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吉林晚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分布(论文文献综述)
梁华[1](2020)在《广西田东感仙洞中更新世猩猩化石及其演化意义》文中研究指明广西田东布兵盆地感仙洞新发现的中更新世猩猩化石及其共生的哺乳动物化石的综合研究表明:感仙洞哺乳动物群的性质与中国南方中更新世中期的相似,沉积物的古地磁年龄可置于布容正极性时(Brunhes normal polarity ehron)。对洞穴沉积物中具有层位意义的钙板进行了铀系(MC-ICP-MS)测年,表层钙板的年龄为153-168 ka。根据生物地层学、古地磁和铀系测年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感仙洞动物群的年代在中更新世中晚期。本文通过对更新世不同时代化石猩猩和现生猩猩牙齿形态及测量特征的观察、测量和分析来探讨目前学术界高度关注的亚洲猩猩演化问题。本研究对感仙洞猩猩牙齿化石形态的观察发现,形态特征上与其它地区的化石猩猩和现生猩猩无明显区别;在牙齿测量特征方面,感仙洞猩猩牙齿尺寸(齿冠面积)小于我国南方早更新世魏氏猩猩(Pongo weidenreichi),但大于晚更新世化石猩猩和现生猩猩。因此,将其归入魏氏猩猩(Pongo weidenreichi)。对不同时代猩猩牙齿测量数据的分析表明:从早更新世(~2.0 Ma)到现在,亚洲猩猩牙齿大小演化较为复杂,虽然猩猩牙齿尺寸有缩小的趋势,但并不是严格按照年代逐渐缩小的,有逐渐缩小、先增大后缩小、先缩小后稍微增大最后又缩小、早期变化不大后期逐渐缩小、早期变化较大后期逐渐缩小和整个更新世处于波动状态等六种尺寸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猩猩不同齿位上的牙齿齿冠高度呈现出齿冠从高到低、从低到高、齿冠变化较大或基本无变化等四种变化。感仙洞提供的层位清楚,时代可靠和特征明显的化石证据,不仅填补中更新世猩猩化石研究的空白,而且为亚洲猩猩的演化研究提供新的依据。在可靠的地层年代框架下,通过本研究对不同时代化石猩猩和现生猩猩牙齿测量的研究,进一步明确更新世猩猩的演化规律。
石晓润[2](2020)在《大同李汪涧旧石器遗址综合研究》文中提出李汪涧遗址位于泥河湾盆地西端—大同盆地东北部,行政区划上属于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李汪涧村;遗址位于李汪涧村西南0.7km处,是一处露天旷野遗址。该遗址首次发现于2016年,调查发现后经过多次的复查,并于2017年6-8月对该遗址进行了地质剖面的试掘工作。鉴于此次试掘中发现数量较多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以及较为连续的地层堆积,我们在2018年7-10月对该遗址进行正式的发掘。2017年、2018年的考古试掘和发掘共发现4个文化层,获得数量丰富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本文研究的指导思想为“操作链”理论,运用石料产地调查、埋藏学研究、类型学分析、拼合研究、动物考古学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李汪涧遗址中的石制品和动物骨骼化石进行简要的分析与研究:首先,对整篇文章的选题、研究背景进行阐述,从而划定文章的研究内容、目的以及方法,并对石制品和动物骨骼的分类和观测项目进行具体的描述。随后对近几年来在大同盆地的旧石器考古调查和试掘的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大同盆地内的旧石器地点和化石点主要集中在桑干河北岸,南岸仅有少量发现;结合水系和行政区划,对本次调查区域划分为四个小的区域:桑干河上游北岸、桑干河中游北岸、桑干河中游南岸、洋河上游。调查所发现的文化遗物所处地层多为河—湖相沉积和马兰黄土层,且集中分布于桑干河及其支流两岸的Ⅱ、Ⅲ级阶地;新发现的地点均属于露天旷野遗址。第二,通过地层学、类型学、数理统计学、拼合研究、埋藏学等研究分析方法,对李汪涧遗址的地层、年代、埋藏学特征和石制品原料、构成、剥片技术、加工技术等进行分析研究。统计和研究结果显示,李汪涧遗址中的石料大都为就地取材,多采自遗址附近的河滩砾石或距遗址西北约20km以内的山地基岩出露地区。遗址中石制品种类包括石核、石片、废品、碎屑、工具和未加工者六大类;工具中未发现一类工具,仅发现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雕刻器、端刮器,工具组合中刮削器占据绝对优势,刮削器中包括数量较少的凹缺器,其余器型发现较少,未发现石球。李汪涧遗址中的剥片和加工技术均以硬锤锤击法为主,砸击法辅之且较为少见,未发现软锤加工、间接或压制法;剥片技术仍以简单的石核剥片技术为主,但也有预制技术的应用。工具的毛坯以锤击石片、残片为主,块状毛坯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加工方向以正向为主,就基础面和工作面来讲,由平的基础面向凸的工作面加工为主;刃缘数量以单个为主;修疤以中小型居多,多呈连续性单层分布;加工长度和刃缘长度的比值,显示出古人类对单个刃缘的开发较为深入;工具的加工、修整较为简单,无定性,权宜工具较多,且倾向对单个刃缘的开发利用,对简单的加工技术运用熟练,但遗址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潜在刃缘,未进行开发利用。第三,李汪涧遗址中发现数量较多的动物骨骼化石,初步鉴定的种属有狼属、牛属、马科、犀科,其中尤以马牙化石发现较多;马、牛两种动物属于中型偏大的动物,为当时古人类提供较好的肉食资源。李汪涧遗址中的动物骨骼化石保存部位以肢骨为主,肢骨长骨化石大都小于1/4,未发现带有两端关节部位的骨骼;骨骼化石大都为长骨破碎而成,其形态以尖状和舌状为主,反映出古人类可能进行过敲骨吸髓的行为。结合遗址中的碎骨、牙齿及骨制品、石制品等信息分析,李汪涧遗址中的古人类有一定的狩猎和处理食物的能力。此外,李汪涧遗址中存在部分人工打制的骨制品和具有使用痕迹的骨骼化石,说明古人类对骨骼化石的利用。