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生物肥料对冬小麦田间土壤养分转化和供给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俊杰,邹洪琴,许发辉,张水清,岳克,徐明岗,段英华[1](2021)在《土壤微生物量氮对小麦各生育期氮素形态的调控》文中指出【目的】土壤中氮素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作物对氮的吸收。明确各形态氮素对作物吸氮量的贡献,研究调控土壤氮素形态的因素,为培育氮素高效和作物高产的土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基于河南新乡的"国家潮土土壤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基地"长期定位试验,以不施肥(CK)、施NPK化肥(NPK)和1.5倍NPK化肥并配施有机肥(1.5MNPK) 3个处理的土壤作为低肥力(F1)、中肥力(F2)和高肥力(F3)土壤进行小麦盆栽试验。3个肥力土壤处理施肥方法相同,盆钵埋于土壤内,盆钵顶部露出地面5 cm。分别在小麦拔节期、孕穗期和成熟期采集土壤和植株样品,测定小麦产量、各生育期吸氮量,分析土壤有机氮、矿质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固持氮库(微生物量氮和固定态铵)含量差异,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EM)建立各形态氮素与小麦吸氮量的相关关系。【结果】3个肥力水平土壤矿质氮含量在小麦生长期内总体呈下降趋势,收获期土壤矿质氮含量在F1、F2、F3中分别比播种前显着下降了2.9、1.8和6.8 mg/kg。从拔节期到收获期,土壤微生物量氮在F1先增加后降低,在F3中持续增加,在F2中先降低后增加。土壤固定态铵含量在拔节期前和孕穗期后均无显着变化,但从拔节期到孕穗期,3个肥力土壤中固定态铵含量均显着提高。而固持氮库在不同肥力土壤间差异明显,其从播种前到拔节期在F1中增加了10.6 mg/kg,而在F2和F3中分别降低了14.3和32.2 mg/kg;从拔节期到孕穗期都显着增加;从孕穗期到收获期在F1中降低了2.4 mg/kg,而在F2和F3中分别增加8.2和8.7 mg/kg。小麦的产量和吸氮量均在F3中最高,F1中最低;氮素表观平衡在F1中最高,F3中最低。SEM分析结果表明,固持氮库可直接正向调控小麦吸氮量,有机氮库通过固持氮库和矿质氮库之间的变化而间接调控小麦吸氮量。【结论】包含微生物量氮和固定态铵的固持氮库可直接正向调控小麦吸氮量,有机氮库通过影响固持氮库和矿质氮库间接调控小麦吸氮量。由于固定态铵在拔节前和孕穗期后含量较为稳定,在高肥力土壤上微生物量氮随着小麦生育期的推进显着增加,可促进小麦的生长和氮素吸收,减少肥料氮的残留量,较高的微生物量氮又可作为氮库来固存易损失的矿质氮和肥料氮。
贾志锋[2](2021)在《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高寒区燕麦种子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燕麦作为高寒地区人工草地最重要栽培草种,由于栽培措施落后和管理粗放等原因导致优良品种种子高产潜力受限。施肥和种植密度是影响燕麦种子产量的关键措施,而有关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影响燕麦种子产量的相关机理尚不明晰。基于此,本研究以青海省主推燕麦品种青燕1号为材料,于2016至2017年在青海东部农业区湟中县设置5个氮肥水平、3个密度水平,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从叶片生理、光合特性、农艺性状、抗倒伏和土壤养分组成及微生物群落等方面解析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种子产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高寒地区燕麦种子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种子和秸秆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种子产量和秸秆产量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随播种密度增加,种子产量先增后降,而秸秆产量持续增加。90 kg·hm-2施氮量和18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下种子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2016年和2017年年种子产量分别为4002.0 kg·hm-2和3653.9 kg·hm-2,净收益分别为8191.6元·hm-2和7275.6元·hm-2。(2)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农艺性状和穗部激素含量。燕麦单株穗长、每穗小穗数、每穗粒数、每穗种子重和千粒重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变化,但随播种密度的增加不断降低。90 kg·hm-2施氮量处理下燕麦单株穗长、每穗小穗数、每穗粒数、每穗种子重和千粒重较180 kg·hm-2施氮量处理下分别增加了29.58%、63.09%、145.12%、47.59%和20.78%。燕麦穗部赤霉素和脱落酸含量随施氮量和播种密度的增加均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90 kg·hm-2施氮量和18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组合较0 kg·hm-2施氮量和60 kg·hm-2播种密度组合穗部赤霉素和脱落酸含量分别增加了195.14%和174.03%。(3)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叶片生理特性和解剖结构。随播种密度增加,开花期燕麦叶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丙二醛和脱落酸含量增加,30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较6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的燕麦叶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丙二醛和脱落酸含量分别增加了35.92%、9.69%和21.50%;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赤霉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降低了12.20%、17.80%、19.97、25.82%和12.87%。播种密度增加会导致燕麦叶片上、下表皮厚度变薄,主维管束面积和叶绿体数量下降等显微结构变化。但施用适量氮肥可以缓解这一现象,90 kg·hm-2施氮量效果最佳。(4)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旗叶光合作用、相对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随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增加,旗叶的净光合速率和相对叶绿素含量呈先增后降的变化;叶面积指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播种密度增加先增后降。90 kg·hm-2施氮量和180kg·hm-2播种密度处理下净光合速率最高,较0 kg·hm-2施氮量和18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提高45.77%。施氮量、播种密度及燕麦种子产量与燕麦旗叶净光合速率及叶面积指数间显着相关。(5)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形态特征和倒伏性状。燕麦株高、穗部特征、茎部特征及根部特征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变化,但随播种密度的增加不断降低;135 kg·hm-2施氮量和6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下株高、穗长、穗位高、重心高度、茎直径、秆壁厚、节间长、茎粗系数、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达到最大值。茎部力学特征随施氮量和播种密度的增加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180 kg·hm-2播种密度下倒伏指数最低,第二、第三茎节倒伏指数分别为23.85%和21.53%。倒伏指数与株高、穗长、穗位高、重心高度、茎直径、秆壁厚、节间长、茎秆弯曲力矩、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间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426~0.756之间,而与穗高系数、茎秆穿刺强度、茎秆折断力、茎秆弯曲性能和茎秆折断弯矩间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在-0.582~-0.744之间。(6)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田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随施氮量增加,硝态氮、铵态氮、总氮和有机碳含量先增后降,而随播种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135 kg·hm-2施氮量和60 kg·hm-2播种密度组合下土壤肥力最佳,硝态氮、铵态氮、总氮和有机碳含量较0 kg·hm-2施氮量和60 kg·hm-2播种密度组合下分别增加237.83%、226.36%、40.35%和58.83%。放线菌门、变形菌门、绿弯菌门和酸杆菌门是燕麦田土壤的优势菌门。180 kg·hm-2施氮量和180 kg·hm-2播种密度下土壤微生物群落OTU数、香农指数和系统发育多样性指数最高。综上,施氮量90 kg·hm-2和播种密度180 kg·hm-2是促进燕麦叶片发育、拓展根系结构、增加土壤养分利用和构建稳定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最佳组合,这一组合主要通过加强燕麦叶片光合能力、快速补给土壤营养和根际功能微生物群落优化等途径创建燕麦生长最佳空间格局,实现燕麦最佳生长资源获取能力,从而达到最高种子产量。
