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WORLD NEWS IN BRIEF(December 16-31, 1992)(论文文献综述)
孙士庆[1](2017)在《战后舆论与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研究(1945-1949)》文中认为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着光明还是黑暗、进步还是倒退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抉择。面对中国向何处去,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和共产党作出了完全相反的选择。重庆谈判、军事调处和中间势力的斡旋未能改变各自的政治立场,最终导致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在国共政争的过程中,两党在军事战场的较量之外还进行着激烈的宣传战较量,并对战后政局产生了深远影响。舆论宣传是国共两党对外宣示本党理念、方针和政策,打击对手和争取民心的重要手段。善用舆论宣传能争取民心,增加政权的合法性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配合和推动军事斗争的进程。否则,便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在战后国共舆论斗争中,中共主动调整宣传体制,始终坚持党对舆论宣传的领导,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根据不同阶段的战略目标制定相应的宣传内容和策略。中共正是通过灵活的宣传战术和对国民党舆论的反击,一方面赢得了民心,获得广大民众的一致支持,有力地配合了军事斗争的开展,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另一方面也分化了国民党的军心和民心,使其最终不敌中共的政治和军事攻势,输掉了战争和大陆政权。反观国民党,面对中共凌厉的宣传攻势,国民党党营新闻体系无法做出有力的反击。“以党治报”的新闻统制政策和国民党高层的过多干预,使舆论宣传呆板保守,严重影响到宣传的效果;对中共的诋毁和军事上的虚假宣传,使国民党丧失公信力;未能有效地动员和发动群众,又失去民众的支持。国民党就在政治、军事和舆论宣传都难以与中共抗衡的情况下,颓势无力挽回,最终丢掉大陆政权。而以“中立”自居,幻想走“中间道路”的中间势力,战后主张和平民主,反对内战。但随着国民党执意发动全面内战,在国统区实施恐怖统治,特别是变本加厉地对其实施政治迫害后,中间势力审时度势,最终集体转向共产党,成为历史的必然。当然,我们必须认识到,舆论宣传对战后国共政争的影响只是间接被动的,中共最后取代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主要还是“枪杆子”起的作用。同样,国民党的舆论宣传在其大陆败亡的过程中也并不起决定作用,军事上的失败才是最主要原因,舆论宣传的失利只是反映、并加速了这个败亡的进程而已。
白林[2](2019)在《中国赴蒙援建工人研究(1949-1964)》文中指出本文主要利用蒙古国对外关系中央档案馆、蒙古国中央档案馆、蒙古人民革命党档案馆以及中国外交部档案馆、地方省档案馆解密的档案资料,以1949年至1964年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派遣工人援助蒙古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为研究主线,重点探讨中国援建工人历年在蒙古工作和生活状况及其演变过程,力图借此反映出作为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兄弟国家,中蒙在建交后双方外交及经济关系的发展脉络。文章主体共分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叙述中国派遣援建工人赴蒙的历史过程。1949年中蒙建交后,只因首任中国驻蒙古大使吉雅泰误解周恩来的语意,与蒙方交涉在蒙华侨问题时主动提出派遣中国工人赴蒙的问题。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经济百废待兴和朝鲜战争爆发以及中国派兵参战等原因,中蒙双方派遣工人的交涉暂停。直到1955年,中蒙两国签订协定,中国派遣大批工人赴蒙参加生产建设。受中蒙关系变化的影响,1963年中国停止派遣援建工人,1964年中国在蒙援建工人全部回国。第二章主要考察中国援建工人在蒙古的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情况。蒙古领导人既需要大批中国工人赴蒙援建,又对他们持有“猜忌”、“警惕”的矛盾心理。而这种矛盾心理均表现在蒙方分配中国工人工作及其生活条件等方面。例如,给中国工人过于分散分配工作;与苏联工人和蒙古工人比较起来看,中国工人工作待遇和生活条件有明显的差距。但是,中国工人在中国政府的宣传和教育下,援建工作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第三章分析中蒙双方如何处理两国工人之间的矛盾及其处理方针的演变过程。针对中国工人违法乱纪的行为与两国工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中国政府主动要求之下,经中蒙双方协商决定,按照蒙古法律处理工人之间的司法问题。由于历史和地缘政治等原因,蒙古司法机关和警察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经常出现偏袒或袒护本国人的现象。因此,在中方要求下,中蒙双方进行商讨并调整为共同协商解决司法问题。中蒙关系恶化后,蒙方不顾中方的反对,单方面强行处理工人之间的司法问题。其中最典型的案例是“窦海玉、于深水事件”。第四章探讨中蒙两国关系的变化及其中国援建工人回国的过程。1955年中国援建工人抵达蒙古后,因各种原因及其3年工作期满等原因,部分中国工人提前陆续回国。中苏关系恶化后,由于蒙古采取“等距离”外交政策,在1959年至1961年初期间,期满和提前回国的工人很少。受中苏关系的影响,中蒙关系恶化后,中国工人期满和提前回国人数剧增。特别是1962年访华期间,泽登巴尔与周恩来发生意识形态争论,加剧了中蒙两党和两国关系。蒙古政府全面调整对华政策,1964年单方面宣布运送中国工人全部回国。第五章讨论中国援建工人在蒙古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五年计划中的影响。1955年开始,蒙方引进大批中国工人,使其参加国民经济建设当中。与此同时,针对蒙古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中蒙双方签订经济援助协定,中国向蒙古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援助。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蒙古领导人不顾苏联反对,不仅学习中国“大跃进”运动,而且1959年在全国范围内也开展了“大跃进”运动。中国工人积极参加其中创造出了很多成果。直到1964年,中国工人全部回国而中国提供的援建项目被迫暂停。中国对蒙古派遣劳动力和提供经济援助的行为,与对其他国家提供的援助有较大的区别。中国对蒙古援助行为不仅输出自身经济发展模式,它还具有排除或消减苏联在蒙古的影响力的这一政治任务。中国通过提供经济援助,扩大在蒙古的政治影响,以此将来与苏联角逐蒙古问题。但是,中国派遣劳动力援蒙的行为,不仅影响中蒙双方领导人做出有关两国关系的决策,而且在1960年代初期促进了中蒙两国关系恶化的进程。
陈若萱[3](2018)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台湾地区的无线电视事业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在“戒严”时期形成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足鼎立的无线电视格局。“解严”之后,随着政策的改变,第四家无线电视公司民视成立,公共电视独立建台并开播。2000年民进党上台之后,对台湾无线电视的格局进行了较大调整,“党政军”退出三台、媒体改革等成为无线电视媒介在“绿色执政”之后的关键词。本文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主体和中心,借鉴制度变迁理论,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主要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史”的维度,以丰富、翔实的第一手和第二手资料,采用案例比较研究和比较历史分析结合的方法,将历史研究与制度研究相结合,把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台湾历史现实的产物,并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关注其宏观历史脉络,分析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历史过程。二是“论”的维度,力求与史结合,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作批判性考察,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历史发展中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包括外生性变量、内生性变量和行动者等因素,研究这三个变量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综合影响;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其变迁轨迹及变迁类型。在研究方法上,笔者借助深度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法等方法,访谈多名台湾电视媒体业界人士、学界人士和政界人士,并对台视、中视、华视、民视和公视五家无线电视台及部分有线电视台进行观察,使研究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台湾无线电视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制度变迁。