第四,通过与泥河湾盆地内和北方地区相近时间段内相关遗址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李汪涧遗址是以石片石器为主的石制品工业类型,属于北方地区典型的小石器工业传统。李汪涧遗址与泥河湾盆地内的石制品工业具有高度一致性,属于一脉相承,遗址中发现的初级预制技术体现出技术的进步性。李汪涧遗址的发现与研究为研究大同盆地旧石器时代中期向晚期过渡的文化面貌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线索。此外,对大同盆地内的地质地理、地表岩性、地层堆积、地貌演变背景、环境背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释。李汪涧遗址的光释光测年结果还未全部给出,部分样本的测年数据显示遗址的下文化层年代早于距今5万年,上文化层的年代不晚于距今3万年;碳十四测年数据显示遗址的年代为距今4.5万年(校正后);李汪涧遗址处于旧石器时代中期晚段,其文化面貌是在继承我国旧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的文化基础上有所发展而成,其丰富的文化遗存将为我国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过渡阶段的人类活动提供新的研究材料。
李罡[3](2018)在《泥河湾盆地考古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泥河湾位于河北省阳原县,拥有丰富的第四纪沉积物,蕴藏着距今200万年至新石器时代史前各时期的文化遗存近200余处。自上世纪20年代初被发现以来,至今已有近一个世纪的科研背景和工作基础。泥河湾盆地成为挑战人类非洲起源说的重要区域之一,被誉为“世界东方人类的故乡”,其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第四纪地质学、古生物学等方面在国际学界占据显要位置。本文主要以泥河湾盆地旧石器考古学研究历程作为研究对象,兼顾其相关学科,对近百年泥河湾盆地科研历程分五阶段进行阶段研究评述,是初步构建泥河湾考古研究史的初步尝试。泥河湾盆地的科考活动最初始于1921年,直至1948年召开第十八届国际地质大会才将泥河湾层地质时代定为早更新世,这一阶段的科考活动主要集中在对第四纪地质古生物的研究方面。早期地质学者发现了泥河湾盆地发育面积广大的河湖相地层,“泥河湾层”得以建名及被初步研究,泥河湾哺乳动物群得以确立,并引起国际学术界对泥河湾的关注。学者们提出泥河湾层蕴藏远古人类遗迹的早期猜想并引发相关讨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学者成为泥河湾盆地研究活动的主力。“泥河湾层”成为我国华北地区早更新世标准地层之一。我国的旧石器时代考古迎来新的发展,同属于泥河湾层发育区的山西大同盆地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峙峪遗址。泥河湾盆地成为寻找更古老人类遗存最有希望的地区之一。在对火山及新构造运动方面也有相关研究。1965年,在阳原盆地发现两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泥河湾盆地进入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发展时期。19721974年,发现、发掘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虎头梁遗址群。19731977年发掘旧石器时代中期的许家窑-侯家窑遗址,将早期北京猿人文化和晚期的峙峪文化联结起来,充当了过渡桥梁。1978年,发现距今约136万年的小长梁遗址,在国内学术界产生极大影响。此后大规模旧石器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工作蓬勃发展,并取得显着成就。新的考古发掘技术开始被尝试和推广,碳-14年代测定法、铀系法、古地磁年代测定手段等开始应用于对考古遗址的分析及研究。泥河湾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遗址的考古发现和遗址数量的不断扩充,形成一个不间断的发展序列,丰富了旧石器文化内容,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旧石器文化发展序列的完善。泥河湾盆地成为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重要地区。同时,在对古生物化石的发现与研究、泥河湾层的划分等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1990年开始,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进入辉煌时期。一系列发现及科研成果,促成中美考古合作项目的启动,飞梁、东谷坨遗址发掘得以实施,新的发掘技术得到推广,研究水平明显提高;石制品拼合研究取得重大突破,遗址的埋藏环境、人类行为学研究受到重视;更古老的文化遗存被发现,人类的活动历史追溯到距今约200万年;旧-新石器时代过渡这一重大学术课题取得初步成果;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泥河湾遗址群的保护工作受到重视;古地磁测年技术得到较好的应用,相关领域也有新的进展。2012年,作为国内最大的旧石器专题博物馆之一的泥河湾专题博物馆建成使用。泥河湾盆地科研工作持续推进,并取得巨大成果,为考古学界及中央、地方政府所认可,东方人类探源工程得以立项。2013年项目启动,围绕马圈沟遗址、侯家窑遗址等开展发掘、调查工作,多学科、多科研单位研究力量注入到泥河湾的学科发展中,使多角度认识和解决泥河湾盆地考古工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成为可能,也使一些学术分歧和模糊认识获得以新角度和新思维进行探讨和确认的条件。项目开展后,对泥河湾盆地地质、地貌及古环境、旧石器考古及古人类学方面取得了众多成果。多学科、多学术机构对泥河湾的共同研究,使泥河湾盆地的旧石器考古学迎来继周口店发掘之后的又一次复兴。
