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Kinetic Determination of Cobalt(论文文献综述)
程中一[1](2019)在《基于半理性设计的腈水合酶底物选择性及热稳定性的改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腈水合酶(NHase,EC 4.2.1.84)是一种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生物中的金属酶,能够催化腈类生成相应的酰胺类产物,而酰胺类产物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有机合成中间体,在大宗化学品生产及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相较于传统的化学催化剂,腈水合酶转化腈类体现出一定的优势,反应条件温和且反应过程中无副产物产生。尽管如此,现阶段已报导的NHase大多底物谱较窄,选择性较差,难以定向高效地合成目标产物;此外,腈水合酶所催化的腈类水合反应为放热反应,而该酶热稳定性往往较差,以上这些因素限制了腈水合酶在更广范围内的应用。本文通过半理性设计,基于生物信息学与蛋白质工程,改变了腈水合酶对于多氰基腈类底物以及外消旋腈类底物的区域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并通过基因融合技术,提高了腈水合酶的热稳定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序列比对,通过定点突变改变了腈水合酶对于多氰基腈类底物的区域选择性。以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 NRRL-18668来源的腈水合酶(PpNHase)和睾丸酮丛毛单胞菌Comomonas testosteroni来源的腈水合酶(CtNHase)为对象,研究两者对二氰基底物的催化特点。结果发现,PpNHase主要催化α,ω-二腈中的一个氰基,生成反应中间产物ω-氰基单酰胺,而CtNHase催化己二腈主要生成反应终产物α,ω-二酰胺,即二腈类底物的两个氰基都能被催化。通过比对PpNHase和CtNHase的一级氨基酸序列,发现两者的序列相似度达到95.6%。两者共有17个不同的氨基酸位点,分布于α和β两个亚基上。以Ct NHase为模板,将PpNHase中的上述17个氨基酸突变为CtNHase对应位点上的氨基酸残基,17个突变体中βL37F突变体催化二腈类底物的区域选择性发生了改变,随后对该位点进行了饱和突变,最终得到催化二腈类底物主要生成α,ω-二酰胺的三个突变体,βL37F、βL37W和βL37Y。另外,对CtNHase上β亚基37位的苯丙氨酸残基也进行了定点饱和突变,得到了主要生成ω-氰基单酰胺的两个突变体,βF37L和βF37P。基于Caver软件对底物通道的对比发现,底物通道的瓶颈越大,曲率越小,腈水合酶趋向于催化二腈中的两个氰基,生成二酰胺;而底物通道的瓶颈越小,曲率越大,腈水合酶趋向于只催化二腈中的一个氰基,生成ω-氰基单酰胺。(2)基于分子对接,通过定点突变改变了腈水合酶对于多氰基腈类底物的区域选择性。构建来源于玫瑰色红球菌Rhodococcus rhodochrous J1中低分子量腈水合酶(L-NHase)的蛋白模型,通过分子对接将己二腈,丙二腈,邻苯二腈和对苯二腈与腈水合酶活性中心进行对接,判断构成底物结合口袋的氨基酸残基。对底物结合口袋氨基酸进行饱和突变,得到了βY68T和βW72Y两株单点突变体,他们对于二腈类底物的区域选择性发生了改变,由偏好生成二酰胺变为偏好生成ω-氰基单酰胺。进一步的迭代饱和突变得到只生成氰基单酰胺的双点组合突变体Y68T/W72Y。计算机辅助手段分析显示,Y68T/W72Y组合突变对于氰基单酰胺产物的结合能力变弱,结合自由能增加,导致单酰胺不能被进一步转化成二酰胺,区域选择性发生改变。(3)基于拉伸分子动力学模拟,通过定点突变改变了腈水合酶对于外消旋腈类底物的对映选择性。以L-NHase为研究对象,借助于蛋白建模及拉伸分子动力学模拟,准确定位了影响L-NHase对外消旋扁桃腈对映选择性的四个氨基酸残基,并对这四个氨基酸残基进行饱和突变。突变株对于(S)-扁桃腈的选择性明显提高,其中突变体βF37H表现出96.8%的对映体过剩率,远高于野生型的52.6%。拉伸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发现,突变体增大了对(R)-扁桃腈的空间位阻,从而突变体βF37H偏向于选择(S)-扁桃腈。(4)基于蛋白质融合提高了腈水合酶的稳定性。以L-NHase为研究对象,将一种高热稳定的加帽蛋白TERM融合至L-NHase的C端,得到新的融合型腈水合酶。该融合型腈水合酶在50°C处理20分钟后依然保持80%以上的残余酶活,远高于野生型的40%。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发现融合后的腈水合酶可形成直径约为25 nm的环状纳米结构,蛋白建模结果显示该环状结构可能为L-NHase的多亚基聚集体,多聚体的形成降低了酶分子的比表面积,有利于稳定性的提高。
刘鹏飞[2](2020)在《Na2O-ZnO-H2O体系溶液结晶动力学与氧化锌分离制备新方法》文中研究说明氧化锌具有优良的催化、热电、压电和光电特性,在传感器、太阳能电池和压敏电阻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重要的基础工业材料。氧化锌材料制备方法可分为固相法、液相法和气相法,存在设备要求高、生产条件苛刻、产量小、能耗大、污染重和成本高等问题。而目前氧化锌资源的工业分离提取方法主要是硫酸浸出,产生大量的危险废弃物,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重。由于锌矿资源基本是经焙烧为氧化锌后浸出,同时二次锌资源也以氧化锌为主,因此,本论文提出采用氢氧化钠溶液直接浸出提取其中的氧化锌得到锌酸钠溶液,通过控制锌酸钠溶液水解结晶过程直接制备氧化锌或氢氧化锌产品,实现氧化锌资源分离及其产品制备一体化的新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介质可循环使用、无副产物、无污染、流程短、能耗低、成本低、易于规模化生产。但是,关于Na2O-ZnO-H2O体系的溶液性质、结晶过程机理及其动力学研究的相关文献报道很少。因此,本论文系统地研究了 Na2O-ZnO-H2O体系中锌酸钠溶液的水解结晶机理和动力学。获得的创新性结果如下:从锌酸钠溶液中水解结晶分别获得了制备氧化锌和氢氧化锌的工艺条件,并基于经典成核理论分析了氧化锌和氢氧化锌的成核和生长机理。同时计算了氧化锌和氢氧化锌在锌酸钠溶液中的界面张力。分析了温度对锌酸钠溶液结构的影响,温度大于等于50℃时,溶液中锌离子以Zn(OH)x2-x(x>3)存在;当温度小于等于35℃时,溶液中锌离子主要以Zn(OH)+和少量的Zn(OH)x2-x(x≥3)存在;深化了对锌酸钠溶液结构的认识,并为锌酸钠溶液水解结晶提供了理论依据。间歇动态法实验测定了锌酸钠溶液水解结晶过程中的动力学数据,并采用矩量变换法通过粒数衡算方程的粒度无关模型进行了动力学数据的研究,得出了氧化锌的成核速率、生长速率以及团聚速率方程。结果表明:锌酸钠溶液水解结晶过程中ZnO的生长机理属于扩散过程和表面反应共同控制;晶体悬浮密度对氧化锌团聚起到促进的作用;ZnO成核速率会随着悬浮密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搅拌速率的增加而增加。研究还发现,温度小于60℃时,杂质硅既能促进锌酸钠溶液的结晶过程,又能抑制锌酸钠溶液的水解结晶过程。同时,杂质硅的存在影响结晶产品的物相。锌酸钠溶液结构分析表明:杂质硅的存在有利于锌元素以Zn(OH)+的形式存在锌酸钠溶液中,而温度大于50℃时该影响较小。锌酸钠溶液的水解结晶过程中,晶种、搅拌速率、过饱和度和温度等工艺参数对锌酸钠溶液结晶的转化率和粒度分布都有较大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60℃时,氢氧化锌晶种对锌酸钠溶液水解结晶率的影响较大;35℃时,氧化锌晶种对锌酸钠溶液水解结晶率的影响较大。50℃时,水解结晶的氧化锌产品粒度分布最窄。实验条件下,搅拌速率小于300 rpm时,搅拌速率对锌酸钠溶液的结晶转化率具有显着的影响。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进一步进行了氢氧化钠溶液浸出湿法炼锌产生的二次资源镍钴渣中氧化锌的实验研究。获得浸出镍钴渣中氧化锌的最佳工艺条件是 120℃、30%NaOH(w/w)、1h、L/S=10:1,锌元素的浸出率可达 96%,而钴元素的浸出率仅4%,实现了锌、钴的高效分离。进一步将浸出的锌酸钠溶液水解结晶,制备了氢氧化锌产品。
毛丽莉[3](2014)在《氧化镁基吸附材料的成型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研究了四种氧化镁基吸附材料:六硅酸镁、海泡石、凹凸棒石、层状氢氧化镁铝的成型和它们对水体污染物亚甲基蓝、氟离子、钴离子和生物柴油中游离脂肪酸的吸附性能,克服了粉末吸附剂流动性大、易堵塞、难回收等缺陷。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冷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热-热重分析仪(TG-DTA)、扫描探针显微镜(AFM)等现代分析仪器和手段对成型前后的吸附材料进行表征,研究了它们的表面形态和分散程度,评价了它们对水体污染物和游离脂肪酸的吸附脱除性能,并通过动力学的讨论,初步探讨了吸附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用焙烧法活化氧化镁基吸附材料,通过吸附性能的考察找出最佳焙烧温度,采用现代分析仪器和多种化学分析手段对活化前后的氧化镁基吸附材料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吸附材料表面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而影响其吸附性能。2.将焙烧后的六硅酸镁、海泡石、凹凸棒石、层状氢氧化镁铝分别与聚醚砜用共混法制备成膜吸附材料,并通过吸附实验得出最佳吸附剂添加量分别为:吸附亚甲基蓝,六硅酸镁添加量为18%;吸附生物柴油中的游离脂肪酸,氧化镁基吸附材料添加量均为18%;吸附钴离子,海泡石添加量为14%,凹凸棒石为18%;吸附氟离子,层状氢氧化镁铝添加量为18%。将焙烧后的六硅酸镁、海泡石、凹凸棒石、层状氢氧化镁铝分别与聚偏氟乙烯用挤出法造粒,制备得到颗粒吸附材料,并通过吸附实验得出合适的吸附剂添加量分别为:吸附亚甲基蓝,六硅酸镁添加量为23%;吸附生物柴油中的游离脂肪酸,氧化镁基吸附材料添加量均为23%;吸附钴离子,海泡石添加量为19%,凹凸棒石为23%。3.对成型吸附材料进行分析和表征,发现这四种氧化镁基吸附剂均匀地分散在成型后的吸附材料中,高分子网络起到固定吸附剂颗粒的作用,随着吸附剂含量的增加,成型吸附剂单位质量的吸附能力也有所变化。4.六硅酸镁成型吸附材料用于吸附亚甲基蓝,考察了吸附时间、温度、污染物初始浓度及吸附剂投加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分别达到亚甲基蓝的最大吸附量为:六硅酸镁膜吸附材料157mg/g,六硅酸镁颗粒吸附材料85mg/g。