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昆仑中段“纳赤台群”的解体与万宝沟群的建立(论文文献综述)
季强[1](1997)在《青海东昆仑中段早寒武世小壳动物群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文中指出首次报道青海东昆仑中段早寒武世小壳动物化石,计有Anabaritestrisulcatus,Hylithelustenuis,Hylithelussp.,Conothecasp.,Palaeacmaeasp.以及Latouchelasp.。这些化石的发现丰富了该区早古生代古生物资料,对于万宝沟群和纳赤台群的定义、层序和时代归属具有重要意义。
朱志直,赵民,郑健康[2](1985)在《东昆仑中段“纳赤台群”的解体与万宝沟群的建立》文中研究说明"纳赤台群"系指青藏线格尔木至昆仑山口间的一套浅变质的地层,1959年由青海省地质局石油普查大队命名,时代统以 Pz1+2表示之。1972年青海省地质局区测队,在温泉幅(1/100万)报告中将"纳赤台群"的南界划在昆仑湖到秀沟一线,将该线以南出露
朱志直,赵民,郑健康[3](1983)在《东昆仑中段“纳赤台群”的解体与万宝沟群的建立》文中提出“纳赤台群”系指青藏线格尔木至昆仑山口间的一套浅变质的地层,1959年由青海省地质局石油普查大队命名,时代统以 Pz1+2表示之。1972年青海省地质局区测队,在温泉幅(1/100万)报告中将“纳赤台群”的南界划在昆仑湖到秀沟一线,将该线以南出露
靳立杰,周汉文,王继林,朱云海,林启祥[4](2015)在《东昆仑地区纳赤台群碎屑岩段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纳赤台群是东昆仑造山带中段出露的构造混杂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纳赤台群碎屑岩段的地层时代及物质来源进行限定,可以为恢复和反演东昆仑早古生代的构造格局提供依据。前人多认为纳赤台群的地层时代为奥陶纪或奥陶纪—志留纪,但是志留纪、二叠纪甚至新生代的观点也同时存在。通过对纳赤台群碎屑岩段进行碎屑锆石年龄研究,得到最年轻的锆石年龄538±10Ma,结合侵入其中的英云闪长岩体的年龄为427.7Ma,将纳赤台群碎屑岩的沉积时代限定于538427Ma之间,另外由于纳赤台群特殊的演化意义,结合沙松乌拉组和赛什腾组的地层时代,将纳赤台群碎屑岩的地层时代确定为奥陶纪,并认为有可能延伸至早志留世。得到的碎屑锆石年龄谱显示约2450Ma、约1100Ma、约980Ma、约810Ma、约650Ma五个明显峰值,结合纳赤台群碎屑岩近源堆积的特征,将得到的锆石年龄与东昆仑及邻区出露的老地层和岩体时代进行比对,推测白沙河岩组、小庙群、万宝沟群及新元古代早期在东昆仑地区形成的中酸性岩体为其可能物源。将得到的锆石年龄与各期重大构造-岩浆事件在昆仑造山带留下的地质记录进行对比,推测认为,纳赤台群碎屑岩的源区存在太古宙结晶基底,并经历了古元古代早期构造-岩浆事件、中元古代晚期构造-岩浆事件(格林威尔运动)和新元古代早期构造-岩浆事件。
史连昌,才航加,许海全,徐博,魏有宁,赵明福[5](2017)在《东昆仑南坡俯冲增生杂岩楔中纳赤台群物质组成特征》文中认为东昆仑的形成经历了长期的构造演化、地体拼贴、碰撞及复合造山的动力过程。奥陶纪—志留纪昆中洋由南向北俯冲形成典型的东昆仑南坡俯冲增生杂岩楔,其中发育的纳赤台群物质组成复杂,也是该带主要的组成物质。通过野外详细调查,发现纳赤台群物质由洋中脊-洋岛环境下的含蛇绿岩残片组分及远洋泥钙质沉积、具有浊积岩特征的大陆斜坡次深海-深海相物质、前陆盆地复理石沉积组合、火山岛弧环境下的物质组合等构成。不同岩石组合间多为断层后韧性剪切接触,岩石构造变形十分强烈,不同岩块间时代跨度大,所处的构造环境迥异。在长期俯冲过程中,将不同的物质在东昆仑陆块边缘以不同规模,形态各异的岩片、岩块样式拼贴或堆垛在一起。
苏朕国[6](2019)在《东昆仑东段洪水河地区牦牛山组火山—沉积地层地质特征、物源分析和构造演化》文中研究说明具有漫长演化历史的东昆仑造山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中央造山系中西段,是中央造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历了不同类型、不同期次的造山作用所形成的大陆复合型造山带。东昆中构造混杂岩带分割了东昆北构造带和东昆南构造带,是一条区域性的巨型构造变形带,是研究原特提斯—古特提斯构造转化和复合造山作用的理想试验基地,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以板块构造理论及大陆动力学探索研究为指导思想,以现代构造地质学理论和方法为手段,通过野外实际观察获取的第一手资料并结合详细的室内综合研究,对东昆仑东段洪水河地区牦牛山组的空间展布、结构构造、物质组成、沉积相与沉积环境、碎屑骨架成分和碎屑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进行梳理、研究和总结,取得的一些新的认识和成果:(1)通过对牦牛山组进行岩相学分析,牦牛山组中砂岩类型大多为岩屑砂岩,含量介于66%83%之间,表明其成熟度较低。依据其岩石组合特征并考虑其沉积环境的不同,将牦牛山组划分为三个岩性段:下段为巨砾岩、粗砾岩和含砾粗砂岩,有少量的玄武岩夹层,为大陆高能环境快速混杂堆积,属于冲积扇沉积体系。中段为细碎屑岩段,岩石类型有含砾砂岩、粗砂岩、细砂岩和粉砂质泥岩,夹少量的中砾岩和细砾岩,为辫状河沉积体系。上段为火山岩段,其中火山岩主要为顺层展布的浅灰绿色流纹质安山岩、流纹岩,灰绿色厚层块状玄武岩,沉积岩主要为大量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呈渐变过渡并互层出现,整体粒度向上逐渐变细,显示出湖相沉积特征。