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乌拉尔铝土矿预防矿井充水的经验(论文文献综述)
谢发[1](2020)在《基于Bagging-SVM研究多源微震数据在冲击地压危险预测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冲击地压(Rockburst)灾害给矿山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开展冲击地压危险预测能够减少冲击地压灾害,维护矿山人员和财产安全。冲击地压形成机理非常复杂,现有方法主要集中在理论预测研究方面,存在预测效率低,预测准确度不高,适应性差等问题。同时,现有研究往往只使用了微震能量数据,忽略了微震原始波数据,造成对微震数据(Microseismic Data)的分析不够全面,微震数据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基于Bagging-SVM集成分类器,对多源微震数据在冲击地压危险预测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现有研究忽略微震原始波数据,对微震数据的利用不全面的问题,本文从对多源微震数据蕴含的丰富信息进行充分有效利用的角度出发,研究除微震能量数据外,由微震原始波数据和微震能量数据组成的多源微震数据在冲击地压危险预测中的作用。首先通过现场监测的方法,从微震监测(Microseismic Monitoring)系统中收集到大量的微震原始波数据,结合微震能量数据,组合成多源微震数据。然后,充分挖掘多源微震数据中的丰富信息,从频域、熵和时频域等多特征域分别提取了微震原始波数据和微震能量数据的132个和24个特征,构建基于多源微震数据的多维组合特征矩阵。最后,基于同样的实验条件,使用多源微震数据进行冲击地压危险预测,并与单独使用微震原始波数据或微震能量数据进行冲击地压危险预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索多源微震数据对冲击地压危险预测的重要作用。实验表明微震原始波数据是多源微震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冲击地压危险预测中不应忽略。(2)针对现有研究预测效率低,预测准确度不高,适应性差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Bagging-SVM集成分类器的冲击地压危险预测模型。首先,通过分析多源微震数据的特点,合理选择适用于高维小样本问题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作为集成分类器的基学习器。其次,通过对比研究选择适用于非线性问题的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作为SVM基学习器的内核函数。然后,利用Bagging集成学习方法的投票机制对预测模型进行改进,建立Bagging-SVM集成分类预测模型,并与SVM分类预测模型进行对比,研究模型的改进效果。最后,创新性地结合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进行特征选择和Bagging-SVM集成分类器的超参数优化,避免人工选参的经验依赖。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冲击危险预测的准确度和稳定性。经过多组对比实验证明,多源微震数据在冲击地压危险预测中具有重要作用,使用多源微震数据基于Bagging-SVM集成分类器进行冲击地压危险预测能取得良好的预测效果。
刘飞[2](2020)在《引汉济渭深埋隧洞岩爆孕育特征与微震监测预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引汉济渭工程是陕西省的“南水北调”工程,目的为解决关中地区渭河沿岸部分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秦岭输水隧洞为调水工程三大组成部分之一,首次从底部横穿秦岭,全长81.77 km,穿越秦岭主脊段长约39 km,最大埋深约2000 m。输水隧洞地应力高、开挖扰动强、地质条件复杂,开挖过程中岩爆灾害频繁,严重威胁施工人员人身和设备财产安全,岩爆已成为制约秦岭输水隧洞安全高效开挖的瓶颈问题。岩爆是岩体渐进破坏的过程,微震监测技术能捕捉围岩的微破裂,计算微震事件发生的时间、位置和能量等震源参数,通过分析大量微震事件震源参数的演化特征,可评估岩体损伤状态,进而预测岩爆。本文以微震监测和RFPA数值模拟为主要技术手段,揭示了秦岭输水隧洞岩爆的发生规律,以及岩爆孕育过程中微震事件的时空分布、微震序列和能量释放特征;研究了岩爆孕育过程中微震活动的频谱变化规律,以及岩爆波形的时频和能量特征;模拟了不同尺度结构面破裂可能诱发岩爆的作用机制;提出了洞周隐伏结构面的识别和验证方法,并给出基于定量地震学统计参数的结构面型岩爆前兆信息;评价了能量释放技术在岩爆防控工程应用的效果。研究为引汉济渭工程及其他工程深埋隧洞岩爆的监测、分析、预警和防控提供技术参考,取得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秦岭输水隧洞的工程布置、地质条件和施工特点,构建可移动式微震监测系统,实现对掌子面开挖卸荷诱发围岩微破裂的实时和连续监测,通过人工敲击试验校正应力波波速,结合快速傅里叶变换在时域和频域对几种常见的震动信号进行波形分析,准确识别有效微震事件,提高围岩稳定性评估和岩爆预测预报的准确性。(2)揭示了秦岭输水隧洞3号洞K33+873.3-K36+979.6洞段298次岩爆的发生规律,分析了沿隧洞轴向和洞周岩爆密集区的成因;基于大量岩爆和微震监测数据,研究了岩爆孕育过程中微震事件的时空分布及其演化规律和微震序列类型,定量分析了不同等级岩爆对应微震事件的能量释放特征,为现场岩爆等级预测提供参考依据。(3)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和S变换研究了秦岭输水隧洞3号洞连续两次岩爆孕育过程中微震活动的幅频和时频变化规律,寻求岩爆发生的频域前兆信息;根据所选3号洞89次岩爆波形的时频特征,将岩爆波形划分为持续型、单震型和多震型,并运用S变换的逆变换重构岩爆波形信号,研究了不同类型岩爆波形的能量分布特征。(4)采用RFPA软件模拟了不同力学性质大尺度结构面滑移和包含锁固段结构面破裂过程能量释放特征及可能诱发岩爆灾害的机制;将静态载荷和动态扰动作用下围岩的破裂视作一个完整过程,运用RFPA动-静组合版研究了不同位置和产状的洞周结构面对隧洞围岩破坏失稳的作用机制。(5)结构面对岩爆的发生和强度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结构面型岩爆的孕育过程和前兆信息也区别于应变型岩爆。根据秦岭输水隧洞4号支洞大量微震事件在左侧边墙的异常集聚推测隐伏结构面的存在,通过掌子面揭露的照片和微震事件的S波与P波释放能量比值(ES/EP)进行验证;采用每天微震事件个数、平均能量水平(AEL)、能量指数(EI)和事件密度云图结合SSS原理(应力累积、应力释放和应力转移)研究了 3次连续强烈岩爆的孕育过程;以定量地震学统计参数b值为预警指标,分析3次连续强烈岩爆孕育过程中微震活动b值的变化规律,给出结构面型岩爆的前兆信息。(6)研究了秦岭输水隧洞4号支洞和4号洞施工过程中采用钻孔应力解除爆破和洞周径向应力释放钻孔措施主动防控岩爆的工程实践,通过分析现场试验前后围岩微震事件的空间分布和释放能量变化规律评价能量释放技术在岩爆防控中的工程应用效果。