陈军,尹勇前,李涛,金利勇[4](2016)在《吉林省大布苏国家重点化石产地的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文中指出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是晚更新世时期北半球最具代表性的典型哺乳动物群,该动物群的化石在中国东北地区广泛分布,其演化、发展乃至灭绝与古人类文明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综述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的概况,从动物组合、古地理分布、古生态环境等方面介绍了该生物群之全貌。以吉林省大布苏国家重点化石产地为例,对该产地出土的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化石标本进行了最新的统计(分属6目13科21属23种),对其化石组合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在东北地区深入开展该动物群研究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同号文,王晓敏,陈曦[5](2013)在《吉林乾安大布苏晚更新世野牛化石》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东北地区更新世野牛化石的发现已有近一个世纪历史,尽管先后有不少零星报道,但至今无一篇专门文献,并且前人报道的头骨化石材料无一是完整的。本文记述了保存基本完好的2件野牛头骨和3件下颌骨;化石来自吉林省乾安县大布苏地区,地质时代为距今约2万年。基于其形态特征和测量数据,本文将其归入草原野牛Bison priscus(Bojanus,1827)。前人将东北平原晚更新世野牛归入Bison exiguus Matsumoto,1915的做法存在诸多问题,因为后者在模式产地、地质时代及形态特征等方面都与东北晚更新世的野牛差异甚大。我国东北平原晚更新世的野牛应归入草原野牛种,该种是中-晚更新世广泛分布于全北区的种类,也是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的最主要成员之一。
李永项[6](2012)在《山羊寨中更新世食虫类及其动物地理与环境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食虫类是生态链中重要的一环,也是最古老的哺乳动物类型,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标本保存较差等原因,食虫类缺乏较系统研究,一般都是作为辅助材料简单描述。山羊寨动物群是中国北方继周口店之后一个重要发现,动物群以其丰富的标本数量和动物类型、特殊的地理位置等特点,在生物演化、动物地理以及环境变迁等方面的研究中具有特殊意义,其中就包含相当丰富的食虫类标本。针对食虫类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与中国薄弱的研究状况,本文在对整个山羊寨动物群上万件小哺乳动物标本初步分类鉴定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其中的食虫类化石。研究成果突出表现在动物地理分析、食虫类系统研究和环境变迁讨论等方面。1、通过对中更新世山羊寨动物群特别是其中丰富的小哺乳动物化石的初步研究与对比,发现中国古北区的三个动物地理亚区在中更新世期间就可能已经初步形成。该动物群地处中国古北界的东北区、华北区及蒙新区三区交汇地带,具有明显的过渡区特征,动物群以小哺乳动物化石为主,包含三个动物地理区的代表成分,可与中更新世周口店动物群(华北区)、金牛山动物群(东北区)等进行对比。在初步鉴定的53种哺乳动物中,有38种在中更新世周口店或金牛山动物群名单之列,与周口店动物群相同的有29种,与金牛山动物群相同的有25种,与萨拉乌苏动物群相同的有7种,分别占总数的76%、66%和18%,动物群的组成既说明了属于中更新世的时代特征,还具有重要的动物地理意义,即结合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动物群的组成特点还可能暗示着中国古北区的三个亚区在中更新世期间就已经初步形成。2、系统研究了动物群中的食虫类3科5属12种,共计729件化石标本,发现1个新种(小麝鼹),2个现生种的首次化石记录(姬鼩鼱和大鼩鼱)。①通过精细的牙齿解剖研究,发现现生普通刺猬和化石韩氏刺猬之间的过渡类型。山羊寨普通刺猬Erinaceus europaeus化石的形态介于化石种E. olgae和现生种E. europaeus之间,应是两者的过渡类型。详细论述国内外关于中国刺猬种名的争论情况及本文的观点,即支持普通刺猬(Erinaceus europaeus)作为中国猬属的唯一种名。②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发现姬鼩鼱和大鼩鼱的化石类型。讨论了中国已发现的普通鼩鼱Sorex araneus化石,将泥河湾大南沟和周口店第三地点的S.sp.归入该种,使其地史分布从早更新世晚期延续至今。小鼩鼱S. minutus化石是该种在中国中更新世的首次报道,姬鼩鼱S.minutissimus化石在中国亦属首次报道,大鼩鼱S. mirabilis则是该种化石的首次记录。⑧继周口店之后近百年来在中国的首次发现步氏水鼩Neomys bohlini化石。④描述了翁氏麝鼩的化石特征及其可能存在的变异类型,并依据国内外研究资料讨论了目前山东小麝鼩Crocidura shantungensis、小麝鼩C. ilensis以及小麝鼩C. suaveolens三个种名的使用状况,建议使用小麝鼩(北小麝鼩)Crocidura suaveolens作为化石种名,以避免不必要的混乱。⑤发现中国北方目前己知鼹鼠科中个体最小的种类小麝鼹Scaptochirus minor sp. nov.,首次发现鼹鼠类爪尖化石。讨论了上述属种在中国的分布,并绘制了相关属种的地史和地理分布图。3、通过对山羊寨动物群中食虫类在中国第四纪以来的地理分布特征的精细研究,发现更新世以来,中国普通刺猬Erinaceus的扩散,鼩鼱类(红齿鼩鼱Sorex)和麝鼩(白齿鼩鼩Crocidura)的分布与迁移,水鼩Neomys在中国的北迁以及麝鼹Scaptochirus moschatus分布区明显向北西方向的偏移,都指向一个相同的环境背景:即其生活环境的暖干化趋势。这可能是中国气候变干、变暖,东西部环境差异进一步扩大的新证据。
