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猪水泡病病毒实验感染后乳鼠脑中的组织病理学发现——一种猪水泡病和口蹄疫的鉴别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冯霞[1](2005)在《猪瘟和猪水泡病基因标记疫苗的研究》文中认为猪瘟和猪水泡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入A类传染病名录,世界各国对这两种疫病均采取了严加防制及消灭措施,二者也是国际贸易中必查必检的对象。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的主要手段。由于传统疫苗在生产中的生物安全隐患和感染与免疫动物难以鉴别等缺陷,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免疫学理论,研制新型安全、多联、可鉴别疫苗已成必然之势。基因疫苗以其自身的诸多优点和巨大的应用潜能已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通过RT-PCR、套式PCR和亚克隆技术构建了猪水泡病基因疫苗、猪水泡病和猪瘟二联基因疫苗和几种猪瘟基因疫苗,研究其免疫效果,为最终研制成功猪瘟和猪水泡病基因疫苗作技术探索。 1)构建了几种猪瘟基因疫苗:包括E2基因单表达重组质粒pcDNA Es1-11、E2基因双抗原表达质粒pBudCE Es1-11/Es2-22、E2基因与报告基因lacZ共表达质粒pBudCE lacZ/Es2-22、E2基因与猪IFN-γ基因共表达质粒pBudCE Es1-11/IFN-γ、以及E2基因与猪IL-18基因共表达质粒pBudCE Es1-11/IL-18,将以上真核表达质粒分别转染BHK-21细胞,用原位染色、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RT-PCR技术证实它们均可表达外源基因。 2)用这几种猪瘟基因疫苗免疫兔,以阻断ELISA和MTT法监测试验兔抗体水平和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并进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单表达质粒pcDNA Es1-11免疫组中有3/4兔产生E2抗体,攻毒后,4/4完全保护。双抗原表达质粒pBudCE Es1-11/Es2-22免疫组有1/4兔产生抗体,攻毒后,1/4完全保护,1/4部分保护,2/4不保护。pBudCE Es1-11/IL-18利pBudCE Es1-11/IFN-γ免疫组,都未检测到猪瘟抗体(4/4),攻毒后,1/4部分保护,3/4不保护。pBudCE lacZ/Es2-22免疫组(3只)也没出现猪瘟抗体,攻毒后,3/3部分保护。而空载体pcDNA3.1和pBudCE4.1对照组,4/4血清阴性,攻毒后,全部发病。与对照组相比,各免疫组的淋巴细胞均有一定程度的增殖。 3)构建了猪水泡病和猪瘟二联基因疫苗pBudCE E2/P1-11,用它转染BHK-21细胞,以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和ELISA分别检测到猪水泡病和猪瘟抗原的表达。将其免疫兔,可检测到免疫组兔T淋巴细胞增殖明显;但用阻断ELISA未检测到血消CSFV特异性抗体,用猪瘟活疫苗(Ⅱ)攻击,实验兔有1/4完全保护。用乳鼠中和试验检测,发现所有兔血清SVDV中和抗体均低于1∶4。 4)构建了猪水泡病基因疫苗pcDNA P1,将其转染的BHK-21细胞经荧光染色,可见许多特异性荧光细胞。用其单独(B组)免疫或与pcDNA IFN-γ共同(C组)免疫猪三次,检测免疫前、后猪血清中SVDV特异性抗体的变化,发现免疫后B组和C组各有两只猪产生低水平的抗体,并在攻毒后迅速升高;并对免疫前和攻毒前的猪血清用乳鼠中和试验检测SVDV特异性抗体,结果只有pcDNA P1与pcDNA IFN-γ共同免疫组中有两只猪产生低水平的中和抗体(1∶4),其余猪的中和抗体均小于1∶4。第三次免疫3月后,用猪水泡病香港乳鼠组织毒5mL(2mL蹄叉和3mL颈部肌肉)分两个滴度(104 LD50/0.1mL和105 LD50/0.1mL)攻击,结果pcDNA P1单独免疫组(B组)有1/4获得完全保护(为104/0.1mL攻击),pcDNA P1与pcDNA IFN-γ共同免疫组(C组)中有1/4获得部分保护(为105/0.1mL攻击),A和D两个对照组全部发病。
甘肃省兽医研究所[2](1976)在《猪水泡病》文中认为猪水泡病,俗称“猪烂脚瘟”,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发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病猪蹄部间或鼻端皮肤和口腔、舌面粘膜形成水泡或烂斑。 本病在临床症状上与猪口蹄疫难于鉴别。血清学、生物学和病原学试验证明,与已知的七个口蹄疫病毒血清型无关,但和科赛奇B5病毒(Coxsackie B5 Virus)能发生血清交互中和反应,生物学和病原学特性等亦与之颇为相似。
况乾惕[3](1977)在《猪水泡病国外科研动态》文中提出 自1966年10月Nardelli氏等报道了一种临床上与口蹄疫难以区分的猪病在意大利Lombardy地区发生以来,1968年,意大利Brescia市兽疫实验室预备研究所与英国Pirbright动物病毒研究所的工作者,最早描述了该病是由一种肠道病毒引起,而与口蹄疫、水泡性口炎和水泡疹相区别。嗣后,1971年在香港、1972年以后本病在一些欧洲国家和日本相继出现,因而引起了国际有关部门和许多国家有关行政部门和研究单位的深切关注。
田相军[4](2005)在《猪水泡病病毒RNA的检测及VP1基因在原核中的表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猪水泡病是由猪水泡病病毒(SVDV)引起的猪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与口蹄疫和水泡性口炎等被国际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传染病。该病自爆发以来,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国内外对本病的诊断和检测方法及其分子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满足出入境检疫的需要,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病毒RNA的检测和VP1基因的原核表达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试验一 RT-PCR检测猪水泡病病毒的建立及应用 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序列,设计了两对引物,用RT-PCR及RT-nPCR方法检测SVDV的RNA,并进行了特异性和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及灵敏性,能区分口蹄疫、水泡性口炎和猪水泡性疹等水泡性病毒;一次扩增可检出100TCID50的病毒量,二次扩增可检出0.1TCID50的病毒量。