魏志诚[3](2020)在《某矿区岩溶发育特征与地下水位变化对岩溶塌陷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大规模的采矿活动,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引起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使得矿区及其附近的塌陷问题日趋严重。例如,冷水江矿区的岩溶塌陷,随着矿区的开采建设,岩溶塌陷时有发生,并且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对矿区调查分析发现:随着矿区地下水的不断排出,存在地下水波动尤为剧烈的现象。那么,剧烈波动的水位动态对该矿区塌陷的形成有何影响?这是值得研究的关键问题。研究此问题,对于矿区塌陷的防治、生态环境的保护、矿区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该文以湘中新化冷水江矿区岩溶塌陷区为研究区,采用现场调查、实验研究、数值模拟等多种手段,调查研究矿区自然地理条件、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等,调查矿区岩溶发育特征,分析矿区岩溶塌陷分布规律及成因,研究地下水位变化及其对矿区岩溶塌陷的影响,并提出岩溶塌陷预警流程。该文获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调查研究获得了可溶岩分布与发育特征:研究区可溶岩分布几乎遍布全区,钻孔遇洞率达40%,洞高0.5~1.3m,除溶洞外,蜂窝状溶孔溶隙也极为发育;岩溶裂隙发育深度从零点几米至几十米不等。2、考虑到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着重分析了岩溶发育过程中可溶岩成分、地质构造、水动力条件以及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基岩成分中Ca O含量影响岩溶发育,Ca O/Mg O的值越高,越易发育岩溶空腔;(2)地下水和地表水循环更替受地形地貌控制,间接制约岩溶发育程度、规模及时空分布,研究区属于溶丘洼地地貌,有利于地下岩溶发育;(3)同一岩性组合地层在不同构造部位岩溶发育程度存在差异,研究区位于寒婆坳向斜,一条大断裂贯穿向斜东翼,并伴生几条小断裂,存在宽度较大的张裂隙的区域易于降雨入渗形成强径流带,而其余区域强径流带则不易形成;(4)地下水运动是影响岩溶发育的主要因素,水动力分带一定程度决定岩溶分布,越靠近地表,流速就越快,越有利于可溶岩的溶蚀。3、调查分析获得了研究区塌陷的时间与空间分布规律:溶丘洼地中的岩溶塌陷数量和密度最大,并且主要沿地下水径流、排泄活动频繁的交替区分布;塌陷分布在0~20m土层中,其中0.0~10.0m厚土层内发育的塌陷占总数60.72%;塌陷主要分布在每年4~8月雨季时节,该时间段共发生岩溶塌陷46处,占总数82.14%;岩溶塌陷发育存在集中爆发期,具有阶段性,如2006年发育11处岩溶塌陷,2016年则是10处。4、分析了岩溶塌陷的诱发因素和成因机制,结果表明:(1)降雨入渗使土体饱和、降低土体强度、负载增加,引起地下水位波动,造成地下岩溶空腔正压力或负压力作用,导致岩溶塌陷的发生;(2)极端干旱天气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增加地下水垂向渗透力和集中渗透点作用;(3)地貌类型影响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间接诱发塌陷;(4)地下岩溶空腔一方面能提供空间塌陷,另一方面又能储集塌陷物质;(5)土层越薄,越易于受地下水潜蚀而诱发塌陷;(6)随着矿山建设及开采活动的开展,抽排矿坑水,地下水位大幅下降,水力坡度增大,易产生渗压效应,潜蚀、吸蚀土层;(7)渗压效应诱发塌陷,即地表水体渗入土层补给地下水时所产生的各种效应诱发塌陷;(8)负压吸蚀诱发塌陷,即在密闭较完好岩溶空腔中,因地下水位减退形成负压,产生负压扩容、真空吸蚀等作用,诱发塌陷;(9)失托增荷诱发塌陷,水位原先位于阻水盖层中对其起支撑的作用,当水位回落,盖层土体自重增加、地表水体附加应力,又失去地下水的支撑,从而导致塌陷的产生。5、概化了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对地下水位变化进行了计算分析与预测,结果表明:地下水位频繁波动的时间与岩溶塌陷主要发生时间一致,是每年4~8月份。结合地下水位监测数据,分析了地下水位波动对岩溶塌陷的影响,结果表明:岩溶塌陷的主要诱发因素是大气降雨和矿山抽排水。6、提出了基于地下水水位监测与分析结果来实现岩溶塌陷预警的预警流程,为岩溶塌陷的防治提供依据,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基本思想是:水位保持在阻水盖层中,即最高水位;或水位在岩土接触界面以下某一位置,即最低水位;若水位保持一直高于最高水位、一直低于最低水位,则有可能避免诱发塌陷,否则可能诱发岩溶塌陷。
陈玉祥[4](2017)在《煤矿井下排水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指出作为煤矿生产四大系统之一,排水系统承担着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任务,起到排除积水的作用。目前,传统排水系统普遍控制类型为继电器控制,针对水泵的操作,均由人工完成。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传统排水系统已经开始慢慢与微电子应用技术以及先进控制理论相结合,在提高工业设备安全性和经济性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井下排水监控系统作为传统排水系统的升级产品,利用现代工业控制技术和检测技术来完善自身功能,从而实现排水系统的自动化,达到水泵房无人化运作的目的。首先基于动态规划法来提出优化策略,然后重点阐述水位模糊PID算法的应用,最后建立基于ZigBee无线技术的网络架构设计,从而实现井下排水监控系统的控制策略优化、实现远程监控。本文将重点从如下三方面来进行阐述:(1)控制策略的优化设计。控制策略的优化设计所需遵守的原则为避峰填谷原则,根据此原则完成系统离散数学模型的构建工作。然后借助最优化原理和动态规划法来完成分段决策控制,采用Dijkstra算法完成系统离散数学模型的最优控制策略选择。所得到的最优控制策略可以按照实际涌水量及用电量来合理调度系统的运作。(2)水位模糊PID算法设计及实现。水位模糊PID算法设计需要参照排水系统的实际情况来完成,并且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来完成仿真,从而得到模糊PID的响应性特征、抗干扰性特征以及适应性特征。最后结合OPC技术来实现上位机及可编程控制器的实时通信。(3)基于ZigBee无线技术的网络架构设计。根据矿井的环境特征来选择ZigBee技术作为无线通信技术,并且配置可编程控制器及组态软件WINCC作为监控中心来实现对排水系统的现场控制及远程监控。
