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RNET华东(北)区域网络中心通过验收

CERNET华东(北)区域网络中心通过验收

一、CERNET华东(北)地区网络中心通过验收(论文文献综述)

蒋平[1](2016)在《知识转型视域下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比较研究》文中认为中美高校网络课程自20世纪末发展至今,已经呈现出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当时是受到了网络市场利润的驱使,还是信息技术力量的推动,又或是面临传统课程发展的制度瓶颈,但一路走来可谓是历经艰辛。直到最近几年,MOOC的兴起将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推向一个全新的高潮期。学术界和舆论媒体同时以铺天盖地广告营销的方式,对网络课程引发的高等教育数字化革命进行广泛宣传,重点介绍网络课程如何激发了在线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赢得了怎样的良好社会声誉,甚至提出网络课程构筑的虚拟大学将会主宰未来大学的发展方向,传统实体大学正在走向衰亡。中美两国政府积极响应MOOC带来的影响力,不仅大规模地发展网络课程,为网络课程开发搭建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合作平台,而且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将高等教育信息化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地位。如果继续按照惯常的技术逻辑去考察中美高校网络课程的发展,那么注定在研究思路上很难有所突破和创新。因为技术已经成熟到网络课程的在线教学与在线学习可以无限时空,“随心所欲”。从麻省理工学院倡导“知识共享”的理念,提出“公开线上课程”计划,到M0OC平台仍然继续坚守“免费”、“开放”与“共享”原则,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主流价值取向好像不曾改变,但影响课程发展的外部因素却越发复杂而多元。其中,“知识转型”理论无可厚非地成为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深刻动力。以知识转型为研究视角来分析比较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既源自于教育改革本身与知识转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内在逻辑关系,又是由于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植根于知识转型的社会背景,发展过程中的很多基本特征反映了知识转型的内在要求。但是,要为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比较研究寻求知识转型理论支撑的有力证据并不是轻而易举之事。不仅要从已有研究的文献资料中系统性、分类化的概括归纳,找寻出知识转型与网络课程相互作用的初步证据,而且还要辩证地分析技术力量与知识转型哪个要素对考察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更大。按照“研究基础→事实呈现→理论探索”的研究思路,利用历史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既对中美高校网络课程的发展及技术影响进行了历史阶段划分,又对知识转型相关理论进行了整合和提升,建构出新的知识转型理论分析框架。从中分析得出技术逻辑用于解释和指导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具有不适合性,经过一番“理论探索”,最终寻求到知识转型理论支撑的充分证据。以“事实呈现”的方式描述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演变历程及概况不仅是要说明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如何走向融合,成为“竞相争艳”的对手和伙伴,而且更是为后续知识转型理论的实践推进提供事实依据。那么,如何对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进行具体化比较研究呢?依据“实践考察→问题反思→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从知识转型衍生的制度逻辑中考察了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趋同性和差异性。趋同性特征中出现了由计算机网络构筑的虚拟世界,知识生产数字化明显:推行“项目驱动”式发展路径,以知识协议为重要原则;发生着“现代知识”向“后现代知识”性质的转变,“无形学院”的团队合作十分普遍。这种趋同性特征符合知识转型内在制度的要求。差异性特征中受到知识转型外在制度的影响,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在政策导向、基本路径、运行机制和价值立场上存在显着区别。这种宏观意义上的“趋同存异”现象及其制度逻辑也同样发生在中美两国较为典型和颇具代表性的在线学习平台发展过程中。以美国高校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平台Coursera、edX和中国高校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平台“爱课程”和“学堂在线”为个案,进行对比考察分析发现: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平台在知识权力控制、知识形态转变、知识协议制定以及组织合作形态等方面存在“趋同性”,而在发展路径、运行机制、权力地位和角色功能上具有显着“差异性”。知识转型理论在实践推进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无论是新旧“知识生产模式”的交替,还是“现代知识型”向“后现代知识型”的转变,都一致地表明两种不同的“知识生产模式”或“知识型”的“共存现象”和“相互作用”关系。一方面,新旧“知识生产模式”或“知识型”在转型过渡时期,同时共存于同一社会,到底选择以哪种科学规范或知识规范为标准可能难以抉择,必然引起知识世界的混乱状态。另一方面,原有“知识生产模式”或“知识型”建构的社会不可能对新的“知识生产模式”或“知识型”逐渐确立的科学规范或知识规范表示接受和改变,更有可能遭到原有“知识生产模式”或“知识型”的抵制和反抗,从而试图夺回知识控制的主导权,由此导致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过程中诸多矛盾和冲突的出现。只有当新的“知识生产模式”或“知识型”完全取代原有的“知识生产模式”或“知识型”,并为人们所接受时,这种知识王国的混乱状态和矛盾冲突才会自然消失。为此,知识转型的“共存现象”与“相互作用”造成的混乱状态和矛盾冲突必然渗入中美高校网络课程的开发、建设和运营过程,以连锁反应的形式导致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面临共同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学习效果不佳,知识市场化引发学术危机,教师难以做出选择以及学分互认和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那么,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如何应对知识转型的变革引发的挑战呢?注重课程平台的多元化和包容性,实现大学与政府、市场三方利益共赢,培养知识、能力与技术相融合的数字化教师和试点推行SPOC课程平台及教学模式将是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未来方向。

