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频分集无线电数据传输系统

时频分集无线电数据传输系统

一、时—频分集无线电数据传输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程恩[1](2006)在《水声电子邮件传输研究》文中指出声波是目前海中实现中、远距离无线通信唯一有效的信息载体,因此水声通信对于国防安全和海洋资源开发都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但是由于水声信道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时?空?频变参随机多径传输的信道,再加上它的噪声高、带宽窄、载波频率低、传输时延大等特点,这诸多不利因素给可靠有效的水声通信带来很大的困难,其中多途径效应是最主要的困扰因素,它会导致信号幅度衰落和码间干扰。本论文是在厦门大学水声通信课题组水声图象传输和水声数字语音通信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水声电子邮件传输技术,采用数字通信方式实现水下信息的传输,实现无线中继接入,进而达到与移动通信网和Internet网的互联的目的,研制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声电子邮件收发系统,为将来海洋水下组网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建立了水声信道的确定性模型,对浅海声信道进行了建模与通信仿真。由多途径效应产生的机理可知,通信距离的拓展将使多途径效应的影响更加严重,所以必须研究水声通信中抗强多途径干扰的各种可能措施。由于扩频技术在抗码间干扰方面具有优良的特性,因此在分析了各种扩频技术在本研究应用的可行性之后,确定了跳频技术作为具体实现方案;分集技术是抗自多途引起的信号衰落的有效手段,时频分集既可以提供频率分集,又不存在功率分散的问题,非常适用于水声通信;在恶劣的水声信道的条件下进行数据通信,快速、准确、有效的检测到同步信号成为水声跳频通信系统的关键,根据水声信道自身的特点提出一种结合同步头法和匹配滤波器法的同步方案。声波在海水中传播时由于海水的吸收以及传输的损耗,会使其发射信号在接收端严重衰落,在分析了几种常用的信号检测方法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后,提出一种适合水声通信的相关匹配检测弱信号的方法。同时研究一种比较适合于窄带信号的谱分析方法――线性调频Z变换(Chirp z transform,简称CZT),创新性地采用DSP实现了CZT频谱细化算法实现跳频数据解调;分析了电子邮件的数据结构和收发协议,利用MSComm控件通过PC机的串口来收发单片机存储的数据,完成与水声通信系统的接口。在上述理论及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最后设计并实现了一套能适用于浅海域的

杜罗娜[2](2018)在《水下无线电能和数据混合传输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水下自主航行器(AUV)成为人类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有效工具,其主要能源来自于自身携带的蓄电池,随着人们对AUV工作时间及航程等需求的不断提升,能源供给成为制约AUV工作的关键。如果AUV在能源耗尽时,航行到海底基站利用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进行充电,将大大增加其工作效率、安全性及隐蔽性。在充电过程中,电池等效阻抗不断变化及海流冲击造成的互感变化,严重影响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传输功率及效率。因此需要增加初、次级侧双向通讯功能,形成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过程的闭环控制,保证充电过程平稳、高效。本文针对水下无线电能和数据混合传输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给出水下无线电能和数据混合传输系统设计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初、次级侧线圈产生的电磁场进行矢量叠加,推导出水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电磁场解析达式。电磁场的分布与电流、频率、线圈半径、匝数等参数紧密相关,并利用仿真以及实验对电磁场解析式进行验证。(2)针对海水对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影响进行分析,由于海水具有导电性,在无线电能传输过程中存在涡流损耗,根据电场强度解析式推导出涡流损耗的解析式,通过引入涡损等效阻抗来表示涡流损耗的影响,建立海水中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修正互感模型。由于涡流损耗的存在,水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能量分配发生变化,基于系统的能量模型,给出系统参数优化设计方案。(3)针对AUV抗高压、密封性要求高、尺寸小等特点,选用同通道频分复用传输方式进行水下无线电能和数据混合传输。结合水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参数设计和水下无线数据传输方案,给出水下无线电能和数据混合传输系统设计方案。基于以上研究内容,加工1套无线电能和数据混合传输系统样机,通过实验验证该系统在海水环境下可以正常工作,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江科[3](2020)在《新型多域联合调制无线传输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9年是第五代(Fif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的元年,以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超低时延高可靠(Ultra 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和超大规模机器通信(Massive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mMTC)为代表的5G应用对现有的移动无线通信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迫切需要新型无线传输技术的发展。本文针对现有第四代移动(Fourth Generation,4G)关键技术—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传输技术(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MIMO-OFDM)的一些的问题,以现有新型的索引调制(Index Modulation,IM)为基础,研究新型MIMO-OFDM传输技术,并基于通用软件无线电平台(Universal Software Radio Peripheral,USRP)搭建了有关系统的硬件测试系统,在真实无线信道下进行验证所研究的新型MIMO-OFDM传输技术的性能。本文具体工作如下:首先,本文从理论方法研究和实验方法研究两方面概括了索引调制传输技术发展情况和研究现状。其次,本文介绍了基于空间调制(Spatial Modulation,SM)和索引调制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 with IM,OFDM-IM)的新型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传输技术,并在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LTE)标准中的扩展车载通信模型(Extended Vehicular A model,EVA)多径信道下进行了两种新型传输技术的误码率(Bit Error Rate,BER)性能的对比。然后,本文提出了基于增强型空间调制(Enhanced SM,ESM)的正交频分复用传输技术,并与基于传统空间调制的正交频分复用传输技术进行了性能对比,通过蒙特卡罗方法完成了有关仿真。同时还利用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NI)推出的USRP软件无线电平台设计并搭建了用于性能对比的硬件测试系统,在实际无线通信信道中验证了基于增强型空间调制的正交频分复用传输技术的性能优势。随后,本文将链路自适应技术引入到了增强型空间调制的正交频分复用中,提出了基于自适应功率分配的增强型空间调制的正交频分复用传输技术,联合利用ESM信号星座的不对称性和MIMO系统天线功率的不对称性来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性能,并推导了最优功率分配矩阵的闭式解。另外还搭建了基于NI USRP通用软件无线电平台的硬件测试系统,在实际环境中对比功率分配方案与等增益方案的性能。最后,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仿真结果和基于硬件系统的实验结果均表明所提功率分配算法能获得更好的系统性能。