郝身展[5](2016)在《锚杆支护弱冲击地压巷道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煤矿大都已进入深部开采期,因采深增加而引起的冲击地压事故也逐年增加,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国内外学者也研究来很多支护方法来提高矿井巷道的抗冲击性,但支护机理仍不十分明确,需要进一步探究。型钢支护等被动支护形式,在冲击地压巷道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因其抗冲击能力差,容易被压折推倒。锚杆作为主动支护的柔性的支护形式,在冲击地压巷道支护上有天然的优势。利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来进行锚杆支护弱冲击地压巷道机理的研究。利用能量理论、极限平衡区理论进行分析,并得出:(1)支护需要增加煤岩体的强度;(2)支护需要增加煤岩体的变形,且支护体系必须适应煤体的这种变形;(3)支护体系要能够显着增加煤体的残余强度,降低煤体残余强度的衰减速度,增加残余阶段约束煤体储存弹性能的能力;(4)现今的高强度锚杆能满足弱冲击地压巷道的支护要求。利用格里菲斯强度理论、莫尔强度理论推导发现:锚固体的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残余抗压强度和残余抗剪强度会随着锚杆强度增加而增加。利用损伤力学,建立煤体和锚固体的损伤本构模型,根据建立的损伤模型发现:(1)施加锚杆后,锚固体的峰前极限强度及峰后残余强度均得到了提高,且对残余强度的强化大于极限强度;(2)锚杆支护冲击地压巷道的关键在于延伸率能否适应冲击荷载下煤体的大变形;(3)提高锚杆抗拉强度能增加锚固体抗压强度、残余强度,减小锚固体软化模量,降低锚固体冲击倾向性。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来对龙固矿7303工作面回风巷进行支护模拟,发现:锚杆支护能有效控制巷道的冲击破坏,并且随着高锚杆强度的提高,巷道围岩塑性区范围在减小,围岩受力得到改善,顶板下沉量、两帮形变量都在逐渐减小。通过综合指数法,确定了龙固矿7303工作面回风巷为弱冲击地压巷道。通过在现场设置对比试验,并通过位移监测、电磁辐射监测法进行检测对比,发现:采用高强度锚杆进行支护后,发现取得了较好的支护效果。
赵佩哲[6](2015)在《神华宁煤集团公司某煤矿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分区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通对大量深部开采水害事故的研究分析发现,许多突水事故与含水层富水性、岩性特征及组合方式等地质因素的存在着密切联系,本文基于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层次分析法(AHP)因子权重贡献率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将含水层富水性因子融入空间属性单元,通过多因子复合加权及栅格叠合与地图代数运算,针对神华宁煤集团公司某煤矿含水层的富水性和冒落带进行了综合分区评价研究,并在富水性分区的基础上预测其涌水量,同时针对上述含水层中不同的分区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这对于矿井防治水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开展的工作主要概括为以下内容:(1)对研究区的概况、地质背景、水文地质条件、矿井充水层含水层富水性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了煤层含、隔水层岩层组合及特征等地学因素对含水层富水性的影响,明确了矿井水的补径排途径、间赋存特征。(2)根据实际所做的水文地质试验以及现有相关资料,确定出含水层的厚度、单位涌水量、渗透系数、脆塑性岩厚度比、岩芯采取率、冲洗液消耗量六个主要影响充水含水层富水性的主要控制因素,建立其相应的富水性主控因素专题图。(3)将GIS强大空间分析能力与AHP逻辑分析相结合,将六个富水性主控因素的权重贡献率赋值于具有空间参照的因子专题图层,加权叠合分析确定富水性分区阀值,建立富水性评价模型结合该区域实际的水文地质信息进行了富水性分区评价,并根据冒落带计算结果作出含水层充水综合评价。(4)在富水性分区的基础上应用大井法和狭长水平巷道水动力学法对其涌水量进行了计算评价,结合研究区矿井地质特征和富水性控制因子对不同富水区域提出了相应的井田水害防治措施。
张彦龙[7](2009)在《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工程为背景,依托国家863项目“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地质灾害预警装备与系统研究”,针对长大和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地质灾害频发的情况,基于大量参考文献的调研和总结,在分析断层破碎带成因、构造特点以及影响断层破碎带隧道开挖围岩稳定性主控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提出了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的预报和预警方法。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对大量的断层破碎带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断层破碎带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特点及效果。通过对预报类型特点的分析,对目前断层破碎带地区采用的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有了清楚和全面的认识。2)在研究影响断层破碎带隧道开挖围岩稳定性主控因素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各主要影响因素变化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考虑隧道与断层破碎带的空间关系,数值模拟计算中将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的计算模型分为断层破碎带走向与隧道轴线正交、平行、斜交三种类型,在这三种类型的计算中分别再考虑影响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围岩稳定性的各类因素(断层破碎带倾角、节理及充填物性质、围岩等级、断层破碎带宽度、隧道埋深及初始地应力等),根据隧道及周围围岩变形规律的分析,初步得出了地质灾害发生的临界点和隧道距断层破碎带安全距离(预警距离)的关系。3)综合分析评价了现有各类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得出目前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1)断层破碎带的判读缺乏明确的指标,更多的是依赖于经验;(2)对断层破碎带的定位精度不高;(3)预报围岩工程类别的变化方面还缺乏可靠的依据。另外,还得出目前断层破碎带超前地质预报地震波法难于进行目标体的几何结构成像、目标体物性结构反演成像及复杂地质体结构探测。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本文基于“四个结合”原则(长期预报与中短期预报相结合、多种物探方法相结合、洞内探测与洞外探测相结合、工程物探与工程地质分析相结合)提出了有效探测断层破碎带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4)通过以上研究总结出超前地质预报信息与灾害预报预警之间的最佳联系。将基于地质灾害超前预报详细程度及可靠度的预报方法进行分类;同时将超前预报的预报结果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相结合对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危害程度进行了分类,并提出了各类情况下的预警距离及防治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的简单预案。