本研究具有较强的研究意义。首先,本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本研究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对象,运用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对其进行分析,这是新制度经济学与新闻传播学相结合的创新尝试,丰富和发展了制度变迁理论。其次,本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以史为鉴,对未来两岸电视媒介发展乃至政策制定有所帮助。本研究力求能为促进“一国两制”的中国新闻事业提供参考,在促进未来两岸电视媒体的进一步合作的基础上,增进两岸电视媒体的理解与互信,促进华文电视媒体共同发展。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思路,梳理理论及综述文献,讨论本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等。第二章为“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介绍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建立概况,本章梳理了在国民党严格的威权统治之下,以商业运营制度建立无线电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家无线电视台先后成立的过程,分析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三章为“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本章梳理了“戒严”令解除之后,媒体产业开始快速发展时,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情况;分析“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四章为“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本章梳理了民进党成为执政党之后,民众对所谓民主的需求愈加强烈,台湾无线电视媒介随之发生的变化;分析了“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五章为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媒介批判,笔者对每一阶段的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进行总结,得出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形成、制度变迁类型、各因素的影响模式和变迁全程的路径依赖作用等四条结论,并对政治力量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中的负面作用进行批判反思。经过研究,笔者发现,台湾无线电视的诞生源于政治制度的推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的制度变迁模式表现为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并行。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过程中,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发挥交互作用,政治、经济与技术因素是外生性因素中起到主导作用的因素;行动者之间成本和收益的不均衡成为制度变迁的重要动力;非正式约束对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产生强大作用,政治、经济等因素常以非正式约束的形式对实施机制发挥作用。本文在选题、研究内容和视角及研究方法上具有创新性,首先,本文填补了台湾电视相关研究的空白,采用最新的数据和资料,记录了台湾无线电视转型的重要时期;其次,本文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使研究具有较强逻辑性,运用制度制度变迁理论,对史料进行创新性的逻辑思考,是台湾电视史研究的一次创新;最后,本文通过深度访谈、观察法等质化研究方法,获得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克服了大陆的台湾研究往往缺乏第一手资料的缺陷。
王光艳[4](2016)在《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文中指出作为一种独特的影像形式,纪录片担负着诸多重要功能:第一,它真实记录人类社会的历史,用直观的影像为社会的变迁留存一份珍贵的档案;第二,它通过影像传递某种思想,进而影响受众;第三,它通过文化传播,促进不同地域人们的相互了解;第四,它属于文化产业,可以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第五,纪录历史与现实,最终目的是启迪未来。作为地方纪录片的代表,湖北纪录片创作具有某种意义上的“标本”价值。一、起步较早。早在1905年,湖北人谭鑫培就参与了中国第一部舞台纪录片《定军山》的拍摄。1911年,朱连奎在武汉拍摄了辛亥革命。二、水平较高。湖北创作的纪录片屡屡斩获国内、国际大奖。三、思想活跃。湖北纪录片导演的创作思想十分活跃,既有坚持传统的一面,也有部分思想引起诸多的争议。四、产业待兴。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部分,湖北纪录片的振兴尚待时日。因此,研究湖北当代纪录片的发展有助于我们认识湖北地区在纪录片创作中的成就,也有利于我们“解剖麻雀”,充分认识地方纪录片创作中的巨大能量。本文着力研究的是湖北当代纪录片,力图通过纵、横两条脉络来揭示湖北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和创作特点。整篇论文分为“绪论”、“上篇”、“下篇”、“结语”等四个部分,主干是“上篇”和“下篇”。绪论部分是全文的总体说明,也是全文逻辑思路的集中表述,说明了选题的由来、研究现状、研究方案与学术创新、有关概念的界定等问题。论文的“上篇”是湖北纪录片发展史研究,分为五章。第一章是湖北当代纪录片创作的“前史”,介绍从纪录电影的传入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湖北纪录片创作的情况。第二章到第五章分别是“十七年”、“文革”期间、新时期、多元化时期的湖北纪录片创作。按照拉斯韦尔的5w模式,在研究过程中,注重纪录片的“谁拍摄/放映”、“放映/拍摄什么”、“通过什么渠道”、“谁观看”、“产生什么效果”的考察和研究,结合世界及中国影视的发展状况横向比较,构建基于传播学视野下的湖北纪录片发展史。这是历史纵向的湖北纪录片梳理。论文的“下篇”是湖北纪录片创作研究,也分为五章。依据纪录片的主题、内容倾向等把纪录片分成五大类,即:新闻纪录片、历史文化纪录片、文献纪录片、自然科学纪录片、人文社会纪录片等,从第六章到第十章按照纪录片的类型分别论述。在具体每章论述中,分成本类型纪录片创作概貌、创作特点、个案研究、本章小结等几个方面,力图建构一个从历史到现实、从面到点的研究模式。从整体来看,“下篇”是横向的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结语部分是对湖北纪录片的若干思考,包括纪录片影像介入历史的意义、地域影像纪录与社会发展、湖北纪录片创作的启迪、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关于后续研究的思考等。需要说明的是,本人竭尽所能地将有代表性的、主流的湖北纪录片基本上都搜集在文中。但是,由于湖北纪录片在不同的年代,由不同的机构和个人拍摄,数量很大,不计其数,很难收全。因此,难免有遗漏,后续的研究可弥补其不足。此外,在文末,还附录了《湖北纪录片发展大事记》和《湖北纪录片获奖作品名录(部分)》。通过这种的形式,期望读者可以很便捷地了解各个不同时期湖北纪录片的发展状况。
许丽华[5](2018)在《从隔绝到交流:台湾报纸大陆新闻叙事研究 ——以1981年-2010年《中央日报》、《中国时报》、《联合报》、《自由时报》为例》文中提出本研究把台湾报纸的大陆新闻报道置于两岸交流的背景下观察,发现台湾报纸大陆新闻的变迁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敌对隔绝期(1949年-1987年),第二个阶段是解冻交流期(1988年-1992年),第三个阶段是起伏成长期(1993年-2005年),第四个阶段是稳定发展期(2006年-2016年)。台湾报纸大陆新闻发展演变的过程正是两岸关系从敌对隔绝到相互交流的缩影,台湾报纸大陆新闻报道和两岸交流已经形成了有利于两岸和平发展的良性互动的趋势,这种趋势已经稳定下来而且不可逆转。本研究运用定量分析从宏观上勾勒出台湾报纸大陆新闻报道变迁的趋势,运用叙事学理论通过文本分析揭示大陆新闻报道的具体呈现方式。从叙事分析中,本研究发现叙事框架以隐含的叙事者的身份,影响着四家报纸大陆新闻报道的具体呈现方式。《中央日报》的叙事框架是维护一个中国,对共产党的敌意渐弱。《中国时报》的叙事框架是维护一个中国,对大陆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宏观性的期望。《联合报》的叙事框架是维护一个中国,反对共产党但是不反对大陆经济社会发展。《自由时报》的叙事框架是主张“一中一台”,抗拒两岸交流,对大陆不友善,九十年代初刻画大陆的贫穷落后和对改革开放的质疑,大陆经济崛起、国际地位提高后突出大陆对台湾对威胁。从变迁的总趋势上看,自从台湾当局解除戒严之后,大陆新闻朝着内容更丰富、报道更客观的方向发展。虽然台湾报纸大陆新闻报道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阶段、不同报纸呈现的特点各异,中间也有起伏波折;但是随着两岸交流层次的丰富和交流程度的加深,两岸共同的意义空间不断加大,台湾报纸大陆新闻报道成为台湾新闻市场上重要的新闻产品已成定局。不论报纸的立场和定位如何,要满足市场的需求,就必须提供经得住受众检验的产品,即必须按照事实本身来报道新闻。