最后,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并概述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贾仁海[4](2020)在《基于谐波通信的无线电能信号同步传输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和传统电缆供电方式相比,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技术以其能够有效避免设备取电时存在的接头磨损、插拔电火花等安全隐患的特点,自问世以来迅速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感应耦合式电能传输(Inductively Coupled Power Transfer,ICPT)技术是WPT技术中理论成熟且应用广泛的一种技术,具有安全可靠、灵活便捷和传输功率范围宽的特点,在诸如电动汽车、家用电器和无线传感网络等领域中都已经有了成功的应用。大部分应用中往往要求系统原边和副边之间能够实现信息交互:如,向副边发送控制信息、监测电池负载状态和输出电压的反馈控制等,这些都需要在原副边之间建立一套良好的通信机制来完成信息的传递,同时还不能影响电能的传输。根据这种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谐波通信的无线电能与信号同步传输技术,利用系统中基波分量传输电能、谐波分量传输信号,通过电路设计使基波和谐波分量在原边完成耦合传输,副边接收后再进行解耦,并通过对电能传输和信号传输间的串扰分析指导了系统关键参数的设计,实现了电能和信号间互不干扰情况下的传输。针对本文提出的技术,首先,根据实际应用中对电能信号同步传输的要求,对目前ICPT系统中常见的电能信号同步传输技术类型进行了归纳分析,详细介绍了各类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并针对当前研究现状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基于谐波载波的电能信号同步传输技术。然后,将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两种方法分别应用于本文提出的电能信号同步传输技术,建立了系统电能、信号传输模型和功效模型,以检测线圈自感和工作频率为自变量分析了电能和信号传输间的串扰,并根据分析结果设置了系统参数;针对相位调制系统,重点介绍了移相全桥逆变器半周期工作模态,详细分析了移相角对系统各参数的影响,同样通过对电能通道和信号通道的串扰分析,确定了移相角切换区间。最后,从仿真和实验两个角度对两种调制方法下所提方案的理论正确性和实际可行性进行了验证:对于频率调制,实验结果显示输出功率50W,输出电压略受信号传输的影响,信号稳定传输波特率为5k Bd;对于相位调制,输出功率45W,输出电压保持稳定且信号传输最大波特率可达7k Bd。最后,两组实验中均表明在一定范围内信号传输性能不受线圈间距影响。该论文有图67幅,表7个,参考文献77篇。

吴建德[5](2012)在《基于电力电子电路的功率/信号复合传输方法和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将电力电子电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在传统的电力电子电路与PWM控制技术基础上,应用数据通信领域的相关技术,提出了利用功率变换电路同时实现功率变换和数字信号传输的方法,并分析了功率变换信号传输在频域和时域的实现方式,即功率/信号频分复合传输和功率/信号时分复合传输。功率/信号频分复合传输可以通过电力电子电路的功率/信号频分复合调制方法实现。功率/信号频分复合调制在传统的PWM控制基础上,利用开关次谐波作为载波传输数据。功率信号频分复合调制有两种基本方法:PWM/FSK调制和PWM/PSK调制。通过功率/信号频分复合调制,电力电子电路的输入开关纹波和输出开关纹波均包含了数据信息。由于开关纹波信号的幅值与电路拓扑、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及负载等因素相关,为保证通信信号的稳定,功率/信号频分复合传输系统应选择开关纹波变化较小的电路拓扑。在恒压输出和负载电流大范围变化的条件下,通过对基本DC、DC拓扑输入纹波与输出纹波的分析,得到如下结论:Boost拓扑适合在输入端实现通信功能;Buck拓扑适合在输出端实现通信功能;Cuk拓扑在输入端或输出端均可实现通信功能;而Buck-Boost在输入端或输出端均不适合。本文还以Boost电路为例,详细分析了PWM/FSK和PWM/2PSK直序扩频复合调制与解调的实现过程,推导了载波频率和载波形状的选择原则,并分别针对这两种调制方法,设计了相应的数字解调算法,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这两种调制方法的正确性。功率变换电路通过时分方式实现功率变换/信号传输的原理是利用电力电子电路传递能量的间隙,传输数字信号。该方法具有电路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但是不能实现稳压输出功能。本文将功率/信号时分复合传输系统的传输设备分为供电设备和受电设备,在此基础提出了通用功率/信号时分复合传输系统的设计方法:首先确定功率/信号传输的时序,其次设计供电设备和受电设备的电源电路,最后设计通信电路。根据该方法,给出了几种基本的电源电路和通信电路。功率/信号时分复合传输系统的应用场合之一是分布式控制系统,传输距离较远,因此必须考虑传输线效应。本文详细分析了功率开关电路串联传输线时的工作过程,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均表明,在脉冲电源输出端实现阻抗匹配可以有效改善线路末端的电压波形,但是无法抑制源端的关断反射尖刺。抑制传输线效应的另一种方法是增加脉冲电源输出的上升沿和下降沿时间。本文设计了一种软开关电路,通过调节谐振参数控制输出电压脉冲的上升沿和下降沿时间,以降低传输线效应的不利影响。该电路的传输效果通过实验得到验证。通信电路必须遵循相应的通信协议,才能实现数据可靠传输。本文分析了时分复合传输系统各层次协议的设计:物理层分析了通信时序设计和传输距离计算;MAC层介绍了采用预约方式和竞争方式的协议设计方法。最后给出了三个应用实例,表明功率/信号时分复合传输方法具有布线方便、实现电路简洁、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能适用于多种不同的环境。

姚友素[6](2019)在《电磁感应式变耦合无线能量与数据传输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具有灵活方便、电气隔离、免维护、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有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动汽车、植入式医疗、消费电子、智能家居等领域,已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但是,无线能量传输技术仍存在补偿元件多、抗偏移性能差、能量传输效率低、系统成本高等问题,阻碍了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的实用化进程。补偿拓扑种类很多,但缺乏普适的设计规则。本文通过分析四种基本谐振网络的压流变换及阻抗变换特性,总结出补偿拓扑的设计规则,据此提出用于电流型负载的LC/S补偿拓扑,其输出电流与负载无关。本文研究了原副边耦合电感对各元件归一化应力的影响规律,提出基于应力均衡原则的耦合电感设计方法,保证LC/S补偿系统中各元件应力均在合理范围。根据前述研究总结的补偿拓扑设计规则,提出用于电压型负载的S/CLC补偿拓扑,其输出电压与负载无关。本文所提两种补偿拓扑都具有补偿元件少、器件应力低、阻抗角接近零的特性,降低了系统成本,提升了能量传输效率。通过搭建的实验平台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多为变耦合系统,已有的补偿参数设计方法不再适用。为减小输出电压随耦合的波动,本文提出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变耦合无线能量传输系统补偿参数设计方法,将无线能量传输系统补偿参数设计问题转化成包含输出电压方差、补偿及耦合电感电流、硬开关惩罚函数的多目标优化问题。首先根据传统的参数设计方法求出平均耦合系数对应的补偿参数,然后选取合适的缩放系数得到优化问题的解空间,最后采用线性等分法求出粒子速度最值。在保证能量传输效率及全工作范围软开关的前提下,所提方法使系统的输出电压波动最小。根据传统的和所提参数设计方法分别设计了无线能量传输样机,通过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设计方法的有效性。补偿参数优化设计能够提升系统的抗偏移性能,但是提升有限。为进一步改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抗偏移性能,本文提出基于集中磁场的非对称磁耦合机构,其磁通集中分布于中心区域,抗偏移性能优异。由于能量传输效率的下降速度远低于耦合系数的下降速度,因此基于所提机构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效率较高。在给定尺寸约束下,为获得最优抗偏移性能,同时保证耦合系数不低于预设值,本文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了非对称磁耦合机构原边绕组高度、原边绕组宽度、原边磁芯宽度、副边绕组高度、副边磁芯高度等参数对耦合系数和耦合保持系数的影响,提出优化的参数设计方法,保证系统具有较高的耦合系数和优异的抗偏移性能。为实现闭环控制、用户识别、状态监测、数据传输等功能,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原副边需交换信息。为解决已有的能量和数据非接触同步传输(Wireless power and data transfer,WPDT)方案存在的通信速率低、交叉干扰强、可靠性差等问题,本文分析并阐明了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基于幅移键控和电容耦合的方案。由于数据加载及提取电路与主电路并联,数据传输对功率传输影响小,能量传输效率高。本文分析了多种对称补偿拓扑的滤波特性,得出双边LCC综合性能最优的结论,故将之确定为主电路的补偿拓扑。通过引入阻波电感改变载波信号通路阻抗,提高了信号传输增益,降低了数据解调难度。本文搭建了输出功率约100 W的WPDT样机,能量传输效率为90.5%,数据传输速率高达119 kbps。