袁博[8](2009)在《我国矿井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全省国土面积15.7万平方千米,含煤面积5.7万平方千米,占近40%,全省118个县级行政区中94个县地下有煤,91个县有煤矿。1995年全国第三次煤田预测资料显示,全省2000米煤炭资源总量为6400亿吨,占全国的16%,截止1996年末雷击探明储量2662亿吨,占全国27%,保有储量2613亿吨,占全国的27%,境内各类煤矿批准占用储量约1500亿吨。目前山西煤炭工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以煤炭开发为主,围绕煤炭及其共伴生资源的综合加工利用发展多种经营。煤矿生产过程中,经常可以见但地下水流入巷道和工作面,这就是矿井水。矿井水的形成一般是由于巷道揭露和采空区塌陷波及到水源所致,其水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地表水、断层水、含水层水和采空区水。煤矿安全问题在我国日益显得突出,煤矿井下排水系统作为煤矿生产中的主要工作系统之一,在煤矿安全问题中占有重要地位,矿井涌水如果不能及时排出,将对煤矿生产和工作人员构成巨大威胁,排水系统是煤矿生产的耗电大户,如果有效的控制排水系统,使其高效低耗、经济可靠的运行,也是降低煤炭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另外,矿井水合理有效的排放,对解决许多煤矿缺水也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将矿井涌出的水进行合理排放处理,使水质达到工业与生活用水标准,则为水资源紧缺的煤矿开辟出第二水资源,这将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近几年,我国北方大型煤矿区都开始了程度不同的矿井水开发利用工作,意识到矿井水资源化是一项开源增流的有效措施,作为水资源的一种补充来源,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决当地严重确水这一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
周彦章[9](2007)在《山东夏甸金矿床矿井涌水机理构造控制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胶东半岛西北部具有大规模金矿成矿的地质条件和构造背景,金矿企业众多;因成矿条件类似,许多金矿床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充水机理较也为相近。山东招金集团夏甸金矿地处招远、莱西、平度三市交界处,招平断裂中段。作为典型脉状构造裂隙充水矿床,采深由初期的-155m增加到现阶段-654m(地面标高+157m),涌水问题严重阻碍了矿井深部开采,由于断裂构造控水条件下矿井涌水机理研究具有其特殊性和一定困难,使得矿床涌水规律较为复杂,严重的阻碍了矿井深部的开采安全。本文以招平断裂构造动力系统理论为基础,结合矿床充水条件和矿井涌水变化特征,讨论了矿井涌水机理的构造控制模式,论证了招平断裂控制模式下矿床充水条件和矿井涌水特征,对夏甸金矿未来疏干开采和类似条件下矿床水文地质研究具有理论和实际的双重意义。
高林[10](2007)在《煤矿井下排水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阶段,煤矿安全问题在我国日益显得突出。煤矿井下排水系统作为煤矿生产中的主要工作系统之一,在煤矿安全问题中占有重要地位。矿井涌水如果不能及时排出,将对煤矿生产和工作人员构成巨大威胁。排水系统是煤矿生产的耗电大户,如果有效地控制排水系统,使其高效低耗、经济可靠地运行,也是降低煤炭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另外,矿井涌水合理有效的排放,对解决许多煤矿缺水的问题也有重要的意义。当前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控制已逐步取代继电器控制,普遍应用于各行各业的自动化控制领域。但在煤炭行业,由于井下运行环境恶劣,应用却较少。目前国内煤矿井下排水系统仍多采用继电器控制,水位的监测,水泵的开停及选择切换均由人工完成。这种系统装备落后、操作复杂、运行不可靠、工人劳动强度大,严重影响井下排水系统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本篇论文结合当前优秀的工业控制技术,研究开发出了适合我国煤矿井下排水的自动控制系统。采用三菱的FX2N系列PLC作为中心控制单元,并扩展了必要的数字量输入模块,模拟量输入模块和通信模块。设计有自动、半自动、手动三种控制方式,可以自由切换。自动方式下,实时测量水仓水位,根据水仓水位的变化及变化速度,并充分考虑“避峰就谷”的原则,自动判定启动水泵的时间和台数,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尽量减少耗电费用,以达到煤矿生产的经济高效。采用均匀磨损的原则和为了防止某台水泵或管路长期不用导致受潮锈死,设计有水泵和管路的轮换工作制,使每次启动时,总是开启运行时间最少的水泵和管路。系统设计有丰富的故障监测和保护功能。采用性能优良的智能电量监测模块YD2010实时监测水泵电机的各个电量参数,该模块通过MODBUS协议和PLC扩展的RS-485接口通信。通过编写模拟MODBUS协议程序实现PLC和五个电量监测模块之间的一对多的电量数据采集,并经过必要的数据换算得到真实的电量值。PLC通过转换接口FX-232AWC,把它的编程口和上位机连接通信。把系统状态数据实时传送到上位计算机,并接受上位计算机的控制命令,对系统进行控制。论文最后对PLC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设计提出了一些方法和建议。
二、北乌拉尔铝土矿预防矿井充水的经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乌拉尔铝土矿预防矿井充水的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Bagging-SVM研究多源微震数据在冲击地压危险预测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冲击地压机理研究现状 |
1.2.2 冲击地压预测预警研究现状 |
1.2.3 微震监测研究现状 |
1.2.4 支持向量机在冲击地压危险预测中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多源微震数据收集与时序分析 |
2.1 工程概况 |
2.2 微震监测系统介绍 |
2.3 微震监测数据描述 |
2.4 大能量矿震时序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源微震数据特征提取 |
3.1 微震原始波数据的基于频域的综合统计特征 |
3.2 微震能量数据的熵特征 |
3.3 微震能量数据的时频域特征 |
3.4 所提取特征概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源微震数据在冲击地压危险预测中的作用研究 |
4.1 相关理论 |
4.1.1 集成学习 |
4.1.2 支持向量机 |
4.1.3 Bagging-SVM集成分类器 |
4.2 Bagging-SVM集成分类器预测模型的建立 |
4.2.1 SVM分类器预测模型的建立 |
4.2.2 Bagging-SVM集成分类器预测模型的建立 |
4.2.3 模型评估指标 |
4.3 基于遗传算法的特征选择与超参数优化 |
4.3.1 初始种群 |
4.3.2 重组操作 |
4.3.3 变异操作 |
4.3.4 适应度函数 |