朱礼智[2](2015)在《分布式网络应急响应管理系统CHAIRS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应用的不断增加,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严重。安全事件的发生不可避免,因此事件应急响应也是网络安全体系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应急响应相关的研究正逐渐兴起,引起了政府、教育和企业等各界的密切关注。本文参考了华东(北)地区网络中心多年的响应实践工作,设计并实现了大型分布式应急响应管理系统CHAIRS (Cooperative Hybrid Aided Incidence Response System),并已部署在CERNET(The China Education and Research Network)各主节点,为CERNET各节点的安全管理人员提供事件响应管理功能,以提高安全事件响应的效率。应急事件响应管理系统涉及的首要问题是事件响应工作流。论文介绍了目前国际上权威的应急响应PDCERF六阶段事件响应方法和典型的应急响应管理系统,并参照CERNET实际响应的工作过程,整理并制订了一套适合CERNET的应急响应工作流。在此工作流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CHAIRS的事件响应管理系统的设计,包括参考IDMEF确定CHAIRS的事件格式、确定系统结构和具体功能以及设计用户接口等。在实现事件响应管理系统的基础上,为给CERNET的运行管理和安全保障提供所需的IP地址信息,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安全事件库。它接收来自所有CHAIRS子节点的安全事件数据,并对外提供事件查询功能,可以说安全事件库是一个开放的大型数据平台。由于事件信息是异构数据,安全事件库最终采用NOSQL数据库进行存储。另外,数据通信选择了平台独立的、低耦合的WebService技术。此外,CHAIRS为事件响应提供半自动化决策功能。当前响应系统的决策生成方案大都基于分类实现响应决策模型,区别仅在于分类依据不同。本文结合当前CERNET事件响应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基于分类的半自动化响应决策模型,并在对CHAIRS内事件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实现了该模型。本文同时介绍了CHAIRS的整体结构,对运行管理部分进行了改进,并进行了完整的系统测试。论文最后对将来的事件应急响应系统进行了展望,指明了对事件库进行数据挖掘将能够有效预防事件发生,并对事件响应有重大意义。

马治国[3](2003)在《网络教育本质论》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立场,以媒介与教育的关系为视角,兼容了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思想、方法,吸纳了媒介文化学和传播学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对网络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富有意义的探索。论文在重新划分人类教育发展阶段的基础之上,重新审视了前网络文化阶段的教育,考察了网络教育的要素和基本要素以及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创新性地探究了网络教育的本质和网络教育与前网络教育的关系所在。 网络教育作为信息社会的存在,是一种文化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然而,“网络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却一直困绕着教育,困绕着社会,困绕着人。本质不清,定义难明。本文大胆地向这个世纪性问题提出了挑战,尝试性地对网络教育的本质进行了研究,富有创新性地对网络教育的本质进行了阐述,并描述了网络教育的主要的本质属性。 论文由三个部分组成,共分为九章。 第一部分从媒介演变及其与教育的关系入手,重新梳理了人类历史上的教育。这一部分由第一、二、三章和结语构成。 第一章:通过对人类的起源、语言的起源进行简单地历史考察,发现了浯言之于人类的特殊价值和语言文化阶段所具有的某些特点。由此,分析了语言文化阶段教育的基本状况,并指明了语言造就了人类教育的诞生。 第二章:在追溯文字产生历程的基础之上,揭示了文字的出现推动了学校的诞生。进而,论述了文字及文字教材给人类教育带来的第一次革命。 第三章:通过对电子媒介的发展速度的考察,认识到电的发现加速了社会的进步,也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接着,以此为思想核心,描述了电子文化阶段教育的基本状况。 结语:对前网络文化时代各个阶段的教育模式分别进行了简明概括,梳理了各个阶段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并立足于前网络文化阶段,阐述了“一小步是一大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以及“控制危机与能量落差”等观点。 第二部分进入了网络文化时代,以网络教育要素分析为主题,通过多角度的分析,确定了网络教育的基本要素,并且,揭示了网络教育基本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这一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它承继于媒介与教育的关系研究,铺垫了网络教育本质揭示的根本基础。这部分由第四、五、六、七章组成。 第四章:从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研究出发,在对因特网的特征进行了分析之后,揭示了技术与社会、教育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并阐述了需要与控制、技术与社会、技术与教育等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认真考察了网络教育的起源,探究了网络教育发生的动力,概观了国内、国外网络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对于网络教育发生、发展历史的澄清有助于对网络教育及其本质的认识 第六章:基于系统与要素的哲学分析,借助于对人类教育要素构成的研究成果,筛选出了网络教育的要素以及基本要素。这一章是对网络教育的“解剖”。 第七章:在上一章的基础上,对网络教育进行了“组合”。在分别研究网络教育的各个基本要素之后,对网络教育进行了“机理分析”,发现了网络教育基本要素之间的基本联系。 第三部分从第一、二部分中走来,点明了第一、二部分存在的意义。这部分是论文的核心,它基于对网络教育的横向一一“家庭基本构成”和纵向——一“家族主要成员”的考察,回答了论文所内含的根本问题,阐明了论文的主要观点。这部分由第八、九章组成。 IV 第八章:从哲学意义上,对质、本质和属性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分析了教育本质研究中出现的一些界说和“错位”,为第九章的分析奠定了基础。 第九章:建立在前面所做出的分析基础之上,阐明了网络教育的本质,指出了网络教育的本质属性。进而,就网络教育与前网络教育进行了甄别,并试图在网络教育与前网络教育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结束语:对于网络教育本质研究中得到的启示进行了概括,并指出了论文的结论。

郭莉[4](2005)在《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探讨》文中研究表明信息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教育信息化成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我国教育信息化投入巨大却没有获得期望的效益。 (1)教育信息化的成本是什么?(2)结构如何?(3)教育信息化效益是什么?(4)我们已经取得哪些效益?还有哪些效益是应该取得却没取得的?(5)如何评估教育信息化效益?(6)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本与效益如何?(7)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这些现实问题是本研究想要回答的。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是新的研究领域。国内研究几乎是空白,国外研究处于初级阶段。基于这一结论和相关领域研究的启发,本研究首先系统分析了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研究领域,并结合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实践较全面具体地描述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的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讨论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结构和现阶段成本计量的可行性,设计了学校教育信息化成本计量方案,讨论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效益,设计了评估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效益的综合指标—教师有效使用信息技术课时比率,最后考察和分析了三所小学和两所中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本效益,主要内容包括成本投入,效益取得,学校教育信息化决策事件,以及影响教育信息化效益的主要因素。 本研究的观点和结论有:(1)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研究的基础学科是教育学、经济学和技术学,核心学科是教育学;(2)信息技术与教育系统力的博弈形成了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同阶段;(3)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也是教师信息化行动与实践的过程;(4)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研究包括成本、效益和成本-效益三大子领域;(5)教育信息化基本投入要素包括硬件、软件和人员;(6)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硬件、软件和人员成本比例严重失调,硬件成本约占总成本的90%以上;(7)现阶段全面计量教育信息化成本的条件还不成熟;(8)可以从教育信息化目标和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各主体的利益两个角度来考察教育信息化效益;(9)教师有效使用信息技术课时比率是评估教育信息化最终效益的具有操作性的替代性指标;(10)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进展是学校内各主体利益博弈的结果;(11)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效益还没有在常规教学中普遍体现;(12)教育信息化投入不一定就带来效益,过程因素非常重要;(13)在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制度以及具有制度效应的领导者行为对教育信息化效益影响巨大;(14)成本结构失调,人员培训不足和追求升学率是影响现阶段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效益取得的主要因素。