魏海波,刘彦红[7](2010)在《试论东北更新世哺乳动物群与自然环境的变迁》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较系统记述了东北地区从早更新世至晚更新世哺乳动物群的生态类型。从动物群的演变过程及反映出的生态特征来看,该地区在更新世大致经历了寒冷干旱—温暖潮湿—寒冷干燥—温和湿润—寒冷干燥五个阶段,从而初步建立了这一时期古气候与自然环境的演变序列。
张虎才[8](2009)在《我国东北地区晚更新世中晚期环境变化与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绝灭研究综述》文中提出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总结、统计分析,结合对我国东北地区的实地考察和初步研究结果,论述了我国东北地区晚更新世中晚期以来环境变化与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演化、灭绝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及其与国际对相应时段猛犸象研究之间的差距。提出加强对我国东北地区晚更新世气候环境的重建、认识气候变化的区域特点和突变性,系统而可靠地建立以猛犸象—披毛犀为主的化石动物年代序列、区分主要类型化石动物年代是研究的关键。以独立的气候环境变化和化石动物的年代序列为参照系,在区域环境变化的框架内讨论化石动物群生存的气候环境、生态特征和灭绝过程,进而探讨动物群演化及灭绝与气候环境变化的关系。这将为认识区域环境突变、动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我国东北地区晚更新世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与欧亚大陆其它地区猛犸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人类演化与生存环境的适应、动植物演替与绝灭的临界条件等一系列重大科学问题提供资料。
李占扬,董为[9](2007)在《河南许昌灵井旧石器遗址哺乳动物群的性质及时代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系统记述了在近两年从河南省许昌市灵井旧石器遗址出土的食肉目、长鼻目和奇蹄目化石:宽吻灵猫相似种(Viverra cf. zibetha)、熊未定种(Ursus sp.)、中国硕鬣狗相似种(Pachycrocuta cf. sinensis)、古菱齿象未定种(Palaeoloxodon sp.)、披毛犀(Coelodonta antiquitatis)、梅氏犀(Dicerorhinus mercki)、普通马(Equusca ballus)和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并对灵井哺乳动物群的性质和年代进行了探讨,指出灵井动物群含有的北方种类较多,与北方区的很多动物群可以比较,属于北方区动物群,其生态环境为以平原草地为主,镶嵌有零散的森林,属北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似低于现在。灵井动物群中绝灭种类占44.4%,其时代应为晚更新世早期,其绝对年龄与许家窑接近,约在100kaBP。
汤卓炜[10](2004)在《中国东北地区西南部旧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人地关系发展阶段的量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环境考古的视角,通过大量古环境、考古学研究资料的环境考古信息提取,经过系统归纳总结、对比分析,以定量、半定量的创新性量化研究方法开展了有重要考古学研究价值的中国东北地区西南部旧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人地关系发展阶段的环境考古研究,并获得以下几方面的认识。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大趋势推动下,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在考古学领域的密切结合产生了充满活力的环境考古学,它在解决现代考古学有关古代人地关系等方面的重要考古学问题中起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环境考古研究广泛深入的开展,既有利于考古学的健康发展,也将为现代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地关系哲学反思的启示。人地关系发展阶段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以气候条件为主的环境较明显变化,人类自然属性的降低与社会属性的提高主要以技术进步为前提,以资源环境作保障。人类所处生存环境的低压态势是诱发人类通过文化适应获得进步的动因。人地关系发展阶段量化研究有力地推动环境考古学的进步。古环境评价具有考古学意义和实际研究工作的可操作性。可视化研究成果的展示将有利于揭示更多环境考古现象和规律。建立在人地关系量化研究、古环境质量评价和可视化研究方法基础上的遗址预测更具有科学性,将很好地服务于区域考古调查与研究。考古学文化及其地方类型的空间分布与自然资源环境背景条件有很强的相关性,重要矿冶遗址的分布往往与该类型矿产的空间分布向一致。石器原料的选择性和利用能力影响到石质工具的功效,进而影响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人类对环境恶化带来的不利因素的文化适应能力。除了对辽西地区的环境考古研究的系统总结和较详尽的细化研究之外,还对以往环境考古研究的空白区下辽河区及辽东区进行了初步的人地关系研究。研究发现经济形态的确立,生业模式的选择与当时、当地所处气候为主的环境条件和资源空间配置有密切关系。在论文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围绕东北地区环境考古工作成果的综述性研究,发现今后开展工作的新生长点,使东北地区未来环境考古工作的发展方向更明确。