张天虹[7](2019)在《统一体制建模及其通信复用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空间信息测控通信系统中,统一信号、信道、信息体制是重要发展趋势。当前一体化研究在体制、体系架构层面正在阶段性发展完善中,算法研究也正在逐步深入。然而,随着测控通信需求的进一步增加和发展,统一体制研究仍然在体制、体系和算法层面有巨大的探索空间:统一体制信息/信号/信道发展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具体的系统建模过程中,现今主要依靠分立系统实现各类功能需求,这就导致了在后续的发展中系统综合建模不兼容的问题;而在高速测控通信信号处理、信道实时建模、信息复用等算法支撑层面,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因此,针对上述问题,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研究融合遥测、遥控、通信信号功能的统一体制,为功能融合到体制融合的转变提供改进措施;为了统一遥测、遥控、通信信道描述,提出新的实时信道建模算法来预测测控通信信道参数;为构建能承载遥测、遥控、通信信息内容的统一体系架构,在传统多址模式基础上提出新的资源复用解决方案。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从信号、信道、信息三个层面分别探究了统一体制建模及其通信复用算法。在信号层面,本文提出基于统一硬件格式的测控通信架构模型、基于双路多相滤波器组的高速信号处理算法。针对多种信号格式,后端接入统一的信号处理单元,用统一的硬件系统处理遥测、遥控、通信信号。在信道层面,本文提出基于统一信道描述的神经网络信道模型。针对时间变化、场景变化的信道环境,都能用统一体制的信道建模方式描述信道参数信息。研究统一的信道衰落、丢包率预测模型,并实时更新预测结果,便于后续频段及信道的优化选择。在信息层面,本文提出基于统一信息融合的多维复用算法、基于多维复用-正交频分复用联合算法。针对多组信息同时传输的需求,研究扩展复用方法,在一个信号内承载遥测、遥控、通信信息,实现有限频谱资源条件下的多维信息传输的性能。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提出了基于非平衡四相相移键控的统一体制测控通信架构。针对有限时空资源与多任务矛盾下的测控通信统一信号描述的问题,采用相似的模块化架构设计了统一体制测控通信上下行链路。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的基于非平衡四相相移键控(UQPSK,Unbalanced Quadrature phase-shift keying)的测控通信信号算法模型,利用测控通信信号幅度、相位等自身信号特征统一描述了不同的功能数据。仿真表明,基于UQPSK的测控通信架构模型满足了多种功能信号融合、传输、数据获取的需求,为实现通信、导航、测控和信息支持等综合任务处理提供了先决条件。提出了基于双路多相滤波器组的高速信号处理算法。针对多相滤波器组高次抽取邻信道不完全重叠存在的盲区问题,利用双路重叠结构的交叠覆盖实现无盲区处理,从而利用多个阶数较低的滤波器组实现无盲区的较高阶数滤波,为高速信号处理提供先决条件。仿真和实验验证表明,基于双路多相滤波器组的高速信号处理算法不会产生信号落入盲区而造成的畸变或者丢失情形,可以在不改变精度的前提下有效支撑高速实时频谱分析。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路径损耗统一信道预测模型。针对场景变化、时间变化条件下路径损耗不确定的问题,均采用统一体制信道描述方法建立预测信道路径损耗状态的模型。通过神经网络模型的自学习能力捕获实际信道的隐藏特征,在时变的环境中不断更新数据集、训练神经网络、更新神经元权值,从而实时反映当前的信道环境状态。实验验证表明,相较于现有的几种经验模型,基于神经网络的实时路径损耗预测模型更能够实现路径损耗的广域趋势预测和局域细节预测。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丢包率统一信道预测模型。针对时变信道环境下丢包率不确定的问题,均采用统一体制信道描述方法建立能够预测信道丢包率的模型。利用当前时隙段的丢包分布实时预测未来时隙段的丢包率。并选取特定长度的时间滑动窗,保障其实时预测能力。通过神经网络模型的自学习能力捕获实际信道参数的隐藏特征,在时变的环境中不断更新数据集、训练神经网络、更新神经元权值,从而实时反映当前的信道环境状态。实验验证表明,相较于现有的统计模型,基于神经网络的丢包率预测模型这种统一的信道模型,可以更为有效地实时预测未来时间段内的丢包率。更进一步,基于神经网络的丢包率模型的预测结果可以为后续不可靠条件下的无线通信信道处理提供先验信息。提出了基于多维统一信息融合算法的维度复用算法和复用体系架构。针对信道容量逼近问题,通过欧拉空间拓展,完成统一体制测控通信中遥测、遥控、通信信息多维融合和解融合。根据逻辑递归的特性,基于提出的多维统一信息融合算法(MDUS,Multi-Dimension Unified Signal fusion algorithm)的维度复用算法通过将信号的一维虚域扩展到二维、三维或更高维虚空间。即将多个一维信息融合到一个多维信号中。仿真表明,基于MDUS的融合算法实现了统一体制测控通信中无干扰的、相互独立正交的多信息传输的目的;提出的基于多维复用-正交频分复用联合算法结构动态地转换子频带的数量和维度,为有限频谱资源下多类信息传输提供更灵活的解决方案。

闫睿[8](2019)在《基于无线功率/信号频分复合传输的磁耦合定位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感性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ICPT)和容性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CCPT)。目前,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感性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对于感性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原边发射线圈和副边接收线圈的相对位置偏移直接影响传输功率和效率。因此,在一个实际应用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中,原、副边线圈位置检测技术十分关键。可用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位置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射频识别位置检测技术和磁耦合位置检测技术。其中,磁耦合位置检测技术因其定位精度高、成本低而更具实用价值。无线功率/信号频分复合传输技术是当前无线电能传输领域的一项前沿技术,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频分复用技术,共用功率传输线圈的磁耦合,以实现功率和数据的同时传输,用以克服传统射频通信技术在无线充电应用中的弊端,并简化系统复杂度。考虑到磁耦合位置检测技术和无线功率/信号频分复合传输技术的工作机理均为近场磁耦合,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功率/信号频分复合传输的磁耦合位置检测方法。在无线功率/信号复合传输系统中,原边线圈上增加四个小型辅助线圈,并共享系统原有的信号收发硬件,用以实现对副边线圈的位置检测。该位置检测方法不仅可以工作在功率传输离线情况,还可以工作在功率传输在线情况,适用于不同工况。通过搭建具有位置检测功能的无线功率/信号频分复合传输系统样机,实现了高精度的原、副边线圈位置检测。原、副边线圈相对位置变化所引起的辅助线圈与副边线圈耦合系数的变化由Maxwell磁仿真和实验共同验证,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相吻合,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功率传输在线和离线情况下的位置检测均被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无功率传输和500W功率传输情况下,均可实现高达lcm精度的位置检测。