赵若含[3](2021)在《耕作与施氮对麦玉两熟制农田土壤特性和产量的影响机制》文中研究说明小麦-玉米轮作是黄淮海地区最常见的轮作方式,耕作与施氮是对小麦和玉米产量影响的主要因素。本实验设置5个耕作处理:CT(常规耕作);NT(少免耕耕作);ST(深松耕作);D1T(深耕耕作1);D2T(深耕耕作2);每个耕作处理设置4个施氮水平:N0(不施氮);N1(120 kg·hm-2);N2(180 kg·hm-2);N3(225 kg·hm-2)。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和施氮互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论以期为施肥制度优化、作物产量潜力增加和品质提高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在0~20 cm土层中,少免耕施氮180 kg·hm-2增加了>0.25 mm粒径团聚体总量;深松条件下不施氮20~40 cm土层大团聚体所占比例较高,且占比远低于耕层。2、0~60cm土层碱解氮含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0~20 cm土层中,少免耕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最高,20~40 cm土壤全氮含量在深松、深耕耕作下较高;少免耕处理下4种施氮量0~100 cm土层铵态氮与硝态氮积累量均高于其它耕作处理,并且都在施氮225 kg·hm-2达到最大值。3、深松能有效提高小麦成熟期0~20 cm土壤酶活性,在不施氮的情况下βX(β-1,4-木糖苷酶)、βG(β-1,4-葡萄糖苷酶)与CBH(纤维二糖水解酶)活性最高,在施氮180 kg·hm-2条件下NAG(β-1,4-N-乙酰基氨基葡萄糖苷酶)和LAP(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达到最大值。同时不施氮与施氮225 kg·hm-2处理下深松能够有效的增加玉米成熟期0~20 cm土壤βX、βG与CBH活性。4、深松不施氮的情况下0~20 cm小麦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最高,深耕1条件下施氮120 kg·hm-2能显着提高20~40 cm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深松处理下施氮180 kg·hm-2能显着提高0~20 cm玉米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深耕1条件下施氮180 kg·hm-2能显着提高20~40 cm土壤微生物量碳,施氮225 kg·hm-2能显着提高20~40 cm土壤微生物量氮。5、小麦季到玉米季,耕层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升高,种群优势度和覆盖度表现为降低。耕作对小麦成熟期耕层土壤纲水平物种种类影响大于玉米耕层土壤,免耕处理的耕层土壤细菌丰富度相对较低,种群的优势度高于旋耕,且与深松和深耕差异不大;玉米成熟期免耕和深耕1的多样性指数较高,优势度低于旋耕和深松的处理。6、小麦籽粒产量在深松条件下,施氮180 kg·hm-2时最高。耕作与施氮互作穗数与千粒重变化差异较大,深耕30 cm施氮180 kg·hm-2穗数最多,其他耕作皆以施氮225kg·hm-2穗数最多。深松处理下,施氮量为225 kg·hm-2时玉米产量达到最大值。深耕1显着提升小麦蛋白质、脂肪、面筋和沉降值含量,且在施氮180 kg·hm-2表现最优,但是会降低淀粉含量。7、经线性多元分析,由偏相关系数可知耕作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施氮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土壤氮素、团聚体是影响小麦玉米产量的主要成分。综合以上各指标得出结果,深松施氮180 kg·hm-2最适宜在本地推广。
秦成[4](2021)在《不同施氮量与碳投入形式对土壤养分及小麦根系生长的调控效应》文中提出本试验于2019年10月24日在山东农业大学肥城市东坡村试验田进行,试验材料选用小麦品种山农20。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3个施氮量处理,分别为240 kg hm-2(N1)、180 kg hm-2(N2)、120 kg hm-2(N3),副区为5个不同形式碳投入的处理,分别为秸秆移除(SR)、秸秆还田(ST)、秸秆还田+微生物菌剂(MA)、商品有机肥(COF)、腐植酸钾(HA-K),每个处理设置3次重复。本试验设置不同施氮量与不同形式碳投入处理,重点研究不同施氮量与碳投入形式对土壤养分及小麦根系生长分布的影响,试图阐明土壤碳氮养分与冬小麦根系生长分布的联系,从而探索出更环保、高产、高效的施肥模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施氮量与碳投入形式对冬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在5种不同形式的碳投入处理中,最高产量为施用腐植酸钾的处理,其在N2施氮量处理下达到最大值,为8707.96 kg hm-2。2.不同施氮量与碳投入形式对冬小麦氮素效率的影响冬小麦茎鞘与叶片的氮素积累对N1处理的响应更加显着,籽粒对N2的响应更显着。适量减氮处理下的氮素利用效率显着大于240 kg hm-2氮肥施用量的,与N1处理相比较,N2处理平均提高了18.39%的氮素利用效率,N3处理平均提高了11.23%的氮素利用效率。3.不同施氮量与碳投入形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在不同的施氮量条件下,0-60 cm土层中土壤有机碳与全氮含量对不同形式碳投入的响应极为显着,而且变化趋势一致,施氮处理表现为N2>N1>N3。土壤硝态氮的含量与施氮量成正比,而且对N1的响应更加显着。4.不同施氮量与碳投入形式对冬小麦根系生长的影响在40-100 cm土层中,除秸秆还田处理外其他碳投入形式均显着影响冬小麦的根长密度,与N1相比较,N2处理提高了50.04%的冬小麦根长密度,这说明适量减氮可以显着地促进冬小麦根系在深层土壤中的伸长。综上所述,适量减氮条件下配施不同形式碳投入有利于提高土壤碳氮养分,增强土壤酶的活性,促进深层土壤中冬小麦根系的伸长,优化其生长及空间分布,对冬小麦的养分吸收与产量提高有重要意义。综合产量、土壤肥力与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在本研究区域,推荐180 kg hm-2的氮肥施用量配施腐植酸钾的绿色增产高效施肥模式。
侯玉娇[5](2021)在《腐植酸与控释氮肥配施对大蒜产量品质的影响》文中指出腐植酸与控释氮肥配施、控释氮肥均能有效提升肥料利用率,增长养分供应时间,满足大蒜全生育期对肥的需求,提升大蒜的产量和品质;解决普通肥料养分释放集中,基肥施用过量易造成肥料流失而无法满足大蒜生长后期养分的供给的问题;减轻施肥给土壤带来的不良生态影响;减少经济与劳动力投入,为长效肥料在大蒜上的使用提供理论依据,特展开此研究。本研究以?金乡大蒜‘为供试材料,通过腐植酸与不同比例控释氮肥(N-P2O5-K2O=18-10-20)配施的施肥方式,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常规施肥为对照(CK)、控释氮肥27.8%(T2)、控释氮肥50%(T3)、控释氮肥72.2%(T4);在此基础上添加60kg/hm2腐植酸处理,常规施肥+腐植酸(T1)、控释氮肥27.8%+腐植酸(T5)、控释氮肥50%+腐植酸(T6)、控释氮肥72.2%+腐植酸(T7)八种施肥处理,研究不同比例的控释氮肥、腐植酸与不同比例控释氮肥配施处理对大蒜生长特性、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旨在揭示大蒜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控释氮肥、控释氮肥配施腐植酸的响应机制,筛选出适宜大蒜种植的最佳控释氮肥用量及腐植酸与控释氮肥最佳复配比例,为控释氮肥、腐植酸与控释氮肥配施在大蒜上的合理施用和推广提供理论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控释氮肥、腐植酸与控释氮肥配施均可以提高大蒜植株的株高、茎粗、叶片数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随着控释氮肥比例的增加,效果显着增加。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与常规施肥CK相比,72.2%控释氮肥、腐植酸与72.2%控释氮肥配施处理在鳞芽花芽分化期、鳞茎膨大期的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均显着高于常规施肥处理,叶片的光合能力强、根系活力旺盛,表明植株代谢旺盛,可以为大蒜植株制造、吸收更多的养分。2、控释氮肥、腐植酸与控释氮肥配施均可提高大蒜蒜薹、鳞茎的产量。随着控释氮肥比例的增加,增产效果呈上升趋势。控释氮肥处理中以72.2%控释氮肥处理效果最佳,与常规施肥CK相比,72.2%控释氮肥处理的大蒜鳞茎、蒜薹产量分别提高了19.5%、15.3%,鳞茎单重、横径分别提高30%、14.2%;单薹重、长度分别提高16.2%、20.4%。腐植酸与控释氮肥配施处理中以腐植酸与72.2%控释氮肥配施处理效果最佳,与CK相比,腐植酸与72.2%控释氮肥配施处理的大蒜鳞茎、蒜薹产量分别提高了22.4%、18.7%;鳞茎单重、横径分别提高34.1%、16.8%;单薹重、长度分别提高20.9%、25.2%。腐植酸与72.2%控释氮肥配施处理和72.2%控释氮肥处理相比,大蒜鳞茎、蒜薹产量分别提高了2.5%、2.9%;鳞茎单重、横径分别提高3.1%、2.3%;单薹重、长度分别提高4.0%、3.9%。说明腐植酸与控释氮肥配施处理增产效果优于同比例控释氮肥处理,腐植酸与控释氮肥交互作用明显。3、控释氮肥、腐植酸与控释氮肥配施均可改善大蒜鳞茎的品质,提高大蒜鳞茎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Vc以及大蒜素的含量。随着控释氮肥比例的增加,大蒜的品质显着提高。与常规施肥CK相比,72.2%控释氮肥处理分别提高了27.5%、10.9%、22.6%、15.9%、30.1%,效果在控释氮肥处理中最佳;腐植酸与72.2%控释氮肥配施处理分别比CK提高了34.5%、18.9%、24.7%、24.4%、39.4%,效果为所有处理中最佳。腐植酸与72.2%控释氮肥配施处理在提高大蒜鳞茎品质效果上优于72.2%控释氮肥处理。4、控释氮肥、腐植酸与控释氮肥配施均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随着控释氮肥比例的增加,土壤硝态氮、氨态氮含量显着增加。与常规施肥相比,控释氮肥处理有利于提高土壤中硝态氮、氨态氮的含量,以72.2%控释氮肥处理效果最佳,分别比常规施肥提高了32.8%、28.1%;对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没有显着影响。随着控释氮肥比例的增加,腐植酸与控释氮肥配施各处理间除硝态氮、氨态氮的含量显着增加外,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也有所提高,分别为38%、32.1%、2.5%、3.2%,对土壤中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虽有提高但无显着影响。腐植酸与72.2%控释氮肥配施处理在提高大蒜鳞茎品质效果上优于72.2%控释氮肥处理,腐植酸与控释氮肥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上存在交互作用。