金强[6](2016)在《中国大陆媒体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研究(2001—201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基于新闻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理论,对事件以来中国大陆媒体对伊斯兰合作组织个成员国的新闻报道做了整体性梳理,具体运用新闻框架、议程设置、发展传播学等理论给予专业性多角度解析,在梳理总结有益经验的同时,指出了报道中存在的不足与深层次问题。中国媒体在报道主体和前端控制中,既要有内外报道政策的考量,又要有伊斯兰文化禁忌的观照,除了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的固有专业要求之外,中国媒体还要准确反映中国和伊斯兰国家的核心利益和共同关切,并在宏观上做好信源控制和热点控制,微观上做好表达控制和有害信息管控。涉外报道的经验可以反哺给对外报道,两者也可实现更好联动。与涉外报道标准不同,官媒对伊斯兰国家报道更看重冲突性和反常性,而穆斯林民间媒体更看重重要性和接近性。加强国际国内报道文本表达的协调性,应进一步规避西式表达,慎重对待翻译稿件,重视使用直接引语,并坚持独立采制。报道中应避免跨宗教词汇混用,标题拟制和改写应忠于事实,避免误导受众。商业网站在使用伤亡照片时应加技术处理,并应加强人文关怀,避免伤害受众。较之西方媒体,中国媒体表达了更多中立立场,但在部分热点问题上自觉不自觉地也与西媒保持了某种事实上的呼应关系。对伊拉克战争的报道中,弱势媒体面对西方强势媒体应验了“羊群效应”,从众报道行为导致多次“塌方式”报道偏差。相关报道通过对冲式、二传手式、转圈式、隐蔽式和多信源式等五种转载方式对接外媒,总体上仍存在外媒依赖症;而语言问题、签证问题、人员配备数量问题、记者换班问题以及官媒驻外记者站的分散性问题等共同影响了采制能力的提升。普通民众、大学生、穆斯林知识分子、非穆斯林知识分子、一般媒体工作人员以及伊斯兰国家在华留学生等六类人群普遍认为宗教因素对采制和理解相关报道至关重要,并希望进行更多的独立自主报道。与报道相关的信息流动,存在“不闭环”和“不对流”情况;“沉默的螺旋”现象也普遍存在,但新媒体的使用带来了新情况。由于存在效果测定难度,难以有效减轻话语疲劳症、文化隔膜症、翻译误读症和宣传恐惧症等。民间舆论场和官方舆论场存在自说自话情况。提升国家的整体话语权,应加强舆论场协调并有效整合现有评论力量。舆论领袖越来越多使用社交媒体来发表观点,应更加重视联合平台建设,保障舆论领袖及时准确顺畅地进行更加国际化的舆论表达。“一带一路”战略为改善相关报道提供了良好契机,《中国政府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为媒体进一步指点了方向。伊斯兰国家是中国提升对外国家话语权的重要阵地,应加强对现有报道的优劣势分析,创新报道思维、加大报道力度,提升报道效果。
刘永文[7](2004)在《晚清报刊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晚清是中国社会、中国文化剧烈动荡、深刻变化的时代。晚清文学,无论是文学格局、文学观念,还是文学创作的形式内容及文学的传播方式,都出现了迥异于往古的变化。在这其中,“小说”的兴盛应是晚清文学的一大特色,以至于1906年就有人惊叹:“十年前之世界为八股世界,近则忽变为小说世界。”(寅半生)。从以往视小说为“小道”到推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从梁启超倡导“小说界革命”到小说创作的风起云涌、潮起潮落,晚清小说形成了中国小说史上一个特殊的时代,也因此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重视。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阿英《晚清小说史》以降,许多研究者都参预了晚清小说的研究工作,并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晚清小说不同于以往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多数作品都是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的,包括许多长篇小说也多是先在报刊上连载,然后再出版单行本的。当时,不仅文学杂志、特别是专业小说杂志刊载小说,日报和其他类型的报纸也发表小说。因此,研究晚清小说,必须注意晚清小说与报刊之间的关系及其作为“报刊小说”的特点,而首要的任务就应该是全面考察这些“报刊小说”的情况。在这方面,日本学者樽本照雄以严谨求实态度所编的《新编增补清末民初小说目录》被学界认为是目前有关晚清小说最详尽的目录,但正如他所言,外国学者做小说目录整理所面对的难题主要是资料的缺乏,因此他的目录所用的大都是第二手资料,而且对大量“日报”刊载的小说也未加以着录,因而实际上是不完全的。五年前开始做有关晚清报刊小说的硕士学位论文时,我的导师就指示我要首先从搜罗第一手资料做起。于是从读硕士到读博士,在漫长的研究生学习期间内,除了学习基础课和专业课,我的大部分时间就都消磨在上海的几个图书馆里了。通过几年的努力,我查阅了上海各图书馆所藏1872年至1911年的全部期刊,共查出106种期刊登载小说计1065种(短篇小说也以一种计),完成了《晚清期刊小说目录》;另外,我还查阅了上海各图书馆所藏1912年以前的日报,检索了全部有关缩微胶卷,查出有47种日报开辟了小说专栏,共发表小说1456种,从而基本上完成了《晚清日报小说目录》。总计这两个目录对樽本照雄《目录》着录的晚清小说补充了1000余种。在做晚清报刊小说的调查时,我不仅有机会阅读了大量小说,也关心报刊上小说理论文章以及小说广告、销售、反响等有关问题,收集了大量资料,从而对晚清“报刊小说”的创作和传播各方面都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本论文就是在以上考察和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完成的。全文除“导论”和“余论”外,共分八章。“导论”回顾了百年来海内外对晚清小说研究的历史,介绍了本课题研究的选题、资料考察情况,并对本文的内容和一些特点加以说明。第一章多方面地讨论了晚清报刊小说兴盛的原因。第二章介绍晚清“期刊”刊载小说的情况。第三章是有关晚清“日报”刊载小说的考察,其中重点介绍了《时报》、《神州日报》、《申报》发表小说的情况。第四章介绍“画报”刊载小说的情况。第五章研究研究报刊小说的传播,对晚清小说如何通过报刊这一新的媒体得到广泛传播的情况加以介绍。第六章介绍晚清报刊小说的分类和有关内容。第七章从小说艺术的角度分析晚清报刊小说。第八章再从其他一些方面分析晚清小说因通过报刊传播所形成的一些特点。最后的“余论”则对如何深入研究晚清小说提出了一些看法。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一个新的角度对晚清小说的创作和传播进行了比较全面和集中的考察和研究,除了资料建设意义外,也在理论上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希望本文能有益于晚清小说研究的深入发展。出于这样的考虑,本文将《晚清期刊小说目录》、《晚清日报小说目录》、《晚清报刊所登广告》、《晚清登载小说的报刊》、《晚清以小说命名的出版社(表)))作为附录载于文后,实际上这也应该是本文的组成部分。
钟馨[8](2010)在《1976-2001年中国对外传播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外传播研究对当今中国和平崛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世纪下半叶,特别是最后20年,中国国家战略以富民强国、顺利崛起为目标,以提高国家实力为核心,以经济外交、区域主义、积极融入国际社会等为主要途径,终于迎来了中国历史性的崛起。对外传播作为社会子系统,本身就是中国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按照中国国家战略的总体设计,塑造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从国际舆论方面积极配合中国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本文研究1976-2001年的中国对外传播史。作者站在中国国家战略的高度,既关注对外传播与社会系统的外在关联,又探究对外传播本体各要素的内在关联。在此基础上,从四个方面,即对外传播政策、对外传播事业、对外传播业务和对外传播观念,来立体地展现这段历史面貌。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一是将中国国家战略作为研究的宏观历史背景。现有的相关研究对对外传播与社会系统的“外在关联”重视不够,而本文力图从中国国家战略的高度,宏观地思考中国对外传播发展变迁的社会动力;二是立体地探讨对外传播本体各要素之问的内在关联。目前,对外传播史的相关研究多为纵向的事业史,比较重视对外传播活动本身,忽视对外传播事业与对外传播政策、对外传播业务、以及对外传播观念之间的多重内在关联。本文则全面关照对外传播系统,探究各要素之间的关联互动,立体地呈现其发展变化轨迹。三是对外传播政策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阶段相关研究的不足。对外传播政策先后以“调整”、“改革与发展”、“提升内涵”为核心。对外传播事业从恢复几乎停滞的工作,到大力加强基本建设,再到基本建成完整的对外传播体系,初步实现对全世界大广播的局面,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对外传播内容不断丰富充实,先是主要报道中国政治生活大事件,接着是重点介绍中国经济情况,然后是全面介绍中国国情。对外报道方式逐渐与国际接轨,现场直播、滚动播出、口头报道、深度报道等国际先进的报道方式在中国对外报道中发展迅速。对外传播观念呈现出由“对外宣传”向“对外报道”转变的基本趋势,受众观念、服务观念、新闻事实观念、和时效观念等不断演进。对外传播本体各要素之间,政策决定事业与业务发展,在事业与业务发展中形成科学的观念,科学的观念又引起政策、事业和业务的变化。而对外传播系统的所有活动又服从宏观中国国家战略的总体安排。