二、吉林晚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分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吉林晚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田东感仙洞中更新世猩猩化石及其演化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南方洞穴堆积研究历史 |
1.1.2 猩猩研究现状 |
1.1.3 布兵盆地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及目标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 |
1.6 亚洲猩猩演化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前景展望 |
第2章 布兵盆地地理和地质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3 第四纪地质与喀斯特溶洞地貌特征 |
第3章 感仙洞的地层 |
3.1 洞穴基本情况 |
3.2 地层描述 |
3.3 发掘过程及方法 |
第4章 猩猩化石材料 |
第5章 共生的哺乳动物化石材料 |
第6章 感仙洞遗址的年代 |
6.1 哺乳动物群的时代 |
6.1.1 哺乳动物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 |
6.1.2 布兵盆地第四纪哺乳动物群对比 |
6.2 古地磁年代测定 |
6.3 铀系年代测定 |
第7章 讨论 |
7.1 感仙洞猩猩化石材料在亚洲猩猩演化中的地位 |
7.2 猩猩的演化规律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2)大同李汪涧旧石器遗址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 |
1.2.1 关于“操作链”的理论阐释 |
1.2.2 石制品分类及观测 |
1.2.3 动物骨骼观测项目 |
1.3 大同盆地考古研究新进展 |
1.3.1 各区域内的发现 |
1.3.2 发现的意义 |
第二章 大同盆地地质地貌与环境背景 |
2.1 区域地质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表岩性概况 |
2.2.1 地层堆积 |
2.2.2 地表岩性 |
2.3 地貌演变背景 |
2.4 末次冰期以来的环境背景 |
2.5 李汪涧遗址动物群反映的生态环境 |
第三章 李汪涧遗址地层划分与年代测定 |
3.1 李汪涧遗址的发现与发掘 |
3.1.1 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 |
3.1.2 李汪涧遗址的发掘 |
3.2 李汪涧遗址的地层堆积 |
3.2.1 地层堆积 |
3.2.2 遗物分布与文化层堆积形态 |
3.3 李汪涧遗址的年代 |
第四章 李汪涧遗址的石制品分析 |
4.1 李汪涧遗址的石制品构成 |
4.1.1 石制品构成 |
4.1.2 石制品大小 |
4.1.3 按原料统计石制品大小 |
4.2 第(12)文化层 |
4.2.1 原料 |
4.2.2 剥片 |
4.2.3 未加工者 |
4.2.4 工具 |
4.3 第(18)文化层 |
4.3.1 原料 |
4.3.2 剥片 |
4.3.3 未加工者 |
4.3.4 工具 |
4.4 第○21 文化层 |
4.4.1 原料 |
4.4.2 剥片 |
4.4.3 未加工者 |
4.4.4 工具 |
4.5 第○22 文化层 |
4.5.1 原料 |
4.5.2 剥片 |
4.5.3 未加工者 |
4.5.4 工具 |
4.6 李汪涧遗址各文化层石制品工业特征对比 |
4.6.1 石料 |
4.6.2 类型 |
4.6.3 尺寸 |
4.6.4 技术特征 |
4.7 小结 |
第五章 石制品工业特征 |
5.1 原料的开发与利用 |
5.1.1 石料产源和利用模式研究 |
5.1.2 李汪涧原料组成特点 |
5.1.3 原料产地调查 |
5.1.4 原料的获取与搬运 |
5.1.5 原料的利用策略 |
5.1.6 小结 |
5.2 石制品技术分析 |
5.2.1 石核剥片技术 |
5.2.2 工具技术分析 |
5.2.3 小结 |
第六章 李汪涧遗址的动物遗存 |
6.1 种属鉴定 |
6.1.1 动物骨骼遗存 |
6.1.2 分类描述 |
6.2 埋藏学研究 |
6.2.1 埋藏条件 |
6.2.2 碎骨统计分析 |
6.2.3 骨骼表面痕迹分析 |
6.3 对比 |
6.3.1 与盆地内部的比较 |
6.3.2 与其他地区对比 |
6.3.3 小结 |
第七章 李汪涧遗址的埋藏性质和古人类行为 |
7.1 李汪涧遗址的埋藏总特征 |
7.1.1 野外堆积结构观察 |
7.1.2 遗物保存状况 |
7.1.3 遗物产状统计分析 |
7.1.4 拼合研究 |
7.1.5 遗物尺寸构成 |
7.1.6 李汪涧遗址的埋藏性质 |
7.2 遗址功能 |
7.2.1 遗址功能分类 |
7.2.2 李汪涧遗址的功能 |
7.3 古人类行为推测 |
7.3.1 自然环境 |
7.3.2 石制品特征与人类行为 |
7.3.3 食物资源 |
7.3.4 遗址内人类活动范围和人群规模 |
7.3.5 遗址中古人类行为 |
第八章 相关遗址的对比研究 |
8.1 与盆地内相关遗址的对比 |
8.1.1 许家窑—侯家窑遗址 |
8.1.2 板井子遗址 |
8.1.3 新庙庄遗址 |
8.1.4 油房遗址 |
8.1.5 峙峪遗址 |
8.1.6 杜庄遗址 |