汪明峰[5](2005)在《网络空间的生产与消费 ——中国互联网的地理学透视》文中认为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正将我们带入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全球范围浮现的是一种信息化、全球化与网络化的新社会。借助于世界范围的人口、商品以及符号流动的基础设施,人类的全球交往能力急速扩张。尤其是伴随着1990年代以来国际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很多人开始谈论“距离的死亡”,全球数字网络的浮现似乎正在终结地理的限制。显然,这种“无空间性”的推断过于简单和粗糙,它也正在遭到愈来愈多学者的批判。然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的确已经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社会系统和经济结构,同时它也在重构全球的物理和虚拟空间结构形式。我们相信,在这个全球化的信息时代中,新的社会—空间复合体正在建构之中。同时,这些变革也在推动一个新的学科研究领域(互联网地理学)的快速兴起。 事实上,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过程具有显着的空间确定性,其结果呈现出特有的地理模式。尽管这两大历史趋势也的确正在影响乡村地区,但是全球的技术力量主要还是作用在城市之上,尤其是大都市区。因此,有关互联网和网络空间的地理学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城市研究领域。但是,目前绝大多数文献均以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为研究对象,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还没有此类研究。本论文试图弥补这种差距,为中国城市和区域的发展,尤其是城市网络空间的优化,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 论文以地理学及相关学科理论为基础,借鉴国外互联网城市的发展经验,结合当前中国城市和技术发展新动态,从空间维度研究互联网的地理学理论和分析网络空间的组织特征。本研究是为理解互联网城市的崛起过程所作的一次创新尝试,主要体现于如下几个方面: (1) 在西方学者的相关文献基础上,指出互联网地理学的研究方向,并整理了这个新兴学科领域所要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内容; (2) 全面探讨互联网的空间内涵,梳理研究网络空间的理论脉络,提出了网络空间是被生产和消费的观点,为进一步的实证分析提供了概念性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3) 在实证分析过程中,本文构建了一套研究互联网空间问题的方法和技术手段,而且这些方法具有比较好的通用性,为今后的持续研究以及其它地区的比较分析奠定了基础; (4) 首次研究基于互联网的中国城市体系,并使其可视化(城市网络的拓扑

龚俭[6](1996)在《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是建设好地区网的关键》文中研究表明 东南大学承担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华东(北)地区网络中心的建设于95年11月通过了国家教委、CERNET管理委员会和CER-NET专家委员会的验收。通过一年的建设,东南大学不仅完成了地区网络中心的建设,而且

马云[7](2006)在《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文中认为扫盲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生命个体赖以发展的需要。正如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局势直接影响着本国各领域的发展一样,成人教育问题也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前进步伐,因此关注成人基础教育——即扫盲教育、尤其是文盲率较高的农村的扫盲教育问题至关重要。 在坚持历史唯物论和引入社会学理论的基础上,本论文以扫盲组织、扫盲教材、扫盲内容、扫盲形式、扫盲师资等问题为主线,从乡村社会控制视角探讨共和国50多年来农村扫盲教育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时,论文还将采用文献资料、档案资料和口述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努力展现基层扫盲工作开展的具体场景,借鉴成人学习动机理论以探析特定时期农民不同的学习心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时期农村扫盲教育的横向比较、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扫盲教育的纵向比较,力求深层次解读我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发生生态,刻画其复杂多样、嬗变斑斓又极具张力的社会历史画卷,系统分析和总结扫盲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期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正文部分共六章。 第一章即导论,分别论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研究角度、已有研究成果、论文的基本概念及论文的框架结构等问题。 第二章着重论述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共和国成立后,为满足新的经济、政治建设和广大干部、群众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及其中央政府借鉴革命根据地扫盲教育的经验、师承苏联扫盲教育的体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扫盲教育,并于50多年来不断建构和健全农村扫盲教育的运行系统。遵循共和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而主要按照扫盲教育自身的发展逻辑,本论文将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分为健康起步(1949年—1957年)、“亚健康”发展(1958年—1965年)、“折戟沉沙”(1966年—1976年)、“梅开二度”(文革后—1992年)及“双向导”理念指引(1993年以后)的前进历程。 第三章嵌入社会学视角、尤其是运用社会控制理论,探讨共和国农村社会控制的变迁对农村基层扫盲组织的影响。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及其中央政府建构了高度集权的控制体系,将国家权力触角深入乡村社会,打通了几千年来国家与乡村之间呈现的“内核——边缘”、“中心——边陲”的结构,基层扫盲组织

徐晖,罗钧[8](2019)在《改革开放40年来江苏省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略述》文中研究说明江苏省高校图书馆是江苏省高等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是江苏省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最为辉煌的时期,共经历了4个阶段,每个阶段均具有鲜明的特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事业发展、制度建设、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服务创新、图书馆联盟建设等方面都取得重要的成果,积累了重要的历史经验,为江苏省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中国高校图书馆事业做出了贡献。