彭端[9](2006)在《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同步理论和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和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的B3G/4G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系统能够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提供可靠的宽带数据业务,成为当前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热点。对基于OFDM和MIMO-OFDM技术的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系统而言,准确、高效的同步算法是系统实现的关键和难点。本论文的工作主要是针对基于OFDM和MIMO-OFDM技术的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定时同步和载波同步理论和技术的研究。 论文首先论述了无线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及无线移动信道的数学模型,分别分析了在定时偏差、载波频偏、样值定时偏差条件下SISO-OFDM无线传输系统的数学模型,以及它们对基于OFDM技术的无线传输系统性能的影响。并分析比较了这几种定时同步算法和载波同步算法在无线移动信道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了解决方案。 针对B3G TDD系统无线传输链路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可行的基于一个OFDM前导符号的快速载波同步算法,在载波相对频偏为ε≤±0.5的条件下,用高速无线多径Rayleigh信道COST207模型进行了仿真,达到了理想的载波同步性能。同时还比较了两种不同载波同步算法的结果,提出了Moose算法不适合无线高速移动环境下的载波同步问题,并分析

韩芳明[10](2006)在《无线数字通信:一种时频观点》文中研究表明为了克服由有限频谱资源及移动无线衰落信道带来的挑战,未来高速无线通信系统必须采用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以提高谱效率和信息传输的可靠性。本文从时频信号分析与处理的角度对无线数字通信系统在各种衰落信道中的原理、性能、特性、系统设计以及相关检测技术等关键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其主要工作概括如下: 1.针对多载波信号传输的特点,证明了各子载波信号经历频率平坦(频率非选择性)衰落与各子载波的衰落系数相互独立的假设是相互矛盾的。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频域相关函数的多载波Rayleigh衰落信道仿真算法。 2.立足于函数空间理论,给出了时频信号传输的一般模型与构架,指出信号传输问题可以看作是一种时频铺砌问题。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六边形(五株形)网格的时频信号传输方案。 3.从时频信号传输的角度,以最小符号能量扰动为准则,对无线通信系统在时频双弥散衰落信道中的调制波形以及网格参数等系统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 4.针对时频弥散衰落信道中多载波数字传输的均衡(检测)技术进行了研究。分别利用矩阵求逆引理与分块矩阵求逆引理,提出了两种基于最大信干噪比准则的串行迭代时频均衡器,以克服由时频弥散衰落信道带来的码间干扰和载波间干扰。此外,利用系统优化设计后传输脉冲的时频能量聚集性以及无线衰落信道是欠扩展属性,提出了一种并行最大似然序列检测器,并对其性能以及计算和存储复杂性进行了定量分析。 5.通过将时变多径Rayleigh衰落信道中传输符号的判决变量表示为Gaussian随机矢量的二次形式,得出其特征函数的解析表达式。进而推导了时变离散多径Rayleigh衰落信道下的匹配滤波界,以作为该信道下最佳检测的性能下界。 6.从函数空间理论出发,证明了对于取自于离散与有限字符集的数字信号的传输,其调制脉冲可以突破传统的正交或双正交约束,即使用相关的传输脉冲波形同样可以实现完全传输复用。进而提出了基于Weyl-Heisenberg框架以及六边形Gabor框架的多载波传输系统。它们可以看作是正交频分复用(OFDM)或双正交频分复用(BFDM)的重要推广,且具有比Nyquist速率更大的符号传输率。 7.将上述基于Weyl-Heisenberg框架以及六边形Gabor框架的数字传输系统推广到一般框架情形,并从信息论角度对其在带限加性Gaussian白噪声(AWGN)信道中的传输容量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Nyquist符号率与Shannon容量的关系,并利用大维随机矩阵理论,从理论上证明了基于框架的广义多载波传输系统可以渐近地取得带限AWGN信道的Shannon容量。

二、时—频分集无线电数据传输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时—频分集无线电数据传输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水声电子邮件传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和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的进展和现状
    1.3 论文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2章 浅海水声信道的物理特性
    2.1 浅海水声信道的主要特点
        2.1.1 浅海水声信道的复杂性
        2.1.2 浅海水声信道的多变性
        2.1.3 浅海水声信道的强多途特性
        2.1.4 浅海水声信道的有限频带
    2.2 浅海水声信道对数据传输的影响
        2.2.1 声波传输损耗的影响
        2.2.2 多途传播的影响
        2.2.3 海洋环境噪声的影响
        2.2.4 多普勒频移的的影响
    2.3 水声信道和无线信道的比较
    2.4 结论
第3章 浅海水声信道的模型和分析
    3.1 水声信道的仿真基础
        3.1.1 海中声波
        3.1.2 定解条件
        3.1.3 浅海模型的声场(波动方程的求解)
    3.2 浅海水声信道建模
    3.3 时不变的浅海水声信道模型
        3.3.1 N 径确定性模型建立
        3.3.2 浅海水声信道N 径确定性模型的仿真和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水声通信中的均衡、分集以及差错控制技术
    4.1 均衡技术
        4.1.1 自适应均衡器
        4.1.2 盲均衡器概述
    4.2 分集技术
        4.2.1 空间分集
        4.2.2 频率分集
        4.2.3 时间分集
        4.2.4 联合分集
        4.2.5 分集技术中的接收方法
    4.3 时频分集技术的实现
        4.3.1 同步的时频分集实现
        4.3.2 数据的时频分集实现
        4.3.3 时频分集的判定准则
    4.4 差错控制技术
第5章 水声扩频通信
    5.1 扩频通信概述
        5.1.1 扩频技术的理论基础
        5.1.2 扩频技术的典型方式
        5.1.3 扩频技术的处理增益和抗干扰容限
    5.2 跳频通信基本原理
        5.2.1 跳频系统的组成
        5.2.2 跳频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
        5.2.3 跳频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参数
        5.2.4 跳频系统的关键技术
    5.3 跳频系统的技术优点
    5.4 水声跳频通信系统设计方案
第6章 水声跳频通信中的同步技术
    6.1 通信系统的同步概述
    6.2 水声跳频通信同步技术
        6.2.1 跳频同步的内容
        6.2.2 跳频图案的同步过程
    6.3 水声跳频通信中同步信号的捕获和跟踪
        6.3.1 同步信号捕获
        6.3.2 同步信号跟踪
    6.4 水声跳频通信系统的同步方案
第7章 水声通信中的微弱信号检测
    7.1 匹配滤波器法
        7.1.1 定义
        7.1.2 匹配滤波器的具体实现方法
    7.2 相关检测
        7.2.1 相关函数
        7.2.2 自相关检测
        7.2.3 互相关检测
        7.2.4 具体实现方法
    7.3 谱分析方法
        7.3.1 谱分析方法