8.1.7 小结 |
8.2 与中国北方其他遗址的对比 |
8.2.1 周口店第15地点 |
8.2.2 丁村 |
8.2.3 小孤山 |
8.2.4 乌兰木伦 |
8.2.5 水洞沟 |
8.2.6 织机洞 |
8.2.7 灵井 |
8.2.8 小结 |
第九章 结语与讨论 |
9.1 李汪涧遗址的文化面貌 |
9.1.1 石制品工业特征 |
9.1.2 动物化石遗存 |
9.2 讨论 |
9.2.1 大同盆地旧石器文化发展脉络 |
9.2.2 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中期到晚期的文化演变 |
9.2.3 余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泥河湾盆地考古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对泥河湾盆地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三、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四、范例说明 |
第一章 泥河湾盆地的发现及初步研究(1921~1948) |
第一节 泥河湾的发现 |
一、泥河湾教堂的文森特神甫 |
二、桑志华和北疆博物院 |
三、巴尔博命名“泥河湾层” |
四、桑志华的6次泥河湾之旅 |
第二节 泥河湾哺乳动物群 |
一、身为神甫的科学家——德日进 |
二、泥河湾哺乳动物群的确立及对泥河湾古人类的预测 |
第三节 粗糙的手斧 |
一、步日耶的发现 |
二、关于“手斧”的争论 |
第四节 第十八届国际地质大会 |
一、泥河湾层的划分 |
二、中国的“维拉方层”——早更新世的泥河湾层 |
第五节 滥觞于第四纪地质古生物的泥河湾旧石器考古 |
第二章 北方下更新统标准地层的建立和新的认识(1949~1964) |
第一节 标准地层的确立及泥河湾层的新认识 |
一、华北地区的早更新世标准地层 |
二、对泥河湾层的新认识 |
第二节 泥河湾盆地火山活动与新构造运动的研究 |
一、火山活动的(早期)研究 |
二、新构造运动的研究 |
第三节 峙峪遗址的发现 |
第四节 对泥河湾层的新认识及古人类遗存的猜想 |
第三章 旧石器考古的发展及相关领域的大发现(1965~1989) |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发展时期 |
一、泥河湾盆地旧石器考古三部曲(1965~1980年) |
二、泥河湾旧石器考古文化序列的进一步完善(1981~1989年) |
三、对1984~1989年的调查试掘时期的评价 |
四、一些问题的讨论 |
第二节 古生物化石的大量发现 |
一、哺乳动物化石研究 |
二、鱼类化石 |
三、软体动物化石群的研究 |
四、微体古生物化石的研究 |
五、孢粉分析 |
第三节 泥河湾盆地地层学的新进展 |
一、生物地层学方面的研究 |
二、磁性地层学方面的研究 |
三、泥河湾层划分的深化和研究 |
第四节 大同火山的研究进展 |
第五节 泥河湾盆地古环境与古地理方面的研究 |
一、泥河湾古湖的演化研究 |
二、泥河湾盆地古环境的研究 |
三、泥河湾盆地古地理环境研究 |
第六节 泥河湾盆地旧石器考古及第四纪相关领域研究的发展 |
第四章 承前启后(1990~2011) |
第一节 泥河湾旧石器考古的辉煌时期 |
一、中美合作的开展及影响 |
二、主要旧石器遗址的发现 |
三、泥河湾盆地旧石器考古学的新进展及存在问题 |
四、泥河湾盆地的考古工作者 |
五、综合研究及理论与方法论的进展 |
第二节 古生物化石的研究 |
一、哺乳动物化石研究 |
二、微体古生物化石的研究 |
三、孢粉分析 |
四、叠层石的发现和研究 |
第三节 泥河湾盆地地层学研究 |
一、磁性地层学方面的研究 |
二、泥河湾层划分的深化和研究 |
第四节 泥河湾盆地古环境与古地理方面的研究 |
一、泥河湾古湖的演化研究 |
二、泥河湾盆地古环境的研究 |
第五节 火山运动和新构造运动的研究 |
第五章 泥河湾发展的新机遇——东方人类探源工程方兴未艾(2012~2016) |
第一节 泥河湾博物馆的建立及相关研究机构组建的意义 |
一、泥河湾博物馆的建立 |
二、其他研究机构的建立 |
三、对泥河湾的规划、保护,让文物活起来 |
第二节 东方人类探源工程 |
一、东方人类探源工程的启动 |
二、东方人类探源工程的研究内容 |
三、目前进度及已取得的成果 |
第三节 泥河湾旧石器考古的新进展 |
一、旧石器考古发掘及调查活动 |
二、主要研究成果及认识 |
第四节 其他领域的进展 |
一、哺乳动物化石 |
二、地层学方面的进展 |
三、新构造火山运动 |
四、古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吉林省大布苏国家重点化石产地的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论文提纲范文)
1 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概述 |
1.1 动物群组合 |
1.2 古地理分布 |
1.3 古生态环境 |
2 大布苏重点化石产地的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 |
3 东北地区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研究的意义 |
(1)对于详细划分东北更新统具有重要作用 |
(2)可为了解东北地区古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难得的参考依据 |
(3)对于了解古动物及现代生物的演化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4)该动物群演化、发展乃至灭绝的研究对现存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
4 结论 |
(5)吉林乾安大布苏晚更新世野牛化石(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言 |
2 方法及术语 |