用本方法对模拟组织样品和对照样品进行了检测,检出率高于90%。研究表明,RT-PCR及RT-nPCR检测技术均可用于猪水泡病的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 试验二 猪水泡病病毒结构蛋白V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析 提取SVDV毒株的RNA,RT-PCR扩增了包括VP1基因在内的约872bp的DNA片段。经纯化后,与pMD18-T载体连接,转化Escherichia coli,筛选获得阳性克隆菌株,采用双脱氧DNA末端终止法测得了V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并与国内外已发表的VP1基因序列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表明,该病毒株V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发表SVDV VP1基因的同源性在89%~98%之间,对应氨基酸的同源性在89%~98%之间,氨基酸序列中发生重要变异的氨基酸残基为7、131、136残基,分别是Met、Val和Thr。 试验三 猪水泡病病毒结构蛋白VP1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根据测序序列设计了一对针对表达VP1蛋白的引物,并分别引入Xho Ⅰ及
F.Weiland,况乾惕[5](1977)在《用猪水泡病病毒实验感染后乳鼠脑中的组织病理学发现——一种猪水泡病和口蹄疫的鉴别方法》文中研究表明 由一种猪肠道病毒引起的猪水泡病(SVD),最早于1966年在意大利,稍后在香港和1972~73年亦在各欧洲国家,主要是在大不列颠发现。于1973年秋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两次和1974年10月上旬的第三次爆发均被确诊。 关于在临床症状和肉眼—形态学方面的发现,这种新的猪病与口蹄疫无法区分。因此,本病的诊断,特别是与口蹄疫鉴别,必须依靠实验室方法从病原学上予以识别,例如补体结合和鉴别诊断的组织培养试验。
刘芳[6](2012)在《我国动物疫病净化长效机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建立我国动物疫病净化的长效机制,采用实地调研法、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研究法、描述研究法、措施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的研究方法,首先从阐述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的角度,表明净化动物疫病的难度加大;从阐述动物疫病净化概念的角度,明确动物疫病净化的实质;从阐述国内外净化动物疫病的成功经验,分析和讨论完善我国动物疫病净化措施的必要性和创新点。从而提出建立我国动物疫病净化长效机制的可行性途径是动物疫病净化结合区域化管理。其次是我国动物疫病净化结合区域化管理的技术措施和保障措施研究,拟结合我国目前的无疫区建设成就,借鉴美国、哥伦比亚等国家的经验,分析和讨论无疫区的建设可促进我国动物疫病净化基础的建设,从而提出我国实施区域化管理是净化动物疫病的先行步骤,可为净化动物疫病的成功提供保障。此外,本研究还通过调查研究和资料查询的方式归纳总结国内外的动物疫病净化措施,包括销毁和复育法(如区域化全进全出制和空栏期法)、种群封闭法(如生物安全管理法、清洁和消毒法、SPF管理技术)、检测和清除法(也称监测淘汰法)、药物治疗法、营养补充法、疫苗免疫法、直接病毒暴露法、后代隔离法。最后是根据动物疫病根除方案、区域化管理措施以及种畜禽管理措施等,总结得出垂直净化和水平净化的创新思路,指出垂直净化是重要技术手段,水平净化是行政手段。建议我国积极开展SPF化繁殖体系建设,并首选在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内建设,通过SPF化垂直引种机制,从源头净化动物疫病。在区域垂直净化的基础上停止免疫,再结合水平净化的区域化管理模式,在非免疫无疫区周围进行扩展延伸,做到集中连片,最终实现由点到面的全国范围内的动物疫病净化无疫的目标。
张天亮[7](2018)在《p53对口蹄疫病毒复制及致病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利用shRNA技术敲低p53、利用CRISPR/cas技术敲除Tp53,并利用外源过表达质粒上调p53等方法,通过构建Tp53基因敲除(Tp53-/-)细胞系、培育Tp53基因敲除C57BL/6小鼠,旨在揭示p53在FMDV复制及对小鼠致病性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1)用FMDV处理PK-15细胞(porcine kidney 15 cell line)1h,用RNA-seq方法分析并用RT-q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验证以揭示宿主为对抗FMDV感染的早期反应表达谱;(2)以BHK-21与PK-15细胞为材料,用MG132与MDM2抑制剂等药物对细胞进行预处理,再用RT-qPCR与WB(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FMDV感染与未感染细胞中p53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确定FMDV对BHK-21与PK-15细胞中p53的影响及相应通路;(3)利用shRNA(short hairpin RNA)技术敲低BHK-21细胞中Tp53基因的表达,然后用FMDV对细胞进行处理,研究p53表达下调对FMDV复制的影响;(4)将构建并测序鉴定的Tp53基因过表达质粒HA-Tp53与Flag-Tp53转入BHK-21细胞中,WB方法确定p53表达上调后用FMDV进行处理,检测外源p53过表达质粒对FMDV复制的影响;(5)利用CRISPR/cas9系统构建Tp53-/-的BHK-21和PK-15细胞系并用WB与测序方法进行鉴定,然后,利用敲除成功的细胞系研究p53对FMDV在BHK-21和PK-15细胞中复制的影响;(6)利用购买并繁育的Tp53-/-的C57BL/6小鼠,研究FMDV对WT(wild type)与Tp53-/-小鼠致死性;(7)利用生理盐水、轻揉震荡法分离WT与Tp53-/-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t peritoneal macrophages,RPMφ),培养贴壁后进行FMDV进行处理,用RT-qPCR方法检测各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8)1月龄WT与Tp53-/-小鼠分别用FMDV(100LD50)处理72h,然后取心脏、脾脏和肌肉固定于4%多聚甲醛中,然后用HE染色方法分析Tp53基因敲除对FMDV致病性的影响。