段晨骁[6](2021)在《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关中地区土壤肥力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陕西省关中地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冬小麦粮食生产区,该地区为提高作物产量,化肥施用严重过量,造成了土壤质量下降和生态环境严重污染,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表明,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水分和作物产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但是在关中地区雨养条件下有机无机肥配施的合理比例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采取等氮的原则,利用新型有机肥与无机肥按照一定比例相混合,分别设置6个施肥处理:对照处理(CK,不施肥);全无机肥处理(M0);25%有机肥配施75%无机肥(M25);50%有机肥配施50%无机肥(M50);75%有机肥配施25%无机肥(M75)和全有机肥处理(M100)。将两年的田间定位试验和室内培养试验相结合,研究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对土壤氮素矿化、土壤理化性质、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该地区提供一种最优的有机无机肥施用比例,为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结论如下:(1)在室内好气培养试验中,各施肥处理显着增加土壤矿质氮含量和累积矿化氮量。在培养期间,不同施肥处理土壤铵态氮含量先迅速增加再迅速减少,最后基本保持不变,土壤硝态氮和矿质氮含量随培养时间的增加呈现先迅速增大后逐渐稳定的趋势。培养结束后,不同施肥处理累积矿化氮量差异显着,大小表现为M0>M25>M50>M75>M100>CK。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的土壤累积矿化氮量和氮矿化率较CK处理增加了58.1-325.2%。将各处理土壤累积矿化氮量进行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结果表明拟合效果良好。(2)有机无机肥配施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养分。有机无机配施处理能够改善土壤物理性质,降低0-40 cm土层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饱和含水量和饱和导水率。两年平均容重较CK处理降低3.3-7.8%,平均孔隙度较CK处理增加3.9-8.1%,并随着时间年限的增加,改良效果更为显着。与CK和M0处理相比,各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能显着增加不同土层中>0.25 mm土壤团聚体含量,提高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提高团聚体稳定性。在两年内,各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较CK处理显着提高,高量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效果更好,并随着培养年限的增加逐渐增大。(3)有机无机肥配施能够增加冬小麦生育期土壤剖面含水量和蓄水量,提高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在生育前期(苗期和越冬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以显着提高表层土壤含水量,增加土壤蓄水量。有机无机肥配施能够显着增加冬小麦产量及有效穗数、千粒重等构成要素,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在2018-2020年M75处理冬小麦产量最高,分别较CK处理提高了110.8-136.3%,较M0处理提高18.7-23.1%。综上所述,在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中,M75处理(75%有机肥配施25%无机肥)在陕西省关中地区有利于培肥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水分、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是该地区最佳的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本研究分析了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对陕西省关中地区土壤的改良效果,阐明了冬小麦产量提升机制,为该地区建立科学合理的施肥策略和田间管理措施提供理论指导。
屈春燕[7](2021)在《小麦单作体系下不同培肥措施对土壤碳固持及作物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农田土壤碳库是全球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土壤质量的核心,也是作物高产稳产的物质基础,提高农田土壤有机碳(SOC)固持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缓解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虽然秸秆还田和有机肥施用是维持和提高农田SOC水平的主要农艺措施,但是有机物料进入土壤后自身及土壤原SOC的分解矿化以及新SOC形成等有机碳周转过程,还受到土壤养分尤其是N素有效性的制约和影响,因此探讨SOC固持过程及机制对进入农田土壤的有机物料C、化肥N素及两者互作的响应一直是有机碳研究的热点问题,很多方面还有待深入探讨。迄今,虽然对微生物主导的SOC周转及调控机制的研究很多,且多涉及到微生物对碳氮利用的化学计量比关系,但是就方法而言大多采用短期室内培养试验手段,得到的结果与田间实际情况往往不相符合。鉴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两个科学问题,一是外源有机物料投入后SOC净固持与土壤N素有效性及外源N素输入的互作关系如何?二是有机物料输入量与外源N素用量是如何影响有机碳周转过程及SOC固持的?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研究主要采用不同N肥用量和不同有机物料管理的长期定位试验,从培肥方式和施氮量二因素试验的15个处理中,根据研究目的选取其中部分处理,测定土壤有机碳、酶活性及产量等指标,通过揭示不同种类和数量有机物料与施氮量配合下对土壤碳固持及作物产量的影响,并探讨其互作机制,为建构能实现作物高产-养分高效-环境友好目标的基于田间实证研究的农田管理模式提供科学依据。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本研究的4个处理:对照(CK)、秸秆还田(S)、施氮(N)、秸秆还田+施氮(S+N);试验期间施N量为240 kg hm-2,前期(2002-2016)和后期(2016-2019)秸秆依次采用覆盖和粉碎还田方式,还田量分别为4500、15000 kg hm-2。结果表明,施N(N、N+S)较不施N(CK、S)显着增加小麦产量,前期增产57.8%,后期每年增产分别为68.3%、105%和156%,随施N年限的延长,增产效果更加明显;秸秆粉碎还田增产效果显着提高,可达31.4%;与不施N处理相比,长期施N显着增加0-20 cm土层中SOC储量、颗粒有机碳含量(POC)、易氧化有机碳含量(EOC)及土壤碳管理指数(CMI)6.4%、13.3%、22.4%、27.0%;秸秆还田较不还田处理显着增加了0-20 cm土层中POC、DOC、EOC含量和CMI,增幅分别为48.3%、10.2%、49.2%和58.7%;秸秆还田和施N配合下SOC储量、活性有机碳组分和作物产量均较高,表明秸秆还田和N肥配合有利于小麦单作体系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实现SOC固持和增产双赢目标。(2)本试验采用3种还田量(不还田0 kg hm-2、秸秆低量还田7500 kg hm-2和秸秆高量还田15000 kg hm-2)和3种施氮量所组合的9种处理表明,在施120 kg N hm-2基础上,与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低量还田和高量还田均分别提高SOC储量14.2%和17.1%,低量秸秆还田时MBC、DOC和MBN均分别增加20%、18.6%和5.7%,秸秆高量还田时MBC、DOC和MBN均分别增加18.6%、45.9%和8.9%;土壤酶活性也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与SOC储量及MBC有着密切正相关;在施240kg N hm-2基础上,相比于不还田,低量秸秆还田和秸秆高量还田均对SOC储量、MBC、MBN和土壤酶活性有提高作用,提高作用均大于中量施氮。小麦籽粒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与N0相比,N120和N240小麦籽粒产量均增加133.9%和170.1%。可见长期施氮和秸秆还田均有利于土壤碳固持,二者配合施用且用量最高时固碳效果最佳,增产效应也达到最高。(3)本试验选用上述3种不同量的有机肥(不施肥0 kg hm-2、低量有机肥30000kg hm-2和高量有机肥45000 kg hm-2)和3种施氮量所组合的9种处理。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作物产量、养分含量和吸收量、SOC储量及其活性组分也均呈现增加趋势。当在N120条件下,相比于无有机肥施用,施用低量有机肥提高SOC储量23.8%,MBC 20.4%、DOC 13.5%,土壤酶活性也有所增加;除MBC外,施用高量有机肥对土壤碳指标的增加效果要远远大于施用低量有机肥。小麦籽粒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增幅分别为37.3%和42.4%;无论有机肥施用量高或者低,在N240与N120相比对土壤碳指标均没有显着变化,但MBC出现下降趋势,表明在施用有机肥后,高量氮肥对土壤碳固持的增加趋势不明显,高氮用量会抑制微生物活性,可减少氮肥施用。综上:(1)连续17年施用N肥仅提高表层(0-20 cm)土壤SOC的储量及活性组分含量,尤其与秸秆还田配合更有利于SOC固持;施N也能显着提高冬小麦产量,且随施N年份递增,其增产效果更明显,表明秸秆还田和施N配合既有利于维持地力水平,也有利于产量稳定提升。(2)随秸秆还田的增加均提高了土壤碳氮循环的相关酶活性,继而促进SOC固持,其固持量和酶活性也均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显着增加,但增加幅度小于秸秆还田。(3)SOC固持随有机肥用量和施氮量的增加而显着提高;而MBC对土壤N素有效性的响应与施N量密切相关,高N用量会抑制微生物活性。