏系统规划
        (三)跨“级”提高的难上加难
    四、新材料作文之学生实践
        (一)立意模糊无思路
        (二)语言平实无文采
        (三)文章普通无新意
第二章 发展等级之“深刻立意”
    一、近三年高考材料作文的立意分析
        (一) 近三年高考材料作文立意统计
        (二)近三年高考材料作文立意特点
    二、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技巧
        (一)凭“语”入题,明晰审题格局
        (二)因“类”审题,洞察审题模式
        (三)画龙点“睛”,精拟作文题目
第三章 发展等级之“有文采”
    一、词语多类化
        (一)多种词性的搭配活用
        (二)多种词构词语的组合排列
        (三)多种含义词语的活用妙用
        (四)多种色彩词语的锤炼点缀
    二、句式多变化
        (一)设问句、疑问句、反问句、感叹句的灵活运用
        (二)长短句、整散句的灵活变换
        (三)肯定句、否定句的灵活镶嵌
    三、手法多样化
        (一)常用的表现手法的使用
        (二)常用的修辞手法的使用
第四章 发展等级之“多维创新”
    一、见解新颖
        (一)切入角度之“新”
        (二)切入文体之“新”
    二、构思精巧
        (一) 层次清晰
        (二)过渡自然
        (三)结构完整
    三、材料鲜活
        (一)课文素材的迁移与运用
        (二)生活素材的积累与运用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7)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建国以来高考制度变迁与现代文阅读试题变迁
    (一) 建国以来高考制度变迁
    (二) 建国以来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变迁
二、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的主要命题依据
    (一) 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二) 语文考试说明
    (三) 语文教材
三、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分析(全国卷)
    (一)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内容分析
    (二)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形式分析
    (三)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质量分析
    (四)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反思
四、新课程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分析
    (一) 新课程改革与语文高考
    (二) 新课程卷现代文阅读试题分析(以广东、山东、宁夏卷为例)
    (三) 探究性试题反思
    (四) 新课程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8)《中学生》杂志的文学传播(1930—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价值
    三、研究现状
第一章 “开明人”教育救国理念下的《中学生》杂志
    第一节 “开明人”的教育救国理念与实践
        一、“开明人”教育救国理念的萌芽
        二、“开明”文学出版的兴起
        三、从事文学创作与译介
    第二节 “开明人”教育救国理念下的《中学生》杂志
        一、创刊背景
        二、办刊方针及宗旨
        三、栏目设置与特色
    第三节 教育救国理念与《中学生》杂志的文学立场
        一、“爱与平等”的编辑观
        二、“文学+教育”理念
第二章 《中学生》杂志文学传播的内容与倾向
    第一节 《中学生》杂志文学传播的内容
        一、散文类作品丰富
        二、名家小说的刊载
        三、戏剧、寓言等作品
        四、外国文学的翻译与介绍
    第二节 《中学生》杂志文学传播的倾向
        一、关注青少年的前途和命运
        二、传达白话文创作观念
        三、为教育和政治服务
第三章 《中学生》杂志的文学传播策略
    第一节 借助名人效应扩大传播
        一、聚集着名编辑
        二、邀请知名撰稿人
    第二节 “亦师亦友”的读者关系建构
        一、奖金激励与征文互动
        二、杂志社与读者的共情话语
    第三节 文学类广告的辅助
        一、文学类广告的刊登
        二、文学类广告的特点
        三、文学类广告的作用
第四章 《中学生》杂志文学传播的效果与意义
    第一节 《中学生》杂志文学传播的效果
        一、读者写作能力的培养
        二、青少年主体意识的浮现
    第二节 《中学生》杂志文学传播的行业影响