(2)通过对牦牛山组剖面中砂岩样品的碎屑成分统计分析,牦牛山组碎屑物源主要为再旋回造山带与少数混合造山带。砂岩的主量、微量元素分析表明牦牛山组的源区主要为长英质岩石,同时也有成熟大陆石英质沉积物的存在,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其源区的构造背景主要为活动大陆边缘,个别来自被动陆缘或大陆岛弧。此外,结合Huntsman—Mapila et al总结的大陆裂谷冲积扇(AF)和湖泊相沉积区(LB)的图解,综合分析认为牦牛山组盆地类型为陆内裂谷盆地。(3)通过对牦牛山组中获得的2件碎屑锆石样品进行分析表明,牦牛山组中最小的碎屑锆石U-Pb年龄为421.4±10Ma,可以代表牦牛山组沉积时代的下限,结合该区域牦牛山组上段顶部片理化变流纹岩的锆石U-Pb年龄为409.5±4.6Ma(裴先治,未刊数据),研究区牦牛山组的形成时代可限定在顶志留世—早泥盆世。(4)通过收集前人在区域上报道的各种岩浆事件的年龄信息,并与研究区或相邻区域较老地层中获得的碎屑锆石年龄谱进行对比,认为牦牛山组的物源可能来自东昆仑太古代陆核,古元古代—中元古代年龄可能来自东昆仑地区及柴北缘地区的古元古代结晶基底,中元古代年龄可能包含了东昆仑以及柴北缘地区与Columbia超大陆裂解和之后Rodinia超大陆聚合初期相关的众多热事件信息,新元古代年龄可能反映了东昆仑造山带和柴北缘地区围绕Rodinia超大陆聚合与裂解过程中的一系列热事件。而古生代年龄信息则主要来自东昆仑地区原特提斯洋的扩张—俯冲—消亡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洋脊型蛇绿岩、SSZ型蛇绿岩、活动陆缘岩浆弧和后碰撞型花岗岩等,柴北缘地区洋—陆俯冲以至稍后发生的陆陆碰撞期间所发生的构造—热事件也可能为其提供了部分物源。结合碎屑锆石年龄信息所反映的不同时代年龄信息占比和峰值特点,并与邻区出露的岩体时代进行对比后进一步认为,侵入白沙河岩组与小庙岩组的新元古代和早古生代花岗岩体、形成于活动陆缘背景的纳赤台岩群火山岩、东昆北岩浆弧中的早古生代陆缘弧型花岗岩以及同碰撞—后碰撞型花岗岩为牦牛山组的主要物源,其中纳赤台群为其提供了大量的碎屑物质,此外,以白沙河岩组和小庙岩组为主的古元古—中元古代结晶基底也为牦牛山组提供了少量物源。
王国灿,魏启荣,贾春兴,张克信,李德威,朱云海,向树元[7](2007)在《关于东昆仑地区前寒武纪地质的几点认识》文中提出以1∶2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为基础,对东昆仑造山带前寒武纪地质演化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东昆仑地区3206Ma±14Ma的锆石207Pb/206Pb年龄信息表明,该区存在古太古代基底。代表东昆仑地区基底的"金水口岩群"可以解体为太古宙—古元古代的白沙河岩群和中元古代的小庙岩群,两者是2个不同构造旋回的产物。东昆仑地区万宝沟群的时代应限定在中元古代,而不能延续到新元古代。东昆仑地区的年代构造格架显示,前寒武纪存在3次强烈的区域性构造热事件,分别发生在2400~2500Ma、1800~1900Ma和大约1000Ma。1000Ma左右的聚合事件导致中元古代分隔的不同小陆块的有限裂解小洋盆闭合,陆块聚合形成"西域板块",并可能是整个Rodinia超大陆的组成部分。
周波[8](2019)在《东昆仑造山带中新生代热演化史及隆升-剥露过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昆仑造山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其不仅经历了前新生代与特提斯洋盆演化相关的长期复杂造山过程,而且记录了新生代以来与印度-欧亚大陆碰撞有关的强烈构造变形及隆升剥露过程,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但对于造山带新生代以来大规模隆升剥露的起始时间,中生代早期昆仑洋盆闭合及中生代中晚期陆内演化过程对造山带隆升的影响,以及中新生代以来是否经历了差异隆升剥露过程等系列科学问题,目前尚缺乏明确的认识。热年代学体系可以记录岩石在剥露至地表过程中的时间-温度-深度信息,是研究造山带隆升剥露过程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次论文针对上述问题,以东昆仑造山带内不同地区的基岩以及碎屑岩类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40Ar/39Ar以及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方法,并综合东昆仑及其邻区沉积、构造变形等其他地质证据,对东昆仑中新生代长期的热演化史、隆升剥露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如下初步的成果与认识:(1)祁曼塔格、开木其以及香日德地区基岩白云母、黑云母及钾长石40Ar/39Ar热年代学结果表明,东昆北、东昆中构造带均经历了二叠纪末至三叠纪的快速冷却过程;塔妥地区下三叠统洪水川组、不冻泉地区上三叠统巴颜喀拉群碎屑锆石U-Pb及白云母40Ar/39Ar双重定年结果表明,其主要的物质来源为北侧的东昆仑造山带。加之东昆仑南部松潘甘孜巨厚三叠纪沉积已有的大量物源研究均表明东昆仑造山带是其重要的物源区,因此认为东昆北构造带以及东昆中构造带在二叠纪末至三叠纪经历了快速隆升剥露,使基底岩系及花岗岩类剥露至地表。东昆南构造带在早-中三叠世仍在接受海相沉积,构造带内智玉岩体经历了中生代早期与埋藏相关的升温过程,其显着的隆升主要发生于晚三叠世以来。