【结果】(1)经RNA-seq分析及RT-qPCR验证,PK-15细胞经FMDV处理1h时上调TNF、CXCL2、CCL20、CCL4和IL6等细胞因子以刺激炎症反应来对抗FMDV感染;(2)MG132实验表明FMDV感染1h内通过泛素化通路抑制细胞p53在mRNA与蛋白水平的表达,再经MDM2抑制剂处理后发现,FMDV在感染早期是通过非MDM2依赖的泛素化途径抑制BHK-21中p53的表达;(3)shRNA敲低Tp53基因的表达能够抑制FMDV在BHK-21细胞中的复制;(4)外源HA-Tp53与Flag-Tp53过表达质粒上调p53表达后不能显着影响FMDV在BHK-21细胞中的复制情况;(5)利用CRISPR/cas9系统成功获得Tp53-/-的BHK-21与PK-15细胞系,且发现在Tp53-/-细胞系中FMDV复制受到抑制。此外,MDA5、RIG-I、TLR3在Tp53-/-细胞系中被上调;(6)相比于WT型C57BL/6小鼠,Tp53敲除小鼠在FMDV感染时存活率更高;(7)分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并用FMDV感染,结果表明Tp53基因的敲除使IFNB-1、TNF、IL-6等发挥主要抗病毒功能的细胞因子表达被上调;(8)HE病理切片结果显示,与Tp53-/-小鼠相比,FMDV对WT小鼠的病理损伤更严重。【结论】在感染早期,FMDV经非MDM2特异性泛素化-蛋白酶体途径抑制p53的表达,而宿主主要以炎症反应抵抗感染;长期感染中,p53的敲除使IFNB-1、IRF-3、ISRE、TNF、IL6、RIG-I、MDA-5等的表达上调从而抑制FMDV的复制及其对小鼠的致病性。
宋高媛[8](2020)在《嵌合FMDV抗原表位的重组SVA构建及免疫原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2015年塞内卡病毒病传入我国,这是由A型塞内卡病毒(Senecavirus A,SVA)引起的一种猪病毒性传染病,以鼻吻、蹄部冠状带水泡病变为特征,临床上很难与口蹄疫等疾病区分,且该病由局部地区零星散发逐渐蔓延流行加重,并且尚未有商品化疫苗,严重困扰养猪业。本实验室前期研发的灭活疫苗SVA CH/FJ/2017株已证实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了更好地实施养猪生产中FMD和塞内卡病毒病的有效防控,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本研究以SVA为病毒载体,研制嵌合O型FMDV抗原表位的重组SVA灭活疫苗,实现“一苗防两病”的目的,同时也为微RNA病毒科嵌合病毒及嵌合疫苗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嵌合FMDV抗原表位的重组SVA构建及鉴定利用实验室已建立的SVA反向遗传操作系统,以SVA CH/FJ/2017株全长c DNA感染性克隆为骨架,将O型FMDV结构蛋白VP1的B细胞表位(135~160位和200~213位氨基酸)和非结构蛋白3A的T细胞表位(21~40位氨基酸)重复串联,并与白蛋白信号肽(Human albumin signal peptide,HAS)串联插入到SVA基因组中,构建含有FMDV抗原表位的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染IBRS-2细胞进行重组病毒的拯救,连续传至25代,经遗传稳定性、IFA、Western blot鉴定重组病毒,进而测定TCID50、蚀斑和病毒一步生长曲线分析重组病毒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成功构建含有B细胞表位的重组质粒p SVA-HAS-OB和含有B细胞表位与T细胞表位的重组质粒p SVA-HAS-OB-3AT,并且拯救出重组病毒,分别命名为r SVA-HAS-OB和r SVA-HAS-OB-3AT。r SVA-HAS-OB和r SVA-HAS-OB-3AT在IBRS-2细胞上连续传至25代次后插入的O型FMDV抗原表位序列可稳定存在,且蚀斑表型和生长特性与亲本病毒(r SVA CH/FJ/2017)相似,病毒含量为108.0TCID50/100mL和108.13TCID50/100mL。2.重组病毒对猪的致病性试验重组病毒与亲本病毒对育肥猪的致病性试验,经颈部肌肉攻毒,剂量为6m L/头,观察临床症状并测定血清中SVA中和抗体。结果显示,在相同的攻毒剂量下,r SVA-HAS-OB和r SVA-HAS-OB-3AT组各有1/3头猪出现临床症状,而r SVA CH/FJ/2017组3头猪均未发病。r SVA-HAS-OB、r SVA-HAS-OB-3AT和r SVA CH/FJ/2017组在感染后第5d可检测到感染血清中SVA中和抗体开始转阳,感染后第9d~第13d检测到SVA中和抗体效价升高至>1024。3.重组病毒免疫原性分析分别将重组病毒和亲本病毒制备灭活疫苗,以5m L/头剂量和颈部肌肉途径接种育肥猪,一免后间隔35d进行第二次免疫,通过病毒中和试验检测血清中SVA中和抗体效价、间接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FMDV-VP1抗体进行免疫原性评价。结果显示,r SVA-HAS-OB、r SVA-HAS-OB-3AT和r SVA CH/FJ/2017组在一免后第14d均检测到SVA中和抗体效价可达1024;r SVA-HAS-OB和r SVA-HAS-OB-3AT组在二免后第28d均检测到FMDV-VP1特异性抗体。综上所述,本研究利用实验室已建立的SVA反向遗传操作系统,成功构建并拯救出能够表达O型FMDV抗原表位的SVA重组病毒(r SVA-HAS-OB和r SVA-HAS-OB-3AT),获得的重组病毒与亲本病毒r SVA CH/FJ/2017具有相似的增殖特性。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重组病毒对猪的致病性较亲本病毒略有增强。除此之外,r SVA-HAS-OB和r SVA-HAS-OB-3AT能诱导猪体产生高水平的SVA中和抗体,并能够产生FMDV-VP1抗体。
陈锴[9](2012)在《猪瘟慢性感染对猪免疫功能影响的细胞与分子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 CSF)是由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CSFV)引起的猪的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给养猪业造成巨大威胁和经济损失,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必须报告的法定传染病之一。本研究旨在通过CSFV中低致病力毒株感染后,从基因、细胞、机体三个水平上对CSFV慢性感染实验猪的临床症候、病理损伤、炎症反应、免疫应答、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进行系统的研究,阐明CSFV慢性感染的免疫机理,为CSF的防控与净化措施提供理论依据。1.中等致病力毒株HeBHHl/95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设计CSFV全基因组分段PCR扩增引物,对PCR产物进行克隆并测序,利用DNAStar和ClustalX等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编辑和拼接,分析全基因组的结构和组成,并从Genebank上下载参考序列进行多重序列比对及同源性分析。