3 系统古生物学描述 |
3.1 系统古生物学 |
3.2 描述 |
3.2.1 头骨 (测量数据见表1) |
3.2.2 下颌骨 (测量数据见表2) |
3.2.3 上颊齿 (测量数据见表3) |
3.2.4 下颊齿 (测量数据见表3) |
4 比较 |
4.1 与水牛 (Bubalus) 比较 |
4.2 与原始牛 (Bos primigenius) 比较 |
4.3 与青海共和的野牛比较 |
4.4 与B.palaeosinensis比较 |
4.5 与“东北野牛” (Bison exiguus Matsumoto, 1915) 比较 |
4.6 与现生美洲野牛 (B.bison) 及欧洲野牛 (B.bonasus) 比较 |
4.7 与其他地区的B.priscus比较 |
5 讨论 |
6 结论 |
(6)山羊寨中更新世食虫类及其动物地理与环境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内容提要 |
1.1 小哺乳动物 |
1.1.1 小哺乳动物化石研究历史与现状 |
1.1.2 前人的主要着作 |
1.2 食虫类研究及本文的选题目的 |
1.2.1 食虫类研究简况 |
1.2.2 前人工作简介 |
1.2.3 我们的工作和选题目的 |
1.2.4 完成工作量统计 |
插图目录 |
附表目录 |
第二章 地理地质概况 |
内容提要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层概况 |
第三章 材料、工作方法及有关术语 |
内容提要 |
3.1 材料 |
3.2 工作方法 |
3.2.1 采集与挑选 |
3.2.2 编号 |
3.2.3 术语 |
3.2.4 缩写 |
第四章 分类研究 |
内容提要 |
4.1 普通刺猬Erinaceus europaeus |
摘要 |
4.1.1 分类讨论 |
4.1.2 系统描述 |
4.1.3 比较和讨论 |
4.2 鼩鼱Sorex类化石 |
摘要 |
4.2.1 引言 |
4.2.2 化石记述 |
普通鼩鼱Sorex araneus Linnaeus,1758 |
小鼩鼱Sorex minutus Linnaeus,1766 |
姬鼩鼱Sorex minutissimus Zimmermann,1780 |
大鼩鼱Sorex mirabilis Ognev,1937 |
4.2.3 分布与生态特征 |
4.2.4 小结 |
4.3 麝鼩Crocidura类化石 |
摘要 |
4.3.1 引言 |
4.3.2 化石记述 |
翁氏麝鼩Crocidura wongi Pei,1936 |
麝鼩Crocidura sp.1 |
麝鼩Crocidura sp.2 |
麝鼩Crocidura sp.3 |
4.3.3 小结 |
4.4 小麝鼩Crocidura suaveolens和山东小麝鼩Crocidura shantungensis及其相关问题的讨论 |
摘要 |
4.4.1 小麝鼩Crocidura suaveolens和山东小麝鼩Crocidura shantungensis的分类 |
小麝鼩Crocidura suaveolens |
山东小麝鼩Crocidura shantungensis |
山东小麝鼩Crocidura shantungensis化石 |
4.4.2 讨论 |
4.4.3 关于小麝鼩Crocidura ilensis |
4.4.4 小结 |
4.5 水鼩Neomys化石 |
摘要 |
4.5.1 引言 |
4.5.2 化石记述 |
步氏水鼩Neomys bohlini Young,1934 |
4.6 麝鼹Scaptochirus类化石 |
摘要 |
4.6.1 引言 |
4.6.2 化石描述 |
麝鼹Scaptochirus moschatus Miline-Edwards,1867 |
小麝鼹Scaptochirus minor sp.nov |
4.6.3 分布与生态特征 |
第五章 动物群的组成特点、时代及其动物地理意义 |
内容提要 |
5.1 动物群的主要特点 |
5.2 动物群的时代分析 |
5.3 动物地理意义 |
第六章 中国几种食虫类的进化、分布及其环境意义 |
内容提要 |
6.1 进化分析 |
6.1.1 刺猬Erinaceus |
6.1.2 鼩鼱Sorex |
6.1.3 麝鼩Crocidura |
6.1.4 水鼩Neomys |
6.1.5 麝鼹Scaptochirus |
6.2 分布及其比较 |
6.2.1 普通刺猖的分布与扩散 |
6.2.2 鼩鼱类(Sorex)的分布与迁移 |
6.2.3 麝鼩Crocidura在中国的分布 |
6.2.4 水鼩Neomys在中国的分布与北移 |
6.2.5 麝鼹的分布与迁移 |
6.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我国东北地区晚更新世中晚期环境变化与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绝灭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北方晚更新世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研究现状 |
2 研究进展及其存在的基本问题 |
3 气候环境变化、突变与动物群演化、绝灭 |
4 研究进展与展望 |
(9)河南许昌灵井旧石器遗址哺乳动物群的性质及时代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系统描述 |
2 灵井遗址动物群的性质及时代探讨 |
(10)中国东北地区西南部旧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人地关系发展阶段的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研究的背景、依据和意义 |
一、 论文研究的背景 |
二、 研究依据 |
三、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
一、 中国环境与人地关系认识的发展历程简述 |
二、 国内外环境考古学学科发展简史 |
三、 环境考古的现状 |
四、 东北地区环境考古简史与现状 |