上述中生代早期的快速隆升剥露过程与东昆仑洋盆的持续俯冲及最终关闭有关。(2)祁曼塔格、开木其、香日德地区基岩均经历了中生代中晚期至新生代早期长期的缓慢冷却剥露过程,并长期停留于磷灰石裂变径迹部分退火带内;本次论文以及前人热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东昆仑造山带内不同地区基岩样品记录了一系列十分离散的中生代中晚期至新生代早期的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以及锆石(U-Th)/He年龄;塔妥地区下侏罗统羊曲组基于碎屑锆石U-Pb及碎屑白云母40Ar/39Ar年代学的物源分析表明,其为北侧东昆仑造山带近源沉积的产物。综合上述证据以及前人对东昆仑邻区中生代至新生代早期地层大量的物源研究成果,认为东昆仑地区在中生代中晚期至新生代早期遭受了长期缓慢的剥蚀去顶过程,并为青藏高原中北部不同地区提供物源,反映了这一时期长期稳定的构造环境。此外,本次论文及已发表40Ar/39Ar年代学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昆仑断裂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与拉萨地块拼贴、碰撞有关的韧性剪切活动规模或温度有限,其主要影响范围限于造山带南缘地区。(3)祁曼塔格、开木其和香日德地区基岩均记录了渐新世晚期-中新世早期(约3020 Ma)以来的快速冷却剥露过程;花条山地区新生界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结果揭示了东昆仑中新世-上新世期间持续的快速剥露过程。结合库木库里、柴达木及可可西里盆地沉积学及碎屑矿物热年代学等研究结果与认识,认为东昆仑造山带在晚渐新世前尚未发生整体隆升,前期持续的剥蚀去顶使得东昆仑在新生代早期已不具有明显的正地形,甚至夷平,大规模的整体隆升始于渐新世晚期-中新世早期,导致了上述新生代盆地沉积范围、沉积中心、古流向、重矿物特征及组合、盆地演化等方面显着的变化。造山带内基岩钾长石40Ar/39Ar年龄特征及相应热历史的差异,以及开木其、香日德地区基岩样品热年代学年龄空间变化规律,均表明存在南北向的差异隆升剥露,并明显地受控于区域内的逆冲断裂活动。时间上,东昆仑新生代的快速隆升剥露与区域内逆冲断裂系(如祁曼塔格、东昆北、东昆南及柴东逆冲断裂带)活动时间相一致。因此,认为东昆仑渐新世晚期至中新世早期的快速隆升剥露是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后持续挤压的背景下,区域内大规模的逆冲断裂活动致使地壳缩短增厚的结果。
赵拓飞[9](2021)在《青海东昆仑西段卡尔却卡-阿克楚克赛地区镍、铜成矿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海省卡尔却卡-阿克楚克赛地区位于青海与新疆交界处,大地构造位置属柴达木地块南缘,东昆仑造山带西段。研究区经历了始太古代-古元古代结晶基底的形成,中-新元古代板块汇聚、前原特提斯洋盆演化和玄武岩高原的拼贴,加里东期-海西早期原特提斯洋构造域和海西晚期-印支早期古特提斯洋构造域的演化,印支晚期-燕山早期陆内造山作用和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区域的隆升作用。同时漫长而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导致区内发育多期多类型矿产资源,但近几年受客观条件所限,一些科学问题制约着找矿突破,如地质研究程度较低,部分基础地质信息模糊,区内构造演化存在争议,矿床类型和成矿作用有待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对区内各类岩体和典型矿床进行研究,完善基础地质信息,探讨成矿动力学模式,总结成矿规律,从而进一步总结区域成矿理论,辅助区内矿产勘探工作。通过对研究区内黑云二长片麻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斑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等研究认为:厘定阿克楚克赛地区“古元古界金水口群片麻岩”实为新元古代早期(~946Ma)片麻状黑云二长花岗岩,岩体具同碰撞S型花岗岩特征。对比发现区域上该时期岩浆活动广泛发育,认为东昆仑地区在中-新元古代发育强烈的构造-岩浆事件,其可能响应全球性Rodinia超大陆的聚合。厘定阿克楚克赛高Mg闪长岩成岩时代为加里东晚期(~426Ma),岩石具赞岐岩类地球化学特征。加里东晚期受原特提斯洋演化的影响,万宝沟大洋玄武岩高原拼贴至北部柴达木地块南缘之上,深部洋壳板片继续俯冲发生断离,软流圈沿板片断离形成的板片窗上涌至地壳浅部形成镁铁质-超镁铁质侵入岩,上涌过程中与富Mg的断离板片熔融,形成本区高Mg闪长岩类。卡尔却卡花岗闪长岩形成于印支早期(~242Ma)。岩石为新生玄武质地壳和古老的硅铝质地壳物质混合形成,与俯冲带岩浆岩特征一致。表明印支早期与古特提斯洋俯冲有关的岩浆侵入活动强烈。阿克楚克赛二长花岗斑岩形成于印支晚期(~221Ma)。岩石为高分异I型花岗岩,岩浆主要来源于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并有幔源物质的加入,形成于强烈伸展的构造背景下。东昆仑地区古特提斯洋在海西晚期向北俯冲,中三叠世洋盆闭合,形成与俯冲有关的壳源岩浆。晚三叠世东昆仑地区进入后碰撞伸展阶段,岩石圈拆沉减薄导致大规模伸展作用发生,幔源岩浆上涌,直接侵位形成基性-超基性岩石。上侵过程中或与地壳物质混合形成壳幔混源岩浆,或加热地壳形成壳源岩浆。印支期岩浆活动最为强烈,是东昆仑地区最重要的岩浆-热液矿床成矿作用期。