测序结果显示本研究获得CSFV中等致病力毒株HeBHH1/95的全基因组序列,基因组由12,297个核苷酸构成,共包括1个CDS和2个非编码区。CDS中各基因排序及长度与NCBI已登录CSFV序列均相同。与HeBHH1/95碱基差异最大的是基因3型毒株csfv94.4IL94TWN,为台湾分离株。碱基差异最小为2.2亚群毒株csfvGXWZ02,为中国大陆分离株。遗传压力分析显示,HeBHH1/95株异意替换率(Ka)/同意替换(Ks)比值低于1,显示HeBHH1/95的ORF处于负选择压力下。使用不同致病力毒株进行归类分析,并无与致病性相关的序列特征。2.猪瘟慢性感染动物模型的构建、组织病理学及病毒在体内的动态分布研究以肌肉注射的方式对11头30日龄健康断奶仔猪人工感染CSFV中等致病力毒株HeBHH1/95株,构建了病程为45d的猪瘟慢性感染动物模型,同时设2头阴性对照猪,感染后每天测量实验猪体温并对临床症状进行打分记录。在1dpi,3dpi,6dpi,10dpi,15dpi,25dpi,35dpi,45dpi剖杀感染猪并采集组织器官和体外分泌物共30种。根据临床症状和体温变化,将整个慢性感染病程分成三个阶段,即潜伏期(1dpi~7dpi)、发病期(8~24dpi)、转归期(25dpi~45dpi)。潜伏期内感染猪体温正常,无明显临床症状;进入发病期后体温逐渐升高至41.5℃,表现猪瘟典型临床症状。19dpi后体温开始降低,临床症状逐渐消失;转归期体温正常,食欲正常,偶尔拉稀,尤其是复制了感染猪在临床上常见的耳尖尾尖发绀、坏死和断耳断尾的“僵猪”典型特征。对上述采集的不同感染时间采集的24个组织样本切片后进行HE染色,结果显示,第3dpi,腹股沟淋巴结和颌下淋巴结开始出现炎性细胞浸润,微血栓形成;脾脏小梁周围可见红细胞、炎性细胞浸润;扁桃体黏膜表面可见炎性细胞浸润,淋巴细胞变性,此时其他组织未见病变。随着病程的发展,其他组织逐渐出现病变,第15dpi,所有组织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病变。在转归期,大部分器官组织未发现明显组织病理变化,但免疫器官、肾脏、肝脏以及十二指肠仍可见组织病变。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3dpi,脾脏、扁桃体、腹股沟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回盲瓣、回肠等组织中开始检出CSFV阳性信号;6dpi,肝脏、胃、十二指肠、胰腺、结肠、直肠、肾脏中开始检出CSFV阳性细胞;10dpi~45dpi,所有样本组织中均可检出CSFV阳性细胞,但在转归期数量有所下降。采用猪瘟病毒荧光定量RT-PCR对24个组织器官检测,CSFV慢性感染病程中各个组织器官核酸载量都呈现从低到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通过2-ddCt方法统计分析,CSFV对各组织嗜性从高到低排序为:脾脏、颌下淋巴结、回肠、腹股沟淋巴结、扁桃体、肠系膜淋巴结、胰腺、肾脏、皮肤、肺脏、回盲瓣、空肠、肝脏、食道、胃、结肠、睾丸、十二指肠、膀胱、直肠、心肌、脊髓、肌肉、大脑。病毒载量的变化与临床症候、病例剖解变化的规律是一致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中等致病力毒株成功复制了猪瘟病毒慢性感染动物模型,慢性感染中CSFV的主要复制场所为淋巴器官,且对淋巴器官具有持续性的、不可恢复性的损伤,对其他组织的损伤具有可恢复性;相较于CSF急性感染,扁桃体依然是病毒载量较高的组织,是进行CSFV活体检测最敏感的组织之一。组织病理学和病毒载量的研究结果显示在病程的三个阶段大部分组织器官病变规律与临床症候的发病规律相一致。3.猪瘟慢性感染及疫苗免疫对猪外周血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转录水平的影响将23头实验用猪(60日龄)随机分为攻毒组、疫苗组和对照组,定期采血,采用qRT-PCR技术、流式细胞仪和ELISA技术,检测猪外周血中11种细胞因子转录水平、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和猪瘟抗体水平。结果显示:慢性感染组中实验猪存活43dpi以上,在感染过程中T淋巴细胞减少和免疫抑制是猪瘟慢性感染早期的临床特征,具有直接杀伤能力的γδT细胞、杀伤性T细胞和辅助型T细胞的数量降低均开始于2dpi,而不具备直接杀伤能力的活化记忆T细胞数量的降低开始于9dpi。在HeBHH1/95感染后,所有检测抗病毒因子均显着上升。HCLV免疫组在5-7dpi时淋巴细胞绝对数量略有上升,在12dpi到达高峰,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而后逐渐下调并趋于稳定。进一步的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淋巴细胞数量的提升主要是由于辅助性T细胞数量的增多。在HCLV免疫组中,CSFV抗体开始呈现阳性(阻断率>40%)出现在9-12dpi之间,在此期间IL-8转录水平大幅上调,这两者增长与抗体形成的相关性揭示了Th细胞通过增殖诱导B淋巴细胞成熟,诱导细胞因子表达,产生特异性CSFV抗体,并形成免疫保护的机制。综上所述,通过检测中等致病力毒株建立的猪瘟慢性感染中实验动物的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和病原动态分布,分析了CSFV慢性感染和免疫后的各免疫相关因子动态变化,比较感染前后和免疫前后各指标变化,分析了慢性感染的病理特征及病毒在逃避宿主免疫过程和形成特异性抗体中起关键作用的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为阐述CSFV慢性感染和免疫的机制提供理论科学依据。
李宝昌[10](2014)在《浅谈猪水疱病》文中认为猪水疱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率高,呈扩大流行性,主要以踢部、口部、鼻端、腹部以及乳头周围皮肤发生水泡为特征性症状。其症状与口蹄疫极相似,但仅感染猪,不感染其它偶蹄兽。1病原猪水疱病病毒属于微核糖核酸病毒种肠道病毒属。与柯萨奇病毒B5十分相象。形状近似球形,直径约2223nm,无类脑质囊膜。属于RNA核酸型病毒。将病毒人工接种于12日龄的乳鼠和乳仓鼠,能引起其痉挛、麻痹等症状,接种
二、用猪水泡病病毒实验感染后乳鼠脑中的组织病理学发现——一种猪水泡病和口蹄疫的鉴别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猪水泡病病毒实验感染后乳鼠脑中的组织病理学发现——一种猪水泡病和口蹄疫的鉴别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猪瘟和猪水泡病基因标记疫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序言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1.1 猪瘟、猪瘟病毒和猪瘟弱毒疫苗 |
1.1.2 猪水泡病和猪水泡病病毒 |
1.1.3 基因标记疫苗 |
1.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猪瘟疫苗研究进展 |