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均遵循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可用Frendlich吸附等温式描述。5.氧化镁基成型吸附材料用于吸附生物柴油中的游离脂肪酸,在最佳吸附条件下游离脂肪酸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六硅酸镁膜吸附材料:210mg/g,海泡石膜吸附材料:250mg/g,凹凸棒石膜吸附材料:210mg/g,层状氢氧化镁铝膜吸附材料:455mg/g,六硅酸镁颗粒吸附材料:175mg/g,海泡石颗粒吸附材料:185mg/g,凹凸棒石颗粒吸附材料:145mg/g,层状氢氧化镁铝颗粒吸附材料:218mg/g。在实验温度范围内,Freundlich吸附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氧化镁基成型吸附材料对游离脂肪酸的吸附行为。对于六硅酸镁吸附材料,无论是膜状还是颗粒状,伪一级动力学数据都能较好地描述其对游离脂肪酸的吸附;对于层状氢氧化镁铝,无论是膜状还是颗粒状,伪二级动力学数据都能较好地描述其对游离脂肪酸的吸附;海泡石和凹凸棒石的膜吸附材料对游离脂肪酸的吸附均符合伪一级动力学模型,它们的颗粒吸附材料均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对于氧化镁基颗粒吸附材料吸附游离脂肪酸来说,吸附过程主要受颗粒内扩散控制,但颗粒内扩散不是唯一的速率控制步骤。6.考察了海泡石、凹凸棒石的成型吸附材料对水溶液中钴离子的吸附性能,在最佳吸附条件下,钴离子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海泡石膜吸附材料13mg/g,凹凸棒石膜吸附材料12.7mg/g,海泡石颗粒吸附材料16.1mg/g,凹凸棒石颗粒吸附材料12.4mg/g。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能够很好的描述凹凸棒石颗粒吸附材料对钴离子的吸附,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能够很好的描述海泡石膜吸附材料和凹凸棒石膜吸附材料对钴离子的吸附,海泡石颗粒吸附材料吸附过程较为复杂,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式均不适用于描述其吸附行为。伪二级动力学方程能够很好地描述海泡石、凹凸棒石的成型吸附材料对水溶液中钴离子的吸附过程。颗粒内扩散方程的拟合说明颗粒内扩散不是唯一的控速步骤。7.考察了层状氢氧化镁铝膜吸附材料对水溶液中氟离子的吸附性能,发现随着膜吸附材料投加量的增加、时间延长,氟离子的脱除率随之增加。在最佳吸附条件下达到氟离子最大吸附量为2.65mg/g。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能够很好的描述层状氢氧化镁铝膜吸附材料对氟离子的吸附,随着溶液pH值的升高,吸附能力下降。伪二级动力学方程能很好地描述层状氢氧化镁铝膜吸附材料对氟离子的吸附行为。颗粒内扩散方程的拟合说明吸附过程主要受颗粒内扩散控制,但颗粒内扩散不是唯一的速率控制步骤。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氧化镁基吸附材料成型制备的一系列吸附材料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中将有机聚合物作为载体固定吸附材料成型,并应用于生物柴油精制和污染物脱除领域,为粉末状吸附剂的大规模使用提供了新思路。
张永坡[4](2013)在《新型金属钴催化剂催化亚胺与一氧化碳的交替共聚及相关反应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肽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高分子材料,在生命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材料、催化、制药等应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多年以来,多肽的合成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关于多肽的合成也有很多方法,但几乎所有的方法都是以氨基酸为原料,来构建肽的结构。这些传统的合成方法不仅在原子经济性上有很大的不足,产生大量的副产物,而且步骤繁琐,价格昂贵。近些年来,受到烯烃和一氧化碳在金属催化剂的催化下生成聚酮类的高分子聚合物的启发,科学家们便开始尝试用相似结构的亚胺与一氧化碳交替共聚合成多肽高分子材料,而这些研究的关键就是找到一种合适的催化剂。本课题组在2007年曾首次报道了金属钴催化剂成功地催化了亚胺与CO的交替共聚。在此基础上,本文对该催化反应所用的钴催化剂的种类进行拓展,开发出新的具有更好的物理及化学性能的催化剂。同时,还通过原位红外技术对聚合反应所涉及的机理及动力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此外,实现了活性聚合并得到了含有不同肽链结构的嵌段共聚物。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开发出了五种稳定的可以催化亚胺与CO交替共聚的催化剂,其中三种为首次分离得到的酰基四羰基钻化合物,我们对其分别进行了X-ray单晶衍射分析,确定了它们的酰基四羰基钴结构,同时还分离鉴定了它们对应的三苯基膦配位的酰基钻结构并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对比。对几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进行了评价,其中三种催化剂表现出活性聚合的特征,催化脂肪系亚胺与CO共聚得到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都比较窄。特别是第Ⅱ代催化剂44是专门为了解决24在聚合刚开始时的引发问题而设计并合成的,使得该聚合反应真正成为活性聚合。2.利用原位红外技术研究了从烷基钴23到酰基钴24的转化动力学,测定了该反应的热力学参数及动力学参数,利用所得热力学参数解释了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平衡移动现象。测得的动力学活化参数呈现出较低的能垒(17.8Kcal mol-1),表明羰基化反应很容易发生,这对于以后的聚合机理的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利用原位红外技术监测了聚合反应的过程并测定了聚合反应的反应动力学。分别测定了反应对亚胺、CO、催化剂的反应级数及不同反应溶剂中聚合反应的速度及聚合效果,测定了30-80℃范围内各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并运用Eyring方程测定了反应的活化吉布斯自由能为20.4Kcal mol-1。4.通过实验发现24催化的聚合物的分子量随转化率的增加而线性增加,而且可以得到端基功能化的聚合物,判定了该聚合反应已经具备活性聚合的必要条件。接下来进行了嵌段聚合的实验,运用原位红外监测技术通过分批加入单体的方法得到了一条聚合物链中含有不同肽链结构的嵌段共聚物。聚合物的分子量随嵌段数的增加而线性增加,但是分子量分布略宽,主要是由于在聚合的第一阶段存在的引发过程导致的。为了消除引发过程对聚合活性的影响,设计并合成了具有一个聚合物结构单元的第Ⅱ代催化剂44。用原位红外监测44催化亚胺与CO的交替共聚反应发现已经完全没有了引发过程。得到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都是比较窄的,特别是得到的嵌段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也是很窄的,而且聚合物的分子量更接近于理论分子量。所以可以认为最终我们实现了该新型聚合反应的活性聚合并得到了嵌段聚合物。利用化合物44进行了聚合物端基的研究。结果表明44可以很容易的与苄胺、甲醇、水等亲核试剂反应,生成相应的酰胺、酯和羧酸化合物,在此指导下又得到了端基分别为酯基及羧基的端基功能化的多肽聚合物。我们还分离得到了44缓慢分解生成的产物49,化合物49的五元环的恶唑烷酮结构对我们进一步完善聚合反应的机理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最终在结合之前所有的实验现象并参考本课题组理论计算的结果的基础上,确定了整个聚合反应过程的反应机理。
王聪彩[5](2014)在《UPR的固化动力学及固化树脂结构表征》文中指出不饱和聚酯树脂(UPR)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热固性树脂之一,其固化过程对固化产品的结构与性能及其成型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固化树脂交联网链的序列结构和固化动力学对于深入理解交联网链的结构特性、改善固化工艺有着重要意义。本论文中通过非等温DSC法研究了以钴盐或铜盐为促进剂时过氧化甲乙酮(MEKP)引发UPR的固化过程动力学。首先将商用过氧化甲乙酮溶液(M-50)分离获得了其单倍体(T4)和双倍体(T3)组分,采用动态DSC法研究了M-50、T4和T3与异辛酸钴在不同升温速率下引发UPR固化的动力学,并采用Kissinger法、极值FWO法,微分FWO法、Friedman法和Starink法计算了各固化体系的表观活化能。结果表明,与异辛酸钴共同引发UPR聚合时,T3体系的反应活化能明显高于T4和M-50体系,而后两者的反应活化能比较接近。然后采用对比转化速率方法分析了UPR非等温固化过程中的自由基聚合动力学特性,及出现双峰现象的原因。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发现,在非等温UPR固化过程中同样表现出凝胶化效应和玻璃化效应;非等温DSC法研究UPR固化过程时双峰中产生前峰的主要原因是反应前期高单体浓度,后一峰则来自于中等转化率时引发剂的热分解和凝胶化效应的协同作用,但其对应的固化程度大小与树脂固化反应温度和引发剂活性有关,因此可通过多组分引发剂的复配来调控这一固化速率的分布均匀性。通过实验数据分析还表明,采用对比转化速率法来表述非等温UPR固化过程更能体现其宏观动力学特性。本论文还采用降解的方法将固化树脂去交联化,获得了含有交联网链信息的线型聚合物,并采用13C NMR技术分析了交联网链中聚苯乙烯链段的序列结构及苯乙烯单元的序列分布,建立了一种研究固化树脂结构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树脂固化反应过程中,UP双键的转化率高于苯乙烯的转化率,且苯乙烯与UP双键的反应并不是严格的交替聚合,而更倾向于自由基无规共聚反应。