魏琰[9](2016)在《苏联援建对西安现代工业城市建设影响的历史研究》文中提出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英国开始,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工场手工生产的生产模式开始席卷世界,带来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这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西方社会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促使西方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在工具由人机体的工具变为机械装置即工具机的工具以后,发动机取得了独立的、完全摆脱人力限制的地位”[1],机器作为工具,从出现开始就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十八世纪中叶开始的工业革命是人类近代社会发展的转折点,在工业革命的影响和推动下,不仅引起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而且引发社会关系的变革,人类社会开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城市从封建手工城市逐步向大机器生产的工业城市转化,开启了人类近现代城市化进程。之后,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国家建设中都重视对工业的建设,M.D.布瑞斯指出“在全世界,工业化已成为本世纪中叶(1)一个使人着魔的字眼。”[2]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新中国成立后,在当时特定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制定了以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生产的工业化道路,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中国经济转入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后提出的第一个宏伟目标。1950年中苏同盟关系确立,其后苏联同意帮助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体系,并签订了苏联援助中国建设“156项工程”,开始对中国展开大规模援助。在国民经济建设的“一五”时期,西安被列为全国新的重工业中心城市之一,大批苏联援建工业项目在西安设立,在苏联援助西安建设过程中,苏联社会主义理念的城市建设设计理论和原则、建设程序和方法,以及经济技术指标,影响了西安现代城市建设,包括城市规划、工业区规划、居住区规划、工业建筑、居住建筑,以及建筑技术和管理等城市建筑发展的各个方面。在苏联援助的时代背景下,西安开始由中国典型传统手工业商贸城市向现代化工业城市转变,奠定西安当代城市的格局基础。本论文从五部分进行阐述:论文的第一章为绪论部分,解释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明确了研究的对象和视角,归纳了苏联援建中国的研究现状,同时确定了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框架;第二章研究苏联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分析苏联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工业化发展政策和意识形态对城市建设理论形成的影响,以及苏联在城市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社会主义和工业化理想的建设特征;第三、四章从梳理西安城市传统城市格局入手,分析手工业时期城市发展历程和特征,进而分析苏联援助建设的工业化时期西安城市工业空间建设和转变,以及形成的工业城市规划、工业区规划和工业建筑、居住建筑等方面建设特征;第五章对苏联援助建设的中国其他城市规划活动进行历史比较,梳理、归纳与总结中国现代城市建设与苏联影响的源流关系,即中国现代城市发展与建设呈现出与苏联关联与交集特征,显现为具有苏联印迹的城市范型;第六章提出苏联援助建设引入的社会主义城市理论在当代城市发展构建中的价值与启示,虽然苏联理论在中国城市建设引入移植中出现问题和冲突,但还需对苏联援助建设给予价值肯定,其中部分设计理念依旧对当今社会的城市建设具有借鉴作用。第七章对苏联援建时期西安城市规划历史特征进行全面总结,并探讨了后续研究方向。

王东升[10](2014)在《赛尔网络上海高校互联网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1994年,国家开始投资建设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2000年12月,成立赛尔网络有限公司,经教育部批准,负责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运营与管理。2005年赛尔网络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成立,负责上海地区高校市场工作。从2012年开始,上海电信和上海联通对上海高校互联网市场的拓展力度不断加大,赛尔网络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在上海高校内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本文以赛尔网络有限公司在上海高校互联网市场环境为对象,对企业建立新的营销策略进行研究。首先对赛尔网络有限公司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了分析,运用SWOT分析法对企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详细分析。在上海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针对赛尔公司存在问题,公司提出了新的营销策略,利用CERNET内部独特资源提供差异化产品;利用完善的服务体系,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推出新的产品套餐和新的价格体系拓展市场。同时制定了新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最后,赛尔网络有限公司提出了新的保障措施,确保新的营销策略顺利实施。保障措施包括:人力资源保障措施、政策保障措施、组织保障措施和服务保障措施。通过对赛尔网络上海高校互联网市场营销策略的研究,对于公司制定全国新的营销策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CERNET华东(北)地区网络中心通过验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ERNET华东(北)地区网络中心通过验收(论文提纲范文)