        7.3.2 具体实现方法
    7.4 几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7.4.1 匹配滤波器与相关器的比较
        7.4.2 匹配滤波器法与谱分析法的比较
    7.5 线性调频Z 变换(Chirp-Z 变换)算法
        7.5.1 CZT 算法的基本原理
        7.5.2 CZT 算法具体实现的方法
        7.5.3 CZT 与几种频率细化方法的比较
第8章 水声电子邮件(Email)收发机制
    8.1 电子邮件的通信协议
        8.1.1 SMTP 协议
        8.1.2 POP3 协议
    8.2 电子邮件数据结构
        8.2.1 邮件头的格式
        8.2.2 邮件信体的类型
        8.2.3 邮件编码的方法
    8.3 PC 机与电子邮件水声通信系统接口
第9章 水声电子邮件传输通信系统的实现
    9.1 水声电子邮件通信系统的结构组成
    9.2 水声电子邮件通信系统发送部分研制
        9.2.1 水声电子邮件通信系统发送部分原理方框图
        9.2.2 电子邮件数据的串口发送
        9.2.3 时频调制分集设计
        9.2.4 跳频图案和频率合成
        9.2.5 发送部分单片机程序流程
    9.3 水声电子邮件通信系统接收部分样机研制
        9.3.1 水声电子邮件通信系统接收部分方框图
        9.3.2 信号调理模块设计
        9.3.3 同步捕获模块设计
        9.3.4 数据解调模块设计
        9.3.5 接收电子邮件显示和转发
    9.4 实验结果分析
        9.4.1 三种实验环境下A 组实验结果分析
        9.4.2 三种实验环境下B 组实验结果分析
        9.4.3 海上3km 距离A 组CZT 谱分析实验结果
    9.5 结论
第10章 工作总结和展望
    10.1 研究工作总结
    10.2 论文创新之处
    10.3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 谢
附录 1 水声电子邮件通信系统样机实物照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水下无线电能和数据混合传输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单通道传输
        1.2.2 多通道传输
    1.3 水下无线电能和数据传输技术
        1.3.1 方案选择
        1.3.2 研究难点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结构
第2章 WPT系统电磁场解析表达式
    2.1 引言
    2.2 单个线圈
        2.2.1 单匝线圈
        2.2.2 螺旋线圈
        2.2.3 平面线圈
    2.3 WPT系统电磁场分布
        2.3.1 area I电磁场
        2.3.2 area II电磁场
        2.3.3 area III电磁场
    2.4 仿真验证
    2.5 实验验证
    2.6 小结
第3章 海水对WPT系统影响分析
    3.1 引言
    3.2 WPT系统电磁场分析
        3.2.1 电场强度
        3.2.2 磁场强度
    3.3 涡流损耗
    3.4 小结
第4章 水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设计
    4.1 引言
    4.2 WPT系统拓扑图
        4.2.1 S-S拓扑结构
        4.2.2 S-P拓扑结构
        4.2.3 P-S拓扑结构
        4.2.4 P-P拓扑结构
    4.3 互感模型
        4.3.1 互感系数
        4.3.2 涡损等效阻抗
        4.3.3 实验验证
    4.4 参数优化
        4.4.1 能量模型
        4.4.2 优化方法
        4.4.3 实验及仿真验证
    4.5 总结
第5章 水下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5.1 引言
    5.2 基于载波2ASK的数字信号调制及解调方法
        5.2.1 调制原理
        5.2.2 解调原理
        5.2.3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方案及仿真
    5.3 实验验证
    5.4 小结
第6章 水下无线电能和数据混合传输系统设计
    6.1 引言
    6.2 水下无线电能和数据混合传输方案
    6.3 水下无线电能传输分析
        6.3.1 谐振状态及传输效率
        6.3.2 参数选取范围
    6.4 水下无线数据传输分析
        6.4.1 耦合变压器电路模型
        6.4.2 前向数据传输分析
        6.4.3 反向数据传输分析
        6.4.4 串扰分析
    6.5 仿真验证
    6.6 实验验证
    6.7 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发表论文情况
    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3)新型多域联合调制无线传输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内容及贡献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索引调制和软件无线电平台
    2.1 引言
    2.2 索引调制
        2.2.1 空域索引调制
        2.2.2 频域索引调制
        2.2.3 空域索引和频域索引调制BER性能对比
    2.3 NI USRP软件无线电平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增强型空间调制的正交频分复用传输技术
    3.1 引言
    3.2 基于增强型空间调制的正交频分复用
        3.2.1 系统模型
        3.2.2 理论分析
        3.2.3 仿真结果
    3.3 基于NI USRP的实现方案
    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自适应功率分配的增强型空间调制正交频分复用传输技术
    4.1 引言
    4.2 基于自适应功率分配的增强型空间调制的正交频分复用
        4.2.1 系统模型
        4.2.2 自适应功率分配算法
        4.2.3 仿真结果
    4.3 基于NI USRP的实现方案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
    5.1 本文贡献
    5.2 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研究成果

(4)基于谐波通信的无线电能信号同步传输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1.4.本章小结
2 ICPT系统信号传输技术分析
    2.1.无线通信技术
    2.2.隔离通道式信号传输技术
    2.3.共享通道式信号传输技术
    2.4.信号解调技术简述
    2.5.本章小结
3 调频式电能信号同步传输系统
    3.1.调频式电能信号同步传输系统结构
    3.2.系统等效模型分析
    3.3.信号传输方案设计
    3.4.本章小结
4 基于移相调制的电能信号同步传输系统
    4.1.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
    4.2.系统功率传输特性分析
    4.3.移相调制系统通信方案设计
    4.4.信号传输性能分析
    4.5.本章小结
5 系统仿真和实验分析
    5.1.仿真分析
    5.2.系统设计与实验分析
    5.3.不同传输方法下系统特性对比
    5.4.本章小结
6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基于电力电子电路的功率/信号复合传输方法和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电力电子与通信的相关技术
        1.1.1 谐波分析与正交频分复用技术
        1.1.2 抖频技术与扩频通信(DS)
        1.1.3 软件无线电与电力电子数字控制
    1.2 电源/信号复合传输技术综述
        1.2.1 电力线载波通信
        1.2.2 IEC61158-2总线供电技术
        1.2.3 以太网供电
    1.3 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
第2章 功率/信号频分复合调制原理分析
    2.1 基于PWM技术的功率/信号频分复合调制
    2.2 功率/信号频分复合传输系统结构