4.3.5 选择操作 |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1 实验参数选取 |
4.4.2 特征选择结果分析 |
4.4.3 预测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引汉济渭深埋隧洞岩爆孕育特征与微震监测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岩爆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爆的定义 |
1.2.2 岩爆的机理 |
1.2.3 岩爆的分类 |
1.2.4 岩爆孕育过程和预测 |
1.2.5 岩爆的控制 |
1.3 微震监测与应用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工程背景与微震监测系统构建 |
2.1 工程背景与地质条件 |
2.1.1 引汉济渭工程概况 |
2.1.2 秦岭输水隧洞工程地质特征 |
2.1.3 4号支洞工程地质特征 |
2.2 微震监测岩爆预测原理 |
2.3 秦岭输水隧洞微震监测系统构建 |
2.3.1 系统组成及拓扑图 |
2.3.2 传感器选型及安装 |
2.3.3 微震定位原理及波速校正 |
2.4 波形分析与信号识别 |
2.5 本章小结 |
3 秦岭输水隧洞岩爆及微震活动特征研究 |
3.1 引言 |
3.2 秦岭输水隧洞岩爆特征 |
3.2.1 岩爆的空间分布规律 |
3.2.2 岩爆沿洞周分布规律 |
3.2.3 岩爆与掌子面距离 |
3.2.4 岩爆微震预测结果统计 |
3.3 秦岭输水隧洞微震释放能量特征 |
3.3.1 不同等级岩爆微震释放能量特征 |
3.3.2 不同等级岩爆微震释放能量对比 |
3.4 秦岭输水隧洞微震序列特征 |
3.5 岩爆孕育过程中微震时空分布规律 |
3.6 本章小结 |
4 微震频谱和岩爆波形时频特征分析 |
4.1 引言 |
4.2 岩爆孕育过程中微震活动幅频变化规律 |
4.3 岩爆孕育过程中微震活动时频分析 |
4.3.1 时频分析理论 |
4.3.2 微震活动时频分析 |
4.4 秦岭输水隧洞岩爆波形时频与能量分布特征 |
4.4.1 岩爆波形分类与时频分析 |
4.4.2 岩爆波形能量分布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5 隧洞围岩破坏结构面作用机制研究 |
5.1 引言 |
5.2 RFPA软件简介 |
5.3 大尺度结构面破裂能量释放特征 |
5.3.1 断层力学性质对能量释放的影响 |
5.3.2 含锁固段结构面破裂能量释放特征 |
5.4 动静载荷作用下围岩破坏洞周结构面作用机制 |
5.4.1 结构面位置对隧洞围岩破坏的影响 |
5.4.2 结构面产状对隧洞围岩破坏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结构面型岩爆孕育过程及预警研究 |
6.1 引言 |
6.2 隐伏结构面识别与验证 |
6.2.1 隐伏结构面识别 |
6.2.2 隐伏结构面验证 |
6.3 结构面型岩爆孕育过程分析 |
6.3.1 4号支洞结构面型岩爆概述 |
6.3.2 岩体应力变化的SSS原理 |
6.3.3 微震事件个数、能量和能量指数 |
6.3.4 微震事件密度云图 |
6.4 基于定量地震学的结构面型岩爆预警 |
6.5 本章小结 |
7 能量释放岩爆防控技术工程应用 |
7.1 引言 |
7.2 钻孔应力解除爆破工程实践 |
7.2.1 4号支洞钻孔应力解除爆破试验方案 |
7.2.2 4号支洞钻孔应力解除爆破试验结果 |
7.3 高岩爆风险区径向应力释放钻孔工程实践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摘要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某矿区岩溶发育特征与地下水位变化对岩溶塌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水动态的研究现状 |
1.2.2 岩溶管道水流的模拟研究现状 |
1.2.3 岩溶塌陷的研究历史 |
1.2.4 地下水水位波动对岩溶塌陷影响的研究现状 |
1.2.5 岩溶塌陷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地质环境条件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水文 |
2.2 地质概况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地质构造 |
2.2.3 地震与新构造运动特征 |
第三章 水文地质条件 |
3.1 含水介质特征与地下水类型 |
3.2 地下水赋存条件与分布规律 |
3.2.1 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的赋存条件与分布规律 |
3.2.2 碳酸盐岩岩溶水的赋存条件与分布规律 |
3.2.3 基岩裂隙水的赋存条件与分布规律 |
3.3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
3.3.1 地下水的补给 |
3.3.2 地下水的径流 |
3.3.3 地下水的排泄 |
3.4 地下水化学特征 |
3.5 地下水动态特征 |
第四章 研究区岩溶发育与塌陷的特征与成因 |
4.1 岩溶发育特征与成因机制 |
4.1.1 可溶岩分布 |
4.1.2 岩溶发育及分布特征 |
4.1.3 岩溶发育的控制条件 |
4.1.4 岩溶的形成机理 |
4.2 岩溶裂隙的发育规律与成因机制 |
4.2.1 岩溶裂隙分布 |
4.2.2 岩溶裂隙的发育规律 |
4.2.3 岩溶裂隙发育的控制条件及形成机理 |
4.3 岩溶塌陷的分布特征与形成条件 |
4.3.1 岩溶塌陷的分布及基本特征 |
4.3.2 岩溶塌陷的诱发因素与形成条件分析 |
4.4 岩溶塌陷的形成机理 |
4.4.1 渗压效应致塌机理 |
4.4.2 地下水水位下降致塌机理 |
第五章 地下水位变化对岩溶塌陷的影响 |
5.1 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5.1.1 模型范围 |
5.1.2 模型含水层划分 |
5.1.3 边界条件的概化 |
5.1.4 模型的源汇项 |
5.2 研究区三维数值模型的建立及参数的确定 |
5.2.1 模型的离散 |
5.2.2 参数的确定 |
5.3 模型的识别与校验 |
5.4 地下水流场三维数值计算 |
5.4.1 确定预测期 |
5.4.2 源汇项及边界条件处理 |
5.4.3 研究区地下水水位的预测 |
5.5 地下水水位变化对岩溶塌陷的影响及岩溶塌陷预警流程 |
5.5.1 地下水位的预测结果 |
5.5.2 地下水位变化对岩溶塌陷的影响 |
5.5.3 岩溶塌陷预警流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4)煤矿井下排水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矿井水的成因及排水监控系统的重要性 |
1.1.1 矿井水的形成 |
1.1.2 井下排水自控系统的重要性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煤矿井下排水系统及其构成 |
2.1 井下排水系统基本组成 |
2.1.1 泵房 |
2.1.2 水仓 |
2.1.3 排水管路 |
2.1.4 多级离心式水泵 |
2.1.5 潜水泵 |
2.2 三段排水系统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煤矿井下排水系统优化控制策略 |
3.1 井下排水多段决策过程分析 |
3.2 井下排水系统最短路径算法分析 |
3.3 井下排水泵组的动态规划法应用分析 |