1.2.2 猪水泡病疫苗研究概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猪瘟基因标记疫苗的构建及体外表达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菌种、载体和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1.3 细胞和种毒 |
2.1.4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2.1.5 目的片段的获得 |
2.1.6 重组质粒的构建、克隆及鉴定 |
2.1.7 转染质粒的提取 |
2.1.8 转染 |
2.1.9 各基因体外表达的检测 |
2.2 结果 |
2.2.1 目的片段 |
2.2.2 表达质粒的鉴定 |
2.2.3 转染质粒浓度 |
2.2.4 各基因的体外表达 |
2.3 讨论 |
第三章 猪瘟基因标记疫苗对兔的免疫保护试验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质粒、疫苗与实验动物 |
3.1.2 主要试剂 |
3.1.3 免疫用质粒的制备 |
3.1.4 各猪瘟基因疫苗对家兔的免疫 |
3.1.5 阻断ELISA检测CSFV特异性抗体 |
3.1.6 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
3.1.7 病毒攻击保护试验 |
3.2 结果 |
3.2.1 兔血清CSFV特异性抗体的动态变化 |
3.2.2 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
3.2.3 攻毒试验 |
3.3 讨论 |
第四章 猪瘟与猪水泡病二联基因疫苗研究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菌种、载体和主要试剂 |
4.1.2 细胞、种毒、质粒、疫苗和实验动物 |
4.1.3 猪瘟病毒E2基因与猪水泡病病毒P1区基因双表达质粒的构建 |
4.1.4 转染质粒的提取、转染和体外表达 |
4.1.5 免疫用质粒的制备 |
4.1.6 双表达基因疫苗对家兔的免疫 |
4.1.7 阻断ELISA检测CSFV特异性抗体 |
4.1.8 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和猪瘟活疫苗(Ⅱ)攻毒保护实验 |
4.1.9 乳鼠中和试验 |
4.2 结果 |
4.2.1 猪瘟病毒E2基因与猪水泡病病毒P1区基因双表达质粒的鉴定 |
4.2.2 转染质粒浓度 |
4.2.3 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猪水泡病抗原的表达 |
4.2.4 猪瘟E2蛋白的表达 |
4.2.5 双表达质粒免疫家兔的CSFV特异性抗体的动态变化 |
4.2.6 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
4.2.7 乳鼠中和试验 |
4.2.8 猪瘟活疫苗(Ⅱ)攻毒保护试验 |
4.3 讨论 |
第五章 猪水泡病基因标记疫苗的研究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材料 |
5.1.2 引物的设计和合成 |
5.1.3 猪水泡病基因疫苗的构建及体外表达 |
5.1.4 猪水泡病基因疫苗的猪体试验 |
5.2 结果 |
5.2.1 目的片段的获得和猪水泡病P1基因重组质粒的鉴定 |
5.2.2 转染质粒浓度 |
5.2.3 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猪水泡病抗原的表达 |
5.2.4 间接ELISA检测SVDV特异性抗体 |
5.2.5 乳鼠中和试验检测猪血清SVDV中和抗体 |
5.2.6 攻毒保护试验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七章 猪水泡病及猪水泡病病毒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
7.1 猪水泡病 |
7.1.1 疾病的发现、命名与流行情况 |
7.1.2 病原学 |
7.1.3 流行病学 |
7.1.4 临床症状和组织嗜性 |
7.1.5 诊断 |
7.2 猪水泡病病毒 |
7.2.1 SVDV基因组结构 |
7.2.2 SVDV编码的蛋白及功能 |
7.2.3 SVDV的衣壳结构和抗原特性 |
7.2.4 SVDV受体及其侵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4)猪水泡病病毒RNA的检测及VP1基因在原核中的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20种氨基酸的密码子表 |
20种氨基酸的英文名称及缩写 |
引言 |
1 病毒概述 |
2 本病的流行特点 |
3 SVDV的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概况 |
4 SVDV编码的蛋白质及其功能 |
5 SVDV的抗原结构 |
6 SVDV和CB5的关系及起源 |
7 SVDV鉴别诊断的研究概况 |
7.1 生物学诊断 |
7.2 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IHA) |
7.3 免疫荧光抗体试验 |
7.4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
7.5 PCR诊断 |
7.6 实时荧光定量PCR |
8 SVDV与相关小RNA病毒的同源性比较 |
8.1 致病性和非致病性SVDV株 |
8.2 SVDV和相关小RNA病毒的同源性 |
9 症状与病变 |
10 防制 |
10.1 被动免疫 |
10.2 弱毒疫苗 |
10.3 灭活苗 |
10.4 环境和猪舍消毒 |
试验一 反转录PCR检测猪水泡病病毒RNA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试验二 猪水泡病病毒结构蛋白V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试验三 猪水泡病病毒结构蛋白VP1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
1 材料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6)我国动物疫病净化长效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的动物疫病净化现状 |
1.2.1 动物疫病净化的概念 |
1.2.2 我国的动物疫病净化现状 |
1.2.3 国外的动物疫病净化现状 |
1.2.4 我国的动物疫病净化措施与国外差别 |
1.3 我国完善动物疫病净化措施的必要前提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难点和创新之处 |
1.6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7 论文结构与内容 |
2 我国动物疫病净化措施的研究 |
2.1 规模化养禽业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简介 |