(1)知识转型视域下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一、研究的缘起
        二、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
        二、研究的实践价值
    第三节 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核心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在知识转型中的演变
    第一节 开放课件运动下中美高校网络课程的发展
        一、开放课件运动下美国高校网络课程的发展
        二、开放课件运动下中国高校网络课程的发展
    第二节 MOOC时代背景下中美高校网络课程的发展
        一、MOOC时代背景下美国高校网络课程的发展
        二、MOOC时代背景下中国高校网络课程的发展
第三章 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不可忽视的技术力量
    第一节 开放课件运动下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技术牵引
        一、开放课件运动下技术对美国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影响
        二、开放课件运动下技术对中国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MOOC时代背景下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技术牵引
        一、MOOC时代背景下技术对美国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影响
        二、MOOC时代背景下技术对中国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 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知识转型理论支撑
    第一节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 两种不同模式之间的变迁
        一、“小科学”与“大科学”之间的知识生产模式转型
        二、“学院科学”向“后学院科学”知识生产模式转型
        三、“知识生产模式1”向“知识生产模式2”的转型
    第二节 知识转型理论界说: 时代背景抑或是思想基础
        一、“知识型”与“知识转型”内在逻辑理路分析
        二、“现代知识型”向“后现代知识型”演变历程
        三、第三次知识转型引发现代教育领域严重危机
        四、后现代知识性质转变对教育改革的促进功能
    第三节 知识转型与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相互关系
        一、“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与“知识转型”理论关系之辩
        二、“知识转型”时期的到来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影响
        三、“知识转型”理论与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内在关系
第五章 知识转型视域下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趋同存异
    第一节 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趋同性: 知识转型内在制度指引
        一、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以虚拟的知识形态存在
        二、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以知识协议为重要原则
        三、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以后现代知识观为基础
        四、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以无形学院为合作平台
    第二节 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差异性: 知识转型外在制度设计
        一、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政策导向: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
        二、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基本路径: 局部探索与全面实施
        三、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运行机制: 市场调节与政府主导
        四、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价值立场: 知识霸权与本土开发
    第三节 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案例比较: 知识转型的制度化存在
        一、美国高校网络课程两大在线学习平台分析
        二、中国高校网络课程两大在线学习平台考察
        三、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平台比较研究
第六章 知识转型视域下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未来方向
    第一节 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面临的挑战: 知识转型引发的冲突
        一、令人堪忧的通过率: 学习效果不佳背后的“证据”
        二、当课程成为一种商品: 知识市场化引发的学术危机
        三、积极的参与者或懈怠的旁观者: 教师如何选择
        四、学分互认与质量评价: 一个漫长的完善过程
    第二节 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未来方向: 迎接知识转型的变革
        一、知识共享的新型组织化图景: 课程平台的多元化与包容性
        二、知识市场化的矛盾化解: 三重螺旋模式中的利益共谋
        三、数字化大学教师: 知识、能力与技术的合成者
        四、MOOC发展中对SPOC的探索: 为提升质量的一种尝试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演变在知识转型中走向融合
        二、知识转型衍生的制度逻辑构成趋同性与差异性的存在
        三、知识转型引发的冲突制约着中美高校网络课程的发展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2)分布式网络应急响应管理系统CHAIRS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CERNET的安全保障
    1.3 论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响应系统
    2.1 事件应急响应介绍
        2.1.1 安全事件
        2.1.2 事件响应方法学
    2.2 典型的应急响应管理系统
    2.3 CHAIRS系统需求
        2.3.1 功能需求
        2.3.2 性能需求
        2.3.3 其他需求
    2.4 CHAIRS响应工作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事件管理
    3.1 事件格式设计
        3.1.1 IDMEF
        3.1.2 CHAIRS事件格式
    3.2 事件管理模型
        3.2.1 事件管理模型
        3.2.2 权限管理
    3.3 系统接口
        3.3.1 外部接口
        3.3.2 对外数据接口
        3.3.3 用户接口
    3.4 DIM结构及功能结构
        3.4.1 DIM结构设计
        3.4.2 DIM功能设计
    3.5 事件管理实现
        3.5.1 事件管理
        3.5.2 安全态势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安全事件库
    4.1 需求概述
        4.1.1 功能需求
        4.1.2 性能需求
        4.1.3 其他需求
    4.2 功能模块设计
    4.3 数据库设计
        4.3.1 MONGODB与MYSQL
        4.3.2 数据格式设计
    4.4 通信格式设计
        4.4.1 WebService
        4.4.2 通信格式设计
    4.5 安全事件库实现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响应管理
    5.1 响应决策的研究背景
        5.1.1 基于分类的响应决策
        5.1.2 基于成本敏感的响应决策
    5.2 基于分类的半自动化响应决策平台
        5.2.1 响应决策选择流程
        5.2.2 安全事件的分类
        5.2.3 响应决策模板定义
    5.3 响应管理实现
    5.4 响应实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系统运行管理改进及测试
    6.1 CHAIRS总体结构
        6.1.1 CHAIRS结构
        6.1.2 CHAIRS功能
    6.2 系统实现环境
    6.3 运行管理子系统改进
        6.3.1 分布式管理方案
        6.3.2 故障通知
    6.4 运行管理子系统改进实现
    6.5 系统测试
        6.5.1 功能测试
        6.5.2 性能测试
        6.5.3 兼容测试
        6.5.4 安全测试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总结
    7.2 存在的不足与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网络教育本质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前言
    一、 问题溯源
        (一) 时代的呼唤
        (二) 理论的困惑
    二、 研究方法与定位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定位
    三、 论文的基本框架
    四、 两点说明
        (一) 关于人类教育发展历史阶段划分的说明
        (二) 关于网络教育理论支持的说明
第一部分 前网络文化阶段教育——前网络教育基本要素及其相互的关系
    第一章 语言文化阶段教育的概况——语言使得人类教育成为实在
        第一节 语言的出现
        第二节 语言使得人类教育成为实在
        一、 语言文化阶段教育的概况
        二、 语言使得人类教育成为实在
        第三节 小结
        一、 两点结论
    第二章 印刷文化阶段教育的概况——文字及文字教材造就了教育的革命
        第一节 文字的诞生与学习
        一、 文字的诞生
        二、 文字的学习
        第二节 文字改造着教育的历史性使命
        一、 学校的诞生
        二、 学校的教育概况
        第三节 造纸术和印刷术加速了教育发展
        一、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诞生
        二、 班级授课制的出现
        第四节 印刷文化阶段教育的特征
        一、 文字教材是主要教育手段
        二、 文字教材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认识的对象
        三、 教师基本完全控制着知识、教学和师生关系
    第三章 电子文化阶段教育的概况
        第一节 电子设备的诞生
        一、 电报的发明
        二、 电话的诞生
        三、 二十世纪电子设备的发展
        第二节 电子设备的教育应用加速了学校教育的变革
        一、 电子设备扩充了教育手段
        二、 教师对于学生是有限的控制
        三、 人与物进一步分离
    结语
        一、 前网络文化阶段的教育模式概述
        二、 前网络文化阶段教育的启示
第二部分 网络文化阶段教育——网络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因特网的起源
        第一节 计算机网络的诞生与发展
        一、 计算机网络的诞生
        二、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第二节 因特网的产生与发展
        一、 因特网的产生
        二、 因特网的发展
        第三节 因特网的特征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网络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网络教育的起源
        一、 关于起源的一般问题
        二、 网络教育的起源
        第二节 网络教育的发展
        一、 国外网络教育的发展——“日新月异”
        二、 中国网络教育的发展——“自有特色”
    第六章 网络教育基本要素的筛选
        第一节 对系统与要素的一般认识
        一、 系统解析
        二、 要素分析
        三、 系统与要素的辨证关系
        第二节 网络教育基本要素的构成
        一、 人类教育要素的构成
        二、 网络教育要素的构成
    第七章 网络教育基本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人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我与你”关系
        一、 网络学生
        二、 网络教师
        三、 网络师生关系
        第二节 物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内容与手段关系
        一、 因特网
        二、 网络课程
        三、 物要素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网络教育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关系性存在
        一、 网络学生与物要素的关系
        二、 网络教师与物要素的关系
        三、 网络教育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综述—关系性存在
第三部分 网络教育的本质
    第八章 教育本质研究综述
        第一节 本质的意义
        一、 本质的内涵
        二、 本质与现象
        三、 本质与质、属性
        第二节 教育本质研究综述
        一、 教育本质研究中的界说
        二、 教育本质研究中的“错位”
    第九章 网络教育的本质
        第一节 网络教育本质的阐明
        一、 网络教育的质与属性
        二、 网络教育的本质与本质属性
        第二节 网络教育与前网络教育的区别
        一、 网络教育与前网络教育的释义
        二、 网络教育与前网络教育的主要区别
        三、 寻求网络教育与前网络教育之间的一种平衡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4)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信息时代教育改革的需求
        二、国家相关政策
        三、教育信息化投入
        四、中小学网络教育应用一瞥
        五、教育技术学科自身发展的需求
    第二节 问题提出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文献搜集与检索策略
        一、文献调研策略
        二、关键词设置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一、检索结果
        二、文献述评
        三、小结
    第三节 国外研究现状
        一、检索结果
        二、文献述评
        三、评论与思考
    第四节 相关领域研究线索与启示
        一、教育经济学
        二、远程/网络教育经济学
        三、教育督导
        四、教育社会学
第三章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研究分析
    第一节 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是什么: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一、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
        二、教育信息化、教育改革与教育现代化
        三、信息技术
        四、经济分析与成本效益分析
        五、成本、教育成本与教育信息化成本
        六、教育成本、教育经费与教育投资
        七、效益、教育效益与教育信息化效益
        八、投入产出、投资回报与成本效益
    第二节 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研究分析
        一、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研究学科隶属谱系
        二、教育信息化进程:信息技术与教育系统互动
        三、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研究系统分析
        四、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研究领域分解
    第三节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研究框架
        一、维度1:研究层次
        二、维度2:教育信息化进程
        三、维度3:研究深度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
        二、文献研究
        三、系统分析
        四、调查研究法
        五、个案研究
        六、行动研究
    第五节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一、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研究内容
        二、当下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四章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研究探索
    第一节 概述
        一、最初的研究计划
        二、研究计划修订
        三、研究计划执行
    第二节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结构与成本核算可行性分析
        一、教育信息化成本概念体系
        二、教育信息化成本分类
        三、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结构
        四、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最小成本与结构
        五、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计量
        六、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计量可行性分析
        七、学校层次教育信息化成本计量方案
    第三节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效益与评估综合指标设计
        一、教育信息化目标
        二、教育信息化效益
        三、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综合指标设计
    第四节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个案分析
        一、概述
        二、小学个案描述
        三、三所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本效益比较与分析
        四、中学个案描述
        五、两所中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本效益比较与分析
        六、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研究回顾与展望
    一、研究回顾
    二、主要创新点
    三、后续研究展望
    四、研究反思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1:教育经费支出统计指标与2003年国家一般预算支出目级科目对照表
附录2: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
附录3:顺德区北滘镇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评估标准
附录4:闵行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评估指标(试行稿)
附录5:苏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评估细则1.0
附录6:常州市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验收标准(试行稿)
附录7:南京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区(县)评估标准(试行稿)
附录8:调研方案
附录9:南京市中小学信息化建设规范
附录10:信息教育-一片多姿多彩的育人天地
附录11:B小学04-05学年第一学期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总结
附录12:B小学“十五”现代教育技术课题检测体系
附录13: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C小学三年(2002——2004)发展规划
附录14:A中学04-05学年第一学期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总结
后记