五、 辽西区环境考古研究的主要成果 |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 |
一、 主要研究内容 |
二、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四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一、技术路线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概况 |
第一节 地理位置、地质地貌 |
一、 地理位置 |
二、 地质地貌 |
第二节 更新世植物群及动物群特征 |
一、 古植物群特征 |
二、 古动物群特征 |
第三章 东北地区西南部等地区旧石器时代人地关系研究 |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早期 |
一、 金牛山遗址人地关系 |
二、 藏山遗址人地关系 |
三、 庙后山遗址人地关系 |
四、 旧石器时代早期人地关系的量化研究 |
五、 古环境初步评价 |
第二节 旧石器时代中期 |
一、 鸽子洞遗址时空分布及主要文化 |
二、 动物群及生物资源 |
三、 经济形态及人地关系简析 |
四、 人地关系量化 |
五、 古环境初步评价 |
第三节 旧石器时代晚期 |
一、古龙山遗址人地关系 |
二、 小孤山遗址人地关系 |
三、 金牛山遗址上层文化人地关系 |
四、 西八间房地点人地关系 |
五、 前阳遗址人地关系 |
六、 人地关系量化 |
七、 古环境初步评价 |
第四节 旧石器时代石质工具原料的岩矿资源研究 |
一、 旧石器时代石制品的主要原料 |
二、 中国旧石器时代石制品加工原料的主要种类 |
三、 中国旧石器时代石制品制作与石料选择 |
四、 石器组合、动物资源与地理环境 |
第五节 旧石器时代人地关系量化研究及古环境质量评价 |
一、 人地关系综合量化研究 |
二、 区域性古环境质量评价 |
三、 遗址预测 |
四、 综合分析 |
第四章 东北西南部新石器时代人地关系研究 |
第一节 东北地区全新世环境 |
一、 大暖期阶段的划分 |
二、 大暖期气候与环境特征 |
三、 东北地区大暖期植被特征 |
四、 地貌及水文网 |
第二节 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人地关系 |
一、 地学资源环境背景特征 |
二、 植物遗存及古植被、古气候环境特征 |
三、 动物遗存反映的古环境特征 |
四、 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人地关系研究 |
五、 人地关系量化特征 |
六、 古环境质量评价 |
第三节 下辽河地区新石器时代人地关系 |
一、 下辽河地区全新世环境背景特征 |
二、 下辽河地区新石器时代人地关系 |
第四节 辽东地区新石器时代人地关系 |
一、 辽东地区全新世环境背景特征 |
二、 辽东地区新石器时代人地关系 |
三、 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人地关系量化研究 |
四、 兴隆洼文化至小河沿文化的环境质量评价 |
五、 下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人地关系 |
六、 辽东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人地关系 |
第五章 青铜时代人地关系 |
第一节 辽西地区青铜时代人地关系 |
一、 夏家店下层文化的人地关系 |
二、 夏家店上层文化人地关系研究 |
三、 辽西地区青铜时代人地关系发展阶段量化研究 |
四、 辽西地区青铜时代古环境质量评价 |
五、 综合分析 |
第二节 辽东地区青铜时代人地关系 |
一、 植被与气候阶段性变化 |
二、 土壤资源特点 |
三、 下辽河平原亚区的青铜时代人地关系 |
四、 太子河流域亚区的青铜时代人地关系 |
五、 辽东半岛南部亚区的青铜文化人地关系 |
六、 辽东地区双房类型以后青铜时代遗存反映的人地关系 |
结 论 |
致 谢 |
参 考 文 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吉林晚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分布(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田东感仙洞中更新世猩猩化石及其演化意义[D]. 梁华.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1)
- [2]大同李汪涧旧石器遗址综合研究[D]. 石晓润. 山西大学, 2020
- [3]泥河湾盆地考古史研究[D]. 李罡. 河北大学, 2018(12)
- [4]吉林省大布苏国家重点化石产地的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J]. 陈军,尹勇前,李涛,金利勇. 地质通报, 2016(06)
- [5]吉林乾安大布苏晚更新世野牛化石[J]. 同号文,王晓敏,陈曦. 人类学学报, 2013(04)
- [6]山羊寨中更新世食虫类及其动物地理与环境变迁研究[D]. 李永项. 西北大学, 2012(11)
- [7]试论东北更新世哺乳动物群与自然环境的变迁[A]. 魏海波,刘彦红. 第十二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0
- [8]我国东北地区晚更新世中晚期环境变化与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绝灭研究综述[J]. 张虎才. 地球科学进展, 2009(01)
- [9]河南许昌灵井旧石器遗址哺乳动物群的性质及时代探讨[J]. 李占扬,董为. 人类学学报, 2007(04)
- [10]中国东北地区西南部旧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人地关系发展阶段的量化研究[D]. 汤卓炜. 吉林大学,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