李思奇[6](2020)在《基于铁、钴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新型纳米酶设计和生化分析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纳米酶是指具有类酶催化活性的纳米材料,其通常具有稳定性好、结构多样、成本低廉等优点。在过去这些年,纳米酶作为天然酶的理想替代物之一,在化学传感、药物诊疗、环境治理、工业催化等领域都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发展时间还较短,目前已报道的纳米酶大多仍面临催化活性低、底物亲和力差、催化机理不明、应用模式单一等缺点,因此,对于新型纳米酶的开发和应用研究仍吸引着广泛的注意。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类由金属离子/团簇与有机配体自组装形成的多孔晶体材料,受益于其超高的比表面积、独特的化学组分、规律的结构排布等优势,其在过去二十多年迅速发展成一种新兴热点材料。考虑到MOFs含有的过渡金属节点(如Fe、Co)可以直接或经过特定处理衍生出丰富的催化活性位点,其多样的结构和较大的孔隙又有利于底物的传输与富集,我们认为基于MOFs的材料在新型模拟酶的构建和应用方面有着巨大的研究潜力。但相较于MOFs在其他领域如火如荼的研究,关于其纳米酶性质的开发目前仍非常有限,且大多研究并不深入。为了完善这方面的研究,本文中我们致力于关注基于Fe、Co的MOF及其衍生物,构建相关的新型模拟酶材料,系统探究其模拟酶性质以及拓展其在分析检测中的应用潜力。总体上,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检索相关文献,我们首先归纳总结了纳米酶的分类以及常用材料;然后阐述了基于MOFs的材料作为纳米酶的潜力,并从材料构建和生化分析应用两方面对其当前研究现状进行概述;最后,结合基于MOFs纳米酶的优势和纳米酶当前面对的挑战,阐明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意义。第二章:我们利用MOF独特的多功能特性构建了新型的比率荧光探针用于酸性磷酸酶(ACP)的活性检测。在此章节中,我们发现NH2-MIL-101(Fe)受益于结构中氨基有机配体的存在,能在456 nm处发射蓝色荧光(F456);同时,其结构中的Fe基金属节点又使其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活性,能催化H2O2氧化酶联底物OPD,在556 nm处产生黄色荧光(F556),而新产生的F556由于内率效应又将逐渐猝灭F456。故在NH2-MIL-101催化OPD氧化的过程中,这样一对相反的荧光信号正好可以被用来设计新型的比率荧光探针。如果将焦磷酸根(PPi)引入NH2-MIL-101/H2O2/OPD系统,PPi将会与NH2-MIL-101(Fe)中的金属位点配位抑制其类过氧化物酶活性,进而抑制OPD的氧化使F556降低F456升高;但如果同时引入酸性磷酸酶(ACP),PPi则会被水解,故NH2-MIL-101(Fe)类过氧化物酶活性恢复,OPD的氧化恢复,F556升高F456降低。基于上述可逆的作用机理,以PPi作为中间体,NH2-MIL-101/H2O2/OPD系统可成功应用于ACP的活性检测。实验结果表明,F556/F456的数值与ACP的浓度在0.01-30 U/L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且对ACP活性的检出限为0.005 U/L。这是比率荧光探针首次被设计用于ACP的活性检测,这个检测效果也比大多数之前报道的ACP检测方法更灵敏,选择性实验和在人血清中的回收实验都证明了此方法适用性良好。第三章:我们选取NH2-Co-MOF为前体,通过在N2氛围中一步式碳化的方式,制备了钴和碳的复合材料C-Co-MOF。热重、SEM、红外、XRD、XPS等材料表征表明,在高温碳化过程中,MOF前体将同时作为牺牲模板和碳源,在基本保持原有形貌的同时,其含有的有机配体将直接碳化形成异原子掺杂的多孔碳,而其含有的金属节点将被还原为Co纳米颗粒。实验证明C-Co-MOF具有良好的类氧化酶催化活性,可以在无需H2O2的条件下,直接催化空气中的O2氧化不同酶联底物。以OPD作为荧光底物,通过青霉胺(D-pen)上巯基对氧化态底物的还原作用,C-Co-MOF可以被用来定量检测青霉胺浓度。其线性范围为0.1-50μM,检出限为0.05μM。与其他青霉胺检测方法比较,此方法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进一步实验证明,该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可无需纯化直接测定药片中青霉胺含量,检测结果可靠,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第四章:在上一章基础之上,我们选取了含N量更为丰富、热稳定性更好的沸石咪唑酯骨架结构材料ZIF-67为前体,高温碳化制备了Co、N共掺杂的高效类氧化酶材料Co,N-HPC。在高温碳化过程中,ZIF-67超高比表面积得以部分保留,结构中丰富的含氮有机配体作为碳源和氮源在热解过程中形成具有多级空隙结构的N掺杂缺陷碳网;同时,其结构中规整排布的Co离子在高温中被原位还原为均匀的纳米颗粒,镶嵌在N掺的缺陷碳网中,提供可利用的催化活性位点。在与不同酶联显色底物混合时,Co,N-HPC均可在没有H2O2存在的条件下快速催化底物氧化显色。活性氧种类测量结果表明,单线态氧(1O2)和超氧自由基(O2·-)是此催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自由基。利用谷胱甘肽(GSH)可以抑制TMB氧化的特性,我们设计了基于Co,N-HPC的比色传感器用于GSH的定量检测。其检测线性范围为0.05-30μM,检出限为36 nM。与大部分已报导的GSH检测方法相比,这个检测方法更灵敏、方便,且可快速通过反应溶液颜色裸眼粗略判断含量。实际样实验证明此检测方法被证明可成功应用于人血清中GSH的直接检测和加标回收检测。第五章:次级金属掺杂被认为是改善纳米材料催化活性有效途径之一,在本章中,我们通过离子辅助溶剂热反应以及低温煅烧的方法,以MOF为前体制备了一系列Co基双金属纳米笼材料(C-CoM-HNC,M=Ni,Mn,Cu,Zn)。经表征,这些C-CoM-HNC与其单金属对应物C-Co-HNC具有相似的形貌以及晶体结构,但是其类氧化酶活性却有明显差异。其中,Cu掺杂产生的C-CoCu-HNCs活性最佳,其动力学参数Km仅为C-Co-HNC的五分之一,而Vmax却是C-Co-HNC的5.3倍,说明Cu掺杂既大大提高了材料对TMB的亲和能力,又明显改善了材料对底物的催化效率。基于C-CoCu-HNC这种出色的类氧化酶催化活性,联合乙酰胆碱酯酶(AChE)可以水解特定胆碱底物产生还原性的硫代胆碱抑制TMB氧化的特性,我们通过多级酶联反应构建了AChE活性检测的新型比色方法。其检测线性范围为0.0001-1 U/L,检出限低至0.1 mU/L,并且可以直接用于人血液中AChE活性的检测,结果可靠,具有临床诊断的实际应用潜力。在此基础上,我们将C-CoM-HNC应用于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有机污染物(RhB),其活性表现与前面类氧化酶活性一致,其中C-CoCu-HNC还具有较宽的pH适用性且能在重复使用8次以内保持很高的催化能力。进一步的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表明,和C-Co-HNC相比,Cu掺杂的材料会与O2/PMS连接更紧密,吸附能更负,并且材料自身的d能带中心向正移动。这些变化将有利于O2/PMS在C-CoCu-HNC表面的吸附和解离,从而使C-CoCu-HNC表现出更高的类氧化酶催化活性。总的来说,本章工作不仅构建了一种AChE临床诊断的可靠检测方法,也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为开发更高催化活性的新型纳米酶提供了一些有用线索。第六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王震[7](2020)在《非均相催化剂活化过一硫酸盐去除水中典型氯代烃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氯代烃具有极强的毒性,在环境中难以自然降解,因此,氯代烃污染的修复一直是环境工程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次研究制备了纳米CoFe2O4、碳纳米管负载CoFe2O4(CNTs-CoFe2O4)和氮硫共掺杂石墨烯负载CoFe2O4(ns/GO-CoFe2O4)三种非均相钴系催化剂,对比研究了三种催化剂活化过一硫酸盐(PMS)对三氯乙烯的降解效果;针对难以氧化降解的四氯化碳,构建了以活化PMS为基础,添加HCOONa作为电子供体的还原体系。主要结论如下所示:(1)催化剂表征结果显示:纳米CoFe2O4存在明显的团聚,颗粒粒径在150-200 nm之间,比表面积为12.83 m2/g,CNTs-CoFe2O4和ns/GO-CoFe2O4改善了团聚问题,减小了颗粒的粒径(50-150 nm),增大了比表面积(45.68和60.12m2/g);三种材料呈现典型的尖晶石特征,所有元素在材料中所占比例均与预设值类似。(2)在pH=11时,三种催化剂活化PMS对三氯乙烯降解效果最佳,强酸(pH≤3)和强碱(pH≥13)会抑制降解效果;温度的升高、催化剂投加量和PMS浓度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促进体系对TCE的降解,然而过多的催化剂投加量和PMS浓度将会对整个反应体系产生负面影响;所有条件下TCE的降解过程可用伪一级动力学拟合。(3)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随回用次数的增加出现轻微下降;在中性条件下,CoFe2O4中钴离子的溶出量约为0.32 mg/L,CNTs-CoFe2O4和ns/GO-CoFe2O4中钴溶出量更低(0.21和0.023 mg/L),酸性条件(pH=3)会略微增大离子的溶出。(4)自由基鉴定显示,·OH和SO4·-是三种催化剂活化PMS体系降解TCE的主要活性物质,其中·OH的贡献率最大。三氯乙烯脱氯过程中有少量中间产物的产生,最终产物为CO2、H2O和Cl-。(5)ns/GO-CoFe2O4活化PMS协同HCOONa体系在360 min内对1 mg/L四氯化碳去除率为87.7%。其降解率随温度的升高、催化剂投加量和PMS浓度的增加而增大;HCOONa浓度的增加可在一定范围内促进四氯化碳的降解,过多的HCOONa会产生负面影响;该体系对四氯化碳降解的最佳pH范围是5-9,CO2·-是该体系下实现四氯化碳降解的主要活性物质。