        一、在同类杂志中脱颖而出
        二、对后期文学教育杂志的启示
    第三节 《中学生》杂志文学传播的历史意义
        一、“开明人”教育救国理念的宣扬
        二、助力新文学的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1926—1949年开明书店文学书籍出版统计
附录2 :《中学生》杂志1930—1937年作品类别统计(节选)
附录3 :《中学生》杂志1930—1937年文学广告统计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9)求用·求美·求在—夏丏尊语文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何曾只道是寻常
    一、选题的缘起
        1、名课瑕疵,根在何处
        2、岂止“形式论”这一美点
        3、重塑夏丐尊语文教育思想经典
    二、相关文献综述
        1、范围:涉及语文教育多领域
        2、方法:“肉、骨、神”兼备
        3、追求:价值重构,多维阐扬
    三、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1、不断强化语文的言语性
        2、忠实地扞卫语文的体性
        3、大力推动语文的科学化
        4、使语文生命化得以可能
        5、有效实现语文教学审美
    四、研究的方法
        1、论述与多重背景结合
        2、注意流脉的成因分析
        3、把握隐秘的思想互文
第一章 三位一体:求用·求美·求在—夏丐尊语文教育本体思考之研究
    一、求用:进窥学问,应付生活
        1、能力:价值总摄,多方养成
        2、学养:学贯中西,丰富知识
        3、习惯:注意打通,化为食粮
    二、求美:诗意浸润,守住本心
        1、阅读:玩绎美点,润泽心身
        2、写作:既要求通,更要求好
        3、生活:趣味点染,诗意栖居
    三、求在:言语表现,确证自我
        1、守望:与书相伴,与写共生
        2、积累:广事吸收,蓄势待发
        3、表现:忠于情思,自己造辞
第二章 灵肉一致,陶养成人—夏丐尊语文课程思想研究
    一、课程:一种动态的教育存在
        1、学科形态与教育蓝图
        2、经验、活动及其他
    二、语文课程思想中的诸范畴
        1、灵魂:灵肉一致,陶养成人
        2、性质:工具、人文、言语相融
        3、目标:基于形式的阅读与写作
        4、内容: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
    三、指向灵肉一致的成“人”之美
        1、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考察
        2、兼收并蓄,根在立人
        3、成人之美,美在何处
第三章 科学活用,文质彬彬—夏丐尊语文教材编制思想研究
    一、体大思精,追求科学的尊严
        1、循序渐进,建构体系
        2、互相配合,丝丝入扣
        3、生活中心,养成能力
    二、突出形式,扞卫语文的体性
        1、形式知识的多维渗透
        2、引进语文学的新成果
        3、注重知识,不忘趣味
    三、注重化用,强调自我的确证
        1、抽绎通则,用到别处
        2、辩证扬弃,自铸新论
        3、基于学生本位的多元追求
第四章 博观约取,丰富生活—夏丐尊语文阅读教育思想研究
    一、为何读:多元共生,意在读外
        1、应付生活,改进生活
        2、文化认同,自我确证
        3、沉浸醲郁,无为而读
    二、读什么:广涉中西,博通古今
        1、中国文化,世界事项
        2、理法书·工具书·作法书
        3、职务书·参考书·趣味书
    三、怎么读:生命融合,养成能力
        1、依类定法,力求经济
        2、循序渐进,营养自我
        3、点线结合,立体阅读
第五章 诚意正心,阳明兼得—夏丐尊写作教育思想研究
    一、为何写:与写共生,为我而存
        1、融于生活,服务自我
        2、营构美境,诗意栖居
        3、思若泉新,为我而存
    二、写什么:抒写自我的发达情思
        1、忠于内心,自由发挥
        2、精致厚化,复合情思
        3、融会贯通,培育发达
    三、怎么写:形之于外,求之于内
        1、勉力求通,不忘求好
        2、知行合一,熟能生巧
        3、努力修养,文从道出
第六章 遵路识真,化为关怀—夏丐尊语文测评思想研究
    一、关于语文测评的构想
        1、写作:以翻译、评改为标准
        2、理解:考标点、分段与常识
        3、语汇:聚焦理解和运用能力
        4、其他:书法、格式与讹写等
    二、走向科学的大测评观
        1、动态:多管齐下,鉴明得失
        2、立体:立足体性,着眼全人
        3、精妙:尺幅千里,不忘意趣
    三、超越测评,确证自我
        1、平台:思想对话,生命生长
        2、引线:引爆积累,幸福言说
        3、契机:深化思想,确证自我
结语