何扬鸣[9](2013)在《历史记忆:《东南日报》中的南京大屠杀》文中提出“七七事变”以后,中国大陆的新闻事业遭受了严重损失,尤其是中国大陆东部地区的新闻事业更是损失惨重。因此,南京大屠杀发生前后,中国大陆的新闻传媒对此报道很少,大陆东部地区(上海租界内的“洋商报”除外)几乎找不到一家对此有记载的新闻传媒。这是日后日本朝野否定南京大屠杀的所谓依据之一。然而,新近发现浙江的《东南日报》有南京大屠杀的系统报道。《东南日报》对南京大屠杀的报道最早始于1937年8月份日军对南京的空袭,以后陆陆续续一直没有中断过,尽管在南京大屠杀发生之时和一周年之际,这样的报道有过两个高潮。报纸对1938年年底浙江各界对南京大屠杀纪念的记载,是至今所发现中国大陆在抗战期间所做的唯一的一次。《东南日报》对南京大屠杀的报道,是至今中国大陆所发现最详细、最系统的一家新闻传媒。它有助于有力地驳斥日本朝野对南京大屠杀的否定,有助于扩大和加深对南京大屠杀的研究,也有助于扩大和加深对战时中国大陆新闻事业的研究。同时,《东南日报》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的构建,也为历史记忆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例。《东南日报》对南京大屠杀的报道,不是偶然的。《东南日报》是当时在中国大陆东南部享有盛誉的全国性报纸,该报自创刊以来一直坚决地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政策和行动,其报道方针一直放在中国大陆的东南部。抗战全面爆发以后,《东南日报》未雨绸缪,在杭州沦陷之前,将报社迁往浙江金华,将杭州版与金华版无缝对接。而且,在整个抗战期间,《东南日报》始终坚持在前线出报,是战斗在抗战前线的唯——家大报,为中国的抗战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原婕菲[10](2019)在《新时期中国国家形象研究 ——以中国和德国两国互相认知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主要研究的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的中国国家形象问题,任何国家的国家形象构建和呈现都受到国际局势大背景的影响和制约,本论文对20世纪中德关系进行了历史学的回顾,主要针对中德关系中的主要问题和两国形象问题进行了叙述和分析,找到了新时期中德两国互视的历史根源。在此基础之上,作者利用中文报刊和德文报刊资料、中德关系历史资料,以及调查问卷和访谈等形式,详细分析了中德两国国家形象,特别是对中国眼中的德国形象和德国眼中的中国形象进行了对比分析,打开了“两国互视”研究的全新视角。首先,本文提出了“互视”这一新概念。互视,即不同主体通过不同媒介、方式进行相互了解与认识,从而得到基于各自所获信息的稳定的认知。除了一国国家形象自身的发展演变,国家间互视不平衡是制约一国国家形象的重要因素。中国与德国的两国互视情况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反应了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是中西方国家形象互视的典型案例。但因为语言、文化等原因的制约,有关德国视角下的中国形象研究数量较少,较缺乏深度,本论文以“两国互视”的新视角研究德国视角下的中国形象和中德关系,并对中国形象的构建和提升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其次,本文回溯了中德两国互视的历史和二十世纪国际关系史。通过历史的研究可以看出,中德两国互视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贯穿整个历史过程的基调是西方反华、反共势力强大,西方媒体对中国在国际上的发声进行包围和封堵,国际话语权始终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国际舆论形势始终处于西强中弱的态势,新中国的发展长期被外界扭曲和误解。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许多国家发生政变,顷刻间,世界格局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事件的爆发使得80年代“理想化”的互视认知遭受冲击而不复存在。90年代,以美国媒体为主的西方对华报道均以负面为主,西方主流媒体构建了一个威胁西方安全的负面中国形象。中国成为了西方媒体视角下践踏人权的“警察国家”,未来挑起核战争的极端民族主义国家。并且,西方媒体制造了一系列有关计划生育、不同政见、民族自决等问题的负面舆论,强化与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分歧,宣扬“中国威胁论”。总的来说,中西方互视不平衡的特点是在各大西方主流媒体中,中国形象都多多少少的遭遇了妖魔化,西方站在极其防备和不公的视角来看待中国。再次,在概念界定和历史回顾的基础上,本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详细的研究了中国视角下的德国形象和德国视角下的中国形象,特别着重研究了主流媒体视域下的互视认知问题。主流媒体包含报纸、期刊、电视、广播等,是一个国家对外宣传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利用了《环球时报》、《参考消息》作为研究中国的德国形象的材料,《南德意志报》、《焦点》作为研究德国的中国形象的材料,并结合作者在德国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对两国互视进行了基础性的研究,分专题描绘出了两国互视认知的景象,为接下来进行两国互视比较研究作好了铺垫,打好了基础。最后,本文的第四章对中德两国互视进行了比较,对互视不平衡进行了剖析和批判,并提出了改变不平衡现状的对策和建议。长期以来,西方主流媒体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用他们的意识形态框架来衡量中国的问题,并得出他们心目中合理的结论。中国国家形象虽然起着变化,逐渐向好发展,但近30年来未有明显转变,总体呈负面的不平衡的状态,即中国对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认识较为正面,德国对中国的认识较为负面,这两种认识之间的差距很大。这种不平衡状态导致中国产生崇洋媚外、丧失国际话语权、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提升缓慢。中国国家形象是建立在中国国情基础上的,而西方主流媒体普遍对中国国情缺乏真正的了解。21世纪以来,国际环境和中国自身都处于重要的变化时期,并且这个时期将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这是中国国家形象不断变化的根本原因,也是塑造和改善中国国家形象的绝佳时机。2008年,奥运会成功在北京举行;2010年,世博会成功在上海举行,诸如此类突出的外交事件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形象在国际上的更新。中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国家,中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性质和原则立场并未改变,同时,中国的形象在2008年之后通过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充分地展示在了国际社会面前。中国应把握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争取夺回塑造中国形象的国际话语权。近年来,中国对国家形象的塑造越来越重视,以一种开放的、自信的、现代化的姿态构建出了许多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并对陈旧的、单一的、神秘的敌对形象进行改造和反击,一个具有时代感和新气象的中国形象正如一轮初升的太阳,冉冉升起。
二、WORLD NEWS IN BRIEF(December 16-31, 1992)(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WORLD NEWS IN BRIEF(December 16-31, 1992)(论文提纲范文)
(1)战后舆论与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研究(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回顾 |
三、史料概述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架构 |
六、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战后中国的政治与舆论环境 |
一、抗战胜利与国共受降之争 |
二、新闻接收与传媒复员 |
三、中共与民营传媒的发展 |
四、拒检运动与政治松动 |
五、民众心理与舆论导向 |
第二章 国共“和谈”期间的舆论 |
一、“重庆谈判”与国共宣传战 |
二、“政协会议”召开问题上的国共宣传 |
三、国共关于“内战责任”问题的论争 |
四、中间势力的活跃与反战呼吁 |
第三章 全面内战爆发前后的舆论 |
一、全面内战爆发前的反战呼声 |
二、李闻惨案与各方舆论 |
三、内战中学潮与社会舆论 |
四、中间势力的反战宣传 |
第四章 内战转折时期的舆论 |
一、“戡乱动员”与舆论反响 |
二、特刑庭与舆论钳制 |
三、中间势力的舆论转向 |
第五章 国共舆论宣传的特点与成效 |
一、国共宣传决策与管理 |
二、国共宣传的特点与成效 |
结语 |
一、国民党宣传失利对政权转变的影响 |
二、中共成功的宣传对革命胜利的影响 |
三、从舆论宣传角度观察国民党大陆失败的必然性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2)中国赴蒙援建工人研究(1949-1964)(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综述 |
三、史料来源 |