2.1.2 公司种鸡场疫病净化措施 |
2.1.3 种鸡场疫病净化措施总结 |
2.2 规模化养猪业和养牛业的疫病净化措施 |
2.2.1 种猪场的疫病净化措施 |
2.2.2 养牛业的疫病净化措施现状 |
2.3 我国无疫区的动物疫病净化措施的研究 |
2.3.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3.2 海南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建设成果 |
2.3.3 广东省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措施 |
2.3.4 我国疫病净化保障体系的研究 |
2.3.5 我国无疫区建设对保障体系的促进作用 |
3 国外动物疫病净化措施的研究 |
3.1 养殖业的疫病净化措施的研究 |
3.1.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2 禽病净化措施 |
3.1.3 猪病净化措施 |
3.1.4 牛病净化措施 |
3.2 国外无疫区的动物疫病净化措施 |
3.2.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2.2 美国无疫区的动物疫病净化根除措施 |
3.2.3 西班牙猪伪狂犬病根除方案 |
3.2.4 荷兰猪伪狂犬病根除方案 |
3.2.5 澳大利亚牛布鲁氏菌病根除方案 |
3.2.6 德国非免疫无疫区的疫病净化措施 |
3.2.7 南非免疫无疫区的疫病净化措施 |
3.2.8 巴西口蹄疫的区域化净化措施 |
3.2.9 哥伦比亚口蹄疫的区域化净化措施 |
4 我国动物疫病净化结合区域化管理可行性研究 |
4.1 研究方法和内容 |
4.2 区域化管理模式和相关概念 |
4.3 我国的区域化政策 |
4.4 疫病净化结合区域化管理的意义 |
4.4.1 有利于制定疫病净化方案 |
4.4.2 有利于净化长效机制的形成 |
4.4.3 有利于净化基础的形成 |
4.5 动物疫病净化结合区域化管理可行性研究 |
5 讨论 |
5.1 首先侧重我国动物疫病净化基础的完善 |
5.1.1 净化相关法规、规章的完善 |
5.1.2 净化长效机制的确立 |
5.1.3 我国兽医组织机构体系的完善 |
5.1.4 制定动物疫病净化工作规划 |
5.2 我国动物疫病净化措施的创新性研究 |
5.2.1 垂直净化思路的研究 |
5.2.2 水平净化思路的研究 |
5.3 我国开展动物疫病净化工作的思路 |
5.4 展望 |
6 结论 |
6.1 建立疫病净化长效机制的步骤 |
6.2 动物疫病净化措施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p53对口蹄疫病毒复制及致病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英汉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口蹄疫(FMD)与口蹄疫病毒(FMDV) |
1.1 口蹄疫 |
1.1.1 概述 |
1.1.2 口蹄疫的传播 |
1.1.3 口蹄疫的发病机理 |
1.1.4 口蹄疫的诊断技术 |
1.1.5 口蹄疫的治疗与防控 |
1.2 口蹄疫病毒(FMDV) |
1.2.1 概述 |
1.2.2 FMDV致病的分子基础 |
1.2.3 FMDV受体结合域(配体)与FMDV感染 |
2 P53 |
2.1 P53 概述 |
2.2 P53 的修饰方式 |
2.2.1 泛素-蛋白酶体通路对P53 的调节 |
2.2.2 P53 的磷酸化修饰 |
2.2.3 P53 的乙酰化调节 |
2.2.4 甲基化对P53 活性的调节 |
2.3 P53 家族 |
2.4 P53 与病毒 |
2.4.1 概述 |
2.4.2 P53与DNA病毒 |
2.4.3 P53与RNA病毒 |
3 基因编辑与细胞工程技术 |
3.1 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AND SHORT HAIRPIN RNA(SHRNA) |
3.2 CRISPR/CAS9 基因编辑系统 |
3.3 基因过表达技术(GENE OVEREXPRESSION) |
3.4 细胞转染技术 |
3.5 常用的稳定细胞系筛选方法及其优缺点 |
4 小结 |
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6.1 体外细胞对FMDV感染的早期应答机制探究 |
6.2 FMDV对体外细胞中P53 表达的影响 |
6.3 P53对FMDV在体外细胞中复制的影响 |
6.4 P53对FMDV致病性的影响 |
第二章 PK-15 细胞对FMDV感染早期反应的表达谱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细胞与病毒 |
1.1.2 引物与其他试剂 |
1.1.3 主要仪器 |
1.2 方法 |
1.2.1 细胞处理和RNA提取 |
1.2.2 样品准备与质量控制(QC) |
1.2.3 数据库构建与测序 |
1.2.4 测序数据的分析 |
1.2.5 DEGS的功能注释与分析 |
1.2.6 DEGS的 RT-QPCR验证 |
2 结果与分析 |
2.1 RNA质检结果 |
2.2 测序数据的质量控制与组装 |
2.3 转录组组装 |
2.4 样品重复性和差异表达分析 |
2.5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2.6 差异表达基因GO注释 |
2.7 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富集分析 |
2.8 RT-QPCR验证结果 |
3 讨论 |
第三章 FMDV对 BHK-21与PK-15 细胞中p53 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细胞与病毒 |
1.1.2 抗体与化学试剂 |
1.1.3 主要仪器 |
1.2 方法 |
1.2.1 FMDV不同剂量与不同时间对P53 表达的影响 |
1.2.2 MG132 处理筛选及其对FMDV复制的影响 |
1.2.3 MDM2 抑制剂处理条件筛选 |
1.2.4 MDM2 抑制剂处理对FMDV复制的影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FMDV处理各时间点对P53 的表达 |
2.2 MG132 处理条件筛选结果 |
2.3 MG132 处理对FMDV复制的影响 |
2.4 MDM2 抑制剂处理条件筛选结果 |
2.5 MDM2 抑制剂处理对FMDV复制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四章 FMDV在 BHK-21与PK-15 细胞中复制过程中p53 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细胞与病毒 |
1.1.2 抗体、质粒和其他化学药品 |
1.1.3 主要仪器 |
1.2 方法 |
1.2.1 SHRNA-P53 最佳感染浓度与最佳感染时间筛选 |
1.2.2 使用SHRNA敲低P53对FMDV的影响 |
1.2.3 TP53 基因过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对FMDV复制的影响 |