3.3.1 集水池排水动态规划过程 |
3.3.2 第三水平中央水仓动态规划过程 |
3.3.3 第二水平中央水仓动态规划过程 |
3.3.4 第一水平中央水仓动态规划过程 |
3.4 井下排水泵组的动态规划法应用效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位模糊PID控制算法的研究 |
4.1 模糊控制概念界定及发展历程 |
4.2 模糊控制系统架构分析 |
4.3 井下排水系统水位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4.3.1 二维模糊PID控制器结构 |
4.3.2 二维模糊PID控制器的输出整定规则 |
4.3.3 二维模糊PID控制器仿真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可编程控制器的井下排水控制系统设计 |
5.1 三级DCS控制系统的组织 |
5.2 三级DCS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及选型分析 |
5.2.1 排水系统设计及部件选型 |
5.2.2 模块设计及装置选型 |
5.3 三级DCS控制系统软件设计及选型分析 |
5.3.1 Step7软件编程功能简介 |
5.3.2 OPC通信方案的实现 |
5.3.3 上位机Win CC组态设计 |
5.4 井下监控数据传输通信系统设计 |
5.4.1 基于煤矿井下环境的通信方式选择 |
5.4.2 ZigBee的协议架构及拓扑结构分析 |
5.4.3 ZigBee协调器与PLC通信的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锚杆支护弱冲击地压巷道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冲击地压研究现状 |
1.2.1 冲击地压概述 |
1.2.2 冲击地压分类 |
1.2.3 冲击地压机理 |
1.2.4 冲击地压监测及预测预报的现状 |
1.2.5 冲击地压的防治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冲击地压巷道支护研究现状 |
1.4 国内外锚杆支护研究现状 |
1.5 冲击地压巷道锚杆支护研究现状 |
1.6 锚杆支护冲击地压巷道存在的主要问题 |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8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弱冲击地压巷道支护原理 |
2.1 冲击地压发生的能量条件 |
2.2 巷道弱冲击地压发生机理 |
2.3 弱冲击地压巷道的支护原理 |
3 锚杆支护弱冲击地压巷道原理 |
3.1 锚杆种类及构件 |
3.1.1 锚杆种类 |
3.1.2 锚杆的组成及作用 |
3.2 锚杆支护理论 |
3.3 锚杆分级支护冲击地压机理分析 |
3.3.1 锚杆支护弱冲击地压巷道细观机理 |
3.3.2 锚杆支护弱冲击地压巷道能量机理 |
3.3.3 基于损伤力学的锚杆支护冲击地压巷道宏观机理 |
3.3.4 损伤本构模型的实验验证 |
3.3.5 基于损伤本构模型的锚固体冲击危险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FLAC数值模拟分析 |
4.1 软件简介 |
4.2 龙固矿7303工作面回风巷模拟 |
4.2.1 模型建立 |
4.2.2 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现场应用及结果 |
5.1 冲击危险分析 |
5.1.1 龙固矿西翼采区7303工作面概况 |
5.1.2 龙固矿7303工作面冲击危险影响因素分析 |
5.2 7303工作面回风巷冲击危险性预测 |
5.2.1 综合指数法的冲击危险性预测原理[-] |
5.2.2 基于综合指数法的冲击危险性预测 |
5.3 龙固矿7303工作面回风巷支护 |
5.4 巷道锚杆支护效果检测方法 |
5.4.1 经验观察法 |
5.4.2 位移检测法 |
5.4.3 电磁辐射法 |
5.5 本章小结 |
6 主要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B. 参与的科研项目 |
(6)神华宁煤集团公司某煤矿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分区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自然地理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水文与气象 |
2.4 矿井生产概况 |
第三章 井田地质及水文地质 |
3.1 地层 |
3.2 矿井构造 |
3.2.1 褶曲 |
3.2.2 断层 |
3.3 煤层 |
3.4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
3.4.1 井田范围及边界 |
3.4.2 含(隔)水层 |
3.4.3 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 |
3.4.4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特征 |
第四章 基于GIS的层次分析法的富水性评价 |
4.1 研究方法概述 |
4.1.1 地理信息系统(GIS) |
4.1.2 层次分析法(AHP) |
4.1.3 GIS与AHP方法耦合进行富水性评价 |
4.2 综合反映含水层富水性的多元地学信息 |
4.2.1 充水含水层厚度 |
4.2.2 岩芯采取率 |
4.2.3 脆塑岩性比 |
4.2.4 冲洗液消耗量 |
4.2.5 单位涌水量 |
4.2.6 渗透系数 |
4.3 层次分析法模型的设计 |
4.3.1 建立层次结构分析模型 |
4.3.2 构造判断矩阵 |
4.3.3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4.3.4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4.4 GIS多元地质信息复合叠加的富水性分区 |
4.5 煤层顶板充水条件综合分区 |
4.5.1 顶板覆岩破坏的分带性 |
4.5.2 2~#煤层开采冒落带分区 |
4.5.3 2~#煤冒裂安全性分区 |
4.5.4 2~#煤层顶板充水含水层涌(突)水综合分区 |
4.6 基于富水性分区预测采区矿井涌水量 |
4.6.1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
4.6.2 矿井涌水量预算 |
4.6.3 涌水量计算结果评价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首采区防治水的措施和建议 |
5.1 煤矿水害的防治分类汇总 |
5.2 井田防治水措施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成果 |
(7)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依托课题及工程 |
1.2.1 依托课题 |
1.2.2 依托工程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断层破碎带地质超前预报 |
1.3.2 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地质灾害预警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2 断层破碎带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