因此,外源有机物料与适量氮肥配施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吴佳利[8](2021)在《腐殖酸对滨海粘质盐土的改良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滨海粘质盐土导水率低、含盐量高、有机质含量低、作物产量低等问题,本研究选用腐殖酸为改良材料,通过室内土柱试验分析施加腐殖酸(腐殖酸原粉和腐殖酸钾)对粘质盐土饱和导水率和盐分淋洗的影响规律;通过田间试验探究施加腐殖酸原粉对粘质盐土理化性质和冬小麦产量的改良效果,明确施用腐殖酸对改良粘质盐土种植小麦的最佳施用量,为粘质盐土的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如下:(1)腐殖酸原粉能有效改善粘质盐土的容重与饱和导水率。随腐殖酸原粉用量的增加,土壤容重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0-20cm土层土壤容重降低了1.45%-4.35%,腐殖酸原粉用量为0.4g/kg时与对照处理相比差异显着(P<0.05)。随腐殖酸原粉用量的增加土壤饱和导水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腐殖酸能有效改善粘质盐土的水分状况。室内试验表明,施加腐殖酸原粉和腐殖酸钾均能提高土壤含水量,施加相同用量的腐殖酸原粉土柱对水分的吸附能力比腐殖酸钾处理强;田间随腐殖酸原粉用量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0-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增加了17.04%-27.12%,腐殖酸原粉用量为0.4g/kg时与对照处理相比差异显着(P<0.05)。(3)腐殖酸能有效改善粘质盐土的含盐量。室内试验表明,淡水淋洗时,随腐殖酸原粉用量的增加,土柱含盐量降低;随腐殖酸钾用量的增加,土柱含盐量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随腐殖酸原粉用量的增加,田间土壤含盐量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0-20cm土层土壤含盐量降低了29.88%-34.75%,腐殖酸原粉用量为0.4g/kg时与对照处理相比差异显着(P<0.05)。(4)腐殖酸能有效改善粘质盐土的离子组成。室内试验表明,淡水淋洗时,随腐殖酸原粉用量的增加,土柱土壤钠离子、氯离子含量降低,随腐殖酸钾用量的增加,土柱土壤钠离子、氯离子含量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田间施加腐殖酸原粉后,0-20cm土层土壤钠离子、镁离子、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分别降低了4.82%-34.69%、5.05%-21.41%、19.15%-29.76%、21.10%-49.70%,钾离子、钙离子含量分别增加了17.55%-40.19%和40.87%-74.46%。(5)腐殖酸原粉能有效改善粘质盐土的有机碳含量,提高小麦产量。随腐殖酸原粉用量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分别增加了0.9%-40.81%;随腐殖酸原粉用量的增加,小麦产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分别增加了4.89%-22.84%,腐殖酸原粉用量为0.4g/kg时与对照处理相比差异显着(P<0.05)。综上所述,腐殖酸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提高了土壤饱和导水率,增加了土壤对水分的吸附能力,有利于提高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含盐量,改善粘质盐土的离子吸附性能,调节土壤的盐分离子组成。通过对粘质盐土改良综合改良效果及小麦产量进行分析,腐殖酸原粉的最优施配量为0.4g/kg,田间施用量为600kg/hm2。
许爱霞[9](2020)在《长期施无机氮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春小麦氮素吸收转运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探索长期施用无机氮肥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小麦氮素吸收转运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及机制,本研究依托始于2003年的无机氮肥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施尿素对小麦产量、氮素吸收转运及重吸收、土壤氮素残留、土壤主要微生物等的影响。该试验在2003和2004年有5个处理,分别为N0(0 kg N hm-2 yr-1)、N52.5(52.5 kg N hm-2 yr-1)、N105(105 kg N hm-2 yr-1)、N157.5(157.5 kg N hm-2 yr-1)和N210(210 kg N hm-2 yr-1)。从第三年(2005年)开始,将四个施氮处理(N52.5、N105、N157.5和N210)裂区,每个小区的一半施氮量不变,另一半则停止施氮,停止施氮的副处理为N52.5c、N105c、N157.5c、N210c。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施无机氮可以显着提高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春小麦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较高的施氮量可以确保较高的干物质的积累量和籽粒产量,但并不是施氮量越高越好,无机氮施用量在105 kg N hm-2左右春小麦籽粒产量(3062.7 kg hm-2)和氮肥利用效率(16.40%)都较高,若继续增加氮肥用量,小麦籽粒产量不再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持续显着增加。与不施氮相比,105 kg N hm-2处理的籽粒产量提高了46.90%,氮素吸收增加了90.53%。(2)随着无机氮肥用量的增加,0–200 cm土壤层中NO3-N的含量显着增加,土壤p H值从8.99降至8.70。高氮处理(N157.5和N210)收后与播前土壤NO3-N含量相比出现明显的盈余现象,增长率可达6.94–76.23%,且主要发生在10–110cm和170–200 cm土层中。连续两年施用不同用量氮肥后停止施氮,残留在土壤中的氮素可以使第三年(2005年)小麦籽粒产量提高22.57–59.53%;小麦播种时0–50 cm和50–110 cm土层土壤NO3-N含量与小麦籽粒氮含量及产量显着正相关。氮肥的残留效应随着前期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3)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小麦农田长期施用无机氮肥,主要的土壤细菌门微生物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绿弯菌门、芽单胞菌门、拟杆菌门、硝化螺菌、疣微菌门和浮霉菌门,其群落丰度与土壤理化性状显着相关,其中NH4-N含量是最重要的因素。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氨氧化古菌(AOA)的群落总数从4.88×107减少至1.05×107份g-1干土,氨氧化细菌(AOB)的丰度从3.63×107增长至8.24×107拷贝数g-1干土,AOA与AOB的比例从1.34降至0.16。施氮量显着影响土壤AOB的多样性和群落组成,而对AOA无显着影响。近100%的AOA基因序列归属于奇古菌门,100%的AOB基因序列归属于变形菌门。土壤水分是影响AOA群落结构的主要土壤因子(贡献率占72.60%),而土壤NH4-N和硝化潜势(PNA)是影响AOB群落结构的土壤因子(贡献率分别占67.30和16.60%)。(4)氮肥利用效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并与氮素收获指数及籽粒产量显着相关。在施用不同用量氮肥的条件下,氮素转移率为66.44–71.11%,叶片的氮素重吸收效率为53.62–64.33%,茎+鞘的氮素重吸收效率为34.82–54.04%,且茎+鞘的氮素重吸收效率与氮素使用效率和氮素收获指数显着正相关。综上所述,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春小麦无机施氮量在105 kg N hm-2左右,可确保最高的氮吸收、蒸腾蒸散量和叶片氮素重吸收效率,同时可以实现较低的土壤NO3-N残留以及较高的土壤细菌、氨氧化细菌的群落总数(8.24×107拷贝g-1干土)及其多样性,从而获得较高的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
张春楠[10](2020)在《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在设施番茄和甜瓜上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农业的生产限制了一些农药和化肥的施用,要求在减少化肥投入量的基础上做到不减产、不降质。本研究是在增施增效剂的基础上进行甜瓜—番茄轮作来寻求一个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蔬菜产业体系。因此,本研究针对河北省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过量施肥导致的肥料利用率低、土壤理化性质恶化以及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以番茄(新美1号)和甜瓜(瑞红)为试验材料,设置7个试验处理:不施肥(CK)、常规施肥(C)、硝化抑制剂与化肥配施(C+DMPP、C+DCD)、微生物菌剂与化肥配施(C+J)、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同时与化肥配施(C+DMPP+J、C+DCD+J),采用田间重复试验,研究了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在设施番茄(秋)和甜瓜(春)轮作中的效果,为促进优质高效的作物生产和土壤改良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主要结果如下:(1)甜瓜发芽期到幼苗期之间的株高增长较快,其中C+DMPP+J处理显着促进了甜瓜株高的生长,与C处理相比,株高高出13.60%。幼苗期以后,茎粗增长较快,增幅最大达到了 60.80%,C+DMPP+J处理对甜瓜茎粗的促进效果最显着,茎粗最大达到13.80 mm;番茄定植后45~65天生长加速,平均由81.60 cm增加到113.20 cm。定植85天后,C+DMPP+J处理比C处理茎粗增加了 8.29%。(2)与C处理相比,C+DMPP+J处理对甜瓜增产效果最显着,产量增幅达到了21.70%;C+DMPP、C+DCD、C+J、C+DMPP+J 和 C+DCD+J 显着提高了番茄产量,与C处理相比产量分别提高了 7.1%、6.7%、22.4%、28.8%和18.6%。