对研究区内四个典型矿床(点)进行研究,阿克楚克赛地区原被划分为泥盆纪闪长岩岩体实为辉石岩和辉长岩经自变质作用形成的杂岩体,形成时代包括加里东晚期和印支晚期。厘定含矿辉石岩锆石U-Pb年龄为416±3Ma,变质辉长岩锆石U-Pb年龄为424±3Ma。矿床类型为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含矿岩浆起源于亏损地幔的部分熔融并受到俯冲组分的加入,同时侵位过程中奥陶-志留纪滩间山群大理岩地层为幔源岩浆的成矿作用提供了外源硫,Ca2+、Mg2+等离子的加入导致岩浆结晶温度降低,使岩浆中硫化物发生过饱和,从岩浆中熔离成矿。区内新发现一期晚三叠世(~220Ma)辉长岩岩体,岩体形成于造山后岩石圈拆沉减薄,幔源物质底侵的构造背景下。岩浆源区为富集岩石圈地幔,岩浆结晶分异程度差,岩相单一,硫化物熔离程度低,蚀变和矿化弱。综上,青海东昆仑西段加里东晚期铜镍硫化物矿床找矿潜力巨大,印支晚期找矿潜力一般。通过野外调研,在阿克楚克赛地区新发现一处铅、锌矿化点。早三叠世花岗斑岩(~244Ma)发生强蚀变,钻孔浅部可见青磐岩化带,西侧钻孔深部出现泥化带,并发育浸染状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等。铅、锌品位低且连续性好,符合斑岩型矿床的面型蚀变和分带特征。限于矿化点发现时间晚,工作程度低,目前研究仍处于蚀变带外围。但该矿化点热液蚀变强烈,蚀变带规模大,剥蚀程度小,深部有进一步勘查的潜力。该矿化点的发现表明昆中带在总体抬升大的背景下其北部存在差异性的下降,具有斑岩型矿床的找矿潜力。卡尔却卡A区分南北两矿段,南矿段成矿与硅化关系密切,矿体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矿石发育团块状构造,铜矿石品位高且变化大。厘定含矿石英脉Ar-Ar等时线年龄为241±2Ma,代表成矿年龄。S-Pb同位素显示成矿物质具壳幔混合特点,H-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并存在大气水参与。流体包裹体发育富液相、含子矿物三相和含CO2包裹体,主成矿阶段均一温度为293℃~360℃,含矿物质主要以液相形式迁移,成矿早阶段流体发生了不混溶,流体不混溶和温度降低是矿质沉淀的主导因素。综合研究认为卡尔却卡A区南矿段为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中-高温热液脉型铜矿床,而非前人认为的斑岩型矿床。北矿段矿体产于隐爆角砾岩体内,矿化厚度小,平面延长远大于垂向延伸,角砾无磨圆且未发生较大位移,隐爆作用仅发生于岩体表壳,与典型的隐爆角砾岩筒矿床不同,本文将其定为产于岩体顶部的隐爆角砾岩壳矿床。S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H-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为大气降水与岩浆水混合。流体富CO2和N2,说明可能有幔源流体参与成矿。断裂构造不发育并且未形成热液向上运移通道导致岩浆难以达到二次沸腾的条件发生持续隐爆作用。因此矿床主要为岩体顶部和裂隙中汇聚的有限气水热液发生小规模隐爆作用形成,虽能构成矿化但不具备形成大矿的潜力。卡尔却卡B区为典型的矽卡岩型铜钼矿床,围岩为滩间山群大理岩,矿床形成于花岗闪长岩与地层接触带形成的矽卡岩内。与成矿有关的花岗闪长岩年龄(~242Ma)与辉钼矿矿石Re-Os同位素年龄(~242Ma)一致,代表成矿时代为早三叠世。早期石英-硫化物阶段流体主要形成富液相和纯气相包裹体,表现为高温(253℃~390℃)中低盐度(4.0~16.1%Na Cl eq.)特征,H-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主体以岩浆水为主,大气水混入对成矿的影响有限。因此温度降低是矿质沉淀的主要原因。S-Pb同位素和Re含量显示成矿物质具有壳幔混合的特点。综合研究认为,花岗闪长岩侵入滩间山群地层中发生接触交代作用产生矽卡岩,岩体演化形成的含矿热液以及不断萃取地层中有用组分共同组成成矿流体,受大气降水或其他浅部地体水的混合冷却,矿质进一步在构造薄弱部位沉淀和富集,形成本区具有规模的矽卡岩型铜钼矿床。青海东昆仑西段主要有三期成矿:加里东晚期、印支早期和印支晚期。加里东晚期主要形成与板片断离有关的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幔源岩浆主要来源于亏损地幔;印支早期受古特提斯洋北向俯冲的影响,主要形成与俯冲背景有关的矽卡岩型-中高温热液脉型铜钼矿床,铜主要来源于幔源岩浆;印支晚期进入后碰撞伸展环境,岩石圈拆沉,幔源岩浆底侵,导致从基性到酸性岩石均发育,主要形成与伸展背景有关的斑岩型-矽卡岩型铜、铁、铅、锌等金属矿床。青海东昆仑地区整体西段抬升剥蚀大于东段,而西段以昆中带剥蚀程度最大,以黑山-那陵格勒河断裂为界,昆中带内北部抬升剥蚀弱于南部,南部浅成矿床几乎剥蚀殆尽,找矿方向以岩浆矿床和中深成高温热液脉型矿床为主。北部抬升及剥蚀较弱,印支期斑岩型、矽卡岩型及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成矿和保存条件良好,但该时期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找矿潜力有限,应主攻斑岩型、矽卡岩型及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