辛云涛[8](2014)在《含钴溶液臭氧氧化沉淀及其在冶金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摘要:钴冶炼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钴的分离和富集,常用的方法有氧化沉淀法。氧化沉淀法具有操作简单、流程短等优点。本文以臭氧作为氧化剂,氧化沉淀溶液中的钴离子,系统研究臭氧氧化沉钴反应过程机理,并研究了其在冶炼过程中的应用。主要结论如下:(1)对单一硫酸钴溶液进行臭氧氧化沉钴过程研究,表明沉淀产物为CoOOH。对CoOOH进行相关热力学性质研究得到CoOOH的摩尔热容Cp以及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ΔfG(?)m(-382.099kJ·mol-1)和CoOOH的溶解平衡图。Cp(CoOOH)=-140.8×T-1.055x109xT-2+0.1332×T2+4.237×104(J/mol-K)(2)对单一硫酸钴溶液进行臭氧氧化沉钻动力学研究,建立了本反应过程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本反应过程的表观活化能为383J-mol-1,说明本反应过程的控制步骤为传质过程控制;臭氧浓度、气体流量、搅拌速度、溶液pH值(即OH"浓度)对沉钴速率的影响呈线性相关,钴离子浓度和反应温度对除钴速率基本无影响;反应过程的氧化作用是直接氧化和间接氧化共同作用的结果。(3)开展了从富钴粗铜精炼渣浸出液中臭氧氧化沉淀回收钴的研究,表明臭氧氧化沉淀法可用来进行简单多金属溶液中钴金属离子的分离和富集。铜锌以吸附和夹杂损失形式存在于沉淀物中,通过酸洗可以洗去附着在沉淀产物表面的铜锌。(4)研究了两段臭氧氧化法处理钴渣浸出液,实现了溶液中锰钴的有效分离和富集。当溶液pH值大于3.5时,可以得到钻含量小于20mg/L的沉钴后液;当溶液稀释一倍时(即锌离子浓度57.65g/L),溶液pH值小于3.5时,可以得到钻品位大于38%的钴沉淀物;钴沉淀物中的锌以硫酸锌、氢氧化锌和碱式硫酸锌的形式存在。
杨华[9](2013)在《硅镁胶的制备表征及其吸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水苦卤中含有丰富的镁盐,大量镁盐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利用,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所以苦卤镁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是苦卤化学资源综合利用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还能为镁盐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提供新领域。本论文以氯化镁、硫酸镁、九水硅酸钠和水玻璃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水热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镁硅摩尔比的硅镁胶多孔吸附材料;通过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能谱仪、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等现代分析仪器和多种化学分析手段,研究了硅镁胶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表面活性基团、结构形貌、表面酸碱性和稳定性等;考察了硅镁胶对水溶液中染料、重金属离子和磷酸根离子的吸附性能,并研究了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原理,初步探讨了硅镁胶的吸附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水热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镁硅摩尔比的硅镁胶多孔吸附材料,以亚甲基蓝作为评价硅镁胶吸附能力的目标对象,系统地研究了反应物浓度、时间、水热温度等因素对硅镁胶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物料添加顺序、反应物浓度、硅酸钠溶液pH值、Mg/Si摩尔比、镁源和硅源、水热温度等都会影响硅镁胶的吸附性能。硅镁胶的最佳合成条件是:反应物浓度为1mol·L-1、Mg/Si摩尔比为1:1、pH值在10-12之间、水热温度为120℃。2.采用现代分析仪器和多种化学分析手段对硅镁胶多孔吸附材料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氮气吸附脱附曲线都属于经典的IV型,具有明显的滞后环,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硅镁胶的比表面积介于202.49-494.19m2·g-1之间,平均孔径介于2-5nm;水热法制备的硅镁胶的比表面积可达576.38m2·g1,焙烧对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影响很大;FT-IR分析表明硅镁胶表面含有丰富的硅羟基(Si-OH)和镁氧基(MgO);硅镁胶衍射图谱中出现三个非晶衍射峰,表明具有非晶态的晶相结构;SEM分析表明,硅镁胶都是无定型结构,颗粒分散性好,颗粒间易聚集;硅镁胶表面酸碱性和化学稳定性实验表明,硅镁胶具有很好的缓冲作用和化学稳定性。3.亚甲基蓝评价硅镁胶的吸附性能表明不同镁硅摩尔比的硅镁胶的吸附性能不同,R-MS-Cl-1的吸附性能最好;水热条件下制备的硅镁胶的吸附性能均较好,水热温度对不同镁硅摩尔比的硅镁胶的吸附影响较大。根据硅镁胶对不同性质的污染物的吸附性能不同,考察了污染物的浓度、硅镁胶的用量、溶液pH值、吸附时间和温度等对硅镁胶吸附性能的影响。4.分别选用亚甲基蓝、弱酸性红2R、碱性棕和直接冻黄G为染料吸附对象,研究了不同种类的硅镁胶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四种染料在硅镁胶上的脱除率随着投加量增加而增大,溶液pH值对脱色率影响不大。吸附热力学研究表明,Langmuir吸附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硅镁胶对各种染料的吸附,且吸附为优惠吸附;吸附自由能变△G<0,表明吸附过程是自发进行的不可逆过程;吸附焓变△H>0表明吸附过程为吸热反应,△H值较小,说明吸附过程为物理吸附,升高温度有利于吸附进行。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伪二级动力学方程能够很好描述硅镁胶对各种染料的吸附,吸附平衡在很短时间内完成;颗粒内扩散不是唯一的控速步,整个吸附过程由快速吸附阶段、逐渐吸附阶段和吸附平衡阶段三个吸附阶段完成。5. H-MS-C1-2对磷酸根吸附的最佳条件是吸附剂用量为2g·L-1,磷酸根浓度为50mg·L-1,溶液pH值对磷酸根的吸附影响不大,平衡吸附量为41mg·g-1; 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和伪二级动力学模型都能很好地描述H-MS-Cl-2对磷酸根的吸附行为,吸附速率常数k2随着吸附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吸附过程的ΔG<0, ΔH>0, ΔS>0,表明吸附是自发进行的吸热的物理吸附过程,磷酸根和硅镁胶的作用力较弱。6. R-MS-Cl-1对Ni2+和CO2+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能,吸附平衡时间在1.5-2h,溶液pH为5时R-MS-Cl-1对两种离子都有很好的脱除效果;伪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够描述R-MS-Cl-1对两种离子的吸附行为,真实地反映出硅镁胶对两种离子的吸附机理;不同温度下的吸附是自发进行的不可逆过程,△H值介于4.67-35.1kJ·mol-1范围,说明吸附过程为物理吸附。本论文立足于自然界中具有高吸附性能的富镁硅酸盐矿物和卤水中丰富的镁资源,通过溶胶-凝胶和水热两种方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镁硅摩尔比的硅镁胶多孔吸附材料,并应用于水溶液中染料(亚甲基蓝、弱酸性红2R、碱性棕和直接冻黄G)、重金属离子(Ni2+和Co2+)和磷酸根离子的吸附脱除研究。本研究既得到了一类在环境治理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明显的环境效益的新型吸附材料,又为卤水中镁盐的大规模利用提供了新领域。因此,该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意义,还具有潜在的实用价值和明显的环境效益。
李倩[10](2013)在《富钴和富硒物料湿法处理工艺及理论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钴、硒的广泛应用,需求量急剧增加。而我国钴、硒资源相对匮乏,如何从复杂二次资源中提高回收率已迫在眉睫。湿法冶金因具有选择性好和能耗低等优点,已成为回收钴、硒的主要工艺。同时在实际生产模拟及优化工艺过程中建立准确可靠的控制对象模型具有重要意义,但实际收入项和支出项的比较、模型设计参数的合理计算以及终点成分的预测仍是难点。本文针对富钴和富硒物料的特性,深入进行湿法处理过程中的热力学、动力学分析和优化工艺实验设计等研究,构建了湿法处理两种物料过程中的有价元素分配模型,对有价元素的具体走向及分布状况进行分析,为该类湿法工艺开发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结论如下:系统分析了富钻物料和富硒物料湿法处理过程的热力学。硫酸浸出富钻物料中的金属氧化物反应趋势为:MnO>CoO>NiO> ZnO>Cd2O3> CuO> Fe2O3;控制pH值和温度可实现优先沉铜;沉锰铁过程中,过硫酸钠优先氧化铁,可实现锰、铁的选择性沉淀;提高pH值和温度,有利于钴的沉淀回收。煤油脱除富硒物料中的单质硫,温度应达到95℃以上;提高pH值和温度,有利于硒的氧化浸出;亚硫酸钠还原过程中,溶液初始酸度越大,亚硫酸钠还原硒的趋势越大,越有利于硒的还原析出。系统研究了富钻物料和富硒物料湿法处理优化工艺。硫酸浸出富钴物料,Co、Zn、Cd、Ni、Cu、Mn、Fe和Pb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7.99%、91.79%、96.20%、87.31%、91.20%、89.19%、67.09%和0.14%;硫化钠除铜,Cu的沉淀率达到99.93%;过硫酸钠氧化水解沉锰铁,Mn和Fe的浓度分别降至0.0005g/L和0.0018g/L;过硫酸钠沉钴,Co的沉淀率达到99.81%,沉钴产品为CoO(OH)(羟基氧化钴),Co含量高达45.56%。整个富钴物料处理工艺过程中,Cu、Mn、Fe和Co的直收率分别为88.58%、89.09%、70.01%和93.58%。煤油脱硫富硒物料,单质硫的脱除率达到97.8%;氧化酸浸脱硫富硒物料,Se和Fe的浸出率分别为97.76%和12.20%;亚硫酸钠还原沉硒,Se的还原率为99.7%,沉硒产品为单质Se,其含量高达99.63%。整个富硒物料处理工艺过程中,S、Fe和Se的直收率为97.8%、92.84%和98.46%。系统研究了酸浸富钴物料和富硒物料的动力学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富钴物料中Co、Zn和Cu的浸出反应为未反应收缩核扩散控制过程,三者有较强的关联性。Co、Zn和Cu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1.69kJ/mol、6.69kJ/mol和5.98kJ/mol,化学反应级数分别为0.74、0.41和0.32;粒度级数分别为-1.44、-1.04和-0.84;Co、Zn和Cu的浸出动力学方程分别为:富硒物料中Se的浸出反应为化学反应控制过程,Fe的浸出曲线不符合化学反应控制模型,两者关联性不强。Se的表观活化能为39.50kJ/mol,化学反应级数n1为0.15,化学反应级数n2为0.95,粒度级数为-0.16。Se的浸出动力学方程为:构建了富钴和富硒物料在湿法处理过程中的有价元素分配模型,模型预测的整体分配质量和整体分配比例可以定量预估实验结果,表明有价元素分配模型可用于该类湿法工艺模拟优化控制;有价元素在富钴和富硒物料湿法处理过程中的具体分配走向如下:富钴物料中已回收铜、锰、铁、钻元素的单步工序回收率和直收率分别为99.93%和89.36%、99.95%和89.89%、99.69%和70.16%、99.98%和95.38%,铅元素均为99.88%。铅、铜、锰、铁和钴的分配比例分别为99.88%、89.36%、89.85%、70.16%和95.38%。未回收的95.66%的锌、93.35%的镉和85.80%的镍存于沉钻后液中,10.74%的镍进入到硫酸浸出渣中。富硒物料中已回收铁、硒元素的单步工序回收率和直收率分别为93.03%和92.78%、99.93%和98.05%,硫元素均为99.90%,铁、硒和硫的分配比例分别为92.77%、98.06%和98.06%。本论文图153幅,表61个,参考文献303篇。