C+DMPP处理降低番茄硝酸盐含量效果最佳,与C处理相比,降低了 44.30%;C+DMPP+J处理显着提高了果实中Vc含量,比C处理提高了 65.50%;番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4.30%~4.80%之间,各处理间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没有显着性差异;各施肥处理的果实糖酸比在4.00~11.00之间,其中C+DMPP+J处理果实糖酸比为11.00,达到了最大值。(3)C+DMPP处理根长比C处理增长了 93.90%;番茄根系干重在3.40g~5.30g之间,其中C+DCD+J处理的单株根干重最大。(4)C+DMPP+J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在甜瓜生长期内都较低,比C处理平均下降了 35.80%,均达到了显着水平;C+DMPP+J处理土壤中速效钾含量始终最高,平均为421.10mg/kg;番茄盛果期、末果期和拉秧期,C+DMPP+J的处理速效钾含量始终显着高于C处理,比C处理分别提高了 25.60%、20.10%和2.50%。(5)C+DMPP处理硝态氮含量最低,与C处理相比硝态氮含量在甜瓜生长期内降低幅度平均达到61.80%(0-20cm)和74.90%(20-40cm);C+DMPP+J处理的铵态氮含量最高达到22.6mg/kg(0-20cm 土层,甜瓜发芽期),比C处理高出47.70%。C+DMPP+J处理氮肥偏生产力、农学效率和生理利用率最高,分别比C处理提高了21.70%、60.70%和 40.30%。C+DMPP处理降低番茄土壤硝态氮含量最显着,与C处理相比,番茄四个生长期的降低幅度分别达到了 44.30%、33.80%、40.20%和45.40%;C+DMPP处理的土壤铵态氮含量始终最高,0-20 cm和20-40 cm 土层铵态氮含量最大分别为19.15 mg/kg和15.71 mg/kg。C+DMPP+J的茎、叶氮吸收量显着高于其他处理,与C处理相比,增幅分别为12.70%和52.20%。C+DMPP+J和C+DCD+J处理显着提高了土壤氮肥农学效率及偏生产力,与C处理相比,增幅分别为125.90%、127.40%和27.10%、27.40%。综上所述,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的施用可以促进甜瓜和番茄的生长,有效调节土壤中速效养分含量,促进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利用,其中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同时与化肥配施效果最佳。
二、微生物肥料对冬小麦田间土壤养分转化和供给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生物肥料对冬小麦田间土壤养分转化和供给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2)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高寒区燕麦种子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青藏高原燕麦种子产业发展现状 |
1.2.2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2.3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作物叶片生理特性和解剖结构的影响 |
1.2.4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作物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1.2.5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作物抗倒伏性状的影响 |
1.2.6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田间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
1.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种子产量的影响 |
前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点自然概况 |
2.1.2 供试材料 |
2.1.3 试验设计 |
2.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1.5 回归和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种子产量的影响 |
2.2.2 播种密度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秸秆产量的影响 |
2.2.3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
2.2.4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穗部激素含量的影响 |
2.2.5 施氮量与播种密度与各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2.2.6 各指标与种子产量的相关分析 |
2.2.7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经济效益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叶片生理和解剖结构的影响 |
前言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点自然概况 |
3.1.2 供试材料 |
3.1.3 试验设计 |
3.1.4 试验方法 |
3.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
3.2.2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叶片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 |
3.2.3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
3.2.4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与叶片生理特性的关系 |
3.2.5 叶片生理特性与燕麦种子产量的关系 |
3.2.6 激素含量与燕麦种子产量的关系 |
3.2.7 叶片显微结构与燕麦种子产量的关系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前言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点自然概况 |
4.1.2 供试材料 |
4.1.3 试验设计 |
4.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4.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4.2.2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旗叶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2.3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4.2.4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与光合特性及叶面积指数的关系 |
4.2.5 光合特性及叶面积指数与燕麦种子产量的关系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形态特征及倒伏性状的影响 |
前言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点自然概况 |
5.1.2 供试材料 |
5.1.3 试验设计 |
5.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5.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株高及穗部特征分析 |
5.2.2 茎秆表型特征分析 |
5.2.3 根系特征分析 |
5.2.4 茎秆力学特征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田土壤特征的影响 |
前言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点自然概况 |
6.1.2 供试材料 |
6.1.3 试验设计 |
6.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6.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田土壤养分的影响 |
6.2.2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田细菌群落特征的影响 |
6.2.3 土壤养分组成与细菌多样性的相关性 |
6.2.4 土壤养分含量与燕麦种子产量的关系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2 结论 |
7.3 创新点 |
7.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3)耕作与施氮对麦玉两熟制农田土壤特性和产量的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
1.2.2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 |
1.2.3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1.2.4 耕作与施氮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5 耕作与施氮对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
2.2.1 试验地概况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2.4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0~20cm团粒结构的影响 |
2.3.2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20~40cm团粒结构的影响 |
2.4 结论与讨论 |
3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土壤耕层氮素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2.2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碱解氮和全氮的影响 |
3.3.2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影响 |
3.4 结论与讨论 |
3.4.1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碱解氮和全氮的影响 |