耿国帅[10](2020)在《青海东昆仑成矿带东段地球化学数据处理方法及找矿靶区圈定》文中认为东昆仑成矿带东段处于青海省中部,与其周边地区共同构成青藏高原北部的重要地质单元,并以其丰富的金、铜、铁、多金属矿产资源,成为国内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之一。目前该地区基本实现了 1:50万、1:20万或1:25万化探数据覆盖,前人基于这些数据,采用传统方法圈定大量的化探综合异常,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论文以地球化学数据处理为主,把成分数据的处理方法和稳健统计分析的方法应用于数据处理中,充分挖掘地球化学数据的含量信息、空间信息与内部结构信息,综合地球化学各方面特征、应用层次分析法的思路,统计各网格单元的综合信息,从而圈定找矿靶区,取得了如下的成果:1)根据该区矿床产出的地质背景,结合研究区矿床类型划分,把该区的矿床类型分为以基性岩有关的成矿组合(SEDEX型、VHMS型和沉积变质型),与中酸性岩有关的成矿组合(矽卡岩型、斑岩型和热液脉型)和热液型金矿成矿组合(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三种组合八种类型。2)提出并应用中值和几何平均值的差与变异常系数图,分析了昆北、昆中、昆南和北巴四个子区较有潜力的成矿元素。指出昆北W、Bi、Pb、Cr、As、Ag等,昆中 Hg、Au、Sb、Mo、Bi、Ag、Sn、W、As 等;昆南 Hg、Sb、Bi、Ni、Au、Cr、Mo、As、Cu、Ag;北巴Hg、Au、Sb、As、W等为该区较有潜力的成矿元素。3)采用两种方法圈定单元素异常,①利用ILR转换后造岩元素的稳健因子分析,进行地球化学分区,对元素含量进行分区标准化,从而圈定各元素异常。②提出利用改进的Aitchison距离方法来圈定单元素异常,从两种方法圈定的效果看,与矿床点的对应关系都较好,但相对而言,Aitchison距离由于考虑了与其它元素的关系,且消除了成分数据的闭合效应,圈定的异常更好。4)利用成矿元素的主成分分析,分别提取了以基性岩成矿、与中酸性岩成矿和与金矿成矿有关的主成分异常。利用主成分分析结果和矿床特征元素,选择Cu、Co、Cr、Ni、V、Zn;Ag、Cd、Pb、Mo、Sn;Au、As、Sb 和 Au、Bi、W四种元素组合,进行稳健马氏距离计算,并圈定马氏距离异常。5)综合分析了 Au、Cu、Co、Pb等元素含量在E、SE、S、SW四个方位的空间变化情况,总体上,元素NS向的空间变化率好于EW向的空间变化率,与区内矿床点的走向一致。对比Au、Cu两元素含量变化等值线图和空间变化率等值线图,认为元素的含量空间变化率等值线图比含量等值线图更具找矿意义。6)综合各类地球化学信息,利用层次分析法的思路,计算各网格单元的成矿信息量,根据信息量,圈定了三类靶区共32处,其中与基性岩成矿有关找矿靶区10处;与酸性岩成矿有关的找矿靶区10处;与热液型金矿有关的找矿靶区12处。在此基础上,圈定10处成矿远景区。在靶区验证中,热液型金矿找矿靶区内发现金、锑矿脉,在与酸性岩成矿有关的找矿靶区内发现了钨的矿化线索。
二、东昆仑中段“纳赤台群”的解体与万宝沟群的建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昆仑中段“纳赤台群”的解体与万宝沟群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4)东昆仑地区纳赤台群碎屑岩段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地质背景及样品特征 |
2测试方法 |
3锆石特征及U-Pb同位素测定结果 |
4讨论 |
4.1地层时代 |
4.2物源分析 |
4.3源区构造-岩浆事件 |
5结论 |
(5)东昆仑南坡俯冲增生杂岩楔中纳赤台群物质组成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地质概况 |
2纳赤台群的地质剖面描述 |
(1)青海省格尔木市郭乡哈萨坟沟纳赤台群实测剖面 |
(2)格尔木市郭乡万保沟沟脑纳赤台群实测剖面 |
3纳赤台群的物质组成特征 |
(1)细碎屑岩夹硅质岩、变拉斑玄武岩组合 |
(2)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板岩、千枚岩组合 |
(3)片理化砾岩、片岩组合 |
(4)中酸性火山岩、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组合 |
4结论及意义 |
(6)东昆仑东段洪水河地区牦牛山组火山—沉积地层地质特征、物源分析和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科学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物源分析理论研究现状 |
1.2.2 东昆仑造山带研究现状 |
1.2.3 牦牛山组火山—沉积地层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室内预研究 |
1.4.2 野外地质调查 |
1.4.3 室内样品测试分析 |
1.4.4 实验测试方法 |
1.4.5 研究思路和研究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东昆仑构造单元划分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侵入岩 |
2.3.2 火山岩 |
2.3.3 蛇绿混杂岩 |
2.4 区域边界断裂 |
第三章 洪水河地区牦牛山组地质特征 |
3.1 牦牛山组地层沿革及时代归属 |
3.2 牦牛山组地层单位划分与实测剖面 |
3.2.1 牦牛山组地层单位划分 |
3.2.2 牦牛山组实测地层剖面 |
3.3 牦牛山组沉积特征与沉积环境 |
第四章 牦牛山组碎屑组成特征 |
4.1 牦牛山组砂岩碎屑组成特征 |
4.1.1 牦牛山组岩相学特征 |