    2.3 功率/信号频分复合传输电路拓扑选择
        2.3.1 Buck电路纹波
        2.3.2 Boost电路纹波
        2.3.3 Buck-Boost电路纹波
        2.3.4 Cuk电路纹波
    2.4 功率/信号频分复合传输系统的信号传输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PWM/FSK复合调制技术研究
    3.1 FSK调制频率选择
    3.2 开关载波频率切换瞬态分析
        3.2.1 锯齿波载波
        3.2.2 三角波载波
    3.3 FSK解调算法
    3.4 实验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PWM/2PSK直序扩频复合调制技术研究
    4.1 PWM载波的PSK调制原理
        4.1.1 锯齿波调制
        4.1.2 三角波调制
        4.1.3 PSK调制的干扰信号分析
    4.2 PWM/2PSK直序扩频复合调制系统设计
        4.2.1 直序扩频调制技术的原理
        4.2.2 2PSK直序扩频调制方法设计
        4.2.3 2PSK直序扩频解调算法设计
        4.2.4 直序扩频数字解调算法的实现
    4.3 实验结果
    4.4 PWM/FSK与PWM/2PSK直序扩频复合调制的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功率/信号时分复合传输技术研究
    5.1 基于电力电子电路总线供电技术的提出
        5.1.1 通信总线供电技术的优点
        5.1.2 1-Wire总线与Boost电路
        5.1.3 Buck型总线供电电路
        5.1.4 简化的Buck型总线供电电路稳态分析
    5.2 功率/信号时分复合传输系统的通用设计方法研究
        5.2.1 总线设备定义
        5.2.2 PSE供电电路的基本结构
        5.2.3 PD受电电路的基本结构
        5.2.4 功率传输和数据通信的时序设计
        5.2.5 数据通信电路的基本结构
    5.3 传输线效应对开关过程的影响
        5.3.1 无畸变传输线方程
        5.3.2 开通过程分析
        5.3.3 关断过程分析
        5.3.4 实验结果
    5.4 软开关PSE电路
        5.4.1 传输线效应的解决方法
        5.4.2 软开关PSE电路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功率/信号时分复合传输系统通信协议设计及应用
    6.1 通信协议设计
        6.1.1 物理层
        6.1.2 MAC层
    6.2 Buck型总线供电应用系统设计
    6.3 隔离型功率/信号时分复合传输系统的应用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工作总结
    7.2 功率/信号复合传输技术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6)电磁感应式变耦合无线能量与数据传输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补偿拓扑及补偿参数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1.2.1 负载无关恒流输出型补偿拓扑
        1.2.2 负载无关恒压输出型补偿拓扑
        1.2.3 耦合无关恒功率输出型补偿拓扑
        1.2.4 其他典型补偿拓扑
    1.3 高性能磁耦合机构研究现状
        1.3.1 高耦合磁结构研究现状
        1.3.2 强抗偏移磁结构研究现状
        1.3.3 低成本磁结构研究现状
    1.4 能量和数据非接触同步传输技术研究现状
        1.4.1 基于多耦合通道的WPDT技术
        1.4.2 基于能量调制的WPDT技术
        1.4.3 基于时分复用的WPDT技术
        1.4.4 基于频分复用的WPDT技术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无线能量传输系统补偿拓扑工作机理研究
    2.1 引言
    2.2 松耦合变压器T形模型及互感模型的适用性
    2.3 基于典型谐振网络的补偿拓扑设计方法
        2.3.1 补偿机理及常用补偿拓扑
        2.3.2 谐振网络压流变换及阻抗变换特性
        2.3.3 补偿拓扑设计规则
    2.4 LC/S恒流输出型补偿拓扑
        2.4.1 恒流输出特性分析
        2.4.2 ZVS软开关实现条件
        2.4.3 无源器件归一化应力分析
        2.4.4 实验验证
    2.5 S/CLC恒压输出型补偿拓扑
        2.5.1 恒压输出特性分析
        2.5.2 ZVS软开关实现条件
        2.5.3 实验验证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变耦合WPT系统补偿参数优化
    3.1 引言
    3.2 基于传统补偿方法的变耦合WPT系统性能分析
        3.2.1 S/LCC补偿的变耦合WPT系统
        3.2.2 S/CLC补偿的变耦合WPT系统
    3.3 变耦合WPT系统补偿参数优化模型
        3.3.1 粒子群优化算法
        3.3.2 变耦合WPT系统优化目标
        3.3.3 解空间及粒子速度最值计算方法
        3.3.4 线性减小的惯性权重系数
        3.3.5 粒子速度及位置更新策略
        3.3.6 变耦合WPT系统补偿参数优化流程
    3.4 优化实例及性能分析
        3.4.1 优化实例
        3.4.2 低电压纹波机理研究
        3.4.3 性能对比分析
        3.4.4 实验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磁耦合机构抗偏移性能提升策略研究
    4.1 引言
    4.2 抗偏移性能提升策略
        4.2.1 磁耦合机构关键性能指标
        4.2.2 耦合系数对能量传输效率的影响
        4.2.3 基于匀强磁场和集中磁场的抗偏移性能提升策略
    4.3 基于集中磁场的强抗偏移非对称磁耦合机构
        4.3.1 强抗偏移非对称磁耦合机构
        4.3.2 磁场分布对抗偏移性能的影响
        4.3.3 非对称磁耦合机构参数优化方法
        4.3.4 抗偏移性能比较分析
    4.4 非对称磁耦合机构抗偏移性能实验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面向大中功率应用的高速双向WPDT技术
    5.1 引言
    5.2 高频注入式WPDT技术
        5.2.1 现有WPDT实现方案对比分析
        5.2.2 高频注入式WPDT技术关键问题
    5.3 对称补偿拓扑滤波性能分析
    5.4 基于ASK调制和电容耦合的WPDT系统
        5.4.1 系统电路结构
        5.4.2 功率电路输出特性分析
        5.4.3 提高信号传输增益的改进补偿拓扑
        5.4.4 降低交叉干扰的参数设计方法
    5.5 高速双向WPDT系统实验验证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统一体制建模及其通信复用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统一体制信号国内外现状
        1.2.2 统一体制信道国内外现状
        1.2.3 统一体制信息复用国内外现状
    1.3 本论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统一体制测控通信
    2.1 统一体制建模需求分析与初步解决方案
    2.2 统一体制测控通信研究理论体系
        2.2.1 统一测控通信传输体制研究
        2.2.2 基于统一体制测控通信的OFDM同步算法研究
        2.2.3 统一体制测控通信扩频解扩关键算法研究
    2.3 统一体制测控通信方案设计与对比
        2.3.1 统一体制测控通信建模方案设计
        2.3.2 五种统一体制测控通信建模方案比较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面向统一信号体制的测控通信系统建模
    3.1 统一体制测控通信建模
    3.2 UQPSK测控通信系统信号流理论推导
        3.2.1 UQPSK测控通信系统信号发生
        3.2.2 UQPSK测控通信系统捕获子模块
        3.2.3 UQPSK测控通信系统跟踪子模块
    3.3 UQPSK测控通信系统信息获取
        3.3.1 UQPSK测控通信系统测距、测速信息获取
        3.3.2 UQPSK测控通信系统测角信息获取