(5)网络空间的生产与消费 ——中国互联网的地理学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图表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全球化的“新经济”
    1.2 信息化的“新地理”
    1.3 论文研究框架与方法
第2章 互联网的空间性:网络空间的概念与理论化
    2.1 网络空间的浮现
    2.2 新技术的空间观
    2.3 网络空间的理论化
    2.4 小结
第3章 信息的空间形式:信息及其技术对空间组织的影响
    3.1 信息、知识与创新
    3.2 信息/知识的空间形式与地理过程
    3.3 信息及其技术对企业空间组织的影响
    3.4 小结
第4章 技术的空间过程:技术演化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4.1 技术变革与扩散
    4.2 长波技术论及其空间过程
    4.3 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
    4.4 信息时代的城市形态
    4.5 小结
第5章 网络的空间逻辑:解释信息时代的城市体系变动
    5.1 城市的网络化进程
    5.2 网络空间的基本要素特征
    5.3 城市网络的空间逻辑特征
    5.4 信息技术革命:城市的新机会?
    5.5 小结
第6章 网络空间的基础:基于互联网骨干网络的中国城市体系分析
    6.1 互联网基础设施与城市体系
    6.2 中国互联网城市的崛起
    6.3 互联网城市的通达性分析
    6.4 小结
第7章 网络空间的生产:中国城市和区域的互联网内容产业发展
    7.1 互联网内容产业的地理区位
    7.2 互联网域名的区域分布
    7.3 互联网网站的城市分布
    7.4 小结
第8章 网络空间的消费:中国城市体系中的互联网“数字鸿沟”
    8.1 “数字鸿沟”的概念及其空间表现
    8.2 “数字鸿沟”成因的区域比较
    8.3 城市体系中的“数字鸿沟”
    8.4小结
第9章 网络空间的区域:广东省互联网服务业的区位研究
    9.1 “核心—边缘”理论及其应用
    9.2 互联网服务业的区域结构
    9.3 网络空间结构的演化机制
    9.4 区域互联网的发展路径
    9.5 小结
第10章 结论
    10.1 主要结论
    10.2 政策启示
    10.3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7)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分析
        一 研究现状的回顾
        二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第四节 几个重要概念
        一 农村
        二 扫盲教育
        三 社会控制
    第五节 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二章 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历史轨迹
    第一节 继往开来与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起步:1949年-1957年
        一 建国初期农村扫盲教育的缘起
        二 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起步
    第二节 “政治挂帅”与扫盲教育的“亚健康”发展: 1958年-1965年
        一 “大跃进”与扫盲运动“大跃进”(1958年-1960年)
        二 挫顿后的调整与扫盲教育的缓慢恢复(1961年-1966年)
    第三节 意识形态极端化与扫盲教育的“折戟沉沙”:1966年-1976年
        一 人为之灾与扫盲教育的尽乎停滞
        二 努力抗争与夹缝中的扫盲坚守
    第四节 经济重心与扫盲教育的“梅开二度”:文革后-1992年
        一 扫盲教育正规化 制度化道路的重返及发展
        二 经济建设下的“经济”扫盲观
    第五节 非均衡理念与扫盲教育发展的“表”“里”:1993年-2005年
        一 “两基”初始齐驱与扫盲制度的继续调整(1993年-1996年)
        二 划片推进与扫盲依次攻坚(1997年-2000年)
        三 “双向导”旨趣与扫盲教育的“东”“西”理路(2001年-2005年)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第三章 重建与变迁:农村社会控制与扫盲组织关系探微
    第一节 农村社会强势控制与扫盲教育组织的趋同化:1949年-1957年
        一 强势“硬”“软”控制与国家权力的逐渐下渗
        二 农村扫盲组织的“枝繁叶茂”
    第二节 农村社会控制偏差与扫盲教育组织的“沉”“浮”:1958年-1965年
        一 社会控制过度与教育权力的困顿
        二 扫盲组织的“沉”“浮”:结构及功能泛政治化的凸显
    第三节 农村社会相对失范与扫盲教育组织的解构:1966年-1976年
        一 农村社会控制的相对失序与教育危机
        二 “东风无力百花残”:扫盲组织形态及功能的解构
    第四节 文革后农村社会控制重建与扫盲教育组织的多维呈现
        一 社会控制体系的重构与乡村秩序的重建
        二 现代农村扫盲组织的“差序格局”
第四章 农村扫盲教育的范式转型(上):扫盲教育理念与教育内容
    第一节 教育理念转型:扫盲教育思想重心的从低到高
    第二节 扫盲教育内容及教材分析
        一 扫盲教育内容的解析
        二 扫盲教材解读
第五章 农村扫盲教育的范式转型(下):形式 师资及农民学习心理
    第一节 多样的扫盲学习形式
        一 集中学习
        二 分散学习
    第二节 扫盲师资及教师教学心理
        一 扫盲师资的选择与培养
        二 扫盲教师心理剖析
    第三节 学习心理与动机:农民学习心理解读
        一 主动性参与扫盲
        二 被动性参与扫盲
第六章 新世纪农村扫盲教育理念和发展路向的若干思考
    第一节 新世纪农村扫盲教育理念的指向
        一 50多年来农村扫盲教育的成效及局限
        二 建国以来农村扫盲教育的经验及其对当代扫盲教育实践的启示
        三 新世纪扫盲教育的新理念
    第二节 扫盲教育路径的比较与整合
        一 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扫盲教育发展的不同理路
        二 扫盲教育发展路径的整合
参考文献
后记