4.1.2 砂岩碎屑骨架组分特征及源区判别 |
4.2 牦牛山组砾石统计分析 |
4.2.1 采样位置及采样方法 |
4.2.2 砾石成分和磨圆度分析 |
4.2.3 砾石粒度分析 |
第五章 牦牛山组碎屑岩地球化学特征 |
5.1 常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
5.2 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3 风化程度的判别 |
5.4 源岩性质及源区构造背景 |
第六章 牦牛山组碎屑锆石年代学特征 |
6.1 牦牛山组碎屑锆石年龄谱特征 |
6.1.1 采样位置 |
6.1.2 锆石形态和年龄特征 |
6.1.3 碎屑锆石年龄谱和物源信息 |
第七章 综合讨论 |
7.1 牦牛山组物源综合分析 |
7.2 东昆仑地区古生代构造演化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致谢 |
(7)关于东昆仑地区前寒武纪地质的几点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 古太古代年龄记录及意义 |
2 金水口岩群的分解及南北基底问题 |
3 中元古代构造古地理格局——万宝沟群属性和时代的再认识 |
4 前寒武纪3次构造热事件的年龄记录及块体的构造属性 |
5 对西域板块的新理解 |
6 结论 |
(8)东昆仑造山带中新生代热演化史及隆升-剥露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东昆仑热年代学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东昆仑及其邻区区域地质概况 |
2.1 东昆仑构造单元划分及地质概况 |
2.1.1 东昆仑蛇绿混杂岩带 |
2.1.2 东昆北构造带 |
2.1.3 东昆中构造带 |
2.1.4 东昆南构造带 |
2.1.5 松潘甘孜地块 |
2.2 东昆仑地区及其邻区新生代盆地 |
2.2.1 东昆仑新生代盆地 |
2.2.2 柴达木盆地 |
2.2.3 可可西里盆地 |
2.3 主要区域性活动断裂 |
2.3.1 昆仑断裂 |
2.3.2 阿尔金断裂 |
2.3.3 鄂拉山断裂 |
第三章 热年代学方法原理及实验方法 |
3.1 热年代学方法基本原理及其在造山带剥露过程研究中的应用 |
3.1.1 基本概念及原理 |
3.1.2 热年代方法在造山带剥露过程研究中的应用 |
3.2 ~(40)Ar/~(39)Ar测年方法基本原理以及实验测试方法 |
3.2.1 ~(40)Ar/~(39)Ar测年方法基本原理 |
3.2.2 ~(40)Ar/~(39)Ar年代学实验测试方法 |
3.2.3 空气氩同位素及标样FCs和 YBCs的测试结果 |
3.3 裂变径迹基本原理以及实验测试方法 |
3.3.1 裂变径迹定年基本原理 |
3.3.2 裂变径迹定年测试方法 |
3.3.3 裂变径迹的退火行为及热史模拟 |
第四章 东昆仑西段热年代学研究 |
4.1 祁曼塔格地区基岩的冷却剥露过程研究 |
4.1.1 样品的野外及岩石学特征 |
4.1.2 ~(40)Ar/~(39)Ar年代学结果 |
4.1.3 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结果 |
4.1.4 年龄解释及热演化史恢复 |
4.2 库木库里盆地新生界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 |
4.2.1 样品的野外特征 |
4.2.2 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结果 |
4.2.3 物源分析及源区剥蚀速率估算 |
4.3 小结 |
第五章 东昆仑中段热年代学研究 |
5.1 开木其陡里格地区基岩热年代学研究 |
5.1.1 地质背景及样品的野外及岩石学特征 |
5.1.2 ~(40)Ar/~(39)Ar年代学结果 |
5.1.3 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结果 |
5.1.4 年龄解释及冷却-剥露过程讨论 |
5.2 不冻泉地区上三叠统巴颜喀拉群碎屑矿物年代学研究 |
5.2.1 碎屑白云母~(40)Ar/~(39)Ar测年结果 |
5.2.2 碎屑锆石特征及U-Pb年龄结果 |
5.2.3 物源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东昆仑东段热年代学研究 |
6.1 香日德-智玉路线剖面热年代学研究 |
6.1.1 地质背景及样品的野外及岩石学特征 |
6.1.2 ~(40)Ar/~(39)Ar年代学结果 |
6.1.3 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结果 |
6.1.4 年龄解释及冷却-剥露过程讨论 |
6.2 塔妥地区下三叠统洪水川组、下侏罗统羊曲组碎屑矿物年代学研究 |
6.2.1 碎屑白云母~(40)Ar/~(39)Ar测年结果 |
6.2.2 碎屑锆石特征及U-Pb年龄结果 |
6.2.3 物源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讨论 |
7.1 古生代造山作用晚期热松弛过程 |
7.2 中生代早期的快隆升剥露过程及其动力学背景 |
7.3 中生代中晚期至始新世的剥蚀去顶过程及其动力学背景 |
7.4 晚渐新世-早中新世大规模快速隆升剥露过程及其动力学机制 |
7.4.1 晚渐新世-早中新世大规模快速隆升剥露过程及其沉积响应 |
7.4.2 南北差异隆升剥露 |
7.4.3 动力学机制 |
7.5 东昆仑中新生代热演化史及隆升剥露过程 |