1.2.4 TP53 基因敲除BHK-21与PK-15 细胞系的构建与鉴定 |
1.2.5 TP53 基因敲除对FMDV复制的影响 |
1.2.6 LUCIFERASE实验检测P53对IFNB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SHRNA-P53 转染条件的筛选及其对FMDV复制的影响 |
2.2 TP53 基因过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对FMDV复制的影响 |
2.3 TP53 基因敲除BHK-21与PK-15 细胞系的筛选与鉴定结果 |
2.4 TP53 基因敲除对FMDV复制的影响 |
2.5 P53 抑制IFNB-1 相关细胞因子及识别受体的表达 |
3 讨论 |
第五章 p53对FMDV致病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细胞与病毒 |
1.1.2 C57BL/6 小鼠 |
1.1.3 主要仪器。 |
1.2 方法 |
1.2.1 FMDV最佳动物攻毒剂量与攻毒时间的确定 |
1.2.2 TP53 基因敲除C57BL/6 小鼠的繁殖与鉴定 |
1.2.3 WT与 TP53 基因敲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
1.2.4 巨噬细胞中TP53 基因的敲除对FMDV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
1.2.5 SURVIVAL试验 |
1.2.6 WT与 TP53 基因敲除小鼠各脏器中FMDV表达量 |
1.2.7 HE病理切片法分析TP53 基因敲除对FMDV致病性的影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TP53 基因敲除C57BL/6 小鼠的基因型鉴定 |
2.2 P53 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参与FMDV复制的IFNB-1 等细胞因子的影响 |
2.3 TP53 基因敲除小鼠中FMDV复制被抑制 |
2.4 FMDV在 TP53 基因敲除小鼠中造成的病理损伤程度更轻 |
3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吴润 |
导师简介-张永光 |
导师简介-孙跃峰 |
作者简介 |
(8)嵌合FMDV抗原表位的重组SVA构建及免疫原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1.1 病毒、细胞和质粒 |
2.1.2 实验动物 |
2.1.3 主要试剂和试剂盒 |
2.1.4 主要抗体 |
2.1.5 主要仪器设备 |
2.1.6 主要缓冲液及其配制 |
2.2 方法 |
2.2.1 引物设计与合成 |
2.2.2 嵌合FMDV抗原表位的重组SVA构建 |
2.2.3 重组病毒的拯救 |
2.2.4 重组病毒的鉴定 |
2.2.5 重组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
2.2.6 重组病毒对猪的致病性试验 |
2.2.7 重组病毒免疫原性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嵌合FMDV抗原表位的重组SVA构建及其鉴定 |
3.1.1 重组质粒酶切鉴定结果 |
3.1.2 重组病毒拯救结果 |
3.1.3 重组病毒RT-PCR扩增与测序鉴定结果 |
3.1.4 IFA检测结果 |
3.1.5 Western blot鉴定结果 |
3.1.6 遗传稳定性分析结果 |
3.1.7 TCID50测定结果 |
3.1.8 病毒蚀斑试验结果 |
3.1.9 病毒一步生长曲线绘制 |
3.2 重组病毒对猪的致病性试验 |
3.2.1 攻毒后直肠温度测定与临床症状记录 |
3.2.2 攻毒后血清中SVA中和抗体效价的检测结果 |
3.3 重组病毒免疫原性的分析 |
3.3.1 免疫猪血清中SVA中和抗体效价的检测 |
3.3.2 免疫猪血清中O型 FMDV-VP1 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
4 讨论 |
4.1 嵌合FMDV抗原表位的重组SVA构建及其鉴定 |
4.2 重组病毒对猪的致病性试验分析 |
4.3 重组病毒免疫原性的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猪瘟慢性感染对猪免疫功能影响的细胞与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猪瘟病原学研究 |
1.1 CSFV病原分类 |
1.2 CSFV基因结构与功能 |
1.2.1 CSFV结构蛋白 |
1.2.2 CSFV非结构蛋白 |
2. 猪瘟感染类型 |
2.1 CSF感染类型 |
2.2 CSF持续性感染研究 |
3. 猪瘟病毒分子流行病学 |
4. 猪瘟病毒强毒感染后在宿主体内的分布 |
5. 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与抗病毒感染 |
5.1 细胞因子功能及作用特点 |
5.2 细胞因子在病毒感染和免疫上的作用 |
5.3 细胞因子抗猪瘟病毒感染免疫中的作用 |
6. 本研究目的意义 |
第二章 猪瘟病毒中等致病力毒株HEBHH1/95的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用毒株 |
1.2 试剂 |
1.3 主要实验仪器 |
2. 方法 |
2.1 CSFV全基因组测序引物设计 |
2.2 CSFV基因组基因分段扩增、克隆及序列测定 |
2.3 CSFV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
2.4 CSFV CDS系统发生分析 |
2.5 CSFV选择压力分析 |
3. 结果 |
3.1 CSFV中等致病力毒株HeBHH1/95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
3.2 CSFV毒株同源性比较 |
3.3 CSFV CDS全长的系统发生分析 |
3.4 CSFV遗传进化压力分析 |
4. 讨论 |
4.1 CSFV中等致病力毒株HeBHH1/95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
4.2 CSFV的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
4.3 CSFV的遗传进化分析 |
5. 小结 |
第三章 猪瘟病毒慢性感染后的临床症候及组织病理学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用猪 |
1.2 实验用毒株 |
1.3 试剂 |
1.4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CSFV慢性感染实验用猪的筛选与检测 |
2.2 CSFV慢性感染实验用猪的分组和实验感染 |
2.3 CSFV慢性感染实验用猪体温测定和临床打分 |
2.4 CSFV慢性感染实验用猪组织样本采集 |
2.5 CSFV慢性感染实验用猪组织样本石蜡切片的制备 |