二、Kinetic Determination of Cobalt(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Kinetic Determination of Cobalt(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半理性设计的腈水合酶底物选择性及热稳定性的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腈类与酰胺类化合物 |
1.1.1 腈类化合物的自然分布与降解 |
1.1.2 酰胺类化合物的工业生产 |
1.1.3 酰胺类化合物的绿色合成 |
1.2 腈水合酶概述 |
1.2.1 腈水合酶的分布 |
1.2.2 腈水合酶的种类及基因型 |
1.3 腈水合酶的翻译后修饰 |
1.3.1 腈水合酶的调控蛋白 |
1.3.2 亚基交换伴随子 |
1.3.3 金属伴随子 |
1.4 腈水合酶的催化机理 |
1.5 腈水合酶的理化性质 |
1.5.1 腈水合酶的区域选择性 |
1.5.2 腈水合酶的对映选择性 |
1.5.3 腈水合酶的热稳定性 |
1.6 酶的半理性改造方法 |
1.6.1 蛋白质的同源建模 |
1.6.2 小分子与蛋白质的对接 |
1.6.3 分子动力学模拟及拉伸分子动力学 |
1.7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7.1 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7.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序列比对改造腈水合酶对于多氰基腈类底物的区域选择性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用菌株及载体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实验仪器 |
2.2.4 培养基及菌体生长诱导条件 |
2.2.5 突变体构建 |
2.2.6 腈水合酶的纯化 |
2.2.7 腈水合酶酶浓度测定 |
2.2.8 腈水合酶区域选择性测定方法 |
2.2.9 液质联用测定3-氰基丙酰胺 |
2.2.10 圆二色谱测定方法 |
2.2.11 计算机半理性设计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来源的野生型腈水合酶催化脂肪族及芳香族二腈的区域选择性 |
2.3.2 不同来源的腈水合酶序列比对及小型突变库的构建 |
2.3.3 腈水合酶突变体对于二腈类底物的区域选择性 |
2.3.4 腈水合酶区域选择性差异的机制探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分子对接改造腈水合酶对于多氰基腈类底物的区域选择性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用菌株及载体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仪器 |
3.2.4 培养基及菌体生长诱导条件 |
3.2.5 突变体构建 |
3.2.6 腈水合酶的纯化 |
3.2.7 腈水合酶酶浓度测定 |
3.2.8 腈水合酶区域选择性测定方法 |
3.2.9 计算机半理性设计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腈水合酶底物结合口袋氨基酸的确定 |
3.3.2 腈水合酶突变库的构建与正向突变的筛选 |
3.3.3 腈水合酶突变体的动力学常数测定 |
3.3.4 野生型腈水合酶及其突变体的区域选择性机制探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拉伸分子动力学模拟改造腈水合酶对于外消旋腈类底物的对映选择性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用菌株及载体 |
4.2.2 实验试剂 |
4.2.3 实验仪器 |
4.2.4 培养基及菌体生长诱导条件 |
4.2.5 突变体构建 |
4.2.6 腈水合酶的纯化 |
4.2.7 腈水合酶酶浓度测定 |
4.2.8 腈水合酶对映选择性测定方法 |
4.2.9 圆二色谱测定方法 |
4.2.10 计算机半理性设计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腈水合酶与外消旋扁桃腈的分子对接 |
4.3.2 拉伸分子动力学模拟精确选取突变位点 |
4.3.3 定点饱和突变及正向突变体的筛选 |
4.3.4 野生型L-NHase及其βF37H突变体的酶促反应动力学常数 |
4.3.5 野生型L-NHase及其βF37H突变体的结构分析 |
4.3.6 野生型L-NHase及其βF37H突变体的门闩效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蛋白质融合提高腈水合酶热稳定性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用菌株及载体 |
5.2.2 实验试剂 |
5.2.3 实验仪器 |
5.2.4 培养基及菌体生长诱导条件 |
5.2.5 突变体构建 |
5.2.6 腈水合酶的纯化 |
5.2.7 腈水合酶酶浓度测定 |
5.2.8 腈水合酶酶活测定 |
5.2.9 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制备方法 |
5.2.10 计算机半理性设计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加帽蛋白TERM的结构模拟 |
5.3.2 加帽蛋白TERM引导腈水合酶多聚化 |
5.3.3 多聚化腈水合酶的热稳定性及酶活测定 |
5.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Na2O-ZnO-H2O体系溶液结晶动力学与氧化锌分离制备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工业氧化锌分离提取方法 |
1.1.1 酸法 |
1.1.2 氨法 |
1.1.3 氢氧化钠法 |
1.2 氧化锌的性质及其制备方法 |
1.2.1 氧化锌的性质和用途 |
1.2.2 氧化锌的制备方法 |
1.2.2.1 固相法 |
1.2.2.2 液相法 |
1.2.2.3 气相法 |
1.3 锌酸钠溶液结构与水解结晶 |
1.3.1 锌酸钠溶液结构 |
1.3.2 锌酸钠溶液水解结晶 |
1.4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锌酸钠溶液初级成核及溶液结构研究 |
2.1 引言 |
2.2 理论基础 |
2.2.1 晶体成核 |
2.2.1.1 初级成核 |
2.2.1.2 二次成核 |
2.2.2 结晶诱导期 |
2.3 实验部分 |
2.3.1 实验试剂与装置 |
2.3.2 实验方法 |
2.3.2.1 诱导期的测定 |
2.3.2.2 平衡溶液的测定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固液平衡数据测定 |
2.4.2 诱导期 |
2.4.3 晶体物相和形貌分析 |
2.4.4 界面张力 |
2.4.5 晶体生长机理 |
2.4.6 锌酸钠溶液结构分析 |
2.5 小结 |
第3章 锌酸钠溶液结晶动力学研究 |
3.1 引言 |
3.2 晶体生长速率 |
3.3 晶体的团聚 |
3.3.1 团聚的原理 |
3.3.2 团聚因子 |
3.4 晶体的破裂 |
3.5 实验部分 |
3.5.1 实验试剂与装置 |
3.5.2 实验方法 |
3.6 结果与讨论 |
3.6.1 实验数据的测定 |
3.6.2 晶体的晶相和形貌 |
3.6.3 晶体粒度分布 |
3.6.4 粒数密度分布曲线 |
3.6.5 动力学方程的模拟 |
3.6.5.1 动力学参数的计算 |
3.6.5.2 生长速率的模拟 |
3.6.5.3 成核速率的模拟 |
3.6.5.4 团聚因子的模拟 |
3.7 小结 |
第4章 锌酸钠溶液水解结晶过程中杂质硅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装置 |
4.2.2 实验方法和分析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无晶种 |
4.3.2 氧化锌晶种 |
4.3.2.1 不同温度时杂质硅对锌酸钠溶液结晶过程的影响 |
4.3.2.2 硅浓度对锌酸钠溶液结晶过程的影响 |
4.3.3 氢氧化锌晶种 |
4.3.3.1 不同温度时杂质硅对锌酸钠溶液结晶过程的影响 |
4.3.3.2 硅浓度对锌酸钠溶液结晶过程的影响 |
4.3.4 机理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锌酸钠溶液结晶工艺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与装置 |
5.2.2 实验方法和分析方法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晶种对锌酸钠溶液结晶过程的影响 |
5.3.1.1 低初始锌酸钠溶液 |
5.3.1.2 高初始锌酸钠溶液 |
5.3.2 搅拌速率对锌酸钠溶液结晶过程的影响 |
5.3.3 过饱和度对锌酸钠溶液结晶过程的影响 |
5.3.4 晶种浓度对锌酸钠溶液结晶过程的影响 |
5.3.5 温度对锌酸钠溶液结晶过程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6章 镍钴渣中氧化锌的分离与产品制备 |
6.1 镍钴渣分离方法概述 |
6.1.1 选择性浸出法 |
6.1.2 氧化沉淀法 |
6.1.3 β-萘酚沉钴法 |
6.1.4 溶剂萃取法 |
6.1.5 氨-硫酸铵法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原料与装置 |
6.2.2 镍钴渣组成和物相分析 |
6.2.3 实验方法和分析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反应时间对浸出率的影响 |