        3.3.3 UQPSK测控通信系统遥控、通信信息获取
    3.4 基于双路多相滤波器组的高速信号处理
    3.5 性能分析
        3.5.1 UQPSK测控通信系统性能分析
        3.5.2 基于双路多相滤波器组的算法仿真及FPGA实现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面向统一信道体制的参数预测建模
    4.1 统一体制信道模型及其实验架构
    4.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路径损耗预测模型
        4.2.1 路径损耗预测的典型经验模型
        4.2.1.1 双斜率距离断点路径损耗预测模型
        4.2.1.2 多项式拟合路径损耗预测模型
        4.2.1.3 Nakagami-m小尺度衰落路径损耗预测模型
        4.2.1.4 广义Gamma阴影衰落路径损耗预测模型
        4.2.2 一种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路径损耗预测模型
        4.2.3 一种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实时路径损耗预测模型
    4.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实时丢包、时延预测模型
        4.3.1 一种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实时丢包率预测模型
        4.3.2 一种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实时时延预测模型
    4.4 性能分析
        4.4.1 统一体制路径损耗预测模型性能分析
        4.4.2 统一体制丢包率及时延预测模型性能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面向通信信息维度复用的算法
    5.1 多维信息复用及其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
        5.1.1 MDUS理论信号模型及其正交性分析
        5.1.2 调制方法:基于MDUS的物理信号模型搭建
        5.1.3 解调方法:多路有用信息获取
    5.2 基于OFDM-MDUS的复用算法
        5.2.1 MDUS融合算法与OFDM性能对比
        5.2.2 基于CR的自适应MDUS-OFDM系统架构
    5.3 性能分析
        5.3.1 三维和四维MDUS融合模型性能分析
        5.3.2 使用扩频解调提高MDUS融合算法的稳定性
        5.3.3 MDUS-OFDM融合模型性能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8)基于无线功率/信号频分复合传输的磁耦合定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项目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应用于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位置检测技术
        1.2.1 传感器、图像位置检测技术
        1.2.2 RFID位置检测技术
        1.2.3 磁耦合位置检测
    1.3 无线功率/信号频分复合传输技术
    1.4 无线功率/信号频分复合传输与磁耦合位置检测相结合
    1.5 研究内容介绍
第2章 无线功率/信号频分复合传输原理及其电路设计
    2.1 无线功率/信号频分复合传输介绍
    2.2 信号调制端设计
        2.2.1 信号调制方式
        2.2.2 信号调制电路
    2.3 信号接收端设计
        2.3.1 信号接收电路
        2.3.2 相干解调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辅助线圈磁耦合位置检测技术
    3.1 磁耦合位置检测原理
    3.2 位置检测系统磁仿真分析
        3.2.1 辅助线圈最优位置仿真
        3.2.2 耦合系数与位置关系仿真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样机设计与系统实验
    4.1 系统参数
    4.2 用于位置检测的辅助线圈通信实验
        4.2.1 信号调制实验
        4.2.2 信号解调实验
        4.2.3 无线功率/信号频分复合传输实验
    4.3 位置检测实验
        4.3.1 位置检测过程
        4.3.2 位置检测软件设计
        4.3.3 无功率传输位置检测实验
        4.3.4 500W功率传输位置检测实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工作总结
    5.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同步理论和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1.1 无线移动通信的发展现状
    1.2 83G/4G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
    1.3 OFDM基本原理
        1.3.1 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发展历史
        1.3.2 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基本思想
        1.3.3 系统模型
        1.3.4 循环前缀
        1.3.5 频域模型
    1.4 MIMO基本原理
        1.4.1 MIMO系统的信道容量
        1.4.2 空间分集
        1.4.3 空间复用
    1.5 MIMO-OFDM无线移动通信系统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无线信道模型
    2.1 无线移动信道的特点
    2.2 无线移动信道的衰落和干扰
    2.3 无线移动信道的数学模型
        2.3.1 无线多径信道数学模型
        2.3.2 具有多普勒频移的无线多径信道数学模型
        2.3.3 无线移动信道的参数
        2.3.4 无线衰落信道的分类
        2.3.5 MIMO无线信道数学模型
    参考文献
第三章 SISO-OFDM传输系统同步误差的影响
    3.1 OFDM传输系统理想同步的系统模型
    3.2 OFDM传输系统定时同步误差的影响
    3.3 OFDM传输系统载波同步误差的影响
    3.4 OFDM传输系统样值同步误差的影响
    3.5 实际OFDM传输系统同步误差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四章 SISO-OFDM传输系统定时同步算法
    4.1 SISO-OFDM传输系统定时同步算法的综述
        4.1.1 基于数据辅助的SISO-OFDM系统定时同步算法
        4.1.2 基于非数据辅助的SISO-OFDM系统定时同步算法
        4.1.3 SISO-OFDM系统盲定时同步算法
    4.2 基于滑动双窗口的定时同步算法
    4.3 基于延时相关的定时同步算法
    4.4 基于前导训练序列的自相关定时同步算法
    4.5 基于循环前缀相关的定时同步算法
    4.6 SISO-OFDM系统定时同步算法的分析比较
    4.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SISO-OFDM传输系统载波同步算法
    5.1 SISO-OFDM传输系统载波同步算法综述
        5.1.1 基于数据辅助的SISO-OFDM载波同步算法
        5.1.2 基于非数据辅助的SISO-OFDM载波同步算法
        5.1.3 盲或半盲载波SISO-OFDM载波同步算法
    5.2 SISO-OFDM系统载波同步算法介绍
        5.2.1 基于频域双OFDM导频符号相关的载波同步算法
        5.2.2 基于时域双OFDM导频符号相关的载波同步算法
        5.2.3 基于循环前缀相关的载波同步算法
        5.2.4 基于频域导频符号相关的载波跟踪同步算法
    5.3 载波频率偏移下的SISO-OFDM系统信号模型
    5.4 低速移动环境下SISO-OFDM系统载波同步算法仿真
        5.4.1 帧结构及前导频符号的设计
        5.4.2 时域预频偏估计算法
        5.4.3 时域粗频偏估计算法
        5.4.4 时域细频偏估计算法
        5.4.5 频域信道估计算法
        5.4.6 频域载波相位跟踪算法
        5.4.7 频域信道均衡算法
        5.4.8 仿真条件和结果
        5.4.9 结论