第八章 主要进展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9)青海东昆仑西段卡尔却卡-阿克楚克赛地区镍、铜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意义及依托项目 |
1.2 研究区位置及概况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青海东昆仑西段研究现状 |
1.3.2 卡尔却卡-阿克楚克赛地区研究现状 |
1.3.3 主要成矿类型研究现状 |
1.3.4 存在主要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分析测试方法 |
1.5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
1.6 取得主要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及构造分区 |
2.2 区域地层 |
2.2.1 古-中元古界 |
2.2.2 新元古界 |
2.2.3 下古生界 |
2.2.4 上古生界 |
2.2.5 中生界 |
2.2.6 新生界 |
2.3 区域构造 |
2.3.1 昆南断裂 |
2.3.2 昆中断裂 |
2.3.3 昆北断裂 |
2.3.4 柴达木南缘断裂 |
2.3.5 阿尔金断裂 |
2.3.6 哇洪山-温泉断裂 |
2.3.7 黑山-那陵格勒河断裂 |
2.4 区域岩浆岩 |
2.4.1 前晋宁期 |
2.4.2 晋宁期 |
2.4.3 加里东期 |
2.4.4 海西-印支早期 |
2.4.5 印支期晚 |
2.5 区域矿产 |
第3章 东昆仑造山带构造演化研究 |
3.1 始太古代-古元古代古陆核的证据 |
3.2 中-新元古代岩浆-构造事件 |
3.2.1 柴达木南缘岩浆-构造事件——“金水口岩群”时代与构造属性 |
3.2.2 昆南岩浆-构造事件——万宝沟大洋玄武岩高原形成 |
3.3 加里东早期构造体系的形成 |
3.3.1 柴达木南缘沟-弧-盆体系(西太平洋型活动陆缘) |
3.3.2 万宝沟玄武岩高原沟-弧体系 |
3.4 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万宝沟玄武岩拼贴-洋壳板片断离 |
3.4.1 洋壳深俯冲-板片断离-软流圈上涌作用 |
3.4.2 万宝沟玄武岩的拼贴 |
3.5 海西晚期-印支早期安第斯型造山活动 |
3.6 印支晚期-燕山期岩石圈拆沉和底侵作用 |
3.7 燕山末期-喜马拉雅期区域隆升作用 |
第4章 典型矿床研究 |
4.1 阿克楚克赛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 |
4.1.1 矿区地质特征 |
4.1.2 矿床地质特征 |
4.1.3 成岩成矿时代与地球化学特征 |
4.1.4 同位素特征 |
4.1.5 岩浆源区与演化 |
4.1.6 成矿作用研究 |
4.2 阿克楚克赛斑岩型矿化(点) |
4.2.1 矿床地质特征 |
4.2.2 岩石年代学及与地球化学特征 |
4.2.3 成矿作用研究 |
4.3 卡尔却卡A区中高温热液脉-隐爆角砾岩壳型矿床 |
4.3.1 矿区地质特征 |
4.3.2 矿床地质特征 |
4.3.3 岩石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 |
4.3.4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4.3.5 成矿年代学研究 |
4.3.6 成矿作用研究 |
4.4 卡尔却卡B区矽卡岩型矿床 |
4.4.1 矿区地质特征 |
4.4.2 矿床地质特征 |
4.4.3 侵入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
4.4.4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4.4.5 成矿年代学研究 |
4.4.6 成矿作用研究 |
第5章 区域成矿规律 |
5.1 成矿地质条件 |
5.1.1 地层条件 |
5.1.2 构造条件 |
5.1.3 岩浆岩条件 |
5.2 矿床类型与空间分布 |
5.2.1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 |
5.2.2 斑岩型矿床 |
5.2.3 矽卡岩型-中高温热液脉型矿床 |
5.3 成矿时代、构造背景与成矿模式 |
5.3.1 成矿时代划分 |
5.3.2 构造背景与动力学模型 |
5.4 矿床区域保存条件及矿床空间分布 |
5.4.1 昆中南带保存条件 |
5.4.2 昆中北带保存条件 |
5.5 找矿潜力及找矿方向 |
5.5.1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 |
5.5.2 岩浆热液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青海东昆仑成矿带东段地球化学数据处理方法及找矿靶区圈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区范围及交通地理概况 |
1.3 勘查地球化学的研究现状 |
1.4 化探信息提取 |
1.4.1 背景和异常的概念 |
1.4.2 背景和异常确定方法的分类 |
1.4.3 异常下限的确定 |
1.5 化探数据处理的两个进展 |
1.5.1 稳健分析 |
1.5.2 成分数据 |
1.6 东昆仑成矿带东段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
1.6.1 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