3.4.2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影响 |
4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耕层土壤酶活性、微生物量碳氮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测定项目及方法 |
4.2.2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3.2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
4.3.3 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4.4 结论与讨论 |
4.4.1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4.2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
4.4.3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5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小麦和玉米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测定项目及方法 |
5.2.2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耕作与施氮对小麦和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5.3.2 耕作与施氮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
5.3.3 耕作与施氮对小麦和玉米产量影响的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 |
5.4 结论与讨论 |
5.4.1 耕作与施氮对小麦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
5.4.2 耕作与施氮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 |
6.1.2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土壤耕层氮素的影响 |
6.1.3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耕层土壤酶活性、微生物量碳氮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6.1.4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小麦和玉米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6.2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录 |
(4)不同施氮量与碳投入形式对土壤养分及小麦根系生长的调控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不同施氮量与碳投入形式的养分释放规律 |
1.2.2 不同施氮量与碳投入形式对冬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 |
1.2.3 不同施氮量与碳投入形式对冬小麦氮素效率的影响 |
1.2.4 不同施氮量与碳投入形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1.2.5 不同施氮量与碳投入形式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1.2.6 不同施氮量与碳投入形式对冬小麦根系生长的影响 |
1.2.7 土壤养分与小麦根系生长分布的关系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点概况 |
2.2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干物质及产量测定 |
2.3.2 氮素效率相关指标测定 |
2.3.3 土壤养分测定 |
2.3.4 土壤脲酶活性测定 |
2.3.5 小麦根系相关指标测定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施氮量与碳投入形式对冬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 |
3.1.1 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3.1.2 干物质积累 |
3.1.3 冬小麦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
3.2 不同施氮量与碳投入形式对冬小麦氮素效率的影响 |
3.2.1 地上部氮素积累和籽粒氮素积累 |
3.2.2 氮素利用效率 |
3.2.3 方差分析 |
3.3 不同施氮量与碳投入形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3.1 土壤有机碳含量 |
3.3.2 土壤全氮含量 |
3.3.3 土壤硝态氮含量 |
3.3.4 土壤养分相关指标方差分析 |
3.4 不同施氮量与碳投入形式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3.5 不同施氮量与碳投入形式对冬小麦根系生长的影响 |
3.5.1 冬小麦根长密度 |
3.5.2 冬小麦根表面积密度 |
3.5.3 冬小麦根直径 |
3.5.4 根系指标方差分析 |
3.5.5 不同土层硝态氮含量与根长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
3.5.6 不同土层脲酶活性与根长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4.1 不同施氮量与碳投入形式对冬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 |
4.1.1 不同施氮量与碳投入形式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4.1.2 不同施氮量与碳投入形式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4.2 不同施氮量与碳投入形式对冬小麦氮素效率的影响 |
4.3 不同施氮量与碳投入形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4.3.1 不同施氮量与碳投入形式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
4.3.2 不同施氮量与碳投入形式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
4.3.3 不同施氮量与碳投入形式对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
4.4 不同施氮量与碳投入形式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4.5 不同施氮量与碳投入形式对冬小麦根系生长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腐植酸与控释氮肥配施对大蒜产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氮肥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
1.2 控释氮肥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
1.2.1 控释氮肥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1.2.2 控释氮素对光合色素的影响 |
1.2.3 控释氮肥对根系活力的影响 |
1.2.4 控释氮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2.5 控释氮肥对土壤的影响 |
1.3 腐植酸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
1.3.1 腐植酸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1.3.2 腐植酸对光合色素的影响 |
1.3.3 腐植酸对根系活力的影响 |
1.3.4 腐植酸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3.5 腐植酸对土壤的影响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地点 |
2.1.2 供试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2.3.1 生长指标的测定 |
2.3.2 色素浓度的测定 |
2.3.3 根系活力的测定 |
2.3.4 蒜薹、鳞茎产量及产品性状的测定 |
2.3.5 大蒜品质的测定 |
2.3.6 土壤养分的测定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腐植酸与控释氮肥配施对大蒜植株生长的影响 |
3.1.1 腐植酸与控释氮肥配施对大蒜植株高度的影响 |
3.1.2 腐植酸与控释氮肥配施对大蒜植株叶片数量的影响 |
3.1.3 腐植酸与控释氮肥配施对大蒜假茎粗的影响 |
3.1.4 腐植酸与控释氮肥配施对大蒜植株叶片色素含量的影响 |
3.1.5 腐植酸与控释氮肥配施对大蒜根系活力的影响 |
3.2 腐植酸与控释氮肥配施对大蒜蒜薹、鳞茎产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3.2.1 腐植酸与控释氮肥配施对大蒜单头重的影响 |
3.2.2 腐植酸与控释氮肥配施对大蒜蒜头横径的影响 |
3.2.3 腐植酸与控释氮肥配施对大蒜产量的影响 |
3.2.4 腐植酸与控释氮肥配施对单薹重的影响 |
3.2.5 腐植酸与控释氮肥配施对蒜薹长度的影响 |
3.2.6 腐植酸与控释氮肥配施对蒜薹产量的影响 |
3.3 腐植酸与控释氮肥配施对大蒜鳞茎品质的影响 |
3.3.1 腐植酸与控释氮肥配施对鳞茎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3.2 腐植酸与控释氮肥配施对鳞茎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3.3 腐植酸与控释氮肥配施对鳞茎Vc含量的影响 |
3.3.4 腐植酸与控释氮肥配施对鳞茎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3.3.5 腐植酸与控释氮肥配施对鳞茎大蒜素含量的影响 |
3.4 腐植酸与控释氮肥配施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3.4.1 腐植酸与控释氮肥配施对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
3.4.2 腐植酸与控释氮肥配施对土壤氨态氮含量的影响 |