6.3.2 温度对浸出率的影响 |
6.3.3 氢氧化钠浓度对浸出率的影响 |
6.3.4 液固比对浸出率的影响 |
6.3.5 氢氧化锌的制备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符号表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3)氧化镁基吸附材料的成型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氧化镁基吸附材料 |
1.1.1 六硅酸镁 |
1.1.2 天然硅酸镁矿物—凹凸棒石和海泡石 |
1.1.3 层状氢氧化镁铝 |
1.2 成型技术 |
1.2.1 挤出成型造粒 |
1.2.2 有机-无机膜吸附材料 |
1.2.2.1 有机-无机膜吸附材料的分类 |
1.2.2.2 有机-无机膜吸附材料的制备 |
1.2.2.3 有机-无机膜吸附材料的应用 |
1.3 生物柴油中游离脂肪酸的脱除 |
1.3.1 背景介绍 |
1.3.2 生物柴油的纯化 |
1.4 吸附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
1.4.1 染料污染 |
1.4.2 重金属离子污染 |
1.4.3 氟离子污染 |
1.5 论文研究目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和选题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氧化镁基吸附材料的成型方法 |
2.3.1 氧化镁基膜吸附材料的制备 |
2.3.2 氧化镁基颗粒吸附材料的制备 |
2.4 氧化镁基成型吸附材料表征方法 |
2.4.1 红外光谱分析 |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2.4.3 扫描探针显微镜分析 |
2.4.4 差热-热重分析 |
2.5 吸附实验 |
2.5.1 吸附时间的影响 |
2.5.2 吸附剂投加量的影响 |
2.5.3 初始浓度的影响 |
2.5.4 溶液初始 pH 值的影响 |
2.5.5 吸附温度的影响 |
2.6 吸附质的分析方法 |
2.6.1 亚甲基蓝浓度测定 |
2.6.2 钴离子浓度测定 |
2.6.3 氟离子浓度测定 |
2.6.4 游离脂肪酸的分析方法 |
2.7 吸附机理和模型 |
2.7.1 吸附机理 |
2.7.2 吸附模型 |
3 氧化镁基吸附材料的焙烧活化 |
3.1 氧化镁基吸附材料的活化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氧化镁基吸附材料焙烧活化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3.2.2 不同焙烧活化温度氧化镁基吸附材料的表征 |
3.3 本章小结 |
4 氧化镁基膜吸附材料的制备 |
4.1 共混法制备的原理和方法 |
4.1.1 制备原理 |
4.1.2 制备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氧化镁基膜吸附材料的吸附性能评价 |
4.2.2 氧化镁基吸附材料添加量对膜吸附材料吸附性能的影响 |
4.2.3 氧化镁基膜吸附材料的表征 |
4.3 本章小结 |
5 氧化镁基颗粒吸附材料的制备 |
5.1 挤出成型的原理和方法 |
5.1.1 制备原理 |
5.1.2 制备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氧化镁基吸附材料添加量对颗粒吸附材料吸附性能的影响 |
5.2.2 氧化镁基颗粒吸附材料的表征 |
5.3 本章小结 |
6 六硅酸镁膜/颗粒吸附剂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 |
6.1 亚甲基蓝性质及标准曲线 |
6.1.2 亚甲基蓝标准曲线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吸附剂投加量的影响 |
6.2.2 初始浓度的影响 |
6.2.3 吸附时间的影响 |
6.2.4 吸附温度的影响 |
6.2.5 吸附等温线 |
6.2.6 吸附动力学 |
6.3 染料吸附机理探讨 |
6.4 本章小结 |
7 氧化镁基膜/颗粒吸附材料对生物柴油中游离脂肪酸的吸附 |
7.1 引言 |
7.2 结果与讨论 |
7.2.1 吸附剂投加量的影响 |
7.2.2 吸附时间的影响 |
7.2.3 吸附温度的影响 |
7.2.4 吸附等温线 |
7.2.5 吸附动力学 |
7.3 本章小结 |
8 海泡石、凹凸棒石的膜/颗粒吸附材料对钴离子的吸附性能 |
8.1 钴离子标准曲线 |
8.2 结果与讨论 |
8.2.1 吸附剂投加量的影响 |
8.2.2 吸附时间的影响 |
8.2.3 初始浓度的影响 |
8.2.4 吸附温度的影响 |
8.2.5 吸附等温线 |
8.2.6 吸附动力学 |
8.3 本章小结 |
9 层状氢氧化镁铝膜吸附材料对氟离子的吸附性能 |
9.1 氟离子标准曲线 |
9.2 结果与讨论 |
9.2.1 吸附剂投加量的影响 |
9.2.2 初始 pH 值的影响 |
9.2.3 吸附时间的影响 |
9.2.4 初始浓度的影响 |
9.2.5 吸附温度的影响 |
9.2.6 吸附等温线 |
9.2.7 吸附动力学 |
9.3 本章小结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结论 |
10.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4)新型金属钴催化剂催化亚胺与一氧化碳的交替共聚及相关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金属催化合成多肽的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烷基和酰基四羰基钻的合成及性质 |
1.2.1 甲基四羰基钴及乙酰基四羰基钴 |
1.2.2 苄基四羰基钴及苯乙酰基四羰基钴 |
1.2.3 乙氧羰基甲基四羰基钴 |
1.2.4 邻苯二甲酰亚胺基甲基四羰基钴及对应的乙酰基四羰基钴 |
1.2.5 苯氧基亚甲基四羰基钴及对应的酰基四羰基钴 |
第三节 活性聚合与嵌段聚合物 |
1.3.1 含有聚α-烯烃嵌段的聚合物 |
1.3.2 含聚乙烯的嵌段聚合物 |
1.3.3 含聚降冰片烯和聚环戊烯的嵌段聚合物 |
1.3.4 含极性单体聚合物片段的嵌段聚合物 |
第四节 选题依据 |
第二章 新型催化剂的合成、性质及催化应用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邻苯二甲酰亚胺甲基四羰基钴和邻苯二甲酰亚胺乙酰基四羰基钴 |
2.2.1 催化剂的合成研究 |
2.2.2 晶体结构特征 |
2.2.3 催化剂23和24的催化聚合效果 |
2.2.4 聚合物的脱端基实验 |
2.2.5 聚合物端基的确定 |
2.2.6 催化剂24的催化聚合性能拓展 |
2.2.7 小结 |
2.2.8 实验部分 |
第三节 三苯基硅基乙酰基四羰基钻 |
2.3.1 催化剂的合成及性质 |
2.3.2 化合物39和40的晶体结构特征 |
2.3.3 催化剂39的催化性能 |
2.3.4 催化剂的合成 |
第四节 乙氧羰基甲基四羰基钴 |
2.4.1 化合物41在高压CO下的存在形式 |
2.4.2 乙氧羰基甲基四羰基钴41的催化性能 |
2.4.3 实验部分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烷基钻羰基化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动力学测定 |
3.2.1 羰基转移插入过程的监测 |
3.2.2 动力学测定方法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3.3.1 CO浓度(压力)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3.3.2 溶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3.3.3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3.3.4 热力学参数的计算 |
3.3.5 动力学参数的计算 |
第四节 实验部分 |
3.4.1 常压实验过程 |
3.4.2 高压实验过程 |
3.4.3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催化聚合反应的机理与动力学研究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
4.2.1 原位红外监测的催化聚合反应 |
4.2.2 酰亚胺正离子机理的初步提出 |
4.2.3 聚合反应动力学测定 |
第三节 实验部分 |
4.3.1 高压动力学测定过程 |
4.3.2 聚合物的GPC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活性聚合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24催化的活性聚合 |
5.2.1 活性聚合的反应条件 |
5.2.2 嵌段聚合 |
第三节 引发过程的消除及Ⅱ代催化剂 |
5.3.1 Ⅱ代催化剂的合成 |
5.3.2 化合物44与45的晶体结构与数据 |
5.3.3 催化剂44的催化性能 |
5.3.4 化合物44的性质 |
5.3.5 实验部分 |
第四节 聚合机理的确立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附录B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5)UPR的固化动力学及固化树脂结构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不饱和聚酯树脂概述 |
2.2 固化树脂的降解 |
2.3 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动力学的研究 |
2.3.1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引发体系 |
2.3.2 不饱和聚酯的固化动力学研究 |
2.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工作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3.1 实验药品和测试仪器 |
3.2 实验内容 |
3.2.1 苯乙烯的精制 |
3.2.2 UPR 固化树脂样品的制备 |
3.2.3 引发剂 MEKP 的成份分离 |
3.2.4 固化 UPR 的降解 |
3.2.5 UPR 固化动力学的测定 |
3.3 分析测试 |
3.3.1 1H-NMR 分析 |
3.3.2 IR 分析 |
3.3.3 高效液相色谱测试 |
3.3.4 GPC 分析 |
3.3.5 碘量法测定引发剂活性氧含量 |
3.3.6 DSC 测试 |
第四章 固化 UPR 的降解与结构表征 |
4.1 UP 树脂的结构分析与固化 |
4.2 固化 UPR 的去交联化 |
4.2.1 降解条件的筛选 |
4.2.2 不同苯乙烯含量的固化 UPR 的降解 |