    5.5 高速移动环境下SISO-OFDM系统载波同步算法仿真
        5.5.1 帧结构及前导频符号的设计
        5.5.2 时域粗频偏估计算法
        5.5.3 时域细频偏估计算法
        5.5.4 频域信道估计算法
        5.5.5 频域载波相位跟踪算法
        5.5.6 频域信道均衡算法
        5.5.7 仿真条件和结果
        5.5.8 结论
    5.6 高速移动环境下两种SISO-OFDM系统载波同步算法的仿真比较
        5.6.1 帧结构及前导频符号的设计
        5.6.2 时域粗频偏估计算法
        5.6.3 时域细频偏估计算法
        5.6.4 频域信道估计算法
        5.6.5 频域载波相位跟踪算法
        5.6.6 频域信道均衡算法
        5.6.7 仿真条件和结果
        5.6.8 结论
    5.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MIMO-OFDM传输系统定时同步算法
    6.1 MIMO-OFDM系统中定时同步算法研究的发展现状
    6.2 MIMO-OFDM系统定时同步算法介绍
        6.2.1 MIMO-OFDM系统的最优前导同步序列
        6.2.2 Mody定时同步算法
        6.2.3 Schenk & Zelst定时同步算法
    6.3 MIMO-OFDM系统的定时同步分集算法
        6.3.1 MIMO-OFDM系统数学模型
        6.3.2 基于滑动双窗口定时同步分集算法
        6.3.3 基于循环前缀相关定时同步分集算法
        6.3.4 基于定时同步最大数分集同步算法
        6.3.5 MIMO-OFDM系统的定时同步分集算法仿真
        6.3.6 MIMO-OFDM系统的定时同步分集算法仿真结论
    6.4 MIMO-OFDM定时同步最大数分集算法理论分析
        6.4.1 SISO-OFDM系统定时同步数学模型分析
        6.4.2 MISO-OFDM系统定时同步数学模型分析
        6.4.3 SIMO-OFDM系统定时同步数学模型分析
        6.4.4 MIMO-OFDM系统定时同步数学模型分析
        6.4.5 MIMO-OFDM定时同步最大数分集算法理论分析结果
    6.5 83G-TDD MIMO-OFDM系统链路定时同步最大数分集算法仿真
    6.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MIMO-OFDM传输系统载波同步算法
    7.1 MIMO-OFDM系统中载波同步算法研究的发展现状
    7.2 载波频偏下的MIMO-OFDM系统数学模型
    7.3 MIMO-OFDM载波同步算法介绍
        7.3.1 Mody载波同步算法
        7.3.2 Schenk & Zelst载波同步算法
    7.4 MIMO-OFDM系统载波同步的空间分集算法
        7.4.1 MIMO-OFDM系统信号模型
        7.4.2 MIMO-OFDM系统帧结构和前导符号的设计
        7.4.3 MIMO-OFDM系统载波同步空间分集算法
        7.4.4 MIMO-OFDM系统频域多天线信道估计算法
    7.5 83G-TDD MIMO-OFDM系统链路载波同步空间分集算法的仿真
    7.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结束语
    8.1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总结
    8.2 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同步算法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英语缩略词表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10)无线数字通信:一种时频观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一览表
数学符号汇总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
    §1.3 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无线通信信道与多载波调制
    §2.1 引言
    §2.2 无线通信信道
        §2.2.1 数学模型
        §2.2.2 统计特性
        §2.2.3 信道分类
    §2.3 正交频分复用
        §2.3.1 CP-OFDM
        §2.3.2 ZP-OFDM
    §2.4 多载波传输信道
        §2.4.1 多载波传输信道中的衰落特性分析
        §2.4.2 基于频域相关函数的多载波RAYLEIGH衰落信道仿真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时频信号传输
    §3.1 引言
    §3.2 OFDM传输中的ICI分析
    §3.3 时频网格传输系统
    §3.4 WEYL-HEISENBERG系统的优化设计
        §3.4.1 传输波形的选择
        §3.4.2 系统参数的优化设计
        §3.4.3 数值结果
    §3.5 六边形GABOR系统的优化设计
        §3.5.1 六边形GABOR传输系统
        §3.5.2 系统参数的优化设计
        §3.5.3 鲁棒因子分析
        §3.5.4 数值结果
    §3.6 本章小结
    附录3.A 网格(LATTICE)简介
    附录3.B 式(3.4.9)的推导
    附录3.C 式(3.4.16)的推导
第四章 时频均衡(检测)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基于最大信干噪比准则的串行迭代时频均衡器
        §4.2.1 基于分块矩阵求逆引理的迭代检测
        §4.2.2 基于矩阵求逆引理的迭代检测
        §4.2.3 时变离散多径RAYLEIGH衰落信道的匹配滤波界
        §4.2.4 数值结果
    §4.3 并行最大似然序列检测
        §4.3.1 问题表述
        §4.3.2 并行MLSD
        §4.3.3 性能与复杂性分析
        §4.3.4 数值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框架的时频信号传输
    §5.1 引言
    §5.2 框架传输系统
        §5.2.1 基本原理
        §5.2.2 数值结果
    §5.3 带限加性GAUSSIAN白噪声信道中的SHANNON容量分析
        §5.3.1 NYQUIST率与SHANNON容量
        §5.3.2 框架传输系统的容量分析
        §5.3.3 数值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博士学习期间撰写与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时—频分集无线电数据传输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水声电子邮件传输研究[D]. 程恩. 厦门大学, 2006(06)
  • [2]水下无线电能和数据混合传输技术研究[D]. 杜罗娜.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6)
  • [3]新型多域联合调制无线传输技术研究[D]. 江科.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4]基于谐波通信的无线电能信号同步传输技术研究[D]. 贾仁海.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5]基于电力电子电路的功率/信号复合传输方法和理论研究[D]. 吴建德. 浙江大学, 2012(07)
  • [6]电磁感应式变耦合无线能量与数据传输关键技术研究[D]. 姚友素.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7]统一体制建模及其通信复用算法研究[D]. 张天虹.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8]基于无线功率/信号频分复合传输的磁耦合定位技术研究[D]. 闫睿. 浙江大学, 2019(08)
  • [9]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同步理论和技术研究[D]. 彭端. 北京邮电大学, 2006(11)
  • [10]无线数字通信:一种时频观点[D]. 韩芳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6(01)

标签:;  ;  ;  ;  ;  

时频分集无线电数据传输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