3.4.3 腐植酸与控释氮肥配施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
3.4.4 腐植酸与控释氮肥配施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
3.4.5 腐植酸与控释氮肥配施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腐植酸与控释氮肥配施对大蒜生长、产量、品质的影响 |
4.1.1 腐植酸与控释氮肥配施对大蒜生长的影响 |
4.1.2 腐植酸与控释氮肥配施对大蒜及蒜薹产量的影响 |
4.1.3 腐植酸与控释氮肥配施对大蒜品质的影响 |
4.2 腐植酸与控释氮肥配施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关中地区土壤肥力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我国有机无机肥的发展现状 |
1.2.2 土壤氮素矿化的研究现状 |
1.2.3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1.2.4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1.2.5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1.2.6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有机肥原料和制作过程 |
2.2.2 室内试验 |
2.2.3 田间试验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 |
2.3.2 土壤物理性质 |
2.3.3 土壤有机质和全氮 |
2.3.4 土壤水分 |
2.3.5 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3.6 水分利用效率 |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4.1 指标计算 |
2.4.2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氮素矿化特征的影响 |
3.1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铵态氮的影响 |
3.2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
3.3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矿质氮的影响 |
3.4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累积矿化氮量和矿化速率的影响 |
3.5 讨论与小结 |
3.5.1 讨论 |
3.5.2 小结 |
第四章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1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影响 |
4.2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饱和导水率和饱和含水量的影响 |
4.3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团聚体及稳定性的影响 |
4.4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4.5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全氮的影响 |
4.6 讨论与小结 |
4.6.1 讨论 |
4.6.2 小结 |
第五章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水分、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1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5.1.1 土壤水分剖面变化 |
5.1.2 土壤蓄水量季节变化 |
5.2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3 讨论与小结 |
5.3.1 讨论 |
5.3.2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小麦单作体系下不同培肥措施对土壤碳固持及作物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壤有机碳的周转与影响因素 |
1.2.2 秸秆还田对土壤碳固持的影响 |
1.2.3 施用有机肥对土壤碳固持的影响 |
1.2.4 氮肥对土壤碳固持的研究 |
1.2.5 土壤胞外酶与土壤碳固持的关系 |
1.3 本研究切入点 |
1.4 研究内容 |
1.4.1 长期施氮提高秸秆还田土壤有机碳固持能力 |
1.4.2 不同秸秆还田量与施氮量配合对土壤碳固持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
1.4.3 不同有机肥用量与施氮量配合对土壤碳固持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长期施氮提高秸秆还田土壤有机碳固持能力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和处理 |
2.2.2 试验设计 |
2.2.3 土壤样品采集及测定 |
2.2.4 相关指标计算 |
2.2.5 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
2.3.2 施N和秸秆还田配合对SOC固持的影响 |
2.3.3 施N和秸秆还田配合对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
2.3.4 施N和秸秆还田配合对CPMI的影响 |
2.3.5 土壤C累积投入量和矿质N含量与土壤碳指标的关系 |
2.4 讨论 |
2.4.1 施N和秸秆还田配合对SOC固持的影响 |
2.4.2 施N和秸秆还田配合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
2.4.3 施N和秸秆还田配合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2.5 结论 |
第三章 不同秸秆还田量与施氮量配合对土壤碳固持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地概况 |
3.2.2 试验设计 |
3.2.3 土壤样品采集及测定 |
3.2.4 计算公式 |
3.2.5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小麦产量 |
3.3.2 SOC固持 |
3.3.3 土壤活性碳和氮含量 |
3.3.4 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不同N水平下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
3.4.2 不同N水平下秸秆还田对土壤活性碳氮的影响 |
3.4.3 不同施N水平下秸秆还田后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有机肥用量与施氮量配合对土壤碳固持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地概况 |
4.2.2 试验设计 |
4.2.3 土壤样品采集及测定 |
4.2.4 计算公式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小麦产量 |
4.3.2 不同施氮量下有机肥用量对SOC固持的影响 |
4.3.3 不同施氮量下有机肥用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和氮的影响 |
4.3.4 不同施氮量下有机肥用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不同施氮量下有机肥对SOC固持的影响 |
4.4.2 不同施氮量下有机肥对活性碳氮含量的影响 |
4.4.3 不同施氮量下有机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4.4 不同施氮量下有机肥对作物产量和养分含量及吸收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综合讨论、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
5.1 综合讨论 |
5.1.1 施N和外源有机物料输入相配合对SOC固持的影响 |
5.1.2 施N和外源有机物料输入相配合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1.3 施N和外源有机物料输入相配合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5.2 主要结论 |
5.3 创新点 |
5.4 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腐殖酸对滨海粘质盐土的改良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滨海盐碱土物理性状改良研究进展 |
1.3.2 滨海盐碱土改良材料研究进展 |
1.3.3 滨海盐碱土吸附性能改良研究进展 |
1.3.4 滨海盐碱土水盐调控改良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室内土柱试验设计 |
2.2.1 试验方案 |
2.2.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 田间试验设计 |
2.3.1 试验方案 |
2.3.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施加腐殖酸原粉和腐殖酸钾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
3.1.1 咸水淋洗时不同腐殖酸材料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
3.1.2 淡水淋洗时不同腐殖酸材料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
3.2 施加腐殖酸原粉和腐殖酸钾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3.2.1 咸水淋洗时不同腐殖酸材料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3.2.2 淡水淋洗时不同腐殖酸材料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3.3 施加腐殖酸原粉和腐殖酸钾对土壤含盐量的影响 |
3.3.1 咸水淋洗时不同腐殖酸材料对土壤含盐量的影响 |
3.3.2 淡水淋洗时不同腐殖酸材料对土壤含盐量的影响 |
3.4 施加腐殖酸原粉和腐殖酸钾对土壤钠离子、氯离子含量的影响 |
3.4.1 施加腐殖酸原粉和腐殖酸钾对土壤中钠离子含量的影响 |
3.4.2 施加腐殖酸原粉和腐殖酸钾对土壤中氯离子含量的影响 |