4.3 固化 UPR 降解产物的结构分析 |
4.3.1 IR 测试 |
4.3.2 GPC 测试 |
4.3.3 1H NMR 测试 |
4.3.4 13C NMR 测试 |
4.4 小结 |
第五章 UPR 的固化动力学研究 |
5.1 引发剂 MEKP 的组分分离 |
5.2 MEKP-异辛酸钴引发 UPR 的固化反应活化能分析 |
5.2.1 T4/异辛酸钴引发体系 |
5.2.2 T3/异辛酸钴引发体系 |
5.2.3 M-50/异辛酸钴体系 |
5.3 MEKP-异辛酸钴引发 UPR 的固化反应动力学 |
5.3.1 UPR 固化反应的动力学特性 |
5.3.2 异辛酸钴用量对 UPR 固化动力学的影响 |
5.3.3 升温速率对 UPR 固化动力学的影响 |
5.3.4 不同引发剂对 UPR 固化动力学的影响 |
5.3.5 醋酸铜促进剂对 UPR 固化反应的影响 |
5.4 非等温 DSC 法研究 UPR 固化动力学的实际应用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基于铁、钴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新型纳米酶设计和生化分析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纳米酶 |
1.1.1 纳米酶种类 |
1.1.2 常见纳米酶材料 |
1.2 基于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的纳米酶 |
1.2.1 MOFs简介 |
1.2.2 基于MOFs的纳米酶其材料构建 |
1.2.3 基于MOFs的纳米酶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 |
1.3 论文研究目的及研究思路 |
第2章 双功能MOF构建的比率荧光探针用于检测酸性磷酸酶活性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材料合成 |
2.2.4 比率荧光探针构建 |
2.2.5 目标物检测 |
2.2.6 实际血样检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材料表征 |
2.3.2 比率荧光探针的设计 |
2.3.3 检测PPi及 ACP活性的原理 |
2.3.4 PPi及 ACP活性检测的分析表现 |
2.3.5 ACP在实际血样中的回收测试 |
2.3.6 构建逻辑门检测ACP活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氨基钴MOF衍生的新型氧化酶模拟物用于青霉胺的灵敏检测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材料合成 |
3.2.4 材料类氧化酶活性研究 |
3.2.5 青霉胺定量检测 |
3.2.6 药片中青霉胺的检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材料表征 |
3.3.2 材料类氧化酶催化活性研究 |
3.3.3 青霉胺的检测 |
3.4 本章小节 |
第4章 ZIF-67衍生的钴、氮共掺杂多孔碳作为高效类氧化酶材料用于检测谷胱甘肽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材料合成 |
4.2.4 材料类氧化酶活性研究 |
4.2.5 谷胱甘肽定量检测 |
4.2.6 实际血样中谷胱甘肽的检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材料表征 |
4.3.2 材料类氧化酶催化活性研究 |
4.3.3 谷胱甘肽的检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MOF衍生的钴基双金属纳米酶在生物传感及有机污染物降解中的应用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材料合成 |
5.2.4 材料类氧化酶活性研究 |
5.2.5 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检测 |
5.2.6 实际血样中AChE的检测 |
5.2.7 罗丹明B降解步骤 |
5.2.8 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材料表征 |
5.3.2 材料类氧化酶活性探究 |
5.3.3 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检测 |
5.3.4 C-CoCu-HNC催化RhB降解 |
5.3.5 DFT计算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非均相催化剂活化过一硫酸盐去除水中典型氯代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氯代烃的来源与危害 |
1.2 氯代烃污染状况 |
1.3 典型氯代烃的物理化学性质 |
1.4 氯代烃污染修复研究进展 |
1.4.1 物理法 |
1.4.2 生物法 |
1.4.3 化学法 |
1.5 非均相钴系催化剂活化PMS的研究进展 |
1.5.1 钴氧化物 |
1.5.2 钴-金属氧化物 |
1.5.3 金属尖晶石 |
1.6 碳基材料在活化PMS体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1.6.1 碳基材料活化PMS |
1.6.2 杂原子改性碳基材料活化PMS |
1.6.3 碳基材料负载金属氧化物活化PMS |
1.7 基于活化PMS的还原体系研究进展 |
1.7.1 超氧自由基(O·~-) |
1.7.2 二氧化碳阴离子自由基(CO_2·~-) |
1.8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8.1 研究目的 |
1.8.2 研究内容 |
1.8.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表征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2.3.1 催化剂的制备 |
2.3.2 催化剂的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非均相钴系催化剂活化PMS体系去除TCE的影响因素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2.3 分析测试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oFe_2O_4-PMS体系去除TCE |
3.3.2 CNTs-CoFe_2O_4 活化PMS对 TCE的去除 |
3.3.3 ns/GO-CoFe_2O_4 活化PMS对 TCE的去除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体系降解TCE催化剂的回用及金属溶出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方法 |
4.2.4 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CoFe_2O_4-PMS体系下催化剂的回用 |
4.3.2 CNTs-CoFe_2O_4 活化PMS体系下催化剂的回用 |
4.3.3 ns/GO-CoFe_2O_4 活化PMS体系下催化剂的回用 |
4.4 小结 |
第5章 非均相钴系催化剂活化PMS降解TCE的机理及途径分析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实验方法 |
5.2.4 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CoFe_2O_4-PMS体系下去除TCE的机理 |
5.3.2 CNTs-CoFe_2O_4 活化PMS体系下去除TCE的机理 |
5.3.3 ns/GO-CoFe_2O_4 活化PMS体系下去除TCE的机理 |
5.3.4 TCE的降解途径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非均相钴系催化剂活化PMS协同甲酸钠还原CT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6.2.2 实验方法 |
6.2.3 分析测试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不同体系对CT去除的对比 |
6.3.2 催化剂投加量对CT去除的影响 |
6.3.3 CT初始浓度对CT去除的影响 |
6.3.4 初始pH值对CT去除的影响 |
6.3.5 PMS浓度对CT去除的影响 |
6.3.6 HCOONa浓度对CT去除的影响 |
6.3.7 温度对CT去除的影响 |
6.4 CT还原脱氯机理讨论 |
6.4.1 自由基鉴别 |
6.4.2 CT的还原降解机理推测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含钴溶液臭氧氧化沉淀及其在冶金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钴的概述 |
1.1.1 钴金属 |
1.1.2 钻化合物 |
1.1.3 钴盐 |
1.2 钴冶炼现状 |
1.2.1 不同含钴物料的处理概述 |
1.2.2 含钴物料的浸出 |
1.2.3 含钻溶液的净化除杂 |
1.3 钴沉淀分离技术现状 |
1.3.1 锌冶炼过程中除钴现状 |
1.3.2 镍钴冶金过程中镍钴分离现状 |
1.3.3 其它除钴技术 |
1.3.4 钴分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需求 |
1.4 臭氧简介 |
1.4.1 溶液中臭氧氧化机理 |
1.4.2 溶液中臭氧高级氧化技术 |
1.5 臭氧在冶金领域的应用 |
1.5.1 臭氧在氧化浸出领域的应用 |
1.5.2 臭氧在氧化除杂和材料制备方面的应用 |
1.6 本项目的提出与研究内容 |
1.6.1 项目提出与意义 |
1.6.2 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1.3 实验装置 |
2.3 分析表征方法 |
2.3.1 钴含量的测定 |
2.3.2 固相表征与分析 |
第三章 含钴溶液臭氧氧化沉钴热力学研究 |
3.1 Co-H_2O系电位-pH图 |
3.2 实验 |
3.2.1 实验流程 |
3.2.2 实验现象 |
3.2.3 实验检测 |
3.3 臭氧氧化沉钴反应产物 |
3.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4.1 CoOOH热力学数据的测定 |
3.4.2 钴沉淀产物溶解平衡 |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1 CoOOH的相关热力学函数 |
3.5.2 CoOOH的溶解平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含钴溶液臭氧氧化沉钴动力学研究 |
4.1 实验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1 温度对氧化沉钴速率的影响 |