(8)改革开放40年来江苏省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略述(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与缘起
    1.1 历史背景与缘起
    1.2 40年发展的历史分期
        1.2.1 恢复转型时期 (1978~1985年)
        1.2.2 稳定调整时期 (1986~1997年)
        1.2.3 快速跨越时期 (1998~2014年)
        1.2.4 再起步时期 (2015年至今)
2 恢复转型时期 (1978~1985年)
    2.1 以组织建设为抓手, 全面贯彻落实《条例》
    2.2 坚持改革开放, 促进高校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的转型
    2.3 以人才培养为抓手, 为未来发展培养队伍
    2.4 以技术应用为抓手, 提升高校图书馆现代化管理水平
3 稳定调整时期 (1986~1997年)
    3.1 认真履行职责, 确保高等教育的文献保障需求
    3.2 以改革促进管理上台阶, 夯实发展基础
    3.3 以创新提升服务, 应对发展瓶颈
    3.4 以整体化建设为引导, 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型
4 快速跨越时期 (1998~2014年)
    4.1 以平台建设促进共建、共知、共享
    4.2 以共知、共享两大服务为抓手, 提升服务效益
    4.3 以资源建设推动向数字化服务的转型
    4.4 以制度创新推进全省高校图书馆的整体化建设
    4.5 面向未来的数字图书馆建设队伍的培养
5 再起步时期 (2015年至今)
    5.1 抓好联盟顶层设计, 把握底线思维再起步
    5.2 在自我扬弃中促进图书馆服务, 回归以用户为中心的本质
    5.3 以智慧图书馆为抓手, 重塑江苏省高校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形象
6 历史的回顾与经验的总结
    6.1 历史的回顾
    6.2 经验的总结