四、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本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援建工人的交涉派遣经过 |
第一节 中蒙两国关系的历史背景 |
一、20世纪20年代中蒙两党关系 |
二、中共对蒙古独立态度之转变 |
三、中蒙两国建交与互派大使 |
第二节 中国援建工人问题的缘起 |
一、派遣援建工人的初步交涉 |
二、援建工人交涉中断的原因 |
三、重启派遣援建工人的交涉 |
第三节 中国援建工人的派遣过程 |
一、派遣和引进工人的前期工作 |
二、第一批援建工人赴蒙古 |
三、援建工人陆续来到蒙古 |
四、派遣援建工人逐渐减少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援建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状况 |
第一节 对中国援建工人的管理和分配 |
一、对中国援建工人的管理 |
二、中国援建工人的工作分配 |
第二节 中国援建工人在蒙古的工作状况 |
一、援建工人工作基本步入正轨 |
二、援建工人超额完成生产任务 |
三、援建工人生产工作量的减少 |
第三节 中国援建工人在蒙古的生活状况 |
一、援建工人抵达蒙古后的生活 |
二、蒙古对中国援建工人的福利政策 |
三、中蒙关系恶化与对援建工人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援建工人在蒙司法问题及其处理 |
第一节 早期援建工人的“违法乱纪”及处理 |
一、早期援建工人违法乱纪行为及其原因 |
二、援建工人违法乱纪行为的处理方针 |
三、中蒙两国工人之间的友谊及其冲突 |
第二节 中蒙关系恶化与司法纠纷的加剧 |
一、蒙古民众对援建工人的态度 |
二、中、蒙两国工人之间矛盾的加剧 |
三、援建工人生存环境恶化与双方谈判 |
第三节 “窦海玉、于深水事件”的发酵及其解决 |
一、双方在援建工人问题上的矛盾激化 |
二、“窦海玉、于深水事件”发生的经过 |
三、双方对“窦海玉、于深水事件”的交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赴蒙援建工人的回国过程 |
第一节 蒙古外交政策的变化及对援建工人的影响 |
一、中苏分裂与蒙古“等距离”外交政策 |
二、蒙古公开攻击中共与泽登巴尔访华 |
三、蒙古外交政策变化及其对援建工人的影响 |
第二节 援建工人回国的决策及过程 |
一、援建工人提前回国及其原因 |
二、双方动员援建工人期满后继续留蒙 |
三、援建工人期满回国的谈判及工人回国 |
第三节 援建工人全部回国及其双方的争论 |
一、援建工人全部回国的交涉 |
二、援建工人全部回国的过程 |
三、援建工人全部回国的余波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经济援助与中国援建工人的成效 |
第一节 蒙古第二个五年计划与中国的援助 |
一、二五计划与经济援助的初步交涉 |
二、双方经济援助谈判及协定的签订 |
三、二五计划中援建工人的建设成就 |
第二节 蒙古三年计划与中国的援助 |
一、三年计划的制定与中国的经济援助 |
二、蒙古政府对中国“大跃进”的态度 |
三、全面开展“大跃进”与援建工人 |
第三节 蒙古第三个五年计划与中国的援助 |
一、三五计划的拟定与周恩来访问蒙古 |
二、对“大跃进”态度转变与苏联的经援 |
三、援建工人建设状况及其援建项目中断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3)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
1.1.3 基本概念界定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 |
1.2.2 搜集资料的方法 |
1.2.3 研究意义 |
1.2.4 研究框架 |
1.3 理论梳理与文献综述 |
1.3.1 理论梳理 |
1.3.2 文献综述——台湾电视研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 |
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2.1.1 试水电视业:教育电视台的成立 |
2.1.2 第一家商业电视台:台视 |
2.1.3 中视:率先播出彩色节目 |
2.1.4 华视:突出教育节目特色 |
2.1.5 公共电视节目的草创 |
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2.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2.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2.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2.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2.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 |
3.1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3.1.1 台视、中视和华视:进入激烈竞争时期 |
3.1.2 民视的成立:反对党“发声”,打破无线三台“三足鼎立”格局 |
3.1.3 公视:漫长的筹建之路 |
3.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3.2.1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3.2.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3.2.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3.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 |
4.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4.1.1 商业无线电视台的重组 |
4.1.2 公广集团版图的扩充 |
4.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4.2.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4.2.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4.2.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4.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5. 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批判 |
5.1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2 “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3 2000年“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4 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反思与批判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访谈人物列表 |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其他作品发表情况 |
后记 |
(4)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湖北纪录片研究现状分析 |
三、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四、“纪录片”及“湖北纪录片”的界定 |
上篇:湖北纪录片发展史研究 |
第一章 晚清民国时期湖北影视纪录(1895—1949) |
第一节 纪录片的传入与萌发 |
一、影像生意:纪录片的诞生 |
二、西风东渐:纪录片传入中国 |
第二节 纪录片在湖北的早期传播 |
一、登陆汉口:湖北人初会纪录片 |
二、立足武汉:纪录片带来的“欧风美雨” |
第三节 辛亥战火催生的纪录片 |
一、巧遇辛亥:武昌首义遭逢“纪录” |
二、辐射各地:纪录片在湖北境内传播 |
第四节 抗日烽火中的湖北影视纪录 |
一、风云际会:艰苦卓绝的抗战纪录 |
二、热血奔涌:基于影像的抗战宣传 |
三、管中窥豹:魂牵中国的大师纪录 |
第五节 解放战争中的湖北影视纪录 |
一、战火洗礼:如影随形的战争纪录 |
二、迎接胜利:大军南下的湖北纪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十七年”的湖北纪录片创作(1949—1966) |
第一节 建国初期的湖北纪录片(1949—1953) |
一、机构整合:创作机构重新洗牌 |
二、欢庆建国:庆祝新中国诞生的湖北影像 |
三、关注发展:解放初期的湖北影像纪录 |
第二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纪录片(1956—1966) |
一、发展电影:湖北纪录片创作有了自己的阵地 |
二、建立电视:湖北纪录片有了电视舞台 |
三、史海拾珠:省外电影厂镜头下的湖北纪录片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革”时期湖北纪录片创作(1966-1976) |
第一节 “文革”初期的湖北纪录片(1966-1969) |
一、山雨欲来:创作机构遭遇“夺权”风暴 |
二、乱中蓄势:纪录片创作蹒跚起步 |
第二节 “文革”中期的湖北纪录片(1969—1973) |
一、风雨飘摇:创作机构乱中求生 |
二、艰难跋涉:湖北电影纪录片登上舞台 |
第三节 “文革”末期的湖北纪录片(1973—1976) |
一、风潇雨晦:创作机构渐成规模 |
二、逆境成长:纪录片创作初显成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时期湖北纪录片创作(1976—1992) |
第一节 徘徊期与拨乱反正期湖北纪录片(1977—1982) |