2.1 地质分析法 |
2.1.1 地面地质调查法 |
2.1.2 地质素描法 |
2.1.3 断层参数预报法 |
2.2 物探方法 |
2.2.1 地面(洞外)浅层地震法 |
2.2.2 电阻率法 |
2.2.3 测井法 |
2.2.4 TSP隧道地震预报法 |
2.2.5 负视速度法(VSP垂直地震剖面法) |
2.2.6 地质雷达法 |
2.2.7 水平声波法 |
2.2.8 陆地声纳法 |
2.2.9 红外探测法 |
2.2.10 TRT反射地震层析成像法 |
2.2.11 测氡Rn法 |
2.3 直接预报方法 |
2.3.1 超前钻探法 |
2.3.2 超前平导法 |
2.4 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分析评价 |
2.5 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存在的问题 |
2.6 本章小结 |
3 断层破碎带隧道开挖围岩稳定性判断及常见地质灾害 |
3.1 影响围岩稳定的地质环境 |
3.1.1 内在因素的影响 |
3.1.2 外部环境 |
3.1.3 断层破碎带隧道开挖围岩稳定性主要影响因素 |
3.2 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基本判据 |
3.2.1 围岩强度判据 |
3.2.2 围岩变形量或变形率判据 |
3.3 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常见地质灾害 |
3.3.1 塌方 |
3.3.2 涌水 |
3.3.3 大变形 |
3.3.4 岩爆 |
3.4 本章小结 |
4 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数值模拟分析 |
4.1 数值模拟分析方案 |
4.1.1 参数的选取 |
4.1.2 数值模拟计算软件 |
4.1.3 计算模型 |
4.2 无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数值模拟分析 |
4.2.1 数值计算模型 |
4.2.2 围岩位移分析 |
4.3 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数值模拟计算 |
4.3.1 断层破碎带走向与隧道轴线正交 |
4.3.2 断层破碎带走向与隧道轴线平行 |
4.3.3 断层破碎带走向与隧道轴线斜交 |
4.4 本章小结 |
5 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方法研究 |
5.1 断层破碎带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研究 |
5.1.1 断层破碎带综合超前预报技术 |
5.1.2 断层破碎带综合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研究技术路线 |
5.1.3 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工程施工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建议 |
5.2 断层破碎带隧道地质灾害预警研究 |
5.2.1 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地质灾害预警方法 |
5.2.2 隧道距断层破碎带的安全距离(预警距离) |
5.3 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方法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我国矿井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矿井水概况及我国的现状 |
1.1 矿井水资源的概念、特征及经济价值 |
1.1.1 矿井水资源概念及形成 |
1.1.2 矿井水资源的经济价值 |
1.1.3 我国矿井水资源的现状 |
1.1.4 我国矿井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实意义 |
1.2 人们对矿井水资源认识的发展变化 |
2 国矿井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法律保护的必要性 |
2.1 我国矿井水资源中存在的问题 |
2.1.1 对矿井水的价值认识上的缺陷 |
2.1.2 我国矿井水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2.1.3 对矿井水资源管理的不完善及相应措施 |
2.2 相关立法及缺陷 |
2.3 矿井水利用的指导思想、遵循原则与发展目标 |
2.3.1 指导思想 |
2.3.2 遵循原则 |
2.3.3 发展目标 |
3 国外矿井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法律制度及对我们的启示 |
3.1 国外的矿井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相关法律问题 |
3.1.1 国外矿井水资源开发、利用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 |
3.1.2 俄罗斯矿井水资源开发、利用法律制度的配套制度 |
3.2 国外矿井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法律问题对我们的启示 |
3.2.1 要明确矿井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管部门 |
3.2.2 应制定更加完善的矿井水开发、利用的法律制度 |
3.2.3 注重向其他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经验及技术 |
4 构建我国矿井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法律问题的体系 |
4.1 我国矿井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思路 |
4.1.1 明确矿井水的价值及其发展潜力 |
4.1.2 区域布局 |
4.1.3 发展重点 |
4.2 我国矿井水资源开发、利用相关法律完善的必要性 |
4.2.1 有关资源综合利用的立法 |
4.2.2 矿井水资源综合利用立法的必要性 |
4.2.3 推进矿井水资源综合利用是企业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就业的有效途径.. |
4.2.4 推进矿井水资源综合利用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
4.3 矿井水资源综合利用立法的必要性 |
4.3.1 矿井水综合利用是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
4.3.2 矿井水综合利用是煤炭企业节约资源、防治污染的重要途径 |
4.3.3 推进矿井水资源综合利用是煤炭企业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就业的有效途径 |
4.3.4 推进矿井水资源综合利用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
5 矿井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立法思路和制度构建 |