1.6.2 存在问题 |
1.7 科学问题、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完成工作量 |
1.7.1 科学问题 |
1.7.2 研究思路 |
1.7.3 研究内容 |
1.7.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8 两点说明 |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 |
2.1.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
2.1.2 区域地层 |
2.1.3 研究区主要构造及构造单元划分 |
2.1.4 岩浆岩 |
2.2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2.1 区域重力场特征 |
2.2.2 区域磁场特征 |
2.3 区域矿产特征及成矿区带划分 |
2.3.1 区域矿产特征 |
2.3.2 成矿区带划分及各带成矿规律 |
2.4 小结 |
第三章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3.1 区域地球化学总体特征 |
3.1.1 元素分布特征 |
3.1.2 元素富集离散特征 |
3.1.3 元素的共生组合特征 |
3.2 元素的时空分布规律 |
3.2.1 元素的时间分布规律 |
3.2.2 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 |
3.3 元素在各地质子区中的具体特征 |
3.3.1 昆北子区元素特征 |
3.3.2 昆中子区元素特征 |
3.3.3 昆南子区元素特征 |
3.3.4 北巴子区元素特征 |
3.4 小结 |
第四章 数据处理及异常识别 |
4.1 数据处理和异常识别的原则及影响因素 |
4.1.1 影响区域地球化学背景的因素 |
4.2 单元素数据处理及异常圈定 |
4.2.1 ILR变换后数据因子分区标准化方法 |
4.2.2 Aitchison距离圈定地球化学异常的方法 |
4.3 多元异常圈定 |
4.3.1 主成分分析法 |
4.3.2 马氏距离法 |
4.4 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化率 |
4.4.1 具体做法 |
4.4.2 主要成矿元素的空间变化率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地球化学数据的靶区圈定 |
5.1 思路 |
5.2. 具体做法 |
5.2.1 选择地球化学参数 |
5.2.2 确定各地球化学参数的权重系数 |
5.2.3 各地球化学参数赋值及单元格划分 |
5.3 3种类型的找矿信息量及靶区圈定 |
5.3.1 与基性岩成矿有关的找矿靶区 |
5.3.2 与中酸性岩成矿有关的找矿靶区 |
5.3.3 与热液型金矿有关的找矿靶区 |
5.4 典型成矿远景区评述 |
5.4.1 小干沟-西藏大沟成矿远景区(Y_1) |
5.4.2 五龙沟一带成矿远景区(Y_3) |
5.4.3 诺木洪郭勒一波洛斯太一带成矿远景区(Y_5) |
5.4.4 大厂一扎陵湖一带成矿远景区(Y_7) |
5.4.5 东山根一沟里一带成矿远景区(Y_8) |
5.4.6 孟可特一冬给措纳湖一带成矿远景区(Y_(10)) |
5.4.7 Y_1、Y_5、Y_7、Y_8四个远景区内金矿的找矿潜力分析 |
5.5 远景区找矿发现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6.1.1 主要结论 |
6.1.2 创新点 |
6.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东昆仑中段“纳赤台群”的解体与万宝沟群的建立(论文参考文献)
- [1]青海东昆仑中段早寒武世小壳动物群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 季强. 中国区域地质, 1997(04)
- [2]东昆仑中段“纳赤台群”的解体与万宝沟群的建立[J]. 朱志直,赵民,郑健康. 青藏高原地质文集, 1985(01)
- [3]东昆仑中段“纳赤台群”的解体与万宝沟群的建立[A]. 朱志直,赵民,郑健康. 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6)——地层·古生物——地质矿产部青藏高原地质科学第二次讨论会论文集(一), 1983
- [4]东昆仑地区纳赤台群碎屑岩段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 靳立杰,周汉文,王继林,朱云海,林启祥. 地质通报, 2015(10)
- [5]东昆仑南坡俯冲增生杂岩楔中纳赤台群物质组成特征[J]. 史连昌,才航加,许海全,徐博,魏有宁,赵明福. 地质通报, 2017(Z1)
- [6]东昆仑东段洪水河地区牦牛山组火山—沉积地层地质特征、物源分析和构造演化[D]. 苏朕国. 长安大学, 2019(01)
- [7]关于东昆仑地区前寒武纪地质的几点认识[J]. 王国灿,魏启荣,贾春兴,张克信,李德威,朱云海,向树元. 地质通报, 2007(08)
- [8]东昆仑造山带中新生代热演化史及隆升-剥露过程研究[D]. 周波. 西北大学, 2019(04)
- [9]青海东昆仑西段卡尔却卡-阿克楚克赛地区镍、铜成矿作用研究[D]. 赵拓飞. 吉林大学, 2021(01)
- [10]青海东昆仑成矿带东段地球化学数据处理方法及找矿靶区圈定[D]. 耿国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