一、调整巩固:地市开始建立电视台 |
二、蓄势待发:纪录片创作影、视并进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期湖北纪录片(1983—1992) |
一、发展壮大:地市电视台纷纷成立 |
二、扬帆起航:纪录片创作影、视双丰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跨世纪发展期湖北纪录片(1993—今) |
第一节 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期湖北纪录片(1993—2002) |
一、合流发展:创作机构初步整合 |
二、阔步向前:纪录片创作“影退视进” |
第二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期的湖北纪录片(2003—) |
一、整合发展:创作机构多次重组 |
二、开放多元:纪录片创作接轨市场 |
本章小结 |
下篇:湖北纪录片创作研究 |
第六章 现实的写作: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新闻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新闻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深入纪录重大历史事件,及时向外传播 |
二、围绕社会热点,注重思想性表达 |
三、立足现实问题,挖掘新闻背后的真相 |
第三节 个案分析《三峡移民备忘录》:工程移民的当代画卷 |
一、纪实视野下的人文关怀 |
二、宏大叙事中面与点的平衡 |
三、生存视野下的纵横对比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文化的坐标: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历史文化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凸显宏大的历史文化观 |
二、聚焦荆楚文化的特色 |
三、渗透文化担当的思考 |
第三节 个案分析《楚国八百年》:荡气回肠的楚国史诗 |
一、历史与文化:抽丝剥茧的追问 |
二、写实与写意:多维叙事的表达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共时与历时的交响: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文献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文献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小投入,大视野 |
二、小题材,大文章 |
三、小细节,大格局 |
第三节 个案分析《情系长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武汉》:用文献还原历史 |
一、文献:有温度的历史 |
二、遗址:有见证的历史 |
三、声音:有回想的历史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生命的平等: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自然科学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用平等的视角关注自然界的生命 |
二、从关注单个科学现象发展到关注生态环境 |
三、将人类的命运与自然环境相结合 |
第三节 个案分析《麇鹿家园》:人与动物的命运共同体 |
一、灭绝与再生:环境变迁中的高歌 |
二、觅食与繁殖:四季更替中的轮回 |
三、竞争与合作:人与动物的相处 |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生存的范本: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人文社会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保持平等视角 |
二、凸显人文关怀 |
三、贯穿理性思考 |
第三节 个案分析《舟舟的世界》:生命的尊严 |
一、镜子:反观自我 |
二、故事:人文关照 |
第四节 个案分析《请为我投票》:人性的折光 |
一、标本:班级的透视 |
二、视角:社会的映射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湖北纪录片发展大事记 |
附录2:湖北纪录片获奖作品名录(部分) |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后记 |
(5)从隔绝到交流:台湾报纸大陆新闻叙事研究 ——以1981年-2010年《中央日报》、《中国时报》、《联合报》、《自由时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社会背景 |
二、两岸新闻交流回顾 |
第二节 研究动机和目的 |
一、研究动机 |
二、研究目标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一、对大陆新闻的界定 |
二、研究媒体的选择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主要的研究方法 |
二、研究样本的抽取 |
三、类目的构建 |
四、信度检验 |
第五节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文献探讨 |
第一节 叙事学研究 |
第二节 新闻叙事研究 |
第三节 新闻生产研究 |
一、关于新闻的生产 |
二、关于再现、建构与真实 |
第四节 台湾媒体大陆新闻研究 |
一、大陆学者的研究 |
二、台湾学者的研究 |
三、台湾媒体大陆新闻研究特点 |
第三章 两岸交流背景下的大陆新闻变迁 |
第一节 敌对隔绝期(1949年-1987年) |
一、1949年至1987年的两岸关系 |
二、束缚大陆新闻传播的台湾政策 |
三、敌对隔绝中的大陆新闻 |
第二节 解冻交流期(1988年-1992年) |
一、禁令解除开启两岸交流 |
二、两岸融洽氛围中的新闻交流 |
三、解冻交流期的大陆新闻 |
第三节 起伏成长期(1993年-2005年) |
一、一波三折的两岸关系 |
二、两岸新闻交流迈入新阶段 |
三、起伏成长期的大陆新闻 |
第四节 稳定发展期(2006年-2016年) |
一、两岸关系进入稳定期 |
二、新闻交流开创新局面 |
三、稳定发展期的大陆新闻 |
第四章 台湾报纸大陆新闻的呈现 |
第一节 台湾报纸大陆新闻的数量 |
一、四份报纸报道总量 |
二、不同阶段大陆新闻数量的变化 |
三、小结 |
第二节 台湾报纸大陆新闻的内容 |
一、大陆新闻的内容分布 |
二、《中央日报》内容不同阶段的变化 |
三、《中国时报》内容不同阶段的变化 |
四、《联合报》内容不同阶段的变化 |
五、《自由时报》内容不同阶段的变化 |
六、小结 |
第三节 台湾报纸大陆新闻的来源 |
一、大陆新闻的来源 |
二、不同阶段新闻来源的变化 |
三、小结 |
第四节 台湾报纸大陆新闻的体裁 |
一、大陆新闻的体裁 |
二、不同阶段大陆新闻体裁的变化 |
三、小结 |
第五节 台湾报纸大陆新闻报道的倾向 |
一、大陆新闻的报道倾向 |
二、不同阶段倾向的变化 |
三、小结 |
第五章 台湾报纸大陆新闻叙事分析 |
第一节 大陆新闻的叙事话语 |
一、叙事话语 |
二、新闻事件的筛选 |
三、名称和词汇的使用 |
第二节 大陆新闻的叙事声音和叙事聚焦 |
一、叙事声音和叙事聚焦 |
二、大陆新闻的叙事声音和叙事聚焦 |
三、叙事框架是隐含的叙事者 |
第三节 大陆新闻的叙事交流 |
一、叙事交流 |
二、大陆新闻和台湾民间的交流 |
三、大陆新闻和两岸官方的交流 |
四、大陆新闻和学界业界的交流 |
第六章 台湾报纸大陆新闻的叙事语境 |
第一节 两岸社会历史语境 |
一、大陆社会变革 |
二、台湾社会变革 |
三、两岸交流历程 |
第二节 台湾报业生态语境 |
一、台湾报业生态变迁 |
二、报纸内部机制 |
第七章 发现和讨论 |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发现 |
一、本文的主要论点 |
二、本文的其他发现 |
第二节 局限和不足 |
一、学科交叉研究难度大 |
二、研究对象特殊资料获取不便 |
三、台湾报纸大陆新闻的阶段划分不易 |
附录: 大陆新闻奖获奖名单(01届-14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大陆媒体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研究(2001—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第1章 与本研究相关的概念厘定与关系梳理 |
1.1 “伊斯兰国家”的基本概念与组织特征 |
1.2 911 事件后美国对伊斯兰国家的话语特征与“伊斯兰恐怖论” |
1.2.1 西方话语构建下的伊斯兰世界与“恐怖主义”界定的逻辑对立 |
1.2.2 美国媒体对伊斯兰国家的形象建构与“伊斯兰恐怖论” |
1.3 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外交关系梳理 |
1.3.1 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建交情况与外交关系特征 |
1.3.2 “一带一路”战略与对伊斯兰国家合作的新局面 |
1.4 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媒体交往与合作 |
1.4.1 伊斯兰国家的媒体发展概况与对华交往情况 |
1.4.2 中国和伊斯兰国家媒体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
1.5 911事件后的报道分期及本研究的媒体考量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传播者与传播控制分析 |
2.1 传播主体分析 |
2.1.1 传播组织与传播机构分析 |
2.1.2 传播工作者分析 |
2.2 传播法律法规与宗教禁忌分析 |
2.2.1 与伊斯兰国家报道相关的国内法律法规分析 |
2.2.2 与伊斯兰国家报道相关的国际法律法规分析 |
2.2.3 伊斯兰教的基本禁忌与报道注意事项 |