2.6 CSFV慢性感染实验用猪组织样本HE染色 |
3. 结果 |
3.1 CSFV慢性感染实验用猪相关病原及抗体检测结果 |
3.2 CSFV慢性感染后临床症状及病理解剖结果 |
3.3 CSFV慢性感染后组织切片HE染色结果 |
4. 讨论 |
4.1 CSFV慢性感染动物模型的构建 |
4.2 CSFV慢性感染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
5. 小结 |
第四章 猪瘟病毒慢性感染后病毒体内动态分布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样品采集 |
1.2 实验仪器 |
1.3 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CSFV慢性感染实验用猪组织切片的制作 |
2.2 CSFV慢性感染实验用猪免疫组化操作步骤 |
2.3 CSFV慢性感染实验用猪样品RNA的提取 |
2.4 CSFV慢性感染实验用猪不同时期采集的外周血和体外分泌物FQ-PCR检测 |
2.5 CSFV慢性感染实验用猪外周血猪瘟抗体水平的监测 |
2.6 CSFV慢性感染实验用猪组织样本的病毒载量测定 |
3 实验结果 |
3.1 CSFV慢性感染后组织器官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
3.2 CSFV慢性感染后外周血和体外分泌物的核酸检测结果 |
3.3 CSFV慢性感染后外周血抗体水平的监测 |
3.4 CSFV慢性感染后各组织中CSFV核酸载量检测结果 |
4 讨论 |
4.1 CSFV慢性感染后病毒在体内的分布 |
4.2 CSFV慢性感染后病毒体外排毒情况 |
4.3 CSFV慢性感染后病毒核酸载量的动态分布 |
4.4 CSFV慢性感染引起的免疫抑制 |
4.5 CSFV慢性感染后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 |
5 小结 |
第五章 猪瘟病毒HEBHH1/95株感染和HCLV免疫对猪外周血细胞的影响 |
1 材料 |
1.1 毒株 |
1.2 实验用猪 |
1.3 酶和荧光定量PCR试剂 |
1.4 流式细胞仪相关试剂 |
1.5 其他试剂 |
2 方法 |
2.1 实验动物分组 |
2.2 样品采集 |
2.3 外周血免疫相关细胞血液常规及免疫细胞检测 |
2.4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 |
2.5 数据处理方法 |
3 结果 |
3.1 CSFV HeBHH1/95株感染和HCLV免疫后猪的临床症状 |
3.2 CSFV HeBHH1/95株感染和HCLV免疫后外周血中核酸载量的动态变化 |
3.3 CSFV HeBHH1/95株感染和HCLV免疫后对外周血中特异性抗体的动态 |
3.4 CSFV HeBHH1/95株感染后实验猪血常规测定结果 |
3.5 CSFV HeBHH1/95株感染流式细胞术测定结果 |
4 讨论 |
4.1 CSFV HeBHH1/95株感染后对外周血细胞的影响 |
4.2 HCLV免疫后对外周血细胞的影响 |
5 小结 |
第六章 猪瘟病毒HEBHH1/95株感染和HCLV免疫对PBMC细胞因子转录的影响 |
1 材料 |
1.1 毒株 |
1.2 实验用猪 |
1.3 酶和荧光定量PCR试剂 |
1.4 其他试剂 |
2 方法 |
2.1 实验用猪分组 |
2.2 样品采集 |
2.3 PBMC总RNA的抽提与反转录 |
2.4 qRT-PCR对各细胞因子基因转录水平进行检测 |
2.5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CSFV HeBHH1/95株感染和HCLV免疫后对IL-1β转录的影响 |
3.2 CSFV HeBHH1/95株感染和HCLV免疫后对IL-2转录的影响 |
3.3 CSFV HeBHH1/95株感染和HCLV免疫后对IL-4转录的影响 |
3.4 CSFV HeBHH1/95株感染和HCLV免疫后对IL-8转录的影响 |
3.5 CSFV HeBHH1/95株感染和HCLV免疫后对IFN-α转录的影响 |
3.6 CSFV HeBHH1/95株感染和HCLV免疫后对IFN-β转录的影响 |
3.7 CSFV HeBHH1/95株感染和HCLV免疫后对TNF-α转录的影响 |
3.8 CSFV HeBHH1/95株感染和HCLV免疫后对Mx1转录的影响 |
3.9 CSFV HeBHH1/95株感染和HCLV免疫后对PKR转录的影响 |
3.10 CSFV HeBHH1/95株感染和HCLV免疫后对OAS转录的影响 |
4 讨论 |
4.1 从mRNA转录水平对细胞因子进行检测的意义 |
4.2 白介素类细胞因子在CSFV感染和疫苗免疫中的作用 |
4.3 干扰素及其下游作用元件在CSFV感染和疫苗免疫中的作用 |
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
结论 |
创新点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浅谈猪水疱病(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原 |
2 流行病学 |
3 临床症状 |
3.1 潜伏期 |
3.2 典型 |
3.3 温和型 |
3.4 隐性型 |
4 剖检变化 |
5 诊断 |
5.1 小动物实验 |
5.2 补体结合反应 |
5.3 荧光抗体反应 |
5.4 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
6 防治 |
6.1 进行预防接种 |
6.2 平时防疫措施 |
四、用猪水泡病病毒实验感染后乳鼠脑中的组织病理学发现——一种猪水泡病和口蹄疫的鉴别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猪瘟和猪水泡病基因标记疫苗的研究[D]. 冯霞.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5(10)
- [2]猪水泡病[J]. 甘肃省兽医研究所. 兽医科技资料, 1976(01)
- [3]猪水泡病国外科研动态[J]. 况乾惕. 兽医科技资料, 1977(S2)
- [4]猪水泡病病毒RNA的检测及VP1基因在原核中的表达[D]. 田相军. 山东农业大学, 2005(02)
- [5]用猪水泡病病毒实验感染后乳鼠脑中的组织病理学发现——一种猪水泡病和口蹄疫的鉴别方法[J]. F.Weiland,况乾惕. 兽医科技资料, 1977(S2)
- [6]我国动物疫病净化长效机制的研究[D]. 刘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2(06)
- [7]p53对口蹄疫病毒复制及致病性的影响[D]. 张天亮. 甘肃农业大学, 2018
- [8]嵌合FMDV抗原表位的重组SVA构建及免疫原性分析[D]. 宋高媛.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9]猪瘟慢性感染对猪免疫功能影响的细胞与分子机制研究[D]. 陈锴. 四川农业大学, 2012(04)
- [10]浅谈猪水疱病[J]. 李宝昌.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4(08)