3.5 施加腐殖酸原粉对田间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3.6 施加腐殖酸原粉对田间土壤含盐量的影响 |
3.7 施加腐殖酸原粉对田间土壤盐分离子的影响 |
3.7.1 施加腐殖酸原粉对土壤钠离子、钾离子含量的影响 |
3.7.2 施加腐殖酸原粉对土壤钙离子、镁离子含量的影响 |
3.7.3 施加腐殖酸原粉对土壤氯离子、硫酸根离子含量的影响 |
3.8 施加腐殖酸原粉对田间土壤容重和有机碳的影响 |
3.8.1 施加腐殖酸原粉对田间土壤容重的影响 |
3.8.2 施加腐殖酸原粉对田间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
3.9 腐殖酸原粉对田间小麦产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不同腐殖酸材料和用量对粘质盐土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
4.2 不同腐殖酸材料对粘质盐土水盐吸附的影响 |
4.3 不同腐殖酸材料对粘质盐土盐分离子吸附的影响 |
5 结论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5.3 问题与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8 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9)长期施无机氮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春小麦氮素吸收转运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摘要 |
SUMMARY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氮肥利用现状 |
1.2 氮肥对氮循环相关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2.1 土壤细菌对氮肥的响应 |
1.2.2 土壤氨氧化古菌(AOA)和氨氧化细菌(AOB)对氮肥的响应 |
1.3 氮肥对氮素吸收、转运及氮素重吸收的影响 |
1.3.1 氮素吸收对氮肥的响应 |
1.3.2 氮素转运及重吸收对氮肥的响应 |
1.4 氮肥管理对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思路 |
2.3 试验地概况 |
2.4 试验设计 |
2.5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5.1 植物样品 |
2.5.2 土壤理化指标 |
2.5.3 土壤微生物 |
2.6 测定项目和方法 |
2.6.1 作物生长指标 |
2.6.2 化学指标 |
2.6.3 土壤氮循环相关细菌 |
2.6.4 计算公式 |
2.7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施氮量对土壤氮素残留的影响 |
3.1 施氮量对小麦开花期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
3.2 施氮量对小麦播种和收获期土壤氮素残留的影响 |
3.2.1 施氮量对小麦播种和收获期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
3.2.2 施氮量对小麦播种和收获期土壤全氮的影响 |
3.3 土壤残留氮素的后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施氮量对土壤氮素利用相关微生物的影响 |
4.1 施氮量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组成的影响 |
4.1.1 土壤细菌多样性对施氮量的响应 |
4.1.2 门水平细菌群落结构对施氮量的响应 |
4.1.3 纲水平细菌群落结构对施氮量的响应 |
4.1.4 属水平细菌群落结构对施氮量的响应 |
4.1.5 土壤细菌群落与土壤化学性质的相关性 |
4.2 施氮量对土壤氨氧化古菌(AOA)和氨氧化细菌(AOB)的影响 |
4.2.1 土壤AOA和 AOB群落总数及PNA对施氮量的响应 |
4.2.2 土壤AOA和 AOB群落多样性对施氮量的响应 |
4.2.3 土壤AOA和 AOB群落结构对施氮量的响应 |
4.2.4 OTU网络关联性 |
4.2.5 土壤AOA和 AOB群落总数与土壤化学性质 |
4.2.6 土壤AOA和 AOB群落结构与土壤化学性质的相关性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施氮量对春小麦氮素吸收转运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5.1 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生长参数对施氮量的响应 |
5.2 小麦不同时期各器官氮素吸收对施氮量的响应 |
5.3 小麦干物质转移和氮素转移对施氮量的响应 |
5.4 氮素重吸收对施氮量的响应 |
5.5 氮肥利用效率对施氮量的响应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6.1 讨论 |
6.1.1 长期不同施氮量对春小麦氮素吸收、重吸收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6.1.2 不同氮肥用量影响氮肥利用效率的机制 |
6.1.3 小结 |
6.1.4 创新点 |
6.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10)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在设施番茄和甜瓜上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设施菜地土壤氮肥施用现状 |
1.2.2 设施菜地氮肥施用中存在的问题 |
1.3 硝化抑制剂及微生物菌剂与化肥配施效果研究 |
1.3.1 硝化抑制剂与化肥配施效果研究 |
1.3.2 微生物菌剂与化肥配施效果研究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2.3.1 土壤样品采集与测定 |
2.3.2 植株样品采集与测定 |
2.4 数据分析及相关指标计算方法[61,62]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对甜瓜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
3.1.1 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对甜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3.1.2 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对甜瓜土壤肥力的影响 |
3.1.3 对甜瓜土壤氮素利用的影响 |
3.1.4 小结 |
3.2 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对番茄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
3.2.1 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对番茄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
3.2.2 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对番茄土壤肥力的影响 |
3.2.3 对番茄土壤氮素利用的影响 |
3.2.4 不同施肥条件下,番茄根系、土壤性状对番茄产量的相对贡献率 |
3.2.5 对番茄植株干物质和氮吸收量的影响 |
3.2.6 小结 |
4 讨论 |
4.1 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在改善土壤环境及氮素利用方面的作用 |
4.1.1 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在改善甜瓜和番茄土壤环境方面的作用 |
4.1.2 硝化抑制剂在提高土壤氮素利用方面的作用 |
4.2 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在提高作物产量方面的作用 |
4.3 硝化抑制剂的施用效果因作物种类而异 |
5 结论 |
6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件 |
四、微生物肥料对冬小麦田间土壤养分转化和供给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土壤微生物量氮对小麦各生育期氮素形态的调控[J]. 李俊杰,邹洪琴,许发辉,张水清,岳克,徐明岗,段英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1(08)
- [2]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高寒区燕麦种子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研究[D]. 贾志锋.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3]耕作与施氮对麦玉两熟制农田土壤特性和产量的影响机制[D]. 赵若含. 河南科技学院, 2021(07)
- [4]不同施氮量与碳投入形式对土壤养分及小麦根系生长的调控效应[D]. 秦成.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5]腐植酸与控释氮肥配施对大蒜产量品质的影响[D]. 侯玉娇.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6]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关中地区土壤肥力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D]. 段晨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7]小麦单作体系下不同培肥措施对土壤碳固持及作物产量的影响[D]. 屈春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8]腐殖酸对滨海粘质盐土的改良效果研究[D]. 吴佳利.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9]长期施无机氮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春小麦氮素吸收转运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D]. 许爱霞. 甘肃农业大学, 2020
- [10]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在设施番茄和甜瓜上的应用研究[D]. 张春楠.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