2.3 微观控制分析 |
2.3.1 表达控制分析 |
2.3.2 屏蔽控制分析 |
2.4 宏观控制分析 |
2.4.1 报道的信源控制分析 |
2.4.2 热点与热度控制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内容与文本话语分析 |
3.1 报道的主要内容特征分析 |
3.1.1 常规报道领域内容分析 |
3.1.2 宗教报道领域内容分析 |
3.1.3 战争及冲突报道领域内容分析 |
3.2 报道规范与报道伦理分析 |
3.2.1 报道中的价值判断与信息选择分析 |
3.2.2 报道中的“羊群效应”与“破窗”现象分析 |
3.2.3 报道中的新闻失实与新闻想象问题分析 |
3.2.4 报道中的题材偏好与报道失衡问题分析 |
3.3 报道的文本话语分析 |
3.3.1 报道文本的表达方式分析 |
3.3.2 报道文字文本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3 报道的立场和倾向性分析 |
3.4 图片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3.4.1 使用“恐怖”和“惊悚”的图片而不加修饰 |
3.4.2 涉及伤亡图片未经技术处理而直接呈现 |
3.4.3 报道缺乏原创图片或配图牵强 |
3.4.4 选用图片缺乏宗教人文关怀 |
3.4.5 商业网站过多转载猎奇和揭丑类负面图片 |
3.5 视频报道中的问题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媒介渠道与报道能力分析 |
4.1 报道的信源与渠道类型分析 |
4.1.1 外媒渠道分析 |
4.1.2 大陆官方媒体渠道及其报道量分析 |
4.1.3 伊斯兰国家事主国媒体渠道分析 |
4.1.4 中国穆斯林民间媒体渠道分析 |
4.2 报道与评论能力分析 |
4.2.1 官方媒体向伊斯兰国家派驻记者站能力分析 |
4.2.2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资料配置能力分析——以新华网为例 |
4.2.3 新闻采制难度与报道风险分析 |
4.2.4 原创评论能力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受众和效果分析 |
5.1 报道的受众调查与分析 |
5.1.1 受众的基本特点与舆情生成分析 |
5.1.2 受众调查与结果分析 |
5.2 报道的传播效果测定 |
5.2.1 传播效果测定的基本情况 |
5.2.2 “沉默的螺旋”在传播效果中的体现 |
5.2.3 传播效果测定难度与测定行为缺失 |
5.2.4 传播中的“不闭环”与“不对流”现象分析 |
5.3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议程设置分析 |
5.3.1 议程设置的差异性分析 |
5.3.2 从搜索引擎结果看议程设置 |
5.3.3 从新闻评奖与评选看议程设置 |
5.4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意见领袖分析 |
5.4.1 舆情的差异性与舆论制衡分析 |
5.4.2 意见领袖的构成及作用机理分析 |
5.4.3 意见领袖的平台建构与串场作用分析 |
5.5 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提升对伊斯兰国家的报道效果 |
5.6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晚清报刊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 百年来晚清小说研究综述 |
(一) 1949年以前的晚清小说研究 |
(二) 1950年至1966年的晚清小说研究 |
(三) 1977年至2002年的晚清小说研究 |
(四) 国外晚清小说研究情况 |
二、 本文的选题和资料准备 |
(一) 本文的选题 |
(二) 撰写本文的资料准备 |
三、 本文的撰写情况 |
(一) 本文的主要内容 |
(二) 本文的一些特点 |
第一章 报刊小说的成因 |
第一节 庚子国变重创下的清王朝的内部改革 |
第二节 上海租界地的温床作用 |
一 特殊而宽松的政治环境 |
二 丰富多彩的题材来源 |
第三节 印刷技术的提高 |
第四节 西方传教士的作用 |
一 办报--更张小说载体 |
二 征文--倡导“时新小说” |
三 译书--绍介西方文学和理论 |
四 作文--影响小说的内容和语言风格 |
五 兴学--培植读写群体 |
第五节 科举制度的废除 |
第六节 理论的倡导 |
第七节 “白话运动”的推波助澜 |
第八节 文人的功利追求 |
第二章 期刊小说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酝酿阶段 |
一 《瀛寰琐纪》 |
二 《海上奇书》 |
第二节 发展阶段 |
一 《新小说》 |
二 《绣像小说》 |
三 《新新小说》 |
第三节 转折阶段 |
一 《月月小说》 |
二 《小说林》 |
三 《小说时报》 |
四 《中外小说林》 |
第三章 日报小说研究 |
第一节 《时报》 |
一 文化名人担任报纸的编辑并负责创作 |
二 报纸登载小说、滑稽时报、鼓励剪报、小说大悬赏、小说配画 |
三 登载理论文章 |
四 创办杂志:《小说时报》、《妇女时报》 |
五 时报馆、有正书局出版小说 |
六 广告是我们研究晚清小说的重要资料 |
第二节 《神州日报》 |
第三节 《申报》 |
一 登载征文、理论文章或小说出版广告 |
二 开辟小说专栏大量登载小说与附送石印图画小说 |
三 所属书局大量出版小说 |
第四节 报刊与附送小说 |
第四章 画报小说研究 |
第一节 画报的孕育与发展 |
一 传统版画的启发 |
二 西人报刊的借鉴 |
第二节 画报与小说 |
一 理论的探讨 |
二 画报小说的实绩 |
第五章 报刊小说的传播 |
第一节 全新的传播媒体--报刊 |
第二节 形形色色的传播群体--政治家、报人、出版商、书商 |
第三节 女性小说作者--某某女士现象分析 |
第四节 现代化的传播方式--发征文、做广告、登图片、设销售网络 |
第五节 混乱的传播现象--夸大告白、抄袭剽窃 |
第六节 小说的广告宣传 |
一 在报纸上登载广告 |
二 小说杂志本身开辟广告栏目 |
三 小说作者在自己的作品里做广告宣传 |
四 在随纸附送的单叶小说上登载广告 |
五 广告所蕴涵的内容 |
第六章 报刊小说的内容 |
第一节 政治小说 |
第二节 社会小说 |
一 揭露丑恶官场 |
二 批评科举 |
三 批评鄙风陋俗 |
第三节 历史小说 |
第四节 科学小说 |
第五节 侦探小说 |
第六节 写情小说 |
第七节 滑稽小说 |
第八节 教育小说 |
第七章 报刊小说艺术分析 |
第一节 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 |
第二节 第一人称的借鉴 |
第三节 游记体的采纳 |
第四节 倒叙手法的运用 |
第五节 报刊小说的思辩性 |
第六节 报刊小说的“时事性” |
第八章 报刊小说的一些特色 |
第一节 从随刊随止到按回刊登 |
第二节 适合报刊登载的短篇小说 |
第三节 残缺不全的报刊长篇小说 |
第四节 繁复而标准不一的类型标签 |
余论 晚清小说研究的重新构建 |
一 实证的原则 |
二 以本土理论为根基并参照西方理论 |
三 进行多角度的文化学研究 |
附录说明 |
附录 |
一 期刊小说目录(见下册) |
二 日报小说目录(见下册) |
三 报刊所登广告(见下册) |
四 登载小说的报刊(见下册) |
五 以小说命名的出版社(见下册) |
参考文献 |
插图索引 |
后记 |
(8)1976-2001年中国对外传播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对外传播政策的沿革 |
第一节 对外传播的历史背景 |
一、中国国家战略的调整 |
二、"对内改革"与"部分参与国际社会" |
三、"深化改革"与"全面参与国际社会" |
第二节 对外传播政策的沿革 |
一、对外传播政策的调整 |
二、重在"改革业务"与"发展事业"的对外传播政策 |
三、着眼于"提升内涵"的对外传播政策 |
第二章 中国对外传播事业的发展 |
第一节 对外传播事业的恢复 |
一、新华社恢复国内外分社 |
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恢复国内记者站 |
三、中央电视台恢复国际交往 |
四、外文局恢复出版发行 |
五、中新社等其他对外传播渠道的恢复 |
第二节 对外传播事业基本建设的加强 |
一、新华社的基本建设 |
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基本建设 |
三、中央电视台的基本建设 |
四、外文局大力加强出版与发行 |
五、中国日报的创办 |
六、其他对外传播渠道的建设 |
第三节 对外传播事业的突破性发展 |
一、新华社基本建成世界性通讯社 |
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建成世界级大台 |
三、中央电视台初步实现大面积对外传播 |
四、外文局立足市场、发展自己 |
五、中国日报成为了解中国的主要信息源之一 |
六、网站等其他对外传播渠道的发展 |
第三章 中国对外传播内容与报道方式的演绎 |
第一节 不断丰富的对外传播内容 |
一、主要报道中国政治生活大事件 |
二、重点介绍中国经济情况 |
三、全面介绍中国国情 |
第二节 逐渐与国际接轨的对外报道方式 |
一、现场直播逐渐成熟 |
二、滚动播出由无发展到大量使用 |
三、口头报道由无发展到常态 |
四、深度报道大发展 |
第四章 中国对外传播观念的变化 |
第一节 对外传播观念演进的思想环境 |
一、中国新闻传播观念的变迁 |
二、新闻工作方针从"对内为主"转向"内外并重" |
三、对外传播认知从"政府外交"转向"公共外交" |
第二节 受众观念的转变 |
一、作为"宣传对象"的受众观 |
二、"宣传对象"向"信息消费者"过渡 |
三、"信息消费者"受众观的凸现 |
第三节 服务观念的加强 |
一、服务观念逐渐加强 |
二、服务观念渐成共识 |
第四节 新闻事实观念的改进 |
一、确立对外报道以新闻事实为主的观念 |
二、实践新闻真实性原则 |
第五节 时效观念的重视 |
一、制定政策:提高时效性的根本依据 |
二、建立制度:提高时效性的行为规范 |
结语:对外传播塑造的中国国家形象 |
一、经济发展的形象 |
二、改革创新的形象 |
三、对外开放的形象 |
四、独立自主的形象 |
五、文明的形象 |
六、和平的形象 |