附录: 夏丐尊先生着述年表简编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大陆学界的有关研究
        (二) 台港澳学界的有关研究
        (三) 西方及日本学界的研究
    三、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近代西人来台背景及其职业
    第一节 近代来台西人所处的时代背景
        1.1.1 十九世纪中叶的台湾
        1.1.2 大航海时代与十九世纪的西方
    第二节 近代赴台西人的职业
第二章 西人“台湾印象”的建构方式
    第一节 实证主义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方法在历史记述中的实践
        2.1.1 社会学理论及其在西人述台中的作用
        2.1.2 人类学理论及方法在西人印象形成中的作用
    第二节 功能主义与东方学
        2.2.1 功能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与实际运用
        2.2.2 东方主义理论及其对西人“台湾印象”的影响
第三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上)
    第一节 地理景观与风物特产
        3.1.1 对台湾的地质学考量
        3.1.2 对台湾本岛的描述
        3.1.3 对澎湖地区的描述
        3.1.4 台湾的植物
        3.1.5 台湾的动物
        3.1.6 台湾的矿产资源
    第二节 历史变迁与城镇面貌
        3.2.1 台湾的历史沿革
        3.2.2 近代台湾的城镇面貌
        3.2.3 近代台湾原住民地区面貌
    第三节 “二元”的社会构成与民众的日常生活
        3.3.1 西人的对台人种学理论
        3.3.2 西人眼中的台湾先住民形象
        3.3.3 近代西人眼中的汉人形象
第四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中)
    第一节 台湾文化与台湾社会
        4.1.1 台湾医疗
        4.1.2 台湾音乐
        4.1.3 台湾教育
        4.1.4 台湾方志及游记
    第二节 台湾的宗教与民间信仰
        4.2.1 在台汉人的宗教观
        4.2.2 台湾原住民的宗教观
        4.2.3 近代天主教在台传教活动
        4.2.4 近代基督新教在台传教活动
        4.2.5 风水迷信
第五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下)
    第一节 中西比较视野下的樟脑战争
    第二节 牡丹社事件与台湾社会的转型
    第三节 法军侵台与西人眼中的战时台湾
第六章 西人“台湾印象”形成原因探析
    第一节 赴台西人的教育背景与知识结构
    第二节 “文化优越论”与西方中心观
    第三节 基督教义与潜意识中的“救世”心态
    第四节 文化适应与文化认同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一个平凡的丰年——1990年全国语文教学综合评述(论文参考文献)

  • [1]一个平凡的丰年——1990年全国语文教学综合评述[J]. 陈钟梁. 语文教学通讯, 1991(01)
  • [2]陈钟梁语文教育思想初探[D]. 杨珏.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1)
  • [3]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易春秋. 中共中央党校, 2005(05)
  • [4]《我与地坛》之文本解析与教学价值摭谈[D]. 孔丹.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 [5]现代汉语判断性事件的句法语义分析[D]. 屠爱萍. 武汉大学, 2013(07)
  • [6]高考新材料作文“发展等级”教学策略研究[D]. 王茂珠. 山东师范大学, 2017(01)
  • [7]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研究[D]. 孟佳.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8]《中学生》杂志的文学传播(1930—1937)[D]. 张扬.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9]求用·求美·求在—夏丏尊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 汲安庆.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3)
  • [10]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D]. 卞梁.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标签:;  ;  ;  ;  ;  

平凡的丰收年——1990年全国汉语教学综合回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