4.2.2 搅拌速度对氧化沉钴速率的影响 |
4.2.3 气体流量对氧化沉钻速率的影响 |
4.2.4 钴浓度对氧化沉钴速率的影响 |
4.2.5 pH值对氧化除钴速率的影响 |
4.2.6 反应类型确定与动力学模型建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富钴粗铜精炼渣浸出液中钴的回收 |
5.1 实验过程 |
5.1.1 实验流程图 |
5.1.2 除铁 |
5.1.3 臭氧氧化沉钻 |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2.1 除铁实验 |
5.2.2 臭氧氧化沉钴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钴渣浸出液臭氧氧化沉锰钴 |
6.1 实验原理 |
6.1.1 臭氧氧化沉淀锰可行性分析 |
6.1.2 Mn-Co-H_2O系电位-pH图 |
6.2 实验 |
6.3 实验结果 |
6.3.1 反应过程中钴锰离子浓度和体系电位变化 |
6.3.2 稀释实验 |
6.3.3 溶液pH值的影响 |
6.3.4 体系温度的影响 |
6.3.5 钴沉淀物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9)硅镁胶的制备表征及其吸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卤水资源 |
1.1.1 卤水镁资源 |
1.1.2 卤水镁资源的开发利用 |
1.2 镁硅复合材料 |
1.2.1 氯化镁改性硅胶 |
1.2.2 氧化镁改性硅胶 |
1.2.3 硅酸镁 |
1.2.4 应用 |
1.3 水体污染 |
1.3.1 染料污染 |
1.3.2 重金属离子污染 |
1.3.3 磷酸盐类污染 |
1.4 论文研究目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和选题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制备方法 |
2.3.1 溶胶-凝胶法 |
2.3.2 水热法 |
2.4 硅镁胶表征方法 |
2.4.1 氧化镁含量测定 |
2.4.2 二氧化硅含量测定 |
2.4.3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分析 |
2.4.4 红外光谱分析 |
2.4.5 X-射线衍射分析 |
2.4.6 扫描电镜分析 |
2.4.7 等电点和表面酸碱性分析 |
2.4.8 化学稳定性 |
2.5 吸附实验 |
2.5.1 吸附影响因素的确定 |
2.5.2 吸附时间的影响 |
2.5.3 吸附剂投加量的影响 |
2.5.4 初始浓度的影响 |
2.5.5 溶液pH值的影响 |
2.5.6 吸附温度影响 |
2.5.7 溶液盐度影响 |
2.6 污染物分析方法 |
2.6.1 染料浓度测定 |
2.6.2 金属离子浓度测定 |
2.6.3 磷酸根浓度测定 |
2.7 BET吸附理论 |
2.7.1 BET吸附理论 |
2.7.2 N_2吸附脱附等温线及类型 |
2.7.3 毛细凝结现象 |
2.8 吸附机理和模型 |
2.8.1 吸附机理和类型 |
2.8.2 吸附模型 |
3 溶胶-凝胶法制备硅镁胶 |
3.1 溶胶-凝胶法制备硅镁胶的原理和方法 |
3.1.1 制备原理 |
3.1.2 制备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硅镁胶的吸附性能评价 |
3.2.2 溶胶-凝胶法制备硅镁胶的影响因素 |
3.2.3 硅镁胶的表征 |
3.3 本章小结 |
4 水热法制备硅镁胶 |
4.1 水热法制备硅镁胶的原理和方法 |
4.1.1 制备原理 |
4.1.2 制备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水热法制备硅镁胶的影响因素 |
4.2.2 硅镁胶的表征 |
4.3 本章小结 |
5 硅镁胶对染料的吸附性能 |
5.1 染料性质及标准曲线 |
5.1.1 染料性质 |
5.1.2 染料标准曲线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硅镁胶R-MS-Cl-1、R-MS-PY-1(2)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 |
5.2.2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硅镁胶R-MS-Cl-3对弱酸性红2R的吸附性能 |
5.2.3 水热法制备的硅镁胶H-MS-Cl-2对碱性棕和直接冻黄G的吸附性能 |
5.2.4 水热法制备的硅镁胶H-MS-PY-1(2)对直接冻黄G的吸附性能 |
5.3 染料吸附机理探讨 |
5.4 本章小结 |
6 硅镁胶H-MS-Cl-2对磷酸根的吸附性能 |
6.1 磷酸根标准曲线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不同镁硅摩尔比的硅镁胶对磷酸根的吸附性能比较 |
6.2.2 吸附剂投加量的影响 |
6.2.3 初始浓度的影响 |
6.2.4 溶液初始pH值的影响 |
6.2.5 吸附温度线 |
6.2.6 吸附动力学 |
6.2.7 吸附热力学 |
6.2.8 初步探讨pH对吸附机理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7 硅镁胶R-MS-Cl-1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
7.1 金属离子标准曲线 |
7.2 结果与讨论 |
7.2.1 吸附时间的影响 |
7.2.2 吸附剂投加量的影响 |
7.2.3 初始浓度的影响 |
7.2.4 溶液初始pH值的影响 |
7.2.5 吸附等温线 |
7.2.6 吸附动力学 |
7.2.7 吸附热力学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富钴和富硒物料湿法处理工艺及理论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文献综述 |
1.1 富钴物料处理概况 |
1.1.1 钴的性质与用途 |
1.1.2 富钴物料来源 |
1.1.3 富钴物料处理工艺现状 |
1.1.4 富钻物料浸出机理概述 |
1.2 富硒物料处理概况 |
1.2.1 硒的性质和用途 |
1.2.2 富硒物料来源 |
1.2.3 富硒物料处理工艺现状 |
1.2.4 富硒物料浸出机理概述 |
1.3 冶金过程建模研究概况 |
1.4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课题研究意义 |
1.4.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原料 |
2.1.1 化学成分分析 |
2.1.2 物相分析 |
2.1.3 粒度分析 |
2.1.4 适应性工艺选择 |
2.2 试剂及实验设备 |
2.2.1 试剂 |
2.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流程 |
2.3.1 湿法提钻实验 |
2.3.2 湿法提硒实验 |
2.4 分析方法 |
2.4.1 元素分析 |
2.4.2 浸出率计算 |
2.4.3 样品表征 |
3 湿法处理富钴和富硒物料的热力学研究 |
3.1 引言 |
3.2 富钴物料湿法处理过程的特征分析 |
3.2.1 硫酸浸出 |
3.2.2 硫化沉铜 |
3.2.3 氧化水解沉锰铁 |
3.2.4 氧化沉钴 |
3.3 富硒物料湿法处理过程的特征分析 |
3.3.1 煤油脱硫 |
3.3.2 氧化酸浸 |
3.3.3 亚硫酸钠还原 |
3.4 本章小结 |
4 富钴和富硒物料湿法处理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富钴物料湿法处理工艺 |
4.2.1 硫酸浸出影响因素 |
4.2.2 硫化沉铜影响因素 |
4.2.3 氧化水解沉锰铁影响因素 |
4.2.4 氧化沉钴影响因素 |
4.3 富硒物料湿法处理工艺 |
4.3.1 煤油脱硫影响因素 |
4.3.2 氧化酸浸影响因素 |
4.3.3 亚硫酸钠还原影响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5 酸浸动力学及其机理分析 |
5.1 引言 |
5.2 酸浸富钴物料动力学及其机理 |
5.2.1 酸浸富钴物料动力学 |
5.2.2 酸浸富钴物料机理分析 |
5.3 酸浸富硒物料动力学及其机理 |
5.3.1 酸浸富硒物料动力学 |
5.3.2 酸浸富硒物料机理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有价元素分配模型的构建及其分配走向研究 |
6.1 引言 |
6.2 富钴和富硒物料湿法处理过程中有价元素分配模型的构建 |
6.2.1 分配模型的构建思想 |
6.2.2 分配模型的计算程序 |
6.2.3 有价元素分配示意平台 |
6.3 湿法处理富钴物料有价元素分配走向的研究 |
6.3.1 富钴物料湿法处理扩大实验 |
6.3.2 富钴物料回收元素分配走向 |
6.3.3 富钴物料未回收元素分配走向 |
6.4 湿法处理富硒物料有价元素分配走向的研究 |
6.4.1 富硒物料湿法处理扩大实验 |
6.4.2 富硒物料回收元素分配走向 |
6.4.3 富硒物料未回收元素分配走向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Kinetic Determination of Cobalt(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半理性设计的腈水合酶底物选择性及热稳定性的改造[D]. 程中一. 江南大学, 2019(01)
- [2]Na2O-ZnO-H2O体系溶液结晶动力学与氧化锌分离制备新方法[D]. 刘鹏飞.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0(01)
- [3]氧化镁基吸附材料的成型与性能研究[D]. 毛丽莉. 中国海洋大学, 2014(11)
- [4]新型金属钴催化剂催化亚胺与一氧化碳的交替共聚及相关反应的研究[D]. 张永坡. 南开大学, 2013(06)
- [5]UPR的固化动力学及固化树脂结构表征[D]. 王聪彩. 天津大学, 2014(05)
- [6]基于铁、钴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新型纳米酶设计和生化分析应用研究[D]. 李思奇. 西南大学, 2020(01)
- [7]非均相催化剂活化过一硫酸盐去除水中典型氯代烃的研究[D]. 王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8]含钴溶液臭氧氧化沉淀及其在冶金中的应用研究[D]. 辛云涛. 中南大学, 2014(03)
- [9]硅镁胶的制备表征及其吸附性能研究[D]. 杨华.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1)
- [10]富钴和富硒物料湿法处理工艺及理论基础研究[D]. 李倩. 中南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