参考文献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历史记忆:《东南日报》中的南京大屠杀(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选题的提出 |
一、日本朝野对南京大屠杀的否定 |
二、战时新闻媒体研究的欠缺 |
三、新闻传媒与南京大屠杀间历史记忆的发掘 |
第二节 研究文献的综述 |
一、西方新闻传媒对南京大屠杀的报道和传播 |
二、日本新闻传媒对南京大屠杀的报道和传播 |
三、中国新闻传媒对南京大屠杀的报道和传播 |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方法、意义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三、研究选题的意义 |
第一章 战时的中国新闻界 |
第一节 战前《东南日报》的崛起及其抗日宣传 |
一、从《杭州民国日报》到《东南日报》 |
二、《东南日报》新闻报道的特点 |
三、《东南日报》坚定的抗日宣传 |
第二节 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新闻事业的摧毁 |
一、南京地区的新闻事业 |
二、上海、浙江地区的新闻事业 |
三、武汉、西南地区的新闻事业 |
第三节 日军占领南京后对信息的严密封锁 |
一、加强对本国新闻舆论的控制 |
二、封锁和虚报南京的讯息 |
三、严厉地限制西方新闻记者的自由 |
第二章 《东南日报》在南京大屠杀前期的报道 |
第一节 报道和传播日军对南京的空袭 |
一、日军空袭南京前期的报道 |
二、继续报道高志航的消息 |
三、日军空袭南京前期的报道影响 |
第二节 报道日军对南京的会攻 |
一、日军对南京合围的讯息 |
二、日军对南京总攻击的讯息 |
三、日军攻占南京的讯息 |
第三节 报道和传播国际社会对日军侵袭南京的反应 |
一、报道和传播日军讹诈外人 |
二、报道和传播欧美列强的反应 |
三、报道和传播国际社会的反应 |
第三章 《东南日报》在南京大屠杀高潮中的报道 |
第一节 《东南日报》迁往浙江金华 |
一、杭州沦陷前先行撤离 |
二、在困顿中奋起 |
三、新闻报道仍旧偏重东南 |
第二节 报道日军在南京的大肆屠杀 |
一、报道日机滥炸无辜,毁灭文明 |
二、报道日军进入南京城的嚣张气焰 |
三、报道日军在南京内外的大屠杀 |
第三节 报道外人对南京大屠杀的反应 |
一、报道外人在南京设立安全区的情况 |
二、报道日军侵犯外人利益的情况 |
三、报道外人对日军在南京暴行的反应 |
第四章 《东南日报》在南京大屠杀周年的报道 |
第一节 坚持在抗战最前线 |
一、始终不离开前线 |
二、在前线遭受的牺牲 |
三、抗战期间的作为 |
第二节 对南京和南京人民的关注和牵挂 |
一、战前在南京的频频亮相 |
二、战地记者在南京的活动 |
三、报道和传播南京沧陷后的情况 |
第三节 报道和传播浙江省各界对南京大屠杀的纪念活动 |
一、日本朝野质疑当时中国各界对南京大屠杀反映 |
二、报道和传播浙江人民对南京大屠杀的纪念活动 |
三、用艺术手段来纪念南京大屠杀 |
第五章 《东南日报》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的表述及其框架 |
第一节 《东南日报》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 |
一、社会记忆 |
二、集体记忆 |
三、历史记忆 |
第二节 东南日报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的构建 |
一、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的建构 |
二、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建构的方式 |
三、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建构的意义 |
第三节 东南日报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构建的框架 |
一、中国大陆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框架 |
二、日本方面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框架 |
三、《东南日报》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框架 |
附录:战后《东南日报》有关南京大屠杀案审判的报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 |
(10)新时期中国国家形象研究 ——以中国和德国两国互相认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与研究综述 |
一、有关中德关系的概念界定和研究现状 |
二、有关国家形象的概念界定和研究现状 |
三、媒体视域下的国家形象研究现状 |
四、国家形象比较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路径 |
一、研究思路和框架 |
二、新概念引入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和难点 |
第一章 中德关系与两国互视溯源 |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前的中德关系 |
一、鸦片战争后的中德关系 |
二、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德关系 |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德关系 |
四、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德经济关系 |
五、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德文化交流 |
六、中德国家形象的民间互视历史 |
第二节 1949年至1990年的中德关系与两国互视 |
一、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国际环境和外交方针 |
二、中国与民主德国关系回溯 |
三、中国与联邦德国的关系回溯 |
第二章 中国主流媒体视域下的德国形象 |
第一节 中国主流媒体涉德报道的量化分析 |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
二、涉德报道的数量变化 |
三、涉德报道的议题分布 |
四、涉德报道的态度倾向性 |
第二节 中国主流媒体中涉德报道的内容分析 |
一、德国的政治形象 |
二、德国的经济形象 |
三、德国的社会形象 |
四、德国的文化形象 |
第三节 中国主流媒体镜像中的德国国家形象 |
一、中国的德国形象构建方式 |
二、中国主流媒体构建德国形象时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德国主流媒体视域下的中国国家形象 |
第一节 《南德意志报》中的中国国家形象数据分析 |
一、材料选择 |
二、《南德意志报》中国报道总量分析 |
三、《南德意志报》中国报道的倾向性分析 |
第二节 德国主流媒体视阈下的中国政治形象 |
一、德国的中国共产党形象 |
二、德国的中国大国关系形象 |
三、德国眼中的台湾问题 |
第三节 德国主流媒体视阈下中国经济形象 |
一、德国的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
二、德国眼中的“一带一路” |
三、德国眼中的中国海外投资 |
四、德国眼中的中国环境问题 |
第四节 德国主流媒体视阈下的中国人权形象 |
一、德国眼中的中国新闻及言论自由 |
二、德国眼中的西藏问题 |
三、令德国不解的其他中国人权问题 |
第四章 中德两国国家形象的互视比较 |
第一节 德国民众视角下的中国形象 |
一、德国民众的中国形象调查 |
二、基于调查结果的中国形象分析 |
第二节 中德形象的比较 |
一、跨文化沉默的螺旋 |
二、中德两国互视应有的变化 |
第三节 中德国家形象认知的不平衡 |
一、德国对中国形象的负面认知 |
二、德国对中国产生负面认知的原因 |
三、构建平衡国家互视形象的必要性 |
四、塑造与构建平衡国家互视形象的法则与方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WORLD NEWS IN BRIEF(December 16-31, 1992)(论文参考文献)
- [1]战后舆论与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研究(1945-1949)[D]. 孙士庆. 上海大学, 2017(02)
- [2]中国赴蒙援建工人研究(1949-1964)[D]. 白林.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
- [3]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D]. 陈若萱. 厦门大学, 2018(06)
- [4]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D]. 王光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5]从隔绝到交流:台湾报纸大陆新闻叙事研究 ——以1981年-2010年《中央日报》、《中国时报》、《联合报》、《自由时报》为例[D]. 许丽华. 厦门大学, 2018(07)
- [6]中国大陆媒体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研究(2001—2015)[D]. 金强. 河北大学, 2016(02)
- [7]晚清报刊小说研究[D]. 刘永文. 上海师范大学, 2004(03)
- [8]1976-2001年中国对外传播史研究[D]. 钟馨. 武汉大学, 2010(08)
- [9]历史记忆:《东南日报》中的南京大屠杀[D]. 何扬鸣. 浙江大学, 2013(04)
- [10]新时期中国国家形象研究 ——以中国和德国两国互相认知为例[D]. 原婕菲.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