5.1 矿井水资源综合利用立法的理论基础 |
5.2 矿井水综合利用的制度构建 |
5.2.1 加强规划引导 |
5.2.2 完善政策措施 |
5.2.3 加快技术进步 |
5.2.4 拓宽融资渠道 |
5.2.5 健全标准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山东夏甸金矿床矿井涌水机理构造控制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裂隙充水矿床类型的划分及界定 |
1.2.2 矿床水文地质研究及涌水机理判定的发展现状 |
1.2.3 构造动力理论在矿床水文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夏甸金矿概况 |
2.1 自然条件概况 |
2.1.1 地理及交通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条件 |
2.1.4 陆地水文 |
2.2 区域地质条件 |
2.2.1 地层及岩性 |
2.2.2 区域构造 |
2.2.3 岩浆岩 |
2.3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2.3.1 区域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层特征 |
2.3.2 区域地下水系统补、径、排条件 |
2.3.3 地下水动态 |
2.3.4 区域水化学特征 |
第三章 夏甸金矿充水裂隙构造控制成因 |
3.1 招平断裂的构造动力背景 |
3.1.1 招平断裂构造动力系统活动次序 |
3.1.2 招平断裂构造系统演化 |
3.2 充水裂隙的构造动力成因 |
3.2.1 前粉子山变形期 |
3.2.2 粉子山运动期 |
3.2.3 海西—燕山期断块运动构造期 |
3.2.4 中生代动热场作用期 |
3.3 充水裂隙的构造控制特征 |
3.3.1 充水裂隙构造控制的多方位性 |
3.3.2 充水裂隙构造控制的多期性 |
3.3.3 充水裂隙构造控制的剪切性 |
3.3.4 充水裂隙构造控制的叠加性 |
第四章 夏甸金矿矿井涌水的控制因素 |
4.1 招平断裂构造裂隙对矿井涌水的主控作用 |
4.1.1 NE-NNE 向压扭性断裂带 |
4.1.2 NW 向扭性断裂带 |
4.1.3 近EW 向张性断裂带 |
4.2 其他因素对矿井涌水的作用影响 |
4.2.1 浅部基岩风化裂隙水的影响 |
4.2.2 孔隙潜水含水层的影响 |
4.2.3 地表水体和大气降水对矿井涌水的影响 |
4.2.4 其它因素对矿井涌水的影响 |
第五章 夏甸金矿矿井涌水机理的构造控制模式 |
5.1 矿井涌水来源及通道的构造控制模式 |
5.1.1 构造控制模式下的矿井涌水来源 |
5.1.2 构造控制模式下的矿井涌水通道 |
5.2 矿井深部涌水特征的构造控制模式 |
5.2.1 矿井出水历史的构造控制特征 |
5.2.2 深部出水现状的构造控制特征 |
5.2.3 矿井涌水量变化构造控制特征 |
5.3 矿井涌水化学特征的构造控制模式 |
5.3.1 矿井涌水化学的基本特征 |
5.3.2 矿井涌水化学特征分析 |
5.3.3 矿井涌水化学特征的构造控制模式讨论 |
5.4 构造控水模式下的矿井疏干排水方案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10)煤矿井下排水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煤矿井下水的形成及排水的重要性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小结 |
第二章 煤矿井下排水自动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
2.1 可编程控制器技术概况 |
2.1.1 可编程控制器的产生和发展 |
2.1.2 可编程控制器的主要特点和功能 |
2.2 离心式水泵排水系统工作原理 |
2.2.1 离心式水泵排水系统组成 |
2.2.2 射流泵工作原理 |
2.2.3 离心式水泵的启动和停机过程 |
2.3 煤矿井下排水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
2.3.1 系统的功能环节 |
2.3.2 系统设计框图 |
2.4 可编程控制器模块选型及硬件设计 |
2.5 系统前端检测元件 |
2.5.1 水仓水位的测量 |
2.5.2 流量测量 |
2.6 小结 |
第三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程序设计 |
3.1 水仓水位监测和"避峰就谷"的实现 |
3.2 水泵和排水管路的轮换工作的实现 |
3.3 水泵启动过程的程序实现 |
3.4 故障监测和保护功能实现 |
3.5 PLC和上位监控计算机的通信 |
3.6 小结 |
第四章 PLC和电量监测模块的通信设计 |
4.1 FX2N系列可编程控制器的通信概况 |
4.2 电量监测模块功能简介 |
4.3 电量监测模块主要技术指标 |
4.4 安装与接线 |
4.4.1 接线 |
4.4.2 安装 |
4.5 通讯连接 |
4.6 电量监测模块通讯规约及软件设计 |
4.6.1 ModBus基本规则 |
4.6.2 YD2010通讯规约及软件设计 |
4.7 小结 |
第五章 PLC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设计 |
5.1 影响PLC控制系统稳定的干扰因素 |
5.2 PLC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
5.3 控制系统的冗余设计 |
5.4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四、北乌拉尔铝土矿预防矿井充水的经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Bagging-SVM研究多源微震数据在冲击地压危险预测中的作用[D]. 谢发. 山东大学, 2020(02)
- [2]引汉济渭深埋隧洞岩爆孕育特征与微震监测预警研究[D]. 刘飞.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7)
- [3]某矿区岩溶发育特征与地下水位变化对岩溶塌陷的影响[D]. 魏志诚.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4]煤矿井下排水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陈玉祥. 湖北工业大学, 2017(01)
- [5]锚杆支护弱冲击地压巷道机理研究[D]. 郝身展. 重庆大学, 2016(03)
- [6]神华宁煤集团公司某煤矿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分区评价研究[D]. 赵佩哲. 石家庄经济学院, 2015(03)
- [7]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方法研究[D]. 张彦龙. 北京交通大学, 2009(02)
- [8]我国矿井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法律问题研究[D]. 袁博. 山西财经大学, 2009(S2)
- [9]山东夏甸金矿床矿井涌水机理构造控制模式研究[D]. 周彦章. 吉林大学, 2007(03)
- [10]煤矿井下排水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高林. 太原理工大学,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