(9)苏联援建对西安现代工业城市建设影响的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政治背景——中苏同盟关系
        1.1.2 经济背景——新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
        1.1.3 区位背景——西安工业地位的确立
    1.2 课题提出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相关定义、时间范畴和概念界定
        1.4.1 相关定义
        1.4.2 时间范畴
        1.4.3 概念界定
    1.5 研究综述
    1.6 研究内容、创新点、难点
    1.7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二十世纪二十至六十年代初苏联社会主义城市建设理论
    2.1 20 世纪 20-60 年代初苏联政治与经济特征
        2.1.1 苏联历史文化源流
        2.1.2 苏联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2.1.3 苏联的工业化经济发展政策
    2.2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城市思想根源和建设特点
        2.2.1 苏联城市建设主导意识形态
        2.2.2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市思想
        2.2.3 苏联社会主义城市建设目的
    2.3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城市规划建设
        2.3.1 空想社会主义城市思想
        2.3.2 苏联社会主义城市规划思想
        2.3.3 苏联社会主义城市建设特点
    2.4 苏联社会主义城市工业区、工厂区与工业建筑理论
        2.4.1 苏联城市工业区规划理论与特征
        2.4.2 苏联工厂区规划、工业建筑理论
    2.5 苏联工人住宅区规划与住宅建筑理论
        2.5.1 工人住宅区与住宅
        2.5.2 苏联住宅区规划理论
        2.5.3 苏联工人住宅建设特点
    2.6 小结
3 手工业及工业萌芽时期的西安城市空间格局
    3.1 西安城市地理环境特征概述
        3.1.1 地理环境特征
        3.1.2 气候与水文特征
    3.2 手工业时期的西安城市空间格局
        3.2.1 手工业时期西安空间区位优势
        3.2.2 手工业时期西安城市格局的演变
        3.2.3 手工业时代的西安城市空间特征
    3.3 近代工业萌芽时期的西安城市空间格局
        3.3.1 近代工业萌芽时期的工业发展
        3.3.2 近代工业萌芽时期的西安城市规划
        3.3.3 近代工业萌芽时期的西安工业分布特征
    3.4 西安近代工厂、工业建筑和城市居住形态
        3.4.1 西安近代工厂区和工业建筑
        3.4.2 西安近代民居形态
    3.5 小结
4 苏联援助建设对西安城市工业空间格局影响
    4.1 城市建设背景
        4.1.1“生产性城市”建设方针
        4.1.2“一五”时期西安工业建设
    4.2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一五计划”时期西安城市规划
        4.2.1 1950、1951、1952 年西安都市发展计划
        4.2.2 借鉴苏联规划理论的《西安市 1953—1972 年城市总体规划》
        4.2.3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三次都市计划与 1953-1972 年西安城市规划比较
        4.2.4 苏联城市理论对西安城市工业空间格局影响
    4.3 《1953-1972 年西安总体规划》工业区规划及工厂建设
        4.3.1《1953-1972 年西安总体规划》的工业区规划
        4.3.2 苏联援建的西安工厂区规划建设
        4.3.3 苏联援建的工业厂房建筑
    4.4 苏联援助建的工人住宅区与住宅建筑
        4.4.1 西安工业建设与工人住宅需求
        4.4.2 苏联援建影响下的工人住区规划
        4.4.3 苏联设计理论影响下的工人住宅
    4.5 小结
5 苏联援助建设对中国城市建设影响
    5.1 新中国初期工业城市建设概述
        5.1.1 影响新中国工业城市分布的因素
        5.1.2 依托“156 项工程”的新中国工业分布
        5.1.3 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城市类型的划分
    5.2 苏联建设理论对中国城市建设影响途径
        5.2.1“苏联模式”的引入方式
        5.2.2“一五”时期苏联专家对中国城市建设的主导作用
        5.2.3“苏联模式”影响形成的建设理念、方式与特点
    5.3“苏联模式”影响的中国城市建设
        5.3.1 城市内部整合
        5.3.2 城市外部新区
        5.3.3 新建工业城市
    5.4“苏联模式”影响的工业区和住宅区建设
        5.4.1“苏联模式”影响的工业区建设
        5.4.2“苏联模式”影响的住宅区建设
    5.5 小结
6 苏联援建的价值与启示
    6.1 苏联援助建设的指导意义
        6.1.1 城市建设全面师从苏联
        6.1.2 城市建设以工业为核心
        6.1.3 城市建设与计划相结合
    6.2 苏联援助建设的作用
        6.2.1 苏联援建的现象
        6.2.2 苏联援建的文化内涵
        6.2.3 苏联援建的时代性作用
    6.3 当代城市转型中的保护与发展
        6.3.1 城市工业遗产视角的传统工业区保护
        6.3.2 城市更新视角的传统工业区发展
    6.4 小结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1 苏联援建的“156 项工程”
附录2 《1953~1972 年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
附录3 苏联援建西安建设大事记
附录4 1949-1960 年苏联城市建设相关译着

(10)赛尔网络上海高校互联网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公司概况
        1.1.2 赛尔网络有限公司面临问题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相关研究综述
2 赛尔网络营销环境分析
    2.1 外部环境分析
        2.1.1 国内外互联网发展情况分析
        2.1.2 国家政策分析
        2.1.3 行业竞争分析
        2.1.4 上海高校对互联网的需求分析
    2.2 内部环境分析
        2.2.1 公司现有资源分析
        2.2.2 公司管理现状分析
        2.2.3 人力资源分析
    2.3 SWOT分析
        2.3.1 优势和劣势分析
        2.3.2 机会和威胁分析
        2.3.3 SWOT矩阵分析
3 赛尔网络高校互联网市场营销策略的设计
    3.1 总体营销策略
        3.1.1 营销策略思路和原则
        3.1.2 营销策略架构
    3.2 产品策略
        3.2.1 新产品策略
        3.2.2 产品定位
        3.2.3 高品质服务策略
    3.3 价格策略
        3.3.1 按带宽产品组合分类的价格策略
        3.3.2 按定向资源产品分类的价格策略
    3.4 渠道策略
        3.4.1 节点代理销售策略
        3.4.2 直销策略
    3.5 促销策略
4 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4.1 人力资源保障措施
        4.1.1 人力资源的获取
        4.1.2 人力资源的开发
        4.1.3 人力资源的报酬
        4.1.4 人力资源的考评
    4.2 政策保障措施
    4.3 组织保障措施
    4.4 服务保障措施
        4.4.1 客户关系管理
        4.4.2 完善的服务体系
结论
参考文献

四、CERNET华东(北)地区网络中心通过验收(论文参考文献)

  • [1]知识转型视域下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比较研究[D]. 蒋平.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2]分布式网络应急响应管理系统CHAIRS的设计与实现[D]. 朱礼智. 东南大学, 2015(08)
  • [3]网络教育本质论[D]. 马治国. 东北师范大学, 2003(02)
  • [4]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探讨[D]. 郭莉. 南京师范大学, 2005(03)
  • [5]网络空间的生产与消费 ——中国互联网的地理学透视[D]. 汪明峰.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
  • [6]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是建设好地区网的关键[J]. 龚俭. 管理信息系统, 1996(01)
  • [7]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D]. 马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2)
  • [8]改革开放40年来江苏省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略述[J]. 徐晖,罗钧. 图书馆学研究, 2019(04)
  • [9]苏联援建对西安现代工业城市建设影响的历史研究[D]. 魏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10]赛尔网络上海高校互联网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王东升. 大连理工大学, 2014(07)

标签:;  ;  ;  ;  ;  

CERNET华东(北)区域网络中心通过验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